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九讲)
庚二、重颂 分三:辛一、颂格量功德;辛二、颂位行不退;辛三、颂深心信解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百八十四面,我们看庚二的“重颂”。
这一科是讲到 <分别功德品>。这一科的经文分两段,前半段是分别久修菩萨听完《法华经》所成就的果位的功德。《法华经》的果位只有一个,那就是成就法身。成就法身,又产生各种的功德妙用,这是前半段的正宗分。后半段就进入了流通分,就是讲到初心菩萨的因位的功德——因地的修学所成就的功德。因位功德又分成两段:第一个是“现在四信”,第二个是“灭后五品”。因位功德的重点不是成就法身,它是要成就理观的智慧,就是你从一个一天到晚打妄想的凡夫,你因地要怎么样把理观建立起来。有两个方法:
第一个,如果你是利根人,你可以直接从信解下手,直接透过你的信解、观照,而趋向于真如的观照。这是利根人。一般我们这些佛陀灭度以后到末法时代的钝根人,从理观契入就有点困难,所以我们必须透过读诵、说法、六度这种事相的历练,才可以契入,就是从随喜下手。就是两条路:一个是从信解直接契入理观,这个是佛世的利根;而灭后的钝根必须从随喜,透过一些读诵等等的事修才可以契入。当然,最后结果是一样,都是到相似位。
现在讲到的就是“现在四信”的第一信,就是“一念的信解”。这个信解,到底是信解什么东西?说你学《法华经》,你到底相信什么真理?第一件事情,你相信诸佛所证的法身就是众生本具的心性,所谓自他不二。就是说,我这一念心跟佛陀的心本质是一样的,只是作用不同而已。这个就是信解。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我们从前面《法华经》的譬喻可以看得出来,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有两种东西是本具的,一个是清净,一个是具足,这两种功能是本具的,就好像我们一念心中有一片广大的虚空跟一片无边的大地。这个虚空跟大地都是本具的,但是因为我们长时间没有经营我们的内心世界,我们凡夫的重点叫做心随境转,我们把所有的精神体力都放在追求外境上面,就是《楞严经》所说的心光外泄。我们内心的虚空跟大地长时间没有经营的结果,就是虚空是暗淡的,大地是冰冷的,就把我们内心的一念心性给荒废了。直到有一天,我们学习《法华经》以后,产生一念的信解,就是我们心中出现了第一道的光明,这个光明就照了两个东西:一者照了虚空,以空观显现虚空的清净;二者照了大地,以假观开显大地的本愿。
所以,从因位来说,如果从《法华经》的因功德跟果功德,我们因地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修空观,一心即空的空观,先把虚空,暗淡的虚空,恢复清净,就是成就清净心,了生脱死。然后再用假观去开显大地的愿力,把那种无量的法身的功德开显出来。这要各种的三昧、陀罗尼、无碍的辩才、各种的善巧说法等等,就用假观开显大地的各种功德庄严。就是它是两个方向——因地强调成就清净心;果地强调成就菩提愿,跟众生感应道交,普门示现。
有一个禅宗的大德开悟以后,他讲一句话说,“打破虚空笑满腮,玲珑宝物豁然开”,其实这个地方就是讲《法华经》的因功德跟果功德。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破虚空。它这个虚空不是《法华经》的虚空,《法华经》的虚空是譬喻清净心。它这个虚空是《楞严经》的虚空,《楞严经》的虚空是譬喻三界有漏的果报。因为三界的有漏果报都是依虚空而住,所以你把三界的虚空打破了,三界的果报就消灭了。
所以,一个开悟的人一定会先成就清净心。理可顿悟,虽然理论上是一心三观,即空即假即中,但是因位的菩萨下手处偏重一心即空的思想,因为你要解决生死问题。当然,我们也可以透过一心的空观,再配合外在的四念处,理观事修。
总而言之,从因位的角度,就是我们现在因位的角度,要做的就是把你内心本具的清净心给启动起来。因为我们内心的那一道光明的观照,把清净的虚空的功能恢复。然后,了生死成就以后,开始去开显大地,“玲珑宝物豁然开”,就开显大地无量的功德庄严。所以它是两个阶段。我们现在讲的是因功德,是开显内心的清净的功德。这个地方有四个阶段,从“一念信解”到“深信观成”有四信。
那么,这一段重颂是指什么呢?是对“一念信解”的功德进行校量的一个重颂。这地方有三段。
辛一、颂格量功德
看第一段的“颂格量功德”。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人求佛慧 于八十万亿
那由他劫数 行五波罗蜜
于是诸劫中 布施供养佛
及缘觉弟子 并诸菩萨众
珍异之饮食 上服与卧具
栴檀立精舍 以园林庄严
如是等布施 种种皆微妙
尽此诸劫数 以回向佛道
格量“一念信解”的功德,这地方有两大段,第一段先别明五度的相貌。别明五度相貌,我们来先看第一段,讲到布施度。这个布施度是怎么修呢?
“若人求佛慧。”这个人基本上受了菩萨戒,他发了菩提心,发了无上菩提心,那么他用八十万亿那由他(那由他就是千亿)这么多的劫数的时间来修习五度。
这当中先讲布施度。“于诸多劫中”,在前面所说的这个诸多劫中,他用财物跟资具来供养谁呢?供养佛陀、供养这些二乘的弟子跟大乘的菩萨,简单地说,供养佛法僧三宝。
他怎么供养呢?“珍异之饮食,上服与卧具。”他用特别珍贵希有的饮食跟美妙的衣服,还有各种珍贵的卧具,就是四事供养,供养三宝。这是第一种供养。第二个,他甚至于用栴檀木,用非常珍贵的栴檀木建立精舍。这个精舍的周围还建立了各种园林,这个园林就是经行、打坐用的园林,来庄严这个道场。“如是等布施”,这包括前面的用四事供养三宝,建立道场来供僧宝安住,前面所说的各种殊胜的布施。“种种皆微妙”,这个“种种”包括质,也包括量。它的质地特别的珍贵,数量也特别广大,又特别的美妙。“尽此诸劫数,以回向佛道”,而且他还把这个布施的功德回向无上菩提。
那么他提出这种布施,我们先来看看他这个布施的功德到底是怎么回事。一般我们从因缘所生法来说,校量布施的功德有三个重点:第一个,能布施的心。我们从这个地方来看,他布施的心是虔诚恭敬的,应该是一个具有信仰的三宝弟子。他布施的心,对三宝是虔诚恭敬的。第二个,所布施的境。他所布施的境是佛陀,不是佛像,是佛陀,真实的佛陀,还有真实的阿罗汉跟真实的诸大菩萨。这可是一个殊胜的福田,所以他所布施的境也是圆满无缺的。第三个,他的辗转相续。他是布施一次还是布施多次?经典上说,他是经历了八十万亿那由他劫。那就不是一次两次了,他的时间也是无量无边。
所以,我们看他的心境相续来说,这种布施基本上世间难比了。这是一个殊胜微妙的布施,他未来即将招感广大无边的福德。这种布施是非常殊胜的布施。这先举出这一个布施的功德,后面再跟“一念信解”做比较。这是讲到布施。
我们看第二段,讲到持戒。
若复持禁戒 清净无缺漏
求于无上道 诸佛之所叹
这个人不但是修布施,他还持戒。他持什么戒呢?持这个“清净无缺漏”。“清净”指的是摄律仪戒,“誓断一切恶”,“无缺漏”是包括后面的“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他把菩萨的三聚净戒全部如法地奉持,而且回向无上菩提。这样子的一个持戒是十方诸佛之所称叹的。
前面的布施在修习福报,这个持戒是修什么?修尊贵。就是你不但有福报,你会生长在有权贵的家族,就是你那个地位特别值得尊重,高尚的权贵。在印度来说就是婆罗门、刹帝利,这个都是属于尊贵的家族,这是持戒而来的。
我们看第三个,忍辱。
若复行忍辱 住于调柔地
设众恶来加 其心不倾动
诸有得法者 怀于增上慢
为斯所轻恼 如是亦能忍
修完持戒以后修什么呢?修忍辱波罗蜜,他内心安住在调柔寂静的状态。这个调柔的特点,就是你跟众生没有对立。你有对立,你就刚强。他基本上是用一种很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的人、事、地、物,用一种调柔寂静的、没有对立的心来面对一切的外境。他不但是调柔,他还禁得起考验。“设众恶来加,其心不倾动”,即便有一些不如意的外境来干扰他,他也不会产生瞋恚、躁动不安的情况,他是禁得起外境的考验的。这是针对境。
这以下针对人。即便“诸有得法者,怀于增上慢”,即便是这种三乘权法的修行者,在修行当中他略有所得,他可能持戒或者修定,略有所得,但是,他以为禅定就是圣道,所以他产生了未证言证、未得言得的增上慢。这个都是法执引起的。这种增上慢人就去轻视、去恼害这个菩萨。但是这个菩萨对这种特别高慢的人,他也能够安忍不动。
这个忍辱就像一个仓库一样。所以你看有些人,他努力布施,他也精进持戒,他就是管不了他这一念心。所以以前我们的慧天长老常说,修行,任劳容易任怨难。他在做义工,他可以在厨房里面跑来跑去的,但是他禁不起你对他一句话的批评。就是忍辱波罗蜜这个德行是很难修的,就是你一定要把这个“我”放掉。
我们看《法华经》,《法华经》六度里面是重视忍辱的。你看它讲到这个《法华经》的三种德行——入慈悲室、坐法空座、着忍辱衣,忍辱波罗蜜竟然跟智慧、慈悲放在一起,可见得这个菩萨忍辱的重要。也就是说,你不修忍辱,很简单,你这个人没有仓库。没有仓库,你的福报、你的功德放到哪里?放在马路旁边,随时会丢失。就是说你这个人成不了大器。忏公师父常常说,忍辱以积大德。你一个人忍不住,你这个人你怎么修,你管不住你的心,福报就不大了,因为你没有仓库来保护你的福报,你的福报没办法积累。所以这个地方,忍辱是很重要。就是这个人,你不管多么精进,你的忍辱波罗蜜,是你能够把你的功德执持不失的一个重点。
我们看精进。
若复勤精进 志念常坚固
于无量亿劫 一心不懈息
你一个人能够安忍不动,接下来就是要精进了。怎么精进呢?“志念常坚固。”精进,你一定要有一个愿力,你要有一个发愿:我要怎么做功课、怎么样增上。你有这种强大的愿力,意志力,在无量亿劫当中,一心不懈怠。一心就是专注地、相续地在你的所缘境上用功,比方说你定的功课是诵经,是持咒或念佛,都可以。
其实很多人对精进产生误解。他怎么精进呢?他平常要么不做功课,他一旦做功课,他七天就不睡觉。这种暴饮暴食,诸位,这不是精进的本意。精进,它有两个意思:第一个,专一;第二个,相续。你这种暴饮暴食,从修行的角度一点意义都没有。你不会因为这七天的不睡觉进步的,不会。你只有可能每天拜一百拜,每天诵几品的《法华经》,然后诵三年,那样你才会改变。
忏公师父讲得很清楚,修行是点点滴滴的功夫,绝对不是暴风雨。你看暴风雨来的时候,它不可能把石头穿破的,只有滴水长流则能穿石。很多人以为说,我七天不睡觉就是精进;七天不睡觉,某种程度是修忍力,忍辱波罗蜜,跟精进没有关系,就是在考验你的体力。一个人会进步,就是每天做功课,这个才会进步,每天做功课。因为修行它要潜移默化,它不是暴饮暴食。
所以我们一定要把精进弄清楚。精进有两个特点:专一,你的法门不要改来改去,你不要今天诵这个经、明天诵那个经,你至少在同一个时段,三个月、半年是专一地在一个法门。第二个,相续,每天都要做。这是精进,你才会进步的。
我们看禅定。
又于无数劫 住于空闲处
若坐若经行 除睡常摄心
以是因缘故 能生诸禅定
八十亿万劫 安住心不乱
持此一心福 愿求无上道
我得一切智 尽诸禅定际
那么,他怎么修禅定呢?
在无数劫的时间当中,“住于空闲处”。要修禅定,一定要息诸缘务。息诸缘务,他怎么修呢?有时候打坐,有时候经行。你这个禅定不能固定的动作,因为你要调身体,你坐久了要起来经行、拜佛,然后再坐,要有时候动、有时候静。“除睡常摄心”,要有一些固定的睡眠,那其他时间呢?就是摄心专注在自己的所缘境——心于所缘,专一安住;心于所缘,相续安住。因为这个专一,摄心专注的缘故,就产生了各种禅定,四禅,能够于八十万亿劫的时间,“安住心不乱”。
“持此一心福”,这个一心就是禅定,禅定是有漏福报里面最高的境界了,没有比它更高的了。因为它那个禅定的快乐是周遍身心的,是微妙的三昧乐,是超过世间的五欲乐的。所有的福报中,从快乐的角度,禅定是最高境界。他把这个快乐回向无上菩提,他还发什么愿呢?“我得一切智,尽诸禅定际。”我未来能够因为禅定的关系,成就中道的智慧,而且穷尽禅定的边际,就是使令禅定圆满。
《法华经》讲到这个格量的时候,它在讲跟一念信解的格量的时候,提到了五种殊胜的五度法门。这个前五度,我们讲过,修行是马拉松,是长时间的修行,其实你一个人的修行成败是两度决定的,一个是忍辱度,一个是精进度,这两个。所以印光大师说,“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就讲出这两度,一个是忍力,一个是行力。
一般是这样子。初学者,你不要跟他讲忍力。对初学者是鼓励他冲刺。初学者的操作,他是以行力为主。因为他精神体力有的是,偶尔发发脾气,乱不了。但是老参要注意,你没有太多本钱去耗损你的功德了,老参就要重忍力了。因为论行力你是赶不上年轻人了,所以,老参是重忍力,就是安忍不动。
所以,这个行力跟忍力是一个人的五度能不能成就的关键。你要能够遇到逆境安忍不动,在顺境的时候你又把握机会不断地增上进步,那么你前面的布施、持戒、禅定这三度才能够进步。
前面的五度,佛陀讲出一种殊胜圆满的五度,这以下正式跟一念信解相比。
是人于百千 万亿劫数中
行此诸功德 如上之所说
有善男女等 闻我说寿命
乃至一念信 其福过于彼
若人悉无有 一切诸疑悔
深心须臾信 其福为如此
假设有一个人,他在百千万亿劫数当中修学前面的五度,就正像前面所说的,圆满五度,那么你把前面五度的功德来比较,跟谁比较呢?跟下面这个善男子、善女人。这个人没有修五度,但是他闻佛寿命,知道佛陀的法身常住,而这个法身就是我们一念心性本具的,那么产生一念的坚定的信解。佛陀说,你这一念坚定的信解的功德,超过前面的万亿劫数中的五度。所以,“若人悉无有,一切诸疑悔”,假设这个人对于佛陀的法身的功德是圆满的,而这个法身又是我心中本具的一念心性观照所成就的,能够深信不疑,乃至于一念的坚定的深信不疑,你的福报就超过前面五度了。
蕅益大师在解释这一段——一念信解超过这个圆满五度的时候,他是从有漏无漏的角度来说的。就是说,你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但是你缺乏般若波罗蜜,你就缺乏内观的智慧,那表示你这个人是怎么样?心外求法。你的心是向外去追求的,那变成一种外在的福德。
诸位!福德,不管再怎么多,它毕竟是外在的福德。也就是说,它不能对你内心的烦恼业力产生清净的效果,因为你缺乏般若波罗蜜。这就是为什么说“六度无般若,空成有漏因”。就是说,你福报很大,你来生是一个大富长者,甚至于做转轮圣王,然后你这个忍辱波罗蜜也修得好,你也很庄严,禅定也很深,那问题是,那又怎么样?你还是一个生死凡夫!关键在这里。就是说,你这种五度的福德不能去改变你内心的烦恼,不能消灭烦恼,你还是轮回中人。所以你那个福报是生灭法,它的本质就是生灭法,不管它多大,它的本质就是生灭的,有漏的。
而你一念的信解,诸位,一念的信解是内观的。你启动你内心的清净力跟具足力,你照耀你心中的虚空跟大地,你的生命从此从根本上彻底改变了。所以,一念信解是解决核心的问题,就是从你的颠倒妄想——核心切进去。而你这个福德修完以后,你该打什么妄想,你还是照打,你在你的高深禅定、广大福报当中,你以前有什么习气,原封不动!因为五度不能改变你内心的烦恼业力,它没有那种解脱的力量,它没有清净的功德,因为它是有漏的福报。所以,缺乏智慧的时候,你前面五度就是有漏的福德,就这样子而已,对你内心的增上、对你内心的清净没有帮助。而你一念的信解是一种清净的、无漏的。有漏跟无漏是不能比的,这个不是数量多少的问题,这本质上就不一样。
蕅益大师从有漏无漏来解释。一念信解是无漏,前面的五度的福德虽然广大,它的本质是有漏,所以这两个是不可比况的,不一样。
辛二、颂位行不退
我们看辛二的“颂位行不退”。先看第一段。
其有诸菩萨 无量劫行道
闻我说寿命 是则能信受
前面是用福报来比况,这以下从善根不退来赞叹一念信解。说有一个菩萨,这个菩萨他过去无量劫中行菩萨道,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前面的菩萨道。他的智慧比较薄弱,但是他经过长时间的事修的五度以后,他在《法华经》听到佛寿无量、法身功德常住,他也能够信受。蕅益大师解释,这个菩萨是钝根菩萨。就是说,钝根菩萨他长时间地事修,他也没关系。因为佛陀在《法华经·方便品》有说,你只要是修学佛陀的法门,你迟早会悟入心性的。因为佛陀在施设三乘法门的时候,他就有一种暗中的向于真如的力量,所以,你事修久了,你也可以产生一念的信解。这是讲钝根,经过事修,慢慢地也可以产生信解。
那么信解以后,看第二段。
如是诸人等 顶受此经典
愿我于未来 长寿度众生
如今日世尊 诸释中之王
道场师子吼 说法无所畏
我等未来世 一切所尊敬
坐于道场时 说寿亦如是
“如是诸人等,顶受此经典。”这个“诸人等”,包括钝根的,经过无量劫的行菩萨道悟入一念信解;或者是利根人,利根人他一初心听《法华经》,他就马上一念信解。没关系,不管钝根、利根,只要你能够信解,而且欢喜受持《法华经》,你自然会发愿。这一点很重要。你信解以后,你自然会观照。因为你知道你心性本来清净、本来具足,你当然会想要去花更多的时间去经营你的内心,因为它是你的根本,这一切的生命是你的内心变现出来的。你产生观照以后,你自然会发愿,一定会发愿的,发愿要成就的。
发什么愿呢?“愿我于未来,长寿度众生。”我也能够成就法身的功德,由法身而所谓的从本垂迹,产生应化身。就像今生的释迦牟尼佛一样,他出生在尊贵之家,诸释中王;然后他在尊贵当中,就开始出家;出家以后,在道场安坐而成佛;成佛以后,转法轮,“说法无所畏”。所以愿我等于未来世中,“一切所尊敬”,成就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庄严美妙的应化身,而且这个应化身安住道场的时候,也是为一切众生宣扬《法华经》的一佛乘的思想,来说明法身功德常住的概念。
这个地方讲到,你的信解的善根会产生观照的善根,而观照的善根产生愿力,而这三种都不会退,不退转。诸位!我们学《法华经》的特点在哪里?它不是产生观照那么简单,它会让你所有的善根都比别人坚固。所有的善根,包括布施,包括持戒,包括念佛。
我们凡夫最大的麻烦就是退转的问题,尤其净土宗。就是说,我在平常的时候,我身体没有什么大的毛病,我把冷气打开来,我把那个密闭的窗户关起来,电话暂时离开,我可以专心地念一千声佛号,每一句佛号清楚分明。可以。
但是现在问题来了,我怎么知道我这个功力在临终的时候能够表现出来?不要说百分之百了,我临终如果有佛堂的百分之八十就够了,我就觉得心甘情愿了。那这件事情,你怎么知道,你平常的功力,在临终的时候,内忧外患,在加护病房,在别人甚至于哭闹的情况之下,你还可以把你的信愿的善根现出来呢?这个就关键了。这种关键你没有弄清楚,那你的往生永远充满着不确定,就不知道,也没有人知道你临终会怎么样。因为你的成败是由外境决定的,那谁知道你临命终是怎么样呢?谁知道你是怎么死亡的呢?
所以这个地方,《楞严经》就提出一个概念,叫做不生灭心跟生灭心的观念。就是说,如果你的善根是假借因缘法——外境建立起来的,这是生灭因缘。第二个,你的善根是透过理观安住而建立起来,那就不生灭了。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比方说临终见佛往生好了。如果你认为阿弥陀佛跟极乐世界是在十万亿佛土外,当然这也是佛说的,也就是说,你的信解,你对极乐世界的信心跟了解,是来自于“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依报庄严,“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好,你依止这句话而建立信解,也可以。那么这样子讲的话,你往生只有一种情况,就是有来去。阿弥陀佛要从十万亿佛土过来,然后他再把你带走。阿弥陀佛从十万亿佛土来,再把你带到十万亿佛土去。所以你的心中是向外期待阿弥陀佛来接引。这种从因缘建立的信解叫做心外求法,你的心是建立在生灭心。
生灭心,《楞严经》叫做离尘无体。就是你最好保证,你临命终的时候是安稳的状态,你一旦发生车祸或者是你临命终时候有重大的病痛,拖了很久阿弥陀佛都没有来,那你的信解会动摇。因为你的信解是从外境安立的,而从外境安立信解的时候,你一定要在风平浪静的时候你的信解才建立起来。就是它有很多因素,因为因缘法就是,诸法因缘生,它很多条件。任何一个条件一变,这整个因缘就变化了。也可能你临命终的时候,你还没有死亡,你认为你要死了,而阿弥陀佛是临终才来,所以你久等阿弥陀佛没有来,你就开始怀疑了。所以,你一旦把阿弥陀佛跟极乐世界建立在心外的十万亿佛土外,你的往生的变数就太多了。就不是阿弥陀佛的问题了,你因为你自己在那边打妄想,你很容易产生妄想。
但如果你今天把阿弥陀佛跟十万亿佛土建立在你内心本具——这十万亿佛土是我心具,是我心造。我内心本具,我用忆佛念佛把我心中本具的阿弥陀佛现出来。所以这个往生叫做什么?叫做一念相应,跟阿弥陀佛来不来没关系。
在净土宗有一句话很重要,叫做“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就是说,往生,你建立在理观的基础上,那就是一念相应,那跟阿弥陀佛来不来没关系,跟十万亿佛土二十万亿佛土也没关系,跟你临命终你的身体是什么情况也没关系,因为心性是超越因缘的。
所以这个善根不退,诸位,你一开始的信解就很重要,你是怎么相信的、怎么理解的,这个因地。你的信解建立在心外,你这个信解很容易破坏,因为你不知道临命终会发生什么事情,这个是不可规划的,没办法规划的。你的信解是建立在一念心性——我自心本具,我自心所造,那就操之在你自己了。所以他这个善根不退来自于内观所成就的。
而这样的善根,你只有从《法华经》下手,没有其他的法门。就是你一定要从一念心性建立你的信解,包括布施也是一样。你看有些人布施,他不退,因为他布施的善根是建立在我这是开显我内心布施的功德,所以跟别人没有关系。我把东西布施给你,你不把它当一回事,我也无所谓。因为我一开始的信解就是,我透过布施来开显我内心的布施的善根,我一开始就不是建立在外境,所以,你怎么变化,那跟我没有关系了。所以他的布施的心坚固。
所以,所有的不退,都是因为跟内观的智慧结合才可以做到的。只要你的善根是建立在外境,那你的人生就永远充满了不确定了,因为外境是由业力决定,而且还不是一个人的业力,是众生的共业决定的,那你的变化就太大了。
辛三、颂深心信解
若有深心者 清净而质直
多闻能总持 随义解佛语
如是之人等 于此无有疑
这以下是解释,为什么有些人能够成就“一念信解”呢?它的条件是什么呢?
他提出三个条件。“若有深心者。”蕅益大师解释这个深心就是入慈悲室,就是这个人过去生有栽培大悲心。第二个,“清净而质直”。蕅益大师解释,这个是着忍辱衣,你那个忍辱,安忍不动的力量很强。第三个,“多闻能总持”。你不但广学多闻,还能够总持里面的要义,而且还能够随顺义理来为人解说。这个就是蕅益大师说的坐法空座。因为你能够具足慈悲、智慧、忍辱的关系,你就容易对《法华经》产生内观的一念信解。就是这个人大乘善根具足,所以他就容易进入一佛乘的思想。
我们前面说过,弘经三轨——入慈悲室、着忍辱衣、坐法空座,这三个是跟四安乐行有关系,你修四安乐行才有可能成就弘经三轨。所以说到底还是跟四安乐行有关系。就是你这个人,你平常的身业是调柔寂静的,不会冲动;口安乐,你平常也不喜欢讲别人是非的,和合无诤;意安乐,你这个人平常就对人慈悲善巧;还加上你的菩提愿力。你这四安乐行具足,你就容易进入一念信解。就这种人“于此无有疑”。先讲出什么人能够一念信解。
己二、解其言趣
又阿逸多,若有闻佛寿命长远,解其言趣,是人所得功德,无有限量,能起如来无上之慧。
前面一念信解是四信的第一信,这是四信里面的第二信。他不但一念信解,还能够解其言趣。我们看经文。
“又阿逸多,若有闻佛寿命长远”,而且能够“解其言趣”。“一念信解”,它是对真如这种清净力、具足力的信解,偏重理观的。那么“解其言趣”,他们不但是理观,他还可以跟因缘的事修结合起来。就是理观不碍事修,事修不碍理观,他把理事能够圆融无碍。那么这个人,“是人所得功德,无有限量”,能起如来无上的中道智慧。
“解其言趣”,古德解释,“一念信解”是闻慧,“解其言趣”是思慧,更深入了。这个思慧有两个特点:第一个,他法义是融会贯通,他把理事融会贯通;第二个,他能够善巧为人说法。一念信解,他没有融会贯通,他只能自受用,他不能把自己的道理讲出来,他不可以。所以他这个功德来自于,他融会贯通以后他可以善巧为人说法了。
己三、闻持供养
何况广闻是经,若教人闻,若自持,若教人持,若自书,若教人书,若以华、香、璎珞、幢幡、缯盖、香油、酥灯供养经卷,是人功德,无量无边,能生一切种智。
闻持,就是前面的一念信解、解其言趣,就对整个一心三观的思想能够闻,而且能够受持。那么再加一个供养,我们看他怎么供养。
“何况广闻是经”以后,“若教人闻”,或者自持,或教人持,或者自书,或教人书。重点是下面,他不但能够闻持,还能够以华、香、璎珞、幢幡、缯盖、香油、酥灯等来供养《法华经》的经卷,他可能是在诵《法华经》的时候用各种香花、幡盖来供养《法华经》。那么这个人的功德无量无边,能生一切种智,能够帮助我们早一点成就中道智慧。
蕅益大师说,一念信解、解其言趣是了因慧性,是智慧观照;而这个“闻持供养”是偏重缘因善性,就讲到福德资粮。我们虽然理观是内善根,理论上是跟福德没有关系,事实上是有关系。因为我们是业报身,你如果业障太重,你要诵个经也坐不住,要拜个忏你也拜不下去,那就形成障碍了。因为,你很多的理观初开始要靠身口意的事修来带动的,靠诵经、靠拜佛来带动的。
所以蕅益大师说,理观的善根就像一条船,它是一个船体,正行。但是你这个船上面要有一些桨,要有一些风帆,你才有办法前进。这个福德就是船上面的一些前进的工具,你要有一些桨、风帆来带动你慢慢地去进步。这个福德,它还不是说拿来受用快乐,这个福德某种程度是破障的。
在经典上说,这个福德它不能消灭你的业障,但是它可以怎么样呢?它可以淡化你的业障。淡化,经典上讲一个譬喻。佛陀说,你用一个小杯子,你撒了一把盐,这个盐分就很重,因为那个杯子太小,水太少。如果说你今天修福德,你就把小杯子换成大杯子,你这个水加很多。即便同样的盐分,但是你水加多了以后,这个盐尝起来就淡了。就是水不能减少盐的数量,但是它可以让盐尝起来淡化了,它冲淡了。
福报就是这样,福德亦复如是。所以你这个人有点业障,他也有业障,但是同样的业障,这个有福报的人他看不太出来,这是福报的摄受。它不能够把业障消灭,但是福报可以淡化业障的力量,就像这个盐水里面加水一样。所以,你要不修福报,你如果业障太大,你就有障碍。所以要修点福报,虽然我们不是享受快乐,但是能够把业障淡化一点,是这么一个情况。这第三信,闻持供养。好,我们休息十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