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四十六面,己四、对治定中细心修止观。

前面的两科对治心沉浮修止观,随便宜修止观,都是在一种粗心的状态下对治,这以下是在细心,就是你已经在得到了禅定了以后,生起的一些问题,必须要加以对治。禅定当中到底会生起什么问题呢?因为你禅定的时候已经没有昏沉掉举的烦恼活动了,这个时候还有什么毛病呢?我们看以下的说明:

四对治定中细心修止观:所谓行者先用止观,对破粗乱,乱心既息,即得入定;定心细故,觉身空寂,受于快乐。或利便心发,能以细心,取于偏邪之理!

在定心的时候,我们这个修行人先用止观对破粗乱,这个时候我们所依止的是正念正知,正知正念,这个时候你的乱心慢慢慢慢的被调伏了,得到了禅定。

禅定的相貌是一个什么相貌呢?觉身空寂,受于快乐。这是智者大师讲出禅定的相貌。怎么知道得到禅定呢?从色身的角度来观察,觉身空寂。我们没有得到禅定的时候,坐在那个地方,这个色身是一个粗重性,就是一块肉坐在那个地方,不是腰痛就是背痛。得到禅定的人,这种色身的障碍消失了,它自己感觉这个色身若有若无,如云如雾,就像是有又像是没有,讲出一个譬喻就像是云跟雾一样,你看起来是有,但是你一抓它,又抓不到。

那么得到禅定的人亦复如是,别人看他的色身还在,别人从外面看,这个人还是坐在那个地方,但是他自己感觉自己的色身若有若无,如云如雾,觉身空寂,感到色身好像不存在了,他自己觉得色身不存在了,就是色身那种业报,那种欲界的粗重性,因为禅定的力量把它给对治掉了。

其次,受于快乐。他的内心从一种散乱,慢慢的专注达到一种明了寂静的时候,他的内心有殊胜的轻安乐,感到特别的轻松,不像欲界有烦恼的众生,他心很粗重,就像负担很大一样。得到禅定的人,他把欲界的烦恼给调伏了,他的内心感到很轻松,就像一个人把重担放下来一样,轻安的快乐。这两个都是禅定的功德相貌。

觉身空寂,是讲色身;受于快乐,是讲内心的轻安快乐。这个时候会有一些事情出现,或利便心发,能以细心,取于偏邪之理!这个多数都是很少听闻佛法,比较偏重于行门的,或者是外道,他只是一路的修禅定,得到禅定以后,觉身空寂,受于快乐。这个时候他的明了心特别的锐利,利便心发,特别的灵巧,特别的锐利,他能够在这个寂静当中会想出很多很多偏邪之理。

我过去认识一个高雄一个居士,他学道家的,经常打坐,你跟他一接触,那个气色不同,色身特别的光明,眼睛也特别的有神,他能够打坐四十九天都不吃饭的,完全喝水,水也喝的很少,经常在禅定当中。但是他从禅定里面为你开示,他也能讲出很多很多玄妙的道理,完全讲偈颂,很压韵的,但是你用佛法的正见来抉择它,完全是邪知邪见,不合乎生命的真相,他所诠释的道理不合乎生命的真相,但是他自己讲话他很有自信,讲的跟真的一样,你要是没学过佛法你听他讲,一定被他摄受,因为那个有禅定的人,那还得了,堪能性,他讲话都不经过思考,他那个偈颂一句一句,就像泉水一句一句流露出来。这就像智者大师说的,利便心发,他那个心解脱了欲界烦恼系缚的时候,他的心特别的锐利灵巧,他也能够在寂静的心当中想出很多很多的道理出来,起偏邪之理,就会有这个问题。

若不知定心止息虚诳,必生贪著。若生贪着,执以为实。若知虚诳不实,则爱见二烦恼不起,是为修止。

如果我们不学习佛法,我们就不知道他所想的是虚妄的,对他所说的,自己会生起贪着,那么贪着就执以为实。这个执以为实,大多是执着他那一念明了寂静的心就是涅槃。

我们凡夫的心,这种粗乱的状态,我们经常对自己没有信心,我们不是起烦恼就是打瞌睡,不是打瞌睡就是起烦恼,但是得到禅定的人,他那一念明了寂静的心当中,他有强大的堪能性,他能够心想事成,他说这个扶尺是黄金,这个扶尺马上变成黄金,当然有一定的期限,时间过了又恢复原样。他的内心当中有很多很多的神通的境界出现,什么事情要出现,他也能够预先的了知,他就会认为说,哦,我这一念明了寂静的心就是一个涅槃的境界了,恢复到我的生命的最初的本来面目了,所做皆办。但事实上他那个明了寂静的心当中,他执着有一个常一的我,那种执着,那种分别还在,他只是说,那个我还在,只是我很寂静,把那个散乱的我,调整为寂静的我,如此而已,因为他没有修观,他一路修止,心中颠倒的我见是存在的。

你看《印度佛教史》,很多的外道就是这样,执着四禅为四果,到了临命终的时候,那个禅定它还是有为法,因为你那个自性执在,那个无明在,那个无明就会缘行,行缘识,乃至于生老病死,所以他无量无边的烦恼跟罪业,被他高深的禅定所压住,如石压草,烦恼跟罪业完全原封不动,等到有一天烦恼活动的时候,就把他的禅定破坏了,这个时候,他就起邪见了,他就说,原来这个世间上没有涅槃,原来是佛陀打妄语,说什么有苦集灭道,这个杂染的世间有出世的因果,出世间有涅槃,此是灭可证性,既然是可证性,那为什么我得到涅槃,又失掉呢?原来世间是没有涅槃的,生死是永远不能够解脱的,诽谤正法,诽谤佛陀,就直接堕落到无间地狱去了。

这个禅定,他调伏了烦恼以后,他容易生起邪见。我们凡夫还不容易生起邪见,所以这个地方,执以为实。怎么办呢?若知虚诳不实,则爱见二烦恼不起,是为修止。这个当然就是要有正见了,要打坐之前要有正见,修止,知道它是虚妄不实的,那么不容易取着,这个是修止。

虽复修止,若心犹著,爱见结业不息,尔时应当修观,观于定中细心,若不见定中细心,即不执著定见,若不执著定见,则爱见烦恼业,悉皆摧灭,是名修观。

如果修止不能调伏,这就表示这个邪见的势力特别强,这个时候观于定中细心,这个时候你观察你那一念寂静的心是假借因缘而生,它不是自性生,也不是偶然间突然就出现禅定的心,你是经过长时间的正念正知的这样一种摄心的因缘,才出现的寂静的相貌,可见这寂静的心是假借因缘生。所以一切诸法中,因缘空无主,既然是假借因缘生,它的本性就是毕竟空,用这个空观消灭我们的这个定见,禅定的邪见。

若不执着定见,则爱见烦恼业,悉皆摧灭,是名修观。把这个无始的无明给消灭,这个生死烦恼的业力就消灭,这是修观。

此则略说对冶定中细心修止观相。分别止观方法,并同于前,但以破定见微细之失为异也!

《释禅波罗蜜》说,说禅定有两种:一种是有漏,一种是无漏。外道的禅定是有定无观,他只是让内心当中一路的修止,没有观照现前一念心性是因缘空无主,缘起性空,这个时候心中的烦恼跟罪业都还是存在的,有漏的禅定,但是他的心还是明了寂静,所以也可以说是定,这是有漏定。

佛弟子在禅定当中他能够回光返照,这一念寂静的心是假借因缘所生,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个寂静的心当中是无我无我所的,把内心的自我的执着就消灭了,内心当中跟平等的法性相应,没有对立的,这个是无漏的禅定。这是两种的差别。

己五、为均齐定慧修止观

这也是在细心当中,定慧不均等,或者定强或者慧强,你要把它调整一下,使令它均齐。

五为均齐定慧修止观:行者于坐禅中,因修止故,或因修观,而入禅定。虽得入定,而无观慧,若无观慧,是为痴定,不能断结;或观慧微少,即不能发起真慧,断诸结使,发诸法门,尔时应当修观破析。

这个均齐定慧修止观,他讲了一种情况说,我们在坐禅的时候,或者修止或者修观而入定,一般都是修止入观的,但是也有修观入观的,智者大师就是这一类,智者大师他是颂《法华经》,颂到某一品的时候入三昧,这是特殊的。

虽然入定,但是他没有观慧,他在定当中不能生起无常无我的智慧,没有观慧,这是一个痴定,禅宗说一滩死水,只是让自己明了寂静,但是对于心的寂静的真实相,它的空性的道理不能明白,这个叫做痴定,不能断除烦恼。

或观慧微少,即不能发起真慧,断诸结使,发诸法门,尔时应当修观破析。

这个时候你要加强你的智慧,你要多听经闻法,读颂经典,把这个生命的道理要加强起来,观察要加强起来。

在《般若经》上说,我们一路的修定,完全不分别诸法的差别相,无常无我的智慧都不观察,你来生来的时候,你这个人的心性就是很暗钝,因为你的心识经常不活动,它习惯了,来生的时候有人跟你讲因果的道理,讲空性的道理,讲真如的道理,讲了半天,你完全没有感觉,你也不能明白,旁边的人都明白了,就是你不能明白,这个就是痴定,这种很容易入外道种性,一路就是无分别住,这是死水不藏龙,一滩死水,里面什么鱼都没有,不要说龙。这样当然不能断烦恼,这样子应该多多的听闻佛法,加强你的观慧。

若于定中,智慧开发,则定慧均等,能断结使,证诸法门!

禅定当中加强智慧,就能依止禅定的力量开发智慧,断烦恼,禅定再加智慧的力量就能够断烦恼。

行者于坐禅时,因修观故,而心豁然开悟,智慧分明,而定心微少,心则动散,如风中灯,照物不了,不能出离生死。尔时应当复修于止,以修止故,则得定心;如密室中灯,即能破暗,照物分明。

这是另外一种根性的众生,他坐禅的时候,他一路修观,修到什么境界呢?豁然开悟,智慧分明,这种人大部分都是大乘佛法闻思的善根特别强。

看六祖大师,他也没读什么书,今生没读什么书,但是他跟五祖接触的时候,他就说弟子心中常生智慧,我这一念心就像涌泉一样,不断的涌出智慧出来,就是这个意思,豁然开悟,智慧分明,对一切法的抉择,他马上能够做出正确的抉择。这件事情是怎么回事,不管是总相别相,别相总相,他对这个身心世界就能做出正确的抉择。

定心微少,心则动散。他的心禅定薄弱,浮动。讲出一个譬喻,就像风中的灯,这个灯比喻他的智慧,这个智慧能够照清诸法的真相,但是有风的干扰,所以照物不了,不能出离生死。怎么办呢?尔时应当复修于止,而因为这个修止的缘故得到禅定的心,就像密室当中的灯,能破除黑暗,照物分明。

我空观是能够断烦恼,真实能够断烦恼,但是要有禅定的帮助。讲一个譬喻,说这个刀,它真实能够把树砍断,这个刀有砍树的能力,这是真实的,但是小孩子拿这个刀,他砍树砍不断,没有力量,这个问题不是刀,是你的力量不够。就是有慧无定,就像小孩子拿刀,不能把树砍断。这个断烦恼跟这个禅定就像大人拿这个刀,一下就把树砍断,是这个意思。

是即略说为均齐定慧二法修止观也。行者若能如是于端身正坐之中,善用此五审修止观意,取舍不失其宜,当知是人善修佛法,能善修故,必于一生不空过也!

这段是智者大师对我们的鼓励。

我们在静中修的时候,能够善用这五个方法来修止观。前面第一个是总相,后面四个是对治,取舍不失其宜,有时候修止,有时候修观,得调配的很适当。这个人智者大师赞叹,这个人善修佛法,因为能够善修佛法的缘故,必于一生不空过也!

必于一生不空过也,这句话怎么说呢?这佛法的意思,人生难得。在六道当中,三恶道的身心太痛苦了,虽然有出离心,但是他的明了性受到这种身心痛苦的逼迫,他很难专注,很难去思惟佛法,这三恶道的果报体是不随顺于修行的。

诸天的果报体,虽然很安乐,但是他没有出离心,太过快乐。这个快乐的境界太复杂,使令他的心散乱,他也很难去专注思惟佛法的道理,所以这个天的果报也不随顺于修行。

只有人的果报体,他苦乐参半,而且他的第六意思明了性特别强,造业力特别强,所以一般要成就善根,无漏的善根都是在人道,只有得到人的果报,才能完成这个大事业,成就佛道的大事业。

佛法说我们的这个功德有两个:一个是增上生,一个是决定胜。增上生,外道也能集积一些福报,他也能够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使令他来生得到一些可乐的果报,或者是一劫乃至于八万大劫的快乐,但是快乐受完以后,又继续来到人间或者三恶道继续流转,他的内心当中原封不动,不会因为他修善的缘故有什么改变,这叫增上生。就是说,他的善业的因缘对他的意义,只是在他的生命当中有一种甜美的快乐,就像做一场美梦,醒过来以后,什么都没有,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决定胜,决定殊胜。说我们内心当中能够栽培止观,这内心当中生起一个对治的力量,心中有一种光明,有这个止的调伏力,有光明的观察力,这样子叫决定胜。就是说,这样的珠胜是决定的,他不退转的。你往这个菩提道迈进,那是永远迈进的,这叫决定胜。前面他是一种福德的资粮,增上生不能说决定,就是说,你要善修佛法,这样子才说是一生不空过,这样子才真正把生命好好利用。

前面是说明坐中修,这以下讲历缘对境修。

戊二、历缘对境修

分三:初、总标述义。二、别明修法。三、结示劝修。今初。初、总标述义,是说明为什么要历缘对境修这个道理。

己一、总标述义

复次:第二明历缘对境修止观者:端身常坐,乃为入道之胜要,而有累之身,必涉事缘,若随缘对境而不修习止观,是则修心有间绝,结业触处而起,岂得疾与佛法相应。若于一切时中,常修定慧方便,当知是人必能通达一切佛法。

历缘对境修之前,先说明它的理由。

端身常坐,我们经常在佛堂当中有一定的定课,这的确是契入圣道的一个最殊胜的方法,但是现实的人生是有累之身,我们是一个业力所招感的凡夫,的确,人在江湖身不由已。我们在生长过程当中会有很多很多的因缘会障碍我们,有些事情还非得你去办不可,必涉事缘。这怎么办呢?若随缘对境而不修习止观,是则修心有所间断。你只是在佛堂修止观,离开了佛堂就完全放逸,结业触处而起,烦恼业力就随处生起了,这样子就很难跟佛法相应。所以一切时中,常修定慧方便,这样子才能够通达一切佛法。

这是说明,现实的人生我们不可能一辈子完全呆在佛堂当中,所以说,你应该也要历缘对境的试着去修止观,使令功夫能够相续,云何名历缘修止观?所言缘者,谓六种缘:一、行。二、住。三、坐。四、卧。五、作作。六、言语。

这个作作,第一个作是动词,造作的意思。第二个作当名词,事物,造作事物。行住坐卧,还有作作跟言语,言语是很重要的,人跟人之间不讲话,可能要发生误会,彼此要互相勾通,在言语当中也应该要修止观,这个就是历缘。

云何名对境修止观?所言境者,谓六尘境:一、眼对色。二、耳对声。三、鼻对香。四、舌对味。五、身对触。六、意对法。

前面的历缘是行住坐卧作作语言,对境是对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尘境。

行者约此十二事中修止观,故名为历缘对境修止观也。

这是一个总标,什么是历缘,什么是对境,先做一个大纲的说明。

这以下,别名修法,个别说明他的一个修行方法,先说历缘修止观。

己二、别明修法。 庚一、历缘修止观

一、行者,若于行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行。若为烦恼所使及不善、无记事行,即不应行;若非烦恼所使,为善利益如法事,即应行。

我们在行之前,这个行就是出去办事了,你应该要先观察你的动机,这个动机是良善的或者是不良善的,先把这个动机观察出来,再决定要不要行。

智者大师后面的止跟观都是会归到空性,但是这个空性它不是糊涂,它对于善恶是非常清楚的。比如说《金刚经》,《金刚经》就是发明这个无住的道理,但是《金刚经》对修行的指示,它说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邈三菩提。《金刚经》对菩萨的开导是说,你观一切法空,不要住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但关键是在观空的同时,修一切善法,这样子才能够得阿耨多罗三邈三菩提。

那什么是善法?就是你的因地发心,因地是善就是善法,因地是恶就是恶法。所以我们在修行之前,先审察你的因地发心是善还是恶,这是第一点。

第二个就是正式说止观。

云何行中修止?若于行时,即知因于行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了知行心及行中一切法,皆不可得!则妄念心息,是名修止。

这里的止是体真止。说你在行动的时候,你会产生很多很多的业,可能是善业可能是恶业,这个业是由于你行动的因缘而有的,它不是自然有的,因为你行动了,才有烦恼等善恶等法,要这样子讲,你的行心及行动的法都是假借因缘生,都是毕竟空的,这个时候心安住在毕竟空,这个就是止,体真止。

云何行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动身,故有进趣,名之为行。因此行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即当反观行心,不见相貌,当知行者及行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智者大师在历缘对境修止观,他的一个方法是说,你观察外境是空,这个叫止;你观察能活动的心,你观察能行住坐卧的这一念心是空,这叫修观;他是这个意思,后面就可以看的出来。

二、住者,若于住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住。若为诸烦恼及不善、无记事住,即不应住;若为善利益事即应住。

这也是一样,审察你的因地发心是善是恶。

云何住中修止?若于住时,即知因于住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了知住心及住中一切法,皆不可得!则妄念心息,是名修止。

就是了知,你所面对的一切善恶等法都是因为住的缘故才有的,你所缘的这些法都是毕竟空的,这是止。

云何住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驻身,故名为住,因此住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则当反观住心,不见相貌!当知住者及住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观察住心是毕竟空,这个就是修观。

三、坐者,若于坐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坐。若为诸烦恼及不善无记事等,即不应坐;为善利益事,则应坐。云何坐中修止?若于坐时,则当了知因于坐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而无一法可得!则妄念不生,是名修止。云何坐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所念垒脚安身,因此则有一切善恶等法,故名为坐。反观坐心,不见相貌!当知坐者及坐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这个垒脚安身就是迭跏趺坐。这里面的道理也是容易明白的。

四、卧者,于卧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卧。若为不善放逸等事,则不应卧;若为调和四大故卧,则应如师子王卧(吉祥卧)。

这个师子王卧就是吉祥卧。

这个观察动机,当然从圣道的角度他主要是从善恶的判断,是善的动机是恶的动机。从净土的角度,他的思考是观察你这件事情跟你往生极乐世界是不是相随顺。你行住坐卧的时候,假设这件事情跟往生极乐世界相随顺,你就可以做;跟往生的事情相违背,就不能做。这样子审察有一个好处,使令你生命的水流趋向于一个固定的方向。

一行三昧,说你这棵树,不管在平时,不管在白天不管在晚上,不管在佛堂,不管在历缘对境,这一棵树的生长趋向于西方的方向,有固定的方向,说是把它砍断,它只有朝一个方向倒下去。所以说站在净土的角度,我们也可往生净土,以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这个愿力,来抉择你的动机,这个方法也是很好。

云何卧中修止?若于寝息,则当了知,因于卧故则有一切善恶等法,而无一法可得!则妄念不起,是名修止。云何卧中修观?应作是念:由于劳乏,即便昏暗放纵六情,因此则有一切善恶等法,即当反观卧心,不见相貌!当知卧者及卧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一切的善恶法都是因为你卧在这个地方才生起,他刚刚没有卧的时候没有善恶法,可见这个卧中的心跟所卧所面对的善恶法,都是假借因缘生,既然是因缘生,从根本上来观察它的自性就是毕竟空,这个时候你就安住在毕竟空的境界里面,这个就是修习止跟观。

五、作者,若作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如此作。若为不善无记等事,即不应作;若为善利益事,即应作。云何名作中修止?若于作时,即当了知,因于作故,则有一切善恶等法,而无一法可得!则妄念不起,是名修止。云何作时修观?应作是念:由心运于身手造作诸事,因此则有一切善恶等法,故名为作。反观作心,不见相貌!当知作者及作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六、语者,若于语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语。若随诸烦恼,为论说不善无记等事而语,即不应语;若为善利益事,即应语。云何名语中修止?若于语时,即知因此语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了知语心及语中一切烦恼善不善法,皆不可得!则妄念心息,是名修止。云何语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觉观,鼓动气息,冲于咽喉唇舌齿腭,放出音声语言,因此语故,则有一切善恶等法,故名为语。反观语心,不见相貌!当知语者及语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这个地方讲话还要特别注意,智者大师告诉我们,讲话之前不要马上讲话,先审察一下你讲这句话的动机是什么?是良善的动机还是带有恶意的动机,这个是蛮重要的。

我们的十恶业当中,口业就占了四个:两舌、绮语、妄言、恶口,人跟人之间的伤害,这个语言是很厉害的,所以当你内心当中有嗔心的时候,你不要讲话,因为你动作不良善,发动出来,肯定伤害自己也伤害别人。恶口就像一支箭,从你的内心射出来,一定先射伤你自己再射伤别人,自它两伤。智者大师很有智慧,先检查一下,你为什么要讲话,是为了利益众生的事,就该讲;如果是为了烦恼的事,就不该讲,这方法很好。

庚二、对境修止观

次六根门中修止观者:

一、眼见色时修止者,随见色时,如水中月,无有定实!若见顺情之色,不起贪爱;若见违情之色,不起瞋恼;若见非违非顺之色,不起无明及诸乱想,是名修止。

云何名眼见色时修观?应作是念:随有所见,即相空寂!所以者何?于彼根尘空明之中,各无所见,亦无分别,和合因缘,出生眼识,次生意识,即能分别种种诸色,因此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即当反观念色之心,不见相貌!当知见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观这个色尘,智者大师告诉我们说,如水中月,这个方法不错。我们看到各式各样的颜色,男众的颜色,女众颜色,你观察它是如水中月,它没有一个真实性,若有若无,这个就是修止跟观。这个地方的止跟观也是跟前面一样,这个止是体真止,观是空观。止,主要的是破所取相;观,是破能取的心。同样是空观,但是它所破的不同。是这样的差别。

二、耳闻声时修止者:随所闻声,即知声如响相。若闻顺情之声,不起爱心;违情之声,不起瞋心;非违非顺之声,不起分别心,是名修止。云何闻声中修观?应作是念:随所闻声,空无所有!但从根尘和合,生于耳识,次意识生,强起分别,此即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故名闻声。反观闻声之心,不见相貌!当知闻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三、鼻嗅香时修止者:随所闻香,即知如焰不实。

这个焰是阳焰,沙漠中的水蒸汽,在沙漠当中,阳光照在沙漠,它把这个水蒸汽蒸发以后,现出很多宫殿,什么样的影像,就是它不真实,它有相状,它不真实。比喻这个香像这个阳焰一样。

若闻顺情之香,不起着心;违情之臭,不起瞋心;非违非顺之香,不生乱念,是名修止。云何名闻香中修观?应作是念:我今闻香,虚诳无实!所以者何?根尘合故,而生鼻识,次生意识,强取香相,因此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故名闻香。反观闻香之心,不见相貌!当知闻香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四舌受味时修止者:随所受味,即知如于梦幻中得味。若得顺情美味,不起贪著;违情恶味,不起瞋心;非违非顺之味,不起分别意想,是名修止。云何名舌受味时修观?应作是念:今所受味,实不可得!所以者何?内外六味,性无分别。因内舌根和合,则舌识生,次生意识,强取味相。因此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反观缘味之识,不见相貌!当知受味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这个六味,我们解释一下,内外六味,舌受味是酸甜苦辣咸淡,三德六味,六味性无分别。酸甜苦辣咸淡,它只是如实的表示它的味道,它的体性没有分别的功能,那么这个分别心怎么来的?是由根跟尘的合和,才有舌的分别心生起,我们才产生这样的分别。六味不就是六味吗?那样就是那样,它的体性本身没有分别的功能,是我们的心才有分别的功能,表示这个心的分别是不真实的,是我们的名言所安立的,我们个人的爱憎取舍的名言安立的,这个叫做遍计执,应该把它消灭,是这个意思。

五身受触时修止者:随所觉触,即知如影,幻化不实。若受顺情乐触,不起贪着;若受违情苦触,不起嗔恼;受非违非顺之触,不起忆想分别,是名修止。云何身受触时修观?应作是念,轻重冷暖涩滑等法,名之为触。头等六分名之为身,触性虚假身亦不实,和合因缘即生身识,次生意识忆想分别苦乐等相,故名受触。反观缘触之心不见相貌,当知受触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这个是讲到历缘对境修。这个历缘对境的意思是说,我们的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我们一般的相貌就是心随境转,随顺我们的习气去分别境界的好坏,当然境界本身没有好坏,怎么会有好坏呢?是你自己的分别,名言分别。

智者大师说,你的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你不要分别境界的好坏,你回光反照你这一念心,观察你的心的分别,你的习气,可能生贪烦恼嗔烦恼,各式各样的相貌,你观察你这一念能分别的心是毕竟空的,让你的妄想不再相续下去,破和合识,断相续心,这样子你生死的业力就在你一次一次的观照当中,业力一次一次的薄弱,一次一次的薄弱,系缚你的三界的业力就一次一次的薄弱,是这个意思。

六意知法中修止观相,如初坐中已明讫。

自上依六根修止观相,随所意用而用之,一一具上五番之意,是中已广分别,今不重辨。

己三、结示劝修

这段是把历缘对境修做一个总结。

行者若能于行住坐卧,见闻觉知,等一切处中修止观者,当知是人,真修摩诃衍道。如《大品经》云:佛告须菩提,若菩萨行时知行,作时知作,乃至服僧伽梨,视眴一心,出入禅定,当知是人名菩萨摩诃衍。

我们如果能够在行住坐卧当中,见闻觉知当中,一切时一切处当中修止观,智者大师赞叹道这个人是真修摩诃衍道,是大乘法门的行者。

这以下引证,引《大品波若经》,佛告须菩提,若菩萨行时知行,作时知作,这个当然是止观现前。我们一般行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在行,活在自己的妄想当中。在做的时候,我们也不知道自己在做,我们心中是活在自己的妄想当中。你要突破你的妄想,让你的心真实的见到如实的境界,那当然要有止观的力量来破除你的妄想才可以的。

乃至服僧伽梨,僧伽梨就是出家的九衣,为人家说法的时候才穿的。视眴一心。视,就是时间比较长;眴,就是一眨眼的时间,时间比较短。不管是长时间是短时间,内心当中都保持一心,安住在止观的功德,出入禅定,当知是人名菩萨摩诃衍,是大乘菩萨。

复次若人能如是一切处中,修行大乘,是人则于世间最胜最上,无与等者。这个地方结叹,我们能够在历缘对境中修行大乘法门,是这个世间上最胜最上的修行者。

这个地方是说明小乘法跟大乘法的不同。小乘法它的一个根本的发心是出离心,他一心一意只想要出离三界,无量无边的众生在苦恼当中,他没有救拔的心情,所以他也没有所谓的历缘对境的事情了,整天就是在佛堂里面用功,用功完就去托钵,托完钵以后继续用功,外面发生什么事,跟他不相干的。

但大乘菩萨不同,大乘菩萨你发了菩提心,你要做两件事:第一个你要上求佛道,第二个你还得下化众生。换句话说,不但是自己在佛堂用功,去加强你的戒定慧,你还得拔出一点时间来关怀众生,弘扬佛法,令佛法能够相续地在世间流传下去,所以说这个历缘对境就很重要。

这个历缘对境的重要性,我看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他提出了两点,他说历缘对境的修行,第一个从内因的善根来说,他说这个顽铁不炼不成钢,美玉不炙不晶莹。我们在佛堂当中的止观,是很薄弱的,就像顽铁,里面有很多的杂质,这个铁拿去敲敲打打,拿到水里去淬火,然后再敲打,把这个杂质都打掉以后就变成钢,特别的坚硬,声音就特别脆。就像美玉一样,你不磨练它就发不出美好的光泽,不炙不晶莹。就是说,你在佛堂当中所成就的正念,如果不在境界上历练,这个正念是经不起考验的。

所以说,你刚开始在定中加强止观的正念,然后把你止观当中的正念,再到一切境界当中去历练,遇到境界把你的正念提起来,调伏自己,这是第一个,历缘对境能加强你内在的善根。第二个从外缘,就是福德因缘,你经常帮助别人,对你成就佛道是有帮助的。

我们之前也讲过《妙庄严王本事品》,《法华经》的二十七品,这个妙庄严王为什么得度呢?说过去有四个居士,这四个居士是好朋友,在一起共修,后来慢慢年纪大了,中年以后四个就发心出家了。这四个人在一起住茅棚,当然是住在山上,经常要下来托钵,每天从山上爬下来,身体很疲惫,经常都是托完钵以后回去,身体也疲惫,内心也没有精神,就打瞌睡了。这四个人就开会决定说,我们四个人再这样下去,四个人一生都空过,谁也不能成就圣道,这怎么办呢?有一个人就发心了,好,你们三个人专心修行,我护持你们,以后就专门由我一个人来托钵,你们三个人就不下山了。当然他托钵不但托自己,还要托其他三个人,花的时间很多,终日走街坊,终日跑来跑去,当然他也积集了很多福报。

有一天他看到国王出巡,这国王威严的境界,他生起了欢喜心:哎呀,做国王这么好!他因为护持修行人的关系,又起了这样一种愿力,果然,从那以后,生生世世就做国王了,其他被他护持的三个修行人,后来就成就圣道了。当然他过去帮助过他,那种圣人的心,他在大光明那一念寂静的心当中,他有时候也会注意一下,我过去的朋友现在在干什么,哎呀做国王了,没事,继续做吧。到了最后一生,就是妙庄严王,他过去的三个朋友知道了,他的福报到这一生全部享尽了,这刚好这个妙庄严王遇到了婆罗门师,婆罗门师口才特别好,就相信了外道,这个时候他们三个人知道,这个时候再不出手就来不及了,就到三恶道去了。

这时候三个人,一个人就是妙音菩萨,做他太太,另外两个,一个是药王菩萨,一个是药上菩萨,做他的儿子。三个人就显神通,凡夫的境界就是先显神通让他生起信心。显神通以后,妙庄严菩萨就说了,你的师父是谁啊?你怎么那么厉害呢?我师父就是佛陀。这个时候,他们就带他去见佛陀,那尊佛叫云雷音宿王华智佛,这个时候,妙庄严王遇到佛陀,佛陀就为他讲《法华经》,他就生起欢喜心,因为他毕竟有善根嘛,就把这个国王位交给他弟弟,就出家了。出家以后修了八千四百岁,那个时候的寿命长,就在今生当中证得了无生法忍。

所以《法华经》讲妙庄严王本事品的意思是说,妙庄严王他本来今生就要堕落了,他已经信了外道了,生起邪见了,但是三个大菩萨的摄持,三个善知识的摄持,把他的善根启发起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时候忏公师父说了一句话:给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

我们护持大众当中,别人打佛七我们护持你,你们都离开了,我在慢慢折棉被,收这个草席。你们去听课,你们去打佛七,我帮你们煮饭行堂,这个点点滴滴,表面上你是在护持别人,其实在你未来菩萨道当中,当你有障碍的时候,你就会有善因缘帮助你。这个车子开到这个地方,开不过去了,有石头挡住了,自然会有人帮你把石头搬开。

就是说,菩萨为什么要历缘对境修,积集自己福德因缘,广结善缘,这也是蛮重要的。所以智者大师赞叹,若人能如是一切处中,修行大乘,是人则于世间最胜最上,无与等者,大乘菩萨。

这以下讲出一个偈颂来做总结。

如释论偈中说:

闲坐林树间  寂然灭诸恶

淡泊得一心  斯乐非天乐

人求世间利  名衣好床褥

斯乐非安隐  求利无厌足

这个偈颂是赞叹禅定的功德。说我们修禅定应该怎么修呢?闲坐林树间,你刚开始不要找一个吵闹的环境,要在一个空闲寂静的处所。寂然灭诸恶。在这个禅定的心当中,慢慢慢慢的栽培你这个寂静的力量,来消灭你心中的昏沉和掉举,灭诸恶。

得到禅定以后是怎么样相貌呢?淡泊得一心,内心当中一种殊胜的轻安乐,淡泊,内心当中虽然有轻安乐,但是他还不散乱,他还是心一性境,虽然是轻安乐,但是心还是保持在寂静的状态。这种快乐,斯乐非天乐,跟世间的五蕴乐不同。为什么呢?人求世间利,名衣好床褥。人世间所追求的五欲乐,名啊,利啊,种种的五欲快乐,这种快乐有两个过患:

第一个,斯乐非安隐。因为五欲的快乐会带动你心中的烦恼,而这个烦恼的相貌是扰动相。所以说,你在受五欲乐的时候,心是不寂静的,烦恼会破坏你的安乐,一个人不寂静谈什么安乐呢?这个禅定的三昧乐,虽然安乐,内心还是寂静住,他这个安乐不会破坏你的寂静。这世间的安乐是不安稳的,扰动相,让你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其次,求利无厌足。这个世间的五欲乐是向外追求的,你会觉得永远不能满足,越追求越空虚。这个禅定乐是向内安住,这种安乐是让你非常的满足的,感到很满足的,很安稳的,就是有这样的差别。

这个五欲乐是非安稳,无厌足;三昧乐是淡泊得一心,非常的安稳,而且是满足相。这个是赞叹禅定的功德。

以下赞叹智慧的功德。

衲衣在空闲  动止心常一

自以智慧明  观诸法实相

种种诸法中  皆以等观入

解慧心寂然  三界无伦匹

衲衣在空闲,我们刚开始修观也是一样,衲衣就是一个破旧的衣服,在一个空闲的处所。动止心常一。刚开始在修观之前,要先修止,不管是历缘对境,或者是坐中修,内心保持一种寂静专一的状态,这个是修止。

修止以后做什么事呢?自以智慧明,观诸法实相。用我空法空的智慧,去观察这一切的诸法相貌。当然你要观察之前,你要把这个修空观的操作规则先明白。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一切诸法中,因缘空无主。

什么叫做因缘空无主?如何去思惟?这样的一种思惟规则,你要先学习到,然后你把这个规则在你的寂静心当中,去观察一切法,当然主要是去观你的身心,先观察你现前的身心世界,去观察它的真实相是毕竟空,无我无我所,这个是坐中修。

然后,历缘对境,种种诸法中,皆以等观入。离开了佛堂,遇到了顺境,遇到了逆缘,你都是以平等的空观来观察它,使令它契入真如理平等的空观来观察。这以下赞叹智慧的功德:

解慧心寂然,三界无伦匹。

你这个解慧现前的时候,内心当中还是寂然,这个寂然是指禅定,一方面是禅定的寂然,一方面是解慧的光明;一方面是解慧的光明,内心还保持寂然;你这个修行人,三界无伦比,三界当中最为殊胜。这是一种圣道的功德,是一种解脱的功德,不是一般的世间的有为的福报所能比的。这一段就说明了正修行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