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讲)
课程研讨
这堂课是二零一七年《法华经》的课程研讨。我们针对现场的同学还有网络班同学的提问,汇整了三个大主题,其中包括十个小题来做研讨。这个研讨,我们是采取互动的方式。师父先把题目做一个扼要的说明,然后诸位可以提出问题再做深入的讨论,就是希望能够互动。
【学员问题】有关“诸法因缘生”及“万法唯是一心”的权实关系。
【师父答疑】这个主题就是说,“诸法因缘生”跟“万法唯是一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个是整个<方便品>的核心思想。<方便品>的意思就是说,佛陀说法是从两个角度来说:第一个,从我们生命的现象来说法;第二个,从我们生命的本体来说法。我们解释一下。
佛陀出世以后,面对无量无边的众生,他老人家在施设教法的时候,是从因缘先切入,就是“诸法因缘生”。因缘的意思就是说,佛陀是务实地面对我们的生命现象。当然,因缘观讲得最详细的就是唯识学。
唯识学的因缘观,它的解释就是“恒转如暴流”。诸位,我们不是今生才有生命,现在的我是由很多很多过去的我累积而成的。就是我们有很多很多的过去,然后才有所谓的现在,现在的我也会创造未来的我,所以构成一种“恒转如暴流”的现象。
因缘观的意思就是,生命是恒常相续的,这个就是因缘观。佛陀面对现在的众生,他就必须考虑我们过去的生命经验,就是这个人过去生遇到什么样的善知识。他可能遇到是一个小乘的善知识,跟他开导涅槃的法,他接受了。或者他过去吃了很多的苦,他对痛苦极度地厌恶……也就是说,佛陀基本上不是站在他自己的角度,而是站在众生的过去。你现在走到这个时候,不可能马上改变,所以先随顺你的过去来施设教法。佛陀刚开始是这个态度。就是,这棵树已经长成这个样子了,你不能够硬把它扭动的,否则这棵树会断掉的。我们只能顺着这棵树的成长过程去做修正。佛陀刚开始就是这样子:先考虑你过去所造什么业,你都起些什么思想,你心中都有些什么希望,然后为你说法。
这样子有什么好处呢?它的好处就是容易上路,因为刚好是契你的机。就是说,佛陀先不求契理,因为这个理想太高,他不一定做得到,先契机。佛陀这样子施设五乘教法以后,很多人就很容易上去了。为什么?因为刚好跟他的需求相合。
佛陀一开始是从“诸法因缘生”安立了五乘教法。但是,这个因缘生有一个严重问题:刚开始,你会觉得——欸,刚好满足我的根性,我就喜欢这样的一种修行!但是随着时间的过去,因缘生的问题就出现了,就是差别相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重。人跟人之间的差别,声闻、缘觉、菩萨的这种路线,大家距离越走越远。这个时候,佛弟子难免都会互相地接触,尤其是方等时,三乘人就聚集在一起了,就互相对比了。互相对比的结果,心中就有疑惑了:欸,我怎么这样子?他怎么这样子?
这样子就是过度的契机,它的好处就是容易上路,它的缺点就是每一个人都不圆满,各走各的路。因为因缘生,它只能够走单向的,他没办法圆融无碍。
所以,到某一种程度,佛陀就必须要调整他的路线了。佛陀不再讲诸法因缘生了,佛陀讲万法唯是一心。就是要大家再想一想:你从什么地方来?
诸位!当我们修五戒十善生天的时候,我们要想一个问题:这个天的果报是怎么来的?真的是因缘给你的吗?如果诸法因缘生,那这个事情就严重了,就非常严重了,众生的法界就没法改变了。为什么呢?从因缘角度来看人生,昨天的你创造今天的你,今天的你创造明天的你,那这样子下去,没有几个可以成佛的,只有少数可以成佛。谁一开始就遇到大乘佛法?谁一开始就有成佛的种性呢?我们来自于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思考、不同的教育。所以,因缘生只能够强调辗转相续,顺着因缘下去那就很简单嘛,好的更好、坏的更糟!因缘生就是这样,它这个趋势就是这样。你过去生遇到好的老师,你就越来越好,辗转相续;你过去生遇到一个声闻的老师,你就越走越涅槃。诸法因缘生,没有回头路了。
这个问题就严重了,这样子十法界只有少数人可以成佛了。佛陀必须要解决这个差别相的问题。所以佛陀说,诸位!其实诸法不是因缘生,因缘只是一个助缘;一切法是我们一念心性变现出来的。那这样子就很多人有希望了。原来,因缘只是一个假相,它是一种生灭造作的假相!也就是说,我不管你这个镜子的灰尘是什么颜色。诸位,我们无量劫来每一个人都有一个镜子,但是长时间在六道轮回当中,每一个人的镜子上面有很多的灰尘。但不管你这个灰尘是什么形状,你形成的灰尘是一个人的形状、是一个阿罗汉的形状、是一个菩萨的形状,重点它是一个灰尘,它不是镜子!
“诸法因缘生”只是讲到人生的表面,所以佛陀必须讲真话了:其实这些都是生灭的假相,都可以改变的。因为我们的本质是清净,本来是离一切相的,人生的本质是没有什么因缘不因缘。这样子,当我们把整个诸法因缘生回归到一念心性的时候,这些差别相就抹平了。原来生命可以重新塑造,不管你过去是阿罗汉、是辟支佛、是菩萨,都可以重新调整。
所以,法华会上佛陀就开权显实,从“诸法因缘生”而谈到了“万法唯是一心”。我们已开始站到生命的核心来修行了,而不是站在生命的表层来修行。这个是《法华经》最高明的地方,就是,从站在因缘的角度来修学、顺着我们过去的因缘走,而回归到真如本性,来重新出发。这样子讲,我们就知道这个因缘生跟万法唯是一心的关系,是一个表象跟本体的关系。
【学员问题】当我们学习了《法华经》,要如何将权法融入实法中,具体操作如何?
【师父答疑】权法融入实法,整个<方便品>,就是在讲这个观念,会权入实。所以,这个题目弄懂了,你<方便品>整个意思就懂了。
这个权法就是从因缘累积出来的功德,这些功德佛陀并没有反对。比方说你过去的因缘,你亲近的道场是一个人天乘的道场,喜欢做义工,喜欢做布施,喜欢做一些持戒等等,都没关系,总而言之你的资粮都可以成就的。但是你要做一个动作,请把你过去的、没有学《法华经》的资粮会归到一念心性。
怎么会归呢?这地方有三个重点,这个很重要!
第一个,你要会归心性,你要先建立你心中的心性,要发明一念心性。你心中没有心性,你往哪会归呢?我问你怎么个会归呢?会归一念心性,第一个,“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你要把你的清净心找出来,离相清净。
我想我们从《法华经》的角度来看我们生命的相状,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最清楚了:我们的人生,是成也相状,败也相状。你看每一个人成功,他心中一定有相状。成功人士他如果心中没有一个相状来带动他,他不会产生那么大的动力的。他为什么能够比一般人更努力?“仁者心中,必有一物。”他一定有一个财富的相状、名声的相状,或者他为了眷属而努力。他今天心中如果没有一个特定的相状,他不可能产生那么大的前进动力的。你说,欸,我心中都没有相状。所以你很平凡,是吧?你“没有相状”表示你有很多相状,你只是“没有特定的相状”。
你看阿罗汉他为什么能够成就涅槃?阿罗汉不容易,他要息诸缘务,他思惟苦谛。如果没有一个涅槃的相状来支持他,他愿意这样做吗?菩萨为了布施,今天老虎在前面,老虎饥饿快死掉了,菩萨可以跳下去把身体喂它。他凭什么做这件事情?他凭什么说“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他心中是有相状,他有一种功德相。他想,我这个生命也就短短几十年,迟早得死,我就用我的身体去换这个功德!他心中没有相状,他做得到吗?
诸位!为什么说“成也相状”呢?我们不讲凡夫的相状,凡夫这种名闻利养就不说了。三乘人今天之所以能够达到一定的成果,阿罗汉、辟支佛乃至于权教菩萨,十住、十行、十回向,今天走到法华会上,心中各有各的专注的相状,一个涅槃的相状、功德的相状。所以说,前半段走的是“成也相状”。
但是,相状的操作如果没有建立在一念的清净心的基础,它就把你框住了,就是你这个人就定型了。所以为什么说“败也相状”?我们看佛陀,佛陀为什么于法自在?佛陀没有固定的相状,所以他能够变现一切的相状。“佛为法王,于法自在。”凭什么说他能够自在,其他人不自在?因为佛陀一开始的心中,就建立在没有相状的基础来修行,所以他能够自在。
所以诸位!你修行的立足点很重要,就是第一个因地。你如果因地就是有相状,你这个人越走就越固定了,你就这个相状了,你没法改了。你自己做出一个相状,你自己跳进去!就像水,本来是没有相状,你把它往杯子一倒,哦,这个水有相状了,除非你把杯子拿掉。所以说,诸位,你学《法华经》以后,第一件事情,我不管你有什么过去,不管你是从什么道场而来,不管谁教过你什么,请你先把相状放下。否则这个成佛之道你就没法走了。先走出过去的相状,离一切相,找到你的真如本性,这是一个重新开始的生命。
当然,这个心性不是只有离一切相,它是清净心,它离相,但是还得要具足。“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它还要什么?它有一种造作的功能。你说我没有相状,但是我的心很沉闷。那你这个叫做偏空闇证,你这个是闇钝相。所以你看那个怀让禅师,他开悟以后遇到六祖大师,他说:“说似一物即不中。”欸,这个清净心离相。六祖大师高人,还是继续问:“还有修证否?”他答:“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可以!就是说,当你离相清净的时候,你还要看看你这个心有没有造作的功能。这个难就难在,它必须要离相清净,无所得;它还得无所不能,它要有功能。就是它是一种“相状拿掉,功能保存”。这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也是最重要的事情。
如果你这一念的离相清净的心找不到,后面咱们就不谈了,就没办法谈下去了。那你就是永远活在诸法因缘生,你就创造一个相状把自己给框住了。你过去生是人天种性,你今生还是人天种性。所以诸位!你今天要会归到所谓的会三归一,要走上佛道,要走上自在,第一个,不管这个相状以前帮过你,不管这个相状再怎么好,你现在是时候放下了。
那怎么放下呢?就回光返照。你向外找就找不到了。你向外找,就顺着你过去的因缘,这个相状就加深。所以只能够回光返照。当然这个地方可能用观照的,或者是用诵经的。我觉得诵经是很重要,智者大师就是诵《法华经》,诵到哪一个段,突然间开悟!蕅益大师诵《楞严经》,诵到“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怎么有这个大觉能够创造宇宙万法呢?他回光返照,开悟!所以我们的建议是,你可以先明白一个道理,建立一个心中的清净心,这个就是清净但又具足,你可以去诵经。你这个清净心,你花个半年一年找到以后,就容易了。
当你把一念的清净心在心中建立起来的时候,你把你过去的修行的老路因缘再放进来,叫做法法消归心性。说,欸,那我还不是走以前的路?诸位!不一样了,不一样了。你以前没有建立清净心,那叫做弄假成真;你现在建立清净心,叫做借假修真。这个时候,青山依旧在,但是夕阳已不是昨天的夕阳了。所以你清净心建立起来以后,你还是一样。说开悟以后干什么呢?“悟后依然担板汉。”八十八佛照拜,佛号照念,照样往生。但是现在的你跟过去的你不一样,你已经摆脱相状的系缚。你现在叫做借相,不是取相。
这个时候,从建立一念心性法法消归,最后就是发愿成就。发愿我们现在没有讲到,《法华经》前面的十四品,它偏重在会三归一,发明一念心性,借假修真。会三归一,把三乘会归到一佛乘。后半段的<从地涌出品>以后,开始从空出假,发愿,发成佛之愿。
总而言之,《法华经》的会权入实,就是四个字做总结:莫向外求!
这个很重要。诸位!当然,修行一定有回报,没有回报谁修行呢?我每天拜八十八佛,结果没回报,那谁还修行呢?修行应该有回报。佛陀也没有说不应该有回报。但是你不要从因缘里面得回报。现在我们凡夫最大的问题就是说,我们喜欢向外、向因缘求回报。你看,我做了那么多善事,你来生总该给我个人天的快乐吧?哦,结果你得到的是糖果。诸位!你不要向因缘求回报,真如会给你回报;而真如给你的回报,按照祖师的说法,日劫相倍,是百千万亿倍因缘给你的回报。但是它是这样:你今天向因缘求回报,真如门就关起来了。你要因缘给你回报,真如就不给你了。你心中无所得,真如就会回报你。就这样子。
所以我们现在问题出在哪里?不是我们今天修行有问题,是我们的观念。我们喜欢向外追求回报,就是心外求法。这个观念你不改,你就永远做不出什么大功德,就是你永远活在过去的这种老路子,你的因缘就是这样走下去了,就没有回头路了,直到遇到《法华经》开始修正。问题不在所修的法门,是心态错了!人生是应该有个目标,有个追求,但是请你不要向外追求。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权法的操作是对的,你修四谛、修十二因缘、修六度,都没有错,但是错就错在你不能从因缘里面得到回报。你应该是要在无所求的角度,你应该假借四谛、十二因缘,“托彼依正,显我自性”,你应该要追求来自真如给你的回报,叫做回光返照。一念之差,天差地别:一个叫做一佛乘,走上了康庄大道;一个是越走越窄,走上了乡间的小路,结果走不出来。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会权入实。先把实法建立起来——一念心性,然后把权法拉到一念心性,最后发愿,总之不求任何回报。你一个人不求因缘任何回报,那真如就要报答你了,真如自性功德就要打开了。“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方动乌云遮。”整个<方便品>就讲这个观念。诸位!我们今天<方便品>整个经文看完,我们没有看到佛陀对舍利弗尊者、对声闻人骂一句话,说你为什么当初要修四谛十二因缘!一句话都没有骂他。他只是说,你们不能心外求法。不是法门错了。方便有多门,不是一开始所有人都去修大乘佛法。谁有那么好的根性?诸位!法门都没有错,错就错在我们去向因缘求回报。这个问题错了,所以真如门就关闭了。
这个题目先讲到这,看看大家有没有问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你这个观念弄清楚了,后面的<方便品><譬喻品><信解品>,这个脉络就打通了;你今天的观念没有弄清楚,你听了半天不知道《法华经》在讲什么。
就是,你站在什么地方修行?诸位!其实修行不是靠努力就成功的,不是这样子。诸位!你站在因缘的角度,你就很难成功。你一旦站错位置,你就很麻烦。《法华经》就是这个思想。你这个路就越走越窄,越走越窄。你一开始是执着有一个真实的法让你进步,结果,你是成也相状、败也相状,就把你框住了,你自己到最后走不出来。所以,你今天站在“何期自性,本自清净”的角度,你所修的法门你都不会执着,这个法门变成你增上的方便,但是它不会限制住你,因为你是借假修真。
【学员提问】师父提到说,找到真如本性是最重要的一件事。那对于现场的很多同学,有些人或许还没有听过《楞严经》,那是不是师父会建议还没有学习过《楞严经》的要去学习,那应该是《法华经》的基础呢?第二个问题是,对于已经有听闻过、学习过《楞严经》的学长们,因为安住真如这条路其实还是千差万别的,那师父对于我们这些已经有思惟过《楞严经》法义的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再进一步的引导?就是说,怎么样可以知道自己的方向是正确的?
【师父答疑】这个安住真如是一个不思议境,除非佛陀印证,谁都不能帮你印证。我们只是指出一个方向,说月亮在那里,我们指出一个方向。至于找得到找不到月亮,那是靠自己了。诸位!“师父引进门,修行靠个人。”我不能把月亮摘下来放在你前面,是吧?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努力,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理解。但是如果你真的找不到一念清净心,我觉得你可以把《楞严经》拿来读一读。因为《法华经》已经是离相清净,其实某种程度它已经是在借相修心了。到了法华会上,它离相清净基本上简单带过了。但是离相清净很重要,你找不到那种离相的清净心,你就很难看破、放下。
就是说,我们无量劫来每一个人在生命的经验里面累积很多的相状,你要他放下,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让他看破。他看不破人生的真相,他没办法放下的,他怎么放下呢?他无量劫来就靠这个相状支持他往前走的,你要他怎么放下?看破,我不能取代你看破,你只能自己看破。那就是说,你真的不行,无法看破,那你就去诵经,自己去体会“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我本来的心是清净的,我现在怎么弄成这个样子?我把自己弄得很多相状,把它塑造出一种个性、一种种性。那这样子应该怎么办呢?你回过头来找:你从什么地方来?你说,欸,我今天的相状怎么来?是昨天来的。是吧?你昨天相状怎么来?是前天来的……慢慢找慢慢找,你不能随顺相状走,随顺相状走就完了。回光返照,逆向操作!今天的相状是昨天累积的,昨天的相状是前天造成的,慢慢慢慢一直找到最后,啪!觅之了不可得。恭喜你!你有这么一个胜解。我告诉你,你的人生观就开始改变了。你再看人生,“再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
但这种东西我没办法取代你。它的确是这么一个过程,就是回光返照。你只要有一念的信解,一念就好了。一念的相应,你的人生彻底改变。
彻底改变以后,你只是做了一半。诸位!你还要重新把相状放进来。“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只是走出过去。你从过去的相状走出来,你还得开创未来,要把来生的极乐世界的相状再借过来。哦,极乐世界有依报庄严、正报庄严、各式各样的功德,你重新塑造一个相状,一个往生的念想。但是这个相状,因为你曾经有过清净心的胜解,你这个时候到了极乐世界,你不会把极乐世界当做永恒,你会把它当做过渡。你一开始就把它当过渡,所以你到了极乐世界的时候会不断进步,因为你一开始的因地就知道,你是借假修真。
如果你今天没有做这个工作,没有安住一念清净心,就算你往生了,到了极乐世界你也很被动。因为你一开始是“成也相状”,你往生极乐世界就是靠一种事修吧,有相行,然后来到极乐世界。但是,同样到极乐世界,你看你旁边的人不断进步,你进步很慢,就是在娑婆世界的时候你的因地有问题了。就是说,你现在所做的一切会影响到你未来的结果。
也就是说,我们是先离相清净,再借相修心。我们不知道我们过去经历了什么,总之一定是每一个人心中很多灰尘。你就是要先找到“本来无一物”,不是要你把灰尘拿掉,只要你“无住”就好了,不要住在上面就好了。因为灰尘之所以会影响你,是因为你执着。不是灰尘影响你,是你自己把灰尘拿来限制你自己,一个人是自己把自己限制住的。你只要把灰尘拿掉,把灰尘放掉,灰尘对你不会产生障碍。所以说,会权入实,你要先明白什么是实,才可以站在实的角度去操作权。
【学员提问】《法华经》云: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是否可以借助权法的内容,帮助我们调伏心中的执取?
【师父答疑】可以。安住一念心性当然是整个核心思想。你先安住才有办法称性起修、借相修心。如果你一开始说,我真的找不到一念心性,那也没关系,那你先修空观来对治。空观有两个:
一个是灭色取空,就是无常观。这个无常观的好处,效果很快,但缺点是它会有后遗症。你弄得不好,弄得太厉害会断灭,因为它是灭色取空。
第二个是缘起性空。这个缘起性空的空性,比灭色取空好一点,它是观无所得。其实这个“无所得”的观念跟安住一念心性已经很接近了。无所得,它是怎么观呢?它观诸法因缘生。但是你再加一句话,“诸法因缘灭”。你从“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哦,你投胎了,出现了——“因缘别离,虚妄名灭”,你在娑婆世界消失了。
诸位!因缘把人生创造出来,因缘也把人生给消灭。那说明什么事情?说明你今生所有东西都是借来的,你跟因缘借来的,没有一个东西是你的。我再讲一次,“因缘和合,虚妄有生”,这个生可不是你自己生,是因缘让你生的。所以我们一开始的东西来源就来自于因缘。好了,你这个能量释放完以后,因缘别离,因缘又把所有东西用完了。所以你现在说,哎呀,我的前生呢?我前生跑哪里去了?如果你前生曾经做一个大富长者,那你前生的保险柜里面的珍宝跑哪里去了?没了,觅之了不可得!当初是因缘给你的,因缘又要回去了。所以人生只有过程,没有结果。
这种无所得的概念其实跟一念心性有点接近,而中观的空观只是破妄,它没有显真。我举个例子。这个地方有一块黄金。无常观说,它不是黄金;中观的人说,它也不是木头。所以空只是破妄。
《楞严经》它是离一切相,它还即一切法,它是要显真的。就是说,你今天空掉妄想以后,你有没有把心性给显出来。中观的无所得跟整个无常观,它只是破妄,所以它只能当一种方便。它只是否定,反正它不是木头,但是它也不是石头。那它是什么就不谈了,是什么那你自己决定了。它只是破执。它是一个很好的破执。就是说,当我们对某一个东西很执着的时候,你要进入一念心性也很难,所以你用空观来帮助你。
但是,真正要开显心性,你要直观心性,不是只有否定的。所以你看《法华经》是双遮双照,它“非空非有”,又“即空即有”,它一定是否定以后再肯定。诸位!你看,只要中道实相,一定是两句话。讲空性的人,只讲一句话: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就是否定。你看,只要是发明心性的,一定是“犹如莲华不着水”,一定是“亦如日月不住空”。“离一切相”,一定要“即一切法”。你说“随缘不变”,一定要讲“不变随缘”。一定是双遮双照,破妄同时显真。
所以,“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这是从因缘所生法里面安立的空性,可以帮助我们破执。可以,你可以用。但是发明心性得靠自己。好,这个地方有没有问题?
【学员提问】我们现在在读诵《法华经》,如果配合《金刚经》诠释的空,会不会对我们更有帮助?
【师父答疑】会!会有帮助。因为你要离相的时候,你有些相状不好离。的确,有些相状,我们可能长时间……不管是我执的相状、法执的相状。不好离的时候,你可以针对这个相状,用《金刚经》破它,可以。“本来无一物”的好处是它全方位地离相。但它的缺点:力道不够!就是,你让它离开,理由不够。
但《金刚经》不是,《金刚经》那个空的力道是很强的。它就跟你讲,什么都是无自性,你是执着一个没有真实的东西。诸位!你想想看,你会执着一个天空的彩云吗?不会。因为你知道它是自性空的,它是只有相状而已,它没有真实。对不对?就是说,当我们在修离相时,比方说我离了百分之八十,但是有些相状我真的是没办法离开,诵《金刚经》,诵《般若心经》,它会帮助你。就是说,它会在你离相清净的过程中帮助你。如果你有些坎迈不过去,它的确会帮助你,可以。这就是权法帮助实法。
【学员提问】在学天台教观時有提到,因无所得就无所求,因无所求就无所住,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住生心”这个心,跟师父讲《法华经》时说的要把心安住在“一念心性”上的心,这两个心区别在哪里?请师父慈悲开示。阿弥陀佛!
【师父答疑】无住生心跟离相清净我觉得很接近。你看般若经,般若经其实是带通别正说圆教。天台宗是这样判教,对不对?其实《金刚经》它不是破妄。你如果是明眼人,一看,其实它是有真如的思想在里面的,就是蕅益大师说的“圆人受法,无法不圆”。所以蕅益大师有一个注解,《金刚经破空论》。他说,谁说《金刚经》是说空来着?它把空破掉!我们说,奇怪,《金刚经》不就说空吗?你还把空破了!他说,《金刚经》是中道思想。当然老人家不可思议,他是圆教人。所以说,其实一心真如的思想,除了阿含经以外,阿含经那就不说了,方等、般若处处有这种消息,但是你得看得出来!就是它不明显,不像《法华经》,就给你说白了:就是这样子!
《法华经》叫做纯圆独妙,它不再遮盖了。其实方等时、般若时都有圆教思想,只是佛陀没有把话讲那么直白。当然你要懂的人,你一看就懂,“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就是一念心性。你想,“无住”,在“无住”的基础之下“生其心”。那是什么心?那你说这个是什么心?那就是清净心了,还能是什么心呢?是吧?离相就是无住。你一个人不执着相状,然后在不执着相状的基础之下“而生其心”。请你告诉我,这是什么心?当然是清净心,还能是什么心呢?所以,你如果说是懂楞严、懂法华、懂涅槃的思想,你诵《金刚经》,《金刚经》就是中道实相。就是这样子。
【学员提问】心性很重要,因缘也同等重要,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在日常修行中要各花一半时间去修学?
【师父答疑】安住心性,然后修学因缘。我觉得,你如果是一个初学者,要在心性多下功夫,因为它是根本。就是说,心性你一旦没有安住,那我跟你讲实在话,后面成佛之道你很难走,你真的很难走。光是走出过去你就没办法。
就是说,我们没有一个人是从零开始。诸位!什么叫学佛?我们从一念清净心堕入轮回以后,心中累积了无量无边的业力,无量无边的烦恼,累积了无量无边的生死,然后才来学佛的。好了,你现在的心中是到处惹尘埃,才来学佛。那你要佛陀怎么做?你告诉我,你要佛陀怎么做?你这个水,一潭污水,佛陀丢给你五戒十善,所有都被你染污了。所以,你今天不找到一念清净心,你修什么善法都会被你过去的习性所曲解、所误导。佛陀把六度给你,你也把它修成人天乘了。你今天如果不归零,佛陀给你讲无上甚深微妙法,别人是无上甚深微妙法,你操作起来,来生变生天了。就算佛号给你念,你也念成只有生天而已。你说你怎么怪佛陀呢?你心理素质就这么回事嘛!所以,我们今天不知道怎样把心归零,问题很多。你走不出过去,你就永远活在过去的阴影。你说怎么办?你要佛陀怎么办?你说,欸,我今生学佛,学到最后就生天了。这怎么回事呢?因为你走不出过去,不是法门的问题。
诸位!首先我们要知道佛陀的角色,佛陀没办法改变你的思想。你懂吗?佛陀不能够说,哦,不可思议,进入你的内心世界,把你的开关改变一下,你的思想就改变。没有这回事情!佛陀是指导一个方法,让你自己走出你自己的过去。一个人要改变,只有你自己下功夫。因为今天这个局面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也只能我们自己去收拾。当然,我们不否定佛陀的开示的重要,因为他指出一个正确的方向。
我个人觉得,安住一念心性是极端重要,因为它影响到你未来的成败,就是你未来走的路是走得快还是走得慢,你是不是成功地摆脱过去的习气。虽然我们不可能马上改变自己,但是你安住一念心性,你今天看人生的角度不一样,你的改变会很快。同样的烦恼、同样的业力,你今天去拜忏,你站在我本来就没有业力的角度去拜忏,还是起惭愧心?拜一部八十八佛,别人要拜百千万拜!如果你执着,我就是业障凡夫,我就是时时勤拂拭,我今天擦一点,明天擦一点,那你就很麻烦,你会成钝根人了。同样一部八十八佛,操作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觉得,心性很重要,因缘的修证也很重要。但是,如果你能力可以的话,你先花半年一年的时间在心性下功夫,你绝对值得。你建立一种“从心性看人生”,再回顾你过去,你会很有自信,你会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你没有安住心性,你敢讲你“烦恼无尽誓愿断”?你敢讲?你不敢讲,这句话你讲不出来。你悟入一念心性,你敢讲“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而且你还敢讲一句话:“佛道无上誓愿成。”你就有底气讲出这句话来。虽然我有如梦如幻的业力,但是这个都不是我本来的东西。所以这个地方,我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的确有必要在根本上下功夫。虽然你一开始花很多时间,但是我跟你保证你绝对值得。
【学员提问】《法华经》讲到称性起修,弟子觉得从知道到做到,所谓从空出假、借假修真,真的很难,因为弟子还是比较喜欢在寂静中修。寂静和历练需如何取舍?
【师父答疑】《法华经》的借假修真,的确是有寂静修跟历练修。我是觉得这样,这个跟我们的根性、跟我们的年纪都有关系。这个我只是讲原则,其实你最了解你自己。我们讲出一个原则,你们自己去判断,你应该寂静修、是动中修,比例多少。我们讲一个原则。
有些人,的确我自己看到,我的同参道友或者我的学生,有些人他是从历练当中进步很快,的确是这样。他越发心,你看他去年跟今年相比,真的进步很多。明白道理以后,有些人的根性,他是越面对复杂的环境越激发他的潜能,的确有这种人。但是有些人,他明白道理以后,他要先保养圣胎,要从寂静里面先站稳脚跟,然后再慢慢地从空出假,也的确是有这种人。这第一个。
第二个,年龄的关系。一般你年纪越大,理论上你要越收心,尤其是净土宗。我们待会会讲到净土宗。这个因缘所生法是我们的熟境界,是吧?虽然你明白心性了,但是理可顿悟、事需渐修,毕竟是熟境界。所以从修净土宗的晚年来说,我们不很鼓励你面对太多复杂的因缘。就是你不能对自己太有把握,你懂吗?你道理懂了,但是你没有证得。
所以,到底是寂静修或历练修,第一个要看你的根性。有些人是越到复杂的地方他的潜力越好,他发挥得越好;有些人是越单纯他发挥得越好。这第一个,根性。第二个,年纪。净土宗,越接近死亡的时候越要收心。因为你要带业往生,娑婆世界的因缘你今天要沉淀。所以这个地方跟年纪有关系。
【学员提问】打一个譬喻,如果有一天我们哪个学长突然就跑过来问我们说,你有没有正念真如?那这个太抽象了。我们《法华经》有说,直心正念真如。那弟子有一个想法,是不是正确,请师父慈悲开示。
真如是一个功能性,我们的念头就像是一个平台。假设你起正念的时候,真如就在正念的这个平台上运作;你起妄念,那真如就在妄想的平台上操作。所以说我们要外修因缘,内观真如,就是遇到一些因缘,心常觉照,不随妄转。那这个时候,不随妄转、有觉照的功夫是否就是有在念真如这个意思?那应该就是说,你要念真如,要有这个正念,这个正念就从听闻正法、如理思惟、如理作意上去操作这个念头,那也就是在正念真如。是不是这个意思?请师父慈悲开示。
【师父答疑】净土宗经常会讲一句话,你不知道真如本性,你好好念佛,也是暗合道妙、巧入无生。有没有听过这句话?很多,对不对?其实你不正念真如,你不要说念佛,你持咒也是暗合道妙、巧入无生。其实每一个人都在走上真如,但是,不知道跟知道,差很多。这样懂吗?你说,欸,这个人愚夫愚妇,他好好念佛,他不知道真如,他也是暗合道妙、潜通佛智。是啊,其实每一个人都是“日用而不知”。就是说,你不明白真如,其实你在念佛的时候也是走在真如上面。那差别在哪里?差别在,你不知道跟知道差很多。我这样讲,你听得懂吗?差很多。你不知道,你就会心外求法。
一个乞丐,不管他知不知道,他爸爸就是大富长者。尽管他做一个乞丐,他爸爸是大富长者,但这个父子天伦不能改变,不管他知不知道。就是说,他今天回到他们家打工,他把他爸爸当做外人,跟把这个老板当做他爸爸,这两个是不一样的内涵。知道吗?
就是,他知不知道真如本性是他本具的,他知不知道他“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他知不知道,差很多。因为,你不知道,你就容易仁者心动,你自己心里没底,你看到什么相状你就会怕,很自然的。其实不管你知不知道,真如都没有离开你,但是关键是你不能借用它的力量,就是说,真如没有办法加持你。你不知道,它就好像一个电力公司,你插头不插上去,就跟没有一样,是吧?你不跟它感应,你不跟真如感应,那对你就是没有了。
就是说,你不观它,其实它也没有离开你,但是对你来说就没有,从因缘的角度你就没有,你就是一个孤儿,就是一个流浪汉。当你知道以后,你就再也不是流浪汉了。其实这个地方就是差在这里。
【学员提问】我们可不可以用智慧来诠释心性这两个字?
【师父答疑】心性是所观境,智慧是能观的心。你没有智慧,就没有办法去开显心性。真如是所观,心性是所观,它是一个真理,它是所观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