(第九讲)

五、随文释义分三。

我们看第五大科,随文释义

净界法师:妙法莲华经

前面的四科讲到教起因缘、解释经题、经文纲要跟修学宗旨,这四科其实进入本经之前的一种基本认识。这以下我们就正式地随顺经文来解释,就是进入《法华经》的本文。

《法华经》的本文,蕅益大师分成三大科:通叙迹本二门、别说迹本二门跟通迹本二门。这个我们上次说过了。

甲一、通叙迹二门  分二:乙一、闻法时处;乙二、闻持之伴

我们直接看甲一的“通叙迹本二门”。

这个通叙指的是本科在整个经文当中的定位。也就是说,本科是整个序分面的通序。通序就是通于一切经典的,我们一般说的六种成就,交代一下听法的时处乃至于与会大众等等来取信于后世,这个叫通叙。迹本二门是本经的主要内涵。我们解释一下为什么说迹本二门。

本经的特色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慈悲,等于是为凡夫开启了一个成佛的捷徑理论上,凡夫是没有成佛之道;按照大乘的规矩,是要初地以上才有办法启动成佛之道。慈悲的佛陀看到我们凡夫没有成佛之道,整个时间就是在有。跟空性的对立当中分别,所以开出了一个让我们凡夫成佛的捷径。就是说,我们除了追求安乐道、解脱道以外,我们是不是也能够同时启动菩提道?可以的。释迦牟尼佛在本经当中开出两个门道:一个叫做迹门,一个是本门。迹门就是学习佛陀的智慧,本门就是赞叹佛陀的功德。

刚开始前面十四品讲的是迹门。你要开启佛陀的功德,首先你要学习佛陀的智能。佛陀智慧在本经当中是分成两块:一个是权法,第二个是实法。一个是方便门,一个是真实相。

其实成佛之道是一个真实法门,它是内观的,内观真如,观照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启动自性功德。如果是圣人,他不需要方便门,他直接契入真实道,契入一心三观。但是我们凡夫,你要他内观,他有困难。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无量劫来,在三界里面打滚这么久,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后遗症,我们有障碍。我们不是不想回家,我们是回不了家,所以佛陀必须要处理这个问题。佛陀必须要为众生破障,否则他没办法回家的。

无量劫来,我们从本来清净堕入轮回以后,我们的内心有两种障碍:第一个叫做攀缘心,第二个叫做爱取心。什么叫攀缘心呢?就是我们每一次在生命中得到一个果报的时候,我们会一厢情愿地认为,生命是可以得到一点东西的。我们很努力地去经营我们的生命。为什么?因为我们希望生命有个结果,不管是财富,不管是名声,不管是感情。我努力了一辈子,好歹有个结果。这是我们第一个概念:有所得。

因为这种想要追求结果的心,我们就把心放出去了,就开始追求了,后来就产生贪爱。因为你想追求结果,势必会启动你的贪爱,你会对某一种人事特别爱着。当然,这是多生的累积,会产生爱取。所以,为了追求结果而产生攀缘;为了攀缘,最后的后果就是产生爱取;最后就是——再也回不去了,就离家越来越远了。所以,你要我们这种一天到晚在三界里面打滚的人直接内观真如,的确是有困难。

当然,佛陀也知道这个问题,所以,佛陀在讲迹门的时候说开显佛慧,并不是理想化地要我们直接内观真如,不是,佛陀先施设方便。佛陀开了两帖药:

第一个当然是先治病了。修行跟治病是一个道理,重者先治。他先对治爱取。对治爱取,佛陀开了一帖药,叫无常观,就是你要观察你所贪爱的财色名。这些所有的你贪爱的境界,是无常变化的,它可不是稳定的,它是一个动态的。这表示什么?这表示我们会受到伤害,因为这严重地违背我们的期待,我们的期待是要稳定的。所以无常故苦。

从痛苦当中我们知道,哦,原来我们不能主宰人生。如果你可以主宰人生,你怎么会给自己创造痛苦呢?可见人生我们说了不算,是业力说了算。所以,从无常而推论到人生是痛苦,从痛苦当中我们知道,原来我们没有主宰权。那么,无常故苦,苦即无我,最后无我故空,就证得我空。所以,无常观主要是对治我们第一个障碍,叫做爱取。

这样,我们对三界的贪爱就慢慢地淡薄了,反正三界的快乐就这么回事,譬如刀上的蜂蜜,你想吃蜂蜜,你就要付出代价,因为那个蜂蜜后面是一把刀。所以,三界所有的快乐都要付出代价,没有例外。你要享受快乐,你就准备付出代价,就这么回事。既然我们不想受到更多的痛苦,我们只好放弃快乐,这个就是生命的抉择。我们开始追求寂静。

这是第一个观照。

第二个就更深了,就是你生命是无所得。我们从一句话可以看得出来,为什么说生命无所得。佛陀说:“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我们要了解生命,佛陀的意思就是说,你首先要看它的源头,它从什么地方来。我们看这句话:“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原来生命是从因缘而来!这个答案就出来了。

诸位!从我们一念心性来看人生,人生没有开始,就是无生。为什么生呢?那是因缘生,灭也是因缘灭。从一念心性的角度,生与灭跟我没有关系。但是我们自己是弄假成真了,我们一昧地追求因缘,就把人生当做真实的生、真实的灭。其实佛陀说,生是因缘在生,灭也是因缘在灭,理论上跟我们一念心性是没关系的。

这个意思就是说,人生是怎么回事呢?哦,这个小孩出生了,福报很大,这怎么回事呢?他跟因缘借来的。你一开始就是跟因缘借的,你的整个生命的色身、你的环境、你的事业、你的眷属,所有的一切只有一句话就讲完了:“因缘和合,虚妄有生。”所以,刚开始就是跟因缘借来的,你所有的一切根、尘、识都是借来的,等到死亡以后再还回去。所以,我们每一期的生命就做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把因缘借过来,然后开始受用;受用完以后,再还给因缘,“因缘别离,虚妄名灭。”

这一借一还本来是很正常,这人生本来就是个业力的释放,本来是很单纯的业力释放。但是我们攀缘以后就变成很复杂了,很复杂。所以,佛陀必须让我们看清真相。就是,为什么无所得呢?因为你一开始就是借来的!所以人生只是一种假相,因缘和合,啪!出现一个假相。这个业力释放完以后,这个假相就自然消失掉了。比如说,经过二三十年后你得到另外一个果报:你现在是某甲,你来生变成某乙,那你说我前生我的某甲的色受想行识、我的六根六尘六识跑哪去了?没了,完全消失了,觅之了不可得了!因为你一开始就是借来的。所以,为什么佛陀说它是虚妄?不是说它不存在,而是它只是一种暂时的存在。但是我们凡夫自作多情,把它弄假成真。所以佛陀必须要讲无常观跟因缘观,来调伏我们三界的爱取跟攀缘。

不是说我们观了无常观、观了因缘观就能够放下,但至少比较淡薄。一个人,只要你内心过得去,你能够跟自己沟通,做起来就比较容易了。所以,理论的基础,不表示我们马上做到,但是你能够说服自己。你只要心中理论通得过去,你再勉强自己去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就相对容易。如果理论都通不过去,那你这种修行也不会持久,因为你根本没办法说服你自己,你只是一种勉强的事修。

佛陀要把这个一天到晚在外面攀缘的乞丐带回家,他会告诉你,你在外面流浪,后果是你什么也没有得到,然后你自己弄得伤痕累累。

佛陀在经典里面讲一个譬喻。他说有一个商人,做生意的过程当中有人跟他借了半个铜钱。一段时间以后,这做生意的想:我应该把这个钱要回来,借了一段时间了!他就准备去找这个某甲,要把这个某甲的钱要回来。可是这个某甲住的地方前面有一条河,所以这个生意人只好找了一个船夫把他载过去,就花了两个钱。结果去找这个某甲的时候,他刚好不在,就落空了。那只好怎么办呢?只好又找船夫把他载回来,又浪费两个铜钱。所以,他去找这个人花了四个铜钱。这个人本来借他多少?借他半个铜钱。结果他半个铜钱不但没有找到,一来一回却花了四个铜钱。

这个做生意的人是谁呢?就是我们凡夫,我们就是这样弄的。每一次临终的时候,我们心中有遗憾,总是觉得人生亏欠我。哪一个人死的时候是心甘情愿地说“欸,刚好,我应该走了”?没有!那么你心中有所遗憾。糟了!你会在来生里面寻求弥补。我们每一个人,其实人生本来就不公平,因为你这个业力本来就不只是算今生的,它多生多劫算。但是我们从今生来看,总是觉得人生有所亏欠。我这么努力,我怎么活这么短?好,你觉得人生亏欠了你,所以怎么办呢?那你就再来一次呗。再来一次的后果,你损失更多:你本来是要要回半铜钱,结果损失了四钱。

这意思就是说,我们是时候该看清楚生命的真相了。在三界里面轮回,其实我们什么都没有得到,除了生老病死的折磨以外,是什么都没有得到。应该怎么办呢?该回家了!其实我们家有很多东西。所以我们开始内观真如,启动我们的真实智慧;一心三观,来启动我们的自性功德力。

所以《法华经》的前十四品,从<方便品>一直到<安乐行品>,佛陀讲的就是这个观念,权法妙、实法妙,怎么利用方便法门调伏我们对三界的爱取,怎么用真实法门启动我们真实的功德,形成了一种内外兼修的莲花式的修学。外有莲花,就是权法,我们修习各式各样的方便门来庄严其生命;第二个,我们启动内心的功德,就是莲子。这个就是我们一般说的迹门,本迹当中的第一个,迹门。

我们看这个迹本二门,先解释这个权实二法。

我们看通叙的第一科,闻法时处。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

讲经之前都要先介绍说法的时处,时间、处所。这个地方有五种的成就:

第一个,“如是”,这叫信成就。“如是”是经文的法体,它指的是整部经文。因为它恒常不变,所以叫做“如”;因为它真实不虚,所以叫“是”。证明这以下的经文是真实的,是不会改变的。说是权法妙、实法妙,过去如此,现在如此。这个法,就算你修法以后,经过无量劫,你再来学习《法华经》,它的道理也是这个概念。权法妙、实法妙,它不会改变的,就是“如是”。

那么这样的一个真理是怎么来的呢?“我闻”,这个是能持之人,就是阿难尊者了。阿难尊者说,这以下的经文的道理不是我有办法去觉悟的,是我听闻而来。所以,这个表示一种传承,是我阿难尊者亲自听佛宣说而得来的。这个叫闻成就。

“一时”,这个是时间的时成就。为什么叫“一时”呢?因为六道众生的时间各有各的相状。你看,四天王一昼夜,人间五十年。四天王天的人过两天,我们一般人就往生了。所以这个时间怎么算呢?因为与会大众有天人,有龙王,有鬼道,有阿修罗,这个时间没有一个标准时间,所以佛陀说“一时”,就是机感相应的时间。

“佛”,这个是说法主。这个是谁说的呢?是释迦牟尼佛宣说的。

我们看处所。“王舍城耆阇崛山中”,这是古印度王舍城西边的一座山,我们一般说灵鹫山。《无量寿经》《法华经》都在此开讲。

这段经文,当然跟经文的内涵没有直接关系,这是结集经典的人先略述佛陀当时说法的一些情况。

我们一般研究五种成就,当然最关键的就是前面那四个字了:“如是我闻”。这可不只是释迦牟尼佛的经典,诸位!三世一切诸佛的经典,经首都是安“如是我闻”。因为,经典的流通,都是佛陀灭度以后才开始启动经典的结集。

那么为什么所有经典要安立“如是我闻”呢?古德解释这有两层意思:

第一个,遵佛遗训。佛临灭度的时候,弟子当然哭成一团。这个时候弟子们就说,阿难尊者!你现在不是哭的时候。你是佛陀的侍者,你要赶紧问佛陀四件事。其中一件事就是说,佛陀灭度以后,一切经典应该如何安立才能够取信后世。佛陀说,你结集经典以后,前面加一个“如是我闻”,就是这个经典是我听闻而来的,就能够得到后世的肯定跟接受。这是佛陀临终的一个遗训。这第一个。

第二个,破除疑惑。佛灭度以后,大乘经典的结集,是阿难尊者升座,把一生当中听闻的法诵出来。

阿难尊者有两种功德:第一个,身相庄严,类似佛陀。不完全类似,佛陀有三十二相,阿难尊者也有三十二相;当然,佛陀三十二相里面每一相有八十种好,这个阿难尊者就没有了。但是八十种好凡夫看不出来,阿罗汉也看不出来,只有深位的菩萨才看得出来八十种好。这是第一个,他身相如佛。第二个,他多闻第一。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阿难尊者是过目不忘。

所以他老人家一升座,把这个《法华经》念出来的时候,诸大阿罗汉里面产生了三个疑惑:第一个,世尊再生。哎哟,是不是释迦牟尼佛再出生了?第二个,他方佛来。是不是有其他方佛来到这个地方,为我们重新结集经典呢?第三个,阿难成佛。是不是阿难尊者成佛了?要不然他怎么能够一字不漏地把佛陀的字背出来,身相又跟佛陀长得一样呢?针对这三种疑惑,世尊再生、他方佛来、阿难成佛,阿难尊者诵出“如是我闻”,这三种疑惑就破了。这是我听闻而来的,可不是我自己觉悟的,我只是把它记下来而已。

这个地方等于是先介绍与会的时间、处所。

乙二、闻持之伴  分二:丙一、广列大众;丙二、总结众集

我们再看第二段,乙二,闻持之伴。听闻受持本经的这些眷属,就是我们说的与会大众。与会大众里面分两科:一个广列大众,另外一个是总结众集。

丙一、广列大众  分三。

我们先看广列大众,有三段:声闻众、菩萨众跟杂众。

先看丁一的声闻众。

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得自在。其名曰:阿若憍陈如、摩诃迦叶、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舍利弗、大目犍连、摩诃迦旃延、阿?楼驮、劫宾那、憍梵波提、离婆多、毕陵伽婆蹉、薄拘罗、摩诃拘絺罗、难陀、孙陀罗难陀、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阿难、罗睺罗,如是众所知识大阿罗汉等。复有学、无学二千人。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与眷属六千人俱。罗睺罗母耶输陀罗比丘尼,亦与眷属俱。

这个声闻众,古德是先把它分成两块:一个是比丘众,第二个是比丘尼众。比丘众又分成众所知识跟少知少识,分了两种;比丘尼众分成尊重诸尼跟内眷诸尼。

我们先看比丘众。

比丘众,众所知识,里面讲到,皆是阿罗汉。阿罗汉当然有三种功德,无生、杀贼、应供。这以下会说明。“诸漏已尽”是指杀贼。阿罗汉的修行,他的智慧主要的切入点就是无常,他不管观什么都是无常。你看,三界的痛苦是无常,三界的快乐也是无常,所以他以无常来遍观一切法,得到一个结论:三界没有任何价值,不可爱乐!你从无常的观念来看一切法的时候,比方说,你看天空的彩云很漂亮,对不对?但是一般人对彩云只会欣赏,不会执着,因为他知道它是暂时的。所以常态的存在对我们是很重要的,我们追求一种东西必须要稳定、常态。但可惜的是,诸行无常!所以,它这个无常一观下去以后,就断了三界的见思惑了。“诸漏已尽”,他能够调伏他的爱取。

“逮得己利”,他放弃了三界的果报,他修无常观,可也是遵照佛陀的意思去修的,他一定有所报偿。他得到什么?得到了涅槃寂静乐。他“逮”,就是成就了一种自受用的涅槃寂静的功德。这个是指的应供。

第三个,无生。“尽诸有结,心得自在。”他的我空智慧能够消灭“有”,就是三界未来的生死果报。他不受后有,他已经没有这个“有”。阿罗汉死了以后就不再投胎了,他没有“有”这一块了,没有这个果报。第二个,他也消除了三界的业因,爱取的烦恼是业因。所以他消灭了来生的果报跟今生的业因。

也就是说,对阿罗汉来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皆办,不受后有。”他只剩下一件事情,就是今生的果报还在。当然,他不能自杀。在经典上说,他就像一个转动的轮盘,那个转动的手——我们一般转轮盘要用手去摇它,那个转动的手已经没有了,他那个“轮盘”不再相续了。阿罗汉就是每天去托钵,托完钵以后就去吃饭,吃完饭以后,他要没事干就入定。入定他不能超过七天,一超过七天他身体就坏掉了。所以他必须要在七天之内赶快出来,再去托钵,维持身体的相续。

所以阿罗汉,得到阿罗汉以后(除非这个阿罗汉很特别,他有那种大悲心,过去有大乘的善根),那么正常的阿罗汉就等待一件事情:我什么时候入涅槃、我什么时候放弃这个臭皮囊?所以阿罗汉他就是怎么样?他的人生只剩下一期果报,就是这一期的果报。最后一次了,我在三界就最后这几年了。所以他“尽诸有结,心得自在”。

当然,阿罗汉的色身是不得自在,所以阿罗汉叫无生,他还有一次死亡。所以他今生的果报是要受的了。比方你看舍利弗尊者,他有头痛的问题。舍利弗尊者有一次生病,头痛得很厉害,佛陀讲经的时候他就没办法去了。但是,佛陀讲到一半的时候希望舍利弗尊者现前,就去叫弟子们把舍利弗尊者抬到讲经的现场,用担架抬过来。所以,阿罗汉的色身,业力是不得自在,但是对阿罗汉来说,他受这个果报跟没受一样,因为他有这个“无生”,对这个色身不执着了。不执着,他没有什么痛苦的问题了。所以这个阿罗汉就有三种功德:“诸漏已尽,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得自在。”

这以下列出二十一个尊者。

这二十一个尊者,他共同的特色是什么呢?我们看经文。

如是众所知识大阿罗汉等。

我们前面说过,阿罗汉的生命只剩下这一期的果报,后面没了。那么这一期果报怎么运用呢?有两种情况,所以阿罗汉分成两种:

一种,蕅益大师把他判作众所知识;另外一个是少知少识。比方说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他们成就阿罗汉以后,他也不是一天到晚等入涅槃,他也不是这样干的。他是怎么样呢?他四处游化,代佛转轮,弘范三界。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各领五百个弟子到处宣扬佛法,当然,讲的是无常、苦、空、无我的道理。就是说,有一群阿罗汉是名声普闻,受到人天的尊重,因为他到处游化。闻名曰知,见面叫识。这些是所谓的代佛说法、弘范三界,为人天所尊重的,这是一群阿罗汉。

另外,再往下看,“复有学、无学二千人。”这个就是蕅益大师说的“少知少识”。也就是,这个人证得阿罗汉以后,他也不想跟外面接触,他这一天就是:时间到了,早上十点多拿着钵去托钵,托完钵以后回来把脚洗一洗就入定了;入定以后大概两天三天,他又出定,然后再去托钵,托完钵以后就入定。整天就这种事。那干什么呢?就等待死亡的到来。这个就是少知少识,他重视个人静修,安住阿兰若,修这个三三昧——空、无相、无愿三三昧。这种阿罗汉有两千人来到现场。

前面的阿罗汉指的是比丘阿罗汉,这以下是比丘尼阿罗汉,就是女众。

女众里面,本经列出两种。一种是大德的,大威德。比方说,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跟她的眷属六千人。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大家应该有一点认识了,因为她是佛陀的姨母。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出生的时候,他的生母就往生了,往生到忉利天了。释迦牟尼佛这个太子是由姨母把他养大,所以他跟姨母的关系很密切,等于是他的养母了。佛陀成道以后,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就出家了,叫大爱道比丘尼。出家以后没有多久证得阿罗汉果,是整个比丘尼僧众里面第一个出家的,所以她是戒腊最高了。尔后的尼众出家,都是以大爱道比丘尼做和尚尼,所以把她列出来。这个是大德尼众。

第二个,我们看,罗睺罗母耶输陀罗比丘尼跟她的眷属。这个是佛陀的内眷,就是佛陀俗家的妻子。佛陀出家以后,耶输陀罗也随佛出家,也证得阿罗汉果。《悲华经》上说,耶输陀罗是生生世世跟释迦太子结为夫妻的。

第一个与会大众就是声闻众,诸位阿罗汉大德。阿罗汉的智慧,古德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阿罗汉修无常观,他得到什么智慧?四个字:我空法有!阿罗汉没有本事把外境空掉,他没那个本事,因为他修无常嘛。但是,我不可得。他把那个我、那个主宰的“我”拿掉了。就是,青山依旧在,但是那个我已经没有了,我不主宰,叫我空法有。

举一个例子,什么叫我空法有。佛在世的时候,在摩揭陀国有一个大富长者,这个长者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身相庄严,福德具足。而且特别的地方就是,这个儿子一出生的时候,他们家的仓库就出生了一只金象,黄金色的金象。所以他爸爸就给他取名叫做象护。象护长大了,那个金象也同步长大;象护到哪里,这个黄金的象就跟着到哪里。更特别的地方是,这个金象,吃东西就跟我们一般吃的东西一样,但是它的排泄物全部是黄金。所以这一家,因为这只象就变得很有钱了。

象护小时候,当然有他的儿童的玩伴。古代的印度,因为种族的区分是非常明显的,所以贵族都是跟贵族玩在一起。小孩子在一起就炫耀家里面的富贵。有人说我们家有多少珍宝,有人说我们家有什么殊胜的车乘。象护说,我一出生的时候就有一只金象跟着我,而且它的排泄物都是黄金。大家一听,哇!这是一个特殊的宝贝。当时的玩伴里面,阿阇世王刚好在旁边听到,他那个时候也是小孩子。他就发愿,我以后做国王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个金象夺过来。

果然没多久,阿阇世王长大以后,他是把他父亲给害死了,把频婆娑罗王害死。害死以后他就回忆起小时候这件事,就假借因缘办了一个宴席,把小时候玩伴都请过来,当然象护也过来。一番吃吃喝喝以后,他跟象护说,你一个人回去就好了,你这个象我很喜欢,就留在宫殿吧。当然这个象护不敢违背,就一个人回去了。但是这个黄金的象是福德所招感的,它可不是能够夺取的。所以象护一回去以后,这个黄金象就从宫殿的地里面消失,又与象护同时回到家。当然象护就知道这件事非常危险。阿阇世王是什么人哪?他是一个虐杀父亲之人!所以这件事情肯定是激怒了阿阇世王,所以他没办法,只好出家了。

出家以后,他也证得阿罗汉果了。证得阿罗汉果,他去托钵的时象就跟在他身边,也没什么事,但托完钵的时候问题就来了。他托完钵回到精舍修止观的时候,很多信徒就跑到精舍,不是来请法,就像我们现在一样,大家开着游览车就到处看这个金象。人多了以后就嘈杂了,比丘就跟佛陀报告说,我们都没办法修行了,象护比丘那个金象大家都来看,吵吵闹闹。佛陀就把象护找来,就明知故问,说你这个金象是不是惹得大家都不安静?象护比丘说,我也没办法。佛陀说,我教你一招,有办法,你把金象找来。象护就把金象找来。你看,你跟它讲一句话,说“大德汝去,不须用汝”,你就讲三遍。象护讲三遍以后,那个金象就消失了。

我们从这个地方看得出来,象护在没有证得阿罗汉之前,他口中炫耀这个金象的时候,他对这个金象是有所受用、有所爱取的,但证得阿罗汉以后他不再受用了。所以,阿罗汉的特点“我空法有”是什么?于一切法不受。他不受一切法。尽管他不受一切法,但是他没有办法让它消失掉,他必须要佛陀告诉他善巧。

有人问阿罗汉说,你的一生,成就阿罗汉以后也去托钵,你遇到很多过去的亲朋好友,也跟大家吃饭,那你是什么心态?阿罗汉讲一句话,“如鸟飞虚空,踪迹不可得。”的确有一只鸟从虚空飞过去了,但是你看不出它有什么踪迹留下来。所以他的心中“不取亦不舍,无喜亦无忧”。阿罗汉没有什么快乐这件事情,他也没有痛苦这件事情。他的心中只有一件事情,叫做寂静。得到好东西,他也不快乐,不过他也没有什么痛苦,他就是涅槃寂静住,他对人生就是“如鸟飞虚空,踪迹不可得”,于一切法不受。但是他没有本事改变外境,他就是把今生给过完,然后准备进入他的涅槃的安乐的处所。就这个概念。

这个就是声闻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