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今天我们开始《妙法莲华经》,那是第四讲了,讲到我看多少页来了,该第八页了,好,才第八页,这一点就过去了。好,上次我们讲到这个渐顿,这里有个问答,问答在天台宗这里经常叫料简。料简,料,料理的那个料;简,简单的那个简。实际上就是个问答,通过问答把大家对于这个经典教义的这些疑惑进行消除。这就问了,【云何相资】,就是说渐教与顿教之间云何相资,前面不是说渐顿相资吗?哦,还没到这里来吧,应该是上面这一问,哎呀,这里一晃一晃,刚才给我点的,我看,应该是到这里来了,我这一看就以为云何相资了,应该是上面这一问,大家看看,云云这里开始,这一段开始。
【问既以五味分别。那同称渐】,应该是这个问话。上面是以五味来判释如来的一代时教,五味大家很熟悉了,五个时间阶段,分别对应五种味道,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槃五个时间,分别对应乳、酪、生酥、熟酥、醍醐,这五种味道。以五味来分别如来的叫五时教,五个时间阶段的不同的教法。那同称渐,这个那同称渐的话,并不是把这五个时间的所有教法,五味法,全部都称为渐法,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把中间的这三个时间,三种味道,阿含、方等、般若都称为叫渐教。阿含、方等、般若也就是从乳出酪,酪、生酥、熟酥这三个味道,乳不包括啊,酪、生酥、熟酥这把三种味道都称为渐教。
为什么把它们都称为渐教呢,这里就回答说,【答。约渐得明五味耳】。把它们称为渐教,从这个渐的方面才能说明这五种味道的不同。有什么不同呢?我们看看。
【又若小不闻大。大一向是顿】,小不闻大是什么,小乘的根机闻不了大法。那么大教、大乘的这种佛法,它一向就是顿法,它就不叫渐,它不是渐教,它是顿教。这说的什么意思呢,实际上我跟大家说一下,如果大家不听我讲,这东西肯定看不出来,你去找参考书都没用,参考书上都没说出来,我自己琢磨出来的,版权暂时归我所有。当然其他地方有没说到,我不知道,反正我所看到的没有。这说的是华严时,乳味。大家看一下,小不闻大,佛刚开始成道说《华严经》,小乘人二乘人如聋若哑,听不懂啊,那你这个华严是属于顿教,你顿就是顿,我们小,跟我们没什么关系,我们听不懂,是不是啊?大一向是顿,大跟小之间没有任何的什么呢,相互之间的相辅相成,没有任何的帮助,对小乘人没有任何帮助。
好,然后再看下面,大家就可以依此类推,我们把第一个给大家说出来,后面大家就会用了。第二句话,【若大不用小。小一向是渐】,这什么意思呢?第二个时间,阿含时,你一直就是说的小乘法,就是阿含嘛,三藏教嘛,小乘的佛法。你中间从来就不用大,从来不说大乘,那么它小永远就是渐,它小就变不了,渐就变不了顿,知道吗?渐跟顿之间就没有任何的呼应、相关,这说的是第二个时,阿含时。
然后再往下,【若以大破小。是渐顿并陈】,这说的哪个时啊?大家就知道了,哪个时?方等时。方等是大乘也说,小乘也说,大小同时说,四教并谈,藏、通、别、圆四教并谈,有大乘,有小乘。但是呢,它是以大乘来破小乘,虽然说了小乘法,最终告诉你,大家不能光学小乘啊,我的本意是让大家回小向大,以大乘来破除小的,叫什么弹偏斥小,叹大褒圆。弹偏,学偏了不行,要学圆教;学小的,呵斥,不行,要什么呢,赞叹大乘教。所以是以大乘来破除小乘,虽然大小并谈,但最终佛的本意是要你们回小向大,放弃学小乘,回向菩提心,学大乘教,这是渐顿并陈。渐顿并陈那就好办了,渐和顿之间就有什么呢,相关,就有个过渡了。那要么你干脆就一直说顿教,一直说渐教,那渐顿之间没有任何相关。有渐有顿,但是呢从渐慢慢地引入到顿,从小慢慢地引入到大,这就是佛说法的一种方便善巧,这是第三个,叫什么呢,方等时。
再往下,【若带小明大。是渐顿相资】。这里说的相资,这什么意思呢,说的哪个时间,大家都会看,都很聪明啊,般若时。依此类推它按照顺序排列的,带小明大什么意思呢?实际上就说,在般若时里面基本上都是说大乘法,基本上就不说三藏法,不说三藏法。所以它是什么带小明大,实际上这个什么,用带小明大,实际上这种说法还不是特别的严谨。如果按照天台宗真正判教叫什么,带半明满。带半明满,满是圆满的,除了圆教是圆满的之外,其他统统都不属于真正的圆满教。所以大乘教里面也有权教,有实教,只有大乘的实教才是满字教,大乘的权教对于满字教来说,它就属于半字教。只说一半,不完整,不全面,不圆满,所以它跟我们普通人认为的小乘大乘还不完全一样呢。所以说是渐顿相资,哪怕你是什么呢,般若时说三教,说哪三教啊?以前说过的,哪三种教,般若时,通、别、圆。通和别相对于圆来说都属于渐,只有圆教才是真正的顿,所以叫渐顿相资。带小明大也是,如果是说通和别相对与圆教来说,它只能算是小。当然它跟这个三藏教的那个小,还不一样。如果它相对于三藏教来说,通教和别教又是属于大。所以这说的是什么呢,第四个,般若时。渐顿相资。渐能够资顿。顿也能够资渐。相互之间相互帮助,能够这样子的。
【若会小归大。是渐顿泯合】,你看,这毫无疑问,这什么,说的法华涅槃时。第五个时间,最后的醍醐味。会小归大,会三归一,开权显实。把所有的前面的三种方便教,藏,通,别全部都归入大乘的圆教。既然是归入大乘圆教,好了,渐教变成顿教了。所以说渐顿俱泯。大家听明白什么意思吗?渐教已经变成圆教了,因为经过开权之后,权已经会于实了。那么权教就不存在了,渐教也不存在了,只剩下圆教。所以渐就泯掉了。渐泯掉了,那么好,顿教存不存在呢?也就不存在了。没有渐,哪来的顿呢?所以顿最终发现,它也不存在,它也无法建立。渐和顿是相待而说的。有渐方有顿,有顿方有渐。没有渐哪里说什么顿呢?渐不成立了,渐已经泯灭了,那么顿也就没有存在的任何必要了。不是说它必要不必要,它本身就不存在了。所以说渐顿相合之后,融合在一体之后,就分不出谁是顿谁是渐。到底是你呢?还是我呢?所有的众生都融为一体的时候,你说这是张三?这是李四?实际上就一个人。又不是张三,又不是李四,都是大家所有的总和。就没有分别,再分成两个。所有的众生里,你是一个身体,他一个身体,大家都一个身体,一个法身嘛。
打个比方,就像我们说的,所有佛的法性身都是一样的。他成佛之后,我们刚刚念名字,这叫阿弥陀佛,这叫释迦牟尼佛。从法身来说,哪有什么释迦牟尼佛,哪有什么阿弥陀佛的区别。那都是个名字,法身都是一样的。但是如果从报身和应化身,那就还是有差别了。那你就是你的,他就是他的,个个又不同。所以大家是要学,明白吗?实际上佛说的这些法,它都是有一个什么呢,次第。为什么要说这个,为什么这个时间要转成说那种法。都是对应不同的时机、不同根机的众生。然后在法上面要巧作方便,施设这些法药。施设法药最终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让大家最终都什么,成佛,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但是大家如果真正成佛之后,这法也就无法可说了,没必要了。还说什么呢。佛该做的就做完了,你该吃完药,你已经去掉病了,已经健康了,佛还需要给你开药吗?哎呀,我吃惯了,上瘾。佛开的药就是好,我病好了,我也得吃。这就是说明你还没治好,还没治好呗。那佛给你开的法药吃成这个样子,那要么就是佛的这个水平不太高,要么你就是不太会吃,瞎吃药,无非就是这两种结果,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最终说,渐顿俱泯,实际上就说法无所用了,没必要了。你已经成佛了,你已经佛法全部都已经悟得、证得。佛法对你来说,已经了然于胸,你唯一需要做的是什么,用这些佛法去度众生了。并不是说没有用了。有些人说,哎呀,我该成就的成就了,没事做了,无所事事了。不是这样,度众生啊。你不要以为你好像就没事做了,怕你没事做,让你度众生去吧。当然也不是这个意思了,佛本来愿就是发愿度众生的嘛。
【故无量义云。渐顿二法。三道四果。不合。今时则合。即此义也】。《无量义经》说,渐顿这两种法门,这两种教法,在三道和四果,它是不合的。今时则合,就到了现在法华会上,它就合在一起了,就说的这个意思。原来是不合,现在合了。佛教不是讲和合嘛,要讲融合嘛。你要把这东西都得学贯通了,都得融合在一起,不能你是你,我是我,有大有小,有偏有圆,有顿有渐,有高有低,麻烦了,太麻烦了。渐顿二法不用说了,这是判教。我们叫什么呢,化仪四教:顿、渐、秘密、不定。后面还会说不定和秘密,大家待会儿可以看。前面说的五味教是五时教,从时间的顺序来判教。这个化仪四教是从施设的这个药方来判教。
三道四果,什么是三道啊?哪三道?地狱,恶鬼,畜生啊?是这三道吗?哪三道?问问大家啊。声闻,还有什么,缘觉,菩萨。对,三道这里说的就是三乘,大家把它改个名字就完事了,好不好?不然你还以为是惑、业、苦三道,地狱、恶鬼、畜生三道。麻烦了。三乘,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三乘人他是达不到像佛教,这个圆教这么高的阶段,所以他是不合。
四果是哪四果呢?再加上佛。声闻,缘觉,菩萨,佛,四种果。他都没办法把渐顿二法加以融合。到了法华会上,佛把这个意思给大家进行开显之后,开权显实,才真正把这三乘四果融合在一起了。虽然表面上看,他们是有差别的,是有次第的。但是一开之后,声闻、缘觉、菩萨最终都归于一佛道。你看,声闻也成佛了,缘觉也成佛了,菩萨也都成佛了,统统是成佛了。那么声闻、缘觉、菩萨就成了佛。渐就成了顿了,所以渐就不存在了,就这个意思。就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只有一乘佛法,其他的二法三法都没有,统统不在,不存在了。
【问。云何相资】,它们渐顿之间怎么去相资的呢?好,【答。小闻于大。耻小而慕大。是为顿资小】。就小乘人闻于大乘法,然后以小乘为耻,仰慕大乘。然后他就会回小向大,他就放弃了。哦,原来学了这个小乘法还不圆满,还不足够。佛说这样不行,还要赶紧去学大乘法。大乘法更加的什么呢,殊胜,更加圆满。这就是以顿来资小。实际上就是以大来资小,以顿来资渐,这个意思。
【佛命善吉转教。大益菩萨】。实际上前面这一句说的是什么时,大家就不用说了,前面应该都知道了。说哪个时啊?小闻于大。耻小而慕大。是为顿资小。哪个时?阿含时?哪个时啊?声音大点,方等时,主要说的就是方等时。
我们再看,【佛命善吉转教。大益菩萨。是为渐资顿】。佛命令,善吉来转教,什么叫做转教呢?就是佛已经把前面的这个大乘的教法,给大家说了一遍。然后后面呢,又让这个善吉来重新再给大家说,就有点像是复讲一样的。再转一遍,这叫做转教。善吉是谁啊?谁是善吉啊?文殊(众答),文殊是妙吉,好不好?妙吉祥。文殊,这,有没有知道善吉是谁的,应该曾经看过,但大家不一定熟,善吉就是须菩提。须菩提是梵音,翻译成汉文、中文的意思就是善吉。我们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里面就须菩提、须菩提,知道吗?佛跟须菩提之间,相互之间老是问答,须菩提是不是这样啊?须菩提说,不也,否也,世尊,不也,世尊,反正就是这样,相互之间老是这样。就是须菩提在《金刚经》里面他是属于当机众,他具备这个因缘和这个资格来跟佛相互之间对答。所以你看,他问的也好,他回答的也好,都不犯什么错误。不会说,佛问须菩提怎么怎么样,须菩提回答完了。嗯,你这样是不对的,你须菩提,你答错了,没有这样的。他一答肯定都是对。
所以说这是为什么以渐资顿,本来是说菩萨利益大乘的,《金刚经》啊,当然不仅仅《金刚经》,其他的般若经典里他都参与,因为他是解空第一嘛,须菩提。他是以渐资顿,他是属于声闻啊,但他表面上是声闻,实际上已经不是声闻地位了,看到他是小乘的声闻,但是他反过来以渐资顿。他可以帮助这些大乘的菩萨,让他们获得对于佛法的一种认知,大乘的一种认知,所以说是以渐来资顿。所以有时候你别看,光是大可以资小,顿可以资渐,不对,渐有时候也可以资顿。所以为什么在方等的时候、在般若的时候,为什么有时候还得说这个小乘或者说渐教呢?必须还得说,你光说顿教,大家也没办法,根机不成熟啊。
就像我们打个比方:我们修行一样的,每个人修行哪这么容易。啊,一皈依,你以为你就成了真正佛子,好像多清净样的,差得远呢。刚入门,刚挂了个号,你到医院去挂号,挂了个号。我是病人,人家给我看病了。哎呀,我很高兴,人家不丢弃我,人家医生愿意给我看,挂上号了。还没看你到底多少病呢,还没给你开药方呢,还没熬药,还没吃药呢?吃了药之后到底效果怎么样,还搞不清楚呢。所以说这里面还经过很长很长的时间。就说你老毛病老是复发,老病会复发的,习气太多,所以有时候还得吃点渐教,来点方便的。你直接来顿教,给你说《华严》,给你说《法华》,你受不了。
所以我们看,我们经常学佛的人,经常就出现这个毛病。以为,哎呀,我是佛子,我要对自己要求很高,要发菩提心,我要向佛学习。我任何时候起心动念都要跟菩萨一样的慈悲智慧,不能起凡夫心,一起凡夫心自己都没办法去原谅自己。但你不知道自己无量劫以来就造业的一个凡夫,业障得多重呀。你世间吸个烟,你要戒烟,上瘾了,你说一下就不吸了?那你这得多难受啊。你要是吸毒,中了毒瘾,你说一下我就不吃了。我用非常强大的这个意志力,我去克服,弄得不好人都得死。那我们学佛实际上是一回事,我告诉你。
大家这个贪嗔痴这个毒啊,非常非常的深,你别说渐教还得修,你世间法有些东西都放不下。不要吃了,不要喝了,原来一年能挣一百万,我现在我不挣了,我工作都不要了,我专业学佛,我属于专业学佛居士。也不出家,出家也未必就需要你。说句实话,因缘不成熟啊,那人家也不一定想出家。好,啥世间事都不干了。当然想法很好,但说句实话,你突然来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你转得了吗?受不了。刚开始精进、努力啊,对自己非常的苛刻呀,后来,好,习气一复发,麻烦了,受不了,退心了,怀疑了,甚至对佛法产生诽谤都有可能。呀,不是这样的,原来说这个药包治百病,但怎么到我这里就治不了呢。你不知道你的病情有多复杂啊。
所以说有时候,为什么我上次跟大家讲,就像治水一样的,你光堵也不行,光疏散也不行,又要堵,又要疏散。堵的话是用佛法来对治你,它是相互之间一个斗争,是矛盾的;疏散的话,有时候就是说稍微适当地放松一下自己,因为你的习气很大,你不给它疏导的话,它一下会把这个堤给冲垮。老堵你堵不了,你没这么大力量,你肯定没办法跟这个洪水猛兽抗争,这洪水太大,你堵,堵不了,放一放吧,给它更大的空间,但是不像以前这么肆意泛滥就行。然后呢,慢慢地再堵,知道吗?边退边战,不要直面去交锋,直面交锋你没这个本事。把敌人的兵力分散,就跟我们抗日战争是一样的。有人说,哎呀,东三省,当然那时候是故意的,算是投降主义,直接退让,就送给人家了。你真要跟人家打,肯定打不过,我拼死,正规军全部上,大会战,把所有的宝全部押上,兵力全压上,那就全完了。就在那块土地上大家都集中兵力,最终你肯定斗不过人家,你力量跟人家还是比较悬殊,你人多有什么用啊?兵力不强啊,战力不强啊。干脆把他放进来,当然也不是故意放啊,慢慢地放,不是溃退、溃败,他面积大了,他兵力分散了,然后你再去跟他拼,那就好办了嘛。学佛也要学会这些,知道吗。
我们经常学佛,看到很多人都比较傻、特笨、特愚蠢,当然我也包括在此列,慢慢自己总结这些经验,自己对自己傻还行了,对别人也是一样的。你学佛的人怎么能说这种话?你学佛的人怎么能干那种事?你还是不是佛教徒?动不动就以佛法的标签给别人乱贴。说得不好听一点,就像我们属于文革的残毒啊,没事给别人戴大帽子、写大字报,这一点很糟糕。你看还皈依佛,学了好几年了,还是这样子,哎呀,简直就是我们佛门的这种羞辱、败类,怎么怎么着。你也不看看你自己,你有资格去给别人评判吗?给别人下这个结论吗?去说这种话吗?本身就是错的。说句实话谁不是从三恶道里面出来,谁不现在都在六道里面混啊!你三善道又怎么样,你个人道,人毛病多得很,你一不小心随时都跌到三恶道里面去。你刚刚从这个牢狱里面,被禁锢的地方刚刚释放出来,你还没休养生息呢,你说你赶紧成佛吧,一下就赶紧走吧。你想走,想是想走,走得了吗?有那么容易走吗?你总得给别人时间嘛,给别人更多的因缘嘛。
所以大家注意了啊,以渐资顿,世间的善法有时候也不能完全不去修。正常的、积极的、健康的一些事情,不能完全放弃。我纯粹就喝法药,其他的世间的药不喝了,世间的事我都不干了,我没兴趣,我就一心向佛。关键你能一心吗?你心一不了,从你自己的善根来说你不具足,从你外在的因缘来说,没有外在环境的配合。福德智慧都不够,走到半路上,中路就什么呢,夭折了。基本上都属于这样子。一夭折还不如人家慢慢地修呢,完蛋了。这一完蛋,我告诉你,要么破戒,要么破见,一下就堕落,基本上堕落地狱的多。堕到地狱里面那就长期地慢慢在里面混吧,一时半会儿出不来。出来之后,你天天都是在地狱跟这些极恶的人处在一起,你说又染了多少习气,天天都在那里受刑,你想想,哎呀,心里极其的扭曲、难受。老被别人一吹又活了,一刀又砍下去又死了。怀着多大的不平的心呀、仇恨的心呀!你说回到人道来,这些基因带过来,这些种子带过来,你做人也不好做了,说句实话。
所以说这些恶习力量很大,你要变成个善人,除非你过去有坚强的、非常大的一个善种、善根,它突然一下能够冲破过去的这些恶习的重重障碍,你才可能在某一个很短的时间阶段上升,做人或者升天,这个时间是极其短暂的,在下面的时间是极其漫长的,就这么回事。如果不是这种比例,你想想,如果是善道容易,恶道反而待的时间短,难的话,那你早就已经成就了。也就不要靠佛来解救你了。就是因为你是往下容易,往上难,都是这样子,你要往更高的上面就更难了。想你好不容易来人道混混,都已经是百千万劫难遭遇的人身了。听闻佛法也是,你说我一下就悟得佛法,我一下得道,那就胡思乱想,那就异想天开吧。不说这些了。
【如前分别。但约显露】,前面都说的是显露,不管是渐教也好,顿教也好,前面五味教也好,都是从显露来说的,都是明明白白给大家说出来,这是渐教啊,这是顿教啊,这是华严,这是阿含,这是什么什么五时,五味啊,【明渐顿五味之相】。给大家说出来了。
【若论不定。义则不然】,仅仅就是以为显露,就这么简单吗?有时候不是显露的,有时候不是这么明明白白给大家说清楚的。不定教,就是佛法,佛的这个善巧方便啊、神通啊、智慧不可思议。
【虽高山顿说。不动寂场。而游化鹿苑】,高山顿说什么意思呢,说《华严经》呗,说华严顿教啊。日出先照高山嘛,不动寂场,寂灭场,就是佛成道的地方。他不从成道的这个寂灭场出来,自然而然就能分身到鹿野苑去什么呢,游化众生,教化这些声闻弟子。前面是属于顿教,游化鹿苑说的是什么教啊,阿含教,属于渐教,这就不定了。你看,大家以为,是不是就在这个说华严的时候,就仅仅说华严,就没有说阿含啊?NO,不是这样子的。佛的神通、佛的威德不可思议,同时在说这个时候,不妨他分身到其他地方说其他的教了。
【虽说四谛生灭】,再往下,【而不妨不生不灭】。你看,虽然说鹿野苑,比如阿含教是说生灭教,属于三藏教,但是不妨他同时又可以到其他地方说什么呢,不生不灭。甚至就在这个地方同时说也可以,也不是,异地亦说,同地亦说,这就叫不定。就同一个地方,你看他好像是在说这个教,不一定,他同时也在说其他的教,其他不同根机的众生听到的就是渐教,根机高的众生听到的都是顿教,这就属于不定啊。
【虽为菩萨说佛境界。而有二乘智断。虽五人证果。不妨八万诸天获无生忍】。你看,这都说了,这实际上引经据典,都是这样的。跟菩萨说佛的境界,说大乘的圆教,但是同时也有二乘人能够获得利益,二乘智断。虽然五人证果,五人是什么,就是鹿野苑,五比丘呗,证得果位,但是也不妨八万诸天获无生忍。无生忍这是大乘佛法,你不要以为就仅仅是五个人在这听,只有这五个人听得到这种利益,只是得到小乘法的利益、渐教的利益。不对,同时还有八万这些天众也在来听法,他们得到的是无生法忍,可不是证得小乘的阿罗汉果之类的。
所以,【当知即顿而渐。即渐而顿】,这个什么意思呢?就是渐中有顿,顿中有渐,在说渐教的时候可以说顿教,在说顿教的时候同时也可以说渐教。不要以为渐教仅仅就是渐教,顿教就仅仅是顿教这么简单。大家明白什么意思吗?实际上这很容易理解的。打个比方,我们做个非常浅显的例子。六道众生,品类不同,但是拿我们人来说,人有人中之人,人有人中之天,明白什么意思吗?如果你把自己这个人的本分做好了,你就算是人中之人。但是你比一般的人做得更高,你相当于天的一个修为的话,你虽然在人,相当于人中之天人。但是你这个作恶那就不用说了,人中的畜生也多啊。人中恶鬼,人中地狱嘛。所以你不要仅仅以为人就是人,错了,人不仅仅是人呢,你现在是人,你现在所做的是不是合人的标准呢?不一定啊,就看你做的是什么。你现在所做的就决定你未来是怎么一个走向。你不永远是人,不仅仅只是人,人也不仅仅会做人事,人还会做很多事啊。可不是这样子的嘛,渐教不仅仅是渐教,渐中有顿,顿教也不仅仅是顿教,顿中有时候有渐。那佛说法更是这样,随意自在,你说一法就只当一法来用啊?哪这么简单啊,纯粹就说一法,或者怎么说,不可能的。
你看,【大经云。或时说深。或时说浅。应问即遮。应遮即问。一时一说一念之中。备有不定】。大经云,或时说深,有时候说深法,有时候说浅法。佛就是随意,他在不定之中,哪怕是不同的众生,他是说的不定法,哪怕是同一类的众生,有时候也说的是不定法,明白吗?等于开个药方一样的,你光开开这个药不行,还得有其他药的配合。你光吃醍醐啊,吃久了你受不了,给你再吃点什么,生酥熟酥的,再喝点牛奶,乳之类的,乳酪之类的,哎,还是这个更舒服。天天就吃一样的,你胃口还真受不了,你没这么好的胃口。所以说大家就知道,应问即遮,应遮即问。有时候应问的时候,比如说该问,是不是佛就一定回答,不一定哦。佛就不回答了,有些人问,佛默然不说,默然不答,有的时候别人不问,佛反而什么呢,主动地给大家回答,问答。他就看机缘,知道吗?当然这里面还不仅仅是这个意思,就说有时候应该跟大家说顿的时候,不说了,说渐了,有的时候该说渐的时候,说的时候不说了,说顿了。
打个比方,就像我说法,就得照顾全面啊,主要让大家大多数都得听懂。当然有时候说得太浅了,就简单地释文解字,或者来个什么简单的解释,我们有很多其他的讲经的这些录像啊,视频啊,包括这些书籍都有。但说得太简单浅显的话就没什么意思了,你只是照顾那一部分人的需要,所以我必须还把它基本的一些道理用《法华玄义》做一个底本,为什么?学习的一个资料,它是基本上的把这个佛法,《法华经》的这些内容都挖掘出来了,它是解释《法华经》所有的论点里面讲得最好的,代表我们中国对《法华经》的解读的最高水平。我不能说让大家放弃这个深入经藏、得到更高智慧的这个机会啊。所以说,又得说深一点,但是更多的时候可能是说浅。
当然大家可以夸奖我一下,什么深入浅出,实际上达不到,或深或浅都得顾及到,那佛说法实际上也是这样的。浅就永远浅,那大家没办法提高;深一直深,那这些普通的人他怎么去悟入呢。他没办法去普摄三根,普被三根,所以这些地方大家都得好好去想。那当然肯定,即使我这样说,大家实际上也有反馈,哎呀,法师你讲是讲得好,道理讲得深,我们确实也一时消化不了,我说消化不了正常,你一堂课你就消化得了,你也太把《法华玄义》当作儿戏了,哪这么容易的呢,可不是这么容易的。你看我学了,当然我也没学多长时间啊。就这么学,很多东西实际上也不一定搞得透,就那么回事。也跟大家讲过,大家估计,当然有个别比较杰出的人,可能比我智慧更高,学一遍可能就够了。但是一般不太会遇到这样的事,且得学呢。你学完之后,你过些天你再看,又不一样,又有新的发现,又有新的体会。
一时一说一念之中,备有不定。一时之中,不是说一个法,一说之中,也可能说的不同的内容。一念之中,可能也是有什么呢,有顿有渐。老是在不停的变化之中,你不要以为一个时间就说的这个东西,说的一个法会,就是说的这个法。一念大家都是同样的念头,都在想这个事,不是这样子。备有不定,都有什么呢,不定这么一种情况存在。
【不同旧义。专判一部】,就不同以前的其他的一些法师,或者一些宗派判这些教,认为说,这个教就是这个教,专判一部,它就这个内容,铁板一块。不是这样子,所以为什么天台宗它这个圆融就做得好,它有别、有通。别的话,是相互之间有不同的地方,专判一部,你这一部是有自己的特点。但是它也不否定你这部之中有其他部的一些内容,相互之间又是相通的,这才是它一种,我们说的一种智慧所在。
【味味中悉如此】,这是什么意思呢?乳、酪、一直到醍醐,五味各有不同,这是基本的一个概念,这不能否认。但是你以为这个五种味完全就截然不同,没有任何相通的地方?错了。味味之中,一味之中又有其他的四味,就是一味又具五味,五味就成五五二十五味,明白吗?它都是一脉相承的,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生酥再出熟酥,熟酥最终再提炼变成醍醐,最上的味道。但最终它实际上的本质不都是一样的吗?只是这个味道可能更纯一点,这个味道更好一点,都是从牛出来的,明白吗?从牛出乳啊,明白吗?这个牛是谁啊?牛就是指的佛,我告诉你,这里用个比喻啊。佛给我们说佛法,等于从牛出乳,从乳里面再慢慢提炼,一个味道比一个味道好。酪、生酥、熟酥一直到醍醐。没有佛,没有这个牛,你们吃啥啊?说句实话。
【此乃显露不定】,就是这个不定说的是显露不定,很明显的,大家都知道的。它们中间不会有决定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说这个时候,同时又说其他的,这个时间可能又说其他的,都有这样。还有一种叫秘密不定,秘密不定实际上叫秘密教。所以顿、渐、不定、秘密,不定教实际上叫显露不定教,秘密叫秘密不定教。就分别把它简单了,中国人喜欢简单,把显露不定,把这个显露两个字去掉了,就叫不定教;把秘密呢,又把这个不定教给去掉了,叫秘密教,所以显露秘密不定。【秘密不定。其义不然】,就是其义跟显露不定呢,它的意思又不完全一样。
【如来于法得最自在。若智若机。若时若处。三密四门。无妨无碍】。就是如来于佛法,对于佛法是得到最自在的这么一个人。若智若机。他的智慧也好,他对于这个根机的这种鉴定也好,鉴察也好,时间、处所他都自在无碍。三密四门是什么意思啊?什么是三密啊?身、语、意三密。为什么叫秘密呢?就是佛的这个身语意三业不是众生所能够思议的,所能够完全理解的。我们身语意三业叫三业,身语意,造作叫三业,佛的身语意就叫做三密,知道吗?我们是在造业,有业就有果。佛叫三密,你看他也在说话,你看他也在吃饭,你看他好像也在动念,实际上跟我们所想的不一样,你根本就猜不透,不知道。四门,哪四门啊?眼耳鼻舌啊?那叫六根之四根,眼耳鼻舌身意,四门哪四门?大家有知道的吗?这个不说大家也搞不清楚,当然后面实际上说到了,大家如果往后面看,就可以看得到。
先不说吧,先往后看,【此座说顿。十方说渐说不定。顿座不闻十方。十方不闻顿座】。这是一句,十方,在十个方所都在说渐教,说不定教。此座,只有在此座是说顿教,在我们此时此刻,其他的所有地方都是说渐教和不定教。但是我们在此座听这个顿教的人呢,听不到其他十方说的这个渐教和不定教。但实际上都是同时说,你听到的就是自己这个位置的顿教,人家十方听到的是他们自己本身听到的渐教和不定教。相互之间你不知道我,我不知道你,这所以叫做秘密,互不相知,所以叫秘密。说的是不同的法,互不相知,这叫秘密不定。如果是说的不同的法,相互之间你也知道我听的是什么,我也知道你听的是什么,各自相知,这就叫什么?显露不定。互不相知叫秘密不定,他们差别就在这里。都是佛什么呢,说不同的法,各自听到的也是不同的法,但是互不相知,就是秘密不定;互相知道,那就叫显露不定。仅仅就这个差别。
反过来,【或十方说顿说不定。此座说渐。各各不相知闻。于此是显。于彼是密】。在十方说的是顿教和不定教,只有在此座,在我们此时此刻,在这个地方说的是渐教。各各不相知闻,在此座听渐教的人不知道十方说的是顿教和不定教,在十方听顿教和不定教的人也不知道我们此座说的是渐教。于此是显。于彼是密。就是我们自己对自己听到的东西是什么呢,是显,我们当然知道啊,我们听的就是什么呢,此座说的是渐。但是我们同时不知道十方说的是什么呢,顿和不定啊,所以说于彼是密。自己知道自己,别人也不知道你,别人知道别人自己,我们又不知道别人。所以这个密和显又是从这两方面说。对自己来说,当然我们知道我们自己听的是什么,这是显;对别人说的是什么,听的是什么,我们搞不清楚,这就是密。反过来别人也不知道我们,那是密;别人知道别人自己听的是什么,这是显。大家听明白没有?只知道自己所听的,不知道别人所听的。知道自己所听的,那当然对自己来说是显的,但是对于别人说就是密。但实际上这还是属于秘密教,就是我们说的各自不相知。你自己知道自己,这都不算数,这只是说句话而已。
好,再往下,【或为一人说顿。或为多人说渐。说不定。或为一人说渐。为多人说顿。各各不相知。互为显密】。你看,为一个人说顿教,为多人说渐教和不定教,反过来为一个人说渐教,为多人说顿教,就把这两个做个对调。但是不管怎么样一种形式,互不相知,互为显密。就跟前面这个意思一样的,这就不用说了,自知是显,不能知道别人这就是密,叫互为显密。对别人来说也是这样子的,他知道自己,但是他不知道你,知道自己那就算是显,不知道你的所听的东西那就叫密了。这是对一个人来说,实际上他说的是不同的一个概念。
大家看啊,十方,有时这些是一人,这里说一座,你看,【或一座默。十方说。十方默。一座说。或俱默。俱说。各各不相知。互为显密】。有时候说,有时候是默,不说;有时候是一座都说,有时候一座都不说。或说或默,反正佛都是自在地运用。有些人说,佛都不说法了,那对我们能有什么利益吗?不行,有时候还就得不说,不可说嘛,有时候是不可说啊,各各互不相知。
【虽复如此。未尽如来于法自在之力。但可智知。不可言辨】。即使是这样,我们把种种情况给大家做个介绍,于十方于此座,说顿说渐,说什么秘密,说什么不定,或说,又或不说,也没有真正把如来自在、于法自在的这种宣说的这种力量,把这种神力说出来,只可以智慧来知道,不可能用语言去把它说清楚、分辨清楚。
【虽复甚多】,虽然有种种不同的这种形式,但最终也不出这四个教。变来变去,它就是这四个东西在变化。顿、渐顿、不定、秘密,这叫化仪四教。就是佛为了度化众生,施设的种种教化的一种方式,我们叫做药方。都叫药方,但是不出这些药,就是开的不同的药方而已。药嘛,都是这几种药,反正变来变去的,这个多开点,那个少开点,开一味,开二味,开多味,就这样子。但根据每个人的病不一样。
【今法华】,现在最终做了个小总结吧,现在我们说《法华经》【是显露。非秘密】。你看,它是显露教,不是秘密教,大家各自相知,明明白白说出来,这就是圆教,大家也都知道是圆教。
【是渐顿。非渐渐】,这个要理解就难了。渐顿,什么叫做渐渐,渐教就是渐教,来个渐渐教,顿教就是顿教,还来个渐顿教,难道还有顿顿教吗?他说这个渐顿是什么意思呢?是开权显实,知道吗?权就属于渐;实,显实就属于顿,知道吗?所以为什么叫渐顿啊?开渐为顿,并不是说《法华经》里面就完全不涉及到渐教了,但是它能接引渐教进入顿教。这才是《法华经》了不起的地方,知道吗?我顿就一味是顿,永远就是顿,你们渐根本就掺和不进来,我也不屑于说你这些东西,你们就根本达不到这个层次。你们是渐教,你们是钝机,不是利根,你们永远都是钝根,没办法,不行。可以的!机缘成熟了,渐也能入顿,所以到法华会上,开权显实,会三归一。所有的渐教、所有的渐教的根机全部都汇入顿教,圆教,这才是法华了不起的地方,其他的经典没这个。
《华严经》也没有啊,我告诉你,《华严经》比《法华经》不如的地方就是这个地方。《华严经》也有圆教,但是《华严经》也有渐教,渐不通顿,顿不通渐,渐顿不相济,这就是《华严经》不足的地方,而《法华经》把这些东西全部给解决掉了。
大家要相信自己,虽然你前面在修行,功夫还日浅,还差得很远,但是我给你们授记,你们将来都能成佛。佛在《法华经》中这么说了,这不是我说的,这是《法华经》上佛说的,明白吗?就这个意思。一个是要确立大家,唯一学佛的目的,就是为了成佛。另外要相信自己,即使你自己现在离成佛很远,只要你确立成佛的目标之后,你必定能成佛。有早有晚没有关系,知道吧?成佛的最终这个果是确信不疑的。所以佛为了证明这个因果之间,它不会有任何的这种错乱,因赅果海,果彻因源,他就直接给大家授记了。
大家要相信自己,不要相信:啊,我是小乘人啊。哎呀,我是钝根的人,我没那么大的本事,没那么大的善根,我修不了这个东西。很多人就怯懦了,对自己怀疑,觉得自己根本就差得很远。不要这么想,虽然要谦虚,知道自己差得很远,也得抱定坚定的信心。只要假以,不是时日啊,假以无量劫、多少劫,总还是可以成就的。所以说它是渐顿,渐顿并不是说渐仅仅是渐,渐也变成顿了,由渐到顿,开渐为顿。经过开实之后,渐教也归入顿教了,方便就变成真实了。
非渐渐,前面的都叫渐渐,什么阿含啊,方等啊,般若啊,都是渐渐,一个是渐初,一个渐中,一个渐后。初、中、后,好像有些差别,但都属于渐教,渐初当然是最低级,属于什么呢?阿含,三藏教;渐中,中间,属于方等;渐后属于什么呢,般若。但是都没到最终成佛,没到法华,所以它还不够圆满,都通通属于渐渐,没有顿,渐中只有渐,渐还永远是渐,没有开渐为顿,所以它渐就变不了顿,叫渐渐。
那么有些人就在问了,那华严应该叫什么呢?华严是不是应该叫顿顿呢?华严也不能说是顿顿,华严这要我来理解,应该属于顿渐。我这个理解、我这个判断基本上,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啊,我也看过一些那个,应该用顿渐两个字比较合适。它看是顿,但是顿中之渐,明白吗?它应该没有经过开显,开权显实,所以它顿永远是顿,渐永远是渐,它这个顿还不够圆满,因为顿中没有渐,所以顿不能圆满了,知道吗?顿跟渐之间是有分别的,叫做二法,不是不二法。所以虽然看是顿,实际上是顿中之渐。明白我的意思吗?那有些人说,难道法华是渐中之顿。不是这意思啊。渐也变成顿了,顿还是顿,这样理解这个渐顿。
好,【是合。非不合】。大家都是和合的,都是融合的,不是不融合的。渐就是渐,顿就是顿。顿渐没有任何的关系,不是这样的。【是醍醐。非四味】,你看,不是其他的四味,非四味就不用说了,不是前面的这个乳、酪、生酥、熟酥,它完全是醍醐味。就是佛法之中的最顶级的味道,最高的佛法,最顶级的佛法了 。
【是定。非不定】。是决定说,而不是不定说。什么呢?就决定说的就是圆教,一乘之法。而不是说,哦,我说圆教的时候我来点其他的,顿、渐、秘密、不定,来点其他的藏、通、别,没有了。纯一法味,就是说的一乘之法,就是一味,醍醐味。所以这里就看出来,【如此分别此经。与众经相异也】,才看得出来《法华经》跟其他的经典不同的地方,也看出它超出其他诸经的地方。为什么成为经中之王。不给大家分析,你光知道经中之王,为什么称为经中之王,讲不出个所以然来,不懂其中的道理奥妙,这就看出来了。
好,【又异者】,你看,又跟其他的诸经不同的地方,继续接着说,【余教当机益物。不说如来施化之意。此经明佛设教元始。巧为众生作顿。渐。不定。显。密。种子。中间以顿渐五味。调伏长养而成熟之。又以顿渐五味。而度脱之。并脱并熟并种。番番不息。大势威猛。三世益物。具如信解品中说。与余经异也】。你看,为什么跟其他的经典有不同呢?其他经典教法都是当机益物,虽然也是对众生的根机说法,能够利益这些众生,让他们得到利益,但是没有说明如来施化的本意。如来教化众生,就是让众生最终成佛,唯一的一个目的,就是让众生成佛。而不是说四谛法,让你成了个声闻、阿罗汉;也不仅仅说十二因缘,就让你成个缘觉;也不仅仅说六度,让你当个菩萨。就最终让你究竟佛道,这才是佛说法的唯一的目的,施化的本意。但是其他的经典没有说到。他就就事论事,我说的这个法,我就让众生得到这个利益。但是之后,还有什么路要走的,最根本的目标是什么,没有说清楚。一般都不具备的。而《法华经》是什么,全观的整个佛法,全面地看待整个佛法,把整个佛法都跟你说清楚了。而且把最终的目标给你提出来了,佛的本意给你说出来了,这是佛化教的始终不始终啊,就这个意思。
好,巧为众生作顿、渐、秘密、不定,种子,善巧地为众生做种种种子,顿、渐、不定、显、密、种子。像我们现在,说句实话基本就属于种种子,知道吗?我们这个田之中啊,福田之中都没这些种子,现在都属于种种子。种了种子大家就不能着急啊,刚下种啊,有些种子都还没下呢,我告诉你。种子还不够啊,太少了,还没下呢,没下几个种子呢,就望着它开花结果。才下一颗种,两颗种,种子太少,不行啊,它是一个大的工程啊,就盼望着要成佛,没办法,你不读法华,你怎么知道啊,大言不惭。
我们现在都属于种种子,种子都差得很远。不然的话,说句实话,你们还来听我讲《法华经》干嘛,你直接上极乐世界,直接听释迦牟尼佛去讲,去他那法会上去听《法华经》,到我这里来,说句实话,肯定最多就是种个种子,这个种子还不一定是优良种子,说句实话。不是优良种子没办法啊,我这个种子公司也不是那么好,优质的,起码比没种子好啊。多少给你们卖一点吧,大家也不要嫌差,拿钱来就行,随便卖,都可以。起码有机会买到种子,不然都买不到啊,你想种种子,机会都没有了。如果你是真正要种的种子好,那当然肯定得亲自听佛说,他给你们种的种子得多好啊,多优良啊,多优质啊,以后开的花得多美啊,多璀璨啊。
然后大家一看,哎呀,一个个,有些人听经都不听的,道场也不去,寺院也不去,不亲近三宝,也不听师父讲经,一个人在家里瞎修、盲修。很精进啊,所谓的很虔诚,你自己怎么种啊,更没法种。你来这里种的种子都不怎么样,在家里种更没法种,你一个人,我有这么大的悟性,我有这么大善根,我一个人就成佛啦?那才奇怪了,是不是啊。想一想吧,大家想一想,你什么时候能够亲近无量诸佛,到诸佛世界,然后亲自听闻这些殊胜的法门,那你种的种子才差不多,把这个种子种全啦,给种好啦。你这一关都没过呢,你还想着其他后面的事,不可说啦。
好,这是属于这个根机刚刚结缘的众生,根机很浅的众生。然后种了种子之后,慢慢地中间这个时间就极其漫长了。中间以顿渐五味,还是前面的什么,华严一直到法华,五种味道,顿教,渐教。调伏长养而成熟之,慢慢地调伏,你的烦恼、习气得调伏吧,你的善根得长养吧,然后慢慢才能成熟啊。成熟的时间,调伏的时间特长。你什么都没调伏呢,前面都是种子,这时说了,种子都没种全,也不用说了。种几个种子,你看,习气,烦恼,谁克服掉了?贪嗔痴三毒之染,恶性不改,恶习不改,调伏都没调伏,怎么长养,你善根怎么长养出来啊。学佛学不进去,念经有口无心,打瞌睡、昏沉、散乱,障碍种种都出来了。身体的病也出了,心里的病也出了,一看别人就不高兴,别人都是来干扰我的,障碍我的,只能听我的,就执著一个我。善根没有长养,烦恼习气没有调伏,你怎么去成熟。你一个毛病都没改,你突然就成就啦,你就开悟,得道了,哎呦,那简直就互相矛盾嘛,这不是。明明在火坑里,你说我得清凉,你以为你是菩萨。不可能的事情,异想天开。
所以实际上我们要看一个人,自己自我衡量,或者衡量别人很容易的,看这个人是不是不愿意去真实地直面自己,知道吗。都不能理智地去自我观察,自欺欺人呗。哎呀,佛说啦,只要一加持、一念咒什么都解决啦,灭一切根本的重罪,灭多少亿劫的生死重罪,灭罪灭罪,那是秘密的灭罪,你这眼前的这些毛病没改,有什么用啊?那是佛的力量,佛的力量能不能在你身上发生作用,还看你是不是根机已经到了。你根机不到,没有用的,再念也没有用啊。他也不可能真正那个啦,灭罪啊,得道啊。哪这么容易,说得这么简单,没这么简单的啊。最终自己的问题要先解决,否则佛拿你也没办法,这是第二个阶段叫什么呢,成熟。
好,最后,又以顿渐五味。而度脱之。看众生已经成熟得差不多啦,根机已经熟啦,最后到解脱的时候啦,再给大家以这个顿渐五味,还是以这些东西,佛法,来度化,度脱他。所以说并脱并熟并种,就是天台叫什么:种熟脱。种种子,调熟,到最终解脱。那并熟并,就是同时的,同时都做这些事情,都不耽误。但对于不同的众生来说,众生我们就处于不同阶段,我们就属于被种种子的阶段,自己也得赶紧种,希望佛来给我们多种点善根,知道吗?广种福田啊,你看我们功德箱不都叫广种福田。你给你种福田,你不去种,你自己主观也不愿意种,别人客观的环境给你提供,已经条件因缘快到了,你也视而不见,心里也不发这个心,那怎么给你种,种不了。
后面熟也是,所以佛叫什么呢,未种者令种,种者令调熟,调熟者令解脱,知道吗?佛给所有的众生的利益都是一样的,不能说只让你成熟,就让你解脱,我就给他种点种子就行了。佛才没这个分别心。最终都让大家什么,并熟并脱并种。但是看你这个阶段,你现在处于第一个阶段,那就种种子呗,下种子。第二个阶段,慢慢去调伏、调熟。到最后才给你真正解脱。
所以佛,你说多不容易啊。番番不息,一次又一次地、一遍又一遍地,讲了无数次的《法华经》,来了无数次的娑婆世界乃至十方世界,就为了你们这帮众生。听一次不够,明白一点点;听二次,明白两点;三点四点,慢慢地积聚。乃无数次,番番不息,不停啊。众生不度尽,佛的事业就不停止啊。
大势威猛。三世益物。佛的大势力、佛的威势虽然威猛,三世益物,过去、现在、未来。所以在法华会上能够听释迦牟尼佛亲自宣讲《法华经》的他座下的这些弟子,不管是菩萨弟子,还是声闻、缘觉,乃至普通的天龙八部、这些凡夫,他们都是过去跟释迦牟尼佛有非常久远的一个因缘,才能同时在灵山会上、法华会上能够听《法华经》。实际上在之前,已经听过无数次了,很多人已经听过无数次了,当然也不是完全都一样。有些人听多一点,有些人可能就听得少一点,所以在法华会上也有不同根机的众生,有些人就解脱了,有些人慢慢成熟了。有些人可能刚刚种种子也不是时间太长,但即使不长比我们也长多了,比我们长得不是一丁半点啊。所以在信解品里面都说了这东西,《法华经》有个信解品,
【与余经异也】。那我们就知道,余经呢,那就不一样了,有些余经的话就只管种种子了,它哪里管什么调熟啊。种点种子吧,修点五戒十善,乃至修点什么四谛也可以。当然有些人悟道了,悟道了那也是悟的小乘,跟大乘还不沾边呢。跟大乘一看的话,还属于种种子阶段,离成熟还差得远,调熟那么一点点,那离真正调熟这个无明烦恼那差得太远了。有些就比较成熟,有些是最终解脱。像《华严》倒也有很多人解脱了,但是它没其他的一些东西,什么种啊、熟啊。它又说了,它不像《法华经》,把整个佛的教化众生,从始至终的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方式方法、善巧方便,包括最终的目的都给大家通通说出来,一目了然啊。我们对整个佛法,如来一代佛法,一代时教,乃至三世诸佛的教法无非如此。大家还是很幸福的嘛,明白吗?把佛教的家底都给你们亮出来了,大概给大家看看啊。
【又众经咸云。道树师实智始满。起道树始施权智】。在道树,道树是什么呢?佛得道的菩提树下。师,就是指本师释迦牟尼佛。佛的真实智慧,就是佛道的智慧才刚刚第一次的圆满。就是有些人认为佛第一次成佛,在2500多年以前在菩提树下是第一次成佛,然后呢从道树起,起道树开始给大家施权智去度化众生。错啦。今经,现在我们《法华经》给大家说出来,【明师之权实。在道树前】,什么才是权实,在道树前【久久已满】。在这次道树成佛之前,在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久远劫不可说不可说久远劫以前,早已经成佛了,并不是第一次成佛。什么在开始啊,久远劫以前,无量无数劫以前,这才是第一次,才是开始。而不是从这一次释迦牟尼佛2500多年以前,刚刚成佛才叫开始。
【诸经明二乘弟子。不得入实智。亦不能施权智】。诸经就是其他的经,说二乘的弟子不能入实智,二乘就是二乘,二乘跟菩萨、跟佛是有差别的,他不能入佛的真实之智。既然没有实智的话,就更没有佛的权智了。从实而施权知道吗?没有实智就不可能施权智。没有真实就没有方便,这从佛的角度来说。但是呢,其他的经就说,那二乘就是二乘,二乘怎么跟佛、跟菩萨相提并论呢?现在就不一样了。
【今经明弟子入实甚久。亦先解行权】,就说你不要看我这些座下的弟子好像是声闻阿罗汉,都是声闻乘、缘觉乘,可不是这样。哎呀,他们的来头可大啦。他们过去就已经发菩提心,有些早已经成就了菩提啦,成了佛了,他示现叫声闻弟子而已。但其他人以为,佛的弟子,声闻弟子就是声闻弟子,阿罗汉就是阿罗汉,他怎么可能是菩萨。大家也不知道他真实的身份,这就是给说出来了,人家早就成就了。到这一世是为了配合来帮助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然后示现为声闻弟子,所以他亦先解行权,早就已经解了实智了,也能行这权智来度化众生。自己已经解了实智,当然就能行权了,自己都不解实智你怎么行权啊?自己的问题都没解决,你怎么权巧去度化众生呢。
【又众经尚不论道树之前。师之与弟。近近权实。况复远远。今经明道树之前。权实长远。补处数世界不知。况其尘数】。这是一段,又其他的经典,众多的经典,尚且不去谈论在菩提树之前,师之与弟。就是师父与弟子,就是释迦牟尼佛与他的这些弟子们,近近的权实,何况是远远的权实呢。什么叫作近近?就是现在,包括现在以前的,只要不是最早大家已经成为师和弟的这么一种关系之前,都叫近近。何况远远,就是他们作为老师,作为弟子,也不仅仅是现在才刚刚开始,实际在久远劫以前,无量劫以前,就曾经是他们的老师,他们也曾经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关系太长太长,关系太铁了,知道嘛。这也讲关系学,在佛教叫因缘学,不叫作关系学,知道嘛。关系,我们属于不正常关系,佛教的因缘都是跟因果律完全遵循的,不能违背的。所以你结的缘不够多,你怎么能碰上释迦牟尼佛呢。人家生生世世以来就已经发愿要听闻佛,要依止做他的弟子,乃至最终要成佛道的时候,都要佛来帮他授记。我们现在没这个善根,所以我们碰不上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一出来,我们不知道到哪去,堕落到哪个地方去受苦去了。现在出来啦,可能大家跟我结了点缘,结的缘不够好。你看,结到我这个缘来了,在这里听听《法华经》,那能听到《法华经》也算不错啊。
所以说这东西就是这样,过去要结这些善缘,善缘要深厚,你才能永远不能离佛,也不会离佛。你想远离都离不了,他的缘就跟线一样把你拉过来了,你不去也不行啊。当然你自己主观也是极其愿意去的,明白吗?就怕你有时候有稍微有点点,信心可能差那么一点点,但是这个力量、这个缘还把你给牵过来了。大多数的时候可能你都是非常积极向上的,非常坚定的。所以大家不要担心,就知道这个很重要。你现在不努力,将来凭什么去听闻佛法?怎么去修证佛法?没有这些基础,没有这些资粮,资粮太少,说资粮太少有点俗。打个比方,人家要听个法会,我们是要卖票的,你发现人家卖票是100块钱,你只有50块钱,进不去,就这么简单,俗一点。就是你的善根不够,你想去听听不了,没机会。你还自己哎呦,怎么搞的,他们还有分别心不让我去。也不看看自己善根够不够,你就没这个缘听到这个法,就是这样子的。
【今经明道树之前权实长远】,什么是权?什么是实?佛在长远劫以前就已经成佛了,这些弟子们在长远劫以前,也就已经作为佛的弟子,也在听闻《法华》了。对这个权教实教早已经了然于胸了,但是今天又给大家重新再说出来。【补处数世界】,这是什么意思呢?况其尘数,就是佛到底时间有多长,最早成佛有多长,第一次成佛有多长,说不清楚,无量无数不可思议阿僧祇劫。简单可以这么说,我们叫做尘点劫。把五百万亿阿僧祇始,三千大千世界尽抹为尘,把这么多的世间,一个大千世界把它磨为尘,咱不说把一个房子磨为尘,就是弄成墨水一样的,然后点那么一点点,这个墨就相当于微尘那么小,不是我们蘸了很多的墨,一点点墨,再过五百万亿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过了这么多世界,才点一个点,这个点就相当于微尘这么大,你把前面这五百万亿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尽抹为尘。它得有多少尘土多少微尘,你想想,光我们这个房子,磨为尘都数不清楚了。五百万亿阿僧祇,还是三千大千世界,是吧,这个墨水得有多大,得有多多。过了这么多国土,才点一个尘,然后又过这么多国土,又点一个像微尘大的,一直把前面这墨,全部点完。哎呦喂,你得点到什么时候啊。当然有算数可以算出来,是吧,如果确实能够获得这个有多少点的话,把这个点数乘以五百万亿阿僧祇,每隔这么多,才点一个点嘛。然后最后把这些墨点完之后,点过墨的世界,和中间隔的这个所有的世界,又把它磨为尘,磨为微尘,是吧?得有多少尘?大家想想,这个尘数得有多少啊,算不出来了吧,更不得了。然后佛成佛以来,比这还要更加的长远,怎么想都想不到了,是吧。当然他是用这么一种方式,用一个故事来说,用一个比方来说。但实际上的话,我觉得这个东西可能还没办法真的说清楚,佛真正成佛,最早成佛到底有多远。所以说,【补处数世界不知】。这是补处数(shǔ,动词),不是数(shù,名词)啊,数(shǔ)世界不知。哪怕除了佛之外,补处菩萨要把这个世界有多少世界的数字,要数清楚都数不清楚,何况是把这个世界又磨为尘,他更数不清,不知道有多少尘点,多少点数,只有佛才知道。
【况其尘数】,是不是?世界都不知道,何况是把这些世界磨为微尘呢。所以说,【经云。昔所未曾说。今皆当得闻】,大家过去都没有听过的,现在大家都可以听到。【殷勤称赞。良有以也。当知此经。异诸教也】,就是过去从来都没有听到过的,今天终于听到了。就是比所有曾经听到过的,都要什么呢,要殊胜得多,今天终于有机会听到,这叫做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什么才叫做无上甚深微妙法?我们在讲所有的经典的时候都念这几句开经偈,但即使都可以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从理上讲,平等这个角度来说,都是无上甚深微妙法。但实际上法与法之间呢,还是有差别相的,有同还有异呢,知道吗。《法华经》、《涅槃经》,然后呢《华严经》,《华严经》勉勉强强吧,按我的说法,《法华经》是最高的,《涅槃经》也还可以了啊,这才是真正的无上甚深微妙法,没有比它更高的了,这才是无论从哪个角度,它都是站得住脚的,去看这个问题,看这个经典。大家累了吧,也中间没休息啊,不休息了啊,这一休息,好像显得这个时间就有一点乱啊,说吧。
下面我看第二个引证。前面是标章,这里是引证,是吧。标章讲完了,讲第二个引证。这里给大家讲七番共解了,还有五重各说,五重各说那就太多了,七番共解还简单一点,就前面开个头。这七番共解的第二个部分,叫引证。引种种证明,引经典、经论来证明。【如文殊答问偈云。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以是知今佛。欲说法华经】。这是四句偈,一个偈子。我曾经答问,答谁的问啊?这是答谁的问,大家知道吗?谁提出疑问来呢?文殊,这不是文殊答问。是谁提的问啊,谁啊,说大声一点,大家读过《法华经》的,可能有些经常还读的呢,弥勒菩萨提的问,可不是普通人能够提问的啊。弥勒提问,文殊菩萨来回答,答他的问的一个偈子。就说,哎呀,就说前面佛啊放光现瑞,知道吗?哎呀,示现种种神通、种种瑞相,然后其他在座的弟子都搞不清楚,哎呦,佛放这个光瑞,我们从来都没有见过,每次佛现的神通都不一样,知道吗?今天要跟大家说什么法了,搞不清楚。大家心中都存疑虑、疑问,然后他们就去问弥勒菩萨,弥勒菩萨你看你是上首,是吧,我们问问你,到底佛要说什么呢?弥勒菩萨也故作谦虚,他说,我也不知道啊,我也不知道,我搞不清楚,我从来也没见过,怎么办啊,我去问问文殊菩萨看看,他去问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呢,就回答,【我见灯明佛】,就是过去久远劫以前,有尊古佛叫灯明佛,曾经也现过这样的光,放过这样的瑞,跟现在释迦牟尼佛,现在要开讲法华时的时候,所放的这个光瑞是一样的,所以通过前面比较、对比,就知道,【以是知今佛。欲说法华经】。他跟过去灯明佛的时候,日月灯明王佛的时候,所现的瑞相是一样的。他那个时候,现这样的瑞相,是要讲《法华经》,那么现在释迦牟尼佛,肯定也是要讲《法华经》了。
他就回答,【何但二万亿。大通智胜。及五佛章中。三世佛说。皆名法华也】。何况是二万亿佛,乃至过去久远的大通智胜佛,是吧?三世诸佛所说,这经典都叫《法华经》,他们都是现这样的瑞,都是有这么一种过程,放光显瑞。这里五佛章中是什么意思呢?什么叫做五佛章?这个就不好弄了,你不看,不找点资料,什么叫做五佛,可不是我们现在的五方佛,不是五方佛啊,东方什么佛、西方什么佛,什么东方阿閦佛,南方什么宝生佛,不是这些。这个五方佛是什么呢?释迦佛,算是一佛,三世佛,算三佛,过去、现在、未来佛,乃至什么呢,一切诸佛,这就叫做五佛,都是要说《法华经》,要放光显瑞,都是这样的情形。
【文云。今佛放光明。助发实相义。又云。诸法实相义。已为汝等说。又云。无量众所尊为说实相印】。就是放这样的光明,肯定是说法华圆教,一乘圆教,助发实相义,为说实相印。就是要开示悟入什么,诸法实相,诸佛知见。
【此亦今古同以实相为体也】。不仅仅是现在释迦牟尼佛说《法华经》是以实相为体,过去所有的诸佛,三世诸佛,过去的不能算三世诸佛,过去的佛所说的《法华经》都是以实相为体。那未来的肯定也是这样了,不用说了。过去的,现在正在说的,未来将要说的,也是一回事。
【文云】,经文里面说,【佛当雨法雨。充足求道者。即是会三归一之法雨】。你看,佛当下这个大雨,下这个法雨,为了充足这些求道,让这些求道的人获得满足,获得佛法的滋润,即是会三归一之法雨。让三乘人,声闻、缘觉、菩萨最终都归入一佛乘,是说的这个法雨。就说所有的与会的这些不同根机的众生,都能得到什么呢,这种一味的法雨,都能成佛。
【令求佛道因者充足。乃至一切皆会令充足。若开近显远之法雨。令求佛道果者充足】,这是什么意思呢?一个是佛道因者充足,一个是佛道果者充足。如果只是开权显实的话,只是令求佛道因者充足。如果是开近显远,就是开迹显本的话,那就是令求佛道果者充足。什么意思呢?如果你现在刚刚听《法华经》,听的时间不够长,你只是种点因,你想立即得果不太可能。开迹显远,如果是久远劫以来,你就已经听过法华,你不是第一次受这个法雨,那么你就能求佛道果,能很快就成熟,能得果,能够充足,都是这样子的。所以叫做并脱并熟并种,同时又在脱,同时又在成熟,同时又在给大众种种子。就看你善根怎么样,根机怎么样。
【文云。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诸求三乘的人,有些人还要求三乘,我证阿罗汉、辟支佛、做菩萨,有怀疑、有疑悔的人。佛就给他们断除这些疑悔,你不要再去迟疑了,别再忧豫了,真正佛为了是让你们成佛,你其他的东西都不要去求了,三乘没什么意思,佛不是让你真正去得到这些什么阿罗汉果的 。
【又云。诸佛法久后。要当说真实】,佛法说了很久之后,众生根机已经成熟了,佛肯定就要说真实的法了。【即是断三乘五乘。七方便。九法界等疑。皆令生信。此证经用也】。断疑生信,这就是本经的力用。这里又说三乘五乘,三乘好理解,三乘是声闻、缘觉、菩萨。五乘呢?是加人天乘。是,对了。七方便呢?七方便就不知道了,七方便上次给大家讲过一次。七方便是人、天、声闻、缘觉、菩萨,这是五乘,五乘再加什么?把这个菩萨乘分成三个,藏教菩萨、通教菩萨、别教菩萨,藏通别三教菩萨,它就不是增加两个了吗?总共是七个了嘛。前面人乘、天乘、声闻、缘觉,这四个,藏教菩萨,通教菩萨,别教菩萨,七方便。九法界就不用说了,就除了佛法界之外,其他的九法界。所有的,只要是不是成佛,下面所有的贤圣的众生、凡夫,凡圣所有的众生能把所有的一切的疑全部给断掉。
【又如来神力品云。以要言之。如来一切所有之法。如来一切自在神力。如来一切秘要之藏。如来一切甚深之事。皆于此经宣示显说】。你看,《法华经》有一品叫如来神力品,他最终下的总结,以要言之,最终我们做个小的总结,把所有的东西都归结在一起来说,如来一切所有之法,这四个方面在《法华经》里面全部给大家说出来。一切所有之法都说了,如来一切的神力也都给大家显示了,秘要之藏,也给大家说出来了,甚深之事也说清楚了。就是说没有什么东西没说尽的了,如来一切法,全部都在这说出来了。
下面就具体说了,我们来看具体解释。【一切法者。权实一切法皆摄也】,就是这个法是摄权实一切法。有权法,有实法,一切法都包含在里头。【此证经名】,经名是《妙法莲华经》,摄一切法,所以叫做妙法。这个妙法是能够摄一切法的,权实之法都在里头。【一切自在神力者。内用名自在。外用名神力。即证用也】。这是本经之用,一切自在神力。自己的用叫做自在,我自己内心很自在。神力是为了化他,要教化众生示现种种神通,所以叫做自在神力。一个是自行,一个是化他,自行化他为用。
【一切秘要之藏者。非器莫授为秘。正体为要。多所含容而无积聚名藏。此证体也】,这是本经的经体。实际上跟我们所说的这个诸法实相是一个道理。改个名字叫一切秘要之藏,什么叫做秘呢?非器莫授为秘。什么叫做非器莫授?你不是这个根器,就不会跟你说这个法门。你不够这个资格,那就不会授给你,这叫做秘。你是这个根机,那我就授给你,传授给你这个佛法。正体为要,正体就是实相,多所含容而无积聚名藏,就是这个正体它是含藏一切法的,一切法都包括在里头,所以此证体也。
【一切甚深之事者。实相名甚深。为实相修因名深因。究竟实相名深果】。你看就是实相因果,就是指佛道的因果。什么叫作因,实相修因名深因,一个是深因,深果。这个深,实际上就是指实相,就是把圆满实相、成就佛道的所有的因果都包含在里头。怎么修成佛的因?最终怎么成就得佛之果?这个经典里面也都说出来。一切甚深之事,不是成佛都不叫甚深,甚深就是指实相,就是指成佛,其他的事都不叫甚深之事。你干的什么事啊,跟佛法都不沾边,这才叫甚深之事。
【又法师品云。若闻此经。乃是善行菩萨之道。深因也】。如果能够听到这个《法华经》,才是真正地善于修行菩萨之道,这是指种深因。【求佛道者。咸于我前闻妙法华经一句。乃至一念随喜。我皆与授记。乃至须臾闻之。即得究竟三菩提深果。此证宗也】。佛都会给你授记,哪怕你善根很微弱,咸与授记。所以大家应该庆幸,佛当时在法会上,这么多众生,都给他们授记了。那我们现在,佛有没有给我们授记?有没有?有(众答),你都知道了,好,太厉害了。有没有还真不能随便说,有可能有,真可能有。虽然现在佛没有亲自现前给我们授记,但是当大家已经听闻《法华经》,也已经在相信了,产生了一定的信仰,也在学习。虽然修还没正式怎么修,估计佛可能也秘密地给我们授记,等到什么时候你能见佛,佛再给你授记呗。当然虽然说授记,你这个记不知道能够记得多远就搞不太清楚了。时间太长,没关系,已经记上名了。
【所以引二文者。古佛事定。举要略以释疑。今佛说竟。举要略以付嘱】。古佛事定,那就好办了,把过去佛所说的这些事情、这些因果给大家说清楚了,起了决定心,那就好办了,大家的这个疑问就没有了。今佛说竟,现在释迦牟尼佛说了《法华经》,举要略以付嘱,又付嘱后来,付嘱这些弟子们。【中间正当机广说。故不引证耳】,中间就是说从最早释迦牟尼佛成佛,一直到现在释迦牟尼佛刚刚成佛,这中间久远劫以来的所有的这个时间段、这个过程,就叫当机广说。有这个根机的人能够听到法华的,就跟他广说。没有的话就听不到了,就不需要引证了,一前一后就够了,就是这个意思,不要说得这么多了。
【若引者。开。示。悟。入。即其文也。为大事因缘故。证名。佛之知见】。若引者,开,示,悟,入,即其文也。就是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这是引。为大事因缘故,就是佛为大事因缘故,叫做名。佛之知见,叫证体。
【开示悟入。证宗。为令众生。证用。此异余经。证教也】。所以,你这么一看,真挺有意思。就这么一句话,又把它分解成我们所讲的五重玄义,大家看清楚了没有?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这里说,佛之知见是证体。为大事因缘故是证名。开示悟入是证宗。为令众生是证用。用,就是为了度化众生,怎么度化众生呢?开示悟入,度化他们到哪里去?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之知见就跟实相是一个意思,名字不同,意思是一样的。大事因缘就是名字。打个比方,这个因缘已经到了,现在我们就是大事因缘了,不是小事因缘。大事因缘到了,讲《法华经》的时候到了。所以这个时候,给大家宣讲这个《妙法莲华经》,这就是证名。
后面此异余经。这部《法华经》跟其他所有的经典都不同,这是证教,是教相的区别。就是教与教之间它是有不同的相的,这个教相是有什么?是有差别的。所以很有意思,这种简直我们就是叹为观止。智者大师他怎么能想出这些东西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就这么一句话。他就知道把名体宗用相全部包含在里头了,而且解释得确实合理。我们根本,念就念了,哪知道这句话说的什么意思?有什么玄妙的地方,搞不清楚。
【又药王品举十譬叹教】,药王品也是《法华经》中的一品,举了十种譬喻来赞叹这个教法,赞叹圆教,就是赞叹《法华经》这个圆教。【今引其六】,现在引其中的六个譬喻。【大如海。高如山。圆如月。照如日。自在如梵王。极如佛】,十种譬喻。还有四种,我想想是哪四种,日月山海佛梵王这是六种。除了佛之外,还有辟支佛,还有菩萨,除了梵王之外还有转轮圣王,还有一个是帝释天,就是释提桓因,加上那四种,就成了十个譬喻,十个譬喻。当然我们这里引用六个就够了。
我们看看。我们说的,【海是坎德】,大如海,这个海是坎德,这个属于《易经》里面的坎,对应的是水,海是海水。【万流归故。同一咸故。法华亦尔】。为什么把这个《法华经》比作像大海呢?大海有这个水,水性是向下的,万流最终都得流入这个大海,就是一切佛法最终都要归入法华圆教。《法华经》是大海,把所有的水全部聚拢起来了。万流归海,同一咸味。没有归海之前,他们的味道是不一样的,到达海里面,全部变成咸味了。大家知道最终都是在入海之前,其他的法都不是圆教,一入海之后,一进到我圆教之后,统统都变成圆教了,都被我同化了,知道吗?这就有这么大的力量,其他的江河湖泊根本就不可能的。首先没这么大的气度,另外,也没那么大的力量。那大家都跟我一样,世间还泾渭分明呢,是浊就是浊,是清就是清,有味的没味的,各种味的都有,是甜就是甜,是咸就是咸,哪有大海这么一种功德。
【佛所证得万善同归。同乘佛乘。江湖川流。无此大德】。这就说出真正的意思了,佛所证得万善同归,把所有的善法都同归一处。他是万德圆明,一切善法,一切功德都具足。同归佛乘,而且让大家也归于佛乘,自己也具备万德,同时也让所有的众生,不管你是修什么善法,慢慢地都能成就佛道。江湖川流,无此大德。【余经亦尔】,其他的经的话,就相当于什么江啊河啊,还有川流。这里又有不同譬喻,江比喻成别教,河比喻成通教,川流比喻成三藏教,只有法华涅槃是大海。【故法华最大也】,就像大海是最大的,为什么用大海这个比喻?这就说出这个意思来了,有相同的一些道理在里头。
下面【山王最高】,高如山,这就像须弥山是众山之王。整个世界之中,所有的山里面谁最高?须弥山,也叫妙高山。【四宝所成故。纯诸天居。故法华亦尔】。四宝所成,须弥山是四宝所成,哪四宝所成?金、银、琉璃、水晶,四种宝贝所成的须弥山,它还分东西南北。因为须弥山有四大部洲,东边是东胜神洲,南边是南赡部洲,我们现在就在南赡部洲,西边是西牛贺洲,也叫西牛货洲,有些地方翻译的不一样,北是北俱卢洲。北俱卢洲好像是金色的,东胜神洲,东边好像应该是银,金银,然后南边是琉璃,西边好像应该是水晶,大概是这样,也许记错了。每一个不同的方向,四个方向对应四种不同宝贝,所成就的。纯诸天居,就须弥山顶是什么?是四天王天居住在上面。须弥山,他还不离须弥山,他在这个地上,属于地居天。再往上就是忉利天,忉利天实际上就已经在空中了。
【故法华亦尔。在四味教之顶】,就是把这四宝比喻成四教。【离四诽谤】,四种诽谤,四教就有四种诽谤,我们四种诽谤就是空,有,亦空亦有,非空非有,都有这些东西。【开示悟入纯一根一缘。同一道味】。本来是不同的根机,也是不同的缘份,也是不同的法味,到了之后,开示悟入之后,变成纯一的味道。【纯是菩萨。无声闻弟子故】。就这个时候,声闻弟子本身就变成菩萨类了,刚刚参加这个法华会还没开始说法之前,大家还就是声闻,声闻就是声闻。佛跟他们一讲《法华经》,开悟了,声闻就变成菩萨了。就这样子。有点像我们说的点石成金啊,是吧?大家想点石成金吗?赶紧去西方极乐世界,点石成金吧!
好,【月能亏盈故,月渐圆故。法华亦尔。同体权实故。会渐入顿故】。你看,为什么比如像月亮呢?月亮有亏有盈,有顿有渐,有权有实。月是慢慢的渐月,慢慢地变成圆月,不是一下就圆了,《法华》叫什么?渐顿之教,渐、顿嘛,【法华亦尔。同体权实。会渐入顿故】。有渐,但是渐也入了顿了,所以【灯。炬。星。月。与闇共住。譬诸经存二乘道果。与小并立】。这是前面一个月就已经说完了,这是后面的。【灯。炬。星。月。与闇共住】,就是它们的光明都是很有限的,光明之中还有些黑暗,这个黑暗没有完全地破除。就譬喻诸经,除了《法华经》之外,其他的经典都存在二乘的道果,不圆满、不究竟,与小并立。或者大乘是与小乘并立的,大就是大、小就是小。但是【日能破闇故。法华破化城除草庵故】,但是日光它是最大的,它出来之后所有的暗全部都破了,一点暗都没有了,就像《法华》一出来,把所有的二乘人、化城草庵全部都破除掉。
【又日映夺星月。令不现故】,就是日光太晃耀了,光明太炽盛了,它一出来把其他的光明全部给夺走了,都看不出它们能够发光,它们的光明都看不到了。它是第一的,日光的光明是第一的。【法华拂迹。除方便故】,你看,法华拂迹就是拂迹显本,把过去佛曾经教化的这些化迹,全部给大家扫除掉了,告诉大家这些都只是迹,真正的本在哪里,真正的实教在哪里,把方便给除掉了。就是开权显实,开迹显本。这开迹显本最终废迹立本,废权立实。废权立实的话,就等于是日光就映夺星月,你太阳一出来,把其他月亮的、星星的光明全部夺走了。这个实教立起来了,其他的权教自然就废掉了,没有用了,不需要再用了,就这个意思。
再往下,轮王。它这里还讲到轮王了,本来是梵王,【轮王于四域自在】,你看,【释王】就是帝释天,【于三十三天自在】。轮王于四域自在这不用说了,四天下嘛,是吧?我们说的四天下,南瞻部洲,东南西北四部洲,他能于四天下,他是统管四天下的,能够在四天下他能自在,这是他自己所管的区域。帝释天呢,能在三十三天自在,只能在他自己这个三十三天,他管的区域里面他能自在,想做什么做什么,是吧?他是老大啊。【大梵】就不一样,他在三界之中都能自在。欲界、色界、无色界,所以用大梵天王来比喻《法华经》。
【诸经或于俗谛自在。或于真谛自在。或于中道自在。但是历别自在。非大自在。今经三谛圆融。最得自在】。你看,就是其他的经典,或者在俗谛之中能够自在,或者只证得真谛自在,或者只证得中谛自在。但即使证得这个中道自在,它也是有差别的,中道跟前面的真谛俗谛互不相干,所以叫做历别。历,隔历,有次第的;差别,有上下有高低的差别,不是现在的大自在。现在《法华经》是三谛圆融,真谛、俗谛、中谛三谛圆融,最得自在。这个道理前面跟大家说过了是吧?比如说小乘人,他只证得什么呢?真谛自在。即使这个真谛自在都要打个疑号,他这个真谛是叫偏真理性,还不圆满,是吧?菩萨呢,俗谛自在。菩萨里面高一级的,比如法身菩萨,登地的菩萨,是吧?他能中道自在。但即使他那个中道也不圆满啊,别教的中谛自在的菩萨,他是中谛之中不俱备真谛和俗谛的,他之间是有差别的,叫隔历三谛。但是圆教就不一样了,三谛圆融。真谛就是俗谛,俗谛就是中谛,一谛就具备三谛,三谛最终又是一谛。没有高低的,没有前后的,这就是《法华经》。
【譬如大梵王。余经拔众生出生死。如五佛子。于凡夫第一】。这里就是把《法华经》比为大梵王,他是比轮王、比帝释天王都要更自在。那《法华经》呢,比其他的什么藏教、通教、别教要更自在,更高,它是最自在的。其他的经典拔众生出生死海,如五佛子。这五佛子是哪几个,知道吗?谁啊?就是五比丘。大家记住,就是五比丘,大家记住。他是那个出生死,出生死就是三界生死呗,它三界内的什么分段生死,跟凡夫比当然他们是大阿罗汉啊,他们肯定是第一的,于凡夫是第一,是吧?这是第一段。
第二段【或拔众生出涅槃。如菩萨居无学上】。拔众生出涅槃,出了生死干嘛还得出涅槃啊?为什么出涅槃?因为这些阿罗汉住于涅槃,他不住生死,他住在涅槃,他求得解脱。哎呀,涅槃太好了,证得这个涅槃道了,啊呀,太快乐太自在了,他不愿再回到生死之中去度化众生。然后佛说你们这样不对啊,光图自己快乐了,还有这么多苦的众生,你们得去救啊。你不能住于涅槃,你得从涅槃里面出来,去到生死之中再去救其他的众生,发菩提心。所以菩萨又比前面的声闻阿罗汉要高,是吧?拔众生出涅槃。拔这些声闻的人,声闻乘也叫众生啊,从涅槃里面出来,居无学。无学是什么?阿罗汉叫做无学位,阿罗汉在小乘里面是极果,最高的果位,该学的都已经叫做学完了。但是小乘已经学完,大乘还没开始呢,这是不一样的啊。
【今经拔出众生。过方便教菩萨上。即成法王最为第一】。你看,我们拔的众生可就不是普通众生,是方便教的菩萨。方便教的菩萨也属于众生啊,要真正最终要成佛,知道吗?即成法王,这才是真正的本经的意思,它才是第一的。【引诸譬喻。明教相最大】,为什么要引这些譬喻呢?最终就要说明一个道理:本经从教相方面去判摄的话,是所有经典里面最大的。这里的六种譬喻,包括十种譬喻没说的四种,都是要说明《法华经》是第一,于诸经中是第一,它的教相是最大的、最高的。从这里例知,我们就是说自己可以推彼吧,以此类推。
【例知,用宗、体、名。亦大如海。境。智。乃至利益亦大如海】,是不是?前面不是用了大如海这个譬喻吗?不仅仅是教相大如海,前面的这个四重玄义也是大如海。用,力用。宗,明宗。体,辨体。名,释名。乃至境和智,乃至利。境是所观之境;智是能观之智;利,众生所得到的最终的利益,都是最大的。
【教相如山。在四味教上】,教相,比如像山一样的,高如山,比四味教都要更高,那么其他的【用。宗。体。名。境。智。利益。亦复如是】,这几句基本都是这么说的。
我们再看,【教相亏盈圆满如月。用。宗。体。名。境。智。利益。亦复如是。教破化城。用。宗。体。名。境。智。利益。亦复如是。教相自在。余亦如是。教相王中王。余亦如是】。就把这四个比喻分别都说了一遍。教相什么,如山,教相如月,教相如大海,什么什么都说了,是吧?山、海、日、月、梵王,乃至最后佛。教相如这六个譬喻,其他的用宗体相,用宗体名包括境智利都是用这个譬喻,都是最高的。就是从五重玄义各个方面来说,《法华经》都是属于所有经典里面排在第一的,就是这个意思,大家明白就可以了。
【非但引文证教。余义亦成】,不仅仅是以这些经文来证明这个教相是最大的,其他的四重也是一样的成就,也是最大的、最高的。基本上这个引证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把这些证明所有的最终指向这个目标。《法华经》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第一。就这么简单,大家听明白了吧?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也没什么太多时间了。
还有点时间呢,大家提了两个问题,给大家回答一下吧,咱们在结束之前。
问:阿弥陀佛!师父吉祥!弟子在学习《妙法莲华经》中,经常会听到妙字。智者大师谈玄说妙九十天,请问师父,这九十天说妙有文字记录下来了吗?弟子很想听这个,想必其他师兄也是这样吧。
你们也是这样吗?不是啊,有是的吗?还真没是的,就你一个人提那麻烦,也不麻烦,感恩师父慈悲开示!有记录下来没有?当然有记录下来啊,没记录下来咱们现在听这个《法华玄义》干嘛?《法华玄义》就主要说的这个妙字,不是《文句》,《文句》可不都说妙,主要就是《法华玄义》。九旬说妙,三个月,说了90天。《法华玄义》它整个结构,前面说了七番共解、五重各说,主要说的就是五重玄义,它整个结构,七番共解都是简单的,前面简单铺垫一下,后面主要说的就是五重玄义。整个就是按照五重玄义这个顺序基本上排列下来的。
那么在这个五重玄义之中,又前面这个释名是最重要的,释名这里面就专门说的这个妙字,这90天就是从这里出来的。整个讲这个《法华玄义》,可以说百分之差不多七十左右的内容,六七十吧,都是说这个妙字,所以都有文字记录下来,都在《法华玄义》里面。你想听这个,你先去看吧,听还听到什么时候。可得说了,你把这个妙字说完的话,智者大师讲90天,当然我们也不是每天说,我们估计也得讲几十堂课。光这个妙字讲下来得讲几十堂课,差不多吧。我想就是智者大师在世,他也不能天天上午、下午地全部给你讲完,讲一天吗,一天给你讲一座也就不错了,不容易了是吧,讲经也很累的。很不容易,大家一看,实际上我们看智者大师这么伟大的一个人物了不起的,是吧?东土小释迦,最终他活了多大岁数,才多少岁啊?40多岁太小了吧,60岁左右,有些地方说60岁都不到的,稍微存在点疑问,就活这么长时间。所以说你说天天给你们讲经,哪有这么容易啊是吧?虽然我讲得不好,但我讲得够多了,已经很不容易了。所以大家想听,不要着急,慢慢地来听。为什么给大家讲《法华玄义》,而不是《法华文句》呢?《玄义》在我自己个人认为来说,比《文句》更加重要。知道吗?它是真正代表《法华经》,对于如来一代时教的这个判释,它是达到最高的一个高峰的。《法华文句》只是释文讲义,讲这些文字的一些道理 ,就是入文嘛,一句一句给你解释。这个《玄义》它是整个把佛法当作一个整体,把它进行分析,进行分判,有结构、有层次、有条理、有次第,然后最终又把它融合在一起。那才是真正显出这个天台宗的一种圆满、圆融、一种大的气魄,也看得出来智者大师的智慧太了不起了,大家以后慢慢去看吧。
好,这里还有个问题:阿弥陀佛。顶礼法师,第三讲《妙法莲华经玄义》讲到别教菩萨因地修行中【因不摄善。果不收德】,这句话弟子不好理解,希望师父慈悲开示。
别教菩萨修行中,【因不摄善。果不收德】。我们是讲什么呢,圆教的因果,究竟佛果,他的因果。而为什么不讲别教因果呢,就是因果它不圆满呗。因不摄善,他这个修因,虽然最终也能证果,但是它的因不圆满,有很多善法它是没办法什么呢?收摄的。它不圆满,只是其中一部分。而且这一部分的话,这个就是这个,那个就是那个,相互之间不圆融,明白我的意思吗?它法门之间没有贯通、没有圆融。而圆教不一样,修一个法,一法即是一切法。而别教还达不到这个,他虽然也修三观,我们打个比方来说,修三观:空观、假观、中观。他是什么呢?先修空观,再修假观,最后修中观。为什么有先后次第,叫作隔历三谛,次第三观。修空观的时候,他就不能修假观和中观;修假观的时候,他又不具备修空观和中观;修中观的时候,又跟修假观和空观不一样,他超过了。它相互之间这三观不能什么呢?相互收摄、相互包容,明白吗?比如说你上一年级,你一年级就学一年级的,你一年级怎么能跟三年级比呢。修二年级,你升了一级了,二年级比一年级高了,一年级学的东西他也不学了,跟他没什么关系。三年级他就只学三年级,他没把它当作个整体。后来圆教就不一样,一年级他是圆教的根机,一年级就能学二年级,一年级也就能学三年级。二年级东西虽然高,但是也包含下面一年级的东西,也能包括上面三年级的东西,这就是圆教了不起的地方,明白吗?别教的不一样,为什么叫作别呢?是不是?别别不同啊,这个就是这个,那个就是那个。所以既然是因不摄善,果就不收德,因地你都不圆满,你相互之间都是有差别的,到果地你成就的这个果德,相互之间也不能相互包容、相互收摄。
当然我们呢还可以从其他地方很多说。比如说地前的,他就不包括啦,他是别菩萨法,他只讲菩萨法。那么其他的声闻、缘觉他是排斥的,根本不修那些东西的,也不招这些人。知道吗?我们都是纯菩萨,不是菩萨根机的人你别来啊,我们不收这么差的弟子。但实际上他学的东西本身也不完整、不圆满。
那圆教不一样了,都来吧。不仅仅是圆教根机的可以来,别教的、通教的、藏教的,只要大家发心,最终都能成佛。这是圆教的胸怀,相互间是包容的,明白吗?所以大家还是很有福气嘛,你看,我们都能听到《法华经》。虽然我们根机不一样,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但多少都能从法华圆教里面得到利益。虽然暂时看这个利益可能有大有小,但是最终大家在未来劫或长或短、或近或远,必定成佛,这是毫无疑问的。
别教可达不到了,别教自己都没有圆满佛道,还别说让大家都成佛道。这就是因不摄善,果不收德。并不是说它因地不善,没有摄其他的善,不摄众善。果不收德,不能万德庄严、万德圆满。它的道德、它的功德还是有限的、不圆满的,还是有瑕疵的。明白这个道理吗?这还是说别教呢,其他的教就更不用说了。只能说叫一因迥出,一果不圆,这就是别教。一因迥出是什么?迥出二边,它只修中,偏中理性,它是排斥什么呢?这个真谛理性的,和这个俗谛的。一果不圆,它这个别教的果只证得什么呢?真正证果是属于十地。它当然也要十地啦,还有什么等觉、妙觉了,但是其他的它就不行了,再往上没有了。它的十地就相当于圆教的十住,再往上它就不圆满,修不上去了。它最多就相当于圆教的二行,十行之中的初行、二行,就等觉、妙觉,到此为止。那它怎么能圆满呢?是不是啊?不可能圆满,也不可能去跟其他之间的相互包容。
所以从这里也看得出来啊,所以大家学佛,要具备这么一种胸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做起来太难了。自己回去好好忏悔去吧。真的是,天天都得忏悔,真的。不然的话,说句话都是错的,动个念头也都是错的。好不容易来学个佛,也会生烦恼,真的是这样子的。为什么呢?表面上是打这个学佛的旗号,现在这种现象多极了,不是说我们大家在座的啊,所有现在整个佛教界很多都这样子的。都是打着这种标签,打这种牌子,我是学佛,我要努力学佛,好像你就是非常坚定的什么学佛主义者啊,不是共产主义者。
实际上不是这样子的。你内心是怎么样子的,你自己心里清楚。当然你学佛想学,我们不能说排斥你,不能说不允许你进来。但你知道口号不能喊得太多,调子不能定得太高。知道吗?你踏踏实实的,是吧?你是学佛的,不要去标这个名嘛,干嘛要打这个口号,要自我标榜啊,没必要。你就老老实实学,反而能学到实处。是吧,你越是讲这些表面,做这些表面文章,越说明你学佛的这个发心就是错的。你还是一种世俗的心来修学佛法。你还是想在佛法里面给自己挣点面子,就这个意思呗。你看我学佛多久了,我听了多少经了,我学得多好,我见了多少师父了,我怎么拜了多少师父了,统统都作为一个,好像一个资本。问题很多,别人的东西都看不上。世俗的看不上眼也就算了,别人学了佛,跟你说了几句,讨论一下佛法。哎呀,你这个有问题,还是我的好,相互之间去争辩,硬要去分出个你高我低来。反正心里就是排斥别人,他永远不会想自己,人就是这样子的。
所以说自己要学会什么呢?为什么要忏悔呢?要观察自我。实际上按照佛教讲,没有一个人是什么呢?完全正确的。除了佛之外。是吧?就算你学得高一点,你那么一点高,根本就不值一提,你自己惭愧都来不及。恨不得地上有条缝钻进去,赶紧完事。你还好意思堂堂皇皇地、什么大义凛然地、怎么怎么着地跟别人去计较、去争辩,还去义正言辞去呵斥人家。这叫什么?没有惭愧之心,没有羞耻之心,都配不上去学佛。明白吗?
所以我们学佛要明白这些东西。不明白这些东西,你内在没有一个真正能够慈悲、一个惭愧的心,你这些东西,学了一辈子,没有用。学些表面的文字、文章,内心真正没有跟佛法融为一块。所以我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吧,好不好?从细微的地方做起,你不要喊什么高调,没有用的。你做不了那么高,你能改那么一点点毛病,我都已经觉得你非常了不起了,就在一点一滴之中,去实践自己的佛法,好不好?
时间也到了。最后大家请合掌,我们做个回向: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罪障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和南圣众。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好,今天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