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五讲)
辛二、次生供养 分五:壬一、生在王家;壬二、说昔本事;壬三、往诣佛所;壬四、如来付嘱;壬五、奉命任持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百三十面,我们看辛二的“次生供养”。
这一大科是说明药王菩萨的前身,他作为一个一切众生喜见菩萨,总共有两段的生命的因缘。这两段的因缘,有两个重点值得我们注意的:第一个就是他修行的方法,第二个是他修行的目的。
我们先谈方法。这两段因缘的方法基本上是一致的,就是修学苦行,供养佛陀。他在这样的一种苦行当中,燃烧自己的身体,燃烧自己的双臂,来供养佛陀。那么十方诸佛对这件事情是什么看法呢?十方诸佛是赞叹的,说是“真精进”,是“真法供养如来”。
那么什么叫“真法供养如来”呢?因为他在燃身供佛的时候,他内心是跟中道实相的智慧相应的。当他烧身体的时候,他内心是入于中道的智慧,观察他的色身当体即空。因为这个色身是因缘所生,当体即空。从即假来说,他看到了色身的十法界十如是,一切的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所以他这个色身是一个假名假相假用的如梦如幻的现前。
所以,当他看到他的色身,用这种空假中三观来观照的时候,那这个就是实相之法,是用实相的法来供养如来。我们凡夫用眼睛去看,看到的是他用色身供养。佛陀看到的是他用实相的法来供养如来,这个色身只是一个工具。当然,我们一般的凡夫用火来燃烧的时候,我们会有痛苦的感受,甚至于会产生瞋恚,那这个就叫做无益苦行,徒遭业苦。
所以,你烧身体能够成就“真法供养如来”,用真实的法供养,它的前提就是,你必须有法身跟三昧,否则你做不到的。这第一点,那是一种“真法供养如来”。
第二个,是真实的精进。这就谈到他的因地发心,就是你为什么这样供养呢?因为真法供养如来你有很多方式嘛,你可以布施,可以持戒,那么你为什么要精进地修学苦行呢?
在前面我们说过,他主要是为法灭身。为了追求清净的法身的道法,他宁可舍弃他庄严但暂时的色身。那么这样子舍弃生灭的色身,追求永恒的道法,是随顺无上菩提的,所以叫做“真精进”。
比方说,你看我们凡夫,有些人努力地修学布施,有些人很精进地做义工,有些人努力地持戒,但是你看他的因地发心,他不一定要追求无上菩提,他可能为了追求来生的安乐。那你这样子的精进,追求来生的安乐,你就把你第三生的果报给破坏了,你第三生就容易堕落了。所以这样子不能叫“真精进”,这样的精进不是真实的精进,因为真实的精进一定要跟无上菩提的道法相应。
一切众生喜见菩萨的修学苦行,燃身供佛,他是合乎真实的精进,也合乎真实的法供养,所以得到十方诸佛的赞叹。也就是说,他这种修行是可以快速成佛的,得到十方诸佛的认可。这是第一个,讲到修学的内容。那这样子的话,他的第一生跟第二生是一致的,他都是用“真精进”“真法供养如来”来当作他修学的内涵。
他的修学目的这两生就不一样了。他第一生的精进跟法供养是偏重在自利。就是,他从这样的一个修学,你看他从一个三乘的权教的菩萨,而快速地在一生当中成就法身,这是不可思议的。所以他第一生的重点在于理观的智断,加强他的理观,透过舍弃色身、追求法身而快速成就。这是第一生的自利功德。那么他第二生就不一样了。就是成就法身以后,从般若道进入方便道,所以他第二生的精进跟供养,目的是为了大悲善巧度化众生。所以,同样的修学,但是两个不同的目的。前面是偏重自利,后面偏重利他。
我们看讲义,“次生供养”,这讲第二生的供养。这一生的供养当然主要是在教化众生。这地方有五段。
壬一、生在王家
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作如是法供养已,命终之后,复生日月净明德佛国中,于净德王家结跏趺坐,忽然化生。
一切众生喜见菩萨燃身供佛,作这样的真法供养以后,当然,他身体烧掉了,他的心灵就没有依靠了,一期生命就结束了。结束以后,他以他的法身的咒愿力,再一次地往生到日月净明德佛的国土当中,在当时的国王——叫净德王——的家族里面,“结跏趺坐,忽然化生”。这是应化身的不可思议的境界,就是无而忽有,不经母胎。
我们说明一下。法身菩萨的应化,他有三个过程:第一个,他一定要有清净法身。你要是生死业报身,或者阿罗汉的应化身,都不可以的。应化身都不一定能够做种种应化的,一定要安住清净法身。第二个,他一定要入于普现色身三昧。就是他在临终之前,入于普现色身三昧当中。第三个,要生起咒愿力。所以法身菩萨的应化是随愿往生,我们凡夫叫做随业往生。他在受生的那个刹那,他用咒愿力而往生到净德王家。
他这样的应化身,如果我们今天用前面的迹本二门来说,他的前生是很关键的,叫做本门。因为他从凡夫的修学直接到法身,所以他前生是一个本门,是他的修学当中非常关键的一生,本门。他这一生的投胎是他第一次的迹门,第一次的应化。所以他忽然化生,没有经过母胎,就是用咒愿力直接现前。
壬二、说昔本事
即为其父而说偈言:
大王今当知 我经行彼处
即时得一切 现诸身三昧
勤行大精进 舍所爱之身
供养于世尊 为求无上慧
说是偈已,而白父言:日月净明德佛,今故现在,我先供养佛已,得解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复闻是法华经八百千万亿那由他、甄迦罗、频婆罗、阿閦婆等偈。大王!我今当还供养此佛。
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在净德王家,没有经过母胎,突然间就化生了,所以他必须要做个交代,他是怎么来的,他为什么来的,他要有一个说明。所以,他在他们家族一出现以后,就为他父亲讲一个偈颂。他说,“大王今当知”,就白告他的父王,您老人家应该知道我过去的两段因缘:
第一段,我经行彼处,即时得一切现诸色身三昧。就是我过去生,从一个三贤位的菩萨,听了《法华经》以后,从权法入了一心三观的实法,这个时候我精进地修学般舟三昧,一方面恒常经行,一方面一心求佛,所以在那个时候,九十天当中就成就了普现色身三昧,破无明证法身。
成就法身以后,我进一步又修一个大精进,用我的三昧真火燃身供佛。那么为什么呢?为求无上的智慧,为了希望能够增道损生,把这种庄严的色身烧掉,来供养佛陀,来成就法供养。
所以他两段的因缘,一个是般舟三昧,一个是燃身供佛。
讲完以后,他就白告他的父王说,日月净明德佛,今故犹在,如今还在世。我前世曾经燃身供佛而得到解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我们前面说过,他修般舟三昧的时候是成就普现色身三昧,他燃身供佛以后是更进一步了,得到解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这个地方很重要!一个菩萨从自利,内观的智断,而转成利他的大悲善巧,两种三昧是关键:
第一个就是现身。你不现身怎么度化众生呢?它是一个蚂蚁,你变成一个人,那你没办法度化它。你一定要变成一个蚂蚁王,要同事摄。所以,这个普现色身三昧是度化一切众生的必备条件,就是你能够现一切的身体,来面对你有缘的众生。它今生是个蚂蚁,但它过去跟你有缘,它也有善根,所以就值得你度化,不管它变成什么。所以第一个,你要会现身。
第二个,你要会说法,就是四无碍辩才。所以他在燃身供佛以后,又成就了这种四无碍辩。所以他既能现身,又能说法,就为了他今生的化他的因缘,成就了这两个重点。
“复闻是《法华经》。”而且在死亡以后,在中阴身的时候,日月净明德佛又为他说了一次《法华经》。而这次是广说,前面只是略说。这次广说讲了多少的偈颂呢?先讲他的时间,八百千万亿那由他,而且是在这么长的时间当中,“甄迦罗、频婆罗、阿閦婆等偈颂”。这个甄迦罗就是千千万亿,频婆罗是百千千万亿,阿閦婆是万千千万亿。这都是佛教很大的数目。
所以,“大王!我今当还供养此佛”。为了报恩而供养佛陀。
这个一切众生喜见菩萨是突然地出现了。突然地出现,当然家里面可能没有心理准备,所以他必须要说昔本事。他讲到两段:
第一段就是讲他前身的深浅。他是修般舟三昧,成就普现色身三昧;燃身供佛,成就解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那么这个就是他的前身。
然后还有一段很重要,他入了中阴身的时候。中阴身的时候,佛陀又为他说法。这次讲的《法华经》的内容跟之前不一样。前面是略说,因为前面他只是要自利。那自利的话,理观智断,你只要把一心三观学好就好了。但是,你要利他,那就不是清净心可以成就了,还得要强调广大的菩提愿,广学一切的大悲善巧。所以这个时候的法就讲得多了,就广说《法华经》了。前面的《法华经》偏重在内观的清净心,到了中阴身为他讲《法华经》就强调外弘的菩提愿。
有了这两段的因缘,基本上他说法度众的因缘就具足了。
为什么他要跟他父亲做这个白告呢?当然就是说明,我这次来不是真的要做你儿子的,我是有使命的,我带着使命而来的。我们往下看,就知道他有什么重要使命。
壬三、往诣佛所
白已,即坐七宝之台,上升虚空,高七多罗树,往到佛所,头面礼足,合十指爪,以偈赞佛:
容颜甚奇妙 光明照十方
我适曾供养 今复还亲觐
尔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说是偈已,而白佛言:世尊!世尊!犹故在世。
这个时候,他白告了过去因缘以后,就正式要拜见佛陀了。“白已”,白告其父以后,他就坐着七宝的宝台,上升在虚空当中,高七多罗树,以神通力往到佛所。到了佛所,头面礼足,合掌恭敬,以偈赞佛。
先赞叹佛陀的应化身。说是佛陀的应化身“容颜甚奇妙,光明照十方”。日月净明德佛的应化身的特点就是他的这个光明,光明相特别的殊胜,它能够照十方世界无所障碍。我前生用外财跟内财来作真法供养,我如今就有这么一个因缘,再亲自来拜见佛陀。所以,尔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说完偈颂以后,就白告佛陀,“世尊!世尊!犹故在世”。他说您老人家仍然在世,这是一个美好的因缘。
也就是说,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跟日月净明德佛有两段因缘的相遇,一个是前生,一个是今生。当然,前生的相遇,他的身份是一个因位的修学,他作为一个弟子。这一生的相遇是强调果地的妙用,他的身份是传法菩萨,他是为了传法而来的。他这一次的相见跟前面的相见不一样,我们往下看就知道。
壬四、如来付嘱
尔时,日月净明德佛告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善男子!我涅槃时到,灭尽时至,汝可安施床座,我于今夜,当般涅槃。又敕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善男子!我以佛法,嘱累于汝,及诸菩萨大弟子,并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亦以三千大千七宝世界,诸宝树宝台,及给侍诸天,悉付于汝。我灭度后,所有舍利,亦付嘱汝,当令流布,广设供养,应起若干千塔。如是日月净明德佛,敕一切众生喜见 菩萨已,于夜后分,入于涅槃。
一切众生喜见菩萨拜见佛陀、赞叹佛陀以后,佛陀就正式地传法。
尔时,日月净明德佛就告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说,善男子!我的应化身进入大般涅槃的时间已经到了,“灭尽时至”。我们前面说过,一个应化身的入灭,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他的其可度者皆悉已度,其未度者亦皆已作得度的因緣。
也就是说,其实应化身的寿命是可以长短自在,他也可以久住,他也可以短暂地住世,关键就是他的法缘尽了没有。也就是说,如果弟子们该度的就度了,剩下的这些已经不是日月净明德佛可以度化的,他住世无益,住世没有帮助了,他就选择入灭了。
就是说,这个时候日月净明德佛观察,跟他有缘的、善根成熟的众生,该度的他全部度了,所以他这一期应化身的责任已经结束了,剩下的就不是我该度化的了。所以他就观察根机,剩下的该谁度化呢?就是必须由这个一切众生喜见菩萨来接着度化。
所以,他就教敕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说,善男子!我以入灭以后未来佛法的弘传嘱累于汝。未来弘法,就包括整个大小乘的三乘的权法,还有诸多的三乘的大弟子的教化。就是我的教化已经成就了,那就不说了,还没有教化成功的,就由一切众生喜见菩萨来教化。
从《法华经》来说,教化成功的标准就很高,不是成就阿罗汉就叫教化成功,要能够会权入实。那这些大弟子的教化,还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就单指《法华经》的一佛乘的妙法,以及整个三千大千七宝世界的诸宝树跟宝台,这些整个依报国土,还有这些给侍诸天,这些龙天护法,我全部都交给你。我灭度以后,所有身后的舍利子的分配,我也交代给你做妥善安排。你应该要广泛地流通,而且广设供养,这其中包括应该起多少的塔,要盖在何方,如何供养。如是种种的这些身后之事,日月净明德佛教敕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以后,就在当夜的后分,就后夜,入于涅槃。
这也就是说,其实日月净明德佛,当然,他的寿命那么长,他的教化的时间这么长,他肯定有很多法身菩萨的弟子,但他为什么嘱咐这个一切众生喜见菩萨来接法呢?就是因为一切众生喜见菩萨的修学,我们前面说过,两个特点:第一个,他是真实的精进;第二个,他是真法的相应。他有中道的实相智慧,而且他精进修学苦行,当然特点就是精进修学苦行。也就是说,后面的弟子必须由他的精进修学苦行来度化,就像蕅益大师说的,契合此方的根机。就是过去的娑婆世界,包括现在的娑婆世界,这个苦行是容易去感动别人、度化别人的,所以日月净明德佛把这个法交代给他。
壬五、奉命任持 分四:癸一、灭后起塔;癸二、烧臂供养;癸三、时众获益;癸四、烧臂还复
我们看下一段,“奉命任持”。
前面是如来付嘱,这以下,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奉命就住持三宝、教化众生。这有四段,先看第一段的“灭后起塔”。
癸一、灭后起塔
尔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见佛灭度,悲感懊恼,恋慕于佛,即以海此岸栴檀为(艹+ 積),供养佛身,而以烧之。火灭已后,收取舍利,作八万四千宝瓶,以起八万四千塔,高三世界,表刹庄严,垂诸幡盖,悬众宝铃。
一切众生喜见菩萨接下了住持三宝、教化众生的责任以后,第一件事情当然就是处理佛陀身后之事了。
尔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见到日月净明德佛灭度以后,他内心是又悲感又懊恼。悲感的是什么呢?就是他的当下失去佛陀的依靠;懊恼的是针对未来弘法的责任重大,他的内心是悲感、懊恼,而且他心中恋慕于佛,对佛陀的功德非常的欣求、爱慕。所以,就用非常珍贵的牛头栴檀,叫做海此岸栴檀,作为燃烧的材料来供养佛身,把这个应化身的色身给烧掉。火灭以后,就收取佛陀的舍利,造作八万四千个宝瓶,用宝瓶装了舍利子以后,又造了八万四千个宝塔来供养这些舍利子。每一个宝塔高三世界。一个世界就是一个须弥山,八万四千由旬。这三个世界高,就是二十五万二千由旬。在每一个宝塔的最高处,就“表刹庄严”,就在这个宝塔上立了一个栏杆,这个栏杆就是要悬挂这些幡盖,还有悬挂四周的宝铃,就种种地庄严。
我们前面说过,佛陀的灭度其实也是一种说法,就无言说法。因为佛陀住世的目的是弘法利生,那么众生该度的度化以后,佛陀及时地入灭,会让众生产生一种空缺感。空缺感就是什么呢?他会产生恋慕之心,甚至于他会供养佛陀的舍利,以我们现在来说就是佛像。当佛陀不在的时候,大家会更加地珍惜佛陀的功德,透过这个相状,透过舍利,透过佛像,大家开始供养、礼拜、赞叹,那就种下了未来得度的因缘。
所以,这个舍利子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借相修心嘛。你说你恭敬佛陀,那你所有的业都要身口意的造作。只有内心,不能成就业相。就像你起了烦恼,你没有付诸身口,这个业相是不能成立的。善法也是这样。你说,欸,我很恭敬佛陀。但你每天也不拜佛,那你这个业相,你这个皈依佛陀的业相,身口意业相是不具足的。所以佛陀必须要踏踏实实地灭度以后,形成佛像或者舍利子,从这个地方给大家来礼拜、赞叹,哦,种下一个得度的因缘了。所以佛陀的灭度就在这个地方,一种无言的说法。
癸二、烧臂供养
尔时,一切众 生喜见菩萨复自念言:我虽作是供养,心犹未足,我今当更供养舍利。便语诸菩萨、大弟子及天龙夜叉等一切大众:汝等当一心念,我今供养日月净明德佛舍利。作是语已,即于八万四千塔前,燃百福庄严臂,七万二千岁,而以供养。
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处理好佛陀的身后以后,他就开始要教化日月净明德佛当初留下的这些弟子。这些法执特别坚固的,日月净明德佛没有度化的,没有会权入实的弟子,他开始要教化他们。
他怎么教化他们呢?
尔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心里就作意了:我虽然起宝塔供舍利,我觉得这样还不能够表示我对佛陀的恭敬跟爱慕,我今当更加深入地供养佛陀的舍利。就白告诸大菩萨、诸大弟子跟天龙八部说,你们现在开始,当专心地忆念日月净明德佛,我要作一个特别广大殊胜的供养。
说是语后,他就在这八万四千宝塔之前,以他的三昧力,现出了八万四千个手臂,然后再用三昧真火把他的八万四千个手臂同时燃烧。烧了多久呢?烧了七万二千岁才把手臂给烧完。那么烧手臂干什么呢?当然是表达他的真精进、真法供养如来。
蕅益大师解释说,前面,他前生是烧身体。烧身体烧了多久?烧了一千二百岁才把身体给烧完。那么这个时候他烧手臂,烧了多久?烧了七万二千岁。刚好是前面的六十倍的时间,为什么呢?
蕅益大师解释说,因为他前生的烧身体是针对自己,要破自己对色身的执取,所以他成就的是内观的智断。当然,你自己修行是相对容易。那你这个烧双臂呢?是面对那些无量无边的声闻弟子。这些法执坚固的弟子好乐偏空涅槃,你要把他引导出来,从空出假,就不容易了。所以你烧手臂是为了大悲利他,所以时间更长。
诸位可能也有经验,比方说你年纪大了,你人生经验多了,你看的事情透彻了,你就明白很多道理。这个道理,你很想告诉你的儿子,告诉你的女儿,那就不是这么回事了。所以你自己用道理来改变自己是相对容易,但你用这个道理去改变别人,那你只能随缘了。所以,修行尽分,度众随缘。
就是说,他自身的燃烧,从自利的角度,他只是内观智断,所以他只需要一千二百岁。但是他要度化众生,要六十倍的时间,要七万二千岁。是这么一个情况,有自利跟利他的不同。
癸三、时众获益
然后我们看烧了以后有什么结果呢?看癸三,时众获益。
令无数求声闻众、无量阿僧祇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皆使得住现一切色身三昧。
那么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他把双臂给烧掉,有没有效果呢?我们看经文。
“令无数求声闻众、无量阿僧祇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个非常不容易。声闻人,在《大智度论》上说,你要让一个阿罗汉发菩提心,比一个生死凡夫还难。因为生死凡夫他知道痛苦,由于痛苦的刺激,他容易产生菩提心,就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阿罗汉是没有痛苦的,他没有痛苦也没有快乐,他就在那个空性里面待着,他要不出来,你讲什么都没有用的。
所以,你要找到他的突破口,就是要怎么度化他,就很困难了。度化阿罗汉是很难,你要让他回小向大,比一个生死凡夫还困难。当然了,契机是妙法,他这个烧手臂果然是启动这些声闻人过去的善根,所以,使令这些声闻人发了菩提心以后,当下就转入了法身菩萨,而成就普现色身三昧。
我们前面说过,在迹门说过,阿罗汉是事修强,菩萨是理观强。比方说诸位,如果你以前什么法门都没有修过,第一次就直接听《法华经》,当然从善根的角度我要恭喜你,因为你少走了很多弯路,你直接地即众生心契入真如海,然后,你后面的修学会一帆风顺。
但是你有一个缺点,你比那些在三乘法绕了一圈再回来学《法华经》的人,你跟他不同。他们事修的基础非常好,他可能拜过三百万拜,佛号念了几百万声,在事修绕了一圈以后回来再学《法华经》。那你说,欸,我们同样地修学一心三观!但是他过去的事修没有白费。我们前面说过一佛乘——所有佛陀的法,你只要会了真实,通通没有白费。
所以,阿罗汉你别看他前面的法执,他前面所成就的三明六通八解脱,一旦会归到一心真如以后,他是直接转入法身菩萨。所以我们前面说过,二乘智断就是菩萨无生法忍。为什么?因为它同一条路的。这个就是佛陀高明的地方。
就是说,佛陀只要设计一个法门,这个法门跟真如本性一定是可以对接的,一定可以对接,除非你修外道法。你说,欸,我去拜佛。拜佛一定跟真如对接。所以,你拜佛以后,你修《法华经》以后,你这个拜佛的事修的资粮没有消失掉。
所以蕅益大师说,你不要小看阿罗汉。阿罗汉回小向大以后,比那个初心的修学理观的菩萨的事修还要强,他的三昧禅定比这个直接契入理观的人更高。当然,阿罗汉很难度化是事实,因为他不是一般人,他是没有烦恼、没有业力、没有生死果报的人,所以你只能用特别的方法,这叫特别人物就用特别方法。果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用烧臂的方法达到了效果。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这个法脉。
当我们看到一个佛陀传法交给他的弟子的时候,就表示从佛陀的时代进入了祖师的时代。就是一尊佛跟一尊佛之间是靠祖师来代代相传。
比方说,释迦牟尼佛灭度以后,他第一个祖师位交给谁?交给迦叶尊者,因为那个时候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已经灭度了。我们这一期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当中,初祖迦叶尊者,二祖阿难尊者,就一直传传传……最后变成传到中国,汉传佛教就传到中国,那中国的初祖就达摩祖师。传到了东南亚,就是南传,就是传到了泰国、缅甸,就小乘佛教。传到了藏地,叫藏传佛教。所以整个释迦牟尼佛的法,进入祖师时代开出三条线。
祖师的弘传跟佛陀弘传是不太一样的。佛陀的弘传更强调的是平等性,“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陀讲一句话,那你们各自解读,看你的善根。所以,佛陀度化众生相对是随缘的,有机应化,无机道隐。祖师不一样。祖师的说法更有差别相,更有契机性。
你看禅宗的祖师,德山棒、临济喝。你要是参访德山祖师,什么是祖师西来意?他过去二话不说,就打你一棒。你要相应,你就开悟;你不相应,那就没办法。他就这么一个法门,他就一招半式,就是教化众生就这一招。你问临济宗的祖师说,什么是祖师西来意?他大喝一声。你要相应,回光返照,你就相应;你要心外求法,你可能起烦恼。
所以,这个祖师的法脉弘传,就是更加地差别相就出现了。那你就可以看得出来,一切众生喜见菩萨是用这种燃烧双臂的方法,去让这些无量无边的阿僧祇的声闻众发菩提心,让他从偏空涅槃成就了普现色身三昧,果然是得到效果。这些都是日月净明德佛当初没有度化而留下来的。
癸四、烧臂还复
尔时,诸菩萨、天、人、阿修罗等,见其无臂,忧恼悲哀,而作是言:此一切众生喜见菩萨,是我等师,教化我者,而今烧臂,身不具足。
于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于大众中,立此誓言:我舍两臂,必当得佛金色之身。若实不虚,令我两臂还复如故。作是誓已,自然还复,由斯菩萨福德智慧淳厚所致。
当尔之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天雨宝华,一切人天得未曾有。
烧完双臂以后,这时候与会的诸大菩萨还有八部鬼神看到这个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双臂没了,心中是既忧恼又悲哀。这个悲哀就感到遗憾,就作如是言:这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他不是一般的菩萨,他是我们的教授师,他的责任是要教导我们,是我们的导师。那现在把臂烧了,这怎么办呢?身根不具足。就是说,你今天身为一个弘化一方的祖师,这个威仪六根不具足,这的确是有遗憾。
这么多人心里面这样想,也这样子说,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当然就知道了。他就在大众当中立此誓言:我舍两臂,必当得佛。舍臂是个事修,是个苦行,是一个真实的精进的事修。他发愿说,我这个事修一定可以成佛。
诸位!所有的事修要可以成佛,一定要跟理观相应。所以他就证明说,我在烧臂的时候我一定跟实相相应的,我跟一心三观相应的,所以才有办法必当成佛。那么成就什么佛呢?当然成就佛陀的三身,也包括金色的应化身。假设我在烧臂的时候是果然跟实相智慧相应,这是真实的因地的话,那使令我双臂还复如故。所以他咒愿以后,他果然就恢复了双臂。为什么呢?因为这个菩萨,他的确是有广大的福德力跟善根力,所以这个咒愿才能够所求如愿的。
“当尔之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天雨宝华,一切人天得未曾有。”
这一段蕅益大师说,前面,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在自利的时候是烧掉身体,这个表法,这个烧身体表示他成就根本的实智,就是成就一心三观的实智。那么他在度化众生的时候烧掉双臂,就表示要破除二乘这种空有的对立。二乘人灭色取空嘛。二乘人,他是讨厌这些因缘所生法,所以他是逃避因缘所生的有相的因缘,而到了这种空性的涅槃里面安住,这就是空有的对立。所以他把空有对立的双臂给烧了,就是引导他们会归到生佛平等的一心真如,这么一个表法。
庚三、结会古今
佛告宿王华菩萨:于汝意云何?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岂异人乎?今药王菩 萨是也。其所舍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数。
这一段就总结一切众生喜见菩萨的古今因缘。
佛告宿王华菩萨:于汝意云何?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他到底是谁呢?就是药王菩萨。药王菩萨在过去生当中,就是数数地舍身供佛,或者舍身来度化众生,作一个布施,法布施。他有多少次呢?如是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次数。作一个总结。
所以我们看《法华经》,你看前面的迹本二门都是佛陀在说法,佛陀说法很少用这种特殊的事相,就是讲道理,什么是迹门,什么是本门。就法说、譬喻说、因缘说,这三周说法,让你明白道理。后面的引用这些六大菩萨,我们看就是没什么大道理,就是借事显理。就是妙音菩萨、观世音菩萨、药王菩萨,各有各的修行的法门。他就用这个法门来自利,他用这个法门来度化你。
所以我们怎么办呢?我们只能够借事显理,就从这个事相,欸,他为什么把身体烧掉?他为什么把手臂烧掉?那你要去体会他的道理。你看药王菩萨到现在,他有没有跟你说一句话?没有。他有讲道理吗?一句话都没有。他就做上面三件事:第一个,修般舟三昧。第二个,把身体烧掉。然后呢?然后再把手臂给烧掉。就这样子,就三件事情。所以你读药王菩萨,你要体会他这个到底是想要说什么事。简单来说就是借事显理。
佛法的修学,它的特点就是一个马车的思想。什么叫马车呢?你看一部车子,你这个车子再大、再庄严,它自己不能决定方向。是谁决定方向?前面那一匹马。那匹马往东,这个车子就往东;它往西,车子就往西。
所以,同样的事情,你把身体烧掉,你叫做无益苦行,徒遭业苦。因为你烧的时候,你痛苦,起瞋心,瞋心的时候你可能就对三宝失去信心,就堕落三恶道去。这叫无益的苦行。这个苦行对你来说没有帮助,对众生也没帮助。你把身体烧了,众生看到你烧身体也不可能发菩提心,不可能。为什么呢?因为你没有智慧。
所以整个佛法是“六度无般若,空成有漏因”。你要感动别人,就是你所做的事情要跟智慧相应。那个相有智慧的加持,那个相状就有一种自利利他的力量。就是那个马车前面那一匹马太重要了!
我们举一个例子。比方说今天你修布施。你修布施怎么布施呢?你用业果来布施,那么你这个布施只能度化一些跟你同档次的。因为你布施的目的是要成就富贵,所以你看你摄受的都是一些跟你同档次的。
但是菩萨布施叫做布施波罗蜜,他布施依止一心三观。他的布施从自己来说叫做内观真如,成就自己的智断;而他在做布施的时候,也感动了百千万亿的阿罗汉发菩提心。
所以你说前面那匹马重不重要?就是说,事修法门没有高低。你说,哦,那这样子的话,你看这个药王菩萨,佛陀讲完《法华经》以后,第一个事修他把药王菩萨排在最前面,那这个烧身体是最关键的。重点不是烧身体,而是因为他契合当时的根机。他的烧身体能够得到诸佛赞叹,是因为他是法供养,是一个精进的修学。他背后有他的观照力,他有他背后的精进力,特别是观照力。
所以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就是他的前生的修学完全是靠智慧引导。
戊二、叹经功深 分三:己一、叹能持经人;己二、叹所持之法;己三、明持经福德
前面讲到一切众生喜见菩萨的苦行的自利利他的功德。那么我们要问,他的功德是怎么来的?当然是他听完《法华经》以后产生重大改变。所以佛陀到这个地方就开始要赞叹《法华经》的功德,因为他前面的事修开始要会事入理了。就是说,他之所以这样子,重点不是他修苦行,重点是因为他跟一心三观的实相智慧相应。
己一、叹能持经人
宿王华!若有发心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能燃手指,乃至足一指,供养佛塔,胜以国城妻子,及三千大千国土,山林河池,诸珍宝物,而供养者。若复有人,以七宝满三千大千世界供养于佛,及大菩萨、辟支佛、阿罗汉,是人所得功德,不如受持此法华经,乃至一四句偈,其福最多。
就是说,我们今天要成就广大的福德来供养佛陀,应该怎么办呢?
这以下提出两个方法:
第一个,如果你是圣位菩萨,你有各种的三昧神通,那佛陀就是说,你有这种三昧神通,你应该发菩提心,烧你的手指,“乃至足一指”,来供养佛塔,就是所谓内财供养。这样子的供养超过外财的供养,包括国家、城、妻子,乃至整个三千大千世界的国土,这个当中包括了山林河池、诸珍宝物而供养佛陀。就是,如果你是圣位菩萨,那当然是用内财供养。
那说我是一个凡位菩萨,怎么办呢?我也没有三昧力,那么你用七宝满三千大千世界的数量来供养佛陀跟大菩萨,你所得到的功德,不如你受持、读诵、书写《法华经》乃至四句偈,其福最多。
这个地方讲出两种殊胜的供养。如果你是圣位菩萨,就用三昧力燃身供佛来供养,这真法供养。那如果你是凡位菩萨,你就读诵《法华经》,因为你读诵《法华经》也得到燃身供佛的效果。因为你在诵《法华经》的时候,《法华经》的文字般若它有个好处,它会让你会权入实,让你的整个事修的权法慢慢地引导到你内心的一心三观。所以,你一心三观成就的时候,你就会念念地放下色身,而念念地随喜法身,所以这等于也是一种法供养。
这个两种供养,一个是凡位菩萨的供养,一个是圣位菩萨的供养。凡位菩萨你就老老实实地读诵《法华经》,就得到最大的供养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