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了寺院,一定会有想学佛的人来近,接待这些人要很有礼貌。寺院是十方的,大家随时都可以来,所以有人来寺院,我们要亲切的招呼,也许来访的人本来不太了解佛教,因为亲切的招呼使他们对学佛有了兴趣,慢慢聊起佛法来。甚至从那时候起,他们愿意接近寺院了。
出家人对宾客有礼貌,他们有烦恼或问题,自然会来请教,假使对访客没礼貌,一座寺院充其量只像神庙,人家来来往往,却感受不到佛法的气息,就等于将寺庙整理干净,提供人家一个散步的场所而已,对于大家学佛一点帮助也没有。
无论富有或贫穷的访客都要亲切的接待,对穷苦信众不能生出骄慢心,唯有使大家都了解佛法,依法奉行,才能使每个人知道有所取有所不取,离贫保富,并能尽心尽力修行。
我曾经听说一则发生在神庙的故事,很有意义。事情发生在嘉义一座很大的神庙,庙里要建大石柱,柱上雕龙刻凤。
庙祝是个在家人,穿着体面的人来拜拜,他就问:“我们这里要建石柱,你能不能帮忙出些钱?也可以几个人合资建一根柱子。”
有位老人常穿着不起眼的大衣,有空就坐在庙前台阶休息,那一天他正好在那里晒太阳。过去的生活水准和现在不同,现代人冬天开暖气,夏天开冷气,以前的人家没有冷、暖气,家里也不甚宽敞,热了,常常到庙前坐坐。庙祝并不认识这位常来庙前坐的老人,因为他从来不添香油钱也不和庙祝打招呼。一听说要建石柱,老人心血来潮,向庙祝建一根龙柱需要多少钱?庙祝很瞧不起他,回答说:“你问这个做什么?你又没能力负担!”态度非常傲慢。
老人不动声色,从衣袋里抓出一大把钞票,都是大钞,问庙祝:“用这些钱来建,不知道够不够?”
庙祝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老人拿出来的钱何止建造一根石柱,可以建很多根柱子啊!
让大家到寺院来,不是要他们出钱,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多了解佛法,所以对任何人都不能有骄慢心。有些穷苦的人知道布施有福,辛勤的积蓄了一些钱,要来寺院布施求福,假使出家众因为他们穿着不好就起骄慢心,不能亲切的接待,往往会使他们退失布施的心,也可能因此断了他们接触佛法、了解佛法的机缘。
对于常常添香油钱,看起来很体面、较有财势的人,我们不能生出谄媚心。“谄媚”俗话就是“拍马屁”,对他们就特别接待,用餐时又特别做不一样的菜给他们吃,这是很要不得的行为。对所有的佛教徒都应该平等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