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 净界法师文章(第5页)后面这几个动作,我们说明一下,蕅益大师说是表法的。主要有三个动作值得我们注意:...应该怎么改造我们内心世界呢?我们应该要成就三种力量: 第一个,你要有 誓愿力 ...身为一个法师,我知道诸位不容易,你们在生活当中,你要工作,有家庭、有休闲,压力...【法界中有十,不染污无明,治此所治障,故安立十地。复次,应知如是无明,于声闻等...以前我读佛学院,我们的教务主任在新生训练时,他在黑板上写一个熬字,老法师说,佛...诵经,有三个重点(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 第一个,你读诵的经典必须是...智者大师勉励我们所有的大乘修学者,我们应该从缘修提升到真修。 真修的意思就是你...你知道这个菩萨犯了重罪,你跟他交情不错,就私下去找他,跟他劝谏说:某某人啊,我...云何现业? 什么是我们生死的业力呢? 癸二、答释 ◎脱离根尘 阿难!如是清净持...我们在刚开始念佛的时候,我们在一念的散乱心当中,要把佛号的念力栽培起来,你刚开...那我们谈谈什么是真如呢? 它的体性,经典上给它两句话,叫 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我们在看人生的时候,本经是把它分成外在的环境跟内心的世界。你要把它分清楚。外在...一个内心邪见的暴恶众生,心随境转,内心随着虚妄的情绪,身口意随之活动,就很容易...【堪能差别者,谓住静虑乐,随其所欲,即受生故。】 我们在修真如三昧的时候,能够...这个无生法忍我们也解释一下。在古德的注解当中也提到,其实这个忍不是忍辱的忍,这...唯识学把造业的过程,依据初、中、后来说明业力的轻重: 一、造业前: 造业前的意...为什么要无住呢?它的理由是说,我们一念的清净的本性,我们众生本具的一念本性,众...我们一念心性循业发现。清净本然,但是受业力的熏习啊,循业发现。 就是你这个心念...于定心中,随所观见诸青瘀等所知影像,一切无别青瘀等事,但见自心。 比如举一个事...健行三摩地,健行就是坚固而不可破坏的意思,就是首楞严王三昧、或者讲真如三昧。真...要改变自己就先了解自己,楞严经的七处破妄,十番显见,就是教我们去判定真跟妄,经...是清净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须天眼,自然观见十方世界,睹佛闻法,亲奉圣旨,...什么是带业往生呢?从唯识的角度来说就是,我们造了业以后(当然造业是一种身口意的...《龙舒净土文》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人生为善恶,果报还如此。 前面是讲到...有师言: 常止心足下,莫问行住寝卧,即能治病。所以者何?人以四大不调,故多诸疾...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自性功德力。自性功德力跟六根,它们两个是汉贼不两立的,所以...我想,我们读《阿弥陀经》,有两句话是非常重要的,是核心的思想: 第一个,其国众...你想想看,一个人好端端的,谁愿意去造罪呢?肯定是仁者心中必有一物,你一定有一个...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不起。禁戒成就,则于世间永无...我们一般净土宗的人,因为平常把佛号念得很多感应,就得少为足,所以一直活在平时的...众生追求五欲,他是用什么方式来追求?他就是用五蕴,身、受、心、法,尤其是感受跟...净土宗的人要往生,一定要把人生好好地收尾。我绝对不相信,你平常这么攀缘,临命终...第八识,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 好,我们看下一段。那么到这里,我们整个...我们看《阿弥陀经》说,他的寿命是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阿僧祇劫我...阿难!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处! 就是你有志于要出离三界...空性的智慧跟净土事修的佛号,应该怎么融通呢?这就要谈一谈性相圆融的问题。很多人...一心三观,它第一个,回归到一念心性,这是第一个思想。就是找到生命的原始点,站在...当你提起佛号的时候,我们只能够说你很会念佛,但是不一定你就能够往生。因为念佛跟...虚妄的东西是变化的。你看到这个东西,看起来非常庄严,但明天就产生变化了。凡是会...由施能生他世乐,不施现法亦生苦。人间诸财如流星,定无不舍诸财物。 第二段他又说...我们看《唯识学》是怎么去解释十二因缘? 第一个无明,跟前面的无明是一样的,就是...我们凡夫的虚妄分别心,当我们没有遇到佛法的时候,我们内心是搞不清楚东西南北,内...在我们的修学当中,拜忏是一个很重要的功课。我们在修行当中,除了我们念佛以外,为...在《六祖坛经》说,有一个法达法师,他去参访六祖大师,顶礼的时候头没有着地。六祖...问: 师父慈悲,关于这个安住大乘一念心性的安住,那结合到念佛的话是不是会让我们...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 第一段是说明,既然心外的境界...净土宗的带业往生,诸位你想想看,净土是一个清净庄严的地方,你没有修行也就罢了,...这感受是怎么回事? 业感原无意,苦乐随因异。 快乐跟痛苦是不能主宰的。四念处有...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修菩萨行,具足德本。若不尔者...在宋朝有一个越国夫人,这个《净土圣贤录》有讲到。这个夫人福报很大,她领着一群婢...那么这一段佛陀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生命的变化跟饮食是有关系的。你吃什么东西...脓血交相润,臭秽常无尽。 我们不净观,第一个观,观我们身体的内相。就是把这个皮...这一大科叫作约因标名。这个因指的是众生的五阴,叫作因。因为众生的内心,他的这个...问: 弟子现在已经六十九岁,应以自己的往生为重,还是继续地为子女操心?如果以往...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个比丘尼叫莲华色比丘尼,这个比丘尼是在整个尼僧团当中,是第...阿罗汉修无常观,他得到的智慧,古德用四个字来形容:我空法有!阿罗汉没有本事把外...修学佛法跟修学世间法这当中的差别,蕅益大师有一段的开示,说:世间学问,义理浅,...心空如太空,豁然无所住。一真法界中,寂照常安住。 这个是天台的禅师,他开悟以后...问: 请法师开示,当我们念佛的时候,可否观想无量光是莲花,而妄念是黑暗,光明能...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由因世界愚钝轮回,痴颠倒故,和合顽成八万四千枯槁乱想,如是故有无想羯南流转国土...由因世界罔象轮回,影颠倒故,和合忆成八万四千潜结乱想,如是故有想相羯南流转国土...但净土宗的修行方法──它是从一个无相的心性当中,重新出发,可以说是从空出假。所...修行要靠见闻觉知,你要靠见去缘佛像,要靠闻的功能去听音声,听梵呗,听佛说法,乃...持戒也是一样,你经常忆念你的戒体。因此当你受完戒之后,你不是就放着不管,要经常...我们的五根、六尘种种的色法,其实是一念的心所相续变现、相续转生的,不是离心别有...净土宗初学者,你如果能够拜佛是最好,我觉得拜佛对初学者比念佛好,因为你有身业的...假设我们今天不考虑求生净土,菩萨会产生两种过失: 第一个,由邪师恶友的误导而退...临命终的人往生,他必须把心调整像镜子一样,这个很重要!诸位你们知道镜子的特点是...我们如果没有深入的研究唯识,对我们内心的状态很容易作出错误的判断。假设没有第七...先把心从外在的六尘带回来!因为我们的心,虽然五阴都是一种执取,但是要从外面先破...这个佛号的操作,是在一个什么情况之下操作? 我们在两个情况之下念佛:一个是静中...【此中缘相差别者,谓即意中我执缘相。】这个缘相差别是属于意,这个意就是第七意识...这个精进有两个内涵:第一个,专一;第二个,相续。但我个人觉得相续更重要。我自己...我们先把信解跟胜解做一个说明。信解其实就是闻慧,闻所成慧。他听闻以后知道这么一...阿赖耶识的相貌差别,是就着阿赖耶识,因为不同的我见、名言跟业力的熏习,有共相、...小乘的空义跟大乘的空义,有什么差别呢? 小乘的空义,它的重点在灭色取空,也就是...你要追求珍宝,你要放弃果报,这是不两立的。你不可能又要抓着外在的,今生又要活得...癸三、湿生相 看第三段的湿生相。湿以合感,就是他对某一种东西贪爱,就产生一个和...阿赖耶识有两个功能:第一个保存种子,第二个把种子成熟变成果报,这两个功能一定要...藏教的思想认为,现象界的这些差别主要是业力。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这个业有两...面对盲点只有一个方法,就是把生命归零。因为你在枝末上,你根本没办法跟它对治的。...问: 老人家念佛号念不准的问题,华语发音不准。 净界法师答: 其实这个不是一个...世间的一切都离不开因果的定律,假如说一个人不小心受了伤,这是否只是不小心,跟因...在高雄有一家百货公司叫大同百货公司。差多是在二十前,它是当时整个东南亚最大的百...念佛人啊,如果你去年是念三千声,今年变成二千声,明年、后年一千声,这是不吉祥啊...第一个最大的差别就是 名言熏习。 这个名就是名字,言就是言说。我们内心依止不同...当你的心调整好的时候,你才有资格谈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以,佛力跟心力,...我师兄弟,他问海公一个问题问得很好,他说:反闻闻自性,我们这一念心听到声音,你...我们先解释普跟贤这两个字。因为名以召德,一个菩萨的名号往往是诠释他的功德。这个...过去有一个禅师,他参访一个善知识。他到了那个地方就住下来,不走了,就做善知识的...关于这个所知依,我们当然是没有办法想象,阿赖耶识不是我们第六意识能够心思口议的...佛印禅师有一天跟苏东坡在散步的时候,看到一个少妇走着走着,就往大海里面跳。佛印...森林当中有一只狮子,野兽之王嘛;它去吃了一只鹿、饱了一顿餐以后,它这个鹿的骨头...第三个是畜生的苦。系缚打杀,互相吞噉之苦。畜生有两种,一种是被我们人类所畜养的...看第二个。饿鬼的苦,我们看这个饥渴寒热,刀杖驱逼之苦。饿鬼道的苦,主要是饮食跟...(一)对治生死业障。 那佛陀陪着我们成长,要处理的第一件事就是生死业障,因为这...不是你念佛就表示你修净土宗,修净土宗跟念佛,没有直接的关系,你心中没有信愿,没...《法华经》有一句话说: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就是说,...
佛陀度化众生的方法有两个: (一)机缘未至,默然待时:假如众生善根尚未成熟,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