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三讲)

壬二、颂行法 分二:癸一、止行;癸二、观行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百四十二面,我们看壬二的“颂行法”。这一科是讲到<安乐行品>。安乐的意思,包括我们色身能够远离危险、灾难,也包括我们内心远离忧愁苦恼,所以这个安乐的意思是通于身心世界的。这个安乐到底范围有多广呢?小到今生短暂的安乐,大到来生以及尽未来际的大般涅槃的安乐,都是涵盖的。所以这个安乐包括现世的安乐,也包括未来永恒的安乐。我们凡夫的确需要安乐。

那么,这么一个广大的安乐是怎么成就的?主要有两个方法:一个是行处,一个是亲近处。行处就是理观,亲近处就是事修。

从修行的次第,我们要先成就理观。什么叫理观呢?就是我们内心的安住,你的心住在哪里。在安乐行当中,强调了心安住在一念的离相的清净心,这个是根本。

我们一般人的心是安住在自我意识。安住在自我意识的时候,使令我们内在的烦恼业力就变成怎么样?辗转相续,变成非常坚固,所以我们就很难去调伏、改变自己,因为你根本就错了。我们平常做了很多的功课,做了很多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的行门,积集很大的资粮,但是为什么我们仍然发觉改造自己非常困难?因为你的心安住错了,你以自我意识为住。

自我意识的形成,是我们从生命的经验,特别是最近这几百世的生命经验,点点滴滴地取相分别形成的。我们每一期生命当中虽然是生灭变化,但是有些特殊的人事的影像被我们取过来,然后留在我们内心的深处。每一生都会取一些或多或少的影像,这样生生世世以后,我们的内心深处就累积很多的人事的影像,就形成我们的思考模式。

当然,这个影像的形成不是一瞬间的,它是有长时间的积累。《楞严经》讲到自我意识的形成,讲到两个次第:

第一个,迷己为物。这个迷己就是,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没有固定的思考模式,但是当我们的人生经验透过取相分别以后,慢慢地,人生经验的取著,就使令我们变成“物化”了。物化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们思考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形成你有性格,你这个人有了你的个性。就像水,水是没有形状的,但是你把水倒到杯子里,这个杯子是方形的,这个水变成方形的形状;这个杯子是圆形的,它变成圆形的形状。所以迷己为物就是说,我们一开始本来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但是慢慢慢慢取太多相状以后,我们开始怎么样?包容它,承认它,所以就把自己的内心一个无形无相广大的心性,变成一种狭隘的自我的思想体系。这第一个,迷己为物。

第二个更严重,认物为己。当我们承认它以后,慢慢慢慢地就主客对调了。我们的心性本来是主人,这些影像是人生经验留下来的,是一个客人,结果它变成主人了,它来掌控我们的身口意了,而我们的本来面目慢慢地消失掉了。就是迷己为物,最后认物为己。

那么,这种情况如果不处理,就使令我们的修行只能够改造业力,但是不能改造思想。这个思想完全不能碰,这个意识形态的话,我们这辈子,你出生是什么思想,你学完佛以后,你走的时候,还是那个思想。就是这个人修行换汤不换药。所以,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怎么办呢?

佛陀用两个方法,叫做回光返照,正念真如。自我意识,你只要随顺它,那你就没完没了了。你要顺从它,说我的个性就是这样,我没办法改了,那你就顺从它去轮回。但是,你要挑战它,你要回过来找出“你从什么地方来”……自我意识它天不怕地不怕,它最怕你探本求源,怕你找它的根,因为它本身是一种虚妄相,它没有根的。它就是今生抓一点影像,前生抓一点影像,然后拼合、凑合成的乌合之众。所以,当我们一开始回光返照,哦,我的思想是前生累积的,前生又是前生累积的,一直一直找,探本求源,到最后,啪!觅心了不可得!就是说,原来我们生命的原始点是没有相状的,你原来是没有个性的。你还记得吗?你本来是没有个性的,你是因为不断地轮回,在轮回当中取著你的人生经验,慢慢形成你的思考模式的。

所以在修行当中,第一件事情,你要否定自我意识。这叫不随妄转。你今生要有大突破,你今生要往无上佛道走上一大步,第一个,否定自己,这个就是理观。所以它那个清净,我们前面说过,这个清净不是修来的。我们什么事修也没有,没关系。法身菩萨有理观的清净心,有事修的清净心,两个清净心都有,他理观、事修。但我们凡夫至少可以有理观的清净心,你道理上先认同这个事情,就是所谓的直下承当。我们现在是一个在外面流浪的孤儿,我们当然回不了家,但是你先相信你原来有一个家的,你先相信这件事情。你先相信你是大富长者的儿子,你只是暂时不能回家,但是你慢慢地往家的方向走。所以理观就是完全靠信仰。

当然这个信仰是靠教育,就是仰信真如佛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然后呢?然后你就相信它、承当它就可以了。因为理观没有什么道理好讲,你相信就相信,不相信就不相信了。这种不思议境,它没办法证明给你看。所以,我们学《法华经》,第一件事情就是信解真如本性。

信解真如本性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的因地成就,我们跟十方诸佛站在同一个水平上。佛陀万德庄严,那是因缘所生法,但当佛陀回归到生命原始点的时候他是清净;我们是业障深重,那也没关系,也是因缘所生法,我们回归到原始点,也是清净。所以我们跟诸佛怎么样?站在同一个家,站在同一个清净的水平。

这是我们要做的非常关键的第一步。这一步没有踏出去,你后面就很难修了。如果你一直认为你业障深重,你一直认为你的个性不能改变,你今生就没有成就了,不管你一天拜几拜都没有成就。因为,《楞严经》说,根本成妄。你站在一种生灭的颠倒的自我意识来修学,你是加强自我意识的力量,你的福报都是被自我意识掌控。当你根本是染污的时候,你所有的果报都被染污了。譬如蒸沙不能成饭,你的因地拿沙去煮,你结果就变成热沙,因为自我意识不是成佛的根本,你不可能煮成饭。

所以诸位!我们在整个安乐行当中,第一件事情就是菩萨的行处。三世诸佛他内心当中的安住处就是清净心,我们也依于清净心来住。只是我们的是信仰的清净心,十方诸佛是透过事修的信解行证,他是证入清净心。但是没关系,还是清净心。这是第一点,叫做理观。

理观以后,开始是向内心否定自我以后,接下来就是事修了。事修当中有三个方向,身安乐、口安乐、意安乐,就是透过我们经典里面的止跟观来改变三业。止就是调伏。当我们安住清净心以后,我们开始再面对自己如梦如幻的烦恼跟罪业,第一件事情怎么办?调伏。务实地面对自己,把自己的烦恼过失调伏下来,把身口意的过失调伏下来。第二个,引导。把它引导到好的方向,引导到菩提愿、慈悲心。所以,当我们的根本站稳了以后,下面就是枝末的事修了,就是改变身业、改变口业、改变意业。那怎么改变呢?透过止行跟观行。这个就是事修。

安乐行就是这样的一个因跟果,透过理观、事修而成就身心世界的安乐。

这个地方讲到口安乐行。前面是长行,这以下是重颂。口安乐行的行法有两个:一个是止行,调伏;一个是观行。

癸一、止行

若有比丘  及比丘尼

诸优婆塞  及优婆夷

国王王子  群臣士民

以微妙义  和颜为说

这一段里面有两小段。第一小段讲到和颜说法。这里讲到我们说法的时候,我们口业应该怎么做。

若有出家的比丘、比丘尼,或者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这是四众弟子;或者是国王王子、群臣士民,一般的居士等等,以恭敬心来向菩萨求法,菩萨应该怎么办呢?“以微妙义,和颜为说。”他来请法,表示他的善根成熟了,所以我们怎么样呢?直接讲中道的一佛乘的思想。一佛乘思想第一个就是理观。你告诉他:我们的内心,本来面目是清净的,从清净心来修起六度万行。这个是微妙义。那么讲这个一佛乘的妙义用什么心态呢?和颜说法,用那种和悦的态度来为四众弟子说法。

这个“和颜”有两个重点:第一个,在说法当中,不论人法的是非长短,远离前面所说的口业的四种过失。第二个,心中远离轻慢的对立心。你心中没有轻慢对立,你就不会去说别人的过错,也不会去怨嫌各种众生。所以这个态度就是和颜的,远离轻慢而没有对立的。这个是说法的方式,有人请法就以微妙义,和颜说法。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如果有人对你提出了问题,你应该怎么办?

若有难问  随义而答

因缘譬喻  敷演分别

以是方便  皆使发心

渐渐增益  入于佛道

除懒惰意  及懈怠想

离诸忧恼  慈心说法

前面是说法,这以下是回答难问。有人心中有问题了,他提出他的问题来向你请问,那你应该怎么办呢?“随义而答。”

随义而答,蕅益大师分成两种情况:一个是可答,一个是不可答。

什么叫可答呢?就是对方提出的问题是智者语。智者语就是说,他是理性地来跟你讨论,他真的是从想要学习、想要了解这个真理的角度来跟你请示,叫做智者语。他是从智慧的心发出来的,那时你可以回答,就你所知的,可以完全告诉他。这是第一个,可答。

第二个是不可答。就是你不能够回答,你要拒绝回答。不可答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国王语。他讲话的口气就跟国王一样,所谓的违者诛之(这个诛就是诛杀)。他的讲话态度是特别刚强对立的,他就认为他对。也就是他是来跟你辩论的,你可以拒绝回答。第一个,你看他讲的话是国王的这种口气,国王语。第二个是愚者语。他这种人是愚痴浅识,难明是非。你跟他讲他也不懂,他就是喜欢跟你问而已。这个时候我们也可以拒绝回答。

为什么要拒绝回答呢?因为尊重法故。佛法不能在一种愚痴语、国王语的这种轻慢的情况、对立的情况来宣说的,这个是会轻慢佛法的。所以,难问呢,你得要先判断一下是可答是不可答,这看他的心态。

如果对方是堪受教化的,他的问题是可答的,那么,我们应该透过因缘跟譬喻来分别这个法义之间彼此的差别,以是因缘跟譬喻两种方便,使令对方怎么样呢?发起菩提心。透过信解一佛乘的清净心而发起菩提愿,乃至使令它慢慢地增长广大,趣入于佛道。

这当中,要消除“懒惰意”跟“懈怠想”,以一种精进的心“离诸忧恼”。虽然在问答过程当中可能会产生忧跟恼,但还是依止慈悲心来说法。

所以这个口业的止有两个重点:一个重点是在说法的时候,一个是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说法的时候当然是和颜说法,你尽量不要去碰那些佛法以外的人我是非,这个是和颜。因为你一碰是非就产生对立,就有些人听了高兴,有些人听了不高兴,所以说法者尽量是依法来说法,和颜说法。第二个,随义而答。判定这个问题该不该回答,回答到什么程度才能够尊重佛法的殊胜。这是止。

我们看观。这个观就是怎么样能够做一个善巧引导。

昼夜常说  无上道教

以诸因缘  无量譬喻

开示众生  咸令欢喜

衣服卧具  饮食医药

而于其中  无所希望

但一心念  说法因缘

愿成佛道  令众亦尔

是则大利  安乐供养

我们在讲这个身业的观,身业的观是空观,它是要破心中的执取。因为你心中有执著,你表现出来的身体就不正常。你看我们很多人,身业上做很多无差别的伤害,他根本没有理由的。做这种没有理由的伤害,他心中一定有一个特别的执著,一定有盲点。所以为了要身业的调柔寂静,佛陀要清除我们心中的执著的颠倒想。

但是说法不一样,说法偏重在生善。所以它的观念不是空观,是假观,就观机逗教。所以第一个必须怎么样呢?善巧说法。怎么善巧说法呢?“昼夜常说,无上道教。”就是说这个大乘的法门,或者用因缘,或者用无量的譬喻来作为一种方便,开示末法众生,咸令欢喜。先求契机,你一契机他就欢喜了。这个是善巧说法。

第二个,不求回报。那么说法以后我们内心要怎么想呢?对于衣服、卧具、饮食、医药这种种的供养,心中不要存有任何的回报的希望。那么不求回报,我们说法应该怎么想呢?“但一心念,说法因缘,愿成佛道,令众亦尔。”所以我们在做功德的时候,一定不要去求因果的回报,就是怎么样?回向。要透过回向,把它回转、导向到无上菩提。你这样子的回向,“是则大利”,你未来成就广大的功德,乃至于你这样子做,你今生也能够得到安乐跟供养。

前面的止行偏重在远离过失。这个观行就成就善法,包括善巧说法跟不求回报。

既然不求回报,有人就疑问说,那我这样子修了半天,我也不求往生极乐世界、不求成佛?

往生极乐世界跟成佛不叫做回报,那叫做功德。它这个地方的不求回报,是不求因缘上的回报。它是这样子,你追求因缘的果报,那真如就没有动作了。反正你念头一动,那生灭的因缘法就启动了,门就打开了。你不求因缘果报,那真如的门就为你开了,真如就要回报你了,它是这样子。真如回报,当然就是无漏的功德了,包括往生极乐世界,包括成就佛道。

《百喻经》上佛陀讲一个譬喻。说有一个人到山上去,发现一个很大的石头。这石头非常大,几乎像一座山这么大。面对这么大的石头,他怎么办呢?他心中就打妄想,他心中出现一个影像。他为了把这个影像实现,就拿这个斧头,把这个石头,今天凿一点,明天凿一点,结果几十年后,终于把他心中影像凿出来了。凿出什么呢?一只小小的牛,一只小小的羊。他把大部分的石头都给砍掉了,只留下一个小牛、小羊的形状,大部分的石头都没有了。

就是说,诸位!我们做布施也好,做持戒也好,其实我们只要跟真如的一念的无所得的清净心、跟菩提愿相应的时候,你本来可以成就广大回报的。但是我们心中老想着来生的快乐,结果呢?你就像一个大石头,结果变成一个小小的牛羊的相状。就是,追求回报,结果就是被因缘法给限住了,就被这个果报给限制住了。但是你今天把因缘放掉, 那真如的门就打开了,真如就回报你了,就从真如的功德去回报了。

这个是观行的善法。前面是断恶,这个修善。

壬三、颂行成

我灭度后  若有比丘

能演说斯  妙法华经

心无嫉恚  诸恼障碍

亦无忧愁  及骂詈者

又无怖畏  加刀杖等

亦无摈出  安住忍故

这地方讲到“颂行成”。“颂行成”就是颂我们透过前面的口业的止跟观所成就的这个口业的功德。

在我灭度之后,若有比丘能演说斯《妙法莲华经》……我们今天能够根据如法的止跟观来演说《妙法莲华经》,怎么演说呢?

“心无嫉恚”,心中没有任何的嫉妒跟瞋恚。前面讲到轻慢,就是包括嫉妒跟瞋恚引生的轻慢。你内心没有嫉恚,你外境就没有种种的苦恼障碍;你心中没有任何的忧愁,你外境就没有人反对、骂詈你;你心中没有任何的怖畏,那就不会招感恶人对你的刀杖的伤害,乃至于被摈出的各种问题。为什么?因为你内心“安住忍故”,你依止清净心、菩提愿所生起的忍辱衣能够善巧保护你。这个地方讲到远离四过。

我们看第二段,结示行成。

智者如是  善修其心

能住安乐  如我上说

其人功德  千万亿劫

算数譬喻  说不能尽

我们远离过失而生起善巧说法,乃至于不求回报,会有什么结果呢?

“智者如是,善修其心。”我们透过前面的止跟观来调伏、引导其心,这样子就能够在今生安住口安乐行。以如此的止观的说法,这个人的功德,“千万亿劫,算数譬喻,说不能尽”,能够招感未来无量无边的功德,无量无边的安乐。

这段经文,蕅益大师的意思就是说,“内无过则外难不生。如无臭物,蝇则不来”。就是说,我们有很多的灾难,当然跟业力有关系,但诸位我们要知道,其实我们的业力是怎么回事?其实我们前生的业力叫做什么?叫做业种子,它是一个种子位。你要把它激活,你必须有今生的烦恼。世间上只有业力是不能得果报的。你看阿罗汉,阿罗汉他怎么就没有生死呢?难道他生死业都业尽情空了吗?未必。他才修了六生,他无量劫轮回生死,那么多的业力,他六生就把它结束了吗?不是!因为他内心不起见思烦恼,所以这个种子它枯萎了。所以蕅祖意思就是说,你内心没有过错,你就不容易招感这种罪业,就好像你没有臭秽的东西,你就不会招感苍蝇过来。

这个地方很重要!诸位!这个四安乐,它的重点在内心的离开过失。就是说,今天你不去批评别人,虽然你有那个业,你就不容易招感别人批评你;你心中没有忧愁,你就不可能招感骂詈你的人。所以,先端正其心,因为业力跟妄想是相互作用的。佛教的态度,不要试图去改变业力,因为你生死凡夫挑战业力,那你是以小去挑战大。但是你改变你的思想,你让你的内心是真实的、没有过失的,你就不容易招感那些重大的过失。就算你有过失、有罪业,它也起不了太久,因为你不跟它互动。所以佛陀的意思就是,内心无过,外难不生。他那个思想是这样子的。这个是我们在修习口安乐的时候要注意的。

这个是口安乐行。口安乐行用两句话总结了,就是:止,远离轻慢;观,就是具足善巧。一方面远离轻慢,一方面具足善巧。这个是断恶、修善。

庚三、意安乐行 分二:辛一、长行;辛二、重颂

辛一、长行 分三:壬一、释止行;壬二、释观行;壬三、结行成

先看长行。长行当中也是分成止跟观。

壬一、释止行

先看远离过失,看止。

又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于后末世,法欲灭时,受持读诵斯经典者,无怀嫉妒谄诳之心。

这个地方有四段。

先看第一段,不嫉诳。不嫉妒跟不欺诳,这是意业第一个要调伏的。止行是调伏。就是说,在佛陀灭度以后的五浊恶世当中,我们菩萨来受持读诵《法华经》的时候,你心中用什么态度来受持、来弘扬《法华经》呢?不要怀有嫉妒的心跟谄诳的心。

我们先谈嫉妒。嫉妒叫做不耐他荣。不耐他荣是怎么样?是由贪而产生瞋,所以它涵盖两个烦恼。就是,我们心中本来要追求一个东西,这是贪。但是你发觉你的竞争者,他比你优秀,那么这个时候你就瞋了,由贪转瞋了。就是你要贪一个东西,结果你发现对方比你做得还好,做得更好,结果你就由贪转瞋。这是嫉妒心,就是对立的嫉妒心。

第二个是谄诳。这个谄就是“藏逆露顺,不任教诲”。谄就是你把你的缺点隐藏起来,把你的优点尽量在大众中表现出来,这种人就很难去反省,很难教诲,这是谄。诳呢,就是“矫现有德,以图利养”,尽量在大众当中表现自己有功德。有事没事拿一串念珠,在大众当中给人家看,其实你根本就一天没有念太多佛号。

所以,谄跟诳,它们两个共同点就是虚伪不实。当然目标不一样,一个是不任教诲,一个是图求利养。所以它后面的对治就是直心是道场。

这个谄诳我们解释一下。谄诳跟嫉妒其实对治方法是一样的,因为这两个很接近,都是对立。它们两个的对治就是以正直的心对治,后面会讲到。诸法因缘生,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因缘就是说,我们要知道,一个菩萨,我们在行菩萨道的时候,难免都会跟众生互动,特别是同参道友。同参道友我们最难相处。你跟长辈和晚辈很好相处,对长辈就是恭敬,对下辈就是慈悲。最难相处的是同辈,尤其是修行差不多的,年纪也差不多的,这个时候就很容易产生嫉妒、谄诳。

我们要知道一件事情,所以我们要讲,顺从因缘。其实我们不但是顺从真如,也要顺从因缘。因缘所生法就是每一个人各有各的专长,你有你的特点,他有他的特点,每一个人都是这样子。那你怎么办呢?你找到你的定位就好,你不要管别人怎么样。有些人可能适合做打扫工作,有些人适合做人事协调,有些人适合编讲义,都没关系。你的专长是什么,你就找到你的定位,做你该做的事情,做你适合的事情,然后随喜别人的功德,就叫正直。

就是说,因缘所生法最怕你怎么样?对立,跟人家比较,我怎么样,你怎么样。这一比较的时候,嫉妒心出来了,谄诳也出来。这个就是落入于比较,就是你内心不正直,你没有很真实地面对自己。你没有真实面对自己的时候,你攀缘别人,拿别人跟自己对比,那你自己就起烦恼了,是这种情况。

这个是不嫉诳,这是意业的第一个,不能有嫉妒跟谄诳之心。

我们看第二段。

亦勿轻骂学佛道者,求其长短。

谄诳只是内心,如果你没有好好对治,就变成口业了,你开始轻视、谩骂这种学佛道者。这个学佛道者就是三乘的同参道友。对同参道友你就会怎么样呢?“求其长短。”求其长短就是,你用你的长处去攻击他的短处。所以蕅益大师说,我们学菩萨道人要“取其长以自益,勿求其短而忤彼”。就是你要看他的优点,来当作你学习的对象,要包容他的缺点,那你就不会容易去轻慢你的同参道友。第二个,不轻骂。

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求声闻者、求辟支佛者、求菩萨道者,无得恼之,令其疑悔,语其人言:汝等去道甚远,终不能得一切种智。所以者何?汝是放逸之人,于道懈怠故。

第三个,不要恼乱修行者。你不但是不轻骂,你还不能出口去恼乱他。怎么恼乱呢?就是说,“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这四众弟子,他们由于每一个人的根机不同,就有求声闻乘的,追求寂静涅槃的,有求辟支佛的,有求菩萨道的。你自己学完《法华经》以后,当然你的视野更开阔了,你站在一念清净心的角度,来看十法界的因缘果报是如梦如幻。虽然你的见地的水平高,但是你应该怎么办呢?“无得恼之,令其疑悔。”你不要去刺激他,说,哎呀,你们这些修三乘的人都是心外求法,虽然你们成就相应的果报,但是你们离佛道久远。你这样子去刺激他,对他没有好处。蕅益大师说,“进不能荐取圆理,退不能遵守三权”。他的根机就是这样子,他的根机就只能够去单向地修学,他只能修四谛法趣向涅槃,他只能修六度趋向菩萨道,如果你一定要从一心真如的角度去恼乱他,结果呢?他不但不能成就一心真如的妙理,他连他自己的本分的权法也失掉了。

所以,如果我们“语其人言,汝等去道甚远,终不能得一切种智”,说你这样子修,你修到什么时候都没办法成佛的,因为你今天有所得,就形成单向的功德,你不能成就总持的功德,那你用圆教的思想去问难权法,但是他的根机又不够,所以就变成一种恼乱了。“所以者何?汝是放逸之人,于道懈怠故。”你从佛道的角度是放逸的,你是得少为足的,从大乘的角度是懈怠的!——你不能这样扰乱他,因为他的根机还不够。

看第四个,不诤竞。

又亦不应戏论诸法,有所诤竞。

这个“戏论诸法”是什么意思?就是你一个初心菩萨在说法的时候,不能够跟人家去互相比较、争夺高下。在哪里比较高下呢?消文释义。你看,我消的文比你漂亮,我用的言辞比你美妙。那么就忽略了观心的重要性。这个文字相,重点是要能够启发他内心的智慧观照,而不是在整个消文释义当中求其美妙。所以这个地方就是,不要在美妙的消文释义当中去争夺高下,就是不诤竞。

总而言之,这个意安乐行,慧思禅师讲出两个重点,叫做“无恼平等安乐行”。第一个,心中不要恼害众生;第二个,就是平等,要慈悲包容。整个慈悲包容是指观行。前面的止行就是无恼,不要恼害对方既有的善根。慈悲包容看下一段,就是观行。

癸二、颂观行

我们透过对治的方法,把我们自己引导到一种平等的慈悲心。

当于一切众生,起大悲想;于诸如来,起慈父想;于诸菩萨,起大师想。于十方诸大菩萨,常应深心恭敬礼拜。于一切众生,平等说法,以顺法故,不多不少;乃至深爱法者,亦不为多说。

前面讲到我们意业的四种过失,嫉诳、轻骂、恼乱跟诤竞这四种过失。这四种过失变成恼害众生了。那怎么办呢?佛陀提出了四帖药来对治:

第一个,以大悲心对治嫉诳。“当于一切众生,起大悲想。”就是说你行菩萨道的目的不是跟人家比较的,你不是要跟人家比较谁好谁坏的。行菩萨道是要怎么样呢?“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身求安乐。”你是要为众生拔除痛苦的,你不是要跟他比较高下的。这第一个,生大悲想。起大悲想,你就不会嫉妒他,也不会内心有太多的虚伪。

第二个,治轻骂。“于诸如来,起慈父想。”这个如来是指众生,因为众生是未来的诸佛,虽然他现在走上三乘法门,但是三乘慢慢久了,他就会回归到一佛乘了。因为十方佛土中,只有一乘法,所以从长远来说他是未来的诸佛。我们对未来诸佛应该怎么样?生慈父想。他是我们一切众生未来的慈父。这第二个,从未来来看,他是慈父。

第三个,治恼乱。“于诸菩萨,起大师想。于十方大菩萨,常应深心恭敬礼拜。”这个菩萨是指的什么呢?三乘的行者。因为三乘的行者就是菩萨道,从一佛乘的思想,他们也是走在成佛之道,只是他是绕一个弯子。我们一佛乘是直接契入清净心而生起菩提愿,他们虽然绕弯子,但他们也没有离开菩萨道。三乘的菩萨都是一切众生的善知识,他们也有他们教化的相应的弟子。所以我们对十方三乘的菩萨,应该怎么样呢?“深心恭敬礼拜”,因为他是众生的善知识,他也在教化他相应的众生,所以“起大师想”。

第四个,治诤竞。“于一切众生,平等说法。”平等说法就是蕅益大师说的“文随于义,义随于文”,文字跟义理要均等,不要文多义少,也不要义多文少。就是文字跟义理,说法要相等。“为随顺法故不多不少”,恰到好处;乃至于对于法特别深爱的,也不要刻意地多说。你的义理讲到哪里,文字讲到哪里,适可而止。

这个是讲到慈悲平等,用四种想:大悲想、慈父想、大师想跟平等想。用这四种的念想,来对治我们心中的四种烦恼。

壬三、结行成

文殊师利!是菩萨摩诃萨,于后末世,法欲灭时,有成就是第三安乐行者。说是法时,无能恼乱,得好同学,共读诵是经,亦得大众而来听受,听已能持,持已能诵,诵已能说,说已能书,若使人书,供养经卷,恭敬、尊重、赞叹。

这段经文是总结我们透过这四种想对治四种过失,在整个意安乐行当中所产生的功德。这功德有两个。

先看第一个,恶不能加。文殊师利菩萨,“是菩萨摩诃萨,于后末世,法欲灭时,有成就第三安乐行者”,这个地方指的是止跟观,你成就安乐行的止跟观。

我们先说止。如果你能够成就止,调伏四种烦恼,那么你将会怎么样呢?“无能恼乱”,不为他人所恼乱。如是因,如是果,你因地当中不恼乱三乘的行者,你在果地上也不会为一切人所恼乱。所以你的修行也好,你的弘法也好,就无能恼乱。这第一个,恶不能加。

第二个,你修观,你能够不但是远离过失,你还能够把你的心引导到慈悲平等,这样子就能够招感胜缘来集,殊胜的因缘来汇集。你的生生世世都能够招感好的同参道友,共同修学《法华经》。而且你说法的时候能够招感相应的广大的听众来听《法华经》,而且听了以后他还能够相应、受持,受持以后还能够去读诵,乃至于他也能够为别人演说。那你这个《法华经》的法种就能够辗转相续,令正法久住。“说已能书,若使人书,供养经卷,乃至于恭敬、尊重、赞叹。”

所以蕅益大师说,修行这个意安乐行,它的重点在无恼跟平等。你“修止行故,恶不能加”,你心中没有恼害众生的心,你就不招感别人恼害你,这个是止行。“由观行成就故,胜缘来集”,你招感好的因缘。

所以,整个《法华经》的修学,很强调一个观念,诸位!就是说,从现在开始,你先不要管别人对你怎么样。你跟他互动,你生命就没完没了!所以,走出过去,什么叫走出过去?什么叫过去?我问大家,什么叫过去?过去在哪里?你的六亲眷属就是你的过去,你的环境就是你的过去。它用业力的方式、用人的方式显现出来。

你现在有两种选择。就是你现在陷入一个六亲眷属跟你不合,一个不好的环境,这是怎么回事?一句话就讲完了,“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你面对业力,你不随顺因缘,你去抗拒它——你伤害我,我也伤害你!好吧,那结果呢?结果两个人都堕落。你还是跟过去互动。

意思就是说,你先不要管过去怎么样,你不要管外境怎么样,从现在开始,你自己把你的内心端正起来。这个意安乐行就是你先把你自己做好,就到此为止,断相续。你对我怎么样,我认了,但是我现在的心态,“由止行故,恶不能加;由观行故,胜缘来集”。你这样生命才能够反转嘛。

当然,你要能够做到,你就不能活在自我意识。活在自我意识你是做不到的,因为自我意识是一种对立的。这个意思就是说,请你把你的思想、你的个性都收起来,安住在离相的清净心。照佛陀的说法,佛陀怎么说,你就怎么做。先端正其心,然后才能够改变业力。是这样的一个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