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受离一切所应远离身语业,安立第四苾刍律仪”,一切不如法的身语业都要远离的。具足戒,这样的戒就叫比丘律仪,这是第四种。
这里我们看到,比丘戒指的是身语,意不在里边。如果比丘戒把意制在里边,那就天天犯戒,不得了了。所以开始的时候,从身语下手,身语入了轨道,意也慢慢入轨道。菩萨戒是对意的戒也重视,由根律仪再到意根律仪,心里不乱动,一个犯戒的念头都不能起。这个是有层次、有次第的,不能一开始就叫你不许动一个念头,那不得了了,天天犯戒。没有这个习惯、训练的,哪个人没有犯戒的念头呢?那么先从身口下手,身口是可以控制的,而控制念头一般是比较困难。如果你说身口都不想控制,要心里清净,怎么可能呢?身口都控制不了,心怎么控制得了!
所以我经常说那个公案,两个比丘路上看到一个女人要过河,那个女人因为胆小不敢过去,其中一个比丘就把她抱过去,回去就不想了。有人认为这个比丘境界高,我们感到不对头。你身口都没有制下来,却说心里干净,哪个相信呢?你问一下现在的心理学专家,抱个年轻女人,跟抱一条死狗,是不是一样的感觉?你也可以问一下自己一样不一样,这不可能一样。真正不动心是要三果以上的圣者。你说那位比丘也许是三果圣者,可以抱吧?这个也不对,如果三果以上圣者可以抱女人,那不是做个榜样,叫大家抱女人去?所以我感到这个公案是不好的。固然某些人,他是境界高,但是不能来教育大家,否则大家都照着他做,这个就不行了。
有一些再来人,比如济公和尚,他做了各式各样的出格的事情,他总是现疯狂相,不现正常的样子。如果圣者要做出格的事情,现疯狂相也可以,就是有点病形,疯疯癫癫的,那可以做这些事情。如果你要依规矩来做,是一个正常的比丘法师,你搞这些事情,比如抱女人过河之类的,那恐怕不允许,起码这个形象就不好看。对个人还是小事情,对佛教的影响却是大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