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六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疏。土既不同下。第二释文于中四。一蹑前生起。二正释经文。三料拣解妨。四次第钩锁。

疏。初三者下。第二正释经文释第一句。

疏。文有二。一正释。二解妨。今初。言一切净秽者。此通三土唯除法性。以言通慧力所成故。此即偈文智慧神通力如是也。言为物而取拟将普应者。除自受用皆为物故。

疏。佛应统之下解妨。此有二妨。一皆名佛土妨。谓土有净秽秽岂佛土。故今答云。秽亦佛土。三界朽宅属于一人。娑婆杂恶居华藏内是我佛土。二然就佛言之。故无国而不净者。通于秽土称为净妨。此由净名经中。宝积愿闻得佛国土清净。而佛答云。众生之类是则不拣净秽秽亦净土。故生疑云秽名佛土。就佛统之秽名净土。复据何理故有此答。然佛土皆净。所以身子见丘陵坑坎。佛言我此土净。而汝不见。言既即秽而净故。不思议者。即以上义会下偈文。偈云。世尊境界不思议故。

疏。若是法性即本识等者。约如来藏随缘成立净秽诸土。如三昧品引楞伽说。此从通相不局众生。亦不局佛。若云法尔者。即法尔道理如十地说故。

疏。会二文于理可见。

疏。业有善恶下。先总释。后净名下。后引证。引三经四文。净名有二皆佛国品。初云以万行为因者。经云。宝积。当知直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菩提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大乘众生来生其国。次列六度等。故云万行为因。二又云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等者。亦是此文。次云为法性虽一下。双释上二。疏文有三。初随业成异。释上万行为因。此是土因。二佛随异类取土摄生释上文。又云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此是土缘。三涅槃下。别引他经成其初义。就第二中亦具引文。佛国品宝积献盖。佛为现变化净土相。便求其因故。初问云。愿闻得佛国土清净举果也。唯愿世尊说诸菩萨净土之行(徵因也)佛答云。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标也下徵释文)所以者何。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随所调伏众生。而取佛土。释曰。上二句总明取土一向为物。经云。随诸众生应以何国入佛智慧。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起菩萨根。而取佛土。释曰此明土异之由。下经徵释云。所以者何。菩萨取于净国。皆为饶益诸众生故。释经意云。菩萨修因取土皆缘众生。若无众生取土何用。此皆他受用土。及变化土缘故。唯识中二土皆以利他行成。明为物取故。彼经举喻。欲造宫室须依空地。若无虚空终不能成。欲修净土必缘众生。若无众生无修土处。

疏。涅槃微善者下。别引他经成其初义。即二十一经高贵德王菩萨品。琉璃光菩萨从不动世界而来。无畏菩萨问佛。此土众生当造何业。而得生彼不动世界。佛以偈答广列十善。一一皆生。言微善者。彼有偈云。若于佛法僧供养一香灯。乃至献一华。则生不动国。若为怖畏故。利养及福德书是经一偈。则生不动国。又云造像若佛塔。犹如大拇指。常生欢喜心。即生不动国是也。

疏。观经三心者。有三种。三心第一佛为韦提希现净土竟。韦提希愿生求因。佛言欲生彼国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是三事名为净业。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种业。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释曰。若具此三何净不致。然以生就佛总名为生。如上引直心是菩萨佛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第二上品上生文中云。若有众生愿生彼国。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足三心者。必生彼国。第三云。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释曰。第三三心多同初三句。而合初二开其后一。此上诸心。非但得生彼国而为生因。亦能成彼净国得为修因故。观经云。三世诸佛净业正因故。今引为佛国因也。

疏。上三初一因二缘三因者。然因略有二。一变化因。即第一如来通慧。二感净刹因。即是第三。缘亦有二。一约境利物众生为缘。二摄境从心皆自识变。此中第二义而是真心随缘变耳。

疏。次四别明有因有缘者。如镜智所成是缘变化土因。通因通缘。佛以生为缘生以佛为缘。

疏。众生菩萨共搆一缘者。上已总明即是直心是菩萨净土等。若菩萨自修直心。众生谄曲何由得生。是故劝物同修直心。故菩萨以直心之因。取直心之土。以应直心众生为同搆一缘来生其国。万行皆然故云随其行业。言凡圣同居者。即变化土。若他受用唯圣所居。变化之土凡圣同居有二意。一就机化故。二于凡身中初证圣果。尚亦为居之。

疏。三四二种他受用土因者。略如上引唯识论文。唯识一向就佛说因。今通菩萨。谓佛因中修此二因。成他受用。即是佛因。二住地菩萨修此二因得他受用。约菩萨因。初地八地地经广说。

疏。胜解印持随心转变者。胜解以于境印持为性。印持万境随心转变。

疏。一善根所流因中者。即圆融修行自他二利无障碍行。故得尔也。

疏。其法性土下。第三料拣妨难。问上之十句含于四土。何以特明三土因耶。故为此释。次复问云。四土之外别说圆融应有五土。故今答云故。其后三但融他四即是我宗。非别有体。其圆融之因亦如上说。又说净土总有二义。一者行净业为因感净相果。二以德业为因感自在净果。行业始自凡夫终至十地。德业始起不动。终至如来故。第二别明是行业净。第三融摄。是自在净。第一总明具斯二净故。疏为三。

疏。又此十事下。生钩锁偈中。

疏。成唯识下。此下之文前已总引。今当略释大圆镜智相应净识。即果位第八此是依因。依此顿变故。由昔所修下。此是行因。从初成佛下。辩其果相。初明竪长。后周圆下。明其横广。

疏。论云。谓平等性智等者。上已具引。先智后行俱是缘因。亦以行为因以智为缘。故云因缘。亦上二皆因。随十地菩萨为缘。如上随所化众生等变化为净土。即是果相。初地见刹等百三千。故名为小。二地即千三地万等。后后大于前前。前前即劣后后渐胜。下所引地义并如本品。

疏。又第七偈依中有依下。以义料拣成无碍行门。此即贤首华藏观意。彼有五门。一成立因缘。正当此门起具因缘。二相状布列。即华藏品风轮香海等。三具德圆满。四依正融摄。五摄成观智。今疏有二。先牒经略明即彼第四。二从然其无碍通有十种下。即彼第三但解此二自成观智。略无第五。然彼具德指一香树。亦明十义。一此香树即佛智身德。二即转法轮。三事理无碍。四悲智德。五难思德。六体用无碍。七定乱无碍。八微细德。九佛境界德。十缘起无碍德。而内外相参以成十门。亦不引证。今为顺经加减废立皆引文证。而具事理事事无碍。疏中有四。初总摽。二诸教说土下立意。或是无常者。通大小乘。或云心变。唯是大乘理事悬隔明非实教。三一事理无碍下。开门别释。一中引经即第十经偈末句云。安住于空虚今但取庄严为事法界为理无差别言即是无碍。二成坏中不引文者。义易了故。亦是此偈故云一一。刹种中劫烧不思议所现虽败恶其处常清净。三中经云。体相如本等者。即第八经释刹种章偈。及后四相入中所引。即前偈前半具云以一刹种入一切。一切入一亦无余体相。如本无差别无等无量普周遍。五相即无碍证文即第七经。六清净珠玉等即第八香水河偈。具云清净珠玉布若云一切香河悉弥覆其珠。等佛眉间相炳然显现诸佛影。今但取初后二句。是显微细之义。七隐显中略不引经。以义多故。即此中偈。随心造业不思议一切刹土斯成立。即其义也。以同处异见故不可思议。又形状偈云。一切尘中所现刹皆是本愿神通力。随其心乐种种殊于虚空中悉能作。释曰。既一尘随乐种种皆作则隐显自在也。然疏文中略出二种隐显。一染净隐显。如感娑婆者。对华藏而见娑婆。则净隐染显。感华藏者。对娑婆而见华藏。则染隐净显故。摩竭提国其地金刚等。二明异类隐显。如须弥山形世界。一类显时江河等形即皆隐也。长刹显时短刹则隐。余可例知。八重现无碍亦不引文。以华藏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见法界已频引故。若更引者。依住偈云。或有国土周法界清净离垢从心现如影如幻广无边。如因陀罗各差别等。九所引即第八经释小海中偈十中。又下文云。即第八经河间树林偈。

疏。此十无碍下。四结释六相之义。略如前说广如十地别章。

疏。如何广大下。随难别释。释第八九有二义释。前通诸教。后由无漏下。即事事无碍宗故。上普贤云。一切刹土入我身所住诸佛亦复然。汝应观我诸毛孔。我今示汝佛境界等。

疏。所现国土似彼报故重重而现。不离一毛者。如十盏灯共照一毛。则一毛之上有千重光也。准喻思法。

疏。第四刹体中诸教不同下。即五教出体释有二意。一则别配八微是小乘。唯心是始教。法性是终顿二教。或一切法是圆教。二则通明圆教具于四义。顿教唯法性小乘唯八微。始终二教通于前三。若三各别即二是始教。若三无碍性相圆融即是终教故。法相宗出体之别。一法性土。以真如为体。二实报土。力无畏等。一切功德无漏五蕴以为体性。若摄相归性亦真如为体。三色相土。摄境从心自利后得智为体故。佛地论云。最极自在净识为相。相即体相。若约相别即四尘为体。四他受用土。摄境从心利他后得智为体。摄相归性亦以真如为体。若约相别亦是四尘。五变化土同前他受用体。是知始教具用三法。圆教则以性融相相无碍故通一切法。则事事无碍而为其体。是故疏云。今皆具之。次引经具收。后融无碍。

疏。第五段刹庄严中至或宝为严等者。然庄严有三。即名三净。一处所净。即众宝为严。二住处众生净。即人宝为严。三法门流布净。即以法为严。对文可知。

疏。第六段明刹清净。疏文有四。一总摽大意。二别显其相。三对教拣定。四对文拣滥。今初。言唯约净者。以言清净故不同形等。通于染净。言行致者。即生公意。彼净名注云。行致净土非造之也。造于土者。众生之类矣。十四科中释致义云。问云何致而非得耶。答夫称致者。体为物假虽获非己。释曰。谓因他而得故名为致。谓佛修万行直趣真极不取色相。他受用等因他众生。遂以大悲为物取土。故云行致。既因万行而致于土必招净也。

疏。然净有二下。第二别显其相。展转开之乃成四重。皆以方便为因清净为果。第一对中言以六行为方便者。谓厌下苦麁障。欣上净妙离故。以色无色界而为净土。

疏。此复二种下。第二对二乘净土玄中已明。

疏。然出世上上净中下。第三对言仁王经等者。即菩萨行品。波斯匿王赞佛。此前一偈半云。正觉无相遍法界。无生忍尽智圆明。寂照无碍真解脱。大悲应现无与等。湛然不动常安隐。光明遍照无所照。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在文易知。若璎珞经亦云。佛子有土名一切贤圣所居之处。是故一切众生一切圣贤。各有自居果报之土。若凡夫众生住五阴中。为正报之土。山林大地名为依报之土。初地圣人亦有二土。一实智土。前智为住后智为土。二变化净秽经多劫数量应现之土乃至无垢地土亦如是。一切众生乃至无垢地。尽非净土住果报故。唯佛独居中道第一法性之土。是故我昔在普光堂。广为一切众生说净土门。以上二经唯佛为净。

疏。未极之中下。第四对也。言永绝色累者。即生公十四科净土义云。夫未免形累者。八地已前在生空观。即净土出即居秽土。八地已上长在生空。即长在净土。故须託土以自居之。八地已上永绝色累。照体独立神无方所。土复何为。意云。八地净无生忍得色自在。舍于分段故云永绝色累。一切世间出世间心悉不现前。故云照体独立。称性普周故云神无方所。神即心神。易云。神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故神无方而易无体。既无色累。故其土相难以名目。

疏。七地已还等者。未出三界者。依直往者。未舍分段故。无漏观智有间断者。即六地已下若至七地观无有间。依十地经六地已下为染。八地已上为净。七地亦名中间。亦可名染亦得名净。或非染非净。今取染义故非纯净。

疏。若依瑜伽下。第三对教拣定可知。

疏。然净方便下。第四对文拣滥。于中有二。先对此文。上来四对。皆约清净为果方便为因。今以义通方便亦果。亲近善友即是方便。今得人宝为严则兼于果故。极乐等土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是等流果也。

疏。然望庄严下。第二对前文拣也。如庄严中云。或以说一切菩萨功德庄严与此增长广大功德云遍法界故文同。又彼偈中多举因显果。与此长行同。此云慈悲广大遍众生。以此庄严诸刹海。与庄严同起具因缘。诸净刹因与此长行修净因同故。为此拣。

疏。文有二。一明门别。谓所用虽一用处不同。犹如说法在布施门名为法施。在智慧门名为方便等。

疏。又起具下。更以别理拣于二门。则具缘是通此处则局故。前疏。云唯约净也。对于庄严则多少不同。如多药和合从疆得名。定中有慧但资于定。慧中有定但名般若等。故云彼多约果。此多约因。从前多修善者亦从多少。前则以因对果论其多少。此则唯就因中自有多少。前云菩萨无边功德海。及普贤行愿。诸佛子等众生劫勤修习此多修善也。今乃文。云净修广大诸胜解成就方便清净力。即治恶多。文显可知。

疏。如善财夜神处说。即七十三经大愿精进力夜神善财初见。起于善知识同已等十心。便得佛刹微尘数行。所谓同念心常忆念十方三世佛故。同慧心分别决定一切法故等。广如彼说。此下数段皆如十地经文。

疏。前半方便。后半清净者。以各下句有方便清净言故。言皆上句果下句因者。从多分说。则方便为因清净为果。若从通说俱通因果。方便约因。善巧出生于土。方便约果。依正业用是净土相清净。约因离诸障盖。清净约果无有三恶八难等故。

疏。初二随彼类者。如佛出娑婆但可丈六。若生极乐无量由旬。不可以无量由旬之如来。以化三尺身众生。丈六之佛化万丈之人寿。亦然矣。居于此刹不满百年。弥陀人民寿皆无量。然此一对亦通化机多少。次一缘广狭者。缘广则刹广如文殊普贤之邦。缘狭则刹狭如迦叶光德之国。四宜闻三则秘一乘之妙宝。宜闻一则废羊鹿之小车。五根熟者。化多如释迦之化。未熟则化少如须扇多如来亦是因中缘广狭故。

疏。一念与劫下。释唯心方便之义。然一念与劫。并由想心。此有二意。一者由有想念。即有刹那。积此刹那终竟成劫。心想若灭生死长绝。此顺经文。二者一切境界皆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此顺经意。成唯心观是故。疏云。心想不生长短安在。无长无短即心体清净。是以经言以一方便皆清净也。此约真性故。第三句是不坏相义。相性无碍刹海义也。

疏。二唯约住劫之中居人善恶。复有二义。一约众生引因所得。二约菩萨居中作用。心纯善故染净交彻耳。

疏。一遇恶缘故净变为染。即是劫中染污众生住故。七十二经云。往昔此城邑大王未出时。一切不可乐犹如饥鬼处。众生相杀害。窃盗纵淫佚。两舌不实语无义麁恶言。贪爱他财物瞋恚怀毒心。邪见不善行。命终堕恶道。以是诸众生愚痴所覆蔽。住于颠倒见上恶缘也。天旱不降泽以时无雨故。百穀悉不生草木皆枯藁。泉流亦乾竭。大王未兴世河池悉枯涸。园苑多骸骨望之如旷野即劫变也。

疏。粳米自然生等。即是上经次文云。大王昇宝位广济诸群生。油云被八方普雨皆充洽。乃翻十恶成十善也。其中翻偷盗云。往昔诸众生贫穷少衣服。以草自遮蔽饥羸如饿鬼。大王既兴世粳米自然生。树中生妙衣男女皆严饰。即其事也。

疏。三即地前者。信解是地前通称。亦名胜解行住。未证真如但依解力而修行故。

疏。或以多庄严而严一刹者。如第五回向即愿。普摄十方三世所有佛刹一切庄严。而严一一刹一切亦然。至登地竟能如愿成。如八地十地中说言。或以一严而严多刹者。第二回向云。以一庄严严一切。亦不于法生分别。如是开悟诸众生。一切无性无所观。如上口光召众者。即第六经。其诸菩萨既至会中现自在用。如是坐已。其诸菩萨身毛孔中。一一各现十世界海微尘数一切宝种种色光明。一一光中现十世界海微尘数诸菩萨。皆坐莲华藏师子之座。此诸菩萨悉能遍往一切法界。诸安立海所有微尘。彼一一尘中皆有十佛世界微尘数诸广大刹。一一刹中皆有三世诸佛世尊。此诸菩萨悉能遍往亲近供养等。即严微尘中刹也。

疏。佛灭度百年乳不及水者。育王经说。育王常供养诸圣僧。上座食乳稍多。育王白言。乳若多食恐生疾患。上座云。此乳有何力。不及世尊在世时水。今佛灭度一切精淳皆沉地下。育王愿见佛在时水。上座展手地下取水。育王甞之实过于乳。明知福人灭矣。能事随灭。百年上尔。况今去圣将二千年。尤更澹薄况于减极。铁为上严稗为上味。如起世等经说。

疏。八如弥勒来者。即弥勒下生经说。佛告舍利弗云。四大海水以渐减少三千由旬。是时阎浮提地长十千由旬。广八千由旬。平坦如镜名华软草。遍覆其地。种种树木华果茂盛。其树悉皆高三十里。城邑次比鸡飞相及。人寿八万岁。智慧威德色力具足安隐快乐。有一大城名翅头末底。长十二由旬广七由旬。其城七宝上有楼阁户牖轩窓。皆是众宝真珠网覆。堑广十二里。街巷道陌处处皆有明珠之柱。处处皆有金银之聚。便利不净地裂受之。受已还合。亦无衰恼水火力兵及诸饥馑毒害之事。园林池沼八功德水众华异香皆悉盈满。不生草秽。一种七穫味甚香美。增色力身等广如彼说。

疏。净名足指桉地者。即佛国品说。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尔时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言。若菩萨心净则佛土净者。我世尊本为菩萨道时。意岂不净。而是佛土不净若此。佛即答云。我此土净而汝不见。尔时世尊即以足指桉地。即时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众宝庄严土。一切大众叹未曾有。而皆自见坐宝莲华等是也。

疏。法华三变净土者。即宝塔品大乐说请开塔户。佛言。须集分身。大乐说请集分身佛。世尊放光远召。为欲受分身佛故。一变娑婆。二于八方各更变二百万亿那由他国土皆令清净。坐佛不足。第三更变二百万亿那由他国土。皆令清净。故云三变。

疏。谓前九辩诸世界约相不同至皆周遍故皆释标名。于中有三。一约性相相对。相则有差性则无差。二又约权设下约权实相对。实则无差。三又皆是诸佛之所用故下。收差与无差皆归果用。前之二对性相权实二不相即。今则融即。言无差之差者。是圆融上之行布也。差之无差者。是行布上之圆融也。若离圆融则无可差别也。若离差别无可圆融。如揽别成总。非离别外而有此总。引法华经但明二不相离。由依此义下。显十八圆满由此而成。

疏。尽海之尘一尘一刹已是含摄之义者。以经云一一世界海中有世界海微尘数世界无差别。谓一箇世界海。还有世界海微尘数世界。则义当一尘是一世界竟。唯就此一句已显融摄释。无差别义善成矣。若界界相望论无差者。无差全少。今十句中句句各有世界海尘。则一海之中已有十世界海尘数无差故。须融摄思之。

疏。而前但约平漫无差者。即长行云。一一世界海中所有佛威力无差别。今乃皆云一一尘中无量光等。即是重叠无差别也。

疏。若云约共同事下。结弹古人。谓经举十事皆约融摄。若依昔义。何以不言一一世界海中染净无差别。一一世界海由众生受苦无差别。以世界海中皆有染有苦故。故疏结云。岂世界海中都无此耶。今经不言。明知约融摄无差别耳。世界成就品竟。

华藏世界品第五(尽第二会初如来名号品)

疏。梵本具云等者梵云拘苏磨(华也)多罗(藏也)骠诃(庄严也)阿楞伽(严具也)噜迦驮都(世界也)三牟达啰(海也)钵履输陀(云遍清净也)惧曩(功德也)三牟达啰(海也)阿罗婆(上)娑(光明也)钵履勿多(品也)。此云华藏庄严严具世界海遍清净功德海光明品。然疏文有四。一举梵名。二译者嫌繁下申其义释。三其梵本云下释前梵本。四约事可尔下。覈其本源。不为此释岂委刹海之兴由。三宗趣言有十德者。前品已引四文也。疏初明华藏因果自体者。然第二安布庄严亦是果相故。应对果分因。总为二段。谓先明刹因。后彰果相。以第一段中长行具有因果。偈中双明因果。故合于因。属自体中。疏谓指此刹海。是我本师下疏文二。先通释经文。后随难别释。今初疏不唯胜观释迦等者。俱舍论第十八说。于三无数劫各供养七万。又如次供养五六七千佛。三无数劫满逆次逢胜观然灯宝髻佛。初释迦牟尼。释曰。此三偈中初偈明供养佛。数谓初无数劫供养七万五千佛。第二无数劫供养七万六千佛。第三无数劫供养七万七千佛。后颂意明供养何佛。言逆次者。从第三无数劫向前以明。谓第三无数劫满逢胜观佛。第二无数劫满逢然灯佛。第一无数劫满逢宝髻佛。最初发心逢释迦牟尼佛。发誓愿言。愿我当作佛一如今世尊。彼佛世尊末劫出世时法住千年。今我如来一一同彼。故今疏云。不唯胜观者。举第三阿僧祇劫满佛。言释迦者。举初发心之佛。而言等者乃有三义。一等然灯宝髻。二等所供佛数。三等余教所明。设言供养三十六恒三十八恒佛等。皆未足为多也。

疏。不唯净一无生等者。如智论说。五华供养然灯得无生法忍。故金刚经云。若有少法可得。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等。无法可得是无生相。而言等者等余法门。俱舍颂云。但由悲普施被折心无忿。赞叹底沙佛。次无上菩提六波罗蜜多。于如是四位一二又一二如次修圆满。释曰。初之四句即是四位。初位一满。谓普施成檀。次位二满。谓尸及忍。被折不报故能满尸。由内无忿故成于忍。第三位中但一度满。谓精进度。第四位中定慧双满。故云一二复一二等。言底沙者。此云圆满。赞佛偈云。天地此界多闻室。逝宫天处十方无。丈夫牛王大沙门。寻地山林遍无等。七日七夜忘下一足叹底沙。故超于弥勒九劫先成佛。智论之中亦同此说。故六度满前后不多。今经一一佛所净修世界海微尘数大愿。况于多佛况多劫耶。故结云由上三重故云深广。疏然瑜伽起信下。第二随难别释。即重释三祇。约三乘一乘以通。言该通十方者。对上一方化仪言。及树形等界者。对上一类世界。且如娑婆一劫方知安养得为一日。则安养世界乃经三无数日耳。更方袈裟幢刹未经岁月。况于后后以劫为日之刹耶。是则不可以此一方一类定于成佛时劫之数。二异类刹者。即于一界即具诸界互不相见。时劫亦殊安知修短。故朝菌不知晦朔。况识春秋耶。况于大椿之岁耶。言宝云经者。经云。善男子。菩萨不能思议如来境界。如来境界不可思议。但为浅近众生说三僧祇修习所得菩提。而实发心已来不可计数。贤首释云。不可计者不可计数阿僧祇也。义分齐云。始教三祇不同小乘十十数之。此即倍倍数之。仍说百劫修相好等。智度论破此别修相好。不许三祇之外别修。即是实教之意。然实教之意。自有二义。一定。三僧祇一方化仪故。又是实佛故。起信云。或示超地速成正觉。以为怯弱众生故。或说我于无量阿僧祇劫当成佛道。以为懈慢众生故。能示如是无量方便不可思议。而实菩萨种性根等。发心则等所证亦等。无有超过之法。以一切菩萨皆经于三阿僧祇劫故。斯则定也。二者不定。复有二意。一为通余类世界故。如胜天王说。即前树形等刹是。二据佛实德无限故。如宝云经。若瑜伽说有二种无数劫。一者日夜月半月等方便显时无量故。二者如常说。若依初义经无量劫。若依后义但三僧祇。然依此释不同宝云。宝云不言为浅近众生说于大劫。为于深胜说日月劫。明知意殊。是则瑜伽亦是一方所宜说耳。

疏。又时无别体下。别教一乘融摄以说。如毗目仙人执善财手时经多劫。处历无边故不可以长短思也。若显超胜一生顿圆。若约甚深多劫莫究。故云不可定执贵在入玄。

疏。第二诸佛子下彰果体相。疏文有四。一总相生起。二彰其分量。三科释经文。四用义通局。

疏。然所依刹量下。第二彰其分量。言大小之化者。如梵网经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即大化也。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即小化也。小化唯一四洲。大化总该百亿。且依一相等者。且依一种义相。不坏边表。有莲华外别佛刹海等实则称性横不可寻。故云法界无差别。若以性融相则一尘中法界无量。疏然准下别显。下第三科释经文。言应有十事者。以文广释十事故。此中长行略标列故。是以古德一品之中。先分土因。就果相中即分十段。今不依者。以下六事各有长行偈颂。而前四事同一长行。故科十段于文不便。先科为三。于第一华藏自体中长行之内。方为四耳。疏然其刹因下。第四明用义通局。已见上文者。即起具因缘中通义易知故。示别相。列中疏风力遥持者。古有二释。一云一重风轮持一重物。疏以出现品中。有十风轮持欲色等。皆是遥持故。今桉定。疏所持香海下。疏有二释。一约事释。二又藏识下约表。于中又二。一约众生。二又佛性名水下。约通生佛。佛性即是真法性故。故此品初海表三义。今举其二略不说悲。涅槃亦云。有人闻香即第七经。至问明品当具引之。疏又所发万行下。上约事释。此约表法。但通相表行。若别说者。略示十德表于十度。一开敷鲜荣以表施度。二自性无染以表戒度。三香气芬馥。四宝茎坚固。五宝叶扶疎。六宝蘂光幢。七相巧成就。八含藏莲子。九宝台坚住。十普放光明。下八如次显于八度。疏宿因现缘经离颂合等者。此中詺长行为经。以取长行缀葺略说所应说义。别相修多罗故。言经离颂合者。宿因即前显因深广。现缘即前风持香海等。此二离明言颂合者。初偈颂总。前半宿因。后半现缘。第二偈三句宿因。第四句是现缘故。疏所成果相。经略颂广者。长行云。华藏世界海住在其中者。即所成果相此文则略。以十偈之内皆有果相故云颂广。疏三现缘风轮经广颂略者。经列十种风轮。偈中但云风力所持无动摇耳。疏四山地海树经有颂无者。长行云。金刚轮山周匝围绕。地海众树各有区别。此经有也。颂无可知。上言有四者。但有四例唯广略一种。乃成一对离合有无。但成一例耳。若成对者。应须经合颂离经无颂有方成三对耳。余四例二对。此中则无下颂则有。疏是无边之边不碍理而即事等者。意明理无分限总曰无边。事有分限故名有边。若理成事理性全隐。则无边即边。若会事归理事相全尽。则边即无边。今则不尔。不失理而事现。云无边之边。不坏事而理显。云边之无边。此是事理无碍义不是相即。相作之义思之。疏但云诸严下。此句稍长故。牒释云。即从诸庄严具下是第九句。摩尼妙宝下皆第十句。

疏。准下刹种及梵本皆有十者。以中一海管十海。而此十海一道布列。结有不可说佛刹微尘数香水海。十道皆然。一海一种故。有十不可说也。言下摽种处亦然者。摽云。诸佛子此不可说佛刹微尘数香水海中。有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种。释曰。此即摽种处无十字亦例合有。

疏。芬陀利即白莲华者。即唐三藏等诸师所翻而言。亦是正敷荣时者。即付公意故。睿公法华序云。华有三时之异。华而未敷名屈摩罗。凋而将落名迦摩罗。处中盛时名芬陀利。生公亦云。器像之妙莫踰莲华。莲华之美荣在始敷。始敷之盛则子盈于内色香味足。诸之芬陀利。意亦同也。今存二译各是一义。梵语多含故两存耳。疏即随一一心同时相应功德流注者。大海既喻藏识。小海复表种子。二皆心王故。河表同时心。所谓善十一遍行别境二。千福河流注心地也。

疏。严中严事下。释第二辩严也。

疏。中先略释。后结十句可知。今先示十句后示别释。十句者。一岸体金刚。二净光下摩尼严岸。三常现下现佛光色。四及诸下出同类音。五其河下旋澓出影。六摩尼下网铎垂覆。七诸世界下总显多严。八摩尼宝云下宝云覆上。九复出妙音下浪出妙音。十其香水下水涌光云以文易知。故长行不出。但偈中具示。今示略释者。

疏。云宝体是初句。宝严是第二句。圣灵游集即三四五句。光云相映即六八。与十万像浮辉即七九二句。疏如剑叶林者。其林树叶犹如刀剑下即伤人。言如天意树者。涅槃四十二问中。当第二十四问云。云何观三宝犹如天意树。言天意树者。随天意转故。至第九经方始答之云。复次善男子。如菴罗树及阎浮树。一年三变。有时生华光色敷荣。有时生叶滋茂蓊郁。有时凋落状如枯死。善男子。于意云何。是树实为枯死不耶。不也世尊。善男子。如来亦耳。于三界中示三种身。有时初生有时长大有时涅槃。而如来身实非无常。释曰。意明三宝随物转变而实常存。如天意树随天意转而实不死。随天之意明是善业矣。言男女林者。即楞伽第一百六问。云何男女林。一百七问。云何诃梨勒阿摩勒。解曰谓令观世间如男女林等。依立世阿毗昙论第一云。阎浮提林外有二林。一名诃梨勒。二名阿摩勒。此二林南复有七林中有人林。是人林中果形如人。如阎浮提圣人王种。若男子十六岁如女十五岁庄严具足状如行嫁。是人林果可爱如是。其子蔕形如人头髻未离欲者。见此果子便生爱心。诸外道等有离欲人。若见此果即失禅定欲心还生。其子熟时唯鸟竞食。鸟食之余残落于地。如尸陀林甚可厌恶。诸退禅定者。见是相已。深生厌离还得本定。意表世间男女如林所见荣饰悉皆如幻与此无别。遍计所执妄谓之实。菩萨观之都无所有。故楞伽云。观诸众生如死尸无知。以妄想故见有往来。若离妄想如彼死尸无鬼入中云为自在故。有经说菩萨所见世间资生无非实相。此之谓矣。

疏。后三结严所因。疏文有三。初总明。二然此三偈下别释。三显华严下结叹。二中示难思相。总有六重。六重之中皆通一偈而各取一句中言。又此四句各是一义。如第一偈初句所现之境。二能现之处。三所现相。四能现之因下二例。然其第一重料拣初句所现不同。三偈各一世间。而初偈是初句。次偈是第二句。后偈是第二三两句。言影略其文者。谓随一能现。能现三世间。今各举其一故云影略。非但此义六重皆影略。

疏。又初明一果。能现下第二重约现处明矣。初偈是第二句。后二偈皆第一句。

疏。又初明佛力下。第三重约能现因差各显一因。皆第四句。

疏。又初果后因愿通因果者。是第四重亦约现因明异。重释第四句而约因果不同。

疏。又初自下第五亦约能现因。句亦第四约二利不同。

疏。初明即性无性下。第六重约所现性相明差。三偈皆第三句。以各见不同同体无来等故。此之一义更须解释。谓若顺上释既从佛力等因故。所现之体即无生等。二者此句亦是能现。由体无生故。现而叵取。称性而来故无来去。随机隐显各见不同。

疏。应成四句者。文出二句。三一因一果释文已用。四多因多果随修一行无德不招。广如问明及昇兜率品四句相融故。一一难思。

疏。一者令多等者。第四偈一切刹海咸周遍。是令周给他也。第二偈中靡暂停。第三偈中恒闻见是令常也。第三偈中其音美妙是令妙也。第十偈中无等无生无有相是称性也。第八偈能于一切微尘中。普现其身净众刹。及第九偈一刹那中悉能。现皆自在也。

疏。后半悲应即他受用及变化净。一偈之中四土具矣。

疏。摽二章者谓种及刹下疏文有三。一总释徵名。二欲明世界下双显名相。三而言世界下对难释通。于中二。初通世界无边难。后若尔下释种无体难。虽依种类下释通。于中先正释。二结成。今初。前为成海故取种类略无别体。今别喻蜂窠以彰有体。蜂孔如刹一窠如种。则显鱼龙乃成分喻。

疏。即依后义下二结成也。先会同晋经成种性义。种有二义。一类二性。以禾喻种以粒喻刹。禾能生穀故有性义。二恐滥下显今经意亦是通难。难云。若有种生之义何不依昔为世界性故。为此通则种兼二义。今经存之。疏今初也。然此十门刹种之异下。

疏。文分四。一显种所依。二对前会释。三随文别解。四别示义门。

疏。所列十事下二对前会释。于中亦四。一总显不同。二若别别相望下。互出同异。三皆显十下彰互所以。四何以起具。前有此无下。牒问释成圣即问也。问意云。一种起具等五此无前有。方所等五此有前无。从前段总明下答也。答中对上牒起具问。而下结云余可思准者。即是结例余四但用何等世界住言总通五难。劫住即是果起具是因。此通易了余四犹难。谓清净佛出劫住转变正是果相正辩果住何得全无。今云无者。清净方便亦是约因。又不通染今则通染。又不语因佛住约人今此辩刹故亦无之。劫住转变此二竪明。今语现住。亦非此要故略不说。

疏。然与前同下第三随文别释。但解五句。言若圆满方所等者。释此五句皆是十八圆满中意。次下当明。此中每句各二义。方所二者。圆满方所即自受用。方所如上引唯识明自受用土相。随宜方所者。即他受用及变化净。然依佛地十八圆满。唯约他受用说。今约圆通故进入自受用下该变化。

疏。依门趣入等者。彼有事门即如向说。二约法为门。今但出此。又互相现入者。是约此宗以辩门义。并如下说分齐分二。随宜即他受用等。约佛即自受用土。行列与下第十加持。各约事法分为二问。圆满方所云无处不有。圆满分齐十方无际二相何别。答若识随宜方所分齐。即知圆满二相不同。谓随宜方所者。此之净土十方之内为在何方。如极乐在西妙喜在东等。言分齐者。此之净土广狭云何。或等一娑婆。或等百千是分齐也。是则圆满方所明无处不有者。即遍在一切处也。分齐云十方无际者。量周法界也。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