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 全部文章(第15页)

悉达多太子的成道之相

示有尘垢,沐浴金流。天案树枝,得攀出池。灵禽翼从,往诣道场。吉祥感征,表章功祚...

依四圣谛来发心

首先来看 依苦谛发心 。这是要用圆教的智慧来观照三界六道一切众生为生老病死之所...

末法众生的障深慧浅

障就是障碍我们修行的东西。这个障有外面的障碍,有里面的障碍。外面的障碍有两种。...

虚云老和尚睡觉打呼噜,但外边的境界都瞒不过他

一般我们只能看到经书上所记述的,五阴净了是何等何等的境界。实际上到了真净现前时...

悉达多太子见老病死而出家

见老病死,悟世非常。弃国财位,入山学道。服乘白马,宝冠璎珞,遣之令还。 先看这...

感念施主恩德

贫穷布施难,这里特别谈到贫穷的人对于僧人的布施,我们更要念他们的恩。彼则竭力躬...

睡梦中念佛不断,方有出苦分

僧诲洲参,师问曰:汝出家为什么? 曰:为求出苦。 师出:以何法而求出苦? 曰:...

迦旃延尊者为婆罗门除瞋

昔日,摩诃迦旃延尊者住在古印度阿磐提国的湿摩陀江边,一处名叫猕猴室的石窟中。当...

普能嵩禅师净土诗

我佛慈悲大愿王。劝人念佛往西方。娑婆界内轮回苦。极乐国中寿命长。七日持名心不乱...

憨山大师:净土法门法要

示优婆塞结念佛社 惟吾佛出世,说法利生,四众人等,各皆得度,随机教化,各有方便...

受持菩萨戒的心得体会

我受菩萨戒的经历和感受 某天,引领我入佛门的大师兄说,他终于庄重地受了菩萨戒,...

他走他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在佛法中,有人讲佛法不离世间法,即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

「空、假、中」三观的具体操作

一心三观,它第一个,回归到一念心性,这是第一个思想。就是找到生命的原始点,站在...

五浊恶世的煎熬

首先看劫浊。劫浊是一个时间的概念,就是所有的浊法都聚集在这个时代里面。那这个时...

不持戒修行是为魔业

戒为无上菩提本。佛弟子必须持戒,不持戒一切修行,是为魔业。所以一定要去受佛戒,...

相信佛的寿命无量

那为什么释迦牟尼佛无量劫来早成正觉?这个理念是出自《法华经》。无量劫来早成正觉...

你很会念佛,但不一定就能往生

当你提起佛号的时候,我们只能够说你很会念佛,但是不一定你就能够往生。因为念佛跟...

修行就是一人和万人战

六度当中有精进波罗蜜,先布施、持戒、忍辱,这三种还属于积累一些福德,那第四就谈...

如来禅与祖师禅

谛老在的时候,观宗寺冬参夏学,宗教兼修。因为谛老最初讲经的时候,外人都说他学来...

附佛外道与神通

我们一般最难分辨的是附佛法外道。就是依附在佛法里,但说的是外道的道理,表面像佛...

因布施而起的贪爱执着

布施如果附带不合理的条件,是可以不接受的。这是为了要帮助对方,舍弃不好心念的做...

【推荐】识者知是佛性,不识唤作精

今天是打七的最后一天,我们打七的目的,是用参禅的方法或是念佛的方法,离却攀缘心...

怎样随喜才能真正获得功德

时下流行随喜一词,很多学佛人嘴上有事没事总喜欢挂著「随喜二字。别人供养三宝、放...

须跋陀罗--佛度化的最后一位弟子

古时在印度阿那跋达多的水池边,住着一位已经一百二十岁的五通仙人,名为须跋陀罗。...

虚云老和尚住世的最后一日

九月初十午,公命侍者撤退佛龛,供奉在别室中。侍者知公有异,银屏往报方丈及三寮职...

禅诗三百首

1、无相偈六祖惠能大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2、...

莲池大师:僧训日纪

法师省己之训 《法炬陀罗尼法师品》云:夫法师者,常应慈愍,爱语谦下。若怀嫉妒,...

莲池大师警策

伤足自规(四条) 一、自今已往,得一时筋骨轻安、行坐随意,即当思及六道众生苦恼...

龙树菩萨:往生十二礼偈

稽首天人所恭敬,阿弥陀仙两足尊,在彼微妙安乐国,无量佛子众围绕。愿共诸众生,往...

净界法师:妙法莲华经

整部经典的修行内涵,只有两个字,就是妙法。我们怎么样能够通过正确的方法来修学这...

工作特别忙,没有时间念佛怎么办

按:印祖在《文钞》里讲信愿行中的持名正行,主要是从两方面介绍的:一般情况下,我...

情执放淡一分,功夫前进一分

古人说:嚼得菜根香,修道方有分。其实这个话是从果上讲的,重点是为什么嚼得菜根香...

如何分辨虚妄与真实

虚妄的东西是变化的。你看到这个东西,看起来非常庄严,但明天就产生变化了。凡是会...

由施能生他世乐,不施现法亦生苦

由施能生他世乐,不施现法亦生苦。人间诸财如流星,定无不舍诸财物。 第二段他又说...

一念迷,生死浩然;一念悟,轮回顿息

我们看《唯识学》是怎么去解释十二因缘? 第一个无明,跟前面的无明是一样的,就是...

内心有正念跟妄念二个念头

我们凡夫的虚妄分别心,当我们没有遇到佛法的时候,我们内心是搞不清楚东西南北,内...

从顽劣凡夫骤然摇身成为一代高僧的澍葊法师

澍葊法师在清朝道光(公元18211850年)和咸丰(公元18511861年 )...

蕅益大师的心路历程

蕅益大师是一个发了大菩提心的人,出家之后径山参禅就开悟,以后他给自己写的自传就...

示现灭度,拯济无极

示现灭度,拯济无极。消除诸漏,植众德本。具足功德,微妙难量。游诸佛国,普现道教...

供养地藏菩萨,所住的地方就能得这十种利益

这些未来和现在众生在他所住的地方,在南方清洁之地南方是指光明的地方。地藏菩萨常...

相信六道轮回会给我们什么样的观念呢

六道轮回确实是我们业力凡夫的真实的生命现象,但我们在这个分段生死的过程当中,往...

用意识心想出来的,这完全是牛头不对马嘴

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所以说到禅这个问题,有些人来禅堂里,叫我们道念...

八十八佛的忏悔意义与方法

在我们的修学当中,拜忏是一个很重要的功课。我们在修行当中,除了我们念佛以外,为...

诵经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在《六祖坛经》说,有一个法达法师,他去参访六祖大师,顶礼的时候头没有着地。六祖...

安住一念心性会让念佛的档次提高吗

问: 师父慈悲,关于这个安住大乘一念心性的安住,那结合到念佛的话是不是会让我们...

悭贪的烦恼对治下去,内在心性的宝藏就打开了

一个修行人要修福,但是怎么去修?从哪里下手?这不得不加以讨论。菩萨的六度前五度...

忆佛念佛就是真如熏无明

这个忆佛就是忆念佛的功德,忆念佛的慈悲,忆念佛的光明,忆念佛的神通,忆念佛对我...

穷微极妙的莲华座

《观经》讲那个莲华座,你看看它穷微极妙到什么程度?超出我们想象,但我们可以依稀...

昼夜经行念佛需要注意什么

乾陀诃提菩萨是《佛说阿弥陀经》中的四尊菩萨之一,乾陀诃提是不休息的意思。不休息...

凡修净土之人,当念无常迅速,时不待人

摄心念佛,欲得速成三昧,对治昏散之法,数息最要。 凡欲坐时,先想己身在圆光中,...

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

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 第一段是说明,既然心外的境界...

你凭什么离开三界

净土宗的带业往生,诸位你想想看,净土是一个清净庄严的地方,你没有修行也就罢了,...

实法为安住,权法为调伏

这感受是怎么回事? 业感原无意,苦乐随因异。 快乐跟痛苦是不能主宰的。四念处有...

往生西方,如出粪坑监牢,何可怕死

我们在世间,犹如蛆在粪坑里,囚在监牢里,苦得了不得。往生西方,如出粪坑监牢,到...

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事一心不为见思所乱,理一心不为二边所乱,即修慧也。不为见思乱,故感变化身佛及诸...

得人身感天福的行为规范

人天福有四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得人身、感天福的一些...

五欲不能给人真正的快乐

五欲就是前面讲的财、色、名、食、睡,或者是色、声、香、味、触,所引发的我们的欲...

信敬如来 功德不失

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鹫峰山,在大众前,为诸天魔王、梵王、沙门、婆罗门、天、人、阿...

各种葬礼的方式

鸟葬 葬礼依各地习俗、信仰各有不同,约而言之有四,即:土葬、火葬、水葬与鸟葬。...

【推荐】一念虔诚皈依的心启动了弥陀本愿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修菩萨行,具足德本。若不尔者...

修行想快速、超近、想超过别人,这一念魔障就来了

一个人从幼儿园小班大班、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二十多年出来后...

如何把极乐世界的莲花念出来

在宋朝有一个越国夫人,这个《净土圣贤录》有讲到。这个夫人福报很大,她领着一群婢...

功夫用得纯熟的人没有妄想

《金刚经》上有这句话,何谓须陀洹,须陀洹就是初果,须陀洹者不入色声香味触,是名...

九华山百岁宫后面有个老虎洞,洞里住着一位宏开老和尚

一九五六年,我从江西回来办户口,办好了以后,回归九华山,那时候九华山全山加起来...

从身安道隆的角度,一定要断除这五种辛菜

那么这一段佛陀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生命的变化跟饮食是有关系的。你吃什么东西...

上求下化皆不离的妙法

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 这样的一个高...

平心静气阅读思惟净土经论

凡有阐扬净土者,平心和气读之。使扬禅抑净之心,无丝毫芥蒂。《与大兴善寺体安和尚...

这些祖师为何要把参禅放下而转修净土

自后蕅益,截流,省庵,梦东等,诸大祖师,莫不皆然。盖以因时制宜,法须逗机。若不...

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凡所受用,无不如意

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凡所受用,无不如意。而诸凡用度,皆是化现。非如此土,由人力...

比丘顶上的宝珠缘

昔日,佛在迦毗罗卫国的尼拘陀树下教化众生。当时城中有一位长者拥有无量财宝,不可...

觅心了不可得

参禅人,不信参禅之人开悟,不信自有佛心,更不信心是谁个。自疑曰:若我有心,究在...

要先「离一切相」,才有资格谈「即一切法」

脓血交相润,臭秽常无尽。 我们不净观,第一个观,观我们身体的内相。就是把这个皮...

为什么会有十二类众生

这一大科叫作约因标名。这个因指的是众生的五阴,叫作因。因为众生的内心,他的这个...

想要主宰你的子女,这地方就有问题了

问: 弟子现在已经六十九岁,应以自己的往生为重,还是继续地为子女操心?如果以往...

地下入定七八年,但生死还未了

明朝有一位皇帝要到紫京山的寺院上香,当时是一个下大雪的冬天,路上满目霜雪,唯独...

持戒的金刚种子,不会因为造了罪业而破坏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个比丘尼叫莲华色比丘尼,这个比丘尼是在整个尼僧团当中,是第...

阿罗汉内心的境界

阿罗汉修无常观,他得到的智慧,古德用四个字来形容:我空法有!阿罗汉没有本事把外...

【推荐】念佛行人病重时不能有的念想

若气促,则只念阿弥陀佛四字。一心求佛慈悲接引你往生西方。除此一念外,心中不可再...

众生毕竟无生如虚空,为何还要愿往生

问曰:大乘经论中,处处说众生毕竟无生如虚空,云何天亲菩萨言愿生耶? 答曰:说众...

阿弥陀佛光明遍照,为何我们感知不到

问曰:若言无碍光如来光明无量,照十方国土,无所障碍者,此间众生,何以不蒙光照?...

止恶扬善——由孝产生的人生态度

现在有的子女也比较孝,然而他有时候就从自己的主观意识出发。我都曾经听几个居士说...

无心的阿赖耶识「犹隔一重关」

修学佛法跟修学世间法这当中的差别,蕅益大师有一段的开示,说:世间学问,义理浅,...

修行应从心性的观照下手

大家进到学院来修学佛法,除了要清楚自己的方向及步骤,还要检视实践的成效,这与所...

真正用功的人,有功夫的人看一眼就知道了

再说调心。这个心就是当下这一念,我们在堂中用功办道,就是要把这一念摆在念佛是谁...

如何消除跟佛陀之间的距离障碍

心空如太空,豁然无所住。一真法界中,寂照常安住。 这个是天台的禅师,他开悟以后...

念佛时可否观想无量光是莲花,妄念是黑暗

问: 请法师开示,当我们念佛的时候,可否观想无量光是莲花,而妄念是黑暗,光明能...

打坐要学会调理,不然就会出毛病

打坐要学会调理,调理什么呢?调理行动,调理出入息,调理念头,就是外调身、内调心...

圆瑛法师为什么能从禅堂里穿门而出

佛法是不二法门。怎么叫不二呀?《心经》大家都会背诵吧?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关键...

心念不清净想入定是不可能的

宋徽宗致和三年,四川峨眉山在四月间刮起了大风,刮倒了一棵老树,里面现一个大洞出...

阿弥陀佛为什么能够随机应现

尽虚空界元同体,极一微尘总是真 阿弥陀佛为什么能够随机应现?只要有众生的地方,...

世间人为什么怀疑善恶因果的存在

又三业殊体,自同有定。报定则时来必受,非祈祷之所移,智力之所免也。将推而极之,...

何必国界无赀,乃称广大

问曰:如维摩方丈,包容有余,何必国界无赀(zī),乃称广大? 答曰:所言广大,...

驶离娑婆生死苦海,安稳抵达涅槃彼岸

然众生障重,取悟之者难期。虽曰教启多门,凡惑无由遍揽。遇因韦提致请,我今乐欲往...

为什么说十方三世佛,阿弥陀佛第一呢

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

云居山博雅老和尚的外三件、内三件

博雅老和尚在云居山打七出定回来后,一个小和尚跑去求开示。他说:什么开示不开示,...

为什么会有望夫石这类「精神化为土木金石」的无想相众生

由因世界愚钝轮回,痴颠倒故,和合顽成八万四千枯槁乱想,如是故有无想羯南流转国土...

为什么会有「神鬼精灵」这类众生

由因世界罔象轮回,影颠倒故,和合忆成八万四千潜结乱想,如是故有想相羯南流转国土...

念佛人的心中,要有两个相状

但净土宗的修行方法──它是从一个无相的心性当中,重新出发,可以说是从空出假。所...

释迦弥陀此遣彼唤,岂容不去

又佛密意弘深,教门难晓。三贤十圣,所弗窥测。况我信外轻毛,敢知旨趣。仰惟释迦此...

《无量寿经》不可思议的独特的地位

由于释迦牟尼佛以悲愍心特别地留这部《无量寿经》作最后的救度,就能够知道这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