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讲)

《灵峰宗论》导读。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44面。

我们这次的《灵峰宗论》基本上是分五科,这五科就是发心、正见、持戒、止观跟净土。那么这五科我们基本上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属于根本法门,这个根本法门就是说我们刚开始学习佛法,就是依止一念的信心,我们相信生死流转是痛苦的,相信涅槃寂静是安乐的;由这个信心发动了我们一个愿力,真为生死发菩提心,生起一种要成就佛道的愿力;由这个愿力的支持,我们进一步地学习佛法,明白生命的真实相,知道这一切法都是因缘生,不管生死的流转、不管涅槃的寂静都是如梦如幻的,从清净心的本性上观察都是毕竟空的,这个时候我们从一种信心愿力就生起了一种光明的智慧。

发菩提心跟正知见就是根本法门,就像一棵树的树干一样。那么有了树干是不够的,进一步要生起枝末的法门,从树干生起枝叶花果,就是从你的根本的发心跟正见当中,生起一种实践的行动。第一个行动就是持戒,这就是整个枝末法门的一个基础。基本上蕅益大师在发明持戒有两个部分,第一个赞叹持戒的功德,第二个说明持戒的方法,这两个部分。现在我们看第二科,就是别明的第二科,把持戒的功德,这个持戒在我们修行当中的一个重要性,作一个说明。先把论文念一遍,大家请合掌。

(二)四不坏信,尤从戒始。盖昏途宝炬,示人以何路可行,何路不可行;何路超生脱死,何路堕坑落堑。凡发心起行,亲师取友,择法眼目,看教指归,工夫要诀,巨细精粗,无不从学戒而辨。故从上佛祖,虽教观有偏圆权实,种种不同,未有不以戒为初基。以戒辨邪正者,清净明诲的是乐邦左券,此信不可坏也!

我们分成三段来说明,第一段是总标,

一、总标持戒的功德

四不坏性,尤从戒始。

这个“四”指的是佛、法、僧、戒,就是三宝的功德跟戒的功德。初果以上的圣人对于佛法僧戒生起了坚定不可破坏的信心,所以一个初果的圣人他能够把他身上仅有一碗饭布施给三宝,他宁可自己饿死,他知道三宝是广大的功德。一个初果的圣人他法尔不会犯戒,这是道共戒。所以初果圣人他的内心当中生起四种不可破坏的信心,这四个信心“尤从戒始”,是以戒作基础。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三宝的功德其实根本还是法的功德,就是涅槃的功德,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个涅槃的功德,是九界众生、十法界众生、包括佛的一个归依处。但是这种无相的境界我们不是能够马上能够悟入,所以刚开始一定是以戒作基础。换句话说,我们一定是从有相而悟入无相,你刚开始一定先从身口二业的正确的操作慢慢再趋向于无相的涅槃,从有相而步入无相,从有相的持戒进入到无相的涅槃。所以说这个四不坏信生起的次第,尤从戒始。这个观念,蕅益大师把戒是生起三宝功德的基础,把这个思想再开展出来:

盖昏途宝炬,示人于何路可行,何路不可行;何路超生脱死,何路堕坑落堑。

这个“昏途”就是在一个黑暗的道路当中没有光明的照射,比喻我们一个三界的众生道眼未开,我们不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这当中我们需要一个“宝炬”,戒的光明的指导就是宝炬,透过这个宝炬的引导,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情况是会超生脱死、什么情况是堕落到三恶道去。

在律上,把戒法安立了一个专有的名词,叫作“圣法”。

这个圣法的意思,灵芝律师作了一个解释说:言戒法者,语法而谈,不局凡圣。戒法“不局凡圣”,不是说圣人才能够受戒,凡夫可以受戒,圣人也可以受戒。它为什么叫圣法呢?它的重点就是说——“直明此法必能轨成出离之道”。因为佛陀所说的戒法,能够“轨成出离之道”,它能够有一种正确的轨范引导我们趋向于圣道,它有这种功能。比如说我们今天从这个地方到台北,只要我们遵循高速公路,只要我们能够上得了高速公路,我们遵循高速公路的指导就能够直接到达台北。戒法亦复如是,它能够轨成出离之道,它这个轨范能够引导我们趋向于出离的圣道。

我们平常修行,我们也会有一些经验,就是说我们依止圣人的教诲,我们这一念散乱的心去观察真理——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何其自性本自清净——我们这念有所得的心依止这个圣言量的指导,我们也能够跟这些无漏的真理相应,但是我们从无漏真理出来的时候,从空出假,来到这个凡夫的尘劳世界的时候,我们会做一些事情。然后我们会发觉有些事情做了以后,它是随顺圣道,就是你这件事情做了以后对于你下一次的打坐是相随顺的,增上的;有些事情你做了以后,你再打坐就不相应了,障道了。我们从经验当中我们能够感觉得出来,我们的行为对我们的止观是会影响的,当然我们只能把我们过去的经验整理出一套轨范,但是佛陀的一切种智,他能够明白无量无边的缘起,他能够事先就告诉我们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超生脱死、什么事情堕坑落堑。

古德有一句话说:根本智易开,后得智难明。观一切法空,这件事情不难,但是你要能够决择出一条明确的道路使令人能够解脱,这就不容易了。戒法能够在我们的修行当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它能够明白地告诉我们何路可行、何路不可行。何路超生脱死、何路堕坑落堑,在黑暗当中引导我们一条光明的道路。这是总标持戒在我们的修行当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再看第二段,

二、别明

凡发心起行,亲师取友,择法眼目,看教指归,功夫要诀,巨细精粗,无不从学戒而辨。

我们刚开始先成就我们的根本,就是菩提心跟正知见。有了菩提心之后就开始“亲师取友”,亲近善知识,我们会选择善知识。然后学习佛法,学习佛法有三个内涵:第一个“择法眼目”,就是选择一个正确的教法;“看教指归”,这个是讲理,理法,无量无边的教它有一个道理,或者空性的道理,或者真如的道理;“功夫要诀”,这是行法,各式各样修行的法门。

我们发心开始去修行的时候,不管我们亲近善知识,不管我们学习佛法,这当中有巨细精粗的差别,大功德的、大乘的广大功德,或者小乘的功德,或者这个功德是精致的或者是粗糙的,这当中都是以戒法来做判断标准。大小乘的判定,乃至于大乘当中它有精跟粗,大乘又分成通别圆,大乘三系。智者大师在判定的时候是以智慧,以智慧来判定。但是智慧不容易判定,一般人不容易从智慧去判定这个教法的浅深。就是判定的方法很多,但是最容易判断的就是持戒,从一个人的持戒看得出来。

比如小乘的戒法,小乘的戒法只强调誓断一切恶,它对于誓修一切善——佛菩萨一切无量无边的三昧陀罗尼、无量无边的功德、无量无边法门的学习不生好乐;对于誓度一切众生——无量无边的众生在生死中流转,他也不生悲悯,他但持断恶这个戒,所以这个功德就是比较小。大乘的菩萨不同,他能够断恶修善度众生。所以我们也可以很清楚地从一个持戒的角度来看出这个人或者这个法的巨细精粗,这是很容易了解的。这个判定标准,蕅益大师再把它发挥出来:

故从上佛祖,虽教观有偏圆权实,种种不同,未有不以戒为初基,以戒辨邪正者。

所以说从佛陀跟历代传承的祖师,当然这些大善知识都安排了一些教法跟观法来引导我们。把它作一个整理,它有偏圆权实的差别。这个“偏”就是它不合乎中道。说凡夫着有,凡夫的心情是有所得的;二乘偏空,二乘但是欢喜空性,对于积功累德、成熟众生、庄严净土不生好乐,这都是偏一边的;大乘的菩萨他能够观察即空即假即中,真俗双照,这个是“圆”。当然也有“权”跟“实”这个方便或者是究竟的功德。或者我们说偏、圆是约着因地的修学,这个权、实约果地的功德,也可以是这样讲。因地有偏、圆的不同,果地功德有权、实的差别。

这种诸佛菩萨跟圣人的抉择的教观,“未有不以戒为初基,以戒来判定邪正”,戒是一个所有法门的基础,而且它是一个邪正的判定标准。

《楞严经》讲五十阴魔,说有些法师末法时代他有种种的神通,他升法座以后能够一下子出现、一下子消失,一下子消失、一下子出现,乃至于能够小中变大、大中变小,显现种种的神变,但是他赞叹淫欲,说淫欲不是障道法,赞叹男女淫欲的功德。从这个地方,我们刚开始看见他显神通,我们不知道这个人是邪是正,他是一个大功德的或者是一个魔的境界我们很难判定,但是他讲话明确地违背了佛的戒法,违背佛的制教,那这个就清楚,这个就是邪。在《楞严经》佛陀是这样来判定的,就是他所说的话违背了佛陀的制教,那这个就是邪魔外道。所以说,在教法上虽然有一些偏圆权实的差别,但是这当中有一个基本的标准,就是戒,它是一个基础,它是一个判定邪正的标准。

所以蕅益大师作一个总结:清净明诲的是乐邦左券,此信不可坏也!

“清净明诲”是《楞严经》。《楞严经》它是修首楞严大定,这是一个圆顿止观,观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这是首楞严大定,这个是正行。助行有两个,一个是持戒,一个是持楞严咒,破障。这个持戒就是四种清净明诲。“清净”就是说,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这四个法门是一种无漏的法门,叫清净。“明诲”就是三世诸佛一个明白的教诲,换句话说,三世诸佛在不同的因缘之下,他在制戒的时候会有一些在遮戒上、微细戒上会有些差别,但是三世诸佛只要出世,他一定会制定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这四个根本重戒是三世诸佛所共同制定的,这个是非常明白的教诲,这是叫四种清净明诲,这个是“乐邦左券”,通往五乘功德的一个保证书。古时候这个券,银行守住右券,一般人拿左券,左右一对就能够换钱。这个左券就是成就安乐的一个保证书,那么我们对于这种清净明诲的信心,“此信不可坏也”,就是刚开始修行的一个基本的信心。

这个事情是这样子的,我们在从凡夫到成佛,这是一条非常复杂的道路。返妄归真,这个是一个充满了陷阱、充满了障碍的一个成佛之道。当然我们今天生长在佛世,我们有什么问题——这件事该不该做、那件事该不该做,我们马上问佛陀,佛陀那种无障碍的正遍知,他马上为我们解答。问题是佛陀灭度以后,大智慧的善知识灭度以后,那么我们的行为的标准,我们就只好以戒为师,佛灭度后以戒为师。就是佛陀留下了这个戒法,告诉我们这件事该做、那件事不该做,这件事做了以后它随顺于圣道,这件事做了以后它障道,留下了一些教法,让我们有一个修行的指导。

这当中有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现在有些人提出一个看法,他说我们现在的戒律是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制定的,这个时代改变了,很多因缘也就有一些差别,那么换句话说呢,他们认为说戒律应该稍微做一些修正。这个事情是这样,当然,四根本重戒那是四种清净明诲,三世诸佛共同制定的,这个是大家没有话讲。就是说虽然有些遮戒佛陀是一时的因缘而制定,但问题是谁有资格修正?这是个问题,谁有资格修正?

经通五人,律为佛说。我们讲经,有五个人可以说,佛、菩萨、诸天、阿罗汉都可以说法,但是为什么制戒只有佛能制戒?因为你要在事相上引导众生这件事不该做、那件事可以做,那你一定是通达一切的缘起,就是《华严经》说的,佛陀“二障永除,名正遍知”,佛陀的一念心当中每一个念头知一切法。那么等觉菩萨他还有一念的无明,生相无明,他对于缘起的观察还不能够完全透彻。等觉菩萨都不能够为我们抉择出这件事该做、那件事不该做,何况是凡夫呢!你今天修改了戒律,谁肯相信你呢?你能够保证我根据这样子做能够解脱,你敢保证?问题不是敢不敢,问题是有没有这个能力。缘起法甚深甚深。

所以蕅益大师强调,虽然我们今天有些戒我们不是马上做得到,但是我们保存了这样的传承,使令我们知道“佛世方规”。这个很重要。佛世的时候是什么因缘发生了什么事,佛陀制定什么戒,   起码保存了一个完整的传承。假设今天这一代改一下,那一代改一下,到最后我们不知道哪些戒是佛制的、哪些戒是后人交代下去的,到最后大家只好全部都不持。

因为戒法的特色:

它是佛所抉择出来的,他明白地指出何路可行、何路不可行,何路超生脱死,何路堕坑落堑,具足这样能力的只有佛陀。所以只有佛陀能够制戒,也只有佛陀能够修改戒律,我们只有完全地传承下来。

这就是“清净明诲的是乐邦左券,此信不可坏也!”佛在世的时候我们以佛为师,佛灭度以后我们只好以戒为师了,以这个当我们行为的判定标准,是这个意思。

这一段是把持戒在我们修行当中的重要性,有两个:第一个,它是一个基础,第二个,我们可以从戒法当中来判定这个人跟这个法的邪正,它是“以戒为初基,以戒辨邪正”。这个戒法在我们的修行当中扮演的一个基础的角色,也扮演一个判定邪正的角色,它是这两个功能。我们看下一段,我们先把它念一遍,大家请合掌。

(三)二死大海,戒为舟楫。欲受戒品,尤以发菩提心为本,盖菩提心正出世戒体,大小律仪则菩提心之相也。发出生死心,降伏爱见,是声闻戒体;发上求下化心,自调调他,是大乘戒体;发生佛体同平等普度心,是最上乘戒体。既发心已,专精护戒,微细无亏,即三乘正行也。持戒不发心,止得世间乐果;发心不持戒,难免三涂苦轮。故须本末兼举,始终一致,方能保任解脱,名波罗提木叉;不然,有目无足,有足无目,何能速到清凉池哉?

前面两篇的论文主要是说明持戒的功德,这以下是说明持戒的方法。我们先看第一段:

二死大海,戒为舟楫。

“二死”指的是分段生死跟变异生死,两种生死。这两种生死是深广无涯,犹如大海,那么这应该怎么办呢,“戒为舟楫”——以戒为舟,这个舟就是船,这个楫就是船上的桨,透过这个桨的划动,使令这个船前进,换句话说,在生死大海当中,戒是我们的依靠。我们透过持戒的行为能够趋向于涅槃的彼岸,这是赞叹戒的功德。戒的方法这以下说明:

欲受戒品,尤以发菩提心为本,盖菩提心正出世戒体,大小律仪则菩提心之相也。

关于“欲受戒体,尤以发菩提心为本”,我们看《附表第十一》,讲到戒体的观念。

净界法师:灵峰宗论

《附表第十一》——圆教宗之戒体。

持戒基本上是两个部分,一个是体,一个是用。戒体当然指的是菩提心;从持戒的这些威仪,这个是戒行,菩提心所发动的一个作用。首先我们解释这个戒体。我们分三个部分,第一个释名,第二个述意,第三个功益。

一、释名

《资持》云:纳法成业名体。

先解释它的名称:《资持》云:“纳法成业名体。”这是道宣律祖的一个扼要的解释。什么是戒体呢?“纳法”。纳就是我们这一念心去领纳戒法,这个戒法当然是一个圣法,圣道之法。我们这一念心去领纳圣法,在我们的心中成就一种业性。这个“业”就是造作,这个造作就是说在内心当中有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这就是业性,叫戒体。

这个观念我们解释一下:

戒法是佛陀制定的一个圣法,但是它是无情物,它本身没有造作的功能,一定是经过我们去领纳在心中以后才能够从我们这个明了的心性去发动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所以他一定要去“纳”,关键这个戒体就是在这个领纳。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现在有一个美好的食物,但是这个食物再怎么美好,我们一定要把它吃下去以后转成一种营养才能够去滋养我们的色身,如果我们不去吃这个食物,这个食物不能发动这种滋养色身的功能,一定要你去吃它。这个戒法亦复如是,虽然它有引导我们趋向圣道的力量,但是你一定要去领纳戒法。“纳法成业”,变成一种造作的业性,这个才能叫戒体。这是一个简单的解释。

怎么去领纳呢?这以下《事钞》,灵芝律祖把道宣律祖的观念开展出来,怎么样去领纳戒法而成为一个戒体呢?我们看灵芝律师的说明:

二、述义

《事钞》云:“谓法界尘沙二谛等法。以已要期,施造方便,善净心器,必不为恶,测思明慧,冥会前法。以此要期之心,与彼妙法相应,与彼法上有缘起之义,领纳在心,名为戒体。”

这一段我们分成三小段。

一、领纳的戒量:为法界尘沙,二谛等法。

这是第一段,说明我们所领纳的戒量,戒的数量。所领纳的戒量有多少呢?“法界”,这个十法界这些有情无情的境界,佛的境界、众生的境界。“尘沙”是一个譬喻,就像虚空的灰尘,像恒河的沙这么多。像尘沙的二谛,这个“二谛”是真谛,是无为法,世俗谛是有为法。就是十法界的有为、无为诸法,这个都是我们所要领纳的戒量。

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持戒的对象是遍该生境,是普遍地涵盖一切有情无情的境界。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过去没有受戒之前,这些十法界的有情无情是我们造恶的对象,现在我们持戒就是翻无始恶缘俱为戒善。翻就是把它翻过来,过去的十法界的有情无情是我们造业的对象,现在我们持戒,我们还是根据这个十法界的有情无情,他是我们断恶修善度众生的对象。心态的改变,但是这个境界是完全一样的。所以这个持戒的对象是谁呢?是“法界尘沙二谛等法”,十法界的有情无情、有为无为诸法,这都是我们所要去领纳的一个戒量。这个是所领纳的戒量。

二、能领纳的心:你是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法界尘沙、二谛等法呢?

以已要期,施造方便,善净心器,必不为恶,测思明慧,冥会前法。

这是第二段,说明能领纳的心相。我们在受戒的时候首先观想十法界的有情无情的境界现前,一切圣人的境界、凡夫的境界、有为的境界、无为的境界现前。然后呢“以已要期”,“要”就是你心中要有一个目标,有一个誓愿。这个时候你面对十法界的有情无情,你心中正式地宣布:我从今天开始,我某某人,我过去的就不要再提了,过去的种种譬如过去死,我从今天开始我要誓断一切恶、无恶不断,有无量无边的身口意的罪业,虽然我不是马上能够断,但是我希望要把它全部地消灭掉;对于善法的态度,是誓修一切善、无善不修,佛菩萨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无量无边的三昧陀罗尼,我一定要慢慢地全部成就;誓度一切众生,无量无边的如母有情我都要去度化他。

这个时候你在三宝的证明之下,在你的得戒和尚的证明之下,你内心当中正式地对法界宣布,你某某人从今天开始你要朝三个目标去努力:誓断一切恶,无恶不断;誓修一切善,无善不修;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而不度化。这个叫作“要”,你心中有一种明确的希望。这个“期”就是说,这个多久的期限呢,你要做这件事情是多久呢?或者是一日一夜,八关斋戒一日一夜,或者尽行寿,或者菩萨是尽未来际,这个“期”就是期限。这个是指的一种意业的造作。那么身口怎么配合呢?“施造方便”。这个施造方便是指的身业、口业的配合,你身业要礼拜,口要去陈辞请师,身口要遵守受戒的仪轨。总之,“善净心器,必不为恶。”你一定要好好地摒除妄念,摄心专注,当时的心态。

在这个摒除妄念、摄心专注的当中,有一个关键要注意——“测思明慧”。这个“测思明慧”啊,灵芝律师解释,它是成业之本,得戒之因。你为什么能够纳法成业,成就一种无漏的业性?“成业之根本”,它是得戒的因。这个“测思明慧”就是你当时的内心主要有两个心态,两个心所:第一个是思心所,第二个是慧心所。这个思心所就是一种造作,一种很明确的造作。这个“测”就是发动,发动你内心的一种造作,就是简别它不是在一种无分别住的状态,它不是在一种寂静的状态,它是一种有分别的,它是一个造作的业性。这个造作是跟谁合作呢?跟慧心所合作,抉择。你内心当中要不断地思惟生死的痛苦、思惟涅槃的功德,然后你内心当中欣求涅槃、厌恶生死,然后去许下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的誓言。所以这个测思明慧是最重要的。

如果我们受戒的时候,有些人受戒,他登坛的时候他面对受戒和尚,他就一路念佛。你一路念佛怎么得戒呢?这个得戒是要测思明慧的,发动你的造作的思心所,要有一个很明确的观照的智慧现前,然后去要期誓愿。

这个测思明慧以后,“冥会前法”,这个时候跟前面的法界尘沙二谛等法,十法界有情无情的境界,这个时候就在你那一片寂静而观照的智慧当中,心跟境两个接触,两个契合在一起。

第二段是在说明你能领纳的心,就是一种很明确的愿力,而这个愿力,它不是经过你的冲动所发动的,是经过你一种明白的抉择发动出来的。这就是

测思明慧所发动的要期誓愿,才是一个得到戒体的关键!

第二段是说明能领纳的心相。

三、能领纳的心相:这是心境和合:

以此要期之心,与彼妙法相应,与彼法上有缘起之义,领纳在心,名为戒体。

这个时候你这个要期誓愿的心,这个誓愿跟前面的妙法,就是前面十法界有情无情的妙法,两个心境的相应,这个时候“与彼法上有缘起之义”。什么叫“缘起之义”呢?就是说你内心当中本来是完全是烦恼跟罪业,根本就没有一种希望要断恶修善度众生。那么经过你这样的发愿以后,你内心当中本无今有,缘起了,心生则种种法生,因为你的测思明慧,内心当中生起了一种清净的誓愿,这个清净的誓愿在你的心中缘起了,假借你造作的因缘而生起。这个时候“领纳在心”。

这个“领纳在心”我们解释一下:

这个领纳在心跟前面的要期之心不一样。前面的要期之心是讲第六意识相应的,叫“作戒体”,这个领纳在心是领纳在第八识,领纳在第八识的一个善种子,这个叫作戒体。

这个戒体,我们要注意一点,它的所缘境是十法界的一切有情无情,不能有任何的缺漏。过去我去莲因寺斋戒学会,有一个学生说,他们家是种田的,种田就要洒农药,他说我对十法界有情无情誓断一切恶有困难,为什么有困难呢?他说我可能对其他的众生不杀生还可以,但是那些虫咬我的稻米,我不能原谅它的。我说那你这样不能得戒体。

就是说,当然我们不可能说马上做到对十法界有情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但是你一开始的心态,你一定是圆满的。虽然你后面的造作可能会有一点瑕疵,但是如果你一开始的时候没有面对十法界有情无情,有所简别,那就不能构成圆教中的戒体。就是他要求你最初的那一个种子,最初的缘起、那个最初的因地是一个佛种,因为佛也是这样子的。佛是什么境界?佛也是对一切十法界有情无情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也是如此而已。

所以我们刚开始在发愿的时候你不能够先考虑这件事做得到做不到,因为你现在在得戒体的时候,要紧的是成就一个成佛的因种,那个种子种下去是圆满的,那么至于后来怎么样去栽培、灌溉,那是后来的事。所以得戒体我们一定要注意,它的缘境、所缘境界是法界尘沙二谛等法,那么他所发的心是菩提心:誓断一切恶,得到摄律仪戒戒体;誓修一切善,得摄善法戒的戒体;誓度一切众生,得摄众生的戒体,三聚净戒,成就三德,断德、智德、恩德。这个是戒体的意义。

大家有没有问题?我们先讲到这个地方。

【学员提问】:初果圣人任运不会犯戒,是四根本重戒,还是包括所有的性戒?

【师父答疑】:主要是四根本重戒。他不犯戒,任运是怎么回事呢?就是说初果的圣人他走路的时候,假设前面有一只蚂蚁挡路了,他到的时候蚂蚁会弹出去,他是这样子的,不是说他故意哦。他根本就没有犯戒的因缘,他要踩到那个蚂蚁的时候,蚂蚁就弹出去了,他那个道共戒,他有无漏圣道的力量在支持。就算初果有隔阴之迷,好,他出生以后,他也可能出生在没有佛法住世的地方,但是他很自然地遇到杀盗淫妄的事情他就不想造做,他有一种防非止恶,他内心当中说不可以!他心中对这些杀盗淫妄的事情就会有排斥的力量,初果就有这种境界,他看到三宝他很自然就想要归依,因为不可破坏,他的信心是不可以破坏的。我们对佛法僧戒的信心是会破坏的,我们心情好的时候你每天拜五百拜、拜一千拜,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不学佛了,破坏信心了,他这个信心就是退转的。但是初果以后,在三宝的修学,他只有进步没有退步,四不坏信,是这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