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好,请诸位同修随我合掌。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好,阿弥陀佛!请放掌。

各位有缘、各位同修,非常殊胜,今天是我们讲《楞严经》的第七讲。在我们迎请的过程中,我每次都感觉到诸佛菩萨三宝的加持。我觉得每次我们在开讲的时候,一定会有诸佛菩萨来加被、来护佑,有龙天来赞叹、来随喜。所以显得我们来闻这个佛的正法是如此的殊胜,如此的功德。

在此之前,我们讲了序分,把序分给大家贯了一遍。那么今天,我们要开始入到正宗分。正宗分,我想对于阿难学佛入门,我们想大家学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有两个入门方法:一个是折服。一个是摄受。

你看我们有的人去学佛,一开始初机的时候,去见法师,或者到庙里一开始很我慢,高昂,觉得什么都气势汹汹的就去了。一去以后,或见到这个法师法相庄严。有缘的或见到老和尚劈里啪啦几句,把他原来所有的固执和我慢就给打破了,马上就入道。

那么还有一种呢,他的心性比较淳怀,那么这种情况下,很可能老和尚或者是法师的几句软语慰喻,马上就被感化,觉得原来如此。

阿难在这个缘《楞严经》法会之起的这个缘起中,也是示现这样一种情形。因为折服,有外折服与内折服。外折服就是在外面,我们滚滚红尘里面吃了亏了,受了气了,定力不够了,像阿难一样被染著了。在此情况下,你看提奖阿难和摩登伽女都来见佛。外面已经把他折服,出不去了,道业戒体都差点没守得住。那么其次内折服,就是来见佛。见了佛以后,就像我们怀中藏了很多的见解、很多的道理、很多的问题,那么在此情况下寻求解答,甚至觉得自己是对的。我们马上(被内折服),前面的摩登伽女摄阿难入这个淫席算作外折服,现在我们马上要进入内折服。就是今天主要展开的板块,七处征心。

当然从摄受上,也有他摄受和自摄受。

他摄受就是佛的弟子,你看有的根性的人去到文殊菩萨帮他心开意解。有的见到维摩诘大士呵斥几句,他自己就平了。

那么自摄受,就是说来到佛所,让佛来用一种智慧和慈悲来感化和开解他。那么,阿难后面来见佛的时候,就属于自摄受,佛来摄受他。好,我们来进入经文,大家来共同读这一段,从阿难见佛开始,找到了吗?一起来。

“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于时复有恒沙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俱愿乐闻,退座默然,承受圣旨”。

好,到这里。我们来看这一段。从这一段开始呢,找着了吗?我觉得大家可能读完了还没找着。从这里开始就正说楞严性定,待会儿我们一定要,今天要锁定这个经文。因为我今天跟大家拿的版本不一样,待会我再讨一本过来,在多少页多少页开始,要大段大段的要贯了,七处征心。那么希望我们把全部的精神都给提起来,今天一定要锁定这个经文。找着了没有?

阿难认识到这个多闻无功,那么来请佛给他说这个大定。通俗的来讲的话,就是说今天阿难被摩登伽女摄入淫席这个事已经败露了,说明他的修行尚未到家。而且见佛,跟佛这么多年,听佛讲法,从来都是如如不动,想必功夫无人能及,所以这里阿难见佛。顶礼悲泣。

我们来仔细看这一段的话觉得很有意思,就像我们每个人从入佛门到最后回向的一个过程。你看,在这里阿难见佛。顶礼悲泣。好像见了佛顶礼悲泣,就如同我们皈依一样,顶礼皈依嘛。恨无始来,是属于忏悔,忏悔就是悔恨,我们每个人皈依的时候不是说,往昔所造诸恶业吗,恨无始以来,那么忏悔的时候你要出自己的罪过,就说自己罪在哪里呀?一向多闻,主要是一向多闻这个过失。那么发愿就等于说未全道力,希望自己能够全这个道力,得这个大定一样。在这里,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都等于说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的最初方便,回向要得这个功德,要证这个境界。所以这一句就点开了我们整个每一个人的学佛之路和圆满功德。

但是我们要注意一下,为什么说阿难他有八种不思议,阿难有八种不思议,其中的一项就是法不再问,听过佛讲法以后他就可以再不要问了,就明了了,所以称之为多闻第一。为什么广学多闻是佛法的根本提倡呀?多闻也是入道的因缘,为什么这里说恨无始来,一向多闻呢?问题出在哪里呢?只因他不能从闻思修全体起步。

我们诸位知道,学佛他有一个闻思修入三摩地的过程,那么在这个闻思和修的过程中。闻,比如说我们修行,就如同一个要学游泳的人一样。闻的这个阶段,他是不能离开岸的,每次到闻的时候,手必须搭着这个(岸),就像我们学游泳,游泳池一样,手必须搭着这个池子的边儿,你不可以离开这个池子的边儿,噗通的泡到水里面去,你没这个本事的。所以这个时候就等于说手必须不能离岸,叫闻的阶段。

那么思的阶段就等于说,你在这个过程中偶尔的可以离开岸,噗通噗通几下,但是撑不了多久,赶紧又得靠在岸上歇一歇,因为你的水性还不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是不能离岸太久的。

只有闻思起修的境界,到了起修的步骤的时候呢,你才等于说到水里边慢慢的,知道水性,也知道怎么憋气,手怎么往开划,脚怎么摇怎么摆,这样的时候才等于说闻思修的过程。这是一个。就像学游水一样的。

如果你闻思修不全面具备,那么就未全道力,你的定力就不够。只有闻思之慧,没有定力之定,定慧不等,那么就好像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缺了一半一样。所以你看阿难在这里就是恨无始以来,发露忏悔,说无始以来什么意思?不是说这辈子他显现的是佛的多闻第一的弟子,阿难过去世跟释迦牟尼佛为同修道友,一起发心的。大家知道吗?一起发心的怎么回事呢?同等起步而修。但是释迦牟尼佛主的是精进,他一向只好多闻,就喜欢听。

所以这样的话,对于我们诸位,也是来听经闻法的,就有教育意义。你要闻,还要思,还要修。思修要并在一起。我为什么每次都提倡大家一定要在道场起观?像我从法源寺一路过来的时候也是妄想纷飞,坐地铁到出了西四口。可是你如果起观,你就守住这个性,你的闻性,你的见性,就守住这个性,把自己化开,整个起观先前的境界,守在这一念中,不要动。守得调好以后,或者就把佛号提起来,完全前面就是释迦牟尼佛,此处就是接引之路。你就一路这么走,因为这会反正不需要你用多大的心思,和这个作意去做其他的事情。这个就是闻思修同时可以具足。光闻的话你就用分别计度,讲的这个道理、这个义理、义趣一下子明白了,所有的这些就在妄想中打转。闻的时候同时就可以起思而修,大家试一试。

所以一样的闻,阿难由于多闻而不能救淫舍之难,但是再往后面讲的时候,我们私自读的时候也知道,《观音菩萨圆通章》里面讲的,观音菩萨就是以闻而思修,圆成圆通之道,证的果位。一样的闻,两样分别。一个生死流转,一个安乐涅槃。就看你会不会思修,有没有思修与否。

所以在这里修行。我们常说修行要识得路头,要识路头呀。修行无别修,但要识路头,路头若识得,生死一齐休。此处的阿难就没有找到路头。但是阿难的路头的之错,我们一听说,这不就是多闻嘛,看来我们以后再不能听经了,再不能闻法了,我得好好闭门在家里修,就一心锁定念佛,怎么怎么样。这又错了。阿难为什么这里错,并不在于多闻,而错在于什么呀?前面的修饰词大家看到了么,一向多闻,一味的趣向多闻,从来只知道闻,而有耽搁了真修,有误真修,这是阿难之错。

所以说我们现在理解说这个路头,不要说阿难这样多闻就认为说,多闻是招祸之端了,从此就不习经教了,不受闻法了。那么动不动就学那么多有什么用?记了那么多经典等等有什么用?就要用呀。学了这么多就是让你在烦恼生起来,平常日用中随时起用,这样才不违多闻,当日多闻,所以我们这里就到多闻。阿难是多闻,错不在多闻,而在于一向生生世世的习气。多闻,那么思修亦多这就对了。只闻而不思不修,那么教理越多,离道越远。一定要知道摆正这个态度。

那么当然我们也来听法,我个人意见觉得,诸位同修,我们听闻佛法无非服务于两个目标,我们多闻,一定要框在这两处。

一个,多闻是为了信。以闻而信受,依信受而起行,最后由信入证,就是要证这个境界。我闻的不是大佛顶吗,不是悟这个如来密因吗,不是为了修证了义吗?那么你就是要信这个如来密因,信这个修证了义,信这个大佛顶,这个首楞严。有这个境界,有这个解脱。以信方便而入闻之境界,这是起信。

第二个就是为了证。证这个境界,为了亲证我所闻的这个境界,所以我依所闻之理而勤奋起行。不能绕开这两个。

在这种情况下,这就跟我们走入了一个良性循环一样,以信入证,以我的信,入我想要证的境界。以证确信,以我证的境界回过头来,确确实实真实不虚。这就对了,信证不二。那么我们,比如说今日来听闻《楞严经》,我希望我们只为解脱,除却往生别无他求。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没有多闻,一向多闻之过。如法之闻,如此之闻,那么只嫌少,不怕多。唯闻而不起观行则是阿难此处的悔恨罪业,一向多闻。

那么这里说到光有这个闻而不顶事,这里的阿难就殷勤启请佛说修大定的方法,你看,要得成菩提最初方便。这里有一段讲到说,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有三个概念,妙奢摩他,三摩,禅那,这个就是我们得成菩提的方便修禅定之观。

那么前方便得成菩提,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叫做菩提。我们每个人都说,我是为了菩提道业,我要将来得菩提涅槃之果。菩提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证的究竟清净之理。所谓的《维摩诘经》里面的不二法门,《心经》里面的照见五蕴皆空,《金刚经》里面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等等这一切,包括亲眼顿见十万亿(佛土)以外有世界名曰极乐,全部是菩提智果所感的功德。那么这个究竟的清净之理是不生灭不变迁的,阿难在这个淫舍里面他就有生有灭,他变迁了,定力hold不住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的生死未了。菩提就是我们说的了生死就能得涅槃,断烦恼才能证菩提。所以这里的菩提,汉语译为叫做觉道,觉,觉悟的觉,觉悟之道,就是佛圆满了无上究竟智慧的极果,这叫做菩提。

但是我们在理解这个菩提上,大家想想,佛从成佛到度众生他是全方位一体的,把他怎么显现他的菩提功德呢?第一个方面,叫做真性菩提,真假的真,性别的性。什么叫做真性菩提?就是真如自性之理,自性本觉的这个佛性。我们常讲这个佛性来的话,虽然我们众生在迷,诸佛在证,他是从来都生佛不二的。证这个究竟极致圆满的理,我们的法身就显现了。

所以真性菩提就是从法身的功德来讲的,叫做真性菩提。那么具足了真性菩提,他体现在哪一方面?就是他的实智菩提,真实的智慧。这个真实的智慧就唯佛能够独证,最究竟圆满。穷一切我们心的本源真如之理。为什么如来我们常说如实之道呢,说最高的境界叫真如实相,就是用真实智慧证到这个理,用这个理起真实之智,照这个本觉理。所以他讲的就是般若智慧,又叫般若德,般若功德。

我不知道你们怎么理解智跟照,理和智的关系呢?什么叫做理?什么叫做智?理就比如说我们刚才说的真性菩提的圆满、无漏、究竟的这个道理,如果说他,比如说他是一种境界的话,那么我们相对这个境界,所匹配生起的圆满智慧,就叫做实智菩提,明白么?本来这个菩提,他是没有能和所的对待,但是我们在语言表达上,既然有这个真实不虚的圆满之理,一定要相对有智慧来照。观世音菩萨照见五蕴皆空,对不对?一定要相对照的这个能照的智,这里就表达为实智菩提。明白么?有没有感觉?

那么在这个理和智的相互作用中,这个一真法界内,你还要有方便随缘度化众生的能力,就是第三种叫做方便菩提。什么叫做方便菩提呢?权巧方便,自觉已经圆满了,然后再觉他。根据前面的这个根本智,得到的这个后得智。我不知道你们每次听到这些名词概念的时候作何领解?什么叫做后得智?像第六意识叫变相观空唯后得。什么叫做后得智呢?这个后得智就是现的他受用身,就是佛现的每一个色身,为大机说法,为小机说法,示现各种应化身,成就度生的各种事业。这个就是你应以什么度,我就现什么身。权巧方便,自在无碍。这就叫做解脱德

我们刚才说:法身、般若、解脱,这是佛的三德等究竟,才能称之为佛。这种菩提才是佛具有的菩提,阿难现在差着十万八千里,梦都没梦见。所以他这里吃了亏了,他才发现说,他缺了这个大定,没有得到菩提,没有这个道行,所以才吃了这个大亏。所以我们在了解这个。

刚才我不知道给你们讲到这个真性菩提、实智菩提、方便菩提你们有没有晕?打个比方,祖师们怎么表达这个呢?什么叫做真性菩提呢?就叫做金,就一个字,黄金的金。就是这个金性,金的本质。那么什么叫做实智菩提呢?叫做巧金,什么叫做巧?就是把金子做成各式各样的首饰或者佛像或者器皿。那么把金子做成各种各样形式体现出来的,比如说戒指,比如说耳环,比如说项链。那么你需要在上面加工的技巧对吧,那么这个就叫做巧金。虽然有巧,可是体现的是他的金性,这叫做实智菩提。方便菩提就叫做金巧,就是金子本性不变,但是体现的是他的这个技巧功能。一会打成项链,这个人喜欢项链,他就打个项链给你看,这个人爱戴戒指,他就磨个戒指给你瞧。这就叫做金巧。金叫做真性菩提,巧金叫做实智菩提,金巧叫做方便菩提。总归一体三面,就叫做圆满菩提。

阿难这里就是为了请这个得成菩提。那么得成菩提为什么这里要请呢?你看他说道说:十方如来,得成菩提,还加了个妙奢摩他,三摩,禅那。为什么这里加呢?第一个:阿难虽然有修,但是他是小乘之力,不能敌这个外魔,所以不成菩提。在这里他想修这个无上一乘的菩提,再这里说得成菩提来祈请。二一个,修菩提虽然有修,但是不是圆妙的,因为我们马上这里要讲到的这三种奢摩他呀、三摩呀,三摩又叫三摩钵提,禅那呀,这些呀。在这里为什么要加妙呢?这三种也有时候也叫止观,也叫禅定,他的这三种是所有的佛法里面的,任何小大通途里面,共同提倡的境界概念。

所以这些东西呢,其他的阿难或者平时在场弟子们他都听过都知道,他现在发现,虽然修这个,现在也不顶事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他加了问这么,这里的楞严大定它属于性定、圆定、妙定。上次不是在讲经题的时候给大家讲过,所以这里他就加了一个妙字来区别于平常所见的禅定境界。在这里,害怕说在场的听了还是以往日的所修的这种修行法门、修行禅定为宗旨,不能显示这个楞严的殊胜之处,首楞严的殊胜之处,所以这里叫做妙奢摩他、三摩、禅那的最初方便

最初方便是什么意思?就是下手之处。怎么开始修呢?那么我们这里再解释一下奢摩他是什么意思。这三种就是佛法中,个人在修证层面中常用到的这个境界概念。奢摩他就是意思叫做止,把我们的这个乱心先止住。为什么止观止观,止观,止在前面呢?我们想要观,一定要先止住我这个奔腾不息的乱心,猴子先要把它拴住,那么这个时候就叫做止息乱心。得了这个奢摩他,所谓的就是得到这个定了,这就是一般修行的第一重功夫。所以奢摩他就叫做,直白来讲就是止,停止的止。

什么叫做三摩呢?三摩我们有时候叫做三摩提、三摩地。大家去过普陀山么?去过吧?那你还记得普陀山有个叫做佛顶山慧济寺么?见过么?那记得慧济寺入口处有一个牌坊,往入进去走的时候有明代著名的书法家董其昌题的四个字叫做:入三摩地。你们有印象么?你看有见过的。这个就是这里讲到的三摩,汉译为:观。前面叫止,这就叫观。通常在修这个禅定的程序上先止后观,也就是说先修奢摩他,得定以后,再修观,开智慧,破除烦恼。所以这里的叫做观,有时候我们叫做念处,观,觉照,觉观的意思。

那么禅那是什么意思呢?就这样说,如果一定要把它分次第的话,那么在这里就是:止观双运之法。禅那也可以称之为,有时候我们叫做一切定的通称、总名,代表所有的禅定。你看六度万行里面:布施、持戒、忍辱、禅定,那么这里的禅那就是说止观双运,粗浅的这么理解。因为在这个三昧、定里面有太多了,可是总归入的就是首楞严大定。

那么一定以三观来分别它的话,我们一般有时候也理解为奢摩他叫做空观,三摩称之为假观,禅那称之为中观。等等这些,我们尝试这么理解一下。但是我们这里要有一个提醒大家,你看这里说:妙奢摩他的最初方便。那就说明什么呀?比如说阿难这里要启问,就是要解决现前的问题,他需要一门吃紧的下手功夫,就是就要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就说通常依问的意思的话,这里就叫做通常意义上的奢摩他、三摩、禅那。依这个佛来答,后面佛就开始给他答了,解答的时候呢,就是必须要以这个首楞严大定来讲。

我们这里,诸位同修,咱们在讲《楞严经》哟,它的级别特别高,不要忘了。所以它这里的最初方便的下手功夫就是要开悟、明心、见性,要大开圆解,悟这个如来藏性。释迦牟尼佛后面给答的时候,全部是从这儿起步的,超越了他这里所说的寻常的奢摩他、三摩、禅那。所以这里的释迦牟尼佛答的时候呢,我们不知道诸位有没有读过《圆觉经》?我也没有读完,但是这里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圆觉经》里边,圆觉嘛,圆觉就是佛悟的这个圆觉之理,圆满觉悟之理,简单的讲的话。那么它这里,在阐述这三种的时候,就提的层次就非常高了,比如它在讲说奢摩他的时候,(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前提条件是什么? 悟净圆觉。在讲到三摩的时候又说,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是幻化。皆因幻化。大家这些听一下就可以了,最主要的讲到这个禅那的时候,也是说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静相,了知身心,皆为挂碍。这三种讲到奢摩他、三摩、禅那的时候,它就把它提升到一个什么境界,前提条件全部要悟净圆觉,就是要开悟,要明心见性。

所以说,我们这里依照着寻常的理解,去理解这个奢摩他、三摩和禅那的时候,都是从我们平常的一种,慢慢从我们心的制止,跟这个妄想做斗争,这样来止下来。然后起从染到净的观,最后好不容易从这个动入到这个定境的禅定之中。等等这些都有一个次第。但是如果依着本经而言,就不这样修了,所以这里讲到的下手方便,就是另当别论了,他加了一个妙字,阿难。

我们大家可以做一个实验,我们在这里做一个实验修一修,就比如说我现在正在讲法,我观我的烦恼,诸位观自己的烦恼,你正在听法,光听你就认为说我用耳朵在听,宏海法师用嘴巴在讲,法呢,觉得说世间的都是世间法,出世间的佛法,他现在正在讲无上甚深微妙佛法,这一系列等我们一系列的妄想烦恼,随着第六意识启动,像瀑流一样涌出来的时候,我们就发现这些都是烦恼,对不对?那么,比如说我这会儿起了嗔恨心,要发火,管不住了,我最近就发了好几回火,所以祈请诸位一定要回向楞严法会,要一脉相承,不能中断。要不然现前的这个违缘就开始显现了,平常泛泛的讲的时候没有,讲《楞严经》的时候就不断开始显现了,我就感受得到。那么我们在治这个烦恼的过程中,拼命的把它绑住、缚住、捆住,是这种状态,是不是,这一般我们称之为止。可是大家想一想,我们操作一下。如果这个烦恼,我现在,假设我现在烦恼了,要起这个嗔恨心,我要去止这个的时候,就是有一个对的,对立的层面,一定要把它止下来,然后自己越止就越难受,越止不住,因为以烦恼压烦恼。

那么最好的操作手段是,你看着:哎呦,我现在想发火,呀,我要发火了,我要发了,我要骂人,骂出来了,我要…,始终在发火的过程中,你有这个看的本事。大家发现没,这才叫做真正的止。止是什么意思?就是不随了。我们六妙门里面不是有止有随吗?不随它了,如果你不随着这个烦恼,你止住,你就看着,就看它能怎么样,这个时候才叫做止。所以我们《楞严经》里面的水平,说这个止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了识非心才叫做止,就是我们给大家讲的,决定用根不用识。你意识在纷飞的时候,你是止不住的,这时候只能说用心观,我的根观这个意识的状态,它不断的流走这个状态,盯的死死的,看的紧紧的,这个时候,其实我们的心已经止了。

既然是这样的一种止,那么它的观呢,就不是有动有静的观,是抹平了动静,没有这个,等持的一种状态,不无不有,这样的一种淡淡的随顺的状态,这样的话你住到这个定里,那么这个定就是天然之定,现前就是定,不要刻意去从不定入定的这个定,这是《楞严经》里面的起步状态,大家一定要把这一句关口话弄明白。

《楞严经》一开始悟如来藏性,因为后面的七处征心,就是为了开悟而服务的,阿难在此启问,就是为了后面的内容所对接引发的,所以我们这里讲到止的时候呢,就说到这个妙奢摩他,三摩和禅那。这是阿难启问也有别意,他说要妙,为什么?他原来也有修,但是不妙啊,因为摩登伽女用咒术摄他的时候,他当时不是心里不知道,他控制不住,将毁戒体,那么这个时候,他就只能遥忆他的本师释迦如来,可是如来早就在这个首楞严大定。所以在受供,吃饭的时候就遥知阿难已被摩登伽女摄入淫席了,就在这个定中。

一切都在首楞严大定之中,我再再地给大家讲,一定要知道这个妙定,这个妙定修的时候最难了,所以从这里才起步说最初方便是以究竟为方便,不从方便入究竟,这是这里的最初方便。

这段话我们要有比较深刻的领悟,大家领悟不了了,好好再回去琢磨一下,闻思一下。否则,你平常我们所用的功夫,就是念不起来佛的时候,为什么念不起来?因为你给自己有一个心理暗示,我现在乱的很,我现在的业障很重,我就是念不起来,因为有业障,所以我念不起来了,我宿世的恶业又现前了,马上越念就越念不起来。你就念阿弥陀佛,其他的什么都不管呀,哪有个业障啊?谁在障你啊?谁让你念不起来啊?都是你自己作意的,乱的啊,这个时候你不要管乱,只管止。南无阿弥陀佛念起来的时候,不管不顾的,还哪里有障道?什么在障呢?所以为什么讲《楞严经》有障道呢,它也是逼迫着你就必须用首楞严大定来消这个烦恼,当下就是爱咋地咋地,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所以你看,以前我不是给大家讲过,有的修行人有好几种嘛:一种就是像小鹿一样受了伤了,蜷曲在那,然后舔着自己的伤口,这样的一种修行,就像我们说要出离心,看透了看破了,再也不来这个世界了,一定要往生等等这些。还有一种就是像什么?疯子一样,疯子一样的修,就跟一个斗牛士斗牛一样,管他三七二十一,爱咋地咋地,一切不管不顾,这样修的,所以看你在怎么个修法。

好,我们再往下看的话,这里说:于时复有,恒沙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我在备课的时候发现,原来圣旨,这个皇帝的圣旨也是从佛经里面来的,这才叫圣旨啊,他为什么向这儿靠拢呢?就是要说的这个话真实不虚,一言楷定。佛就是这样,所以这里叫做圣旨,因为什么?首楞严的这个圆顿妙法,它不但是导化这个凡夫的,你看这里,有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啊,那就说明说,还有这个恒沙菩萨,三乘圣者,都来供养这个无上甚深首楞严妙法,是这样的一种概念。如来藏密因,了义修证,三乘圣者都来,来这里来启问。

下面开始呢,我们就是要稍微快一点了,大家翻到我看十三页,十四页,我们从佛告阿难开始,一直要读到哪里呀?读到这个中间永无诸委曲相。找着了吗?我还没找着,在第十几页?第十六页,我这版本跟你们不一样,备课的时候为了方便我拿了一个小字的。好,我们把这一段来一起读完,但是我有一个要求,就是速度又稳,还不能太慢,好吧?因为我们这个贯文的速度一定要跟上,那么我们就把它当做一个读经的一个共修,这样正好我们解行并进。好,一起来:

“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欲气粗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酬我所问。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

阿弥陀佛!好,到这里啊,开始要讲了。佛呢,终于把阿难给用他摄受摄到自摄受跟前来,要开始收拾阿难了。那么这里,收拾之前,我们中国人特别讲究恩威并重,先软语慰喻他,你看他说,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什么意思?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我们又说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佛要开说这个首楞严如来藏心法的时候呢,他先把阿难给用世间的情见拢在旁边来。

什么意思呢?汝我同气是什么呢?阿难与佛呀,虽然不是同父,但是是同祖,一个爷爷。我不知道诸位可能也知道,佛与阿难的爷爷呢,就是师子颊王。印度当时的师子颊王生了四个儿子,我们在读释迦牟尼佛传记的时候都知道。那么这四个儿子就是净饭王、白饭王、斛饭王和甘露饭王,兄弟四个。净饭王生了两个儿子,就是世尊,佛和阿难陀,他们俩是亲兄弟。白饭王呢,生的是谁啊?就是提婆达多和阿难。提婆达多跟佛也是堂兄弟。斛饭王生的是摩诃男与阿那律。摩诃男就是先度的那五比丘之一。

甘露饭王生的就是马胜比丘和小贤,还有一个女儿叫做甘露味,马胜比丘就是,别人看见马胜比丘,哎呀威仪庄严,说你是跟谁学的,外道看见了。他说: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吾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就是马胜比丘去度的别人,就说了这个偈子。说我的世尊常这么说的。他的法相威严。这(些外道)都是后来成了佛的弟子。他们就是四王八子、跟佛都是一家子。所以这里叫做汝我同气。就是我们都是一气,一个气血,一条脉下来的,一家子。

那么虽然是一家子,他和阿难还是堂兄弟呀,所以佛就又套了个近乎,叫情均天伦,什么叫做天伦?天伦就是亲爸生的亲儿子,亲儿子的亲哥哥和亲兄弟,这才叫天伦之乐,骨肉至亲。所以佛在这里就是说,跟我们平常一般人不是说,哎呀,咱们俩虽然不是一个爸生的,可是如同一个爸生的一样,叫做情均,说与同胞手足无异,故叫做

那么他就问了说,当时你不是出家吗,那么信誓旦旦,那么你在出家的时候,你是以什么殊胜的(因缘),见到什么好事了,你才能够顿舍啊?我们不要忘了这里有一个顿舍世间深重恩爱

讲到这里我再插一个。说为什么我们始终就一种渐舍的情结呢?你看,我们在说你好好修行吧,哎呀,说真的要修行,等我退休了以后,我有时间了一定要好好用功,每天要怎么怎么样,这就是不能顿。说你出家吧,说哎呀,我父母亲不行,还得有人(照顾),这现在到处都是独生子女,他说我去出了以后谁照顾他们,或者怎么样等等,这就不能顿舍。可是我们楞严大顿之法,它的核心眼目就在于顿。我们现在就是渐。就都是,哎呀等我将来怎么怎么样,等我明天怎么怎么样?等我放了假怎么怎么样?老是要这样。可是你都不知道,现前当下就需要怎么怎么样。一念烦恼生起来的时候必须就要怎么怎么样。我们都是妄。我也妄,妄的不得了,念念都在妄,真是惭愧,在这儿讲《楞严经》,哎呀这个名不符实呀,也是很损福报的。所以一定要大家知道,我是个凡夫僧。我也跟大家一起在这个菩提路上。但是我们虽然这个现在修的是权缓之计,可是我们要知道,念念都要顿舍才是大根之利,利根,利根之法。

你想我们常说的,有时候我也跟别人说,哎呀舍不下,说出家。我说怎么舍不下啊。等你想说左舍右舍百般计较的时候,你就真舍不下了。什么叫做顿舍,就是根本不管三七二十一这才叫顿舍,没有其他条件。后来我们一块儿的同修,师兄弟里面也是说了,当时说的有的出了家,有的同修没出成。说最后还是父母亲需要照顾。我说你想那么多真都没法出了。三界内恩爱呀,绑定你了嘛。你顾虑的就是这个东西啊!说到楞严的究竟清净来讲,父母亲就是障道的第一因缘,为什么有父母?三界内才要有父母呀!欲界才要有父母呀!随顺世间说了说,父母恩深难报。随顺出世间来讲的话,你当初认错消息的时候,就是认错父母了,上当了。所以你先不要再说父母亲没人照顾了,那出家人的父母亲不是也没气死呀!还活的好好的,最后都皈依了。

我妈那个时候也是要拿火去烧寺庙怎么的,现在都皈依了。所以就说那个时候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一念,我要出家了,一定要出家了,就是这种倔,这种牛,说过去的业力使然,催促着你一定要到普陀山,马上就要出家。就要离开这个陕北,这就是我那会儿就是这样的。根本不管三七二十一,任何劝导,什么什么都听不进去,越劝越牛,那会儿就是这样子的。感恩这个牛和倔,终于让我顿舍了。什么都没搞清楚就舍了。搞清楚的时候,左思右想就舍不下了。

为什么舍不下了?因为这里讲到什么呀?顿舍世间深重恩爱。大家要知道,恩爱好舍,可是深重恩爱太难舍了。出家就是因为舍不下深重恩爱呀!在家修可以舍恩爱,可是因为你舍不下深重。为什么?深重的爱,莫过于妻子丈夫,深重的恩,挡不过父母之养育。这是顿舍深重恩爱,我们说,长不过爱河,深不过欲海,就是这样百般受控。唯一的方法只有顿舍

所以不见佛法殊胜怎么能够顿舍呢?但是所见的佛法虽然一样的殊胜,可是能见的心,有深有浅,有虚妄有真实。所以这里佛就问,你当初为何顿舍?是发的什么初心?就开始问阿难了。那么这里这个疑问就有承上启下的功用了。为什么呢?首先怜其悲悯,悲哀他说,哎呀你刚从这个淫舍回来,差点就失了戒体了,这是承上,就问你阿难,你当初是为什么出家呀?启下是什么呀?你不要害怕,今天咱们就着这事儿,说说你的病根在哪里?令其无惧,据实回答,叫启下。

那么在这里问起初发心的时候呢,经里就设问,就是说你当时为什么要出家?就跟说,我要,你不是有病了吗,来找我了吗,我要探你的病,那么先问一下,望闻问切,你的病根在哪里。首先就问说,当时为什么出家?如何顿舍世间恩爱,阿难一听,哎呦,正好就上当了。开始一开口就把尾巴给露出来了。

你看,阿难说什么呀?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常自思惟。常自思惟什么呀?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你看他开始说了,第一个是我见如来三十二相。就是看见如来的三十二种相好。我们都知道,佛在修行的中,他有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我们常说三祇修六度,百劫种相好。就是用一百劫的时间呀。修一尊阿罗汉最快的三辈子,最慢的六十劫。一个辟支佛最快的四生,最慢的一百劫。那么修一尊佛,主要修六度,要修三大阿僧祇劫。种这个相好,就是从这个第一相,肉髻相到最后一相足下平满相,这三十二相就要修一百劫的时间。百福自庄严,就是一个相要用一百种福报来庄严。那么,释迦牟尼佛这三十二相,没有用一百劫,用了九十一劫,为什么?就是因为他精进,我不是给大家讲过吗,修精进度的时候,顿超了九劫。比弥勒早九劫成佛。他用了九十一劫修得三十二相好。

那么这个相好呢,诸天龙王和天人都不能够得着这个相好。所以这里叫做胜妙殊绝。叫做胜,菩萨也不能比,最庄严的菩萨也不能跟佛比,所以叫做妙。这个胜妙到极致的时候,就叫做殊绝。是不是有个胜妙殊绝吗。形呢,就是他长得这个长短大小啊,一一皆能够内照外现,皆能够照外内现。形体映彻犹如琉璃。我们知道琉璃的一个特色属性就是透明,琉璃在佛教里面又叫青色宝,我们在讲《药师经》的时候也给大家讲过。为什么天是蓝的啊?大家还记得昨天吗?天的天多么的蓝,蓝天白云,所有的北京人都(赞),今天可蓝了,可白了。信上到处都是那天上的照片,为什么呀?是为了好久都没蓝过一回了。可是大家知道这个蓝是从哪来的吗?须弥山对着南瞻部洲的这个面,南面,就是用琉璃宝堆砌而成的,所以他的琉璃宝辉映在天际的时候,我们现在看见的宇宙,天就是蓝的。因为琉璃叫青色宝,就是我们现在看见的这个青天。当然你们也不要忘了,这个天今天就不如昨天了,不要昨天一念起了又留恋地说,娑婆世界多么美丽啊,可爱的北京,我爱北京天安门。一就走不了了,你看吧,顿舍世间深重欲爱,如果你一念生起来,就跟北京再结缘了,来生很可能还要到这儿做人,那么你想想这辈子在北京造的恶业,下辈子就要去受报。

所以这里犹如琉璃就是讲佛的相好。那么他还进一步常自思惟说,这样的妙相绝对不是欲爱所成的肉身。是因为这个欲气它是粗浊的,父精母血杂乱的这样的一种生态结合,是染污的。所以绝不能生出来像这样紫金光聚的形体来。这是阿难在暗暗地说,因此才决定出家随佛修道。在这个触发下,顿舍世间深重恩爱

阿难在这儿还嘚吧嘚,嘚吧嘚说了半天,殊不知,就把自己的病根儿给暴露出来了。大家发现了吗,哪两个病根儿啊,

一个我见如来,还记得《金刚经》里面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你怎么能说,我见如来呢?你只能见到这个爱色粗相,不能见法身。所以他这里第一个,见就错了,照见五蕴皆空,你怎么能以根尘相对而说有见呢?这是第一层。

第二个,常自思惟。南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无念心体,唯佛独证。九界已还,必落有念。所以你这个常自思惟,思惟就错了,因为佛法是无为之法。两重,一错再错。

所以此言一出,佛即知阿难的病根儿。就把脉就知道你的脉在哪里了。为什么,前面是以粗重的欲色而落到淫舍。这里,以微细的色欲而错了初发之心。为什么,他看见如来的这个殊妙色相,而且还起心动念思惟,这不是由爱欲形成的。好像我们一般人来听的话,这已经很合乎常理了。可是这个常情常理就是第一障道,不能得首楞严大定的出错之处。

就像南怀瑾老人家在讲《楞严经》时说,这里就属于追赃断案,就是偷人的小偷一样,把你的赃物拿了,才能断这个案,你偷了什么东西呀,审出来什么啊,阿难是为了见佛相好,才出家学道的呀。以妄想心,以爱舍爱才出的家,那么你这个家是真出家吗,出的是世俗家,不是出的烦恼家,不是出的无明家。那么心中的一念对佛的美感生起,马上就这个爱见就层层递进,片片儿,一片一片地包围。最后无怪乎发展到摩登伽女一个咒起,他就迷失本性,堕入淫舍。这一念起,念念起,就导致了这样的结果。所以说这个一脉相承而来,正是情有可原之处,这是跟前面堕入淫舍的缘由就从这儿起的,这就叫病根儿。

所以我们这里呢对这个审案呢,我们也要来说一下,其实依照常情的话,我们现在都觉得,说哎呀,不要说什么,稍微人长得漂亮一点,就说哎呀你过去老供花啊,老赞叹别人,老不发火,你长得这么端正,你嗔恨心淡,所以说供花的话说,长期供花,来生这个相貌殊妙庄严嘛,常念观世音菩萨还说这个端正有相呀,我们人都是从这个相上来起信的。那么这是常情。

我记得我在四川文殊院里面也见过那个马师爷,有一个叫马师爷的和尚,他怪得很,几十年不洗澡,夏天我记得他呀,我们坐在,那个时候文殊院那个茶园子里面喝茶,他几十年不洗澡,就拿一个破扇子在那摇晃,头上长这么个包,见了谁都骂骂咧咧的,那么他这个老人家呢,身上有体香,就像婴儿那种味道,几十年不洗澡我们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不臭,也看他出汗,几年前我都闻到了,还有一个居士跟我一块儿去的,是他先闻到的才告诉我,我才鼻子竖起来一闻才知道。几十年不洗澡,这就叫做不是腥臊之气啊,他修得好啊。

还有一个叫常厚老和尚,他往生之前,我去给他洗澡,原来觉得都这么老了,这我真没给别人洗过澡,说实在的,都八十几的老爷子了,那师兄在一起,也不好意思啊。他一个人怕老和尚给在浴室里面滑倒了,说洗吧,那真的是衣服一脱浑身的皮肤就跟婴儿一样,你就生不起来一点(厌嫌心)。觉得说,哎呀这个老人气这么大,这个皮皱啊,没有,就想生那种心。自然而然还生不起来。只能一味地赞叹说,啊呀真的是一辈子戒律清净。

我们都是从这个相上呀(去执取),大家都是。无论世间的这种俗情的贪染,还是修行。乾隆皇帝有个香妃,她体上有香啊,这不知道什么业力呀。违反常情的,我们都觉得它特别好,何况说这个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之体相。可是这里还是他的起错一念心,起错的纠结所在。

这里,如果依着我们常说的,唯识上不是也要讲分别起念么?这里说我见。见呢,就是属于自性分别,与生俱来的这种分别,一见,马上我见,见到有一个形体,接着,又开始觉得说,此相非爱欲生,用思惟说这个相肯定不是爱欲生的,这叫做随念分别,就是随着我的念头,又进一步加深我的执着,再进一步还自己说,哎呀有这样好的这个不是爱欲生。那么为什么呢,因为爱欲是一种欲气粗浊,这样所生来的,这个就叫做计度分别了,又是分别上的分别了。你看,一念中,一念一分别,再分别,从自性分别,随念分别,到计度分别,落到妄想中来。出错就错在这儿了。已经跟首楞严隔了十万八千里了,如来藏心就失去了。

什么叫自性分别?就比如说,看到了这是一个人,对不对。那么随念分别,就是这个人,人名叫什么,他是宏海,他是某某居士,这就叫做随念分别。再进一步说,这个人长得高呀矮呀,穿的是僧衣呀还是俗服呀,居士服呀等等,这就叫做计度分别了,一层比一层重,一层比一层远。所以我们说,如果你不能如是我闻,推比度量,越推越远。这就是阿难这里所犯的毛病。

但是如果从事情来讲,我们还要理解一下。说佛这里说,阿难你一开始,原来是发的这个心,一问阿难是如此发心的。按照常理说的话,我们见佛相好,赞叹也是无可厚非的。那我们为什么还有佛像端坐在这个佛龛上呢?为什么还要顶礼膜拜,还要赞叹佛的相好,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呢?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呢?为什么呢?不是说佛相,见佛相不好,因为我们弘法的时候,有时候还是缘佛相才发的初心,这也是对的。但是,不要忘了,这里的阿难的七寸所在,就是由于有见有思维。

因为《楞严经》它是棋高一着,起步就比别人的终点都要高啊。所以你看,他在这里破的时候,还不是破的恶心,而是破的善心。我们这里一般的实行分别的时候,正在进行的时候,这里他发的心是见佛相好,这是一种善心,欲法心,好的欲。为什么这里还要破呢?从这里开始,既然分别都不是真心,就需要破尽。如果我们破一个秽恶的心,就是比如说,他是诽谤佛法,不信三宝,那么我们要破,那么还要赞叹他的净善之法,他的清净善法。可是善法有留存,那就说明你这里还有起心分别。所以一开始直接就破你的善法。善法尚须去破,何况你的恶法呢?

所以《楞严经》的起点之高,究竟之觉就在这里,直接就把你世间的一切,最善之法都舍去了,直接说的是出世间法,你的心在哪里。所以你既然有见有思维,就给你明着明白了,你就把马脚给露出来了。那么既然要露出来的话,他还要给你说一说,你到底错在哪儿了。错在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时间关系,我们休息十分钟,下半场来再讲心在何方,阿弥陀佛!

好,诸位同修!我们收心,收心再回到这个楞严法义的定境中,我们沉浸在这个法义的时候,本身他也是一种貌似禅定吧。知道在这里边我们的心是恒守在这个法义上的,那么我们再来开始。刚才讲到的说,是这样的一种,阿难把他的病根给暴露出来,那么在此情况下,我们就知道,佛就要开始发话了。发话的时候呢,佛,你看这里,还首先佛言善哉,阿难

善哉的话,一般我们常说的善哉,善哉,阿弥陀佛!有时候是一种赞美,说你这个做善事。有时候也是说,哎呀,你太有悟性了,你了解了,也说善哉,在经里,说你明白这个法义了,心心相印了。那么有时候呢,表达的就是说要安慰一下你,特别是这里将要开始破斥阿难的错误知见,先要说,哎呀,阿难呀,说善哉阿难,就是跟说反义一样,欲擒故纵一样。

说你可知道呀,一切众生从无始来为什么有生死,就不知道无始来的一念无明一转,业风吹荡,就违背了,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感觉,什么状态呢?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刚才有居士就来问我说,那我也不知道如果这个常住真心什么也没有,那怎么去,这个世界还怎么办呢,我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这就是由于无始来,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为什么觉得没有意义?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我们轮回的根源。那么这个法义我们现在不细讲了,往后,所有整个一部经典就是要讲的为什么会有轮转,此想不真。

什么是性净明体?什么是常住真心?常住就是没有生灭呀,真就不是妄的呀,性净就是说由来都清净,不是洗清净,洗完脏的显示出来清净的呀。所以就叫做常住真心性净明体。那么为什么呢?说你如果现在,汝今欲研无上菩提,你现在欲研究无上菩提。真发明性的话,你就应该直心酬我所问。大家要记住,这里的关键点是直心,我们的心不直,由来已久了。我们现在任何的认识都是用这个妄想的识心的分别。

在这个上面,在这个佛相上。你看,还是见佛以后,思维妄想见佛的三十二相。那么这个时候,就有能见的见分和所见的相分,对不对?有能见,有所见。那么,见、相二分,什么叫相分呢?就是所见的境界。什么叫见分呢?就是能见的感知功能。见、相二分,本来就是这个根尘混合的,最为难分的,就是真妄最为难分之处。在这个情形下,凡夫就以为离外在的这个境界没有一个所见,离我的眼根没有一个能见。以这个能见的根见所见的境,根尘相对,妄心就生起了。殊不知,这个所执着的外境都是妄境,能分别的内心皆是妄心。妄心取妄境,和合妄生,和合妄死,皆是迷昧。真心常住随业流转,就是这里讲的无始以来生死相续。为什么?就是因为从来没有直心,没有直心。

还记得《维摩诘经》里面讲到的直心是道场吗?还记得六祖慧能大师讲过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吗?我们现在就是不知道将这个直心。佛在这里讲到说,你当以直心酬我的时候,就是说你要首先端正你的态度。

我们现在学佛的态度如何?端正什么态度呢?就是首先一直以来你从来都是以妄想分别心,错认菩提路。而不知这个直心才是这个首楞严大定,才是这个如来密因,才是这个修证了义,才符合菩萨万行的标准,才出台了,叫做直心,我们现在妄心。

直心有两种,一种世间直心,这里就要求阿难,首先你以世间直心酬我所问,你是不是,为什么今天误入这个摩登伽舍。第二个,你以出世间直心,这里的要求就是,你必须以出世间直心来开始面对我的所问,为什么?以出世间直心,就不能够起心动念,以能见,见所见。有二元对待分别就是曲,有左有右,有前有后,有能有所,就是曲了呀,不在一个点上,一个直面上。所以这里讲的直心。我们修学佛法,都是因为心直了,我们的志向才稳,志向稳了,信愿才坚固,那么我们的行才能坚持,我们的果才能圆满。

所以这里大家要知道,不是光为阿难,阿难就是善巧方便,为我们现前众生代言。我们长久以来不直心,把世间的习气都带到学佛门中来了。你看动不动有时候还给他找借口,美其名曰什么方便善巧,你一定要方便善巧,随顺世间,恒顺众生等等,就不断的把他哄哄哄,最后把他弄死了,法身慧命就灭掉了。什么方便善巧呀,你们就得听我的,我这里是直心。不要随顺你的心,就是要直心,

所以我常说,二百五精神就是直心嘛,修行,二百五嘛,我们现在就是左顾人情,后顾他意。你没听过,孔子都说,乡愿德之贼也。乡愿就是说在乡里邻居里面谁都说他好,谁都不说他不好,这是道德的贼。世间法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出世间。说到出世间,出生死海就是要心直,我们说知行合一,我们说解行并行,我们说表里如一。为什么要人前要慎口,独处的时候要慎心呢?就是希望你人前人后都一样,这就特别难做到。

可是修行必须是最基本的,要开始这样。我们就是不能酬这个直心。特别是《楞严经》的这个宗旨特色就是一个直。你看直心面对生死的根本就是淫欲心为讲经的缘起。直念这个真心为什么不显呢,就是因为你有见,有思维。直念入道的修行的方法,直心方法就是顿舍,直面我们的根本烦恼就是深重恩爱,都是把它,把你的这个内心,窝脏之处给你血淋淋地剖析开来,容不得,没有藏身之处。所以外道,愚痴的人首先就说它是伪经。那么这里佛就告诉阿难了,你必须从直心开始,这样的话,因果才相续,有直的因才能感直的果,佛果就是不生灭的直心之果。

那么这里,如果你是历位进修,乃至成佛,终于起始。你看为什么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他不说始终地位,说终始地位,就是要你把终点的这个状态,用到起始的步伐上来。佛果就是清净无染,直的,那么你因地就必须要直的,不生灭的。所以这里有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大家如果说我们的心永远是直的,那么修行证果势如破竹一样,太快了。我们的五十二阶次位就是因为我们的谄曲虚伪心一点一点地纠。

所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念佛为因,成佛为果,这全属于直心范围。你修好了吗?你都不信,你不信念佛为因,修行为果。所以还得加那么多的六度万行,还得修那么多的等等等等。为什么?就是我们的心不直,一下子直不起来。

既然这个心是妄识而起,分别而成。那么这个妄心就一定会有三种错觉,不直心的话,心在哪里?第一个,本来不是心,我们以为是一个心。所以众生就执迷有一个心相存在,有一个心。待会儿就要问心在哪里了,那么本来这个心没有体,众生就以为有一个体,我们一说就拍胸脯子,就以为心在这个地方,有一个体,有一个心肯定存在,我们心在琢磨事情,思维事情,心想事成等等这些,就觉得有一个实体的心脏,能思维的一个东西存在。这个心本来没有一个处,方所,在哪里,可是众生就迷执有一个处,刚才提前讲,在这个胸脯子里边,就以为就在这儿。

所以这里马上佛就开始说,不计较前面的两种分别,不计较你的心是不是有一个心,有没有一个体,只就问着你处所在哪儿,心在哪里呀?你告诉我心在哪里?只揪着这个最后一个着落处说,心在何方,而开始启动审讯酬答,一连七处征问,问了七处征心。这是下面的大篇内容。我们要开始贯文了。

下面这一段开始,我们就要希望大家高度地集中精神,现在我们开始讲这个七处征心,就是要一心,一处一处地,一段一段地往后贯。那么希望,虽然我不是佛,可是你们就要是阿难了,你们现在就要饰演阿难这个角色了,依此而行问答。所谓的见色起心,心目从何而起啊,你既然见了佛的,眼见佛的相,心思维佛的这个好,那么你的心和目,你的心和眼见到底在哪里呢?从何而起,落在何方呢?下面就开始,这段就开始问了。我们一起来念,找着了吗?阿难,我今问汝开始,找着了吗?那么,好,一直念到唯心与目,今何所在。记住,我们的步骤是又要稳,又不慢,记住了吗?好,一起来。

“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将何所见,谁为爱乐。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故我发心愿舍生死。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使汝流转,心目为咎,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

阿弥陀佛!这一段佛就开始问了,说既然你是如此,那么我就今天要问你,大家发现了吗?这个根器呀,有利有钝,一部《楞严经》,七处征心,十番显见,整个首楞严大定,头一句话就可以搞定,什么呀?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两句话,将何所见,谁为爱乐。你看,这一句话跟我们达摩祖师当时问二祖说把心拿来,觅心了不可得,把罪拿来,我替你忏,谁束缚你,你不得解脱。一模一样的工序。

可是呢,阿难,这里不是说阿难不是上上根器,就为我们现在代言,不能够顿见法界,觅心了不可得。大家想想,我现在问,念佛的是谁?听《楞严经》的是谁呀?啪地一拍,谁在听到这个?如果说你是上上上根器,就这一问一念就能顿悟如来密因。是谁呀?哪儿么?阿难就悟不了。

本来一部首楞严,这一句就搞定了,将何所见,谁为爱乐。谁在见佛的相好啊,这个相好是谁在爱乐?谁呀?谁么?谁是谁?既然不能够如此夺破,我在讲中观的时候也给大家讲过,这就是说心在何方,问在何处,心在何方。你根本就搞不清楚,觅什么呀,心都了不可得,哪里去找心呢。所以这一问就把楞严如来密因给搞定了。可是利根人才能如此一问便知没有见者,没有爱乐者。钝根人只好下面又说了一堆,从内从外,从中间从根,又说了一堆。

那么这里呢,佛就告诉了说,你首先要知道你的问题出在哪里,如捉贼一样,一个国家打仗,你要知道对方的兵覆藏在哪里,埋伏在哪里,知道后,你才能转到后方把它消灭,打这么一个比喻。无始以来,那么你就是心和目,就是你现在出错的这个地方,我现在问你,你的心和目在什么地方呢,结果阿难还在那儿又嘚啵嘚半天。

你看,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胜相,由心生爱乐,所以我才发心愿离生死等等,又给他说了半天。这就叫做一错再错,既然一错再错,我本来啪地一句,夺破就是说马上就说你没有心,了不可得,你还听不明白。那么只好纵破,就是下面,既然你说有心,那么我且问你,心在哪里。你看,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好,这还蹬鼻子上脸给点阳光就灿烂的不行了。你看,阿难就没完没了了。

我们接着再往下看他就七方面来辩解。下面再往下读一段,阿难白佛言,故我在堂。得远瞻见。到这里看见了吗?从阿难白佛言,找着了没有?这会我们就一定要盯紧呀,这会就看我们的定力,看我们能不能随文入观,一定要盯紧不要打妄想,一打妄想就进度跟不上了。一起来。

“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纵观如来青莲花眼。亦在佛面。我今观此浮根四尘。只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祇陀林今何所在。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今祇陀林实在堂外。阿难。汝今堂中先何所见。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次观大众。如是外望。方瞩林园。阿难。汝瞩林园因何有见。世尊。此大讲堂。户牖开豁。故我在堂得远瞻见。”

阿弥陀佛!这段话的大意,现在我们就要开始大意了,七处征心。最后再总括。这段话的大意就是佛开始起问了。说阿难,心目何在呢?阿难就开始给佛答了。说世尊呀,一切世间的所有的这种生类,这里说了十种异生,我们知道,后面讲到众生有十二种异生,什么是十二种呢?我们常说的有胎卵湿化,有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人是什么生呀?胎生。鸡是什么生呀?卵生。那湿虫是什么生呀,湿生。就是在潮湿的地方湿生出来的,那么饿鬼是什么生呀?化生。各有各的生法,其中除了这四种之外,还有有色、有想、非有色、非无色、非有想、非无想等等。那么十二种生其实还应该加上无色和无想两种心。像无想就是无想天,无色就是无色界。但是不要忘了我们这里在讨论的是心和目所见。无色,目不能见。无想,心不起作用。所以这两种都除去。

阿难在这里说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对吧。说的说只有这十种范围内,无一例外的把识心认为就在身体之内。你看,他就首先在这傻乎乎的以为心在身内,而且还讲了理由,说你看,我看如来的这个青莲花眼,说你的莲花眼也长在面上么。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观察我自己也是这个浮根四尘,就是我们一般都认为眼根,比如说眼睛,它是由,我们说五尘是色、声、香、味、触。对吧?可是眼根一般没有声音的作用,那么它就会有香,这个色、香、味、触。没有声,因为眼根对声音不起作用,色香味组成的眼根,就浮在面上,意思说,您老人家的眼不是也长在你面上么,我面上也有这个眼,也在我面呀。所以我的心就居在我面的里边,我们用心看外边,眼在外边看你的形象,心在身内思维你的状态。我的心当然在我内边。

在这个时候佛就问阿难,既然你现在坐在如来讲堂内观察一下祇陀林,就是外边的祇陀林在什么地方?阿难就越说越上劲,又上当了。说什么呢,说此大重阁讲堂就在给孤独园中,我们现在讲堂就在给孤独园中。你们就是阿难,你们现在随着我得听,我们现在的维摩讲堂就在这个居士林内,那么维摩讲堂在居士林内的话,这个居士林就在维摩讲堂之外。对吧?佛就一听说,越说越上劲儿,越上越大。佛就问说:那你在讲堂中看到了什么呢?阿难就说:我在讲堂中最先看到如来。比如说看到如来佛。其次又看见大众,如是次第再向外望还看见外面远处的园林。对不对。一般的场景都是这样的。

那么佛就问阿难说:你以什么因缘看见外面的园林呢?阿难又说了:因为讲堂的窗户是开通的没有障碍,所以我透过讲堂能够看见外面的园林。越说呀把尾巴越露越长。上当了,这个时候,中间插了一节,我们来一起读这段话。尔时世尊找着了吗?一起来。

“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阿难顶礼。伏受慈旨。”

阿弥陀佛!好了,到了这段。那么特别要说明,说这段话呀,在圆瑛法师讲《楞严经》的时候呢,就把这段话给剪接在前面的那个,就是说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然后所有的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给加在那一段后,你们知道这个典故吗?有知道的啊。

为什么呢?圆瑛法师的原因就是他觉得一问一答刚好丝丝入扣,那么把这段话加在后面这里呢,就觉得不伦不类,不前不后,有点突如其来太突兀了。那么依本人的理解,窃以为就是说个人因缘,当然圆瑛法师也是用心良苦。可是在此之前所有的大德包括蕅益大师,包括这个通理法师和《正脉疏》的交光法师等等,他们在做的时候都没有擅自移动经文。那么一般我们通常会理解为什么呀,就觉得说,经文不可以乱改,纵然它可能是流传过程中弄错了,那么也许说弄错了,也许就这么流传下来,但是我们还是不要去动它,一动后人就以为说经文可以随意篡改,有这个流弊。

但是我觉得,这一段在这里非常符合人之常情恰似其分,为什么呢?经文里在这个紧急关口佛才说你所有都错了,我现在趁这个机缘巧合之处我才告诉你说,真正有妙三摩提,就是真正有大定在叫做大佛顶首楞严王,你这个东西你听都没听说过这个定境,为什么呢?才此时此刻正好向你宣说。因为一问一答,所有你的毛病,你的病,我把脉都把到了,你的问题出在哪里,那么现在我要告诉你的问题出在哪里,你还未必能够接受,现在我已经引蛇出洞了,我才知道你的问题在哪里,而且我可以把你的错误反驳为,就是让你知道你的错误在哪里。你刚才已经把这段话全部把他的错误露出来了,你的思辨逻辑上你的问题出在哪里,越说越错。这个时候紧急关头呢,佛就打着七寸了。正好这时候才,说瞧你一错再错,现在正是时候才可以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呀。从这里我们才发现这个《楞严经》的契理契机。

为什么说它特别的接地气。诸位同修想想,为什么它特别的接地气?它是一卯扣一环的,你看从阿难第一重误入淫舍的时候错在哪里?错在他道力未全是不是?那么第二重,阿难说当初出家错在哪里?错在眼见佛相心生爱恋。爱,贪爱。那么第三重的病根在哪里呢?就妄识当做真心,还美滋滋在这里说心就居在身体内,正好启动了佛应病施药的机关,错认心了,越来越微细,越来越表现了。虽然表现的越来越微细,可是他的错误显露的越来越明显。非常巧妙,所以这一段绝对没有错放在这里。正在这个时候冷不防才把这个首楞严说你错在哪里,正在你对心执在心身内的时候,你才说这个起点就是你的病根,最要命的那个穴道,穴位。

所以这里,佛才在这里言归正传,借此说有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都是依着这条路超出妙庄严路的,因为佛的果位叫做妙庄严海么,所以成佛之路又叫做妙庄严路,诸位去普陀山,码头到这个普济寺呀,我们现在去是坐车,其实原来还有一条老路,就是古人去朝山的时候直接从码头到普济寺翻过一个小山坳,很近很近,那个就叫妙庄严路。

所以这里呢,佛就给阿难把这个给点破了,并且说,汝今谛听。什么叫谛呢,就是在这个紧急关头的时候,首先,谛就是你要每每的审查,详细的思维,详细的思维这个语义,我说的这个法义,一点都不能够漏失,这叫谛听啊,审详意,详细的审查的意思。第二个呢,真实义,就是你要以真实的心来听,不要以我们的生灭心来听,因为你一直就用生灭心来听,这是给阿难说,这就是我希望大家也能够用这个真实的心,紧扣法义。设身处地,以阿难自居来听听到底心在哪里。我们再往下读,一直读到住在身内,无有是处,一起来。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阿难答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阿难。汝亦如是。汝之心灵一切明了。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内知。云何知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阿弥陀佛!这一段的大意就开始明了了,说你既然,我们就说大意哈,大家把这段经文就这么贯下来就可以,明白说这一段主要的这个法义。说阿难,如你所说,你刚才不是说了吗,说我先在堂中看见大众,又因门户开豁,所以看见外面的园林。那么佛就问阿难:如你所说的话,是否有众生,在这个讲堂中,看不见如来,而能见到外面的园林呢,有没有这样的情形呢?阿难就说,看不到讲堂内的佛,您这尊佛,而能见到外面的林泉,说怎么会有这个道理呢,你在里面都看不到里面的情形,怎么会看到外面的情形呢。

佛说,你就是这个样子的呀。你现在对一切的事情你用这个心灵都能够分别了知,那么如果你的心确实在身内,那么这颗心就一定是如你所说,先看到身内之物再看到身外情形呢?是不是这样的?那么既然这样的,那么你就应该先看到你的心在身内的话,你应该先看到你肚子里的心肝脾胃,纵然还有这个后面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说又是什么意思呢?因为我们不是有离中知和合中知么,有的东西要离开了才能看,说心肝脾胃纵然这个,离你的这个能觉之心太近了,就像眼睛离这个眼睫毛太近了,看不见眼睫毛是一样的道理,但是眼睛总可以看到胳膊腿吧,这里的意思说,纵不能见你的心肝脾胃,那么你的指甲生,头发长,这个经络脉络等等这些动摇转动的时候呢,应该也能看得见呀,怎么看不见呢?为什么看不见呢?如果说不能见内而见外的话,如你所说,堂外不见如来有何分别呢?

就是说,如果你看不见肚子里的这些筋转脉摇,那么你现在所能看见这个你的心在身体之内,就如同说你说人在讲堂之内看不见如来,而看见外面的景色,这不是有违你自圆其说么,如此说来,就说明你的心绝不在身内,第一重破心在身内。可是这个一念妄心动,百千劫缠绕,大家想想,如果不在内,我们的执着总是执着起这一头,就执着这一头就出现了。执着一百块的时候说明还有五十块这个二十块,它是同时就出现了。所以我们的一端马上执着升起,另一端就如影随形。你看既然不在内,那么他就一步错步步错,虽说了直心了,可是心还是不直,他马上要执着一定在外,内与外,相互对称,另一头执着就出现了。那我们再一起来看,第二个征心执着心在身外,找着了吗,阿难稽首,找着了没有,一起来。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抟食。归祇陀林。我已宿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阿难答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阿弥陀佛!这段话就是开始破阿难的执着心在身外,大意如何呢?说阿难又开始顶礼了而白佛言,说我已知悟到我的心的确不在身内,为什么呢?就好比说,点了一个灯,我们屋里不是点灯么,那么这个灯光,这个从屋里点,一直随着这个灯光先照到室内,最后又照到从门口窗户照出去,照到这个室外面遍及这个庭院的时候呢,一切众生不能够看见自己的身中,您佛刚才不是说了我为什么不能看见自己身为什么呢?就是由于我只能看见外面的事物呢,就是由于说就像灯光在外边一样,外边照着,那么只能见外而不能见室内,这个道理我现在觉得很明白不会错,给佛还信誓旦旦的表这么一番态,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那么佛就告阿难,顾左右而言他,先打比方,说什么呢,说这些比丘刚才跟我到室罗筏城,也去这个循方这个乞食,抟食么,这里所说的有一个概念叫做循乞抟食抟食是什么意思呢?大家知道我们的食有四食,不是有这个段食还有触食,比如有一些鬼神啊,他吃东西就是触这个风气,触一下就饱了,不用一口一口的吃。我们这儿一段一段的咬碎了吃,叫做段食。四食,还有这个鬼神这叫做触食,那么还有一些比如说这个色界诸天,他们吃东西叫做思食,思维就可以养这个色身。那么再上面像无色界的话它就叫做识食。就用意识执持他的禅定。养活他的生命过程。四食。

那么我们这个世界都用的是段食。当时佛在他乞食的时候,他就是叫做抟么。抟的意思就是把他搅一搅这样搓成一个团一样。然后一口一口这样揪着吃。印度人吃饭,你看西藏的喇嘛什么的,西藏人现在吃糌粑不是也是这样的。那就是抟食的一种。那么佛这里就是说我跟他们一块去抟食回来,我已经用过斋了。那么你看这些比丘一个人吃饭众人肚子能够饱吗?结果阿难就回答说,当然不能饱。一个人吃饭其他人怎么能饱呢?哪怕这些人都证了阿罗汉了,但是他们的身躯性命是各个不相同的,怎么能这个人吃饭让大众饱呢,不可能呀。又上当了。

佛在这里用了一个很巧妙的比喻。用什么呀,用吃饭代表身体,用诸人能不能饱代表心知。一个身一个心。就是说你的身体是身体,你的心是心。身体代表一个人吃饭,心代表众人能饱吗。打了这么个比喻。

那么他就问了说,如果你的觉了之心确实在身外,对吧,在身体之外,那么你的身和心是相离的。自然互不相干。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你的心有觉知的话,你的身体肯定不能够感受。对吧,他是两码事儿。那么反过来说,如果你的觉在身体之中的话。那你的心也不能有知觉。因为你的觉知在身体之中,你的心跟身是两码事儿。那么身觉的时候心又不能觉了。是不是这样的啊?

在这种情况下,佛就说我把这个兜罗绵手展示给你看。佛把他的手给张开。为什么叫做兜罗绵呢?这也是佛的三十二种相好(之一),捏起来就跟海绵一样。印度西域有一种棉叫做细香棉。这种细香棉非常柔软,颜色白的就跟雪霜一样。跟那个下的雪和冻的霜一样。那么这是他的一种相好。他把兜罗绵手展示给你看的时候,你的眼睛看的时候,你的心起分别吗?记住这时候,眼就代表身,心呢。你不是说心在身外吗?那么我的兜罗绵掌,你的眼根看见的时候,你的心有没有分别?阿难就说,是的呀,我的眼睛看见你的手的时候,我的心就明了说这是你的手呀!佛就说了,既然你假如眼睛看的时候,你的眼睛是身体呀,那么心也能感知,你怎么能说心在身外呢?在这种情况下,如你所说能觉了心在身外还是不对。这就是七处征心,第一处心不在身内,第二处心不在身外。

那么诸位同修,我们在觅心了不可得的过程中多么的累呀。心到底在哪里呢?心在哪儿呀?为什么祖师们说,要念佛念得没有能念之心和所念之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为什么参禅要参的不知有身,不知有世呢?为什么在诵经的时候印光法师说,诵经的时候根本不用考虑前一句什么意思,后一句什么内容,但看,就是看经一个字一个字地尽管阅去就能够开悟呢?为什么祖师又说,佛法在恭敬中求呢?就是对于三宝为对境的时候,你是弟子礼,那么你的弟子礼恭敬到极致,就是忘我之际。为什么,这些密义深藏在哪里?说诵经的时候不要依文度义,只要一味地诵就可以了,至诚诵就可以了。我们一般都知道说,世人知道解义是,都知道依文解义为贵。不知道真义就在恭敬、专精、受持中。这就是我们的修行的意义,闻思修。

到底心在哪里呢?心之所在就在之,求之不可得处。等你有一念求心生起来的时候。心已经就不在了。当你到处去找的时候就找不着。若言其有,不在内外中间。若言其无,具造百界千如。就是说哪儿哪里都是心的体现。你修因证果都在如来密因之中。你不管诵经念佛,念念都在首楞严大定之内。心就在,所以说这里呢,阿难不知道心在其了不可得之处,所以到处去找。一会儿说在内,一会儿说在外。以这个卜度思量之心去找心之所在。那等于痴人做梦一样。所以说古人一听经闻法,顿见如来藏密因,彻证无生法忍。就是说一下子就找不着心之所在。咵的,把这遍法界心打开,而且悟证同时。就是经文里边不断的去说,有证阿罗汉果啦,有证初果啦,百万人天立码就证无生法忍呀,证三果,预流呀,二果三果等等不断地说。因为他咵地一下就悟到心之在了不可得之处,无心。

我们现在听法的时候,就是越听越上心。执着的就一听这个法义,马上就把这个条条框框给匡得死死的。他不匡自己他匡别人。所以在这种百般不得其解,找不着其心的这种困境中,我们末法时期的人都是困境中的人。就是不断地一向多闻未全道力。连这个都不如,这种情况下才在末法时期,提倡修信愿持名之法。当下就用这个真信切愿之心,念念都在了不可得之上,随顺诸佛真实教诲。

今天我们七处征心,只征了两回。下一节那我们还要讲到这个五处征心。剩下的五处也要继续征。那么有一个要求,就是回去我们要读经文。多读一读。然后这七处征心我们就是大版块大版块儿地讲了。因为我们也不要去一点一点,大版块大版块地讲完了以后,我们再把七处征心的这个概论一下。最后导讲到净土法门的不思议之处。这是我们下一次课的大概课程。就是在一星期之后的星期天的上午早上九点。现在我们一起来合掌回向。

闻法功德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

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

上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好,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