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讲)

大家打开《附表第十一》——圆教宗之戒体。戒体是所有戒行的一个依止处,换句话说,我们这个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有很多很多的戒行,这个无量无边的戒行它有一个根本的依止处,它有一个中心思想,就是我们内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就是断恶、修善、度众生,心境接触就出现了三种的愿力。就是说我们虽然比丘戒有两百五十条戒,但是戒有一个会归处。就是你为什么持不杀生呢?你主要是要会归到断恶修善度众生,朝着这个目标去前进,而这个不杀生是你要断恶修善度众生一个前进下手的方便,你真正的目的是要达到这个目标,是要断恶修善度众生。这叫作戒体,它是无量无边的戒法的一个依止处。

前面我们讲到戒体的意义,这以下我们讲出它的功德。这功德我们分两部分,第一个是说明现生的功德,就是你受完戒以后,你当下的生命有什么功德;第二个是讲究竟的功德,你未来的生命会因为你持戒的因缘得到什么利益。首先我们看现生的功德:

三、功益

(一)现生的功德

《业疏》云:“由有本种熏心,故力有常,能牵后习,起功用故,于诸过境,能忆能持能防,随心动用,还熏本识,如是辗转,能静妄源。”

刚开始由有本种熏心,这个“本种”就是你最初的那个善种子,就是你当初在戒坛的时候,你缘境发心,面对十法界有情无情的境界,发下的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所成就的种子。这个时候这个种子就会起现行,这个时候又再熏习你的内心。而种子生起现行这种功能是怎么回事?故力有常,这个“常”就是二六时中相续不断的,乃至于睡觉,这个戒体都能够发挥功能。

我们说明一下,说这个戒体的种子为什么会在二六时中常起现行呢?

这个种子要起现行要有境界。唯识学上说“渊深七浪境为风”,说我们的种子有善种子、有恶种子,就像大海一样,大海的海水有污浊的水、有干净的水,但这个水要变成波浪,这波浪就是现行,它是怎么样呢?“境为风”,就是境界的风要吹,这个大海才能变成波浪,就是种子要生起现行要有境界的刺激。因为你当初在缘境的时候是面对十法界的有情无情,包括一切的境界,所以说你任何一个境界接触,你都是有情无情的境界,所以你一定会去刺激你的断恶修善度众生的业力起现行,因为你所面对的境界没有离开十法界有情无情的境界,所以说乃至于你在梦中,你的所缘境还是不离开十法界的有情无情。所以说他那种断恶修善度众生的功能就不断起现行,“故力有常”。

这种不断的串习,它有什么好处呢?能牵后习,起功用故,它能够牵引后来的种子,前前引生后后,生起一种强大的功用。什么功用呢?这当中讲出了三个功用:

一、于诸过境,能忆能持能防。

我们内心当中跟境界一接触,特别是跟染污的境界接触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当初的戒体会发挥出三个强大的功能。第一个、能忆。你忆念,诶不可以!我现在已经是在三宝的面前发愿,我要断恶修善度众生,我不能违背我的誓愿,这个时候你忆念你当初的愿力、当初的戒体,二六时中不忘。灵芝律师说什么叫能忆呢?就是“时中不忘”。第二个、能持,“持守不失”。这个时候就能够把持住你的身口二业,使令它不犯。第三、能防,“尘缘不入”。这种染污的境界就不能干扰你。它由能忆,从忆念戒体,然后持守不失,最后能够防止这个罪业的产生。

二、随心动用,还熏本识。

你一次一次的持戒,这个时候又加强你的戒体,你由戒体生起防非止恶的功能。由这个防非止恶功能的造作,又再加强你的戒体…

三、如是辗转,能静妄源。

把你心中烦恼的势力一次一次给消灭掉。

这个戒体,这个戒字,我们看这个戒律的意思,我们应该要赞叹佛陀的善巧。就是说我们凡夫的心情遇到烦恼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烦恼要你做,你就一定要做,烦恼要你做那件事,你就一定要做,我们对烦恼没有抗拒性。这怎么办呢?佛陀给我们一个善巧方便,他引导我们,好,你先不要考虑你做得到做不到,你很认真地思惟生死的过患、涅槃的功德,然后你很真诚地发愿,那么你一发愿以后,你心中产生一种力量,这个力量的推动它就能产生一个清净的行为,这清净的行为又加强你当初的力量,这个下一次又发动更强大的清净的行为,如是辗转,能静妄源。

就是佛陀知道我们内心当中要抗拒烦恼的困难,他在我们心中先栽培一个无漏的种子,先把这个种子种下去,然后这个种子就慢慢地扩散,慢慢地扩散…如是地辗转,能静妄源,他是这样的办法。所以我们如果没有受过戒的人,在抗拒烦恼就有困难,因为你没有戒体的帮助,受过戒的人占了便宜,因为受过戒的人曾经真诚地发愿,你有防非止恶的功能。

所以阿难尊者在《楞严经》上说,阿难尊者当初是个凡夫,遇到摩登伽女的时候,她用这个咒术把阿难尊者给迷惑了。但是他不毁犯他的戒行,他的戒体发动功能,这个时候他在过去冥冥当中曾经很认真地发愿断恶修善度众生的那个戒体现前:不可以!这个时候他才能够守住他最后的一关,他忆念“世尊大慈,宁不救护?”他其实他那个时候是戒体发挥出来在保护他。乃至于我们临命终的时候,第六意识开始模糊了,昏昧了,但是为什么他这个人他对烦恼还有对治力呢?就是戒体。因为它是第八识的善种子。

我们不要忽略了戒体,它不断地在保护我们,防非、止恶!

所以说你有受过戒和没有受过戒的人就不同,冥冥当中多了一层保护的力量。它怎么样呢?“于诸过境,能忆能持能防”,它有这种力量出现,你没有受戒你就没有这种力量,所以这个地方有差别。这个地方是讲现生的功德,其次我们讲

(二)究竟的功德:

《济缘》云:“揽无边圣法,蕴有待凡躯,五分基成,三身体俱,超凡鄙秽流,入圣众宝位者,其斯之谓乎。”

受戒以后,这是什么意思呢?揽无边之圣法就是领纳无量无边的圣法,十法界的妙善戒法,这个是讲戒体。从这个戒体发动了一种清净的戒行:蕴有待凡躯——你受戒就是在这个无量无边的污泥当中先栽培一个莲花的种子,这个时候你还要不断地慢慢地栽培它,“蕴”就是培育,使令这个戒体的力量慢慢地扩大,慢慢地加强,这有待你的凡夫的身心世界好好地去努力地持戒。所以这个戒体它是“揽无边之圣法”,但是你后来持戒的行为是“蕴有待凡躯”,不断地栽培。

总之,五分基成,三身体俱,超凡鄙之秽流,入圣众宝位者,其斯之谓乎。你受了戒以后,佛的无量无边的功德,五分法身,还有法身、报身、应化身三身这种三身的功德在你内心当中已经开始成就。“超凡鄙秽流,入圣众宝位者,其斯之谓乎。”

这意思就是说,当然你受了戒,你心中许下了誓愿:断恶修善度众生,但是你可什么都没做。什么都没做,但是你的生命有一点变化,就是说你未来成佛以后那个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就从你这个时候开始慢慢成就。假设你没有发下这个愿,没有这个种子,你连起步都不可能有起步,就是说起码你从现在开始已经跨出第一步了。在无量无边的功德当中,从你这个时候,“五分基成”,五分法身的基础、还有三身的体性已经具足,就从受戒的时候正式开始,正式地成就。

在律上讲一个公案:[莲花色比丘尼]

莲花色比丘尼她长得很美貌,所以叫莲花色。她嫁给大富长者,结果大富长者有了外遇,她很伤心,就离家出走了,就堕落到淫女,就是风尘女郎。做了淫女一段时间以后,她觉得淫欲是痛苦的,厌恶这个职业,她就发心出家了。出家没多久证得阿罗汉果,她是整个比丘尼里面第一个证得阿罗汉果。这个时候惊动了很多在家出家的居士,这个莲花色比丘尼是一个淫女出家,怎么能够证得阿罗汉果呢?就请教佛陀。

佛陀说,莲花色比丘尼在生命当中第一次跟三宝结缘是怎么回事呢?她是一个戏女,是一个演戏的女孩子。因缘很凑巧,她是演一个比丘尼,她第一次穿上了袈裟。为了把这个戏演好,她很认真地去揣测一个比丘尼的心态,然后穿袈裟,因为穿袈裟的因缘跟这个揣测出家众的心情,哦,第一次跟三宝结缘了。当然什么事情诸法因缘生,佛种从缘起。她后面的生命就慢慢慢慢地遇到有佛法的住世,就不断地栽培善根,一直到迦叶佛正式出家。但是善根是栽培了,烦恼还是粗重,在迦叶佛时代破戒,破戒以后就堕落到三恶道去了。但是有善根的人毕竟不同,她跟苦的境界接触的时候刺激她的善根,佛在世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时候,她就得到人身,这个时候善根成熟了,跟释迦牟尼佛出家,就证得阿罗汉果。

我过去读佛学院的时候,我们的院长海公长老讲一个观念,他说从一个究竟义来说,我们宁可受戒、破戒而堕落,而不要不受戒修善而生天。这句话我们乍听之下有一些疑惑,但是从究竟意义上来说,虽然这个人破戒了,由罪业的力量到三恶道去了,但是他曾经很认真地发愿,很认真地纳受戒体,他内心当中那个菩提心的善种子你还不能小看他,你没有受过戒的人你还没有资格来批评他的。那么这个人他从来就没有受过戒,他根本就没有栽培一个成佛的因种,他虽然一时地生天,但是他迟早会堕落,在流转当中遇到恶因缘的刺激他迟早堕落,他就很难有得度的因缘。

所以这个地方讲,“五分基成,三身体俱,超凡鄙之秽流,入圣众之宝位。”就是说,我们也可以讲出一个譬喻,说王子坠地尊超群臣,这个王子他生长在王家,虽然他还什么功德都没有做,对国家没有什么贡献,但是你不要忽略他是一个王种,以后继承王位的是他,而不是宰相。虽然宰相一生为公为众,但是你不是王种,你毕竟不能继承王位。只要这个王子不要中途死亡,不要中途退失道心,他迟早要继承王位的。

就是说我们今天发了菩提心,这个时候内心当中已经成就一个佛的因种,所以叫“五分基成,三身体俱,超凡鄙之秽流,入圣众宝位者,其斯之谓乎。”就是你受了戒以后,在你未来的生命当中你已经规划出一条成佛之道,你往这个大方向在前进,当然这当中你可能还是跌跌撞撞的,但是你大方向已经确认了,是这个意思。这个是讲到戒体的一个功德。

我们回到讲义。这样子我们就能够理解,持戒是菩提心,是出世的戒体,它是一个所有戒法的依止处。从这个自体发动出来,大小乘的律仪是菩提心随顺因缘所表现的作用。我们看第二段:

发出生死心,降伏爱见,是声闻戒体;发上求下化心,自调调他,是大乘戒体;发生佛体同平等普度心,是最上乘戒体。既发心已,专精护戒,微细无亏,即三乘正行也。

蕅益大师就把持戒的体跟用的一个内涵把它详细地说明出来。我们先看“体”。体有三种的自体:

第一个、发出生死心降伏爱见,是声闻戒体。如果你当初在发愿的时候你只是发出离心,你只是愿意断除一切恶,对无量无边的善法、对无量无边的众生没有好乐,那么这样子是声闻戒体,这个自体的力量是引生你阿罗汉二乘的果位。

第二个、发上求下化心,自调调他,是大乘戒体。这个大乘戒体又包括了修善,也包括了度众生,对于无量无边的善法、对无量无边众生的度化,他这个时候他都具足。

诸位以后受了比丘戒你会发觉,比丘戒对于一个比丘的贪治得很重,他对一个比丘的生活的资具——衣、钵、卧具——有种种的限制,但是这个比丘不学习佛法,在声闻戒它不管制的,但是菩萨戒不是。菩萨戒有人说法,你没有去听,那这个治得很重,因为修善是菩萨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你不但是断恶,你还得修善,所有的善当中智慧是最重要的。说有众生向你请法,你今天菩萨以轻慢心不为众生说法,这个也治得很重,嗔心不说法、嗔心不受悔。所以说大乘的戒体一定是上求下化、自调调他,他具足三聚净戒,他一方面能够上求,一方面下化。

第三个、发生佛体同平等普度心,是最上乘戒体。前面的大乘戒体它的心是有所得,这个最上乘戒体它是有般若波罗蜜的智慧。这个智慧是怎么生起的呢?他应该是先观照一念的心性。我们刚开始观心,会先观察到我们一念心的差别,从假入空,先看到假相,我们这一念心有时候起善、有时候起恶,有时候起恶、有时候起善,各式各样的差别。这个时候从假当中我们把这些善恶的因缘把它拨开来,就看到内在的本来面目——就是清净心:这个时候我们能够感觉到,无量无边的众生的苦恼的境界,还有诸佛万德庄严的境界,从本性上观察是没有差别的,这个时候你从无差别的体性当中生起了上求下化的心。

所以这个清净心是一个根本,你一定先悟入了清净心,在清净心的观察,佛也不可得、众生也不可得,但是你一动,从清净心里面一动,那就有相了,就有佛的境界、有众生的境界,这个时候就上求下化,但是你基本上那个上求下化是从一念的清净的无分别心所发动的。这样的戒体最圆满,最上乘的戒体,那是直接趋向于佛道,一佛乘。

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不管受五戒、八戒、比丘戒乃至于菩萨戒,就是说这个戒法本身产生的力量是不决定的,就看你的发心。

在经典上说,说过去有一个度一切如来出世,这个度一切如来领着弟子去托钵。这个时候大富长者有三个兄弟,三个兄弟就去外面玩,看到佛陀跟弟子们在托钵,起欢喜心。三个兄弟就把身上的宝珠拿出来,供养给佛陀。供养佛陀的时候三个兄弟许下了不同的誓愿,最小的弟弟说我希望我以后我布施的功德就像佛陀右边的那个一样,第二个弟弟认为说,我以后布施的因缘就像佛陀左边的这个人,这个大哥他就发愿,他志向广大,我希望像中间这个佛陀。这三个兄弟同样做一个布施,发下不同的愿力,那么在生命当中就产生了三个结果。后来这个大哥就是变成了释迦牟尼佛,他就做中间。那个过去发愿做左边的就变成了舍利弗尊者,发愿做右边的就是目犍连尊者。

所以古德说“法性量等虚空,众生发心自小。”就是说每一个法的功德,从一佛乘、从《法华经》开权显实,每个佛、每一个法都有力量引导你成佛,乃至于五戒,只要你发菩提心他就能够成佛,法性量等虚空,法的本质是量等虚空。那么为什么这个法在他的力量产生大、在你产生小——众生发心自小。你的发心不同,使令这个法它表现在你的身口意的力量就不一样。不过这个地方我们要简别一下,我们也不能执理废事。

在律上有人问灵芝律师说,说既然道宣律祖他以法华涅槃一佛乘的思想来判定戒体,圆教中的戒体是菩提心,所以中国佛教的传承,不管你受五戒、八戒、菩萨戒,都是发菩提心。那么这有什么差别呢?你受五戒也发菩提心,你受比丘戒也发菩提心,那这两个有没有差别?

灵芝律师说,这两个是体同缘别。从根本的自体来说呢,是相同的,都是成佛的正因,但是因缘不同。就是说你的因缘是持比丘戒,当然这个戒法的力量大,虽然本质是成佛,但是你成佛快;你受五戒那就慢,虽然你也是成佛的因,但是你栽培的力量薄弱。这个因缘有差别,增上的因缘有差别,就差在这个地方,但是你只要发了菩提心,你的本质都是趋向于佛道,这个体是无差别的,所以体同缘别,这个值得我们注意。

那么这个地方蕅益大师把这个戒体开出三重的不同,这当中的果位也就不同。

既发心已,专精护戒,微细无亏,即三乘正行也。

发了心以后,就开始去持戒,怎么持戒呢?“专精护戒,微细无亏”,这个是三乘的正行。三乘的正行当然是戒定慧,但是以戒作基础,所以它是正行。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讲持戒的态度:“专精护戒,微细无亏”,简单地说就是轻重等持。

这个轻重等持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它是一个心态的问题,心态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要轻重等持呢?我们一个人不持微细戒的人,他说我持根本重戒就好,这句话有问题,就是你这个戒有它摄心的功能,你不持微细戒你就容易放逸,你一放逸你根本戒就容易破,他这个地方有问题。

我们看过去的历史,珍珠港事件。二次大战的时候,日本准备去偷袭美国的珍珠港,我们知道美国这个国家兵强马壮,尤其太平洋舰队的装备都是非常好的装备,那么等于是在老虎的嘴巴上拔牙,日本虽然有这样的计划,不敢采取行动。后来派了几位将军去访问太平洋的舰队,去试试看。日本的军官到太平洋的舰队,他手上戴白手套,去摸美国的装备,摸那个炮管,一摸都是灰尘,看舰艇上那些士兵晒衣的地方一片凌乱,军官、士兵的衣服一片凌乱。日本人回去以后,没问题,一定可以打败他。果然发动的偷袭事件,一去,日本的飞机都是非常落伍的飞机,把整个美军引以自豪的太平洋舰队几乎全部摧毁,美国是非常震惊。

为什么日本能以这么少的军力把整个强大的美国这个太平洋舰队全部摧毁,就在这个地方——纪律散漫,关键在这个地方,打仗还不在这个装备。就是我们为什么持戒要微细无缺?就是你这个人你微细戒不持你就容易放逸,关键在这个地方。

过去有些学长跟我谈,他说我们佛学院课程为什么排这么紧密?早上拜佛,拜完佛就是过堂自修。其实这个问题还不在节省时间,因为你这个时间一松,这个关键点一个人容易放逸,这个问题就严重,为什么我们今天刚开始要依止一个僧团、依众靠众?它就是靠一种纪律、规则来运作,问题在这个地方,就是那个根本精神。还不在乎说,当然我们今天有一个课程不让人生空过,不浪费时间,但这个时间还是小事。问题是我们今天要刚开始没有依众靠众,我们人就容易放逸,没有一个生活纪律,人就容易放逸。一个人,你去看看一个人会破戒,不管他初学、他老参,他的第一个征兆就是他一定先放逸,他一定先放逸,然后接着就准备要破戒了。

整个持戒的精神——谨慎莫放逸,就是在这个地方,摄心为戒。虽然真正破戒是四根本,但是其它的遮戒有摄心的功能,它使令你谨慎莫放逸。所以这个地方“专精护戒,微细无亏”,它就是标出一个持戒的精神就是谨慎莫放逸。这个是讲持戒的一个作用,我们看

总 结:

持戒不发心,止得世间乐果;发心不持戒,难免三途苦轮。故须本末兼举,始终一致,方能保任解脱,名波罗蜜提木叉;不然有目无足,有足无目,何能速到清凉池哉?

如果我们持戒而不发心,这个“止得世间乐果”。所以有些人说我也不一定要去持戒,反正我修善就好,不一样。你持戒,你虽然有不杀生、有偷盗、不邪淫、不妄语的善行,但是你没有发心、没有戒体的摄持,这个行为不能成就解脱,止得世间乐果,没有菩提心的摄持。那么反过来呢,你发了菩提心,成就一个得度的因缘、成佛的因种,但是你不持戒,那你会因为破戒的业行先到三恶道去一趟,那也是很痛苦的。

所以怎么办呢?“故须本末兼举,始终一致。”这个本就是戒体、菩提心,这个末就是你专精护戒、谨慎莫放逸的态度。那么“始终一致”——从最初的受戒到成佛都应该保持这样的态度,本末兼举,才能够保任解脱。所谓的“波罗提木叉”,波罗提木叉就是别解脱。“不然有目无足,有足无目,何能速到清凉池哉?”

所以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讲持戒的两个方法:第一个方法就是戒体,就是你要真正地发菩提心,戒行就是轻重等持,一种谨慎莫放逸的精神,这两个态度。

丙三、结示

我们看最后一段的结示,先念一遍,大家请合掌:

受戒易,守戒难,莫将大事等闲看。

浮囊渡海须勤护,一念差迟全体残。

理胜欲,便安澜,把定从来生死关。

任他逆顺魔军箭,凛凛孤怀月影寒。

这个偈颂我们分两部分,前面两段是讲持戒的重要,后面两段讲持戒的方法。先看第一段:

受戒易,守戒难,莫将大事等闲看。

浮囊渡海须勤护,一念差迟全体残。

我们一时地发心去受戒,这个勇猛心易发,但是要你尽形寿地受戒、持戒,这个就是守戒难。那怎么办呢?“莫将大事等闲看”——我们应该去好好地去观察我们无量的生死的大事。怎么去观呢?我们应该怎么去观察这件事呢?蕅益大师讲出一个譬喻:“浮囊渡海须勤护,一念差迟全体残。”这个持戒就像这个在大海中一个飘浮的气囊,这个气囊只要破一小个洞,那么这气囊就沉到海底去了,表示说我们如果一念的放逸、一念的差迟,那么我们根本重戒就守不住了,就这个意思。

这个事情是这样,如果我们今天是一个圣人啊,内心有道共戒,那心中就没有烦恼的活动,这个持戒是很容易。凡夫为什么持戒困难呢?因为他有烦恼的干扰,虽然你发了愿,你要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但是你心中的贪欲的烦恼、嗔恚的烦恼不断地引诱你、干扰你,这怎么办呢?“莫将大事等闲看”,我们刚开始持戒,你一定要去看到无量生命,看到:破戒的过患、持戒的功德,你不能够因为你一时的安乐、一时的放逸,结果为你来生带来极大的痛苦。所以这个地方就是我们应该先对于持戒生起信心,我们一定要去思惟这个持戒的功德、破戒的过患,来调伏自己,刚开始是靠这个信心。那么进一步呢,我们就可以

理胜欲,便安澜,把定从来生死关。

任他逆顺魔军箭,凛凛孤怀月影寒。

前面我们是透过对业果的信心、对持戒的信心,那么慢慢地我们内心当中要生起一个止观的正念——“理胜欲,便安澜。”我们能够不断地思惟“何其自性本自清净”这件事情也是很重要的,我们从这句话就能够观察到那些引诱我们的这些烦恼都是不真实的,它不是我们过去所认为的那么坚固、那么强烈,它只是一个如梦如幻的习气,从清净心的角度,那个烦恼的自性是不可得,这个时候“理胜欲,便安澜,把定从来生死关。”换句话说,我们刚开始是透过对持戒的功德、对于破戒的过患这种胜解,勉强自己不敢犯戒,但是心中的烦恼的冲动还是很厉害;但是慢慢透过止观的观察,我们给烦恼调伏了,那是更深入地持戒。前面是信心,这个是智慧。

那么这个“理胜欲,便安澜”是什么境界呢?

“任他逆顺魔军箭,凛凛孤怀月影寒。”不管是顺境、逆境的箭的干扰,我们的内心状态呢“凛凛孤怀月影寒”,这个“月影”是蕅益大师引用《楞严经》的话。《楞严经》说我们的清净心、这个佛性,就像月亮一样放大光明,在黑暗当中放大光明。那么我们刚开始得不到月亮,我们先得到月影,就是我们去思惟真如的道理,心中产生一种对治的力量。就是“依言真如”,依止名言安立的真如,虽然它本身不是真如,但是它也有对治力。就是说水中的月亮不是月亮,但是它水中的月亮它好歹也有光明,它是随顺于月亮的光明。月影就是说,我们透过理性的观察产生一种光明、产生对治烦恼的力量,叫月影。

我们对于这种光明是什么态度呢?“凛凛孤怀月影寒。”“凛凛”就是严肃不可侵犯的样子,好好地守住我们这一念清净心,这个“寒”就是一丝不苟,凛凛孤怀月影寒。

我们前面也讲过,持戒的一个基本态度是谨慎莫放逸,不过刚开始这个谨慎莫放逸应该要先依止一个僧团,依众靠众比较好,透过一个僧团的纪律来帮助我们不放逸,刚开始这样子比较好。那么这个是讲到一个持戒的总结。

大家有没有问题?

【学员提问】:请问主任,圆教中的戒体,“法界尘沙二谛等法”中的那个真谛的法我们怎么去对它发三种心?

【师父答疑】:真谛是依止名言,我们心中所认为的真谛。我们过去也可能会对真谛有种种的毁谤,过去,那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去断恶修善度众生,它也是我们凡夫的所缘境。这个真谛的境界我们也可以假借名言安立出来,它也可以是我们的所缘。它这三个是不分开的,它什么境界都是三种心。就是你面对什么境界、你跟什么境界接触,你心中就是三种心现前。当然二乘人看到涅槃,他没有度众生的心,他就在涅槃安住;那么大乘的学者看到涅槃,他知道他要进入涅槃,他也要引导一些众生进入涅槃,他心中就会有这个作意,他希望他自己受用涅槃,他也希望一切有情都进入这个涅槃,他有这样的心情,他也希望在涅槃当中去创造广大的功德,不但只是寂静而已,不是素法身而已。他不管遇到什么境界,他心中就是三种作意,心境相应,戒体现前,于诸过境能忆能持能防,这个就是戒体。当然他实际的操作他必须要随顺佛的制教,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但是他根本精神是在这个地方。

【学员提问】:“三身体俱”的“俱”的意思?

【师父答疑】:“俱”就是具足,从这个地方开始具足,他的自体成就、具足。说这个王子坠地,他的种性成就,他未来是继承王位的种性成就,虽然他还没有表现出来,但是他从这个时候开始成就。

【学员提问】:那可不可以用《法华经》的思想,就是说因地已经成就,他是待缘清净?

【师父答疑】:对。我们读菩萨戒上说,“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你怎么解释?“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他受了佛戒,他可什么都还没做,他已经入了佛位,是入佛的因种,他已经成就这样的种性。所以受戒是一个什么态度呢?就是说从现在开始你观想你就是佛了。所以你现在就是开始向佛学习,学佛。为什么?佛陀的心情也是这样的心情,也是断恶修善度众生,是这个意思。

【学员提问】:如果我们心与境相处的时候,没有能忆能持能防的情况发生,是不是代表我们没有得到这个戒体?

【师父答疑】:应该说是有,戒体羸弱。如果你真正有发过心,你有这样的造作,就一定有这样的种子,当然这个戒体有时候它起现行,有时候强、有时候弱,不应该说没有戒体,应该是有戒体,只是它羸弱,我们有时候戒体的功能羸弱。

【学员提问】:如果这样讲的话,如果知道这个戒体羸弱的情况下,要怎样让它增强?

【师父答疑】:你就是要不断地去学习大乘佛法。所以持戒帮助止观,止观也帮助持戒,这两个是相辅相成的。所以说为什么在整个法门当中,根本法门是菩提心跟正知见。你菩提心跟正知见羸弱的时候,你所有的戒定慧都羸弱。因为树干羸弱了,这个枝叶花果就凋萎了。为什么大乘两种根本——菩提心、正知见,当你这两个你佛法不再熏习了,你对佛道的追求开始退失、没有力量的时候,你持戒也没有力量,因为你不知道为何持戒、为谁而在,你持戒干什么?没有目标了,是不是?所以为什么我们要先讲发心跟正见,因为这是所有修行的根本,你持戒的行为、你止观的力量、你的念佛的力量,是从这个根本发动出来的,你这个根本一枯萎,所有的枝叶花果都枯萎了,是这样子的。

【学员提问】:《占察业报经》讲说,可以占自己是否得戒体,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做?

【师父答疑】:得戒体,你应该问你自己,你应该问你自己有没有,在当初受戒的时候是不是有真正发心。不应该说是去占察,我认为不应该是这样。

【学员提问】:那如果现在发现当初受戒时没有这样的发心,那现在重新再发心,是不是代表你一定得到这个戒体?

【师父答疑】:可以。你有这样的造作,就有这样的结果,一切法因缘生。你有这样的缘境发心,你一定有这样的种子,你有这个因缘,就有这个果报,佛法是因缘生的。你根据这个方法去操作,你就有这样的结果,你不必问别人,是这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