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讲)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这个《法华经》,《法华玄义》。

大家看到这段文字,中智,【中智者,观受由触,乃至行由无明。】还是观这个十二因缘,用中智来观,中等的智。无明,最终十二因缘归结到一念无明,无明呢?【无明只是一念痴心,心无形质,但有名字。】一念无明,一念愚痴之心,本身这个心是没有形质,但有名字。就是心的自性是空,它没有本质的。佛教还是讲缘起性空嘛。

这里讲十二缘起,十二缘起最终再归结呢?就到性空。就是十二缘起本身也只是个假名,没有一个真实的法的存在。缘起法,在因缘有的时候生起来了,因缘灭的时候它就消失了。所以只一个名字,就是有这个无明的这么一个名字而已,到底无明是个什么样的东西呢?它有个实质性的东西吗?没有。

下面具体说,【内外中间,求字不得,】它在内呢?在外呢?在中间呢?你都找不到。就是我们说,是属于内在的心法?或者外在的色法?或者又是色法又是心法?甚至说非色非心法?你怎么找都找不着。你用什么样的一种方式去定义或者去理解它,你都没办法去想清楚。就是这个名字、假名最终也不可得,名字只是大家给它取了个名而已,实际上你取这个名也可以,取那个名也可以,问题都不大。

【是字不住,】也是不住的,也是空。下面来个【亦不不住。】为什么叫亦不不住?亦不不住并不是说双重否定就是肯定,不是说这就是有住了,不是这个意思,连那个不住也不住,就是在这个否定之上再加上一层否定。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不住本身也不存在。

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这个空,连空本身也空,连无相本身也是无相,连不住本身也是不住,就是连不住这么一个概念你都不要有,就是继续让你这个思想,从这个有相,或者执著的这么一种习惯之中,再剥离出来。就是我们佛教叫什么?毕竟空。

《金刚经》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只要你用一种相,或者用一种思维方式,去理解一件东西,或者去定义一个东西,这种东西都是不住的,都是空的。

大家明白这个意思啊,就是【犹如幻化,虚诳眼目,】骗我们的眼睛,我们的眼睛有时看,哎呀,这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我们所谓的实在,是用我们世间有为法的这么一种定义。就是我们看到,哦,确实有颜色,红的、白的、黑的、黄的,是吧?但是你能看见的是什么呢?是肉眼。所看见的东西本身是什么呢?是因缘所生法。你能看见的这个眼睛、眼根,它也是因缘所生法。

就是我们说,你不要完全地相信你的眼睛,甚至有时候你不要相信你的眼睛,因为你现在的这个肉眼不可靠。到什么时候能够相信啊?真正你要有佛眼。前面我们不是讲过五眼吗?是吧?如果你的肉眼能够有相当于佛眼这么一种智慧的话、功能的话,你就可以相信了。但是佛眼呢?佛眼实际上最终也是无所见,也是一样的,他最终回到这个道理,还是一样的,犹如幻化,虚诳眼目,不是说没有,有,假的,幻化的,不实在的,不真实的。从这个不真实来说,它就是空。

但是你要执著空是一无所有,可能又错了。他为什么来个有虚假的、幻假?就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这个现实世界,它不是真实的。我们自己这个色身也不是真实的,暂时给我们用一下,你这几十年用完了,该还给它了,自然就灭掉了。

无明体相也是一样的,【无明体相,本自不有,】体是指体性,本体,没有自性嘛。所以它是本自不有。相呢?也是假的。虽然有,因为是假有,等于就不是真正的有,所以说它也是没有。这个没有并不是说完全不存在,它是假的,虚假的一种存在。如果从真实的角度去定义它的话,它实际上也跟没有差不太多。前面的是完全没有,这个是假有,大家明白了吧?体的话是一点都没有,确实一点都找不着,没有这个体;相的话,暂时存在的,假的相,没有真实的。

【妄想因缘和合而生,无所有故,】我们所有的现实的这些法,世间一切法,都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妄想。为什么叫妄想啊?虚假的嘛,虚幻的嘛,不是真实的。我们现在能够思惟的这个意识的心,也是虚幻的,所想出来的种种的念头也是不真实的。

然后大家可能就问:那么怎么办啊?我们现在来学习佛法,我们难道不是用这个意识的心去思维佛法吗?没有关系,现在是妄想,以后我们慢慢把这个妄想越降越低,越降越低,我们就怎么去止妄啊,怎么去修真啊,因为妄本身之中它还有真的东西存在,真不离妄,妄不离真,它相互之间有这么一种关系。

无所有故,【假名无明。】就是缘起性空嘛,因缘和合而生,这就叫什么呢?缘生,没有自性,就叫无所有故。给它立一个假的名字,暂时给它立个名字,就叫无明。就代表我们一切的妄想烦恼,就是生起一切法的一个根源,从哪里来?从无明而生。

【不善思惟,心行所造,】我们不善于思维,如果我们善思维就好了,要改变我们自己的思维。

【以不达无明如幻化故,起善、不善思惟,则有善、不善行,】有时候当然大家可能会说,这个善思维和这个不善思维它是相对的,如果从绝对来说,是什么呢?没有达无明如幻的话,我们起的思维,说句实话,从绝对来说都是不善思维。但是按照世间的话,它有善法,有恶法,这是相对而言。如果用更高的标准去要求的话,可能我们从佛法的角度来讲,都是属于不善思维。

当然这里说有善、不善行,【受善、不善名色、触、受。】这就等于我们说六道轮回样的。如果有善思维、有善行,你就能够生在三善道;如果你是恶行、恶思维,你就生在三恶道。

【今达无明如幻故,则诸行亦如幻,】你要通达无明如幻的话,你就不会受这个无明的蛊惑了,这个无明它就不能操纵你,它不能掌握你了,你要从这里面脱离出来。

则诸行亦如幻,【从幻生识、名色等皆如幻。爱、取、有生,三世轮转,幻化迁改,都无真实。有智之人,不应于中而生爱恚。】他这为什么叫我们去观察它是一切如幻?我们说《金刚经》里面这句话也可以套用,“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他为什么用这四句偈去开示众生呢?就是你观一切世间有为的因缘所生的这些法,都是虚幻的,都是不真实的。

既然不真实你干嘛还要那么执著呢?你干嘛还去贪取这些东西呢?干嘛还不能舍弃这些东西呢?所以下面说,“不应于中而生爱恚”,不要有憎爱之心,不要贪爱,也不要嗔恚它,也不要憎恶它。既然是假的,你就不要当真了,你一当真,你就上当了,受骗了。如果你认识它是假的,你就不在乎了,不在意了嘛。

【无明既不可得,则无明不生,】因为我们通达无明如幻故。这句话,这是根本。你现在通达无明如幻故,那么无明就不可得。无明有个真实的东西吗?没有,它也是假的。你不要受这种虚幻的这个意念或者烦恼的主宰,它并不能主宰你,它也是假的,它就是纸老虎,就这个意思。

你不要屈从于它,你应该自己独立出来,自己做主。所谓的自己做主是什么做主?真正也没个什么自己,你远离无明,这就是自己,离开这个妄想颠倒,这就找到自己了。并不是说另外还有一个什么自己在旁边等着你,没有。离妄即真。当然这还是个过渡的一个阶段,到后面的话,你发现妄想本身这个本体跟真的也没任何区别。

“则无明不生”,无明不生,下面就一系列,无明、行、识、名色一切都不生了,【不生则不灭,】

所以,下面呢?【诸行、老死亦不生不灭。不生故则非新;不灭故则非故;】没有新的东西生起来,没有东西生起来就不叫作新,刚刚生起的东西我们叫作新,等到后来过了段时间,老了,将要灭了的时候,我们认为这是故,这是旧的。没有新,也没有旧;没有增,也没有减。一切都是从无生无灭开始的。为什么没有生灭呢?如幻故,假的。真正的有没有?没有。为什么呢?再往下,如幻的话就是没有自性,没有自性,等于就是没有自我的主体,谁在生?谁在灭呢?没有啊。

比如这个虚空,它一无所有,你说它什么时候生的?它什么时候灭?不可能。有这个东西,我们就问:哦,这个东西什么时候生产出来的?什么时候出现的?比如有这个人,你是哪一年生的?你都没有这个人,你问他哪一年生的,就没有任何的意义了。

【非故者无故可毕,非新者无新可造;】也就没有终结的时候,也就没有造作的时候。

【无新者子缚断,无故者果缚断。】这很有意思,没有新出现的这些东西的话,没有出生的话,子縛,就是你这个因就断了,没有生,生是因,灭就是果。它是用这么一种相对的概念去阐述这个问题。你没有出现,没有出生,哪儿会有死亡呢?这个子缚,它是处于前面这个因,因为你有生,就必然会有灭。

所以说无故者果缚断,果就是在这个子的情况之下,子前面说了,子就是什么?种子。大家还记得吧?种子就是因,因为有种子它就会产生结果,它就开花结果啊。既然没有生,哪儿还会有灭呢?所以说无故者果缚断,没有故的话,也谈不上最终死亡、灭亡。

【是名中智观十二因缘,得缘觉菩提。】这属于中乘之人,观一切如幻如化,缘起性空,一切无自性,他是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既然无自性,那么好,无明也是如幻,无明也没有自性,所以我们不要受这个无明的蛊惑和操纵,你应该从这些假的现象,假的烦恼之中逃离出来,改变我们自己原来的生命的一种方式。

所以佛教为什么叫我们修禅定?比如说你打坐、念佛,是降伏自己的妄想颠倒,先定下来,让这些妄想慢慢地减少、减少、减少,减少到最低程度以后,这个妄想就不生了。妄想不生,这无明它就起不了作用了。你有这种力量,可以去对治这种无明烦恼。

无明烦恼被你“对治”了,不要说“断”,断不太容易,是吧?你能够降伏,《金刚经》上说能“降伏其心”,那你修行基本上就有成果了,你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分分秒秒的事,你说得个什么念佛三昧,什么一心不乱,这很正常的。

如果它在主导你的生命,它在操纵你的种种身、语、意三业的话,那你就不自由了,是吧?那你还是按照这个十二缘起,生死轮回,轮转不已。如果它不起作用了,那么这个十二缘起就停歇了,最根本的第一个链条给它斩断了,第一个因给它斩断了,下面的一个一个的环节,下面十一个环节全部都无法进行下去了。所以找到它最根本的,最主要的一个症结所在。

这实际上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用的一种方法,就是我们世间的事情,我们要看明白。佛教叫空花水月,空中之花,本来空中是没有花的,你眼睛有毛病了,看花眼了。水中之月,水中好像有月亮,但实际的月亮不在水中,在哪里呀?在天上。水中的月亮是假的,你捞能捞得起来吗?捞不起来呀。

水中实际上是没有月呀,只是个月影,月影是不是真实的?不是真实的,它是幻化的,它是个相,现的一个相在里面。我们现在呢?就是只停留在这个所谓的一种现象,现的一种幻影之中,然后我们真的东西是看不到的。天上的月亮我们是看不到的,天上月亮什么时候看得到啊?把这些无明烦恼降伏之后,你才能看得到。所以你先把世间这些虚幻的因缘先慢慢断了,你才有可能获得真实的佛法的这个因缘。

下面还有【上智观者,】上智的话,就是菩萨以上的,上乘人的智慧。【观受由触,乃至行由无明。无明只是痴一念心,心痴故派出烦恼,由烦恼派出诸业,】还是一样的。就是最终,受是从哪里产生的?他反过来去观察,从十二因缘最后一项,十二到十一 ,十一一直到十,慢慢最终到第一个,还是无明,又从无明开始派出种种烦恼与种种业,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一直到往后。

【由业派出诸苦。观此烦恼种别不同,不同故业不同,】观察这个烦恼,它有不同的种类。因为它的种类不同,最终它产生来的业力的这个结果,也就不同。【业不同故苦不同。诸行若干,名色各异,种种三道,无量无边,分别不滥。】实际上这是在前面这个空的基础上,继续深一步观察。你不仅仅要知道诸法空,而且要知道诸法的假有之相。所以他为什么要观烦恼啊?要观业呀?甚至还要观道啊?种种苦啊?实际上就是惑、业、苦,明白吗?烦恼就是惑,业是业障,然后种种苦是苦道,苦障,就是我们说的业障,报障,最后就是报障。

【知因此烦恼,起此业,得此苦,】你看,这就是惑、业、苦。【不关彼业及彼烦恼。】就清清楚楚,这个惑对应的是这个业,这个业产生行为之后,它对应的是产生这样的结果,这样的苦果。分别之间,清清楚楚,井水不犯河水,不会错乱,因果不会错乱。

【如是三道,覆障三德,破障方便,亦复无量。】就是因为有这个惑、业、苦这三道,最终就会障覆我们本具的这个三德,我们也叫三德密藏。哪三德?般若德、解脱德、法身德。

比如说我们惑道,就这个烦恼道,所障的是什么德?般若德。第二个呢?业障,业道,障的什么?解脱。业能束缚我们,烦恼能够迷惑我们。所以我们得有智慧,有般若,才能破这个惑道。你有解脱的这种德行,你才能解脱种种业力对我们的束缚,从这个业力之中、束缚之中解脱出来。最终这个苦道呢?是法身德。我们有所受的种种生死之身,这不是我们真实的身体。我们真正的身体跟佛一样的,都是法身。

这里就说了,【无明若破,显出般若;业破,显出解脱;识、名色破,显出法身。爱、取、有、老死,亦复如是。】他下面就没说了,反正都是归于这一类。那么这个爱跟什么是一样的呢?无明、爱、取。爱和取,无明、爱、取,这是跟无明是一起的。行跟有是归于一类的,爱、取也是般若,有又是属于业力,老死又属于苦道,跟这个识、名色、六入、触、受是一样的。以前讲过嘛,把它分成三部分,无明、爱、取,第二是行和有,前面后面七个的话就属于苦道。

【自既解已,复能化他。于一切种,知一切法,起道种智,】于一切种,知一切法,这不容易了啊。这个一切种,就是比如说种种的烦恼,种种的业力,种种的苦果,甚至种种的众生,种种众生的根机,种种众生的烦恼,都要知道。不仅仅是知道自己,还得知道所有众生。这就不容易了。所以为什么要发四弘誓愿?四弘誓愿主要针对四种无量: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众生无边誓愿度,你得了解无量无边无数的众生,他每个人的苦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生命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有些生活在这个道,有些生活在那个道;有些是这样一种生命的存在,另外又是那样一种生命的存在。为什么有这种生命结果的存在呢?因为他有种种烦恼,造了业啊,所以你了解他的烦恼在哪里,他的根源在哪里,他为什么会落到这一道来,受这个苦,以前做了什么,他现在又在生什么样的烦恼,造什么样的业,以后可能又会导致什么样的一种苦,你都得了解,是吧?

然后下面呢?知一切法,佛法,用什么样的法能够解决他的烦恼,能够改变他的行为,最终能够改变他的结果。你都得了解,所以你得学多少?你光说空,你自己倒是空了,是吧?但是空中还有相啊,空中会有幻相,是不是啊?一个是你自己可能还要继续破这些无明惑,你需要。另外无量的众生还需要我们去帮助他,或者需要相互之间一种帮助。这些东西你不去学习,你永远就没有办法去了知。

不是说你自然一空,什么东西都进来了,哪儿这么容易?都是现成的?没这么容易现成,还得学,一样的。所以到最后说无量世、无量劫,还得修菩萨行,菩萨行就是修这些东西,道种智。前面是一切智,一切法皆是空,一切智,首先对应的是空智。

一切法如幻如化,一切法皆是自性空。从自性空里面,从空还得出假。你从空性之中,证到这个空智之外,然后你得发愿,在六道之中去修菩萨行,去度化众生。一个是自己学习锻炼的一个过程,另外也是自己积累福德、智慧的一个过程。你在六道之中,哪个地方你都得去。

所有众生的种类,不同生命的形式的存在,所有世间的一切法,你都得了解,然后找到他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结果,从果去求这些因,找到根本的原因之后,然后从这个因,再找到针对性的解决办法。等于说你要到下面去学习,去调查,查出原因之后呢?再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就这样子,你不学根本就不知道。所以这个道种智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这属于菩萨的一种智慧。

【导利众生。是名上智观十二因缘也。】他这种了一切法,就跟我们世间了一切法完全不是一回事。你别说,哎呀,我自己没修行成,我先在世间修菩萨道。你什么智慧都没有,一切智都没有,你自己还没证道,没证悟,然后你说我也去跟众生同事,他不是干这个行业,我要去学习。

没用呀,你都是生死之业,你最终没办法从这里出离,你找不到真正究竟的解决的办法。起码保证你自己生死已经解决了,然后你才能入苦海之中去度众生。起码自己会游泳,再怎么样,你救不了别人,你先能保自己的平安,然后你再去想办法救别人。但即使你救了自己,比如说你自己会游泳,你还不一定把人家捞得出来,还得练呀,怎么去救人,方法,里面有技巧,有方式、方法的。救一个人可以,救两个人呢?救多少个人呢?这不都得去训练自己吗?

当然,这都是后话,咱们都不着急,这些都是咱们以后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花开见佛,起码得悟得无生法忍之后的事。你没有悟得无生法忍,你说,哎呀,我到世间来度众生。要证得无生,知道吧?你没有无生,好,一见到这些事情,你又生烦恼。为什么叫无生法忍?对于这些法,他知道一切法空。众生也空,法也空,一切皆是空。所以他不会起心动念了,他自己的生死烦恼已经解决了,基本上已经达到那个标准了,他才能到世间来度化众生。

没有的话,估计阿弥陀佛还不太放心派你来,或者你根本就没有资格来。当然,有些东西也不能勉强。可能有时候阿弥陀佛也不一定会拉你,因为你以前就发了愿,哎呦,我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可能还没证得无生法忍,但是我牵挂以前的亲人、父母,我太爱他们了,我虽然自己还没度,我先得想办法让他们先度出来,哪怕我还在生死之中,没有完全出离。可能也有这种悲心的,是吧?但是你想一想那种行为,好像是很勇敢,或者说你很有爱心,但是缺乏什么呢?智慧。

我们以前也跟大家讲过,你要给予他的是要究竟解脱的一种智慧。如果你自己本身都没有这个宝贝,你拿什么给他呢?给他最好的宝贝,不要给他其他的、次要的一些东西,那个价值不大,知道吗?解决就要一次性把这个根本问题全部解决了。你不要今天给他,哦,今天你日子过不下了,我给你赞助几千块钱,或者上万块钱。你今年能过,明年又不行了。你还不如给他介绍个工作,让他自己能力在增长,他自己能够自食其力,永久性解决问题,这辈子你不用管他了,没有你他能生活得很好。

我们解救众生也是一样的,所以说大家不用着急。关键着急也没有用啊!我们再想想我们自己,自己都还没有解决问题,你说着什么急呢?所以我们每个人的心都是特别的大,大当然不是坏事,但是你具体在想问题的时候,在做事情的时候,你得找到最合适的一种方式和方法。你想一想可以,但真正要去实行的时候,你千万不要这么去蛮干啊。

上上智,这是佛的智慧了。【上上智观者,观受由触,乃至行由无明。知十二支三道即是三德,】这种境界就不是我们的了,三道即是三德。前面是什么呢?破三道,成就三德,有破有立。现在三道就是三德,即时性的,立即就转化,点石就成金,你都不要经过后面炼制的过程,立刻就变成金,一瞬间,甚至都没有时间性的。那这就不是我们一般智慧能做得到的。

【岂可断破三德更求三德?】断破“三道”更求三德?这里面可能有点问题吧?断破“三德”更求三德?三德没有必要断破,是吧?就是必须要断三道之后才能求得三德,按道理应该是这样。当然我不知道确切不确切啊,按照一般来说,大家可以去查查。

当然也可以讲断破三德更求三德,为什么呢?你如果去需要个断,才能够得到一个东西的话,那么这个所得到的东西,也不是我们真正的东西。大家可以去明白,它是相对性的一个概念,它不是最终的一个究竟圆满的一个成就。

比如我们说,你这个人很有钱,你这个有钱是相对别人没有你这么有钱的人而言的,你是一千个亿,人家只有一百个亿,你很有钱,然后下面再找个一万个亿的,你就变成没有钱了。如果是相对的话,永远就没有尽头,大家明白吗?你就永远不是走在最无上的、最极果的这么一种状态,那你怎么叫作真正的三德呢?三德就是究竟圆满,就是佛的智慧。

【则坏诸法相。】坏诸法之相,必须要坏这个相才能得到那个相——不需要坏,法法本来平等,法法本来不二。这就是佛教最终极的一个道理,大家一定得明白。这个东西里面实际上奥妙无穷,别看就是这么一句话,我们众生要产生平等心、慈悲心、包容心,所有的心都可以从这里起来。

为什么要慈悲啊?别人就是我,别人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别人就是佛,你对佛要不要恭敬啊?或者你对自己要不要好一点啊?那么你对别人是不是也好?因为别人跟你完全是平等的、无二的。有这些心的话,一切都包容——不需要包容了啊,你对你自己还会这么苛刻吗?对自己还会这么狠吗?不会啊,你傻啊,是不是?你没事儿去找事儿?自己找烦恼?明明知道这东西不好,你还去吃?不会了!所以你会善待一切的众生,平等、包容、慈悲,而且里面还有真实的智慧。因为平等了,所以你就对这些事情都放开了。

自然是自己的,我还有什么舍不得的?给他吃就是给我吃,一样的。你就没有什么贪心了,也不会有什么悭心。这些施舍,慈悲喜舍,都会具足,给他吃、给自己吃是一样的,还分什么你、我,是不是?所以你的布施啊,持戒啊,六度你慢慢都能修圆满。

比如我们持戒,持戒你就不要去让众生烦恼,不要去伤害众生。你会伤害自己的利益吗?你会这么傻吗?脑子糊涂了,除非这个人病得太重了,没办法,不正常,那没办法,跟他说不上这话。只要这个人脑子稍微正常一点,他都不会做损害自己的事情。那现在好,损害别人,就是损害自己,你还愿意杀别人吗?你杀别人就等于杀自己一样,你偷盗别人的财富等于偷盗自己的财富是一样的,你会自己偷自己吗?当然也没法偷了,说句实话,什么叫作偷啊?从左兜里放到右兜里,是吧?

然后你说:哎呦师父,这好,我偷了别人的东西等于从左兜里放到右兜里,因为是平等的——这就完全是脑子更出问题了,是吧?我是说让你站在利益众生的角度,你又偏偏往其他歪的角度去想,是不是?那就完全错了。我们就换一种,你既然要这么讲的话,好,别人把你的钱掏出去,你也不要去追究责任了,行不行?但是你做不到啊,是吧?不可能这样子的。

【烦恼道即般若,当知烦恼不暗;】烦恼本来就不是痴暗的,烦恼它本身之中就有光明,因为烦恼当下就是般若。哎呦,我们真的就是变废为宝一样的,我们后来发现没有什么是废物,没有什么东西是垃圾,全部都是宝贝了。那种智慧、这种根机那不是我们能够具足的。

【般若即烦恼,般若不明。】般若也不明,烦恼也不暗。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反正就是所有你对立的两个都不存在,这就是不二法门。本来般若我们说是明的,相对烦恼来说,烦恼是暗的,有明暗之间的对立和差别。但是到这个时候竟然没有了,因为它绝诸对待,它叫绝待之法。既然绝待了,哪里还有什么明暗的分别呢?所以说般若也不明,般若也不暗;烦恼也不暗,烦恼也不明。没有用明和暗之间的任何的这种定义,去总结这么一种状态。

【烦恼既不暗,何须更断?】何须更断呢?当然它是在前面的基础上,该断还得断啊!断的时候断无可断,已经究竟圆满了,你这个时候突然一想,才发现烦恼当下就是般若。【般若不明,何所能破?】既然没有暗就不需要断,既然不是明也就无需再破。

【暗本非暗,不须于明。如耆婆执毒成药,】耆婆是个非常了不起的医生,也算是医圣,是吧?他能用毒来变成药,以毒来攻毒,在他的眼中,一切世间的万物都是药。就是他师父曾经跟他说,学到一定的时候了,他师父就考试他,你到外面去找一个草,任何的一个植物、一个草,认为它不是药的,你给我拿回来。他后来到田地里,田野里,到处山里面去找,找不出一种不是药的东西,他认为所有的生命的存在都是药。他最后啊,找不出来,空手就回去了。师父说:你修成了,你这个医道全部学会了,已达到最高境界了。无不是药,连毒草都是药。就是这种境界啊,是不是?

我们最终看一切众生皆是佛,就是你到外面去找找,有没有不是佛的众生?你给我找回来。还用找吗?是吧?不用找,你当下就是,因为你就不是佛,不用找,师父,我就是,你还说我们到外面去找一尊不是佛的众生?

当然其实我们还有其他故事,你到其他地方,比如到家里去,有任何一家里没有死人的吗?是吧?不是有这种故事吗?哪家是没死过人的?父母没死,他祖上不是死了吗?总会有死过人的,找不出任何一家没死过人的。

你这找也是一样的,实际上我们按照这种方式、这种思维去看的话,一切众生皆是佛。你分别,当然他就不是佛。为什么我们认为他不是佛?因为你有分别心存在。你先不管他现在是不是所谓已经成佛,但毕竟他能成佛,他的本性就有佛性。如果你从这个不分别的角度看,他就是佛。

【岂可舍此取彼?】不要舍此取彼,这是一种境界了。我们有些人,”娑婆即是极乐,干嘛还得求生西方极乐?我们在娑婆就是极乐嘛!”你不要光嘴上说嘛,你要像释迦牟尼佛一样的,脚下一按这个大地,立即变成黄金,是不是啊?黄金为地,跟极乐世界一样,你有这个本事你再说。光说没用,现在我们只是说一说,知道吗?那是佛的境界,佛的智慧。所以我们学习佛法千万不能当作自己跟别人辩论啊、谈论的一种资本,没事儿来引经据典,没用的。

【业道即是解脱者,当知业道非缚;解脱即业者,脱非自在。业非缚故,何所可离?】干嘛要离开这个业力的束缚呢?【脱非自在,何所可得?】你得到什么解脱呢?也没有得到。有什么自在吗?也没什么自在。

【如神通人,岂避此就彼耶?】神通之人他到任何地方都是自在的,没必要趋吉避凶啊!哎呀,这个地方凶险,我到其他比较吉祥或者平安的地方去,没必要。

【苦道即法身者,当知苦非生死,法身即生死,】苦不是生死。按道理来说,苦是属于生死,生死果报,生死之苦嘛。法身就是生死,这个“就是”生死,“即”,不是说跟生死,就是我们所认为的生死啊,他说,跟生死的本质、本体是一样的,但是现象是不一样的。就是我们现在是属于因缘法之中,我们这个生死就是生死,法身还跟你没有什么任何关系。

虽然有,【法身非乐。苦非生死,】生死非苦嘛,【何所可忧?】法身即生死,所以说法身就不是快乐,有生死它怎么是快乐呢?苦非生死,何所可忧?就是无忧无乐,【法身非乐,何所可喜?如彼虚空,无得无失,不欣不戚。】你也没什么高兴的,你也没有什么悲忧的。

【如是观者,三道不异三德,三德不异三道,亦于三道,具一切佛法。】他能直接从这些三道之中观察到三德,本身完全是一种不二的存在。这种智慧是上上智,明白吗?不是我们的智慧,我们下智都没有啊。现在是从佛的境界,这是最高境界讲。

【何者?三道即三德,三德是大涅槃,名秘密藏,此即具佛果;深观十二因缘,即是坐道场,】按道理,本身一般的十二因缘是属于缘觉人的佛法,只能得到缘觉乘。但是能够深观,能够具备上上的智慧来观察的话,你就跟成佛是一样的,他就不属于缘觉的智慧,就属于佛的智慧了。

【此即具佛因。佛因佛果,皆悉具足,余例可知。】所以,为什么佛经常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我们眼中就没有佛法,我们眼中一切法皆是世间法。佛法在我们眼中,学得不够好,佛法也变成世间法。因为你有妄想颠倒,虽然给你佛法这么珍贵的宝贝,你用不上,有眼不识泰山啊。

【是名上上智观十二因缘,得佛菩提。】这是佛的菩提。

上面就分别讲了这四种智,四教分别对应四智,藏、通、别、圆。

【约此应判粗妙、开粗显妙,意可解故,不委记耳。】判粗妙就不用说了。那么下智、中智包括上智,只有上上智才是妙,其他前面几种智全部都是粗。有粗有妙,这还是相待的妙,还不是真正的妙。只有开粗显妙之后,粗也变成妙,这个时候是绝待的妙。开粗之后,无复有粗,粗当下就是妙,这就属于绝待妙。

【又四智照四境,境若不转,其智则粗。四境转成妙境,粗智即成妙智,仍是待绝之意(云云)。】就跟前面也是一样的,境为所照,智为能照。如果四智照四境,那个境界没有转的话,那么这个智慧还是属于粗。等什么时候你用这个智照这个境,它能够转这个境了,这个境才是真正的妙。

但是也是属于当下这个妙,比如我们说用下智来照这种境,虽然这个境已经转了,但它毕竟是下智啊。在没转之前,这个智慧还不够成熟,它是属于粗;等转的这一刻已经成熟了,这个智是妙。但是即使是已经转了,那下智相对于中智,相对于上智和上上智来说,它还是粗。不管你转不转,它转的力量也是有限的。

就是我们说,不为境转,而能转境,心不为境所转,而心能转境。好像“心能转境,即同如来”,好像有这么一句话。但是这句话,你心能转境,你是什么样的心?你是什么样的智慧来转?你得佛智来转,你才能是如来。

那其他的二乘人,包括普通的菩萨,他也有一定的转境的这么一种能力啊,但他转境并不究竟,没有用啊,难道他就是如来吗?他不叫真正的如来,当然他也叫菩提,是吧?我们有佛果菩提,有声闻菩提,有缘觉菩提,他有不同几种菩提的存在。

待绝也是,下面相对于上面来说就是粗,上面相对下面来说是妙。这都是相待的粗妙,最终下智、中智都开粗成妙之后,就没有粗、妙之间的分别了,就称为绝待。

【二,对四种四谛明智者,】这里面也是一大段,我们都看看。

【大经云:“知圣谛智则有二种:中智、上智。中智者,声闻、缘觉;上智者,诸佛、菩萨。”】就把这个圣人的智慧分成两种。

【若依此文,束于体、析,合称为中;束大乘利、钝,合称为上。】就是把前面四种智合成两种智了,一个是声闻和缘觉,统统叫中智,佛和菩萨称为上智。前面束于体、析,一个是体空观,一个是析空观。析空观的话,主要属于三藏教的声闻、缘觉,体空观是通教的声闻、缘觉,当然也包括菩萨了,他们实际上都有三乘啊。但他虽然叫菩萨,实际上跟声闻、缘觉本质上差不多,合称为中智。束大乘的利钝,大乘的钝根的人叫菩萨,利根的叫佛。

【今若约根缘利钝、内外事理,开即成四。】下面就具体把它分解一下。

【声闻根钝,缘四谛事,即生灭四谛智;】就是说,声闻乘的人根机比较钝,他只能缘四谛之事,只能缘这个事法、事相的东西,他不能缘四谛之理,所以叫什么呢?生灭四谛智。

【缘觉根利,】缘觉根相对来说比声闻的根机要更利一些,他能【缘四谛理,即无生四谛智;菩萨智浅,缘不思议事,即无量四谛智;诸佛智深,缘不思议理,即无作四谛智也。此乃大经之一文。】大概把他分成这几个。分别有根钝和根利,分别有事和理,然后分别有什么呢?生和无生、无量、无作这四种四谛。

【又云:“凡夫有苦无谛,】这里面就讲的很有意思了。凡夫有苦无谛,这句话以前好像跟大家也大概说过,是吧?【声闻有苦有苦谛。”凡夫不见苦理,故言无谛;】我们只有苦,哪里见到什么苦谛呢?不知道苦的真实的存在,不知道真理的存在。我们只有造苦因,得苦果,但是苦的根源在哪里?苦的真相在哪里?它的真谛在哪里?找不着!

声闻就不一样了,声闻是圣人,他能见什么呢?【声闻能见无常、苦、空,故言有谛。】如果能够见到苦的本相是无常、无我、苦和空,你就知道,这就是明白苦谛了。

【即是生灭四谛智也。】但它是属于观四谛、缘四谛之事,虽然他见,并不是说声闻见不到一点理啊,但他那个理还不是真正的真理。以前讲过,声闻所见的是什么?叫偏真理性,三藏教的声闻,见到的是偏真理性。偏真的话,不是真正圆满的真谛,只能见到真谛的其中的一部分,甚至说一半都不到,可以这么讲,我们就说刚刚一半吧,说得那个一点。但是实际上跟真实的这个真谛还有很大的距离。为什么呢?因为要灭事即证,他要灭了这些事,才能得到这个真谛。

比如说灰身灭智,大家知道,是吧?声闻人都喜欢灰身灭智,或者叫什么无余依涅槃。为什么呢?他认为只有离开世间,才能获得出世间的这个涅槃。这个出世间的涅槃就是他所见到的真谛。但这个真谛是真正的涅槃吗?不是!

真正的涅槃不需要灭除世间,世间之中就有涅槃,你得明白当下就是,一个是析空,一个是体空。你不要离开这个东西,在当下本身就是,当下就有,这才是真正的真谛。就是事和理本身是不能分开的。如果要离开事才能证得理的话,这个理不是终极的或者究竟的一种道理。

【又云:“菩萨之人,解苦无苦,而有真谛。”即是体苦非苦,故言无苦;即事而真,故言有谛。】这是属于说的通教的人。

【乃是摩诃衍门无生四谛智也。】就是说,没有真正的苦,苦的这个事相是虚幻的,是不真实的,它当下是空的,所以体苦无苦,当下苦的体,苦的本体就不存在,既然不存在,哪里有个什么真实的苦的存在呢?所以故言无苦。即事而真,事的当下就有真谛的存在,不要离开这个事。比如说,我们要灭除烦恼才能证得菩提,现在发现,菩提并不是离开烦恼而存在,它本身是一个体。

比如说,离水无波,用这个譬喻大家就明白了,离开水哪儿会有什么波浪呢?这个波也是用这个水所引起来的,本质上它们是一样的。应该叫离波无水呀,不能叫离水无波。说反了!波是在动的,动的是烦恼的,不动的水,它才是菩提,所以离波无水。当然,离水无波也讲得通了!

【又云:“知诸阴是苦;知诸入为门,亦名为苦;知诸界为分,亦名为性,亦名为苦,是名中智。”】诸阴就是五阴,是吧?色、受、想、行、识。诸入呢?是十二入。哪十二入啊?六根,六尘。知诸界呢?是十八界。六根,六尘,再加六识。所以为什么说这个是苦、这个是门、这个是分、这个是性?都是对它的一种分类而已。亦名为苦,是名中智。

【依前说者,即属声闻也。分别诸苦、诸入、界等,有无量相,我于彼经,竟不说之,是名上智。】这是属于菩萨法,属于别教。【受、想、行、识,亦复如是,非诸声闻、缘觉境界,此则异前两意。】这就异前面的藏教和通教,这称为上智。【即称上智,又非二乘境界,岂非别教菩萨观恒沙佛法如来藏理耶?是为无量四谛智。】前面讲的是无生四谛智,现在这一段是讲的什么?别教的无量四谛智。

【又云:“如来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谛是实;虚空非苦非谛是实。”非苦者,非虚妄生死;非谛者,非二乘涅槃;是实者,即是实相中道佛性也。】就是说,既没有生死,也没有涅槃。这里面非苦集灭道,前面有非苦非集非灭非道,就是非苦集灭道。苦集灭道,本身属于什么呢?生死法。谛、非谛,这是属于解脱法,出世间法。非谛是实,虚空非苦非谛是实,既不是苦,也不是谛。既不是世间法,也不是出世间法。既非生死,也不是涅槃。就是非二边的中道,这就属于圆教的智慧。

【又云:“有苦,有苦因,有苦尽,有苦对。如来非苦,乃至非对,是故为实。”如此明义,既异上三番,岂非无作四谛智耶?】他这是属于无作四谛。既没有苦,也没有断苦的这个智慧,或者说佛法。既没有世间法,也没有出世间法。因为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本身是不二的,所以他已经超离了这种相待的、分别的状态,已经进入绝待的一种境界。这就是什么呢?绝待的就属于圆融的,这就属于圆教,圆教的智慧。

当然我们只是说啊,实际上圆教对我们来说现在根本修不上。别说圆教了,别教也修不上。现在我们估计能够适合大家的,一个是藏教,藏教我们嫌他又太低了,是吧?可能通教来说,比较适合大家。通,通前藏教,通后别、圆,是吧?你的思想境界虽然不能太高吧,先低一点修,估计问题不大。但也不能太低了,起码观察一切世间如幻如化,无有真实。这个是我们可以去用得上的。

就是我们自己现在所有的生命体验也好,你自己心里所想也好,你每天的衣食住行啊,工作啊,生活啊,所面对的一切环境或者是人,你都要记住,都是如幻如化的,都不是完全真实的。

虽然我们要珍惜,虽然我们要善待一切法,但是最终从根本上我们知道,这都不是真实的,是虚幻的,这样的话,你心中就会放下些,不会这么执著,知道吗?然后从幻化之中,再进一步,性空。既然不是真实的,最终是不是还得完全地放下,要舍弃掉?不仅仅是舍弃,就是当下它本身就是性空的,不是真实的存在,佛教就干脆说,它就没有——这个没有,跟我们世间理解的空无所有,是两回事。就是它真实的存在是没有的,它自性是没有的,佛教就给它定一个名字叫作空。

如果是从这个空的角度,你再去进行自己的一种生命的活动,我觉得你可能活得境界会高一些,活得质量也会高一些,并不是舍弃世间的这些因缘,珍惜善待一切众生,但是呢,即使做了这些事情,心中不要有太多的这种挂碍。

不要说爱就爱得死去活来,恨就恨之入骨,恨不得把他杀掉。是不是啊?什么事情都放不下。你不去做还好,一旦沾上了,就把你给黏住了,脱不了啊,你心中老去想这些事情,你不想都不行,是吧?如影随形。千万不要这样子。

【例此一谛为四,余三亦应尔。】就是用苦谛,它也分成什么呢?四种苦谛。那么其他的灭谛、道谛、集谛也是一样的,都是这么去观察。苦,有什么?有苦,有苦因,有苦尽,是吧?苦的本身是存在的,苦的因实际上就是集谛。苦尽呢?是灭谛。有断苦之道,断苦的方法,实际上就是什么呢?道谛。

我们都在观察这些东西,就说你自己看一件事情的时候,你把它分成四个方面,苦、集、灭、道。本身它是一种因缘的存在,它有种种不同的因缘。它的因缘的背后,它是由什么样的原因引起的?它的根结是在什么地方?集谛。找到这个根结所在,怎么去解决这些因呢?苦的因怎么去断除呢?断苦之因,断苦的方法,就是道谛。最终你把这个苦给断掉了,你已经算是灭了,起码这个苦,你就不会再存在了。

这件事情比如我做了,我做了件糊涂事,形成一个不好的结果,这就是苦。我自己也很苦恼,为什么这么干啊?就是因为当时一时糊涂。为什么糊涂呢?就是没有智慧。赶紧啊,修智慧啊,增长自己的智慧。就是这个道法,它对应这个苦因的,你越聪明,越有智慧,保持自己内心的一种镇静,一种清明的状态,你就不会随便产生这种糊涂状态了。

或者你不接触这些不好的因缘,不跟这些不好的人在一起,你可能就不会做这些事情了。或者你不到那些不好的境界里面去,你就不会做那些坏事了。你没事老去什么夜店,到一些不好的环境里面去,你本身这个人不算太坏,你都被他们染坏了。下回你就不去了吧!别人怎么叫你,你就不去呗。

然后你自己该做什么做什么,做一些比较更积极向上的、更正确的一些事情。这就是你自己改变你自己的一些根本的,用正确的方法去对治它。既然没有不好的因缘的话,就不会产生这些不好的结果。你明明知道这个事情不对,还要去跟随,摆脱不了,那就没办法了。

所以,为什么说大家要好好修福,要念佛?就从自己内心的这个烦恼方面,先慢慢去对治这些烦恼。你养成这种慈悲心,养成这种宽厚的心、平等的心,你再面对其他的生命的活动,你的身口意业才会越来越净化,知道哪些东西是必须要舍的,哪些东西是要取的,先是有取有舍。

下面也是一样的,你看,【谓有集,有集果,有集尽,有集对;】集是本身这个集,集果就是苦,集尽是什么呢?集尽是灭谛,集对是什么呢?道谛,对治集的,知道吗?有它相对应的。有多少病,就会有多少药,就这个意思。有多少问题,就有多少解决问题的方法。它总会有解决它这个事情的,都是相对应的,知道吗?这就是我们说的相待法。世间都这样。

我们现在只是找不到这个方法去解决而已。但你得去寻找。就像我们现在这个科技的发展也好,人类这个文明的发展也好,现在很多问题解决不了,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发展到那种更高级的阶段。等到发展到高级的阶段,可能有些问题就不叫问题了,这就叫对。但是即使找到这些解决办法,你还得去做才行啊,你不做,跟你没半毛钱关系,是不是?

下面也是,【有尽,有尽因,有尽障,有尽障相;】尽是什么呢?灭谛。尽因是什么?道谛,是吧?尽障是什么呢?集谛。有尽障之相,这是什么呢?苦谛。

下面也一样的,【有对,有对果,有对障,有对障相。】都是一回事。就是从这个道谛又说了,是不是?这个对,就是对治烦恼的道法。有对的果,这是灭谛,是吧?有对障,还是一样的,本身对的这个障是什么呢?是集谛。所对的相,最终它所呈现的一种状态,这是苦谛。它把这个对呢,就当作是道的一种那个替代了。

【如来非此四四十六种,但是于实(云云)。】就是说,真正如来的智慧都已经超越了这四四一十六种,比这十六种还得高,只有一实,一真实。连说这个最终的这个无作四谛,好像是不是都显得有些多余了?因为这个无作四谛,还是相对前面的无量四谛、无生四谛、生灭四谛而言。真正的真实的话,叫什么?不可说。大家明白吗?他最终就用这么一种方式来替代,什么才是真正的佛的智慧?如果还是相待的妙,还就不是究竟圆满之法。连相待这个妙,无作四谛,你都得放下,这就叫“非此”,是吧?都得舍离。这才是真正的绝待的妙。

【如是等智,观于四谛,谛既未融,智谛皆粗,独有非苦非对有实为妙。】就是说,我们说用以上种种智慧来观察四谛,就看你是用哪种智慧来观察四谛了。四谛本身没什么区别。虽然我们也可以说,有这种什么无作、生灭,什么四谛,这是从这个智慧上产生的一种分别。你没有智慧,它就有这种存在,境界好像就有差别。如果你的智慧真正达到像佛一样的智慧的时候,它就没有这种差别了。

打个比方,你有多少钱,你就过怎么样的生活。你钱多,日子过得好一点,物质丰富一点。你钱少,日子就过得简单一点,简朴一点。智慧也是,你智慧多一点,那你观察的这个谛,这个境界,它本身这个层次就更高。你智慧低,你同样还是看一件东西,它反映出来的这种境界就是低,层次就低。

就是我们说的眼界,你人的境界不一样,同样是一件事情,在你这呈现的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那我们打个比方,同样都是四谛,我们先不把它分成四种,什么生灭啊,无生啊,什么无量、无作。对于佛这种无作四谛来说,即使是把这个生灭的四谛境放到他前面,自然这个生灭四谛就变成无作四谛。

就像这里,你即使把这个娑婆世界,你说,佛啊,你就别在西方净土待着了,你到我们娑婆世界来吧!他自然,这个娑婆世界就变成什么?变成净土。为什么?他有这种智慧,有这种功德。他同样跟你吃个白菜,他吃的就是甘露的味道。你吃个白菜,就是白菜味。你要是三恶道的众生,吃白菜都吃不下去。恶鬼,变成火炭。你说我给你吃的是很好的,做的是很好的美食,为什么变成火炭?境界立即就变了。

“谛既未融,智谛皆粗”,谛境本身,这个谛境,它是可以融的,相互是可以融化的,是吧?是可以圆融的。这个境之间没有绝对的差别,本体都是一样的。智谛也是粗,那么你这种智慧,和这种谛,当下都是粗。“独有非苦非对有实为妙”,就是非苦非对非道非灭,这个才是真实的,才是妙。

【若谛圆,智亦随圆,皆是如来非苦非谛是实之妙智也。此即待绝两意(云云)。】大概就是这样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当然我们理解,就是前面第一个是境妙,第二个现在我们学的智妙,智妙到这里基本上就结束了,是吧?差不多了,后面可能还会有一点点,不多,就学得差不多了。就是我们怎么去看待这个世间,我们看待这个世间,就是一种境界,就是一种定。

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看待这个世间?一个是从客观的,被我们所观察的这个世间,从佛法方面进行分析,这是属于境妙。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说,从我们能够观察世间的这么一种方式方法,或者一种思维,或者智慧,去分辨它,叫作智妙。这个世间本质是什么样的?我们应该怎么样去看待这个世间?都很重要。不同的境界,不同的观察这种境界的智慧,或者一种能力,这些地方,我们都得去修啊。

好,哎呦,这时间都过了啊,算了,中间就不休息了,大家辛苦一下啊。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三下】,终于到第三卷了啊,第三卷下了,【天台智者大师说】,【三对二谛境明智者,权实二智也。】对二谛,一个是真谛,一个是俗谛,用权和实两种智慧来观察。

【上真俗二谛既开七种,】前面我们说了,真俗二谛有七种,是吧?哪七种大家还记得吧?还是不离藏、通、别、圆,大家知道,是吧?藏教、通教、别教、圆教,各有一种二谛,然后通教呢?因为可以被接入别教和圆教,所以多出两种,是吧?就是别接通、圆接通。别教又可以被接入圆教,所以说,圆接别二谛,加起来就七种二谛了。

【今权实二智亦为七番。】跟前面也是一样的,你有多少种二谛,就有多少种这个权、实二智。

【内外相即不相即,四也;】这他是说得太简单了,为什么这里就四种?哪四种?什么是内?什么是外?什么是相即?什么是不相即啊?外,首先讲内吧,第一个是内,是界内的,界内的不相即,是藏教的二谛;界内的相即,是通教的二谛;界外的不相即,是别教的二谛;界外的相即,是圆教二谛。大家当然能够明白嘛,是吧?分界内和界外,分相即、不相即,二二相乘,二二得四,就分别对应四教。

【三相接,合七也。】你看,一样的,是吧?相接,圆接通,别接通,圆接别。

【若对上数之,析法权实二智;体法二智;体法含中二智;体法显中二智;别二智;别含圆二智;圆二智。】分别就有这么多种,你看,析法、体法,一二三四五六七,这就七种全部出来了。析法权实二智,这是藏教的两种智慧;体法权实二智,是通教的两种智慧,二智;体法含中二智,这是什么呢?通教的被别教所接;体法显中二智,是通教被圆教所接的二智;别二智,是别教当下它自己本身的这种二智;别含圆,是圆接别之后,它本身的这种智慧;最终是圆二智。

【上七番各开随情、随情智、随智,合二十一种谛。】你看又分,那就三七二十一种,随情、随情智、随智。大家也知道啊,随智是什么呢?最高的境界;随情是相对初级的;随情智呢?中级的。

按我们现在,我以前也讲过,我们大家现在都是随情,我们都是有情众生,有情众生就不可能没有情。你想得到点智慧,你现在智慧摸不着边,你还是先从情里面修吧,慢慢少一点,慢慢少一点,能够修出那么一点点智慧来。智慧越多越多,哪怕是情和智,就相对属于兼具的一种状态,平衡。好,最后呢?情越来越少,智慧越来越多,最后情都没有了,只有智了,这就叫随智。情是有情执,它是有执著,它是有分别,它是有烦恼的一种状态。就是你这个执著烦恼越来越少,你才能慢慢过渡到完全智慧的一种状态。

大家不要说,哎呦,一到智慧,这个人是不是太理智、太冷静了,是吧?我们都没有感情了,不讲情谊了——不是那种理解啊,千万不要那种理解。我们不要用世俗的这么一种情感,去分析这些东西。佛教所讲的情,不仅仅是感情的一种东西,比感情它更加宽泛,你只要有执著、有分别,都算是情。

不仅仅是从感情方面的,就是有时候我们很多东西不是从感情,有时候你从见解方面也是一样的,有情,还有见。你的知见,你的思想,你的观念,不仅仅说,哦,他跟我感情深,我就对他更好点,他跟我没什么关系,我就跟他关系保持一般般,不是这个意思。

即使有时候跟你感情好的人,当然你这个人说心性很恶劣,特别自私,感情再好,你对他一样冷漠啊,这就属于思想观念有问题了。所以说我们不要说什么都是用世间的这种概念去套佛法的一些概念,不是一回事。

你说到了智的时候,这个人什么都是太理智了,太冷静了,是不是就没有情感了?也不会啊,菩萨他为了度化众生,他会从空而出假,虽然是有智慧、空智,但是他也会随顺众生啊,不是你需要吗?是吧?需要,那我就跟你之间做同学、做朋友、做兄弟、做姐妹,都可以,他是随顺你来,只要你欢喜,怎么都好。

所以从这个智里面,他是可以随顺你来随情的,但是在他自己这个境界里面,他永远是保持这么一种智慧、理智的一种状态,但也不妨碍他为了随顺你,而示现种种不同的所谓的初级或者是低级的一种状态,没关系的,你是看不到他的,他是能够看得到你,他能俯就群生,是吧?我们只能仰视他,够不着。

所以大家不要想,成了佛之后是不是大家太理智了?成佛之后他更慈悲,最慈悲的无过于佛,是吧?最能度众生,最愿意度众生的,无过于佛。反而就是你因为有情执、有分别,反而你,有些众生你喜欢,有些众生你讨厌,是吧?你跟众生之间就有距离,知道吗?你心上就有距离,情感上有距离,你的认识上有距离,所以你的生命啊、种种因缘上就会有距离。你想接近他,你想帮助他,你都帮助不了。正是因为你没有这些距离,所以你才可以无限地接近他,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近他。先把自己的障碍打断了、打消了,你才能让众生能够进得来,或者你能够主动去接近众生。

【今七番二智,亦各开三种,谓化他权实、自行化他权实、自行权实,】又把它分成三种,七番二智,是吧?化他的,主要是为了度化众生的。第二个,自行化他,不仅仅化他,化他之中还有自行。实际上跟前面这个随情智,它就大概相通。随情的话,主要是指化他的;自行化他呢?随情智的;自行权实,随智的。自行权实是自己的境界,实际上是佛的境界,自行化他是菩萨境界,化他权实属于菩萨以下,当然也有一些就说没有真正进入圣位的菩萨,也可以说是有化他权实,二乘都包括在里头。

【合二十一权实也。】所以我们想这个地方,实际上大家不要想,它仅仅是个概念,就我们世间为人处事,有些东西都是可以对照的。比如这三种,什么随情、随情智、随智,或者化他、自行化他、自行。就是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实际上有不同的一种方法可以去做,没有说哪种方法就是最合适的。相对来说,可能比如说会有粗妙,会有高低的一种差别,但是即使有高低的差别,并不是你这个最高的、最好的方法才是最适用的。在当下这个因缘里面,也许我们说,用其他的,不是最高的、最好的一种方法,反而能够更加地相应。

所以我们佛教不是有什么呢?契机。还有什么呢?契理。契理,还得契机,知道吗?实际上在有一定的时候呢,契机有时候比契理还更重要。因为你一下要契理的话,那太高了,契不到。先契机再说,先用方便的法门,先让众生能够接受,能够欢喜。然后从这个契机的角度,再慢慢地进入这个真理,反而更容易。因为我们众生的根机,现在的根机都比较差,直接跟你讲道理,你也听不懂。即使听懂那么一点点,你也修不了,干脆就契机得了。

所以我们在世间办事情的时候,有时候也是一样的,不同的方式方法。有些人说,这个人光讲人情,不行,都讲关系,那肯定我们大家都觉得不好。这个人太理智,什么关系、一点情面不讲,也不行。反正大家好像还是觉得有情有理才是更合适,但并不是这种状态就好。 实际上我们有时候想,他理智一点又有什么不好呢?干嘛一定得讲情呢?讲情是你自己的一种方式方法,或者你能够接受的一个方式,或者一种尺度。换另外一种方法,人家可能就不这么看,你干嘛要得执著自己的呢?是吧?

所以佛教里面,他也是一样的,你自己选择适合你自己的修学的方式。智慧也是一样的,虽然我们不能真正说达到这种境界,但实际上有些名词概念的东西的话,它跟我们之间是可以结合的。跟我们的修行,跟我们的思维,你是可以自己慢慢通过这些东西思考,得到一些启发。

做什么事情啊,这个人就是不要太固执,知道吧?我们现在不是讲开放嘛,开放,先得开放。当然开放里面还有很多讲究,怎么开放?哪些能够开放的?哪些不能开放?这你是后面去学,但起码你得有开放的一种思想。开放之后,然后你再慢慢去解决一些问题。学佛也是这样子的。

【若析法权实二智者,照森罗分别为权智,尽森罗分别为实智。】照森罗万象,能够分别种种法相,那属于方便智,也属于世智,也叫俗智,俗谛嘛。真正的真实的智是“尽森罗分别”,把这些分别、执著全部都消除掉,这才是真实的。

【说此二智,逗种种缘,作种种说,随种种欲、种种宜、种种治、种种悟,各随堪任,当缘分别。虽复种种,悉为析法权实所摄,故有化他二智。】这里面实际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说此二智,什么逗种种缘,是对种种不同的因缘所说的,有不同的因缘,我们就说不同的法,作种种说。随种种欲,众生有不同的乐欲,有不同的兴趣,你是感兴趣,你是喜欢这个,他喜欢那个,乐欲不同。种种宜,适合他的种种根机,他喜欢这个,他适合这个。种种治,有种种对治的办法,或者是佛法,通过对治之后,他能够得到种种的感悟。

各随堪任,随着不同的众生,他自己都有他自己能够对应的修学的法门。有些他只能修这个,有些他只能修那个。你不能堪任,你能修这个小的,可能就修不了大的,你这个根机因为不够能力,所以叫不堪任。你能堪任的是属于这一类的佛法。虽复种种,悉为析法权实,都属于析法里面的,最低的三藏教的这个权实之所摄。故有化他二智。

【化他二智,随缘之说,皆束为权智;】。你看,不管是化他二智,化他二智里面本身又分为权智和实智。但是化他二智呢?最终又把它总结,都通通又属于权智。

【若内自证得,若权若实,俱是实证,束为实智。】就是化他的,是随众生之缘而说,就叫权智;如果是自己内证的,不管是权或者是实,它又称为实智。它就是当下,比如三藏教里面,它又分成这两种:一个是化他,一个是自行。化他的二智,三藏教的二智,是权智;自行的三藏教的二智,是实智。

【内外相望,共为二智,故有自行化他权实二智也。就自证权实,唯独明了,余人不见,更判权实,故有自行二智也。】就是你自己所证得的境界,别人是不能了知的。这两种,他这种智慧,虽然都叫实智,但是里面他自己证得的,又分自证的权智和实智。

【今更约三藏,重分别之,此佛化二乘人,多用化他实智。二乘禀此化他之实,修成自行之实。故佛印迦叶云:“我之与汝,俱坐解脱床。”即此义也。】就是佛化二乘人都用什么呢?化他的实智,而不是用化他的权智。然后二乘人修这个化他的实智,最终修成了自行的实智。

【若化菩萨,多用化他权智。其禀化他之权,修学得成自行之权,佛亦印言:“我亦如汝(云云)。”此三种二智,若望体法二智,悉皆是权。】就对于三藏教的三乘人来说,他又有不同的分别。对于前面二乘人,声闻和缘觉乘的三藏教人,佛主要用化他的实智,来教化二乘人。对于三藏教里面的菩萨乘的人,多用化他的权智来教化三藏教的菩萨乘的人。

但是不管怎么样,三藏教的菩萨乘也好,他的二乘人也好,望后面的,他要相对于后面的通教的体法二智,他都是属于权。所以说“悉皆是权”。

【故龙树破云:“岂有不净心中修菩提道?】就是如果你自己心不清净的话,你是修不了菩提道的。他说的是什么呢?三藏教。

【犹如毒器,不任贮食,】就是你这个器具,这个容器本身是有毒的,你就不能装其他的清净的食物,就不能装真正的佛法,大乘的佛法就装不进去,你这个根机不够。

【食则杀人。”】譬如说你这个里面有毒,把这个食品装进去了,这个食品也变成有毒了,你会杀人。当然不是指真正的杀人了,最终是什么呢?你这个根器不够的话,反而会害人,对自己来说,不相应,就这个意思。

【此正破析法意也,】用体法来破析法,所以说,【故皆是权(云云)。】就是析法的三乘人的权实二智,皆是权智,皆是权。

下面讲体法,【体法权实二智者,体森罗之色,即是于空,即色是权智,即空是实智。】你看,所以当下就是空,色即是空。所以我们明白这个通教很有意思啊,基本上我们讲的很多般若的经典,般若主要是讲空性为主,当然最终也回归中道,但是它更多的着重的地方,还是在空方面讲得更多,而且是当体即空,也就是体法空,它更多的内容、主体的内容,都是讲这些东西。所以说叫即色即空,色即是空。即色就是权智,即空就是实智。

比如我们说,“色即是空”,这就是什么呢?实智。“空即是色”,这就是权智。你不能说只有“色即是空”,没有“空即是色”,那就不完整。为什么?既然是“色即是空”,反过来一样的,可以推到什么呢?“空即是色”。因为“即色即空”,空和色之间没有任何的差别,它只是我们叙述方式的一种不同而已,把前后掉了一个个儿,但实际上都是一回事,本身之间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只是从这方面强调的话,它是属于权智,从那方面强调、从空方面强调,它是实智而已。

【大品云:“即色是空,非色灭空”,】这就显出它跟前面这个析法智不同的地方。即色是空是什么呢?体法智。色灭才空,这是什么呢?析法智。不要灭色才能得到空,色不用灭,当下这个色就是空,这就是体法智,叫当体即空。

【正是此义。为缘说二,】因为有种种不同的根机、根缘,所以佛分别用这个体法和析法,这两个方式为众生说。

【缘别不同,说亦种种。虽复异说,悉为化他权实所摄,故有化他二智。化他二智既是随情,】你看,所以这里又回答了,化他是随情,自行是什么呢?随智。如果来个自行化他二智的话,就是随情智。只要是化他的,都是随情,既然是随情,所以说化他虽然有权智,也有实智,不管是化他的权智和实智,最终都把他总结为叫什么呢?权。

【皆束为权;内证权实,既是自证,悉名为实。】自行的、内证的权实二智,既然是自己证得的,它不管是权也好,不管是实也好,最终都把它叫作实。这是从通教本身,跟前面藏教本身也是一样的,它归纳的方式都是一样的。这是从当下本教来说。

但是如果藏、通之间对立来说,相对来说,又不一样了。即使是藏教前面内证的权实二智,它相对自己来说是什么呢?是实。它如果是相对于通教来说,它就变成权了。它甚至不要相对于通教的内证,就是自行的实智,它是权;它即使相对于通教的权智,三藏教的实智都是叫作什么?叫作权。就是你跟人家的权智都比不上,别说跟人家的实智比。就是下一教的跟上一教的,差别就这么大。你的高级、最高级的,比人家最低级的都比不了。

这也可以理解,比如说你上初中,你初三的水平跟人家高一的水平能比吗?初中也分三个年级,初一、初二、初三,初中。高中也分三个年级,高一、高二、高三。你刚读到初三毕业,你比人家高一还是差,就这个意思。

再往下,【以自之实,对他之权,故有自行化他二智也】。就把它分成自行二智和化他二智。【就自证得,又分权实,故有自行二智也。】跟前面是一样的,这都是重复的。

【此三二智,望含中二智,复皆名权。何者?无中道故(云云)。】此三种二智,就是通教的三种二智,自行二智、化他二智、自行化他二智,相对于通教本身具备的这个含中二智,就是被别教所接之后,它含有这个中道、中谛的这么一种智慧,它都叫作权。从通教本身来讲,哪怕是它达到最高的自行的实智,它也不能跟别接通的这个含中二智相比,它那种境界就更高了,为什么呢?没有中道。

【体法含中权实二智者,】下面又讲这个含中二智了。【体色即空不空,】又是空,又不是空,你看,前面说即空,就讲到个空为止。现在再进一层,不但是空,也不是空。又是空,又不仅仅在空的这么一种境界上。所以说非空,这个不空就是非空。

大家不要说“不空”就是“有”,千万不能用“有”去替代了,错了啊。你用“有”替代,犯了什么错误呢?大家知道吗?那你又用相待法去描述佛法了,明白吗?佛法,真正的佛法是用绝待的,所以它只用“非”,不用另外一种说“有”的方式去讲。非空、非不空,或者非空、非有。

实际上非空跟非有之间还有点区别,大家自己去想想。非空和非不空,跟非空、非有是不一样的。大家想想啊,不是双重否定之后,它就是肯定了,不是这个意思,又回到原路上去了。既不是空,也不是不空,它是毕竟空。如果是非空非有,空和有之间是对立的,是相待的,是不是?这个相待的表达,跟前面的那种绝待的表达,是不一样的,还是稍微有所不同。

【照色是权智,空不空是实智。】你看,体色就是照色,即空不空是实智。体色照色是权智。【说此二智,赴无量缘,随情异说。虽复无量,悉是含中二智所摄,】既然是非空、非不空,所以说它里面就有中道的这个理性存在了,中道的这个真谛存在。

【故有化他二智。化他二智,本是逗机,】逗众生之机,【皆名为权;】自己证得的这个二智,【自证二智,】才叫什么呢?【皆名为实。于自证二智,更分权实,故有自行二智。此三二智,】所以说这自行、化他、包括自行化他,这二智,【望显中二智,】望后面的显中的二智,又是权。你看,【悉皆是权。】就是圆教接入通教之后,所开发的这个显中的二智,比别教接通教的所得的这个显发的含中二智,又更高一层。

【何者?带于空真及教道方便故。】就是说,别教的中谛虽然说出来了,但是它是带于空而说中。圆教的话不要带于空真,直说中谛。另外说教道方便,就是他在教方面,不够究竟,不够圆满。

【又体法显中权实二智者,】这说的是通教之中最后一个二智了啊。【体色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了色是权智,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是实智。】他就多了一句,一切法趣空不空。就是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法当下就是中道,明白吗?

甚至前面,说实话,体色即空不空,这个东西,你甚至有时候都可以把它忽略掉,它都属于过渡性的一种描述的状态,实际上最终所要真正显发的就是,一切法当下就是中道,而不仅仅是一法,一切法平等。

我们有时候只是观察一件事情,比如别教,它是别别不同,这个法是这样的,那个法是那样子的。比如说九法界,你声闻就是声闻,菩萨就是菩萨,佛就是佛。到了圆教这里,没有声闻、缘觉,也没有菩萨,都是佛,甚至连六道众生也都是佛。他能到达那种境界,就完全不一样了。

所以佛能够入十法界。入十法界,其他的九法界在佛的当下,全部都是佛法界。如果是别教的话,还做不到那样。为什么呢?他九法界之间还有差别,既然有差别的话,说实话,你就没这么自在了,明白吗?就是觉得你跟他之间是有分别的,你跟他之间是有距离的。

打个比方,就像我们平时世间,举个例子,如果你跟自己各方面兴趣、爱好、年龄阶段各方面最好的朋友在一起,你会觉得最舒服。但是跟普通的朋友在一起,你就达不到那种境界。你要跟自己讨厌的人在一起,你觉得就很难过。是不是?你跟不同的人接触,你就有不同的感受。为什么?因为你自己的烦恼很多,你没有这么大的能量,没有这么大的智慧,所以你不能万法平等。

有些地方你能平等,你能平等的是这一类的,知道吗?都要达到这个层次的,你能平等。哦,对好人,我特别欣赏,我特别喜欢,觉得跟他在一起太舒服了,太好了,我就永远愿意跟他在一起。其他不好的人,最好能离我远一点,不要找我,我也不会找你。但是佛不一样啊,对所有的众生都是一样的,众生给他所带来的所有的感受,也肯定都是一样的,在他这里都是平等的境界,就不会有这些差别了。

所以我们就得去修这些东西,但是现在我们还修不了。现在我们说,近君子,远小人。我们要近善知识,要亲近善知识,先远离恶知识,先还是给大家一些分别的佛法。为什么?你这个阶段还没达到那种境界,不能一蹴而就。一步一步地往上走,循序渐进,且长呢,那个路很长的,是不是?到最后才教你,这才是平等,那是最高的一种境界,以后再说。

但是先明白,先从心里不要有障碍,但是从事实上肯定会有障碍的。比如说,我从心里观想,一切众生平等,再坏的人我也要对他好,哪怕是地狱的众生,我也要对他慈悲。当你真正见到了,你该难受还是难受。这些事情一考验,你就原形毕露。但是你先心里想一想,先嘴巴上先说一说,慢慢地练,等到以后因缘具足了,你再适当地接触,你可能就跟现在,没这么难受了。他就越来越有这种能力了,先练点假的,以后再来真的,知道吗?就这样子。

所以佛教里他为什么修观想?观想实际上就是我们自己想出来的一种境界。比如我们念佛也是这样,我们说在想佛的相好,实际上佛像的相好,跟真实佛的肯定不一样的。打个比方,就把这个佛像画得再好,最高明的画师,把佛像画得再庄严,但跟真实的阿弥陀佛肯定是不一样的。但即使不一样,你有这个像,比你自己内心没有这个像,你去观想,那要强不知道多少倍了。

那我们念佛也是一样,你就念一句佛号,你在想佛,佛很慈悲,佛力来加持我,佛的光明照注于我,你这时候就能获得力量,你这个念头能够专注,能够投入这个清净的念头里面去,佛的这种力量,他就能够慢慢地加持、能够摄受于你。如果你不去想这些东西,你去想其他的世间的,那一点力量都没有,是吧?

所以这个假,慢慢地假亦成真啊,假作真时真亦假,别说真亦是假,最后假亦是真。从“像”,到“就是”,慢慢就接近,从相似到真实,他有个过渡,而且这个过渡的阶段是相当相当地长的,就像我们所见到的佛的身体。

比如说,我见到佛了——真正的佛你是见不到的,就算你修得好点,最多见到佛所现的一个相,叫什么呢?应化之身,而不是佛的法身。如果你见到佛的法身,你绝对不会这么傻,说我见到佛了,法身还用见吗?法身能够用见去描述吗?法身是无形无相,你还说见?那一下就把自己这个尾巴露出来了,真丢人。不用见,法身无处不在,法身又是无形无相的,就这么有意思。

就像我们说用个镜子一样的,去照这个世界,镜子本身之中是没有相的,但是外在的这些万事万法,一对镜的时候,它都能在镜中去显现,它有镜中之相。但是镜中之相,并不代表镜本身它自己内在有个相,镜本身还是空的,知道吗?相是假的。大家明白什么意思吗?这就叫作不可思议。

虽然它是空,它本身不具备真正的相,但是它不妨碍外在的相在它这个镜子之中都能呈现出来。就像这个法身,虽然是无形无相的,但他并不妨碍能够应现种种应化的身体,他能现种种相。

我们就用这个镜中之相,来对应这个法身一样的,这个比喻可能大家就容易理解。本身是无一物,但不妨碍万物之中自然在他里面呈现,他能够照见万物,他就具有这么一种能力。当然我们不仅仅是能照见万物,我们的法身不仅仅能照见万物,而且能够什么呢?变化成同万物一样的种类。有因缘的话,可以去教化众生,更加不可思议,这种力量很强大。

所以一切法都趣空不空,你这个能趣,那个就趣不了;这个能够欢喜,那个就不能欢喜,那就还不是真正的这个圆教,你不够圆,就是我们世间也讲,叫圆融嘛。你不能圆融,你这个性格就比较格涩,哎呀,这个喜欢,这个人是个善知识,这个修行很高,我特别喜欢他。那些看不上的,哎呀,算了,算了,我也教化不了。虽然有慈悲心,但他跟我之间确实有距离。不能,这说明你还没有修圆满,还差着。

【为缘说二,缘既无量,说亦无量。无量之说,悉为显中二智所摄,】化他有种种说法,有种种方便,但最终的目的都是要得到这个显中二智。【故有化他二智。化他二智既是随缘,悉名为权;】在显中里面的化他二智也是权,自行二智也是实。

【自证二智既是证得,悉名为实,以自望他,故有自行化他二智。就自证二智,更分权实。】自证的里面,也有自证的实智,和自证的权智。

那么好,【此三二智,】就是这个显中里面的自行二智,化他二智,自行化他二智,【望别权实二智,】相望于,比较别教的权实二智来说,【悉皆是权。何者?带即空及教道方便故。】为什么它跟别教的权实二智比较,它又叫作权呢?它因为是从通教里面发展出来的,它还带有通教的一些特点,叫带即空及教道方便,它有即空的一些色彩,这个即空就是通教本身的一些色彩,它不纯,不够圆满。

再往下,【别权实二智者,体色即空不空,色、空俱是权智,不空是实智。】当然我这里讲啊。算了,这个时间也差不多了,不讲下面这一段了。

这里面的话,我还得把自己个人的一些不同的理解说说。他这里说望别教的权实二智,悉皆是权。这句话一分为二,我认为是这么理解的,我就认为我的理解可能会有一点道理,虽然书上没有说,智者大师都没有说,不能仅仅这么一看。

虽然它带有即空和教道方便的一些缺陷,或者不足的地方,它跟别教的权实二智来比,它是属于权,就是它的层次要低一些,别教反而是实,但是未必!为什么呢?别教本身它也有它不足的地方,它没有“一切法趣空不空”,大家会发现,后面慢慢去学就知道了。

它只有前面这一段,“色即空不空”,我们再往后面看,是怎么去理解的。“体色即空不空”,但是没有说“一切法趣空不空”,没有这一句。别教的当教,它本身这个教的当下来说,它是不具备“一切法皆是佛法”的这么一种圆融的思想,它虽然讲到中道,但是中道不能遍一切法,一切法也不能含具中道。

所以说,实际上通教被接入圆教之后的这个显中二智,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它实际上比别教的权实二智要什么呢?要更高,我告诉你。这东西不是我随随便便说的,大家以后去学天台的教理里面,它会讲这些东西。它被接入之后,虽然它还会带有前面这个通教的一些色彩,或者不足,这是它的缺陷。但是它被接入圆教之后,因圆教把它的境界一下提高之后,反而它超越你了,大家明白这个意思吧?

就是你原来本身这个能力不足,比如说你手中只有一百万,别人有三百万,好比一百万的就是通教,三百万的就是别教,但是你本身没这个钱,你跟着他三百万比,你钱是少。但是现在呢?因为你认识一个有一千万的人,人家借给你五百万了,当然这个比喻不一定特别合适,你手上是不是就有六百万了?你这六百万比人家三百万的这个,别教这个三百万,反而要高了,知道吗?但是你要知道,这个五百万不是你自己的,你还得还,知道吗?你虽然暂时好像是比别教的这三百万高,但是最终你得通过这个借给你的钱,再赚更多的钱,你才能真正超越这个别教,大家明白什么意思吗?

就是从理论上,从暂时这个现象上,你反而可能是超越别教了,但并不代表你真实的水平就一定达到超越它的这个境界。但是你只要具备这个基础,你超越它,是必然的一个结果,所以大家学佛要明白这些事情。

就是说,我现在用这种方式实际上就给大家提供一种什么样的思维呢?就是我们现在很多的佛法,我们不一定修得了,或者也不一定完全能够学懂,但是你得去学,你能学多少是多少,明白吗?你学了之后,以后就能用得上,你这个因缘就会更早地成熟。

如果你都不学,不结这个因缘的话,那以后你就跟这个没有缘分了,你就会浪费很多的修学的这个时间了。你这修学的效率啊,修学的这个功德啊,都会大大地降低,层次也会降低。即使你不能完全按照它百分之百的实行,能够行之一二,那你已经比前面,甚至比你高的那个阶段更高,因为你学的是更上乘的法门。你本来是下乘的,现在你反而一学上乘法门,能够超过中乘的了。虽然你学得还不太像样,甚至你现在比中乘的实际的境界,还低得多,但是给你以后超越这个中乘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

就我们现在叫什么呢?跨代,是吧?我们叫什么?弯道超车嘛。现在不是说弯道超车了,我们直接跨越这个工业时代,直接走入信息时代,反正这个工业时代跟这个先进国家也比不了了,我们直接进入信息时代完事了。跨越这个层次,我们不要资本主义阶段,我们直接跨入社会主义阶段,就这个意思。

直接从封建社会跨入社会主义,是不是?可以的嘛,为什么不能呢?你干嘛还得一定说,从封建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然后从资本主义社会一步一步地往上爬?未必!你可以直接修其他的。修,当然可能对你来说,会有一定的难度,但并不是说你完全就没有一点点的能力。你是可以的,慢慢积聚这个能力,你不需要说一步一步地去往上走。这里也是一样的。

当然说,有些事情也不能说这么绝对,就说你前面的就可以忽略,不用再学了吗?不是!以后再学,知道吗?以后回头再学,为什么呢?你修了更上乘的法门,你回过头来再学那些什么,以前的没有学好的,不足的这些什么中乘啊,或者下乘的,那效率太高了,随随便便学一下就完事了。以前可能用几十年学的,现在三年就够了,因为你学习能力更强了。

所以修学里面还是有些不同的因缘,有不同的方法,仅供大家参考啊,是可以实现的,并不是说没有一点点的这个窍门。但是这个窍门,也是建立在你有这个善根因缘的基础上。没有这个善根因缘,你听都听不到;或者你听到了,也不会信;或者信了,暂时也修不了,学不了。就是暂时这个缘分还不够,你还得积累这个听佛法的、听这个上乘佛法的更多的因缘,你才能达得到。

但是你说,我干脆,学不了我就不要了,可能就错过非常好的一个机会,你错过了一个最好的发展的机遇,是吧?就像我们现在的话,错过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那我们在娑婆世界也是的,如果你错过这个法华圆教,你说我也可以修净土,我就念阿弥陀佛,我事修就行了嘛,我心中有佛,佛中有心,我念,一句一句地,我念念不断——倒是很老实,也很实在,但是你方法太笨了,效率太低了。

你挣钱就是天天一个人自己干,一天天挣一百、二百、三百,挣到一千你就很了不起了。你要开个公司,一千个人、一万个人给你打工,每个人身上抽十块钱,都比你现在挣的多多少倍。这就不一样了,你干嘛呢?当然能开公司,你先得学,练练开公司的本事,知道吗?

然后你自己本身可以有这个能力,慢慢发展的。你天天就这样,不想开公司,你不求上进,天天也是无事可干,天天都干重样的活,你就把这个时间实际上就浪费了,效率就最低了。你天天进展一点,今天当不了老板,我先学啊,学个三年、五年、几十年,我有一天就能当老板了。

你干嘛天天都原地踏步呢?天天就挣三百块钱、五百块钱,三十年之后你还是挣三百,人家都已经挣三万、几十万了一天。原来你们起点都是一样的,但人家更积极,更精进努力,他就能达到那个阶段。不要一蹴而就。一天提高一点点自己的能力,一天再提高能力,等以后可能就会量变积累成质变。就完全用不同的方式去生产,你的生产力大大提高了。

学佛也是这样的。所以你对自己有时候要稍微狠一点,知道吗?把自己的潜力得逼出来一点——不要太狠啊!狠一点是应该的,不然的话,你怎么进步?有些人,哎呦,轻松、自在、逍遥。过得太清闲,没有用的,你没办法进步。

好,今天时间也到了,下面有两个问题,给大家简单解答一下。

第一个问题:“阿弥陀佛!师父慈悲,上节课讲到三藏的下智观,弟子对于四善根、四果智和下智的对应关系不太清楚,恭请师父慈悲!”

这都属于,基本属于三藏教的一种智慧。比如说下智,三藏教的下智,是什么呢?属于声闻智,缘觉智,或者菩萨,属于他们三乘人的这种智慧。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已经证入声闻的果位以上的三藏教的圣人,叫作下智,他是相对于通教、别教或者圆教来讲,他是属于下智。

但是前面还有一个什么呢?四善根,四果智。四善根就是什么呢?属于内凡,实际上还有个五停心智,五停心智这里没说,直接就四果智。就是下智里面就包含什么?四果智为主,知道吗?主要是以四果,声闻四果嘛,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用声闻四果就涵盖了后面的缘觉和菩萨。

实际上三藏教的缘觉和菩萨比声闻这一层,他要更高一些,但大概都属于这个下智的这么个范畴。他智慧略比声闻更高一些,是缘觉。菩萨呢?又比三藏教的缘觉要高一些。但是他都不超越于什么呢?破除这个见思惑,证得偏真理性。他们证的都是偏真理性,见的都是偏真真谛,这个真谛还不完整,前面说过。偏真的话,只偏于理,没有事。

所以我前面讲的叫什么呢?无余依涅槃,他就很难发起这个心去度众生,即使能发心度众生,他有菩萨乘,他那个修的六度,也叫事六度。他这个没有证得这个理的话,修的六度,这个层次比较低,就是我们说的这个认知度啊,或者这个境界,不够高。

打个比方,就像我们世间,你也修六度,你也修布施,但是你这个布施,本身之中是有分别心的,你会分别对象。比如说你声闻的人,他能够度化的众生,他是有限的。跟他有缘的,有机会的,他愿意去帮助。跟他没有什么因缘的,可能他就很难发这个广大的心去度人家,这是一方面。

另外能够度化众生的这种能力,也是有区别的。他这种智慧不够高,所以最终他能够给予众生的帮助也很有限。一个是范围有限,一个是帮助利益的力度也是有限的,所以叫作下智。

前面什么五停心、四善根就更基础了,还没有进入果位之前的智慧。五停心就是前面修的这个五停心观,五停心观本身就是智慧。用五种停心的观法,来观察你所对应的这种境界,它本身就是一种智慧。

比如我们说,多贪众生不净观,多嗔众生慈悲观。就是当你一旦有贪心起来的时候,你要用不净观去对治。这种不净的观,本身就属于一种智慧,你得修这种观法,提升自己观察这种境界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越来越高的时候,它就成为一种智慧了。

等你这种观已经修成了,说明这种观智已经具足了。以后有这种观智的话,你就不会在这个方面再去贪著了。比如你修这个不净观修成了,你对这些世间的男女色,甚至对世间的万事万物,你都不会有贪著了。你得去修啊,用不净观来对治。

那么四善根是什么呢?暖、顶、忍、世第一义,实际上还是从修四念处里面出来的。四念处,大家记得四念处吗?身、受、心、法,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对于身、受、心、法这四种境界,你都能心无妄念、心无颠倒,用不净、苦、空、无我,分别来进行对治。

但是我们想一想,实际上什么不净也好、苦也好、空也好、无我也好,它本身不是究竟的一个境界。大家明白吗?不净,也非不净,你得往这方面继续去发展。你不要说,哎呀,这个东西是不干净的,你认为它就是不干净的,给它下了个定义了。那不干净,你就会产生分别,会厌恶,哎呀,这个身体不干净,比如你观自己的身,观身不净,有些人说这个身体太不干净了,不要了,赶紧死吧,赶紧走吧,这个身体太肮脏了,太罪恶了,你就会有这种想法。所以到那个时候的话,你也得把这个不净的思想,你得放下来,不要执著于它是不净的,这样的话,你才能产生出平等的这么一种状态。

所以这里面还有很多的讲究,就是我们修行之中,不要认为哪种方法或者哪种观念,就是绝对的——没有!只要有知见,都得放下,最终都得破除。最终佛教叫无所得。所以为什么说通教啊、般若啊适合大家学习?因为它不会走偏。凡所有相、凡所有见、凡所有法,皆是虚妄,你所有的分别心、所有的妄想、所有的颠倒,你都得慢慢地从这里剥离出来。

下面第二个问题,第二十八讲经文讲到,【又决了别教历别之智入于妙智,当体即是某位,进入是某位,细捒(云云)】,其中进入是某位,是否可以理解外道被圆教接入后,当下也成为圆教的各品位?恭请师父慈悲开示!

恐怕不是这么简单,就是他说,别教的历别之智,被接入圆教的妙智之后,那么别教当时的这个位置,当体就变成圆教的这个位置了,相应的一个位置。就是你被接之后,看你被接的是哪种根机,或者哪种程度,接入到圆教之后,你所能够相称的这个位置是哪个位置。

打个比方就是说,我这里经过考试选拔之后,考入大学了。考入大学之后,我们还得分班啊,有些班的话,可能比较高一点,尖子班,有些班是普通班。那么好,尖子班,它录取分数线,虽然你都已经达到了,基础的分数线你都已经达到了,你甚至超越了,但是你的分数线比尖子班的要求更低一些。

比如说我们进这个学校是要求六百分,但是进入这个学校的尖子班得六百三十分,你只有六百二十分,那么好,你只有在这个学校的普通班里面学习,你成为他们班级的一员。如果你能够超过六百三十分,你六百三十五、六百四十分,好,你在这个学校的同一个年级不同的班级,尖子班里面待着。

这个也是一样的,别教虽然都可以被接入圆教,但是在被接的时候,你所具备的这种根机、善根不同,所以被接入圆教之后,你所对应圆教的位置也是不一样的,就是对号入座,实际上就这个意思。比如我们去看戏也是一样的,你花更高的价格,买的是贵宾位;次一点的价格,可能是比较前排一点的,位置也还可以;你要最便宜的票,一百块、几十块,算了,随便找个位置,后面,最后面,离得远。它就是这样子的,享受不同待遇。

但是这里说,是不是外道也能被圆教接后,成为圆教的各品位?这种情况不是没有,但是这种情况相对是比较少。你不要看他是外道,有些东西啊,外道之中也有高人,大家明白什么意思吗?虽然他当下这个因缘成熟,他所学修的是外道,他的身份也是外道,但是因为他前世曾经修过佛法,跟圆教,或者跟别教,他有这种因缘。但是他现在的果是什么呢?外道的果先成熟。但即使外道的果成熟,也不能抹杀他前面这些佛法的因缘,所以有时候也能直接从外道之中,直接被圆教接入,进入圆教的位置,明白吗?

就打个比方,某些人就说,现在中学考试,有很多中学是重点中学,更多的中学是普通中学。重点中学被重点大学所录取的这个录取率是不是更高一些呢?但是并不能说普通中学就没有这个尖子生啊,它录取率可能很低,你一个班级可能有百分之二十、三十都到重点大学里面去了,但人家百分之二、百分之三总会有啊,哎,这就是外道。

打个比方,你层次虽然比他低,但是里面也有出类拔萃者啊。所以我们看众生的因缘也是一样的,当然它是有个概率,概率不好改变。就是越低级的、层次越低的,恶道的众生,他要求得解脱是更难的。善道的众生,要求得解脱的机会是更多的。所以为什么我们说要远离三恶道啊?就是这个原因。

有些人说,啊,不要,没事,我在三恶道只要好好修,也能出来。就跟我们世间经常说,哎呀,这个专家说抽烟会得什么肺癌,不利于健康,你看我抽了烟,活一百岁。那你是个例,因为你是低概率的人,你不能拿这个低概率普遍地去说,绝大多数人可能他的健康都会受到很大的损害。因为你有这个福报,或者你是属于低概率的人,你还能活得这么长久。但是这个概率是不可改变的,你只要有不正确的这个生活习惯,你可能不健康的这个因素就会积聚得更多。

学佛也是一样的,所以为什么我们要离开这个娑婆世界,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呢?有些人说,在娑婆世界发菩提心嘛,求菩萨道嘛,不是更加精进勇猛。你看《无量寿经》都说了,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天,等于在极乐世界修行一劫,甚至更长时间,是不是效率更高啊?但是你想想,你能在这里修行几天呢?你修行的质量能达到那么高吗?你不要说拿一句话说事,知道吗?你在娑婆世界能遇上佛法的概率,能够修学佛法的概率是极低的,如果能够修上,那都是亿中无一二,百千万劫难遭遇啊。

但是你到极乐世界,分分秒秒,你不想学都得学,是吧?眼睛所见到的外在的这个山河大地,它当然没有山河,见到的一些树木啊园林啊,它都是在表法,听到的一切声音,眼、耳、鼻、舌、身、意都是佛法,你不修都得修。所以有些东西不能拿这些难易啊、或者时间啊、或者功德的大小,简单地去衡量一件事情。那边好像你是修行一天等于这里修行一劫,但是那一劫就等于我们这一天,它时间过得很快啊。你这里是度日如年,修行多么不容易啊,所以大家好好地学习。

就是修学佛法,实际上这里面就是说,你有条件,尽量给自己争取更好的、更大的机会。不要说,我要一定得迎难而上,是吧?这个迎难而上,有些这个难度的法门、高级的法门不适合你修行。比如说你修密宗、比如你修禅宗,那都是要求上根机的人。

你要说你下根机,当然你就慢慢积累吧,等你什么时候修了多少世时候,积累到中根机了,中根机再修多少劫之后,修到上根机了,这个法门才对你产生效果。但是你已经这么长时间,人家在那边都已经证得无生法忍,早已经花开见佛了。你说到底谁快谁慢呢?它里面是有讲究,在最合适的时候,找最适合自己的法门去修行,这才是最妙的。不要生搬硬套。

现在我们学这些东西也是这样的,我们能学多少是多少嘛,有机会就学嘛。不是大家学不了,我们还是有大乘根机的,虽然修不了,但是我们还是能够理解一些东西。所以这个东西,哪怕只是理解,只是在思考,或者只是在观想一些佛法的概念,或者义理的东西,这个功德已经是不可思议。它直接对应的是什么呢?无上的佛果。我们一合掌、一低头、一拜佛、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不是说已经成佛道,就是说你种的这个因,是直接跟以后成佛,完全对接上来的。

如果你没有这个大乘佛法的根机,你虽然修了,而且修得很精进,但是你走的这个路啊,不是直接通向佛道的,知道吗?你走的不是最捷径的一条路,你走弯路了,你走得再快有什么用啊?当然不能说你是南辕北辙,那说得也太狠了,那起码你是歪歪扭扭地走,浪费很多的时间,你的效率也低,没必要。

所以大家好好去体会啊。咱们念佛,修行净土,然后必须要什么呢?学习不同的教理,你不学习唯识、不学习中观、不学华严、不学天台,你净土都修不好。千万不要简简单单,啊,这个以前祖师就说过了,哪位祖师都说过,只要念阿弥陀佛,只要修什么《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就可以了。

他这种话,是对一部分人、或者一小部分人说的,对于绝大多数人,这句话,它是有问题的,它不适应。我们现在有这个因缘就得学,在我自己个人认为来说,你要学好一个宗派,哪怕是最容易修的这个念佛法门,你必须要具备对于佛法的基础的了解,对于大乘佛法的这些基本的认知,没有这个的话,你要修是很难的。因为你要真正说,哦,傻人有傻福,最终修什么,不知道怎么糊涂就被阿弥陀佛接去了——那种情况是极少的。我们学什么东西都要明明白白的,做什么事情也得明明白白的,即使做得不够好,起码我们这个思想认知方面,你要达到一定的层次。大家一起努力吧!

阿弥陀佛!(众)

下面我们最后一起合掌回向,跟着我念: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和南圣众。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南无阿弥陀佛! (三遍)

今天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