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是从觉性、实相的立场,来观察宇宙、处理人生的一切,因此具有最圆满的价值。但现实世界里,我们都是凡夫,没有办法具足所谓菩萨的智慧与福德,譬如:《金刚经》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不是一般生死凡夫所能做得到的。
而且因为各人不同层次的生命价值观,在待人处世上便有不同的价值标准。我曾经跟几位法师讨论,其中一位法师讲:“出家人只要做得像个‘人’的样子,就已经不错了。”太虚大师也曾说:“人成即佛成”。所谓“人”的样子,应该就是指“人”的价值,是五乘佛法里最根本的基础。道家、儒家的道德、伦理思想也是在人的立场之上交相重迭,探讨人的价值观。
儒家讲“仁义”,道家讲“道德”,世俗人讲“法律”,我们佛法则是讲“慈悲、智慧”。我们要从慈悲之立场出发,既不能伤害众生,也不能姑息众生,不违背法律的根本规范,所以在尺寸的拿捏上很难,必须有很大的智慧。
孔子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所谓日久成习惯,习惯成自然。人若跟好人在一起久了,或久处祥和的环境,慢慢也就不会感受他好;如亲近善知识时间久了,你会觉得他很平常,也有很多缺点,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所以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如果跟坏人在一起、居处恶的环境,刚开始会觉得厌恶,但时间一久,也就不觉得有没有不对。所以说:“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所以大家对于环境的好坏一定要有抉择,待人处世也要有适当的拿捏尺寸。
面对世俗事务,想要避免是不可能的,除了禀承孔子、老子的伦理道德,更要有佛法的智慧去超越世间法:在世间法律和佛法戒律尺寸规范内,以世俗“仁义道德”与人相处,提升至佛法的慈悲,这才是智慧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