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妙法莲华经》,大家翻到课本。当然我们也有字幕显示,现在越来越方便,很清晰,我看就是在殿堂外面都可以看到这个字,字足够大。
上次我们讲到这个二谛,七种二谛,大家应该还有印象。藏通别圆、化法四教,各有自己的二谛,就有四种二谛。然后还有别接通,圆接别,圆接通,三种二谛,加起来就是七种二谛。实际上它的主体内容,不出这四教。当然最终又是以别教和圆教,特别是以圆教的二谛,才是真正的究竟圆满,我们叫做不思议二谛。
今天我们看到这一段,叫开粗显妙。前面就说了,这个二谛啊,用粗妙来进行分判,哪种二谛是粗,哪种二谛是妙,我们稍微再回顾一下啊。
七种二谛,【乳教有别。圆入别。圆。三种二谛】,就是乳教,我们按五味教嘛,五时教嘛。
第一个是乳味,就是华严时,华严时是什么呢?正说圆教,兼说别教,主要说的是圆教,所以它有圆教的二谛,但是有别教,所以也有别教的二谛,然后又把别教引入到圆教,叫圆入别,就接到圆教里面去了,所以具备这三种二谛,称为【二粗一妙】。
【酪教但实有二谛。纯粗】,它只有三藏教的这个生灭二谛,它都是粗。
【生酥具七种二谛。六粗一妙】,生酥教呢,六粗一妙,六粗一妙了,不是我们说的三粗一妙,六粗一妙。生酥教,七种二谛全部具足,前面的六种二谛,相对来说都是粗,只有最后的圆教的二谛才是妙。
【熟酥六种。五粗一妙】,熟酥就少一种,五粗一妙,少哪一种呢?少的是三藏教的这个实有二谛。
【法华但有一圆二谛】,法华只有一种二谛,只有圆教的,只有一种圆教的二谛,不思议二谛,【无六方便】,没有其他前面的六种方便二谛,所以叫【唯妙不粗】,所以这里,五味,五时教,分别有自己粗妙的不同。【题标为妙。意在于此。是为相待判粗妙也】,这是相待判粗妙,后面为什么要开粗显妙呢?就是开示什么是粗,什么是妙,最终把这个粗融入到这个妙之中去,经过开示之后,粗也就变成了妙。
就像我们不是经常到师父那里去,请师父开示,我这个事情想不明白、想不通。师父给你一开示,你是不是就通了?就想明白了?由不明白到明白,是不是一个跨越性的进步啊?那么这里也是,学习佛教的教理也是,粗教对小乘根机说的,但是小乘根机经过慢慢的学习、修行之后,他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慢慢地步入将要成熟的一个阶段,根机将要成熟,这个时候呢,佛就会观察众生的根机,就会跟他进行开示。一开示之后,诶,他突然就悟入妙理了,原来不会,现在就会了,所以说【四开粗显妙者】。开示完之后,开后无粗,粗即是妙,开示完之后,粗就已经不复存在了,为什么呢?粗已经变成妙了,就大家已经开窍了,开悟了,知道吧?
所以我们说,【三世如来。本令众生开佛知见。得无生忍。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就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诸佛,三世的如来,他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让众生开佛知见,让众生得无生法忍,最终成就无上佛道,他才出现于世。但实际上我们知道,这个过程是很曲折的,目的虽然只有一个,要成佛。但是成佛谈何容易啊?做人都不容易,人一辈子,我们觉得人生不过数十年,最多不过一百年,觉得也很快,有时候也觉得很漫长,做人都很难,何况是要学佛、成佛呢?
所以佛一出现于世的时候,也不是说就只讲圆教,只讲成佛之道。在成佛之前,还得慢慢地给众生培养善根,培养福德因缘。所以也谈人天乘佛法,也谈二乘佛法,也谈菩萨乘佛法,最终才谈佛乘。因为众生,绝大多数众生的根机,都还没有达到成熟的地步。除了极小的一部分,能够直接跟他谈佛法,那就是在华严时的时候,法身大士,上上根机的人,才能听得懂。其他的不要说是凡夫了,二乘人也是如聋若哑,听不懂啊!是吧?听又听不懂,说又说不出,所以说如聋若哑。比如说师父在这里讲经,讲的课堂上,你听吧,当然有些人还能听懂一些,有些人可能就听不懂,然后你问,今天你听的什么课啊?说不出来,不知道法师讲什么,因为自己都不明白,何况还跟别人去说呢?没办法去演说了。
这就真正的大事因缘,只有这一大事,其他的事情,都是小事,按我们现在也是,我们学佛是我们人生的唯一的大事,解脱、出离轮回,到最终成佛,这是我们唯一的大事,这是所有众生生命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也是唯一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其他的生死,所有经历的这个过程,其他的事情都是小事,你悲欢离合也好,你痛苦快乐也好,所有的这些东西都会过去。
生老病死也终将过去,生的,我们已经生了,我们生下来都几十年了;老,现在大家都在渐渐变得衰老,即使再年轻的人,也在衰老;病,谁没得过病?是吧?从来没得过病的,这福报太罕见了,不太可能,都会经历的,在你的生命阶段之中,都会经历这些过程,到最终死亡。但这些东西都不是真实的,它只是我们无数次生命历程之中的一个小小的片段而已,佛教叫轮回嘛。
你来这个世间,不知道来了多少趟了,有时候是作为人的这个身份来到这个世间,有时候来的时候做畜生,有时候做恶鬼,甚至有时候入地狱。如果有时候修得好一点呢,可能多少劫,混得好一点,到天上去了,到了天上又得下来,这些东西都是梦幻泡影,不是真实的。真正大事因缘是成佛,成佛之后,就不再回到生死之中,才完全地了脱了生死。
即使是二乘菩萨,也不究竟。我们说二乘菩萨了了分段生死,但是还有什么生死没有了?变异生死。他一期一期的生命,这个轮回的受报应这个身体没有了,但他内心的这些微细的烦恼还存在,他心念还在浮动,还在流动,他心念还有生灭,知道吗?就是他还有烦恼的存在,碰到有些问题他还解决不了,他心中会起烦恼。但这种烦恼是我们考虑不到的,它更加微细,但是有。所以那种对他来说也可以说是痛苦,当然他并不觉得多痛苦。只是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法华论云。莲华出水义。不可尽出离小乘泥浊水故。入如来大众中坐。如诸菩萨坐莲华上。闻说无上清净智慧者。必非坐华叶也】,就说我们从莲花里面出水,但是说是说出水,实际上也离不开这个泥浊之水。既然是出水,说明这个出水的莲花,它是非常洁净的。而说明这个泥浊之水是染污的。有清净,有染污,这什么意思呢?相待义,是吧。没有染污,哪会有清净呢?没有好的,哪里有坏的呢?反过来,没有坏的,没有丑恶的,也就没有美丽的东西。
所以你不能离开这个小乘而谈这个莲花出水,但是最终的话要开粗显妙。这个泥、水,跟这个莲花,它从本体上,大家想一想,本质上有什么不同吗?实际上本质上没有不同。这说明一个什么意思呢?妙不是天然就有的。妙是从哪里出来的?从粗中得以显现的。开粗才能显妙,没有粗哪儿能显出妙来呢?没有人,谁来修佛呢?佛是谁来成的?人来成的。或者说众生成的。不仅是人成,六道众生皆可成佛啊。没有这些,谁来成佛?佛难道是天然自然就已经成就佛了吗?佛性都有,但不是天然就成就佛。佛也是从众生一步一步修成佛道,最终才圆满佛道。
这里说“必非坐华叶”,当然说不是坐的莲花叶。这里是简单说,有的说坐莲花台,有些我们说坐莲叶上。实际上我们也知道,普通做的佛像就是莲叶之中还有莲台。我们看看后面的佛像,直接就是莲花座,是吧?这个莲花上面是不是有个平的座啊?那就是台。你说是坐莲花,实际上是坐莲花之上之中有个台。你不能说这个莲花它长得参差不齐,凹凸不平的,你往上一坐,也不像那么回事啊,是吧?所以我们还是按照人的想象,给他铺一个莲花台。我们有些叫金刚台。佛要坐金刚台,那最殊胜无比,金刚台,坐那个法座上,但旁边是有莲花的。
【乃是诸菩萨闻说一圆道,证一圆果,处华王界,同舍那佛。坐莲华台耳】,舍那是报身佛。【佛意如此。始见我身。初闻一实。已入华台】,刚刚闻到真实的圆教的时侯,就已经进入了这个莲花台。所以这个圆教是这样的,你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你一闻圆教之后就注定你必然成佛。这是真正的直接的成佛之因。因为你这个因是直接的真实的因。如果你没有闻说圆教,这个因还不是完全真实。就前面你是考个预科班。为进入本科,进入正式班,做准备而已。
【为未入者。从顿开渐。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没有进入这个圆教的,没有真正开悟的人,所以说给他们开种种方便,叫从顿开渐。就说从根本之中,生出种种方便来。本来我们按照正常的课程应该是这么教的,但大家可能一下听不明白,听不懂。怎么办呢?从这个根本的教义里面,找出些比较简单的、易学的东西,给大家入门的一个课程、初阶的一个课程,先接引,这就是从顿开渐。等于从树干里长出种种枝杈,或者从树根里面长出种种枝叶,它的根本是在这个根。没有根就没有枝叶,但是你一下要真正看到它的根是很难的,你只能通过外在的东西一步一步地引入。
所以“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以种种不同的方便,异就是不同,来帮助显第一义。就是我们说“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第一义,种种异方便,那就是方便有多门。没有门,没有这些方便法门的话,不得其门而入。你到不了这个第一义地,到不了这个目的地。
所以【说诸二谛。或单。或复。或不可思议。种种不同】,什么是“或单”啊?单就是指三藏教的二谛;什么是复呢?三藏教以后,从通教到圆接通,别接通,别教,还有圆接别,这五种二谛都叫复;什么叫不思议呢?圆教的二谛,叫不可思议。它就有种种的不同。【皆为华台而作方便】,都是为了最终大家成佛而作种种方便。
【但如来常寂。而化周法界。实不分别】,如来本来是静寂不动的,寂然不动的。但是为了要化导法界众生,他的教化是要周遍整个法界的,叫化周法界。实不分别,真实的是不分别的。但是方便之中有没有分别呢?有分别。
【先谋后动。施此汲引】,所以佛教化众生本来是什么呢,本来是无谋而动。这里我们按照人的思维角度说,叫先谋后动,我先考虑好了,先观察众生有什么根机,需要听什么法门,他能听懂什么,然后我再给他讲什么法。所以佛跟众生说法,现种种感应,说种种法,从来不会多说一个字。也不会少说一个字,没有废话。他说的每个字都是你能够听明白的,都是你需要听的,都是恰恰适合于你听的。如果你听不懂的,他绝对不会说。你不要说:哎呀,佛,你再跟我讲点儿其他的吧,我还想听其他的。你都不需要说了。如果你主动有这个需求,因缘成熟了,佛他自然会给你说。
但是你要找师父,那就没戏了。师父也不知道你需要的是什么,先给你讲一通,你自己慢慢去悟吧。能不能听懂,消化不消化,像先给你做一桌子菜,你吃去吧。好不好吃,对不对你的胃口,无所谓了。要是佛给你做一桌菜,每个都是你喜欢的。哎呀,是吧,太好了,你想吃饱,你说吃撑了,不会。佛恰到好处,刚好饱,还不会撑着,所以这些东西都是恰到好处。
佛就是先谋后动,你看着他有谋,实际上是没有谋。为什么呢?他就像什么呢,水,水现月亮一样,水清则月现。他是大圆镜中,他自然就有这种能力,不要去思考。我们人还得思考,我们有时候看看这个人,我先了解了解他是什么文化程度啊?学了多久的佛啦?他的佛学水平怎么样啊?他对佛法的信仰真不真诚啊?他能不能听懂啊?然后再给他讲什么东西啊,你还得琢磨,还得思考,且费脑子,费脑子还不一定讲得合适。
佛不用,一看你就一目了然,知道吗?你跟透明人一样,还需要什么科学仪器,什么医学仪器给你检测,哎呀,这个指标高,血压、血脂,都不需要,你这个人聪明度多高?你的智慧度多高?你这个毅力多大?全部看得一清二楚,别看你现在的一清二楚,过去的都历历在目,过去、现在、未来,都清清楚楚。你过去干什么了?现在干什么?现在应该干什么?现在适合干什么?什么干得了?什么干不了?都知道。你有多大的力气,你有多大的智慧,统统明白。我们不知道啊,是吧。所以施此汲引,汲引就是接引众生嘛,施种种法门。
【慈善根力。令诸众生从此得入】,培养众生种种善根的力量。他善根的力量越大,他的吸收这个佛法养分的能力是不是也就越大啊?是不是?所以我们用这个来比喻,我们既要多种福田,多种法田,然后你的慈善根力越长越大,越长越茁壮,以后你吸收佛法的能力就越来越大,你不但自己能够自养,你自己的土地种了这么多粮食,还可以贡献国家嘛,贡献社会,打这么个比喻。
【有人言。始自鹿苑。皆是法华弄引。今言不尔。且近说寂灭道场已来。悉为法华弄引。所以光照他土现佛。悉为顿开渐。文殊引先佛。亦为顿开渐。如此弄引。犹恨其近】,就说佛方便接引众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个弄引就是什么呢,方便接引众生。为这方便接引众生什么呢,做种种铺垫,这个弄引就是有铺垫的意思。
比如我们说要做一件事情,你先得做好种种铺垫,做好种种准备。你得做菜,比如做菜样的,你得先到市场去买菜吧,回来得摘菜、洗菜吧、切菜吧,什么料都备好了,是吧?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全部弄好啦,开始做了。前面什么都没有,你说炒菜,凭空而炒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吧?这就是弄引,把所有的这些条件、因素都准备好了,然后就开始啦。
“今言不尔”,所以从鹿野苑,就是从说三藏教的时候,佛就开始已经方便接引了吗?不是,比这更早,且近说,我们就近来说,寂灭道场已来,寂灭道场是什么?佛成道的时候,佛寂灭道场的时候,在三七日最早是说的什么?《华严经》,从那个时候就已经为《法华经》做弄引,做铺垫了,为以后第五时,讲法华时的时候就做准备了。就前面的一二三四,讲这种四时教,都是为第五时教法华做铺垫的。就是你们现在好好读书,为以后读大学做铺垫,你不要读个小学不读啦,读个中学辍学啦,不行,最终得考大学,大学毕业才及格。
好,这个还算早,还算近的,不算远的,再往远了还有,“光照他土现佛,悉为顿开渐”,光照他土现佛,这是寂灭道场,还有文殊菩萨引先佛,亦什么呢?为顿开渐。先佛什么时候啊?大家读过《法华经》是吧?《法华经》里面序品是第一品。第一品里面就讲到,佛放眉间白毫相光,光照无量大千世界。放光现瑞,六种震动,什么天雨曼陀罗花,什么曼殊沙华,摩诃曼陀罗华、什么摩诃曼殊沙华,种种瑞相。
佛在说法之前,他先都得现瑞,为说法做准备、做铺垫。就跟我们现在,我要上来登台说法,大家先得什么?迎请,表达对法的恭敬、供养。放光现瑞也是一样的,这个放光,一种光明,这种光明就代表佛法。雨花是代表什么呢,供养,所以,文殊菩萨那个时候,当然开始看到这个现象,哎,一看佛怎么放光现瑞了?是不是要准备给我们说法,哎呦,一看放这么好的这个瑞相,到底要说什么法呢?大家都不知道。
弥勒菩萨也在那里犯糊涂呢,搞不清楚,哎呀,这个佛放这种光,现这种瑞,我们以前好像没看过,跟过去不一样啊,到底要说什么经呢?然后他就犯迷糊,他说,哎呦,我搞不懂,那我再请教其他的人吧。当然直接问佛,肯定不好意思问啊,多露怯啊,是吧。直接问文殊菩萨,比他更强一点的菩萨,文殊菩萨是他的师兄,哎呀,文殊菩萨他见过的佛太多啦,佛所说过的经法,他都听过,他肯定也见过这种场面,知道准备要讲什么经,要现这种瑞,那我就问他。然后,“文殊菩萨,请问你,到底是佛要开始什么经呢?”然后文殊菩萨就跟他讲,在过去哪尊佛的时候,也是现这种光,放这种瑞,然后佛这个时候是讲的什么经啊?《妙法莲华经》,现在也是现这种光瑞的话,同样我想佛肯定要说《妙法莲华经》。
过去的先佛是哪尊佛呢?过去的叫日月灯明佛,无量阿僧祇劫之前,日月灯明佛。有两万尊都叫日月灯明佛,这很有意思,看来这两万佛的话,很有因缘,过去都是师兄弟啊,成佛的名号都一样。这尊佛出现于世,说法度众生,他这一期佛,佛教教法已经结束了,下一尊佛,重新出现于世,又叫日月灯明佛,然后次第相承,一直有两万尊,到最后第二万尊,最后一尊佛出现的时候,下面有八个王子,他有八个王子,这八王子当然肯定又是以后的法王子,要继承佛位的。
那个时候日月灯明佛就给大家讲什么?《妙法莲华经》,所以他现在猜想,佛也是这种情况,肯定也是为大家开示《妙法莲华经》。就说给大家讲《妙法莲华经》,开权显实之道,已经不是说从这一世就开始,过去的先佛就是这样子的。“如此弄引,犹恨其近”,还觉得这个时间太近了,不够远,再往上,再往久里推。
【从大通智胜已来。而为众生作法华方便。当知不止近在寂场】,不仅仅是在这一世在寂灭道场,过去无量,再比日月灯明佛更早,早无量劫、无量倍,有个大通智胜如来,他那时候也是一样的,放光现瑞,也是给大家讲这个《妙法莲华经》。但是说句实话,放光现瑞估计差不多,但是那时候不一样啊,那是在净土佛国。比如日月灯明佛说法的时候,这讲《妙法莲华经》,是吧,大家这一入座,坐一小会儿就六十小劫过去了。
六十小劫听这么一座法,讲六十小劫,大家觉得这个时间不长。我们觉得六十小劫那得多少?活多少辈子啊?多少亿年啊?这一个大劫是多少个小劫啊?嗯?有多少个小劫?一个大劫有四个中劫,一个中劫有多少个小劫啊?二十个小劫,加起来就八十个小劫,你一下就六十个小劫,快一个大劫就过去了,大家觉得就吃顿饭的时间,就结束了,六十小劫,讲《妙法莲华经》。
所以他们的福报我们就比不了,同样是听《妙法莲华经》,差距就这么大,你不要说差距,没办法,这就是不一样的。我们是在这娑婆世界,在秽土,谁在给你们讲《法华经》啊?凡夫,在给你们讲,那是谁啊?那是佛,究竟佛,不一样!所以大家以后如果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听阿弥陀佛,听我们尊敬的阿弥陀佛,他肯定也讲《法华经》的,等那时候,时间过去就快了。
【又此犹近。从本成佛已来。而为众生作华台方便】,从释迦牟尼佛最早,就是第一次成佛以来,就为众生做什么呢,成佛的方便。因为这还是个中间,还不是最早,最早的话,再往前要推,不知道要多少劫之前。
【又复犹近。从本行菩萨道时。而为众生作华台方便】,还没成佛的时候,就是为众生要成佛。比如我们现在发菩提心,一个是要自己成无上佛道,同时也发心愿所有的众生,也成无上佛道。所以我们现在所做的一个准备,只有一个目的,让自己和众生最终皆成佛。所以从这一个开始,就已经在修这个,我们要发这个弘大的誓愿。
【文云。我本立誓愿。普令一切众。亦同得此道】,你看,我从开始的时候,就发自己的誓愿,要令一切的众生都能得到佛道。【当知弄引。岂止今耶】,难道只有这一世吗?无量世以前,甚至还没有成佛之前,就已经是这样了,这是从时间来讲。这为什么讲这个时间呢?佛这个叫从本开迹,知道吗?法华里边有从本开迹,从权显实,只有根本才能显出后面的化迹。
实际上释迦牟尼佛成佛已经无数次了,来这个娑婆世界已经无数返了,但是一次一次来这里,就是为了度众生啊。就跟我们到娑婆世界来开这个佛学培训班一样的,没办法,需要培养的人太多了,需要度的众生度不尽啊,度不完啊。但是报名的人还不够多啊,每次度了,就是度了无数次,还是有很多人根本就不进来的。所以大家都得好好地珍惜这个机会,实际上我们要遇上这么一次机会很难的。
【本来所化入华台者。自是一边。其未入者。如上方便不息。中间亦如是】,本来所化,就是从他最早教化的众生,已经进入华台,已经开悟,或者成佛的来说,那是另当别论,放在一边先不说,他们已经成就。但是还有很多没有入的,没有真正开悟的,入佛道的人,如上方便不息。就是从本以来一直没有停歇。一次接一次地,是吧?好,学到一定时候又不学了。这善根需要很长的时间不断地培养,不断地增长,不断地巩固,到最终才能真正进入这个开悟成佛的这个阶段。中间亦如是,从最早是这样的话,中间也是这样子的,到现在也还是这样子。
【若从华严方等般若等经。或别入通。圆入通。圆入别等。入华台者。与本入者无异】,本来所化就进入,那是善根利器的人,从刚开始听说《法华经》,就能够开悟。但是还有很多人没有进入的,没有开悟的,没有关系,经过后面的不断地方便地教导,从华严时、从方等时、从般若时,通过种种方便接引,用别教来接,用圆教来接,最终也能够进入到这个华台,也能成佛的,与本入者无异。可以有先成的,可以有后成佛的,没关系,都是一样的,成佛之后大家都平等。只是时间有早,有晚,但是最终的成就都是一样的。
【复自是一边】,这还是经过调熟,已经成熟的,有些还没有入的。【其未入者。四味调熟。皆于此经。得入华台】,就到现在讲这个《妙法莲华经》的时候,才开始真正开悟了。四味调熟,经过前面四时教的调熟,也是华严、阿含、方等、般若。
【诸教之中。或住三味。二味。一味。或全生者。皆决粗令妙。悉入华台】,就是在诸教,哪几种教呢?藏、通、别、圆。或住在三味之中、或住在二味之中、或住在一味中、或者是全生者,它实际上是个比喻了。有些比如说,这它是不同的说法,这个全生者就是还没有断见思惑,只是伏见思烦恼,这是全生者。住一味者呢?刚刚开始断见思惑。住二味者是断尘沙惑。住三味者,开始已经断无明惑了,但是无明惑还没破尽,最终都决粗令妙,进入究竟成佛,悉入华台。
【三藏保果。难破已破。难开已开。况易破易开】,就是三藏教在四教之中,它是属于相对比较初级的一个教法,也是最低级的,三藏教主要是什么?二乘人,小乘之人,他叫保果不前。他证入这个涅槃之后,叫偏真涅槃,他就保住这个果,他,我这就已经足够了,我能够保住这个胜利的果实,这个证道的果实,就可以了,不再往前再求上进了。
这样的人,佛也进行教化,让他慢慢回小向大:你不能满足现在一点点小的成就啦,你要发菩提心啊,你要最终成佛啦,是吧。就像我们要出去旅游学习一样的,你不要走到半途就而废了,不走了。继续往前走,前面还有更好的风光等着你。你走的更远,你看到的东西就更多,你的感受,你的体验,你的收获,就更加大。难破已破,难开已开,何况是后面的通教和别教呢?就属于易破易开了。
【悉随情仍本。当门显实。即入华台】,还是随着众生的种种情智,按照当下这个教,仍本就是本教。三藏教就是三藏教,通教就是通教,别教就是别教。当然实际上三藏教是没办法被接入圆教的。但是经过开悟以后,三藏教本身已经不仅仅是老停留在三藏教的这种水平,它慢慢会回小向大,就可以进入通教的水平。进入通教,开发这个菩提善根之后,就可以被接入圆教了,叫当门显实,在当下,当下你这个法门,这个教门就能显实出真实出来。
当然如果按照天台圆教的说法,不是绝对的,即使是三藏教里面也有它的真实。为什么呢?圆教人学法,无法不圆,何况是三藏教呢?别说是三藏教了,就是世间的一切法,世间法皆是佛法。在佛的眼中,看众生皆是佛。为什么呢?佛有佛眼,所以看众生皆成佛。但是人是人眼,看众生,是吧,有的是人,有些还不是人呢。首先看佛是人嘛,看比我们高级的也不过就是人嘛,长得比我们庄严高大一点。当然我们羡慕,让我们也崇拜,是吧。什么眼就看什么世界,就这个意思。
但是换一双眼看同样的世界,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所以说当门显实,在当下来说,他有时候是没办法去逾越自己的局限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此山之中,你是永远看不到全部的庐山真面目的。别说真面目了,就整个庐山你都看不下来,因为你是在山中,你要换不同的角度,你要全方位的去看,最终才得出整个不同的这个庐山的真实的全部的印象。那只是看外貌,当然我们再看他真实的东西,那得靠自己去修,去悟了,所以说当门显实。
所以佛眼来看的话,即使三藏教就是世间法也是佛法。但是,不是佛(眼)来看,按照普通的这个法门来分别的话,三藏教就是三藏教,圆教就是圆教,通教就是通教,别教就别教。它还是分门别类,泾渭分明,还是有各自不同的。就跟药物跟药物之间,它药性还是不同的,但是有些人吃这个药的话,它也管用,吃那个药也能管用。我们有些人吃这个药不管用,吃那个药也不管用,都没反应。
好,【文云。七宝大车。其数无量。各赐诸子(云云)】,你看,用七宝造成的大车,有无量,实际上大家都想,实际上佛的本意,就是长者的本意,都想让这个大车,都给予每个儿子,平等地给他。但是有些他不喜欢大车,他就喜欢小车的,大白牛车他不喜欢,太大了。他喜欢羊车、鹿车,或者普通的牛车,最豪华的车他不喜欢,当然这是用个比喻了。
按我们现在说,大家都喜欢坐奔驰、宝马,没事谁去坐什么,叫什么,我们没什么马,有宝莱,奔驰没有,有什么驰呀,反正有不同的,其他的你不可能坐差的车吧。但是有些人兴趣不一样,我就喜欢这个玩具,他就喜欢那个玩具。有些人就喜欢大的,豪华的,有些人就喜欢小的,天性就不一样,这个当然是从孩子的天性中。实际上从人的天性也是一样的,我就想修这个宗派,我就想修禅宗,我就想修净土宗。有些我就想修密宗,有些想修天台宗,我就不喜欢这个,我就不喜欢其他的,这个喜欢,没问题,都给。但是说句实话,最终的本意让你什么呢,你各宗各派你都得学,说句实话,当然这个不同的宗派里面肯定都有些相通的东西。
但是我们凭实而论,因为宗派它有形成自己的因缘,佛讲的时候是平等法,一到了后代这个,哪怕是高僧大德又怎么样,历代祖师又怎么样,他是从他自己心中所流露出来对佛法的一种领悟,然后通过文字语言再传诸后世,立宗立派。你学的东西实际上都是不离开这些祖师的这个范围之内。比如他可能有一盆水的话,你有一小碗水,就一碟水就不错了。人家悟的东西多,你跟他学,说句实话你能学多少啊?很多东西看都看不懂。人家是悟了之后,证悟之后,通过这些语言表达的。我们是在因地修行,通过文字语言慢慢修行以后,再达到这种证悟的境界,人家已经走过的路,我们刚刚才起步,完全不一样啊。
但是没关系,先给你们再说。喜欢这个,以后都要喜欢,学了这个法门,以后其他法门,你要不要学啊?都得学,不学不让你毕业。就像我们现在读大学,你得有多少学分啊,学分制啊。你得读满多少学分,比如说五十个学分,你才修四十个,不能毕业,三十个更没戏,读吧。四年读不完,五年再读,六年再读,是吧。但中国可能有时候还没那么开放,有时候读的太多不行,一看老不及格,算了,退学吧,不要学了,费时间,费资源。老师还不够教你的,这么笨,又不用功。
佛法里面八万四千法门都得学,所以我们现在大家,我们能量都很有限,时间很有限,生命很有限,学习能力也太有限了。领悟能力更有限,学不了那么多,所以说我们只能说一门深入,知道吗。如果你真正有这个能量的话,你不要一门深入,二门三门,你无量门同时深入也可以。你没这个功夫,修不了。所以我们说专心致志,这对我们这种人根机来说,但是我们现在连专心致志都做不到。比如同时间做几件事情,有些人我能力很大,我同时做好几件事情,但做的质量都不怎么样,他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跟这些人比,普通的人,平庸的人,他觉得能力很强,但实际上没一件事情,他真正做到极致。
【此即开权显实。诸粗皆妙。绝待妙也】,经过开权显实之后,粗,相待的粗,就变成了相待的妙,粗就不复存在了,所有的粗都变成妙,那就没有粗了。以前也不跟大家讲,粗都没有了,那还要妙作何用呢。打个比方,这矮子里面什么,选什么呢,是一样的。我们打个比方,用另外一个说法,如果你这个人长得确实很漂亮,鹤立鸡群,那是因为旁边的人长得都不怎么地。你还自己很嘚瑟,很高兴,很炫耀,很骄傲。哎呀,那走出来了简直是,都不知道自己天高地厚了,因为我第一漂亮,其他人都不如我,都比我差得很远。打个比方大家都跟你长得一样漂亮,你还有什么炫耀的资本没有?就显不出你的美来。所以有丑才有美,有粗才有妙,是吧。你这种傲慢心,你这种自豪从何来啊?
当然这都是从客观来说,由客观而引导我们主观的这种思维产生变化,和不是我们主体思维自觉而产生的一种变化,实际上这个东西不可靠。是因为别人都富了,显不出你多富有来,你才不骄傲了。一旦你又比别人更富的时候,又超过别人的时候,你的这种狐狸尾巴又得露出来,你的烦恼又得出现,一样的。因为你根深蒂固主观的这些烦恼没有克服掉,它只是没有施展的这个空间机会而已。
就是我们说内心的这个潘多拉盒子,这个魔鬼的这个盒子,它没有释放出来,它被装在里面了。像以前我们讲的这些小说,被封印了,封住了。这个印破开之后,全部散开来了。又到世间又作怪了,做坏事了,人都是这样子的。你能降伏就不错了,何况我们还降伏不了。实际上时时刻刻都在等着机会呢,只是苦于没有机会而已。自己没有机会,看到别人有机会,心里还嫉妒难受啊,羡慕嫉妒恨啊。实际上羡慕的时候都少,嫉妒的时候比较多,恨的当然也不是这么多了,说这个人特别地欺负你,觉得特别的那个,过于夸张了,那我受不了,恨他。
所以这些事情大家都再想想,学佛就得发现这些东西,要明白这些,所以说诸粗皆妙,粗都归于妙的话,那就叫作绝待妙。只有妙都不存在了,粗不复存在,妙也不复存在,就没有粗妙的相待。没有相待的这种状态就叫什么,叫做绝待。我们最终成佛就要进入这么一种绝待,就我们叫妙不可言,如果妙还可以言的话,这属于什么,相待妙,它还可以通过语言,通过思维,可以想象。真正的妙是不可言,不可思,不可思议的,这叫作绝待妙。
当然这都是一步一步修上去的,有些人说,师父,到底什么才是不可思议啊?搞不清楚,你给我讲一讲。你不太为难我了吗,是吧,我这相待妙,我现在讲都还讲不清楚呢,你要我跟你说绝待妙,一个是我自己本身没有获得这个绝待妙,我拿什么东西给你呢。另外一个是即使我获得了绝待妙,我给你看,你能看得懂吗?
就像那个寒山诗一样的,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夏天冰未释,日出雾朦胧。我这道太高深了,太遥远了,你看不到的,你看上去都是雾朦胧的,你的冰雪没有消,你的烦恼太深了,你的慧根太浅了。我给你太阳,你也看不到,你是盲人。你什么时候把眼睛修好了,心眼、心智开发了,我这个东西才能看得到,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大家先好好修,这些东西学是个过程的。
【若如上说。法华总括众经。而事极于此】,向上所说的进行个小总结。《法华经》是总括一切的佛经,所有的佛法最终是到这里,到了最极致了。【佛出世之本意。诸教法之指归】,都到这里是到达顶点了。
【人不见此理。谓是因缘事相。轻慢不止。舌烂口中】。有些人觉得,哎呀,《法华经》很好读啊,你看,都说的是些因缘事相的东西,给这些什么舍利弗啊,给二乘人啊,给他们开示、授记,讲的也不是特别什么深奥的佛法的道理,这个经典很浅嘛,没多少深奥的意思嘛,就轻慢了。完了,舌烂口中,造业啊,知道吗?所以你没有读懂佛法,不要随意妄加评论,你说得不好的话,言不达意,或者说得不对的话,就是诽谤了,口中就会有过失啊。
【若得其旨。深见七种。二十一种。无量教门】,这七种是什么呢?七种二谛。二十一种,是二十一种二谛。再往下继续开,有无量无边的教门。真正有智慧的人,才能真正明白。七种二谛,已经跟大家讲了。二十一种二谛,就是三七二十一,是吧。随情、随情智、随智,乘以这七种二谛,三七二十一种二谛。再往下再细分就是无量的教门。
【意气博远。更相间入】,它的这个意蕴,它的这个底蕴是非常博远、非常深远的,哪是我们所能想象到的。更相间入,相互之间,教与教之间是可以贯通的。比如说别接通、圆接别、圆接通,它相互之间是有联系的。你不要仅仅以为浅就是浅,由浅而入深,浅中可以见到深。
【绣淡精微。横周竖穷】,都是描写这些经文的,有时候这个色彩比较绚烂一点,这个绣,就像我们说锦绣一样的。有些比较淡,比较雅淡一点,素雅一点。精微,精致、微妙。各种各样的都有,品类很齐全。【横周竖穷。悉归会法华】,横周三界,横周十法界,横周十界,竖穷三际。我们说尽虚空遍法界,过、未、现三际。最终所有的佛法,都归入到法华之中来,融会到《法华经》之中。
这里说的【二万灯明】,就是二万日月灯明王佛,日月灯明王。还有【迦叶等。古佛设教。妙极于此】,过去的所有佛,他讲这些教法,最高的教法,也就到这个地方,不超过《法华经》的。【有经云弥勒当来。亦妙极于此。释迦仰同三世】,就是过去佛,弥勒是未来佛,释迦是现在佛,日月灯明佛加上什么迦叶佛都是过去佛。三世诸佛讲所有的佛法,最妙的地方也就到这个地方,没有超过这个的,【亦妙极于此】。
【涅槃赎命重宝。重抵掌耳】,因为《涅槃经》跟《法华经》属于同一个层次的经典,都是最甚深微妙的经典,属于圆教,叫法华涅槃时。它们从时间,从经典的这个高度、内容来说,都是同一个级别的。
《涅槃经》里面赎命重宝,为什么叫做赎命重宝?这是个比喻了,比如说你这个人被绑架了,被绑票了嘛,为了防止撕票,当然人家绑票不是为了仅仅撕票。他是要敲诈,他图财吧,不是为了害命。你要赎吧,你要赎你这个命的话,拿多少钱来,拿多少万,甚至上亿的都有啊。李嘉诚那个儿子,不是被绑架过嘛,拿多少亿,一下发了,赎命重宝。
当然这是比喻,我们不是干坏事。就是我们要把自己的法身慧命,重新地恢复,要赎回来,你要听闻无上的佛法才行。那无上佛法,《法华经》里面有,《涅槃经》里面也有。
而《涅槃经》里面是讲什么呢?常住佛性,涅槃四德嘛,常、乐、我、净。当然那个常乐我净跟我们所理解的,普通凡夫意义的常乐我净不一样的啊,大家不要以为(是一样的)。那个常是什么呢?绝待的常,乐、我、净也是,都是绝待义。它不是表面停留在这个语言文字,那么佛是有常住的,佛是快乐的。真正的常住不是常住,真正的快乐也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快乐。
我们的快乐是什么呢?相比较痛苦的时候而说的。我觉得我很快乐,为什么突然觉得很快乐?就是你前面不快乐,突然才快乐,是吧。一生下来你就快乐?或者你一直都很快乐?或者你这个快乐都妙不可言,不可能达到那种状态,是吧,遇见欢喜的事情快乐了,遇上不痛快的事情又难受了,就不快乐,这都不叫做快乐。
快乐也不是快乐,痛苦也不是痛苦,是吧。就是我们佛眼看世间,我们佛法在看世间的时候,跟我们人的角度,或者看的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不一样的,都是叫梦幻的真实。我们认为的真实,都是真实的梦幻,知道吗。我们认为是真实的,实际上是梦幻的,它的本质都是梦幻的。这也是一样的,佛法它那些东西,赎命重宝,扶律谈常。《涅槃经》一个是谈常住佛性,就是让大家最终要成佛,扶律是什么呢?谈戒律的问题。又回到前面来,成佛也不是这么容易成的。要勤修戒定慧呀。你戒律都不修,佛法都不修,怎么成佛呢?叫“重抵掌耳”。就两个人拍掌,击一下掌。这个击掌代表的什么,你明白了吗?重新再叮咛,交待你,知道么。这样好,下个决心好不好?这样做!好,击掌,击掌为盟、击掌为誓。就是叮咛这些佛的弟子们,佛快要灭度了,我快要走了,你们一定得听我的话啊,这是最后一次叮咛你们呐,你们要再不记住,这次机会就没有啦。以后什么时候有机会搞不清楚了,顾不了你们了,我自己都要走了。你不要走吧!不走也不行啊,是吧,使命已经结束了。
所以【莫以人情局彼太虚也】,就是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都是一样的,是吧。我们人情看世间,虚空是无穷无尽的,佛法是无穷无尽的。但是人看的佛法,有时候佛法就变成了众生法。他是以人的这种情执去揣度的,他很难完全读懂佛法。所以我们得不断地自我去超越、去突破,就这个意思。
当然了,不能太过于去要求大家。喝酒,啊,那不行啊,你这样做很不应该啊。没办法,我们就是这个人情,就是人眼嘛。看的时候他东西就被,说得不好听点,比喻当然有点污蔑的意思,有点轻蔑的意思,就狗眼看人低,知道吗,是不是。我们狗眼看人低。人看佛法也一样的,把佛法也看低了,一回事儿。我们在说另外一件东西的时候,实际上放到我们身上,跟另外更高级的东西、物种相比的时候,一回事,明白吗。
所以说你有什么资格去评论其他可能比你更卑微的生物呢?我们别说其他卑微的生物,就是人类之间,相互之间也是相轻啊,看不起别人。有才能的人相互之间也是非常高傲的,文人相轻。所有的同类的人,同样的人都是这样子的,基本上都是相轻的多,没有傲慢心的人都非常非常少。所以我们自己得认清自己的局限,就是我们看这个世界的时候都不完全是真实的。我们是什么?尽量从这梦幻之中想办法逃离出来,通过佛法,从梦幻进入到相对的一种真实境界,到最后才完全的真实。但是这里面的路太长太长了,所以我们谁也不要说谁,老实努力吧,相互爱护,相互尊敬,相互鼓励,不要去说别人的过失,不要诽谤,不要轻蔑人家,更不要去害人家,也不要嫉妒,也不要恨,都不容易。稍微走得前一点的呢,学得好一点的呢,不要骄傲,不要孤芳自赏,比上面差得太远,你都不好意思。打个比方,因为我们现在这个身体如果我们是莲花化生,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都不好意思见人。你看你长得这么矮小丑陋的,你觉得我在这里娑婆世界已经长得很漂亮了,一看你这个身体,血、脓都是脏东西,人家多清净的这个身体,多光明多透亮,你长这么个,都不好意思去,就这个意思。所以说大家就以这种心,它是一种思维的一种模式,去除我们一种高卑的心,你又不要傲慢,不要高慢,同时也不要卑微,也不要轻视自己,同时当然也不能轻视别人。保持一颗平常心,反而你这个人显得更加相对的高贵了。
好了,大家先休息一下,我们休息几分钟回头再来,阿弥陀佛!
好,大家安静下来,我们继续来看下面的内容。【摄大乘明十胜相义】,前面实际上还漏了一两句。【重抵掌耳。观此妙旨,宏壮包笼,寻者须旷其意,莫以人情局彼太虚也】。宏壮包笼就是指《法华经》,微妙的教旨法义是宏大的雄壮的能够包笼一切的,能够笼括一切佛法。所以我们学习的人,寻宝的人须旷其意,你的胸怀得广大,你的气度得什么呢?更加的宏壮才行。否则的话你怎么能够包容这些东西,能够学到这些东西呢?就像我们人与人之间能够看这个人的气度,气度有多大最终他的成就才有多大。气度小的人,气量狭小的人,他吸收东西是有限的,再往下他就吸收不进去了。我们的心要像太虚一样,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知道自己的渺小,知道自己所要学的东西太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摆正自己的心态,扩大自己的心胸,这样的话你才能真正明白这个《妙法莲华经》的微妙之处。把所有的东西,该学得你都要学得差不多,即使学不到,你也要明白它这种非常微妙、了不起、不可思议的地方。你不要把它看轻了、看瘪了、看小了,那就可惜了。
下面一段,【摄大乘明十胜相义,咸谓深极,使地论翻宗】。《摄大乘论》是佛教的一部著名的论典,是摄论宗的根本的一部论典。摄论学派就是根据这个《摄大乘论》而成立的,它不是宗派,它是学派。大概成立的时间是在中国古代南北朝的时代。那个时候有摄论宗,有摄论师,有地论师。地论师主要是研究的是《十地经论》,是根据《华严经》中的其中的一部分衍生出来的。这《摄大乘论》是自己立了一个宗派,一个学派。但他们之间呢相互之间也在争论一些问题。你说争论也好,你说探讨也好,但既然是人在争论的话,也难免不了相互之间呢有点是非的一些东西存在了。觉得我说的东西更加的深妙,觉得你说的东西更加低劣,不如我的,他肯定会有这些东西存在,没关系。说是说,但是自己内心的话,不要太多去执着这些就可以了。
既然是用语言的话,它总会有高有低的,但是不要过分地去强调、去夸张,或者因为有些事情去贬低人家,说事就说事,说法就说法,不要去谈及到人的问题。这个人不行,根基太差;这个人太执著,这个人心胸太狭隘,没必要,自己也是一样的,你说别人实际上就是说自己,一回事。就事论事,不要有过激的这种攻击性的语言,就行了。他们说的这种十胜相义,十种殊胜相义,这种十胜相义的话,就在它那里是最深奥的理论了。大家都认为非常的奥妙,非常的已经达到极点了,叫深极。
地论翻宗,就是他们跟地论师在辩论的时候,地论师就辩不过他。因为他立了这十胜相义。地论师里面的这种道理,就没有比他更深妙的了。后来很多地论师自己就不学地论了,改学摄论去了。他知道自己的东西不如他的好嘛,都改学他。就像我们现在也是一样的嘛。这个模式不行,生产力低下,我们换个更好的模式,引进先进的模式再学习。那我们不是提高自己生产力嘛,跟世间的生产是一样的,咱们学佛也是一样的。这套方法可能我们学佛,你再想往前进步、推进,很难,有另外一个法门可能更适合于你,那你换一个法门去学习又有何不可?你说,哎哟你要忠诚,你不能背叛。这不是忠诚不忠诚,没这些东西,不要以人的道德这些东西去攻击别人、去约束别人。好的东西就是好,它是自由的,它是开放的,每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我们得尊重,尊重人性,也尊重法性。不能说让你跟着就在一棵树上吊死,不能这样,从一而终,这辈子学了这个,下辈子还得学,永远不能这样,那怎么去超越自我?这都是人为的去施加这些局限,那就不对了。
当然他们翻宗,这已经觉得摄论是很厉害了。但是呢,【今试以十妙比之,彼有所漏】,就用《法华》的十种妙跟它进行比较的话,摄论的十胜相义就显得有所漏,就不完整、不圆满。就说《法华》天台的这个十妙,远远比它的这个十胜相义要更加的深妙。【且用】,举出一个例子,用【理妙比依止胜相】。
十胜相里面第一个是依止胜相,我们用第一个妙,叫理妙,去跟它进行比,这个理妙就叫境妙。境、智、行、位、法,这是前面的五妙。神通、感应、说法、眷属、利益这十种妙。第一妙是境妙,境妙是直接通向这个真理的。跟它这个依止的胜相相比就【明不思议因缘】,我们讲的是不思议因缘境。我们世间人能够感受到的都是思议境,我们的所有的境界都是因缘形成的。我们看见任何的事情,看到的任何的人,看到的任何的山河大地,都是因缘境。有些人看到境界他是怎么去理解,有些人看到境界他理解就有所不同。我们看到世间的事情都是生灭、轮回,都是一种虚幻的相。但是如果是真正证入圣道的人,他看到世间的东西就不是这么一种情境,如如不动。佛看人,人皆成众生;佛看这个无情的世界,这个无情的世界处处都是佛国净土。它都是黄金为地,就像西方极乐世界一样的,我们去了,就像我们这个业报如果没有偿还完,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立刻就变成娑婆世界一样了。你享受不了啊,境由心现,境由心转。好的境界你没有这个福报去承担的话,它立即当下自然就转化成一个低劣的境界了。你有这个福报的人,即使到了个低劣、恶劣的环境里面,他也是境由心转,它就转变成净土。那么就像释迦牟尼佛、像阿弥陀佛,如果到我们娑婆世界来,他所感受到的这个娑婆世界,就跟我们感受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他就是处处是佛国净土,没有一处不是净土。
大家这么说,可能吗?当然我们有信心相信佛绝对没问题。有些人就会怀疑,会这样吗?我怎么就看不到呢?什么时候也借我一双佛眼看看啊。佛眼,你慧眼都没有,你还佛眼!前几天我跟他们学生在探讨的时候,我说我们人是肉眼、天有天眼、二乘人有慧眼、菩萨有法眼、只有佛才是佛眼,佛眼是最高的。我们慧眼、法眼都没有,你怎么去看啊?借你一双慧眼吧,借你一双法眼吧,借你一双佛眼。当然我们还是可以去理解,虽然不可能拿慧眼、法眼给你看,我们比如说:我们去观察这个天文,观察这个宇宙是不是用望远镜啊,你肉眼去看的是不是很有限的。看到的远处有限,空间有限,看到的时间可能也会有限,看到的清晰度也有限。
现在有更好的天文观测台、望远镜种种仪器,你能看到更远的世界。实际上不是借你一双更好的眼睛嘛,虽然不是你的眼睛,起码你能通过它去看到更远的世界。
那么好,通过自己的修行,从自己内在去改变的话,如果我们的眼界能够修得更加得透彻明亮,有更好的视力的话,是不是可以看到更广阔的虚空。如果我们的生命有更长的时间,不止一百年,有一万年;如果我们的速度、我们的时间、我们的智力,种种力量都能够往前去推进的话,我们是不是可以去探索更加浩渺无穷的宇宙,去得到更多的一些信息呢,破除更多的疑问呢。然后那时候认识的东西,得出的结果跟现在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你这个东西就可能已经被推翻了,你自己就转变了。没有转变之前,你觉得固步自封,觉得这已经很了不起了,这就是最好的了。实际上这离最好,我们说世间永远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所谓的佛叫最好,实际上也是个定义而已,就学吧。
【明不思议因缘四句破执】,四句义嘛,就是佛教经常用这四句,什么离四句绝百非。是有呢,还是空呢,是亦有亦空呢,还是非有非空呢,依此类推都是一样的。是一呢,还是异呢,是非一非异呢,还是亦一亦异呢。从时间也是,从空间也是,从相同、不相同也是这样的,从有和无都可以比较。就是用四种不同的理解方式,去看不同的一种问题,你得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结论。但即使这四种不同的结论,没有一个结论是完整的、是真实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又回到这个问题,远近高低各不同。它只是给你一个角度,让你有不同的这种观念,或者思维,或者得出不同的认知而已,并不是要你执著于这个角度所得出的这一部分的结论,也不是让你执著于从另外一个角度所得出的另外一种结论。都具有相对的一些意义,但不都具备绝待的真实的意义。你是人的一部分,你是人类的一份子,但你不能代表整个人类,你太渺小了。那么好,佛法里面也有这种方式,实际上就是从我们人来说,去思考、去认知佛法的一种逻辑、一种方式。
这里摄论讲的是什么呢?阿赖耶识,这叫黎耶。你看,【岂留黎耶、庵摩罗为依止耶?】,阿黎耶识,佛教不是讲缘起嘛,它叫赖耶缘起。阿赖耶识也叫阿黎耶识,最早翻译它有不同的名字,有些地方再早一点,旧译叫做庵摩罗识,实际上跟阿赖耶识是一回事。我们都是依这个第八识,它是个大的一个种子的仓库,从这个种子仓库里面,然后现时这个种子什么时候成熟了,有一类的种子先成熟,那么你成熟的结的是什么果。
比如说:你人的种子先成熟了,你先来做人,你这世就投胎到世间来做人吧。如果你这世人的种子暂时不是先成熟,成熟的是畜生的种子,畜生的种子先发挥作用成熟了,开花结果了,你就来当小猫小狗。但是这里品类齐全,什么种子都有,为什么什么种子都有?过去你造的业。你有种种行为、你生命的行为、所有的行动,它都叫业力,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就转换成一种无形的种子,储存在这个第八识阿黎耶识之中。造业的行为有先有后,力量有强有弱,然后呢数量有多有少。然后力量强者,它会结更大的果,会更早的出现;做得多的事情它力量也更多,人多还力量大嘛,种子多了力量也大。然后是时间,做的早的,它结的果就早;做的晚的相待来说,相比较来说它结的果就晚。然后这里面就根据它自然的一种排列,它的力量谁强谁弱,谁先谁后,看哪个种子先成熟。
实际上大家的仓库都差不多,你是百货公司,他也是百货公司。这辈子你这个百货公司呈现的种子是比较好,聪明啊、漂亮啊、各方面的资源都很多啊、受人敬仰啊、社会地位很高啊,你觉得自己了不起,那不过是你过去造的一些善业的种子、世间福报的种子先成熟而已嘛。成熟完,结完果,享受完了,这辈子完了,下辈子可能就是小猫小狗,甚至地狱里面去了。你在这里还骄傲一番呢,没骄傲多久就走了。你觉得人家小猫小狗不如你,下辈子它可能和你现在是一样的,甚至到天上去了,也可能。它是以这个作为依止,叫做藏识,能够含藏一切善、恶、无记的种子,善种子、恶种子、非善非恶的种子都在里头。那我们的生命就是围绕这个东西,依止这个东西而存在。
我们的身体可能会坏灭,但这个阿黎耶识它是一直存在的,这个无形的仓库种子,一直都是承载你生命的最重要的一个平台或是一个载体。我们现在的身体只是我们阿黎耶识这个大仓库里面,所形成的一个果报而已,现行的果报而已,那么现行的果报并不会停止,又会造业。
打个比方,你又生产东西,生产完东西又要入库了,又要进入仓库存起来,又作为新的种子。这个新的种子跟过去的种子相比较,谁又发生新的先成熟,发生效果,发生果报,然后等到下一辈子,决定你下一生可能到哪一道去。这个阿黎耶识这个种子又跟着去了,它整体好像不太变,但是微观来说,局部是在变化的。
这是摄论师的,包括唯识宗的,它后面也是根据摄论慢慢演化出来的,它吸收了很多的理论,它把这个东西当作我们生命的一个根本,依止这个东西。但是如果按照真正最高的佛法来说根本就没有,这也是方便假设的东西,真的有阿黎耶识吗?就我们经常用一句话,佛就像哄小孩一样的,攥着空拳,空拳诳小儿,诱度于一切。实际上这个拳里面是什么?空空如也。你要乖,你要听话,你不能胡闹,不能调皮,然后我待会给你糖吃,你安静下来好不好?小孩一听有糖吃,高兴了,就止哭了嘛。我们就是那个小孩儿。后来一看,哎呀,啥都没有,上当受骗了。然后你还说,哎呀,怎么什么都不给我,你刚才不是答应我给我糖吃吗?不是要给你糖吃,这个无形的糖比有形的糖更有价值,空义,一切法皆空。当然他也可以变现个糖给你吃,没问题,如果你要执著这个糖,你就完了。他认识到我们所看到的一切法、一切现象之后的一种真实的、本来的、空性的一种道理。
那么好,世间法是这样,佛法亦是如此。佛法当然它能帮助我们认识世界,能够破除我们心中的迷茫,能够降伏,能够除烦恼,但它不过是药而已嘛,是吧。病是无常的,药也是无常的。世间的烦恼是无常法,那么好,这些法门也是无常法。只是这个无常法跟无常法之间它有一个比较,这个相待来说,佛法是什么?是清净的,是高尚的。而世间的烦恼是染污的,是卑微的。人都有一种向上的自然的一种需求,都想向往光明,向往善良,向往美好,向往永恒。那好,真正的美好永恒一下子没办法全给你说明白,相待的、相对地来说,更好的、更美的、更直接、更永恒的,先给予就不错了,但这些东西是真实吗?不是真实的。最终的真实是离开我们自己的这种执著,看到一种什么呢?空性的一种世界。没有相待的什么更长。本来就没有长,没有短,本来就没有好,没有坏,这是绝待义。那是完全已经清澈透底的时候所见的另外一番境界,而不是我们现在无知,大家无知就不分善恶了,不分好丑了,这是我们众生无知的状态,跟佛那种绝待义不是一回事,有些人就是理解歪了。
所以,【四悉檀施设,不止立无明他生一句】。这什么意思呢?我们佛教讲什么?四种悉檀。圆教讲四种悉檀。哪四种悉檀啊?世间悉檀,为人生善悉檀,还有对治破恶悉檀,还有什么呢?第一义悉檀。你要真对不同的根机,给他不同的佛法的施设,应机施教。说句实话,我们现在谁能悟入什么第一义悉檀啊?都悟不了。现在我们所能理解就是世间悉檀,生善悉檀,破恶悉檀。破恶都很难,说句实话。现在世间能够生点善根就不错了,善根都没有,没有破恶的可能性,知道吗。打个比方,你自己防御能力都不具备,你还谈什么进攻啊。坏人,你能把自己的城墙防得厚一点,修得厚一点,能够防备他的入侵,不受他的侵害,就不错了。你还主动说我去杀贼、破恶,不要去想。
那么他所受的这个无明,他生,因为阿赖耶识是属于染污识,它是染污的,不是清净的。对于我们的真如佛性来说,阿赖耶识是染污的,所以唯识里面,包括摄论里面,它又叫转识成智。转染污识成就我们的清净真如的智慧。那么好,为什么它能转呢?说明染污的本体跟清净的本体之间,它最终是能够相通的才能转。如果你本身都没这个素质,本体都不一样怎么转呢?就像你说的这个金矿才能炼出金子,你银矿永远炼不出金子来。矿藏里面它虽然有杂质,而且杂质很多,但它有金子的成分在里头,它最终提炼出纯金,这就清净了。那么,这个阿赖耶识就相当于是这个金矿,它是属于无明,它是属于染污的,这个时候不是我们已经获得智慧的一种状态,我们大家都属于无明的状态,无知的一种状态。那我们的生命是从哪里来呢?是从这个无明的染污识——阿赖耶识而产生的。那么阿赖耶识是什么时候有的呢?不好说,无始以来就有,没有开始。如果你不修行的话,那它也就没有终结,它会一直跟随你。那么我们的生命就叫做他生,依什么呢?依阿赖耶识而生,明白吗。
那么好,佛教里面有四句: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都破了,你这个他生算什么呢。也不是自己生来的,也不是靠他人生下来的,也不是自他合和共生的,也不是无有因缘而生的。只要你说出生,这本身就是个错误的一个定义。所以说离四句绝百非,你说什么话都是错。举念,动念即乖。动个念头都错的,说句话也是这样的。
为什么不能自生呢?当然这里面我们不说从性上去破,自性上去破,就从事上去破,谁是自己生出来的?你自己能生自己啊?不然的话要说你自己能生自己,那干嘛还要生呢?就是在你生自己之前,你已经有自己,他才能生啊。原来就有容通了,后来又生出个小容通来,是吧?后来再生出,那还要生吗?那你原来跑哪里去了?那不等于两个、三个、几个,无量生了,无量个身体了,是不是?何况你已经有了,你干嘛还得生,早已经有了就不用生了。生是个时间概念,是吧?所以不是自己生出来的。
那么好,我们是父母生出来的,这个意思也不完整,到底是父亲还是母亲生出来的?还是父母一起生出来的。没有你的业力,父母能生出你来吗?你没有做人的这个因缘,父母能生出你?有些夫妻他就生不出孩子来的。他没有跟其他众生做父母孩子的这种因缘,他最后怎么想生他都生不出来。是吧?所以你说是他生?好像这意思也不完整。那好,有些人就会说,可能有自生,有他生,合在一起,又有人的因缘业力的种子,加上父母的因缘种子你就生了。
那到底是谁生呢?各种因缘生,谁都不是。是地水火风呢?还是五蕴其中的一蕴呢?还是所有的蕴呢?讲不清楚了。因为你从这些众因缘所生出来的,说明这个东西不是真正的你了。你在哪里呢?你不属于自己,你实际上是众因缘组合的一个东西,这个组合的东西这个身是不可靠的,他合在一起好像就有一个生,一旦什么时候他不合和了,他分散了,还有什么?生只是一个过程一个假象,暂时的一个现象而已。那有些人干脆说,那就是说什么都没有生。那不对,你不能破因缘法。虽然他是暂时存在的现象,但你不能否认这种现象他是曾经存在过的。他曾经在这里出现过,你不能说空无所有,就没有生了,也不对。
所以你只要产生个固定的一个知见,佛就全部给你破掉。就是你不应该有这种想法,有这种想法就错了。所以这里也是,都是方便说法。这里就是建立这么一套体系,设立这么一个什么?阿赖耶识。依这个体系来说明一切生命的流转、轮回、因果关系这么一些问题。它为了解释这些问题,它解释这些问题确实能够得到答案。但是它是有限的一种知识,有限的一种智慧,最终它并不究竟,也不圆满。所以世间有绝对的真理吗?没有绝对的真理!绝对真理应该是不在世间,我们叫超世间,叫出世间。但出世间又是个概念了,什么叫做出世间,你就在这胡思乱想吧,想也想不通。不要去想,你去学去修就行了。
【彼直是一道明义,不见开合】,就是说《摄大乘论》只是从一个法门去解释佛法的道理,没有开也没有合。没有种种方便的开合,开的话就显得更加的宽广、更加详细,合的话就显得更加的集中,就一个太单调了。
【众经顿渐为物,约教约行,随情随智,大包佛化,深括始终】,就说所有的经典,众多的佛经,有时候是顿教,有时候是渐教,他的施设都是为了所有的这些不同的万物众生的。有时候是从教上去说;有些是从修行的方面、法门去说;有些是从众生的情执方面去说;有的是从佛法的智慧方面去讲。大包佛化,把所有的佛教教化的这些方式、方法、内容,包括这些原理都包含在里头了,你只用一个法门,哪里足够呢?而且这一个法门还不完整,还不究竟,还不圆满,还不是究竟了义的。所以就深括始终,把所有的从始至终所有的佛法全部包括在里头,这是所有的经典,众经。
【因缘一境,已广于依止】,因缘一境就是境妙,天台宗《法华经》的十妙之中的第一妙,境妙,就已经比你这个依止这个胜相更加的宽广丰厚了。【更用四四谛】,我们前面讲过四种四谛的是吧。四教各有四谛,藏教是什么四谛呀,生灭四谛。通教是不生灭四谛。别教是什么四谛呀,无量四谛,还有个什么呢,无作四谛。一个是生灭四谛,一个是无生四谛,一个是无量四谛,一个是无作四谛。七种二谛,刚刚学完不用再说了,五种三谛下面还会讲。还有【一谛等比者】,诸如此类,太多了。他用不同的这种方式给大家讲一个道理,有些是从四谛去理解佛法,有些从二谛去理解,有些从三谛,有些从一谛,甚至后面说到无谛,都有。你可以看你自己更适合听什么法门,就跟你讲什么佛法。【彼无准拟】,没有一定的标准,没有一定的施设,不同的人就吃不同的药呗,不同的病需要不同的药来治呗。
【迹中十妙已有所漏,本中十妙群经所无】,就说迹中十妙已有所漏,就说摄论中的十胜相义跟天台的十妙相比已经是有所漏了,有漏不完整嘛,不圆满嘛。十妙是圆满的,是无漏的,就像我们说这个瓶子它钻了好多洞,沙子会流出来,水会流出来,它是有漏的,不完整。本中十妙,还有本中十妙,这是说的迹中十妙嘛!(本中十妙)群经所无,其他的众经都没有谈到这些,都是根据天台宗,我们说主要是智者大师,他从经典里面总结出来的一种道理。【何况彼论】,何况这部《摄大乘论》呢,甚至其他经典有些地方都没把这个深妙的意思给完全地说出来,没点透,但是意思里面有,但不经过祖师大德给我们的开示,没有经过他的加工的话,我们不知道。
【又观心十妙,即得行用,不如贫人,数果头宝】。就天台宗不仅仅是讲教,还讲什么,讲修行、观行。我们学习这些理论的东西、教理的东西是为了实际地操作和运用,为了修行。修行是为了什么呢?有所改变,有所提升,最终圆满佛果。所以能够得到修行的作用,你讲的那些道理的话,有时候不太适合于修行,没有具体的一些操作的方法吧,不如贫人数果头宝。说贫数宝嘛,佛教的一个典故。说食数宝,不是说贫数宝。说食数宝,就说你这个不吃饭,你光说这个食物多好吃多美味,肚子能饱吗?贫人数别人的宝贝,你跟地主家,你去数他的宝贝,哎呀今天挣了多少钱,你该贫还是贫。你说那个佛呀,佛教里面多丰富啊,多少的宝贝,你不学不修,你光从理论上去讲,说破天也没有用,你得用你得修,你得学会运用,这才是这个宝贝真正为你所用呀。果头宝是佛宝,果头就是成佛。
【当知十妙法门,鳞沓重积,可胜言哉】,就像那个我们说什么鱼鳞或者龙鳞一样的,一片积一片的,这个沓也是一层积一层的,这个深浅呀,相互之间的这种深厚啊,不是我们用语言能够描述的。【天竺大论,尚非其类,真丹人师,何劳及语】。这个《摄大乘论》是从印度传过来的,然后到中土之后呢翻译过来,然后后来大家来学习。就是这部大论都跟《法华经》,跟天台都没法比较。真丹人师,何况是我们本土的这些法师,他们所造的这些著作更不用去说了,那就相形见绌了。真丹嘛,就是震旦,翻译不一样,它就是音译而已。为什么叫震旦呢?因为我们是属于东方,东方曰震,太阳升起的地方,震旦。
【此非夸耀,法相然耳】,这不是自己去夸耀自己这个《法华经》或者天台宗,而是法相本来就是这样。所以我们如果是真正学了这些佛法,学了不同的宗派,大家回过头来进行比较,你思考之后才会发现,原来起码在我们所知的这些宗派里面,去理解佛法最为精妙、最为深奥、最为广大的一个宗派,不超过法华,不超过天台宗之类。就是我们迄今为止,可以用现在语言,我们解读所有佛经的最高的一种成果,就是天台宗。那你不学这个,你不是太可惜了吗?
【思自见之】,你自己思考之后,自己就能够看见,自己就能够明了。【无俟辞费也】,还劳我多说话吗,多言语吗?你自己看去,说也没有用。我只是说,该说还得说,但是你认同不认同,你自己去看吧,看了之后你自己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但是像一般如果你真正有慧眼的人,你有一定慧根的人,你肯定也会得出同样的结论,意思大概是这样。
所以我们大家还是很幸福的,有我们这个诸佛如来,特别说咱们还碰到释迦牟尼佛,为我们开显《法华经》,开说《法华经》。光听到经典还不行啊,我们的能力太低了,我们的肉眼太笨了,这么太拙了,看不懂。恰好祖师大德高僧倍出,通过他们的慧眼、法眼去看,看完之后,他们写出著作来,现在提供给我们后人,那比我们自己看完《法华经》所得出的一些结论,得到的一些观点,得到的认识,要高妙得多。现成的东西就放在你眼前,你不去学那不太可惜了吗?如果有好的东西给你学,你也学不进去,所以还得有好的老师,没老师怎么行呢?有些人说,我无师自通,那都是瞎说。没有无师自通的,所谓无师自通就是以前已经拜了无数的老师了,学了无数次了。这辈子也不要拜,差不多了,自己看就懂了。没有这些过程,哪来的无师自通。
六祖慧能顿悟也是一样的。我们跟大家也探讨过无数次,说过无数次,当然不算探讨,跟佛学院学生也在说,没有真正的顿悟,顿悟是由无数的小悟、渐悟积累而成的。什么东西都是讲因果的,你不可能凭空一下就能悟得这么快,悟得这么深。那是因为你前面铺垫得更厚,厚积而薄发。为什么别人可能只是渐悟呢,因为他前面铺垫得太浅了太少了。所以他还得再做这个资粮,再积累资粮。什么时候积累到无数的小悟、顿悟、渐悟之后,他也突然到哪一世可能多少世之后,也像六祖慧能才能顿悟的。没有突如其来的,偶然的这种因素突然顿悟了,不可能。
但是也有这种可能性,就是他们过程是不一样的,时间差不多。有些呢一开始就是渐修,一步一步地按步走,循序渐进。然后一小悟一小悟,慢慢悟得越来越深,越来越高。到后面呢,突然(顿)悟,然后我们看过程他悟了无数次。有些人呢,他就不着急悟,我先学。但是我学了这些东西是为了最终最后一次大的顿悟就够了。是这样子的,明白吗。
打个比方,你是挣钱,实际上你们挣的钱总数都是一样。我要盖个房子一百万,但是你一年说句实话,你可能只能挣几万块钱或者十万块钱,你得用十年的时间才挣够一百万。然后呢,有些人他方法步骤不一样。他第一年挣了十万,先打个地基;第二年又挣了十万,开始砌墙;然后再有第三年,慢慢封顶;然后再装修。每一年他都有所进步,他都有所小小进步、改变,到最终十年,结束了,房子修成。这是渐修。有些人就不着急。我十年钱先放在那不动。等到第十年,一百万存够了,一下,房子一下子就建成了。这叫什么。你看着,哎呀怎么这么快啊。顿悟啊。他怎么一年就建成房子了。没看到他前面做了九年的准备,十年准备。差不太多,知道吧。只要你们修学的方法差不多,使用方式是另外一回事。
好,今天时间也快差不多了,下面要讲三谛了。三谛又是新的一个章节了,算是。没多少时间,都十一点了,大家能听明白吧。能听明白当然最好的,能听明白的话,以后你们这个种子成熟得更快。如果听不明白的话,不要怪我,怪我没有用的。首先我的种子没这么好,所以我没办法给大家提供更多的这个种子。你要去种菜,你要有更好的种子,到种子公司去。其次你这个种子也不行,你的这个培育能力也不行,所以这好的种子,有时候种不出好的菜来。结不出好的庄稼。所以这些都是大家自己的、自然的一种因缘,是怎么样的它就怎么样。但是我们现在得努力,争分夺秒,真的是要精进努力。这样的话,以后我们成就的时间可能会快一点。如果你想快一点的话,想早点解脱的话,你就自己努力去吧。百分之七八十的事情或者八九十的事情,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别人是帮不上太多的忙的。
好了。这里呢还有两个问题。顺便给大家回答一下。
南无阿弥陀佛,师父好。第二十一讲《法华玄义》有云:【别人谓,不空,但理而已。欲显此理,须缘修方便。故言,一切法趣不空】。敬请师父开示,什么是缘修方便。念佛是缘修吗?禅宗呢?感谢法师。
这问得都很深奥,不容易。咱们讲讲也可以,真正把它展开来说,能说多明白,也未必。
“别人”是指别教人,别教人这种根机。他所理解的理是什么呢,是种但空的一种真理。虽然他说不空,也只是一种但理。他说的中道,是种什么呢,但中。藏教的真是叫偏真,他是但中。中就是中,中与空和假是不一样的,他是有严格的一个界限。空就是空,假就是假,中就是中。你菩萨就是菩萨,声闻就是声闻,佛就是佛。菩萨和声闻跟佛还就是不一样。
比如说声闻他修什么,修空观;菩萨呢,可以修假观;而佛才修中观。但是即使是别教的佛,他认为他这个中观修成了,成就佛道。他这个佛道跟这个世间,跟这些下面的这些二乘菩萨,是不能相容的,明白吗。按我们世间就是不兼容,好像这不兼容太浅了。在我佛这里管用,你们这里不管用。为什么呢,你没有,只有我才有这个功能。你要什么,你要更新换代才行,你不更新换代不行的。更新换代怎么办啊,花钱呗,修行呗。我们说花钱就是积累资粮,你得做够更多的福德智慧资粮,你才能去升级换代。升级换代从什么时候?从二乘升到菩萨的资格,从菩萨又升到佛的资格。好,明白了?这叫但中。
这个但理,怎么才能显现这个理呢,需要缘修的方便,这个缘修就太多了。这个因缘能够成就,最终这个中道的理性能够显现。所以说,一切法趣不空。这时候一切法趣不空是什么意思呢。用圆教的理来接别教的体。因为他但空的话,是不包含一切法的。明白吗?他这个一真法界是独立于九法界之外、之上的佛法界。他的一法界跟九法界之间是不包容的,是不融合的。但是一切法都能趣不空的话,就九法界它跟佛法界是相通的。这是圆教的道理。他可以最终进入到佛法界之中。
怎么去进呢?这里说念佛是缘修吗?禅宗是不是缘修?当然都是啦。怎么不是呢?所有的宗派都是缘修。但是呢,一般我们说肯定还是有区别的。大乘的宗派跟小乘宗派截然不同。小乘的宗派,都谈不到别教的这种地步。别教是属于菩萨之法,纯粹的大乘法门。那么小乘的法门根本都摸不着边,它没到那个境界,等于是小学生。你都不知道大学在哪里。他们学的是什么内容,搞不清楚。那么好。现在有个学校,小学,中学,大学,全部都有啦,你去学吧,包罗万象。那么念佛法门也好,禅宗法门也好,都是缘修。但是你得明了大乘的了义才行,不明了大乘的了义,即使修念佛,即使参禅,你也参不透。
打个比方,我们就说你念佛作为一个例子来说明。念佛有四种念佛。有什么呢,持名念佛,有观像念佛,有观想念佛,有实相念佛。真正能够跟圆教相对接的是实相念佛,大家一定明了啊。 我们经常也说持名念佛最终也能得实相,但是它不是直接通实相。是因为我们学了这些佛理,明了这个真如实相之后,把这种理论、方法融入到持名念佛的这种方式之中,明白吗?持名念佛当下它本身是不具备这种能力的。就叫你知道听闻南无阿弥佗佛,知道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愿,要接引念佛的众生,只要众生念佛,我们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好,我就念佛,我相信,我发愿,我持名,就去了。这叫事修。只知道这些事相的一些表面的现象而已。背后的现象呢,知不知道啊?为什么要念佛啊?念佛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往生吗?不仅仅是为了往生,是为了成佛。
所以我们说,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起码要明白这个意思,每个众生的心跟佛心是一般无二的,虽然现在我们是虚妄的,是染污的,但是我们可以把这个东西慢慢修炼成真实和清净的佛心,你要相信自己的能力。那么好,佛的这个名号之中,不仅仅是个名字这么简单,它代表佛的一种功德、智慧、愿力,他有种种力量能够帮助你,让你的善根慢慢激发出来,激活,知道吗?要激活你的善根,激活善根,提高你的认识之后,提高你的智慧之后,你才知道,原来我也有这个能力,你就会有这个自信。否则你没这个自信。
真正的佛土不是靠佛接引,是要靠自己的愿力去的,我们能够去的世界,阿弥陀佛这个凡圣同居土,是需要佛来接引的。真正的常寂光土还需要接引吗?比如说实相念佛生的是常寂光土,到处皆是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不仅仅存在于西方十万亿佛土之外,当下娑婆世界也就是西方极乐世界。要达到那种境界,你才了不起。你说,表面上生只是一种过程,给大家演示一下而已,实际上生则无生,无生而生,这才是真正成圆教了。
是心是佛,还得是心作佛,心作心是,心是心作。一个是理具三千,一个是事造三千。是心是佛是理具三千,因为我们众生都具有佛性,理具三千实际上比是心是佛的意义还更广,明白吗?三千代表什么呢?十法界,是心是佛只是指佛法界。我们不仅是是心是佛,是心是人,是心是天,是心是鬼,是心是畜生,是心是恶鬼,是心是声闻,是心是缘觉,都是。你都有这种能力,十法界你都能去,关键看你造什么东西出来,造什么业。你造的是世间的有漏的业力,那好六道轮回;你造的是出世间的无漏的业力,清净的,好,四圣法界,就能成就。就这样子,有区别吗?没有区别,都是这颗心,你心有无量的潜力。当然了,付出的代价不一样。你要堕地狱很容易的,做坏事还不容易?最容易成就的就是做坏事,要做个好人就很难,要做一辈子好人更难,你要做无量世的好人,最终成就佛道,就更难。
如果你说,太难了,我不想做,没关系,你愿意做啥做啥,谁都不勉强你。然后你一想,成佛很容易,就像我们所说,经常描述的,就是为了鼓励大家,实际上哪有那么容易?没那么容易!但是,你敢不敢呢?你有没有这个勇气呢?有没有这个毅力呢?有没有这个愿心呢?没关系,先做,现在觉得难,以后就不觉得难。现在觉得时间很漫长,以后时间就觉得过得很快,快乐的时间总是很快,总是很短的。就像我们在娑婆世界,你过了一劫,西方世界太快乐了,人家才过了一天。我们的一劫相当于西方极乐世界的一日,你觉得这个时间怎么去衡量?为什么?说明他们快乐的程度跟我们是日劫相倍,差这么多倍,他才会过得这么快,但是人家就觉得很快,就一天过完。
跟前面说,这个日月灯明佛在开示的时候,大家入座,听《法华经》,六十小劫如一饭顷,吃一顿饭的时间就过去了。要让你过六十小劫,你都不知道多少生死,哎呀太难熬了。有快有慢吗?没有真正的快和慢,都是根据众生不同的业力、不同的感受,得出来的一个相对的概念而已。你的生命之中也可以不断地去重复、去体现这些东西。痛苦的时间总是漫长的,快乐的时间总是觉得非常短暂的,自己都能体验得到。
修行也是一样的,往那一坐,一念佛,一入定,几个小时过去了,怎么我觉得好像就过了几分钟一样的,一出来看,本来是五点,到八点钟了,到十点钟了,时间在你这里不过是个虚幻的概念,随着你自己个人的修学的状态、生命的状态,它是发生不同的变化。所以说,修行无量劫实际上也很快,到时候你还觉得慢一点,不着急,慢慢走。
大家好好念,关键要懂得这个实相义,要懂得第一义谛,那就能从别教转入到实教,就是圆教的第一义谛,一切法皆趋向佛法。佛法包含一切法,不仅仅是出世间法,世间法也在无上的佛法之中,这才是究竟的佛法。但是说,一切法到了佛法这里,到了无上佛法这里,都通通开粗显妙,都变成无上的醍醐之味。就像我们说的百川入海,无复河名,大家都叫做海,原来大家都是不同的河,不同的江,现在都叫海。
还有一个问题,南无阿弥陀佛,师父吉祥,第二十一讲,《法华玄义》有云:乳教有别,圆入别,圆三种二谛,有别教二谛,有圆入别二谛,有圆教二谛,二粗一妙,请问师父,其中圆入别,佛陀是怎么接引别教菩萨的?是让别人发四无量心修六度万行,进而修中谛理性,是吗?
这个问题问的也是,讲讲也就算了,还问我开示,还圆入别,佛陀怎么接引别教菩萨。别说别教菩萨,我藏教菩萨都算不上,你让我这么一个资格的人去谈论这么高深的问题,怎么接引的,然后还说是发四无量心,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六度万行,然后修中谛理性,是吗?好像是,也好像不是。
四无量心,不要说是别教的菩萨修,在三藏教的时候就已经在修了,六度万行也是一样的,三藏教的菩萨也在修六度万行。
实际上修的法门,本身从表面上看,区别不是特别大,关键看他的内质,他的实质是什么样?好像包装,大家盒子装的都是一样的,但是包装里面放的这个产品,放的这个东西是不一样的,知道吗?有些是放的铁佛,有些放的铜佛,有些放的银佛,有些放的金佛。藏通别圆,真正的里面是金佛,这是圆教。其他的包装一看挺漂亮的,跟别的一样,你也挺欢喜,都是一样的,打开一看,一个铁佛,是不是?六度万行也是一样的,看你怎么修,怎么去理解,就跟前面讲的这个念佛法门,你理解到什么程度,你的智慧善根达到什么程度,你修同一个法门达成的效果,或最终达到的目的,是截然不同的。
当然法门不能说完全没有分别,对不同的人是有分别的。法门的当下,自体,客观的主体来说,即是相对于我们主观地来说,它也是有分别的。但是对于佛,对于菩萨,对真正有智慧的人来说,这些外在的客观的差别,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明白吗?他修任何法都能成佛,叫圆人学法,无法不圆,学到最终,全部都成佛。
那么好,要是别人说法,就无法不别;三藏人学法,就无法不三藏;要是我们凡夫学法,就无佛法不凡夫。佛法就变成世间法,学来学去走样了。走样了你自己还在那得瑟,还高兴呢,就觉得我学得挺好,就怕这个。你没学好就没学好,老实一点,惭愧心有就可以了,佛也不怪你,别人也不怪你,结果自己还不知道,不自耻,就怕这个。不可能不学走样的,明白吗?所以不要什么东西过分地去苛求什么事情,苛求别人,就跟苛求自己是一样的,只能学得更好一点,相对差一点,只有相对的,没有最好的。但是我们说,去挑的话,选出相对最好的一个东西来,进而修正中谛理性,所以你必须要明白这个中谛理性,才能去真正把这个四无量心、六度万行,修到圆满的境界,才是修对路了。
那么这个中谛理性怎么理解,就跟前面讲的这个一回事,一切法趣不空,当然他是说的二谛,实际上是非空非有的中道,就一切法趣中谛理性,或者说中道理性。我们中道理性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容的,它是最圆满最究竟,那么怎么去描述它呢?实际上描述不清楚,我们只能用空假去描述。非空非假,亦空亦假。就是我们既要看到事物的性空的一面,同时要理解到缘起的一面。我们简单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缘起相,是因果相。坏的事情不要做,坏的事情做恶因会有恶果;好的事情要多去做,善因有善果,这说的事相因果,这不是真正的出世间法,这是出世间法之前的准备。
最重要的是什么?自净其意。做了坏事,自己要知道惭愧,要忏悔,要改正;做了好事,不要自得,不要自满,不要骄傲,要放下,不要执著。不要自己老是图什么果报,得什么利益,得到别人的称赞,不要这种想法,从开始发心,从做事情的过程,到做完事情,你心都应该处于最好的一种状态。有人一发心就是这样的,我就是为了得到大家的称誉,我才做这些事情,有些人我是为了得到欢喜、快乐,因为我做好事我快乐,所以我愿意做,他是有动力,他是有目的的,都不纯粹,本来就是应该你做的。你的欢喜不应该是仅仅建立在你做了点好事就洋洋得意,不能是这样子,更不应该去得到别人的回报,名利的钱财的回报都不要。做事情的过程之中可能也会发生很多事情,保持平常心,认真做,做到自己能够达到的极点就可以了。然后过程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改进,不要遇到点困难,就半途而废。不要受到别人质疑怀疑,就觉得自己好像心里多大的委屈,心里多别扭,都不能有这些。还得做,继续努力做,暂时没有因缘,先停一段时间接着还得做。做完之后,也别说这下终于圆满了,我终于可以休息了,我做了很大的功德,足够了,都没这种心理。
所以我们学佛也是一样的,过去、现在、未来、当下,为什么说当下呢,佛教讲究注重当下。实际上仅仅当下是不够的,当下过去了,就是过去,当下的当下就是现在,没有来的当下就是未来。就是我们的能力太差了,所以你只能专注于当下,这一瞬间。打个比方就是你这个抓取能力太差了,能抓住一点就不错了,跟前面讲那个专心致志是一样,你能够把一点去攻破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何况你还去看很多的点、面呢,那是以后的事情。
所以大家好好修,大家一门深入,好好先把这个念佛,先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现在学这东西,法华的东西当然可以部分地去运用到我们自己对于佛法的思考、理解,甚至帮助我们修行,你修学的这思维是不一样的,修学境界不一样。但现前你不可能会有太大的受用,更谈不上果报。有一点点受用,不会多大,因为这个太高深了,就是我们离这个最终的目的是很远的,无量劫,还不是八万四千里,还不是十万八千里,无量万的,无量亿的,我们现在走路你每天是以多少里计算的,能够走个几十里能把你脚都磨出泡来了,你想走多少才能走到头。没关系,一步一步走,相信终究有一天,你会越走越远,会越走越快,越走越轻松的,这都不用担心的,你心要在这里就行了。
今天就给大家说到这里,非常感谢大家,我们这个学《法华经》应该是最欢喜的一件事情,真正把《法华经》学完了,想明白了,我觉得世界上事情基本上可以看破放下差不多。不仅仅是世间的事情看破放下,佛法都能看破放下。佛法也需要看破放下,如果你执著于佛法的话,本身也是存在很大的问题,一样的。所以我告诉你能够自我否定、自我批判的宗教,是了不起的。因为真正的真理,是没办法运用宗教、用种种语言、种种思维去描述出来的。他只能达到一定的境界,他只能给你指明一个方向,但是顺这个方向去看,我们说指月之指,就看到月亮。有几个人能看到月亮?但你方向没有错就行了。终究有一天,你们不断地前行,不断地去走,你能走到目的地的,就可以了。其他的不要去求得太多,怎么还没看见月亮?不是月亮,月亮就在天边,你肉眼看不见,怎么办?就看不到这个星星一样的,太远了,离得太远了,你的视力太浅了,太弱了。
好,最后大家一起合掌,我们做一个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