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卷第二十(初分之二十)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
百种学法之二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六群比丘跳行入白衣舍。诸居士见皆讥嫌言:「此沙门释子不知惭愧,外自称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跳行入舍似如鸟雀。」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言:「汝等云何跳行入白衣舍?」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汝等跳行入白衣舍?」以无数方便呵责已,告诸比丘:「此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不得跳行入白衣舍,式叉迦罗尼。」
比丘义如上。
白衣舍者,如上。
跳行者,双脚跳。
若比丘,故作跳行入白衣舍,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
比丘尼,突吉罗;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若为人所打、若有贼、若有恶兽、若有棘刺、或渡渠、或渡坑堑、或渡泥跳过者,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九竟)
不得跳行入白衣舍坐,式叉迦罗尼,亦如是。(十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居士请众僧欲设饮食,即其夜办具甘饍好食,晨朝往白时到。时诸比丘,到时着衣持钵诣居士家就座而坐。时六群比丘在白衣舍内蹲坐,比坐比丘以手触之,即时却倒露形体。诸居士见之讥嫌言:「此沙门释子不知惭愧,外自称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蹲在舍内似如裸形婆罗门。」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言:「汝等云何在白衣舍内蹲坐?」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汝等在白衣舍内蹲坐?」以无数方便呵责已,告诸比丘:「此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不得白衣舍内蹲坐,式叉迦罗尼。」
比丘义如上。
白衣舍者,如上。
蹲坐者,若在地、若在床上,尻不至地。
若比丘,故作蹲坐在白衣舍内者,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
比丘尼,突吉罗;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或尻边生疮、若有所与、若礼、若忏悔、若受教诫,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十一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六群比丘手叉腰行入白衣舍。时诸居士见皆讥嫌言:「沙门释子不知惭愧,外自称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如似世人新婚娶得志憍恣。」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言:「汝等云何如是手叉腰行入白衣舍?」时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汝等手叉腰行入白衣舍?」以无数方便呵责已,告诸比丘:「此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不得叉腰行入白衣舍,式叉迦罗尼。」
比丘义如上。
白衣舍如上。
叉腰者,以手叉腰[身*匡]肘。
若比丘,故作叉腰行入白衣舍,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
比丘尼,突吉罗;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脇下生疮、若僧伽蓝内、若村外、若作时、若在道路行,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十二竟)
不得手叉腰入白衣舍坐,式叉伽罗尼。手叉腰[身*匡]肘白衣舍妨比坐,亦如是。(十三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六群比丘摇身行入白衣舍。时诸居士见皆讥嫌言:「此沙门释子不知惭愧,外自称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摇身行入白衣舍,如似国王大臣。」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言:「汝等云何摇身行入白衣舍?」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汝等摇身趍行入白衣舍?」以无数方便呵责已,告诸比丘:「此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不得摇身行入白衣舍,式叉迦罗尼。」
比丘义如上。
白衣舍如上。
摇身者,左右戾身趍行。
若比丘,故作摇身左右戾身趍行入白衣舍,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
比丘尼,突吉罗;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或时为人所打回戾身避杖、或恶象来、或被贼、或师子恶兽所触、或逢担棘刺人,如是事戾身避,或渡坑渠、泥水处于中摇身过;或时着衣回身看衣齐整不?犯高下耶?不象鼻、多罗树叶、细襵耶?作如是回身看者,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十四竟)
不得摇身行入白衣舍坐,式叉迦罗尼,亦如是。(十五竟)
尔时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六群比丘掉臂行入白衣舍。时诸居士见皆讥嫌言:「此沙门释子不知惭愧,外自称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今掉臂行入白衣舍,似如国王、大臣、长者、居士种。」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言:「汝等云何掉臂行入白衣舍?」呵责已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汝等掉臂行入白衣舍?」尔时世尊以无数方便呵责六群比丘已,告诸比丘:「此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不得掉臂行入白衣舍,式叉迦罗尼。」
比丘义如上。
掉臂者,垂臂前却。
若比丘,故作掉臂行入白衣舍,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
比丘尼,突吉罗;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或为人所打举手遮、或值暴象来、或师子恶兽盗贼、或逢担棘刺人来举手遮,或浮渡河水、或跳渡坑堑、或泥水、或共伴行不及以手招唤,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十六竟)
坐亦如上。(十七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六群比丘不好覆身行入白衣舍。时诸居士见皆讥嫌言:「此沙门释子不知惭愧,所着衣服不好覆身行入白衣舍,如似婆罗门。」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言:「汝等云何不好覆身行入白衣舍?」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汝等着衣不好覆身行入白衣舍?」尔时世尊以无数方便呵责已,告诸比丘:「此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好覆身入白衣舍,式叉迦罗尼。」
比丘义如上。
白衣舍者,村落也。
不好覆身,处处露。
若比丘,故作不好覆身行入白衣舍,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
比丘尼,突吉罗;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或时被缚、若风吹衣离体,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十八竟)
坐亦如是。(十九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六群比丘左右顾视行入白衣舍。诸居士见皆讥嫌言:「此沙门释子不知惭愧,受取无厌。外自称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如似盗窃人,左右顾视行入白衣舍。」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言:「汝等云何左右顾视行入白衣舍耶?」尔时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已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汝等左右顾视行入白衣舍?」以无数方便呵责六群比丘已,告诸比丘言:「此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不得左右顾视行入白衣舍,式叉迦罗尼。」
比丘义如上。
白衣舍者,村落也。
彼左右顾视者,处处看。
若比丘,故作左右顾视行入白衣舍,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
比丘尼,突吉罗;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或仰瞻日时节。或命难、梵行难,左右处处伺求方便道欲逃走,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病恼所缠。(二十竟)
坐亦如是。(二十一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六群比丘,高声大唤行入白衣舍。时诸居士见皆讥嫌言:「此沙门释子不知惭愧,受取无厌。外自称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高声大唤如似婆罗门众。」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呵责六群比丘言:「汝等云何高声入白衣舍?」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汝等高声入白衣舍?」以无数方便呵责六群比丘已,告诸比丘:「此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静默入白衣舍,式叉迦罗尼。」
比丘义如上。
是中不静默者,高声大唤、若嘱授、若高声施食。
若彼故作高声大唤,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
比丘尼,突吉罗;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若聋不闻声须高声唤、或高声嘱授、若高声施食、若命难、梵行难高声而走,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二十二竟)
坐亦如是。(二十三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六群比丘,戏笑行入白衣舍。时诸居士见皆讥嫌言:「此沙门释子不知惭愧、受取无厌。外自称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戏笑行入白衣舍,如似猕猴。」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言:「云何汝等戏笑行入白衣舍?」时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汝等戏笑行入白衣舍?」以无数方便呵责六群比丘已,告诸比丘:「此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不得戏笑行入白衣舍,式叉迦罗尼。」
比丘义如上。
戏笑者,露齿而笑。
若比丘,故作戏笑行入白衣舍,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
比丘尼,突吉罗;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或脣痛不覆齿,或念法欢喜而笑,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二十四竟)
坐亦如是。(二十五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居士请众僧供设饮食,即其夜办具种种美食,晨朝往白时到。尔时诸比丘,着衣持钵诣居士家就座而坐,居士手自斟酌种种饮食。六群比丘,不用意受食,捐弃羹饭。时诸居士见已自相谓言:「此沙门释子不知惭愧、受取无厌。外自称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云何不用意受食?贪心多受如穀贵时。」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言:「汝等云何不用意受食?」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汝等不用意受食而捐弃羹饭?」以无数方便呵责已,告诸比丘:「此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用意受食,式叉迦罗尼。」
比丘义如上。
彼不用意受食者,弃羹饭食。
若比丘,故作不用意受食,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
比丘尼,突吉罗;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或钵小故食时弃饭,或还堕桉上,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二十六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居士请众僧设饭食,即其夜办具饮食,晨朝往白时到。尔时诸比丘,到时着衣持钵往居士家就座而坐。时居士手自斟酌羹饭,六群比丘溢钵受食捐弃羹饭。时居士见已皆讥嫌言:「此沙门释子无有惭愧、受取无厌。外自称言:『我知正法。』如是何有正法?受食溢钵,似如饥饿之人贪多。」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言:「汝等云何溢钵受食弃捐羹饭耶?」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汝等受食溢钵弃捐羹饭?」以无数方便呵责六群比丘已,告诸比丘:「此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当平钵受食,式叉迦罗尼。」
比丘义如上。
不平钵者,溢满。
若比丘,故作不平钵受食,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
比丘尼,突吉罗;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或时钵小,或时还堕桉上,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二十七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居士,请众僧欲设饭食,即其夜供办食具,明日往白时到。时诸比丘,着衣持钵往居士家就座而坐。时居士手自斟酌种种饮食羹饭,六群比丘取饭过多不容受羹。时诸居士见之皆讥嫌言:「此沙门释子不知惭愧、受取无厌。外自称言:『我知正法。』如是何有正法?受饭过多不容受羹,似如饥饿贪食之人。」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言:「云何汝等受饭食过多不容受羹?」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汝等受饭过多不容受羹?」佛以无数方便呵责六群比丘已,告诸比丘言:「此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平钵受羹,式叉迦罗尼。」
比丘义如上。
彼比丘,故作不平钵受羹,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比丘尼,突吉罗。
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或时钵小堕食桉上,若等受,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二十八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居士请众僧供设饭食,即夜办具种种甘饍,晨朝往白时到。时诸比丘,到时着衣持钵往居士家就座而坐。居士手自斟酌种种饮食及羹。时居士下饭已,入内取羹。比取羹还,六群比丘食饭已尽,居士问言:「饭在何处?」比丘报言:「我已食尽。」时居士与羹已,复还取饭。比取饭还,食羹已尽。居士问言:「羹在何处?」报言:「我已食尽。」时居士即嫌言:「沙门释子不知惭愧、受无厌足。外自称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饭至羹未至,饭已尽;羹至饭未至,羹已尽,似如饥饿之人。」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言:「汝等云何受饭羹未至饭已尽,羹至饭未至羹已尽?」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汝等受饭羹未至饭已尽,羹至饭未至羹已尽?」以无数方便呵责六群比丘已,告诸比丘言:「此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羹饭等食,式叉迦罗尼。」
比丘义如上。
彼不等者,饭至羹未至饭已尽,羹至饭未至羹已尽。
若比丘,故作不等羹饭食者,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
比丘尼,突吉罗;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或时正须饭不须羹,或时正须羹不须饭,或日时欲过,或命难、梵行难,疾疾食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二十九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居士请众僧供设饭食,即夜办具种种多美饮食,晨朝往白时到。时诸比丘,着衣持钵诣居士家就座而坐,时居士手自斟酌饮食。时六群比丘不次第取食食。时诸居士见已皆讥嫌言:「此沙门释子不知惭愧、受取无厌。外自称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不次第受食食,譬如猪狗食,亦如牛驴乌鸟食。」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言:「汝等云何不次第受食?」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汝等不次第食?」以无数方便呵责六群比丘已,告诸比丘:「此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以次食,式叉迦罗尼。」
比丘义如上。
彼不次第食者,钵中处处取食食。
彼比丘,故为不次第取食食者,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
比丘尼,突吉罗;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或时患饭热挑取冷处食,若日时欲过,若命难、梵行难,如是疾疾食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三十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居士请众僧欲供设种种羹饭,即夜办供具,明日往白时到。诸比丘,着衣持钵往诣其家就座而坐,居士手自斟酌种种饮食。时六群比丘,受食当挑钵中而食令现空。时居士讥嫌言:「此沙门释子不知惭愧、受取无厌。外自称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受食似如牛驴骆驼猪狗,似如乌鸟食无异。」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言:「云何汝等当挑钵中而食?」时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座,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汝等受食当挑钵中而食?」以无数方便呵责六群比丘已,告诸比丘:「此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不得挑钵中而食,式叉迦罗尼。」
比丘义如上。
彼挑钵中食者,置四边挑中央至钵底。
若比丘,故为挑钵中食者,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
比丘尼,突吉罗;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若患食热开中令冷,若日时欲过,若命难、梵行难,疾疾刳钵中食者,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三十一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居士请众僧欲供设种种好食,即夜办具已,晨朝往白时到。诸比丘着衣持钵诣居士家就座而坐。尔时居士手自斟酌种种羹饭。尔时六群比丘,自为己索食如似饥饿。时诸居士见已皆讥嫌言:「此沙门释子不知惭愧、受取无厌。外自称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言:「汝等云何自为己索食?」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汝等云何自为己索食?」以无数方便呵责六群比丘已,告诸比丘:「此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不得自为己索羹饭,式叉迦罗尼。」如是世尊与比丘结戒。
时诸病比丘皆有疑,不敢自为己索食,亦不敢为他索、若他索食与亦不敢食。佛言:「自今已去听病比丘自为己索食、为他索,若他为己索,得食。自今已去当如是说戒:若比丘不病,不得自为己索饭羹,式叉迦罗尼。」
比丘义如上。
彼比丘不病故自为己索羹饭,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
比丘尼,突吉罗;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若病者自索,若为他索,他为己索,若不求而得,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三十二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居士请众僧供设种种羹饭,即夜办具已,晨朝往白时到。诸比丘着衣持钵往居士家就座而坐,居士手自斟酌羹饭。时居士与一六群比丘羹已,识次更取羹,比丘于后即以饭覆羹。居士还问言:「羹在何处?」比丘默然。时居士即嫌言:「此沙门释子不知惭愧、受取无厌。外自称言:『我知正法。』以饭覆羹如似饥饿人,如是有何正法?」时诸比丘闻已,皆共嫌责六群比丘言:「汝等云何受食,以饭覆羹更望得耶?」尔时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汝等以饭覆羹更望得耶?」以无数方便呵责六群比丘已,告诸比丘:「此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不得以饭覆羹,式叉迦罗尼。」如是世尊与比丘结戒。
时有比丘请食,羹污手、污钵、污衣手巾,有疑,不敢以饭覆羹。佛言:「自今已去听请食者无犯。欲说戒者当如是说:不得以饭覆羹更望得,式叉迦罗尼。」
比丘义如上。
若彼故为以饭覆羹更望得者,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
比丘尼,突吉罗;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若请食,或时正须羹,有时正须饭,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苦所缠。(三十三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居士请诸比丘欲设羹饭并种种好食,即夜办具已,晨朝往白时到。诸比丘着衣持钵往诣家士家就座而坐,时居士手自斟酌羹饭种种好食。时六群比丘中一比丘得食分少,见比坐分多,即语居士言:「汝今请僧与食自恣,欲与多者便与多,欲与少者便与少。汝居士有爱!」居士报言:「我平等想与耳,何故言我有爱耶?」尔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呵责六群比丘言:「汝云何左右视比坐钵中耶?」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汝等左右视比坐钵中多少?」以无数方便呵责六群比丘已,告诸比丘:「此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不得视比坐钵中,式叉迦罗尼。」
比丘义如上。
是中视比坐钵中者,谁多谁少耶?
若彼比丘故为视比坐多少者,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
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若比坐病、若眼闇,为看得食不得食、净不净、受未受,如是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三十四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居士请比丘僧欲供设种种好食,即夜办具已,晨朝往白时到。诸比丘着衣持钵往诣居士家就座而坐,居士手自斟酌种种饮食。有六群比丘受羹饭已左右顾视,不觉比坐比丘取其羹藏之。彼自看不见羹,问言:「我向受羹今在何处?」比坐比丘言:「汝何处来耶?」彼答言:「我在此置羹在前,左右看视而今无。」尔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言:「云何汝受羹左右顾视?」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汝等受羹食而左右顾视?」以无数方便呵责六群比丘已,告诸比丘:「此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当系钵想食,式叉迦罗尼。」
比丘义如上。
不系钵想者,左右顾视也。
若比丘故作不系钵想食,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
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或比坐比丘病、若眼闇,为受取,瞻看净不净、得未得、受未受,或看日时,或命难、梵行难,欲逃避左右看视者,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三十五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居士请诸比丘欲设种种多美饮食,即夜办具已,晨朝往白时到。诸比丘着衣持钵往居士家就座而坐。时居士手自斟酌饮食,六群比丘大抟饭食令口不受。居士见讥嫌言:「沙门释子不知惭愧、受取无厌,如似猪狗、骆驼、驴牛、乌鸟食。」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言:「云何大抟饭食乃如是也?」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汝等大抟饭食?」以无数方便呵责已,告诸比丘:「此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不得大抟饭食,式叉迦罗尼。」
比丘义如上。
大抟饭者,口不容受。
若比丘故作大抟饭食,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
比丘尼乃至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有如是病,或日时欲过,或命难、梵行难,疾疾食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三十六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居士请诸比丘欲供设种种好食,即夜办具,明日往白时到。诸比丘着衣持钵诣居士家就座而坐,居士手自斟酌饭食。六群比丘受食,食未至先大张口。居士见已讥嫌言:「沙门释子不知惭愧、受取无厌。云何食未至先大张口,如似猪狗、骆驼、牛驴、乌鸟?」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言:「汝等云何大张口待食?」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汝等大张口待食?」以无数方便呵责六群比丘已,告诸比丘:「此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不得大张口待饭食,式叉迦罗尼。」
大张口者,饭抟未至先大张口待。
若比丘故作大张口待饭者,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
比丘尼乃至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或日时欲过,或命难、梵行难,疾疾食,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三十七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居士请众僧欲设羹饭种种好食,即夜办具已,明日往白时到。诸比丘着衣持钵往居士家就座而坐,居士手自斟酌饭食供养。时六群比丘,受食食含饭语,居士见已讥嫌言:「此沙门释子不知惭愧、受取无厌。云何含饭语?似如猪狗骆驼乌鸟食。」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言:「汝等云何含饭语?」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汝等含饭语?」以无数方便呵责六群比丘已,告诸比丘:「此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诸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不得含饭语,式叉迦罗尼。」
彼含饭语者,饭在口中语不可了令人不解。
若比丘故作含饭语者,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
比丘尼乃至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或时噎而索水,或命难、梵行难,作声食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三十八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居士请诸比丘欲设羹饭种种好食供养,即夜办具,明日往白时到。诸比丘着衣持钵往至其家就座而坐,居士手自斟酌饮食。六群比丘抟饭遥掷口中,居士见已讥嫌言:「此沙门释子不知惭愧、受取无厌,如似幻师。」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如上已,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如上呵责六群比丘,乃至最初犯戒已,告诸比丘言:「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不得抟饭遥掷口中,式叉迦罗尼。」
若比丘故作遥掷饭抟口中者,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
比丘尼乃至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若被系缚掷口中食者,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三十九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居士请诸比丘欲设羹饭种种好食供养,即夜办具,明日往白时到。诸比丘着衣持钵往至其家就座而坐,居士手自斟酌饭食。时六群比丘受食不如法,手把饭抟啮半食,居士见已讥嫌言:「此沙门释子不知惭愧、受无厌足,食如似猪狗、骆驼、驴牛、乌鸟。」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已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无数方便如上呵责六群比丘,乃至最初犯戒已,告诸比丘言:「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不得遗落饭食,式叉迦罗尼。」
是中遗落者,半入口半在手中。
若比丘故作手把饭抟食半留半者,犯应忏突吉罗。以故作故,犯非威仪突吉罗;若不故作,犯突吉罗。
比丘尼乃至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噉薄饼燋饭,或时噉肉、若芥甘蔗,噉菜、菴婆罗果、梨阎卜果、蒱桃、蘂叶心,不犯。
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四十竟)
四分律卷第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