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十九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如来出现品第三十七

疏。答第二会所行问者。以不思议法品中出现即第二会所行故。疏二释名者。疏文分三。初正释。二若唯约化下结弹古义。三若来即出现下会六释。初中四。一总释。二如来虽下结前生后。三若依法身下别释。然法身若约报上论法应云真如出缠是法身出现。今以出缠为报。直就体上故。云如理常现。余二可知。四今以新佛下融通会释。于中二。先会三身十身。后会品名证成前义。前中有三。初以法报相对。二真应相对。三结融三十。今初。言新佛旧成曾无二体者。以报就法如出模之像。像本旧成故无二体。言新成旧佛法报似分者。以法就报如金成像。金像似分以有未成像金故。今成像竟似分二矣。前对是非异。此对是非一。非一即非异故。言似分竟无二体。

疏。无不应时下。第二真应相对。以辩融通。法报皆真体上常用故。即真成应用不离体故。即应而真。

疏。三佛圆融下第三结融三十。谓以三佛收十佛。不出三身。三身既融。十身即三自体无碍故。辩应成下结成正义。

疏。是以晋名下第二会品名。二经品名即为二别。先会晋经。初二句总标。以将晋经用成前义故。有是以之言虽是义加者。梵本无故。后以应虽从缘下释性起义顺应现义。于中总有六义。证成性起。今初。立理即不相违门。然出现义亦名缘起。亦名性起。若取相说览缘出现故名缘起。谓由众生业感如来大悲而出现故。八相成道从法性生故名性起。今以从缘无性缘起。即名性起。又净缘起常顺于性。亦名性起故云应虽从缘不违性故。

疏。无不从此法界流故者。第二引梁论证成。即相成门明性成于缘故。此性起自有二义。一从缘无性而为性起。二法性随缘故名性起。前段即初义。今段即后义。亦应云无不还证此法身故。此乃缘智相成即缘成性。即是前义。但前取无违。今取相成是故此为相成门也。

疏。以净夺染性即起者。第三明相夺门。亦是通妨。谓有问言。性起唯净缘起通染。云何缘起即是性起。故为此通。谓缘起有二。一染二净。净谓如来大悲菩萨万行等。染者。谓众生惑业等。若以染夺净则属众生故唯缘起。今以净夺染唯属诸佛故名性起。

疏。若离于缘性叵说故者。即第四是相即门。亦是通妨。谓有问言。缘起约事性起约理。如何相即。故为此通。从缘无性方显性起。又由见缘推知性起。若离于缘复论何性。离缘有性是断空故。疏下加性起者。即第五段引当经证。即以人表法门。

疏。妄虽即真下第六以妄隐真门。亦是解妨。妨云。若缘即性妄本自空。当体即性何以不得染夺净耶。故为此通净缘顺性染缘违故。故璎珞云。始起一想住于缘。顺第一义谛为善。违背为恶。

疏。今以起义多含直云出现下。第二会通今经。则性起局性。出现即起。起含缘性故曰多含。言从性者。性起即法身。从因者。缘起缘起即报身。从真从感即是化身。而从真约佛通于缘性。谓依法报而起于化名曰从真。从感约生即是缘起。由上诸义故云多含。结弹六释并显可知。

疏。一众生外增上业者。拣异内异熟业。

疏。谓多有情应生此界共业同变者。即唯识论释初能变中处之一字。论云。所言处者。谓异熟识。由共相种成熟力故。变似色等器世间相。即外大种及所造色。虽诸有情所变各别。而相相似处所无异。如众灯明各遍似一。释曰。此释共变之义相似名共。论又云。谁异熟识变为此相。有义一切。所以者何。如契经说。一切有情业增上力共所起故。有义不许。乃至云经依少分说一切。言诸业同者。皆共变故。释曰。此拣通局。即今疏文。

疏。依此义云应生此界故下。经云各随所宜而得受用。若不应生岂安乐界所有众生变为此界之秽土耶。

疏。于中有四句。谓共中共等者。即唯识第二引瑜伽论说共不共中。各有二种。共中二者。一共中共如山河等。非唯一趣独能用故。二共中不共。如己田宅及鬼所见为水火等。即于彼境非互用也。不共中二者。一不共。中不共如眼等根。唯自识依用之缘境。非他依故。二不共中共如自浮尘根。他亦受用故。

疏。一约同居等者。地前菩萨未生受用同居变化。亦以善业共变此土。

疏。二约能化。谓随诸众生等者。即净名意能化菩萨非自业成。以大悲故取土摄生及众生之类。皆净名经。并如世界成就品引。

疏。先成器界等者。俱舍十二云。坏从狱不生。至后器都尽。成劫从风起。至地狱初生。论释云。谓成劫中初一劫起器世间。后十九劫起有情渐住。坏中后一劫坏于器界。前十九劫有情渐舍。二十中劫初劫唯减后劫唯增。然此二时等中十八成坏。时量法尔先成必在后坏。

疏。一品之中下。总显喻意。

疏。广大难知周十方故者。是下结文。

疏。以十句各结一喻。文皆暗用。可以意得。

疏。体无生灭亦是下结文结第三也。

疏。准五卷大悲经第三云。有千叶故者。结云。阿难何故名为贤劫。阿难此三千大千世界。劫欲成时尽为一水。净居天子以天眼观见此世界。唯一大水见有千枚诸妙莲华。一一莲华各有千叶甚可爱乐。彼净居天因见此华心生欢喜。踊跃无量而皆赞叹言。奇哉希有。奇哉希有。如此劫中当有千佛出兴于世。以是因缘遂名此劫号之为贤劫。我灭度后当有九百九十六佛。

疏。次第合前者。一清净离垢光合善净光明风轮。此约能成。若约所成义类亦同此。一能成如来无漏无尽智合成色界。色界离于欲过故如无漏。四禅不坏如无尽也。二普照光合净庄严风轮。三持佛种性合坚密无能坏。四逈出无能坏合胜高轮。五一切神通合不动轮。六出生变化合安住轮。七普随顺合庄严轮。八不可究竟合无尽藏。九种种庄严合普光明藏。十不可坏合坚固根。其所成德可以意取。

疏。所成唯果德者。唯释于法如无漏无尽智不倾动力等。皆果德也。能成通因果者。如持佛种性。一切神通皆通因果。疏以缘夺因者。此中化生众生。自力为因佛力为缘。余可思准。

疏。大诺健那者。此云露形也。

疏。其量广无数厚十六洛叉者。是俱舍颂上二句云。安立器世间。风轮最居下。

疏。故净名云。其无碍慧无若干者。即第三菩萨行品。经前已频引。今更略示因说香饭为佛事竟。便明诸佛功德平等云。阿难汝见诸佛国土地有若干。而虚空无若干也。汝见诸佛色身有若干。其无碍慧无若干也疏。若将一一通前十下结弹古释。

疏。净意如空总以喻显等者。此中有深止观宜审思之。第二身业疏唯有五界者。结示正义非是略也。弹于古释。古云。应有十句。但文略耳。故今弹之。

疏。明如来出现有十种身者。疏文有四。一正科经文。二此即八地下会释十身。三四是菩提下随难重释。四一一喻中下释文。此亦古德同迷之处。不知此十即十身故。

疏。初二合初句世出世异故者。谓初二句皆合破暗作明初句。灭恶生善。即世间破暗作明。恶即黑暗善即明故。后句破愚为智。即是出世破暗作明。

疏。三拔四流等者。即大慈救护大悲度脱。合变湿令燥。四流是湿出世是燥。定水是湿菩提是燥。不沉定水故。

疏。道品通长下合上生长草木。三乘草木即药草喻品三草二木。初会已引喻。高原喻声闻者。不生佛法莲华故。即净名第二。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此华。如是声闻诸结断者。于佛法中无所复益。烦恼泥中乃有众生出佛法矣。前亦已引。故法华经法师品内穿凿高原。亦况声闻。

疏。又既约机说异则照高未能兼下等者。如照高山未照黑山。若照黑山即照高山。谓说华严是照高山二乘不预。说阿含等菩萨常闻等。余例可知。疏又若舍化下。约会权归实。然经但有先照高山之言。无有后照高山之语。今以义求必有之矣。会权归实先弃人天。非出离故。如平地落照。次舍声闻。令自悟故。如高原无光。次舍缘觉。令起悲故。如黑山掩曜。次舍三乘。归一乘故。如山衔夕阳故。先大后小即从本流末。于一佛乘分别说三等。舍小归大即摄末归本。则二义皆具。疏略中五事皆盲等者。亦通外难。谓有问言。五事皆盲。何不言无解等眼。答意可知。

疏。此即涅槃下。会涅槃第九。初明三罪最重有涅槃因。不说阐提。后圣行品下收阐提云。一阐提人虽复断善。犹有佛性。故总收之。此四明至恶不舍。言三罪者。一谤方等经。二犯四重禁。三作五逆罪。此三未必拨无因果。拨无因果即一阐提。

疏。令离苦集者。现在身苦为苦果也。及诸烦恼未来苦因义兼惑业。上二皆集。第三语业。疏圆音之义下分三。初总明。二释文。三弹古。初中疏一叙昔等者。昔有三义。一云。诸佛唯是第一义身。永绝万像无形无声。直随机现无量色声。犹谷无声随呼发响。然则就佛言之无音。是一约机论之。众音非一。而言一音圆音者。良由一时一会异类等解随其根性。各得一音不闻余声不乱不沓。显是奇特。故名一音。音遍十方随机熟处无不闻故。名为圆音。非谓如空遍满无别韵曲经云。随其类音普告众生。斯之谓也。二云。就佛言之实有色声。其音遍满无所不遍。但无五音四声等异。无异曲故名为一音。无不遍故名为圆音。但是圆音作增上缘。随根差别现众多声。犹如满月唯一圆形。随器差别而现多影。亦如长风随其众窍声有多种。经言。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三云。如来于一语业之中演出一切众生言音。是故令彼众生各闻己语。非是如来唯发一音。但以语业同故名为一音。所发多故名为圆音。如舍支声尚多音齐发。况如来耶。二辩违者。上来三解偏取皆失。初第一义无形无声。非一音义故。但随他音非自音故。第二唯是一语无多音故。一不即多岂为圆音。有则多亦应有。无则一亦须无。何得一有而多无耶。第三虽但是多。又无一故。若语业同一切众生岂一音耶。故并非也。第三会通者。上但责偏不谓全失。合上三义。方是圆音之一义耳。谓多即一。若多不即一则非一音。一复即多若一不即多。即非圆音。二即是空空即是二。若二不即空是所执故。不无性故。非圆非一空不即二非音非圆故。鎔融无碍即是圆音。此中三义。谓初是无生灭义。次一是无邪曲义。后一是普至义。是知得其正义。则傍收无遗不得正意。并为乖理。疏文有十音下。第二正释经文。在文可见。但初一即随类音亦同净名。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皆谓世尊同其语。斯则神力不共法。释曰。此即词无碍解。以辩一音。三四皆引宝积。亦即净名宝积长者子偈赞一音。次上所引第二偈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普得受行获其利。斯则神力不共法。释曰。此即法无碍解云一音也。第三偈云。佛以一音演说法。或有恐怖或欢喜。或生厌离或断疑。斯则神力不共法。释曰。此即义无碍解云一音也。疏此十圆融下结成上义。

疏。是知或谓无声下。第三结弹古说。但结前二。以其第三可入正故。言皆大地之一尘者。约收以结则此一尘不离地界。积多小尘可成大地。积其多义以为圆音。若约斥弹异说之微。岂同正解广大智地。

疏。今初收上十声下。疏文有三。先释经文。二更以四句下以义融摄。四句可思。后名为如来圆音下结叹。

疏。若佛音声是有法非非法者。释曰。此非法言即是真理为非法耳。

疏。一将成正觉念相欲尽等者。即起信论意。数段论文参而用之。论云。菩萨地尽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今取意释。故云将成正觉。言念相欲尽者即微细念也。此念亦名生相。即论三细之一。论云。一无明业相。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动则有苦。果不离因故。释曰。此念即细中之细。今无此相云细念都亡。言得见心性者。即上论文言等虚空界法界一相者。即论释本觉之文。论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释曰。今略取二句彰所显本觉。言始本无二者。即所成始觉。彼论释前说名本觉。竟后云何以故本觉义者。对始觉义说。以始觉者即同本觉故。始觉义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又以觉心源故名究竟觉。不觉心源故非究竟觉。释曰。今疏取意。故云始本无二。言契同诸佛。平等法身下。结成上来无二之义。平等法身即前本觉。言故云说法界下以经帖成。

疏。三德涅槃者。涅槃章明。疏在法华经以体从用。名如来知见者。涅槃约理知见约智。知见有性非无有理。涅槃亦有般若之德非无有智。涅槃乃是摄用从体。但称涅槃以为所证。法华经明以体从用但名知见。故法华论释开义云。开者无上义。即双开菩提涅槃。示法身同即唯约理悟。约菩提即是于智明其理智。况知法无性岂非理耶。故今疏云以体从用等。

疏。深固幽远者。即法华经法师品文。文云。此法华经藏深固幽远。无人能到。今佛教化成就菩萨。而为开示。释曰。幽远深固名为秘密。疏初心同禀下解妨。解妨云。法华经除诸菩萨众信力坚固者。又三根声闻初发大心。皆禀法华如来知见。何要此位方为说耶。故为此通。约究竟故。为等觉说实则此法通被始末。

疏。更一下生者。第二会。初已广分别。

疏。有说初地即得者。六地已引。即仁王云。若得信心必不退进入无生初地道。

疏。为说信等者。即初地净治地法。信悲慈舍无疲厌。知经论了世法。坚固力惭愧庄严供养佛也。

疏。后后圆净者。释经宝字。以此十法净治地障。地地渐净故云后后。

疏。十地地智一一开发者。即释智慧华开敷。不断二利者。不断大悲行等。地地之中有二利故。疏中道者名为佛性。初二会中已广分别。言为上上智观者。亦涅槃文六地已引。应以法空智断一切惑者。此有二意。一以法空拣于人空。照惑无本无断断故。二言一切者。兼断所知亦烦恼故。第四出现意业。疏约体遮诠下释此段经。疏文有三。初总释文意。二别叙异释。三会释归宗。今初。心即是王。就王辩体。智则是所。约所明用。体则表诠不逮故但遮诠。用则相可照着故寄表诠。然用亦有遮诠。同体故。无分量故。若一向遮则无由显妙。故寄表诠以辩玄极。而言寄者。谓寄所显王寄用显体。又用及心所皆有遮义。今但寄表以显于深。

疏。然此一文下。第二别叙异释。于中二。先标。后一云下别说。略有三说。不离一宗即分为三。初二师即法相宗。二结前生后。三叙法性宗。就初师中有五。一正明。二解妨。三反成。四引证。五重解妨。今初。言无彼有漏染心心所而有净分者。唯有八识心王及二十一心所。即遍行五别境五善十一也疏果位之中解妨。有徵问云。若尔则王所俱有。何以王上言不可得。故此释云。果位之中识劣故云不可得。智强故云智无量。言识劣者。以二分中。但有净故。不同众生分别强故。言智强者。无恶慧故。决断胜故。

疏。若必无王下。第三反以成立。智是心所。若无心王智何所依。

疏。故成唯识下第四引证。言是净无漏界者。漏即垢染。既言无垢识则有识矣。又云圆镜智相应。明有心王与所相应。非所独立。是故结云有王明矣。

疏。言转识下。第五重通妨难。谓有难言。既言转八识成四智。明唯智无识。故今释云智依识转等。言依识转者。识为主故。智非主故。然唯识转有三师义。今并用之。此是一师上智强识劣。亦是一师。疏一云。以无积集思量等义下。此义有三。初正明。二引证。三遮救。今初。以集起名心。思量名意。分别名识。今果位中八不积集种子而起现行。七不思量第八为我。而言等者等取前六。又不分别诸境。所以尔者。以皆与四智相应故言无耳。非不有彼无集第八。无思第七。无分别六。是故结云非无心体。

疏。故摄论下。二引证。非心非思义故者。明八非积集七非思量等。

疏。亦非非心为所依止者。三遮救也。恐有难云。若非心义无分别智。应依于色。故今显云。所依之王非全无体。此上总标有也。次心种类故下释成有义。谓是心种类安得非心。次云。以心为因下。复释上文心为种类。言此位者即是果位。谓以集起等心为因。引得果位净八识故。不可名为非心也。如无表色依表色生故得名色。据此亦得名无集起心等。

疏。上之二解俱明心意识有者。第二结前生后。明结前二是法相宗。生后一解是法性宗。问二俱是有。复有何别。答前释有净无染。后释有体无用。故义不同也。然二义相成。以无思等故说无染。以无染故说非积集思量义等。疏一云。佛果无实心意等者。即第三师是无相宗。及法性宗。先正明可知。故金光下第二引证。论当第三。论云此中自性身者。即法身也。释论云。唯有真如及真如智独存。名为法身。

疏。上之二宗偏取皆妨。下第三会释归宗分二。先明不可偏取。二明会成正义。前中亦二。上二句标。后若依前义下解释。于中又二。先离破后合破。前中先明法相宗妨。

疏。文分三。初夺破。次纵破。后遮救初中二。先明违义。以不得即有即空故成增益。后亦不能通。不可得言下。明其违文。以文但云心意识俱不可得。不言染不可得故。疏又此净分此何不说下。第二纵破纵许净有染无。经何不言有净分也。

疏。彼无垢识而得说耶下。第三遮救。二句疏文遮其两救。上句恐彼救云。净相难说故不言之。故今遮云。彼庄严经何得说有无漏识耶。岂非是净。下句恐彼救云。经言叵得意在于染。故亦遮云。经何不言染不可得。

疏。若依后义下。明法性宗妨。于中二。先夺后纵。前中亦二。先明违义。以空碍有故云损减。二亦不能通下明其违文。文中既言智无量故知如来心。不言知如来智。明知假智知心心则有矣。何得言无。

疏。又心既是无下。第二纵破。纵汝心无智有亦有二过。一违义。心王最胜尚说为无。智无所依岂当独立。如无君主何有臣下。二非唯下明其违文。言上二论者。即唯识摄论言涅槃灭无常则通五蕴。故经云。憍陈如因灭无常色而获常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既有常识则有心矣。

疏。若二义双取下第二合破二宗。成四谤故。此亦遮救。谓有救云。上之二宗偏取不可。合岂过耶。故云。合则相违。以其定谓有无非即有之无即无之有故。若尔互泯双非可乎。故答云宁逃戏论以无诠当故。

疏。若尔何以指南下。第二会成正义。于中有四。一徵前起后。二今释此义下双标二章。三今初若后宗言下别解二门。四然佛尚不说下谦退总结。初二可知。三中分二。先别会二宗后通会二宗。前中即分为二。先会法性宗。意云。心即是如智即如智。离心无如则知有如已有心矣。况即体之用故称如智。即用之体即是真如。如一明珠。珠体即如。明即如智。岂得存如亡于心矣。

疏。前宗以纯如下会法相宗。意云。即如之有。有岂乖如。如境即虚则有心无失。

疏。是知即真之有下第二通会二宗。即真之有是法相宗。即有之真是法性宗。两不相离方成无碍真佛心矣。

疏。后消经意下第二释经文。于中有三。初略明即双标遮表二故。晋经下引证双证遮表。既言知心无量则有心矣。言无最失。疏云何深玄下。第三广释。即双释遮表。即分为二。第一释寄遮显深。第二释寄表显深。前中四。初明偏语不能尽理。二结性相二门难思。三明总具性相不可别彰。四明不即不离故难显说。今初。略有四对。一有无者即别对二宗。二染净即法相宗。三一异者通对二宗。四情非情亦对二宗。初对义者事即理故非有。理不失事故非无二。染净对。净约绝相染约契性。言不断性恶者。恶同以心性为性。若断性恶则断心性。性不可断。亦犹阐提不断性善。三一异对。通对二宗。即体之相能包。即相之体一味。四情非情对。亦对二宗。即用之体同色。即体之用彻幽。言无殊色性者。即起信论云。以知色性即智性故。说名智身。以知智性即色相故。说名法身遍一切处。又梵行品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故。情非情性曾何异体。

疏。口欲辩下二结性相难思。

疏。是知佛心下。三总具性相不可别彰。皆双融前二宗之法。

疏。心中非有意下。四明不即不离故难显说。于中三。初约八识心王辩。二王所对辩。三一一结例。言非有者是不即义。二相别故。亦非不有。是不离义。无二体故。又非有者。以无二体互摄尽故。亦非不有者。二俱不坏力用交彻故。

疏。言寄表下。第二释寄表显深可知。

疏。然佛尚不说下。第四谦退结成。佛尚不说者。即此经云心意识皆不可得。是不说也。释迦掩室于摩竭。净名杜口于毗耶。皆佛不说也。果海离言唯证相应。皆不可说。有因缘故者。即四悉檀。因缘则得无说之说耳。

疏。合中谓诸乘下。疏文有三。初正释文。二岂不依心及依理者设难也。依心约法相宗。依理约法性宗。三岂不向言王所无二下释通。此释依心。后良以佛智下释依理义。于中四。初正释。二引例。三引证。四举况。今初。即回向经云。无有智外如为智所入。亦无如外智能证于如。今但通上岂不依理难。故但引前句。谓彼难云。上言唯如如及如如智独存。则智依如矣。何言无依。故今释云。智外无如。故无所依。然彼回向经文。自有三意。一约如体性空故。智外无如。智体性空故。如外无智。二如智一味同一真体。安得智外更有如耶。三约事事无碍举一全收。今但用初二意以酬难竟。后意即在第四举况之中。

疏。亦犹净名法随于如无所随故者。二引例也。即目连章。彼约性相相对。此约如智相对。义非全同义势相似。故云引例。言法随于如者。法即一切。一切法即如。故云随如。言无所随故者。经自释随如之义。由法即如。法外无如。故云无所随。故若有所随能所未泯。岂得随如。又法外有如。法非如矣。故无所随方曰随如。此中亦尔。若有所依智外有法。能所未忘不名如智。如外有智智亦不如。故得引例。

疏。文殊般若云。若无境界则无所依者。三引证也。文义全同。故得引证。即大般若曼殊室利分光明觉品已引。今当更引。经云。若知我性即知无法。若知无法即无境界。若无境界即无所依。若无所依即无所住。释曰。今但要无依之言故但引一对。

疏。况佛智外无法可得下。第四举况。谓上引二经。但明契理无依心境双寂。即事理无碍之义。已通前难。况今约事事无碍举一全收。即回向中第三意也。佛智称真收法界尽。差别之事皆随于理在佛智中。况所证如宁在智外。此约相入门。下句云以一切法即佛智故者。释上无法可得。约相即门。佛智即一切一切即佛智也。

疏。即转释前依者。谓疏意明初喻为总含下九喻。故下喻中节节指初。今以第一喻云虚空为一切法所依。喻佛智为一切世出世智所依。故今释之。云得为依依彼出故。

疏。虽出诸智佛智不减菩萨成佛佛智不增者。如山出云山亦不减。如谷纳云谷亦不增。海中板喻即十行品。

疏。列名中衍英诸公等者。疏文有三。初叙昔。次此释亦无大过下会释。上句总明。果地具此三道下。为其通释。恐有难云。助等是因何将释果。故为此通。三今更一下申今正解。于中二。先总明。后一大圆镜下别辩。然取唯识论以为疏文。心无染着巧方便智宝为大圆镜智。论云。一大圆镜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离诸分别。所缘行相微细难知。不忘不愚一切境相。性相清净离诸杂染。纯净圆德现种依持。能现能生身土智影。无间无断穷未来际。如大圆镜现众色像。释曰。观上论文自分主客。但云不忘者常现前故。不愚者不迷暗故。余义可知。论云。二平等性智相应心品。观一切法自他有情。皆悉平等大慈悲等恒共相应。随诸有情所乐。示现受用身土影像差别。妙观察智不共所依无住涅槃之所建立。一味相续穷未来际。释曰。由昔因中执有我故。自他不等。今由我无故皆平等。言一味者一无漏味。余义可知。由涅槃故。此识恒共悲智俱行。论云。三妙观察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观察诸法自相共相无碍而转。摄观无量总持定门。及所发生功德珍宝。于大众会能现无边作用差别。皆得自在雨大法雨断一切疑。令诸有情皆获利乐。释曰。摄谓摄藏观谓观察。功德珍宝即六度道品等。论云。四成所作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为欲利乐诸有情故。普于十方示现种种变化三业。成本愿力所应作事。释曰。四智广义初会已明。今以疏有故复重引。令知主客。

疏。同法华髻中明珠下。七喻之中此当第六。如安乐行品明。一乘圆智居佛心顶。以权覆实如在髻中。开权为解。前亦已引。

疏。然约下智不及下释上密义。故法华云。我以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词演说诸法。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唯有诸佛乃能知之。所以者何。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释曰。种种说法皆为一乘。众生不知故云秘密。故涅槃下引证。亦如前引。

疏。体胜用深下疏文有二。先释经。后解妨。今初。言纯净圆德现种依持者。纯即无杂净即离染。圆者满义。现行功德之依。种子功德之持。自性明善名为清净。有漏永亡云离诸杂染。余如前释。

疏。今以四智圆融下二解妨。妨云。何以将法相宗释法性义。故为此通。谓彼四智超然不同。今一具四。岂得同耶。先将四宝以况四智。此即别义。于一宝上复具四德。即圆融义。况四圆融十中之一。岂得言同。欲显包融故用释之。

疏。第五珠消海水喻蹑前以释。疏文分二。先明智断不同。后又前下横竪分别。一佛果中具有四智名横。菩萨历位具有四智名竪。言皆是释上为依之义者。即虚空无依为依。喻中之一义也。

疏。起世婆沙等说者。起世即经。婆沙即论。皆同俱舍。俱舍云。此下过二万无间深广同上七捺落迦。八增皆十六等是也。

疏。俗典云。沃燋石者。山海经说尾卢壑。又云注下亦如彼说。庄子秋水篇亦明。已见回向品。

疏。别显用相下疏文分三。初叙昔。二辩顺违。三申正义。今初。即灵辩法师。此三昧名。即唯识第九。论云。一大乘光明定。谓此能发照了大乘理教行果智光明故。二集福德王定。谓此自在集无边福如王势力无等双故。三贤守定。谓此能守世出世间贤善法故。四健行(平呼)定。谓佛菩萨大健有情之所行故。摄论第八意亦同此。首楞严者。是梁论名。即健行义。然是梵言。此云一切事毕竟。又英法师云。初定空智除不善障。二除着禅障。三除烦恼障。四除所知障。贤首云。初能除流散杂染业。二能除味定着静障。三能除根本无明障。四能除尽成果智障。与前大同。

疏。此释配定可尔下。第二辩顺违可知。

疏。今更一解下。三申今正义。于中有二。先总后别。今初所成即是四定者。如唯识论。定为能发智为所发。四智即是所成。今明佛具四智。令诸菩萨能具四定故。智为能成定为所成。竪配之相下别当具。疏谓一佛以即事而真智下。第二别释。一一智中文皆有三。初举能成智。二治于下治所破病。三令得下显所成德。文并可知。

疏。肇公亦云下。即涅槃无名论。第七妙存中文。然则玄道存乎妙悟。妙悟在于即真。即真则有无齐观。有无齐观则彼己莫二。所以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同我则非复有无。异我则乖于会通。所以不出不在而道存乎其间矣。何则涅槃夫至人虚心冥照理无不统。怀六合于胸中而灵鉴有余。镜万有于方寸而其神常虚等。今但引两对足显经意。

疏。四戒定息热者。此唯定下合别显用相。中有净戒头陀。疏文多影略者。为分能所成故。能成者即如来悲等。所成即菩萨悲等。如在佛为方便在菩萨为深心。在佛禅定为叶。在菩萨净戒头陀为叶。在佛即是菩提为果。在菩萨即无生忍等。

疏。是知现恶明无则无恶必有者。即生公意。生公忍死待得大经。以证大义。如何至今犹不信耶。广如玄中。今当重释。言现恶明无者。正作阐提拨无因果故无。无恶必有者。由拨因果之恶故无。今无此恶是则有矣。故应问言。颇有新作一阐提不。复有阐提后生信不。若有新作未作之时有佛性不。若未作时有作时无者。佛性可断。若先无者则不由于阐提无也。本自无故。后生信心亦复如是。若有佛性佛性是可生之法。前则本有今无。此则本无今有。若发信心亦无性者。此亦不干阐提故无。故知但是约于长时未成果善。抑言无耳。谓抑令恐怖使发大心。未作阐提令其莫作。故皆诱物何定言无。疏故涅槃下引证。此引二经。先引涅槃。自有二文。唯证阐提有性。成上不舍邪见水轮。初意即第九经玄中已引。今复略明。经云。彼一阐提虽有佛性而为无量罪垢所缠。不能得见。如蚕处茧则有而非无。三十五经云。断善根人以现在世烦恼因缘能断善根。未来佛性力因缘故还生善根。亦有文也。复云。若能发心非阐提者。即二十六经高贵德王菩萨品。经云。善男子。一阐提辈若遇善友诸佛菩萨闻说深法。及以不遇俱不得离一阐提心。何以故。断善根故。一阐提辈亦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若能发于菩提之心则不名为一阐提也。即其文矣。

疏。法华云下。二引法华。亦有二文。以证定性二乘皆成佛义。一即法师品。药王汝当知。如是诸人等。不闻法华经。去佛智甚远。若闻是深经。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闻已谛思惟。当知此人等。近于佛智慧。释曰。既言决了声闻法。明昔净名等经声闻如根败之士。其于五欲不复能利。及如燋穀芽。佛名经说。如燋穀芽虽逢春阳无希秋实。及深密等说于定性不得成佛。三乘圣人心皆犹预。今皆作佛。故云决了。第一经云。菩萨闻是法疑网皆以除。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故云决了。复恐人云。千二百外定性声闻即不作佛也。故引次文。即五百弟子授记品初。千二百悉皆求记。如来先授陈如作佛。次授五百。末后偈云。其五百比丘。次第当作佛。同号曰普明。转次而授记。我灭度之后。某甲当作佛。其所化世间。亦如我今日。国土之严净及诸神通力。菩萨声闻众。正法及像法。寿命劫多少。皆如上所说。迦叶汝已知。五百自在者。余诸声闻众。亦当复如是。其不在此会。汝当为宣说。释曰。据此非唯列千二百。则灵山之会万二千人。五千拂席增上慢者。应是声闻不厕灵山法华胜会者。令此会中声闻菩萨转为授记。余如玄中。

疏。有引向来所拣下即举邪显正。谓法相师以水轮中证有无性。地狱深坑证有定性趣寂二乘不观已下破其妄引。疏有三节。初指经中却收之义。二引第十等有喻意。三减损佛性下以理结劝。谓唐三藏创自西回。荐福寺有一人大德。不肯修敬。后因见日照三藏远涉流沙广取经论。诚曰劬劳。然减损佛性增足烦恼。未知与圣意相应。不言减损佛性者。以五性之中唯一性半有佛性耳。谓菩萨性及不定性之半。以不定性容有无故。余三性半一向言无。谓一无种性人。二定性声闻。三定性缘觉。言一半者。即不定性中或无是也。言恐谤一乘者。以罪怖之。然法华经特称妙者。以佛昔说三乘五性。今法华云一乘一性。谓一切众生有如来知见。更无余性故。惟一乘涅槃云佛性者。名为一乘。以凡是有心定当作佛。故唯一乘。法华又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终不以小乘济度于众生。又第四云平等大慧。又彼疏自立一乘为宗。及其立义定有五性。却以一乘而为方便。此岂不是谤一乘耶。谤一乘罪。法华具明。事不可轻。如增上慢不信不轻。皆作佛言即为谤耳。

疏。广明留惑润生具如前章者。即义理分齐别有一门。第十喻法说中三。初略消经文。二以上言潜流下对前辩异。三此有三意下。别解文旨。文三。初顺释。二释疑。三及以理成。初中亦三。一明生等有因。二明因有果智。三自他交彻。今初。先正立。后则知无性下反成上义。即涅槃经云。除牆壁瓦石皆有佛性故。无佛性则非众生。凡是有心定当作佛。则无一不有。以一切人皆有心故。故知作佛言无佛性则无心也。无心宁异瓦砾。此是涅槃一性之宗。故云已过五性。

疏。二者众生在缠之因等者。二明因有果智。拣胜初义。但有佛性。于中三。初正立。二正拣。三结劝。今初。谓远公等释涅槃经。言因性本有果性当成。今因有佛智佛智非因。故超前也。所以有者。因果二性无二体故。若因无果性果是新生。便有始故。新生有始佛性非常住故。

疏。非但有性后方当成者。第二正拣前义。于中二。一拣因果不同。谓前义意如木有火性鑽方生火。乳有酪性缘具成酪。今此中意果尚本有。况于因性。况当有耶。

疏。亦非理先智后者。二拣理智两别。若唯理性为先有者。则第一义空不名智慧。理智异故。无漏智性本自有之。不应理故。大智光明非本有故。智后生者果无常故。能证所证成二体故。

疏。是知涅槃下第三结会劝信。谓涅槃终极之说。会昔有余四十九年多说三乘五性之教。机习已久。难可顿移。且说有心皆有佛性。一经前后纵夺合离。而其明言凡是有心定当作佛。

疏。后学尚谓谈有藏无者。即大乘法师法华疏意。彼意涅槃经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总谈皆有欲奖众生。实而明之亦有无者。藏在一切总有之中。言通别类异者。通相皆有别拣有无。有无不同不应一类。

疏。况闻等有果智谁当信者。即举今宗结成难信劝令信耳。

疏。三彼因中之果智下。第三自他交彻。谓诸凡夫因中果智。即他诸佛已成果智自身佛性。一身竪论。他佛智在凡自他横辩。故更玄也。

疏。不尔此说众生下以理成立自他平等。谓此章中举其十喻以辩佛智。忽引众生有佛智者。何名为说诸佛心耶。明知是说众生心为佛矣。斯则玄下结叹归宗。

疏。如壮士迷于额珠。岂谓肤中无宝者。即涅槃第八如来性品。北经第七。佛告迦叶。善男子。譬如王家有大力士。其人眉间有金刚珠。与余力士捔力相扑。而彼力士以头抵触。其额上珠寻没肤中。都不觉知是珠所在。其处有疮。即命良医欲自疗治。时有明医善知方药。即知是疮因珠入体。是珠入皮即便停住。是时良医寻问力士。汝额上珠为何所在。力士惊答大师医王。我额上珠乃无去耶。是珠今者为何所在。将非幻化忧愁啼哭。是时良医慰喻力士。汝今不应生大愁恼。汝因斗时宝珠入体。今在皮里影现于外。汝当斗时嗔恚毒盛。珠陷入体故不自知。是时力士不信医言。若在皮里脓血不净何缘不出。若在筋里不应可见。汝今云何欺诳于我。时医执镜以照其面。珠在镜中明了显现。力士见已。心怀惊怪生奇特想。上具引经文下合文。广以意引之。谓以良医喻之善友。烦恼为皮肤。佛性为宝珠。不知为失。惑尽乃得证知了了。如彼力士于明镜中见其宝珠。荐福解云。贫女金藏通喻凡夫不知佛性。此喻菩萨二乘观心之首隐其佛性。已发三乘心名为王家。以未入佛家故有观心力名为力士。中道佛性之珠在其心间。与倒竞力观于俗境名为相竞。观心取境名头抵触。取相隐理名寻没肤中。以相求理不能得见。名不知所在。取相见空名之为疮。访友为命医。佛为良医。知佛性珠取其空相。名知是疮因珠入体。定得之性在上相内。名珠入皮即便停住。是时良医下问性所在。相覆真性故。力士不知所在。先因发心。将非虚说。名将非幻化。恐无性流转名忧愁啼哭。次佛慰云。言性不失汝之妄竞性隐无我。名珠入体在于皮里。因本有理有理性相。名影现于外。汝观空等时其心勐利。如嗔恚盛。因斯陷入故不自知。此上有性不见喻二乘。是时力士下拒教不信喻。若在皮里脓血等者。谓在凡夫苦等相中。有漏不净性净应出。何缘不见。若筋等者。若是真理真理。无相不应可见。汝今云何下正明不信经。是时良医下依教见性喻。珠在镜中明了显现者。定得之性惟大涅槃理教能显。如镜照面了了分明。力士见已者。众生则闻见。十住则目见。余可知。

疏。如贫得珠非今授与者。即法华第四五百弟子授记品。说系珠喻领解得记。经云。譬如有人。至亲友家醉酒而卧。是时亲友官事当行。以无价宝珠系其衣里与之而去。其人醉卧都不觉知。起已游行到于他国。为衣食故勤力求索。甚大艰难。若少有所得便以为足。于后亲友会遇见之而作是言。咄哉丈夫。何为衣食乃至如是。我昔欲令汝得安乐五欲自恣。于某年月日以无价宝珠系汝衣里。今故现在。而汝不知。勤苦忧恼以求自活。甚为痴也。汝今可以此宝贸易所须。常可如意无所乏短。不合可知。然系有二。一约结缘则圆解为珠。为说为系。烦恼昏醉少有微解。故曰系珠。五道求乐为勤力艰难。证小涅槃不求大果。云得少为足。后闻法华为会遇亲友。示以知见如得衣珠。以因易果无乐不得。昔已系之。故云非今授与。二约无性然其昔系亦非新与。未知令知故云系耳。则不全同喻。今疏取无性系珠以成本有。故云非今授与。

疏。是以涅槃恐不修行下。以涅槃经结成上义。执着过轻乍可言有。妄语过重不可言无。况无着而知。决须有矣。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