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 学佛修行文章(第10页)

修行亲力亲为,才能解脱生死

灵意老和尚1926年(二月初六)出生于山西省大同市山阴县。19岁于大同南寺礼上...

大悲咒的妙用及相关修法

接下来主要是讲第五大悲咒的妙用及修法,大悲咒的妙用及修法大家都应该记清楚它。我...

不遇净土法门,一亿菩萨退转

阿逸多①!如是等类大威德者,能生广大佛法异门。由于此法不听闻故,有一亿菩萨,退...

修行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造我们的业力

在祖师大德的判教当中,把我们整个大乘的成佛之道分成了三个部分:第一个是安乐道,...

有五根,何等为五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根。何等为五?谓信根、...

无我空性的教理如何运用于实修中

魔障 就像《大宝积经》所说:云何名得甘露灌洒?谓烦恼魔、蕴魔、天魔所不能损。纵...

不净如空,身心空寂,能所双亡

不净观确实是去除对色身、尘劳贪着的简易而有效的方法,在解脱道上的修行中占据了非...

行四事能令菩萨速得陀罗尼法

经常有人会问如何修行最快捷,诵哪一部经最有功德,持哪一个咒最灵验其实无论诵经、...

在家居士的安乐八法

有一次,一位名叫郁阇迦的年轻婆罗门来拜访佛陀。 「世尊啊!像我们这样向往出家的...

参禅一定要有长远心

现在我想谈谈参禅的目的和参禅的方法。六祖慧能大师道出禅宗的宗旨:惟论见性。不论...

九想观的具体观法

不净观主要是为了对治贪心。人生的痛苦都是来源于贪欲,贪欲若除断,痛苦自消亡。为...

印光大师提出的做人16字纲领

一、敦伦尽份 敦是敬重,相应,符合的意思。伦是伦理道德。尽是恪守义务,尽职尽责...

修行人如何激励自己

接触到几位同参道友,大家谈的话题,都是说无常迅速,要做无常的准备。本来,佛法再...

出家与在家的比较

下边就是在家出家的问题了。这个我们也要讲一下,因为大家现在都是出家的,要珍惜自...

莫失好时,若失好时则不可救

讲完信、愿、持名,佛陀为什么又讲今现在说法呢? 这个地方有一层意思:为了要简别...

日常修行的七法

自古以来,百姓将每日的必需品柴米油盐酱醋茶称作开门七件事。那么修行者日常生活中...

净业行人的专修与杂修

善导大师谈到,一个净业行人,要有五种专修。专修里面有五种,依《往生论》来修行的...

平生所务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

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信息,透过名号的通道能够通到我们这边来。那么所有的感应景...

人情世故耽误了道业

所以这方面在修道的过程当中,你对这些人情世故过分地去勉强的随顺,完全就耽误了自...

有文化知识的人特别要做钝功夫

印祖教我们修学念佛法门的一个方法,就是一门深入。 有很多人,特别是有文化知识的...

我们如何消灭心中的颠倒

前文我们讲到智慧的观照。生命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生命的本质就是把我们过去的业力...

如果你想拼往生,就要把你的后路切断

人道难生,佛乘难遇。失此不求度脱,千生万劫何期? 暇满当中主要有两个:第一个,...

修行错误比没有修行更糟糕

佛陀出世之前,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他们也都发心很圆满,出家求出生死。也就是说,...

接纳无常、无我和苦,始是大人用心

开始用禅宗的功夫,有几样道理是必须要明白的。修行人对人生的问题要有一个基本的理...

有十种方法能快速得福

每人个都想得到幸福,幸福有它的因,才能得到幸福的果。 一、不贪常舍。不贪求不义...

佛陀的三十二相从何而来

有很多人都听说过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行好。是说佛的身体有种种美妙的地方。那么...

年轻时用来建功立业,有空再来修行,这样可以吗

问: 师父,我觉得现在还年轻,应该把时间用在建功立业上,等空余的时间我再去修行,这样算是福慧双修吗? 慧广...

惜福和修行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吗

问: 法师,惜福和修行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吗? 慧广法师答: 以前圣严法师讲过这样一个公案:在日本的大本愿寺,...

不可将心待悟

祖师们叫我们用功,常常说:不可将心待悟。就是说在用功的时候不能停留在某个境界,...

世间的四种修行人

一日,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为比丘们开示法要:比丘们!你们应当知道,世间...

净土这个法门最直捷、圆顿

佛陀施设教法,我们可以分成实法跟权法,好比我们今天要过河,河的彼岸是我们的目标...

若能做到这三种法,现生证二果

曾经有几位道友,她们都发愿说:今生当中,修行一定要证得道果。说起来容易,真能那...

身在公门好修行,走进宝山不空回

吴兴县(湖州)有一位大中丞(巡抚),他的先父曾经当过郡府的刑杖手。工作虽属卑贱...

少欲知足,诲众清约

少欲知足 宋宏觉禅师戒徒众云:汝既出家,如囚免狱,少欲知足,莫贪世荣;忍饥忍渴...

修行是注重形式还是不注重形式呢

问: 师父,修行是注重形式重要,还是不注重形式重要呢? 慧广法师答: 首先要告诉你,两者对修行都重要。但更...

修行要抓住这三个要点

第一点,修行一定要依照佛祖的言教。 以佛祖的言教作为我们修行的理路,这一点要切...

蕅益大师开示学道要门

学道要门 学道之人,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

念佛一法对在家人最为亲切

念佛一法,乃背尘合觉,返本归元之第一妙法。于在家人分上,更为亲切。以在家人身在...

开始很猛的人,退下来也很快

修行人的通病就是他的发心很猛,恨不得一脚就踏到。但是欲速则不达,开始很猛的人,...

修行要「远离粗言,修习善语」

修行要远离粗言,粗言就是粗恶的语言,包括妄语、绮语、恶口、两舌四种口业。要远离...

身心安乐之行

昔日,佛陀曾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这世间有四种修行人,是哪四种...

修定者必须过好「三关」

初习定者必须过好三关:一是腿子关,二是散乱关,三是昏沉关。这里的三关与开悟中的...

修行有了目标有什么好处

我们身为一个有情众生,我们来到人世间,我们的目的不是追求很多很多的财富,也不是...

修行中的七种法供养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善男子啊!你不要以为用那么多、那么好的东西去供养...

念佛人一天的修行

人的爱好、秉性、工作、家庭等千差万别,所立功课不应强求一致。佛法的修持,不外乎...

佛教徒的五条准则你做到了吗

第一种,我们要感恩。感恩就必须要明白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因缘帮助...

这两个念头,让你最快速增长福慧

佛法有两个目的,第一是修福,第二是修慧,即福慧双修。福主要指我们外在所依存的环...

在生活中修要能够「轻现世重后世」

在生活之中修,就是指生活要有重心。重心是什么?解脱为重心。要能够轻现世,重后世...

在家如何修行才最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

每一次的付出,都为心中砌一条大道

有三个工人在工地上砌墙砖,有人问他们在做什么。 第一个人非常丧气没好气地说:没...

修行还是以念佛为稳当

大家只要看看《楞严经》中讲的修禅定,色受想行识五阴魔,就知道修行的道路是险象环...

为什么我们要选择到极乐世界修行

问: 为什么我们要选择到极乐世界修行? 大安法师答: 我们这个世间修行,进道很难。然而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于烦恼中证入自性,是否有其合理性

问: 净土法门的修行强调断恶修善,而有些法门强调可以通过饮苦食毒的方法,于烦恼中证入自性。这种说法是否有其...

净土法门实修之要径

阿弥陀佛西方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行持易而收效宏,为未法众生之解脱宝筏...

一切时一切处,洪名圣号不离心口

既有真信切愿,当修念佛正行;以信愿为先导,念佛为正行;信愿行三,乃念佛法门宗要...

修行必须常行精进

关于精进修行,外道都很强调这一点。有一个修仙道的,拜了一个老师。老师先给他一个...

为何修行人要过午不食

问: 修行的人过午不食或者日食一餐,那是为什么? 成刚法师答: 过午不食,就是所说的持斋,斋就是和佛法相应...

从龙树菩萨的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在佛教的历史上,从印度到中国,对弘扬大乘佛教贡献最大的当属龙树菩萨和无著菩萨,...

四个次第引导你离苦得乐

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生活是安乐的,但是如何能够安乐而住呢?可能会有两种态度: 一...

改一字即可避免「十后悔」

某天,有一位学僧前去请教云居道膺禅师,他问道:弟子每做一件事之后,总是不胜懊悔...

修行之秘诀--一向专志

一向专志是有成就的菩萨之修行秘诀。大乘经典讲阿鞞跋致不退转菩萨,他有个特点就是...

凡夫菩萨怎样修六度呢

这个菩萨是已经发了菩提心、具足空正见的菩萨,他准备要很正确地走在菩萨道上,当然...

修行人不与俗人混

佛在法句经里面说,不与俗人混,不与僧相杂。出家无欲者,实为修行人。如果约发心来...

随时随地防护心念

怎么样防护呢?佛告诉我们防护的方法很多,就是在我们受三皈的时候,受五戒的时候,...

《一函遍复》白话译

(印光大师著 圆涛法师白话译) 净土法门,对上、中、下三种根机,不管是利根、钝...

如何与佛愿相应

佛,梵语具云佛陀,译为觉者。觉悟了人生宇宙真理实相、具有大智慧的人,不是神仙。...

修行人不要有诤讼胜负之心

有一天,目犍连的弟子和阿难的学僧在一起谈话,二人相约同声赞颂经呗,看谁唱诵最好...

「十不求行」帮助我们修养身心

《宝王三昧论》的十不求行能够很好的帮助我们修养身心。 第一、念身不求无病,身无...

如果没有福报,修行路上障碍就会很多

学佛应该从培养福报开始,如果没有福报,不仅智慧开发不了,更重要的是,障碍很多。...

修行是要分别,还是不分别

在修行的时候,我们要问一个问题:到底修行是要去分别,还是不分别,这是一个非常严...

行住坐卧二六时中,一切无心不被物转

佛所说法,千经万论,总是要众生明自己的心。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众生无量劫来...

找到一切痛苦的根源

这个地方为什么讲勤修加行呢?古德批注上说:一个菩萨深深地了解到一切业障海,皆由...

修行也有四件事先苦而后乐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清晨,波斯匿王率领四种兵队,乘坐宝羽装饰的马车...

修行很简单,大道至简

人修道,坏在一个要自己好上。什么都想要最好。比如问求子求婚姻,就问那里菩萨最灵...

如何快速对阿弥陀佛产生坚定不移的信心

问: 如何快速地对阿弥陀佛产生坚固的信心,内心深处潜意识对阿弥陀佛不再有一丝一毫的怀疑?在凡夫位,能够完全...

如何判断发心的真与伪

【有罪不忏,有过不除,内浊外清,始勤终怠。虽有好心,多为名利之所夹杂;虽有善法...

如何判断发心的正与邪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或好名闻,或贪现世欲乐,或...

如何判断发心的大与小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 众生界尽...

印光大师论对治烦恼习气

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德相,但因妄相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则一切智、...

世间四种可贵之人

佛陀过去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有四种修行人,可敬、可贵,为世间...

一用功便有境界,此实多半是魔境

问: 小女现年廿二岁,矢志不嫁,吃素念佛,业已数年。今春其母亡过,伊哀思笃切,数日不进饮食。后经弟子嘱其为...

宁可千生不悟,勿教一时着魔

修行人, 心不可偏, 若偏, 即或受病。身体孱弱, 当息心正念, 俾神不外驰,...

福报是用来修行的,不是用来享受

有道友问:自己从事股票业多年,感觉不务正业,但生活逼迫,却也无法放手。不知如何...

修行必须要有一颗恒心

释迦世尊在世时,有一位有钱的长者,听闻佛法之后,感觉到佛的真理是世间上没有能比...

实际修行过程中间要防止四种病

《圆觉经》上面说过:善男子,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四病。 一者作病,若复有人作...

学道之人,虑宜远,思宜近

虑宜远,思宜近。我们在做计划的时候,要有一个远大的计划、远大的目标,但是我们在...

修行人应断除淫欲

一、龙树菩萨开示修不净观: 《中观宝幔论颂》杂说品第二(节选) 禅的基础白骨观...

真正的修行是红尘炼心

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

戒定慧在一念间

居士到寺院是为了学习佛法而来,为了修行而来。修行就是修正我们的行为心念,因为我...

一门深入,不要贪大贪多

将佛法与日常生活结合,来验证这个心,无非是训练心的一个方法,我拉拉杂杂的说了这...

「朝三暮四」成语的由来

给大家讲个朝三暮四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有个宋国人,养了一群猴子。猴子们特别聪...

五停心观对治五种烦恼

五停心观指不净观、慈悲观、缘起观、念佛观、数息观等五种停止、息灭心中烦恼魔障所...

昼可不食、夜可不眠,功课不可不做

你每天如果没有一定的功课,就是挂名的佛教徒。净土行者,每天务必要有一定的功课,...

修学佛法必具的三项要求

知道人生是苦,知道生命短暂,知道国土危脆,却不知道生命何时结束,不知道死后往哪...

心要与法相应

曾经有位修行者,去参学一个很有名的道场。那里住着很有名的大德。但是过了几天,人...

用慈悲观来对治嗔恨心

我们众生的烦恼,也是各式各样的,有些人贪烦恼重,有些人嗔烦恼重。嗔烦恼重是这样...

须自量根性,勿唯图高胜

【如观境不熟,理路不清,以躁妄心,急欲境现,此则全体是妄,与佛与心,皆不相应,...

怒宜努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怒宜努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这一条同样是告诉我们:面对环境、面对自己,不顺心...

身虽不出家,但心要出家

出家里面还有四种形态,一般我们会讲:出家出家,就是身体出家心也出家,这是最好的...

酒肉穿肠过,是否也可以修行得道

问: 禅宗在佛教历史上,有其激进的一面,不喜欢一级级阶梯,而追求顿悟成佛,是否就能摆脱戒律的束缚?像济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