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 佛教法师居士文章(第13页)《楞严经》在大乘佛教当中,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法门,因为它探讨的是我们生命的根本...【原文】 禅那者,此云思惟修,故称禅思比丘,是贵思也。经又言:有思惟心,终不能...妄想就是自己做不了主,念念佛,妄想又来了,念念又来了。你不要管它。但是有一样,...你看玄奘大师那么艰辛去印度取经求法,我们今天佛法送到我们的身边,我们对佛法会怎...先把心从外在的六尘带回来!因为我们的心,虽然五阴都是一种执取,但是要从外面先破...这个佛号的操作,是在一个什么情况之下操作? 我们在两个情况之下念佛:一个是静中...【此中缘相差别者,谓即意中我执缘相。】这个缘相差别是属于意,这个意就是第七意识...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又称为极乐?我们一般谈乐,都马上会跟一个苦来对待,透过痛苦我...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 首先是赞叹这...疏文: 心、佛、众生者,经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盖心即是佛,佛即是生,诸...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此四句,名庄严地功德成就。 佛...这个精进有两个内涵:第一个,专一;第二个,相续。但我个人觉得相续更重要。我自己...【原文】 复次,有三种得病因缘不同:一者、四大五藏增损得病,如前说。二者、鬼神...【原文】 人每谓现生所享受苦乐吉凶者为命,谓天所命令,不知乃自己前生所作善恶之...【原文】 相传佛灭后,性相①二宗,学者各执所见,至分河饮水,其争如是,孰是而孰...我们先把信解跟胜解做一个说明。信解其实就是闻慧,闻所成慧。他听闻以后知道这么一...阿赖耶识的相貌差别,是就着阿赖耶识,因为不同的我见、名言跟业力的熏习,有共相、...离相是谈空,离一切相,当下是要即一切法的。宗门下的人常常讲即心即佛。什么叫即心...在理和事的圆融方面,真正要了解,一定要到达心佛双忘的时候,才会会得那个真实义,...知道这个真心和妄心,我们就了解,原来我们的缘影心之外的极乐世界也恰好正是我的真...善导大师在注解上品下生的条件时只有一个但发无上道心。由于发菩提心的功德很大,就...先了解何为大佛顶,古人都说这部《楞严经》是开悟的《楞严》,开显我们本具的大佛顶...在净土法门如何发菩提心?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里面,有这么一段话,让我们觉得发...一、母亲的苦难人生 我的母亲梁桂英居士,1936年7月出生于一个手工艺人家庭。...【原文】 或问:仙出神,禅者能之乎?曰:能之而不为也。楞严云:其心离身,反观其...小乘的空义跟大乘的空义,有什么差别呢? 小乘的空义,它的重点在灭色取空,也就是...你要追求珍宝,你要放弃果报,这是不两立的。你不可能又要抓着外在的,今生又要活得...癸三、湿生相 看第三段的湿生相。湿以合感,就是他对某一种东西贪爱,就产生一个和...阿赖耶识有两个功能:第一个保存种子,第二个把种子成熟变成果报,这两个功能一定要...既知如上所说义理,必须依此谛信。自己见得及者如是信,即自己见不及者,亦必也如是...茶道是从中国禅文化中衍生出来的。这不仅因为赵州禅师吃茶去的公案,而且从文献中看...问: 受了在家菩萨戒,吃没有生命的鸡蛋、没有半月半月诵戒,犯什么罪? 天因法师...六祖大师世寿七十六岁,二十四岁受五祖传衣,三十九岁落发受戒,说法利生共有三十七...藏教的思想认为,现象界的这些差别主要是业力。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这个业有两...面对盲点只有一个方法,就是把生命归零。因为你在枝末上,你根本没办法跟它对治的。...问: 老人家念佛号念不准的问题,华语发音不准。 净界法师答: 其实这个不是一个...世间的一切都离不开因果的定律,假如说一个人不小心受了伤,这是否只是不小心,跟因...在高雄有一家百货公司叫大同百货公司。差多是在二十前,它是当时整个东南亚最大的百...念佛人啊,如果你去年是念三千声,今年变成二千声,明年、后年一千声,这是不吉祥啊...第一个最大的差别就是 名言熏习。 这个名就是名字,言就是言说。我们内心依止不同...先念 南无阿弥陀佛十句。 手持供水及米粒,至出食台前。 念云: 以此供水及米粒...《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翻译于东晋,公元四世纪初,是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妙法莲华经...中国佛教天台宗对观音信仰在中国汉传佛教领域的普及与提升,作出过重大的历史贡献。...从一种道德文化的层面来看,这个轮回和三世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建立道德的一块...次观众生世间清净。此门中分为二别:一者观察阿弥陀如来庄严功德,二者观察彼诸菩萨...这个三福给大家念一下,这段经文非常重要。佛说: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当你的心调整好的时候,你才有资格谈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以,佛力跟心力,...问: 法师您好!《印光法师文钞》中印祖说:须知一句阿弥陀佛,持之及极,成佛尚有...我们修行期间,往往会投机取巧,贪图速达,就是快一点,快一点达到。 比如说居士们...【五者,虽具男形,六根无缺,五欲缠染,出家甚难,今得割爱出家修道,披着佛衣,受...我们在学院里面,乃至于在修道路程上,往往会迷失方向,看不清楚自己所要努力的目标...修行功夫是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地累积的。像大家现在一起吃饭,有人吃得快,有人吃...最近一直在生病,每年阳历的二月下旬到三月底,我的身体都会进入排毒模式,寒湿化火...我师兄弟,他问海公一个问题问得很好,他说:反闻闻自性,我们这一念心听到声音,你...我们先解释普跟贤这两个字。因为名以召德,一个菩萨的名号往往是诠释他的功德。这个...过去有一个禅师,他参访一个善知识。他到了那个地方就住下来,不走了,就做善知识的...关于这个所知依,我们当然是没有办法想象,阿赖耶识不是我们第六意识能够心思口议的...问曰:名以召事,有事乃有名。安乐国既无二乘、女人、根缺之事,亦何须复言无此三名...而观经下品下生,五逆十恶,具诸不善,临命终时,地狱相现,有善知识,教以念佛,彼...问: 弟子修学净土法门有一段时间了,刚开始很相信,可是随着所学的净土知识越来越...我在云居山的时候,从21岁开始担任僧值师。僧值师就是主管寺院里的纪律,主管大家...如果我们诸位道友害病也好,或者受到伤害、感觉到痛,你观一下吧谁在痛啊?在这个时...佛印禅师有一天跟苏东坡在散步的时候,看到一个少妇走着走着,就往大海里面跳。佛印...森林当中有一只狮子,野兽之王嘛;它去吃了一只鹿、饱了一顿餐以后,它这个鹿的骨头...第三个是畜生的苦。系缚打杀,互相吞噉之苦。畜生有两种,一种是被我们人类所畜养的...看第二个。饿鬼的苦,我们看这个饥渴寒热,刀杖驱逼之苦。饿鬼道的苦,主要是饮食跟...病来哪得心无苦,梦里焉知身在床 进一步用生病来看,病来哪得心无苦。谈这个过量境...问: 顶礼法师,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印祖在开示中反复强调发菩提心的重要性。可是...(一)对治生死业障。 那佛陀陪着我们成长,要处理的第一件事就是生死业障,因为这...不是你念佛就表示你修净土宗,修净土宗跟念佛,没有直接的关系,你心中没有信愿,没...那么在信愿执持名号当中,有散心念,有定心念。我们就是散乱的心称念佛名,这样的福...什么样的人才能往生呢?在净土法门如何去认知多善根多福德呢?好,蕅益大师在这里非...《法华经》有一句话说: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就是说,...善男女者,不论出家在家,贵贱老少,六趣四生,但闻佛名,即多劫善根成熟,五逆十恶...菩提正道名善根,即亲因。种种助道施、戒、禅等名福德,即助缘。声闻、缘觉菩提善根...为什么净土法门,往生一法是这样的圆顿超越,胜异方便?他的价值就在于这个念不退。...我们要想求福德的话我们多分是求解脱的,但是我们也求福德,在你回向的时候,你要特...在《印光大师文钞》讲到一个事,他说有一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他学佛不是很深入,可...法华经的思想,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当体即空。要修空,那要空掉什么?我们凡夫没有修法...我们一般的因果的修证是向外,从因缘所生法去修因证果,这个是远路。而《法华经》不...智者大师云 【隔真妄,破九界,显佛界,为缘修。】 智者大师把修行分成两块:一个...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当此等苦事发现之时,唯有放下万缘,一心念南无阿...最初迷真起妄,则曰一念妄动。末后返妄归真,则曰一念相应。是则起妄之后、归真之前...尽说西方是小乘,小乘原自不相应 尽说,也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持这个观点,说念佛求生...这个净法的熏习,它的体性是无漏的,所以它跟阿赖耶识是不同的,它有趋向于法身跟解...一个人面临死亡的时候,他两种情况会出现:第一种情况, 或自然忆先所习善及不善,...阿弥陀佛名号在前面这个依正二报里面,谈正报就介绍阿弥陀佛的内在的功德光明无量,...出家真正要放下,然后要老老实实,坚持过着佛门这种清淡的生活。 每天定一些功课,...《灵峰宗论》是蕅益大师一生当中在佛法的修学心得。在蕅祖灭度以后,由他的弟子把它...本论在唯识学的一个特色就是:它同时在知见的建立方面,很深入的探讨生命的真相,来...蕅益大师把佛法的修学的目的以四个字来做一个总结,就是我们修学佛法只有四个字叫做...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一讲) (1-1)前 ...我们每一个有情众生,在内心的深处都有一种天生的本能,那就是离苦得乐。为什么我们...他发了菩提心以后做些什么事呢?出家修道。所以他就放弃了王位,就做一个出家的沙门...我们现在的时代是什么?叫减劫,诸位知道吗?我们的劫有增劫、减劫,佛陀不在增劫出...卵是因想生,就是说这个众生过去生当中接触六尘,他的烦恼是依止想而生起的。看经文...什么叫临终正念呢?不是说临终不打妄想,是说临终打妄想的时候,你自己能够回光返照...佛门今天日况愈下,真修真学者乏人。真修则不能息心,真学则不能专志。营事则畏烦,...既出家,不管你在哪里常住,请记住以下黄金定律: 第一则:常住不养闲人,僧团不养...
为什么只是劝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历代祖师大德有智慧的人都在做这桩事情,其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