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八识规矩颂

 

(第一讲)

这次学人很欢喜有这个因缘,来跟大家共同地学习《八识规矩颂》。

我们在修学菩萨道的过程当中,我们第一个工作就是要发起菩提心。换句话说,我们在凡夫位的时候,内心当中就要发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一种希望,一种愿力。那么我们内心当中希望能够成就佛道,我们也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成就佛道,就是成就自利的功德跟成就利他的功德。

但是我们在朝向这样的一个目标的时候,我们会发觉,会有一种障碍,就是我们一个凡夫位的菩萨内心当中有很多的烦恼,有贪烦恼、瞋烦恼、高慢心、嫉妒心、散乱心、放逸的心,有各式各样的烦恼。那么这些烦恼遇到染污的境界的时候,它就会生起活动。那么我们讲烦恼障,当这些烦恼活动的时候,它就障碍我们上求佛道,也障碍我们去利益众生。所以我们在一个凡夫位的菩萨,在一个有漏的境界,经常地学习佛法,经常地思惟佛法,来加强我们心中的正念,来破除我们心中的烦恼障,这件事情的确是很重要。

佛在世的时候,有四位比丘,这刚出家的比丘,出了家以后当然是修习戒定慧,但是有时候就会放逸,放逸的时候大家在一起谈到过去那些得意风光的事情,内心就欢喜,就大笑。大笑的时候,佛陀天耳遥闻,就来到了这四个比丘的地方。佛陀就明知故问,说:你们刚刚在笑什么呢?这比丘就如是如是地向佛陀报告,佛陀就种种的呵责,呵责以后讲了四句偈,说:

常在燃烧中,何喜何可笑?

幽暗之所蔽,何不求光明?

佛陀在呵责我们一个凡夫的境界,内心是一个惑业苦——烦恼的火、业力的火、果报火。这个烦恼的火、业力的火、果报火就像森林起火一样,从东边烧到西边,从西边烧到南边,无量劫的生死的火是不停止的,热恼不安,常在燃烧中,加一个常,就是说这个火是不能停止下来的。我们内心当中有惑业苦的这个火,这件事情有什么好欢喜、有什么好笑的呢?这个火都还没熄灭,你有什么好高兴、好得意的呢?

那么这个火是怎么来的呢?它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自然而有的。幽暗之所蔽,是由于我们心中的无明,一念的无明所创造出来。那么怎么去消灭这个无明呢?何不求光明?就是用清净的正法的多闻熏习、如理思惟,来慢慢地、慢慢地消灭心中的无明。心中的无明消灭了,内心的光明显现的时候,这些烦恼的火就停止下来,就是到了清凉的涅槃的彼岸。所以说我们加强心中的正念,的确是我们发了菩提心以后一个很重要的工作。

我们这学期的唯识的课程,是有两个部分,上一个部分我们研究《百法明门论》,这一个部分是研究《八识规矩颂》。《八识规矩颂》是玄奘大师到印度去取经回来以后,他根据印度的十大论师编成了一部叫做《成唯识论》,就是以十大论师的这些教义。成,就是成立,成立唯识的教义,《成唯识论》。《成唯识论》有十卷,玄奘大师编完以后觉得文繁义广,不是一般人所能够理解的,所以他编完《成唯识论》以后又造了《八识规矩颂》,来总持一部的《成唯识论》。

那么前面的《百法明门论》,它是广泛地探讨一切法的别相跟总相:

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

何等一切法就是包括了心法、心所有法、色法、不相应行法跟无为法,这广泛说了一切法的差别。云何为无我是讲这一切的差别当中都是补特伽罗无我,也都是法无我,都是跟我空、法空相应,换句话说,我空、法空是一切法的总相。

那么这个《百法》它是广泛地探讨诸法的总相、别相,但是《八识规矩颂》它是就着心法来讨论,就是在心法当中,八识心王,把它作一个深入的探讨。因为在唯识的教义当中,虽然广泛地探讨万法,但是唯识强调万法唯识。也就是说,一切法的本性是毕竟空,那么为什么会有十法界的染净因果呢?就是由于心识的流动。就是你的内心一动,就产生一种业力,这个业力可能是善业,也可能是恶业,它也可能使令你堕落到不可乐果报,也可能堕落到可乐果报。

所以在这个唯识的思想当中,认为心是一切法的创造的因果当中,它是最主要的一个因素。所以我们这个课程等于是把前面的《百法》当中的心王,八识的心王,把它特别拿出来加以深入的探讨。这叫《八识规矩颂》,就是讲这个八识,从凡夫的有漏的八识,讲到圣人无漏的八识的一种转变的过程。这个就是我们整个《八识规矩颂》的一个重要的地方。

好,我们看讲义。

《八识规矩颂》直解,三藏法师玄奘著,蕅益沙门智旭解。

那么这个是玄奘大师所作的,唐朝的玄奘大师,蕅益大师作了直解。好,我们看大科说明,那么我们分成四大科:

甲一、作者略史;

甲二、解释题目;

甲三、随文释义;

甲四、结示劝修。

那么在甲一当中,我们先介绍作者,就是玄奘大师的一个简略的历史。

那么甲二是解释本颂的题目,《八识规矩颂》,总共五个字。

甲三我们随文释义,我们随着这个颂文解释它的意义。那么这个随文释义,这个《八识规矩颂》,它是玄奘大师把这个八识分成了四类:前五识是一类,第六识是一类,第七识又一类,第八识又一类。每一类当中有三个偈颂,总共合起来是十二个偈颂。我们就随顺这个偈颂的本文,来解释其中的义理。

最后甲四,结示劝修,我们跟大家作一个总结跟劝勉。

好,我们今初,先看甲一的作者略史。

甲一、作者略史。

《八识规矩颂》的作者是玄奘大师,我们对于大师的历史,我们主要是根据《大唐西域记》所介绍的,我们把它分成三大科来说明。第一大科是讲到他去印度,他要去求法的一个因缘;第二大科是讲他到印度求法的情况;第三大科是讲到他回国翻译经典的一个情形。先看它第一大科:

唐代高僧,玄奘大师,幼年出家,初学律典,后习《俱舍论》,《成实论》,《摄大乘论》及《大般涅槃经》等诸经论,因叹众师所论不一,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莫可适从。尝谓:去圣时遥,义类差舛,遂使双林一味之旨,分成当现二常,大乘不二之宗,析为南北两道。纷纭争论,凡数百年,率土怀疑,莫有匠决。乃誓游天竺,以问惑辨疑。

那么这一大科呢,是说明大师他为什么要到印度去求法,说明他的一个因缘。

唐代高僧玄奘大师,玄奘大师事实上是生在隋朝的末年,是在隋炀帝末年的时候,但是他的年代多数属于唐朝,所以我们就称他是唐朝。那么大师幼年出家,那么这个幼年出家我们解释一下,他的一个身世。

玄奘大师他的俗姓姓陈,耳东陈,他的祖籍是在河南省缑氏县,就是在现在这个少林寺的附近。他们家的历代的祖先都是一个书香门第,就是读书人。当然古时候万般皆下贫,惟有读书高,读书人多数就做官,学而优则仕。那么他的曾祖父、他的祖父、他的父亲都是在朝廷做官的。那么到了他的父亲的时候,已经到了隋炀帝晚年的时候了。他的父亲是一个县长,做一个江陵县的县长。

那个时候,隋炀帝晚年的时候,整个朝廷就是非常腐败了,隋炀帝本身也是荒淫无道,下面就是贪官污吏。朝廷腐败,他的父亲这个人很正直,他发觉自己不能够兼善天下,不能够拨邪返正,只好就独善其身,就辞官归乡闭门读书。因为他父亲的闭门读书,也就等于是把整个心血就花在教育他四个兄弟。玄奘大师是最小的,玄奘大师从小就得到他父亲一些儒学的一些教育,《四书》、《五经》都有很深入的研究。从这个传记来看,玄奘大师从小的时候,他虽然是老幺,最小,但是这个人个性很稳重,不喜欢讲话,也不喜欢跟人家嬉笑。对一切法的这些义理,各式各样的事理,他欢喜深入地去思惟观察。他是这种个性,个性很沉默寡言,但是喜欢思惟,个性也是一板一眼的,他就这种个性。

他在十二岁的时候,就跟他哥哥就出家了,他哥哥先出家,他也出家了。出家以后是在洛阳的净土寺。那个时候的洛阳是一个文化很高的地方,各式各样的法师,文化文人都聚集在那个地方,所以他刚出家,他十二岁出家的时候,因缘很好,他就在洛阳净土寺听过几个法师讲一些经论,包括《俱舍论》,这个是小乘有部的阿毗达磨的一个很重要的论,天亲菩萨造,《成实论》是属于经部的。这个都是属于有部的思想,都是属于小乘的思想。《摄大乘论》跟《大般涅槃经》,这其中他对于《摄大乘论》有很大的欢喜心。在这个传记上看,他那个时候十三岁,听了慧远法师讲《摄大乘论》了以后呢,听了以后就全部融会贯通,慧远法师就命令他复讲,十三岁就复讲《摄大乘论》。换句话说,我们从大师的传记看,他老人家从十二岁到十七岁,这整个政局还算很稳定。虽然隋炀帝晚年政治腐败,但是那个时候还算稳定,所以他那个时候得到很完整的教育。他到十七岁的时候,这政局就有了变化。

说这个隋炀帝当太子的时候是一个晋王广,杨广。他的父亲隋文帝把南北朝统一以后,隋文帝这个皇帝是好皇帝,勤政爱民,自己很勤俭,他自己的生活用的很简单,但是对老百姓的生活照顾得很好。

刚开始隋文帝是立他的哥哥做太子,但是这个晋王广,杨广这个人心机很重,买通了隋文帝旁边的大臣,就说他哥哥要叛乱,他的父亲就把他哥哥给废掉,就立这个晋王广。到了隋文帝晚年的时候生病,这个晋王广就用毒药把他父亲给害死了,害死了就做皇帝了。

做皇帝的时候,这个隋炀帝做太子的时候他多数还是有学佛的,他还跟智者大师受过菩萨戒的,但是人,就是这种境界,富贵求道难,他当了皇帝以后就开始放逸了。放逸了以后,这当中他三次东征高丽都失败,使令整个国库都亏损很多。他又造了很大的一个运河,把整个国家,中国南北把它疏通,自己的生活也是很放逸,所以到最后晚年的时候,老百姓的生活就非常贫困了。

老百姓生活贫困了,吃不到饭的时候就造反,这个时候各路的英雄好汉就集聚起来造反。造反的时候,至少他还在,皇帝还在,还能够维持一个局面。但是到最后隋炀帝实在是太过分了,被他手下的一个将军给杀死了。所以这个世间上实在是因果,他把他父亲给杀死了,他也被他的部下杀死。杀死的时候就是在玄奘大师十七岁那一年,这个时候各路英雄好汉就开始要逐鹿中原了,因为那个皇帝死掉了。这个时候逐鹿中原,洛阳就是他们必争之地,所以玄奘大师这个洛阳净土寺就是非常不安定了,老百姓就往外逃亡。当然这个时候也不能够听经,政治不稳定。他们就听说在各路英雄好汉当中,有一个叫李渊,就是后来的唐高祖李渊,他占据在四川的地方,这个人他统领的地方非常的安定,他跟他的哥哥长捷法师就到了四川去了。

等到四川的时候也发觉也不对劲,后来就到处的流浪,所以他十七岁到他二十一岁这四年当中,从传记看,他也没有学习什么多少经论,就是在流浪,东跑西跑。那个时候隋炀帝已经死掉了,整个政局不稳定。到了二十一岁这个时候他受了大戒,受了大戒以后这就开始登座讲经。

登座讲经的时候就有一件事情发生了,我们看:

因叹众师所论不一,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莫可适从。

大师在早期听经的时候,他是小乘的也听,大乘的唯识也听,性宗的也听,但是等到你讲经的时候你就必须融汇贯通。当他要融汇贯通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因叹众师所论不一,就是同样一部论,同样一部经,去看诸师的注解,那么每一个人的注解不一样。去看看经文,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这部经强调这个观念,那部经强调那个观念,莫可适从。这个适从,就是没办法遵循、依从,不晓得是谁对谁错。他这种感叹是在二十一岁正式登上法座以后,就发现了在学习经典当中有这样的矛盾存在。

尝谓:去圣时遥,义类差舛,遂使双林一味之旨,分成当现二常,大乘不二之宗,析为南北二道,纷纭争论,凡数百年,率土怀疑,莫有匠决。

那么他就经常有这样的感叹,说去圣时遥,距离佛在世的时候实在是太久远了,经典辗转地流传,使令这个义类,就是这些义理呀,有很多的偏差,舛就是乖违,跟原来的本意,佛的本意有一点乖违了。那么怎么乖违法呢?

遂使双林一味之旨,分成当现二常;大乘不二之宗,析为南北两道。

这个双林就是佛陀灭度的地方,这个双林,佛陀是在两棵树的中间,比喻佛陀的大般涅槃是空有无碍的,也是即空、即假、即中的。佛陀的大般涅槃的境界是同一个法味的,三世诸佛同一个法味的,但是分成了当现二常。大乘不二之宗,大乘的宗旨是空有不二,但是变成南北二道。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

唐朝初期的时候,大乘的佛法分成南道跟北道,南道的观念是讲真如缘起,北道的观念是讲阿赖耶缘起。强调南道的是讲现常,阿赖耶缘起是讲当常。

这句话意思是说,一切法的生起是依真如受熏,就是真如清净本然,受这个染净法的熏习,变现十法界的差别因果,这样的观念就是现常。就是说,既然一切法是真如所现,那么凡夫的惑业苦现在就是真常,你在这惑业苦的无明当中,现在就是清净,那么这个就是现常,不必等到把烦恼去掉,当下就清净。

那么从阿赖耶的观念不是这样,阿赖耶,阿赖耶是会生灭的,它会刹那刹那生灭,那么它受了前七转识的业力的熏习,它会变成善也会变成恶。那么阿赖耶本身不是常住,是当常,当来常住,就是说你现前这一念无明的心,现在不是真如,但是你慢慢慢慢用戒定慧来熏习它,它就能够慢慢慢慢将来能够转成真如,这是当常。

那么这两种思想,在当时就是分成南道跟北道,这两种思想在玄奘大师内心当中产生很大的激荡。那么这样的纷纭争论呢,凡数百年,这个不是现在才有,是从北魏孝文帝呀,一直到贞观年间呢,这个几百年的时间,率土怀疑。这个率就是广大的意思,就是不是某一个地区是这样怀疑,全部的中国佛教都有这样的怀疑。

莫有匠决,没有一个人能做一个正确的判断抉择。可能那个时候大师是没看过智者大师的五时八教,智者大师的意思,这个当常和现常是可以融通的呀。

智者大师他根据《涅槃经》的思想,《涅槃经》的思想,佛陀讲一个譬喻:说一个人有这个乳,乳酪的乳,他没有醍醐,但是你问他有没有醍醐,他可以作两种回答,他也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你问他:你家里有没有醍醐呢?他说没有也可以,因为他有乳,不是醍醐。那么他要回答有也可以,为什么?因为他这个乳慢慢炼就能够成就醍醐,当来有醍醐。那么对望着当来来说呢,他说有醍醐也对,他说没醍醐也对。因为对望着今现在来说,它的本质是乳,不是醍醐,但是乳跟醍醐是一味的,它慢慢慢慢地炼,它就能够成就醍醐。

所以说,这个阿赖耶,其实它的本质就是真如,那么它一念迷就变成阿赖耶了,你慢慢慢慢用这个清净的正法,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慢慢地熏修,阿赖耶就能够转成真如,所以这两个思想是可以一致的。

但是在当时的时候呢,率土怀疑,莫有匠决。大师是一个有志向的人,他有这样的怀疑,他也不能够随便地放弃,乃誓游天竺,以问惑辨疑。他就是因为这样的因缘,要到印度,就是佛教的发源地印度,把心中的疑惑跟疑情好好地辨别清楚。

所以这个人的志向是很重要,有些人学经论有问题他无所谓,一天过一天;有些人有问题他不可以,一定要处理。所以这个玄奘大师乃誓游天竺,以问惑辨疑。他到印度去呀,不是去观光欣赏风景,主要的是要解决心中到底是当常还是现常的一个疑惑。

那么这一大科等于是把大师的整个他过去修习经论的情况,以及他发生的各式各样的障碍,立志要求法,这一段是讲这个大意。

我们再看第二段,正式讲他到印度求学的情况。

师于贞观元年西行,孤身经历八百多里沙河之艰难,越过新疆,进入印度,于摩竭陀国那烂陀寺,戒贤论师门下,学《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等,凡经五年,其后遍游五天竺,历谒名贤,叩询请益,兼通大乘空有二宗及小乘法要,共十二年。时戒日王,于曲女城举办法义辩论大会,邀请佛教大小乘僧及婆罗门学者共七千多人,推大师为论主,师先阐扬大乘法义,并立《真唯识量》,十八日中竟无人能发言难之。会后戒日王及十八国国王,皆奉师为国师,并颁与大乘天之尊号。

那么这一段讲到大师到印度求学的情况。

师于贞观元年西行。大师是在二十一年开始升座讲经,二十一年,他总共在中国讲了五年的经,讲到二十六岁。二十六岁他实在是觉得应该要去把这个心中的疑情给它弄清楚了。就是贞观元年,那个时候是二十六岁的时候,他就孤身经历了八百多里的沙河的艰难。

因为那个时候唐太宗,贞观就是唐太宗,唐太宗刚即位的时候国家还不太稳定,唐太宗下令,人民不能够随便外出的。那么刚开始大师要到印度取经,在佛教界很多人都知道,也本来很多人要跟去,但是因为几次的失败以后,都被抓回来,又被抓到洛阳去了,所以他下定决心孤身前往,一个人去,避免这些各式各样的障碍。队伍太庞大了,目标太明显,所以他只好孤身一个人,那他骑了一匹马,带了一些干粮跟水,经过了八百多里的沙河。

这个沙河其实就是沙,不是河,就是那个沙漠,非常的广大无际,你往前面看是沙漠,往后面看也是沙漠,所以把它形容作河,广大无边的意思。这个沙河,它的情况就是说,草木不生,水源枯竭,那个地方是没有水,完全没有水,表面上没有水,地底下也没水,草木不生,乃至于天上的这些鸟类也很少。那么这个时候大师,他只能够依据这个地上那些枯骨,人死了,这个倒在地上的方向,来辨别他要去的方向。这当中呢,到了晚上的时候,有很多的妖魔鬼怪出现,这沙漠当中,这个时候大师就是念观世音菩萨圣号,还有诵《般若心经》。

当他经过八百多里的沙河的时候,到了最后一半段的时候,他的水就全部用完了,用完了得不到补充,这个时候他五天五夜没有喝水。没有喝水的时候,全身就像火烧一样,周身如焚,两个眼睛就发黑,到最后就倒在沙河上了。倒在沙河上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人有愿力的时候护法龙天是不会放弃你的,就出现一个数丈高的金刚力士,这个金刚力士就大声地呵斥,说:你这不是要到印度去取经吗?怎么躺在这个沙漠上呢?突然间他就醒过来,醒过来的时候精神就好一点了。好一点以后呢,这只马突然间有一点变化,它就一直往前跑。跑了十多公里,就在完全是一个沙漠当中,就出现了一个绿洲,很多的草,上面有很多水。他就自己喝饱了,那个马也喝饱了水,把这个皮囊也装了很多的水。这样的一个情况,他才通过了八百多里的沙河。当然从历史的考据,这个绿洲怎么能够出现呢?这也是一个很大的一个奇迹了。

总之他就是经历了八百多里的沙河的艰难,越过了新疆,进入到印度去了。那么我们看大师的整个过程,这个八百多里是他最大的障碍,到后面的话呢,就不是一个多大的障碍。最大的障碍在这个地方,八百多里的的沙河。

最后到达印度的时候,在摩竭陀国那烂陀寺,戒贤论师门下学《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等,凡经五年。那么到了印度的时候,他是到那个那烂陀寺,是印度最大的寺庙,这全国的高僧都在那个地方,那么在这个戒贤论师,首座和尚戒贤论师的门下。他到了寺门的门前的时候,用长跪的方式,长跪合掌的方式,他是以长跪的方式前进的,就匍匐前进到戒贤论师的座下,表示求法的恭敬。他在这个当中主要是学《瑜伽师地论》一百卷。戒贤论师在五年当中为玄奘大师讲了三遍的《瑜伽师地论》,讲了三遍。

这个瑜伽,我们也说过,瑜伽就是翻成相应。就是说呢,它这里面的教法讲到三乘的境、行、果。它的境、行、果都是相应于涅槃的。这个境、行、果我们解释一下了。

这个《瑜伽师地论》的根本就是在第一分本地分,有五十卷。五十卷古德分成唯识境、唯识行跟唯识果。

这个唯识境呢,是讲什么事情呢?讲这个凡夫这个杂染的境界,讲到这个三界九地,这凡夫的这些惑业苦的境界,这个就是唯识境,都是阿赖耶所变现。那么唯识果呢,就讲佛陀这个清净的功德,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那么唯识行呢,就是从前面的唯识境要转变成唯识果的一个修行方法。

这当中主要是提到两件事:一个是讲禅定,就是三摩多地跟非三摩多地、有心地、无心地,总共有四科,讲到禅定。其次就讲智慧,闻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闻思修,讲智慧。就是从前面的凡夫的杂染的境界,要转成清净的涅槃,要修习两种功德,一个是禅定的功德,第二个是智慧的功德。

所以这个《瑜伽师地论》,就讲到这三件事:唯识境、唯识行、唯识果。那么这个是弥勒菩萨所造的。那么《显扬圣教论》呢,是无着菩萨他是在论述《瑜伽师地论》的要义,来造了这个论,事实上也是在讲《瑜伽师地论》的内容。

那这当中,他在那烂陀寺待了五年。这五年当中,从传记上来看,大师这五年也可以说是他一生最重要的时候,他把整个唯识的教法可以说完全弄通了,把心中的疑惑完全解开了,奠定他未来自行化他的基础了。这五年是对他太重要了,这五年的这个戒贤论师的座下的学习呀,打下他一个未来菩提道的一个基础。这个时候他是已经到了三十二岁。二十六岁西行,二十七岁到印度,那么到三十二岁这个时候他学习了《瑜伽师地论》。

其后遍游五天竺,历谒名贤,叩询请益,兼通大乘空有二宗及小乘法要,共十二年。

那么他在那烂陀寺五年以后,他并没有马上归国。他就告辞了戒贤论师,就遍游五印度。那个时候印度,佛教还是很兴盛,不过这当中佛教有大乘的佛教也有小乘的佛教,他都一一地跟各界善知识好好的学习,历谒名贤,叩询请益。他那个时候非常的谦虚。

历,就是相续地去参见每一个宗派的善知识,干什么呢?叩询请益。这个叩就是很诚恳,内心很诚恳地向这些善知识请教法义。他就慢慢慢慢地以《瑜伽师地论》作根本,就兼通了大乘的空有二宗。

空宗当然就是讲中观了,有宗是讲瑜伽,乃至于小乘阿毗达磨的这些各式各样的法要,总共是十二年。那么这十二年当中,他不但是亲近善知识,他也参访佛教很多很著名的圣地,地理的那种圣人的这些教化的事迹,这当中我们也可以提出一点来讲一下。

就是他有一天呢,到一个小国。这个印度当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有十八个大国,又有各式各样的小国。在这个小国当中有一个叫僧伽罗国,僧伽就是出家人的僧伽,罗是四维罗,僧伽罗国。僧伽罗国根据考据就是现在的锡兰。那么这个僧伽罗国,这个锡兰呢,有一个佛牙精舍,这个精舍里面供着佛陀的牙齿的舍利。

那么这当中呢,这个国王是相信佛法的,造了一个纯金打造的佛的金像,跟人一样高。在这个金的佛的头顶上放了一个很价值的宝珠在上面。有一天,有一个贼他就跑到这个佛牙精舍,要偷这个佛陀头顶上的宝珠。那么他一开始当然拿不到,蛮高的,他就拿一个椅子,就爬上去。爬上去当他要去拿佛陀的这个宝珠的时候,佛陀的身体就不断地升高,升高他就把椅子换掉,换一个楼梯去拿,他佛陀的头也是升高。那么他一次一次得去换这种高的东西,总是拿不到。

这个贼也是学习过佛法,他想,他说:哎呀,佛陀过去生行菩萨道的时候难舍能舍,舍这个头目手足,原来这件事情是假的。我跟佛陀拿一个宝珠,佛陀都不给呀!佛陀行菩萨道这件事是假的。那么他动这个念头以后,佛陀的头就开始往下垂了,就垂到他的手上,这个头就低着,那么他就把这个宝珠拿起来,就拿走了。

拿走以后他就拿去卖掉,这件事情,大家都知道这个是佛陀头顶上的珠子嘛,买到以后就报告给国王,就把他给抓住了。抓住就说:你为什么偷佛陀头顶上的宝珠呢?这个贼说:我没有偷,是佛陀给我的呀。这怎么说是佛陀给我的?他说,佛陀当初是真正是把它送给我的,我们可以去现场看。

国王就领着大臣到这个佛牙精舍去。果然那个佛像的相貌,头是低着的,头是低下来。这个时候国王都感动佛陀的大悲心,显灵。从此以后,这个贼也深受感动,国王就更加地护持正法。所以这个僧伽罗国当时,是很特殊一个国家,在一般的国度里面都还夹杂一些外道的一些婆罗门,外道,但僧伽罗国是纯粹全部都是佛教,跟这个佛像的显灵有关系的。

当然这个是其中一点,这当中有很多的圣迹,大家看《大唐西域记》,这十二年当中大师参访很多的圣迹。

到了十二年的时候呢,等于是他已经在印度待了十七年,那个时候大师就准备要归国了,因为他觉得他的此行的目的也达到了,把这个《瑜伽师地论》学完了,把心中的疑惑也解开了,也参访各式各样的善知识,也参访、一一地礼拜了佛陀那些圣弟子的圣迹,这个时候准备要归国。但是当时发生了一件事情,我们往下看:

时戒日王,于曲女城举办法义辩论大会,邀请佛教大小乘僧及婆罗门学者共七千多人,推大师为论主。师先阐扬大乘法义,并立《真唯识量》,十八日中竟无人能发言难之。会后戒日王及十八国国王皆奉师为国师,并颁以大乘天之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