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讲)
戊三、因缘说周 分二:己一、正说因缘;己二、授下根记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百四十八面。我们看戊三的“因缘说周”。
这一大科是讲到“约迹门开权显实”,分成三大科,一个是法说,第二个是譬说,第三个是因缘说,所谓的三周说法。佛陀三周说法,主要的目的是说明我们怎么样去修学一佛乘。那么什么叫一佛乘呢?蕅益大师用四个字来作解释,就是“会权入实”。
我们简单地解释一下,什么叫做会权入实。
我们大乘佛法的传承当中,修学佛道主要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华严经》的法门,一个是《法华经》的法门,这两个法门。
《华严经》的修学叫做直趋佛道,就是你一个生死凡夫,你直接直奔佛道而去,中间没有任何的休息站。这对圣位菩萨来说问题不大,因为圣人内心有无漏的功德力。但是,对我们凡夫来说,这个问题就很严重了,因为我们有生死轮回的问题。圣人没有。所以,当我们生生世世在轮回当中趋向佛道的时候,我们会遇到三种障碍:一个是烦恼障。我们内心是有欲望、有烦恼的。烦恼跟菩提道是相违背的,贪瞋痴的烦恼一发作的时候,就伤害你的菩提道。第二个,业障。我们有生死罪业的逼迫。第三个,报障。我们不是每一生都得到人身,你要是变成一只狗,变成一只猫,你就不能行菩萨道。这个报障。
所以,我们凡夫在成佛的过程当中,那叫一个内忧外患,内有烦恼的干扰,外有业力跟果报的障碍。所以佛陀在<方便品>上说,这种直趋佛道的法门有什么问题呢?佛陀说:“若但赞佛乘,众生没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坠于三恶道。”如果这个世间上的成佛之道只有《华严经》的法门,就是“若但赞佛乘”,只有直趋佛道的法门,那么对圣人来说,圣位的菩萨没什么问题。但是,凡夫的众生在轮回的痛苦逼迫之下,他是内忧外患。他虽然有这个发心,问题是成佛不能靠意气用事,你没有这个能力嘛!所以呢,后果是什么?“破法不信故,坠于三恶道。”你一开始可能发心很强,但是你生生世世走久了以后,你精疲力尽,最后不但佛道没有成功,还退失大乘信心,坠落三恶道当中。为什么?很简单,法不契机!你的能力太小,却背负太大的责任,超过你的负荷。
所以,直趋佛道,智者大师说,摄受大乘根熟菩萨,大乘善根特别强的。在他的心中对自己没有什么快乐不快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身求安乐”,这种人可以修《华严经》,他不把自身的安乐当一回事。这种人基本上少数,因为我们一般的善根都是混合型的。我们过去生有人天的善根,有二乘的善根,也有菩萨的善根,我们很难说是纯种的大乘善根。那我们怎么办呢?
佛陀开出了第二条路,就是《法华经》的一佛乘思想,叫做会权入实。《法华经》知道我们众生的轮回的问题,它说你不一定要马上修学真实的菩提道,佛陀施设一个权法,就是方便法门。方便法门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成就安稳。就是说,你想成佛,这个发心很好,但是实际操作上你要让自己先成就安稳。把自己脚跟站稳了,你才可以去度化众生。
那么,这个地方问题来了,什么叫做安稳?每一个人对安稳的定义不同。所以佛陀必须怎么样?为实施权。
有些人认为说,我得到人天的快乐我就安稳了。我生生世世,只要不堕恶道,做人或者生天,衣食无缺,身心健康安乐,我的生命就安稳了。可以!佛陀同意。所以佛陀开出了人天法门,深信业果,断恶修善,先让你安稳。你先不要说成佛,你起码不要堕恶道,这第一种安稳。
第二种安稳,这个人善根更强,他看的东西更深层。他说,这个人天的快乐是有问题的!因为二乘人修无常、无我,他从无常跟无我的智慧去观这个人天的快乐,那就是无常败坏。说是这个三界火宅,你虽然有很好的房子,但是一把火终究把你烧掉,“饶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所以这个世间快乐是不可靠的。二乘人很聪明,他知道说:我不希望被无常伤害,我必须放弃快乐!这是很高的智慧。就是说,你如果不喜欢痛苦,你最好是放弃快乐,因为这两个是不可切割的。所以二乘人认为说,追求快乐其实是暂时的安稳,那是一个假相。二乘人认为真正的安稳是追求寂静,而不是追求快乐。快乐本身就不是安稳,因为它背后有很大的忧患,无常败坏。所以二乘人修四谛十二因缘,他用四谛十二因缘观进去以后,他认为寂静比快乐更好。佛陀也同意,开出四谛十二因缘。
那么菩萨就觉得说,我们不能够只是追求寂静,太消极了,我们得干一点实事。所以菩萨就开始,虽然不能马上成佛,但是生生世世怎么样呢?忏悔业障、积集资粮,成就功德。我以功德为安稳,我只要能够今生比前生进步就好。生生地增上,点点滴滴地下功夫,这就是菩萨道。
那么这样讲的话,整个权法就开出了五乘的权法。有人以快乐为安稳,有人以寂静为安稳,有人以功德为安稳,那叫做各得其所。所以佛陀先怎么样?为实施权,让你先成就安稳再说。
那么这样好了,你成就安稳以后,我们现在怎么样跟无上菩提对接呢?安稳道跟菩提道这中间怎么对接的问题,是整个《法华经》最关键的思想。这个思想你没有弄通,那你就不是成佛了,你在成就果报。你在追求一种果报,追求一种快乐的果报,追求一种寂静的果报,追求一种功德的果报,你就谈不上无上菩提这件事了。
从安稳道到菩提道中间的对接,这个核心的方法,就是我们本经一再强调的观心法门。就是说,你该干嘛你还干嘛,念佛的你还是念佛,但是请你把佛号跟你的一念心性产生对接,透过观心,观照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所谓即空,就是本自清净;即假,就是本自具足。
所以,当我们在追求快乐、追求寂静、追求功德的时候,你从一念心来看,这三个东西都是“唯心所现”。这四个字很重要,就是一切的快乐、一切的寂静、一切的功德,站在心性的角度来看它,它只是唯心所现的一个如幻的假相而已。你可以暂时受用,但是你不能执著,受而不住。就是借假修真,我把它当作一个过程,但是我不能完全地住进去。这样讲就变成一种双向的修学了——内观真如、外修三乘,或者说,净土宗叫“内观真如、外顺弥陀”。就是,我们虽然是修学权法的方便,让自己暂时得到安稳,避免生死轮回的干扰,但是我们也同时开显自性的功德。
内观跟外修的因缘,佛陀讲一个譬喻,你会更容易了解,佛陀说“药草喻”。就是说,你看世间上有很多的草木,有大树,有小树;有大草,有小草。你一眼望去,从因缘的角度来看,草木各得生长。佛法的大雨普润大地的时候,草木各得生长:有些人因为学佛生天了,有些人学佛成就涅槃寂静,有些人因为学佛成就功德。这都没关系,各有各的安稳,没关系。但是你记住,所有的草木都要依大地而住。
所以,你看到一棵树的成长,其实它是双向的。从虚空的角度,它向上生长,得到它的相应的果实;但是从大地来看,它的根也向下扎根,使令它跟大地安住。所以,根部的成长某种程度帮助了它上面的枝叶花果,因为它根越大,它吸收的养分越大;而枝叶花果的成长也帮助了根部向下的延伸。
所以,你内观真如,某种程度你的安住力会帮助你的调伏跟引导力,而你的权法的调伏跟引导力也会帮助你的安住力。所以《法华经》很简单,你修什么法门,佛陀都尊重你过去的善根,但是请你跟真如对接,就是会权入实。
那么这样子有什么好处呢?
你既可以得到权法的安稳,你也不离开无上菩提的道路。这样子的成佛之道,对我们凡夫来说相对合理,合乎我们的人性。所以说,《法华经》的成佛思想是比较人性化的。就是说,它会考虑你过去的根机——你应该是要先怎么样。有些人一定要先成就安乐,等他快乐厌恶了再发菩提心;有些人必须要经过寂静的休息……所以《法华经》的思想是一种阶段性的成佛,就是你现阶段可以先成就安稳,最后再跟无上菩提对接。
为了讲这个会权入实的观念,佛陀讲了三周说法,三大段,法说、譬喻说、因缘说。我们现在在第三周,从因缘的角度,透过这个因缘的法门来说明会权入实的道理。
我们看补充讲表第三十二面,附表第十八。我们先解释它的标题。标题当中有三段,先看第一段。
一、解释品目
化者神也,以神力故,无而忽有,名之为化。防非御敌,息苦安身,名之为城。此喻二乘涅槃,能防见思烦恼,御分段生死,受用息苦安身之乐。若约教释,藏教于涅槃生安稳想,生灭度想。通教菩萨如父过险,一脚入城,一脚门外,忆其子故,从城入险,誓扶习入生死,而不以空为证也。别教菩萨,不了城如化,用城防险,从城门过而不入,不道此为极也。圆教菩萨,知无贼病,亦不须城,故言化城。今是圆教意,故题为< 化城喻品> 。
我们先解释这一品的标题。
什么叫化城呢?我们先看“化”这个字。“化者神也,以神力故,无而忽有,名之为化。”化城,这个化是神通所变现的,以神通力变现出来的,所以它的存在叫做“无而忽有”。我们知道,如果一个法是透过因缘慢慢成长的,是一个因缘所生法,那么它的显现要有一个慢慢的过程。如果是神通,它就没有过程。本来没有,突然间一下子出现了,这个叫化。就是说,它的生起不是一种正常的因缘所生法,而是佛陀的神通力变现出来的,这叫化。
那么变化什么东西呢?变化的是“城”。“防非御敌,息苦安身,名之为城。”在广大的沙漠当中,佛陀为什么要把这个城堡给化现出来呢?他有两个目的:
第一个,防非御敌。我们在整个生死轮回当中,那不是平静的生活,那叫内忧外患。防非,就是防止内心的过非。我们内心就是有贪瞋痴的烦恼,防止内心烦恼的活动。御敌,抵抗外在的生死业力。所以,这个城主要可以说是防止内心的烦恼,也抵抗外在的业力,这是第一个目的。
第二个,息苦安身。让我们能够在这个城堡当中稍作休息,避免生死疲劳之苦,这叫城。
那么这个化城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它指的是二乘的空性涅槃。它对内防止见思烦恼的活动,对外抵抗分段生死的业力,使令我们在这个涅槃当中得到寂静安稳之乐。我们前面讲到三界火宅的譬喻,说整个三界都起火了。这个起火不是只有欲界,色界、无色界都起火了,程度不同。那么起火的时候我们怎么办呢?只有一道门可以出去。只有一个门,就是涅槃之门,就是你必须进入空性的涅槃。
这个门就是佛陀施设的。那么这个门,这个涅槃之门,藏通别圆四教的修行者对这个涅槃,这个空性,各有各的看法。
我们看第一个。“若约教释,藏教于涅槃生安稳想,生灭度想。”藏教人,这个人就是小乘根机。我们知道,小乘根机对于生死轮回的痛苦有特别的厌恶,所以他对于这种空性的涅槃生安稳想。
就是他还没有死亡之前,把这个空性涅槃当作他一个安稳的地方。你看阿罗汉,阿罗汉有时候遇到暴风雨,他不想去托钵,他很简单,他就入灭尽定。所以他的空性涅槃现前的时候,他可以在这个地方稍作休息,他可以休息五天、七天。当然不能超过七天,如果超过七天,他出来以后身体就败坏,气血就完全断了。所以他能够在空性当中在今生作安稳想。
最关键的是他死了以后,他把空性涅槃当作灭度想。他认为这个是他唯一的一生修学的皈依处,进去以后就不再出来了,就生灭度想。
这是藏教。
通教的菩萨就好一点,“如父过险”。通教菩萨对这个城堡他是怎么想呢?就是有一个父亲,他要经过这个灾难的险道,那么他是怎么办呢?他一脚在城内,一脚在城外。他为什么不全部进去呢?因为“忆其子故”。声闻人比较没有大悲心,所以他看到空性涅槃就一头整个栽进去了。通教菩萨好一点,他身体进去一半,他一半安住空性、一半面对因缘。为什么他不全部进去呢?因为他大悲心“忆其子故”,所以“从城入险”。他一方面安住空性的涅槃,一方面一半就进入这个三界的险道,扶习润生,而终究不以空性为证。这是通教菩萨,他进去一半。
那别教菩萨,他也不知道这个空性的涅槃——这个城堡是如梦如幻的,他也把它当真实。但是他好一点,他是把这个城堡用来防止危险。别教的菩萨行菩萨道的时候,这菩萨道有时候疲累,疲累时他暂时入这个三三昧,空、无相、无愿三三昧,稍作休息,或者作一个防御。所以他从城门过而不入,他不以这个空性为究竟。
所以,藏、通、别这三教,它们的差别:藏教是全部投进去涅槃,他不再出来了;通教是身体进一半,他留一半,他要度化众生的;别教是基本上不进去,他是偶尔用来作一种防御的功能。但是这藏、通、别三教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把空性涅槃当作真实有。只有圆教的思想例外。
圆教的思想的角度,它不从因缘来看事情。从因缘的角度,那空性涅槃当然是真实的。他因为从心性的角度来看一切法是如梦如幻,所以,圆教思想认为说,烦恼是如梦如幻,生死是如梦如幻。既然烦恼是如梦如幻,那你就不必刻意去断它,你只要转变就好。所以,城堡也是如梦如幻,用如梦如幻的空性来调伏如梦如幻的生死。
所以,能够称为“化城”,那是圆教的圆满思想,因为他真的把空性涅槃当作唯心所现的一个假相。他借假修真,他可以受用,但是他不住。
这个地方很重要!诸位!三乘共坐解脱床。很多人行菩萨道,他怎么说?他说,我不了生死,我生生世世在轮回当中陪着众生成长。这个根本就不合乎佛陀的经文,佛陀没有这句话。谁说菩萨不了生死的?三乘共坐解脱床,只是他们解脱的方法不一样。就是说,在生死轮回跟成佛中间一定要有一个涅槃作过渡,只是你是用什么方式来了生死。你把涅槃当究竟,你生死了了以后你就不出来。你生死了了以后再出来,就是菩萨。所以每一个人都要经过涅槃的,没有例外。
所以蕅益大师说,你不要以为圆教修学可以减少很多的过程。你说,欸,我圆教的,我一念心性本来清净,所以我看烦恼跟生死是如梦如幻的,所以我不需要了生死。执理废事!蕅益大师说:“譬如一刀千纸。”就是说,圆教的刀比较利,它切那个纸的时候,可以一刀千纸。但是,注意下面那一句话:“历历分明。”圆教了生死是快速的,但不是它不了生死,他这个刀切下去,这一千张纸还是历历分明。就是这个刀比较锐利,叫“一刀千纸,历历分明”。谁跟你讲说圆教人不了生死的?你是一个生死凡夫,你充满了烦恼,充满了老病死,你怎么行菩萨道?你自己的事情你都没办法解决!
所以我们看,藏通别圆四教都必须要操作空性涅槃,没有例外,只是他们操作的方法技巧圆教最圆满。因为圆教一开始就知道这个如梦如幻,所以,他用如梦如幻的城来抵抗如梦如幻的生死。这个就是化城的意思。整个菩萨道一定要先解脱,先经过解脱道再经过菩提道,没有例外。这个叫三乘共坐解脱床。
这个<化城喻品>就是这样安立。就是,从圆教的角度,涅槃就是一念心性所现的一种寂静相而已,离开一念心性,没有一个真实的涅槃可得。这个是从佛陀的角度来看事情。
我们看第二段的经文要义,先看其中第一段。
二、经文要义
本经迹门,开权显实,会三归一,显一佛乘之实相,法说周化上根,譬说周化中根,以下故有因缘周,令下根破执生解,舍权入实,方得授记作佛。本品经文大分为二:
我们先解释这段总说。
智者大师解释《法华经》,他分成两科,一个是迹门,一个是本门。迹门就讲到开权显实,讲到佛陀的智慧;本门就开近显远,讲到佛陀的功德。
我们先看第一段的佛陀智慧,佛陀智慧叫开权显实。开权显实,从理论上叫开权显实,从实际修学来说叫做会权入实,答案都一样,都是讲一佛乘。从理论就是开权显实,从实修叫会权入实。总而言之,把三乘的教法回归到一心真如,显一佛乘的中道实相。
那么这当中有三段的说法,第一个,法说周,摄受上根的,比方说舍利弗尊者;譬说周就是摄受中根的,四大弟子;以下的因缘说周又摄受其他的千二百弟子,这因缘说是摄受下根人。
为什么说因缘说呢?
“令下根破执生解,舍权入实。”二乘人对涅槃是很坚固地执著的,所以他必须要再教育,透过这个化城的思想,才能够放弃空性的涅槃,而入自性功德力,才可以授记作佛的。
二乘人,当然也不错了,能够了生死,也值得赞叹,这身为一个尊者。但是从成佛的角度,他有两点要改变:
第一个,就是他的智慧要再提升。就是他这个执著,对法执太重。当然我们可以理解,因为二乘人的根性对苦,痛苦,他跟我们不一样。我们一般人痛苦过了就算了,二乘人对痛苦有很深的感受,“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他对于曾经伤害他的轮回,是极度地厌恶的。人的情绪是相对的,你特别讨厌一个东西,你一定会特别喜欢一个东西来取代,所以他对空性的涅槃也特别地好乐,他把它当作唯一的皈依处。
当然,在成佛的过程当中,我们在操作的时候也会善用涅槃寂静,但是我们是善用而不是执著。而二乘人不是,二乘人是抓着涅槃不放。那你不放弃涅槃,你就没有菩提。心中的影像,不管这个影像再好,你抓住一个影像,你就不可能回归心性了。你执着镜子上的灰尘,你就永远回归不到镜子,这个灰尘不管它多漂亮。我再讲一次,灰尘就是灰尘,你执著灰尘,你就回归不了镜子,道理就这么简单。
所以二乘人第一个问题,他是智慧有问题,法执太重。在修学当中他曾经好乐的涅槃寂静,佛陀要他放弃,他有困难,就是智慧有问题。
第二个,他信心不够。我长时间在涅槃当中,我的心已经是心如死水,我能够再发菩提心吗?即便他理论懂了一点,你说我真的能够从空出假,重新燃起我度化众生的热情吗?他对自己信心是不够的。
他智慧不够,信心也不够,所以必须佛陀再讲<化城喻品>。蕅益大师说,其实下根人,就是所谓的千二百弟子们,经过法说、譬喻说,不是完全不懂。理论上是舍利弗尊者在法说开悟了,理论上说是中根人四大弟子在譬喻说开悟了,但是在座的下根人也点点滴滴得到了启示跟教化。只是他心中的两大盲点还要再一次突破:第一个是信心问题,第二个是智慧问题。所以佛陀必须再讲因缘说,彻底断除他的疑根,那就是讲这一段。
所以这一段是说明,佛陀讲完法说、譬喻说为什么要讲因缘说呢?因为这些人的心中有很深的疑根,必须要进一步地说明。
一、述说宿因。佛叙说过去久远,大通智胜佛弘化因缘,令下根声闻,忆念过去退大取小事缘。
因缘说有两个主题:一个讲他过去的因缘;第二个讲到一个譬喻,一个化城的譬喻。先看过去的因缘。
佛陀为了拔除这种下根声闻的疑根,就讲了过去所发生久远的一段往事。这段往事牵涉到三个人:一个大通智胜佛,一个释迦牟尼佛,一个声闻弟子。那么这三段因缘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到经文我们详细说明。总之,这段因缘,佛陀讲完以后,声闻弟子整个疑根彻底拔掉。
这段往事对声闻人太重要了,其实他们在过去都曾经信解大乘的《法华经》,也发菩提心了。就是说,你怎么对自己没有信心呢?你过去都发过菩提心了,你现在只是暂时地忘失而已。所以,佛陀的大智慧,把过去这件事讲出来以后,声闻弟子就信心具足了。这第一个,讲到过去一段往事。这段往事讲到他当初学《法华经》,后来又退转了。
比方我们学《法华经》,我们不可能学完以后就一帆风顺,但我们栽培了一个大乘的善根。这过程当中,有些人可能学完《法华经》,来生却到三恶道去了,也有可能。但是你学过《法华经》,那就不可思议,因为你今天进入到一个众生本具的善根,这种善根是不可破坏的!就是说,你曾经回过家,跟你一直在外面流浪那是不一样。就是说,你曾经回过家,你只要回过家一次,即便你后来又跑出去了,但你跟别人就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因为你曾经回过家,这个家是永远存在的。所以,佛陀这段往事讲出来以后,才能够让声闻人断疑生信。这第一个,讲到过去的往事。
第二个,佛陀讲这个譬喻,看他怎么说。看第二段。
二、正说化城。“化城”喻权设之小乘涅槃,“宝所”喻一乘之佛果。由知“化城”是化,则知“宝所”是实。故标“化城”之名,而不失“宝所”之实也。若约观心,观因缘所生法当体即空,是入“化城”;当体即假,是出“化城”;当体即中,是归“宝所”。
前面是建立信心,这以下就坚定他智慧的理解。佛陀又讲一个譬喻,叫做化城譬喻。就说,声闻弟子们!你们成就的空性的涅槃,其实本来是没有的,没有这个东西的。没有这个东西怎么来的呢?是我暂时施设的。这个空性涅槃是“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是我自己讲出来的,其实没有这个东西。我讲这个,目的是让你稍作休息,然后进一步地回归心性,是这个意思。就是,化城的目的,是让你能够前进宝所用的。化城只是一个暂时的化现,宝所才是你真实的皈依处,所以,以化城之名来开显宝所之真实。
如果从观心的角度,从一念心性的角度,这个化城到底它的价值在哪里呢?
就是,观一切法空……我们一心真如有三观,当体即空。因缘所生、唯心所现、当体即空,即空就是化城。所以,所谓的空性涅槃,从真如的角度,就是一念心性所现的那个清净相,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心性在寂静的时候现出那种清净相就是涅槃,它是心中所现出的影像,那种清净相是涅槃。当我们发起菩提心的时候,从清净相生起菩提愿的时候,那就是离开化城。当我们把空跟假平衡的时候,当下就是宝所。所以完全是内心的作用,哪有什么化城呢?
所以这个意思就是,这整段经文,这个因缘说,虽然经文很长,它讲两个重点:一个是法说。法说就讲过去的一段往事,来建立声闻弟子的信心。一个是譬喻。讲到化城的譬喻,来坚定声闻弟子的理解。总而言之,这一科的两大目的,一个是信心,一个是智慧。
声闻弟子一路走来,他修无常无我,他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心性上叫自悲败种。虽然声闻弟子跟随佛陀长时间说法,他也看到方等时,他也看到般若时……其实我们回顾过去,佛陀讲大乘法,声闻弟子没有一次缺席的,没有缺席。他们也看到菩萨的功德,但是他认为自己做不到。他自己认为做不到,他自我设限,所以,即便他明白了法说、譬喻说的道理,说“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他道理懂了,但是他还是怀疑自己:我真的能够发菩提心吗?我是这种根机吗?我的心长期处在寂静当中,我已经灰身泯智了,我已经没有度化众生的热忱了,我真的能够重新发起菩提心吗?第一个,他对自己能不能够发菩提心产生疑惑。
第二个,得少为足。说,我发了菩提心以后,那我辛辛苦苦得到的涅槃……我得涅槃不容易啊!利根人六生,我花了六辈子,牺牲我的睡眠、饮食,牺牲我所有的欲望,我得到这个涅槃,我要放弃吗?所以,他怀疑:我发了菩提心以后,我是不是从今以后就要失掉涅槃寂静?我要投入人群,我要行菩萨道,那我是不是涅槃寂静要失掉?佛陀必须要说清楚,就是说,你的涅槃寂静本来就没有失掉,它本来就是你内心的一部分,所以你发菩提心,你涅槃寂静不但没有失掉,你还得到更多的宝所。所以,佛陀必须要给声闻弟子做两种心理建设:第一个,建立信心;第二个,坚定他的智慧。
这一段主要的内涵,这整个因缘说,主要是建立信心,然后坚定他的智慧的理解,就做的这两块。所以,我们在进入经文之前要先了解,虽然整个因缘说很长,就这两个重点。
己一、正說因緣 分二:庚一、先明知见久远;庚二、正明宿世因缘
这个因缘说周有两段,第一个,正说因缘,佛陀就讲到过去的久远一段往事。这一段往事牵涉到三段因缘,有三段因缘交接起来。
第一段因缘就是大通智胜佛,大通智胜佛的成道跟说法,这第一段因缘;第二段因缘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听法,他听《法华经》以后跟复讲《法华经》,第二段因缘,释迦牟尼佛;第三段因缘就是声闻弟子,他听完《法华经》以后的修学状态。
所以,虽然因缘说很长,请大家记住这三段因缘,你就不会搞乱了:第一个是大通智胜佛,第二个是释迦牟尼佛,第三个是声闻弟子,这三段因缘构成了这一段往事,就是构成这段因缘说。
庚一、先明知见久远 分二:辛一、长行;辛二、重颂
那么佛陀讲往事之前,先有一段的前言,“先明知见久远”。就是那人家会说,佛陀!那事情发生这么久,您老人家怎么知道呢?佛陀说,因为我的知见力不可思议。佛陀可以知道无量劫的事情,佛陀先展现自己的自性功德力来建立信心。
我们看佛陀怎么展现。在讲往事之前,就说我的确有这个能力讲的。
辛一、长行 分二:壬一、出所见事;壬二、喻明久远
看长行,长行当中分成两段。
壬一、出所见事
佛告诸比丘,乃往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名大通智胜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国名好城,劫名大相。诸比丘!彼佛灭度已来,甚大久远。
佛陀为了要取信当下的声闻弟子,说我有资格能够讲这件事,佛陀“先明知见久远”。明知见久远的时候,先标出当时的因缘事相。就说,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呢?是过去。不是现在,也不是未来,是过去。那么过去有多远呢?“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是印度四个非常非常大的数目,这些都是很大的数目,但是它是有量的数目,非常大。
在这个时间点,有一尊佛出世,叫大通智胜如来。这尊佛他因地到底是修了什么东西呢?第一个,他具足大神通。这个神通跟禅定有关系,这个佛对禅定特别重视,所以他生起广大神通。第二个,他有圆满智慧。具足权实二智,所以叫大通智胜如来。然后有十种的德号,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这十种德号具足。
有佛,当然要有依报的国土。这个国土叫什么呢?国名好城。这个国土,他的依报国土,山河大地草木都是由禅定所变现,所以它特别的庄严。这个国土跟一般的国土不一样,特别的庄严,好城。
“劫名大相”,这个劫名就是……佛教算时间不像我们现在是二零一九、二零二零,不是这样子。我们人世间在算这个时间相是从西元,二零一九、二零二零……佛法是用大劫。你看我们现在是贤劫,它这个劫叫什么?叫大相。因为当时的人特别的高大庄严,所以劫名大相。一个劫很长,一个劫有四个中劫,一个中劫有二十个小劫。
“诸比丘!彼佛灭度已来,甚大久远。”古德说,要成就一段往事,这个往事的存在性,要确定它是一个因缘所生法,而不是捏造的,有四个条件:第一个,时间相。它的时间是发生在什么时间?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它是在大相,大相劫。这个时间相就是它什么时候。第二个,佛名。这尊佛的佛名是大通智胜佛。第三个,国名。国名是好城。第四个是劫名,大相。四个条件,时间、佛名、国名、劫名。当然它这个地方的重点在时间,这个时间点太长了,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这么长的时间。先说明这个事情的相状。
壬二、喻明久远
第二个用譬喻的方式来说明。
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种,假使有人磨以为墨,过于东方千国土,乃下一点,大如微尘;又过千国土,复下一点;如是展转尽地种墨,于汝等意云何?是诸国土,若算师,若算师弟子,能得边际,知其数不?不也,世尊!诸比丘!是人所经国土,若点不点,尽抹为尘,一尘一劫,彼佛灭度已来,复过是数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祇劫,我以如来知见力故,观彼久远,犹若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