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请打开补充讲表附表二:别示所观之境:

净界法师:观无量寿佛经

净土宗的修学,因为它是一种本尊相应的法门,那么本尊相应开出来就是他力门果地教。也就是说,我们净土宗的所有的功德,包括今生的安乐、包括来世的解脱,完全是弥陀本愿的摄受。

那我们要做什么事呢?

我们只要做一件事情就够了,我们只要做:想办法跟弥陀感应道交!做这件事就够了,就是说我们这一念心,让它调到跟弥陀的心能够心心相应、感应道交。我们做这件事情,不是要你去修波罗蜜。

就是说弥陀的心跟我的心要能够相随顺。因为弥陀的心是寂静的,你是散乱的,你怎么感应呢?弥陀的心是正念的,我们是颠倒的,你怎么感应呢?所以当你的心极度散乱、当你的心极度颠倒的时候,你说你看到了佛陀现前了,你要小心了!你应该不是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有问题。没有一尊佛是在你起颠倒、散乱的时候、攀缘心的时候现前,不可能。

因为你的心跟他的心不相应,怎么感应道交呢?你的心攀缘娑婆,阿弥陀佛安住在极乐,这怎么感应呢?所以感应道交是我们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你的信心、愿力的思想准备。我们不一定要断烦恼,带业往生是不用断烦恼的,但是你要调整你的心态。所以临命终的时候,你必须要把你心态的最佳状态现前——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这就是感应道交。

就是说我没办法断烦恼,但是我可以把我的心态,调到跟佛的心态相随顺。所以要带业往生,你的烦恼不能活动,带业往生是以正念来往生的;没有一个人起颠倒的时候往生的,没有一个人,因为阿弥陀佛没有办法跟你感应道交。所以你必须在临终的时候,把你的心态调到是厌离娑婆、调到是欣求极乐,调到对阿弥陀佛是一心归命的,你就可以往生了。

所以净土宗不是以修行的断惑证真往生的,是以心态往生的、正念而往生的,叫随念往生。

我烦恼没有断,但是我烦恼不活动,在种子位。带业往生,古人讲是带种子不能带现行;你烦恼就不能活动,你破坏你的心态、破坏你的正念,你就不能往生了,因为你不能感应道交,你用心力来带动佛力!所以我们在修止观的过程当中,关键不是说你看到了七宝池、八功德水,而是你看到这个以后,你怎么去培养你皈依的心。

不是说这个极乐世界有莲华很漂亮怎么样,然后呢,然后就没有了。你要把这个莲华的庄严,把它会归到你对弥陀的皈依,所以我要往生,因为这样所以我要往生,你必须要借相修心。就是把这个相状展开以后,培养你一种皈依的心。这样就对了!

所以在修止观之前,智者大师说要先做好心理建设,为什么要修观呢?这叫托境修观,佛相乃显,我们必须假借依正庄严的相,来启发我们对弥陀强烈的皈依,我们必须假借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相,让我们放弃对娑婆世界的贪恋,他完全在为我们临终正念做准备。

所以你在修观的时候,你最后的会归处,就是那个导向,你整个十三观修完以后,你的思想导向是很重要,整个观想念佛的导向,就是培养你一心归命的心,就这个导向而已。好,那我们在观的时候其实有两个,一个是观佛,一个是观净土。

那么在十八愿里面: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那么这个地方,这种往生的人在十八愿往生,善导大师解释他偏重在至心信乐,就是对阿弥陀佛有强烈的信仰:相信我是生死罪恶凡夫,我没有出离的因缘;相信阿弥陀佛有广大的四十八愿,一定可以救拔我,所以对阿弥陀佛一心归命通身靠倒。临终时,以强烈皈依心,持名十句佛号,这十句只是一个概念,不是刚好十句,念念相续,乃至净业成就。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所以这种人是信仰特别强烈的人,他完全是跟着佛陀的功德,产生强烈的信仰而往生的。《阿弥陀经》偏重在第十八愿;《无量寿经》和《观经》,就有一点偏重讲到净土的庄严。

我们看十九愿是怎么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这个人是一个大乘的行者,他有愿力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而且他还有行动,这个修诸功德当然包括了善业的布施、持戒、忍辱,也包括了正念的止观。但是这个地方偏重于止观,特别是观察极乐世界依正庄严。那么他发菩提心修诸功德以后,考虑到五浊恶世的这个问题,所以他为菩提道,而发愿求生净土,临寿终时,阿弥陀佛一定跟大众围绕,现在其前,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所以在修观的时候,有人是专观弥陀的本愿功德,有人是偏重净土庄严。

那么本经是偏重十九愿,偏重。当然这两种愿可以兼修,可以兼修。就是说我们在…所以蕅益大师他提出的概念是以持名为正行,以观想为助行。因为你修观想可以提醒自己,培养一种对极乐世界皈依的心,所以你佛号提起来的时候,就能够以这种强烈的坚持,去抗拒你的妄想。佛号是要坚持的──不能念要它念,不能专要它专,而那个坚持的动力,来自于你对弥陀的皈依。

有些人临终的时候提佛号,他没有办法坚持,就被妄想带走了,心随妄转。这是为什么?平常心态心理的准备功夫不够,只会念佛没有皈依的心,缺乏皈依、强烈的皈依。那么这个地方讲到所观境,本经的所观境,是讲到整个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产生强烈的愿力,这是我们要清楚的。

我们回到这个经题,所以我们这个经题讲观。有两个重点:

第一个是[安住]的问题,第二个是[调伏]的问题。

我们观以何为住,以一念心性为住,莫向外求,这第一个。第二个如何调伏我们对娑婆世界的贪爱呢?以净土的庄严为所观境,来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调伏我们对三界的爱取。

最后我们看这个经,这个有两个意思:第一个修多罗,叫契经;契经的契:上契十方诸佛实相之理,下契众生差别的根基,叫做契。在这个整部观经里面的经题,有两个字是重点:第一个是佛,谁说的?这个很重要,这部经谁说的;它在修行的份量就不同。第二个是观,我们怎么修这个观呢?

一个是佛,一个是观,这两个是整部经的主题。我们看经文大意:

贰、经文大意。(分五:甲一、逆缘触动令生欣厌。甲二、道前基础净业三福。甲三、端身静坐正修止观。甲四、观行转深圆发三心。甲五、临终正念成就九品。)那么我们在进入整个经文之前,我们把整部经的结构,把它分成五段来说明,先看第一个:

甲一、逆缘触动——令生欣厌,这部经是什么因缘触动的、是在什么情况产生本经的佛陀的说法。

甲二、道前基础——净业三福,那么在讲要修行,在修习止观之前,有什么要准备的工作;你必须把这个房子的地基要先盖好,才能够盖上面的楼阁。那么,基础准备好了之后,应该怎么修呢。

甲三、端身静坐——正修止观,这是讲正修。那么到这个地方都讲因地,那么我们如法的修学有什么功德?有两个功德。

甲四、观行转深——圆发三心。所以你看借境修心,有没有,修到最后是成就你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以这三种为功德。所以把这个相借过来以后,修过之后,最后相消失了,但是你的三心现前。那么三心有什么好处呢?

依此三心的浅深而分出九品——九品往生,智者大师是以三心,你的具足不具足来判定三辈九品。那么这个地方,就是整个经的结构,我们看,先简单介绍甲一、逆缘触动令生欣厌:

诸法因缘生,佛陀说法也是要仗缘而生,那么这个是在韦提希夫人的一个:她的儿子阿阇世王,对他母亲的一个忤逆的因缘。

韦提希夫人一生都很顺畅,因为她是国王的夫人,她一生在荣华富贵当中,突然遇到他的儿子对她的忤逆,所以让她产生一种出离,她就说:我现在看这个娑婆世界五浊恶世,多不善聚,很多很多苦恼的地方现前,所以希望佛陀宣说无忧恼处,令我不闻恶声、不见恶人。由于她希望能往生到一个没有苦恼的处所,所以引生佛陀宣说本经。

那么这个逆缘的触动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来看凡夫生命的整个流转因缘。

净界法师:观无量寿佛经

说生死流转,为什么凡夫死了之后,又会在三界投胎呢?叫诸法因缘生,这个因缘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色蕴

凡夫的流转,第一个是从五蕴当中是色蕴,我们由于过去的业力,显现今生的色,这个色是指一切外在的环境,比方说你今生会做谁的子女、比方说你今生会跟谁结婚、比方说他为什么变成你的子女……答案只有一个──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不是你说了算。佛法认为事出必有因,他今天会跟你产生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一定有它的原因,就是业力的原因。所以外在的环境,我们今生没有说话的余地。大概佛法讲人生,只要跟结果有关系的,你都没有说话的余地。跟结果有关系的,但是过程你就可以,你用什么心态来面对,这个是我们可以去改变的。

二、受蕴

那么物质环境,接下来是受,我们心的活动,第一个就是受,你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感受。如果你善业力强,你从小到大快乐的时间乐受多,如果你罪业重,你一生当中,你就觉得闷闷不乐,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常常出现苦受,这个是你过去生罪业比较重,善业力薄弱。

所以受是一种直接的反应,受很难改变,你修行也没有办法改变受,因为这是在还债,酬偿旧业。

三、想蕴

那么这个受下一个是想,这个重要。受是没有相状的,想可以把感受转成相状,叫于境取相,然后施设名言。它先把这个相状变现出来,然后在相状里面出现很多的想像,施设名言,这个是想蕴。

四、行蕴

再下一个是行蕴就厉害了,这个就是一种取着。我们生命的推动力,以唯识学说就是行蕴,念念相续,无有间断,相续心。所以《大乘起信论》上说,修行是要断相续心──断除对娑婆世界的相续心、那一份的取着心。

我们举个例子,比方说:一个人从小他没有钱,他过去生悭贪,他今生招感贫穷的果报。贫穷没有对错,果报没有善、恶,果报只论苦、乐,所以佛法讲果报没有善恶。贫穷是一种痛苦的果报,但它不是罪恶,不是。但是贫穷有问题:我们对贫穷起颠倒;你贫穷就会产生苦受,苦受以后你会产生错误的想像──为什么我这么贫穷、他这么富贵,然后你就会去追求,但是刚好有人或者你刚好得到多钱,你得到快乐,这个时候你产生这个想像,你就会这个金钱产生养好的想像:哇,这个金钱是大功德的境界,它让我产生安乐!

其实你快乐是你的善业,金钱只是一个助缘而已,你不相信你福报享尽的时候,钱再多你也不快乐;外在的环境是个助缘,你的善业力,真正让你快乐是善业力!但是一般人看不到这个善业力,他只看到外在的环境,所以他想久成思,他就变成对金钱执着。因为他曾经小时候,因为这个东西而快乐,他曾经过去生因为别人给他的温情而快乐,所以我们人生当中,因为很多的感受经验,产生很多错误的想像,最后累积成一种对三界的执取,这个事严重,这个行蕴就是执取──我一定要得到。

在《楞严经》说妄想不可怕,你看我们一天打多少妄想?几十亿、几千亿个妄想,但是你所有妄想你都会去实践吗?未必,是不是?但是当你的妄想跟执着结合一起的时候,这件事情你一定要去做,这是一个住,心有所住。当你的心住在妄想的时候,当你对妄想产生执取的时候,这个妄想就会变成行动。当然这个行蕴也是妄想打久而来的。

所以在整个我们往生当中,跟你了生死有关系的,就是要改变你的执取!

我们过去在三界里面有太多的生命经验,尤其是那种快乐的感受是最可怕,我们最容易产生颠倒,就是它让我们产生快乐的感受,我们会产生认为说这个东西就是我的依止处,就产生贪爱的想法,最后产生一种坚固的执取,我一定要再得到它!那么这种是什么情况呢?

佛陀说:就好像一个小孩子,看到一个刀上的蜂蜜,唉,他去舔这个蜂蜜的时候很甜,但是他忽略了它背后那一把锋利的刀把他割伤。就是说我们大家都知道娑婆世界很痛苦,我们一生走来,如果说让你再来一次,不要太差,不要说三恶道,就你今生的生命再走一次,就没有几个愿意了,对不对?但是你相不相信,你来生还会再来,为什么?

因为我们在三界当中,有很多美好、快乐回忆,这些回忆我们给它太大的力量,产生取着。就是我们看到了刀上的蜂蜜,但是我们不知道付出的代价,就是娑婆世界的颠倒!

就是说,我们往往在人生经验当中,有些快乐的感受,而这些感受,却遮盖了我们曾经付出的痛苦。我们忽略为了追求这种三界五欲快乐,我们付出了生死疲劳的无量的痛苦。你看每一次的受生,你就要付出多少代价,一次就好。但是我们永远记得娑婆世界好的一面,这个问题在这里,这就是错误的想像,产生错误的执着。

而这个行蕴是最可怕的,行蕴后来就被储存成阿赖耶识,最后再变现果报,就构成生死轮回。我们的物质接触产生快乐跟痛苦,当然痛苦我们比较不会去执着,尤其是快乐的感受,富贵求道难,因为富贵的人,他快乐的乐受刺激太厉害,容易生产颠倒的想法。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受跟想。因为我们太重视自己的感觉,跟着感觉走。

在整个修行当中,必须把你的想像跟感受切割。如果你要修行的话,你的想法不能从感受而来,因为感受所带动的想像,往往是颠倒的,大部分的判断通通错误了。所以楞严经讲:六根是我们最大的骗子!你眼睛看到的给你的讯息、耳朵听到的讯息通通是错的,通通是错的!

六根向外攀缘,生死流转之本!

我们今天必须用想去学经典,再思惟法义、思惟无常、思惟苦、空、无我的道理而厌离娑婆;思惟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而欣求极乐。

所以在整个修行当中,善用你的想蕴,你第六意识的想蕴。

我们现在的想蕴,完全被感受误导了。如果你真的想要走上解脱道,如果说你修行只是为了求求安乐、来生安乐一点,那就算了;如果你要了生死,你临终要保持正念,你要慢慢的跟你六根给你的感受要切割,不要老说我喜欢什么,不要这样,你要讲,说我应该怎么做。

你看我们在做定课的时候,你看修行人的训练就是定课,我时间到了,这是拜八十八佛的时间到了,两点钟拜八十八佛或者两点半,但是我心情不想拜,你会怎么做呢?你跟着感觉走吗?你随顺它一次,它下次肯定还会再来。所以,我们就观察,我不能老是跟着感觉走,想不想是一回事,你那个衣服一披,往上面香一点开始拜──不能拜要它拜!你坚持几拜,你发觉你的感受,刚刚不想拜的感受消失了,它根本就是生灭的,所以关键那个坚持,你必须在你的生命当中,不断跟你的感受要抗拒,你才有可能正念分明。

诸位,我要告诉大家:临命终的时候,你的身心状态不是非常好——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眷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一切珍宝不复相随。所以你的感受不会很好,所以你必须把你的想蕴脱离你的身心世界,去忆念弥陀。

所以我们在修行的角度,第一件事情,心要能够不随妄转,这个妄就是你的感受,虚妄的感受。你必须用美好的想像,培养一种美好的行蕴,这个想像变成一种愿力。所以想久成思,想像久了就变成一种愿望。极乐世界有七宝池、八功德水、依报庄严;依报里面有阿弥陀佛在说法,旁边有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树上有鸟语华香等等,你这种想像就产生一种愿力,以愿导行,最后以行蕴带动想像,而产生逆转!

生死凡夫的想,是由外境而来的,叫做心随妄转。修行人的想,是以愿导行,以愿力来引导你的想像。当你发觉心中的想法,跟外境已经慢慢脱离了,你大概就成功了。你要能把握正念分明,不敢说了生,不敢说断惑证真,起码外境对你的刺激影响慢慢淡薄了,你能够做得了主了!所以修行人他是内观他不是向外。我们凡夫的心,是向外攀缘,所以想是跟着感觉走;现在你回光返照,依止你心中的愿力来做引导,由愿力来引导想蕴,我要把心随妄转改成以愿导行,用愿望来带动你的想像,不是用感觉来带动你的想像,关键在这个地方。

整个修行止观就是在做两件事情──把跟着感觉走的想蕴,改成跟着愿望走,就是在改变这个想。

诸位都知道,舍利弗尊者他脾气很大、嗔心很重,为什么呢?他曾经做过五百世的毒蛇。这个公案,我再跟大家复习一次:舍利弗尊者他曾经做一个商人,做买卖赚了不少钱,当然每个人对于金钱的看法不一样,有些人把这些钱买房子,他对房子有执着,他从小可能没有房子住,所以他对房子有执取,这里有个取,所以他会把这个钱买房子。有些人喜欢买各式各样的珍宝等等。舍利弗尊者他无始劫来的取是什么?黄金,他特别喜欢黄金。他一看到黄金就受不了,一定要买。所以他几乎把所有的钱,除了日常生活开销以外,全部换成黄金。

黄金多了之后怎么办呢,他把黄金聚集起来,把它塑造成一个宝瓶,藏在地底下。他工作完累了以后,再把黄金宝瓶拿出来看一看,所有的疲劳就消失掉了,因为他有取。那他后来一生当中,他累积了七个宝瓶,赚了不少钱,赚了七个宝瓶。但是生命是无常的,他今生体力也耗损差不多就死掉了。死掉以后,色身死了他的心不死;我们的心是不死的、相续的,他对黄金还有执取,所以他变成一条很大的毒蛇,就在这个藏黄金的地方,就这样盘绕。有人一靠近它就出来恐吓他一下,如果你再不识相他就伤害你。结果生生世世死了又做毒蛇,死了又做,做了几世?做了五百世。

你看一个人的愿力,一种执取多厉害,让生命相续,五百世以后,但这个人有善根,一个人有善根他会反省,自觉、自省、自调、自我反省,他突然间睡觉醒来,我为什么要守着这些黄金呢?黄金又不能带给我快乐,我为了这些黄金,每天做这个同样的工作值得吗?一个人开始反省的时候,他就开始有希望了。就改变想法,他觉得应该把这些黄金去布施三宝。

这条毒蛇,就慢慢爬到马路旁边去了,就找到一个年轻人,跟他说:我现在希望,我前生挣了一点钱,换了这个宝瓶,我想把它供养给三宝,你可不可以帮帮我忙,把我带到寺庙去?这位年轻人被它感动,拿了一个扁担,左边放蛇右边放黄金,挑到寺庙去。如是如是的跟寺里的师父说。后来这条蛇得到这样的布施以后,没有多久,因为他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它对黄金的执取的心消失了,所以他生死的那种相续力量做蛇的力量消失了,他就升到忉利天去了。那么帮它抬扁担的人是谁呢?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为什么舍利佛尊者会相续五百世做蛇?就是那个行蕴。因为他一开始看到黄金产生错误的想、受,认为黄金是一种大功德、大安乐,它可以让我离苦得乐,是我生命的皈依处。产生错误的想像,但是想久成思,它变成一种愿力、一种执取。我们对于娑婆世界也是这样,我们累积很多快乐的经验,而对娑婆世界产生贪爱,但是我们没有看到它重大的过失。

所以在这个地方,就是我们的想必须要如理思惟──从佛法的道理去思惟,而不是从感受的刺激,这个地方是整个修行的经验。

所以韦提希夫人,她是因为有这种痛苦的感受,去刺激她出离的想像,然后产生一种念念的相续坚定的皈依,才引生佛陀的说法。所以说在修行当中,就是想蕴的操作──远离感受,依止愿望。这是第一个。

我们看第二个:道前基础。佛陀讲修观之前,先讲到我们要怎样来修行善业,我们把它念一遍,有三种福德:

甲二、道前基础─净业三福

乙一、人天之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乙二、二乘之福——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乙三、大乘之福——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那么修行虽然是讲到想蕴跟行蕴,就是思和想,以正念为主,但是善业是基础。那么本经当中你修净土宗的人,虽然修观,你要有三种善业作基础。

第一个、人天之善,是孝养父母,它提出三点,第一个父母。因为父母对我们有生育、养育之恩,这是大福田;第二个师长,他对我们教导,奉事师长;第三个慈心不杀,在本经当中讲到这个净业三福,就是说这个杀盗淫妄这个杀生,因为你杀害众生,你临终的时候,冤亲债主会障碍你,那么它特别提出三点,对父母的孝顺、对师长的恭敬,第三个不能有杀生的行为,修十善业,这第一个。

第二个、二乘之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个地方讲到戒行,你所受的五戒乃至于菩萨戒。

第三个、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是发菩提心、广修六波罗蜜、乃至于读诵大乘经典。那么劝进行者这是利他,把这些道理宣扬出去,来劝勉别人也去做。那么这个是整个止观的基础,就是这个房子的基础,所谓福德资粮的基础,这是第二段。

到了第三段,佛陀正式修学止观。那么本经的十六观,其实真正的修观是前十三观,后面的三观:十四、十五、十六是讲三辈九品的往生,讲到果地功德。

这十三观,我们简单介绍一下:

甲三、端身静坐─正修止观。分二:乙一、事观:十三观 。乙二、理观:一心三观。

乙一事观——十三观

净界法师:观无量寿佛经

佛陀先讲日观,这个日是指落日,落日观有两层意思:

第一个、确定我们往生的方向。极乐世界是在西方: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对不对,那么落日夕阳都是在西方,这第一个。

第二个,它建议我们对光明相的认识。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都有光明、佛陀的光明是一种金黄色、菩萨就不一定,你看地藏王菩萨的光是青色的,观世音菩萨的光是白色的,菩萨的光明是各式各样。但是只要是圆满的佛陀,只有一种颜色,一定是金黄色没有例外。而那个金黄色,佛陀告诉我们很像落日,它不刺眼。你去看十二点的太阳会刺眼;落日我们眼睛可以去看它,它光明而温柔的,它那种慈悲的光明,所以落日观就奠定了整个后面的光明相的基础。

那么这个是一个总相。第一个确定我们往生的方向,第二个建立我们对依正庄严的一种光明的一个认识,那么接下来是依报观,水观、地观、树观、池观、总观、华座观——依报观。依报的庄严,那么依报庄严以后,上面是谁在住呢?讲正报的佛菩萨像观。这佛菩萨像观是观像,在十三观里,只有一个是观像念佛,就是佛菩萨像观。因为我们没有一个人看过佛菩萨,所以阿弥佛陀慈悲教,让我们先观这个像,观完以后再用想的,再用佛像观,观音观、佛身观、势至观再观想;先观像有个概念再观想,这个是正报观。那么观完以后,再讲到综合的普往生观,再杂明佛菩萨观。

所以它这个观想次第是:它是先建立一个落日的总相→然后再观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再观正报庄严→然后再做莲华的开合之想,往生观,后面十二生,莲华呢,先作莲华合起来想、再开想──华开见佛悟无生。再做莲华开合之想,做自己往生之想。

在整个依报、正报,和综合观里面,最重要的是莲华观,它通于依报也通于正报,所有佛菩萨之座,所有佛菩萨都坐莲华的,通于依报通于正报,也通于普往生观。莲池大师说,观想极乐世界最重要的是莲华观,因为你到极乐世界,你第一个去的地方是哪里呢?

对了!就是莲华受生。

你要跟莲华建立一个很亲密的因缘,你跟它因缘深,它就容易在你的生命出现;你就有这个行,就有想要去取,这个行蕴就会带动想蕴,就带动你的造业。所以在整个修观当中,我们特别要注意莲华观。因为它通于整个通前通后。

那么另外在《妙宗妙》当中,说这个修观,其实它的意思呢,在《妙宗钞》智者大师意思就是说,其实在修观的时候,我们要适当的跟娑婆世界做对比,要厌离嘛,本经对娑婆世界没有描述,但是你要加以对比,你观了以后,要相像我现在是怎么样,那么极乐世界是怎么样,你要有一种对比的心态。那么怎么对比法呢?

智者大师说:我们在修这十三观的时候,要有四种对比:

第一、苦、乐的相对:我们经常要告诉自己,极乐世界是安乐的,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娑婆世间多诸苦恼;一个苦乐的对比。你要把这种对比那个想像、要相像出来,苦乐的对比要对比出来。

第二、贵、贱的对比:极乐世界尊贵的,你看它们都是黄金所成、七宝所成,特别的高贵;娑婆世界是泥沙、砖块、污秽的泥土所成的,这是卑贱。贵、贱的对比。

第三、垢、净的对比:它的垢、净,主要是指受生,我们在娑婆世界受生是在污秽的胞胎;极乐世界受生是在清净的莲华、微妙香洁的莲华。这垢净的对比。这是第三个。

第四、粗、妙的对比:它这个粗,什么叫粗呢?就是不得自在,你看你在娑婆世界,你福报再怎么大,你也不得自在。你要吃一个好吃的东西,不是你有钱就可以;你的肠胃要好、第二个要有人卖、第三个你心情要愉快,你心情不愉快吃什么都没用,你要很多很多的因缘具足了,那种快乐的感受才会出现。而且很多快乐的感受,不是操之在你,所以娑婆世界的福报,是不得自在。你要跟很多人配合、你要付出很多的代价,快乐才会出现。极乐世界不必,极乐世界的快乐是大自在,你几乎可以心想事成。你吃东西,不必假借别人煮,跟别人卖不卖都没关系,你思食得食,思衣得衣,你吃饭你想吃什么东西它现前,吃完了它自然消失掉,它是一个心想事成的世界,它是一个大自在的世界!所以它有粗妙的不同。

所以在这个极乐世界的观想当中,我们在观想这个相状的时候,你要把四种对比要对比出来:第一个苦乐的对比,第二个贵贱的对比,第三个垢净的对比,第四个粗妙的对比。这四种对比,建立我们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一种坚定愿望。这个是在修十六观里面要注意的四个重点。

那么这个是事观,我们再看理观。在理观当中,智者大师在前面的讲到理观的时候,他在玄谈的时候他提出两个重点:第一个是一心三观讲通义,我们先把这两段念一次:

乙二、理观─一心三观。分二:丙一、通义。丙二、别义。

丙一、通义

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

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

丙二、别义

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

故我念佛心,全体即法界。

因缘所生法,当然广义来说是五蕴身心,但是智者大师说五蕴太广,他就把想蕴抓过来,说我们观察这个想就好了。这个想蕴呢,智者大师说它就是我们现前一念心性。它可以往坏的方向想,现前一念心性向外攀缘的时候,跟着感觉走的时候,它启动了惑、业、苦。当这个想蕴跟着我们心中的菩提愿力而走的时候,它启动了法身、般若、解脱,所以它以这个一念心性为所观境。

简单的说,什么是因缘所生法呢?智者大师的意思是指一念心性。那么一念心性用空、假、中来观,这个识就能够转识成智,这是一般的圣道门的通义。但是净土宗,把这一心三观回归到净土的时候是第二个,我们真正要学的是第二个。

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即法界。同样是一心三观,把它落实到净土宗,它是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这是讲到理具。十法界因缘果报这个圆融体在哪里呢?就在我们一心当中。

这个人为什么到地狱去?因为他内心有地狱的力量,他心中有地狱的业力和地狱的思想,所以他到地狱去了,是他的心把他带到地狱去的!这个人为什么到天界去了?因为他的心有天上的善业力,跟天的思想力量,所以他到天界去了;这个人为什么到净土去了?是他的心中有净土的业力,和净土的思想,特别是思想。

所以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就是说:生命是你的心变现出来的!这一点很重要。你到十方世界,都是你的心把你带去的;你的心去了,你的果报才会出现。所以十法界的因缘果报,是存在我们一心中。

我们一念心性,有很多地雷,有很多宝藏。你向外攀缘,《楞严经》讲心随妄转,你启动了惑业苦你启动了地雷,是你自己要启动的,生死轮回是我们自己去启动的、是我们自己去攀缘外境启动了我们的惑业苦,触到了地雷。我们回光返照,安住我们的本愿力,安住我们往生的愿力,跟着愿力走,不跟着感觉走,回光返照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启动了我们心中的宝藏──法身、般若、解脱。

所以在《楞严经》说,我们心有两个门:一个是生死之门,一个是涅槃之门。所以一个人怎么知道你生死业力重?你看我们同样念佛,有些人临命终的时候,他很容易就能够跨越生死轮回,然后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到净土去了。他生死业力很淡薄,他那个十二因缘,那个无明缘行那个的力量薄弱,他那个十二因缘转动的力量薄弱,有些人就是他念佛功夫很好,但是临命终的时候,他就是走不出去,他那个生死业力太强!什么叫生死业力强?我告诉大家,以《楞严经》讲:攀缘心重!

如果你现在的生活,你看一个东西,你快乐的时候非常快乐,痛苦的时候也非常痛苦,你的情绪很容易被外境牵动,你要往生比较困难。因为你的攀缘心太重,你自己创造生死的业力太强。因为你那个门,走的太厉害,流转门开得太大,如果你今天看到一个事情,不好的因缘,你有一点痛苦,但不是很强,比较淡泊,快乐也比较淡薄,你的生死业力淡泊,你往生的力量强,你容易往生。

所以《楞严经》完全看攀缘心跟安住心,你今天你对外境,你的心是全面的百分之百的攀缘,百分之百被外境牵动,你临命终你就很糟糕,你很危险,你很难出去,你念佛的功夫再大都没有用,因为你跳脱不了生死的力量,你跳脱不了感觉对你的刺激产生的妄想力。你平常把你的妄想,那个攀缘心养得这么大,你临命终的时候你就糟糕,修行人你要慢慢慢慢,你要把那个生死的门慢慢关起来。把涅槃寂静的门打开,你才有可能临终达到正念。

所以说:你整个生命的流转跟还灭,是你的心决定的!十法界的因缘果报,也是你一念心决定的!大方向来说,向外攀缘跟向内安住,就决定了生死流转跟涅槃寂静的大方向。

这个是讲理具,那么事造呢,事造:故我念佛心,全体即法界。所以我忆佛、念佛,我就进入了弥陀的功德法界,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地狱,是心是地狱。

往生是从你心中栽培出来的!

有人说:唉呀!极乐世界这样远,十万亿佛土!我倒不如往生到弥勒兜率天。理由呢?因为它在三界里面,讲这种话是外行话。你往生不往生跟距离没有关系!你管它十万亿佛土、二十万亿佛土,你心中相应,就算它十万亿佛土、二十万亿佛土,你照去;你不相应,就算它在你的隔壁,你也去不了。讲台大,你住在台大的隔壁,你就读台大吗?对不对,这跟距离没有关系,你讲这句话表示你这个人心外求法。

十万亿佛土、二十万亿佛土不构成往生的障碍,是你的心态准备好了,阿弥陀佛自然现前。

故我念佛心,全体即法界,你在念佛的时候,不要管它是十万亿佛土,或二十万亿佛土,你管你自己相应了没有?你准备好了没有?你准备好了,月亮就出现了。你准备好了,阿弥陀佛功德就跟你感应,阿弥陀佛随时想跟我们感应,问题是感应道交不是他说了算,感应道交是双方面的,所以故我念佛心,全体即法界。

我们的思想,必须要调整成往生的思想。

以蕅益大师的标准说,一个人真实的往生的心态准备好,若真实信愿具足的人,临终十念乃至一念,都可以往生,一念就够了;如果你心态没有准备好,你的想法还是跟着感觉走,对娑婆世界还是看的很重、攀缘心还很重,还要去抓、还要去执取很多东西,信愿不具足。蕅益大师说,你把佛号念到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不得生之。

很多人都以为念佛就能往生,其实这个是不对的!你重点在你的思想准备。信、愿是根本,佛号是枝末。

所以为什么我们要修观,就是要调整心态,把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把它在心中出现,慢慢慢慢我们对于娑婆世界的颠倒的想法,就会改变。我们从苦乐的相对、贵贱的相对、垢净的相对、粗妙的相对,我慢慢地改变自己的思想。其实修行你要跟自己沟通,我们过去熏习很多错误的想法,现在用道理,跑到你内心深处跟自己沟通;用现在的你跟过去的你沟通,你必须说服你自己,你不一定要说服别人,但要说服你自己──我真实的放下娑婆,我真实的为菩提,要求生净土,你就成功了!

所以修止观,观想念佛,就是跑到你的内心深处,跟你自己沟通;跟你过去无量劫来,生命经验所留下错误的颠倒想法沟通,去纠正你的错误,这就是我们观想的目的,叫做转识成智──把以前带有感情的攀缘心的想法,把它转成一种正确不颠倒的智慧。

好,我们回答一个小问题,

【学员提问】:法师在净土十疑论谈到莲池大师、蕅益大师都是随业往生,我们凡夫只能够随念往生,但定期不少居士都是念佛三年往生,不知应如何修学,才有能力做到随业往生。

【师父回答】:随业往生不容易啊,你要念到业尽情空,不容易。我们现在只能够做到转识成智,你要把整个生死业力全部消掉。不容易做到,所以我们叫带业往生。我想你是不是念到业尽情空,这个可遇不可求,我不知道诸位的善根多深厚,但是我们可以先求随念往生,就是我的生死业力还在,我还有无量无边的生死业力,但是我不要触动它,不要用错误的颠倒思想,不要用爱取的思想去滋润它。

业力要消是很难的,一个人要念到业尽很难,但是情空我觉得做得到,思想改变容易做得到。当然我们可以兼修忏悔,助行礼拜、忏悔、赞叹都可以,但是正行,就是说我们的正修,就是调整心态培养信念培养皈依,这是正修,那助行方面,你可以修忏啊,把生死业力降低一点也都可以,都是可以的。

总而言之,我们的感应道交是一念心跟弥陀感应道交。说你的心哪,诸法因缘生,十法界都有他因缘,一个人会到那边去,一定有他的心态,这个人会到地狱去,他有地狱的心态,临终有地狱的心态,《楞严经》它是这样讲。你什么心态,哦,这个人是什么心态,所以他到畜生去了,这个人是什么心态,他到饿鬼道去了,他有一个心态、有一个思想、有一个思想导向,就是你的主流思想。你一天当中经常出现的思想你要小心哦,临终它就出来了。

强者先牵。我们不可能说对娑婆世界完全没有任何的贪爱,不可能。但是你要把它降到最低,重要的是你必须把往生的思想往生念想变成一种主流力量,强者先牵。在你生命当中,只要跟往生愿力有抵触的,你终能够坚决的放弃。其实愿力是你自己栽培的,你看我们平常在修止观也好、读经也好,你培养一种愿力,干什么?平常你感觉不出来,以愿导行,你看临命中的时候啊,是人临终时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威势悉皆退失,一切眷属悉皆舍离,一切珍宝不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现在其前,于一切时引导其前,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你看你的愿力它不会辜负你。所以,我们每一次在拜佛的时候,为什么拜佛呢?我透过拜佛培养我对阿弥陀佛的信心和愿力;我为什么念佛呢?透过念佛,培养我对阿弥陀佛的信心跟愿力。你每一次的修行,都从愿力出来而加强你的愿力,这个愿力的力量大了以后,临命终的时候,它就能够产生引导的作用。

我们净土宗的人是用愿力来引导业力,由愿力而往生,不是随业往生,不是业力。而这个愿力你平常要栽培,有些人只有念佛没有愿力,这个不行,你这个叫善业、福报力,你要用愿力来统摄你所有的修行,关键在这个愿,因为你临命终的时候是愿力现前,那么这个愿力哪里来的?当然是你平常栽培,从哪里来,是心作佛。你平常栽培临命终的时候才是是心是佛。

所以我们在进入观经之前呢,我们先有一些心态的准备,为什么修观?修观是托境来修心,主要是修你皈依的心。好,我们今天先上到这里,这个把因地上完了,那么果地的功德有两段,我们下一堂课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