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讲)
好,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六十六页。
这一科是讲到持戒门。这个持戒在大乘的菩萨戒是分成三聚净戒,前面一科是讲到摄律仪戒。摄律仪戒它的所对治的是一个恶法,所以它的一个态度是断恶;这个摄善法戒它的所观境,所面对的是一个善法,对善法它的修学。我们看
第二个、摄善法戒
若出家者,为折伏烦恼故,亦应远离愦闹,常处寂静;修习少欲、知足、头陀等行。乃至小罪,心生怖畏,惭愧改悔。不得轻于如来所制禁戒。
这个地方马鸣菩萨的意思是说:前面的断恶,修习十善业来破十恶业,这是通于出家、在家;这以下的修善,是偏重出家。那出家众跟在家居士的差别在哪里呢?
为折伏烦恼故。
一般的在家居士,多分就是修习福报,他的内心基本上是向外追求,积聚一点善业,做来世福报的一个根本;但是内心这些杂染的因缘,没有办法去调伏。但是我们出家众不行,我们追求解脱,我们也修习善业,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向内观照来折伏烦恼。折伏烦恼,这当中讲出两个方法:
第一个是远离愦闹,常处寂静。
这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说我们的生命当中,假设你的生命只是要追求一些很粗糙的功德,你就是布施,做做慈善事业,那就罢了,你就不一定要远离愦闹,就在这个热闹的人群当中打滚也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你对生命的规划,你要成就一些比较精致的功德,特别是达到临终的正念,这种止观的力量要现前,你一定要远离愦闹。就是这种清净庄严的禅定跟智慧,一定是在寂静的心中生起的,没有例外的。
所以《遗教经》上说:这个愦闹的过失,譬如大树众鸟集之,则有枯折之患。即使你有高深的禅定跟智慧,你一天到晚在那个地方人事往来──今天我找你、明天你找我,这样子你的禅定智慧就消失掉了。所以我们要注意:菩萨虽然有时候为了摄受众生的缘故,也会到热闹的场所;但是菩萨的内心,他的心情是远离愦闹,好乐寂静的,这个是重点。在寂静当中,过着少欲、知足的一个简单朴素的生活,这是我们修习善法的一个基础。因为你要求生活的资具愈多,你就要跟居士多多的祈求;你对众生有所求,他对你也有所求,这样你的精神体力就耗损在应付这些居士上。所以我们少欲、知足,能够保存更多的精神体力来修行,当然这是前方便。
第二个是重点,修习善法最重要的就是乃至小罪,心生怖畏、惭愧改悔,产生惭愧心。
惭愧心的基础来自于对佛法的正见,这是一种智慧。你能够看到善业决定招感安乐的果报,罪业决定招感痛苦的果报,你自然就会崇重贤善,轻拒暴恶,对恶法就自动的排斥,对善法就尽量的赞叹。我们一般人的正见非常薄弱,就是对佛法的思惟太过少;太过少的时候,你内心产生罪业,这个罪业的相续心就很难断。你今天造这个罪业,你明天也一定造这个罪业,这个罪业在你生命当中不断的累积。一个有大乘正见的人,他内心当中也会出现罪业,但是他这个罪业生起的时候,他会产生一个严重的惭愧心,会产生警觉,知道这个是一个过失相。然后这个警觉心、惭愧心生起,就会带动你内心的止观。所以这个地方是一个关键点,而这个止观就能够调伏烦恼。所以他这个地方的惭愧心,就是生起大乘的正见,所有的善法以正见作根本。
第三个、摄众生戒
当护讥嫌,不令众生妄起过罪故。
这个地方是讲摄众生戒。我们应该要具足一个出家众美好的威仪,因为三宝的住世来自于僧宝的住世,所以我们今天僧宝的威仪,等于是代表整个三宝。我们有美好的威仪,使令众生未生信心令生信心,已生信心令倍增长。
这是讲到三聚净戒。这三聚净戒持戒的功德,从内在的善根来说,它能够对治恶业、增长善业,就是我们善业强的人,内心会感到安稳,内心安稳就容易生起菩提心;从外在的福德来说,持戒能够引生尊贵身,这尊贵身就是两只脚。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只有布施而不持戒,我们这个福报可能是在三恶道受用,就是只有福报但是不尊贵,在卑贱的果报里面去受用福德。
这个地方的持戒,它的一个根本精神,从大乘佛法的持戒来说,主要就是增上惭愧,就是你内心出现恶法的时候,你会产生一种防非止恶的警觉性。我们一般人不太可能止观随时现前,你内心当中有止有观的法宝,一般来说是保存在内心的种子阶位。当我们恶法生起的时候,第一个的警觉是持戒,所以持戒是第一个关卡。就是你要先产生一个警讯,当你的心出了状况,这个警觉性就把你内心的法宝止观带动出来,来调伏烦恼。假设你没有持戒,这个止观就没有一个引导者,虽然你有止观的力量来调伏烦恼,但是没有人把这止观调动出来,所以这个持戒,是止观的基础。
壬三、释忍门
这是忍辱。我们先把这个忍辱作一个定义,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上说:什么叫忍辱呢?于诸境缘,内心不动。你内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内心不动。龙树菩萨说:这个禅定也是内心不动,忍辱也是内心不动,这两个有什么差别呢?龙树菩萨说:这是粗、细的不同。禅定的不动是比较精细的,这个忍辱的不动是比较粗糙的,但是本质都是不动。好,我们看忍辱的内涵:
云何修行忍门?所谓应忍他人之恼,心不怀报。亦当忍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法故。
这个忍辱当中有两个所缘境:第一个是生忍,第二个是法忍。
一、生忍:所谓应忍他人之恼,心不怀报。
忍辱的基本定义就是于诸缘境,内心不动。这第一个境缘就是一个有明了性的众生,这个众生对我们产生一种非理的恼害,身为一个菩萨对于这种非理的恼害,最低的标准是心不怀报。
菩萨戒的意思:身为一个菩萨,内心安住在菩萨种性,我们依止大乘信心建立的菩提心,当然有菩提心的众生,也会起瞋心,这很正常。当菩萨遇到境界刺激的时候起瞋心,没有结罪;但是你把这个瞋心累积成恨,就结罪了,所以菩萨瞋心的最低的底线是终不结恨。说你发脾气,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这个菩提心也夹杂很多烦恼,你不可以刺激他的,你刺激的时候起瞋心,这个菩萨就应该赶快修习止观加以对治。而这个菩萨没有对治,把这个瞋心转成一个长时间的恨,乃至对方来忏悔,我们都不能接受,这样子就是结罪了。所以第一个,我们对众生的恼害,起码不结恨,要赶快化解自己的瞋心,这是所谓的生忍。
二、法忍:对于这个因缘所生法——世间八法的安忍:
利、衰:这个衰是逆境,我们初学者在修学佛法的时候,有很多很多的损耗、侵害这种逆境,我们应该安忍不动。慢慢慢慢地,你经过长时间的忏悔业障、积集资粮,这个衰境界消失了,变成了利,对于财富荣耀的境界这种顺境,这个时候你也要安忍不动,你要告诉自己:这些路旁的小花,只是一个小资粮的境界,你追求的是无上菩提的广大的功德,你应该继续往前走。所以我们刚开始对于利、衰的顺逆境界安忍不动,跟着我们当初的生命规划继续的往前走。
毁、誉:毁谤跟称誉,这个毁、誉跟称、讥很类似。这个毁、誉是超越之法,就是你没有这种情况,他讲得超过了,不管是好、是坏都是超过了。
称、讥:是如实之法,你原来就是这样,那别人也是讲这样,不管是称赞、不管是讥嫌,这都是如实之法。前面的六个法,都是偏重在内心感受的刺激,不管是苦、不管是喜、不管是忧,总是偏重在心受。
苦、乐:是偏重在色身的感受。就是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当中,遇到了炎热、寒冷等等的这样一个环境逼迫所产生的苦受跟乐受,我们都应该安忍不动。
忍辱的功德,从内在的善根,能够对治瞋恚成就安忍。一个人能够安忍的心,他的一个特点在《瑜伽师地论》上说:一个人成就安忍以后,内心心无忧悔。你看有些人的心,经常感到忧愁,产生悔恨、懊恼,他修止观就静不下心,忧悔,这个悔箭穿心,就是他不能忍。所以我们成就忍辱,能够心无忧悔。从外在的福德,能够功德不失,你已经成就的功德,能够不失掉。
龙树菩萨说:佛陀讲完布施、持戒以后,为什么讲忍辱呢?他讲一个譬喻说:譬如一个大富长者,积聚很多的珍宝,他接下来要做一个仓库,把这个珍宝加以保存下来。我们菩萨亦复如是,我们透过布施、持戒以后,积集很多很多的资粮跟善根,积集了无贪的善根,也积集了这个善业的善根,这个时候应该用忍辱来加以保护,否则这个善根就容易退失掉了。
佛法的忍辱,它不是强忍,它是用智慧来疏导。蕅益大师说:我们遇到逆境刺激的时候,有两个观想方法能,够把这样的一个负面的情绪加以疏导:
一、随缘消旧业想:当我们内心跟这个逆境接触的时候,我们可能会产生瞋恚,这是很自然的,但是你接下来要赶快观想:这个境界会在我的生命出现,一定是我心中有这个业力,我内心没有这个业力而招感这个果报,那佛法因果的真理就不能成立。所以我们信仰佛陀,对佛法归依,我们相信因为我们修行的缘故,重报轻受,既然是我自己造的业,我们应该要安忍不动,这样你就能从这个逆境当中悄悄的走过去。有些人他障碍现前,他走不过去,他就是没有智慧的观照;有些人他就是如梦如幻一样的走过去,不当一回事的走过去。所以我们应该要随缘消旧业想,当然这是比较消极。
二、当善知识想:那这样子就很重要。就是说我们有些功德是在顺境中成就,心平气和的时候能够礼拜、赞叹、修止修观;但是有的功德是在逆境中成就。譬如:我们对一切众生的宽恕、包容,而宽恕、包容是修大悲心的基础。宽恕、包容这种功德,没办法在顺境中成就,一定是在逆境成就。你因怨家的刺激,才能够生起宽恕跟包容,这样这个逆境对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你的宽恕跟包容是从这个地方建立起来的。
也就是说:在成佛之道,我们所面对的境界,就像我们吃饭菜一样,酸甜苦辣一个都不能缺少。一个人在修学的过程当中,你完全是顺境,你这个人不吉祥,营养不良,你老是只吃某一道菜,你可能某一种功德会生起,某一种功德你就没办法生起。所以我们应该把逆境,当作你的善知识想,因为他对你的宽恕跟包容有增长的力量。
壬四、释进门
癸一、总明精进意
这个精进的体性,在《成唯识论》的定义是说: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为性。在断恶、修善的时候,内心不管遇到什么境界的刺激,他不感到畏缩,一定要把它做圆满,这叫精进。这当中分两科:先说明精进意它的内涵,再说明它的方法。先看精进的内涵:
云何修行进门?所谓于诸善事,心不懈退。立志坚强,远离怯弱。当念过去久远已来,虚受一切身心大苦,无有利益。是故应勤修诸功德,自利利他,速离众苦。
法藏大师把这个精进内容分成三科:
第一个、勤勇精进(勤勇,勇敢的勇)——所谓于诸善事,心不懈退,勤勇精进。他精进的所缘境是善法,不管是布施、持戒、忍辱种种的善法,我们应该要不懈怠、不退缩。这菩萨对于善法应该怎么观想?在经论上说:一个菩萨面对种种的善法,应该是如贫得宝想。这个贫穷人去追求珍宝,他的心情是多多益善,他不会得少为足的;菩萨亦复如是,对于种种的波罗蜜,内心当中心无厌足,永不懈怠,这是第一个精进。
第二个、难坏精进——立志坚强,远离怯弱,这是难坏精进,很难破坏的精进。这个地方的精进,所面对的境界是恶法。菩萨对于恶法应该怎么观想呢?如病得药想。一个生重病的菩萨,他在吃药的时候,不是吃一天二天,他要不断的吃药,这个病才能够彻底治好。所以我们在断恶的过程当中,遇到任何的逆境决不放弃,不能有怯弱的心,一定要把它做究竟圆满。
第三个、无足精进——当念过去久远已来,虚受一切身心大苦,无有利益,这是无足精进,没有满足的精进,这个地方非常重要。就是说我们在断恶修善的时候,为什么能够勇悍呢?就是我们应该观想:虽然我们断恶、修善的事情是很痛苦,我们必须违背我们的习气,去做我们不想做的事情。但是我们过去生当中,在三恶道当中受刀山油锅的痛苦,比现在的痛苦更为重大。而以前的痛苦,是白白的去承受,完全没有增上的力量;我们现在这种痛苦,对生命是有大利益,有灭恶生善、离苦得乐的利益。所以我们应该要精勤的断恶、修诸功德,成就自利利他的事业来远离众苦,这个就是精进的内涵。这以下说明精进的方法:
癸二、别示精进法
复次,若人虽行信心,以从先世来,多有重罪恶业障故,为邪魔诸鬼之所恼乱。或为世间事务,种种牵缠。或为病苦所恼。有如是等众多障碍。是故应当勇猛精勤,昼夜六时,礼拜诸佛,诚心忏悔,劝请随喜,回向菩提,常不休废。得免诸障,善根增长故。
前面是讲到精进的内涵,这以下讲出它的方法。若人修行信心,我们一般人,你要不修行佛法,你过去所造的罪业,就是这样很安稳的保存在阿赖耶识当中。但是你发了菩提心以后,就表示你的生命是从根本上要产生一个很大的扭转,就是说你生命的方向要改变了,你本来是要再继续流转的方向,就转成趣向无上无菩提的方向,这个时候你内心的障碍,就会浮现了。
从内在的业障来说,所谓的内因力,以从先世来,多有重罪恶业障故。就是说我们过去生,也不完全是生生世世都学习佛法的,有时候没有遇到佛法的摄受,内心当中只好跟着感觉走,就造了很多的罪业。这个罪业等到我们现在要扭转生命的时候,它就会被逼迫出来了,这个是内在的因,内因。
第二段是讲外缘,外感报障。前面是内有业障,这个地方是外感报障。这当中有四段:
一、为邪魔诸鬼之所恼乱,就是有鬼神的障碍,鬼神障碍简单的说就是冤亲债主。就是说可能我们跟某一个人,过去生中结了一个很重大的恶缘,而不幸的是,这个人他到鬼神道去了。他到天上去,天上的福报很大,他也不会跟你计较;到畜生道、地狱,他也没办法跟你计较;到鬼神道,这个鬼神有神通,他看到你发了菩提心要出离三界,这个时候他来障碍你。
二、或为世间事务,种种牵缠。有些人内心当中,就是人事的障碍特别多,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那这个也是过去的业障。
三、或为病苦之所苦恼,这身体的病痛、四大不调特别厉害,当然这个地方跟杀生应该是有关系的。
总之,这些所有的障碍,都是跟罪业有关。我们修学佛法的人,第一个观念就是莫向外求。我们遇到障碍,反求诸己,观想这个是我自己的罪业,所以我们不去改变外境。那怎么办呢?应该去改造内心,勤加忏悔。
这以下讲出忏悔五个法门:是故应当勇猛精勤,昼夜六时,礼拜诸佛、诚心忏悔、劝请、随喜、回向菩提。
一、礼拜诸佛:法藏大师说:礼拜诸佛能够破除我们的根本障业障。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有拜佛的经验,就是我们在拜佛之前的心情,跟你拜完佛的心情有明显的不同。就是我们拜佛之前的心,是躁动不安;但拜完佛以后,心就安定下来。这个地方就是讲佛力的加被,就是我们内心在念念礼拜当中,念念当中即众生心,投大觉海,跟我们的本尊功德相应,所以破除罪障。
二、诚心忏悔:前面的礼敬诸佛是破除根本障;这个地方的忏悔,是对治恶业障,就是以这个忏悔心来拜忏,当然持咒也是可以。
三、劝请:破除谤法之障。我们应该经常的请求善知识的住世,来弘扬佛法,来破除我们过去的毁谤正法的障碍。第四个是随喜,破除嫉妒障。
四、随喜:破除嫉妒障。经常观察: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就是说我们在修学善法的时候,我们的精神体力有限,不可能五乘的功德都去做,我们可能会选择性的去做一些我们觉得比较重要的功德。一个修学净土的人,他会偏重在加强达到临终的正念,当然也要加强你的菩提心。这两个功德成就菩提心,成就临终的正念。但是我们对于所有的善法都要随喜,有人盖医院、有人盖寺庙,这种人天的善法我们也随喜;有人修无常、无我,趣向偏空涅槃我们也随喜。所有的功德我们都随喜,来破除我们的嫉妒障。
经常这样子,常不休废,得免诸障,善根增长故。这个精进的果报,从内在的善根对治我们的懈怠,成就勇悍的体性,养成一种勇猛强悍,不畏缩的体性。从外在的福德呢,所修功德展转增胜。前面的忍辱,他功德成就是就着已经成就功德的保护;这个精进是就着还没有成就的功德,要急速成就。
其实这个六度法门,我们如果详细的观察,这个布施、持戒跟禅定、智慧,都有它一定的体性跟修行的方法;但是这个忍辱跟精进,基本上这两个没有特定的方法,他只是就着把前面布施、持戒、禅定、智慧的功德加以增上。
所以印光大师说:修行人要成功的两大因素,就是你的性格上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一个人在大乘佛法修学要成功,一个是你要忍力,你要忍人所不能忍。你一个人遇到境界的刺激,你就马上发脾气,你绝对做不了什么大事业,你不可能成就大功德,所以你这个安忍的力量要强,安忍不动,这是第一个。第二个你要有行力,你遇到逆境的时候,不管断恶修善,不能念要他念,烦恼不能断要他断,这个善法不能修要他修,你要有行力。你能够具足忍力跟行力,你在修习布施、持戒、止观的时候,你就能够成就广大的功德,是这个意思。
壬五、释止观门
癸一、总标
前面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是一个道前基础,是约着忏悔业障、积集资粮;这个地方的止观,就正式的修习我们大乘主要的善根。这当中有三科,先看第一个总标:
云何修行止观门?所言止者,谓止一切境界相,随顺奢摩他观义故。所言观者,谓分别因缘生灭相,随顺毗钵舍那观义故。云何随顺?以此二义,渐渐修习,不相舍离,双现前故。
这个地方把这个止观的体性作一个总标:
先看止。什么叫止呢?就是止一切境界相。我们过去在讲唯识止观的时候,那个止的定义,叫做心一境性,内心安住在一个所缘境,或者是呼吸、或者佛号,专一相续的安住。但是这个地方止观的定义就有所不同,它是停止一切的虚妄相,内心当中,一言以蔽之,就是无住,以无住为住,这个地方我们先作这样的一个定义,这样子就随顺了大乘的奢摩他。这个地方无住的意思,法藏大师说:他是先观后止,先观察万法唯是一心,破除对外境的执取相,这个时候安住在一心的真如,内心当中是无住的,这个地方叫做止。
所言观者,谓分别因缘生灭相,随顺毗钵舍那观义故。前面的止它的所观境是真如;这个地方的观是生灭门,是对治。这是观察因缘生灭相,就是观察业性。从无相观来说,是观察这个业性本空,观察这个业性本身是无常、无我,观察法性本来空寂。从有相观来说,是观察这个因果丝毫不爽,因缘合和,业果不失。这个观它是有相观跟无相观来加以对治,所以它这个地方所依止的是生灭门。
云何随顺?以此二义,渐渐修习,不相舍离,双现前故。最后的目标是渐渐修习,止、观彼此不相舍离。这个地方法藏大师说:前面专修止跟专修观,只是前方便,所以叫做随顺,随顺于止跟随顺于观;那真正的正修止观是两个都要现前,那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境界。我们在修次第止观的时候,这个止的所观境都是有为诸法。譬如你观察众生法界,观察我们的五蕴诸法,以不净、苦、无常、无我加以诃责;或者观察佛菩萨的功德庄严来当所缘境,这个是赞叹归依。但这个地方的止,是安住在无为法,无为法是止一切境界相,是安住在真如的无住法门,就叫真如三昧。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他是圆顿止观。所以这个圆顿止观的正修是止,这个观是对治。就是我们生起障碍的时候,以观加以对治。
癸二、别释
子一、释止
丑一、明修相
寅一、修前方便
我们先看止的部分,止当中有四科,先看所修,修行的相貌。所修相当中,分成三科,先看修前方便:
若修止者,住于静处,端坐正意。
修习真如三昧,有三个前方便:
一、修行的处所,要闲居静处:你刚开始要找一个寂静的处所,就是一个山林道场,远离干扰。
二、端坐:在修习止的一个姿势,行住坐卧当中以坐姿最为安稳,刚刚始的初学者,先以坐姿为下手方便。
三、正意:就是端正我们的心意。就是我们为什么修真如三昧呢?不求世间名利,唯求无上菩提故,你要真正发心。这都是你在修习真如三昧之前,必须具足的前方便。
寅二、正明修法
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于空,不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见、闻、觉、知。一切诸想,随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来无想,念念不生,念念不灭。亦不得随心外念境界,后以心除心。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是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即复此心,亦无自相,念念不可得。
这个地方,我们分成两大段。第一大段是真如三昧的正修,第二大段是对治。先看正修,说明真如三昧的所缘境:
不依气息:以小乘的止观来说,是偏重在观这个气息,或者数息、或者随息;但真如三昧它不依气息。
不依形色:我们在修不净观 的时候,修这个白骨,是依止形色;但是真如三昧是不依止形色。
不依于空:我们在修四空定的时候,依止虚空来当做所观境;这个地方也不依于空。
乃至于不依地 、水、火、风,也不依见、闻、觉、知:
意思就是说:在修真如三昧之前,你这个所缘境,是先观察:一切境缘,唯是一心故,一切的境界都是内心所现的影像,这个时候安住在这一念的一心真如当中,当做所缘境。这个地方,智者大师说这叫做体真止。这个止,你要先观,要体达真如以后,再安住在这个真如当中。所以我们一般在次第止观的修止,就直接修止了,不必先修观;但是真如三昧的止是先修观,先 观察万法唯心,对外境的执取都消灭了,这个时候在清净本然的心性当中现前,就在那个地方安住。这个地方是讲到这个止的所缘境,这以下说明能分别的心。依止什么心来安住呢?
一切诸想,随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来无想,念念不生,念念不灭:在真如三昧安住的时候,当一心真如的明了心现前的时候,你要一切诸想,随念皆除。你内心当中不能有任何的名言妄想, 乃至于遣除,乃至于能遣除的这个想也要遣除。
我们说明一下:我们在对治止观的时候心是有想,就是说我们假设在修习厌离法的时候,我们对于这种凡夫的五蕴身心,所谓的不净、苦、无常、无我,以这种诃责的心来加以对治,产生出离。有时候我们要修归依法的时候,我们是观想弥陀的功德,或者是观想弥陀的正报庄严、依报庄严,乃至观想佛陀的名号,这个时候我们是赞叹归依,这都是想。
但是这个对真如三昧来说,都是一个对治法门,他的正修是一切诸想,随念皆除。这个时候内心当中是一念不生,不能有任何的想,就是在那个地方安住,如此而已。为什么这样子?以一切法,本来无想, 念念不生,念念不灭。就是说,其实一切法本来是没有妄想,那就是本来面目。
我们正念真如的时候,这个正念真如跟一般对治止观有什么不同?对治止观的修法,从一心的角度来说,是比较表层的东西;这个一心真如等于是把心带回家,回到我们的本来面目,观察到本来面目的时候,众生的杂染法不可得,佛的法也不可得,这本来就是这样。所以一切法是念念不生、念念不灭,它本来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这地方我们说明一下。这个次第止观,它的法门是对立的,所谓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你对这个法产生执着,就用破斥:你对恶 法执着,用善法来破斥;你对有执着,用空 来破斥。这样子是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但这个地方的圆顿止观,它的根本思想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是你已经回归到你生命最初的原点。这个原点怎么说呢?念念不生,念念不灭,以一切法本来无想。所以这时候你就如实安住就好了。
如实安住《圆觉经》上说:这个圆顿止观根本的精神,是知妄即离,离妄即真。当我们生起妄想的时候,在真如三昧当中,就是你不要管它,你知道它是妄想就好。因为你知道它是妄想,就表示你已经跟它脱离了,你要知道它是妄想,表示你的心安住在真如,它自然是虚妄的,它也不能障碍你。一个人会有障碍,是心随妄转,这妄想本身不是障碍,是你内心随顺它,所以这个地方就是知妄即离,这是关键点了,这是讲到正修。
这以下讲到对治亦不得随心外念境界,后以心除心。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当我们打妄想的时候,在真如三昧的根本思想是不加以对治的,以心除心。我们生起贪欲就用不净观的相来对治,瞋恚用慈悲观来对治,以心除心;但是真如三昧不是这样,当你遇到境界的时候,就观想当知唯心,无外境界,其实它是心中的影像,你也不要去管它,它自然会消失掉,即使是能念的心,它本身也是自性毕竟空寂的,这就真如三昧。
所谓真如三昧,跟我们一般的无记不同,它是有观照的智慧,它知道它是妄想,你不随顺它就可以了。套一句印光大师说的:心常觉照,不随妄转。这个不随妄转是真如三昧的根本精神。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到后面会赞叹真如三昧,说这真如三昧是一切三昧的根本。在《楞严经》上把这个真如三昧安立做首楞严王三昧,它说:你一个人经常安住在真如三昧有什么好处?你经常能够把心带回家,摄用归 体,安住在真如三昧,你慢慢慢慢的从真如三昧出来的时候,你的心情跟以前会完全不同,就是再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这时候你内心当中,不管是要调伏烦恼、灭除罪障,或者要修习广大的善法,你会觉得很容易。有些人他恶法出现的时候要断很困难,有些人他生起一个功德也很困难,就是因为你依止这个生灭心,所以断恶、修善、度众生就障碍重重。那你能够经常观修真如三昧的人,你断恶、修善、度众生,你会觉得这些都不是障碍,所以它是一切三昧的根本。后面会把这真如三昧的功德再详细的说明。好,今天先讲到这个地方。后面的真如三昧,的确有一点不思议境,不思议境希望大家能稍作预习。后面的真如三昧先作预习,你在听讲的时候就容易进入状况。
我们回答三个问题
【学员提问】:法师上课时讲到显教大乘跟密宗金刚乘有所不同,讲到金刚乘的殊胜处是依止真如门而修一切法。不知这与显教的圆教菩萨所修的无作四谛或者称性六度有何不同?法师也引用蕅益大师理持念佛的方法来诠释金刚乘,所谓自他不二的修行法。是否显教当中,也有金刚乘的观念,只是中国祖师没有强调出来而已?
【师父答疑】:四圣谛,以天台宗的教观来说,它是认为所有的大、小乘都是观察四圣谛。就是我们对生命的看法,基本上就是一个流转门跟还灭门。苦集是流转门,灭道是还灭门。就是我们生命基本上就是两个选择:一个是流转生死,一个是安住涅槃。藏、通、别的四谛法门,要以天台宗的判教,都是方便法门,就是它没有依止一心来修四圣谛,就是心外求法。
圆教的无作四谛,说四圣谛的安立,什么是苦?其实就是你一念心的颠倒引生出来的,所以苦集的流转是一念迷,就是苦集流转;一念的悟,就是灭道二谛。一念迷,生死浩然;一念悟,轮回顿息。蕅益大师经常用迷悟来安立四圣谛,这个就是无作四谛,或者讲称性四谛,当然这种思想在金刚乘是完全一样的。
金刚乘的思想也就是依止一心来修一切的法门。当然我们中国祖师理论上的传承是有,我们是觉得密宗它是比较善巧,它有一定的传承,一定的次第。但是在理论上,金刚乘的思想跟大乘的圆顿思想,根本的思想都来自于不二法门,不二法门的依止点就是一心真如,所谓的现前一念心性。
把十法界的差别相都消灭以后,就是十法界的每一个众生都把心带回家,这个时候我们看到十法界众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一切法如的心性。你从这个地方起修,所有的法门都是金刚乘,这个金刚乘的乘,当然就是到彼岸。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带着烦恼跟罪业在修行,但是有些人在破除烦恼跟罪业的时候,他特别快。三年前我看到他的时候,他有这种障碍,他现在过去了。有些人你看他刚出家的时候是这种境界,十年后还是这种境界。他也是不断拜佛?他就是没有找到这个乘,所以他增上的力量非常的慢。这是一个问题,一切法因缘生,他没有找到一个快速消灭烦恼罪业的因缘,他内心当中所依止的法,是一个比较缓慢的法门。当然这个也是个人的根机,也不能强求,你跟他讲金刚乘,他也不见得能够接受;不能接受,那只好是为实施权,只要你能够踏出第一步,都好。但是你要能够相信金刚乘,套一句蕅益大师说的话,那是日劫相倍。
我们今天从一个实际的角度说临终的正念,如果诸位有志于来生求生净土,你应该很清楚,临终的正念是关键。求生净土不是说你有多大的善业力,重点是你想办法跟弥陀感应道交,因此印光大师再三强调:你要往生净土,是弥陀本愿力的摄受。你如果不仰仗佛力,不要说凡夫不能去,连阿罗汉都去不得。阿罗汉的神通力,不要说一般的阿罗汉,就是具足三明、六通、八解脱的大阿罗汉舍利弗,他的神通也只有一个三千大千世界,而这个极乐世界有十万亿个三千大千世界!所以我们生求生净土,是来自于临终的正念现前。当然你正念要现前,烦恼会障碍你、你的无始罪业也会障碍你、老病死也会障碍你,这三个法都是跟正念相违背。
为什么有些人在临终正念现前的时候,烦恼不能障碍他,罪业也不能障碍他?色身在家护病房,插满了管子,这个老病死的臭皮囊也不能障碍他?这个地方诸位想一想,有些人会是障碍,有些人不是障碍,这个地方就是千差万别。就是你那个法宝,法宝力量有薄弱的问题。所以我们经常的听闻佛法,你在灭恶生善的时候,你会有方便力。所以智者大师为什么要判教说藏、通、别、圆,这不是智者大师多事,而是佛陀的法门在操作当中,的确有快慢的不同,真的是有它的差别。你用这个法门来修,跟他用这个法门来修,当然我们说目标是一样,但是过程的确有快慢不同。这个地方我们也应该清楚,的确是有圆顿跟次第的差别,所以祖师才要判教。当然金刚乘是圆教的法门,我发觉密宗的菩萨有大善巧,他们能够讲出一个比较好的名词,安排出一个明确的次第。
【学员提问】:法师曾于课堂中讲到本论的修学法要,第一个是观照内心。依止观照力,达到观照内心。
【师父答疑】:我们前面说过,这个观照力主要是成就大乘正信。因为大乘的信心是依止大乘的正见。依止一心、二门、三大的思想,由观照力产生菩提心,生起直心,生起大悲心。这个菩提心以后,就产生所谓的行动,修习悟门。【学员提问】:又提到以我空、法空来消灭执取,再直下承当。不知修习我空、法空是属于上面何等阶位?
【师父答疑】:修习我空、法空的这个我空、法空,当然是属于观照力,就是我们在正念真如的时候,这后面会说。你在真如门的时候,你有时候很容易就能够安住在一心真如,内心不偏空,也不着有。只是知道这一切法都是如梦如幻,知道而已。但是有时候会有困难,就是你对某一个人、或对某一件事,你会觉得这个影像经常出现,挥之不去。就是说我们一个人能够修真如三昧以后,你马上会发觉你对某一个东西特别执着,就是说他内心当中的影像,出现的次数特别多,甚至于已经干扰你安住真如,你的心随这个境界的出现,已经开始躁动了,这个时候你可能要对治了,这个时候修我空观、法空观,观察一切法自性不生,以不住生死故,用空观来破除。观察你心中所出现的影像是因缘所生法,它没有一个真实的体性。
所以这个我空观、法空观是在修真如门当中的一个对治。或者,有些人实在偏空太厉害了,这时候观察一切法因缘和合,业果不失。所以这个我空观、法空观是在正念真如的一个对治,当然你对治完了以后,你继续的又回归到安住于一心真如,只是知道妄想就可以。
【学员提问】:两者的修习次第,彼此的关系是先肯定,还是先否定?
【师父答疑】:一般人都是先修空观再假观。因为我们的执着比较重,刚开始都是否定以后再肯定。当然从对治的角度,你也可以看因缘,就是我这个时候好象内心比较沉默,你也可以修肯定法门,思惟如来藏具足无漏性功德故,我们只要努力的修学,我们能够成就诸佛的功德,修习这个假观。如果我们今天对一切法的执着比较重,我们可以修空观。这个是看个人的因缘来决定。
【学员提问】:法师曾提到佛法是心念跟业力的修学,平日除了断恶修善之余,更应时常观照我们的真如。古人说修行人要常带三分病,面对大小的病魔,是否也应该勤加忏悔,求佛力加被,来善观病痛之源,取代世间医药?这个病痛的因缘,应该如何正确观察处理?
【师父答疑】:这个病痛是难免的,我们是从一个烦恼障、业障、报障的身体来修行。当然病痛,智者大师的意思是说:你有时候真的该吃药,也是应该吃药。这病痛有三种因素:有时候是鬼神障,那就要持咒;有时候是业障引生的,那就要拜忏;有时候也不是鬼神障、也不是业障,是四大不调,是风病、热病,那你就应该用药物来调治。
不过蕅益大师对病痛,倒是有比较正面的看法,他在《灵峰宗论》上说:病是吾辈良药,为什么呢?
第一个,能够消尽尘寰妄想。我们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很容易打很多妄想,对生命有很多很多的规划,这很难生起出离心。你有病痛的折磨,你能够专心的念佛,这个人念佛妄想会比较少一点。身体健康的人念佛妄想会比较多。就是这个病痛,你能够如实观察,有调伏妄想的力量。
第二个,觑破此身虚幻。我们身体健康的人,对色身会产生执取,你看修习外道法的人,身见特别重,他临终要把这个色身放下很难。一个有病痛的人,你临终的时候,要把这个色身放下,你会觉得这是解脱。这个衣服实在破旧的太严重,把它脱掉就比较容易;你这个衣服穿的漂漂亮亮的,你要脱掉就有困难。所以觑破此生虚妄。
第三个深明苦、空、无常、无我观门。前面是破恶,破除妄想,破除身见,第三个是增长你无常、无我的观照,皆赖有病境耳。就是有这个病痛,你能够减少妄想,看破此身的虚幻,增加你苦、空、无常、无我的观照智慧。
这样讲的话,病痛就是你的善知识。你要没有病痛的刺激,你在佛堂当中要产生这三种功德:调伏妄想、减少身见、增加无常、无我的智慧,你还要花很多的时间。现在有病痛刺激你,你一下子就成就这三种功德,这个病痛对你就有很大的加持力、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