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讲
【密云弥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一时等澍。其泽普洽。卉木丛林及诸药草。小根小茎小枝小叶。中根中茎中枝中叶。大根大茎大枝大叶。诸树大小随上中下。各有所受。一云所雨。称其种性而得生长。华果敷实。】
“密云弥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一时等澍,其泽普洽”。密云弥布指着我们的身口意。密云是形容词,比喻,就是我们身口意的三业,就是三密。身口意的密义是什么?慈悲,诸佛的义密;形色,诸佛的身密;雷声,诸佛的口密。诸佛身口意的三业遍于一切众生,遍一切处,遍一切时,遍一切众生,密云弥布,那就是密义。佛的应化身熏习众生,这个熏习就含佛的说法,以法滋润众生,普洽众生。佛的法身是遍一切处的,佛的应化身也遍一切处的,叫弥布。每一个佛土一般的说三千大千世界,佛的身口意加被一切众生,就等于一时下雨普遍等注。注,不是下小雨,倾盆大雨,那叫注,就是下大雨的意思。这时候所有的“卉木丛林及诸药草,小根小茎小枝小叶,中根中茎中枝中叶,大根大茎大枝大叶”,普遍加被。一雨覆遍,加被一切。佛的身口意加持一切众生,随时都如是。若是以合法的话,信就是根,信为根本,信是根。戒就是境,枝叶就是定和慧,定慧是枝叶。次第相资,资是资持众生、资住众生、滋润众生。人天法之中建立信,别作恶,尽做善事,这是如人天乘。那你就别破戒,别犯斋,就是信戒。中茎的是二乘人。小根小茎的是人天乘。中根中茎的是二乘人。大根大茎的是菩萨。同是一个信,信的大小不同,信什么?但是我们一切众生对于法上头,因为我们的业,过去的惑,现生的业,在造业,诸佛菩萨普遍的利益众生没有分别的,但是众生接受的程度就不一样了。
在我们学法的时候,法的含义大多数德育、智育,应该有三育,那一育是什么?体育。在我们社会上也讲三育,但是体育是很重要,要有个健康身体,才能有健康的事业。像那树木根茎叶绿,得有人工培养它,你得修剪它长得才好。如果不假修剪,让它自己发展,那就像大茂密森林一样的,长得不大好。我们在信仰三乘教义当中,要得佛的德育智育,就是智慧,很多经论讲的是智慧,但是智慧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建立根上,建立叶上。信为根本。没有信,戒定慧不能生起,不能修。有信才能支柱你把这个信成长,或者是发展戒、发展慧、发展德育。因为在我们僧伽教育当中,为什么我们身体多分不健康?说吃素的关系。一般人都说你们和尚都吃素,所以身体不健康。我说不是这个意思,我们和尚缺乏体育。为什么不加个体育呢?我们不行,犯戒了。我们也去做运动,那是犯什么戒?掉举。有没有适合把它研究一下,怎么样发展体育?智育、德育、体育,身心健康。没有健康的身体,怎么能做健康的事业?我最近我就想到我,我这一天现在都在老病相连,诸根都不顺利,缺乏体育。过去就没有体育。这个体育怎么做呢?我现在正在想调和我自己的身心,怎么样调和。我在藏地,喇嘛师父教给我念经时候不要这样古古板板坐,要这样子,这样念。你看喇嘛念经,他一边打,“嗡嗡嗡”就这样念。这也是密,身密,他就做运动了。但是有一样,运动不调和,光是上身还能运动,两条腿呢?现在我想围普寿寺转一圈,我两条腿不听使唤,非常勉强。
所以佛的智育是三根普被的,不论你树木的大小,上中下,大树小树,小草中草大草。佛有很多教育我们的方法,但是我们所承受的少,我们没把佛的意思体会得到。说这么一举手,掉举了。这犯掉举吗?这并不是犯什么掉举,运动一下。佛的教育是三根普被的,不论你是小草中草大草、大树小树,诸树的大小随它上中下,这是随众生的根。小根的树,你灌溉的方式不同。倾盆大雨,把小树的土都浇了,那小树就死了,它承受不了的。什么意思呢?你给他说大乘法,说你就是佛了。这一下他什么事都干了,我就是佛,没关系。麻烦了,那不下地狱吗?所以这个含的密义,就密在这个地方。为什么说它是密?明明是显。所以佛说法如何施权,如何显实,如何分小乘中乘大乘,有一定道理的。因此大乘根机人随便你跟他说什么都没关系,他不但容得下,他能消受得了。小根的人你跟他怎么样说都很麻烦,为什么?他不进入,他不吸收。法雨普润,他就是成长不了。他不接受,怎么成长?因必感果,树木、草都要结籽,结籽就是它果,花一定有果,这个果实就是增长的意思。我们读经、拜忏、礼佛、持戒,这都是因,让你成长的果实。在你修因的时候,一定要观想到果。在你修因的时候,随时的,也不能连阴雨,水太大了,冲跑了,那完蛋了,造了业了;太小了,滋润不够;必须得恰如其分。这就是佛的密义。佛是很恰如其分的,但是中间咱们有一个业,业就是惑。
【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
佛是普遍滋润的,都是大地所生。我们形容佛法是心地所生。雨滋润你的心,一切佛说的法使你领受。就如草木各有各别,草木各别。这大家能懂。名贵的一棵树,价很高。森林里面随便捞一棵数来,价值很低。草也不同,譬如说吉祥草,有些很多的草,很名贵的草。因为大地的体就不同,我们众生心的体是不一样的,所以佛的法接受上不一样。同是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而解的,不是普遍成熟的,像草木都有差别的。众生的善根有差别,如果是闻到华严经,他能够发起大心,像善财童子一参一参的,他就能成就了。没有这个根器的人,闻到还是闻到了,听完了,真正几分功德呀?他没照着去做,只是闻的功德,没有行的功德。咱们讲完华严经,大家体会到吧?善财童子一天没停,一时没停,一念也没停,他发的菩提心,行的普贤行,一参一参一参;参就是他的做,就是他的修行,闻就证,证就得到了。这是验证,密就密在这个地方。为什么不平等?根不平等。闻小法,证大果。本来是生灭法,他就理解到是不生灭,生灭即不生灭。说空,真空,真空不空。
我这几天想,在研究授记品,佛授记了。佛早就授记了,还等到法华经授记品?一讲大乘教义必须讲心地,万法不离心,人人都具足佛性,人人都成佛,不是早就授记了?说你到某个世界,将来未来多少亿万劫,你成佛了,佛号叫什么名字。这名字是假的,释迦牟尼佛是假名,阿弥陀佛也是假名。这个道理懂了吗?懂得这个意思了,你还得懂得一个意思。还得懂得什么意思?字经三传,乌焉成马。一个字给你传三遍,变了。怎么变的呢?本来写的是乌鸦的乌,变成之呼焉哉的焉。焉又变了什么呢?飞禽变走兽,变成马了。看样子差不多,乌焉成马,乌鸦变成马了,就是飞禽变走兽。懂得这个含义了,你再来领会法。佛说的一句话,大乘人认为说的是了义法,二乘人认为是生死灭谛法。为什么有这么多差异呢?理解力不同,根不同。
再说我们的咒语,都是密的,在广东翻译的就不同了,在长安翻译的就不同了,有的是在南京翻译的不同了。这在当时两千多年,或是一千多年。到我们现在这个时间了,这一千多年变化很大,咱们这繁体字变简体字,认得繁体字的人没学过简体字,他不认识。当时佛在世的时候,印度那些文字叫蓝查体,体质不同。现在随诸世俗体。现在的印度文字也变了,中国文字也变了。那时候翻译的经,跟你现在拿来对照,完全不一样了。例如说咱们念咒,“嗡”字,“嗡嘛呢呗咪吽”,有时念“唵”,“唵嘛呢呗咪吽”。“唵”跟“嗡”差到哪里去了?差得很远。幸好没再解释,把密宗的解释。拉萨传的,跟日喀则传的,跟昌都传的,一个法,三样。方圆也不过两三千里,拉萨,昌都,一个师父传的。谁传?宗喀巴大师。但是他里头有莲华生大士传的,红教就不同了。释迦牟尼佛跟阿弥陀佛说的法是一样的,但是西方极乐世界说跟东方琉璃世界说不一样了。什么不一样了?阿弥陀佛说法,那些听经的人是什么人?释迦牟尼佛说法,又是什么人?能生到极乐世界皆是阿鞞跋致,一生成就。阿鞞跋致就翻一生成就。咱们娑婆世界,包括二乘人在内,懂得这个道理了,注重你的心。
我说这一段意思是什么?你听法华也好、听华严也好,华严听的文字那么深,法华像讲故事一样说草、木、树,听得很轻松,但是这个义理跟那深的是一样的。那个深的华严经没说授记、没说成佛,但是善财童子已经成了,事实成了。现在我们要讲授记品,大家应当这样理解,佛已经给我授记了。因为佛说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是佛,该没错吧!事实上,造了恶业,堕了三涂,堕三涂了,有佛性没有?因此你要好好的思惟想。提婆达多出佛身血,现在还在地狱。但是法华经要给他授记,他要成佛,一会儿就给提婆达多授记了,你怎么样理解?提婆达多五逆,出佛身血,现在还在地狱,释迦牟尼佛给他授记了。你回想你自己,我现在在人间,我学华严、学法华,释迦牟尼佛给你授记没有?恐怕你不承认吧?我说释迦牟尼佛给你授记了,你不承认,释迦牟尼佛没给我授记呀?还是我老师传给我法,我当这庙上住持,那真正授记了。是不是这样子?咱们法卷一代传一代,你若接个法卷了,可以做这寺庙方丈,也就是佛了,庙主。你怎么理解?把一切人间事,理成无上正道,把一切无上的正道法,就是人间生住异灭,一也!得有这种心情来学华严、学法华。不是你学华严、学法华,你只要学戒律,戒定慧三学,哪一学你都得到佛的授记了。因为十方诸佛都如是,一代一代的都如是。
【迦叶当知。如来亦复如是。出现于世。如大云起。以大音声。普遍世界天人阿修罗。如彼大云。遍覆三千大千国土。于大众中而唱是言。我是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今世后世。如实知之。我是一切知者。一切见者。知道者。开道者。说道者。汝等天人阿修罗众。皆应到此。为听法故。】
佛以下这段文,“迦叶当知,如来亦复如是”,就是让迦叶尊者认识,我刚才跟大家说的就是当知一切法也如是,如来也如是,众生都如是。如来出现世间就像大云,大云就形容如来出现世间。打雷,下大雨,那就是大音声,这就是佛的音声,能够一切处一切时佛以他的音声来教化天、人、阿修罗,像大云遍覆三千大千国土,佛的法音传遍了三千大千世界。“于大众中而唱是言,我是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佛的十号。佛佛都是这十号,这我们不解释了。佛出现于世间没有得度的令他得度,没了生死的让他了生死,没有行菩萨道的让他去行菩萨道,没有成佛的让他成佛,最后让一切众生都成佛。这个我刚才给大家讲完了,你就如实那么想去吧!没解脱的让他解脱,没有安的让他得安,没涅槃的让他得入涅槃。佛佛都是发这个大愿,都是普贤愿行。你应当这样来理解,现在、未来如实知之,都如是。
如实,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法华经究竟了义就如此,所以一切众生都能成佛。我不会说假话的,“我是一切知者”,释迦牟尼佛跟迦叶尊者说,你知道我没有不知、没有不晓的。我也可以作见证,见者,知者。知是知道,知道什么?知道众生都具足佛的知见,但是他不能领会、不能用。知道是知道,得给他开导,把所知道的道理开导一切众生,我是说道者。这个道专门说成佛之道的,不分哪一类。“汝等天人阿修罗众,皆应到此,为听法故”,佛没有拣择,没有这是法华会,这是说二乘的、说小乘法的法会,没有!都应来听这无上的法。众生的身口意能生一切的善法,佛是普被一切众生,以佛密的身口意加被一切众生,以智慧的行护养众生的一切意,开导众生的身业不善的要改,意业不善的要护持你的意,不要胡思乱想,要以智慧观照,身口意都不离开佛的教导。
【尔时无数千万亿种众生。来至佛所而听法。】“尔时无数千万亿种众生”,凡是因因而受果报的都叫众生,众法和合而生的。这不是有情界,山川大地一切事物都如是,这叫十法界一切众生。佛跟迦叶说,十法界一切众生都来听法。这里没分大小,没分畜生跟人,没分地狱。但是地狱他能来得到吗?畜生能领会佛的意思吗?这就是缘了。无数千万亿种众生,咱们在场不?咱们算不算在内?就是释迦牟尼佛教导,就是这个世界。没错,咱们都在场。佛说的。
【如来于时。观是众生诸根利钝。精进懈怠。随其所堪。而为说法。】如来于时观一切众生,不论他的根利也好、钝也好,精进也好、懈怠也好,只要他能理解堪受的、种善根的,都能得到佛的加持。
【种种无量。皆令欢喜。快得善利。是诸众生。闻是法已。现世安隐。后生善处。以道受乐。亦得闻法。既闻法己。离诸障碍。于诸法中。任力所能。渐得入道。】“种种无量,皆令欢喜,快得善利”。这里头包括三涂不?他因里头作恶,当然受果报,果报也是恶的。能受道吗?能闻法吗?他也得到佛的加持,这是钝根的。佛有七种方便,这七种方便令一切众生都能得到利益,包括人天,包括地狱、饿鬼、畜生。能受道受教的,这叫利根。不能受教的,叫钝根。以钝根、利根为说。但能闻到佛说甚深法,他听到只是人天的果报,这叫钝根。闻所说的三乘教义,小中大,这叫利根。又者说声闻、缘觉乘,这叫钝根。菩萨他观不生不灭的,为利根。这是一般分别而言。就法华的真实义说,没有这些差别的。
“如来于时”,佛出现世间说法因缘成熟了,观一切机成熟了,法华会上一切机都成熟了。利根跟钝根,还有精进、懈怠。这很好懂,闻了道一直不懈的精进修行,那就不懈怠。但是闻到法而不行,那就叫懈怠。二乘人知道若不好好修行要堕三涂的,知道一切法是无常的,勇猛精进。有些闻到法他也不知道苦的逼迫,还懈懈怠怠的解脱不了苦。又者二乘人说佛道长远,“唉呀!现在我把见思惑断了,我也得到了。唉呀!作佛是长远的事”,那就懈怠。菩萨他只求大乘,他的目的是成佛,这就叫精进,不懈怠。这是观一切众生他的根有利、有钝,有精进、有懈怠,随他所能堪、可以领纳的给他说法,说的法种种无量。在一个法会当中,佛说的法也有断了见思惑的,证得二乘果的;也有发大菩提心,行菩萨道的;这是根机不同,那他闻到法的所有效果也不同。
这个道理很简单,我想我们大家都能懂得。例如说在学校里一般学生五十个人,这五十个人从小学到高中,乃至到大学,大概没什么差别,都一样。离开学校门可不一样了。就是在学校里头也不一样了,有的考第一,有的考到第五十,他在最后背着那个榜。一到社会上去,这个背榜的人他可以自大财富。他读书不行,做生意满有一套,他发了大财了。读死书的那个人总是考第一,但是不行,到社会上他就完了。这里头有很多千差万别,这里包括一个因缘果报。懂得这个道理了,就知道修道闻法也是这样子。有的一切众生闻到佛所说的法,他就能得到安稳,他就解脱,他就自在。因为他看破了,没有贪求;看破了,他放下了,没有执着,那他就得到自在了。因为他修得很好,智慧观察;观察了,看破了,放下了,自在了。这由观得来的,所以观自在。等到我们讲到二十七品,会讲到观自在。在此法华经当中,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第二十七,最后圆满是普贤菩萨。
这些众生闻到法,有的得到安稳,有的得到受乐,有的闻了法就把障碍蠲除,为什么?断惑了。由哪种力量,由哪种智慧,就入哪种道。闻的是小乘法,他行的是菩萨道。闻的是菩萨道,他可行的小乘法。乃至于闻法还在人道。有的闻法下地狱。为什么?他谤毁,不但不信还谤毁;不但他谤毁,还制止别人信,还破坏,那不下地狱?一种法有种种的差别,因不同,果也不同。有的是得道受乐,有的闻了道,闻到佛所说法了,把障碍都离开蠲除,没障碍了。为什么得安稳乐?这世界本来不安稳的,他闻了法,他入了道,他一天念经得到佛菩萨加持,当生就得到利益、得到安稳。把这个报身舍了,他生的是善处,不会来三恶道。他所享受的乐是道,这就是闻法的效果。有的闻法,闻了不但障碍离不了,还增加障碍,增加个法执障。一般的一切众生,在一个法会当中,都能够渐渐的入佛道。极特别的谤法者,那就不同了。
【如彼大云。雨于一切卉木丛林及诸药草。如其种性。具足蒙润。各得生长。如来说法。一相一味。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至于一切种智。】前头说密云弥布,就如彼大云,雨于一切卉木丛林及诸药草,随它的根性种性蒙的润泽不同,但是各得生长。如来说法没有差别的,一相一味,受者不同,大器就受大法,小器受小法;乃至五逆十恶他谤法,不但不解脱,反倒束缚了。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但是总的佛说法的目的,是让他达到真如实相,达到一相,就是究竟至于一切种智。
【其有众生。闻如来法。若持读诵。如说修行。所得功德。不自觉知。】
“其有众生,闻如来法,若持读诵”,指着一种。听到法了,受持,读这部经;譬如听到法了就念法华经,天天转法华,照着法华经所说的,教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叫如说修行,佛教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法就是雨,读诵修行是润泽的意思,功德增长,天天不断、天天不断,天天修。这里头有差别的,一样都是读,譬如我们都读法华经,我们有一般的道友在这每天读华严经,但是所得的利益可不一样了,他怎么读,他怎么理解,不一样的。不都是照经文念吗?不一样的。你念的时候没有观想,光念文字。人家念的随文入观,随观明理。就是读文的时候就想到这经的道理,佛教我做什么,能够自己觉知觉道。自己认为我跟如来无二无别,能够体会到佛性跟我自性跟一切众生性一也,那就不但读经而悟得体性,知书明理了。十法界就是一个,就是一真法性,这就是性空义。各个想法不同,认识不同,那就随缘各异了。
【所以者何。唯有如来。知此众生种相体性。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云何念。云何思。云何修。以何法念。以何法思。以何法修。以何法。得何法。众生住于种种之地。唯有如来如实见之。明了无碍。】
“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这看你的智慧,念的是什么?想的是什么?行的是什么?空慧,看一切法皆空。这个慧能得到就不容易了,但是从空出有,真空不空。真空不空,即是真如,证得真如理了。但是还要起大悲心,还要利益众生,还要起般若心,般若跟大悲结合利益一切众生。这种的认识,这种的观境,那又不同了。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你心里念的是什么?你想的是什么?那你做的又是什么?怎么样念呢?怎么样思呢?怎么样去修呢?那看你依着何法。你依着华严、法华,依着方等,或者你依着四阿含经,那你所依的不同。念什么法,持什么法,修什么法,得到的就不同。得何法是证果了,念、思、修是前头修因了,这里头含着小中大一乘,你念的是哪一乘,那你得的果就是哪一乘,很大的差别。法是一个。
经上说如是如是,什么如是?众生如是,佛也如是。就是一个如,一如无二如。怎么讲?就是一因一果。发心成佛,发的是菩提心。本来是没差别的,佛说的法一如,无二如。但是你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那就有差别了。证的果不同,果上有差别,果为什么有差别?因上的差别,发心的因就不同,修行的也不同,当然得果不同了。众生能够成佛,善财童子还经过五十三参。龙女没有,文殊菩萨一叫他就成佛了。这都是佛亲知亲见的,众生住在哪种地,怎么样发的心,佛都如实见之。佛知道每一个众生发心、修行、证果,佛明了明了,一点障碍都没有。如来是以佛眼观一切,一切都是佛。
【如彼卉木丛林诸药草等。而不自知上中下性。如来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各个不知,一切众生我不知你、你不知我,而为众生境界。但是如来不同,如来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谓什么相?解脱相。离相,离相是无相。灭相,离相并没把它灭掉;到灭相了,灭一切相。灭一切相是什么相?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这个空是第一义空,空而不空,翻过来就包含一切法,但是这个时候就叫第一义空。
关于这个道理,以前佛一讲经就是文殊师利菩萨当维那,文殊师利菩萨一定唱个偈子,“法筵龙象众”;后来他们给改的“法门龙象众”,还是法筵好,“法筵龙象众,当观第一义”,就是这第一义空,你把第一义观空了,第一义本来没有,何是第一义?究竟成佛了;“谛观法王法”,你真实的、如理的来认识法王的法。怎么认识?认识到什么样子?“法王法如是”,就是这样子,法王法如是。没有言说,佛就下座了,法王法就是这样子。因为佛了解一切法,知道一切法,知道众生的心,所以如来是知道一相一味之法。什么相?解脱相。什么相?离相。什么相?灭相。什么相?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这个空是寂灭,是佛的究竟实体。
【佛知是已。观众生心欲而将护之。是故不即为说一切种智。】佛如是知,如是的来将护,观众生心,护持众生心。佛知道众生想什么,佛要护持他,所以不给他说一切种智。佛知道憍陈如他们五比丘,不能像佛证得这个究竟涅槃理,所以到鹿野苑给他们说的四谛法,没给他们说一切种智法,没有把他自己证得的给他们说。
【汝等迦叶。甚为希有。能知如来随宜说法。能信能受。所以者何。诸佛世尊随宜说法。难解难知。】“汝等迦叶,甚为希有”,你们不容易,很希有,可贵的意思,很少,希有为贵。“能知如来随宜说法”,赞叹迦叶,赞叹这千二百人。这会上不止迦叶一个人授记,千二百人都授记了。知道如来是随众生的根机而说法的,你们能领受这个道理了,所以叫希有。“所以者何,诸佛世尊随宜说法,难解难知”。随众生的机而对机说法,这众生难解难知,二乘也难解难知,佛为什么对他说这法,对那个说那法,怎么不说一样呢?为什么等了四十年才来说法华?最初一开始说法华不就好了吗?把四十年光阴都过去了。就是这个道理。赞叹迦叶。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破有法王。出现世间。随众生欲。种种说法。如来尊重。智慧深远。久默斯要。不务速说。有智若闻。则能信解。无智疑悔。则为永失。是故迦叶。随力为说。以种种缘。令得正见。】“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破有法王,出现世间,随众生欲,种种说法,如来尊重,智慧深远,久默斯要,不务速说”。这句话就是把法华经这种甚深的道理,默,默就是不说。早就该说,为什么不说?早就不该说,所以不说。若有智慧的闻到,说了他能信解。没有智慧的,你给他说了,他怀疑,怀疑这下可就犯了大罪了,永远失掉幸福,谤法了。因为有的能信解,有的不能信解,所以不能够说;对信的说,不信的不说。没有智慧的人他光怀疑,或者悔恨,那就永远失掉大法的因缘。“是故迦叶,随力为说”,随众生的根,他能承受;有这个力量承受了,佛才给他说。这是种种缘,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起。所以现在说才是时候。“令得正见”,他能够理解,能够信受。
【迦叶当知。譬如大云。起于世间。遍覆一切。慧云含润。电光晃曜。雷声远震。令众悦豫。日光掩蔽。地上清凉。叆叇垂布。如可承揽。其雨普等。四方俱下。流澍无量。率土充洽。】这是把长行重颂一下子,道理跟前头是一样的,叫重颂。
【山川险谷。幽邃所生。卉木药草。大小诸树。百谷苗稼。甘蔗葡萄。雨之所润。无不丰足。干地普洽。药木并茂。其云所出。一味之水。草木丛林。随分受润。一切诸树。上中下等。称其大小。各得生长。根茎枝叶。华果光色。一雨所及。皆得鲜泽。】“山川险谷,幽邃所生,卉木药草,大小诸树”,这是三草二木。“百谷苗稼,甘蔗葡萄,雨之所润,无不丰足”,这是世间相。世间相如是,佛法也如是。“干地普洽,药木并茂,其云所出,一味之水”,没有两样的,承受不同。“草木丛林,随分受润”,大者多受,小者少受,受大受小在一切物。“一切诸树,上中下等,称其大小,各得生长。根茎枝叶,华果光色,一雨所及,皆得鲜泽。如其体相,性分大小,所润是一”。天上降雨润泽是一,有的接受多,有的接受小,那看它的体相,大树就接受大,小树就接受小,小草一个露水就够了,但是都能滋长生茂。
【佛亦如是。出现于世。譬如大云。普覆一切。既出于世。为诸众生。分别演说。诸法之实。大圣世尊。于诸天人。一切众中。而宣是言。我为如来。两足之尊。出于世间。犹如大云。充润一切。枯槁众生。皆令离苦。得安隐乐。世间之乐。及涅槃乐。诸天人众。一心善听。皆应到此。觐无上尊。我为世尊。无能及者。安隐众生。故现于世。为大众说。甘露净法。其法一味。解脱涅槃。以一妙音。演畅斯义。常为大乘。而作因缘。】
佛出世间亦如是,“佛亦如是,出现于世。譬如大云,普覆一切。既出于世,为诸众生”,佛出世就是利益众生,为利益一切众生佛才出世。“分别演说,诸法之实”,说哪一法就是哪一法的含义,没有错。因为佛是正遍知、明行足,世间所尊的。“大圣世尊,于诸天人,一切众中,而宣是言”,而说的这些法。“我为如来,两足之尊”,福足,慧足,福德智慧都具足了。佛来的是善,去也是善,去的时候叫善逝,来的时候叫如来,善逝如来、如来善逝。“充润一切,枯槁众生”,一切众生没有法水的滋润都枯槁了,这在苦难当中。佛说法令一切众生离开苦难,得到安稳的快乐。“世间之乐”,那是无常的,但是给他是般若之乐。
“诸天人众,一心善听”,今天是说法华经,你们自己到此来闻法,一心,不要三心二意,不要怀疑,善听,好好的如理的思惟而听。“皆应到此,觐无上尊”,都应来觐佛,觐礼无上尊。“我为世尊,无能及者”,我为世间三界之所尊,没有能及到佛的。“安隐众生,故现于世”,如来出世间,为令是众生觉,安稳让众生都觉悟。“为大众说,甘露净法”,这是甘露水,清净法音。“其法一味”,就是一法。什么法?解脱一切的烦恼,证得涅槃。“以一妙音,演畅斯义”,没有杂音。“常为大乘,而作因缘”,只说此法华经。前头所说的经都是法华,一切法之音。
【我观一切。普皆平等。无有彼此。爱憎之心。我无贪着。亦无限碍。恒为一切。平等说法。如为一人。众多亦然。常演说法。曾无他事。去来坐立。终不疲厌。充足世间。如雨普润。】
“我观一切,普皆平等”,我看五蕴所有的众生平等平等,没有彼此,没有男女,没有老少,没有人、畜生,平等平等。“我无贪着”,我说法没有一点的杂念,没有贪着。当然你不要给佛行贿,世间上有给人行贿的,咱们佛弟子没有给佛行贿的,咱们供佛、拜佛、礼佛,供养佛的花草,没有一个人说是给佛行贿的。有吗?其实就是行贿。是不是行贿?供养佛花,供养一些财宝,佛,你加持我,让我消灾免难。这是干什么?看你怎么想的。一切供养是因。为什么供养佛?我想成佛。因为这个因一定感果,不是行贿。佛也不受贿,佛受贿吗?佛要这些东西干什么?释迦牟尼佛就坐这,你供养那么多花,他没有感受,但是可能给你福德、给你智慧。佛没有说。佛没有说吧?所有一切都是平等的。“常演说法,曾无他事”,只有说法利益众生。去来坐立,没有疲厌,永远如是,充足世间,如雨普润。
【贵贱上下。持戒毁戒。威仪具足。及不具足。正见邪见。利根钝根。等雨法雨。而无懈倦。】“贵贱上下,持戒毁戒,威仪具足,及不具足”。为什么有贫贱的?为什么有破戒的?为什么有持戒的?为什么正见邪见两途?有利根,有钝根?等雨法雨,而无懈倦。佛说我没有分别,平等对待,而无懈倦。钝根,他闻了法慢慢的进入。利根的闻法,当下进入。五乘法都如是。
【一切众生。闻我法者。随力所受。住于诸地。或处人天。转轮圣王。释梵诸王。是小药草。知无漏法。能得涅槃。起六神通。及得三明。独处山林。常行禅定。得缘觉证。是中药草。求世尊处。我当作佛。行精进定。是上药草。又诸佛子。专心佛道。常行慈悲。自知作佛。决定无疑。是名小树。安住神通。转不退轮。度无量亿。百千众生。如是菩萨。是名大树。佛平等说。如一味雨。随众生性。所受不同。如彼草木。所禀各异。佛以此喻。方便开示。种种言辞。演说一法。于佛智慧。如海一滴。】
“一切众生,闻我法者,随力所受”,我法平等,众生根机不同,随他力所能受者受。“住于诸地,或处人天,转轮圣王,释梵诸王”,这些都是人间小药草。喻得合法,把前头比喻合法的。“知无漏法,能得涅槃,起六神通,及得三明。独处山林,常行禅定,得缘觉证”,这叫中药草。“求世尊处,我当作佛,行精进定,是上药草”。“又诸佛子,专心佛道,常行慈悲,自知作佛”,自己知道我一定能成佛,“决定无疑”。这才是棵小树。大树什么样子呢?“安住神通,转不退轮,度无量亿,百千众生。如是菩萨,是名大树”,就是大菩萨。佛说法是平等说的,只是一味。但众生根性不同,他所领受的也不一样,“如彼草木,所禀各异”。“佛以此喻,方便开示,种种言辞,演说一法,于佛智慧,如海一滴”,佛说这么多法,在佛的智慧当中,就像大海的一滴水。
【我雨法雨。充满世间。一味之法。随力修行。如彼丛林。药草诸树。随其大小。渐增茂好。诸佛之法。常以一味。令诸世间。普得具足。渐次修行。皆得道果。声闻缘觉。处于山林。住最后身。闻法得果。是名药草。各得增长。若诸菩萨。智慧坚固。了达三界。求最上乘。是名小树。而得增长。复有住禅。得神通力。闻诸法空。心大欢喜。放无数光。度诸众生。是名大树。而得增长。】
我雨法雨,充满世间,一味之法,随力修行。如彼丛林,药草诸树,随其大小,渐增茂好。诸佛之法,常以一味,令诸世间,普得具足。渐次修行,皆得道果。声闻缘觉,处于山林,住最后身,闻法得果。或者成就二乘的果位,是名药草。各得增长。若诸菩萨就不同了,智慧坚固,了达三界,求最上乘。他是求佛的智慧,了达三界是他断三界惑已经尽了,三界惑断尽,深入求大乘佛的法体的智慧,法身的智慧。那小树就不同,只求小果。能够增长。复有住禅,得神通力,闻诸法空,心大欢喜,放无数光,度诸众生。无数光就是说法,到处演法度众生。就是但为众生得幸福,没有为自己,不为自己求安乐,这就叫大树,而得增长。
【如是迦叶。佛所说法。譬如大云。以一味雨。润于人华。各得成实。迦叶当知。以诸因缘。种种譬喻。开示佛道。是我方便。诸佛亦然。今为汝等。说最实事。诸声闻众。皆非灭度。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渐渐修学。悉当成佛。】
如是迦叶,佛所说法,譬如大云,以一味雨,润于人华。华是因,让一切众生都种一切善因。完了就得果了,各得成实,得果。迦叶当知,以诸因缘,种种譬喻,开示佛道,是我的方便。诸佛亦然,不止我如是,一切诸佛都如是,善巧方便度众生。今为汝等,说最实事,诸声闻众,皆非灭度。现在我跟你们说真实话,那些阿罗汉都不是灭度,非灭度。为什么?他还要受变易生死,这个涅槃叫有余涅槃。同时你们所做的也是在行菩萨道,所以我才给你们授记。一直利益众生!大家怎么理解?说二乘人不度众生,这个话不一定对。二乘人(阿罗汉)到那乞食的时候,一定得给人说法。当人施给你饮食之后,起码要给人说个吉祥赞颂。白吃人家的?还的给人说个四言八句,给人家增福得吉祥。没有吃完了,白吃的。那就叫度众生。受供,本身就是利益众生。佛这个也是让他们渐渐修学,悉当成佛。现在才开权显实了,都能成佛。以下就授记了。咱们休息两天,明天常住有事,后天、大后天是咱们例假,那我就安逸了,休息两天。今天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