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 全部文章(第77页)

你能瞒得了人,但瞒不了佛菩萨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我们人在往昔所...

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法不孤起,起必有由。世间诸事,尚有因像,况无上佛法,岂无因缘耶?今明佛法因缘,...

净业行人如何勘验自己是否深信切愿

在临命终时由两种力量决定,一个是业力,一个是心力,业力大就是随业流转;但心力更...

现生发愿持名,临终定生净土

问,今发愿但可云当生,何名今生。答,此亦二义。一约一期名今,现生发愿持名,临终...

阿弥陀佛护持行人不遭魔障

对这一点我们会非常地感慨,因为身处五浊恶世,我们众生烦恼很重,很难生起向佛修道...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达到了至诚心

问: 至诚心是何标准?我怎么知道自己是否达到了至诚心? 大安法师答: 至诚心这个标准,确实还是很高的...

「一切法皆是佛法」的含义

《金刚经》说,一切法都是佛法。很多人感到疑惑,那么基督教也是佛法吗?某某功也是...

不生病长寿的要诀是什么

想要知道世界上为什么有刀兵、水、火、瘟疫流行,这个战争的痛苦,杀人流血,互相这...

不随逐欲望就是修行

有些人他往往错误地认为,只要我们的所作所为跟佛法有关,那就是修行。其实不是,我...

学佛不要刻意去求感应

学佛不要刻意去求感应。只要能够运用佛法转变凡夫的生灭心、妄想心,将之转化为佛陀...

轮回中有哪六种苦

说到解脱,首先要有解脱的意向,也就是出离心。怎样才能生起出离心?这就必须真切意...

面对逆境如何做到处之泰然

面对同样的境界时,不同人会有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区别就在于是否接纳。如果我们有...

「五福临门」的因是什么

有一句话这样说:各有因缘莫羡人。一个人得到福报,都是他过去生中所造的因。而今生...

荣华富贵不是争来的,是积德来的

中国古代传说每年过小年的这一天,灶神要上天,而除夕这天是灶神从天上回来的日子,...

出去走一走,才知道自己有没有定力

假设一下,当我们身处深山之中,远离世间的诱惑,这个时候是不是能够做到心如止水呢...

福德浅薄之人供养财产,不会遇到真正的福田

当我们供养僧众的时候,哪怕所准备的财物极其微薄,也应选择一位具有法相的善知识当...

广钦老和尚对出家弟子之开示--放下俗情,提起愿力

如果情执未断,嘴里念佛,念念还是堕娑婆。但如至诚恳切,万缘放下,那么一念之间,...

越是在修行的人,那些罪业越是会现形

傍晚,某某法师与一些信徒,近十人上承天寺请示老和尚,在大殿外,一行人顶礼老和尚...

佛法是心法

释迦牟尼佛(公元前565~公元前486年)发现了人生规律缘起性空而因果相续。他...

如何做到家庭和事业的平衡

问: 要想成为自己人生的大赢家,该怎么做?现在的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外在环境又纷繁复杂,该如何做...

想往生的人,是否需要戒掉手机和电脑

《维摩诘经》当中说:心净则国土净。往生净土需要以清净的业来感召,所谓清净的业就...

维摩诘之美:十八条在家居士的榜样

维摩诘居士是大乘佛法中一位著名的在家菩萨,维摩诘,意译为净名、无垢,意思是以洁...

爱惜常住物,如护眼中珠

修福不修慧,象身披缨络;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 从前,洛安师当沩山的首座、沩山...

米拉日巴尊者最后的嘱托:不要做表面的功德

米拉日巴在圆寂前跟弟子说:又有某些只有少量福德的学佛人,为了今生的名闻恭敬,表...

禅师们面对死亡时,是如何的呢

佛经中说,人死之时,四大分离,如生龟脱壳,痛苦不已。一般人面对死亡时,大多是各...

文殊菩萨的感应故事

我们都知道文殊菩萨智慧不可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说:文殊师利大圣尊,三世诸...

持《金刚经》脖子被砍三刀竟无伤痕

有一天,唐朝的高僧一行禅师遇到了三刀和尚,告诉他说:我看你一身好像火喷,头部好...

佛陀度化五百梵志

(上) 古印度时,世尊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住在王舍城毗诃罗山的七叶树窟。当时...

鸡头梵志得度本缘

昔时,世尊离开舍卫国,与五百比丘僧游化人间,到罗阅城迦兰陀竹园(又译竹林精舍)...

少一分需要,就能少一分在乎和影响

我们现在有了那么多便利的生活用品,可以从洗衣做饭的劳作中解放出来,却没能因此过...

开玩笑的话说多了,以后你讲话没有力量

按照蕅益大师说法,两舌、绮语、妄言、恶口,得果报的力量最强大的就是恶口,尤其是...

若是真修人,不见世间过

若是真修人,不见世间过。学佛的人,不要去好奇这个那个问题。其实修行是管好自己。整天把自己的时间跟精力...

无量劫来造了那么多罪业,为何还能往生净土

我们是有罪,所以才来轮回,这是事实。但是有罪,有些人进步很快,有些人进步很慢,...

人身不用来修行,实在可惜

世间人迷惑了,就很苦。比如从健康来看。你想要健康,就多吃素念佛。但一般人做不到...

出家人为何要穿粪扫衣

修行在声闻缘觉修法的时候,要常住尸陀林,尸陀林就是埋死人的地方。在印度死人不埋...

丛林及禅法

一、丛林之兴 印度的出家人是乞食为生,那里化缘很辛苦,不住寺院,住在旁边,老的...

接纳不幸才是人生幸福的首要保障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生活中,时常会发生各种不幸,包括身体健康,也包...

观自在菩萨和观世音菩萨是同一个菩萨吗

观自在是我们因中修行的一个方法。这是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是在因中自利,以这种方式...

鹦鹉往生的事例

八十年代包头有一只鹦鹉,是一个爱好鹦鹉的人从四川重金购买过去的,想让它学说人话...

念佛人不可求来世人天福报

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处处指点,苦口婆心,慈悲之极,再三叮咛我们要信愿称名,求生...

打坐常会昏沉,该怎么办

问: 请问法师,打坐常会昏沉,应该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这个时代的凡夫众生打坐肯定是会昏沉。为什么...

放生得大福报的5个案例

船底撞礁破裂,放生螺蛳补洞报恩 杭州的商人阮起鹏,又名云翰。小的时候,就立下了...

佛说布施功德因缘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止住时,曾为大众开示:善信檀越发心布施时,有四...

在生活中修行,红尘中历练

人常问如何修行,要用哪个法门去修行,孰不知在生活中修行,红尘中历练。 有一户卖...

读诵佛经不可不知的三件事

应该怎么样读诵佛经才能更好的受益呢?愚见以为,读诵佛经,需要注意的大致有三点,...

修行中断的原因何在

一是环境关系中断,假使这个地方打仗了,你要搬了;或者这个地方环境要你出去做生意...

念佛经常出现瑞相,不一定很好

念佛法门是属于有相的。《观无量寿经》的出现,就是因为释迦世尊时代的恶王阿阇世,...

出家的要求:十三重难与十六轻遮

有些人以为出家做和尚,乃是最容易的事,只要头发一剃,衣服一换,便是和尚了。但是...

不能达到无念,但一定要保持正确的念

作为一个修道人,我们现在还不能达到无念,但一定要保持正确的念。知道自己当下,从...

一个不会休息的人,心是无法自主的

今天的社会都在通过鼓动欲望而刺激消费。厂家在不断升级产品,商家则全方位地激发购...

肉体不过是幻化的因缘,为什么要贪著

以前也和大家一起学习过龙舒居士的净土文。再读一遍,它的感受又不同的,就觉得真正...

拜佛礼忏之要诀

无论那一宗都讲拜佛,禅教律密净都讲拜佛,拜佛是最基本的功夫,要至诚恭敬拜,忏悔...

怎样面对修行中出现的境界

问: 弟子有一次在诵念观世音菩萨名号时,感觉进入了一片光明的世界,没有任何有形的事物存在,只有活跃的...

死尽偷心 宝此一行 当生往生

如果我们不能深知五浊恶世很难出离,就会在心里打妄想:是否还有其他的奇妙之法可以...

如法受持楞严咒,有什么功德呢

假设我们能如法地受持楞严咒,有什么功德呢?看经文: 阿难!若诸世界,随所国土所...

你内心不动,外面的世界便不会动

邪复成非:迷本圆明,是生虚妄,妄性无体,非有所依,将欲复真,欲真已非真真如性,...

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佛言: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有这样一...

把这四颗心融入生活工作中

一、 一颗感恩心 施恩勿念,受恩莫忘,做人需要懂得感恩,感恩会发现生活的美好。...

化缘并非募捐那么简单

化缘一词,本极庄严,比如释迦世尊,是为一大事因缘而出现于世,此一因缘,即为化缘...

【推荐】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

我们这个世间的众生,有一个特点:虽然这个世间很苦,但还是很难生起出离心。尤其是...

「心」在什么地方呢

我们应如何认识这个心,有没有这个心?在《楞严经》的开卷,实际上阿难尊者就是为我...

往生时都是阿弥陀佛亲自接引吗

问: 请问法师,往生的人都是阿弥陀佛亲自来接引吗? 大安法师答: 一般来说是这样的。但是如果你是专念...

凡夫心的几个特点

我们凡夫众生的心是生灭心,它有几个特点: 第一是攀缘。 我们的心是没有一刻宁静...

念佛见到阿弥陀佛要走吗

问: 如果念佛念到见佛,是不是就马上跟阿弥陀佛去极乐世界? 大安法师答: 如果念佛念到见佛,这种如果...

略述禅者悟后是何光景

悟前与悟后,从事相看并无甚区别。人人鼻直眼横,个个吃饭打眠。悟者在日常生活中与...

生命就在这样的重复中不断轮回

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需求和贪著。有的人偏向财富,有的人偏向事业,有的人偏向权力。...

省庵大师论发愿的重要性

净土宗九祖蕅益大师有言: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可...

学佛为何要读诵大乘经典

一切大乘经典都是由佛的大慈悲心、实相般若所流现出来的智慧灵文,被称为佛的法身舍...

「带新业」可以往生吗

问: 请问法师,带新业可以往生吗? 大安法师答: 关于这个问题,原来在八十年代有些人曾有个观点,认为...

就算有神通也要求生极乐世界

摩诃目犍连属于神通第一,在佛的弟子当中他示现的神通很多了。 比如佛升忉利天的时...

只看到挥杖鞭策的外相,见不着无相的慈悲

有一天,一头迷路的鹿跑进高山寺境内,明惠上人看了连忙说道: 哪里来了一头鹿,快...

声声木鱼的力量

大约二十一年前,本人有一天和一位朋友在苏州近郊登山漫游,借住在山顶一所寺庙里。...

老母亲学佛康复的故事

母亲今年已经八十三岁高龄了,虽然五年前的一场劫难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但一心向佛...

为何寺院大门叫「山门」或「三门」

山门又作三门,乃大乘佛教及丛林之象征。本义为寺院正面的楼门,为禅刹七堂伽蓝之一...

净业行人如何修死观

老病死苦乃吾人大患 《佛说无常经》言:外事庄彩咸归坏,内身衰变亦同然。唯有胜法...

对别人最深的伤害是语言

在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极其优秀,可是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经常对别...

佛家怎么看待占卜与推步盈虚

问: 佛家对于阴阳、占卜、推步盈虚、看天象这些怎么看? 惟贤法师答: 佛家是反对的。《佛遗教经》都说...

是枯的好,还是荣的好

药山禅师在庭院中打坐,身边有云岩和道吾两名弟子相伴。禅师坐禅之后,看两名弟子仍...

东林圣贤往生画传

一、东林莲社,高贤云集 在庐山东林白莲社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众高贤中,除了慧...

一念因果一念觉

因果理论是佛法的根本思想之一,每一位学佛人对此都不陌生。可是,说到是否真正理解...

若能成就此法,于其中获益良多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天对比丘们开示:若是牧牛人做了以下十一件...

五欲犹如大贼,急当远离

在佛法中主张人们要在生活中对名利、物质上的追求要时刻而止,即做到知足;在生活中...

业力的累积,让我们看不到真相

我给大家讲一个记录在经典里面的真实故事,主角是佛教里面唯识派非常重要的一位导师...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的启示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作为净宗根本经典之一,是释迦牟尼佛在摩羯陀国应国太夫人韦提...

佛经中揭秘九种常见病的病因

中国人好吃,会吃,数千年来,也凝练了很多关于吃的智慧,比如:病从口中入,寒从脚...

佛经中出现的童男与童女

佛教是一个非常重视青年的宗教,佛菩萨的圣像中,大都没有胡须,几乎没有皱纹,是象...

百万佛号闭关体会

生死苦海,唯佛法可度;诸法门中,唯净土为最。生而为人,有幸听闻佛法,特别是仰仗...

阿弥陀佛佛号里包含了哪些信息

问: 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号里包含了哪些信息?是否包含了求生西方净土的愿力?至心念佛时,是否还要再想着...

略述在家戒律的现代意义

在这个科技与经济高速增长的现代社会,人类的物欲也在急剧膨胀,导致环境污染、道德...

几位亲人的善恶现世报

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仿佛一切都在变,但无论时空如何变化,赏善罚恶的因果规律总是...

我与妙智老和尚的奇妙佛缘

释妙智法师(俗名蔡松苍)于一八八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出生于福州,圆寂于二〇〇三年...

小孩患有自闭症,该怎么办

问: 我的小孩五岁,患有自闭症,智力低下,不与人沟通,上不了学。我念佛、念《地藏经》、念《大悲咒》、...

念佛时不好的念头经常浮现,该如何去对治

问: 末学在念佛时经常妄想纷飞,而且淫欲心很重,不好的念头经常不自觉地浮现,自己控制不了,该如何去对...

人生不幸中的万幸

最近几年来,身边发生了好多事情,令末学深深地感到,人到中年,生命如同达到顶点的...

钓鱼,残忍的雅致

佛子们,尽量劝别人不要钓鱼。曾几何时,钓鱼,一直被当成修心养性有益健康的活动。...

学佛从受戒开始

修行了生死,除了持戒,莫说了生死的话;除了求生净土,也莫说了生死的话。但只是持...

忘失眼前生死大事的设想

【原文】 庚午四月,先太夫人病革时,语子孙曰:旧闻地下眷属,临终时一一相见,今...

关于《六祖坛经》的真伪之辩

在《坛经》流传过程中,因为辗转抄录,数人编订,多次刻印,出现了不少版本。因为这...

心态的健康与否,关系到人生的苦乐

从通达空、无住入手,烦恼自然不生,其心自然降伏。 学习佛法,首先应该知道佛法能...

你要德行够了,那叫天天应叫地地灵

因为不会做事,我就从十二岁发愿,向一切众生来认错、忏悔。我想我从无量劫以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