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好,我们各位正法学堂的同学们,请大家一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称)

好,阿弥陀佛,请大家放掌。

各位,今天是农历的九月十八。非常欢喜,一方面迎接明天的九月十九,观音菩萨的日子。而我的现在的时空坐标呢,正在南海普陀名山,观音菩萨的座下,普济禅寺,来跟大家分享法海法义。确实第一次在普陀山讲法,带来一种不一样的体验,当然呢,虽然我们的心念会有这样那样的觉受,但是他的性海中是如如不动的。所谓的《金刚经》的“金刚”呢,也有这一层的意思。

那么我们今天讲的是《金刚经》的第五讲了,今天的内容比较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浓缩度很高,他对于悟性观照的要求也比较高,而且他又是最在平常朴实处,来体现后面整版《金刚经》经文的浓缩的法义。所以请大家不管从我们两条路线,知识上也罢、心地上也罢,要认真一些,要全情的把神提起来。

在前面的内容中,我们已经讲到了序文的部分,但是上一讲的内容属于叫做通序,也就是每一部经典,通通都是这个开场白。像“如是”就是讲到所闻的法是这样子的;“我闻”是说我们能听闻的人,是阿难为代表,也包括我们每一位能够听闻《金刚经》的人;“一时”是说这个教法之时;“佛”是说教法的主人;“舍卫国”是佛所在的住处;“与大比丘众”是说当时所有在场的听闻众。这六种因素,全部聚全就叫做通序,又叫做正信序。

我们今天讲的内容呢,叫做发起序,又叫做别序。先给大家来读一下这段经文,我们用心来听。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就这段经文,很短很短。但是,这段经文呢,我们可以把他类别来五个部分,先进行一个笼统的一个概括划分。

“尔时世尊”是指的福田,三界的福田,能够让众生得福的主人翁“尔时世尊”。

“食时”是指的他行的方便,度化众生给众生培福的方法,行的这个方便就是乞食的时候。

“著衣持钵”说明他整理自己的威仪容仪,因为什么呢?让大众起敬心、起信心、起护持心。所以从这点来讲,也是护持大众有缘众的心,对佛法生起信仰。

“入舍卫大城乞食”,是说他乞食的处所,其实也就是他弘法因缘摄受的范围,今天在这个地方。

“次第乞已”是说明他乞食的方法,也可以是说我们修行的教法。

这五个部分,大家先了解一下。下面我们就通过这五个部分,先来还是依旧的跟大家贯解一遍这个经文的知识内容。

首先我们来看“尔时世尊”。“尔时”就是说白了就是这个时候、当时,当尔之时,也就是启动这个《金刚经》教法的时候。我们都知道佛的称谓德号有十种,为什么这里把“世尊”这个称谓,来放在此处。因为我们都知道佛的异名: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等等。那么今以“世尊”而言呢,一方面讲的《金刚经》的这个法是不共法,不共于人天乃至小乘,他是大乘菩萨藏究竟法般若法。第二点,为什么叫“世尊”,是表这个法是三世诸佛所遵循之法,一切众生所成佛之法,所以叫“世尊”。另外一点,再广一些,就是其实一切法上都在体现这个法“般若波罗蜜”,所以这里叫“尔时世尊”。

“食时”比较好理解,就是吃东西的时候,大家看佛的方便啊,确实是随顺世间的,世间的时节,因为我们世间人吃饭都有一个时间点,我不知道大家听过这样的一个说法,就是说上古时期每天人是怎样的?在每一天内是三打扮一吃饭,就是早午晚要打扮、洗脸,洗涮三回,但是只吃一次饭。后来是不知道什么缘起呢,就变成一打扮三吃饭,就是早上洗涮一下,然后一天要吃三回,当然这是一种说法。这里佛呢,他就是应着世间人用食的这个时间点,因为太早的话人家还没有做,太晚的话人家已经锅碗都收拾了,所以正好在大家吃饭的时候去,得适当的时候。从中我们也看到,不管是圣人来,虽然是心是存在道法上无差别呀、空性呀、随时随地都在用功的呀,但是他的身体还是按照世俗的法式来进行。

那么就这个事件来讲,如果“乞食”的时间正好恰当的话,就不管是自己能够用饭滋养色身,那么也给他人提供了一个培福的机会。因为如果你乞的时间不当对的话,那么自他都烦恼了,你自己去“乞食”,可能不一定人家有现成儿的,那人家到底给不给你呢,也会生起一种难为,所以这里才叫做“食时”。也就是家家户户正把饭做熟的时候,容易生布施心。这个我们大家将心比心就会有这种感觉。正好家里吃饭,那么来了一个不要说乞士比丘了,来了一个乞丐,那我们还是会很方便的说给他点儿吃的,何况来的是圣人是三界之尊呢。

这里再往下看讲到的“著衣持钵”,这就比较专业了。我们大家有时候听法或者共修的时候呢,也常能看到在僧团里边,我们现在汉传大乘佛教里边的,虽然没有“乞食”,但是“著衣持钵”的这个方轨还在。当然这个“衣”呢,我们现在有一种情况,就是有时候追求这个经济也罢,或者是一种习气也罢,僧俗越来越好像不分了,然后什么唐装汉服弄了一堆,也不像僧人穿的也不像俗人穿的,然后就不管僧还是俗都穿在一起,这个不太好。

这个“衣”呢,他不是T形台上的时装周展示的“衣”,他是出家人的标志之“衣”。为什么叫做离尘服呢?就是离开红尘的这个尘的服装,因为他朴素,穿着简单,不是讲究款式颜色,他就是让大家生起安贫守道、恭敬谦卑之心。从穿衣服的人、僧人来讲,离尘服,就离开五欲六尘了贪心不起么。有时候又叫做消瘦衣,这个先给大家交代一下。有时候也叫做莲华服,就是像出淤泥而不染,离开垢秽。那么消瘦衣是指的披这个衣服的人,就是他的烦恼本来很丰富很丰满,慢慢让把烦恼折服、把他去除掉、降服掉,那这就叫消瘦的意思。通称叫做袈裟,我们一般都叫做袈裟。想起西游记里面那个金池长老,看到玄奘法师的袈裟起了贪心,引发了一场灾祸。所以说这个袈裟表的呢就是这个内涵,是出家人的标志。

那一般的话,我们袈裟的颜色是有规定的。我们把这个做为一个知识跟大家普及一下,一般颜色有青、黑和木兰,有时候叫做坏色。如果有接触比较多的居士的话听过这些词,坏色是什么意思?说白了就是低调,不是那种给人一种好像大红大紫的这种,坏色。甚至有时候新衣来了,为了止贪和对于新衣的执着,更加如法,有的还故意点一点儿。现在像我们东土有时候比较如法讲究的,哪怕你穿的新衣服,甚至长褂短褂也点一点儿颜色,坏色,青色或者泥的这种颜色,有时候叫木兰色。木兰就是树枝泡的那个,如果没有泥呀或者什么,用铁磨的铁汁去点,也是有的。所以说“衣”的颜色是有这个讲究的。

“衣”的式样也是有三种。一般有叫做五衣、七衣和大衣,有时候我们常叫做祖衣。最少的这个五条布块儿的合在一起缝合的。为什么叫福田衣呢?你看这个袈裟展开以后它上面有格子,最少的叫做安陀会,又叫做内着衣,也就是平常在坐卧或者说起居的时候穿的衣服,叫做五衣。多两条的叫做七衣,因为叫七条儿就是在入众呀做法务的时候穿着的,一般我们现在上早晚殿搭的就是叫做七衣。再重要点的场合,比如说传法大典、大法会、入大众中,或者说进王宫见国王等等这些,那么这个时候着的就叫九衣,九衣是大衣里边最少的九条衣,最多的可以达到二十五条。这个衣又叫僧伽黎,我们现在一般叫的祖衣。这三样加起来就叫做三衣。这里讲的“著衣”就是着的这个“衣”,袈裟。

那么“持钵”呢,“钵”也是有说法叫做应量器,就是表示出家人是断烦恼、增智慧、应受人天供养的器皿、器具,用餐的吃饭的,叫做“钵”。这个“钵”还是有来历的。像释迦牟尼佛没有成道之前,他不是刚开始接受牧羊女的乳糜的供养吗,那个时候他是用的金器,金属的器皿给他接过来的。成道以后,当时有一个叫做提谓波利长者,那么他布施给世尊、就是供养给他的水果,当时没有一个盛的工具。所以当时世尊就自己心里念叨说,三世诸佛都没有用手捧着吃东西,这个不好看。他心念一动呢,四天王就一人捧一个钵来供养奉给佛,佛就用神力这么一按,就把四个钵合成一个钵来用,这就是“钵”的起源。这个“钵”是石头质量的,在另外的资料里边也讲过,说当时净居天的天人把过去四天王用过的“石钵”还给四天王,四天王就把他一人一个捧给佛,前面讲到。这个“钵”直至世尊的像法灭了以后,四天王还把这个“钵”又还到净居天去了,那么等待弥勒菩萨成佛在龙华树下的时候,净居天的天人又会让四天王捧着这个“钵”去奉给弥勒佛,所以说这个“钵”也是有传承的。

那么从“钵”的体上而言,就是他的质量上而言呢,不能用木头的,木头的因为里边剩脏东西;也不能用金银,害怕生贪心。所以只能用铁或者瓦。我们在受戒的时候都会问说铁钵还是瓦钵?只有佛可以用石头的,比丘也没有用。那么形状是一个圆形的,没有足,颜色是要低调,刚才讲到的这种坏色。总而言之“著衣持钵”其实是表什么呢?在律典里面佛所制,比丘所行的这个内容,所以这叫做“著衣持钵”。

“入舍卫大城乞食”,因为当时这个祇桓精舍离舍卫城还有一千两百步的路程,有的说是有四里路,去“乞食”,这是佛当时制定的一个生活方式。因为乞食其实也是一种慈悲心的体现。从对于比丘的功德来讲,它能够降伏我慢,不让他们去贪口食,因为给什么吃什么,专心去修道。而且使这个供养的人也能生起惭愧心。现在因为我们到了东土以后,这个时节因缘,大家对于佛制的乞食的生活方式,生不起信心了。现在有时候有的出家师父人去体验一下生活,也不一定都能够让大家觉得这是好,甚至有的乞食也乞不到,还被当作叫花子一样,这就不好了。所以我们这儿的众生的根器,跟这个法不相应,慢慢就是后来转到寺院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特别是禅宗,就成了这样一个农耕的一个自养的一个方法。

佛在当时乞食的时候,他也是各种各样的。有时候呢他坐在那儿,自然而然就有人就来送。或者有的时候呢,佛跟僧众一块儿去,有的时候僧众去佛不去的。比如他当时在入定,或者为天人去讲法,乃至为了要制戒,甚至去看生病的比丘等等,这些情况的话,佛就不跟僧众一块儿去,有这些原由。佛一个人去的时候呢,有的时候他是飞空而去的。有时候又是足下离地差不多有四寸,或者是有时候脚上踏着莲花。莲花动但是他的脚不动,这样去乞食。这是当时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他所显现的状态。

从乞食的功德来讲呀,真的是无量无边。佛为什么自己选择并教化弟子,用这种方式呢?你想大家出去乞食游行的时候,大家见到如来的三十二相、庄严相好,就发心,发菩提心,也要像如来、佛一样,长这个样子。那么有一些疾病呢,盲聋呀这样的人,残疾了不能到如来佛所。那么佛出去乞食时候呢,就放光照射他们,让他们的苦心熄下来。还有一些婆罗门呀豪贵长者呀,他的种姓高贵,他就不生恭敬心,那么如来出去乞食的时候呢,就用摄受力让他们生起恭敬心,熄灭他们的我慢心。或者有的是女众呀没办法出来,乃至有一些人呢对于佛的威严生不起信心的话,他们会觉得佛乞食的时候四天王呀天龙八部都跟着,说天龙八部都这样,何况我人呢?等等这一切。

总而言之,佛他是如来之身呀,常在三昧里边,他不是真的需要吃东西的,只不过是为了利益众生,而现的这个乞食的方便。特别是为什么这里讲到在“食时”乞食呢?因为当时有一些外道,修乐行的外道他不喜欢受苦,他就坐受大家的供养。那么又有一些修苦行的外道呢,他就是不在这个吃饭的时候儿去乞食。他所谓的乞食,就是认为反正我爱什么时候乞就乞,乞到就吃,乞不到就不吃,以为这就是苦行。所以为了破外道的这两种不如法,佛才制定了“食时”,“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所以等等诸如此类的,这就是“乞食”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那么这里还讲到,“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这是讲到乞食的方法。大家看每一句话都是核心法,你在因缘里边,他不会去抉择谁贫谁富。“次第而乞已”这才是最重要的方法,这是根本方法。才是平等心的表现,既不嫌贫也不爱富。 可能大家有的也知道,在佛的弟子的公案里边,还是因为有这样的不平等心。像须菩提,须菩提曾经有一段时间呢,他就只跟富人去乞食。

他认为富人虽然有富贵的果报,但是他没有将来富贵的因,他不种了,光享福而不去培福。所以为了让富人将来还能继续富,他就不去从穷人那儿乞食,只去富人家乞食。这个迦叶呢正好相反,他修苦行的。他呢不去富贵家,他就觉得穷人现在都这么穷。那么他如果不去施舍的话,将来还是个穷,脱不了这个穷,不能脱贫。所以呢他又舍了富贵家,只去贫困家去乞。这两位虽然慈悲,但是这里就是跟佛就没有办法比了。所以《维摩诘经》里边,被维摩诘居士所批评。所以佛在这里为了显现大慈悲的平等之道,才叫做“于其城中。次第乞已。”不越富而去找贫,也不舍贱而去从贵。这样的一种平等心,在这里叫做“次第乞已”。

后面的一段话我们就连着来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大家看这就是“还至本处”,如果说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从城里回到祗树给孤独园。其实这个“还至本处”呀,也有很深的寓意。还是在讲般若法。如果跟空性法去相应的话,虽然从现象上来讲,去那儿乞食又回来了,吃完了,其实去没有去的相,实际上没有到那儿。没有一个往来,不来不去嘛。吃这个饭,虽然受人家的供养,但是没有真正的像我用餐一样用进去。一切都是本有的不动法中的一个梦幻方便。由这个行为中,来向众生示现他的法身不动的功德。所以,你看这里讲到了“还至本处”,因为本来就在本处。中道思想里边不是有讲过八不中道,不进不出,不来不去吗?所以由此我们也联想到,极乐世界的菩萨们,虽然有这个钵呀美味呀,在钵里边应念就来,但是只是见色闻香,根本不会真正的去吃。何况世尊这是大圆满觉呢?但是如果你不去乞不去食的话,不去乞食要来然后真的吃的话,那么供养饭的这个人呢,他所获的福报就不能圆满。所以佛是为了圆满他们的愿望,示现而随顺去乞去食。

还有种说法,就是佛在乞食的时候,其实乞到的食物将要到佛的口的时候,就有威德天他隐藏在佛边。把这个食物呢,转接到他方去施做佛事。是这样子的一个“还至本处”。

“饭食讫”,就是吃完饭以后,把衣服、钵收了,把脚也洗了,敷座而坐。你说为什么要“洗足”呢?其实表的是什么,洗去我们的尘劳、分别。所以,虽然说佛去行脚的时候,离地是四寸的,但是他显现的还是有尘垢,示现的要洗。我们现在大家可能听了以后不能理解,说难道佛走路就真的离地四寸吗?前几天,我还跟同修聊起说,当时佛在灵山讲法的时候,很多罗汉就是坐在石头上,坐在草蒲团上,坐在虚空中,各处都坐着,大家都来听法。地上空中都有。那么在我们现代人来看的话, 那要出现这么一个场景,他吓都吓死了,或者兴奋都兴奋的都发疯了。可是那会儿,佛跟弟子们就是这样子的。那罗汉们都有神通,大家都知道他们有神通。他们有时候也会有必要的时候显神通。别人也能够看得见这个神通,也接受得了这个神通,就是这样子的。可是我们现在的话,这个信心就听这些寻常法很难对接,还会生起疑情。

再一个,为什么这里要“洗足”呢?就是为了尊敬、恭敬下面要讲的法。身体洗干净以后才能说法。而且也认为讲法的时候,不是肯定有人要绕佛三匝顶礼佛足,能为了让大家礼佛足的时候生起恭敬,为弟子们而洗足。也为了表达众生的烦恼,应该像洗足一样洗干净,所以这里“洗足”。

这里讲到“敷座而坐”。我们刚才也是希望大家说,合掌的时候呢端身正念,因为说这个般若法,他要入三昧。“敷座”就是指的入三昧前的一个方便。“而坐”就是指的入到三昧正定中来讲这个法。这就是佛法。如果说局外人看的话,释迦牟尼佛就是一个老了的比丘,这样带了一堆人。那么如果说信行人看的话,他就生起恭敬。如果是法行人看的话,这全部都是正法,一句话没说的正法,没有佛法的无上佛法。这也为了尊重般若,所以要“敷座而坐”。因为我们著相的众生呀,对于结跏趺坐,他认为是“坐”里面最殊胜的,大家见到了欢喜,身体也能够快速的得到安稳,心里也随着非常的端正。实际上来来讲,如来已经如如不动了呀,那他哪里有一个一定是坐下来就静了,然后散了就乱了吗?他没有静,没有散,散静不二的,没有一个出定入定。这只是为了说法。给后世的说法人,做一个模范的轨迹。也就是给一些容易生起轻慢、福薄、业障重的众生,给制造这么一个法则,说你讲这个甚深法的时候,必须要静心。如果你不静心,你就听不出来这个味儿,什么是根?什么是尘?什么是因缘?包括大家我们现在也是这样,你心不够静的话,就识不出来这个法相,你辨不出来。所以这里如来说,先要入三昧,然后后面才讲法。

我告诉大家真的是这样子的。前几天我回普陀山的途中,途经九华山。到九华后山,九华山有三宝,他们导游一些游客都说,有一个叫做金钱树。这个金钱树落得金钱呀,到了这个季节,正好风吹下来落在树叶子上。你心不静,满眼都是树叶子,你就见不到金钱。因为它跟树叶的形状还不一样。捡起来,我捡了好多,可以穿成菩提子念佛。但是你的心静下来以后,突然间在树叶子上就飘了几个,就在一起,你很简单的就把它捡起来了,再一转眼又看不见了。就在你眼前,你就看不见。所以这里也跟我们这里讲到的,如果心不静,你就不能够辨别根、尘、因缘一样。你的心提不起来。这就叫做“敷座而坐”。

我们从字面知识上,先用一半的时间,跟大家做这么一个交代。那么大家也看到了整个这段序文呀,主要的内容前部分是说乞食,后部分说的是入定。为什么有这样的一个格局呢?大家也可以反思。因为确实有甚深的内涵寓意在其中。

首先一点,前面讲乞食,是让众生生这个福德。大家都去供养佛及常随弟子。后面不是让众生生福德了。生什么呢?生智慧呀!我们说福慧双修,福慧双修。所以为了入三昧要讲法,这是为了让大家生智慧。前面是生福德。前面乞食是为了利益在家众。所以大家看,乞食都是去白衣家去乞嘛。有在家人,家里去乞食。后面说法为四众说法,那么他利益的是,在家出家四众弟子,前面讲的是世间利益,后面讲的是出世间的利益。前面佛的角色是什么呢?是应供。因为给大家种福田。那么后面佛就成为什么了?施主。为什么?用般若法来进行法施。法布施嘛。所以你看这个法,是非常有次第的。前面的其实是用身业来利益众生,所以他去乞食;用意业来利益众生,所以他在这里入定。后面开始要讲说了,跟须菩提要问他要说的时候,是用口业说般若法,来利益众生。所以从这一点来讲呢,前面的乞食是表他的的慈悲法,后面的三昧是表他的智慧法。前面乞食能够破行者的骄慢心,后面的般若能够破大众的愚痴心。

所以今天我们学习这个序文的这一小段呀,大家也要得到这样的功德。你也要去了悟一下,把自己当做当事人,来领略这个法,来行在这个道。因为道并不远呀,后面我就讲到你看这一段话,他说的啥呢?就是说世尊的一天的生活。这个道并不远,但是你能够体悟就是了道了。怎么体悟呢?你吃饭的时候,不离开般若。你能够明了饮食当体就是清净法,那就是般若。当体就是道。不管你是吃饭的时候,搭着衣、拿着钵、入到城、开始乞。一家一家的乞,再回来,再把饭吃完了,把衣钵收了,把脚洗好,在那儿坐,从始至终都是在“敷座而坐”,都是在“著衣持钵”。这一段序文呢,分门而论是说前乞食后入三昧;总而来悟的话,念念都没有离开三昧,念念都在行给大众增福田造福德之法。

所以我们现在开始呢,跟大家再来看看这段序文。我们再进行另外一条线索的讲解。学《金刚经》,这次我们的范式就是这样的。前面我们已经给大家讲过了,圣说法和圣默然都是讲法的方法。那么今天其实讲的序文的这段关键情形,这个场景,就是一个无言之教。那就看大家能不能领会与否?后面的文字再怎么玄妙,全部都是从这一段儿最平淡无奇的生活中,本有的智慧生活中流淌,称性流露出来了。所以大家看这才叫做“如如不动,不取于相”。那佛的生活就是这样平淡无奇的。当然这个不动,我们一定要知道它不是死的。而且可以说是你该干嘛就干嘛,也没有什么应不应该干或者能够不能够干,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就这样去体悟去受持。同时也在表显这个无相之法。

所以大家看《金刚经》的核心思想呀,比如说不思议呀、无取舍呀、离一切相呀,这就是讲的无相之法。不知道诸位怎么理解无相的,一路过来都在讲无我相,可是大家要知道无我相,还要同时要无无我相。因为无我相,所以他才能离开一切事件之相。所以他才能够在吃饭的时候,吃着饭而不执着于吃饭,就像以前祖师们也讲的,整日穿衣吃饭,从未吃了一粒米。但是,他依然在吃饭,他也不会执着我不吃饭,也就是不会执着这个无我相。既不执着世间相,因为世尊已经成了一个比丘,显的是出世间相,但是他同时也并没有执着出世间相。他示现成为一个八十岁的老比丘,一个平凡的人,就这样平凡地生活。他一点都没有执着,说我是出世间的高人,我是成佛,我是已经是圆满的果位之相,他也不执着。所以,依然还是八十岁的老比丘。

所以大家这才能明了说,什么叫做平常心是道。我们平常都在讲平常心是道,我们都容易知道平常心是道,但是往往我们就以为平常心就是,怎么讲的就是一个无记心,就是死心,死的。要么就觉得穿衣吃饭中,说想这些都是假的,穿衣也是假的,吃饭都是假的,那你这个叫平常心吗?你在平常的行为上起了一个心就不平常了。所以我们常说平常心是道,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平常心。或者有的又以为说平常心就是说爱咋滴咋滴,啥都不管了啥都不干了,也不对。

平常心,真的就是生活的心,就是认认真真的好好生活,体悟生活,不生执着,没有妄念。但是大家一定要从微细上,从曾经不到之处来体悟这个平常心。吃饭、穿衣、睡觉,就像以前祖师说“饥来吃饭,困来眠”。那说说这么简单谁不会呀,问题是我们吃饭的时候我们就不好好吃饭,不认真吃饭,计较这个饭好吃不好吃,这个好吃,那个不好吃,应该怎么做,都在这个妄想中。睡觉的时候又不好好睡觉,失眠,辗转反侧,翻来覆去,不知道要想什么。

所以大家引申到我们今天这个法,真的是非常有现实意义。如果把它引申到我们的生活中的修行来讲的话,大家都说修行离不开生活,可是我们往往非得要强迫自己要离开生活修行。大家想什么时候不是生活呢,不管你在世间或者到了道场,乃至你在生活总去投入,这会儿再来听法。你说哪一会儿哪一念不是生活。可是我们有时候到了道场又向往生活,在生活中又觉得应该追求道场清净。然后到了道场里面稍微修一下表演一番,大家共同促进一下感慨几多,共修呀闭个关呀,其实我们去道场,说白了,很多时候是被这个有限感给做为背山靠近才能撑得下去。

什么叫有限感?就是说来的时候就知道我还能回去。要不然许多人你让他到道场里面出家,你让他去试试,马上就绝望了。然后回去这又参加了一次共修,闭了几天关,诉说这一次的感动、殊胜、比大家强等等这些。这就叫做非平常心了,根本就不在道。大家要知道,我们现在比如说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吃饭的时候我们想着工作,工作的时候想着下班。与同事出差出去了,惦记着家人,跟家人在一起商量着,又计较着同事怎么相处,都是妄想,不是平常心,大家仔细地反观一下,是不是如此。

所以我们就要知道,其实今天讲的这个法就是在讲平常心,就如同我们每个人今天都可以入这个法,怎么入呢?大家来看,尔时,我们在座的所有的诸位听法的,大家早上起床洗涮毕,乘车上班,工作完了,回家,吃完饭了,看电视,完了再休息。就是只要你有这个觉照、观慧,本有的智慧在,不在上边再进行分别计较的话,就跟这一段序文是一模一样的境界。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说这会儿听闻《金刚经》,在学修的话就好像这是在学佛。

我告诉大家一切的工作、吃饭、聚会、睡眠都是佛学。我们好像此时此刻好像在学修,我告诉诸位,一切不是此时此刻的时间也可以这样修学。如果能够这样,那你才抓到平常心,住在平常心了。这就很微妙了呀,就上道儿了,知道吧。那么我们念阿弥佗佛的也是这个平常心,其实我们不念佛的时候,还是这个平常心。然后我们不念佛,觉得应该念佛,还是这个平常心。随顺着这个心我们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也没有出这个平常心。这才叫做念佛。不但念他佛也念自佛,念的自他不二了,当然也不是说后来才出来个不二,本来就是不二,是因为我们现在把他给分开了,二掉了。

所以大家看,这样才叫做入了道场,在当作道场。这就是佛法,极乐世界娑婆世界都是这个法。往生前就是这个法,往生后还是这个法,这才叫做不著相。当然这个法,心在这个法上呢才能相应这个,心不在这个法上呢,也不知道怎么理解呢,反正总归结个缘吧。你看,这就是空性法,无取舍。

前面讲到的“次第乞已”。大家要知道这个“次第乞已”呀,很重要。我们一般都通常容易把这个平等心呀,就认为没有差别相。这是也是最大的通常知见上的错误,下意识的错误。我们都认为,好像把一切事物同时进行,才他是平等的胸怀好像。殊不知次第很重要,从次第上才能够见到无取舍的平等。大家好好理解,好好悟。打个比方,比如说我们去坐车或者乘飞机吧,乘飞机要登机口了,到了登机口要登机了。就是我们去乘这个飞机一定会在那个时候起飞,这就叫平等。

但是,我们每个人一定是前后一个一个的上,这就叫次第。不是说我们误以为是一定要一轰而上,这才叫平等,这就错了。所以我们对于法的误解,很多时候都会在这种寻常知见上出现误会。所以这里的“次第乞已”,才说明他的无取舍的平等心。那后面也讲到说“敷座而坐”,那就入到佛的不思议境界了。我们以为说“敷座而坐”佛才坐在这儿。真正是他的如如不动的如来法界心一直坐在那儿。只不过在这个坐的不动法位中呢,给我们演的这么一个梦幻泡影法,教你们怎么入这个“敷座而坐”。

这一段经文,为什么今天我们花一节课的时间跟大家来讲解学习,就是很重要。那我们也从心地上,来进行一个惯例的观心释。在另外一个群里不是在讲《印光法师文钞》吗,其实这段法也就是讲的敦伦尽分法,也就是讲的安分守己法,也就是讲的知足常乐法,同时它也是生死事大法。

你想如果从心地上来观照的话,佛在这个“尔时世尊,食时著衣”。著这个衣,表示什么呀?我们每个人从皈依、受戒、念佛、回向、发愿、忏悔等等,其实都是著衣。就著这个慈悲衣,这个担当衣。担当佛的法,教法。“持钵”是干什么,就是我们的行持,你的行持在每一个事情上具体的生活中,用你的行的山来填愿的海,入解脱之道,这就叫“持钵”。这是我们从心地上来观。那“入舍卫城”是干什么呀?每个人都是一座舍卫城呀,舍卫城如果你没入对了,你就入到五蕴上了。就成一个妄想我,造业我,执着我。你如果入对了,那你五蕴这个假的房舍你把它观空了,就得了法性了,就入的是涅槃城了。所以大家想“入舍卫城”,我们每个人的五蕴就是一座舍卫城都要善入,都要在里面去“著衣持钵”,这就是我每天的行法。

那“次第乞已”就是以差别相来显平等心。我们修“次第乞已”呀,就是说每一天的生活,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你连我在干什么都不要想啦,真能这么观下去就是无上的“次第乞已”。为什么乞呀?你想“次第乞已”就是我们每天的因缘,不就是冤亲债主吗?不就是偿,不就是还,要不就是讨嘛。所有这些因缘,你说还能有什么因缘,所以就一样一样的过,一样一样的经历,在经历中不起波澜,不再著相。就像风一样,我们的心就像风一样,清净。无心道染,风哪里有心呀,但是风它哪儿都去刮呀,不是说就不刮了,不经历了呀。刮到哪儿算哪儿,你还刮的还厉害了,这业风吹荡起来,但是你在业风上,我们尽量要训练,不再起念,这才叫做“次第乞已”。

在所有的境界中历缘对境。历缘对境完了以后才“还到本处”,为什么?因为一切皆在本处,所有的因缘都是本地风光。然后才能够大事已办呀,吃完饭了,收衣钵了,脚也洗了,已经到了大圆满觉,究竟无余了。“洗足已”就是一切烦恼已经清净无染了。最后,一盘腿坐在诸法空性之座,这个座子随处都是,只要你的心坐下来,你就“敷座而坐”了。

大家看,其实这就是序分讲的万法皆空,就是讲的本来面目,就是讲的生活中修行,就是讲的平常心是道,就是用功的方法。这个法真的是难解、难悟、难做到。但是我们又天天在其中,那你其中做不到的、就所谓的虚生浪死,如果你一念回过来了,那就是本地风光。

所以大家看,虽然序分这么短,其实后面的法都是为这个序分做注释的。这才是无上甚深的大法。最平常的生活,最习以为常的内容。你看佛在这里,没有像其他的经教一开始说,哎呀这个放光呀,现瑞呀,什么震动呀,神通呀等等,没有呀,都是大家就这么过日子。结果,后面须菩提还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个样子,故说稀有世尊,怎么怎么样,稀有啊,稀有到到处都是。所以刚才不是讲说,整日穿衣吃饭未曾吃了一粒米,就这样大家去参吧。问一句,整日穿衣,这个衣服到底穿在谁身上呢?大家参究一下。

这就是《金刚经》的序分。其实这几句话呀,这个序分的内容,可以跟大家说,跟释迦牟尼佛当时面对迦叶尊者和百万人天的大法会中,在灵山法会上拈花微笑,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至更为究竟,为什么?拈花微笑还多了个拈花引出个微笑。这篇序分是更加的无染不露痕迹。但是,因为没有人能在其中微笑,所以没有办法。故而就引出了后面说,由须菩提祈请,是后面的就开始第二分了,是长老须菩提就开始而白佛言,“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其实开始讲出了,引出了后面文字语言的部分。

这就是这部金刚经里次序,我们从文字上给大家这么讲,这么分享。当然,希望这样的增上,能够引发我们尽快的脱离文字和意识分别,长驱直入到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的阿弥陀佛,执持名号的功德海和功课中来,大家不要忘了啊,我们讲《金刚经》是为了增进念佛三昧,是为了更加信愿,明白往生西方,是集这一生一定要成就的事情,这才叫如虎添翼,这才叫所谓的有禅有净土。

那好,今天呢正好时间也到此,明天是九月十九。那么在菩萨的道场,也祝大家能够法喜充满,早成佛道,非常随喜大众在我们的正法学堂,来听闻无上金刚法义。好下面我们一起来合掌回向。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