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
大家请打开讲义,第六面。乙六,布施平等觉。本经的修学宗旨就是以八个法门来成就菩萨的觉悟。叫做《八大人觉经》。这八个法门在藕益大师的注解当中,分成两个重点。第一个是甚深见,第二个是广大行。
第一觉知的无常无我叫做甚深见,培养我们的观照力。后面的七个觉知是依止观照所产生的行动力。你所观照的结果付诸行动。身为一个菩萨,行动力有三个重点。第一个是断恶,第二个是修善,第三个是度众生。就是我们的生命有三件事要做的了。这一科当中,在断恶方面,本经所强调的是少欲知足来调伏我们的贪欲。在修善方面,是精进智慧跟布施。
这个精进主要是破障。就是你遇到障碍的时候,你要把你的心力加强。你能够破除障碍,你绝对靠精进。因为你一怯弱,障碍的势力就加强。所以,我们能够克服障碍,就是仰仗着我们决不放弃的一个勇悍的体性。我们深信三宝的功德是真实的,烦恼障,业障,报障是一种虚妄的境界,它是无明所变现,无明的体性是虚妄。我们修行是顺着本性的,是真实的功德。真实能够破除虚妄。所以,在破障的过程当中,一个人成功失败,就看你是不是容易放弃了,这是关键的地方。
那么破障以后,我们要广学多闻,加强自己的观照力。知道什么样的因缘是功德相,会创造安乐,什么样的因缘是过失相,会带给我们痛苦,使令我们在生命当中产生正确的抉择。接下来布施平等觉就是成就福报力的。看经文。
乙六、布施平等觉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在修善的过程当中,有两种的庄严要成就,一个是智慧的庄严,一个是福德的庄严。前面是讲智慧,这里是讲福德。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这段经文,佛陀先说明,菩萨为什么要广修福德的因素。也就是说你身为一个菩萨,你不应该使令你自己堕落到贫苦当中,就是你不要福报太薄。为什么呢?这里讲出两个理由。
因为一个菩萨,福报太薄,你的生命在贫苦当中,当然,你无所谓,因为你有空观的智慧,你能够无住,心跟贫苦的境界接触的时候,你不会被贫苦所干扰。但是,外在的因素会有障碍:
第一、贫苦多怨:从人的方面来说,你因为贫苦,就召感众生对你有很多的怨恨。这里行菩萨道就有问题,别人看到你,不欢喜。
第二、横结恶缘:在事情上,【横结恶缘。】就是做什么事都障碍重重。前面是噎人,这边是噎事。这样子在行菩萨道,你要弘护正法,续佛慧命,广渡众生,这个地方就有困难。所以,身为菩萨,你尽量不要堕落到这种贫苦的环境。当然,我们要远离贫苦,这当中要有方法。怎么样远离贫苦呢?这以下说明它的方法。
【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那么,远离贫苦,唯一的方法就是布施。布施就是一种分享。把我们的资具,除了我们生命当中必用的以外,多余的物品跟一切有情分享。布施的心态很重要。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同样的布施,有些人功德大,有些人功德小。这个关键不在于你用什么布施。我们很多人都学过唯识学,知道业是由心来主导。心为业主。你今天要任何通过布施来成就广大的福德资粮,重点就是你的心要平等。因为你的心平等,才能跟清净的法性相应。
这个地方,我们要平等,就有困难。什么困难呢?我们跟众生结的缘,有亲属,有怨家,有中庸的境界。我们看到我们的亲属,过去生结好的因缘,你看到我很欢喜,我看到你也很欢喜,这种所缘境,你要对他布施,很容易。菩萨对亲爱的境界,很容易对他做财施,法施,无畏施。但是,我们这一念心跟怨家的境界接触的时候,你要对他修布施就有困难。有困难,菩萨的福德就不圆满。
怎么办呢?这以下告诉我们一个破除我们对怨家的一个障碍,就是你应该【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旧恶就是一件事情,就是你跟他曾经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出现,你不要去计较。一个修菩萨行的人,这些如梦如幻的因缘,你就悄悄的走过去就好,不要停留在那个地方。不憎恶人,是针对报恶的人,我们也应该不要憎恨。
这个地方就有问题了。就是怎么能够不憎恨呢?就是说平等心,平等心的修法就是观察缘生性空。就是说,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有很多的亲属。他为什么变成你的亲属,你看到他为什么欢喜呢。那是在某一种因缘而安立的,而出现他是你的亲属。他不是有自性,而是在某一种因缘的具足之下,他表现出来的是一个亲属的相貌。我们也遇到很多怨家,这个怨家,他也不是有自性的,他是在某一种因缘的情况之下具足了,他出来了怨家的相貌。换句话说,假设你今天,没有自性就是说它可以改变。就是说,即使他是你的怨家,你也可以透过释放你的善意来加以改造。你创造一个善良的因缘,这个恶因缘也会被消灭,也会被取代。
我们以前的自性总认为怨家永远是怨家,亲属永远是亲属。这样的思想是错误的,这样的思想,你就很难对你的怨家释放善意。因为他是有自性,有自性就是你不管怎么努力,他还是怨家。这样的思想是颠倒的。怨家是因缘所生法,他是在某一种因缘之下才变成怨家的。换句话说,你也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变它。所以,透过这样的想法,我们知道任何因缘都可以通过努力来改造。这样子,菩萨在布施的时候,遇到了如梦如幻的亲属,遇到如梦如幻的怨家,都能够平等的释放善意。因为这两个都可以改变,都是无自性的。
当然,你今天对怨家释放善意,他不一定领情,但是重点是你今天平等心,你自己得到最大的利益。重点在这个地方。我们先要求自己,要求自己的圆满,先不要要求外界的圆满。这个地方就是我们以平等心来布施,能够成就最大的功德。讲到布施,在菩萨戒上说,菩萨依止善知识,要善知抉择,不能平等。你修什么法门,你有你相应的善知识。善知识,要有所抉择。但是,你布施,一定要平等。你不能说到一个僧团,你有一千块,我只供养有持午的比丘。你这样子供养的福报是非常浅薄的。你以平等心,观一切的比丘都是清净僧,平等心跟你的真如法性相应。你所得的功德是最大的。
所以,亲近善知识,要有所抉择。菩萨布施,一定要平等。不管他有修行,没有修行,一律平等。你才能够在你的有限生命当中,成就广大的果报。所以,你要善用其心,往往你的生命会起很大的变化。
我前几年到美国去,美国的华盛顿特区,它的郊外有很多百万豪宅,非常的庄严。你看到它的草坪整理的漂漂亮亮,你几乎眼睛所看得到的地方都是他的地方。他有游艇,有直升机,有房子。当然,我们不必羡慕别人的功德,但是我们看到这个果报会想,你因地是修什么样的善业, 才有这种境界啊。但是,我发觉,有时候是跟他的,他会善用其心有关系。为什么我们生命中很难创造这么大的善业,他有办法创造这么大的善业。这个就是他的心有平等。你同样的布施一百块,他也布施一百块,他今天的福报是这么广大,我们这么狭隘。当然,一切法因缘生。肯定有他因缘的差别。这不是有人在安排的。
那么,在本经当中,佛陀提醒我们一件重要的事情。【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这样的布施对我们有绝大的好处。你会让你布施的功德,变得更加的广大。这个就是我们讲的布施平等觉。当然,布施这个地方的着眼点,你说从自受用的角度,菩萨不喜欢贫穷,也可以这样讲,你如果要行菩萨道,你不能太过贫穷。我有这种感觉。你太过贫穷,你容易有偏激的思想。你要对众生释放善意会有困难。当然,你太有钱,可能也有困难。
我发觉一个人能够行菩萨道,中等的,就是他不是很有钱,也不是很没钱,容易行菩萨道。太有钱的,容易对钱产生执着。越有钱的,越执着。但是太贫穷,可能也会有困难,当然,也有的例外,但是一般来说,太过贫穷的人,他会过度的保护自己。所以,从自利的角度,你今天不堕入贫苦,容易生起对众生的关怀。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你今天福报广大,你摄受众生就有摄受力了。你看佛陀灭度以后一百年,印度有一个转轮圣王,叫阿育王,出世。阿育王他做王子的时候,这个人就有过人的聪明和个人的理想。他父亲是孔雀王朝第二代的国王。中印度的孔雀王朝。他父亲本来不想把王位传给他的,是传给他的哥哥了。但是他那个时候很有势力,他的父亲为了要折损他的势力,那个时候,边疆有叛军,他父亲就派他去讨伐叛军。给他很少的军队,希望他能够趁这个机会就此阵亡。没想到他的智慧过人,他以微小的军队就把叛军平定了。结果他的声望更高。最后,他的父亲也没办法,死了以后就把王位传给阿育王。
阿育王是一个有理想,有谋略的人,他当然不可能只是在中印度安住了,他就把古印度,东西南北中,全部都统一了。当然,统一不是靠谈判,是靠征战。多年的征战造了很多的杀业。一个人有罪业,使得他内心躁动不安。虽然,他受用广大的福报,但是你心中摄受的罪业使令他寝食难安。后来,他因为过去有善根,有一个阿罗汉显神通度化了他。
阿育王平常忙于公务,晚上的时候,就请他的师父来为他讲经典。阿育王在听经的时候,他突然间听到一段经文,才知道原来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就预言在中印度有一个转轮圣王在一百年后出世,就是阿育王。阿育王听了很感动,原来佛陀对我就有所授记。他听闻佛法的受益,再加上佛陀对他特别的念眷,他就希望能够供养佛陀的舍利子。佛陀虽然灭度了,但是他遗留的身骸还存在。
他就跟他的文武百官说,你们给我查一查,佛陀灭度以后,舍利子跑哪里去了。大臣找资料,大部分都到龙宫去了。这个时候,阿育王就带着广大的军队到大海去,呐喊,龙王,你赶快出来见我。讲了几次,龙王也没有出来。这个时候,阿育王就很生气,他说我是转轮圣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都是我所管辖的,大海也是我管辖的,他请龙王出来,龙王不见,这个时候他也没办法,他也不能跳到大海去。他就去请示他的师父。
阿罗汉他一入定就知道,他说,大王,这个龙王跟一般的龙王不一样。这个龙王以前很喜欢修福报,修福报本来是可以到天上去,他的资粮可以使他到天上去。但是他这个人个性嗔心,慢心特别重,所以他变成龙王,所以他福报比你大。你跟他讲话,他根本不甩你。但是,阿育王他很急迫的要去供养佛陀的舍利子,他就问他的师父说,那我怎么办呢?我想供养佛陀舍利。在佛教里面,有没有什么样的方法能够让我急速的集聚福报。阿罗汉说,有两个方法。第一个就是持戒,修十善业。第二个,以平等心供养大众师,修福。
这个时候,阿罗汉尊者就要求阿育王,你拿两个同样是一公斤的黄金,一个打成阿育王的相貌,一个打成龙王的相貌,放在天平上。同样一公斤,龙王的相貌比较重。他说,等到这个天平,你比较重的时候,你就可以去找这个龙王。一个人有目标以后,他的修行就主动,积极了。他就广泛的使劲修福。终于有一天,天平是相平。后来,他再努力,他的重量已经超过龙王的相状了。这个时候,阿罗汉说,你不用带军队去了,你带一个侍者去就好了。阿育王带了一个侍者到大海去,三弹指,说,仁者,仁者,仁者。讲三句话,龙王就马上现身了。他说,大王,你有什么样的交待。他说我想供养佛陀的舍利子。你可不可以分一部分给我。龙王说行,就马上把他的舍利子分一半来供养阿育王。
这个地方意思是说,阿育王刚开始对龙王下命令的时候,那个声音里面,没有善业力的摄受,没有摄受力。当阿育王广泛的持戒修福以后,他讲仁者这两个字的时候,跟以前就不一样了。那个持戒修福的善业力一下子就能够摄受了。所以,他能容易使人家听从。就是说,当你已经成就了智慧。我个人是觉得,你还没有智慧的时候,你的福报不要太大。因为,你要是起邪见,你福报越大造罪越重。但是,当你有正见的时候,那你福报越大越好。因为你有智慧的主导,你的福报会用来利益众生。
当一个菩萨成就智慧以后,下一个,佛陀告诉你赶快修福报。因为你已经有智慧了,你眼睛打开以后,福报会加持你的智慧。让你的智慧从内心的自受用,而开始去他受用。你可以用你的福报来帮助你的智慧来摄受众生。所以,佛陀劝勉我们,当我们成就智慧以后,你要有了菩提心以后,一个菩萨,你不要堕落到贫苦的状态,因为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这件事情应该避免。这个地方是讲到修善。包括精进,包括智慧。包括福报。这三个善应该要去修行。后面的两科是度众生。
我们先看第七个,出家梵行觉。大家请合掌。
乙七、出家梵行觉
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好。这一科是属于成就度化众生,前面的是属于修善。当然,度众生主要是菩提心。但是,菩提心必须以出离心做基础。所以,佛陀劝我们,当我们有智慧福报之后,应该修出离心。为什么要修出离心呢,佛陀先讲出一个理由。“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当然,出离是对五欲境界的出离。身为一个有情众生,我们厌恶痛苦,好耀安乐,这样的想法是正确的。但是,佛陀希望我们在追求安乐的感受的时候,你应该善知抉择。
就是说,我们在财色名食睡的境界,我们这念心接触的时候,会产生乐受。比如说你今天吃饭,吃某一个东西,你的心跟这个东西接触的时候,会产生乐受。所以,你会继续的吃它。其实你的重点还不在于吃它,你是希望那个乐受。怎么知道呢?因为当你吃多的时候,它给你痛苦的感受,你就厌恶了。所以,我们真正不在乎是接触什么东西。我们在乎的是那个乐受。但是,这个乐受有两种,一种是五欲的乐受,一种是圣道的乐受。假设我们今天选择追求五欲的乐受,就会带给你很多的过患。虽然它会给你短暂的乐受,但是后患无穷。
怎么知道呢?佛陀在经典上比喻说,如果你今天追求乐受。你的所缘境是在五欲。这种情况比如刀上的蜂蜜,不足一餐之美,而有则有割舌之患。比喻说刀锋上有一些蜂蜜,刀锋上的蜂蜜不会太多了,不足一餐之美,你也吃不饱,但是你用舌头去舔这个蜂蜜的时候呢,虽然得到了一点点的甜味,但是你的舌头却深深的被这个刀割伤了。你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就是说,我们总是觉得,好象追求快乐一定要五欲不可。其实,这只是其中的一个选择。五欲的快乐,后遗症很多。会带动你的烦恼,会带动你的罪业。这样的快乐会带给你来生痛苦。
那么怎么办呢?其实你应该追求大乘法乐。就是你在佛堂拜佛的时候,你刚开始拜佛的时候,会有一些排斥。但是你强迫你自己,不能拜,要它拜。你拜一段时间以后去静坐。你身心世界也会出现乐受。但是,你在修行中产生的乐受是没有过失的。这个乐受消失了以后,留在你内心的痕迹是一种功德,而你在五欲当中产生的乐受,这种生灭的乐受消失了以后,留下的是后患无穷。所以,我们今天追求乐受,这件事情是可以理解,但是你要善知抉择。到底你要追求的是五欲的乐受,或者是圣道的乐受。因为,你追求的是五欲的乐受,你在受用这个乐受的时候,对我们未来的生命会付出惨痛的代价。所以,佛陀劝勉我们,一个菩萨,应该观察五欲的过患,不要贪染世俗的乐受。
不能贪染世俗的乐受,那怎么办呢?这以下说明我们应该在追求乐受的方向上,稍微调整一下。【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这个是色身的出家。内心当中好乐这种三衣,三衣当然就是衣服了,钵是吃饭的工具。我们对于僧众的清净的幢相,生起好乐,因为这种幢相,虽然他是凡夫,但是他穿上了三衣,执持瓦钵,就等同三世诸佛的形象。因为三世诸佛在人世间的出世,没有一尊佛是现在家相的。历代的佛陀,过去的佛,现在的佛,未来的佛,都是现出三衣,瓦钵的出家相。所以在身相上,即使我们不能出家,也应该好乐,经常的忆念这种清净的幢相,生起一种希望之想。这个是讲外表的出家。
内心呢,【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安住在我们内心的道。这个道可能是止观,或者是念佛,或是持咒。总之,你的内心当中要有个道来引导你的内心。使令你的内心清白梵行,一方面以善巧来度化众生。当然,这个地方也不是说一定要出家。它的重点就是你要经常的忆念这种出家的功德。与其说是出家的功德,倒不如说我们应该培养出离心。就是出离五欲,好乐大乘的寂静的安乐。
你要追求快乐,你要想一想,哪一种快乐是你值得追求的。如果你追求五欲的快乐,譬如美食夹杂毒药,初成美味,终成大患。它是一个甜美的食物,但是里面有毒药。你把这个甜美的食物吃下去,你也把毒药吃下去了。你享受了快乐的感受,你也创造了烦恼和罪业。所以,我们应该尽量的追求圣道的乐受。这个就是我们讲的培养出离心。
第八,大心普济觉。前面的追求安乐是偏重在自身的安乐,这个地方是,身为菩萨,我们也应该关心其他的众生是不是离苦得乐。应该有这样的大悲心。我们看经文。
乙八、大心普济觉
第八觉知: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好。前面的出离心,我们是观察五欲的过失而加以出离。前面是观察自身的苦,这个地方观察众生的苦。身为一个菩萨,你应该观察众生在三界生死当中流转,而每一个生命的受生都带来了很多很多的痛苦。更可怕的是,众生因为愚痴,这种生死的流转是不可能停止的。他不是今生有痛苦,假设他不明白道理,他以后还有一次一次的痛苦在等待这个众生。这个时候,菩萨发大乘心,普济一切。
当然,这个菩萨,通过前面的忏悔业障,破除障碍。广学多闻,成就智慧。你内心当中已经有光明的智慧,知道你的来生要如何的规划,何去何从。但是,这有个问题。你自己的生命是有把握了,但是还有无量无边的众生在生死的大海中漂泊,这些众生怎么办呢?他还搞不清楚东西南北。这个时候,菩萨应该要把自己追求自身安乐的心,把它提升,来普济一切。广泛的平等来救拔一切苦恼众生,也希望众生能象我们一样,明白道理,离苦得乐。有这样的大悲心以后,进一步要发愿。发什么愿呢,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由大悲心引申度化众生的愿。
这个地方的经文,我们要说明一下,菩萨会经常发愿,来代众生受苦。但是这样子讲,好象跟因果有点冲突。佛法是认为因果是自作自受,菩萨怎么能够代众生受苦。这个经文,我找了很多古德的注解,我得到两个答案。第一个是说,菩萨在因地,假设不发这个愿,你就不能圆满,你就不可能成佛。先不要管是不是能够代众生苦,就是假设你不能够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你的我爱执就是没有消失。就是你愿意保护自己。这个就是无明的体现。你能够发心代众生受苦,表示你能够空掉自我。所以,你发这个愿,是表示菩萨内心的平静平等的功德,是依菩萨的内心安立的。就是说,先不要谈众生是不是离苦得乐,你不发这个心,你就不能成就。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从因缘上观察,当然说我代你受这个业,我代你受这个苦,这个地方的问题,我要代啊,我们要先知道痛苦是怎么生起的。如果痛苦是外来的,别人送给你的,那可以送来送去,你把痛苦送给我,我把安乐送给你,那可以。问题是,痛苦是由业力而来的,这个业力是藏在每一个人内心的深处。你这个心去造业,这个业还是回到你的心中。既从心起,还从心灭。这个业是你以心造做的,那就不能取代了。因为你的痛苦是由你自己自己的心创造的。它从内心生起的,那只有靠你自己的心中光明打开,自己去消灭。
既然是众生只有自己觉悟,才能消灭自己的痛苦,那么为什么说愿代众生受无量苦?古德说,菩萨他内心当中虽然有善根,但他还是有罪业。菩萨以他的自在力,他可以以他的智慧抉择,趋吉避凶,他可以选择不去碰触罪业。如果他自己有选择的因缘,他可以不去碰触。但是,他有利他的因缘,他非得要去碰触,他会选择去碰触这个罪业,让自己折损寿命,去利益众生。就是说,这个罪业他本来可以躲的过去的,但是有利他的因缘,他会去做,损己利人。但是,这个罪业还是菩萨本身的罪业。也可以说是他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因为他本来是可以逃过去的。这个就是我们依止大悲心所发的愿。
大悲心是整个菩萨道的功德。严格来说,你所修的善业,没有大悲心的摄受,就是人天福报了,不能讲大乘的功德。但大悲心的栽培从本经上来看,从宗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来说,都是以出离心为基础,以利他心为究竟。就是你要修大悲心,第一个,要培养出离心。第二个,培养利他的心。
利他的心怎么生起,我们凡夫内心当中有自我意识,在一个清净平等的明了心中,捏造一个自我,有自我,就有对方。有我相,就有人相,就产生对立。所以,我们在很多事情选择当中,我们会宁可选择爱护自己,保护自己,而牺牲别人。现在,佛陀要我们思考,我们不但离苦得乐,我们也希望众生离苦得乐。把这种爱着自己的心,普济到一切众生。这当中,你就必须跟众生建立一个关系。所以宗大师说你要观察一切有情都曾经做过你的母亲。知母,你才能忆念她的恩惠,然后产生一种报恩的心,才希望他离苦得乐。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思考只是停留在今生,你的亲属有限。但是如果我们从今生的因缘跳脱出来,我们观察我们曾经有很多很多生命,而每一个生命的受生都一定要有一个母亲来生育我们,养育我们。所以,我们从这样的了解,我们可以确认,每一个众生,不管是天上的飞鸟,地上的蚂蚁,都曾经做过我的母亲。而他做我母亲的时候,就跟我今生的母亲一样,对我们进行种种的呵护。虽然,他现在已经现出一个我不认识的形状,但是他曾经做我的母亲,给我的恩惠是不能改变的。所以,我们在对众生释放善意的时候,你要建立一个非常密切的关系。
所以说,你要修慈悲心,慈悲心最大的障碍就是漠不关心。我跟你没有关系,你跟我也没有关系。那你是不是离苦得乐,跟我没有关系。那我们很难对众生释放善意。但是,这样的没有关心的思想是错误的。其实我们在流转当中,我们跟众生有密切的关系。就是母子的关系。当我们想到我们跟众生有这样母子的密切关系,我们就很希望的把自己的功德跟众生一起分享。
所以,我们修出离心的时候,就进一步的修大悲心。大悲心的立足点在利他。利他心的立足点是你要在你跟众生之间找到相互的关系。这种关系,最好的关系,就是母子。这个就是大心普济觉。我们希望我们所修的功德,跟一切众生共同分享。这个就是我们菩萨在通过无常无我的,空假中三观的观照以后,产生的断恶修善,度众生的誓愿。
最后,我们看甲三的结叹。大家请合掌。
甲三、结叹
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若佛弟子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常住快乐。
好。在这个结叹当中,佛陀把这八种菩萨道的法门,它的传承,做出一个说明。佛陀以过去的菩萨,现在的菩萨,跟未来的菩萨,所谓的三世的菩萨,来做一个证明。先看过去的菩萨,他是怎么修行的。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过去的菩萨也是通过这八种法门而产生的觉悟。就是“过去诸菩萨,已于是中学"。已经在这个地方成就了。就是说,这个法门是一个真实的道。所谓的道就是,它有到彼岸的能力。我们今天修一个法门不能够说,你今天打妄想,想出一个法门。这个法门是不是离苦得乐,也没人知道。那你只好去try。但是,佛法不是要我们去try,因为这个失败的话,这个太严重。所以,这个法门,过去的菩萨已经成就了,这个地方已经有人走过了。这个地方就是讲,过去的菩萨已经因为这八种法门的修学,而达到了觉悟的功德。
来看第二段。现在的菩萨是怎么修学呢?【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现在的菩萨,他在自利的功德上,也是精进的修学这八种的圣道。一方面修习智慧,一方面修习大悲,内心当中,安住法身船,当然佛法的法身是讲智慧了。至涅槃岸。以智慧的观照来引导我们修福修慧。这个是讲到菩萨成就内心的自受用的功德。当然,菩萨自受用只是一部份,他还有他受用的功德。复还生死,度脱众生。菩萨有大悲心,来到众生的尘劳世界,也是以这八种法门来开导一切众生。使令众生觉悟生死的痛苦,舍离五欲,修习圣道。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觉生死苦。
我们一个人那,果报体,是先业所感,过去的业所感,一定会有很多痛苦。但是,这个痛苦不是很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这个叫做痛苦。那这个,连佛陀都害怕了。你根本就不想出离。那这样子,佛法就对你没有办法了。因为,你还不知道怕。当然,你不知道怕,就是你不知道真实相,你才不知道怕。所以,藕益大师说,你真实的研究佛法,明白生命的真相。“旷观无始轮回",过去,你曾经在三恶道受很多痛苦,假设你不解脱生死,你以后也很可能到,未来的生命很多的痛苦等着你。藕益大师说,你一定会产生进步。你如果学习佛法,你一定会怕。当然,这个怕就是你想要进步的动力。
如果一个人不想改变自己,我做个生死凡夫也很好,佛法对你的帮助就有限。就是说,你一定觉得你现在的生命所不足。你想要追求更美好的生命。你有一个追求安乐的希望。这个时候,佛法对你就有帮助了。当然,觉生死苦,你才能够安心的修心圣道。你才会在你的生命当中,不管你有多忙碌,你会强迫自己拨出一点空闲的时间,来修习圣道。就是说,你自己要有生命的规划。
看未来的菩萨。【若佛弟子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常住快乐。】身为一个佛弟子,我们能够经常的来受持,忆念这八个法门,我们能够灭除很多很多的生死重罪,能成就菩提的功德,就很快的成就无上的菩提,永断生死,常住快乐。这八个法门,的确能让我们离苦得乐,是真实不虚的。
这个《八大人觉经》,我们可以这样子讲,一个修净土的人,你一定要研究阿弥陀经。因为阿弥陀经把极乐世界的果地功德,因地的修行,简单扼要地做了说明,文简意赅,词约理富。我们也可以这样讲,你修圣道门的,《八大人觉经》你是必读的。你可以在八个法门当中,先建立整个菩萨道的架构。
所以,《八大人觉经》在整个大乘佛法的地位,就好象阿弥陀经,在净土宗的地位一样。你可以在非常短暂的时间,掌控它的纲要。当然,对我们末法众生,境缘粗恶,善根浅薄,就特别的契机了。好,我们今天跟大家研究到这个地方。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