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讲)
好,各位同修,那我们一起合掌。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好,请放掌。阿弥陀佛!
我们各位尊敬的楞严道友们,各位净土莲友们,大家上午吉祥。阿弥陀佛!隔了一年,我们说是一年,也其实就是一天、一念。那么一下说十二点过了就是又到了今年。那么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的闻思学修,特别是这个楞严法会,能够大家一起来发心护持,能够让它以这个正法眼藏,依然我们能够进行下去。今天是我们二零一五年第一讲,也是第十九讲了,应该是第十九讲。那么不管怎么样,我们来听闻楞严法会,希望大家能够信心不要倒,心不要退。想来想去,我也不知道说开年了从何说起。路上过来的时候,我也想到说回顾一下,我一个再给大家汇报一下,一个寒假在五台山,那从五台山那件事说起吧。
五台山这次去磕头,但是没磕满,有时候是太累了。后来黛螺顶的师父又请我上去,又看见我了,有时候这个事情也是没办法。每天拜上去的时候我还绕着走了,偷偷地赶紧磕完回向就往下走。结果到了那个点上了,人家那个住持师父就跟等在那儿一样,我转身,最后一天的时候回过头来往下走,他从客堂出来了,笑眯眯地就迎面过来看到了。所以因缘,就说了说,法师让住上来。那你想我上去也不能随众,惭愧地说住到常住里面又害怕给人家添麻烦。后来正月上去住了五天,讲了三天。讲什么?还是讲体解楞严,把《楞严经》给这个常住师父们一块儿分享了一下。当然可能还是照着我们原来的这个模式,但是因为是出家众,所以偏可能再稍微高一点,讲的深度一点。听到这么一件事,就是庙里每天大家知道下午去放蒙山,是吧,早晚功课嘛。放蒙山在常住上每天出食,你们知道出食么,就是把这个咒加持的这个米出去观想,布施给饿鬼道的众生,让他们来受用。出食的时候,这个出着出着,走出去,结果可能是一个异类的鬼道的众生就突然间就趁虚而入,附在他体上了。附在他体上呢,当时就拿着这个口杯,就是那个大悲水的口杯,就施食的那个,然后不断地在那儿舔,就做那个,我们常说的真实不虚,饿鬼状么,就渴得就在那上面就剩一点儿湿漉漉的在那儿舔。然后又庙里的知客师父说给他拿了一个面包,就在那儿啃了,那个样子真不是人吃的样子。后来师父们慈悲,给他念了三皈依,还问他说你这是今天怎么了,为什么这样的,这样不好。结果他说,今天来得晚了,来得晚了呢,这个东西被其他的这个同类给抢着吃光了,他吃不着了。而且说你们道场里面非常清净,师父们特别慈悲,每天我们都来,能这儿受到这个甘露味。说今天是来得晚了,这就来这么一下。而且还说到庙里的法师们,他说也是有大修行人,说他看见一个师父他常看见满头都是光。最后师父们慈悲给他说,那你就这儿拜一拜,又给简单地念了个三皈依,说那你走吧。他说我要走了。说那你走吧。这个小沙弥师父就转身就出了堂,就跟腾空而起要往这个山门那儿跑,跑着跑着腾地一跤摔下去,他走了。醒来以后这个小师父说,说怎么出食着出食着什么都不知道了,回过来说,这刚才不是正在出食么,这是跟睡了一觉一样。当然说这事,我们都是资深居士了,六道轮回是一目了然的,这都是不足为奇,不是说让大家相信说确实有鬼。当晚我在讲楞严的时候,正好讲到第二讲了,开这个大佛顶的法义。讲得我自己也法喜,大家可能听得也比较相应,师父们。诶我就起了一念,完了以后回向的时候。我就想每次,大家想布施呀,这是光针对饿鬼道的众生,这就一道呀。那么每次我们这个楞严法会一起,不管在任何地,这个法会一起,听法它要比这光布施的功德要大得多呀,它是遍布六道的,乃至遍布凡圣,都会来赴这个楞严法会的。你想想这么多的大祖师,曾经跟楞严这么甚深的缘分,那么他们一定会来现场关照,来加持,更不要说诸佛菩萨、龙天护法了。
所以我想想呢,自己我回过头来也想,哎呀真的是太殊胜了。我们现在能够以人的身份得入这个楞严法会,可是十法界遍地都在讲楞严。但是大家也不要忘了,虽然遍地讲楞严,法界太多了,咱们这个法界,南阎浮提众生还不是很多,能够全体的就开这么一部楞严大经。我记得我那个时候,给我师父汇报的时候,他都赞叹欢喜,说现在都是两个小时的开示,一般。大家算一下,一部《楞严经》,我们这儿叫南阎浮提,咱们也不说了,就地球上这么多国家,这是中国现在是佛教的核心,在中国大陆。在中国大陆,一部《楞严经》,我们也不是说,这个没有褒贬的意思,你说在哪里能够随时能够开讲呢?我记得最多的就是慧律法师,网上讲了一部,大家一直在追着看碟片。那么北京几千万人口,在哪个道场里面能讲楞严呀?这不是我们夸功说我说大家有这个,这因缘就是殊胜极了。你想想哪里有讲楞严?我们在讲楞严。所以说从这点来讲的话,真的是非常殊胜。现前就有得这个,凡圣同入法会,得圣加持。当然不管怎么样,我们虽然一直给大家领悟到这个楞严的这个大定,不知道你的心力能够跟得上几分。要知道一个苦修的人,一辈子就这点儿事,他就不断地惦记惦记,不断地就是忘我地去惦记,才像模像样可能有个样子。所以也是非常难的。你想我们从《楞严经》开讲一年以来,我想至少我们的见地、悟性和业障,都会随着这个增上缘该增的增,该消的消。这是必然的。但是我们也必须要知道,《楞严经》我们讲的时候它是非常圆、高,但是包括我在内还是做不到的。这个你也不要忘了。所以说在这种圆满、现成、没有增减的大圆满的见地之下,那么我们还要用一丝不苟的行来填充。说实在的这是我的一己私见,我就希望《楞严经》做我们的往生资粮,就是仅此而已。所以说虽然一切的见闻觉知都是如来藏性,可是我们理上现在听到这么个理了,事上跟进不上来,那你就必须有什么水平过什么日子。你赚多少钱该多少就多少,不要吹牛,也不要故意吝啬。吹牛容易怎么样呢?我也是有时候觉得自己在吹牛。那么这样的话,你见地圆满了,你始终觉着步履跟不上,就等于说你正在脚踏实地走,你一不脚踏实地了,以为说整个就可以飞起来了,可是你没有飞的功德,腾空一下子摔下去就摔死了,因为前面是空的,你没填起来。所以我们还是要加功用行。希望这个楞严法会就伴随着我们能够做这么一个指导。我也不知道大伙这一年,过了个年,假期大家用功用得怎么样,怎么样呀?有的在点头,有的也不做声。怎么样?还行,那随喜大家。不管怎么样,刚才讲到了一年又一年,你看我们虽然年年的过,可是我们大家过年的这个人有变过吗?过年的时候大家走亲串戚,走亲戚串朋友,到这儿玩到那儿转,那是心情一会儿欢喜一会儿低落;那不管心情欢喜低落,你的情绪的作用,会发生情绪作用的这功能有变过吗?你会听会讲了,就是离开咱们维摩讲堂,到处都是开讲楞严法会,就是说不变的这个东西。
好,那么我们今天新开始前,我们稍作一下回顾。之前大家还记得,我们开讲是从七处征心不在内外中间等等,这个叫破妄显真。还记得吧?后来我们又通过十番的这个显见,我们通常叫做带妄显真,就是带我们这个妄想,显现这个真的境界。那么现在我们开始讲到这个会通四科了,就是讲这个如来藏性常住了,哪儿都是了。你们这条线还记得吧?我们现在在讲会通四科,四科是什么东西呀?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这四个解释层次。那么我一再地给大家讲,我们千万不要被这个教条的佛学术语给弄得复杂化了。这四个解释层次无非就是我们常现在感受的精神和物质层面,他就要介绍、不断地介绍这个真性全体都是我们当下物质和精神的体现。那么我们在此之前已经讲完到五阴六入了,就是前两科,一科一科的科目已经讲完了。
今天我们要开始讲到十二处。那么我们讲到十二处,这十二处干什么呢?就是破相显性的。大家还记得前面的五阴六入的时候,每一句后面都会调一句说,观相原是虚妄,观其性则本是非因缘非自然的如来藏性。还记得吧?就是说每讲完一段,他一定会下面列这么一句。后来有的同修我还记得问过我。这一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总说,说所有我们现见的这些都是虚妄之相。那么如果你一旦把这个相给破了,摆平了,折合到一起圆融以后,不加分别,那么自然而然见的就是性了。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说虽然你见到说五阴色受想行识,六入眼耳鼻舌身意等等这些,如果从相上来讲,它是这么一个规律,从性上来讲,它就是这个非自然非因缘有的如来藏妙真如性的体现,当下就是。这个脉络还记得吧?能跟得上啊。
什么叫做破相显性呢?你看我这里要喝水了,这碗水是温的。那如果拿到五台山的话,这水即刻就成了固体了,就成了冰了,明白吧。如果再放到锅里烧一会儿,哗地就化作雾,又化了,飘了,是吧。那么冰、水、雾都是相,明白吧。我们认定了冰就是冰块儿,我们在看见冰的时候,基本上都想不起水了。特别是我们看到雾的时候,有几个人能想起水呢,都说这是雾。那么这就叫见相。如果你把这些相摆平,见到它这些东西都是潮的湿的,见到它的湿的性,这就叫性。我们打了多少次的比方了,戒指、耳环、项链都是金子嘛。那你觉得戴在耳朵上的是耳环,戴在脖子上的是项链,手上的是戒指。把这个相破了,见到的就是它的金的性。记住啊!我们现在一直在做这个工作,讲这个道理。那么有意思的是什么呢?前面还记得吗,讲到六入的时候,眼耳鼻舌身意。那个时候破这个相是怎么破的呢?大家回忆一下。是就缘破的,就是就外在的尘,所有呈现出来的外在的世界,就这个尘缘而破的,没有局限本法,就是没有破这个眼耳鼻舌身意。广破外缘,还记得吗?比如说破眼的时候,眼的这个相、妄相的时候,他就说外在的要么是明的、要么是暗的两种境界,对吧。破耳朵的时候是从外面的声音来讲,一会儿动一会儿静。都是从这儿来破的。这个里面有个诀窍是什么呢?就是说我们想扑这个火,灭这个火,但是所用的方法不是去灭火,而是去抽薪,明白吧?就是就外缘破,耳怎么来的,眼怎么来的,见色闻声呀,所以他就在这个色尘和声尘上面大做文章,把薪一抽,火就自灭了。所以我们还记得吧,讲到六入的时候,只是就着外缘破的,说这个声音是怎么来的,这个色相是怎么见的,明暗之间的关系等等。
那么这里开始的十二处开始,要十二入怎么破呢?他是根尘互破。为什么呢?因为十二处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对吧,眼对色,耳对声,相互搅在一起的。这个时候就是从根从尘两处地方去下手,因为二法是相依而有。在这个祖师讲到的时候有个非常恰当的比喻,打个比喻是什么?就跟蛟龙跟水一样。我们现在见不到这种情形了,大家知道蛟龙就是生水的,水就是养蛟龙的,这是确实真的,现在我们已经肉眼凡胎看不见了。这两者如果多了的话,古时候常说的就会生水患,一般水患就是蛟龙在作浪。所以要破这个患的话,其中一个方法驱蛟,把这个蛟龙给赶走,那么它就生不了水了,就绝了水的这个生起之本了,根本了。这是一条,对吧。再一个泄水,就是把这个有水的地方给它泄掉,那么这个蛟龙所居之处就没有了,那它就必须也进行不下去了。所以这就是说,驱蛟绝水之本,泄水破蛟之居,所居的地方。所以这样进行分析来击破我们现前的幻境,就是从这十二入上来进行的,眼耳鼻舌身意对色声香味触法。
好,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里的经文里边总标了一句。这个等一下我们再念吧。说“复次阿难”,找着了吗?“云何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那我们讲到这里的话,等一下我们再读经文,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为什么这里叫十二处呢?没关系,经文找不着,我们先再讲一下这个处。下意识的我们说,今天来这个维摩讲堂,这在居士林,这是一个处所,对吧。待会儿法会散了以后,你们又可能要到斋堂去转这个食轮,那又成了一个处所。大家发现了没有,就是我们不停地得有靠,有住。有处就有住,你就一定定在那个地方。所以你看我们的十二处,你看我们就觉得根,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好像一定得在内,是不是?在自我的感觉上,这就在我的身体之内一样,这是我们的常规自我认知,对吧。那么这个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好像一定是在外,是不是?那好像内外是不是一个处呢?内外之处,就有别了。如果再从这个眼耳鼻舌身意的话,我们一定是觉得眼睛只能对色,就给它这么一个定性了,这是不是一个处呀?耳朵只能闻声,这又给它定了性了。内外六处加起来,所以叫十二处。那么这个十二处还有一个名字叫十二入,这个大家晓得吗?十二处又叫十二入,进入的入。为什么呢?从我们根取境的这个层面来讲的。我讲的这个大家能听得懂吗?用根取境,就是说则是这个六根入六尘了对吧。我们下意识地觉得说,好像用我眼耳鼻舌身意去感受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一定是用好像我的眼睛是看,看到,看到了,到了那个地方了,对吧?所以就感觉上好像是以根入尘了。这个就是通常我们常说的叫做执取,执著,了别。这就是感觉说,哎呀用我的六根入到这个六尘之中了。那么这是一个层面。从受境而言,刚才是取境,就是执取这个外境。就是从纳受外界、接受外在的呈现而言,我们又感觉到好像是外尘入了我的内根了,对吧。你看我们说,一会儿说哎呀一览无遗,一会儿又说尽收眼底,对不对?这种常用的成语词语,表达的全是我们的幻化世界的这种妄境。说尽收眼底的时候,就好像就是尘入了根了,一览无遗的时候,好像就是根趣了尘了,对不对?都是幻相。一个是执取,一个是呈现,那么六根六尘都可以称为能入,也可以称为所入,对吧,所以这里叫做十二入。听明白了吗?
在此我们打个小断吧,你看为什么这里,体悟一下十二处又叫十二住,又叫十二入呢?就是我们有处就有住。大家现在的我们的存在感来源于什么?也就是我们现在,我们常说我们是破我执的嘛,大家觉得我执听起来是很抽象,我执在哪里呀?我执的具体体现全都在六根门头呀,对不对。那么这六根门头一旦结合成功,世界情形就跟着启动,这就出现了处,处所呀,十二处嘛。我们凡夫就是以三界内的外在的依报和自我的正报,感觉我在这儿,这就是我们的处,对吧,这是真实不虚的。那么如果是像阿罗汉,迦叶、阿难一样的话,他们的依报庄严感觉就在方便有余土,以前给大家讲过四种国土嘛,他的那个住和处就直通在那个时空法界了,但是还有处,还有住。像这个登地的菩萨们,他就是以实报庄严土为处为住,他的感觉又在那儿。那佛就以常寂光土为处为住,那难道佛还有住?佛的这种处和住是无处之处,所以他的感觉不是九法界以回的有感有觉了,而是正感纯觉。我们现在凡夫的感觉,一感就有觉,一觉十二处马上相互牵引,不断变现,这就是我们的三界内的国土。所以十二处,其中的一处就是一住,一住就是整个世界,万法唯心。是不是这样的?那我们现在就是一切取决于我们的感。就看为什么我们说感觉感觉?你感,你感的这个眼耳鼻舌身意必然要对色声香味触法,那觉就在这里,就在我们现场,就在这个世界了,就只能呈现这个水平了。所以大家这个随捻一法仔细体悟,十二处怎么叫个十二处,又叫十二入?我们现在就转这个妄想而见如来藏性,就是要直通常寂光,一旦入常寂光这个本位的话,就是所有国土都一样的,无住无处,遍地都是,这就叫如来藏妙真如性。所以说我有时候,也许这个担心是多余的,我就害怕大家在这个听法的时候不得要领,然后听法师讲的也在例行公事,不断地说这个破妄显真,带妄出真,现在又会通这个如来藏性,从五阴色受想行识,一下就背出来了,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十二处,又觉得说这么教条的哪哪都要说一番,说这么多。可是大家要知道,为什么要哪哪都要说一番呢?因为番番都是下手处。你会下手了,就不断地呈现,不断地讲法,不断地领悟,不断地证果。那这样想想你看,坐在这个法会里面多殊胜呀!因为只有这个地儿能够提醒我们,所有寻以为常的状态离不开我们的这个处和住。但是稍微有一点点研究,就发现它完全不成立,下面就给你开始讲,一点儿都不成立。你说我们被骗得惨不惨。那为什么我们现在走不出来呢?大家发现了为什么?就是福报不够,明白吧。你想我们《楞严经》听到了,听不懂,或者说听得懂了,有一点感觉了,为什么转头就打失,一会儿就忘却呢?就是因为这个方面的福报不够,字字句句都是觉,但是我们现在就遗失的太久了,就觉不了嘛。所以才称之为积功累德。那么给大家讲了这么多,大家也发现了,就是十二处十二入也罢,大家一定要记住哪哪都是下手处,不要把它教条化;一旦教条化了,烦恼就来了,是非就起了,那你就听的也不对,讲的也不舒服了。这都是你自己的事。为什么说福慧双修,福慧双修?福报不够呀。福至则心灵。所以说这个就是我们说讲了十二处,给大家打个小断。下面我们就要翻开经文,大家一起来读一段了。从“复次阿难云何十二处”开始。找着了么?好,这个大书在多少页?一百五十六是吧,好。好,大家一起来。
“复次阿难。云何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汝且观此祇陀树林。及诸泉池。于意云何。此等为是色生眼见。眼生色相。阿难。若复眼根生色相者。见空非色。色性应销。销则显发一切都无。色相既无。谁明空质。空亦如是。若复色尘生眼见者。观空非色。见即销亡。亡则都无。谁明空色。是故当知。见与色空。俱无处所。即色与见。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好,就到这里。这一段开始呢,我们就要迈入十二入了。十二入大家发现了没有,它还是从六个小段来讲的,就是说把这个眼和色合起来讲,叫做眼色处。这一段讲的就是眼色处了。首先你看这里讲到的说,问阿难说,为什么说十二处本来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呢?一个设问引发了下面眼跟外在色的真实关系。你看,说“阿难,汝且观此”,就是阿难呀,你看看这些,你看这些,“汝且观此”这句话代表的是什么呢?就是眼处,对吧。“祇陀树林及诸泉池”,这是代表什么呢?色处。眼色处就罗列出来了。说你意下以为如何,这些情景,那么他就问阿难,到底是因色尘而出生的眼见呢,还是因眼根出生的色相?看到这句话了吗?“色生眼见,眼生色相”。因为在这个,我们大家不是在学,有时候了解一点唯识吗?眼的这个色生眼见,就是由法生故而有种种的心生,对吧。因为外在有法嘛,引发了我们生了好多,心里有感觉嘛,所以说由法生有种种心生。这个眼生色相就是由心生而种种法生,外在的所有的法的呈现。他就是说,其实说白了就是,客观生主体呢还是主体生客观?明白了吗?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佛就反征阿难,他就给他出难题了。下面的这段经文的意思是什么呢?我给大家贯一下,大概你看,“阿难,若复眼根生色相者,见空非色,色性应销”。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说你的眼根能生出外界的山河大地,那么你的这个眼根就有了生色之性,就是有了这个功能、这个性质了,对吧,你的眼根可以生外在的山河大地。那么你不要忘了,你的眼根还会见什么呀?往下看是地球,一切的世界。往上看是什么呀?是虚空。虚空显现在眼根的时候是没有色相的,对吧,就看不见色相了。那么这个能生色相的这个色性,就是既然能够见,能生色相,那么你具有生色之性了。但是见到虚空的时候就没有色相了,那么你生色之性也应该销亡了,对吧,就没有了嘛,因为它是相辅相成的,色也没有了,那你生色性的这个功能也没有了。那么销亡下,一切色相都归于无了,这个色相都没有了的话,谁来衬托以显明有空呢?你现在确定说你看空的时候没有色相,对吧,那么没有色相,谁来显空呢?空色是相对而有的,对色而说空。所以这就叫做,“色相既无,谁明空质,空亦如是”。这个祖师大德们翻译经典你看,这又来了句亦复如是。空亦如是大家可不可以尝试着把它再设想一下,解释一下呢?谁能够解释一下举手,看看你到底伶俐不伶俐。这个空亦如是就是说倒了个个儿,把空换成色来讲,就是说,如果说这个眼根能够生外界的空相,对吧,那么这个眼根就具有生空的这个性质了,可以生这个虚空。那么眼根不要忘了它还会见色相,一低头就是这么多的色相。那么在这个时候见到色相就没有空相了,对吧。没有空相的话,生空的这个空性也应该销亡了,销亡了就一切都没有空相了,都归于空了。空相没有,谁来衬托以显色相呢?你想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这个感觉,如果没有看不到摸不着的空,怎么显现看得见摸得着的色呢?对不对?所以我不知道你们听到这段经文的时候,想起另外一个经典了吗?你看,为什么这里说空亦如是呢?这里但破色相,为什么还要破空呢?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这里除了破色相之外,还要破空呢?为什么?因为空也是色,生则俱生,有色一定会有空,它是相辅相成的,其实都属于色。那么破一定要俱破,都不对了才能够无碍地尽显本性。所以为什么《心经》里面大家想,色不异空,还得回来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之空如同空之空,空之空如同色之空。谈玄说妙,可是它特别接地气,它要面面俱到。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么就说明说这个眼根生色相是不对的,对吧。那么再往下看,“若复色尘生眼见者,观空非色,见即销亡,亡则都无,谁明空色”。什么意思呢?说如果说是由外在的山河大地的色尘而生的内的我的眼根的见性,眼的见,那么这个色就叫做能生了,对吧,外在的物质叫能生;眼见为所生了,对不对?那么这个时候大家不要忘了,观空的时候就没有了色相,对吧?没有了色相,那么能生眼见的这个色尘已经灭了,所生的眼见也应该跟着灭呀,是不是?能听得懂吗?所生的眼见也灭了,见都灭了的话,你怎么去看空看色呢,对不对?你怎么去见这个空,明白这是空,这是色?因为你的见没有了嘛。为什么见没有了?能生见的外在的色没有了。为什么说色没有了?因为你看的不是光有色,有时候你会看空。倒回来讲,是不是?所以追寻这个又不成立,那么由此而知,色生眼见,就是外色生眼见,跟眼见生色相,全部都不能成立。既然不能成立,就等于说烧火的这个柴没有,是假的,你怎么点火呢?你点不起来火,那么眼见色的这个眼入见色入,十二入的头两入不能成立,是假的。因此,你看后面又来了一句说,“是故当知,见与色空,俱无处所”,就是说你上哪儿找定性的一个能见和所见的色相呢?
你说这不是为难咱们嘛,太难信了。明明这如此的历历在目,你这会儿非说它没有一个定性处所。所以他就告诉你,这个色尘与眼见这两处皆是虚妄的幻相,如果你要究其体性,它才当下是本非因缘非自然而有的如来藏妙真如性。这就是这段话的大意,就是破这个眼入跟色入相结合我们能够见色,现在把这个见色无非两种情况,由见生色,由色生见,怎么生起来的,两边都生不起来,生不起来你还生什么呀?爹妈都不具足,哪来的儿女呀?这个道理能明白吗?那好吧,今天上半场稍微少讲一点,待会儿讲到声尘的时候,可能我们就更为明朗了,因为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但是你也别为难、抱怨,因为《楞严经》就是要你高水平地听,你听不懂了,到这地步听不懂那就确实没办法了。好,大家休息一下,我们下半场再回来。阿弥陀佛!好,到十点整。
好,各位同修,那我们继续下半场的听闻。在讲《楞严经》第十九讲,讲到十二入皆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就是这个幻相都可以体现它的本性。那我们修行的最后就是需要明心见性,到极乐世界也是为这个。大家到过道场,听过敲那个我们有时候俗称叫火点吗?你们到庙里边去拜的时候听到有打板,要上殿了要打板,打完了比如说要过堂,还会在这个斋堂门前挂一个铜的那个鸣板,就是会敲,明白吧。这个是从佛陀时代一直这样转继承过来的,这个在佛陀时代就有。下面我们要开显的就是耳跟声处。耳朵跟声尘之处,这个其中的奥妙,释迦摩尼佛非常圆融的智慧,他没有像前面那么去试问,也没有像后面鼻舌那样一些方法,他在耳朵上面特别做了一下文章。待会儿我们在讲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为什么说耳根特别容易入道?因为它最灵敏,容易觉知。但是下面我们来先读这段经文,说“阿难,汝更听此祇陀园中”,找到了吗?好,大家一起来。
“阿难。汝更听此祇陀园中。食办击鼓。众集撞钟。钟鼓音声。前后相续。于意云何。此等为是声来耳边。耳往声处。阿难。若复此声来于耳边。如我乞食室罗筏城。在祇陀林。则无有我。此声必来阿难耳处。目连、迦叶。应不俱闻。何况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门。一闻钟声。同来食处。若复汝耳往彼声边。如我归住祇陀林中。在室罗城。则无有我。汝闻鼓声。其耳已往击鼓之处。钟声齐出。应不俱闻。何况其中象马牛羊。种种音响。若无来往。亦复无闻。是故当知。听与音声。俱无处所。即听与声。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好,就到这里。这就是讲到,你看多么生活化,当时释迦摩尼佛就一千二百五十个弟子,天天该吃饭吃饭,该休息休息。一到这里你看,这想必是当时的情形是什么呢?到这个饭食办好的时候,先是击鼓召众,就是大家一听鼓声,就相当于我们现在庙里面的打板。然后你看师父们过堂,坐定了以后才开始敲这个,鸣这个铜板,就是铜的这个,有时候我们叫敲火点,就是这个一敲,配着里边的引磬,就开始念供养咒了。所以这个时候就是说,大家集中在一块儿开始撞钟应供,这是先敲鼓再撞钟。就是用了这么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信手拈来,就现前给阿难讲这个耳声之处的奥妙。
那么你看这里佛就问阿难了,说你听到这个饭食办好的时候击鼓召众,这个众集到了以后又撞钟应供,那么这个钟和鼓的声音它是同时的,又前后相续的。这是阿难,结果他说,反问,下面的经文说,如果说这个声音来到你的耳边,阿难你如果说是这个声音来到你的耳边呢,还是这个你的耳到了声音之处?就是围绕着还是从两边夹攻来问他。所以你看。
第一个层面是如果你认为是声音来到你的耳边,那佛就要难为他了,说如果说声音来到你的耳边,就好像我,佛就指自己说,我是声音的话,对吧,我要进室罗筏城,是当时的这个大都城,那么祇陀林是佛的所在地,我进了室罗筏城,那么,这个托钵乞食的时候,祇陀林里边就没有佛陀我了,对吧。
那么同样,如果我是声音,声音到了阿难你耳边,下一个结果会怎么呢?其他人耳边就没有声音了,这是一个道理,对不对?
这个说的就是说,一身不能并至二处,那同样,一声,前一个身是身体的身,这个讲的声是声音的声,岂能遍至多耳呢?对吧。所以说你说这个是声音来到你的耳朵,那么就相当于我到了城里边,我就不在这儿了,声音到了你耳朵,必然就不在其他人耳朵了,可是为什么打鼓敲钟的时候,目犍连和迦叶都能够同时听得到呀!这一千二百五十个常随众也能同时听得到呀!那这是怎么回事呢?怎么能够通?因为他们都是同时听到了钟鼓声,才同时来到用餐处的,过斋呀。所以你现在说声音来到你耳边,这首先不能成立,对吧。
其次,如果说是你的耳朵到了声音边上,那么反过来,就像我从室罗筏城回到祇陀林了,那室罗筏城就没有我了,你的耳朵到了声音边,那么假如你阿难的耳朵,现在正在敲鼓对吧,敲鼓,(耳朵)到了鼓了,钟响起来你怎么听到的?因为你的耳朵在鼓上呀,钟响起来怎么听到的?大家设想一下你们就是阿难。何况在吃饭的时候,你看这里还何况这个其中象马牛羊,还有象有马有牛有羊,这种种的乱叫一通,他都能听得见。他怎么听见的呢?这就是不成立。所以说可知你听闻的闻性不是到声音处,也不是声音处到你耳边来了,只有这两种可能,现在没有啊,那你怎么建立的耳根闻声音?最后你看说,到象马牛羊种种音响以后,问完了说。
“若无来往,亦复无闻”,就是说假如你要说这个声音不来到耳边,耳朵也不来到声处,那么根尘两个就不到;不相到,你怎么能够听闻呢?就听闻不到了。为什么呢?你想我们现在好比说,大家各住在北京城里边,那么如果说你现在不到他家里边,你能见到他吗?见不到呀。就好像这个烧火的柴跟火各住一处,你就点不起来呀。所以说如此来看,耳根的闻性和声尘,你看最后说,阿难你应当知,图有虚妄的名相,究竟其真性的话,是非因缘非自然的如来藏妙真如性。你想就这么一个你都建立不起来。所以大家在听到这个时候最后总是套这么一句,“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那大家要悟,这什么叫虚妄呀?大家听到虚妄,我在讲,你在听。我在讲虚妄之相,你千万不要说哎呀,法师讲了一个虚妄之相,那么就到处去捕捉虚妄之相。诸位,现前就是虚妄之相。你要随文入观。我说现前就是虚妄之相,包括我就又在说的时候,全是虚妄之相。这个就叫后脚跟跟上了,明白吗?后脚跟跟不上,一说虚妄之相就捕捉去了,那我们说一说,你捕捉的在哪里呢?你撂开现前的虚妄之相,又去更觅虚妄之相,那你上哪儿找去呀?这同样属于心外求法,跟求真求妄都是心外求法是一样的。莫向外求。所以大家从这个上面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个什么叫做相是虚妄的,性是真实的。就一样的一个情形,耳朵听声音,当从相是妄着的角度,你看我们刚才说了半天,说到底是声音来了还是耳朵去了。如果从真如的性上来讲,有来有去吗?你说来说去本来就是戏论了,你还在这里面矫情半天。那么从相妄的角度,大家看,我们的听力,记住啊,我们现在的听的功能和声音的显现,各自都是周遍的,你能找到说现在宏海法师讲法的声音,不要说传到外面的,就咱们屋子里面,你能给我拿出来具体在哪儿吗?这个声音具体在哪里呀?居无定所就是说明他是虚妄之相,他就不是一个真实的我们国家的公民,不是一个定性的,没有登记在册的,他居无定所,你说你非得去普查这么一个人。大家要悟啊这是从相妄的角度上来讲。那么听跟声的两个自体都了不可得,你还说它有来有往,在两个地方,从这儿到那儿,从那儿到这儿,这都是虚妄的。那么反过来为什么又说二皆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的如来藏性呢?从真性的角度来讲,听跟声难道真的没有此法吗?我在讲你在听,有呀!它显现的是什么呢?如来藏的妙真如性而已。你不要用来和往,你就当体悟这个空性。由于我说你听都是假的,你就要悟这个假的,悟到假的就见到真的,冲破假的就显现真的,假的本来就是真的。就这么一个,套来套去。所以你看为什么说此方真教体,清静在音闻呢?
大家想想,一个钟声响起来,敲鼓和敲钟,为什么说遍一切处都能闻,没有一个缺处呢?你要悟这个。当然我们半天在搞这个声音,怎么传出来,怎么入进去,可是你为什么不想想,这个声音传出来,遍法界都能闻,这就是性。你的耳根竖起来,整个法界都能收在我耳朵里闻,这同样也是性,遍一切处的。从能闻的耳性、耳根,到声音的声性和闻性,哪一个不是遍一切处的呢?这不是性吗?这个妄上就现前就是性呀!听明白了吗?那么你就悟一悟这里边,既然一个声音传出来了,一切处都能闻,一个声音起来了,一切耳都能收,所有的声音,就是说连牛马、钟鼓、牛羊的声音都起来了,一个耳就能闻,这是不是无漏呀?是不是圆满呀?是不是周遍呀?那你想想,我们现在就以为说,就是娑婆世界,等于就是说,佛问阿难说只有你的耳朵把声音拿走了,其他的应该闻不到,就相当于说我们只有人道,不知道有六道,只有三界内,不知道有十法界一样。那一千二百五十个人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清净海众,同时都在一念清净法界,明白吗?这牛马,什么象马牛羊的声音就如同兜率内院、东方琉璃、西方极乐世界,是遍法界都是,同时你都可以在你心中。就是这么个道理。所以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
就是耳根特别好下手,容易往上开悟。你看见性,待会儿讲到鼻舌身意处我们就比较涩了,为什么?就因为咱们这儿的耳朵灵。你看我讲经说法还要靠嘴,你们靠耳朵听呀。我不知道讲的这个大家听明白了没有?就是从周遍的这个角度上来讲,不管是钟声出来了,一切的人都能闻,这就说明它遍一切处无漏的。那么不管什么声音都响起,我闻性都能听,就说明闻性也是遍一切处的。这就叫做如来藏,非因缘非自然的妙真如性,明白吗?你在这个声音上面作意说,到底是声音来,我往我听见了,他没听见等等,这就叫陷于虚妄相中,就迷失了真性了。这段文就给我们交待的是这个法义。好,大家拿起书来,我们经本再往下贯。讲到这个鼻香处,找着了吗? 好,一起来。
“阿难。汝又嗅此炉中栴檀。此香若复燃于一铢。室罗筏城四十里内。同时闻气。于意云何。此香为复生栴檀木。生于汝鼻。为生于空。阿难。若复此香生于汝鼻。称鼻所生。当从鼻出。鼻非栴檀。云何鼻中有栴檀气。称汝闻香。当于鼻入。鼻中出香。说闻非义。若生于空。空性常恒。香应常在。何藉炉中爇此枯木。若生于木。则此香质。因爇成烟。若鼻得闻。合蒙烟气。其烟腾空。未及遥远。四十里内。云何已闻。是故当知。香鼻与闻。俱无处所。即嗅与香。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好,就到这里。这又开始用到鼻子和味道了,香味。那么首先给大家讲一下,可能我们一般都知道,我们现在有时候手上也拿一个栴檀珠子,就觉得说我这是老山檀的。咱们这儿的香质量太差了,大家知道吗?这里讲到的这个香确实是比较珍贵,就我们这儿的什么水沉也比不上,为什么呢?这个栴檀一般在教典里面记载,叫做牛头栴檀,是香中之王。牛头就是牛马的牛,头上的头,牛头栴檀。为什么呢?不在咱们这个世界,这个香产于北俱芦洲,就是听闻不到佛法,可是福报很大的那个世界,能活一千岁人也不会夭折,不生病。那个世界在牛头山中产这个香,栴檀香,所以叫牛头栴檀。可是没有通的大圣人,没有神通的圣人或者有通的众生他到不了那儿,只能有通的鬼神什么的有可能去,能够一四天下地这样去转悠。所以咱们现在没能力取,但是转轮圣王出世的时候,他的福报所感,鬼神就会取出来这个香献给他。那么当时释迦牟尼佛在印度这个祇陀林,灵鹫山,可是因为有天龙八部护法,所以他们曾经取的这个香来供佛,可能在印度曾经有流通吧。在《法华经》里边也讲到说,这个牛头栴檀香呢,此香六铢就价值这个娑婆世界了,就跟我们这个世界一样值钱。六铢呀,就这里不是讲到的这个“此香若复燃于一铢”嘛。古代的一铢是多少?古代的一斤是十六两,一两二十四铢。如果按照古代的这个计价现在算来的话,每一铢这个香相当于现在的一克多一点,也是论克卖的。所以说这个牛头香是特别珍贵的。其实在这个汉武帝的时候,西域的使者就进贡到朝廷里边,进贡了像鸡蛋大的这么四枚。但是当时汉朝他有一个法令,就是说这个附属国进贡的东西,不足一斤的就不收,觉得说你太目中无人了,这个天朝帝国你不尊重。其实这个香很好,后来没办法,这个使者就私自去了,把这四枚他在城墙,当时的城墙上点了就像黄豆大的这么一块,就挂在这个宫门上,结果整个长安城四十里就闻到了。就这么好的,经于一个月以后才飘散。后来长安好像说瘟疫流行,就是使者请了这个香燃了一枚以后,四十里内就所有的病灾都没了。所以你看这就叫福报。正报依报,依报随着正报走嘛。那我们在佛陀时代托佛陀的福,从北俱芦洲能够弄点儿到南瞻部洲。现在呢?没人有本事去了,去了也不给你拿,为什么?你没有福报,拿一块儿马上就把你给折死了。要相当呀,正报依报要相当。
那么这里,这一段经文大概给大家贯一下。大概意思是什么呢?佛就问阿难说你意下如何?说这个香气,你既然说点起了这个香气室罗筏四十里都能闻得到,那么我就问你说这个香气从哪儿来的?从旃檀木来的?还是从你的鼻子来的?还是从虚空中来的?你看刚才讲声尘的时候就没有这么问。其实也可以问,说你的声尘是从耳朵来的?还是从嘴巴来的?还是从虚空来的?还是从钟鼓上来的?对吧。他就为了显这个性周遍。那么这里就是又换了一种方法。那么他就说。
如果这个香气是生于你的鼻根,从你的鼻所生的话,那么应该从你鼻子中出香气,对吧?可是你这个鼻子不是这个旃檀木,谁的鼻子能出香气呀?没人能出嘛。所以说怎么鼻中会有旃檀气呢?这是不可以的。再一个,如果说你的鼻孔能闻到这个香气,那么这个香气当是从你的鼻子里面,就是我们闻东西不是要吸进去嘛,对吧。现在动不动玩个香道还得凑上去这样扇一下闻一下,品茶也要凑到鼻子旁边。就吸进去,这是人之常态。你现在说这个鼻孔能出香,那不是香飘出来了,反其道而行了吗?是这么一个道理。这是其一,生在你的鼻孔里面是不对的。
其次,如果说生到这个空,如果说生到这个空中的话,那么生于虚空,可是这个空性是恒常的,虚空是常在的,对吧,那么你的香应该也常在,匹配嘛。你的香是点着的时候有,不点就没呀;烧着正烧的时候有,烧完了又没了。应该常在呀!而且如果常在的话,为什么还要假借在这个香炉中,弄一块木头在这儿生起来才有香呢?常在它就是常在。
再一个,假如这个香是从这个点旃檀的木头来的话,那么你一定是把这个木头点热了以后生起烟了,对吧。那么这个鼻子闻到这个烟了,就是把这个烟气也闻进来了,才有这个香。可是你不要忘了,这个旃檀香点着,香烟才腾空了这么一点儿,马上味道四十里内都变了,它不是随着烟走的。这段文里边你看。
“若生于木,则此香质,因爇成烟,若鼻得闻,合蒙烟气,其烟腾空未及遥远,四十里内云何已闻”。为什么四十里内即刻都能闻得到呢?烟又没有到那儿。你就算烟能到,顶多就方圆一米就散去了,那三十九里、三十八里它去不了呀。大家想想这些现象,我们生活中也是这样的,为什么我们都没有怀疑过?在这儿稍微一论就说不通了。
再一个,说如果说你的这个香气是从虚空、鼻根、旃檀木到处都找不着,那你这个香气是从哪儿来的呢?既不是鼻子,也不是木头,也不是虚空中的。仅有可能就这三个地方,你没有,那么你应当悟到,这个能闻香的鼻根与所闻的香气没有一定的处所。大家有时候想一想,到底我闻到的味道是在我鼻子这儿呢,还是在这儿呢?你吸一下,你感觉一下。这里有意思的很。所以说既然没有自性,徒有虚妄的名相,究其体性是非因缘非自然的如来藏妙真如性。如果你是好闻香的人,你就从这儿去下手。后面有一个香严童子得耳根圆通,就是看见别人点沉香的时候他起的观,观这个真性。这是这一段。下面我们再往下,看这个舌味二处。找着了吗?那么大家一起来读,一起来。
“阿难。汝常二时。众中持钵。其间或遇酥酪醍醐。名为上味。于意云何。此味为复生于空中。生于舌中。为生食中。阿难。若复此味生于汝舌。在汝口中。祇有一舌。其舌尔时已成酥味。遇黑石蜜。应不推移。若不变移。不名知味。若变移者。舌非多体。云何多味一舌之知。若生于食。食非有识。云何自知。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预于汝。名味之知。若生于空。汝噉虚空。当作何味。必其虚空若作咸味。既咸汝舌。亦咸汝面。则此界人。同于海鱼。既常受咸。了不知淡。若不识淡。亦不觉咸。必无所知。云何名味。是故当知。味舌与尝。俱无处所。即尝与味。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好,这就是讲到了舌味二处。那么在印度有一种工艺,可能我们现在去了它(还有)。醍醐大家都知道,在佛教里面把什么比喻为醍醐?那你们不是说哎呀,听法师开示如醍醐灌顶吗?你们读过《法华经》吧?那还记得那个法华偈子里边吗?把《法华经》比为这个怎么口角怎么流香来着,我也记不起来了。就是在佛法里面当时判教,叫做从牛出乳。就是牛,印度不是牛多嘛,那么牛挤的那个乳,就是最开始的叫做乳;从乳加工就成了酪;从酪就开始出这个生酥;又开始从生酥到熟酥,熟酥还是熟酥呀;最后最高级的精炼的叫醍醐。当时在佛教史上,就把五时判教就用这个来比喻。就是说打比方说,开始讲《华严经》的时候大家都听不懂,所以就后来判教的祖师们就比喻说从牛出乳,这个乳非常营养美,可是问题是什么呢?它是生的,没有加工,好多人就吃了以后就拉肚子,也有可能的,所以就比喻说华严大法。后来没办法了,再后从乳出酪,就是从《阿含经》,最后从酪出这个生酥,就是方等,从生酥出熟酥就是般若,般若最后提炼的是法华涅槃,叫做醍醐灌顶。这叫做约教相生,这是一个名词。所以当时的印度在这个比喻,后来佛的教法就当时用了印度的这个情形,为什么呢?可见这个食品当时在印度是非常普及的,我们现在去了也能吃得到。这里呢,佛就用这个醍醐上味来应阿难的这个舌和味二处。你看。
“阿难,汝常二时,众中持钵,其间或遇”。或遇就指的是舌,对吧,有人说你今天运气好了,那么化缘的话,有人就给你供养这个酥酪醍醐,就是说你今天这个运气好嘛,就给你吃顿,我们那个叫什么?吃好的叫什么来着?你们北京叫打牙祭,就是这意思。所以这里讲到的说,遇到这个醍醐上味,那么我就问你说这个上味,你觉得好吃的这个口感是从哪儿来的?从这个空中来的?还是从你舌头上来的?还是从这个醍醐中来的?我们现在仔细想想从哪儿来的?待会儿我们要吃饭了,吃苹果的时候是甜的,吃酸梅的时候是酸的,吃辣椒的时候是辣的,酸甜苦辣也不知道从哪儿来的。说你意下如何,说如果这个味道是从空中来的,这个是生于空中的,还是生于舌中的,还是生于这个食物中的?你如果说这个味道,我们首先不讲空中。
首先讲这个舌根,按这个次序,先在舌根了,那么在你的口里面,每个人只有一个舌根,谁还有两条舌头的,谁见过呀?那么如果你在尝的时候,这个舌头这个时候已吃了这个酥味,就是这个醍醐,那么你已经只有这一个味道了,你再遇到黑石蜜,黑石蜜其实有时候,石蜜就是冰糖嘛,在印度,黑石蜜可能是用这种甘蔗糖、红糖做的黑糖。那么在你遇到这个黑石蜜的时候,你的舌根就不会说,吃了这个醍醐可能是那种奶嘛,就是奶的那种有点膻味,那你遇到甜的,你就不会再转移说你能尝到还有甜味,因为你的舌头只有一个呀。如果一个,你是这个舌根能够生味道,那你生这个味道,那你们两个就是一个型的,再来了一个型你就不应该知道了。那么如果说你的这个舌头的尝性有变移,不对了,因为你的味道是你舌根生的,生了这个生不了那个。如果你说不会变移,也不对,为什么呢?那你就不能知,舌根是干什么的,是知味觉的,如果你都不能名之知味的话,舌根只有一个,那你怎么能知道多种味道呢?在同一个舌根上我们都能知道呢?那说明又是可以变移的。那你变移与不变移都弄不清楚,那你怎么办呀?就说不过去了。
假如再换一个角度,这个味道是生于食物,大家想想,我们吃的东西的这个味道是来自于这个食物本身,那么食物本身有没有分别的识呢?就是它的意识能不能分别呀?食物有吗?它本来是一个无情的东西,它怎么能够自知呢?假如这个食物能够自知的话,那就跟其他人吃一样,与你的舌根有什么关系?你怎么现在能够尝到这个醍醐之味呢?这是假如说这个味道生于食物,第二点。
第三点,假如说这个味道生于虚空,这就更有意思了。你看,“若生于空,汝噉虚空,当作何味”。那么你再尝试着你把虚空,我们的口张开搅一下,这有味道吗?有没有?你一定要说这个虚空有味道的话,那假设说这个虚空我们说它是咸的,对吧,那么大家不要忘了,我们有时候不是说虚空中弥漫着一种味道吗?这个味道哪里来的呀?假如这个虚空是咸的,那虚空是周遍的,你舌头伸出来舔一下虚空说它是咸的,它不但能够咸到你的舌头,还可以咸到你的面孔,还能咸到你的身体,那我们等于就天天在盐里边泡着,都被腌起来了。你看这里说,满世界的人则同海里的鱼一样,“则此界人,同于海鱼”,大家都成了咸鱼了。我也不知道你们,咱们北方不吃咸鱼是吧,海边的人不是吃咸鱼吗?你们这么精通,是不是常吃呀?我都没吃过什么叫咸鱼。既然这样的话,你常受咸味的话,那你就成了咸鱼了。既然你常在咸味里边活着,那么你曾经根本就不知道有淡,对吧,你就这么一个味嘛。如果你不知道有淡,你怎么知道有咸呢?既然不知道淡,不知道咸,那么一切的味道你根本就无从谈起,你怎么还能说明你的舌根在尝味呢?所以说从虚空中生起也是不可能的。既然这样,“了不知淡,若不识淡,亦不觉咸,必无所知,云何名味”,你看就建立不起来了。
所以能尝的舌根与所尝的味道都没有一定的处所,它们都是虚妄之相,徒有其相,不显其真。所以说若有其体的话,是本非因缘非自然的如来藏妙真如性。这是舌尝味。那么大家发现了没有,这个舌味二处他是怎么破的呢?是怎么破的?前面不是讲了嘛,火里抽薪。那么这个鼻和香,舌和味,它不是什么呀?这个蛟龙和水,相互泄水驱蛟,这里就是约尘破的,就是就着这个香和味来破的。这个方法,破的方法又变了,大家发现了没有?我不管你什么鼻子舌头的,我不管你,我就问你这个味道和这个香是从哪儿来的?那没有,没有的话,你鼻子和舌对于这个味道和香,不是两个相依在一起,对吧,就跟两个木块依在一起一样,我不管你这块木块,我不管,我只把你的另外其中的一块给你推倒,对吧。两个木块相依立起来,推倒一块,等于两个全推到了。大家发现了没有,鼻香跟舌味这两个板块就是用的这个方法,用的相依,推倒一,另一个一也倒了。好,那么我们再往下看。因为下面要到这个身和触,和这个意和法尘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我们就剩下最后两个回合了。大家一起来再随着经文往下贯。你看都是一样的规律。能听得懂吗?好,那么我们再往下贯这一段,身触二处。一起来。
“阿难。汝常晨朝以手摩头。于意云何。此摩所知。谁为能触。能为在手。为复在头。若在于手。头则无知。云何成触。若在于头。手则无用。云何名触。若各各有。则汝阿难。应有二身。若头与手一触所生。则手与头。当为一体。若一体者。触则无成。若二体者。触谁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应虚空与汝成触。是故当知。觉触与身。俱无处所。即身与触。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好,这段是这样的。可是这个触好像对于我们来讲,就是有时候确实心思好像很少用在这儿。你看我们最用得多的是眼和耳,对吧,它排在前面,怪么。那么我们身体的触就是,大家你看,我这个手跟桌子一碰,在这相互之间只要一摩擦,这就是我们说的触觉了。为什么这里,佛在这里都这么地生活日常化地来说法呢?因为当时佛制弟子一天要三次摩自己的头,出家弟子啊,不是你们,在家的那摩不到了,摩不利索。出家弟子一日要三摩其头,还要默诵这个偈语说,守口摄意身莫犯,莫恼一切诸有情,无益之苦当远离,如是行者得度世。这是当时佛就是教诫弟子,每天要三次这样,就是不要忘了自己是干什么的。在《遗教经》里面也讲到说,汝等比丘,当自摩头,以舍饰好,着坏色衣。就是你不要想着穿好的,你还浑身要抹香、挂花环、打扮等等,不要这些。你天天摩一下头,你是干什么的。所以就就着这个而产生什么呀?我们摩头的时候不是有触觉吗?就着这个,这里讲到的说身和触二处,两个处所。但是我们发现了没有,这里的触跟我们平常的触尘不一样。因为我们一般的触肯定是以有知之身,有知觉的身体,碰无觉之物,对吧。那么大家想想,这个触到底是怎么来的?这里面的这个,在这段经文里面讲到的触,他是以有觉之手触有觉之头,他是在一个根身里边,并没有向外尘去触。那么有没有一个定性的有觉之身和无觉之尘呢?大家看一下。
我们打个比方吧。比如说一件衣服,一件衣服你如果没有穿在身上,放在这个,你今天去逛商场,放在人家商场的这个展柜里边的时候,它是什么呢?它是什么尘?我们说六根六尘呀,是属于哪一尘?色尘,它是色尘,对吧。可是一旦衣服你往身上穿的时候,你肯定有摩擦呀,这是什么质量,这个布料舒适不舒适,这个时候这个衣服又成了触尘了。那大家想想,有一个定性的色尘和触尘吗?如果定性了,它怎么从衣服就前后就转化了呢?从色尘就转成触尘了。推此及彼,六尘也是一个,根尘也是一个,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统统都是一个,就是《楞严经》讲的这一个。是不是这样的?所以这里为什么要更能说明问题,佛就很巧妙地用了这个有知之手触这个有知之头,这样就更能够究竟纯粹地说明问题了。所以这段经文大概意思是这样,我们从这个法义上给大家贯一下就行了。时间关系,今天我们把这个十二处给讲完。说你以为如何?
这个摩头,就是你手摩头的时候,所生的知觉,就是这个触觉,头跟手同时都有。那么这个头知道,手摩头的时候头知道摩的是头,对吧。手同时也有感觉说,我这个手摩的是头。那么我就问你,究竟谁是能触的根身?就是说我们一般的话不是用这个根身触外界的色尘吗,对吧?那么我现在就问你说,手和头谁是能触呢?因为要产生触的时候一定要能触和所触嘛,对吧?那么这谁是能触?能触的根身到底是手还是头?如果说,你看有的人说了是手,如果说是根身的这个知觉,就是触觉产生出来的摩擦的感觉在于手,那么手就是能触,头就成为所触之尘了,对不对?那么如果你是所触之尘的话,你应该是无知的,我们触的话,有知之身触无知之尘嘛,对吧,你这个头就应该无知;可是现在你手摩头的时候,头也有知呀,那如何能说手是为能触,触这个所触的头呢?因为头也有知,头也有触觉的感知。那么就说明说知觉在手、能触为手是不对的。反过来说,如果你说知觉在头,就是说头是能触,手是所触,对吧,头跟手能碰着,那么这种情况下,手就成了所触的话,那么既然是所触,那手就应该没有知觉作用了,可是你手触头的时候,手同样也有作用。那么为什么手有作用呢?因为手它知道所摩的是头呀。大家听得明白吗?听不明白你就自己也摩一摩,这样就现场试验。它知道所摩的是头,那么你怎么能够说手没有觉知作用呢?既然手有觉知作用,它就不可能是所触之尘了,因为它有知呀。那就不管说是于头于手,你求这个能触所触,没有定性,了不可得。对不对?
那么下面你看,“能为在手,为复在头。”现在是既在手又在头,就说不明白了。那么没办法的话,下面又一句,“若各各有,则汝阿难,应有二身。”它什么意思呢这句话?就是说,我们通常大家都知道,一个身体只有一个知觉,对吧,这是一个常情。我们说现量、比量、圣言量,和这个现见,现量包括就是我们现见的量,大家都明白是这么一个道理。你现在为世间共许的东西,如果你说头和手各自都有知,那么你阿难就有两个身体了,对吧,因为我们明明知道一个身体只有一个知觉,能触之觉嘛。所以这就是说,“若各各有,则汝阿难,应有二身”,这一句话的意思。大家找着了吗?这个是另外的一个意思。下面说。
“若头与手一触所生,则手与头,当为一体,若一体者,触则无成。”这个是什么意思呢?说如果你认为说,这不是说只有一知吗?可是手和头都有知的话,你如果非得要说这个手和头的知觉是一个触觉所生,一触所生,那么手和头的觉知既然是一触所生,那么它们的觉知就应该是一个,对吧,是一体的嘛。既然一体的话,它是离能和所,对吧,绝对待,你和我。可是现在明明是你用手触头,它好像是两个东西。如果这个知觉是一体的,那么就要绝待地离能所,那么你的能触所触的这个触尘和所触的这个根身,相对法就建立不起来了。一体法中怎么去相待呢?对吧。这块儿就比较教条了,大家要从这个教理上要契入。这样的话就没办法了。如果,你看又下面说
“若二体者,触谁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应虚空与汝成触。”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假如头和手的知觉是为两体,刚才不是一体说不通吗,对吧,那只好再迁就你说,如果是两体的话,那么则有两个能触之体了,就是手和头都是能触之体,那么所触之尘在哪一方呢?如果在能摩的手上,那么就不在所摩的头上;如果在所摩的头上,那么就不在能摩的手上。可是现在是头和手都有知,都成了能触了,那么就没有这个所触之尘了,你总不能说虚空是你的所触之尘吧?这不是现在这里讲到说,“不应虚空与汝成触,”你总不能说是这个手和头是跟虚空在触,那现在手和头都是能触,找不着所触呀。
所以就这么一系列说下来,最后又总结了一句,因此你应当悟知,所觉之触与能觉之根身没有一个真实的处所,是假的。若观其性,究其体性是非因缘非自然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听来听去就这么一招。但是就是在这个六根之中,你能够来回变换过来吗?你来回变换的过程中,你又能把它还原过去,觉得它是一个吗?你看我们刚才就这个衣服,一会儿是色尘,一会儿是触尘。现在我们就定格定久了,就不断地这样条条是道,所以现在我们就你是你我是我,心佛众生本来三无差别,现在三有差别了,人我相众生相。就是说来说去确实就是这么个道理。好,最后我们把下面一段也贯完,就是意法二处。找着了没有?好,大家一起来。
“阿难。汝常意中。所缘善恶无记三性。生成法则。此法为复即心所生。为当离心。别有方所。阿难。若即心者。法则非尘。非心所缘。云何成处。若离于心。别有方所。则法自性。为知非知。知则名心。异汝非尘。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于汝。若非知者。此尘既非色声香味。离合冷暖及虚空相。当于何在。今于色空。都无表示。不应人间。更有空外。心非所缘。处从谁立。是故当知。法则与心。俱无处所。则意与法。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好。哎呀这个的话就是更抽象了。第六意识我们常用它来大做佛事,孰不知第六意识,它收集的全是我们前五尘落谢的影子。大家能理解到这个,以前也讲过,还不知道记得几分,什么叫前五尘落谢的影子呢?记得一个词叫做独影境吗?还记得吗?我在这里讲过不止一次独影境,独自的独,影像的影,境界的境。这里意识所缘的就是独影境,就是当我们意识跟我们的前五根对外在接触的时候,我们一直以为说意识跟前五尘是同步的。可是它一定会有次第,怎么样的一个次第呢?前五根眼耳鼻舌身,对色声香味触,生眼识、耳识、鼻识,这个前五识生起的时候,它是遍缘前五个尘境的,就是外在的色声香味触。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再被这个第六意识吸进来,吸进来吸到意根,就是说第六意识开始启动、感觉的时候,其实我们所看见的,就是我们以为感觉到的、看见的、闻到的,已经是前五尘落谢的影子了,已经就是说到了第二步了,明白吧?就是说太阳照着我们,太阳照我,有影子,已经到了有影子的这个地步,这个次第上了,所以说叫做独影境。那么他的前五识提供给我们的如果是善缘境界的时候,我们意识中显现的就是善性影子的现起;如果是恶缘境界,我们意识中显现的就是恶性影子的现起;如果是不善不恶,就叫无记影子的现起。善恶无记生成法则,这里叫作法尘之定则。就是我们第六意识的感觉,针对落谢的影子的法尘,始终我们有一个善、恶或者无记的感觉。这是我们的判别,这个已经成了我们的定则了。我们现在不是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吗?学佛你还得随顺着第六意识起步,在妄趣真嘛。那么这里就用这个意根跟善恶无记的三性,他作了一个相对设问。他这就问到说阿难,这个法尘,就是我们意识所缘的境界,特别难这个,因为我们意识老是主观的,就认为肯定没有一个客观的对境,其实我们的第六意识是有对境的。那么它这个所缘的境界的这个法尘,就是善恶无记的这个生的这个影相,是从意识的根,意根的这个心生起呢,还是说,这个是能生的这个心有知,还是所成的这个法尘有知?他下面的设问是这个,为什么呢?他就是问到说,这里大家看到第一句了吗?“此法为复即心所生,为当离心,别有方所,”就是说你意识落谢法尘是意根心生起的,还是离开意根心另外的一个地方的?我们现在搞不清楚。意识你看,我们不知道我们的意识,就是我们的这些想法,看见的这些物质,是意识生起的呢还是他提供的?外在提供的还是我们主观意识变现的?是怎么来的?如果说主观意识生起的,是一种情况,是外在,离开了主观意识的,另外有方所提供,那么就是我们对它的领略。就除了这两种情况,没有了。所以这里这个佛就说,你看,
“阿难,若即心者,法则非尘,非心所缘,云何成处,若离于心,别有方所,则法自性,为知非知。”这是列了这两个,就是说大概意思说,假如这个法尘是意根心所生的,记住,这是列了两条,又在第一条里边又列了两条,明白吧?首先我们说,假如说是意根心生的,那么能生的心有知,所生的法尘也应当有知。因为意根心生的,意根是有知觉的,我们都有一个自我感觉嘛,那么所生的法尘也应当有知。如果这个法尘有知觉性,那么它还能称之为尘吗?大家知道六根跟六尘,六根有知觉性,六尘没有知觉性。如果你这个法尘是意根心生的,那么既然是意根心生起来的话,意根有知,生的法尘也有知,如果有知就不是尘了,它就不是外在的这个色法或者这个不相应(行)法了,它是心法了,对不对?有知觉的心法了,那么就不是意根心所缘之境了。不是意根心所缘之境了,它还怎么能称为意根所缘的法尘之境呢?又不能多说了。对,这是一个,第一个,如果说意根心生的话,是成立不了的。
那么假如法尘是离开意根之心,别有一个方向处所,你看这里说别有方所,对吧,别有一个方向处所,那么这个法尘就应该有自性,因为他自己独立,就跟我们说他分开单住了,单住了他得有房子,没房子你还是跟父母亲住一块儿,这不知道这个比喻有没有(听懂)你们?就是说,如果说单住有自性,那么这个法尘的自性是有知呢还是无知呢?又开始问了,又列了两条。有知的话,还是叫做心。那么既然跟你的意根是别有处所,可是你又说它有知,那么它又不是尘,那么这个就跟别人的心一样,跟你有什么关系呢?因为它别有处所,它又有知,现在它又,既然有知了就不能是这个无知之尘、根尘了嘛,根尘根尘,是有知之根,就不是无知之尘了,那就是别人的心量,跟你有什么关系呀?跟你没有关系。
如果你一定要执著说离开心,不是你的意根心了,而且又有知,还是法尘,那么即是在你身上,是你的心,那么为什么你的心不合二为一呢?你们大家看到了吗?“云何汝心更二于汝,”就是说,“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于汝,”就是说我说的这一切你都不承认,那么好吧依你,这个法尘是别有处所的,可是它还有自性,有知觉,而且又是法尘,那么这是他人的心了,与你何关?你一定要执著,这都不成立的话,那么这个能知的这个即是在你身上,是你的心,可是你已经有了一个心了,你现在又别有处所的一个心还在你身上,为什么这两个不合二为一呢?合二为一。那么相对于你来讲,没有合二为一就是有两个你,就有两个心,这是不正确的,一个人怎么有两个心呢?但是经文里边的这一句特别特别涩,大家看到了吗?“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于汝”。“更二于汝,”就大概说,如果说它另外有一个处所,又有知,那么你的心里也有知,现在跟你又在一块儿,你在知,它在知,同一个知,那么这就说明你有两个心了,你一个人两个心是不正确的呀。这是说有知不对。对不对?说这个法尘有知不对。法尘有知不对是从哪儿来的呢?是从这个法尘别有方所不对来的。现在别有方所不对,又说别有方所是有知还是无知,刚刚说了,有知不对,明白吧。下面开始,假如说无知,这个法尘别有处所,而且无知的话,那么它既不是色声香味,因为它别有方所,无知嘛,那么它不是色声香味,色声香味都有知的,我们的眼耳鼻舌就是知道这个色声香味的,对不对?我们的离合、冷暖都是有知的。那么你现在这个法尘都没有知的话,就哪儿都,可以说是哪儿都没办法承载它。那么这虚空等相都没有了,连虚空我们都是有知的,那它在何处呢?就没有一个处所了。所以这里讲到的说,“若非知者,此尘既非色声香味,离合冷暖及虚空相,当于何在,”就没有了呀。
下面一句话更表达的有点怪。你看,“今于色空,都无表示,不应人间,更有空外,心非所缘,处从谁立”。就是说现在从色法和空法内都没有一个表示,就是说谁都不搭理他,都找不着,那么你总不能说这个,在我们这个人间除了空或者色,就是除了物质和虚空之外,还有一个地方为法尘所在之处,你总不能白白地捏这么一个出来吧?肯定不行嘛。所以说“心非所缘,处从谁立”呢?如上推,就一步一步地推解了法尘找不着一个地。找不着个地方,那么你这个心也没有所缘之境,则意根和法尘又从哪里相建立起来的呢?大家发现了没有,意跟法在一起他是约什么呢?约什么破?约什么破呀?刚才身体跟触,这不是我们现在在破相显性吗?身体跟触觉,能触和所触,触的时候是什么呀?肯定是约什么破的?约根破的,对吧,我们的这个根嘛。手跟头在哪一个根上面?在意根?在身根上面,身体的根。身触法尘,所以说约根破的,是把根给推倒了。这里的意跟法尘是约什么破的?约尘破的,把尘给破了。大概就是这么破来破去。
反正六对、十二个方面,遍法界都找不着一个真的东西。由于找不着这个真的东西,那么遍法界就是一个法界,就是真的东西。这就叫本非因缘非自然的如来藏妙真如性。大家想一想,你看我们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讲了半天,听明白了没有?如果你没听明白,来一个力挽狂澜。南无阿弥陀佛就把十二处一网打尽了,明白吧。信愿行就再度锁定现前的根身器界,不管它来也往,声音来也往,眼到物不到物,色法有知无知,都不管;信那儿,愿那儿,念那儿,就此一真法界就在那儿。你看嘛,这个净土法门遍法界都是。楞严这个如来密因,这个如来藏性,哪儿哪儿都显现。咱们现在在干什么呢?一点一点地往上增,一点一点地往上缘,往开展,慢慢地觉也满,行也满,觉行圆满。所以今天我们又添了两个小时,又往进去塞。你想想我们正在讨论这个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我们就把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把它已经洗了一遍,清了一遍,虚相又给认清楚了一遍,真性必然会显一遍。这就是我们听经闻法,闻思修的意义。
好,今天大概讲的内容就是说十二处,会十二处为如来藏妙真如性。说一点吧,因为《楞严经》你们一定要知道,最精彩之处、玄妙之处还是七处征心,八番显见。那么再下面再往下讲,因为这么厚的法本它就是这样的法义,如果你听起来是很枯燥,你不要想着整天都谈玄说妙。那么你能悟到一点点,那么我们就进行一点点,还是依然如故地来听。
下面再我想说一下,就是说不要把我们的功夫和功课给撂了。这个功夫功课除了从数量上来讲,大家还在修十念法吗?有吗?四十八拜打保票吗?那就好。随喜诸位同修。慢慢地我们也要把心往开了扩。你像我们,比如说我们今天,我自己有这么一个感觉吧最近,就像我们在,比如说极乐世界净土法门吧,还是说这个老调儿,那么我们一般都是说,极乐世界我要信愿往生,对吧,它是有憧憬感,有这个将来感的。可是大家想想,在《观无量寿经》里面讲到的,阿弥陀佛去此不远,极乐世界去此不远,阿弥陀佛当下就现给他看。就是我们慢慢地要把他演练成为一种伴随感、现前感。因为你想,我们的这种解脱训练,不断地在想往、憧憬的时候,它中间还是有距离的。我们现在所要的功夫就是要用佛号来庄严,其实就是为了缩短距离,去除距离。所以当我们大家如果说你平常心地里有用过功夫的话,你稍微观想一下,就一尊你认知的本尊阿弥陀佛,有时候我们把他推到我将来往生的时候阿弥陀佛接引,好像中间就无意中给添堵了一样。你索性念念都不忘,南无阿弥陀佛当下都在。你稍微作意一下,你就相信他始终都在。就跟这个声音以为我一个人听进来了,那么或许说,我相信了有一个道理说这个声音可以传得很远。但是不如你相信说,不但我一个人心进来了,千二百五十个都进来了,都听到了。那么这些听到跟我一样,当下现前就听到了。阿弥陀佛我们也是人人都见到,现前就在。你就不断地相续这个感,那么将来就能够觉。这也是一种感觉。可这个时候如人饮水。我自己有一点点长进了,有时候我也是迫不及待地想跟大家分享,就是说,你稍微作意一下南无阿弥陀佛,就这种信心和愿力它就又清晰、又现前了一些。甚至这种真切,这种感觉真的是确实是不可思议。这种加持,这种仰靠,就是说真的是子母相忆,这种子母相忆分外亲切。这个法喜充满呀,就是有时候自己你就躺在那个,我记得在五台山躺在炕上,看着外面的山,看着看着就觉得,阿弥陀佛、西方三圣就是在,就呼一下就来了,显现了。那儿你的意识,大家仔细看,做一个实验,你的意识那儿显的时候,现前境界就隐了。那么你一回神过来,现前境界出现,那儿就没了。这就叫真和妄。你看我们也是,那念还是现前一念,永恒的一念,就看你隐显之间了。所以希望大家把这个净土法门,全方位地把它巩固起来。妙不可言。好,请大家合掌。
闻法功德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
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