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讲)

《灵峰宗论》导读。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64面。

我们这一科是讲到止观篇。那么止观篇呢我们分成两部分,第一个是对治止观,第二个是圆顿止观。那么对治止观的目的,就是我们在修行之前有一些粗重的烦恼必须要先对治,所以我们必须假借不净、苦、无常、无我的四念处观来对治三界的粗重的烦恼,那么这个是有一点像是破障,破除烦恼的障碍,为我们作圆顿止观作前方便。

那么这个四念处观把我们的粗重烦恼调伏了以后呢,我们内心当中就有一些少分的寂静的境界出现,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进一步地修圆顿止观。那么这个圆顿止观主要的是观诸法实相,来对治我们心中的无明。

那么观诸法实相,根据天台宗的说法,就是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就是我们以空假中三观的智慧来观照我们现前一念明了分别的心性。那么这样子我们就能够慢慢地明白生命的真实相。那么在观察这个圆顿止观,我们可以分两个部分来进行,第一个是理观,第二个是事修。

一、理观:是偏重在修空观,就是观察我们这个明了心性它是假借因缘所生,从本性上来观察,那个常一主宰的我是不可得的,“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禅宗说是觅心了不可得。我们在理观的时候,就是以空观的智慧来破除心中的一个自性执,那么这样子就能够灭除我们无量无边的烦恼跟罪业,这个是约破恶来说的,成就那个圣道的功德,三乘的圣人都是在觅心了不可得的境界里安住。

二、事修:那么有了空观是不够的,我们应该继续修假观,就是事修。就是我们这个空观的境界是离一切相的,在空的境界里面佛也不可得、众生也不可得、一切相不可得,那是一切法如的境界。但是我们从空性里面出来,跟有相的境界接触,我们会遇到无量无边的众生,我们也会遇到无量无边的事情。如何正确地抉择一套待人处世之道,这个就是假观,就是事修的一个方法。那么这个假观的事修,我们总共六篇,现在讲第三篇,就是当我们从空性出来的时候,来到有相的境界,我们如何地抉择待人处世之道。这以下我们看蕅祖的开示,我们先把论文念一遍:

(三)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穹窿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以切磋之谊取友,则学问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故曰忠以行已,恕以及物;又曰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

这段论文我们分两段来说明,第一段是一个别明,第二段是一个结劝。

第一段、别明

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穹窿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以切磋之谊取友,则学问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

我们待人处世,这当中有四个内容,就是有关自励、有关容人、有关取友、有关利生,就是这四件事情,我们应该是以什么样的假名假相假用的态度来面对?先看蕅益大师怎么说。

一、自励:那么在自我要求、自励这方面呢,是以冰霜之操来自励。就是我们对于自我的要求是一个冰霜,就是一个非常严厉的操守来自我要求,这样子有什么好处呢?“品日清高”,我们的品德会一天一天地清高。要求自己是应该严格地呵责自己,身口意有过失不能有一点的感情,完全是理性的。

二、容人:那么前面是讲自励,这是讲容人,那么面对众生应该怎么办呢?——“以穹窿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这个穹窿就是广大的意思,我们应该以比较宽厚的胸量来包容众生的缺点,这样子,我们的德行才能够广大。所以待人跟自我要求是不一样的,一个是冰霜之操,一个是穹窿之量。

三、取友:再看取友跟利生。那么我们如何来选择同参道友呢?“以切磋之谊来取友,则学问日精。”那么同参道友可贵的就是要能够彼此间互相切磋、学习,所谓的辗转相劝、相教忏悔,我有不好的地方你提醒我,你有不好的地方我提醒你,彼此间互相地劝谏、互相地增上,那么这样子学问能够不断不断地精纯,这是一个取友应该有的态度。

四、利生:那么“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那么我们在做利益众生的事业,要紧的就是慎重。我们在自利的时候,是不用考虑因缘,就是印光大师说的,烦恼一起,当下就要叫它消灭,不必等待好的因缘。但是在利益众生、弘法的事业,这件事情是不能急切的,这个要等待众生的因缘。

我们看这个禅宗的传承:你看达摩祖师,达摩祖师他是开了悟以后才来到中国,他当时的福德智慧资粮都具足了,但是来到中国以后还在少林寺面壁九年,九年当中没有说一句话,他能够忍得住,因为他等待弘法的因缘。后来慧可大师出现了以后,才开始弘法。你看那个六祖慧能大师,慧能大师也是这样。慧能大师他以“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一个悟境得到五祖的印证,那么他离开的时候,五祖说“佛法滥起,不宜速说”,弘扬圆顿法门有很多的障碍,你现在因缘不具足,要往南边走。结果慧能大师到南边的山上偏远的山区在猎人队里面呆了十六年,这是不容易的。一个人他已经开悟了以后,他还能够为了众生的因缘等待十六年的因缘,他才正式出来弘法。所以说弘法的事业这件事情是不能急切的,要慎重,你要等待法的因缘的成熟,这样子的道风才能够日远,这样子你的法的弘传才能够久远。

那么这是蕅益大师有关的假观,就是自励、容人、取友、利生,有四个不同的态度,这是一个别明。

第二段、总结

故曰忠以行已,恕以及物。

那么面对自己的身口意是“忠”,就是竭尽心力,要求自己要尽心尽力。那么待人接物要紧就是“恕”,宽厚之心,待人处世要宽厚,要恕。就是一个忠、一个恕,简单地说。

孟子又说: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这个天爵跟人爵的差别我们引用孟子的话来解释一下。孟子曰:“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这个天爵就是仁义忠信,那么依止仁义忠信呢,乐善不倦,好乐修习善法而不疲倦,这个是天爵,这个天爵偏重在一种内心的功德。那么公卿大夫偏重在一种外表的名利,功名富贵,这是人爵。那么这个孟子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应该是先成就内心的仁义忠信的功德,你自然而然就能够召感外在的荣华富贵,“人爵从之”,这个意思。

那么内心的功德,前面说过了,一个是忠,一个是恕。就是我们观一切法空,那是无有少法可得,那也没有人可得、也没有事可得,那是一个绝待圆融的境界。但是你从空性出来的时候,你内心当中“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呢?——就是一个忠,一个恕。待人处世就是一个忠,要求自己是尽心尽力;对待别人就是恕,比较宽厚之心。那么以这样的天爵,自然就“人爵从之”,就是这个意思。我们看第四段,我们先念一遍:

(四)病是吾辈良药,消尽尘寰妄想,觑破此身虚幻,深明苦空无常无我观门,皆赖有病境耳!愿宽心耐意,安忍无厌,作随缘消旧业想,转重令轻受想,代众生受苦想。正不以不如人为愧也。

这个假观是说我们遇到病,有生病的情况,我们应该要修怎么样的假观来对治。病是吾辈良药。那么我们刚开始修行都是以凡夫的身心世界来修行,带业修行,带了无量无边的罪业,那么虽然我们积功累德,但是我们过去无量无边的罪业它还是起现行,就是有各式各样的病痛出现。这是怎么办呢?蕅益大师说,我们应该把病当作一个良药。这个良药它有三个好处,

第一、深明苦、空、无常、无我观门。

那么当然这个主要是无常,诸行无常。就是我们一个身体健康的人,我昨天身体很健康,今天身体也很健康,每天身体都很健康,我们很难体会无常,就是产生常见——我永远是健康快乐的。那么我求生净土干什么呢?那么一定是从无常的变化体验到苦,从苦体验到无我,从无我体验到毕竟空。那么这样的一种四大观门,主要是由病给我们的一个启示,所以病痛增长我们一个无常、苦、空、无我的智慧,这是第一帖良药。

第二、消尽尘寰妄想。

我们一个身体健康的人会打很多妄想,各式各样的事情要做,各式各样的名闻利养要追求。但是有了病痛呢,“消尽尘寰妄想”,这个染污的世界,这个有漏的世界对名闻利养的一种贪求之心,病痛它有这样的一种力量。

第三、觑破此身虚幻。

知道色身是不能久住的,时间到了宜安去,古德说了时间到了就换个房子。

那么这前面三种功德的生起,是皆赖有病境耳——有病痛的出现才能够使令我们成就前面三种功德。那么这三种功德应该是怎么样成就呢?这以下蕅益大师告诉我们修三种假观:

愿宽心耐意,安忍无厌,作随缘消旧业想,转重令轻受想,代众生受苦想。

那么我们对于病痛要紧能够“宽心耐意,安忍无厌”。那么这当中的宽心、安忍,这当中要做三种的转想:

一、随缘消旧业想:我们应该感到庆幸,我们是一个业障凡夫,带业修行,这个我们平常分期付款,每天生一点病,临命终的时候比较没有障碍。那么每一次的生病都是在消除一种罪业,这样子。你的病痛越多,消的罪业越多,这是随缘消旧业想。

二、转重令轻受想:那么我们今天发了菩提心的六波罗蜜的功德,跟这个过去的罪业接触的时候呢,就把这个重大的罪业的势力破坏了,就变成重报轻受。本来是到地狱去的,那么变成一种短暂的色身的病痛,这个就是转重令轻受想,重报轻受。那么前面两个是偏重在智慧,属于业果的智慧。

三、是修慈悲——代众生受苦想:第三个就不容易。那么我们在病痛的时候观想代众生受苦想。我们观想无量无边的众生很多很多的罪业,都由我一个人承当,我以这个病痛来代众生受苦。

这个代众生受苦,从缘起的角度,佛菩萨不能代众生受苦。这当中这个唯识的经论讲出一个理由:

众生的苦是从他自己的妄想生起的,佛菩萨不能深入到众生的妄想当中把他的苦消灭,因为既从心起、还从心灭。

你在做梦,你在自己的妄想当中编织很多的梦境,这个梦境除了你自己觉悟以外,谁也不能进入到梦境里面帮你解决事情。就是说痛苦如果是外来的、心外而来的,那佛菩萨有办法处理;问题是这个病痛的本身——“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病痛是自己的妄想所生起的,所以佛菩萨不能代众生受苦。

不能代众生苦,为什么要做代众生受苦想呢?

这个是修慈悲观。就是菩萨修这样的慈悲观呢,他有利于菩提心,他可以这样子修观——愿代众生受苦想,这是增长自己的大悲。所以,正不以不如人为愧也。我们在病痛当中能够往道上会,那么这样子的病痛增加我们的智慧、也增加我们的慈悲,刚好是一个修智慧跟慈悲很好的所缘境,那么反倒是一个很有利的因缘,不必以此而感到惭愧。

我们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初学者,如果一个烦恼很粗重的初学者,身体太过于健康,五蕴炽盛,这件事情是不吉祥的,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刚开始修行:身无病则贪欲乃生,贪欲生必破戒退道。刚开始烦恼粗重带几分病,等到烦恼淡泊以后,你要成就广大的弘法事业,这个时候身体健康就很重要了,这就是一个次第的问题。好看第五篇:

(五)身病易治,心病难遣。古云:“克己须从性偏难克处,克将去!”慈云大师亦云:“行人各有无始恶习,速求舍离;当自观察,何习偏重,呵弃调停取令平复,勿使行法唐丧其功。”夫恶习岂唯杀盗淫妄而已,二六时中,四威仪内,苟可动人念头者,最能折福损寿也!

前面的病是讲色身的病,这个地方的病是讲内心的病。就是我们身心有病,这一个修观对治方法。看现在讲这个心病。

身病易治,心病难遣。

那么身病是一个暂时的因缘,顶多就是今生的问题,这个是容易对治的,但是内心的烦恼病这就不是简单的,这是生生世世的累积而来的,这个就是难遣。它来无所从、去无所踪,那么这个是很难对治的。那怎么办呢?

古云:“克己须从性偏难克处,克将去!”

那么我们讲克己复礼,在克除我们的私欲、克除我们的烦恼呢,这当中有一个原则,就是从这个习性最重的地方克将去。我们无始劫来每一个人所熏习的烦恼各式各样。有些人贪欲重,贪财贪色贪名,但是他没有脾气,你打他骂他,他也无所谓;有些人他贪欲的烦恼很淡泊,个性很清高,但是你不能触恼他,你一触恼他,他不得了,脾气很大,但是他的贪烦恼很淡泊;有些人贪烦恼也淡泊,嗔烦恼也淡泊,但是很愚痴,你跟他讲道理,他就是听不懂。这个烦恼是各式各样的。所以说呢,我们重点就是擒贼先擒王,你看你哪一个地方烦恼重,从这个地方先克除。这是一个对治心病的方法。

慈云大师亦云,前面是古德的话,这里是讲慈云忏主的话:

“行人各有无始恶习,速求舍离”。我们修行人每一个人每一个人的恶习不一样,各式各样,怎么办呢?当然不是抱病过活,应该是“速求舍离”。怎么舍离呢?这当中有两个方法:

第一个、当自观察,何习偏重。那么你应该先冷静下来,观察你的习气哪一个重,有些人贪重,有些人嗔重,有些人痴重,先把贼王抓到。那么找到了习气以后呢?

第二、呵弃调停取令平复。

(一)呵责:就是思惟这个烦恼的过患,思惟烦恼就像大火一样,使令我们热恼、不寂静。烦恼就像魇贼一样,夺取我们的功德。我们好不容易每天起来诵《楞严经》、诵《楞严咒》、拜《八十八佛》,积集很多的功德,这功德得到也不容易,减少饮食、减少睡眠、勉强自己才积来的一个功德,但是烦恼的火一活动,就破坏掉了。夺功德法财故,名之为怨贼。那么我们一开始先思惟烦恼的过患,呵责烦恼。

(二)调停:用对治的观法——多贪众生不净观,多嗔众生慈悲观,多痴众生因缘观。就是有各式各样的观法来调停取令平复,使令它慢慢地消灭。

勿使行法唐丧其功:不要因为烦恼一次一次的活动,使令我们做了很多次的加行,完全跟法不相应。本来我这样的修法,应该有什么功德出现的、或者戒的功德出现、或者禅定的功德出现、或者般若波罗蜜的功德出现,结果什么功德都没出现,这个就是有障碍,烦恼障碍你了。所以我们应该是要对治烦恼,使令我们的行法不要唐丧其功。

夫恶习岂惟杀盗淫妄而已,二六时中,四威仪内,苟可动人念头者,最能折福损寿也!

这个烦恼当然主要所发动的是杀盗淫妄了,但是呢,其实我们二六时中在行住坐卧,一些小动作,使人家看到不欢喜的小动作,这个都是能够折损我们的福报、折损我们的寿命。

这个四威仪动人念头的主要的是口业,我看是口业最厉害。人跟人之间相处讲话要厚道一点,不要刻薄。这个厚道人比较容易有福报,他的有福报也能够保存下来,刻薄人他修福报这个福报容易折损,有这样的差别。那么这个是讲对治心病。

这个事情是说我们发菩提心以后要积功累德,这个功德它有一个依止处,一切佛法的功德一定是依止清净心生起的。在《楞严经》上说,一个人他修很大的布施、修很多的慈善事业的善法,但是他贪烦恼重,这个人下辈子会堕落到魔道去,那跟三宝的功德不相应;这个人他修了很多的善法,嗔心很重,下辈子到神道去,在鬼神道里面享受福报,那跟三宝的功德也不相应了,没有那个解脱的功德。所以讲“勿使行法唐丧其功”,就是这个意思。因为佛法的功德它一定是依止清净心生起的,所以我们在修行任何法门,只要有烦恼生起你一定要对治,否则你的善法增长,烦恼也增长,烦恼是熟境界,必定是随烦恼而转,它引导你到染污的境界得可乐的果报,那这样子就很可惜了!

烦恼会染污我们所有的善法。所以说“勿使行法唐丧其功”!

就是这句话。那么这就是讲到对心病的一个对治方法,就是你无量无边的烦恼,先找那个王,擒贼先擒王,这个贼的王抓到,其他就是乌合之众,就容易对治了。你最难的这个地方突破了,其他的就好对治了。先集中你的心力去对治那个最重的,蕅益大师是讲出这样的方法。好,看事修的最后一段:

(六)人不难有志,难有忍。事不难有察,难有容。故曰:“有容德乃大,有忍乃有济。”

我们一个大乘的修行人,我们在佛堂里面观一切法空,无我无我所,从空性里面出来遇到两件事:

第一个、遇人:一个人当然最主要的要有志向,人跟人自己要有个目标,但是这个目标还不是最重要的,“不难有志向”,要紧就是要能够忍,安忍。因为你在达到目标的过程当中有很多的障碍,为什么这个人他出家了三十年、五十年,他能够不断地趋向目标,有些人就在目标的跑道当中消失了?同样初发心都有一份的志向,都有一份的理想,这关键点就是忍辱不够,没有忍力,遇到逆境的时候忍不过去,所以这也是一个大问题。那么对这个人就是容忍。

第二个、处事:“不难有察,难有容”,当然我们对事情应该有观察力,知道这件事该这么做、那件事该那么做,但是往往在事情的操作过程,事与愿违,很多事情跟我们理想的是有差别的,这个时候我们在观察力之余,要多一分包容的心,知道很多的因缘是应该包容的。

蕅益大师讲这个待人跟处事,待人是一个忍,忍字,处事一个容字。

最后蕅益大师作一个总结说:有容德乃大,有忍乃有济。

那么就是有容你才能够成就大功德,在各式各样的差别因缘当中,你能够跟人家合作配合成就大功德。有忍乃有济,你立定了目标以后,你还得要能够安忍逆境的刺激,你才能够把你的目标做成功,这个“济”就是成功。

忏公师父说修行三门——解门、行门、事务门。老人家说,一个人有天大的解门、天大的行门,性格不行,那就是不行,当然这个是约大乘佛法。修小乘法,你观一切法空,你也不要跟人接触,也不要跟事情接触,那么无量无边的众生在苦恼当中,无量无边的弘法事业跟你都没有关系。但是你发了菩提心以后,你这个性格就很重要了。就是说,我们这一个团体的功德,这个大众的力量要发挥起来,当然我们内心当中会有自己的一个看法、一个抉择、一个目标,但是当把很多人集合在一起的时候,这个时候人跟人之间的沟通协调就很重要了。所以理想是一回事,要把理想实践的时候,你看干执事最难的就是协调沟通,这个协调沟通不好,你这个事情办得再好都不行。

协调沟通的两个原则,第一个就是容,第二个就是忍。有时候因缘不成熟,你要忍得过去,有时候事情跟心中的希望有差异,你要能够包容得过去。这样子你这一生当中才有可能成就大功德,否则你只能成就你自己的一个小功德而已,要成就广大的功德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个就是为人处事一个容、一个忍,这个是蕅益大师的大智慧的一个开示。

那么这一段等于是把事修讲完了,我们看最后止观篇的总结,

丙三、结示

我们先把它念一遍:

不能顿尽者,尘缘之累;不可暂忘者,出世之心,待无累而修行,何如借修行而脱累;且尘劳逼迫,正可警悟苦空,磨礲情性。每见人冗中偷闲吟诗习字,作种种清课,岂不能偷闲玩大乘,息心学定慧邪?彼于诗字得少幻味,未尝于大乘定慧得真法味也;然纵不得味,亦为无上菩提而作种子,且幼时诗字亦向不得味中来,安知佛法渐熏习,不于现身得受用邪?嗟嗟!人之精神用之诗字,吾见右军李杜,不出生死;用之佛法,吾见散乱艳喜,愚痴特迦大事已办!

我们把它分成三段,第一段是讲历缘对境修,那么第二段讲坐中修,第三段讲总结,把这个止观以这一篇作一个结劝。

一、历缘对境修。

历缘对境修分两段,先看第一段:

不能顿尽者,尘缘之累;不可暂忘者,出世之心。

身为一个业力凡夫,我们内心当中摄持无量无边的有漏的业力,这个业力就会生起很多很多的境缘,很多的尘缘的干扰。那么我们身为一个人的确是有很多很多应尽的责任跟义务,这件事情是不能马上逃避,也不能马上解脱的,这个是不能顿尽的,事实如此。但是要紧的就是“不可暂忘者,出世之心”,就是我们在事情的观察当中很多的境缘是要处理的,但是这当中要紧的——处事不忘菩提,心中保持一种希求佛道,一种悲悯众生的一个菩提心,这个是我们能够坚持的。外在的境缘的干扰这件事情是我们没办法去处理的,但是起码我们在境缘当中呢保持我们一份的真诚的菩提心,这是我们该坚持的。“不可暂忘者,出世之心。”这是一个前言。为什么这样讲呢?蕅益大师再把这个观念再把它开展出来:

待无累而修行,何如借修行而脱累。

那么我们一定要排除一切的尘缘才修行,那么你为什么不借修行而当下脱累呢?很多人就说,唉呀,我现在因缘不具足啊,修行因缘不具足,等到我年纪八十岁、七十岁再来修行吧!

生命有限,修行是不能等待的!

有一次,听我一个老师达理老和尚,达理老和尚的师父是妙果老和尚,很有名的一个大禅师。有一次达公作早课,在那个地方排班等待,就是上殿以后在那儿站着。妙果老和尚走过去说,你在干什么?说我等作早课,说作早课要等啊?你不会拜佛啊,作早课还要等吗?

意思就是说做功课你还等哪,你现在有三分钟、一分钟,你就赶快拜佛。就是说我们不可能把全世界的事情停下来再开始修行,你不可能有那一天的。就是“待无累而修行”,你重点就是你要加强你的正念,你让你内心当中对境界的取着慢慢地淡泊,这才是一个比较实际的办法。我们讲“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我们要求外境不来干扰我们,这样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这个你不能做主的。你不如要求你自己加强正念,来解脱对这种尘境的执取,这样子比较直接、比较实际一点。所以蕅益大师讲“待无累而修行,何如”你当下靠着修行而解脱这种尘劳的这个累赘。而且反过来说呢,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呢,

“尘劳逼迫,正可警悟苦空,磨礲情性”。

有各式各样的境界、人事的干扰,我们才能够从这个当中去加强我们苦空无常的智慧,去磨炼,这个磨礲,这个砻是古时候磨谷去壳的工具,这个工具把带壳的稻谷丢进去它把稻壳的壳给磨掉,就变成白米出来。它是磨练我们这个情,这个情是外在的感情,性是内在的习性,这磨礲我们个性的一个最好的因缘。

我们一个人的成长过程,跟我们成就的功德,是有关系:

当然有些人福报大,他一生的逆境少,但是他要成就一个坚韧的个性就比较困难,他要能够观察苦、空、无常、无我就会比较困难。这个世间上的事情的确是好坏是很难讲的。有些人他在成长的过程当中逆缘特别多,但是从这个当中刚好加强他这种坚韧的个性,他的韧性、他的忍力。

忏公师父说修行要依众靠众,他老人家讲出一个譬喻出来,他说我们洗这个马铃薯,你自己一个马铃薯要洗,要洗很久,这怎么办呢,你把很多马铃薯放在一起,互相地磨练,你磨我,我磨你,唉,全部都洗干净了。就是说依众靠众就是说呢,我们在大众当中好修行啊,因为每一个人带着各人的烦恼习气来到这个地方,人跟人之间的思想有差异、行为有差异,你刺激我、我刺激你。这个时候从刺激当中呢,就加强一个人的忍力。所以你一开始就住茅蓬你不能得到这样的功德,你没有得到别人磨练的这种因缘。所以说呢,尘劳一方面靠正念的加强而调伏,另一方面,尘劳在我们警悟苦空、在磨礲情性这方面,这件事情还是不可以避免的,你还不能避免,这个是非常需要的。

就是说,境无好丑,损益在人。这个尘劳的境界,有些人遇到尘劳的境界,他自暴自弃了,我不修行了!修行的境界障碍那么多;有些人从这个尘劳当中突破了,加强自己的忍辱波罗蜜。所以说这个假观的确也是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