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 佛教法师居士文章(第27页)做工夫人,每被昏散所扰,久便退悔。不知昏散根源,全由迷己作物。 《楞严经》云,...问: 我出家十几年,原先是专修净土。但现在又杂修,也没有专门念佛。将来是否能往...问: 如果对世间的妻子儿女、财产、事业等等还有留恋之心,但同时也很想往生极乐世...造作等流果纵生人中,爱乐杀生等事。 前面的领受是约外在的果报,这个造作等流是约...我们一定要学会爱惜五谷粮食,浪费粮食是暴殄天物,是最损福报的。即便你是亿万富翁...三界无安,犹如火宅。《西归直指》中有一个精妙深远的比喻: 野狐黑夜入厨房,饱食...佛来到这个世间的一大事因缘就是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的知见就是法性真如海...念佛发光,乃属魔境。勿以为是,久则自息。当教彼一心念佛,除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之外...【原文】 念佛宜小声念念,默念念,不可一味大声著力念。否则必致受病。当静心净念...我们这些业力凡夫,好像感知不到弥陀的光明,所以无碍里面却有碍了。这个有碍是来自...我们在修行当中有时候经常很沉闷,有时候很烦恼、苦恼。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心中很多...问: 持八关斋戒,但是到下午因特殊因缘破戒了,又没有师父好发露忏悔,我该怎么办...【女人但当笃修净业,专持佛号。果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自然现生亲证念佛三昧,临...【原文】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但须主助分明,则助亦归主。若泛泛然无所分别,...【问。西方佛圣。何以贪华丽。尚美观耶。此土土古圣贤。如尧帝处茅茨。禹王卑宫室。...问: 老和尚慈悲!禅宗寺院做早课和晚课的时候,拿出相当的时间念佛。早上念观世音...我们一般人还没有成就圣道之前,是有漏种子和无漏种子都具足。我们曾经做慈善事业,...问: 弟子学佛十个月,念了几万声佛号了,起初是口念耳听,现在是口念心听,心里非...【原文】 游五台者曰文殊在,游峨嵋者曰普贤在,游普陀者曰观世音在。独不曰西方极...问: 我以前颠倒生活规律,导致自己得了前列腺结石,按佛法说到底是前世因还是今世...什么叫沙门?沙门翻咱们华言叫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叫沙门。 但是他是假...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这个名是假名。用这个假名,里...等流果是个人所领受的。有两种:第一种,领受等流;第二种,造作等流。先看领受等流...有一天去一座寺院觐见一位老和尚。到那里的时候,恰好方丈殿里来了一拨客人,在跟老...公元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农历十二月十二日辰时,大师生于陕西省郃阳县(今合阳县...前面的安乐道讲到苦乐的问题,这一块我们全部讲完了。这个以后,谈解脱的问题,就是...问: 请问法师,念经后回向给其他人的冤亲债主,是否替他背业障? 容通法师答: ...小的时候在老家,我们那里有个顺口溜:土地是枷锁,儿女是冤家。很形象是吧?那么这...【原文】 圆顶方袍,则知三衣,僧服也。发其首而僧其衣,非制矣。古人谓反有罪愆,...在《法华经》,佛陀说,生死凡夫就像一个乞丐,在三界流转,你作不了主,你自己也不...问: 我学佛已经有一段不短的时间了,但觉得自己没有什么进步,有时还觉得想退心。...一、 阎浮百苦镇煎熬 赖有摩提路匪遥 六字洪名真法界 一声凡念海全潮 浊流寸寸...我们讲因果同时,借缘显现。从因果转变的角度,佛教是说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一个人越接近临终时越重要。诸位!我劝所有净土宗的人,不要对自己太有把握。你说:...坚牢地神跟地藏是一个系统的。坚牢就形容大地,我们一切生活资具全是大地生的,它能...一旦追求得到而正在享乐的同时,又会为了不能每一件事都满足和对拥有的东西永保不失...在小乘的《俱舍论》中,有三种无为法。大乘的《唯识论》中说有六种无为法。 《大乘...定业就是说,这个业的结构非常坚固,它有主动得果报的力量,不必有其他的因缘就会主...五观心治者。不带想息直观于心。内外推求。心不可得。病来逼谁谁受病者。六方术治者...尝读十六观经云。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众生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因为凡夫心念的不同的转动,这些相貌就有很多很多的差别。这个地方有三段。 辛一、...我们今天人不是讲感情,要谈恋爱吗?我们佛教讲,菩萨行有六度。对吧!我原来也给他...所言常有境界,当是未曾真实摄心,但只做场面行持之所致。如真实摄心,则内无妄念,...在大乘的学习当中,我们观照真如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是属于教门,第二个是属于宗门。...在净土法门的修行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就是我们佛教徒的信仰素质是不够的。所以净土...等流果是约着个人的个别的业力。增上果是大众的共业,大家会生长在同样的环境,这是...能够称为祖师的,无论是宗门、教下还是净土宗,一定要悟明心地,禅宗一定是要大彻大...问: 请问法师:如何在一呼一吸间来念佛号呢?是一吸诵一句,一呼诵一句吗? 大安...身为大患之本,众苦所聚,六道生死,先要识此生死苦因。所谓诸苦所因,贪欲为本,若...我们展开的生命是在分段生死当中。你看分,分是分限的意思,指寿命而言,我们只是一...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这是非常正知见的一个理,也是一个包容了事的理,但是往往被我...在慧远大师身上,无论是他的知见,还是他的修行实践,都体现着感应道交的特点。 例...问: 何为见地?修净土宗没有见地能否往生?在修行整个过程中,如何处理见地、修证...忏罪。我们每位道友,包括我也是这样的认识,因为佛的教导假使经千劫,所作业不亡。...我说几个例子。一个例子是:儿子遇到难了,是被冤枉了,他妈妈到五台山来诚诚恳恳地...每次坐计程车,司机就问:师父,你看起来没有几岁,为什么要出家呢?好可怜!我不知...当我们站在佛教的角度,来观察生命的时候,我们会发觉这当中有一句话是很重要的,那...死亡好像还很遥远!这是无始劫来的习气很坚固,这个是常见。我们很难会想到自己会死...以下二三四五,就各别各别说明业果各别的相貌。 我们看第二个,因果同时,借缘显现...佛教它的终极关怀是了生脱死,圆成佛道;对世间的这些家亲眷属、功名利禄,都会从般...问: 比如我现在还很年轻,身体又好,生活事业都好,我念阿弥陀佛想往生,他会在这...《法苑珠林》里面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隋朝时,洛阳有一位居士,姓王,因为受五戒,...讲到重罪、重业,一定是第一,心非常猛利;第二,跟外境有关系。 四、由事故重谓若...能积集广大福德,得大富贵,如为人生前途造了平坦的道路,如苦海茫茫中有了舟航。 ...问: 有人预知时至要往生,叫来佛友助念,但几次都没走,是不是这里面有偏差呢? ...好,业力就讲到这个地方,就是善恶的问题、强弱的问题、相互激发的问题。接下来,讲...这个定业跟不定业是说什么呢?前面我们讲这个业有两种:第一个是讲到它善恶的性质;...他方世界的菩萨,都尚且渴望往生极乐净土,何况我们这些业力凡夫。我何人哉!我们是...问: 弟子目前状态是这样的:说我信吧,却做不到通身靠倒,也做不到对尘世毫不留恋...如果我们就未来的因果报应而言,会把自己的快乐凌驾在别人的烦恼之上。损人利己是表...信因,在因地上修行要深切的相信:我们就是散乱称念弥陀名号,都能成为成就佛果的种...鬼傍生人天,各随其所应,等事心异故,许义非真实。 这一段是说明唯识无义的道理。...原文: 闻有贵恙,想日见痊愈矣。世间不明理之人,一有病,不是怨天尤人,便是求神...占察与世间算卦的不同算命的一般不给出家人算,因为修行可以改变命运,这里地藏菩萨...业果的轻重有三段:第一个,约心;第二个,约境;第三个,约相续。 我们讲到第二个...问: 心情起伏不定,如容易生气、冲动,面对这样的情绪不稳定,如何化解呢?佛教徒...我们了解净土总要,首先要了解净土是怎么生起来的,秽土是怎么样的缘起。这里的净土...我们想背四十八大愿都很困难。有的人出家多年,背个《楞严咒》,也背不下来。记忆力...用修行和懈怠的苦乐来比较,来警策我们要精进办道。修行是逆烦恼而动,它当然在一般...五、加行故重谓或已杀生,或正或当,具欢喜心具踊跃心。或有自作,或复劝他,于彼所...余前至南京及湖南、湖北讲经时,闻有密宗传法法师每每劝人修习密宗,不必茹素,以持...信愿行三资粮中,愿是一个中间环节。当这种强烈的愿望,这种欣求心、厌离心真正生起...说到持名念佛,由于每个人的根性或者与这个法的缘分有浅有深,念起来的时候,有一些...佛法并不是盲目的信仰,而是符合因果法则的真理,既然能得到自在的果地,必有其自在...最严重的是第三种,邪执故重。所有业里心力强,没有对治,都还算是中品,最严重的就...问: 遇到道教的塑像、儒家的大德、道教的先辈时,如果仅仅是出于礼节表示一下恭敬...寿者,福之本也。福者,慧之基也。念念思警策者,慧之萌,而福与寿之源也。 故曰常...我们的生命体,它是会生灭变异的,它是诸行无常的,你现在的身心状态,你不可能经常...念诵地藏菩萨,绝不会堕入三途,不过轮转要经过多一点。不论《地藏经》、《占察经》...你拜头一天,没离开;拜第二天,最多七天,这些灾难都能离开了。你经过一个七,绝对...一九四零年,我们也是打佛七,慈舟老法师打佛七开示:念佛,应该觉照。我们念佛的人...空性的智慧,它是一心三观的前方便。一个人没有经过空性智慧的教育,你很难悟入一心...在佛家中,有字数最少的一本经。它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 《心...《法苑珠林》里面记载。隋朝,有一家姓皇甫的,这家兄弟有四人。老二有点不务正业,...感应道交的特点在善导大师的著作里面及实践中比比皆是,比如我们现在讨论的《观经四...问: 我打坐,观察身体内自然气息的运转,但是我不持佛号,不持咒,不随息,行吗?...后得无分别智有五种,谓通达、随念、安立、和合、如意思择差别故。 后得智有五种,...问:在戒律中,佛陀说:你们若不互相看视病人,那么谁应当来做这件事呢? 答:故律...九、悔所损业;十、对治所损业。 前面的八个是就着造业当时的心态来安立不增长业。...
问: 我的丈夫对我信佛不太理解,以为佛教是烧香磕头等一些愚昧的事情。我怎样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