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七十七面,我们看辛二的“国土庄严”。

这一科是“与之授记”。舍利弗尊者在〈方便品〉明白了“权实不二”的道理,佛陀就马上跟他授记,授一种成佛之记。这里的成佛指的是成就应身佛。

基本上,应身佛的成就有两种因缘:一种是秽土的成佛,一种是净土的成佛。我们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所谓的秽土的成佛,它的重点在于“示同凡夫”。比方说释迦牟尼佛两千五百年前在印度的那一段的成佛,他是一个标准的秽土的成佛。所以,释迦牟尼佛在成佛之前的整个过程,他的所作所为要示现等同凡夫的状态。比方说他要有一个母亲来受胎,他长大以后要纳妻,要生子,乃至于一开始还要跟外道学习,最后才能够成就佛道。

也就是说,我们看释迦牟尼佛那一期的情况,不管是他的寿命,不管是他的身高,不管他所处的环境,基本上跟众生的共同业力差别不大。所以,秽土的成佛在因地的准备相对比较少,因为他没有太多的发挥空间,他完全是恒顺众生的业力来随缘教化。所以这样子的成佛花的时间相对短。只要是跟他有缘的众生善根成熟了,然后都刚好在人道受生,这个时候他就随时可以示现八相成道。这个就是我们一般说的秽土的成佛。

净土的成佛困难度相对高,因为他没办法去恒顺众生的业力,他要另外去创造一个清净的国土,所谓的净佛国土、成就众生,所以他要创造一个清净的国土。他可能发觉,跟他有缘的众生必须要有一个更好的环境来修学,所以他净佛国土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成就众生的善根。所以他这当中的准备就要很多了。在《维摩诘经》上说,菩萨要成就国土,要有两种准备:第一个,发菩提愿;第二个,修清净行。我们解释一下。

比方说,哪一天你完全地证得无生法忍了,到初地以上,那么你后面要做的工作就是净佛国土、成就众生。这个时候,比方说你刚好到某一个地方去,你发觉住的地方很重要。这个房子是一个宫殿楼阁,对凡夫来说是很大的摄受力,所以你就发愿,发菩提愿、修清净行:我以后的国土所有的房子必须是宫殿楼阁,七宝所成。那你要做一件事情,做跟这个愿力有关的妙行:要成就一个宫殿楼阁,你要广修布施。比方说,你发觉在凡圣同居土当中三恶道对我们障碍太大了,我的国土不能有三恶道,所以你就加强持戒——我的国土里面都是尊贵身!尊贵身,简单讲就是两只脚的,就是人天这种尊贵的果报。所以你就必须在因地的时候,尤其在六度当中,特别尊重微细的戒行。当然,杀盗淫妄更不可能犯,需要注意的是你要尊重特别微细的戒行。你希望你的国土寿命长远,你要广修慈悲。

在《维摩诘经》上说,菩萨在因地的时候就是发菩提愿、修清净行,以同愿同行来招感跟他有缘的众生。你认同我的观念,你就跟我一起修学。你认同你未来的国土必须是宫殿楼阁,必须是寿命久远,必须远离三恶道,你觉得这个东西对你很重要,那么菩萨就以愿力跟修行来号召跟他有缘的众生。等到他满愿以后,在因地里面跟他有缘的众生就同时生到这个国土去。

因此,秽土是一种业力,凡夫的共业所感的;净土是这个菩萨先发起一个广大的愿力,修习广大的妙行,然后以同愿同行来招感跟他有缘的眷属往生到他的地方去。这就是一个净土成就的因缘。当然,他的愿发的越多,他这一期要成就国土所花的时间就越长。你发的越细,因为你要把这个愿填满,你六度的妙行所拖的时间就越长,就这么一个情况。这个就是净土的成就。

那么舍利弗尊者,他作为华光如来,他这一期的国土是一个净土呢,还是一个秽土?我们看辛二这一段就容易清楚。看“国土庄严”,我们看经文。

国名离垢,其土平正,清净严饰,安隐丰乐,天人炽盛。琉璃为地,有八交道,黄金为绳,以界其侧。其旁各有七宝行树,常有华果。

这个地方讲到那个国土的名称叫做离垢。什么叫离垢呢?就是往生到这个国土的人,这个众生,他的身口意要远离一切的污垢。什么叫污垢呢?身口意当中的烦恼跟邪见。

我们看极乐世界的名称是什么?极乐。所以它的特色是什么?“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所以,这个极乐世界是用快乐摄受众生。当然这个快乐不是只有世间的有为快乐,它有五尘的说法、禅定三昧乐,更重要是一种大乘法乐。所以极乐世界的特色是用快乐来摄受众生,在快乐当中使令我们“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那么,舍利弗所成的佛叫华光如来,他的特点就是,在因地的时候,在内在的调伏(调伏烦恼邪见)这一块,下了很深的功夫,叫离垢。这个离垢世界有六个特点:

第一个,“其土平正”。这个国土当然有平地有高山,但是它平地的地方它不能有高高低低,这是他因地所发的愿。他要满这个愿,他必须怎么样呢?心中没有高慢,内心正直,远离高慢。所以,他招感的国土,只要是平地的,就是全部平的,它在平地当中不可能有高低的情况。

第二个,“清净严饰”。这个清净严饰就是,他所居住的环境是种种的宝物所庄严的。这个地方在因地的时候要特别加强布施波罗蜜。

第三个,“安隐丰乐”。安隐指的是这个国土没有小三灾。你看我们娑婆世界有刀兵、饥饿、疾病这三种灾难。丰乐表示这个国土食物特别的丰足,安隐丰乐,这是修十善业所感。

第四个,“天人炽盛”。古德特别解释说,这个地方是没有三恶道,要么诸天,要么就是人。这个正报,诸天跟人充满整个世界。

第五个,“琉璃为地,有八交道,黄金为绳,以界其侧”。这个大地,它是清净的琉璃作为大地,然后在大地当中有四通八达的交通要道,东西有四条,南北有四条,构成八条道路。道路跟道路中间,用黄金来做彼此的界限,来界定道路的两侧。这是第五点,琉璃为地。

第六个,在琉璃地的两边有七宝所成的行树,而且行树当中常有华果。这一点跟极乐世界有点相似。

其实,我们从佛陀的名号“华光如来”,没办法去判定是净土、秽土,但是从国土的依正庄严可以看出消息。基本上,我们判定秽土跟净土,从依报来看,大地是个指标,因为所有的依报环境都依大地而住,你的房舍、宫殿、楼阁都依大地而住。大地只要是清净,你不可能上面的东西是污秽的。如果大地是有泥土跟砂石,是不净物,那么基本上就是秽土了。如果大地是一个琉璃地,是黄金为地,这个基本上就是净土,跑不掉了。所以第一个,它的大地是一个观察点。这个国土到底是净土是秽土,大地是一个指标。

第二个,正报的身心世界,它不能有三恶道。所有的净土,在凡圣同居土不能有三恶道。不能够说你投生到净土去,结果堕到三恶道去了。诸位,什么叫净土?净土是佛陀创造出来的,他规划出来的。为什么规划呢?为了饶益有情。他怎么可能创造三恶道呢?当然秽土不一样。秽土是释迦牟尼佛随顺众生的共业来到娑婆世界,来教化我们。所以,大凡是净土,绝对不可能有三恶道,因为净土是佛陀在菩萨行菩萨道的时候他创造出来的。

所以,两个指标:第一个,大地要清净;第二个,正报要远离三恶道。我们从这两个指标来看,华光如来所成就的离垢世界,是一个标准的净土。

辛三、说法教化

我们看第三个,辛三的“说法教化”。看经文。

华光如来,亦以三乘教化众生。舍利弗!彼佛出时,虽非恶世,以本愿故,说三乘法。

当然,我们到净土去不只是享受快乐,重点是要得到佛法的教化才能够增上。所以我们看看,这个离垢世界是怎么样来教化众生呢?华光如来亦以三乘的教法,以声闻、缘觉、菩萨的三乘教法来教化众生。也就是说,虽然华光如来出世的时候人的寿命很长,它不是五浊恶世,但是因为他因地的本愿故而说三乘法。

蕅益大师说,很多人以为三乘的教法是一个权法,只有五浊恶世才须说,只要是清净的国土就直接地开显一佛乘。蕅益大师说这个观念是错的。他说,极少数人能够直接进入一佛乘,绝大数的众生都必须要先修权法,再会权入实。这跟净不净土没有关系,这是善根的问题。

其实我们说实在,《法华经》只适合少数的特殊个案,像六祖大师这种特殊的个案,其实它不适合初学者。就是说,你完全没有学过唯识,没有学习中观,你对于这种调伏的法门,这种三乘的调伏法门都没有修过,直接观照一念心性,你不容易相应的。《法华经》是要先有权法再有实法,这样子才容易理解。所以蕅益大师说,我们不能忽略权法的重要。

就是说,虽然华光如来的国土是一个净土,阿弥陀佛的国土也是一个净土,蕅益大师说,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成佛的时候,也是施设三乘的教法。因为往生净土的人很多不是圣人,很多凡夫带业往生的,而整个出离道,解脱生死这一块还得要靠三乘的教法。你不能一开始告诉他一心真如的,他必须要先解脱,才趋向菩提的。所以这个是必须的,就是三乘教法是一个基础。

辛四、劫号名称

我们看辛四的“劫号名称”。看经文。

其劫名大宝庄严。何故名曰大宝庄严?其国中以菩萨为大宝故。

这个地方是说明华光如来成佛的时间点,他的时间在大宝庄严劫。这个大宝庄严劫,我们做一个说明。我们这个世界一般就一个大劫,一个大劫就是一个成、住、坏、空,四个中劫。成住坏空中,只有在住劫(成住坏空的第二个)有人居住,其他都没有人居住。这个住劫,它的名称叫大宝庄严。比方我们现在是什么劫?我们现在叫做贤劫。贤劫有千佛,释迦牟尼佛是第四尊佛。这个华光如来出生的时间点,在大宝庄严劫。

为什么这个劫的名称叫大宝庄严呢?因为在那个地方有很多很多的大菩萨出现,以菩萨为珍宝。就是那个时间点招感了很多的大菩萨出现。

辛五、菩萨众数

那么为什么有这么些大菩萨呢?它的情况怎么样呢?我们看辛五就容易清楚,“菩萨众数”。看经文。

彼诸菩萨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非佛智力,无能知者。若欲行时,宝华承足。此诸菩萨非初发意,皆久植德本。于无量百千万亿佛所,净修梵行,恒为诸佛之所称叹。常修佛慧,具大神通,善知一切诸法之门,质直无伪,志念坚固。如是菩萨,充满其国。

我们解释一下这个离垢世界的菩萨的相貌。古德用十种功德来解释以下的菩萨的情况:

第一种功德,叫做“众圣难量德”。就是数目很难很难去思量,太多了。说“彼诸菩萨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不是一般的算数或譬喻所能够去算清楚的,除非以佛陀的这种中道大圆镜智的智慧,其他九界众生是不能了解的。我们看得出来,舍利弗尊者因地的时候他花的时间长,用共愿共行来招感众生的时间也花得特别长,跟众生结的缘特别广,所以往生到离垢世界的众生的数目很多。众圣难量德。

看第二个,“若欲行时,宝华承足”。这个地方是说明“身心清净德”。这个菩萨在因地的时候对于戒行,尤其是微细戒,特别的严格,所以他招感果地的时候,他成就以后,他一抬足,地上自然出现大宝莲花来接他的双足。这个是讲到他的清净的功德。

第三个,“此诸菩萨非初发意,皆久植德本”。这个讲到他的智慧,叫做“妙因宿植德”。这些菩萨在因地的时候,对于大乘的中道实智的智慧坚固成就。一切功德的根本就是智慧,所以,你要没有智慧,你那些福报就意义不大了。因为你没有智慧,你那个福报就是有漏,就不能构成波罗蜜,不能到彼岸了。一个菩萨能够叫做“久植德本”,那起码是初地以上,大乘见道位以上。

第四个,“于无量百千万亿佛所,净修梵行”。这个地方指的是“良缘殊胜德”。一个菩萨要进步,有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你亲近的佛陀要多,因为所有的十法界里面佛陀是最殊胜的善知识,他有广大的方便力。在经典上说,你只要见过佛陀,佛陀不会让你空过的。他不会只是让你空空地供养,他一定会对你做出有帮助的东西出来,不可能让你空过。这些菩萨他有什么殊胜的因缘呢?经常亲近佛陀。当然我们娑婆世界的问题就是,我们很难见佛,我们只能见到佛像,相对就比较吃亏了。这些菩萨因地的时候,却能够“于无量百千亿佛所,净修梵行”。

第五个,“恒为诸佛之所称叹”。这个叫做“名称普闻德”。他的福德智慧具足,而且他也经常得到诸佛的称叹。

第六个,“常修佛慧”。这个地方指的是“欣求智慧德”。这个菩萨对于中道的智慧,不管是实智,不管是权智,他对这个智慧特别的好乐,好乐智慧。

第七个,“具大神通”。这个是“慈悲化度德”。菩萨要度化众生,有两个方法:第一个,神通;第二个,说法。神通当然就是跟禅定有关系,他能够深入正定,行众三昧,他有这个神通才能够观机逗教。所以叫做“慈悲化度德”。

第八个,“善知一切诸法之门”。神通跟说法这两个跟度化都是利他的,他有所谓的“善巧方便德”,对一切方便的五乘法门怎么样使令一个众生安乐,怎么样使令众生解脱,他完全是通达的。

第九个,“质直无伪”。就是内心纯正,没有虚伪之相。他这没有虚伪之相不是不打妄语,没那么简单。他那个没有虚伪,就是他的心很少打妄想。他的心就是蕅益大师说的正念真如、纯正无妄。纯正无妄就是,他的心经常观察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一切法是唯心所变现的,所以他内心是正直的。我们一般人打妄想,这时候心就弯曲了。

第十个,“志念坚固”。就是菩萨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时候,他内心不生疲厌。这个不生疲厌在所有功德里面最重要也最困难,这个叫做“具足普贤德”。就是他在菩萨行愿能够“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普贤德要圆满,一定要八地菩萨,无功用行。我们凡夫在行菩萨道,不管是学习佛法,不管是教化众生,只要你心中有所作意,你就会疲惫,你就要休息。只有八地菩萨他不需要休息,他就是“无功用行我恒摧”,没有有所得的作意。

“如是菩萨,充满其国”。就很多很多的大菩萨,这十种功德的菩萨来充满其国。

我们讲依报庄严,那当然是大地、宫殿、宝树、楼阁。我们看一个国土的优劣,其实依报是仅供参考。你住什么环境,什么样的大地,这是仅供参考,重点在正报。就是说,佛陀成就国土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要教化众生。而教化众生他一定有一个团队。你看释迦牟尼佛,当时的团队是声闻,以声闻人——比丘、比丘尼为主的千二百五十人俱。但是,只要是净土,他的团队一定是菩萨。

这个是这样。诸位!我们往生到净土去,我们一般的凡夫是最低阶的,叫做凡圣同居土。就是带业往生,我们在凡圣同居土。当然我们这个凡圣同居土的特点,它没有三恶道。你只要在这个净土待着,就算你有那个罪业,但没有那个因缘触动,就不会到三恶道去。稍微高一点,就是声闻人往生的方便有余土。第三个就是指标了,就是实报庄严土了,这个就是我们一般说的社会上的精英分子。这些大菩萨是干什么呢?帮助佛陀来弘扬佛法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这个华光如来他有这些十种功德的菩萨充满其国,领导这些十种功德菩萨来从事三乘的教化,就所谓的“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辛六、寿量长短

我们看辛六的“寿量长短”。看经文。

舍利弗!华光佛寿十二小劫,除为王子未作佛时。其国人民,寿八小劫。

我们来看看寿命。“舍利弗!华光佛寿十二小劫,除为王子未作佛时。”就是他成佛以后的时间是十二小劫,但是这个地方没有明显地说出来他未成佛的时候是多长的时间。总之,他成佛以后的时间总共是十二小劫来教化众生。一般的凡圣同居土的人民的寿命多久呢?寿命八小劫。

我们凡夫是这样子。我们凡夫选择一个国土,当然第一个一定要是净土。你要选择一个秽土,那你就在娑婆世界待着就好了,就没必要改变了。我们要从娑婆世界离开,一定选择一个更好的环境。那么更好的环境,当然要看依正二报。你跟什么人,你接受什么人的教化?你被越高阶的人教化,你进步越快。

除了依正庄严以外,第二个重要的就是寿命的长短了。这一点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特别提到说,凡夫要能够成就,很少是靠个人。他说,这个人他烦恼很重,怎么一下子就成佛了?因为他有一个很好的外在的因缘。

所以龙树菩萨说,一个会成佛的人,不完全是他的努力。他怎么样?把握时节。把握时节因缘,叫“莫失好时”。就是你能够知道哪一个国土是依正庄严特别殊胜,特别是这个寿命要久远,这个寿命就是有效期限要长。华光如来他所创造的凡圣同居土,摄受凡夫的寿命是八劫,成佛不够,解脱可以。当然,他一定会公布他的因地,现在还在规划当中,等到快成熟的时候他一定会公布他往生的因地。所以,你很努力地修他的因地,你跟他的因地去做,你有八劫的时间。这是你黄金时段,你可以从八劫当中断见思惑。

诸位!你知道极乐世界提供凡圣同居土的寿命多久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古人说,极乐世界为什么为十方诸佛称叹呢?那当然对凡夫说的。要是初地菩萨,你给他多少寿命,他没差。因为他这个地方寿命结束了,他随愿就到其他地方去,他很多地方可以去。凡夫你上了净土,你就要把握机会了。

所以,我们凡夫在往生净土的时候,要考虑一次到位,“拼个今生,永作闲汉”。就是说,今生我放弃了所有的享受,我把所有时间用来念佛,用来调伏烦恼,来观想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好,我成功了,我希望我这次的成功能够直接到成佛为止,我不用再改变生命的果报体了。就是努力一次而直接成佛了,就是一次到位。

当然,这个很难。你看华光如来,他这个成佛时间也不短。我们看前面:“汝于未来世中,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供养若干千万亿佛,奉持正法,具足菩萨所行之道,当得作佛,号曰华光如来。”他经历了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他提供的寿命是八小劫,成佛是远远不够的,成佛是三大阿僧祇劫。

诸位!极乐世界的人民是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所以他的成佛时间更短。那对我们凡夫来说很重要,因为我们希望一个安稳的环境,我们不喜欢经历太多的死亡的过程。因为每一次的死亡对我们凡夫来说就充满了变数,原则上往坏的方向跑的机会大。

所以这个寿命很重要。一个国土,它的依正庄严,还有它的有效期限,这两个都很重要。

辛七、转记补处

我们看辛七的“转记补处”。看经文。

华光如来,过十二小劫,授坚满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告诸比丘,是坚满菩萨,次当作佛,号曰华足安行,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其佛国土,亦复如是。

这个地方是讲到华光如来灭度以后他的接班人是谁。华光如来成佛以后的寿命是十二小劫,十二小劫以后他把这个成佛的因缘就授给一个坚满菩萨,来成就无上菩提。坚满菩萨接着成佛,号曰华足安行。这个坚满菩萨每走一步的时候,也是宝华承足。多陀阿伽度就是如来,阿罗诃就是应供,三藐三菩提就是正等正觉,这是佛陀的通号。“其佛国土,亦复如是。”离垢世界是修学法华的因地所招感。

一般来说,一尊佛要灭度,就是只有一种情况出现:他的法缘已经尽了。你看释迦牟尼佛,古德说,释迦牟尼佛,按说他的寿命可以到一小劫,但是他没有把它用完,他八十岁就往生了。为什么?因为他“所应度者,悉皆已度;其未度者,皆作得度因缘”。就是释迦牟尼佛他成佛以后,跟他有缘的众生,善根成熟的全部度完了。他最后一次度的,是他躺在病床上时,一个叫须跋陀罗的人,八十几岁了,平常可能很懈怠,听到佛陀要灭度了,赶快冲过来见佛一面。佛陀跟他讲四圣谛,最后成就阿罗汉果。度完以后,释迦牟尼佛知道,他的今生该度的都度完了。所以未来怎么样?就是法宝流通了,就随缘了,给众生栽培善根了。所以一尊佛会灭度,表示法缘已经穷尽,他该度的都度了。所以这个地方就是,一个佛的法缘的深广,就决定一尊佛住世的长短。

辛八、法住久近

我们看第八段,“法住久近”。看经文。

舍利弗!是华光佛灭度之后,正法住世,三十二小劫;像法住世亦三十二小劫。

佛陀在世的时候先把根机成熟的度化了,他灭度以后,剩下的工作就是法宝流通的问题了。这个就是“有法无人”。佛陀灭度以后,这个法在,但是这个人不在了,那么大家修行就各凭本事了。没有佛陀了,就是医生不在,但是药还在。

这个“有法无人”经历了三个阶段:正法、像法、末法。什么叫正法呢?就是有教法、有观法、有果证。就是说,你在华光如来在世的时候学习的教法,跟佛灭度的时候完全一样,差别不大,而且证果的人很多。这个就是正法时期。它多久呢?三十二小劫。就是说,华光如来在世的时候,他说的法的内容,在他灭度以后,三十二小劫当中变化不大。

三十二小劫以后产生变化了,就是这个教法、观法力量薄弱,果证的人变少了,因为因地的法薄弱了。就是古人说的,这个牛奶慢慢掺水了。正法时代的牛奶,就是佛陀在的牛奶,法味充足;但是越往后走,你掺一点水,他掺一点水,这个牛奶的味道就薄弱了。但是这个法又有点像正法,所以叫像法。

正法时代是教观果证为特色;像法时代,塔庙佛事,大家就忙着盖庙、做佛事了;末法时代就更糟糕了,它不但是果证少,教观变少,以持戒修福为主了,就是偏重事修了,对这个教观的学习就薄弱了。

这个就是华光如来灭度以后的法运过程,就是正法、像法跟末法三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