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三面,乙二、分论。
前面的总论是把止观的功德跟止观双运先做一个说明,这以下我们就正式的解释止观的修学方法。
这当中分两科:初、标章诫劝;二、正示十章。第一科标章诫劝,标出章节来劝勉我们修行。标章诫劝又分两科,丁一、警诫劝修,就是说,在讲到止观之前,智者大师有一段警诫的话,来劝勉我们脚踏实地的修行:
今略明十意,以示初心行人,登正道之阶梯,入泥洹之等级。寻者当愧为行之难成,毋鄙斯文之浅近也。
以下智者大师把这个止观分成了十科,来指导我们初学人,它是我们慢慢的趋向于正道的阶梯。我们要登上十层楼,他不是一下子登上去,他也有一个阶梯,有一个次第。我们对于这样一种修学的阶梯跟次第,我们应该抱持一个什么样的心情呢?智者大师就劝勉我们,寻者当愧为行之难成,毋鄙斯文之浅近也。我们一个刚开始修止观的人,应该要有惭愧心,这个修行,这个止观的功德是不容易成就的,不要说是这个观,就是这个止的基础,你一开始要对治昏沉掉举,那就要一段时间了,内心当中一专注下来,就能够明了寂静了,这要花一段的功夫了,尔后还要观,这只是一个基础而已。
智者大师讲这个止,只是一个方便行,智者大师的正修是以观为主的,所以我们要惭愧自己,无始劫来的流转,内心当中这个昏沉掉举的粗重,不要轻视这个文义的浅近,要紧的是能够真修实证。
再看下一段:
若心称言旨于一眴间,则智断难量,神解莫测;若虚构文言,情乖所说,空延岁月,取证无由,事等贫人数他财宝,于己何益者哉?
智者大师勉励我们在尔后的修止观当中,重要的一个关键是心称言旨于一眴间,则智断难量,神解莫测。这个称就是相应,什么跟什么相应呢?就是我们现前一念明了的心,跟这个言旨,这个言当然不是世间的语言,这个言是佛菩萨开示的法语;这个旨就是文字当中的一个道理旨趣,我们内心当中对于这个文字的旨趣,就是在一眴,这个眴就是眼睛一眨,眨一下的时间,很短暂的时间,乃至于我们这一念心跟佛陀的法义有很短暂的时间相应,这件事情都是智断难量,神解莫测,我们的智慧光明现前,断除了无量无边的烦恼,这样的智慧功德是不可思议的。
这个事情是这样的,我们内心当中不修止观,我们也会去读经典,也会偶尔听法师开示,讲到世间无常这件事情,但是因为我们没有在这个寂静的心当中去深入的观察死亡要到来,生命是可破坏,这个无常的理论,这个法在心中就是不深刻,这个无常的观念并没有真正的落实到我们心中,我们平常的生活,还是依止常乐我见的颠倒,还是认为生命是常的。
换句话说,这个眷属就永远是我的眷属,这个房子也是永远为我所有,我的色身也永远是我的依止处,依止这样的常见就使令我们把所有的精神体力都耗损在今生,完全没有为来生积集资粮的打算,这怎么回事呢?就是你的思想还没有变化。
那如果说,我们在寂静的心中,思惟无常,思惟今生决定要死,思惟死亡随时会到来,思惟死亡的时候,除了佛法的功德以外其它都没有帮助,那么,就在这一刹那当中,突然间,你真正明白佛陀说这个无常的观念,这个法突然间你心里生出一道光明出来:哦!原来我也会死亡!你很深刻的跟这个无常的法相应,这个时候,你的生命就有很大的变化,你未来的人生,就跟你打坐之前就差五分钟而已,但是你五分钟前对人生的规划跟五分钟后人生的规划完全不同,那种功德跟你去拿三千块去布施贫穷人家,或者是盖个医院,那种心外求法是完全不同的,因为这种内心的觉悟,功德是不可思议的,对整个生命是一个大方向的转变。
这个地方就是说,你透过真修实证,乃至于内心当中只是一瞬间的跟法义相应,这个事情就不要小看它,智断难量,神解莫测,这个真修实证还是非常重要。
若虚构文言,情乖所说,空延岁月,取证无由。如果我们学佛只是停留在刚开始的文字上的理解,当然刚开始是这样子,但是如果我们没有进一步的修止观,对于法义的理解就是很浅的,完全没有深刻的体验,那么,情乖所说,我们内心当中的状态还是根据过去的老习惯、过去的颠倒的思想来观察人生,那么这样子,空延岁月,取证无由。一辈子一辈子的流转,那不知道流转到什么时候才能觉悟。
这种情况讲一个譬喻,事等贫人数他财宝,于己何益者哉?这种情况就是贫穷人,他帮他的主人数钱财,数了半天,都不是他的,这些钱财都跟自己没关系,自己不能真实受用。
这个地方我们讲一念的相应,佛法的观念,佛法对于生命的看法,是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个空的意思是说,我们的生命是有无量无边的因缘,无量无边的可能性,没有一个真实不变的体性。我们每一人的内心当中摄持了很多善业,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也摄持了很多的罪业,但是,到底我们的生命,生从何来死将何去,下辈子应该去哪里,因为空的缘故,你下辈子有无量无边的可能性,你也可能到三恶道去,也可能再来人天,也可能到极乐净土去,你有很多很多的可能性,这当中的关键就在你一念之间的抉择,这个就很重要。
比如说我们,不要说临命终那么大的抉择,就看平常的生命,我们平常的生命就面临很多的抉择,你到了这个时候,前面两条路,你选择了甲,那是一个甲的因缘,你选择了乙,又是一个乙开展出来的其它因缘,每一个抉择都会影响到你生命的差别相。那当然到临命终的抉择更重要了,有两个抉择:第一个你对三界的爱取,在三界得果报,或者是人天,或者是三恶道;第二个,你正念现前,观察这个人世间是无常、苦、无我,观察极乐世界的种种功德庄严,坚定的往生极乐世界,那又是一个不同的因缘。那这个差别有多大!
你在三界流转和你在极乐世界,那这个因缘有天壤之别。
所以说,这个一念的相应,他的功德,那种智慧的觉悟,心中的光明的生起,觉悟,那就不是我们平常散散乱乱的布施持戒的功德能够比的。当然,我们就会想,我心中对法义的觉悟谁能够给我们呢?那只有自己的修行,谁也不能给你。宗喀吧大师讲一句话说:
佛非水洗众生罪,亦非手拔有情苦;
非将己德移于余,唯为说法令解脱。
佛陀的出世,佛陀以大悲心要利于有情,佛陀是用什么方式来利于有情呢?佛非水洗众生罪,佛陀不是用手跑到你的内心当中,把你心中的烦恼跟罪业给你拔掉,不是的。亦非手拔有情苦,佛陀不是用水洗去我们的罪业,也不是用手拔除我们的痛苦;也不是将已德,将自己无量无边的六波罗蜜的功德把它移植给你,非将己德移于余,那么佛陀为我们众生做什么事呢?唯为说法令解脱。佛陀的说法,他抉择了很多解脱的法门,但是每一个法门都必须去靠你自己的内心去体验,让你内心自己去觉悟。
这个地方,就是智者大师强调这个真修实证的重要性。
丁二、标列章名
这以下智者大师把小止观的章节分成了十章:
具缘第一;诃欲第二;弃盖第三;调和第四;方便第五;正修第六;善发第七;觉魔第八;治病第九;证果第十。
这十科,我们也可以大致把它分成四段:
这个具缘、诃欲、弃盖、调和跟方便,属于修前的方便,就是你在正式修止观之前,你必须具足的一个方便,二十五方便。
正修第六是讲到正修止观,实际的一个止观的操作。
善发、觉魔跟治病是一种对治破障,透过我们的修学,内心当中有止跟观生起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内心当中就会真妄交攻,无始劫来,落实到我们心中的颠倒和妄想,它是我们的老朋友,我们的内心当中生起的一个新的朋友就是止观,真妄一交攻的时候,身心会有一些事情变化,会有一些相貌出现,我们面对这样的相貌,我们应该如何的去抉择,应该如何的取舍,怎么去对治,怎么去破除这个障碍,这是讲到善根发相,觉知魔事,乃至于治病,这三科是对治破障。
第四部分就是证果篇,讲到功德的相貌,我怎么知道我内心当中有什么功德出现,这个是讲到证果,功德相貌。
这是我们把十科分成四段,第一个是修前方便,第二个正修止观,第三个是对治破障,第四个讲功德相貌,这四段开展出来就是十科。
今略此举十意,以明修止观者,此是初心学坐之急要,若能善取其意而修习之,可以安心免难,发定生解,证于无漏之圣果也。
我们如果能够根据这十科来修行,一定能够安心免难,安定我们的妄想,免除种种内外的魔难,经过这个障碍的排除,他就能够发定生解,发起禅定生起智慧,乃至于最后证得无漏的圣果。
这个是赞叹经过这十科的修行所成就的功德。
丙二、正示十章
这以下就正式讲到修习止观的十科,先看第一科。
丁一、具缘第一
分五:初、持戒清净。二、衣食具足。三、闲居静处。四、息诸缘务。五、近善知识。 今初我们在修止观之前,所必须具足的五种因缘,先看第一个因缘,持戒清净。持戒清净分两科:第一明持戒相貌,第二示忏悔方法。先看第一科。
夫发心起行,欲修止观者,要先外具五缘。第一持戒清净。如经中说: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是故比丘应持戒清净。
我们发心要修行,修止观,首先要具足五种因缘,第一个因缘就是持戒清净。为什么修止观要持戒清净呢?这以下就引经典,在《遗教经》佛陀开示说: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说禅定跟智慧的生起,是依止清净的戒法生起的,这句话我们解释一下。
不管你修止,不管你修观,所依止的就是一念心,当然这当中的操作,身体有时候礼拜,有时候经行,有时候打坐,这是为了调身的方便,但是真正能够修行的是你的一念心性,我们这一念心在修止修观跟我们心中的业力有关系。假设我们一个人造的罪业太重,这个罪业的体性是扰动性的,是粗重性的,所以你造了罪业,以唯识的思想,这个业力有薰习你的心的功能,你就被你的心给摄持住了。这一个人内心当中摄持罪业重的人,他的内心就是烦躁扰动,他坐在那个地方,坐不住,他的心特别的不安定,那他怎么能够修止修观呢,就很困难。
那么反过来,一个人的内心当中假设他摄持很多的善业,这个善业的体性是轻安性的,是寂静的,我们造了善法以后,我们内心的感觉是寂静的,是轻松的,不像前面的粗重性、扰动性,那么你在这种持戒清净的角度之下,你的罪业会减少,善业会增长,你内心当中在这种寂静的、轻安的体性之下,修止修观就比较容易,比较随顺。
所以佛陀就说了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所有的禅定跟智慧的开发,一定是以持戒做基础。所以说比丘应该持戒清净,当然这当中也包括七众弟子。
然有三种行人持戒不同:
这以下讲述持戒的相貌,这三种相貌有差别,看第一项:
一者若人未作佛弟子时,不造五逆。后遇良师,教受三皈五戒,为佛弟子;若得出家受沙弥十戒,次受具足戒,作比丘、比丘尼,从受戒来,清净护持,无所毁犯,是名上品持戒人也。当知是人修行止观,必证佛法。犹如净衣,易受染色。
如果有一个人,他未做佛弟子之前,就是还没有学佛之前,他不造五逆,就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他没有学佛之前,他可能也会造杀盗淫妄,也可能会,也可能不会,但起码他不造五逆,当然他前面没有持戒,也就没有所谓破戒,不管破不破戒,肯定是不能造五逆,这是第一个条件。
后遇良师,教受三皈五戒,为佛弟子。后来受到善知识的开发,启发他的善根,他正式皈依三宝,乃至于受了五戒,为正式的佛弟子。或者他有因缘出家,或者没因缘出家,假设他出家的话,他受沙弥十戒,乃至于比丘、比丘尼戒。他的情况是从受戒来,是清净护持,无所毁犯。
那这个人他没有学佛之前那不讲,他受了戒以后,不管是轻戒,不管是遮戒,清净护持,无所毁犯。对这个持戒,皎如冰霜,尘点不坏,这个是上品持戒人也。这样的人他在修止观的时候,他在今生必证佛法的功德,或多或少,对于佛法的体验,或多或少一定会有受益。讲一个譬喻,就像一个清净的衣服,它容易染色,它没有油垢,容易染色。这种人现在是少,像法时代、正法时代多,说这个人受了戒以来,轻重等持,无所毁犯,这种上品持戒的相貌,恐怕在末法时代,这种善根薄弱环境的染污之下,比较少。
再看第二种持戒相貌:
二者若人受得戒已,虽不犯重,于诸轻戒多所毁损,为修定故,即能如法忏悔,亦名持戒清净,能生定慧。如衣曾有垢腻,若能浣净,染亦可着。
第二种持戒清净的相貌就是说,这个人受了戒,或者受了五戒,或者受了菩萨戒,他对这种根本的重戒,杀盗淫妄他不会犯,但是于诸轻戒多所毁损,对于这种遮戒,他还是控制不了他自己的身口意,多所毁损,但是他现在想要在内心当中成就止观的功德,所以他必须要如法忏悔,他能够如法忏悔也算是持戒清净,也能够在今生当中得到一些定慧的功德。讲一个譬喻,如衣曾有垢腻,若能浣净,染亦可着。就是说这个衣服虽然有垢腻,把衣服用肥皂洗干净,颜色还是可以染着上去。
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对于戒法有所违犯造了罪业,当然你不断的造,罪业就会慢慢的增长,这个增长会有什么问题呢?就是你一念的心在思惟念死无常的时候,你一念的明了心性跟无常的法,这中间感觉到有一种障碍。就是说,我也经常的观修无常,但是无常的觉受在我心中都没有生起,为什么呢?他修无常,他一下子就改变了,这个无常的法就跟他的心和合在一起了,那我想这个无常想半天,我在内心当中一点都没有感觉,我还是认为这个生命是常的。就是你一念的心性,跟这个法当中,有油污,就这个布跟颜色之间,为什么染色染不上去呢?就是有这个油污,戒垢,要把它洗干净才可以,是这个意思。那么如果能够把它洗干净,也算是持戒清净。这个是犯了中下品。
这个中下品的罪,如果是下品的,就责心忏,诃责自己,断相续心;若是中品的,那就对首忏,找一个同凡行的,你受了五戒,就找一个受了五戒的,你受了菩萨戒,就找一个受菩萨戒的,他这条戒没有犯到,至少你向他忏悔的这条戒是清净的,就可以了。这个是讲到犯轻戒而如法忏悔的情况,也算是持戒清净的相貌。
再看第三种:
三者若人受得戒已,不能坚心护持,轻重诸戒,多所毁犯,依小乘教门,即无忏悔四重之法;若依大乘教门,犹可灭除。
第三种持戒清净的相貌就是说,这个人受了戒,但是不能坚心护持,他的意志力非常薄弱,依着染污的因缘,轻重诸戒,多所毁犯,不但遮戒犯了,连那个杀盗淫妄的根本罪也破坏了,这个怎么办呢?这当中有两种情况,如果依小乘的法门,他不可以忏悔,如果依大乘法门,还可以取相忏。
这个业,业的本质,业的体性,在大小乘经论的解释是不同的。小乘的经论是认为,我空法有。小乘的思想认为,我们的身心世界,是刹那刹那的变化,在这个刹那刹那的变化当中,我们找不到一个常一主宰的我,我不可得,但是这个法是真实的,涅槃跟生死是真实的,你创造一个善业,这个善业就存在法界,法是真实的,既然是真实的,就不能改变的,定业不能转,那你破坏了戒体,就不能恢复清净了,因为这个法是真实性的,既然是真实性那就是不变异,不能改变的,你一定要去得果报的,你不可能改变它的相貌,不可以。
大乘教法的思想,是我空法空。我不可得,一切法也是因缘生,那么这个法是随顺什么因缘而生呢?万法唯识一心,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这一切法的性质是约你的内心安立的,你的心改变这个法就会改变,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法是没有真实性的,这样讲的话,既然法不真实,那当然是可以消除,因为它假借因缘而生,也就能够假借因缘而灭,假借这个忏悔的因缘而消除。
所以说在这个在四重戒法的毁坏,在小乘的这个教法定业的思想,就不可以忏悔,就是说,你已经没有弥补的机会了。你今生完全没希望了,你对于圣道的修学完全没希望,你只能修修福报,跟三宝结个缘而已。但大乘的思想它不是这样的看法,大乘的思想是认为,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一切的法都如梦如幻。这个人他造五逆十恶,也能够变成清净,大乘的思想是依止这个清净的本性来观察,任何的罪业都可以来忏悔,任何的罪业,问题是你是不是下定这个决心而已,这个是大小乘的不同。当然,那你犯了根本戒,那你就只有大乘的取相忏,那么你能够在取相忏当中见到好相,那这样子也算持戒清净。
所以最后,智者大师做了一个总结:
故经云:佛法有二种健人,一者不作诸恶,二者作已能悔。
佛陀在《涅槃经》中说,佛法的修学,有两种健康而不生病的人:
第一个,他根本就未曾生病过,这个人受戒以后,从来不犯戒,受戒以后,皎如冰霜,尘点不犯,这个人是千年的冰山雪莲。
二者作已能悔。他虽然犯罪,他能如法忏悔,这样子也是健康的,也算是清净,忏悔则清净,忏悔则安乐。
持戒的相貌有三种:第一种是完全不犯戒,第二种是犯了轻罪而忏悔,第三种是犯了重罪而取相忏,这样子都算是清净的相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