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十三面,丁四、调和第四。
智者大师把修习止观的内容分成了十科,前面的五科是一个修习正观的方便,这是前面方便的第四科、调和。这当中分两科:初、先明修心之要;二、正示调和之法。今初。
在调和五事之前,先说明我们修心,这个修心就是修止观,因为止观正是我们所修正的,是我们现前一念心性,叫修心。在修止观当中有两个重要的根本,两个根本要建立起来:第一个真正发心,第二个是具足正见。
己一、真正发心
夫行者初学坐禅,欲修十方三世佛法者,应当先发大誓愿:度脱一切众生,愿求无上佛道。
这个地方智者大师告诉我们,行者初学修止观,我们刚开始修习止观,最主要的目的是欲修十方三世一切佛法。换句话说我们修止观,并不是只是要得到一些人天的福报。你为什么打坐?就是要治病,就是要身体健康,这样的小小的境界而已,不是这个意思,是要修习十方三世的一切的佛法,成就诸佛一切的功德。
这当中你首先要注意一件事情,就是说,应当先发大誓愿,你心中要先建立一个广大的愿力。什么样的愿力呢?度脱一切众生,愿求无上佛道,这个等于是发菩提心的意思了。在《瑜珈师地论》上说,我们要发菩提心,有四种因缘能够发起菩提心:
第一个就是见佛神变。你能够读诵大乘经典,看到大乘经典当中佛菩萨依止他这个禅定的三昧,现出种种的神通。你看到佛的这种自在神通的功德力,发起欢喜心,你就想,哎呀,这个无上菩提的功德太大了,我要成就无上菩提,我要成就这样的神通。第一个因缘是见佛神变而发起的菩提心。
其次,闻法欢喜。你在大乘经典当中听闻到这种真如佛性的道理,这种实相的道理,你感到非常的法喜,这样的道理是从佛陀的无上菩提的智慧当中流露出来的,所以你也是希望成就无上菩提。第二个就是闻法欢喜。
第三个是悲众生苦。你看到这无量无边的众生在生死流转当中,受到老病死的折磨,而这些众生都是你过去生的母亲,你看到这个如母的有情,你想要救拔他们,你思惟,你只有内心当中成就无上菩提的功德,才有能力来救拔他们,所以,你悲众生苦,发起了菩提心。
第四个哀圣教衰。佛法的这些正法,是世间的光明,当这些正法在世界上消失掉的时候,世界就是一个黑暗的时代了,大家就颠倒造罪业了,所以说哀圣教衰。你看到圣教要衰了,你自己生起一个使命感,要住持正法,续佛慧命,而发起了菩提心。
这当中的四个内涵,我们把它分成两部分:
如果你是属于智增上的菩萨,他发菩提心的因缘,他多偏重在思惟佛的功德,不管是佛的神通,不管是佛的智慧,偏重在见佛神变、闻法欢喜而发菩提心。有一类的菩萨是属于悲增上菩萨。悲增上菩萨他发起菩提心的因缘,是偏重在思惟悲众生苦,思惟在哀圣教衰。这是这两个菩萨的发心因缘不同。
当然基本上来说,就是智者大师说的,度脱一切众生,愿求无上菩提。真正的菩提心的内涵,两个都是要具足,一方面有一种心情要度脱如一切如母的众生,使令他们解脱生死的痛苦;其次你也有一种心情,叫愿求无上佛道,上求下化。这两个都应该具足,但是应该有所偏重。有些人打坐的目的,是偏重在度脱一切众生;有些人打坐的目的,是偏重在愿求无上佛道,会有所偏重。这个是讲到正,正确的发心。
这以下讲到这个真实:
其心坚固,犹如金刚,精进勇猛,不惜身命。若不成就一切佛法,终不退转!
前面是一种本质的正确。你为什么打坐?你不是为了要追求身体的健康,不是为了人天的福报,更不是为了神通三昧,你的目的是要度脱一切众生,愿求无上佛道。而这样的心情,在他的量上,其心坚固,犹如金刚。你内心对于这样的一种愿力,坚固不可破坏,就像金刚一样。
在这个止观修学当中,精进勇猛,不惜身命,智者大师就讲到这个不惜生命。
我们要是不修行,我们很难体会智者大师讲到这个不惜生命的这句话的内涵,但是你要是真正要修行,你要从你内心的妄想当中建立一种清净的功德,而这个功德是要违背你无始的生死的妄想,逆生死流,那这个过程当中会有很多的逆境会考验你,非常多的逆境,你本身的烦恼会障碍你,你的罪业也会障碍你,你的果报体也会障碍你,惑业苦,烦恼障、业障、报障,还有你无始劫的怨亲债主在鬼神道,他也会障碍你,这个天魔波旬,他也会障碍你,后面讲到这个觉知魔事,你有很多的逆境。
而你之所以能够通过这个重重的逆境,关键就是你那一念要成就圣道、那一念要度化众生的心情,达到了精进勇猛,不惜身命,你觉得你随时可以放弃生命,没关系的。你以这个成就无上菩提为最终使命,这种情况就是:若不成就一切佛法,终不退转!
智者大师说,这个地方的关键点就是退转的问题。说,我们这个修行人,很多人发心修行,但是真正成功的也不多,就是容易退转,真正发心求生净土的人也很多,真正达到临终正念的人,实际上是不多,这个关键就是在于你因地的时候是不是发起了菩提心。
我们看智者大师的传记,智者大师二十二岁受戒,他亲近慧思禅师亲近了八年,这八年当中学习法华三昧,得到了旋陀罗尼。三十岁离开了慧思禅师,到了瓦官寺讲经,在那个地方讲经讲了八年,讲《法华经》《法华玄义》《释禅波罗蜜》。这八年当中,他的因缘非常殊胜,不管是朝中的大臣,不管是民间的信徒,对他都有很大的皈依心。他到三十八岁的时候,他思惟,佛法的因缘只是外表的兴盛,实际的内涵已经是慢慢的消失了,所以他能够放弃当时的名闻利养,而进入到荒山,那个时候天台山是荒山野外,他带着几个信徒到天台山继续用功。果然在天台山用功,有所突破,创造了天台的教观,使令天台宗的教法更加完备,流传的更加久远。
智者大师当初能够生起这样的抉择是非常不容易的。比如我也看到很多的居士,也看到很多出家众,我们刚开始亲近三宝都不能说有什么资粮,流转三界中,何处是依怙。我们在三界当中,在颠颠倒倒的无明当中,我们受到很多的痛苦,然后皈依了三宝,修学了佛法,我们内心当中根据佛法的这些真理来操作、运转,果然能够灭罪生善,内心当中能够生起很多很多的功德。但是有些人就在福报现前的时候退转了,他就在这个通往大安乐的生死功德之前,在这些路边的小花当中就把他给障碍住了,这种小小的顺境,就把他给迷惑了。为什么呢?就是他在因地的时候,他没有把自己的目标给确定下来,这是一个问题。
你刚开始还没发觉发菩提心的重要性,但是你一路走过去,等到你福报现前的时候,你没有菩提心,你就通不过去了,这个障碍就通不过去了。所以《楞严经》上说,因地不真,果招迂曲。你因地当中要是不真,夹杂着名利,你在福报现前的时候,你一定会被你的福报所障住,这就是一个问题。
这个地方是智者大师的慈悲,先明修心之要。就是你在修止观,你修止观以后,你根据佛菩萨这一类止观的操作,内心当中会从一个罪业的心识,转成一个功德的心识,甚至于在你的现生当中会出现福报的相貌出来,但是这都是一个生灭相,这还是一个无常的生灭相,你要继续的走下去,广大的功德在后面。
所以说,在修止观之前,你一定要度脱一切众生,愿求无上佛道,其心坚固,犹如金刚,精进勇猛,不惜身命。若不成就一切佛法,终不退转!你内心当中一定要有这个的理想跟目标。
己二、具足正见
有了目标以后,还要有一种智慧、抉择。
然后坐中正念思惟一切诸法真实之相。
有了这样的理想目标以后,你在这个寂静当中要正念思惟。思惟什么呢?一切诸法的真实之相。引用大乘佛法来说,也就是十法界的差别果报,佛菩萨的功德,人间的可乐果报,二乘的偏空涅槃,乃至于三恶道的苦,这些果报当中它有一个真实的一个相貌。这以下就解释,什么是一切诸法的真实相呢?
所谓善不善无记法,内外根尘妄识,一切有漏烦恼法,三界有为生死因果法,皆因心有。故《十地经》云:三界无别有,唯是一心作。
这以下就把这个生命的真相给说出来了。这当中包括了一个因跟果的差别。
先讲这个因,因相。这个因相有三种:善、不善、无记法。就是我们这个身口意,一动就是一个业相,可能是一个善业的相貌,可能是一个恶业的相貌,包括了善业、不善业、无记的业,这是个因地的相貌。
这个果报的相貌,内外根尘妄识。这个果报的相貌就是十八界,五蕴六处十二因缘十八界,开合的不同,就是一个身心世界。
这个妄识就是讲的前六识,六识是内,这个身心里面属于内,这个六根六尘是属于外。这个十八界,当然每一个人的十八界都不同,这个福报大的人,他的根尘识特别的庄严美妙;福报差的人,这个根尘识就比较丑陋卑贱。这一切有漏的烦恼法,三界有为生死因果法,是怎么来的呢?皆因心有,是我们一念的心识所变现。这以下引证:
故《十地经》云:三界无别有,唯是一心作。
这三界的因果,它不是上帝创造的,它也不是自然出现的,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现前一念心识所变现出来的。这个大乘佛法的实相印,就是这个观念,三界无别有,唯是一心作。
这个地方我们从唯识的角度,可以从两个部分来解释这句话——唯是一心作。
唯识学的意识,就是我们的心识,有粗的心识,有细的心识。粗的心识,那个前六识的活动,很粗显;这个细的心识就是我们的第八识——阿赖耶识。这个阿赖耶就是一个藏,它能够含藏无量无边的善业恶业的种子。我们过去当中无量的生命,我们造了很多的善业,也造了很多的恶业,这些善业恶业都跑哪里去了呢?我们的生命就像流水一样刹那刹那的过去了。你造的业,你当时的行动,也是刹那刹那的过去了,诸行无常,但是你的业力可也没有过去,完全被你的第八识给保存下来了,所以说第八识它有变现一期果报的功能。
就是假设你善业起现行,它就变现可乐的根身器界,诸根长的美妙,内心也特别的快乐;如果你罪业起现行,你的诸根就长的丑陋,内心也感到卑贱,这个就是由于你的阿赖耶识的业种子所变现,这个叫因缘变,完全是过去的善恶业力的因缘所变现。
其次就是一个粗显的分别变,就是前六识,当然主要是第六意识,第六识夹带前五识去分别你的根身器界,你会在这个根身当中安立很多的名言的分别,当然这个名言也可能是随顺于烦恼的名言,就是所谓的遍计执;也可能是这种随顺于佛法道理的名言,随顺于这个圆成实性。
我们讲的唯是一心作,包括了你现在的生命的受用,有两个主要的因素:
第一个,你过去业力所显现的果报体;第二个,你现在的心情如何去分别它,如何去面对它;这个就是所谓的这一切的果报,主要是你一念心识所变现,也是你一念心识所去分别它。
若知心无性,则诸法不实。心无染着,则一切生死业行止息。作是观已,乃应如次起行修习也。
前面是偏重在内心的作用,它能够创造三界可乐不可乐根身器界,这以下是说明这个内心的本质,我们能够了解这个内心是无自性的。这个无自性,就是说你内心的状态,它是假借因缘的薰习才有的,离开了因缘,你内心的状态就不存在了,它没有一个独立的自性。换句话说,你内心的状态是可以通过止观来改变的,因为它没有自性。
那内心没有自性,那么依止内心所变现的诸法,也就不真实了。那么心无染着,这一切的生死业力就停止下来了。
作是观已,乃应如次起行修习也。
这个地方讲到正见,就是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在《楞严经》里,佛陀就问阿难尊者一句,说:阿难尊者,你知道为什么吗?佛陀的每一个造作,佛陀身体的一动,佛陀讲一句话,佛陀的造作都能够创造广大的功德,为什么众生的每一个造作都会创造很多的罪业,这两个生命体,同样是一个有明了性的有情众生,为什么佛陀的种种造作都是跟功德相应,众生的造作都是跟烦恼罪业相应,他问阿难尊者这是怎么回事呢?当然,阿难尊者不能回答。佛陀说,主要的关键就是内心的迷悟。所以佛陀讲出两种心:一个是攀缘心,一个是常住真心。
就是说,我们今天在抉择一个生命体,不管你看到一个男人或者一个女人,一只蚂蚁或者一只鸟类的众生,你怎么判断这个众生他是一个功德或者是一个罪过?你去判断他的内心状态,就能够看出来这个人的生命是快乐还是痛苦,可以看得出来。
所以你看那个《了凡四训》,《了凡四训》它也说,你跟一个人讲话就知道这个人有福报没福报,怎么说呢?有福报的人讲话他厚道,他讲话不会伤人,他处处为别人着想,这个人,他的生命体,可以预知他的一生当中他快乐的时间多,痛苦的时间少。有一种人讲话刻薄,这个讲话就像刀子一样处处伤人,你跟这个人接触,你马上知道,这个人一生当中,他肯定他痛苦的时间多,快乐的时间少。你能够从他的内心状态,你马上能够抉择出这一个人,他是快乐还是痛苦,看得出来。
我们住在这个山上,看到很多众生的相貌,有时候把佛法的道理看一看,发现佛法讲的真是很有道理。比如我们山中有很多的鸟,跟我们生命最接近的就是燕子和麻雀。这个麻雀不会做窝,但是它喜欢占燕子的窝,燕子喜欢在我们住的房子下面做窝,但是燕子它不在乎,你要占,就给你,它就另外再找一个地方做窝。麻雀占了窝以后,没多久窝就给破坏了,麻雀不会爱惜,我看它的动作很粗犷。
而且还有一点,这个麻雀的胸量小,燕子胸量大。比如说,我们的淘米水去倒的时候,你倒在地上,如果燕子先来吃,麻雀再来吃的时候,燕子不会赶它走,它吃它的,有饭大家吃,胸量大。如果说这个米水倒下去,麻雀先来吃,燕子后来吃,那不得了,麻雀集体的把燕子赶走。所以说,这个麻雀的个性和燕子的个性不一样。
所以说平常,你看燕子的个性它非常稳定,它看到我们一般人,它不怕的,除非你对它很靠近。你跟它有点距离,它看起来非常安神非常尊贵,非常的寂静,它不认为人类会伤害它,因为它内心当中从来没想过会伤害别人。麻雀不同,麻雀你老远看到它,它跳到地上去叨米的时候,它眼睛东看西看怕你伤害它,随时看,怕你去伤害它。
我们看麻雀和燕子的个性,我们知道,麻雀的一生当中痛苦的时间肯定是多,燕子它果报体它也是畜生它也是共业,但是相对于麻雀来说,我们看燕子它安祥的时间多,它有事没事就站在上面,看风景,欣赏风景,身体健康心情愉快。但是麻雀就非常燥动不安,因为它老是去伤害别人,它也假设别人随时会伤害它。
这个地方是说一个什么消息?说我们修止观,我们刚开始修止观是不容易的。你要把这个钱布施做慈善事业,你要布施,一个月花个三千五千不难,但是你要去改变你的个性,这个就不容易,因为它是无始劫来,每一天每一个念头,无量个生命当中所累积的一个强大的习气。
修止观它正是对治你的习气,你看这件事情,这可不容易啊。不容易的时候,你整天坐在那个地方,你有时候就会生起一个邪见,你说,我坐在这个地方干什么?我应该马上行动起来做善业。好,你要是以为你这个思想是对的,你就放弃了修止观,其实那是错误的,因为你未来之所以成就你广大的功德,你临命终为什么能够生起正念,往生西方,就是你在这个时候点点滴滴的栽培,那是一种随顺于解脱、随顺于圣道的功德,那哪是你在那个地方纷纷扰扰放纵你的烦恼习气、微少的善业能比的。
这个地方智者大师他就很慈悲的指出来,你修止观:第一个,你必须有一个广大的理想目标,你要成就圣道,你要度化众生;第二个,你要明白,你要凭什么度众生,凭什么成就圣道,就是你要凭着你一念的清净心,而这个清净心的成就是你坐在那个地方修止修观的时候,慢慢的慢慢的调整,就像你吃药一样,你不要小看,你坐在那个地方啥事都不做,你在那个地方入止、念佛、修观,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其实你的内心当中已经在对治你无始劫的烦恼跟罪业了,那是一个灭罪的法门。
这个地方智者大师提醒我们三界无别有,唯是一心作。所以说,我们要改造我们的生命,第一个你一定要很有耐心的坐下来,根据止观的操作原则,慢慢的慢慢的来调整你这一念心,你未来的生命才有希望能够改变。
六祖大师说,自性若迷,夫何可救!如果你一生学佛,只是修一些福报,对内心的这些功德的开发一点不在乎,那你的生命,不就是得到一些零零散散的福报吗?比如口渴,喝一杯开水如此而已,以后还会继续口渴,不能够彻底的改造你的生命,不可以。
你要改造生命,你心中一定要生起一个正念的力量,能够对治你烦恼的正念的力量才可以。所以智者大师说,作是观已,乃应如次起行修习也。你有这样的一个心理准备,有一个理想目标,明白改造内心的重要性,这是一个影响你未来无量生命快乐痛苦的关键,这是一件如此重要的事情,你才可以去准备修止观的。
这个就是你在修止观之前你应该知道的两个根本。
戊二、正示调和之法
在修止观之前,我们应该要做一些调和的工作,这个调和包括调饮食、调睡眠跟调身、调息、调心,调五事。
这当中我们分成两科,先看己一、释名述义,先解释什么是调和。
己一、释名述义
云何名调和?今借近譬,以况斯法。如世间陶师,欲造众器,先须善巧调泥,令使不强不懦,然后可就轮绳。亦如弹琴,前应调弦令宽急得所,方可入弄,出诸妙曲。
这解释调和的意义,智者大师先提出了两个譬喻,使令我们明白这个调和在修止观当中它所站的一个角色。今借近譬,以况斯法。我们先假借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一个浅近的譬喻,来比况这个调和的法门。
先讲第一个譬喻,如世间陶师,这个接陶器的师傅要做这个陶器,欲造众器,他要做一个花瓶或者做一个碗,各式各样的陶器,他不能够马上去做,他应该怎么办呢?先须善巧调泥,这个泥土拿到以后不能马上做成陶器的形状,不可以!要把这个泥土调一调,令使不强不懦。要把这个泥土调的不太干,因为太干它的粘性不够,捏造不出好的相貌;它也不能太湿,太湿的话,也不能成型,太懦太湿。这个水份要调的刚好,不强也不懦,不干也不湿,然后可就轮绳,把这个调好的泥土放在这个转动的轮盘上,再去捏造出你所要的陶器的相貌。
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在正式把这个泥土放在轮盘捏造陶器,就是正式修止观。正式修止观之前,你去把泥土调一调,这个就是调和五事。这是一个前方便,你这个泥土调的好,你后面做陶器就顺利,你这个泥土没有调好,正式做陶器就有障碍,是这个意思,这是第一个譬喻。
亦如弹琴,前应调弦令宽急得所,方可入弄,出诸妙曲。
比如弹琴,你也不能说拿到琴就弹,你要把这个弦调一调,令它宽急得所,这个弦不能太宽松,太宽松就弹不出美妙的音声;也不能太紧,太紧也容易折断。所以说把这个弦调到宽急得所,然后才可以去入弄,才可以去调弄,然后才能够生出种种美妙的曲子。
我们正修调琴就是正修止观,在正式弹琴之前去调弄这个弦,这个就是调和五事,你在弹琴之前你这个弦能够调到宽急得所,你在弹琴的时候就顺利;你这个弦刚开始没有调好,你弹琴就有障碍,是这个意思。
这前面把这个调和讲出两个譬喻,我们能够看出他在修止观当中相关的地位。这以下和法。
行者修心,亦复如是!善调五事,必使和适,则三昧易生。有所不调,多诸妨难,善根难发。
我们在修心,我们以这个止观来修正我们这一念心,它本来是颠倒的,把它修正成光明的,智慧的;它本来是充满着烦恼罪业的,把它修正成充满功德的。你在修行的过程也是这样,你要善调五事,你要把你的饮食、睡眠、身、息、心,这五件事把它调的合适,使令它感到和顺,使令它感到适当,这样子,三昧易生,如果有所不调,多诸妨难,你止观的善根就很难生起。
这个调和五事,是说我们修止观,他也不是三天两天能够完成的,你这个内心当中,无量劫来,贪爱娑婆世界,贪爱五欲,他可也不是一天养成的,无量劫来念念相续,无有间断才养成的,你现在要把这样的一个方向调到厌离娑婆欣求极乐,那是尽形寿的事情,那是一个广大的事业,一个成佛的大事业。这个事业是一个尽形寿的工作,所以说,你首先必须要创造一个有利于修止观的条件,先把你的身心世界调到一个随顺修止观的条件,这样子,你正式操作止观就容易成就,三昧易生,是这个意思。这就是一个前方便。
这前面是讲调和的意义,这以下讲出调和的正式内涵。那么怎么调和呢?
看已二、调和五事。分三:初、调饮食;二、调睡眠;三、调三事。
智者大师这个调五事,他把这个饮食跟睡眠独立的调,身、息、心三事,他认为这三个是分不开的,这三个要一起调和,所以我们就分成三科。
庚一、调饮食
一调食者:夫食之为法,本欲资身进道。食若过饱,则气急身满,百脉不通;令心闭塞,坐念不安。若食过少,则身羸心悬,意虑不固,此二皆非得定之道。若食秽浊之物,令人心识昏迷;若食不宜之物,则动宿病,使四大违反。此为修定之初,须深慎之也。故经云:
身安则道隆 饮食知节量
常乐在空闲 心静乐精进
是名诸佛教
先看这个调饮食的方法,首先先说明这个饮食的功能。夫食之为法,本欲资身进道。我们之所以受用饮食,站在一个修行人的立场,它主要是有两种功能:
第一个资身,滋养我们的色身。我们的色身,眼耳鼻舌身,这个五根的功能,如果没有饮食的滋养,它就会败坏,就死亡,所以这个饮食能够滋养色身。
第二个进道。这个饮食到我们的身体,它产生的养分会给我们精神,使令我们内心当中会有精神体力来修止观,有这个进道的功能。
我们欲界的果报体,我们欲界的身心世界它有三种欲望,这叫欲界。第一个是男女的欲望;第二个饮食的欲望;第三个是睡眠的欲望。站在一个修行止观的角度,我们看佛陀的意思,佛陀要我们对男女欲望是完全的诃责,诃五欲。说这个男女的欲望对我们的身心世界只有伤害没有好处,要完全的消灭。但是对于饮食跟睡眠那不是,你不能完全消灭,因为你的身心世界的确是需要饮食需要睡眠,只是要你适当。
所以说,对饮食跟睡眠的态度,他可不是诃责的,他的态度是调伏,使令它适当。因为夫食之为法,本欲资身进道,它有滋身进道的功德,是这个意思,这是说明饮食的功能。
以下的角度是不调的过失:
食若过饱,则气急身满,百脉不通;
令心闭塞,坐念不安。
如果你吃饭吃的太饱,对我们的身心世界是有障碍的,先讲身体的障碍。气急身满,百脉不通。我们正常人气血是很顺畅的,有些人打坐久了,他的气息从鼻孔一直深到丹田,这个呼吸非常的顺畅。但是你这一天吃太饱,这个肚子涨涨的,使令你气急,你就会发现你的呼吸不能到丹田,可能只到气管或者到肺部了,呼吸短促了,那么整个气脉就不通了。就是说你吃的太饱会阻塞你的气脉,使令它不通畅,会障碍你的呼吸,你本来呼吸能够很长的,吃太饱就没办法,这是讲到色身的障碍。
内心的障碍是:令心闭塞,坐念不安。这个令心闭塞就是说,我们一个人吃太饱以后,这个明了性很迟钝,你本来前一支香打佛七的时候念的好好的,这一餐你吃太饱以后,你感觉你这一念心的活动,在操作的时候,不管修止,不管修观,它这个活动就很迟钝,就提不起劲。
这个事情是这样子的,我们身体的血液数量是固定的,血液能够输送空气跟养分,血红素跟养分,你要吃的太饱,为了消化你那么多的东西,所有的血液都跑到肚子里去了,那脑部的血液就不够了。古人说,饱了肚子就饿了头脑,这句话有道理。就是说,你吃的太多,就增加你消化的负担,你为了要消化身体里那么多的东西,你所有的血液都跑到胃里做消化了。你要去思考,你要打坐,这个身心的活动就有障碍了,血液不够,就有障碍。
吃太饱则使令你气急身满,百脉不通;令心闭塞,坐念不安。拜佛也拜的不对,拜的没有法喜,坐在那个地方第六意思在活动,修止修观的操作也会感到很迟钝。就会有这个问题。
若食过少,则身羸心悬,意虑不固,
此二皆非得定之道。
那好,吃太多不好,那我干脆这一餐就不吃了,可不可以呢?也不可以。因为你这个欲界的身体,你有体力的消耗,你就需要补充你的营养。你在那个地方拜佛,又是修止修观,精神体力的耗损太多,那你不吃东西,身羸心悬,身体的气血太虚弱,因为你这个食物,经过你的消化,它会产生一种营养,滋养你的精气神。那么你没有身体的滋养,身体就虚弱,身体虚弱,心就悬,心就浮动,意虑不固。你想要专注在一个所缘境就有困难,你这个心一用力,就用不上力,没有力量,没有精神。想要专注的修止,想要专心的观察娑婆世界的苦,专心的去思惟极乐世界的乐,就专心不起来,因为你那个精神力量太薄弱了。所以此二皆非得定之道。吃的太饱,吃的太少,都不是一个随顺于修止观的方法。
前面是讲它的数量,这以下是讲饮食的本质。
若食秽浊之物,令人心识昏迷。
打坐的时候,吃东西还要注意,不要吃那种秽浊,臭秽污浊的东西。这个秽浊之物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说,就是说这个东西它本质就是一个秽浊之物,比如说这个五辛,大蒜、葱、洋葱等等,这种东西它里面的养分,对我们的身体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呢?生吃增恚,熟吃发淫。这个五辛之物你吃下去,生吃它容易增长你的嗔恚心,煮熟了吃容易发动你的淫欲心,所以叫做秽浊之物,会使你心识昏迷。这种饮食吃到你的身体,对你的内心会产生不良的影响。这是第一个,它本质就是一个秽浊之物。
其次,它本质不是秽浊之物,但是它放的太久了,这个东西坏掉了,生起细菌霉菌,你吃进去,也会让你的身体心识昏迷。尤其是那个水果,我们那个水果有的地方,它在搬运的过程,经过碰撞,碰撞那个地方就容易腐败,变成黑黑一块,那个绝对不要吃,要把它削掉。那个水果变成黑色,那肯定有细菌霉菌在里面。当然,你身体抵抗力强,你能把它消灭,你身体要是抵抗力差,那就有问题了,那时你就会有病痛了,你去打坐就会觉得不对劲了。所以说,不要去吃这个秽浊之物,因为它会使令你的心识昏迷。
其次,若食不宜之物,则动宿病,使四大违反。
我们身体的毛病各式各样,地水火风,有些人,他的身体火气旺盛,火气旺盛你就多吃一些凉的东西来调和;有些人的身体比较寒冷,那寒冷,你就少吃瓜果类的东西,寒冷又吃西瓜吃哈密瓜,使令你的身体更冷。
所以你应该知道你的身体适合吃什么东西,我吃这个东西下去,我发觉对我的身体对健康是随顺,我吃另外一个东西吃下去,不是上火就是太冷,不可以的,你要知道你的身体的体质,尽量不要吃不适合你的东西,否则会触动你的老毛病。你本来就有这个老毛病了,这个饮食吃下去就更严重了,你本来高血压,你又吃人参,吃下去,火上浇油,使令四大违反,四大就失调。或者是火大,上火,或者是风大,等等。
此为修定之初,须慎之也。
这以下用经典引证:
故经云:
身安则道隆,饮食知节量,
常乐在空闲,心静乐精进,
是名诸佛教。
智者大师引用这个经典说,身安则道隆,饮食知节量,这个是修止观的前方便。说我们的色身调的好,色身能够安,我们心中在修学圣道,他就容易成就。所以说依止这个观念,所以饮食要有节量,不要吃的太饱也不要吃的太少,也不要吃这种秽浊之物,也不要吃这种不适宜的食物。
这个事情是这样,身安则道隆。我们在正式操作止观的时候,我们念阿弥陀佛也好,思惟娑婆世界的苦,思惟极乐世界的乐,增长你的信愿,这个止跟观完全是内心的造作,跟身体一点都没有关系。但是,在唯识的思想上说,我们这个第六意识要生起分别的活动,它要依止这个根,就是说这个心法要活动,它要依止色法,心法不能离开了色法单独的活动,不可以。虽然色法本身不能修止观,但是它是心法的依止处。所以说这个根有问题,它就障碍你内心的状态。
你看我们佛陀制戒,制酒戒,酒戒是怎么制的呢?说佛在世的时候,有个村庄,有一条大湖泊,这个湖当中有条毒龙,经常跑出来伤害老百姓的财产和生命,这些居士就到僧团,来请比丘派人出来调伏这个毒龙。比丘就派这个周利盘陀伽去,大阿罗汉。周利盘陀伽一个阿罗汉,他显神通,当然毒龙也有神通,但是这个凡夫的神通怎么比的上阿罗汉的神通呢?阿罗汉的神通有这个圣道,一下子就把毒龙给调伏了,周利盘陀伽把这个毒龙给放在钵中,带到僧团去了。
调伏了毒龙以后,这个居士隔天就很欢喜,除掉了他们的大患,就准备了很多的饮食,请周利盘陀伽来应供,感谢尊者周利盘陀伽。周利盘陀伽应供的时候吃了很多的东西,这旁边就有一碗黑酒,用水果酿的黑酒,他口渴啊,就一下子就全部喝光。这黑酒喝光以后,他就醉了,在回僧团的路上,他就东倒西歪倒在地上就爬不起来了。这个时候佛陀跟阿难尊者从远方回来,在僧团前面的路上,看到周利盘陀伽倒在地上,佛陀就明知故问说,这个人是谁呢?阿难尊者说,这是周利盘陀伽。佛陀说,哎呀,这个周利盘陀伽,是不是昨天调伏毒龙的那个周利盘陀伽?阿难尊者说,是的啊。佛陀说,你看他现在能不能调伏一只蛤蟆?阿难尊者说,不可以,连一只蛤蟆都没办法调伏。
佛陀这个时候就把所有的比丘都招集过来,种种诃责。你看,他昨天能够调伏一条毒龙,今天躺在地上,连一个蛤蟆都不能调伏。所以佛陀就种种的诃责饮酒的过失,就制定了饮酒戒。
蕅益大师说,圣人饮酒尚且如是,况凡夫。就是说,圣人吃了不适合的东西,尚且影响他的明了性,何况是凡夫呢?你说,我的修行横冲直撞,我也不管吃什么,有东西就吃,一切不执着,不可以这样子!因为你要随顺因缘,你的果报体就是一个因缘,你要是法身菩萨那当然是不需要拣别什么的。你的果报体就是报障,你的果报体本身就有很多很多的忌讳跟很多很多的障碍,你没有必要为自己去增加一些障碍,你应该要随顺你身体的情况,创造一个修习止观的良好的因缘。这个圣人吃了不好的东西尚且影响他的明了性,何况是凡夫。所以身安则道隆,身体安,你心中的道才能够生起。
基于以上的理由,所以我们饮食知节量。我们在调饮食以后,我们才能够常乐在空闲,心静乐精进。我们就会在空闲的地方,修习止修习观,精进的,才能够每一天、每一天的增加我们圣道的力量,是名诸佛教,这个是佛陀的真实教诲。
这个地方调饮食它偏重在量跟本质,饮食本身的量跟本质。这个地方我们也提出另外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说,你吃饭的这个心情也很重要,心情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你吃下的东西也容易消化。所以我们打佛七的时候,这个典座师父也要注意,饮食这个色声香味也要调的好,因为你心情不好,身体不快乐,这个时候也会有问题。不过,我们每一个人吃饭,也要食存五观,要起惭愧心,来受食,双方面都要去努力。你在吃饭的时候尽量要吃少一点,我发觉这个数量尽量要吃少一点。尤其是人到了四十岁,四十岁以后,我看吃少一点,是比较好的。
就是说,你能够维持你的拜佛、打坐,你平常的活动能够维持的过去,就吃的少一点,尤其是晚上,吃少一点,晚上吃的太多影响你的睡眠。古人说,早餐吃好,早上吃营养一点;中午吃饱,所谓的饱就是七分饱八分饱。
这个饱,我们出家人的定义,什么是饱?这个饱,就是你在吃完饭以后,你还可以再吃一碗饭,这个叫饱。就是说,我现在的心情还可以吃一碗饭,但是我不能吃了,这叫饱,这叫七分饱八分饱。因为你吃的多了,虽然有一种暂时的幸福的感受,但是你的身体要消化那一碗饭,它要有很多很多事要做,它可忙碌了,要耗损很多的精神体力去消化那一碗饭,所以这个是非常划不来的。所以这个数量吃少一点,吃健康的,吃饭的时候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所以佛陀要我们食存五观也是这个道理,保持一个欢喜的心情来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