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讲)

好,请大家合掌。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好,请放掌,阿弥陀佛!

各位楞严道友,各位同修,大家上午吉祥。那么在前一讲的时候,我们主要跟大家分享了这个五蕴即如来藏妙真如性,是这么一个内容。今天开始,我们要讲六入了,眼耳鼻舌身意。那么说实在的,因为毕竟《楞严经》这么一大部的经,可以是说经中之经了,大家听得不知是否有些吃力,特别是越来越往后。其实面对这样的一部宝典,谁能够敢说轻而易举就一目了然呢?我们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一边要严谨地看它定格的法义,这就是我们讲到的如此的专业的名词术语,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这是一方面,要守好,因为佛法千百年来的流传就全凭守着这个。那么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去掉一些,尝试着学会去掉一些厚重的文言等等这些专业词汇,要放飞一下这个思惟去参会。

要学会参会。比如说吧,上次我们讲到五蕴,那我们一般读《心经》都知道说照见五蕴皆空,可是我们在讲这个五蕴的时候,它是很难当下就是在这个五蕴上面起观的。为什么说连这个二乘人阿罗汉他都是说,照见五蕴皆空的时候他就认为五蕴这个法又是实实在在是真的,就照不下来。所以说我们讲到五蕴也罢,我们这里讲五阴,今天我们要讲六入,乃至后面连续的这个十二处、十八界,其实说白了,就是我们的身心世界,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感受。当下我们在解析我们生活、当下的生活的时候,所有组成的内容部分就是这些。

那么我们就可以理解,比如说从当下我们来反观感受一下,你说我们每天都是眼睛一睁都觉得活着,是吧,那包括眼睛闭起来它还是活着呀,那么这种活着,它就是被这种幻相幻觉,它是无限地密不透风地给牵引成形。我不知道你们都觉得说,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在这种尘境之中的时候去生活,可是这种生活基本的内容都是一个,可以是说我们已经久而久之,养成了一种心甘情愿地,被动地在这个幻局里面,它是一种伪活着。大家能明白吗,它是一种伪活着。

当然要窥破这个伪很难,包括我们讲经说法,大家现在理解我说的这个伪活着的内涵,还要在这个伪的层面来进行透析。那么这种自以为是活着的假相,它其实并不是真正本身活着的感觉,真活着。可是我们来学习七处征心、八番显见,这个四科会如来藏,它就来回的这样皆是虚妄,这样法法归真,不断地这样来回涤荡,就是佛陀用这种智慧来提醒我们,提醒我们要学会反征,反观、征问,就是变我们被动的这种心甘情愿地在这个局里面,要变为主动的,要开始要明了。所以说当我们每天在生活的过程中,如果能匹配上反观的这个心绪,那么,你想我们活着活着为什么。

大家知道禅宗里面在行禅的时候,大家坐着,然后大家绕起来,绕起来绕着绕着,突然间香板一落地,马上就定住,就定在这个,就跟孙悟空使这个定身术一样,定,所有的师父们都不动了,然后又做这个,再这个声音一起,然后各坐归位,再依然如故地在这儿打坐。

我们在生活中也可以这么定,不管身体也罢,特别是这个心思,我们的妄想念头,你定在那一刻,反观说,诶,当下我活着,这是什么样的?这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怎么成这样的?那我们在讲五蕴,色受想行识,色就是一切的物质,受想行识是我们所有的心念,在这个层面我们要反征,问自己。如果你常能这么地作意,如理如法地作意的话,有时候会觉得说,啊呀,好像虽然我每天活着,我们从来不曾知道自己在活着呀,好像不知道自己在活着,就是那一念起来的时候才真正说,真切无缝地、完全没有代沟地对接自己当下自我认知、我活着的感觉。平常都是心向外求,都不知道,到这个时候可能才能够如此的近距离地触摸到,当下我活着的真确感觉,才似乎面对了生死。这个是很微妙,也很奇妙,但是它居然是本来面目。所以其实我们从开始讲到前面的法义到现在都是在反征,在参问,征就是征求的征,征询意见的征,我们在打字幕的时候要听明白了。那么把这种常态和非常态就是我们始终在调换,如果我们常说的你这个,说专业来讲说你的心往道上会,说这个平铺来讲就是你的常在状态,那么你一定要心思往这个上面来再思惟,重新思惟。那么这一切的我们刚才讲到的幻觉的组成部分,其实都是真实的说明、显现,这一切。灵动起来的话就是我们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就这一切生活的遭遇,乃至任何的点点滴滴的过往,都是对这个真实,也就是这个道,这个明心见性的心性,都是对这一个本来面目的什么呢,它就是一个提醒和述说。乃至这个提醒和述说本身,它也是一个当下的提醒述说,就我们现在正在,念念在述说和提醒。

所以整个你看,为什么说首楞严大定,一切明暗色空、身心世界就是一部首楞严,血淋淋的,开始给大家讲的时候,身心是血淋淋的、最新鲜的当下首楞严大定。所以我们在学到这个时候,就要不断地感触。你看明心见性这个心性本身处处都在,可是又这么难以感受到,它需要我们用超情离见作为背景,现量地去跟它融合共鸣。那我们现在讲的内容已经跨入到这个操作、思惟的层面,大家明白吗?

所以我们讲五蕴,大家也不要被五蕴这个专业名词,就好像说五蕴离我远远的,我得好好地理解,认真地学习。理解、学习乃至包括想要好好的,乃至有时候懈怠一下,打个妄想,进进出出,都是五蕴当下本身。你看禅门里边讲到的说,你的后脚跟能不能跟得上。都是这样的,佛法简单得很,就这么简单的事我们就思来想去,种种这个卯足了劲儿都悟不到,就怎么也触摸不到,你说这个确实是难以,这个不可思议之法。

那今天我们部分要讲到会六入即如来藏性了,大家还不要被吓坏了,六入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就是我们的功能,体现我们生命当下自我认知的这一系列的组合零件部件。那么这个如来藏真如性就是说本来面目、真理,这始终我们要对这个有一个平铺、朴素化的理解,否则的话这部《楞严经》就是太涩了。

那为什么这里讲到的说六入,就是我们的六根,为什么这里称之为六入呢?首先在讲之前跟大家把这个会通一下。入就是进入的入,一个层面来讲,就是这六个根门头能够入到尘境中去取境。你看我们的眼根,眼睛看色的时候,好像是我眼根已经跟色对接了,对吧,甚至在色里面不断地搅和我才认知的它,乃至耳朵也是这样,那个最根本的表现到意识层面,进行了别,一定要入到这个境界中进行取境,所以叫六入。这是一层意思,明白吧?

那么第二层意思就是,这六根,刚才讲到的能入,从所入的方面来讲,这六个层面就是我们外境入到我们内根的入口,是不是这样?你看六根嘛,那听声音它必须入到耳朵来,好像是这么个感觉,一般我们平常思惟的话。所以说这六根能吸取六尘之处,所入到它的六根之中,所以又从这一层层面叫做所入,就是六入。那么这个层面来讲就是以吸入为义,吸进来。我们在这里讲的六入是以居到第二层意义为多,是这么一个意思。

大家掀开经本。“复次阿难,云何六入”,找到了吗?大家一起来念第一段,就是讲眼入的这一段。好,一起来。

“复次阿难。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即彼目睛瞪发劳者。兼目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明暗二种妄尘。发见居中。吸此尘象。名为见性。此见离彼明暗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见。非明暗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明来。暗即随灭。应非见暗。若从暗来。明即随灭。应无见明。若从根生。必无明暗。如是见精。本无自性。若于空出。前瞩尘象。归当见根。又空自观。何关汝入。是故当知。眼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好,就到这里。这首先讲到的是眼根了。我们是就着六根而言。那么这里的眼根就是称之为眼入。这里你看,佛讲完了五蕴以后,直接又讲到开始六入起步,问说,“复次阿难”,为什么说六入皆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呢?就是六入当下的本体为什么皆是真性呢?当下即是真性呢?这是开始要说明了。所以这里你看,佛就告诉说“阿难,即彼目睛瞪发劳者,兼目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在这讲到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的时候,佛都是用这样的方法讲法。首先告诉你,首先告诉这些都是真性菩提中,不变的真性菩提随缘起的幻相。那么然后再说到这个为什么,这个幻相是怎么出现的。最后再说如果这个相你执以为实,它是不实在的,把它破掉,从此证明,可见这个相是虚幻的,性当下就是非因缘非自然所生的妙如来藏真如性。这是这么一个体制,这样的这几大段的法义、文义全是这样的一个说法方法,我们慢慢就适应了。你看前面不是讲到色法了嘛,这里就开始说,如上所说的,“阿难,即彼目睛”,“兼目与劳”,刚才我们读的这一句,这他是已经涵盖了前面五蕴里边的一些内容了,就是前面在讲五蕴(五阴)的时候,大家还看到了吗?前面不是说,“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呢?讲到“譬如有人。以清净目”,把它讲得比较细,还记得吧?这里他是一言带过了,就是说这个六入跟五阴的这个好比有人用眼睛瞪着一个地方不动,看见了这个,病目了看见空华的这个例子是一样的,说这六入也是同样如此。这里讲到的是这个意思。所以你看这里讲到,“瞪发劳者”,“兼目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就是意思说跟色阴一样,乃至受想行识一样的,就好比那个老是盯着空中看的那个人瞪发的劳相,是一个道理。

那么我们这里再格外地给大家说明,前面是就着色阴来说明它是瞪发的劳相,这里为什么要开始表达到六入的眼根的时候呢?前面是色,现在是眼。这个我们也要从两个方面。还再追溯到我们前面的,还记得显眼中见性是心非眼,十番显见中的,还记得这个内容吧?这是有系列性的。为什么这里讲到这个呢?一个是从这个比例性真,性真。性真是什么内容呢?你看前面我们在讲到说眼中的见性,就是眼根的见性,这个就是真性的时候,大家一听就容易明了,对吧。虽然从来心无不到之处,可是一听说原来见性的这个不是眼,是心,见性的这个真性是心在见,这个容易信,觉得说有一个妙真如性,对吧?但是这里要讲到瞪发的劳相、外在的空华、内在的眼根,同样全是这个本真如性,这就很难信了。我们现在在讲这个内容,是吧。前面我们明明在十番显见的时候给大家说过了,除去眼根外色,只有见性是真的。现在说一切的瞪发劳相,包括这个眼根、眼见都是真的,真性的显现。所以讲到这一句话,其实涵盖了前面一系列的法义,层层递进而来,就是为了性真。第二个,为了知妄。什么叫做知妄呢?你看,我们刚才在这个十番显见之后讲到色阴、前五阴的时候就说到,说哎呀,原来全是这个眼睛瞪发的劳相,那么说明它唯是虚妄,没有真实,对吧,都是幻相嘛。这个人人好知道,比较容易知。现在他要告诉你,不但色阴,就是外在的现象,乃至现在眼中的见的这个功能,同样也是虚妄不实的了,能明白吗?就是能见的色跟所见的眼根、见性,等等这些全是虚妄不实,如瞪发劳相的空中幻化。你看,能所皆是虚幻,这个人就难信了。因为我们在感觉的时候总是说,外在的色相是虚幻不实的,稍微自己对照着我的感觉一下,就好像可以说服了,对吧。现在他要彻底铲平,包括你能见的目中见性也是虚幻相,同样符合这个真理。这就是佛法的究竟、圆满,你看我们从这里细细体会。所以这里就讲到,不但空华是劳相,能见的目与所见的这个劳相同是劳相,皆是真性菩提中瞪发的劳相,这一句话就是这个意思。你看,“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它是有系列性的。下面的文义才是开始讲到这个眼入。好,我们来贯一下这段经文。

他说到为什么说眼入是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呢?你看他说到说,“因于明暗二种妄尘”,找到这一句了吧?就是说,我们往下贯的时候大家对着经文,再听着我的法义。由于明暗两种妄尘引发的话,就使这个真性中就幻发出一种能见的功能。我们在讲眼,就是在这明暗两种的尘境中,吸取两种尘象,明相和暗相,对不对?那么见到这种外境以后,外境牵我们的能见之心,能见之心又执取外境,色心二法,就是物质和精神,和合在一起以后,就成了这个眼根了,幻起了一个眼根。你看,“发见居中,吸此尘象,名为见性”,就使我们自我感觉中有了一种根中之性,名为见性了。

大家再当下体悟一下这个六入。那么我现在眼睛见色相,那见了这个东西,到底是我的精神见,可是外在见到的又是外在的物质,那精神和物质它是怎么来的?就跟我们能见所见,都是菩提心中瞪发的幻相。告诉诸位,精神和物质也是我们心的分别,这是现在就着物质而破这个心的分别。所以这里名叫见性,但是这里的见性跟前面有一点点区别。大家还记得我们十番显见的见性,前面显的时候重在就着见性而显性,对不对?我们这里的见性重在剖析这个见而融性了,融入到性中了,明白吧?这微细上的法义大家要差别。所以这里讲到你看,名为见性。

但是一转话,一说什么呢,“此见离彼明暗二尘,毕竟无体”。你看就是说,这个见性离开明暗两种妄尘,外界的妄尘,它毕竟没有体性的存在了,这个见性。下面就继续从法义上分析说,怎么说没有体性存在呢?你看,“如是阿难”,开始了,“当知是见”,就是你要知道这个能见的见性,它不是从明暗两种尘境中来的,也不是从眼根出的,“非于根出”,也不是从空中生的,就是我们说眼根到色法好像空中有缓冲么,有这个虚空,隔别的这个无碍的虚空,也不是从这儿生起的。从这三方面来灭除它的可能性。“何以故”,什么道理呢?下面就讲了,如果这个能见的见性它是从明中来的,那么它遇到暗的时候,这个见性就应该随着明而灭了,就不能够再见到暗了,对吧?大家看到经文了吗?“若从暗来,明即随灭,应无见明”,就是如果你从暗里面来,遇见明的时候,这个见性又随暗消灭了,不能见到光明了。那么很一目了然,它就不是从明暗中来的,这是首先可以否定了。

再一个,如果这个见性单从眼根出的,就是你这个见性是从眼根生起的话,你看这里,“必无明暗”,那么就说与这个明暗无关了,对吧,你是从眼根出来的。可是这个见精它非尘莫显,是什么意思?就是你能见的这个见的见性,除去明暗两种境界,你怎么显现呢?你见谁去呀?如果是从眼根出的,它就跟外在的明暗没有关系,可是你这个见性不可能跟明暗没有关系,你就是凭照见明见暗才有见的感觉嘛。由此说明,本无自性,那就说明说,这个见精根本就没有一个自性的存在,因为你离开明暗二尘,你就不可能见。现在你说从眼根出的话,它就跟明暗二尘没关系。所以说它没有自性存在,又显现它是虚幻的。

那么进一步说,如果见性是从空中而出,那么这个空它就成为见性的根了,生见性的根嘛。那这样的话,你看我们出来这里说“前瞩尘象”,就是看见一切的尘象的时候,同时还能反见自己的眼根,对吧。因为你是从空出的话,整个空就是这个见性的体现,那么它空可以见到一切万物事相,反过来自己的眼根也是万物事相的一种,它为什么见不着呢?就是这么来反征的。那么实际上,如果这个空能够见根,如果能见的话,那是它的空在见,跟你的眼有什么关系呢?这里就说,“又空自观,何关汝入”,就是有何关联,和你的眼入有什么关系呢?没关系。所以你应当知道,眼入之法,观相原是虚妄,若见其性,则是本非因缘非自然而生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这个特别难,一到这个关口,就很难让人这个依照着经文随文。他就告诉你,这一切都是假的,那么由于这个是假的,你观其性是真的,当下的性。我们见色的时候,大家自己现在就面对万物之色,你说这个色是从眼生的呢?还是从物有的呢?还是从空来的呢?你到处都找不着。可是这个色法,我的眼的见色的这个功能也在,色法也历历在目,那到底这一切的历历在目的历历的万物,就是幻相,也是真性。我们现在在说明它就是真性。可是真性你要破了相才能见到性。所以他这里始终的,是故当知,眼入就是虚妄之相,但是你观它的性,它是既不是因缘生也不是自然生的如来藏妙真如性。一段一段的都在重复这个说法,你这段明了了,下面就好理解了。这段大家能听得懂么?可以听得懂,那么我们再往下贯一段,该进行耳朵了,说明耳入了。大家一起来。

“阿难。譬如有人。以两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劳故。头中作声。兼耳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动静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听闻性。此闻离彼动静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闻。非动静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静来。动即随灭。应非闻动。若从动来。静即随灭。应无觉静。若从根生。必无动静。如是闻体。本无自性。若于空出。有闻成性。即非虚空。又空自闻。何关汝入。是故当知。耳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好。你看这里就讲到这个闻入了,闻性。大家学到这个闻入的时候,你会想起一个什么词儿?会想起一个什么词儿?有时候也不知道这是我在暗处,你们在明处,我这一问你们就马上就不知所措了。想起一个什么呢?如是我闻呀。咱们每一部经典开始都有如是我闻,总少不了一句如是我闻。你看这里讲到如是我闻,那么这个闻之闻性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听声音,而且本来是耳闻,还说成我闻,所以你看这一句就是假我幻闻,这是一层,破其相。二一个,真我性闻。什么是真我呢?就是我们这里讲的妙如来藏。所以每一部经典说如是我闻的时候,一个他讲到如是我闻,不说耳闻,那就说明这个我是色声香味触,对吧,这个眼耳鼻舌身,我们这儿讲的六入,乃至前面的色受想行识,组成的,那么他就以总从别,以别摄总,就说一个我闻,他就说明说假我幻闻。可是依照我们这里法义来讲的话,再深一层次去理解的话,就是真我,他我的这个闻性就是妙如来藏真如性,就是如来常住不动法身真体,就是一切佛性,那就是常乐我净的、《涅槃经》里面讲的永不变之真我、大我,不是外道讲的大我,是佛性之我。那么这个闻就是性闻,真我闻性。这段话就是讲到的这一法义。

我们来看,你看说,“阿难,譬如有人”,又打了比方。那我们现场就可以做一个实验,两个手指塞到你耳朵里,你看是不是突然间耳朵里面就觉得,头里面就嗡嗡作响了?这里就讲到的说,“以两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劳故”,就是耳根由于发了这个劳相,瞪目一样地发了劳相了,那么头中就有声音了。那他就先告诉我们,兼此能闻的耳入、耳根,和所闻的劳相,就是这个声音的幻相,同样都是菩提心中瞪目所发生的劳相,就跟那个人盯着眼睛看,空中现华(花)是一个道理,虽然我们是耳闻。那么这里就开始说了,原因是什么呢?由于动静两种妄尘引发。你看,眼根是对的明暗,耳根是对的动静,各有各的幻相体现,它体现的形式还不一样。所以说我们有时候说因果业力不可思议,这种业力,它的业力的形式,这种多样化,这种多层次,它表达出来的一个横竖的这个纵横、时空等等,搞不清楚。怎么会有这样的呈现呢?为什么说这个有的时候是圆的,有时候是方的,有的时候是横的,有的时候是竖的?确实搞不清楚,但是它就是这么呈现的。这个又写到动静两种妄尘的引发,从真性中就幻发出来一种能闻的视觉,就我们说的视听感觉。大家就反问,我们听的这个功能居于其中,吸取这两种尘象,动静。一听到有声音,马上就头抬起来了,就有反应了。当下你如果忘我地体会,为什么这儿有反应呢?这一节我们讲慢一点,大家把这个用起来。就为什么啊?就是因为从真性中就幻发出一种首先是能闻的听的功能,就居于这个其中,就在这里面碰撞出来了,有火花了,出来了,再居于其中吸取这种尘象,动静尘象,那么境牵心,心取境,一和合,马上就色心和合而成耳根了。耳根不是光这个肉质,就这一扇耳朵,它是要讲到闻性,这种闻性,根中的这种妄性,它就我们名之为听闻性。

我们要扩开来讲,它绝不是只仅仅是耳朵呀。你自己设想一下,我听声音是耳朵吗?它跟耳朵,怎么会又觉得它是耳朵呢?所以说,闻性离开动静二相,毕竟没有体性可得,这就是“毕竟无体”。那么为什么这么说呢?后面又有一段了,你看,“如是阿难,当知是闻”,就是又告诉你,应当知这个闻性既不是从动静来的,不是从动静中来的,不要搞错了,也不是从耳根出的,也不是从虚空中生的。那么下面又说了一番理,这个就已经是惯性了,大家可以理解了。何以故呢?如果说闻性是从静中来的,静的外尘,我们现在就静一静,这个闻性绝不是从静中来的。如果说从静尘中来的话,动起动了,在出现的时候,那么说明刚才的静不是过去了嘛,那么这个闻性就随着静尘会灭了,因为它是从静来的。那么动起动的时候,你就不应该再能够闻到这个动尘了,动的状态了。那么假如你反过来说,如果闻性是从动尘中来的,那么待会儿我们又静一下,这个动灭了,这个闻性就随着动灭了,消灭了,就不能够觉知刚才我们觉的这个静的感觉了。由此动静就知道这个闻性不是从动静来的。你看我们一实验就知道。这个做实验也很有意思,化学实验,以前的时候,有时候我们自己不知道的一些事情,都在化学实验里边,一实验才能知道它原来是如此的。

你比如说我们常以为水能够灭火,对吧,又以为这个纸一定是燃料。可是把纸叠成一个方块,或者说叠成一个容器,把水注进去以后放在火上烧,纸也燃不了,水居然能烧开。大家平常会这么想吗?那认为说纸那肯定一放到,我们去庙里面去化的时候,放到香炉里马上就烧着了嘛。点不着呀,它是先把水烧开,而这个水在火上,它隔着纸它也灭不了火,反被火给烧开了。你看,很多现象我们近距离一看,才能知道它的实相。刚才我们一做实验就知道说,我们原来的话,轰轰烈烈的时候谁知道说,耳根不是从外尘的动静相中听闻声音而来的作用呢?谁敢起义,揭竿而起反对说,耳朵听声音不是从动静的这两种境界中来的?可是现在一做实验,它就不是呀,你能怎么办?

首先说是,你看这里所说的,应不能再觉知动静尘了,如果是从动静中来的话。那么如果说这个闻性是从耳根生的,跟外面的动静无关,那么可是这个闻性它非尘莫属,我们记得说非你莫属,它非外界的动静两尘它起不了作用。这个耳根的出现,它的亮相登场,它非得要这个动静来铺路不可,做为铺垫不行,做为衬托不行,那你现在说明说是从耳根生的,跟动静没有关系的话,那这个闻就没有闻成就了,闻性就听不到了。那你说明说从耳根来的,也是说不过去的。那再比如,假如说这个闻性是从空出的,就是从虚空而出的,虚空就有听闻的能力,那么整个这个虚空就弥漫着闻性,那么它就不是无情的虚空了。虚空我们一般理解是,我是有情,对吧,虚空是无情的。那么你说这个闻性是从虚空出的,整个虚空必须全体弥漫能觉知的闻性,那它就有知觉了,不是无情,是有情了,对不对?看到这里吗?这个“如是闻体,本无自性,若于空出,有闻成性,即非虚空”。因为它有知觉,通常我们理解虚空是没有知觉的。再进一步说,如果虚空就能闻,那么虚空它自己就去闻了,何关你阿难的耳根,有什么意思呢?要你这耳朵还干什么呢?由此而知,耳入,就是我们的耳根,能闻的耳根呀,耳入之法,观其相是虚妄的,窥其性,则是本非因缘非自然的如来藏妙真如性,当体即是。你看这个说来说去。那好我们今天的内容因为不能够把它割裂到下一学期了,所以我们少讲一点,现在就四十五分钟,我们休息一下,休息一刻钟,到十点的时候总之下半场开始。阿弥陀佛!

好,各位同修,那么我们继续我们今天是第十八讲,上半场忘了说了,第十八讲的下半场的讲解。

依然是讲到这个六入的,应该讲到鼻入了,鼻子。那大家再做一下实验吧,你吸几下鼻子。鼻子不吸的时候好像没感觉,你看你一感冒就塞住了,鼻子就不通了。那么好像到一个比较清冷一点的地方,空气好一点的地方,鼻子就很痛快,好像又没有鼻子的感觉了,很通畅。有时候你说这个,刚才讲到因缘业力,怪得很,要么我们说其实万事万物因果都是平衡的。

我本人的话,一来北京就必犯鼻炎,这就是肯定的,一到冬天,这就是我们那一届同学们这是必修课,一到冬天这个鼻炎就犯了,但是我放了寒假一回普陀山就没了,就不要什么药不药,什么治不治的,没有关系,一来这儿就犯,一回普陀山就没,马上这鼻子就通透了。可是反过来,这个膝盖是只要在普陀山必然要疼,一来到北京了又没了。

你看所有这一切,就是等等这些,我们说都是瞪发劳相,它这个劳相来回喷发、互相碰撞的时候,它永远都是会有一个平衡点。所以我们讲到的说因果因果,就看你的劳相怎么瞪发;可是彻彻底底要脱离这个东西,那就要发现所有一切都是劳相。那么所有一切的这个都是劳相的时候,怎么去见这个劳相本身的东西呢?就是我们这里说的,一切劳相当体皆是非因缘非自然性的妙如来藏真如性。就围绕着你的心思,你的每天的念念的都围绕这个,哎呀我觉得开悟也真是不是什么难的事。我说往生是易行,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开悟那又比往生又更快,七天。以前的大德们讲过了么,七天你去参究,就跟一片瓦片扔到悬崖下,直落渊底,说七天如果不开悟,把他的头,把老僧的头给拿走。为什么?因为六根门头全是提供你悟的呀。大家说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是外在的六尘境界念念成就你的解脱因缘,如果你会参会究,六根门头全是现成道场。你看我们这里讲的六根,除了六根哪找道场去呀?所以说六根门头皆有一位无位真人都在出入,这就是告诉你,这一切幻相皆真。可是为了促发说这一切你可不敢当真,这都是劳相的显现,又有祖师说,无位真人是什么干屎橛?又有补这么一句话。你看,就是来回涤荡。所以我们来学习这个经文法义也是来回涤荡,不断地簸,簸箕里面簸,这边簸一下,这边簸一下,让你出,你不要来回随着这个簸东一下西一下,就不出去。好,大家一起来念。

“阿难。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劳。则于鼻中。闻有冷触。因触分别通塞、虚实。如是乃至诸香臭气。兼鼻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通塞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嗅闻性。此闻离彼通塞二尘。毕竟无体。当知是闻。非通塞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通来。塞则闻灭。云何知塞。如因塞有。通则无闻。云何发明香臭等触。若从根生。必无通塞。如是闻机。本无自性。若从空出。是闻自当回嗅汝鼻。空自有闻。何关汝入。是故当知。鼻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好,这是这段。你看这里讲到的阿难,这里有一个修饰就是“急畜”,就是我们要感知鼻子的存在,这种闻味道闻的存在,你看他让你特别地提醒一下,这就是我们平常在常态里边容易忘我,急速地收缩这个鼻孔,缩久了以后就成劳了,就是鼻子里面又有一种感觉,一切的劳相都是感觉嘛。那么这种感觉我们在鼻子里面就有了冷或者热的这个感触,你看在外面一吸鼻子,冷气进去不是有冷的触吗?那么因有这个冷的触,他还会进一步分别。你看,“闻有冷触,因触分别?,进一步分别,冷触进去的时候你的鼻子就有时候是通的,比较通透,有时候鼻炎,刚才说的就不通了。在这两种通塞、虚实的情况下,这又是一种尘境,又是一种分别,闻性里边来的。那么如果在通的情况下,你就可以说,如是乃至各种香臭之气等等,都是由那个能嗅的鼻入和所嗅的劳相。就是我们闻到香的、臭的。大家再反思一下,为什么有时候味道,大家都爱点个檀香、沉香,你看到我屋里面去了以后,有时候人多了走了以后,撂一把那个藏香一熏,满屋子就哎,后来的居士们来了说,啊呀师父,你这屋里这味道真是一个出尘无染的味道。这时候我们就在形容味道。大家想如果我们在形容味道的时候,全身心的我就是体现在味道上,你跟这个身体有什么关系呢?这个时候由味、味道一马当先,它来承载我的存在。你看我是幻相。那么殊不知能嗅的这个鼻物和所嗅的这个味道全是劳相,同样都是妙真如性、真性菩提心中所发生的劳相。跟那个眼睛盯得久的人现出来的空华一样的道理。

那么再往下看,“因于通塞二种妄尘”,由于有通有塞,这是两种妄尘,对吧,我们吸的时候有时候通的,有时候塞的,那么至此这个真性的菩提中就幻现出一种能嗅闻的功能,在通塞同时分别、进退、取舍、感觉的时候,幻现出一种能闻嗅的功能,居于其中,吸取这两种尘象。你看,有时候是通的,有时候是塞的,这是就鼻根的感觉而言。那么外在的闻性闻味的味道,有时候香的,有时候臭的,都是一种幻相。有时候是,空气一进来是冷的,那么常态下好像是温的,等等这些,那么由境牵心,由心取境。大家在理解这个外境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外境外境就一定离我很远,中间还有空气隔开,不是这样的。外境就是你感觉的所对之处,内根就是你感觉,我们刚才六入六入,好像是把那个东西执持过来,当下定夺之处,是这么一个状态。那么由境牵心,就是外境的感觉牵引着你,自以为的感觉,然后由心取境,就是你能取的这个分别念来取外境呈现出来的状态,这个特定相的这个功能,一和合肯定是由色和心。一个物质,大家想我在闻味道的时候,你能离开这个脸,这个头,这个鼻子,就这块儿肉吗?你总是妄想觉得,就是在这块儿肉,在这个点儿上。大家再放开来想,是在这个点儿上吗?不是的。所以你看,还是色心和合就成了鼻根了。那么根中的性,就是这个能闻的闻性,我们称之为就可以嗅嘛。眼耳鼻,色声香,嗅香,鼻嗅香,这个嗅闻之性离开两种通塞妄尘,毕竟是没有体性存在的。这里讲到的,他是都是说,你看,“此闻离彼通塞二尘,毕竟无体”,它还是由通塞两种感觉来的。那么下面又进行一番理论的说明了,讲到说,

“当知是闻,非通塞来”,就是你这个能嗅的闻性,它不是从通来的,也不是从塞来的,也不是从鼻根而出的,也不是从虚空而有的,“何以故”呢?如果你说这个嗅闻之性它是从通来的,就是在鼻子通的这个尘境中来的,那么当鼻子你患了鼻炎的时候就塞了,那么塞的时候,这个闻嗅之性应当随着通的这个境界而灭,因为通已经过去了,塞现前了,对吧?那么你怎么能够感知到这个鼻子是塞的呢?因为通的时候它是随通而起,就应该随通而灭,塞现前的时候通就灭了。可是塞现前的时候,你还能知道我的鼻子这会儿不通啦,这个感觉就应该没有,可是你现在有,所以不能是说从通尘来的。那么反过来说,从塞尘来的,从塞尘来的话,应这个不通而有,那么鼻子你鼻炎好了,就比如说它又通了,你又能感知到这个通的感觉。如果因塞而有的话,塞过去了,这个闻性就灭了,不应该能知道有通出来。你看,如果是这样的话,进一步,你又如何能够发明香和臭来触于鼻呢?就是你的闻性都不是随着通塞而来的。

那么你这个香臭等气的道理也是一模一样,香出现的时候你就闻不到臭了,那是随香生起的话,那么臭味,到了厕所里面你的鼻子就应该没用了,可是确确实实闻到臭。是一样的道理,所以说,闻的这个感觉不是从外尘通塞乃至香臭而有的。那么也不是从鼻根生的。如果你这个通塞之闻性是从鼻根生的,与通和塞无关的话,但是你在嗅闻之性除了通塞香臭之外,你的这个鼻子能起作用吗?不依附着它们而起,那你这个闻体就不能成立,你的闻嗅之性也显现不出来了,没有闻的感觉了,闻不到味道了。所以说它也不可能是从根来的,毕竟要有根尘结合才有闻性的作用。

那么如果说这个嗅闻之性是从空出的,嗅就是嗅味道的嗅,闻就是,不是耳朵闻的闻,是我们去趴在上面去闻一下这个什么味道去,这么理解。那么是从空而出来到鼻中的话,那么这个嗅闻性当能够自己反嗅阿难的鼻,因为你是从空中来的嘛,就可以反过来闻你阿难的鼻子,也可以知道呀。那么这个时候不能够反嗅。反过来就算能够反嗅,它也是由虚空来嗅的,跟你的鼻子能闻嗅之性又有何关呢?就是跟你的鼻入这个鼻根有什么关系呢?

总而言之你应当知道,你看,“鼻入虚妄”,鼻入,闻味道的这个法,这个感觉,从相上来讲是虚妄的,观其性,则是本非因缘非自然而有的如来藏妙真如性。这又是鼻入这一段。

好像我们在讲的时候放慢节奏了,做实验了,这个闻性它感觉就会多一些。但是大家也不要忘了,我在讲,你们听,同样还是瞪发劳相。看看你能不能有这个极强的反观能力。极强的反观能力就是完全进入无我忘我之境,再回首。

下面再来念。开始要讲到这个舌入了,我们的舌根味觉了,讲到这一个现象了。一起来。

“阿难。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劳。其人若病。则有苦味。无病之人。微有甜触。由甜与苦。显此舌根。不动之时。淡性常在。兼舌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甜苦、淡二种妄尘。发知居中。吸此尘象。名知味性。此知味性。离彼甜苦及淡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如是尝苦淡知。非甜苦来。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甜苦来。淡则知灭。云何知淡。若从淡出。甜即知亡。复云何知甜苦二相。若从舌生。必无甜淡及与苦尘。斯知味根。本无自性。若于空出。虚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关汝入。是故当知。舌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好,一样儿一样儿的感觉来,从眼睛,还有耳朵鼻子,这里讲到我们的舌头了。有时候想想也怪得很,你说头上就这么几个地方,它就有这么多感觉。你说舌头就是,我们这会儿我做个罪过的比喻吧首先,如果大家没信佛之前,或者是还吃荤的时候,总吃过那杂碎吧?那杂碎有时候就把那动物的舌头不是煮熟了也切成片儿凉拌着吃吗?你想想,它那舌头也是舌头,你吃它的这舌头也是舌头,那么到底如果说定性这个舌头的话,那这会儿它的舌头怎么会成了你的外境呢?成了你尝的味呢?那你这个舌根在尝它的舌根的时候,这个舌根的这个感觉,它这个幻相到底是真的吗?一样的你反观一下,如果我们自己的舌头也某一时刻什么时候业障现前被煮成一块儿,你被他吃,那你这会儿自我舌根尝味道的这个感觉,自我的定位,哪里去了呢?这舌头吃舌头。所以你看,佛陀这里在讲法的时候他非常严谨。为什么这里我们一般的舌头,大家一般都知道,只是甜的苦的,对吧,酸的辣的而已。他这里是把甜苦酸辣做为一层,另一层是在淡的时候,没有甜苦酸辣的时候,这是两种舌味,就是两种外尘,知道吧?一般你看我们的话,人的浅见总归是,舌根在尝的时候那不是苦的就是甜的,不是酸的就是辣的,这同归属于这个瞪发劳相,属于在跟淡、就是完全没感觉的相对的两个例而已。所以我们在理解这个舌根尝外尘的时候,外境的这个舌根所对的,眼耳鼻舌、色声香味,所对的味尘的时候,他是从甜苦一方和淡一方来进行例比的,这个大家要明白。

你看这里说,“阿难”,如果有人,他打这个比方是用舌头舔自己的嘴唇或者是自己的上颚,大家都有这样的,确确实实在生病的时候好像是口苦得不行么。那么久而舔的时候,就慢慢地疲劳了,要么我们的感觉都是因为不断地舔不断地舔,就强行地把它揪出来一个感觉一样,这就发劳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这个人有病的话,他感觉到口里边是苦的;那么如果这个人没病的话,就会觉得微微的有一种甘甜。

我告诉诸位,我讲经讲得多了以后,口干舌燥的时候,咽一口唾沫它也是甜的。真的,怪得很,就觉得非常清凉、透彻,咽一口唾沫下去。有时候这个感觉,你看我会觉得说,啊呀累得不行了不行了,讲得累得不行了。突然间,累的觉得这儿也疼,胸口也闷的时候,哎!下一堂觉得支撑不住了,再讲一堂,在那儿一坐讲完了,又好了,就不知道哪儿来的力量,真的这个也不是,当着诸位这不打妄语的,就好几次这种感觉,又觉得又精力充沛了,又依然如故了。在讲之前都觉得我这一堂讲完了就不行了,肯定已经支撑不住了,这儿也累,腰也越来越弯了,前弯腰后罗锅的不行了,突然间就是来了(精神)。所以有时候我们说的,我们的这种业力,这种感觉之中,诸菩萨的道力它也在感觉之中呀,它可以干扰、潜入进来的,等你成了佛菩萨就知道了。现在觉得说还对于这点,比如说我们回向,或者念咒的时候给他做功德,到庙里边去出了净资,请这师父们来超度,在这个文书上大众同音和唱,可是这顶不顶事呢?你说哪一个事能离得开我们现在讲的眼耳鼻舌身意嘛。只要在三界之内的众生,不管他到哪一道,无非眼耳鼻舌身意,只不过说有的道里面轻,有的道里面显现的粗重,下面我们讲到意入的时候大家就知道。这是打了个小曲。

那个无病的人的时候,他会觉得这个感觉有微微的甜的这个味觉。由于甜和苦这两种妄尘,还有一个另外的一种妄尘是什么呢?就是这个舌根不动的时候,没感觉,对吧,不苦也不甜,这是一种淡尘。这种淡性的存在,由于甜苦和淡性来回相互之间跨越、跳跃的,我们去感受,那么这样的话,再加上这个舌根本身的知觉,这样的和合而起就产生了我们所说的劳相。这种幻相就生起来了。可是你要知道这种,你看,“兼舌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还是真如菩提性中瞪目所发劳相,一样所显现出来的幻觉,味觉是幻觉。下面就讲了。

“如是阿难”,你当知,你应该知道,这个能尝甜苦和淡的知觉,就是能感知甜和苦淡的知觉,不是从甜苦中来的,也不是从淡而有的,还不是从舌根而出的,也不是从空而有的,依然是指的这样一个道理。为什么这么说呢?你看,“何以故”呢?如果这个知味的性它是从甜苦味中来的话,一样的道理,在淡的时候就应该没有了,因为在淡的时候,没有甜和没有苦的感觉,只有一个平淡无奇的感觉,那这种情况下,这个甜苦之性就随着甜苦而灭了,你怎么能知道这会儿是淡的呢?对吧。如果是从淡有的,那么这个知味性是从淡出的,那么甜苦时就没有淡了,这个知味性就不应该知道,随着淡灭亡了,不应该知道有甜有苦这两种相了。首先从幻相上来讲,还是依然例破,你看,“若甜苦来,淡则知灭,云何知淡,若从淡出,甜即知亡,复云何知甜苦二相”,这就是不从甜淡中来的。下面一个,“若从舌生”,就是从你的舌根中来也说不通,为什么呢?你的舌根的感觉怎么生起来的?还不是凭借着外面的甜苦,或者相对于甜苦的淡这种尘象,而有这个知味道的性。那你离开甜苦或者淡两种尘象,根本就没有自己单独成立的体性存在呀。你现在说这个知的这个味性,知味的这个感觉是从舌根生起,跟外界的甜苦淡没有关系,也是说不通的。这是其二。那么再一个,如果说这个知味性它是从空中而出的,那既然从空中而出的话,虚空就已经知道甜淡之味了,对吧,为什么要假借你口呢?大家再回到我刚才提那个问题,为什么我,这里是说不必假借你口了,大家看到了,这种“非汝口知”,那么假借你口,大家想我们刚才说的那个我的舌头和动物的舌头,如果虚空就知道这个味觉,何必要假借你这片舌头呢?那么舌头上的这个知觉从哪儿来的?所以说从空出的话,虚空自己当知,不必假借你的口了,然后才能知道这个味觉。如果再一个,虚空自己能够知味的话,那与你的舌这个口有什么关联呢?所以你应当悟知,这个舌入之法,其相是虚妄的,其性是非因缘非自然的妙如来藏真如性。

这个我们再做个实验,大家想想为什么其相是虚妄的呢?你看我们打妄语从哪儿来呀?佛的舌头可以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从来无量劫都不打一句妄语。那我们打妄语从哪儿来?从这儿来的。在这个本来已经瞪发劳相的幻相上,你还打妄语,就是轮回、不断地转动,让它越滚越大,本质是幻相,幻相上又造了一个恶业之幻相。所以,如果说这个窥破幻相,就等于说,比如说首先我们不打妄语,再一个就知道说,这个舌根的这个知尝味的,我这个说妄语这是又一种,另外一种依附上面来给大家打比喻的,不要理解错了,这个舌根还是以尝味而为根本的。那由此我们说引申一下,你看有的修行成就者,他走了以后舌根不烂。罗什法师翻译经典,走的时候发愿说,假令我所翻译的经典诚如佛所言不谬的话,那么愿我走后舌根不烂。果不其然。如果说这个舌根,这个味觉,这个舌根本身,它本身就是一种盖定的、绝对的虚幻之相,上面没有任何的我们说本质的这个真性可言,那他的舌根不烂怎么来表法呢?这是从比喻,不是说这个舌根不烂本身就是,舌根不烂当然也是一种幻相,但它体现的也是性真如。我们就是在用这个舌根尝味道的幻相,其实它的本性就是真如来性,来例比说我们打妄语用的这个舌根。可是如果你除去妄语的幻相,比如说它是幻相的一个层面,对吧,回归到它不打妄语的真性,那么还不是由这个舌根来体现吗?对吧。我们现在在例舌入,舌头的这个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可能我的这个打比喻把你们又搞混了,是吧?混沌了。就是意思是这个意思。所以,你看在我上次去到这个终南山,有一个草堂寺里边,前任一个老和尚,宏林老和尚嘛,他到往生的时候,终南山住了四十年,跟罗什法师的草堂寺里面他是方丈,一脉相承,还有这么长这么薄的一片宏林舌头没有烂,就供在他的那个供桌上。当时我也在其他地方讲法的时候讲过,那个方丈和尚让我们进去拜的时候,我们还说,又是舍利,真的假的呀,到处是舍利,谁知道哪里来的?结果进去以后才,哎呀惭愧,真的是大开眼界,确确实实真实不虚,浑身的内脏,大肠小肠,还有两颗肾脏,瓶子里还装了一些黄金舍利。那么最后我才见到中间这么个药瓶子里面,扁瓶里面放了这么一片红舌头,不烂。你看,四十年的修行功德。所以说从这个上面来讲,说色身本身就可以体现这个妙真如性。那么色身本身是造业的工具,那么当下窥破它造业的这一层面以后,当下就是什么呢?所有法器都是由色身来体现的。是这个层面来进行比喻,大家明了了。这是又讲到舌根。

我们慢慢地去回味,我们每天吃东西的时候,为什么说食存五观呢?在斋堂里面讲到食存五观是什么呢?就是未成道业,方受此食。你可不敢说这个香,那个不好吃,把自己骗了。但是确确实实,我们每时每刻都在骗。你看大祖师赵州禅师都说,他到了那么大的岁数,还是在吃饭的时候还有走,心会走,还尚有走作嘛,那就是说明这个舌根这个时候在干扰,你认其相就见不到性了。所以五根、六根这是既是这个,六根门头都是如来藏真如性,它也是地狱的门啊,轮回之门。在这个禅堂里面说,为疗形枯,方受此食,正事良药,就把它当成药,其实这种提醒就是时时刻刻让你不要上舌入的当,它是幻相。

像我们在受戒的时候,在这个斋堂里边,戒律里面有一条就是不能够吃的时候更妄得。为什么说龙盘珠,凤点头,必需端身,把这个什么,不能顾左右,说他里边那个好吃,他比我多,或者说眼看见行堂的师父走过来了,你就提前就奢望他走过来,我打算要个什么,哪个多点儿,哪个少点儿,哪个要吃,哪个不要吃。这戒律里边所有的这个定制的方法其实就是让你断这个欲的。更妄得就是你吃着吃着你觉得这个好吃了,想着说待会儿行堂师父来了,我再多弄点儿。这在这个戒律里边是,我们那会儿受戒的时候这是有,你们是不能看这个比丘戒法的,那在里边的规矩里边,清规里面就有这个说的。所以说等等这些都是,你看一切的法门都是明心,一切的行门都是净心,还是回归到这儿。那么我们现在净心净到哪里了?净到舌入刚净完,又要开始从身入净了。眼耳鼻舌身,讲到身了,色声香味触,身所对的尘境就是我们的触,触觉。所以大家来一起读。

“阿难。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触于热手。若冷势多。热者从冷。若热功胜。冷者成热。如是以此合觉之触。显于离知。涉势若成。因于劳触。兼身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离合二种妄尘。发觉居中。吸此尘象。名知觉性。此知觉体。离彼离合、违顺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觉。非离合来。非违顺有。不于根出。又非空生。何以故。若合时来。离当已灭。云何觉离。违顺二相。亦复如是。若从根出。必无离合违顺四相。则汝身知。元无自性。必于空出。空自知觉。何关汝入。是故当知。身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好,现在这么一段一段地贯,都能听得懂,你看这就叫熏习嘛。这里佛陀又有一个比喻了,他告诉我们身体的触觉,那么这里他就是以一只冷手触于另一只热手,这个大家都有这个经历,这种心路历程。为什么呢?冬天的时候你比如说出去握手,或者握一下,你原来在手里面这么焐得很热,他可能刚刚干了一件什么事,拿了什么东西,手很冷,一握,哎哟马上就对方都感到了。可是这个冷的感到的是热,热的是感到的冷,你说就这点儿我们都感觉一下,这一切都是从这个真如性中瞪发的劳相。要不然如果冷热是定性的,大家听过有一种叫拙火定吧?拙火定的修行者们他就是说不断地用这个念力观想,那么始终这个热在,热在热在,在的话,那他冷天里面他依然不冷,身体整个都,那个拙火定修的有时候出来了,在外面的这个冷的环境中都看见冒气,他不冷。所以这就叫触,触觉,这就属于一种触觉。他相续的这个触觉执持在哪里,那么这个相续的觉就在,别的觉就没了。所以这里比喻说一只冷手触一只热手,如果冷的势利多了,那么这个热手就从于冷了,渐渐地就变冷了;那么热的功用胜了,那么这个手就会从于热,渐渐地就成热了。这样以此两手相合,记住他是两手相合,而能觉知冷热之触了。跟刚才的这个香甜和淡是一样地例比。两手相离的时候,记住我们不但错觉以为说只有合了才是触,相离还是触啊,我离开了,感觉到离开了,相离的时候一直有离的知觉,这都是属于触的范围。所以彰显出身根,就是身体,所对的触尘有合有离两种,对不对?那么在这个离合两种中又有了冷热相摄之势,相互之间取夺,陵夺嘛。那么我们就知道说兼此身入,就是身体、身根,和冷热的这个劳相,乃至说离合,都是真性菩提心中瞪目所发生的劳相一样,是幻相。那么由于,你看,由于这个离合两种妄尘引发,致使这个真性中幻发出一种知触的功能,就是知道我是在合呢,还是在离呢?居于两种妄尘中,吸取这两种尘象,还是一样的,由境牵心,由心取境,色心和合,就有身的感觉了。那么身中,身体的这个身根,我们说六根嘛,身也是一个根嘛,身中之这个触性我们就叫做名知觉性。但是这个知觉性它离开了,离的时候、合的时候都有觉知。那么离合之中还有的时候这种是顺的,是逆的,就是违的嘛,对吧,就是这个触我觉得感受舒服,这就属于顺的。感受这麻麻扎扎的,或者说这个钉子床一样,一摸,哎哟扎得疼,那么这就属于违的。违顺两种境界也是尘象。离开离合或违顺的结合产生出来的妄觉,其实它是没有独立之体性存在的。这是上面一段话,就是到“毕竟无体”,这段话的内容,我们跟着经文。

“如是阿难”,你看他就这儿说了,“当知是觉”,就是这个触觉性,并不是从离合中来的,就是不是从你离的时候、合的时候这个触的感觉才出现的;也不是从违顺才有,不是从你触到舒服的觉得好,不舒服的觉得难受,不是触,所有的这觉都不是从这四种境界中来的,不是从外尘来的,也不是从你的身体的这个身根而出的,也不是从空而有的。什么道理呢?你看这里讲到。

“何以故”呢?说如果说是从合的这个时间,你的触觉是从合的时候来的,那么不是说了有离吗,对吧,两手相合的时候才来了触觉,两手相离的时候这个觉知性就随着合而灭了,就不知道、不能够感知这个离了,你怎么来感知这离呢?那么乃至这个违顺两种境界,比如说我们说热的,这会儿我们天冷了,对吧,那么就觉得热乎乎的舒服;那么天热了,又觉着凉飕飕的畅快。那到底这个什么是违顺我们都没办法定性呀,大家想想。那么如果说从这个违顺两种境界,比如说从热的尘境中来的话,那么冷的生起的时侯这个热就没了,你怎么觉呢?从冷生起的话,热生起的时候冷又没了,你怎么觉呢?所以还是一样的道理,同样如此。那反过来,如果说这个觉性它是单单地从身根出的,就是跟离合违顺四相没有关系,可是我们身体的触觉觉知,你不碰它的时候你能知道吗?触觉能生起来吗?碰了它以后又离开了,才能生起来我离开它的触觉,碰的时候生起碰到的触觉,对吧?这个觉是舒服的还是不舒服的,都是离不开这种离合违顺四种尘境才产生了我身根触的感觉。那离开它,我能生起这种触觉吗?所以说光从根出生的也是不可以的,绝对说不通。那么若此离性“必于空出,空自知觉,何关汝入”,如果说你说这个离觉知性是从虚空而出的,那还是虚空在觉知,何关你的身体呢?跟你的身体有什么关系呢?所以由此而知,你应当知道,身入之法,观相原是虚妄,若观其性,则是非因缘和非和合生的如来藏妙真如性。我们这里就是让你观性、见性。好,这就很简单了,我们这会儿不断地贯的话,他的文法我们就很适应了,所以就一目了然。下面再往下读,开始读到意了,眼耳鼻舌身意。一起来。

“阿难。譬如有人。劳倦则眠。睡熟便寤。览尘斯忆。失忆为忘。是其颠倒。生住异灭。吸习中归。不相踰越。称意知根。兼意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生灭二种妄尘。集知居中。吸撮内尘。见闻逆流。流不及地。名觉知性。此觉知性。离彼寤寐、生灭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如是觉知之根。非寤寐来。非生灭有。不于根出。亦非空生。何以故。若从寤来。寐即随灭。将何为寐。必生时有。灭即同无。令谁受灭。若从灭有。生即灭无。谁知生者。若从根出。寤寐二相。随身开合。离斯二体。此觉知者。同于空华。毕竟无性。若从空生。自是空知。何关汝入。是故当知。意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好,关于这个意入的话就是,因为它确确实实在于我们的意识里边了,你看我们常说到一个潜意识的时候,都很难知晓说这是什么样的一种状态,实质状态,总是抽象地来理解。所以这个意入它属于心法,我们在反观的时候就比较难以窥到。其实我们利用反观的时候也是用的意识,你看哲学上有一个词叫用思想进行再思想,有时候我们在反观,有点类似于说这样的一种操作状态。所以对于意入我们就要,他这里比喻的意入并不是说完全是比喻了,这儿他说“譬如有人,劳倦则眠,睡熟便寤”的,它这个是,意入其实当下就跟我们这个醒来睡着是有关联的,甚至我们就不必于说,这个比喻还要套用现实来进行理解,直接就在这个醒,就是醒后和睡着了,大家尝试着去做这么一个思惟。你看这里说阿难,比如有的人,比如说这个辛劳疲倦了以后,这个精神不足了,那么这个时候意根就不对境缘了,那么则妄现,就是这个睡眠妄现,大家记住,妄现睡眠之相,睡着了,这个相,睡眠也是妄现的,幻相啊。那么如果精神恢复了以后,这个意根再开始活跃,那么就开始现的是醒寤之相,就醒来了,对吧,又灵动了,激灵一下活了,那么这个醒后就开始览取尘境,我们就称之为有忆了。这里你看。

“览尘斯忆,失忆为忘”,就是说你睡着的时候就称之为忘,意识没有感觉了一样。那么醒来了就称之为忆,这个忆不是回忆的忆,就是现前就是有感觉,有思惟觉照,是这个意思,当然回忆也是一部分。那么欲睡之时,失其记忆,即名为忘,就是如果我们想要睡觉的时候,这个记忆就马上要泯了嘛,睡着了就不知觉,没有知觉了,这个时候就称之为忘。这种颠倒进进出出的相状,各个皆俱生住异灭四相,大家看到这里了吗?他这里讲到的。

“是其颠倒,生住异灭”。这个稍微我们了解一下,只是这里讲的有点儿,文字上有点儿简短。也就是说我们这个醒来和睡着,醒来叫做寤,对吧,睡着了叫做寐,这个醒来了以后有念头动了叫做忆,睡着了什么也不知道叫做忘。他这里讲到的说,这都是颠倒的尘劳之相,那么这种尘劳之相它各个具了生住异灭。为什么我们意识会有流动、取相的感觉呢?就是这四种尘象它是有生住异灭的。什么意思呢?

比如说就我们说睡着来讲,初眠,初睡着了就,生住异灭的四相在睡着的这个现象上怎么体现呢?睡着了、初睡着了就叫做生,生相,这是睡着的生相。然后正在熟睡的时候就叫做住。那么马上将要醒来了就叫做异,对吧。那么完全醒后就叫做灭,睡相已经灭了。

这是单指睡着了的这个情景的四种相,生住异灭。能听明白吧?那么如果说寤,就是醒后它也有生住异灭四相。初醒的时候就是生相,生起来了,我醒了,醒的这个相生起来了。正在醒,一直我们现在不是醒着嘛,到天黑之前也不会睡,那么这就叫做住。那么疲倦的时候,哎呀特别疲倦了,就这会儿就打盹打的受不了了,你看为什么你诵《地藏经》的时候那么瞌睡,就是正诵的受不了了嘛,他打盹打得就忘情的不行了,这个时候就叫做异。那么完全甚至索性把经文丢开,这业障现前了,又要睡觉了,那么这就叫,这个已经就叫做灭了,因为醒来的这个已经过去了。这就叫醒的生住异灭。

那么包括这个忆念,忆的这个时候,正在初忆的时候为生,正忆的时候为住,将要忘的时候为异,那么过去了就为灭。这是忆的生住异灭。

比如说这个忘,就是睡着了这个忘相也有生住异灭,初忘的时候就为生了,正忘的时候就为住了,欲忆的,就是将要醒了,这个意识又要活动的时候就叫异了,那么最后这个意识活动完全活动起来了,那么你的这个忘相就灭了,也是生住异灭。

他这里表达的就是说,不管你是睡着了、醒来,醒来后你意识有记忆的这个感觉,或者你睡着了以后意识完全失忆的感觉,它都有生住异灭的流动性。我们为什么有这个意识,会取这个相呢?就是说这个生住异灭的流动性体现的时候,流动起来的时候,这个意根,就是我们的第六意识,就是吸取这些,一一这些尘象,了了分别,前后次第还不相逾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称之为意有能知之根,就是我们的意根在作用。那么他这里要讲到说,兼此能知的意根跟所知的劳相,同是真性菩提中还是瞪发出来的劳相。这个我们就,你看很难窥到了。原来我们意识在进行分别,甚至以为说不分别的时候,它都是真性菩提中瞪发出来的一种幻相。这个反观就难以到达了。你看下面讲到。

“因于生灭二种妄尘。集知居中。吸撮内尘。见闻逆流。流不及地。名觉知性”。这句话比较难一些,给大家贯一下。“因于生灭二种妄尘”,就是由于生灭两种妄尘,就是刚才讲到的醒来、睡着了,对吧,醒来、睡着了都有生住异灭,醒来以后有忆,睡着以后就忘了,醒来、睡着、忆、忘都有生住异灭,所以这里讲到的由于生灭,就是指的醒来、睡着、记忆和忘的都有生住异灭四相。由于生住异灭四相,这里略称了说生灭,把它总括了,所以就是由于生灭两种妄尘。

所以“集知居中”,就是说拈起来一种,因为意根我们摸不到,就好像说拈起来,就地就拈起来、抓起来一个东西一样,拈起来一种湛然之体,觉知灵知灵动的一个东西,我们的意识。集居就是能知的这个妄知就居于其中了,我有我知的感觉了,我在知,所谓的我思故我在嘛。这是谁说的呀?笛卡尔,我原来老念成卡笛尔。那么这也是一样的东西,我思故我在,就是说拈起一种湛然之体一样,觉知了。那么吸取内之法尘,这个我们要了解一下,吸习中归,噢不是,吸习中归是上一段的。

这个叫做“吸撮内尘”。吸撮就是来回,我们有时候说,其实就是形容,他就非得把这个东西给他执著了不行,一定要认为它就是这样,所以这里叫做吸取内之法尘。法尘我们还记得吧?因为有时候我们说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对这个法尘我们老是有时候弄不清。

什么是法尘呢?记住啊,再讲一遍,以前在这讲过呀,《楞严经》。法尘就是眼耳鼻舌身对外边取境的时候,它一碰撞,当下意根是没有感觉的,意根在进行分别的时候已经进入什么步骤了?取外境落下来的那个影尘象,尘影,就是那个影子,落在那里了,变成一种潜物质一样了,不是说我们的眼耳鼻舌身对外界的色香声味当下的那一刹那,而是碰撞了以后留下来一种落谢的影子,就好比树影婆娑的时候,那个树叶被风吹的时候,我们在地下看见那个树叶影子一样,再进行这个,对这个影象进行分别,就叫做吸取内之法尘了,因为意根对的是法尘,明白吧?所以说当这个法尘出现的时候,前五根对外五境已经过去了,它在前,此在后。由于它在前,此在后,所以这里讲到。

“见闻逆流,流不及地”。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其它的五根眼耳鼻舌身见这个色声香味触的时候,它已经过去了,所以你现在到意识起现行这个地步的时候,你已经不可能返回到刚才它五根对五境的那个阶段了,明白吧?所以这里讲到的就是说,“见闻逆流,流不及地”,就是你已经,及地就是不可能回到那个地方了。也同时表明说,五根对五尘的时候,它是到不了此意地之处的,意地,到了意识起动、动念的这个地步的时候,这五尘已经过去了,对吧,所以就是属于“流不及地”。这个五尘也不能反闻到意根的这个,流不及地,到不了这儿,到不了意识起现行的这个地步了,它已经过去了,落谢的影子嘛。所以意识缘的是法尘,到法尘出现的时候,前五根对五尘过去了,是这个意思。在这种情况下,故知意之根,由此才知道。

“当知如是觉知之根”,就是我们才把它称之为,这个意之根有觉知性。但是这个觉知性离开寤寐等法,寤就是睡着了,寐就是醒来了,噢寤就是醒来了,寐就是睡着了,说反了,所形成的生灭两种妄尘,毕竟没有体性存在,你看还是离开。所以这里我们在讲意根的时候,主要就着醒来和睡着了这两个现象来体现它,因为一个东西要说明,一定要假借外物,相对而言,对吧?我们说的相对而言,或者相待而言。现在我们就假借着睡后醒来这个来说事。你看说事怎么说呢?还是这个老办法。

“如是阿难,当知如是觉知之根,非寤寐来,非生灭有,不于根出,亦非空生”。还是一样的道理,这个觉知的意根它不是从,也不是从醒的或者睡着的时候来的,也不是从睡着醒来之际或者生住异灭的这个妄尘而有的,也不是从意识这个根、本根出的,也不是从外空生的。那到底从哪儿来的呢?我问一下大家,到底从哪儿来的呀?哪儿都没有嘛,来的这个感觉都是错的,它来的时候我们已经到了幻境中了,这就是要说明这个问题。所以阿难,你应该知道,说如果这个意根的觉知之性它是从寤的、就是醒着的时候我们有能知能动的感觉来的,那么我们睡觉的时候、寐的时候,这个觉知性就应该随着寤不是灭了嘛,因为睡着的话,醒的状态就灭了,对吧。那你如果说这个觉知性是从醒着的时候这个觉知性有,那睡着了这个觉知性就没有了,就应该随着醒就灭了,因为睡着了醒就过去了,对吧?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我们在睡着的时候一做梦,意根还可以知道呢?还记得这个五俱意识和独头意识吧,这个概念?就是在睡着的时候,意识不是不起现行了,一做梦就是意识在起现行,虽然是独头意识,但是那个时候,它的意识是在起现行了,可以做梦,所以可以知道这个意根它不是随着醒的状态过去就灭了,因为睡着的状态来的时候,意根还有状态,还有知觉,做梦我们知道呀。这个能听得懂吧?这是第一个。“若从寤来,寐即随灭,将何为寐”。下面一句话我们要分开讲了,因为它比较绕。

“必生时有”,找着了吗?“灭即同无,令谁受灭,若从灭有,生即灭无,谁知生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如果说这个意根的性,就是这个觉知性,一定是法尘生起的时候才有,对吧,如果是法尘生的时候才有,那么法尘灭的时候,这个意根就随着法尘灭就灭了。灭就同无了,没有了以后,那我们要知道,法尘生起的时候,我们意根在觉照,对吧,领略法尘。那么这个法尘灭了以后,法尘过去了,我们修禅定的人就是把这个法尘,意根好象潜伏在无知状态了,对吧。可是不要忘了,上面讲到这个内守悠闲之境,就是等于说法尘不作用,意根也对法尘没有感觉了。那么我们在进入这样一种内守悠闲的状态的时候,你说意根在不在呢?(在。)因为这个内守悠闲状态的这个感觉你还在,虽然它不是很活跃的状态,对吧。可是我觉得,有的人打坐的时候入到这个境界,他就以为得了禅定了。你出不了第六意识的范畴呀。你看这里就讲得非常清楚了,如果随着法尘灭的话,灭就同无了,那么谁来领受这个法尘,在这个悠闲状态的时候谁知道悠闲状态呢?你以为你入禅定,当你入禅定,以为的这个心生起的时候,你还在这个禅定之外,没有入进去呀,你只不过是比平常稍微静一点而已,有点轻安,绝不是这种禅定,这种禅定还是四禅八定之范畴。如果从此而言的话,四禅八定只不过是内守悠闲入到极端状态的一种状态,它绝对没有突破法尘和意识的范畴。所以非想非非想天还有,虽然是无色界了,甚深的意识相续执持它生命的存在。这个时候你能说意识没有状态吗?什么时候意识没有状态?转凡成圣的时候。入到这个灭尽定,阿罗汉,那就意识不起现行了。如果再转识成智了,意识就成了什么了?就成了这个妙观察智,而不是这个我们说的虚妄的意识了。所以大家想想,同样的意识,在凡的时候我们说是妄识,在智的时候就成了妙观察智。妙观察智说明,已经悟入到如来藏妙真如性了,所以就转成妙观察智。意识还是意识,虽然意识如空华,可是空华当体就是妙观察智。你看这个整个如果这么一通,所有的佛学概念、名词术语等等,就是讲你修和证,除了这两个还有什么呢?

所以这里讲到就是说,不是从法尘生起来有的。那么同样,这个意根的觉知之性也不是从灭法尘有的。如果你法尘灭了,这个是从灭法尘生起,那么这个法尘生起的时候,这个觉知性应该随着法尘灭就灭掉了,对吧,那么你怎么来觉知法尘生起,在法尘生起的时候领略法尘呢?去进行分别呢?听明白了吗?就是“必生时有,灭即同无,令谁受灭”,就是刚才我们上半部分讲的。

“若从灭有,生即灭无,谁知生者”。假如说你这个意识是从,我们不是领略法尘吗,这个法尘就等于说眼见外面的色、明暗一样的,那么明生起的时候暗没有了,对吧,谁来知暗呢?谁来知明呢?如果是从明生起的话,这个暗生起了,明就过去了,谁来知暗呢?这是一个道理。所以这里讲到的,不是从法尘生的时候意识生起的,也不是从法尘灭的时候意识生起的,明白吧?如果说是法尘灭的时候有这个意识生起的话,那么这个法尘生的时候,意识就随着法尘灭而灭了,对吧?因为意识是随着法尘灭而生起的,那么这个法尘生的时候,法尘灭就过去了,意识也随着法尘灭过去而过去了。那么这个法尘生起了,你还有觉知,说法尘生起,谁在觉知呢?这下明白了吧?那么从此就说明说,他就是为了说明,生的时候、灭的时候都跟你意识没关系。

再往下看:如果从根出,“若从根出,寤寐二相,随身开合,离斯二体,此觉知者,同于空华,毕竟无性”。这个也很有意思,如果你说这个觉知性是单从意根出,从意识出的,从根来的,那么就跟这个寤寐生灭二尘就没有关系了,对吧?可是我们想想,寤寐之相是随身开合的。在佛典里面讲到说,我们大家知道,我们那个心象,就是我们心脏,是取决于我们醒来还是睡着,所以心脏一坏你就嗝儿了!我们睡着的时候心脏是合的,醒来的时候心脏是开的,这是心跟身这个感觉是同步的,所以佛经里面形容心脏就跟一个倒挂的莲花一样,是不是?心脏你看一个倒挂的莲苞一样,那么我们醒来的时候心脏是开性的,展开的,就是展开了,睡着了心脏就合起来了。这是佛典里面说的,你看他又没有去拍片子,也没有医院那个叫什么?X光,他怎么知道呢?现见的。一切的幻相他都顿见无碍。所以这种情况下,就说我们的睡着醒来之相是随着这个身体,其实就是随着这个肉团心开合,开的时候就醒了,睡着时候就合了,没有一时一刻能离开这个醒来睡着这个状态,对吧?也就是没有一时一刻能暂离开这个身一会儿睡一会儿醒的状态。那么你离开这个睡着醒来、开合的这个体,你的意根能够独立存在吗?不可以独立存在呀。大家想想我们的第六意识,何时何处何地能够一念离开我的身心世界的作用呢?睡着、醒来能离开吗?离不开。所以说这个意根的知觉其实它是同于空华,毕竟无性的,就是为了说明它相是无性的。最后,“若从空生,自是空知,何关汝入”,还是一样的。假如知觉性是从空来的话,那么虚空就有知觉了,跟你的意根有什么关联呢?所以由此而言,这个意入之法,其相,观其相皆是虚妄,但是窥其性,则本是非因缘生非自然生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这就讲完了,这就是我们说的六入。我们不是在讲四科吗?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今天我们主讲的是六入。六入即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即这个体,破这个相。那么不知大家发现了没有,他在直接,就是我们一段一段地不是始终在破这个眼耳鼻舌身不是从根出,非从境界有,也不是从空来,他基本上都是就着缘破的,发现了没有?说是破这个根的幻相,其实都是破根所缘的外尘居多,这叫作就缘破。有时候我们去学习,大家看一下《楞严经正脉疏》,交光大师他总结的确确实实是千古绝唱,非常精辟。他在总结这个六入破的时候,他是什么呢,就是说全是约缘破,是就着这个缘法来破的。为什么这么破呢?他是这么形容的,说:不局本法。就是你不要在这个耳朵、眼耳鼻舌身意上去来回这个琢磨纠结。不局本法,局限的局,就是你不要局限于六根的这个法,而是广破外缘。你把外界说明它不可得,那么这个根就是幻相,对吧,因为它两个是一拍即合的,两个人作用的呀。所以他的这个破法,他打了一个比方说,如灭火不径扑火。就是你要灭这个火,你不要赶紧扑到火上去了,烧伤了;不要管火,但抽其薪。点火用什么点的呀?木棍点的,薪火才能燃着,对吧,干柴烈火嘛。那你就抽其薪,就是这个火上,你把点着火的这个木头给它抽了。你看我们一直在破的时候,是不是在破木头呀?外境,就这根从哪来的,外境全破了,外境都是幻相,那根从哪来?就不断地抽其薪,火自然而灭,是不是?本来就是幻相嘛,自然而灭,大家想想。所以这个交光大师在《正脉疏》里面讲到这个,特别总结得精辟。六入它就好比说,虽然要扑火,破这个六根的幻相,但是我们只去抽它六根所执取的外境,沉溺六根的东西把它给抽干,最后发现,本来六根就是虚幻的。那你要灭火,把着火的东西给它弄干净,火就着不了了,还用刻意去灭火吗?这是我们对破六入,因为火自无体。也说明六入当下无体,观其相是幻相,观其体是如来藏妙真如性,非因缘生非自然生的妙真如如来藏性。

那我们看看,真的是确确实实,相是虚妄,性即是真呀!那我们现在看看,你看,我们眼睛看东西,吸入一切环境的感觉,再同时耳朵吸入一切声波组合,都是如此,鼻子吸入香臭的判断,那么舌尝入一切的味觉的感知,乃至身体触对一切的摩擦感,大家把它合并起来看,一切的见闻觉知,身体触的摩擦感,乃至第六意识分别前五尘落谢的影子。所有的这一切感觉,我们分开讲是六,对吧,合起来是不是一个?同时并进。因为我们领略其他东西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眼看耳闻。大家来这听一场法,是不是眼看着我,耳听着我,鼻子有没有味道呀?听得忘情了,吸一下。都是同时在作用的。这个舌头也是在尝,尝自己的口水。身体的触摸,你坐在拜垫上,跟旁边的人这样起来的时候碰一下,我们拜佛、起立、问讯,是不是都是触尘?那么念念不离第六意识感觉,等等这一切皆是,如果从相上来讲,因为我们赋予它生命性,我的执著性,那么就把它全体地渗透在我的感觉中。如果把我抽身出来,全是一些机械性、无意义性的东西,是不是这样的?由于因果业力为原形而碰撞体现出来一种幻相规律,但是一旦被我认定以后,这种惯性的迎合,这种妄想的印证,所有的一切当下就纵横结合,凝聚成一种合理性,就是我们、我、世界、我们的世界,这就是幻相出来了。可是我、我们、我们的世界,全是当下就是如来藏性的全体流露,现在我们就在讲这个层面,对吧?所以你看古德就说到说,若言其有,就这个心你说它有,不在内外中间,因为内外中间全是幻相;若言其无,就这个真性就在幻相上体现,若言其无,具造百界千如,就是全体都是,在眼就曰见,这就是如来藏性,在耳就曰闻,还是如来藏性,一个如来藏性,在身就曰触,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全体都是如来藏真如的体现。就是这么来回里边搅吧,看你什么时候能搅出来个结果,哇,开悟啦!祝大家早日开悟吧!阿弥陀佛!合掌。

闻法功德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

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

上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