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八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疏。别中句乃有二下。第二释别句。于初句中分成二义。谓与法界等。与虚空等。是胜住处者。下论释云。大胜高广一体异名故。彼经云。广大如法界。

疏。然地经总句下。弹古人。古人亦取下论立其三义。而云一胜善决定。二因善决定。三不怯弱善决定。故今破云。彼中总句是决定故。别句为六决定。今经总句是住处。即合别句为三住处。但取类例如何。一向学彼则好学太过也。此三义理应寻下十地经疏。

疏。今是地前故阙此也。且依行布未证真如故。无常果因尽未来际。

疏。如空包含无边行海者。此三义中。初一事。次一理。三即无障碍法界。然类六决定。而但有三者。余三证如方得有故。一谓观相善云无杂。二真实善云不可见。三大善云普能救护一切众生。皆未证如故无此三矣。

疏。乃至始入空界等者。乃至二字中间则有所超越。皆信受行。常起信心。不生邪见十重五逆四倒八倒。不生难处。常值佛法。广多闻慧。多求方便。始入空界住空性位。故名为住。此后复。云空理智心习故佛法。一切功德不自造心生一切功德故。不名为地。但名为住。释曰。学他非自有故。名住不名地。余可知。十皆彼经。二中谓练治下疏释。三中经。但云长一切行。四中云生在佛家种性清净。五中云多习无量善。六中云成就第六般若。七中止观下疏意。八九全同。十中诸佛下。疏取经意。

疏。然此十住得名下。谓于释名门中有总名别名。各有得名释名。今皆具足。从其所喻下。即是释名会六释故。谓发心即住为持业释。

疏。若从能喻或依士者。喻劣法故。此一即依主释中开出。然六释义上下多有。今当略出。谓西方释名有其六种。一依主。二持业。三有财。四相违。五带数。六隣近。以此六释有离合故。一一皆具二。若单一字名即非六释。以不得成离合相故。初依主者。谓所依为主。如说眼识。识依眼起即眼之识故名眼识。举眼之主以表于识。亦名依士释。此即分取他名。如名色识。如子取父名。名为依主。若父取子名即名依士。所依劣故。言离合相者。离谓眼者是根。识者了别。合谓此二合名眼。识余五离合准此应知。言持业者。如说藏识识者是体。藏是业用。用能显体。体能持业。藏即识故名为藏识。故言持业。亦名同依释。藏取含藏用。识取了别用。此二同一所依故云同依也。言有财者。谓从所有以得其名。一如佛陀。此云觉者。即有觉之者名为觉者。此即分取他名。二如俱舍对法藏。对法藏者是本论名。为依根本对法藏造故。此亦名对法藏论。此全取他名。亦名有财释。言相违者。如说眼及耳等。各别所诠。皆自为主。不相随顺故曰相违。为有及与二言。非前二释义。通带数有财。言带数者。以数显义通于三释。如五蕴二谛等。五即是蕴。二即是谛。此用自为名。即持业带数。如眼等六识。取自他为名。即依主带数。如说五业为五无间。无间是果即因谈果。此全取他名。即有财带数。言隣近者。从近为名。如四念住以慧为体。以慧近念故。名念住。既是隣近不同。自为名。无持业义通余二释。一依主隣近。如有人近长安住。有人问言。为何处住。答云。长安住。此人非长安以近长安故。云长安住。以分取他名。复是依主隣近。二有财隣近。如问何处人。答云长安。以全取他处以标人名。即是有财。以近长安复名隣近。颂曰。自用及用他。自他用俱非。通二通三种。如是六种释。然下诸品多用本名。但云依主持业等。可以意得。

疏。若定位者。此即释别名。复开此义门。言一依唯识五位者即论第九第十总有五颂。位各一颂。一资粮。二加行。三通达。四修习。五究竟位。初资粮偈云。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论曰。从发深固大菩提心。乃至未起顺决择识。未住唯识真胜义性。齐此皆是资粮位摄。为趣无上正等菩提。修习种种福智资粮故。为诸有情勤求解脱。由此亦名顺解脱分。释曰。谓所修福智二事资益己身之粮用故。涅槃名为解脱行。行行不违故名为顺。分者因义支义。是解脱因之一分故。二加行颂云。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论曰。菩萨先于初无数劫。善备福德智慧资粮。顺解脱分既圆满已。为入见道住唯识性。复起加行伏除二取。三通达位颂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下论文云。加行无间此智生时。体会真如名通达位。初照理故立见道名。四修习位颂曰。无得不思议。是出世间智。舍二麁重故。便证得转依。释曰。从初入地二见道后。住心已去名修习位。论曰。菩萨从前见道起已。为断余障证得转依。复数修习无分别智。五究竟位颂曰。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此后四位至十地品当广分别。今是三贤之初。即初位之初名初位摄。则知。第四五会。亦初位摄。十地即二三四摄。第七一会是修习余乃第五摄。具等妙觉故下之九义。虽但释位。则以例释差别因果准思可知。

疏。二依摄论第六等者。即彼论入所知相分中。论云何处能入。谓即于彼有见似法似义意者。大乘法相等所生起胜解行地。见道修道究竟道中。于一切法唯有识性。随闻胜解故。如理通达故。治一切障故。离一切障故。无性释云。何处能入者。问所入境。及能入位。谓即于彼有见等者。谓于大乘法相等是所生。决定行相似法似义。意言能入于此境界。能入是用。所入境界是入是持。于此意言。或能入在胜解行地。于一切法唯识性中。但随听闻生胜解故。或有能入在见道中。如理通达此意言故。或能入在修道中。由此修习对治烦恼所知障故。或有能入在究竟道中。最极清净。离诸障故。如是四种是能入位。释前本论中有四节。一明所入。二意言为能入。三胜解行地下。明能入位四位能入。四于一切法唯有识下。出四入之相。上释论中已摘破配竟。

疏。三依瑜伽等者。论云。云何十二住等。嗢陀南云。种性。胜解行。极喜。增上戒。增上心。三慧。无相有功用。无相无功用。及以无碍解。最上菩萨住。最极如来住。长行释。云谓菩萨种性等。具列其名而无次第。今疏依下释加于次第便引释文。已略释竟。然彼广释中皆先问后答。今初先有问云。云何菩萨种性住(此问位体)云何菩萨住种性位(此问能住人)今疏。引答具答二问。文有三段。初答后能住人问。谓由性仁贤性能成菩萨行德。不由思择制约。有所防护故即善行人。任持等者。二答前位体问也。此言犹略。具足论云。若诸菩萨种性。任持一切佛法种子。于自体中。于所依中。具足有一切佛法一切种子。释曰。阿赖耶识。名为自体。相续之身名为所依。未发心前彼自体中。佛法种子为此住体。种性即住。持业释也。以其宗中立有五性。此即菩萨种性人也。性离麁垢下。三约烦恼轻微重释能住人也。此言亦略。具足论云。又诸菩萨种性住。性离麁垢不能现起上烦恼缠。由此故无造无业。或断善根。二胜解行住者。释文具足论也。彼疏。释云。即以此住有漏种现。及无漏种诸善为体。而犹未证真寂之理。但印持决定而起诸行故名胜解行。三极喜住者。即以所得无为有为无漏善等。而为其体下诸位体。皆同此体。但约初得以受别名。广如地品。三即初地。从四至十二配二地至十地。易故不释。四亦依瑜伽下。即四十九论。复以类例大同。束为七地。一约种性。二约贤位。三初入圣故三住即为三地。四从二地至下。依圣道修。功用行满故束为一。名行正行地。五以八地无功任运增进故名决定。六以九地依无功用起利他行。故名决定行。七因圆果满名到究竟地也。五依仁王等者。即奉持品。若新经如次。牒十住行向十地之名。今依旧经名异义同。经云。大牟尼言。有修行十三观门。诸善男子为大法王。从习忍至金刚顶。皆为法师依持建立。汝等大众应如佛供养而供养之。应持百亿天华天香而以奉上。下经便牒便释。其文繁广亦不列次。今略列其名加以次第。今初言一习种性者。此即十住经云。善男子其法师者。是习种性菩萨。若在家婆差优婆差。若出家比丘比丘尼。修行十善。自观己身地水火风空识分分不净。复观十四根。所谓五情。五受。男女意命等。有无量罪过故即发无上菩提心。常修三界一切念念皆不净故。得不净忍观门。住在佛家修六和敬。所谓三业。同戒。同见。同学。行八万四千波罗蜜道等。下皆广释。今但释难。言善觉者。即欢喜地。初证真如。得无分别智故。二地戒德清净入修慧故。三地闻持发慧光故。故旧为明地。四地是焰慧故。亦云尔焰。亦云所知烧。于所知慧焰增故。五地入真达俗为难胜故。六地般若。寔智常现前故。七地依空涉有为玄达故。八地得一切法是寔觉故。九地善慧具四十辩。普应多会使情非情皆说法故。十三菩萨地。尽能入佛境故。言义当十地等觉者。仁王不立等觉故云义当。六依仁王等者。即依教化品。新经即菩萨行品。十忍品广明。今当略示。言如次配三贤者。伏忍下品当十住。中品当十行。上品当十回向。故彼经云。佛言大王。五忍是菩萨法。谓伏忍上中下。信忍上中下(初二三地)顺忍上中下(四五六地)无生忍上中下(七八九地)寂灭忍上中下。名为诸菩萨修般若波罗蜜。今以璎珞亦有五忍。寂灭亦分三品。中品即当等觉。七亦仁王等者。亦即上品五忍。以文云善男子初发相心信。恒河沙众生修行伏忍。于三宝中。生习种性十心。信心精进心念心慧心定心施心戒心护心愿心回向心。是为菩萨能少分化众生。已超过二乘一切善地。一切诸佛菩萨长养十心为圣胎。释曰。此之十心。是习种性中。为十住因。开因异果故加此十。剋实唯五十一。开等觉故亦通诸经。有五十二。八依璎珞等者。但除十信信未成位故。故彼经云。佛告敬首菩萨。汝言义相云何者。所谓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无垢地妙觉地。我今当说。九依璎珞等者。即总收大位为四。后二因圆果满为二。并如十忍品释。依楞伽等者。此非立位。不别为门。而欲成五教故此附出。以十门中前四是始教。次五终教。此楞伽当顿教。十即圆教。小非大位故略不论。十依此经者。虽言四十二。以具圆融行布则融前九一经通明。若取差别即第二会终第七会。十信开合者。指前开成五十二。合唯四十二。开合无碍此经必具故十门收之。第五说分。

疏。大同初地为得十力故等。即彼住分中当为何义。彼有十句总云为得佛智故。为得十力故。为得大无畏等。十力乃是别中一句。虽广略有异。然皆求佛果故云大同。从又此十力下通妨。妨云。若言大同那。唯一别句耶。答意云。既言大同何妨多异。显于初贤劣初地故。又以十力摄义宽长故。略举此一。如十力章故。故非不缘。余盖文略耳。是以下偈广斯十力。及余诸义皆初发心。

疏。问八远生死等者。上正释文。此下料拣答有三意。初一约二利说。二唯约利他。三约悲智。然悲智。多约悲明利他。智约自利。如实义者自他皆具如。悲济九类。智了无生。而可度者即一向利他。有悲无智即堕爱见。有智无悲即滞二乘。无智不能观空。无悲不能起行。多约自利故与初别。然前释乐住生死具悲智二意。今为对远离义故但举悲。故乐住生死。瑜伽下。引文证显。引瑜伽证厌离义恐有误解。谓唯二乘有厌离故闇。引二经双证二义一。即净名舍利弗章。已如前引。二不动真际即大品意及智论文。言成不住道者上。释是俱住义。由俱不住故能双住。由不住生死故。能住涅槃。由不住涅槃故能住生死等。前已广说。

疏。又初云下。更有一问答。亦三意。一自不要生。为引众生令修净土因。故二如人不善于水见子堕水。若便入者自他俱没。应求船筏而济度之。三悲故乐住。智故往生。下通十藏难。约权实智说。

疏。自解亦三者。次第对上。谓一由内性成故。不随他人。二了唯心故不心外取法。三由了性故如性外一法亦无。疏非但多闻于义不了者。即涅槃经意。高贵德王品云。宁愿少闻多解义理。不愿多闻于义不了。涅槃近因问明已引。疏第三然十无常大同三地下。疏文有二。初总相标释。后论云下。开章别释。于中四解。一依论势作生灭无常释。二依涅槃常无常对释。三傍净名生灭无生灭对释。四取涅槃等双非常无常绝迹以释。初中二。先释总句。命行即无常体。不住即无常义。然复下别释无常。

疏。于何无常下。二释别句。前四可知。从五无作下。次下四句从上四句次第而生。由无常。成无作。由苦成无味。由空成无体。由无我成无处。后二句双结离二取也。上言一切世间不可乐想者。即智论第二十六十想之一也。言十想者一无常。二苦。三无我。四食不净。五一切世间不可乐。六死。七不净。八断。九离。十尽想。

疏。问涅槃比丘下。第二依涅槃常无常对解。于中二。先问答生起。二依经正释。今初。即哀叹品三修比丘。赞无常等想中文也。比丘白佛言。世尊快说无常苦空无我。世尊一切众迹中象迹为上。是无常想亦复如是。于诸想中最为第一。若有精勤修习之者。能除一切欲界欲爱等。又如秋耕为胜等。又说无我佛便赞其善修无我比丘。答言我等不但修无我想。亦更修习其余诸想。谓苦想无常想无我想。略不说空故云三修。又引醉人喻云。下取意引。譬如醉人见日月转。众生亦尔。无常计常。佛言向引醉人。但知其文字未知其义。谓醉人见日月转。日月实不曾转。涅槃真常而谓无常等涅槃等。实不无常等。谓依如来法门次第。初因外道横计邪常故说无常。诸观中最二乘不晓漫该佛地。双林极唱则常等区分。问答并可知。疏又无常者下。二依经正解。蹑前问答故致又言。上以无常该于涅槃。今以未会涅槃则不该矣。由生死中有无常等。则显法身是常。涅槃是乐。善有不空。自在有我。八自在我者。一能作小。二能作大。三能作轻。四能作自在五能作主。六能远到。七者动地。八随意所欲尽能作得。广如大论及涅槃经说。然以法身性出自古体无变异。偏语其常涅槃寂灭故为真乐。然空亦不净是有为故。涅槃云。净者。诸佛菩萨正法名为善有。如来者即是我义。然别说则尔。若如实言涅槃即具四德故。二十七经云。所言空者。不见空与不空。智者见空及与不空。常与无常。苦之与乐。我与无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谓大涅槃。乃至无我者所谓生死。我者谓大涅槃。释曰。其乃至字中间越二。若具说云无常者所谓生死。常者谓大涅槃。苦者所谓生死。乐者谓大涅槃。故一经中。广说生死无常乐我净。涅槃有常乐我净。则知涅槃必具四德。

疏。则前四句下。分判经文。上第一释。十句皆无常。今第二释。具常无常。言常故无作者。造作是无常因。以有所作为故。名有为。有为是无常。无所作为。故名无为。无为即是常也。有味皆苦。三界之乐于下苦中。横生乐想故。无味为寂灭乐也。如于名字则不自在。谓小如小名不即成大。安名自在。若有处所则非清净。净无净相方真净故。

疏。然二理不偏下。结叹前八。谓常无常等总为二理皆不偏也。明常无常我无我等皆不相离。此为所证。照与之符即是能证。然其此上本即生公常住义中。彼云夫泥洹本有不可为无。三界本无今有。已有还无故。不可为有。泥洹以不。生灭为实谛。三界以生灭为真谛。二理不偏名中道义。彼有问云。常与无常二理相反。云何而为中道不偏之理耶。答二理虽殊理自相资。何者因乖常故有三界无常。因解无常之实性故成常智。所以经引二鸟义旨在此。二理不偏照与之符。犹悬镜高堂万像斯鉴矣。释曰。悬镜高堂即无心虚照。万像斯鉴则不拣妍媸故。以绝常无常之净心。照常无常之圆理。若依此释则一切法言。前四自属有为。故涅槃云。一切法者名为生死。非一切法者。谓佛法僧。及正解脱。又云。我观诸行悉皆无常。云何知耶。以因缘故。若一切法从缘生者则知无常。是诸外道无有一法不从缘生是故无常。如来虚空佛性不从因缘是故为常。今后四句亦云一切法者。性净涅槃不离一切为无为故。既有区分则翻八倒成八行矣。疏又初四句则因缘生灭等者。第三傍净名经。约生灭无生灭释。唯就无常明义。于中有二。先正解。后引证。前中言初四即因缘生灭是无常义等者。等取逼迫为苦义。不净为空义。不自在为无我义。言次四句。则以不生不灭为无常义者。此之一句言含总别。总则该后四句。别则初句。无作是无常义。既无造作则无生灭。然此即净名迦旃延章。迦旃延白佛言。忆念昔者世尊为诸比丘略说法要。我即于后敷演其义。谓无常义。苦义。空义。无我义。寂灭义。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迦旃延无以生灭心行说实相法。迦旃延诸法毕竟不生不灭。是无常义。五受阴洞达空无所起是苦义。诸法毕竟无所有是空义。于我无我而不二是无我义。法本不生今则无灭是寂灭义。释曰。今疏文中全已用之。但观所引自分主客。生公释诸法毕竟不生不灭是无常义。云无常者。以事灭验之。终苟有灭始无然乎。始若果然则生非定矣。生不定生。灭孰定哉。生灭既其不定真体复何所在哉。推无在之为理是诸法实义。实以不生不灭为义。岂非无常之所存乎。故云不生不灭是无常义。此则正就生灭推之即无生灭耳。又无常者。乃明常之为无常。则所以无无常也。故不生灭是无常义。疏五受阴洞达空等者。受者取也。谓烦恼业因能招此阴故名受阴。言因起有苦下。释疏就经。谓从缘起故起则无起。故生公云。夫苦之为事会所成也。会所成者岂得有哉。是以言五受阴空是苦义五受阴苦之宗也。无常推生及灭事不在一。又通在有漏无漏故言诸法。苦即体是无。义起于内。又得无漏者。不以失受致苦。故唯受阴而已也。洞达者。无常以据终验之云毕竟耳。苦以空为其体故洞达也。无所起者。无常明无本之变理在于生。苦言假会之法所以配起也。今经云一切者。各少分一切。又含余义故云一切。诸法毕竟无所有是空义者经也。人法二空空亦复空。故不如名者。会疏就经也。生公云。惑者皆以诸法为我之有也。理既为苦则事不从己。己苟不从则非我所保。保之非我彼必非有也。有是有矣而曰非有。无则无也。岂可有哉。此为无有无无究竟都尽。乃所以为空义也。中论云。诸佛说空法为离诸有见。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故。毕竟空耳。

疏。于我无我而不二者。生公云。既理不从我为空。岂有我能制之哉。则无我矣。无我本无生死中我。非不有佛性我也。解曰。此即无我法中有真我故不二也。诸佛下引中论则二双非也。实相之中二义俱寂。非有无我与我二也。实相之中岂有处所。

疏。故菴提遮经下。第二引证引三文而义势各一。初引菴提遮经。则生灭不生灭交络而释。故彼经中文殊师利言。若知诸法毕竟生灭变易无定如幻相。而能随其所宜。有所说者是为常义。以诸法生不自得生。灭不自得灭故。云何无常。谓若知诸法毕竟不生不灭。随如是相而能随其所宜。而有所说是无常义。以诸法自在变易无定明不自得随。如是知者。说为无常义也。释曰。此意正显性相交彻二义相成。生灭相尽无常即常故。不生不灭是无常义。随缘变易常即无常。即生灭是常义也。又性即相故不生不灭是无常义。相即性故生灭是常义。互夺则双非。互成则双立。双树中间入涅槃者即斯意矣。双非之义次下当释。

疏。瑜伽四十六下。二引大论。证前不生不灭是无常义。正顺前经亦即是生公常之为无。乃所以无无常故。即不生不灭矣。即诸行而不可得故。入中道非常非无常也。

疏。若依辨中边论下。则双证前生灭不生灭皆无常义。而各有所嘱可知。远公释净名经。多用中边论意。意取圆成实性。释不生灭是无常义。故云实相理穷名为毕竟体寂无为。名不生不灭。此不生不灭是彼无常真实性故。名无常义。余例此知。而疏。言初后二性不生灭者。遍计无可生灭故。圆成体常湛然故。疏又无作者。非常非无常下。第四取涅槃意双非释也。亦有二意。一者实相之中二边斯寂。如向所引中论云。诸法实相中。无我无非我。亦应云诸法实相中。无常无无常。诸法实相中。无苦无乐。无净无不净。无空无不空。以破常故说于无常。非谓有无常。破无常故说常。非谓有于常也。二者非常者。性彻相故。非无常者。相彻性故。等思之。

疏。无分别者念想无下。上来四重但解前八。此下二句通遣能所。历上四重皆用此二。如第一重不分别无常。无常无坚实也。第二重不分别常无常。常与无常俱无坚实。常无坚者。离常相故。第三重不分别无生无常生灭常义无实例知。第四重亦不作双非分别。未免戏论故。既离四句。双非亦无坚实。亦同净名法本不生。今则无灭是寂灭义。上对四句且引前四今具五矣。上来所说无常之义。并已具足。特由此义常所闻故。更引古来一两师释。肇公云毕竟者决定之辞也。小乘观法以生灭为无常义。大乘之士以不生灭为无常义。无常名同而幽致殊绝矣。其道虚彻故非常情之所能测。妙得其旨其唯净名乎。遣常故言无常。非谓有无常。无常常无故。云毕竟不生不灭是无常义。释曰。斯则美丽理但一重前已含有。大乘法师云。小乘以生灭为无常。谓不生灭为常故。今折彼。汝见有不生灭。为常者。此常还是无常。故云不生不灭是无常义。释曰。此则破其见常之心。而有二失。一者。彼但说无常曾不说常。何得以无常折彼常耶。二者。彼未知常。何得言不生不灭是常义耶。故非经意。下四句大例同此。然疏。上四重解释理无所遗。尚通实教。若华严宗。一切法趣无常无常。摄法无遗义理无尽。方真无常。总收诸义。以为一致皆是此宗。一义所收无常既尔。余句例然。疏后胜进中是护小乘行者。此皆十地论立。下当广释。大意云。观无常等烦恼不生。名护烦恼行。不同凡夫观察诸界。破邪显正不堕小乘。名护小乘行。疏次四界是起见处者。总标也。外道计大为诸法本者。外道有计地为物本。依地生故。或事于水水能净故。或事于火火成熟故。或事于风风成坏故。广如别说。

疏。小乘计大为诸色因者。地水火风即是能造。色香味触。以为所造。色香非一已名为诸。况若形若显。五境五根诸色非一。皆大所造也。如萨婆多宗。此说总造。若楞伽第二云。大慧说。四大种云何造色。谓津润妄想大种生内外水界。堪能妄想大种生内外火界。飘动妄想大种生内外风界。断截色妄想大种生内外地界。色及虚空俱计着邪谛。五阴集四大造色生。彼疏解云。谓见有津润妄想大种熏成种子。从此种子而生内外水界。余三例然。但加经见有字耳。然火能成熟故曰堪能。地有形段及体坚住。而可断截。

疏。言又成身之体者。净名云。四大合故假名为身。四大无主身亦无我等。第四住。

疏。从圣教生者。此牒经即释名也。谓从多闻下。疏引论释。即摄论第六云。多闻熏习者。谓于大乘而起多闻。闻法义已熏心。心法相续所依。其少闻者无容得入此现观故。言等流无漏教法者。即是能熏。此是如来所流。从胜流真如流此教法故名无漏教。似智故名为等流。言生其智故者。智是所生即第四住菩萨之智。由生此智故。名生贵住。唯识等论大意皆同。次引下文复出二能生。从上三义下。结其通局。能生为局。兼所生处即名为通。依能生智还住此故。从又能说下。辨三名所以。三事成于两重能所。佛为能说。教及法界皆是所说。教为能诠。法界所诠要具此三生。义方足故前后互出。从此三生下。结成生贵之名。

疏。列中十事同四地十种法智但有开合者。然三贤如次似于十地。就中十住相似最多。以初入下贤如地修故。初住似初地。二住似二地。乃至十住似十地。故疏多引地文释住。而言但有开合者。初二不开。彼经初句云深心不退故。此句自分云自住处。二云于三宝中生净信毕竟不坏故。即是胜进。上二约德行差别。今云亦能生者以上云从佛亲生故。下之二智约智解差别。三真如智即是证智。四即教智。其真如智彼经两句。一云观诸行生灭故。二观诸行自性无生故。上句生空真如。下句法空真如。故此合为一句。善观察法。具上二观故名为善。言亦所生处者。以上三义释名中。法界为所生处即真如故。第四智中彼但有六。此有七句开也。句虽有七义乃略彼。彼六句中。一云观世界成坏。即今世界。二观因业有生。即今业行果报二句。三观生死涅槃。即今六七二句。四观众生国土业故。即此初二此亦合也。五观前际后际故。六观无所有尽故。此之二句今文略无。摄在果报生死之中故全同也。今疏中观众生牒经。空有即观相。佛土即牒经。言权实者。即是观相。下五例知。二种生死四种涅槃下当广说。第五住。

疏。初句九字流至于此者。谓句句皆有此菩萨所修善根皆为字。

疏。顿现身器故者。前约广。释直语色类之多故云非一。今约深释。藏识顿变根身器世间故。为甚深。言出二量故者。现量比量不能量故。又过量无量故。

疏。非是自他共所作故者。中论苦品云。自作及他作共作无因作。如是说诸苦。于果则不然。自他等义。下当广释。第六住。

疏。又在执应毁者。上约不取声相而毁为非。今明合毁毁却顺理。商主天子经者。彼经云。又复问文殊师利言。若复有人毁汝所说。彼将何去。答言当向得涅槃。又问何缘作如是说。答言一切无有不毁语言。而能得至圣解脱中者。所以者何。其圣道中。无有名字章句语言可说可示。若不毁者彼等当不解脱。又问何缘作如是说。答言不可已得解脱复得解脱也。故言在执应毁。因言通理言语性空即是解脱。故云就理应赞也。

疏。有量无量是断常边者。有量无量略有二义。一约竪论众生当尽不有众生故名为断。若常为众生即堕于常。二者横论。众生无边即堕于常。定有着常故。若傍有边涯即堕于断。傍更无故定无则断。有垢则众生界增。无垢则众生界减。难度则菩萨勤苦。易度即生安乐。又难度常受苦。易度亦得安乐也。

疏。以不发心不知垢故名之为无者。是不发心者难度。则显已发心者则知有垢故易度也。如暗室中尘。若有隙光则知有尘。无光之处不见于尘。

疏。法界有量等者。有量故断。无量故常。有成即增。有坏即减。若有即增。若无即减。

疏。又约众生大悲大愿等者。上量无量等皆悉是过。但以般若正知不动。今明有量无量等。各有所以故皆不动。悲愿无限成其无量。了法界性。双成上二。故下经云。法界非有量亦复非无量。牟尼悉超越。有量及无量。既能超越故心不动。

疏。知法界相下。释有成坏。缘成故有成。缘离故有坏。缘成故无成。缘坏故无坏。

疏。体有相无下。释若有若无体有是圆成之有。相无是缘成之无。体无相有者则缘成之体。无自性故缘成之相。不坏相故则二体不同。实体则有。妄体则无。若约真俗二义别说。体有相无是真如上二义。体无相有是缘成上二义又体有体无皆真如上二义。相有相无皆缘起上二义。思之可知。上皆出所以故不动。况并下约观心故不动。

疏。偈云听闻乃一义耳者。恐人引下文为难。下文云。一切诸法皆无相无体。性空。无实。如幻。如梦。离分别。常乐听闻如是义。故云听闻是一义耳。理实应须思修无相无体等法耳。

疏。此与六地取染净等者。彼经初二句全同。但彼皆云平等耳。经云一切法无相故平等。无体故平等。想成即无体。三即无生故平等。谓诸入苦果虚妄分别为本。故无有生。知妄本真即圆成性故。今经云不可修也。四即无成故平等。然成则非有。五即本来清净故平等。所成果法无有真实。即是实性故清净也。上二三句即无染分。四五二句即遣净分。六即无戏论故平等。无戏论故即空。七即寂静故平等。故今云无性。无性故寂静。八九二喻即当彼我非有相。彼有八喻。今但有二而成二义。然前六以无遣有。此二以有遣无。云我非有。但无法我不坏于事。如幻事等非无幻化。幻化非真耳。十总离取舍出没想者。即今经无有分别。彼经云有无不二故平等。即双遣有无故无分别。而上疏。云十总离取舍出没想故者。取舍即论经别句。第六无取舍故平等云。出没即是论释。论云。六遣出没故。释曰出没取舍皆分别故。今既遣之故无分别。然彼句当寂静之后。前来未用留此说之。即与论经前后不同。唯一句耳。亦由有此故。云多同。言染净慢者。由彼五地观苦集是染。灭道是净。今深般若故能治之。

疏。此如顺忍者。十地配五忍。四五六地配于顺忍。七八九地配无生忍。无生忍者即不退忍故。次疏。云然此位中已入无生。第七住。

疏。今云不退有进趣义者。不退有二。一已得不退。即前心定不动。二未得不退。即今此位念念进入则是不退。

疏。又权实方便下。此中通有四义。对前正心以释不退。上三义对前了法平等声如谷响故。此下一义。对前在执应毁就理应赞。故云有无等言皆有在故。从佛则色相虚无下。出有在之相。

疏。出离有二约自行义同前文有垢无垢者。即前正心住中。众生有垢无垢上有二义。有垢则难度等。言亦约事理者。事则有出。理则无出。

疏。虽许有佛不遍三世等者。

疏。中先併出三世无。后俱有可知者。即併举三世有。既言不遍三世则诸计不同。或言过现有未来无。或言过现无未来有等。故云不遍。

疏。现在生界未尽下。辨现在无佛义。此师计云。一切如来因地发愿度尽众生。生界不尽不取正觉。现见众生沉沦九有故。知诸佛未合有成。成则违誓。从今有佛者下通妨难。难云。若尔今十方世界诸佛出现。何得言无。答云。皆是菩萨应成佛耳。此师之计最为孟浪。谤无诸佛。理实难容。若尔云何。通于违誓之义。古有多释。一云。本拟度生未期成佛积行淳着行催自成。如拨火杖本欲烧草。不欲烧杖。拨草既多任运烧尽。故三论师詺。为不自在佛不欲成佛。而自成故。有云。成佛若不化生可违本誓。成竟亦化众生。岂违本誓。难云。化生之义虽许得存尽竟方成其义何在。岂得不违。如实义者诸佛皆有悲智二门。以大悲故穷未来际无成佛时。故菩萨阐提不成佛也。以大智故念念速成。又欲化尽诸众生界。自须速成方能广化不惧违誓。尽竟成言又了众生之本如故。化而无化是则常成。亦常不成。亦常化生而常无化。悲智自在。何局执耶。此乃傍来亦是人情好难问故。今许三世皆悉有佛。故下结。云谬说为无正说为有。

疏。佛智有尽等者下。此亦常人之所好难就。竪约智体中。自有三义。初约体相说。言尽智者诸惑都亡。诸相皆寂故名尽智。智体湛然尽未来际。体不可亡故名无尽。二约权实说。三约修生本有说含两宗义。修生名尽约刹那尽。即法相宗。若无尽者即无刹那属法性宗。并如玄中。

疏。二横就所知等者。一称理无尽。二无法不穷故名为尽。下引法华第一。智论第三论释。佛是一切智人。彼先难云。所知处无量故。无一切智人。答云。智亦无量。如函大盖亦大。是一切智人。函喻所知。盖喻能知。

疏。今菩萨穷究下。结成邪正。言知依竪义半了半不了者。总相而言尽皆不了无尽皆了。若别说者。三释之中初一皆了。二中言永尽灭是邪是权。言不永灭是正是实。三中依权宗实则尽为不了。不尽为了。若约当宗随宜之说二俱是了。

疏。又相待下。双拂二迹可知。

疏。此大同地中乐无作行对治者。即是七地。由六地般若常乐无作。今起十行以为能治。法之有本不得不知。全引彼文恐成繁长。要自寻检。疏于一佛乘说无量故。此对即法华第一中意。故经云。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又云。吾从成佛已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无量方便。引导众生。即从本流末。言虽有众多皆佛因者。即摄末归本。故彼经中三世诸佛皆云。以无量无数方便。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第三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又云。究竟至于一切种智故皆佛因。是知依实开权。说一即多会权归实。说多即一。

疏。转变密意者。即文同义异也。如一名四实九义瞿声。如一无常之言。小乘即以生灭为义。大乘即以不生不灭而为其义。在遍计性则无可常。在依他性即说生灭。在圆成性则以转变。染净为义。故云转变。言密意者则如前引摄论之中。以异言词说异法等。言即如初句下。即指初句为文随于义。一多言同而有三义故。

疏。义随于文显了直说下。释后句也。显了对上密意。直说对上转变。言即下三对者。明下三对唯是义随于文。但得释为事理无碍。不得通于事事无碍。及约权实如初句故。

疏。若望下。偈云。下重会前义。前中文随于义。但约所诠有事事无碍。未明文望于义相望无碍。今由文成义则文有力全摄于义。由义成文则义有力全摄于文等。故成事事无碍也。以下偈云知。一即多。多即一文随于义。义随文。于是一切展转成。此不退人应为说即其文也。

疏。三遍计情有理无者。

疏。有两重。第一别约三性以明事理。若法相宗。遍计依他所明二义唯约于事。圆成二义方是于理。今法性宗。遍计理无。依他无性。即是于理。非有即有是理彻于事。有即非有即事彻于理等。其圆成二义即就理。上自论无碍。下第三无性对。于圆成亦然。拣非事事无碍及权实等。故上云三对但显事理无碍。疏又上三中。第二重释。则初三对。以遍计依他为事。二无性为理事理交彻。非有即有者。相无自性性即遍计所执。有即非有者。遍计所执即相无性。次对例知。三如前释。第八住。

疏。永离习气唯佛得之者。即十八不共中之三也。如净行品。

疏。无十不善失者。此是过失之失。下错谬者。是误失之失。

疏。顿悟菩萨者。此法性宗。若法相宗顿悟八地方受变易。渐悟菩萨地前许受变易者。此法性宗。若法相宗渐悟初地许受变易。变易是一故开则为二。意生身者如回向说。

疏。即十力智之四智者。解与乐欲本是一故开即为二。

疏。此同八地若色若土皆自在者。八地得色自在。一身多身等十自在有净土分。第九住。

疏。又知九种命终者。即俱舍论第三。三界命终各起三界心故。如欲界命终三者。一还起欲界心。二起色界心。三起无色界心。余二界命终起三类耳。

疏。习气有四如九地说者。一因习气。二果习气。三道习气。四余残习气。

疏。上四多同九地十种稠林者。初一摄二。谓一众生字即第一众生心稠林。二受生字即第九受生稠林。二烦恼现起。即彼第二烦恼稠林。三习气相续摄二稠林。一习气即是种子。即当第八随眠稠林。二即第十习气稠林。四所行方便摄六稠林。一摄第三业。二摄第四根。三摄第五解。四摄第六性。五摄第七乐欲。六摄第十三聚差别。以三聚稠林依根解性乐欲说故。释中略已含具。谓诸乘即根解性欲。作业即业所入法门。亦即三聚言及善巧故者。即此经方便所摄六林。皆是涉事为方便故。

疏。五知法药是智成就义者。即彼经云。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善慧地。如实知善不善无记法行。有漏无漏法行。世间出世间法行。思议不思议法行。定不定法行。声闻独觉法行。菩萨法行。如来地法行。有为无为法行故。今云无量法也。

疏。六知法师轨仪者。即口业成就中具说之德故。经云。为大法师具法师行。论说二十法师。是七知所化处者即法师自在成就中说成就。经云。处于法座为演说法。于大千世界满中众生。随其心乐差别为说是也。八知化时等者。亦即说成就。亦最初经云。住此地已。了知众生诸行差别。教化调伏。令得解脱等。

疏。后二依二谛说者。即口业。得四十无碍辩才。不出二谛故。彼文云。词无碍智以世智差别说。乐说无碍智以第一义智善巧说等。中论云。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

疏。菩萨入则观佛教理下。佛合上父。教合前声。色合前理。显然可见故。可化曰贤。不可化如愚。

疏。菩萨六度四等万行总持皆力义者。次第合上。施合聚人以财。尸罗合慎危以戒。乃至般若合智。四等合仁。愍伤不杀以为仁故。万行总持合上制敌以众。

疏。持财以俭等者。上来释力。此下释持。略举其四。俭则财不散故不可贪也。无信于物。人皆远之故信及豚鱼。况于人乎。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故可去食去兵。不可去信。持安以不憍者。在上不憍。高而不危则长守富贵斯则安矣。故百姓者水。圣人者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故不可不慎危也。若人奢侈则力竭也。

疏。为上勿亢者。周易乾卦云。上九亢龙有悔。谓亢极则忧悔至焉。桀纣是也。孝经云。在丑不诤则无兵畏丑者背也。类也。疏菩萨入定同佛不过明以耽其味者。合上昼无故不内宴。昼宴则耽其味。明合上昼。过明者慧增定少也。言不昏沉以滞于境者。合上夜无故不外寝。昏沉合夜。滞境合外寝。无幽不得其味。合宴于侧室。正定不易其心。合寝于正处。

疏。情诣于理下。合赞音宜和乐。叹音宜哀思。合哀即哀。合乐即乐。是诣理也。使其欣厌有二义。一成上厌其哀欣其乐。厌生死苦。欣涅槃乐。二者合上其情切其辞文。文故可欣。切故可厌。第十住。

疏。多同大尽分智成就说者。大尽分则第十地八分之中第四分。此分有五种大。一智大。二解脱大。三三昧大。四陀罗尼大。五神通大。今经前五即神通兼解脱大。即作用解脱故。后五摄余三大。多同智大故。故智成就说。

疏。皆神通力有上无上分者。即第六分其胜进十法。即彼经云。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已能安住如是智。诸佛世尊。复更为说三世智。法界差别智。遍一切世界智。照一切世界智。慈念一切众生智。举要言之乃至为说得一切智智。

疏。问此经何要十方同说者。此下料拣于中三。初问法同。二问处遍。三论文次。今初问何要。此彼同说十住。那不或有国土说一乘。或有国土说二三等。

疏。问说此经处何要遍者。第二问处遍。上约所说之法同。此明所说之处遍。又前明彼此同说。今明一说即遍。

疏。有云。此上瑞应下。三辩文次。即刊定难经。偈中疏。一位不退等者。初一不退为二乘。二已得不退。三未得不退。十住品竟。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