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十四面:七、无想报。

「无想报」,是属于色界第四禅─无想天的果报。前面「无想定」跟「灭尽定」,一个是外道人士、一个是三果以上的圣人,都是以人的果报体而入此定的。而「无想报」不是人的果报,它是修得「天」的果报,我们看解释:

[七、无想报者:外道修无想定,既得成就,舍此身后,生在第四禅天,五百劫中,前六识心及彼心所长时不行,惟有第七识俱生我执与第八识仍在,揽彼第四禅中,微细色质为身,彼微细色,即是第八识所变相分。依此色心分位假立。]

这段文,我们分成「因」跟「果」来解释,先讲「因」─『外道修无想定,既得成就』,是说外道不知道空性的真理,只知道修习禅定;修什么定呢?修「无想定」,就是修习前面的无想定,使令第六意识不思善、也不思恶,内心保持无想;慢慢地这个无想的功德成就了,这是他的因地;也就是他还在人间的时候,已经成就了无想定。等他命终之后,生到第四禅天;第四禅天里面有九层天,其中有一天叫「无想天」,他的寿命是五百劫;在这五百劫当中,四百九十九劫保持一种无想的状态,完全没有任何的分别,没有六转识。

剩下的一劫呢?就是前半劫,他刚生到无想天,还有想、还能够回忆──喔,为什么能够生到无想天?原来我是生长在什么地方、什么因缘成就无想定、什么因缘死了、最后生到此天,前半劫「想」的心所还有活动;以及最后要死亡的后半劫,想心又开始活动,知道下辈子要投生到哪里;如果下辈子是要堕到三恶道去,他就会很苦恼。

所以无想天的果报,在五百劫的四百九十九劫当中─『前六识心及彼心所长时不行』,这时候他的生命体,第六识跟心所完全不活动,只有第七识微细的「俱生我执」,及第八识的明了性仍在。这是讲内心的状态,只有第七识跟第八识,前六识都不活动。

那他的色法呢?『揽彼第四禅中,微细色质为身』,因为他的心法非常的微细,所以色法也特别的精妙而且有光明,能现出光明。这种微细的色法,当然不是清净法身所变现,因为他的我执、法执并没有破坏。这种微细的色法是怎么有的呢?是第八识阿赖耶识,一种杂染的情识所变现的,『依此色心分位假立』叫无想报。

「无想报」,在四禅八定当中,它的果报是很特别的;在四禅八定中,不管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于空无边处、 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他们的第六意识都还在;虽然第六意识随着禅定的转深—当第六意识跟「定」心所(欲、胜解、念、定、慧─五别境中的定心所)相应时,如是定次第的转深,第六意识都还在,只是愈来愈微细、愈来愈寂静,唯有「无想天」的果报,第六意识不活动。换言之,四禅八定当中,只有「无想天」第六意识不活动,其它的四禅八定,第六意识跟定心所相应都还在,所以特别把它安立作「无想报」。当然这个「无想报」是因地修「无想定」所成就的果报。

这地方「作意、触、受、想、思」,对于「想」─『于境取像以为体性,施设种种名言,以为业用』,我们很容易对它错认消息。一个人出家之后,如果不依止善知识、也不研究佛法,就自己一个人修,内心一次又一次修习寂静法。然后观察为什么会有生命呢?就是因为有「想」,而且你又发觉到「想」的波动,就想让「想」停下来。停下来之后,内心寂静觉得很舒服。但是这会导致一个问题:就是经常修「无想」,修久了以后,人会很愚钝,很难领悟真理,讲道理也听不懂,跟你说这是善业、这是恶业,完全不懂如何去分别。

那么「佛者觉也」,修学佛法是为了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不是要把「想」灭掉。我们看经典,佛陀呵责「想」─「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那是因为你在五欲当中,施设种种名言,所以佛陀才呵责你──「于境取像」的这个「想」。但是佛陀也赞叹在三宝境界活动的「想」,好比佛陀在《观经》里,赞叹这个「想」:「诸佛正徧知海,从心想生。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假设我们不研究经典,认为佛陀一下子呵责这个「想」,一下子又赞叹这个「想」,怎么来取舍呢?

其实,五徧行﹙作意、触、受、想、思﹚当中,佛陀呵责你在五欲境界─「于境取像以为体性,施设种种名言」,这样的「想」是呵责的。但是你观想阿弥陀佛依正庄严、观想「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佛法甚深法义,佛陀是赞叹的,因为光明智慧,也是从「想」生起。「诸佛正徧知海」,诸佛的智慧是正、徧、知;「正」是一切法的根本,就是一切法「如」;「徧」是普遍观察诸法的差别相。总之,佛陀的根本智、后得智,也是依止「想」生起的。假设我们不修学佛法,自己打坐,内心寂静住就好。是的,心寂静了,但是很难把问题给彻底解决,因为根本没看清楚问题的根源。你不学佛法你不知道,生命的问题在于「无明」,不是在这个「想」。

关于「徧计执」还有「真如」,后面会讲到。你内心对于外境的自性、执着不破坏掉,想保持寂静住,无法保持太久,「如石压草」,你压不了这个「想」,这样的寂静状态很容易失掉。虽然你的妄想没有了,但是你的菩提心、六波罗蜜、无量无边的功德也没了,问题在这里。所以对于「想」,佛陀的意思是要「转识成智」,应该把五欲中的想,转念念佛、念法、念僧;不是把它消灭,而是换一个所缘境。佛法讲「不二法门」,这句话讲的妙──「不二」,是谁造五逆十恶呢?是「想」;成就诸佛万德庄严也是「想」,就是一念之间的迷、悟而已,所以这地方我们要注意。我们从这个无想定、无想报,可以看出来,外道确实是错认消息。

[八、名身者:名诠诸法自性,如眼耳等种种名字。]

以下「名身」、「句身」跟「文身」,都是语言文字的一种表达。什么叫「身」呢?就是「聚集」的意思,把同一类的聚集起来叫「身」。『名诠诸法自性,如眼耳等种种名字』,「名」就是各式各样的名词或名称;人跟人之间要互相沟通,你讲什么话、我听得懂,我讲什么话、你也听得懂,就必须安立各种名字──这是眼睛、这是耳朵、这是胡子、这是杯子…这叫作「名」。

[九、句身者:句诠诸法差别,如眼无常,耳无常等种种道理。]

所谓「句」,能诠释诸法之差别。前面的「名」,只是诠释诸法各别的体性,不能够将诸法做一个比较。简单说:「句」是把「名」多加上几个字,就构成一个完整的义理,完整的义理就叫作「句」。换言之,「句身」必须要具完整的道理。什么是完整的道理呢?举一个譬喻:「眼睛是无常的」,喔,这是一个道理。如果你只是讲「眼睛」,那这个道理不完整,因为「眼睛」只是一个名词。我们说「眼睛是无常的」,表示眼睛是会败坏的,现在存在不是永远存在,总有一天眼睛会败坏,这就是眼睛无常;耳朵也是这样,那耳朵也是无常,还有一切法也是无常。总之,能够完整表达义理的,叫作「句」。

[十、文身者:文即是字,为名句之所依。此三皆依色声法尘分位假立。若语言中所有名句及字,即依声立。若书册中所有名句及字,即依色立。若心想中所有名句文字,即依法立。此方眼耳意三种根识独利故,偏约三尘立名句文。若他方余根识利,则香饭天衣等,并可依之假立名句文三。是故六尘皆为教经,亦复皆为行经,皆为理经也。]

所谓「文」也就是「字」,这是一个单字。前面的「名」与「句」,都需要依文字建立起来;好比眼睛、耳朵、眼睛是无常、耳朵是无常…这些「名」跟「句」,都是许多「字」累积而成的,所以这个「字」是「名」跟「句」的基础。

但是不论是「名」、「句」、或是「文」,三者都是依止色尘、声尘跟法尘安立起来的。怎么说呢?举一个例子﹕『若语言中所有名句及字,即依声立』,好比人跟人之间的沟通,要靠声音来表达。像我们中国佛教真是了不起,中国佛教的梵呗─炉香赞,这种音调的声音,能够激发出你出世的道心;当然,如果是世间靡靡之音,唱了以后也会让你生起很多烦恼。所以声音能够表达很多的义理,对我们的影响也是很大,起善念?或起恶念?是有影响的。

『若书册中所有名句及字,即依色立』,又好比我们用眼睛去看书,才知道「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而这名、句、文字是眼睛所缘的境界;所以书册里面的名、句跟字,是依「色尘」表达出来的。

『若心想中所有名句文字,即依法立』,前面依止「声音」跟「色法」都是属于外境;这里「法尘」是属于观想。好比我们诵《佛说阿弥陀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七宝池八功德水,正报庄严─阿弥陀佛与诸菩萨、阿罗汉聚在一起…总之,极乐世界有依报庄严、正报庄严、各式各样的庄严。而这些庄严,我们是依止文字,随文入观,然后在心中出现,这就是依「法尘」而安立的。

所以有三种情况,能够使令我们从中获得道理,第一个声音、第二个色法、第三个法尘。

再看蕅祖解释:『此方眼耳意三种根识独利故,偏约三尘立名句文。若他方余根识利,则香饭天衣等,并可依之假立名句文三。』「此方」,是指我们娑婆世界,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当中,「眼根、耳根、意根」这三根特别利,对于外境的明了、分别功能特别强,所以才依此三尘安立名、句、文。

但是,他方世界就不一定了,你看《维摩结经佛国品》,佛陀讲到他方国土,有各式各样不同的众生,比如香积佛国,弟子随佛出家,打坐时,内心有障碍,他到佛前,向佛陀顶礼、礼拜、请佛陀开示,佛陀不说法,就给他一碗饭吃,他吃了以后,障碍就消除了;或是在天衣佛国里,弟子心中有苦恼、心不安,请佛陀为他安心,佛陀也不说法,就给他一件衣服,衣服穿上去,他心就安了。所以在各式各样国土里,佛陀可以把他的真理─圣道法门,放在饭里、衣服里,使令我们前五识跟饭菜、衣服接触时,这个「道」就契入到我们的内心去。但是,我们娑婆世界不可以,娑婆世界吃饭、穿衣很难觉悟道理,大多要靠声音,因为娑婆世界众生耳根特别利,所以佛陀才把他的圣道放在音声里,佛陀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我们透过这个声音,可以把佛陀放在音声里的圣道,吸收到我们内心里面,变成我们心中的道。其他国土方式是各式各样,如前面所说有香饭的,有天衣的。

当然,极乐世界的庄严更是不得了,它是「五尘说法」─胜妙五尘。蕅益大师《弥陀要解》上说,一般的国土五尘说法很困难,大都是一尘,好比吃饭是靠舌头在吸收圣道;衣服是身尘,当身体跟衣服一接触──自然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但是阿弥陀佛创造极乐世界是五尘说法,你到极乐世界去欣赏风景、看看宫殿──啊呀,非常殊胜庄严!戒定慧就增长了;还有你在极乐世界喝一口水,你的戒定慧也增长了。就是你的前五识跟外境一接触,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是这样的境界啊!

佛经讲﹕「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的确如此,因为阿弥陀佛因地参考各式各样的每一位佛陀度化众生的差别,才创造这个五尘说法;你耳朵好,就有很多的声音让你听──「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你不喜欢用耳朵听,对音乐没有兴趣,欢喜欣赏画,习惯用眼睛来欣赏,那也可以啊,看看极乐世界的风景,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有些人对于欣赏风景没兴趣、听音乐也没有兴趣,吃东西有兴趣,可以,你一吃极乐世界的饭菜,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所以极乐世界能够三根普被,主要的特色就是──五尘都有圣道。所以这地方讲『若他方余根识利,则香饭天衣等,并可依之假立名句文三』,五尘都能够表达义理。

『是故六尘皆为教经,亦复皆为行经,皆为理经也。』所谓「经」,有「教、行、理」─「言教、行法、真理」都含摄在六尘当中,透过六尘而显示道理。举一个例子:隋唐时代,有一位法师,不是中国法师是印度法师。这位法师的鼻子特别厉害,光闻味道,就能够知道很多事情真相。他不懂中国文字,但是你拿一本《春秋》给他闻,他闻一闻,啊呀,这本书里有浓厚的血腥之味;另外再拿《易经》给他闻,嗯,这本书里有玄妙的道理。所以说六尘都能够含摄教经、行经、理经。不过,就着我们娑婆世界众生来说,主要是眼、耳、意─用眼睛去看经典、耳朵听闻佛法、第六意识加以分别;我们修学圣道所依止的根,多数是依「眼、耳、意」三种根识,这是约娑婆世界众生说的。

[十一、生者:依于色心仗缘显现假立。]

所谓「生」,当色心诸法出现时,就叫做「生」,《成唯识论》云:『本无今有,有位名生。』「生」是怎么有的呢?「仗缘」,不是自然而有,是仗着种种因缘和合,显现出来的。好比我们在人道,得人的果报体,当一个富贵的人,下辈子堕到畜生道当狗,是一种卑劣的畜生果报体。同一个生命体,今生是人的色心,下辈子是狗的色心,这是什么因缘呢?是「业力」的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而这个「行」,就是「业力」;所以才说色心的出现,是仗缘,仗着你的善业跟恶业的因缘,而生起的。

[十二、住者:依于色心暂时相似相续假立。]

色心诸法出现之后,也不是马上就消失;当业力还在,就有暂时、前后的「相似」;当然,实际上每一剎那,都会有变化,但是变化不大,有一种「住」的现象,或者是住世八十年、或者是住世七十年,就是暂时有相似相续的情况,安立作「住」。

[十三、老者:亦名为异。依于色心迁变不停,渐就衰异假立。]

所谓「老」,就是「变异」,当色法渐渐趋向衰老、内心精神也衰退了,就叫作「老」。简单说:当我们的色心念念不住,起了迁变流动,慢慢地衰老变异,安立作「老」。

[十四、无常者:亦名为灭,依于色心暂有还无假立。]

「无常」是「灭」的意思,当人的果报体、或者是畜生的果报体、天的果报体,在消失的那一剎那,安立作「无常」。也就是色心『暂有还无』,暂时存在,当势力消失、因缘散尽时,就结束了。

关于「无常」,我昨天去跟一位亡者助念,看到亡者躺在板子上,全身用一块布包起来,把头、脚都包起来。这个人曾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能够活动、能够吃饭、睡觉,跟我们完全一样,但是现在却躺在那个地方,这就是无常。我心想:总有一天我也会躺在这个地方,当有一天无常到来时──「一旦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但是,又有谁能够体验到无常呢?

总认为生命今天相续、明天相续、后天也应该相续,永远会相续下去。既然生命是相续的,就应该要创造更多财富、眷属、以及我所爱的,事实上当无常一来,这些都没有用的。当我们躺在板子上,对我们真正有帮助的是什么?就是你善业的力量─认真修行、积功累德。所以趁现在一口气还没断,应该要多积善业──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死亡时,布施的善业、持戒的善业、忍辱的善业、精进、禅定的善业,以及在佛法闻思的智慧善业,唯有这六波罗蜜的善业,才带得走,其他没有一样你带得走。

有时候我们去帮人家助念,才会想到:原来有一天我也会死亡。这会带给我们什么警惕呢?喔,在生命当中,哪些东西才是真正带得走的,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你所积集的善业,这件事情可以带走。所以「无常观」很重要,能够提醒我们:生命是暂时的,累积那么多财富、眷属,对来生一点帮助都没有,应该多累积自己的善业才对。

[十五、流转者:依于色心因果前后相续假立。]

所谓「流」就是「相续」,「转」是「生起」──相续的生起。意思是说:依止色心因果前后的相续而假立为「流转」。

我们的色法跟心法,能够造业,也能够出现果报,若因、若果都是不断灭,前后相续;如是因果生灭、相续不断,安立作「流转」。总之,生命依赖业力而得以相续流转,那么生命的相续,由于业力的相续;业力的相续,由于心识的相续─以识为体,而在生死中流转。

[十六、定异者:依于善恶因果种子现行各各不同假立。]

所谓「定」就是「决定」,「定异」决定有差异。『依于善恶因果种子现行各各不同假立。』是指我们依于善恶的因,感得可乐、不可乐的果报。种子是「约因」上说,现行是「约果」上说;不论因跟果,有善有恶,这当中虽然各各不同,但绝对不会混淆──造善业的因,一定成就可乐果报;造恶业的因,一定成就不可乐果报,善恶因果绝对不会有错失、混滥的。

就像我们过去没有学佛,都在放纵自己的烦恼,杀盗淫妄什么事都可能去做,你说:我在造恶业的时候,身体健康、心情也愉快、钱也多,现在修行吃素,反而身体不好、又怎样不好…你可能会想说:啊呀,造了善业,为什么没有出现可乐果报呢?

这地方我们要清楚,印光大师说:「报通三世,转变由心。」有情生命的阿赖耶识,它不是马上得果报,而是「异时而熟」,你现在造善业,是先保存下来,因为你现在这个生命果报体,是过去生所创造的,所以有一段相续的时间。那么你所造的善业,跟你过去阿赖耶识恶种子一接触,会把你三恶道的业力给破坏掉,先把这个病毒逼出来,这叫「重报轻受」。

如果我们没研究《唯识学》─阿赖耶识种子的变化,就会怀疑佛法说「因果丝毫不爽」,我明明造了很多善业,苦恼的果报却都没有消失掉?其实你的善业都还在,只是先把过去的恶业逼出来,就是过去你所造的恶业、那些病毒先逼出来,所以我们对佛法的信心,要建立在「三世因果」,不是讲一世,佛法不是只讲今生──你今生造善业,今生一定要看到可乐果报,这怎么可能呢?生命也要考虑过去、现在和未来。要相信「定异」,善业不可能出现不可乐果报,造了善业却出现不可乐果报,不可乐果报是你过去造的恶业,现在被这些善业逼出来,这是好现象,重报轻受。

[十七、相应者:依于心及心所和合俱起假立。]

所谓「相应」,是说「心王」跟「心所」和合了。好比你这一念心跟信心相应,或者是跟贪烦恼相应,或者是跟无贪、无瞋、无痴相应,两个法在一起生起了。

[十八、势速者:依于色心诸法迁流不暂停住假立。]

所谓「势速」是说诸法迁流、剎那流动,永远不停住;这样的流动状态,安立作「势速」。其实这就是一种「行苦」─身心的流动,不是我们能够作主的,你修禅定不能够让色心完全停下来,顶多把粗的前六识停下来,第七、第八的行相不能停下来;只有修「无我观」,不要执着它的存在,才能够真实停下来,是这个意思。

[十九、次第者:依于诸法,前后引生,庠序不乱假立。]

所谓「次第」,简单讲就是「顺序」。一切法的生起,『前后引生』─前前引生后后。比如我们讲「杂染法」是怎么引生的呢?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乃至于老病死。我们的生命体,因为最初一念的无明─我执、法执,爱着这个「我」─我爱、我痴、我见、我慢;由于爱着这个「我」、想要保护这个「我」,就开始造业了。如果不是为了保护这个「我」,怎么会去造业呢?为谁造业呢?不可能为虚空造业吧?一定是认为有一个独立、自主的自体,然后想要保护这个自体,所以才开始造业。

当然,也可能是造善业、或是造恶业,总是造了业力。之后,由这个有漏业力去熏习「阿赖耶识」,就有了种子;等到因缘成熟,就去得果报了。总之,名色乃至于老病死就是这样,有一个次第──「无明」生起「行」,「行」引生「识」,「识」引生「名色」,乃至于「爱、取、有」;「有」就是业力得到滋润了,由于爱取烦恼滋润业力,就得果报;「有」缘「生」,「生」就有「老、病、死」;所以一有「生」,就有「老、病」,一定就会「死亡」,有它的流转次第。

当然,清净法的生起也有次第,什么次第呢?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于生灭则老病死灭。所以你用「我空观、法空观」把根本无明─我执、法执给破坏掉了,第一个关键─无明破坏,后面的次第就通通破坏了,行也破坏了、识也不再受生了,也就没有老病死了。总之,染、净法的生起,各有次第,是不能够混乱的。

[二十、时者:依于色心剎那展转假立,故有日月年运,长短差别。]

「时」是指「时间」。这个时间相,是我们色心剎那、剎那变动而有的。我们现在的观念是靠太阳运转──太阳出来了、太阳下山了,就安立为一天。但是《唯识学》安立这个时间,比较微细,不是依止太阳,而是依止色心剎那变化而安立的。好比说:四天王一昼夜是人间五十年;四天王天的天人,他过一天,人道已经过了五十年,他过两天,我们的寿命就尽了。这个意思是,天人色心的变化,比我们人间缓慢、比较寂静。所以佛陀讲经,经上说:「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这里讲「一时」,就是因为时间的长短,各各法界不同,每一法界的众生,色心变动的相不同,所以只好安立「一时」。

[二十一、方者:依于形质前后左右假立,故有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差别。]

前面的「时」是指「时间」,这里的「方」是指「空间」。『依于形质前后左右假立,故有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差别。』好比你在我的前面、我在你的后面,他在你的左边、你又在他的右边,依着一个形质,然后才安立前后左右的位置。

关于「空间」,人道是三度空间─X轴、Y轴、Z轴,而佛菩萨的空间,就不只是三度空间了。怎么知道呢?我们看《维摩诘经》上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皆谓世尊同其语,斯则神力不共法。」佛陀说法的时候,所现出的相貌跟声相,那是不可思议!怎么说呢?如果是狗,听到的是狗的声音,牠看到的不是人,是看到佛陀现出一个狗王;如果是一条大蟒蛇,是看到佛陀现出大蛇王在说法;「皆谓世尊同其语」,大家都觉得佛陀是针对我在说法、是跟我同一类的众生;「斯则神力不共法」,这是佛陀的十八不共法。所以,佛陀的空间是多度空间,能够很善巧的、自在的,进入到每一众生不同的空间。

佛陀的自在力─「一为无量」,佛陀法门一现前,能够普遍进入到无量无边众生的空间,让每一个众生都觉得和自己是同一空间同一类的众生,所以佛陀的自在力实在是不可思议。我们凡夫当然没有办法,狗看到人,觉得我们很奇怪,牠看我们是人,我们看牠是狗。而佛陀能够进入到各种不同空间、现出各种形貌以及音声。

[二十二、数者,依于诸法多少相仍相待假立,故有一十百千乃至阿僧祇之差别。]

「数」─「数量」是依止诸法的多或者是少,『相仍相待』─「相仍」就是前后的继承累积,一加一等于二,二再加一等于三,一直加上去,前后相加叫「相仍」。「相待」,就是互相对待,甲比乙大,但是乙跟丙比起来,又比丙大;比如你考九十分,但是你跟考九十五分的人比,就比较差了;相对于一个八十五分的人,你就比较高了,所以这种高低也是没有绝对的,看你跟谁比,你要往上比的话,你是最差;往下比,全世界你最好,都是相对待而假立出来的结果。故有一十百千乃至阿僧祇之差别,阿僧祇翻作无量,是很大的数目。

[二十三、和合者:依于诸法不相乖违假立。]

[二十四、不和合者:依于诸法互相乖违假立。]

第二十三「和合」、二十四「不和合」,实际上这两个名词是一样的。『依于诸法不相乖违』,诸法不互相障碍,即安立作「和合」,如果「诸法互相乖违」那就是「不和合」。

「和合」是讲什么事呢?我们修净土法门,临终那一剎那最重要;这时候一切诸根悉皆败坏、一切眷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一切眷属不复相随;我们在人世间所努力积集的一切财富、眷属,乃至于色身完全都被破坏了。唯有平常在佛堂当中,所栽培的「信、愿、持名」三种资粮,就在这个时候现前,于是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阿弥陀佛才把我们接走。所以净土法门的特色,你的「信、愿、持名」,这三种资粮是「能感」,阿弥陀佛的大悲心是「能应」。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和合」跟「不和合」。假设你造的恶业太多,而恶业跟这三种资粮并不和合,会破坏你的「信愿持名」。

所以一个人恶业造多,临命终的时候,信心提不起来、愿力提不起来、佛号也提不起来,就是因为恶业跟「信愿行」不和合,会互相障碍。反过来说,如果了布施、持戒,又修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那这些善业跟三资粮就能够和合。虽然你「信愿持名」稍微差一点,但是你善业强,能够推动你和合;一个善业强的人,临终比较能够保持正念,善业力能够保护你的正念,能够当作你念佛的一个助行。

当然,正念要靠平常修持、串习,但是善业多,能够帮助你和正念的和合。虽然净土法门是带业往生,但是要让临终能够保持正念,这跟你造善业、造恶业,还是有关系的,牵涉到「和合」跟「不和合」的问题。所以说,除了信愿持名也要积功累德,积功累德也应该信愿持名,都有需要。

以上就是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这二十四个法,虽然不跟「心、心所」相应、不跟「色法」相应,也不跟「无为法」相应,但是能够表显我们色心的某种特殊状态,因此而安立这二十四个专有名词。

好,大家有没有问题?欸!请说:

问:什么是「心理现象跟物质现象的和合」?

答:这是在解释各式各样的心理状态跟物质状态。既然心理状态是存在的,物质状态也存在,但是存在的本身有很多差别,有些人入了无想定、有些人入了灭尽定、有些人是属于散乱、有些人出生、有些人死了,有各式各样的差别。这些差别,都必须要安立一个名字,大家才能够沟通。你讲的我了解,我讲的你也了解,这就是「不相应行」。它是依于色心的分位差别而假立的,但是也不离开「识」,万法唯识,表面上是在解释色心,其实还是以「心」为主。

我们前面说过:「色」随「心」转,都不离开内心的状态,主要还是内心;我们稍微注意一下,不管是时间、空间,还是指我们内心的状态。譬如以时间来说,佛陀讲法华经六十小劫,大家感觉只是一剎那而己,当内心跟法相应时,时间不决定、空间也不决定;一个人入了禅定以后,那是定果色,不是业果色,是定自在所生色;在禅定当中的时间不一样,空间感也不一样,所以主要还是依内心安立的。

问:请再解释「文、名、句」?

答:「文」就是「字」;「名」是指名词或是名称,可能是二个字、三个字;「句」就更多字了,也就是句子。我们看定义:『文即是字』就是指单字,它是名句所依止,所以若「名」、若「句」都是以「文」作基础建立起来的。就是把很多的「文」累积起来,就叫作「名」、就叫作「句」。当然「名」也可能是单一的字,「名」跟「文」可能会重复,但是也可能会多字,像扶尺就两个字。

总而言之:「文」它是单字,「名」能够诠释诸法的自性,诠释诸法的差别叫「句」,而名、句都是依止文字而安立的。

问:佛陀演说的自在力?

答:《维摩结经》上,宝积长者子赞叹佛的功德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皆谓世尊同其语,斯则神力不共法。」其实佛陀是北印度迦毘罗卫国人,可能有北印度的口音,但是他所说出来的法音,流入到每一众生的心里,「众生随类各得解」,都刚好是众生相应的法。「皆谓世尊同其语」,每一个众生都认为,佛陀是专为我说法的,这个就是佛陀的自在力。

「斯则神力不共法」,佛陀有些功德共于二乘、菩萨,但是这个功德是一切菩萨、阿罗汉所没有的。阿罗汉能够一切法不受,但是并不能把一切法,变化成让每个人都受益,没办法!阿罗汉也不能够把功德放在佛号里──你忆持我的名号,就能够总持我所有的功德;不可以,他没有这种自在力。

阿弥陀佛就可以!阿弥陀佛可以把祂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波罗蜜、无量陀罗尼功德,全都放在这句佛号上;就是你听见「阿弥陀佛」这四个字,你就能够「即凡夫心,投佛觉海」。阿罗汉可不可以?不可以。一切菩萨可不可以?也不可以。这是佛不共的力量。

佛陀那不可思议的自在力,能够「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变大,大中变小,于一毫端,现宝王剎,坐微尘里,转大法轮。」可以把无量无边的功德,摄持在很单一的小法上,也可以把单一的法,现出无量无边的功德来。

所谓「小中变大,大中变小」,可以把极乐世界,无量无边的依正庄严,会归到一句佛号;也能够把一句佛号,开出无量无边的功德。这种自在力就是诸佛不共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