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
打开讲义第三十面,已五、弃疑盖,这个是弃五盖的最后一科。
这个疑就是犹豫不决,我们对于人或者对于法,犹豫不决。就是说你心中也不决定是肯定,也不决定是否定,就是在那个地方犹豫而不能够决断,叫做疑。我们看它的内涵:
五弃疑盖者:以疑覆心故,于诸法中,不得信心,信心无故,于佛法中,空无所获。譬如人入于宝山,若无有手,无所能取。
这以下就讲出了怀疑的过患。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以疑覆心,我们经常生起犹豫不决的心,对于在整个法门当中就很难生起信心,不管是念佛,不管是持咒,我们都怀疑。这个佛号真的会救拔我吗?这个《大悲咒》真的能够帮我破除障碍吗?你对于种种法门你不能成就信心。没有信心的缘故,虽然你在佛法当中很努力的修习,一次一次去修习这个法门,但是空无所获。
这种情况智者大师讲一个譬喻,譬如人入于宝山,若无有手,无所能取。
说我们一个人进入宝山当中,这个宝山也真实的有很多的宝,红宝石、蓝宝石,我们的眼睛也看到了很多的宝,但是我们出来以后,还是一无所有,这是我们没有双手。我们没有双手,我们就不能够取宝,虽然跟这个宝也接触了,但是得不到这个宝的受用。
换句话说,我们内心当中也实际的把这个无量无边的法宝在心中很如实的操作,但是这个宝对我们产生的加持力,并没有生起。问题在什么地方呢?就是我们对这个法宝没有信心。就像我们内心当中,也真实跟宝接触,但是没有双手就不能取宝,这个道理是一样的。
然则疑过甚多,未必障定,今正障定。疑者,有三种:
怀疑的过失很多,它的所缘境也非常多,对无量无边的事情,对无量无边的众生有很多的怀疑,但不是每一种怀疑都障碍修习止观,这个地方说障碍止观的,主要有三种:
一者疑自:而作是念,我诸根暗钝,罪垢深重,非其人乎!自作此疑,定法终不得发。若欲修定,勿当自轻,以宿世善根难测故。
我们在修习止跟观的时候,疑自,怀疑自己的能力。你是怎么个怀疑法呢?而作是念,你经常心中有这样的想法,说我诸根暗钝,这个诸根主要是眼耳鼻舌身意。
当然眼睛看不清楚也会有障碍,耳朵听不到声音也会有障碍,诸根的障碍,最主要是第六意识,这个修行,第六意识太暗顿就比较麻烦。有些人的第六意识念力很差,转头就忘了,他对一个法的忆持力很差,你刚刚跟他讲一件事,他三分钟忘掉了,就是他那个执持名号的执持力很差。唯识的思想,念力,这个明记不忘的念力很差,这个明记不忘会障碍止。
观,当然就是智慧,你一定要知道怎么去观。有些人,他对这个观有困难,这个就是有问题,诸根暗顿。或者说罪垢深重,你曾经造了罪业,造了罪业的人,他的内心就比较粗重,经常会闷闷不乐,因为罪业它的本性是粗重性的,扰动性的。非其人乎!你就会想,哎呀,我不是一个修止观的材料。
自作此疑,定法终不得发。你这样子的怀疑,你虽然努力的修行,但是止跟观的功德是不能生起的。所以,若欲修定,勿当自轻,以宿世善根难测故。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我们经常怀疑自己的能力。
当然,一个没有学佛的人他可能很自大,他完全不在观察自己。但是一个修行人,我们刚开始在观心的时候,经常观察我们内心的活动,你就会发觉,我们大多数时间都是起烦恼,今天这样子观察,明天这样子观察,为什么我的内心当中,生起善心的时间很短呢?大部分都是起不好的念头。时间久了,你就会生起这样的想法:我诸根暗钝,罪垢深重,非其人乎!
我们经常观心的时候,经常会看到自己的缺点。但是,我们如果读读大乘经典,佛陀在大乘经典里面开示,何期自性本自清静,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我们这一念心,我们这个明了性的德能,能够创造恶法,它也能够创造善法,只是我们这个功能没有表现出来,没有去栽培它而已,并不是它没有这个德能。
就像《法华经》上说,说我们现在暂时做乞丐,在外面流浪,但是不要忘了,我们还是大富长者的儿子,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我内心当中没错,我内心当中现在所串习的是一种烦恼和罪业的相貌,但是我的佛性是永远没有失掉的,等待着我去开发,但是我的德能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因为我没有去薰习而已,不表示我没有这种能力,这个是我们在学佛的时候你必须有的一个认知。
所以在菩萨戒里面也强调,说什么是菩萨戒的戒体?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常做如是信,戒体已具足,是这个意思。所以智者大师告诉我们,勿当自轻,以宿世善根难测故,这是第一个。
二者疑师:彼人威仪,相貌如是,自尚无道,何能教我?作是疑慢,即为障定。
前面是对自己能力的怀疑,第二个是对师长能力的怀疑。你怎么会生起怀疑呢?当然我们凡夫的眼睛是看不到师长内心的功德,他只看外表。
彼人威仪,说,你看这个法师,衣服穿的这个样子,威仪不具足,或者有一些小动作,非威仪的小动作;或者你看他的相貌,这个法师长的很平常,也没有什么修行的样子,人心中就做出这样的转想了,自尚无道,何能教我?你自己都没有功德,怎么能教导我呢?你心中生起这样的怀疑,生起这样的骄慢,障碍自己修习止观。
欲除之法,如《摩诃衍论》中说:
从这个《大智度论》当中说。
如臭皮囊中,以贪金故,不可弃其臭囊!行者亦尔,师虽不清净,亦应生佛想。
龙树菩萨告诉我们弟子,一个弟子他心中应有的态度。我们在面对师长的时候,当然这个师长可能还是一个凡夫,凡夫的内心就是有烦恼,动不动就会从他的身口意表现出来,就像一个臭皮囊。但是他心中有他的功德,他的内心当中也不完全是烦恼,他也是有一些戒定慧的功德,这个黄金,就是功德。你这个贫穷人,你希望得到黄金的缘故,你要忍受他的这个臭皮囊。
行者亦尔,师虽不清净,亦应生佛想。这个师长的功德,如果我们今天生长在正法时代,这个怀疑就不容易生起,你拜文殊菩萨做师父,你拜一个阿罗汉做师父,这个圣人在律上称为宝,他是僧宝,他的身口意散发出来,都是清静庄严的。你跟在他的旁边,你得到他的教化,你也能够得到他的功德的摄受。
当然我们没有生长在正法时代,我们生长在末法时代,就有困难了。末法时代,这个住持圣法的善知识,大部分都是凡夫,虽然他也曾经努力的修行过,内心当中也会有一些无漏的宝,戒定慧的功德,但是他也有一些烦恼跟罪业,他有时候,有意无意的就会表现一些烦恼的相貌出来,那这就有困难了。怎么办呢?师虽不清净,亦应生佛想。因为你没有办法,你没有选择的余地。
这个地方我们要检别一下,不清静这个地方,我们要检别一下。宗喀巴大师说,我们亲近善知识,之前要先判断这个人是不是合乎善知识的标准:
第一个他要有戒行,虽然他的微细戒可能会不清净,但是根本戒不能违反。
第二个他有禅定的功德,他有一些修禅定修止的经验。
第三个是观,这个观指的是空观、智慧,戒定慧的功德。
第四个他要能够通达实性,通达一切的教量。
第五个要有悲悯心,他通达实性,他不想教你也没用,他有悲悯心,他有种种的方便力。这五个。
就是戒定慧,通达实性跟悲悯心,这五个功德都要超过你,乃至于他没有圆满,你走五十步,他走一百步,他就会教你五十步的部分。就是说,你亲近的善知识,他的戒定慧,通达实性,悲悯心的功德,都要超过你,这个人就可以亲近,而且要亦应生佛想,因为你跟在佛陀的旁边,佛陀也是照这个正常的轨则教你,也是告诉你,你现在有烦恼,你内心当中应该怎么去操做,即从心起,还从心灭。灭除烦恼的轨则,佛陀也就是告诉你这个轨则而已,他的功能也就跟佛一样。佛非水洗众生罪,亦非手拔有情苦,非将己德移于余,唯为说法令解脱。所以说,我们刚开始抉择这个人是不是适合当我的善知识,抉择以后你就应该把他当做佛陀的转想。因为佛陀的出世也就是为我说法,使令我如法修习,善知识也是这个功德,一样的。
在古德的开示当中有一句话,他说这个聪明睿智,守之以愚。一个聪明睿智的人,他的分别心强,那这怎么办呢?一个人太聪明就落入刻薄。守之以愚,带点厚道,带一点包容,来平衡你这个太尖锐的分别心。
道德隆重守之以谦。你的内心当中摄持很多功德,福德资粮都不错,你应该怎么办呢?守之以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你要用这个谦来摄持你的功德,使令你的功德不断的进步。如果你慢心的话,你就不容易进步了,你就很难跟别人学习了。
所以说,聪明睿智,守之以愚,道德隆重,守之以谦。所以这个个性刻薄骄慢的人,他很难得到善知识的教授。你很难得到善知识的教授,就表示所有的事情,你都要自己去摸索,也很难得到这些古德圣贤经验的传承,那你的生命有限啊,你花那么多时间得到经验,别人只要三分钟就得到经验,那你为什么有这个问题,就是因为你个性太刻薄。
这个地方也是蛮重要的,一个人能够很快的进步,也是跟这个师长的信心有很大的关系的。
三者疑法:世人多执本心,于所受法,不能即信,敬心受行。若心生犹豫,即法不染心。
一般人是多执本心,就是都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你之前所接受的法,你就认为它是最圆满的,对于新所受的法,就不能马上的相信,敬心受行。你的心对于新的法怀疑,这个法就不能薰染你的内心。
何以故?疑障之义,如偈中说:
如人在歧道 疑惑无所趣
诸法实相中 疑亦复如是
疑故不勤求 诸法之实相
是疑从痴生 恶中之恶者
这段是说明怀疑的过患。如人在歧道,疑惑无所趣。我们的生命会面对很多很多的因缘,我们每一个生命的时空会面对很多的抉择,这时候有两条路,你是选择左边,你是选择右边?选择左边你的生命有一种因缘,选择右边有另外一种因缘。我们的生命有很多很多的抉择,而每一次的抉择都会影响我们未来生命的果报。
我们现在生命的歧路当中,有两条路出现,当然我们可以把这个岐道分成一个大方向,一个是杂染的道路,使令你通向生死流转的,这是一个道路;其次使令你趋向解脱安乐的道路。疑惑无所趣,我现在内心当中出现一个相貌,我没办法判断这个相貌是随顺于真实的,随顺于涅槃的,我应该是消灭它呢,或者我是增长它呢?疑惑无所趣。
诸法实相中,疑亦复如是。我们对于生命的诸法实相的怀疑亦复如是。为什么呢?疑故不勤求,诸法之实相。因为精进,精进根是因为信根而生起的,信进念定慧,它是前前引生后后,那你对这个法的怀疑,你就很难精进的去用功。那这个怀疑是从什么地方生起的呢?是疑从痴生。怀疑是因为愚痴的关系,由愚痴生起怀疑,由怀疑就障碍你的精进。恶中之恶者,这是恶法中最恶的地方。
在佛法当中你有点烦恼,有点罪业,但是你对于你所修的法宝信愿具足,就是说,你这个人修行已经上路了,佛陀很放心。虽然说你有烦恼你有罪业,但是你已经在开始操作你的法门了。换句话说你的生命是一天一天一定是业障消除,一天一天的福慧增长。那如果你这个人烦恼不是很重,罪业也不是很重,但是你对于你修的法门完全没有信心,佛陀就非常担心,因为你还没有上路,你整个修行都没有上路,你随时还会造罪业,而且你根本就没有消灭罪业的方法,这个人修行还没上路。那为什么没有上路,就是这个怀疑,在那个地方犹豫不决,就把时间给空过了。
这个地方是说明这个怀疑的过患。那应该怎么办呢?这以下讲出对治的方法。
善不善法中 生死及涅槃
定实真有法 于中莫生疑
汝若怀疑惑 死王狱吏缚
如狮子搏鹿 不能得解脱
在世虽有疑 当随喜善法
譬如观歧道 利好者应逐
在这个生命的现像当中有所谓的因跟果,这个地方就解释什么是诸法实相。什么是生命的真实相呢?生命的真实相不是上帝创造的,是有因果的。
因,有两个:一个是善,各种各样的善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还有不善,杀盗淫妄。
这个果法也有两个:一个是随顺于生死流转的果法;第二个是随顺于涅槃安乐的。前面的善不善业跟生死涅槃的果,定实真有法,是真实存的法。于中莫生疑,宇宙生命当中的确是有存在善、恶的业跟可乐不可乐的果报,这是真实的。
那么于中莫生疑,汝若怀疑惑,死亡狱吏缚,如狮子搏鹿,不能得解脱。如果我们怀疑的话,死亡狱吏缚,这个死亡就是阎罗王,临命终的时候这个阎罗王跟这个狱吏就把你给抓住了。换句话说,如果你怀疑,你临命终不管你持大悲咒也好,念佛也好,你很难解脱生死。
讲一个譬喻,如狮子搏鹿,不能得解脱。你因为怀疑的缘故,你的修行就没有力量,就像一个小鹿怎么能跟狮子搏斗呢?你无始劫的烦恼业这么重,你对法宝那么怀疑,没有力量的,不能得解脱。
那怎么办呢?在世虽有疑,当随喜善法,譬如观歧道,利好者应逐。我们应该利用一口气还在的时候,有怀疑这个很正常,但是你应该要赶快去学习善法,这个地方的学习善法,是追求智慧,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思惟。
譬如观歧道,就像我们经常的要观察生命的道路,观察我们现在的身心世界,有个身心世界的抉择,我应该去随顺什么法,我应该要诃责对治什么法,利好者应逐,选择一个对我们生命有功德的,对我们来生产生安乐的,那么我们应该去随顺,去追寻。
佛法之中,信为能入;若无信者,虽在佛法,终无所获。如是种种因缘,觉知疑过,当急弃之!
这个怀疑的对治,就是要以智慧,闻经达理,断疑生信,你一定要靠智慧,才能拔除疑根。你勉强自己去相信是不对的,佛陀也不同意。说你怀疑生起了,你勉强你自己不去怀疑,这样子没有力量,因为修行它是一个心地法门,它要求的是你内心的一种皈依跟意乐,而你真实的皈依的心生起,一定是透过你佛法的学习,经过你的抉择,才能够生起皈依的,而绝对不是糊里糊涂的勉强的境界,那个很薄弱。
在世虽有疑,当随喜善法,譬如观歧道,利好者应逐。你应该要学习智慧,来破除你的疑根,是这个意思。
我们再看戊二、问答释疑
这一科,我们看一下科判,看二十五面。这个二十五面的弃盖,我们是分三科,初是正明弃盖之法,前面讲过了;第二是问答释疑;第三是叹德劝修。
问曰:不善法广,尘数无量,何故但弃五法?
我们内心当中不善的心所很多,广大无边,尘数无量,就像灰尘一样无量,怎么这个地方只弃五盖呢?
答曰:此五盖中,即具有三毒等分,四法为根本,亦得摄八万四千诸尘劳法门。
这个五盖当中,它事实上就具足了贪嗔痴三毒,跟等分。这个等分,就是三个都具足,有些人是贪重,有些人是嗔重,有些人是痴重,有些人三个都具足,叫等分。四法,就是贪嗔痴跟等分,这四个法,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本,开展出来八万四千诸尘劳法门。以下就把它做一个归纳:
一贪欲盖,即贪毒。二瞋恚盖,即瞋毒。三睡眠及疑,此二法是痴毒。四掉悔,即是等分摄。合为四分烦恼,一中有二万一千,四中合为八万四千。四分,我们就不要去执着了。
是故除此五盖,即是除一切不善之法。
我们发觉智者大师,他的确是有广大的智慧,你看他在这么广大的经论当中,他还能抉择出来一套修行的道次第,告诉你怎么样具五缘,诃五欲,弃五盖,调五事,正修的时候有什么善根发相,对治魔事,功德相貌,智者大师他能够在这么复杂,没有系统的经论当中,他能够抉择出一个修止观的次第出来,很明明白白的告诉你,内心应该怎么去操作止观,这个的确是不容易。
戊三、叹德劝修
行者如是等种种因缘,弃于五盖。譬如负债得脱;重病得差;如饥饿之人得至丰国;如于恶贼中得自免济,安隐无患。
这以下赞叹弃五盖的功德。先讲一个譬喻,说我们能够如此的去晓知五盖的过患,弃舍心中五盖的烦恼,就像是有一个人负债得脱。我们心中负债,心中有很多的压力,现在把这个债务给还清楚了,就觉得很轻松。就像是有病得差,有的盖是盖覆你的明了性,有的盖是障碍你的寂静心。就像一个人得病,把这个病治好。
如饥饿之人得至丰国。前面是约破恶,这个地方是约生善,一个体质虚弱的人,到达物产丰富的国家,得到美好的饮食,身体就强壮了,我们去除五盖以后,我们内心的止跟观的功德就容易生起。如于恶贼中得自免济。我们不但能生起止观,还能解脱生死,得自免济,能够破除烦恼解脱生死,在生命当中安隐无患。
前面是用譬喻来赞叹,这以下以合法:
行者亦如是,除此五盖,其心安隐,清凉快乐。如日月以五事覆翳,烟尘云雾罗睺阿修罗手障,则不能明照。人心五盖,亦复如是!
我们修习止观的人亦复如是,弃除五盖,内心的相貌,其心安隐,清凉快乐,不再有烦恼来障碍我们,就好像日月的光明被五种事所遮蔽。烟尘云雾,这个云雾是指水蒸汽,比较高的叫云,比较低的叫雾,都是水蒸汽。或者是阿修罗的手,这个阿修罗的手能够遮蔽日月的光明。人心五盖,亦复如是,障碍我们的明了寂静,不能显现。
我们这次讲的两科,诃五欲,弃五盖,其实就是调伏心中的烦恼。只不过说这个烦恼生起的因缘不同,假设说这个烦恼的生起是由于外在的境界引生的,是由色声香味触的境界引生的,我们称为五欲;这个烦恼是由内心自己生起的,那我们称为五盖,是这样子的。其实合起来就是贪嗔痴慢疑这几个烦恼,我们对待这个烦恼,在本论中很明显,叫做诃责,而不是随喜,不是随顺的。
为什么这样子做呢?因为站在一个修净土的人来说,我们临命终的时候,所谓带业往生,横超三界,你临命终的时候,一定要跟弥陀感应道交。临命终的时候为什么能够跟弥陀感应道交呢?仰仗的就是你的信愿持名三种资粮,但是这三种资粮,它还是可以破坏的。就是说,如果你平时对于烦恼没有诃责调伏,临命终的烦恼一活动的时候,它就破坏你的信愿持名。《阿弥陀经》说,临命终的时候,一定要达到一心不乱,是这个意思。
这个一心不乱,这个古德解释,他把一心把它判做于定门,这个不乱,判做慧门。
一心,就是我们内心当中对于佛号专一安住,这叫一心,这个还不难,一句佛号接着一句佛号,心于佛号专一安住,心于佛号相续安住,这个我看还不是很难,这个不乱不容易,不为烦恼所乱。不为烦恼所乱,换句话说,你对烦恼有调伏的能力,如果你平常都不修观,只是一路的修止,那你怎么可能以这个几年的功夫,去对抗你无始劫来所栽培的烦恼呢?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上说,饶你一天念弥陀十万声,念一百年,你所栽培的这个持名的念力,如爪中土,我们心中的烦恼如大地土,是这样子的。你完全靠念力,你的止的力量和烦恼抗拒那是不可能的,一个生疏境界,一个是熟境界,那我怎么能不为烦恼所乱呢?关键在于智慧的抉择,就是你看到了烦恼的真实相,因为烦恼会活动,来自于你心中的颠倒,你产生错误的认知,你会认为常乐我净,你认为它是美妙的,你认为它是快乐的,所以你愿意随顺它。
那么,你透过前面智者大师的智慧,他告诉你应该怎么去观察,当然不是打妄想,他会告诉你怎么观察,你观察它像大火一样,谁愿意跟大火在一起呢?把心中的功德都烧光了。就像毒蛇,我们看到毒蛇就会怖畏。譬如怨贼,他把你的珍宝偷走了。
从这两科当中就可以学习如何观察去烦恼,这个烦恼被你一观以后,它的势力就薄弱了,虽然它也会有些奇迹会再出现,但是这个观和止不同,止是如石压草,观是从根本上破坏它的势力。
你看这个十二因缘,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那是一个多大的力量啊!你看我们烦恼的活动,无明缘行,行缘识,烦恼一活动创造业力,由业力创造阿赖耶识,这个阿赖耶识创造很多的生命,生老病死。你现在的工作是做什么呢?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于生老病生灭,是这样子的。
所以佛法不共于外道的地方,是佛法有智慧,这是外道最难最难得到的东西。
外道也有布施、持戒、忍辱,也有禅定,但是他们的功德是如此的脆弱,就是他没有佛菩萨跟历代祖师的传承所留下这些观察烦恼罪业的方法,他没有这个方法,这个是外道不信的地方。所以他们对于烦恼一直是非常的无助,我好不容易花了几十年把它调伏了,等到它一活动,全部把我破坏了,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所以外道很多人就生起邪见。你看外道禅定破坏以后,生起大邪见,原来世界上没有涅槃,不管我们怎么努力,我们不能断除烦恼;不管我们怎么努力,不能离开生死。因为他好不容易得到了禅定,他以为就是涅槃,然后破坏以后,他非常沮丧,他就认为说,生为一个人,他就永远这样流转的,没有一个人能够解脱的,谁也没办法,生起邪见,诽谤正法,谤无四谛,诽谤没有灭道二谛,这就堕恶道去了。
所以智者大师慈悲,他告诉你,怎么去诃责烦恼。就是说,我们一方面去执持名号,把这个心中佛号的力量加强,但是你旁边要有一些观,观照的功夫,不净、苦,用不净相、苦恼相来诃责烦恼,来帮助你的正念,是这个意思。
当然这个地方,他讲出很多烦恼,贪嗔痴慢疑,所缘境也很多,色声香味触的境界,那么你怎么办呢?祖师说,折服现行烦恼为修行之要务!你不可能所有的烦恼都在活动吧,有的是种子位,那怎么办呢?现行烦恼,这个烦恼已经在你的内心当中一次一次的出现了,已经是现行的活动,那你就从这个地方先诃责,因为这个势力最大,譬如治病,先治重症,譬如擒贼先则擒王。
这个破恶,已生的恶法令断,未生的恶法令不生。未生的恶法令不生也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已生的恶法令断。就是说,折服现行烦恼为修行之要务,先把已经活动的烦恼进行调伏,调伏的方法不能用强压的,要诃责,知道它的过患去诃责。这地方就是讲到诃五欲跟弃五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