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五十

菩萨戒弟子 僧本昂 冯昌历 僧知融 日录

宰官弟子 王安舜 刘起相 纂辑

长春社弟子

 陈迪祥 梁四相 同较

曹溪中兴录上

中兴因缘

师曰。曹溪者。乃昔曹叔良为魏武之裔。避地于此。因以名焉。其道场自梁神僧智药三藏从西天泛海而来。携菩提树于五羊之法性寺。谶云。百六十年。有肉身菩萨。于此出家。度人无量。将入岭。过曹溪水口。掬水饮之。而甘且香。乃曰。此我西天水也。原上必有圣地。因溯流而上。至观其山。似象形。曰。此山宛似我西天宾林山也。乃谓居人曹叔良曰。此山宜建梵刹。百六十年后。当有肉身菩萨。于此说法。叔良即白州牧某具奏。梁武帝遂命建寺额曰宝林。乃开山之始也。至唐龙朔间。有新州卢道者。得黄梅衣钵。号为六祖。回至曹溪。时宝林已废。有尼僧名无尽者。见六祖。问涅槃经义。知是异人。乃白其父兄。重修宝林。延祖居之。未几有害祖者。祖遂避难于怀会。隐猎队中。一十五年。后至五羊法性寺。露颖而出。遂于菩提树下剃发。即回曹溪。开法于宝林。时山已易主为陈氏矣。祖说法多年。云集者众。以其山如生象。齿鼻完具。先寺于左颔大牙之内。其鼻在右。业为陈氏祖墓。故其寺址甚迫隘。祖一日谓居人陈亚仙乞一坐具地。亚仙许之。祖以坐具一展。尽罩四山之岭。时四天王出现四隅。亚仙即许之曰。也知和尚法力广大。当尽舍之。但先祖墓在寺右。他日修建。望乞存留。又曰。此山形乃生龙白象来脉。他日兴造。只可平天。不可平地。于是亚仙遂携家隐去。不知所之。故此山自六祖开创已来。四天王内。周环数十里。为一兰若。并无民居。其山形风气完密。即少林已下。诸祖道场。未有如此之胜者。向僧皆以为藏修地。至我 国初开阡陌。而环山之内。皆为田畴。收入版籍。则僧以务农为本业。树艺孳畜。不异俗人。然从来未有民居。及弘正间。四方流棍。渐集于山中。始以佣赁。久则经营借资于僧。而僧不察。以山门通滃源。入府孔道。而渐成窟穴。罗于道侧。开张市肆。岂特鸠居鹊巢。将使狼据师窟。僧亦舍寺而住庄庵。则山门日空。流棍日集。祸害日作。而僧徒竟为此累。以至几不可保矣。丙申春。予蒙 恩放岭外。初入山礼祖。见其凋弊不堪之甚。未几而祸患果作。僧至流离。于是一时当道。汲汲拯救之。初制府大司马陈公。欲予迬救正之。未既而观察海门周公。甚留心祖道。方从事于此。顷即入贺去。继巡道祝公。乃极力致予。因是寺僧某等。相率来归。请授具戒。坚意恳请。予应之。于庚子秋九月入山。即以 祖庭为心。遂拚舍身命。一一综理。次第建立。如下所列。其概皆大坏极弊。不容一日安者。幸仗 佛祖之灵。当道护法。神力冥加。八年之中。略有头绪。虽未究竟卒业。而心膂俱竭。其所建者。皆可为恒规。僧徒苟能自此谨守勿失。亦可保此道场。世世无虞矣。时师命昌历等在寺。训诸沙弥。凡所作事。皆目击之。及所发言。即日录之。久而成帙。题曰。中兴实录。彷通志十品之例。列为十则。其示众法语。清规。手札。杂着。并次第于后云。

培祖龙以完风气

师初入山。因见祖庭破坏。乃集诸弟子曰。佛说大地山河。唯一真心之所融结。虽形家之说。未必尽信。而至理存焉。亚仙初舍地。即云此山乃生龙白象来脉。他日兴造。只可平天。不可平地。此盖言地形之不可伤也。观此曹溪主山。俨然象形。而四足六牙。鼻口俱备。其宝林初开时。山势完密。故寺坐颔中。左太牙包裹。与右牙连合。唇内为龙潭。即如象口。其宝林右壁。俨然象鼻。而陈亚仙之祖墓。先葬其上。六祖存日。其宝林墙外。即其墓也。故乞其地而扩之。其口为龙潭。滀水于内。有龙居之。及祖降其龙。乃凿二牙交关处。放水填潭。以盖佛殿。然龙既蜕。水既竭。而灵气已泄。故佛殿虽备。其潭未填完。而祖师化去。至今殿前犹为深窟。乃前未竟之功也。故丹墀刚半。师察知其故。乃填平之。前罗汉楼。乃初凿岭之缺。后人因而为山门。既久。建楼于上。师欲改补而未及。以象之食赖鼻。而命即在鼻。其鼻当有数节。而陈墓正当中。故 六祖入灭。所存肉身。初即建木塔于墓前以安供。墓后建信具楼。以藏衣钵。至我明成化间。有僧某者。去木塔。易之以砖。其中阴湿。未几祖现梦于郡守。乞一安居。守命改信具楼为祖殿。其空塔在前。返为胸中垒块矣。其祖殿后为程苏阁。乃嘉靖丙午间。郡守陈豹谷所建。师至。则见殿左为方丈。当中开一路。入后山。斩断象鼻。其殿后低洼。为北风所劫。来脉有伤。故道场颓败。职此之由也。师因察象鼻之形。则殿后当有一高阜。时一老僧为师言。初为沙弥时。见殿后一堆如垒土。比陈公修阁时。令僧削去。某时为沙弥。亦在担土列。师知其信然。乃令所选三学教授僧。率肄业沙弥百余人。每日各担土十回以培之。三月而成一山。如固有。于是改中路于曹溪边。为回廊。右绕祖庭。而行入后山。由是风气始完。其于山门之内。凡有凶煞者尽除之。而众僧遂安。其祖殿后一涧。为蜚锡桥。过桥为卓锡泉。即象咽喉。师引其泉入香积厨。泉右一小岭。如舌状。右一窝钳。即右颔。古为无尽尼所居之庵。乃重兴宝林之主。故师中兴。必首新之。此最初入山开创之始也。

新祖庭以尊瞻仰

祖庭初以改信具楼为之。殊为卑陋。入门不见眉目。礼拜不能重列。且前有拜殿接檐。殊为幽暗。墓前一塔屹立。塔前又有诸天殿重叠。破碎垒砌。当襟无一隙地。近殿左有僧房。如拳拄颐。右下角有户长厨屋。粪秽垢积。两腋僧居。郎当败椽。如荆棘林。然外望屋宇。参差[山*叉]岈。略无一线通透。此祖道所以壅塞而不畅有由矣。师深见开辟之难。日夜以思。竟无规画。不能成局。每每登塔眺望。谛观全寺大势。其左方丈。法堂。禅堂。前即钟鼓两楼。翼峙成一局。师云。此必宝林开山初创之制也。而右为佛殿。乃祖师存日。填龙潭而为之者。后有经阁。前罗汉楼。及宝林山门。通为一局。后人不善增修。故祖殿居中。僧房杂居。塞其神路。全无瞻仰气象耳。今欲分条析理。以就规模。非巨灵之手。何能劈之耶。因是见罗汉楼之西山。如虎头回望。师买其山。取土填大殿之潭窟。出地以移祖师殿左之僧居。仍别买房屋。以易经阁后之僧房。为户长公廨。以除祖殿西角之秽污。其两廊之僧。各别置安居。拆其前后诸天拜殿。则目前地平如掌矣。遂极力经营。一一如画。故得重修 祖殿。高厂可观。前设两配殿。欲奉南岳青原五宗诸像。其大门房。周围一十五间。将奉传灯诸祖儿孙。如七十子之从祀于孔子也。但前路壅塞。乃买空地。移有碍僧房三主。乃大辟神路。直与宝林门齐。中与罗汉楼并。起华严楼三间。为祖庭头门。其上为禅堂诸僧书华严经所。如此天然。成一胜概矣。今之观者。但见一目了然。而不知开辟之难为力也。

选僧行以养人才

本寺僧徒。向以便安庄居。种艺畜养。与俗无异。寺中百房。皆扄其户。入门绝无人迹。唯祖殿侍奉香火数僧及住持方丈数辈而已。以是山门任流棍纵横。僧徒出入。皆避影潜踪。可恨也。师初至。首以作养人才为急。即选合寺僧众。四十已上者。听其自便。若四十已下者。二十已上者。每房一二人。在寺安居。日日登殿。逐日四时功课讽诵。祝延圣寿。误者各罚有差。于是集者得百余僧。俱为授戒。从此晨昏钟鼓。经声相续不断。俨然一胜道场。僧徒亦知有本业。而外侮亦渐知警矣。但诸僧徒。习俗成风。凡幼童出家。祇见师长务农。不异俗人。竟不知出家为何业。而畜其徒者。止利其得力于[田*(巢-果)]亩。而无一言及出世事。其来久矣。欲望其成人。安可得乎。师至寺之初。即选众中。有通问学堪为师范者。本昂等三人。乃劝合寺僧众。凡有行童。二十已下。八岁已上者。尽行报名到住持。拘集在寺。立三学馆。分三教授。教习经典。一年之中。有通二时功课者。乃延请儒师。孝廉冯生昌历。茂才龙生璋。梁生四相。教习四书。讲贯义理。其束修供馈。师自备之。如是三年有成者。乃为披剃为僧。总入禅堂。以习出家规矩。令知修行读诵书写经典。各有执业。即今禅堂诸僧。皆吾师作养之人才也。又谓佛法所贵。熏闻成种。岭南久无佛法熏习。以乏种子。故信心难生。先教诸得度沙弥。书写华严大经。一以法缘广大。为最胜种子。二以借书写摄持之力。资初心观行。以助入道资粮。初则二三人。已而人人相望发心。不十年间。书此经者。已成十余部矣。此吾师作人之功。灼然者也。

驱流棍以洗腥秽

师见曹溪道场破坏。盖因四方流棍。聚集山中。百有余年。牢不可破。而俗人坟墓。皆盈山谷。视为己业矣。始也起于佣赁。久则经营。借资于僧。当山门外起造屋庐。开张铺户。屠沽赌淫。日滋其害。而愚僧不察。与之亲狎夤缘。交相为利。故僧之所畜多归之。噬啮日深。则谋为不法。于是多方诱引。以酒色为坑阱。盲者一堕其中。则任其食啖。膏脂尽竭。以故僧之田地山场房屋。因是而准折者多矣。顷则附近豪强。亦垂涎其间。乃通同衙棍。互相架构。以包奸为词。讦告道府。借为口实。以张骗局。耸动上司。骇心惊听。遂以为实。乃具申军门。令下。将庄居尽行折毁。僧不如法者驱逐。时奉令者无良。信其耳目。以为奇货。乃亲入山蹋勘。每至一庄居。备估其值。输半乃免。由是寺僧尽入网罗。业已失其半。而祸方滋蔓。不遑一息安堵。当师度岭之二年。为丁酉岁。初谒 制府大司马陈公。因得概申众僧之情状。乃寝其令。幸得免。即欲以师往整之。师以方在席稿。未敢奉命。明年戊戌。屯盐道周公。署南韶事。欲拯之。属师修通志。未几入贺去。己亥。南韶道祝公莅事。自号曹溪行脚僧。痛惜其弊。力致师以整顿之。庚子岁。公亦以入贺去。濒行面嘱。且令寺僧恳请师应命。于是九月入山。见此辈纵横。乃祖庭心腹之疾也。不瘳则六祖慧命终难救矣。于是乘改风水。将山门大路东西填塞。移置溪边。直出水口为通途。如是则向之市店。皆围于山门之内。而往来者。不便于食宿矣。然终无术以去之也。居三月。岁暮往谒 制府大司马戴公。备陈为害之状。公曰。此护法之责也。但出一令。责守土者严督之。此一尉吏之任耳。岁旦。行该县。坐守驱逐。不留一人。铺店尽拆。不存片瓦。于是山门百余年来。所集腥秽。一旦洗之。而众僧之祸害永绝矣。铺店既拆。市街一空。师即于西街向之屠肆。修旦过堂。以接待十方之礼祖者。东街修公馆。以为滃源官长入郡之停骖处。其山门道路。初则一线。而左则列肆。直抵当心。因尽拆之。石坊先在上。今则移置溪边。开辟壅塞。相望如引绳。遂成一大观矣。为害之源。不能尽述。而根深难拔。一旦尽绝。概录于此。以示来者为龟鉴云。

复产业以安僧众

师以流棍既驱。向之所骗。田地。山场。房屋。皆执其左券。此辈恋恋。终无究竟。思非善后长策。因设斋于 祖殿。尽邀其宾主。各出倦相对。查原有本而子息未及者。补偿之。息过其半者。已之。其有本已得过。而以息重累者。及口腹虚花者。罢之。于是尽焚其倦。而以田地。山场。房屋。尽归其故主。自此外患方绝。而贫累之僧。得以安居无扰矣。时人或虑师任怨者。师曰。不然。凡人虽不善。必有本心之良。苟开晓分明。人各自知其非。无有不心服者。于是诸棍渐引去。然亦竟无他虞。

严斋戒以励清修

先是寺僧多不守斋戒。畜养孳牲。以恣宰杀。故凡上司府县入山。当里甲供应者。必责寺僧。而差役恃此。以利其口腹。即上用其一。而下十倍之。故所伤生命。及所费资财。岁不胜纪。而本寺之累。亦无底止。且来者以礼祖为心。而腥荤罗列于前。殊非清供。亦非仁者本心也。积弊已久。思革为难。初幸观察海门周公。开禁革之端。准其呈状。及署篆观察余公。乃严禁宰杀。案载志书。故凡供应官长。例以蔬斋清供。自师入山始。但虑两院威严。难以必行。值直指顾公入山。为二亲祈福。本县急督如故事。公行斋戒令。自此一定为恒规矣。此事既行。不唯保护生命。雅肃清规。即省费资财。岁计不赀。而常住亦免苦累。即僧持戒者。日益增进。丛林清肃。亦此一举矣。复蒙祝亲诣山中。教谕僧徒。戒养孳牲宰杀。变鱼塘为莲池。自此山门顿改观矣。

清租课以裨常住

师初入山。于祖殿阅常住岁计记籍。见倦帖数纸。皆祖师贷约中。载七八分之利息者。师扣之。主僧应云。此常住供应缺乏。乃借贷以支给者。师为之痛心。及询常住。旧有香灯庄田。租税何所归耶。即聚众备查 祖师香灯。有黄巢滃源补钵。及本山续置各项庄田。每岁总计。约租有四百余金。何所支销而言不足。众曰。各庄逐年。但听十房管事僧。轮流征收。即听彼销缴。及察其故。乃管事与佃户通同作弊。故致拖欠不完。徒有虚名。而无实惠。所以常住日见其匮乏耳。师即选众。举公正廉能者十僧管事。令对祖发誓。刺血书盟。不私一毫。唤集各庄佃户。立定规则。岁期以限约。赴寺交纳。仍设库司。立管常住监寺四人。执掌收支。于是总计各庄。每岁征足若干两。计其所入。将本寺各项应用。派有定规。着为章程。纤细不遗。除支尚有剩余。从此不唯常住丰赡。而 祖师法利。如一雨普沾。且不为泥犁种子矣。其清规条例。别列如左。敕赐曹溪南华禅寺。设立常住。重兴长生库。注记出纳钱粮清规定格题辞。

夫惟吾 佛世尊住世之时。初但领众持钵。行乞食法。本无畜积。何有常住。次因老病比丘。不能行乞。命同住比丘。就所乞食。以其一半持归供给。名曰分卫。谓分其所食。卫护道业。律部载之详矣。及佛灭后。西域之法。与 佛在时无异。及教法东流。自汉永平。以至唐代。累朝帝王。名臣。宰官。长者。各舍资财。建寺赡僧。以为福田。往往寺主。滥为己有。贪饕坏法。侵渔众僧。不惧因果者多。至我 六祖大师之孙。马祖弟子。百丈禅师。始创清规。立为常住。凡在伽蓝之内。所有施利。及庄田钱谷。俱有典守。故寺有主者。称为住持。以说法为主。总领大纲。其辅弼丛林。助扬法化者。则设有两序执事。若都监寺。监寺以掌管常住。副二住持。其岁计钱谷。各有库藏出内。所司谓之库司。就监寺内。取其公廉出众者司之。恐力所不及。又设副寺以佐之。其庄田则有庄主。及征收租税。又有监收。此就众中。择其公正廉能宽厚仁恕者充之。其经手支给者。则又有执岁执月料理山门事务。以应官长檀越。凡有支取所需。必禀明住持。准验票帖。明注库记。以备稽查。故常住之物。毫发无差。是则丛林如一身。住持如头首。执事如手足耳目。相须为用。而不可缺一者。故凡山门事务。一有所作。则上下同心。小大一力。如目视耳听。手捉足奔。无不从其令者。所以丛林兴盛。法化昌隆。外侮不侵。内障不起。此 佛祖度世之楷模。自古丛林之典刑也。夫何近代以来。祖道衰替。丛林凋弊。先圣垂训。蔑然无知。如我 六祖曹溪。为禅宗之源。丛林为天下冠。香火供养。不减在昔。而常住破坏至极。僧徒愚迷痴蠢。不知其为何物也。余因弘法罹难。蒙 恩遣岭外。于万历丙申春二月。谒六祖大师。睹其道骨俨然如生。而山门寥落之甚。殆不堪看。为之徘徊泣下者久之。且僧徒被害。官司勾牵。急如星火。日夜追逼。倾家卖产者过半。以致 祖庭废坠。几如埽地矣。幸荷 制府大司马陈公。稍宽恤之。次蒙屯盐道周公署南韶。略革应官酒肉之弊。次蒙南韶祝公。痛惩僧徒之非。戒杀孳牲力救之。乃命合山众僧。再三请余入山料理。于万历二十七年己亥冬。公面力嘱余。明年庚子春正月。复命寺僧。真权。行裕。净泰。慧珊。愿识等。持书走五羊。促余入山。余以方在行间。未遑应命。四月。公以入贺北上。余送别灵洲。辱公再三面叮咛之。余于是岁秋九月。方杖策入山。至则先选僧若干。为授具戒。同集殿堂二时。转法华经。次选行童可教者若干名。习读经书。分为三学。择其众中学行稍优者为教师。次观山门风水大概。有冲伤刑克者。去之。破坏者。补之。塞灵源门。培象鼻以厚 祖庭。辟山门路。移石坊以受元气。不三月内。翕然改观。而山门内。向为流棍潜住。霸占寺基。开张铺店。酒肆屠沽。巧设淫赌。勾结土宄。骗害寺僧。横如豺虎。习久成风。牢不可破。甚为大蛊。窃为隐忧。余于是年十二月。复走端州。谒 制台大司马戴公。请令以驱逐之。寻即令下曲江。勒限三日内。尽逐出境。不许容留一人一店。于是群凶屏迹。将前所占寺基街市。尽归常住。余乃因而塞其东西穿心。大路左。立公馆。以为滃源及诸过客停骖之所。额曰三生来。右立十方旦过寮。以延四来衲子为挂锡之所。额曰。一宿觉。将通衢改于溪畔。往来行止。各得其宜。无复混溷。丛林自此洁清。众僧自此安枕矣。余于明年辛丑春正月朔之三日。奉 制台檄。以为地方之务走青鹦。且乞 采监李公作中兴檀越。七月。公入山礼 祖。喜施三百金。为重修山门之资。于是余治寺僧。备查 六祖供奉香灯庄租。每岁所获。从来未有毫厘入常住者。皆为典守侵渔。沿为故习。乃先料理太平庄租。业已将万历二十九年分课银。归入常住。立定春秋冬三期。以听当年支销外。今将黄巢万善补钵。及续置本寺诸庄。一并归之。俱系先收。以听下年支销。除将诸庄二十九年分租课先完外。自三十年起。以为定规。再查本寺。旧有长生库。今复举设。凡一应常住租税。及施主钱粮。尽入库内收贮。仍照清规事例。设定执事。以监寺四人。掌管收支。选众中老成公廉者。充之。本寺十房。旧有都管一人。都寺九人。原应差役。迎接官长。供应府县。取办椒茶棕榈果笋之物。而向之常住租课。尽为此辈干没。极可痛恨。今择精练晓事僧十名。充之。其一应所须该用之物。俱照人头派定。每僧量攒少许。预取入库。以待上司不时之需。庶省烦扰。其各庄收入在库租课。查照田粮差徭常法。照数支领完纳。不致拖欠冒破。其上司官长。入山应接所费。设有定规。亦不致偏累执事。其 佛祖殿堂香灯之用。各有定例。庶不失焚修供奉报本之意。其执事诸僧。终岁奔走辛苦。亦有酬劳。务使劳逸均平。不致嗟怨。仍勘收租全缺。量为盈缩。以彰勤惰。已上四则。俱在库内支销。独教授行童束修之资。除儒师乃予自备。其僧师则出于塔下减损 祖师衣钵。训育沙弥。以增后生惭愧。亦有定则。如此则常住钱粮。无浪费之条。典守执事。无自盗之罅。众僧无烦优之科。常住可为长久之计矣。仍将合寺大小僧徒。尽行受戒。以免玷辱 祖庭之呵。且省酒肉之费。以为衣食之资。斯则衣食足而礼义兴。即秽邦可转清净佛土矣。曹溪祖庭中兴。丛林纪纲再振。在此一举。大关法运。所系非轻。除前坏法弊端。一切置之不论外。其一切事宜。自今万历三十年更始。永为定式。诸执事者。宜各勉力。务要奉行。不许日久因循。无赖僧徒。妄起希图生心坏法。擅改成规。如有此等。则上禀 祖师 灵通 护法伽蓝。神目鉴察。必罪不宥。明彰报应。即使奸盗坏法之徒。生遭王法。死堕阿鼻。因果昭然。毫发不爽。今后凡头首司其事者。各宜时时痛自省心。不致误招苦报。自取罪咎。立库之初。当年租课。俱系下年征收致库。而现年预支无出。余先备银三百二十五两在库抵垫。陆续支销。以为常住张本。待后租课节年补还。今将应行条例。开列于后。永为定规。以便遵守。

计开 一设职事

监寺四名。颛掌库司。收支常住钱谷。置办什物。主张山门大事。以副住持。凡事务同心议处。内以一人颛管锁钥。经理收贮一应钱粮什物。庶有责成。内以一人监收租课。举劾弊窦不使滥觞。为众纪纲。

设库司书记一名。专管收支登记帐簿。以备稽查。不致疏漏。
户长一名。此乃旧规。专管里甲。差徭粮税。仍照常规。此即古副寺。
都管一名。此职即古规都知事。乃知事首领。今即以此职。统充庄主。率领都寺。征收各庄租课。催办合寺粮差。以副户长。亦名直岁。
都寺九品。此即古知事。以佐都管征收粮差。轮流直月。以应接官长。干办山门大小事务。此十执事。今照本寺十房旧规。轮流各房挨当。岁终一换。故前此已往。皆无赖者。多不能料理大事。今特选择才力出众者。充之。如遇年终更代之期。住持监寺。仍察贤劳出众者。照旧留用。不堪者。或有他缘。不能应者。即选公廉老成者代之。如有不守清规。抗法循私。或与佃户通同。破坏常住。拖欠租课。或贪图小利。掊克佃民。剥削众僧。有伤大体者。都管监寺。不许容隐。即时举白住持。鸣钟集众。对 祖师前。明证其罪。轻则量惩革黜。别选能者代之。不待岁终。重则呈首到官。以法治之。以警其余。住持亦不许姑息循情。以养成大害。慎之。慎之。
一明收支 收有五款

祖殿每年施利。及银帽器物。
常住各庄。每年租课。
官长入山。及施主随喜布施。一一募化修造。及斋僧钱粮。
罚过犯僧人。入常住钱谷香油。及应入官房产业田地银两等物。并就库中回买物料价值。及亡僧应入常住之物。及常住置买田地房屋什物契书。各有项下。一一条陈。登记簿籍。以备稽查。每款各置收簿二扇。住持与库司。各执一扇。凡有应收者。当 祖殿。对众收之。
凡各庄。每岁租课。各有上下限期。预期。都管督率都寺。同催各佃总责田甲。收银完足。亲到 祖殿。当住持监寺交兑。监收执平持衡。勘兑明白。书记登簿。住持佥封。即于库内。取库收印票一张。合住持收簿。将银数上。钤合缝印。仍各佥花押于执事名目之下。方给田甲。以为准的。执事之人。不许私给。若查出租。无印票者。即系通同。侵欺住持。头首定举送官。如律治罪。
凡春秋二季。十方施主。至 祖师前进香。供养银帽花器。及银两袈裟衣物等项。塔主零收。住持登簿。年终代期总类若干。见数明白勘校。应存。留者照旧贮积。 祖殿应用者。交割库内。照式收支。临期务要集众耆旧。眼同勘验。塔主不许隐匿。与执事通同党护。查出。定以侵克官物罚治。
凡官长布施。及募化修造钱谷斋僧稻粮。并一应但系常住之物。俱照式立簿。一一条款。如法收之。不得隐漏。但有应收之物。而不登簿者。即坐书记监寺通同作弊之罪。
凡应用支销银谷物件等项。直月都寺。照式写支票一纸。先到住持处请禀。住持许支。将票抄落支簿。仍将票填次第号数。并所支银数二处。合缝。钤一私记图书。仍于空处写准支二字。直月管事。执票到库支取。司库书记。将票抄落支簿。监寺方敢照数发银。如无图书号票。即系昌支。少则对祖集众量罚。多则送官治罪如律。若不当公用。而住持循私。与执月及典守者。通用妄发一票。支出钱物。不论多寡。查出。即以监收自盗论。
设长生库。颛贮储积。监寺掌理钱粮之所。多人不得混入。故又设监寺寮。为会议之所。凡遇直月。管事僧定要专住寮一月。照管常住内外大小事务。支过钱谷物件。月终结算明白。具造月报小册一本。送住持处。对查明白。批不差二字。发送库司。以便年终类结。庶不混错。
凡年终。于十月朔日更代之期。预先住持会众。结算一年收支帐目。是日。监寺。书记。十房都管。各执簿籍。同集 祖殿。请能算数耆旧。一人掌算。一人唱数。对众眼同摸算明白。总付书记。具造文册。内开。今将某年分。本寺常住。共收租课钱谷若干。布施若干。某物若干。今某项及杂项支用过若干。见存若干。或有租税未完若干。一一条列。备造总册。一样四本。其一送祖师殿。收贮函中。其一送中兴常住。其一落库司。以为永远规格。其椒茶棕果之类。一一如之。今将岁支额定项下。开列于后。
计开 有十五款

办纳粮差。随田照例。每岁大约银一百两有余若有新增田土。及遇闰月差徭。有增无减。若遇免税。则有少无多。
佛殿香灯。每岁设银十两。
祖殿供养香灯。每岁设银五十两。
护法伽蓝。月月朔望斋供。每岁共银十二两。闰月无。
住持接待上司。往来官长。每岁旧例十一两。新增四两。
户长接待官长。每岁旧例十两。新增二两。
监寺四人。司库书记一人。每人每岁。斋食银三两六钱。共银一十八两。
都管都寺十人。每岁斋食银三两六钱。共银三十六两。
新设山长一人。看守祖山树木。修理栽培。每岁量给食米银。一两五钱。
藏主维那六人。逐日领众。各殿念诵。每人给布二疋。折银五钱。共银三两。
老郎二人。伴仆一人。看守公馆。打钟鼓报客。以听常住差使供役。每人每岁工食银。一两二钱。共银三两六钱。
中兴祖庭。重建无尽庵。每岁设供赡香火银三十两。此乃额外。系 祖师自受施利所置。又非他人布施者比。后之主者。用者。及执掌者。勿得轻视。自取重愆。慎之。慎之。此项银两。自三十四年。修起禅堂。即将此银入堂。作十方常住供众之用。与庵无干。
凡遇(抚按)两院入山。除塔主。住持。户长。三处。迎接上司外。其余府。县。参。游。守府。赏功。中军。把总。卫所。巡捕。等官。及寻常上司。差使人役。仍照旧规。分派十房。公同接待。不许常住支销。
滃源县出入往来。专在直月管事。迎接斋食定例。

正堂。每饭一餐。银一钱 佐贰。每饭一餐。银七分。

儒学。每饭一餐。银五分 相公。每饭一餐。银三分。

以上四则。管事迎接过后。即具支票。到住持处。佥印到库支取。若不系本县。仍照旧规。

教授行童经书。教师三人。每岁共银十两。各布二疋。每疋折银二钱五分。此俱在。

祖师衣钵内取。当年塔主备之。外每人鞋一双。折银二钱。此在常住库内。支给此项。傥祖殿无出。即在长生库。照监寺例。节年支给。不必零星。其供应饭食。随禅堂众数 以上条例。仍照祖师香灯田祖均攃公用。永为一定规格。后来住持头首执事之人。不许生心。饕餮常住。循私任情。妄自增减。即每年祖课完足。除上支销。尚有余剩者。执事之人。亦不许巧设事端。别立名色。妄擅支取。除当修补山门。及执事出入盘费。并系常住公用。必不得已者。方许动支。但可省各人。当以厚实常住为念。切不可起希图小利之心。自取地狱。古德云。常住之物。住持人。与司其出入者。善能撙节浮费。则钱谷不可胜用矣。自此岁岁。储积有余。经营得法。而日增月盛。丛林未有不兴。法轮未有不转者。余禀 祖命。整救倾危。扶植颓纲。非为细事。诸执事者。务必遵之。纤毫毋忽。呜呼。念哉。常住之物。丝毫为重。盖是施主福田种子。信心膏血。岂可轻心欺盗。古德云。常住之物。几如鸩毒。才沾一粒。则裂肝碎首。通身溃烂。故凡司执掌者。能知因果。即此便是造就天宫净土。不知因果者。便是造就无量地狱。铁床铜柱。焦热铁丸。万劫苦楚。不止披毛戴角。衔铁负鞍。酬偿宿债而已也。况王法森严。 神明司察。可不畏哉。凡我执事。各宜痛省。思之。念之。

万历三十年岁在壬寅春正月上元日立。

免虚粮以苏赔累

初本寺翁源一庄。乃乡民谢氏所施。

六祖为供赡香灯者。岁入祖课银一百二十两。万历六年间游学林涣。乃本府王郡丞之亲友。送寓本寺。意有所欲于寺僧。未遂。因谮于郡丞。谓此庄厚利。皆归于僧。丞误听。值署府事。遂将本庄祖银。分六十两。以抵曲江蛋户虚粮。具申两院司道。立为章程。其存寺六十两。又因佃户奸顽拖欠。累及寺僧无已。屡告上司。甚至费千余金。竟不能免。后遇 军门刘。下议。本府申详。将浛洸厂税课。乃 军门兵饷内。扣羡余抵补。以免僧累。一向无异。至万历庚子搉税使者出。即以厂税入内监。比告军门戴。蒙准仍照前行。嗣税监自行差官征。收则无羡余可扣。师知之。亲诣 军门陈白。蒙行本县。查无碍抵补。不得仍累寺僧。本县再三挨查无出。因议各山通江小河。出谷小艇设税。计得二十六两。未足。续查蒙[泳-永+里]对面山乡。旧有蛊毒田一所。向未起科。遂将此田设租三十四两取足。具申准议。自此永杜山门之害。皆 制台护法之力也。既免此累。而本庄佃民奸顽。又以隔县难制。向以此田。致累僧区内。追田为费。因与众议。将前庄田变卖。得价收赎寺内近田为便。具告军门。准批本道。行府县议。以为便。比众佃从祖已来。世耕即同己业。不舍别卖。情愿重丈增祖。永守寺业无替。曲江二尹徐公。署翁源事。拘集众佃丈量。委实田地有余。遂于正课之外。量加新增租银。一十四两有零。具申上司。详允。乃与众佃。每岁约期。交纳到库。时寺住持众僧。议新增租课。系师之力。当归中兴常住师。遂并前无尽庵香灯。一并归于禅堂。以为供赡。永为定规。惟此一事。实山门无已之害。前幸 制台刘公。权宜于前。竟蒙 戴公。永绝其累。且为后福。是知佛法。付嘱王臣。非仗大力外护。何以能保永永哉。此卷案。具在府县。

复祖山以杜侵占

曹溪祖山。宛若象形。前后首尾分明。今山后一带。乃全体也。其紫笋庄。乃 祖师存日。所游花果园十二之一。向有僧七主。名小南华。其来久矣。成化元年。韶州始开阡陌。定井田。本山尽为豪右并吞。时年僧满沧盛公。具疏赴 阙。奏行抚按。勘定复业。则以占紫笋庄为首惩也。后因僧多不律。致附近居民。蚕食为害。竟不能安。各归寺住。遂弃此业。万历二十年间。豪民江应东。假买僧田。尽占后山一带。图为风水。以至象脊与祖山中分。且砍伐渐侵内地。师心痛曰。从此祖山。将尽为民业矣。遂激劝众僧。赴告 军门。蒙准批 本道。行府亲勘。比蒙署篆肇庆府通判万。 亲诣山中。踏勘。定立界石。断将前田。令僧收赎。以绝祸源。师自行募银二百两。将前田赎回。连后山场树木。一并尽为禅堂永远供赡。不唯保全祖山。且为禅堂永永之业。然师以此致怨。而不法之僧。交结外侮为害。然竟以坚固立碑。为金刚幢矣。

开禅堂以固根本

师一日示众曰。丛林之有禅堂。如 国家之有学校。乃养育材器之地。自古为国者。以储材为本。而法门亦然。自达磨西来。衣钵止曹溪。当时 六祖座下。悟道者。三十余人。而南岳青原为上首。其宝林禅堂。乃诸祖出身之地。故天下禅堂传灯所载者。一千七百余人。皆出曹溪一脉。如孔门之洙泗。是则本山禅堂。乃禅宗根本地也。夫何岁月已久。僧徒失守。而禅堂几于湮没。其旧基地。杂居僧房有七。而香积厨有二。则溷厕豕牢。亦各有九。以清净宝地。变为粪壤矣。师甚哀之。因思丛林百年。须树之以人。今选沙弥。教习成人。教而不育。则如农知种。而不知耘。终难成实。若无禅堂。后辈将何赖焉。以此日夜以思。苦心焦虑。遍察地宜。自以衣钵。减口之资。积金若干两。搜买空地。各移僧房。贴价另盖。换出禅堂空地。寸寸计之以十易一。方得均齐方正。竭尽心力。乃起禅堂一区。虽不全旧制。其规模已尽此矣。又思若照诸方常套。决不能久。因立十方堂于山门外。以接待往来。而内堂但安本寺。作养后学僧徒。专心净业。幸有成规。则在堂之僧。济济可观。俨然一道场矣。师以禅堂既立。而食指为难。遂将前本寺供中兴庵租银三十一两。又将翁源新增租银十四两。告赎紫笋庄田地山场原价。二百余两。并买黄山柴山一片。用价若干两。又将自买旃檀林房一座。换香积厨后僧房二主。一并通归禅堂。以为中兴常住始终。并修造所费。即此一所。不下千金。皆出师一力。自此僧徒衣食足而礼义兴。故今在堂僧徒。所受用者。皆师当日苦心血汗也。后之安享者。可不知其本耶。僧徒欲食已足。又能以法食充之。则 佛祖慧命。可赖此永固矣。

附录未竟因缘

右上胪列。乃遵大师所订坛经通志十品之规。故摭其事之大纲。亦分十则。以见全体之一毛。其微细行门。皆出思议之表者。亦未易悉数也。其在八年之内。拮据之劳。精神疲竭。其已成者。开辟之功十之七。修造之功十之三。其大殿一区。未竟之功。乃 六祖未竟之功也。久欲经营。力所不及。于戊申春三月。岭西观察文所冯公。入山访师。宿庵中。夜梦 观音大士。现高大身。相好端严。公见而顶礼。赞叹严好。闻大士语曰。即非庄严。是名庄严。公有省。及寤。甚喜。诘朝。入殿礼佛。谒大士。见大殿后柱腐败。其势欲倾。三大士像。亦甚危矣。公指谓师曰。何不修此。师曰。久抱此心。力未能耳。公曰。所须几何。师曰。非三千金不敢举。公曰。请力任之。师曰。檀越果发大心。在謦欬弹指间耳。公曰。固非一力所能。姑徐图之。公归。见制府大司马戴公。告之故。公曰。孺子将入井。仁者必匍匐而往救。况大厦将倾。佛圣之危乎。此仁心者所不忍。遂语冯公。请师面议之。师闻而喜。乃具图式往谒戴公。按图私计曰。若公所云。犹未也。师曰。佛事如空中云。第以此为缘起耳。戴公即愿力为之。师曰。法门之事。非可以世法拘。又不可期以速成。在台慈一力。恐有所不便。须众心合成。但仗法力倡导。足矣。于是议制疏十通。分通省司道府。各助之。不日。军门二司道府。各施有千金。师亲往西粤。求大材。事事皆一肩荷担。明年己酉孟夏。材木尽载运至蒙[泳-永+里]。师还山。集众议。择日兴工。以有碍之僧房。须先移空地。以堆拆谢之材料。时一二不轨僧徒。以为不便。因而倡众鼓噪。如作乱势。师遂已如是者三日。师默坐庵中。阅金刚经。乃曰。此正予著相之过也。仍着金刚决疑解。三日而成。众乃止。倡者自忧。不获已。乃妄捏师侵寺若干金。拆毁殿堂若干座。条牒具讼于道府。师闻之曰。诸辱可安忍。若言染指常住金钱。此干大法。岂可缄默乎。因具先设常住清规。出纳支籍号帖。及经手僧名。具白本道。下府。拘集节年经手者查算。一毫无干。以住持愿祖侵欺抵罪。僧复讼于按台。准批刑厅。师亲往听理。于是年五月。飘然出山。从此不复入寺矣。以直指无代者。师奉法不离船。居者二载。船破。廛居者期年。困辱病患。无所不至。辛亥秋。直指王公按部司理蒋谬听。将师一往所修禅堂。及所置供赡山场田地。尽断归佛殿为名。其实归讼者。仍坐师不法罪。递解出境。而先事有劳者。皆坐以罪。事上。 直指批曰。愿祖盗卖寺基。犹然刁逞。此祖师之大罪人也。某大有功于六祖者。其违法之僧不遣。而反坐有功者。并其无尽庵而夺之。得无以此为平等法门乎。仍批本道刘公。覆勘详确。重委陈郡丞到寺。按状历核。事事皆虚。愿祖惧自死。以法科抵罪。禅堂香灯。属门人圆修主之。六祖如线一脉赖以存。而师心迹始大白矣。当道再四慰留。还山以竟前业。师曰。僧以因缘为进退。今缘尽矣。力以病谢。竟浩然长往。师乃着中兴曹溪宝林禅堂香灯记。具述其事。刻之贞石。时万历辛亥秋九月也。诸弟子恳留。居五羊长春庵。又明年癸丑。师以病不能安。遂㬰杖之南岳。越丙辰夏。东游吴越。吊紫柏。云栖。二大师。黄梅汪静峰司马。致书浮梁陈大参赤石公。为檀越。留师休老于匡山。明年丁巳夏。师还匡山。遂结庐于五乳峰下。自师之去曹溪。其受化诸弟子辈。如婴儿之失慈母也。日夜以思。求师复归难得矣。越四年庚申。方伯吴公入山。睹寺之规模。三叹不已。众僧因具白师之功德。及山中众等恋慕之心。吴公大发欢喜。愿与 六祖作护法。遂具书请师还山。未几。会中兴护法 祝公亦至。一力坚请师转法轮。由是益知 六祖之灵有感。岭南法化之机有在也。此师末后一段因缘。因记之以示来者。王安舜曰。夫建功成事之难也。宁独兴朝事业哉。即法门亦然。曹溪为禅宗洙泗。海内丛林。传灯诸祖。皆出一脉。岂细事哉。今千年矣。其大坏极弊。一至于此。即 六祖复出。亦难之也。何幸徼 圣天子之宠灵。师以逆缘至一力而更新之。不八年而功过半。无论其财法二施。即坚忍不㧞之志。处困苦污辱。而甘心若饴。在古人求之。亦未易见也。然师之真慈。御物应化。居常切言。不为世主之忠臣。即为慈父之孝子。每见在行间执戟。大将军辕门。雁行卒伍。叩首阶下。出入如坐莲花而礼金仙。未尝一见其惰容。至于地方多故。当道束手。生民皇皇不安枕。师默运慈力。排难解纷。潜施密化。斡旋其间。未尝一求人知。或以耿介触时。即诸弟子人人危之。师恬然略无芥蒂。无论其妙悟玄机。高才磊落。即随缘应物。一味平怀。咸聚首而语曰。此非所谓现应化身。随类而说法者耶。不然。何以窃谓岭南 六祖。为佛法源头。何幸千载之下。而一再见。岂昔曾授记也耶。若师之心如虚空。固不可涯量。略记其行事之概如此。师在行间。十有八年。所著述。有曹溪通志。楞伽笔记。楞严通议。法华击节。品节通议。金刚决疑。道德经解。观老庄影响论。唯识百法规矩解。起信肇论。庄子内篇解。大学决疑。其诗有梦游集。自罹难始。及开示门人法语偈颂。计数百万言。然皆在奔走间。凡有所求。信意挥洒。未尝一安坐经思也。又其染翰。人得片纸为世宝。大略观师于可见者。特绪余耳。师之不可见者。又可得而思议耶。或曰。讵所谓和光同尘。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者耶。余曰。是亦强为之容耳。欲知吾师。请俟如吾师者。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五十一

菩萨戒弟子 僧本昂 冯昌历 僧知融 日录

宰官弟子 王安舜 刘起相 纂辑

长春社弟子 陈迪祥 梁四相 同较

  曹溪中兴录下

为灵通侍者戒酒文(有引)

憨山道者着

余初至曹溪。怀瓣香敬谒 六祖大师。见主塔僧。每月朔望之次。以酒供奉灵通侍者。诘其所因。僧曰。侍者乃西域波斯国人。乘海舶至广州。闻 六祖大师。因随喜归依。愿为侍者。永充护法。卫安曹溪道场。但性嗜酒。不能戒饮。六祖大师。许其偷饮。以此妄传。愚盲不达。遂为常规。相习至今。几千年矣。未有能为侍者洗其污者。末法弟子某。荷蒙 祖师摄受。来整曹溪。已经期年。今于万历辛丑年。腊月八日。乃吾 佛成道之辰。特为合山众僧。普授戒法。诚恐愚僧执迷不化。乃为侍者洗白一心。以谢众口。敬拈瓣香。上禀祖命告侍者曰。恭惟灵通。勿问所从。既充护法。当合至公。侍者当初。听 祖说法。本来无物。如何不达。既达本无。五蕴何有。岂有真空。而好饮酒。祖师教人。饮甘露浆。非以糟汁。灌此枯肠。我观侍者。不离祖师。终日听法。岂可不知。知之既真。悟之已久。宁有复迷。自扬家丑。我惟侍者。决无此情。愚僧不达。认以为真。大家昏迷。日夜酣醉。是以祖师。岂不为累。我戒众僧。不许饮酒。众以侍者。便为借口。众僧坏法。侍者为倡。今日不止。展转虚妄。嗟此末法。丛林凋弊。我愿侍者。蚤为之计。若真护法。请从此始。侍者不饮。谁敢启齿。我今稽首。哀鸣 祖师。彻底掀翻。破此愚痴。打破疑团。捽碎饮器。齐证无生。同登佛地。今后供养。三德六味。侍者受用。与祖无异。以此护法。功德无比。内外清净。顿消尘滓。灵源迸溢。枯木回春。山河大地。共转法轮。谨告。

曹溪祖庭地脉形势缘起说

匡山逸叟憨山德清述

曹溪祖庭道场。始于梁智药三藏。从西天来。至五羊入中国。舟过溪口。掬水饮之。香美。乃曰。此西天水也。源上必有胜地。乃循水而上。见象山。叹曰。此宛然西天宝林山也。遂与居人曹叔良言曰。此山乃圣道场。一百七十年后。当有圣人。于此说法。度人无量。宜建梵刹以待之。叔良白牧侯。奏请 武帝。敕建宝林寺。此开山之始也。至唐元朔间。 六祖起新州。得黄梅衣钵。回入宝林。时寺已毁。唯一尼僧。名无尽者。郡人也。庵居于后。 六祖访之。尼看涅槃经。乃问其字。祖曰。字即不识。义当问之。尼曰。字尚不识。安知义乎。祖曰。诸佛妙义。非关文字。即力开说。尼知为异人。即告父兄乡里。率众重修其寺。请祖居之。九越月。恶人寻逐。祖受黄梅之嘱。遂逃去。隐于怀会之间。猎人队中。一十五年。仪凤间。广州法性寺。因闻二僧风幡之辩。祖曰。非风非幡。仁者心动。时众闻之惊异。诘之。乃知黄梅衣钵所在。遂请示大众。即剃发于菩提树下。送归曹溪宝林。爰自梁天监丙午。至唐高宗仪凤元年丙子。得一百七十年。应智药三藏云。祖既说法于此。三十余年。座下悟道者。四十三人。南岳青原为上首。于是道分两派。后出五宗。是则传灯所载。禅宗一脉。发于曹溪。若孔门洙泗也。祖晚年归者日众。堂宇湫隘。乃谒里人陈亚仙曰。老僧欲就檀越。乞一坐具地。得否。仙曰。和尚坐具几许阔。祖出示之。亚仙唯然。祖以坐具一展。尽罩曹溪四境。四天王现身。坐镇四隅。亚仙曰。也知和尚。法力广大。但吾高祖坟墓在此。他日营建。冀望存留。余愿尽舍。永为宝坊。然此地乃生龙白象之来脉。只可平天。不可平地。遂舍之。竟成大法社焉。此寺之大成也。予居常念禅门。法道寥落。思天下禅宗一脉。出于曹溪。今其道不彰。必源头壅塞。宜疏浚之。此久愿也。万历丙申。予以弘法罹难。 恩遣雷阳。初谒。

六祖。入曹溪。观其山川形势。宛若踞地之象。牙足俨然。初。宝林寺包于左颔之内。而 祖殿正坐于象鼻。予细察之。其当鼻中。穿一后路。截为两断。又思象命在鼻。必有数节。见 祖殿后。低洼空阙。北风大吹。叹曰。山脉已断。此法道所以凋零也。时寺僧被流棍伙住。屠沽作难。道场几不可保矣。于是种种方便。而调护之。及庚子岁。时本道祝公。心切怜悯。连请一整理之。予初入山。即塞来龙之路。担土培 祖殿后山一座。疏卓锡泉。引入香积厨。绕于殿前。众得饮之。乃请制台令行本县。尽驱逐流棍。由是道场一清。此中兴之最初一步也。予见寺之旧制。杂乱参差不齐。殊不可观。经画为难。且工程浩大。力难顿整。殿宇僧房。扼塞不通。日夜详察思之。乃因其势列为三局。以祖庭为正中主刹。先开辟回廊门径神路。廓其胸次。开真眉目。其左局。即古宝林寺也。以方丈为主。前法堂之下。即当时诸祖悟道之禅堂。及香积厨。尽设为僧居。予买空地。移僧房八主。乃得其故址。修堂宇以安作养。本寺僧徒。业已拮据。八年于兹。所费不赀。心力已竭。而愿犹未满。其 大佛殿一区。列位右局。因见殿前坑洼。填尚未平。殿前正面。为罗汉楼。乃深陷丈余。楼前即虎沙塞胸。犹是荒山。中出山门一径。如车厢之陕隘。殊无大体。深思所以。乃悟知为 六祖晚年未竟之功也。以正殿之基。本是一潭。详其山形。始为象之两牙交合处。其中渟滀一山之水。故其最灵。有龙居焉。号为龙潭。当鼻之右颔。乃亚仙祖墓之前下沙。今为祖殿之右臂也。想 六祖乞陈亚仙地。时欲修殿。乃先降其龙。凿断合处。似成一渠。以放水出。方填其潭。以建大殿。其殿方成。而 祖即入灭。故殿前潭尚未及填平。放水之道。不及料理。后人因其缺陷。遂建楼于上。而下即塑天王像。其苟且狭陋。全失大体。此其山脉已凿。地又失形。故千年以来。细阅传灯。而曹溪未见出一人也。由是观之。道脉岂不系地脉耶。此予所以日夜腐心。而不能忘情于此也。故先将两局。粗粗料理。略有其次。将重整右局。其工力不减于 六祖开创时也。以从山门之后。殿堂八座。尽皆朽败。非仗神运之力。安能为之耶。先是戊申岁。岭西道冯文所公。入山。见其正殿将倾。遂发心重修。随白制府戴公。慨然乐助。一时司道府县。上下共施千金。先办木料。予躬自经营。方运木到山。而魔气即发。遂阻其功。予即浩然长往矣。今已十年于兹。奈形骸已衰。心愿未满。将作来世公案耳。但念 佛法禅道。自达磨西来。衣钵止于曹溪。而道脉源流。佛祖慧命。乾坤正气。并如洙泗。终古人心世道所关。乃我震旦国中。第一最上功德之事。虽法有隆替。世有代谢。而大道一脉。亘穷劫而常然不朽者。此在象教所系。山川之灵也。此外更有何法为天地纲常哉。此愚思报 佛恩君恩。未敢一息忘之也。予初心愿代 六祖了未竟之功。第一重修正殿。欲培全龙脉。将殿前凿断之渠。重筑如故。内留一池。滀一山之水。以聚其灵。将罗汉楼。改为大毗卢殿。以为主刹。楼前虎沙取用。大开明堂。修两廊以安罗汉。前立天王殿。以完正局。外山门从旧。其钟鼓楼。原系古宝林寺者。今在左局。禅堂之前。已不可动。但于山门之外。左右筑两高台。建钟鼓于上。以全一寺之规模。其余殿后大藏经阁诸所。皆因其旧制而重新之。法堂重修。但正其向。即此一图。以收三局为一寺。其功不减于最初开创时也。切念予今老矣。余日无多。况此何时。安敢复萌此念乎。第以天地大运揆之。近见黄河已清。 圣人复出。尧舜利见。夔龙挺生。三五之化。将在今日。仰仗 圣明之覆育。 社稷之宠灵。风云际会。岂无大心菩萨。现应化身。作大佛事者乎。嗟予老矣。即填沟壑。特特留此。重见建规。以待 命世之真人。即有作者。照此规式。乃不负区区初心。以全山川之道脉。是即 六祖在现于世也。九原之下。切有望焉。

大师示曹溪僧众法语

示曹溪塔主

佛言如来出世。如优昙华。盖优昙华。非已见今见当见。甚言其希有耳。故昔人每云。见善知识。如睹优昙华开。善知识者。暂时一见。而不可得。况日夜亲近随顺者乎。昔法华会上。久灭度多宝如来。在宝塔中。全身不散。如入禅定。是时十方诸佛。各各侍者。并灵山会上。愿见多宝而不可得。乃凭如来神力。开宝塔户。忽使人天百万。一时得见。而见者。各各皆获无生法忍。乃至发无上菩提之心者。不可计也。今观六祖大师。虽久灭度。而全身不散。如入禅定。我则谓之与多宝如来无异。即大师未入灭时。与今日无异。彼是时也。如永嘉一见。即证无生。强留一宿。而不可得。南岳青原皆执侍十余年。所得种种三昧妙门。不可思议。故发挥佛祖光明。如清旸升天。只今道满寰区。如盛夏赫日。蒙者无不抽条。发干。敷华。秀实。而复散为金刚种子。不可胜数。斯皆一见善知识之功也。曹溪塔主执侍大师。朝夕盥漱。茶汤粥食。与现生无异。晨昏钟鼓音声。大师广长舌相。炽然说法。未尝暂歇。执侍之俦。朝夕目睹耳闻。未尝暂隐。不审诸侍者。还有如永嘉之证无生者乎。有若南岳青原之妙证者乎。有则如优昙华一时出现。无则如优昙华终不可见耳。既曰善知识如优昙华。则诸执侍者。六时礼拜。亲近供养。皆灌溉之功也。噫。灵根既在。智种深埋。苟灌溉功成。因缘时至。何虑昙华不一时出现。老人在旅泊斋中。书付曹溪塔主。持之以为异日华开之验。

示曹溪诸僧

曹溪为天下禅宗道脉之源。而山川之胜冠岭表。故丛林甲于诸方。自大鉴禅师入灭。青原南岳二大老。抽枝发干。普荫人天。一言半句。扬眉瞬目之间。得超生脱死者。不可胜数。自尔此山寂寥几千年矣。岂非枝大而批其本耶。然其道虽曰无相。而实寓有形。与时升降。固其理也。远求五宗之源。其本无二。建立之旨。亦在随宜。自宋而元。如高峰。断崖。中峰诸大老。皆力振家声。雷电之机。不减丛林盛时。明兴以来。其风浸微。不敢望真履实证。求其有志向上一路者。盖亦几希。然他方尚或有一二知此道者。若曹溪为当家的骨儿孙。独不识袈裟为何物。剃发为何事。岂独人与道违。即山川之胜。丛林之茂。亦无复当时矣。况为恶魔所侵。作难非一。岂非其道与时升降。而与山川共为休戚乎。余于丙申春。蒙 恩遣雷阳。道经曹溪口。因得参谒六祖大师。正值众僧烧煮之余。鼎沸未消。余为潸然者久之而去。明年秋。制台大司马陈公。念曹溪禅门洙泗。欲置余于其间。为供洒扫。余是时。惭愧为法门玷。惧辱祖庭以谢。又明年。观察海门周公。摄治南韶。心与陈公合。余坚让不已。但命执笔。重纂其志。周公以入贺去。观察惺存祝公莅政。公自号曹溪行脚僧。下车不日。盗弭讼息。民享泰和。曹溪山门。百废一时悉举。宛若大鉴。重拈袈裟角耳。向者不识不知之僧。皆焕发佛性光明。此岂非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耶。公久欲得区区为大鉴侍者。冀将焚香洗钵之劳。以续破法之愆。余惭愧者久之。公以入贺去。濵行。令寺僧长老。率诸大众作礼。公先以书抵。复面叮咛。恳恳至再。余感公此行。不以官为得。而喜得作曹溪主人。是其幻化门头。现宰官身。而作佛事者乎。盖亦世道交兴。故能令此山色溪声。挺露法身。而吐广长舌相也。区区罪垢之躯。不敢蹈宝华。挝毒鼓。聊书此以付来僧。且为异日得度因缘。作升堂入室之倦。时庚子三月既望。

示曹溪素林裕木庵泰两监寺

丙申春。予度岭。过曹溪。礼六祖大师。瞻仰道骨如生。想当时踞华座。万指围绕无异。今则堂宇倾颓。丛林凋弊。宝林福地。翻为狐兔之巢。徘徊久之而去。未几。外魔炽起。僧徒遭难。余心愍之。因求当道宰官。作大护法。制府陈公。屯盐周公。皆力振之。魔风稍息。而僧力已疲极矣。时则寺僧。有若素林裕。木庵泰。海月珊。见传识。与中兴为住持者象汉权。之数人者。皆誓舍身命。力持祖业。以保安众僧。日夜辛勤。苦心周虑。求为能与祖庭作一日依怙者。志甚殷也。由是众等投诚。归依授戒。即请予入山。 圣恩有在。未敢轻诺。然身虽未入。而心已如金刚矣。万历己亥。南韶祝观察。以荷曹溪为己任。力命大众礼请。庚子冬。始应命入山。不三月而百废具举。祛宿蠹。选僧徒。设义学。授戒法。一时翻然成化。乃为重辟规模。大开祖道。不五年而功成过半。斯实祖灵默启。天龙冥护。而裕辈一念血诚。真不减包胥秦庭之哭。真心实行。所感召者。自不可诬也。余住兹已逾五年。而奔走过半。皆为经营之劳。众等事我如一日。犹我视众等如一子地耳。顷蒙 恩诏赦宥。即身未披衣。而心已解脱。一时诸弟子等。各各欢喜。焚香作礼。执卷乞语。乃拈笔以示之曰。诸佛众生。心无差别。所言无差别之心。即所谓金刚心地也。且此一心。诸佛证之而说法。诸祖悟之而度生。菩萨修之而成道。声闻取之为涅槃。外道执之而谤法。众生迷之而造业。三途昧之而受苦。凡夫日用而不知。吾人以之而应缘。即尔辈为佛弟子。为祖儿孙。凡有施为。莫不皆从此心流出。但顺佛祖之教。为佛祖之事。心心常住。念念不坏。即此以往。历劫不磨。便为金刚心地。为成佛作祖之正因种子。若夫逆之背之。虽身着袈裟。心存业道。即此以往。便为苦趣苦因。亦长劫不坏生死之苦果也。故曰三界上下法。唯是一心作。顺之即圣。背之即凡。岂虚语哉。裕等数人。同此心。即合山千人。亦同此心也。若以此心。用之于佛祖。故如金刚。则将来受用。亦同金刚。若夫用之于一身。谋之为一己。视区区粪壤而为乐地。受用如苦虫。心心作业。转眼之间。一息不来。便入三途。苦果无穷。亦劫劫生生。受用不尽。此无他故。但以不明此心。是成佛作祖之真种子福田耳。裕自从余授戒。即愿持诵金刚般若经。誓尽形寿。且此经乃吾六祖大师之心地也。能持之不忘。得之于己。则将来历劫。受用无穷。即此身心。常住于曹溪。故曰。佛子住此地。即是佛受用。常在于其中。经行及坐卧也。汝等明见今日。老人转曹溪为净土。驱魔众为法侣。苟信此心之妙。则汝等诸人。出生死。证菩提。不出一念之顷。其或未然。依旧流浪三途。没溺苦海去也。其念之哉。

示沙弥智融

予蒙 恩南来。诸护法延予住曹溪。初入山。首以作养人才为急。乃选诸沙弥。延明师教。以本业习威仪礼诵。设禅堂以安居之。律以清规。众如一指。老人以业缘牵引。不能安居。时为说法。更延大德阇黎以尸之。又数年而规模造就。山门改观。老人尝谓佛法所贵。闻熏成种。岭南久无佛法熏习。以乏种子故。信心难生。每愿教僧五十三人。各书华严大经一部。一以法缘广大为最胜种子。二以借书写摄持之力。资初心观行。以助入道资粮。向以内魔所汩。有愿未成。众中沙弥智融者。最先发心。愿书大经。老人甚嘉其志。开端书不半。而司学沙弥。一时发心。书写者。今七人矣。嗟乎。人之根性。岂可局量哉。昔吾师释迦牟尼。往劫为凡夫。时同千人。闻五十三佛名。一时发心修行。后各次第成贤劫千佛。吾师以愿力勇猛。故先于众。又为十六王子。时听法华经。为一乘缘种。于八方各得成佛。况华严乃一乘圆顿法界。无碍缘起之大经也。所谓八难超十地之阶。一生圆旷劫之果。以一字统法界之经。一行摄无边之海。况点点画画。心光流溢。大用现前。果当人不昧。则不必更参机缘。而观行自足。诸法门海。不劳远历百城。而坐参知识。岂不为最上法缘乎。若以所书之经。具在目前。终身读诵受持。何用别求佛法。即六祖法化所流。千七百员知识。可一齐普现于毫端三昧矣。汝当作如是观。无为俗习情尘障智眼也。勉之勉之。

示曹溪俯无昂监寺

邓林之木虽多。成材者寡。沧海之产虽众。称宝者希。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即吾佛说法。四十九年。但以十大弟子。各称第一。而得正法眼藏者。人天百万。独迦叶契心。古今传道。称的骨儿孙者。亦不易也。我六祖大师。说法曹溪。座下不少千僧。坛经载悟道者。有四十三人。而见称者。唯五六人。大阐其道者。独南岳青原二大老而已。岳师侍祖精勤。日夜不离左右。逾十九年。与青原共命终祖之世。故自有丛林以来。凡善知识。开堂说法。务在得人。单以二老之苦心为家范。此得人之难。而求其师表百世者。亦更难也。老人度岭之初。过曹溪。谒六祖大师。视其山门破坏。几至埽地。一众惶惶。无所依怙。所以愿兴丛林。安大众。以存祖师一脉如线之绪者。于千僧中。得裕。权。识。泰。珊。五人焉。其所愿老人为依怙者。若婴儿之望慈母。其所以存丛林之志。不减包胥之存楚。而乞于余者。不减秦庭之哭也。于是老人哀其诚而来。力任中兴之责。则蠹厘弊。百务具举。选众僧学礼诵法。择其中堪为童蒙表率。而称教授师者。得三人焉。既处之岁月。察其心术之微。操履之端。言行相符。以成后学继前修。念祖道。保护丛林者。唯昂监寺一人而已。三人之中。谁不曰比肩。而趋操不一。志行不齐。衡石重轻之在人耳目者非一日。如视黑白。了如也。余目击其操履。如孔子观人之法。察之亦非一日。故诸监寺之乞余言。欣然即发。独此三卷。藏之五年。未敢轻诺。非吝法也。以古人授受之际。不妄许可。傥一失言。不唯失人。抑且失法眼矣。知人之难。圣哲所病。所谓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有四时之序。而人者。深情厚貌。外威仪而中蛇虎者。不易知也。语云。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若人人皆可称忠孝。则世之忠臣孝子。盖多多不足奇矣。以其希。故见其难。以其难。故为忠臣孝子者。不易也。余尝谓宣孟称得士。而冒死立孤者。独程婴杵臼二人。楚国号多材。而捐躯复楚者。独一申包胥。嗟乎。吾徒之为沙门释子者。骨肉肝肠。皆佛祖之所化也。生死升沉。亦佛祖之所赖以转也。求其一心如古豪杰之所为者希。以其自爱业身而造苦具。不惜横身舍命而甘心焉。求其一念知非。能体祖师之家业者。难得其人矣。是知家无贼子家不破。国无贼臣国不亡。人无恶行身不殒。士无苦行名不扬。善无横逆道不高。心无坚忍道不大。是知善恶虽殊。傥不负坚忍不拔之志。不能成其善恶之实。苟无善恶之实。而其报应不舛者。不足凭也。语曰。积善成名。积恶杀身。积水成海。积土成岳。昂子知此。不必患彼恶者之自积。当患己躬下。忠贞道业之不积耳。孔子曰。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藉六祖知子有此心。亦只如老人之所告子者。勉之耳。更有何法。则为堕增益语障。

示曹溪海月珊监寺

余当丙申春二月。过曹溪。谒 六祖大师。见其香灯寥寥。丛林凋敝。徘徊久之。有僧具威仪。向前作礼问讯。甚恭。予见其精诚端悫。喜而谓曰。此本色山僧也。明年丁酉。魔风竞作。此道场几至破坏。僧徒无依。珊公与同侪数辈。谒余于五羊。请予为授戒法。余始知向作礼者。为珊公也。庚子冬。予应请入山。公率诸弟子侍祖师塔。察其供养之精诚。宛若祖师在生无异。余因叹曰。祖庭千年不朽者。所赖儿孙一点孝敬心耳。故世尊曰。孝名为戒。即儒之孝为仁本。此道根也。及余住山中。最初安居。凡所经营。固出众心。而任劳任怨。珊公居多。其忧勤惕厉。小心敬慎。端若孝子之于慈父。忧喜疾痛。靡不关之。是知事祖之心。不异事余。故余属之常住。与众等心。一力忘身殉道。即今日丛林再整。法化重兴。固祖灵之默启。实珊等孝诚所感格也。语曰。苟非其人。道不虚行。尝念余非祖师摄受。不能至曹溪。曹溪非余来。不能有今日。即非公等之孝敬。无以系余心。而丛林中兴之功德。非纯诚。难以取究竟全始终。总是一大事因缘。实非偶然。且幸修建祖庭。工程苟完。余于丙午八月二十日。即蒙 恩诏许为僧。以此始末征之。足见余非无因而来。公等亦非无因而生斯世。遇斯事也。想昔日当祖道大盛之时。悟道弟子。三十余人。公等为洒埽执侍人耳。不然。何以有缘见我亲近哉。昔世尊于大通智胜佛时。为诸弟子说法华经。毕竟至释迦出世。同出一会一一受记成佛。以昔日之夙缘。今日之现证。则将来弥勒补处。龙华会中。岂少一人。即坚持此心。以光祖道。为任护三宝为怀。即一茎一叶。滴水茎薪。凡有益于丛林。有补法道者。即为金刚种子。成佛真因。使永劫瞻依。十方攸赖。即同祖法身常住矣。可不勉哉。

寄示曹溪耆旧

老人住祖庭。一番持为。发扬六祖出世一大事因缘。欲令大家修出世因。以种净土之缘。不料中道缘差。魔风破坏。狮虫作祟。使我不遂初心。一旦违远祖师。弃舍大众。即今虽居寂寞之濵。未尝一念忘其本愿。其后学似有向上之志。苦无明师良友。引进修行之路。其耆旧众中。有知老人之心。及痛念生死大事者。又无老人依归。不能聚集一处。同作佛事。堪嗟日月如流。衰老渐侵。死期将至。黄泉路上。资粮不具。凭何法以脱三途地狱之苦报乎。言及至此。可悲可痛。古人云。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火急修行。早是迟矣。老人因此熟思再三。无可为大众决策者。适堂主来省。正惬老人之心。因叮咛渠回山。将老人之心。揭示众耆旧。傥真实为生死者。须大家集会一处。结念佛会。同修净业。同出生死。誓愿递相度脱。社中若有一人先灭度者。同力资助往生。岂不为第一最上因缘。即此余年。已胜百劫千生虚过也。会所最要清净无扰。乃能成办道业。禅堂但有后学讽诵。事业似属烦杂。唯有老人所修无尽庵。最极寂静。色色现成。不若就此为净业堂。成殊胜事。不独不枉老人苦心一场。亦可以酬施主功德也。其修进之规。古人六时念佛。昼夜殷勤。虽是精进。恐老者不能令折中。当以四时为准。二时功课。二时跪讽行愿品一卷。念佛千声。发愿回向。期不计限。人不计数。但要老成信心笃实者。忘宾主。泯人我。绝是非。戒戏论。一心念佛。不通宾客。专以寂静为主。即是真阿练若正修行处也。若大众果能洞见老人之心。谛信老人之言。依法修持。便是出生死的时节。便是与老人生生世世。不相舍离。常生佛前。同听法音之时。其会集结社之人。及安居之处。一听堂主主之。便是奉行老人之教命也。其精进道业。又在大众。各自努力。古人云。把手他人行不得。为人自肯乃方亲。所谓但办肯心。必不相赚。珍重努力。

寄示曹溪禅堂诸弟子

老人初为祖师建立之时。大众不知老人之心。今日老人行后。凡山门利害。及禅堂设立。汝等皆乐入堂安居。是知老人之苦心也。若知老人之心。则当知佛祖之心矣。汝等今思得老人似前教诲。不可得也。然聚散之缘。虽佛祖不免。在诸弟子能知恩报恩。依教修行。虽佛祖灭后。亦同在世亲近不异。故佛临入灭时。诸大弟子请问。若佛灭后。众等以何为师。佛言。当尊重波罗提木叉。是汝等大师。梵语。波罗提木叉。此云。戒也。佛常言。汝等比丘。能守吾戒。虽千里外。如在左右。若不奉我戒。纵对面。犹千里也。此吾佛大师。金口亲嘱之语。可不遵乎。况今末法。去圣时遥。若佛弟子。不秉佛戒。将何以为修行之地。赖何以出生死之苦海乎。老人临行。特为汝等。说梵网戒。不知汝等。一一能坚持否。佛制。比丘。半月半月。诵此戒经。如从佛亲闻作法羯磨。毋令毁犯。令三业六根。念念检点观察。不许闇生罪过。不得毁犯戒根。即此便是真实修行。坐进此道。不必远访明师。徒增辛苦也。若汝等向来未能坚持。则当从今依法。半月半月。对佛宣诵梵网戒经。十重。四十八轻。一一戒条。熟记分明。如犯一条。则于诵戒之日。请轨范师作证。众中递相检举。犯者对众忏悔。再不许犯。如此则改过自新。道业可就。其所犯之罪。除忏悔外。众等议定清规。罚例。以便遵守。如老人向日所遗改条。可为常法也。众等戒经习熟。则当背诵四十二章。佛遗教经。楞严。法华。楞伽。诸经。以为佛种。其参禅一着。当遵 六祖开示慧明。不思善。不思恶。如何是当人本来面目公案。蕴在胸中。时时参究。久之。自有发明时节。如此方是续佛祖慧命之大事因缘也。汝等能遵此语。则如老人常住曹溪。汝等亦不必操方行脚矣。

示曹溪沙弥

庚子岁。当道延余料理曹溪。余应之。至则百废概不能举。因思为治之道。以养材为木。遂选诸沙弥。设义学。延宾师以教习威仪。诵读内外经书。稍知信向。则披剃立禅堂。使就清规。受戒法。昼夜礼诵。是时诸沙弥。始知有出家业。皆厌耕凿。而慕清修矣。余苦心十年。差有可观。遂弃去。今老矣。隐居南岳。诸沙弥昔受化者。先未深知老人。今乃深思之。虽求一日之执侍。一言之教导。难矣。沙弥某。比时在孩稚。今从众中。始知老人。心求亲近不可得。乃具册遥乞开示。老人闻而悲且喜也。昔佛在时。恐久住世间。薄信众生。多不敬信。遂上升忉利。令众慕而后来。则人人皆生难遭想矣。若老人久住曹溪。诸人安能恋慕如今日哉。沙弥若思老人。不若思念佛。思念六祖也。若思念佛。当来必有见佛之时。若得见佛。便是出生死时也。思念六祖。当初一卖柴汉耳。如何得今日人天供养。再思今日供养。乃从抛却母亲恩爱。走向黄梅会下。负石舂米。辛苦中来。再思 六祖。三更入黄梅方丈。得受衣钵。凭何知见。向五百众中。独自得之。且人人一个臭皮袋。死了三五日。便臭烂不堪。为何 六祖一具肉身。千年以来。如生一般。此是何等修行。得如此坚固不坏。沙弥如此细细一一思想。思想不透。但将坛经熟读。细参。参之又参。全部不能。但只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句。蕴在胸中。行住坐卧。吃茶吃饭搬柴运水。迎宾待客。二六时中。一切处。头头提撕。直使现前定要见本来无一物。是个甚么。如何是不惹尘埃的光景。若能如此用心。是名参禅。若参到自信不疑之地。则能真见六祖面目。方知老人鼻孔。方是沙弥真正出家了生死的时节也。若不肯向己心中苦求本分事。空思老人。有何利益。一往诸沙弥。但知亲受老人教导。唯习威仪动静。礼诵文字而已。若从今日始。都与沙弥所请开示如此。一力做工夫。方是老人真实训诲。老人老矣。此乃最后开示也。若错过今日。将来纵向十方世界参访知识。总是他家活计。慎勿以老人此言为空谈也。

示法空选殿主

佛教末法弟子。修四安乐行。谓正身正语正意大慈悲心。依此而修。是为妙行。然此四行。以行处近处为初心。行处。谓步步不离道场。近处。谓念念不离三宝。余观末法比丘。能践此行者。唯知殿之役。最为亲切。以沙门释子。不知修行之要。纵浪身心。不能检束三业。动成过恶。故罪业日深。生死难出。即能远参知识。亦不必能步步相随。心心亲近。唯有侍奉三宝。昼夜香灯。是不忘佛也。晨昏钟鼓。集众礼诵。是不忘法也。大众和合。六时周旋。是不忘僧也。坐卧经行。不离佛殿。是步步道场也。苟能自净其心。则一香一华。皆成佛真体。举手低头。皆为妙行。是则不动脚跟。而遍参知识。岂不为最胜因缘哉。安乐妙行。无尚此矣。行者勉力。以尽形寿。何用别求佛法。

示曹溪基庄主

六祖居曹溪宝林。不容广众。乃向居人陈亚仙。乞一袈裟地。尽曹溪四境。而山背紫笋庄者。乃袈裟一角也。向僧居寮舍当寺之半。久之。僧多忘本。外侮渐侵。豪右蚕食。其山场田地。多入豪强。僧业废于八九。而祖龙一背。尽失之矣。居民樵采。已及其内地。将见侵于肘腋。老人初入曹溪。乃悉其故。因谓众曰。土地者。丛林之本也。况吾祖袈裟犹故。亚仙之祖。坟墓尚存。是以谓祖翁田地也。安可失乎。遂集众鸣于制府。准令本府。清其故土。正其疆界。众皆瞢然。不知所止。即有知者。亦畏缩不言。独基公以昔居此。历历指掌。以是豪强气沮。老人乃募资。收赎其故有之田地山场。尽以供膳宝林禅堂。赡养寺后学僧徒肯办道业者。将以赎六祖如线之脉。因以基公为庄主。公佐助老人中兴曹溪。清理常住钱谷。及一切事务。井井有条。苟能守之。即千载犹一朝也。老人去曹溪将十载。诸规尽废。唯禅堂得昂公守之如故。而基庄主精白一心。未忘初念。视老人如在左右。保护常住秋毫。皆如护眼目也。老人愧无缘。不能尽兴祖道。因思昔黄龙。有不豫之色。首座问之。答曰。监收未得人。是知古人。用一监收。为深虑如此。而庄主之责。岂细事哉。自古国家。皆以得人为难。而丛林亦然。曹溪千僧。老人居十年淘汰。只得一禅堂主。一庄主两人而已。更有二三人。能为之辅翼者。则德不孤。事易行。而祖师道场亦可保其无虞矣。堂主来省老人于匡山。基公因以问讯。寄此卷请益。老人复何言哉。惟吾佛出世。并无别事。但为护念付嘱二事而已。所以护念者。为欲得人。以续慧命也。付嘱者。以佛家业。有所付托。如长者以家业。委付其子也。即历代诸祖。皆如佛意。志在慧命不断耳。今佛祖之道。寄在曹溪一脉。而曹溪务在得人。得人要在膳养。膳养赖其四事。四事赖其主者。苟主者得人。则众有归。道可办。而丛林可振。法道可兴。法道兴利。佛祖慧命。相续不断。永永未来。端有赖于今日也。但能保护慧命。即是深报佛恩。如此即名真是佛子矣。基公可谓能报祖师恩德矣。从今更能深念六祖。于大庾岭头。教慧明公案。怀在胸中。重下疑情。疑来疑去。疑到疑不得处。忽然迸破疑团。露出本来面目。是乃可称六祖的骨儿孙。较之保护祖翁田地者。可谓百尺竿头进一步也。此则公案是六祖命脉。苟有一人于此参透。则六祖常住世间。未灭度也。今千载陈烂骨董。老人重新拈出。因公增价。则此后常放光明。照天照地。直当判此身命。坚固其心。不可一息懈怠也。勉之。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五十二

侍者福善 门人通炯 日录

海幢法裔今照今光 收藏

示曹溪宝林昂堂主

岭南自汉方通中国。始知有文物。六百余年。至唐初六祖起新州。得黄梅衣钵。传西来直指之道。是时始知有佛法。开曹溪宝林道场。说法其中。自尔道荫寰宇。天下禅宗。皆以此为资始。何其盛哉。六祖灭后。肉身虽存。而道场渐衰。至宋业三百余年。则丛林大坏极矣。时有子超禅师。蹶起而大振之。由是重兴其道。至若传灯所载者。自六祖后。不多见其人。故道法虽播于十方。而留心于根本地者寡矣。道场无开化主人。而僧徒习世俗之业。顿忘其本。固其所也。由宋迄我明万历中。又将五百年。道场之坏。尤甚于宋。僧徒不遑其居。而法窟皆栖狐兔矣。丙申岁。老人至岭外。得礼祖庭。睹其不堪之状。大为痛心而去。又五年庚子。诸护法皆以法道为心。亟欲老人往救其弊。至则誓愿。舍此身命。志为六祖忠臣孝子也。一时更新。百废具举。此仗佛祖护念之灵。非人力也。于时僧满千众。有惧僧徒之不安者。数人而已。求其忧祖道不振。后学无眼。法幢之不固者。独昂而已。至若知老人恢复之志。誓死之心。亦唯子而已。嗟乎。是知法门之得人为难也如此。于时老人初入曹溪。选诸僧徒。可教者教之。众中物色。亦唯子而已。及老人住此。八年之间。凡所经画。为山门久计者。众皆罔然。其所经心关涉。钜细无遗者。亦唯子而已。及狮虫破法。魔党竞作。即前所称为道场者数人。亦皆在网罗。求出之不暇。求其苦心保护丛林。忧祖道之崩裂。深知老人建立之恩者。亦唯子一人而已。当是时也。苟非子砥柱中流。委曲调护。曹溪卒无今日矣。及老人舍之而去。禅堂无主。几为狮虫所食。非子挺身撑拄其间。不唯道场破坏。后学无依。即老人中兴一片苦心。竟付流水矣。安望祖道之再振乎。是以老人别曹溪来。十年于兹。子日夜苦思老人之复至。望法道之更新。念念含悲。未尝一息忘之也。老人之南岳而子随至。既而老人逸老匡山。子寻即远来。见其感恩之心益笃。忧道日深。且冀老人之复至。或望至人之将来。其诚盖难以言语形容者。即古之忠臣孝子。忧国忧家。烈女节妇。誓死无二心者。不是过也。适来山中。老人留之已久。其哀哀之心。请益不一。老人因而示之曰。子之志固嘉。而子之思亦过矣。子未闻大道之替。虽佛祖亦难逃于时节因缘。因缘聚会。盖不由人力也。且道与时运。相为升降。殆不可强。即其人亦不易得也。谛观六祖入灭以来。今千年矣。其道遍天下。在在丛林。开化一方不少。求其为祖庭而经理家法者。独宋子超一人而已。子超之后。又五百年。志为祖道。力整颓纲者。独老人而已。况在曹溪。有众千人之中。求其忧祖道。知老人者。唯子而已。是则法门之人。以此为怀者。岂易见哉。今老人示子最胜法门。所谓求人不如求己也。且当六祖未出世时。只一卖柴汉耳。因有夙植灵根。功夫酝藉已久。一旦闻经一语。顿悟自心。遂得黄梅衣钵。岂不是今日宝林道场。乃六祖肩头柴担。舂米腰石边来。故有如此广大光明。普天匝地。禅宗一派。一言一句。皆从柴担腰石边流出。至今供养香火。如生时无异。肉身坚固不坏。如现在说法无异。如是福泽。亦从柴担腰石边来。此岂有心要求人而后得也。子既有志。上忧祖道。何必求人应之。彼既丈夫。我亦尔。且六祖悟的一段般若光明。人人有分。不欠丝毫。如今只当忧自心之不悟。不必忧道场之不兴。若能了悟自心。则能搅长河为酥酪。变大地作黄金。拈一茎草。作丈六金身。以丈六金身。当一茎草。自然具大神通。随心转变。任意施为。无可不可。如是。在我全具。又何苦思痴痴。望他人来作我家活计耶。古人要悟自心。在六祖已前。都是当下一言便悟。更无做工夫之说。六祖得黄梅衣钵。大庾岭头。开示慧明道人一则公案。后来便是做工夫。参禅的样子也。从今向去。教汝直将从前忧长忧短。望人的心。一齐抛却。但当自己放下身心。拌了一条性命。单单一念。只求悟明自心。将慧明一则公案。横在胸中。重下疑情。昼夜六时。行住坐卧。迎宾待客。应事接物。茶里饭里。拈匙举箸。一切不教放过。疑来疑去。定要见自己本来面目。或提念佛话头。要见者念佛的。毕竟是什么人。如此疑到似银山铁壁。疑不得处。忽然命根断绝。疑团迸破。自己本来面目。当下现前。是时方知念佛的人。如十字街头。见亲爷一般。更不必问人。古人云。善造道者。千日之功。亦有十年五年。或二三十年。或尽生不悟。发愿再出头来。又或有二生三生。乃至十生多生。不昧本愿者。生死时长。常寂光中。了无去来之相。且子年力尚强。果能决志。从前日做起。即十年二十年能悟。今生尚遂我本愿。即今不悟。赖有此参究功夫。般若种子。就是再出头来。犹是现成活计。纵远不过四五十年。打个筋斗。如在目前。那时整顿自家家事。有何难哉。舍此不忧。更忧别事。都是枉费心思。妄想无益。不唯无益。且增无边生死苦海。是岂不为大愚痴者哉。老人此说。如棒打石人头。如此做工夫。则是老人时时在汝眉目间。放光动地也。

示曹溪旦过寮融堂主

天下丛林。为十方衲子行脚者之传舍。以万里云游。跋涉登山。冲风冒雨。蹑雪履冰。饥寒困苦。吊影长涂。而莫知所止。故望一丛林。以求一夕之安。如穷子之望父母庐舍也。万一到处。主者。不得其人。漠然而不加意。使饥者不得食。渴者不得饮。劳者不得息。病者不得安。则其凄楚苦恼之怀。又将何以控告耶。从古接待十方。丛林之设。深有见于此也。诸方四路。各有退步。或有邻峰里市。容可不得其所。而更之他。至若岭南曹溪道场。六祖肉身现在。海内衲子。所必往而礼觐者。所至必数千里外。单单度岭。特为此事。况冒烟瘴之乡。出九死一生之地。茧足而至。此中可无接待之设乎。老人未到曹溪之日。闻衲子至者。无安居息肩之所。求其一饮一食。而不可得。率皆旋行托钵。僧房皆闭门而不纳。即得米升合。又无炊鬻。皆拾薪就涧。或得一食而行。老人忧之。乃逐屠沽之肆。辟为接待十方禅堂。别立斋厨。以便其食。所需皆取给于内堂。必使周足。听其饥者食。渴者饮。劳者息。病者调理。污者浣濯。任其久近。随其去来。是以业海而为乐土矣。但求一主者不易得。且有即此而造地狱者。比比也。或有狮虫集此。以作魔挠。力不能制者。多未安也。顷昂公来云。近得融公为旦过堂主。事事如宜。足副建立之心。居三年如一日也。老人闻而喜曰。此老人愿力所至也。常思菩萨修行。以慰安众生为本。当思一切众生。老者如父。少者为兄弟。一以孝顺心而敬事之。况在法门。有同体之谊。又非其他可比。苟能以孝顺心而敬事之。是则以佛心为心也。梵网戒经。乃佛之心地法门也。首称孝名为戒。所谓孝顺三宝。孝顺师僧。孝顺至道之法。若能受此戒。即入诸佛位。是即以孝顺为戒之本。戒为成佛之本。能行此行。即是作佛之基。不用别求佛法矣。华严经云。菩萨布施众生。头目身肉手足。有来乞者。随与而去。且自庆曰。彼来乞者。皆我善知识。为我不请之友。能成就为无量功德。令我坚固菩提愿力。由是观之。则今十方来者。皆我不请之友。融公若能以孝顺心。恭敬供养。以满金刚戒品。为成佛种子。即此一行。全摄众行。又何舍此而别有玄妙佛法哉。融公能谛信老人。从此深心以尽身命。供养十方。坚志不退。即是菩萨以头目手足。而施众生。等无有异。求佛妙道。又何加于此。其或未然。更将六祖本来无物一语。横在胸中。久之。一旦识得自己本来面目。是时则将六祖鼻孔。一串穿却。乃见拈一茎草。即是已建梵刹。唯恐十方云水之不早至。又何疲厌之有哉。嗟余老矣。愧不能再为六祖作奴郎。公能体此。即是代老人常转如是法轮也。

示曹溪沙弥达一

老人逸老匡山。宝林堂主昂公。携沙弥达一。远来参谒。老人因示之曰。汝等当思何修何福。生在边地。得为六祖儿孙。朝夕亲近祖师肉身。如现身说法无异。何其至愚。如生盲人。不知日光所照己也。汝又何缘。何幸得老人至。以金篦刮翳。开其盲瞑。始见天日。犹然不知日光之照也。汝等当思六祖未至黄梅。但新州一卖柴汉耳。一闻诵金刚经。应无所住一语。顿断历劫生死根株。此岂由教习而然耶。良以佛性种子。人人具足。未遇缘开发。如种在地。未得雨露之滋耳。老人一向直示汝等。种种方便。皆得雨之功。但汝等烦恼根深。难生智种灵苗。今远来请益。犹是昔润之功也。从今要智种发生。则将六祖所悟无住一语。会取参求。忽然心地发明。是时不但了却历劫生死。即六祖鼻孔。尽在你诸人手里。把住放行。只由自己。如此便如亲侍六祖说法时无异。岂待更要老人打葛藤。费婆心也。老人虽不在曹溪。汝只将当家一则公案。说与同参诸沙弥等。人人都要如此做工夫。不可一念放舍。如此即是老人常住此山。时时为汝诸人说法也。此事不是儿戏。直要一片死心。下毒手拚命根做将去。若是朝三暮四。一寒十暴。不但智种不生。抑恐作焦芽败种也。如是。不唯辜负老人。实辜负自己。切不可空过时光。恐大限到来。一失人身。万劫难复。汝当深思自勉。勿忽。

示曹溪沙弥方觉

达摩西来。单传直指之道。衣钵六传至曹溪。正法眼藏。流布震旦。今千余年。皆云曹溪一脉。如孔门之洙泗。盖所系法门非轻也。予昔居东海时。每慨禅门寥落。必源头壅阏。尝与达观大师。议欲往浚之。期于匡庐。未几予弘法罹难。达师以予不果行。遂先独往。至其山。见其僧皆田舍郎也。止于檐下。信宿而归。未几。余即以弘法罹难。 恩遣岭外。时则以为佛祖神力所摄也。师候予于江上。谓予曰。某先探曹溪矣。即六祖复生。不能再振也。予曰。顾愿力何如耳。及予度岭。居五年庚子。当事者以曹溪护法为心。力致予往。予至则始于祖庭。及诸三门。百废齐举。其僧无论大小。即诸沙弥。率皆樵儿牧竖。别修禅堂。设为清规。令其各从本业。如是者百余人。惜乎般若之缘不深。老人切示以佛法大义。领荷者希。第在威仪之间耳。老人苦心八年。寺僧阐提作难。老人竟谢去之南岳。诸沙弥。如失乳儿。相继而随者不绝。如觉侍者。先候于南岳。今候于匡山。乃拈香请益。老人哀而谓之曰。汝等生边地。不闻三宝名。盖一难也。幸遇老人。为开导。又何幸也。虽受化有缘。而卒不能深入佛法。是未种般若之缘耳。汝等念我不忘。则信根既具。而佛法终有时而入。所谓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汝今既知舍离俗缠。脱然方外。此为入道正因。且又亲近知识。知其所难。则不当以妄想狂心。当面错过。乃是知所重也。若离俗缘。自以为无拘束。纵浪身心。徒事虚华。耽玩山水。徒费草鞋钱。竟有何益。岂不为重增业苦耶。汝今果能拌舍身命。志求大法。为生死大事。参究向上。趁色力强健。三二十年。直欲发明自性不悟不止。如此立行。乃是出家正行。方不负老人开导之恩。亦不负千生万劫。遇善知识之缘。亦不负出家。亲近六祖肉身。如生前无异。仍须发愿。愿弘祖道。以救道场。以存法门之标准。如此操心立志。乃是曹溪的骨儿孙。若更悠悠度日。执愚自是。以朝名山。礼祖庭。随喜道场。此是粥饭庸流。最下品人之行径。饶汝行尽名山。依然俗骨凡胎。毫无进益。岂不辜负自己。百千万劫之大因缘耶。汝谛思惟。慎无自误。

题门人超逸书华严经后

此盖余壬寅孟冬。在宝陀山。题门人超逸。为弟子实性补书华严经后。述其发心始末因缘也。余自蒙 恩度岭。说法五羊。教化数年。缁衣中笃信归依者。唯菩提树下数人而已。数人中唯逸公与实性二人。同志同行。同发大心。书大法性。不及半。遂蚤夭。独逸竟其业。噫。唯此不独发心之难。即已发心。而能有缘。遂其志愿者。尤更难也。故我世尊于法会中。历言信法之难。如云假使劫烧。担负干草。入中不烧。是不为难。我灭度后。若持此经。为一人说。是则为难。由是观之。又不独为信法之难。而持法之难。更有难于万万者矣。顾此南粤居海徼。其俗与中国远。佛法始自达摩航海。昔憩五羊。而跋陀大师。持楞伽来。先开戒坛于法性寺。既而智药大师。植菩提树于坛侧。为六祖大师前茅。几百年而跋剌三藏。持楞严经至。宰相房公。为笔授时。则卢公起于樵斧间。佛法亦自唐始盛。其根发于新州。畅于法性。浚于曹溪。散于海内。是知文化由中国渐被岭表。而禅道实自岭表达于中国。此所以相须为用。为度世之津梁耳。予度岭已十有二年。悯祖道之荒秽。振曹溪之家风。以罪朽之身。以当百折之锋。可幸无恙者。六年于兹。赖佛祖之宠灵。诸凡有序。草创法道之初。时在法会亲炙于余者。独超逸通炯二人而已。此足见教化之难。而得人诚难之难也。逸自礼余。余往雷阳。走瘴乡。理曹溪。往来奔走无宁日。逸乃谨谨奉教。闭门却埽。书华严大经。以为日课。且以余力。求六祖戒坛故址。收赎而重新之。暇则率诸同志。结放生会。每月有常期。渐达海濵。遵为法式。实余唱之。而逸辈能衍之也。今余苟完祖庭。冀休老以了余生。逸又从余以遨游尽生平。唯是不独发心之始难。而更成终之难也。然古所难而公独易。此非多世善根。于般若缘厚者。何易至此哉。回视实性一息不来。便成永劫。即今求其见闻随喜。现前种种殊胜之缘。岂可复得。是则发心同而夙愿异。故生死殊途。幽冥永隔。吾徒有志于生死大事者。于此足以观感矣。以逸与性。同时请益书此经。其赞法之辞。具于前部之首。今于逸所书。不得赘谭。独申发心毕竟始终之难如此。

题实性禅人书华严经后

我世尊毗卢遮那如来。初成正觉。于菩提场。演大华严。名曰普照法界修多罗。说一切诸佛所证众生自性法门。故曰奇哉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颠倒。则一切智。无师智。自然现前。又曰。吾今于一切众生身中。成等正觉。转大法轮。是以此经所诠。纯以一味平等大智。圆照法界为体。以一切圣凡依正。有情无情。悉皆同等。一切众生所作业行。不出诸佛自性法身。一切妄想无明。贪瞋痴爱。皆即诸佛所证真如实智。一切山河大地。鳞甲羽毛蠢动蜎飞。皆即毗卢遮那普现色身。是知吾人日用。折旋俯仰。欬唾掉臂。乃至饮食起居。皆即普贤妙行。不出毗卢遮那如来海印三昧也。何况修习正行。而作白业者乎。第吾人日用而不知耳。悲夫人者。迷此本有智慧。无明业流。沉沦生死。往来六道。备受诸苦。不知其几百千亿。恒河沙数世界。微尘劫矣。曾不自知返省。故我大师。以平等大悲。舍自性法乐。出现世间。挺身三界。而开导之。深入火宅。如长者之救诸子也。然父之于子。其心不止苟免灾患而已。实望全付家业。此本怀也。故先最初。即说此经。顿示平等法界。直指众生自性法身。令其顿得无量法乐。故曰。譬若一微尘中。具含大千经卷。书写三千大千世界中事。有一智人。明见于中。遂剖破微尘。出此经卷。拈示众生。转为利益。且一微尘者。众生妄想之心也。大千经卷者。乃众生自性功德也。明眼智人。乃诸佛菩萨大悲主也。剖微尘者。乃破诸人妄想颠倒也。剖微尘之方。即诸佛所说一切经法也。然法有顿渐。其余诸经。皆渐剖之。此华严经。乃顿剖之方。示诸佛所证广大佛法宝藏。欲令众生一眼便见。一念顿得无量受用也。由是观之。则吾佛之恩德与众生者。岂浅鲜哉。嗟乎。自有佛法以来。此经流布寰区。见闻不少。求其能知诸佛恩德者。几何人哉。吾佛灭度之后。从上诸祖传佛心印。直指众生佛性者。皆我慈父克家之子也。唯我菩提达摩大师。特为此事。航海而来此土。少林面壁。冷坐九年。被人毒害数四。唯得二祖一人。即便抽身西去。六传至我大鉴禅师。起于樵斧之中。一闻经语。便走黄梅。负舂腰石。竟得衣钵南来。然被恶人加害不一。避难于猎人队中。十有七年。后际因缘时至。聊借风幡一语。震动人天。始得剃发披衣于法性菩提树下。说法于曹溪源头。千七百员知识。从此一派流出。惟此广大功德。皆从我大师忍苦一念中来。岂非法王忠臣。如来慈父真子者乎。至今授戒之坛基尚在。埋发之道树犹存。凡在覆荫之下。靡不安然于盖载之间。食大师之食。衣大师之衣。求其知大师之恩。思大师之苦者。无一人矣。悲夫。是可谓日用而不知也。余忝在大师末法弟子列。弘法罹难。放遣雷阳。丙申度岭过曹溪。瞻谒大师。道骨俨然如生。慨其法道寥落。风俗隳颓。泣数行下者久之。乃之戍所。是秋归会城之青门垒壁间。明年春。饥疠之死。白骨蔽野。收而瘗之者万计。乃为津济道场。延诸僧众。越明年戊戌。荷戈之暇。乃引树下弟子数辈。为说无常苦空之法。既而注楞伽宝经成。为其开示。又往树下。为诸沙弥说四十二章经。则听者日益众矣。弟子超逸实性。执香作礼而白余。愿手书华严经一部。以作苦海津梁。予为欢喜赞叹。二弟子即闭户焚香。始于万历庚子。执笔首事。越明年辛丑。实性奄忽而逝。所书经止二十七卷。其祖超珍。复命实性之师明沾。究竟卒业。满此胜缘。呜呼。悲夫。众生流浪苦趣。往来六道者。如尘沙劫波。于中能遇佛法。能发信心者。政若大海一眼之龟。值浮木孔。岂易得哉。今实性生此末法。仗此胜因。不动步而游华藏之天。一投笔即睹刹尘海会。觐毗卢于当下。圆行海于多劫。即已生非虚生。死非浪死矣。何况乘此津梁。而游不死不生之乡者乎。壬寅孟冬。余将有雷阳之行。超珍持性所书经至。乞子一言以纪其事。余冀后之见闻者。因之而发信心。但能一念回光。即出旷劫生死。是则实性。又以一毛端头。出生广长舌相。而说众生自性法门。不减毗卢遮那坐菩提树。即此便是法身常住也。

题曹溪诸沙弥书华严经后

大哉法界之经也。惟我本尊卢舍那佛。初成正觉。坐阿兰若法菩提场。金刚心地。入海印三昧。称性所演圆融无碍。广大威德。自在法门。七处九会。不起而升圆满十身。星罗法界。尘刹众生。依正齐说。炽然无间。不可思议之法也。曹溪六祖大师。秉单传心印。西来衣钵。留镇此山。是即法菩提场金刚地也。肉身现在。是即舍那法身常住也。钟鼓音声。朝夕无间。是即刹尘炽然说法也。嗟乎。其徒在座。如盲如聋。是为觌面错过久矣。予往蒙 圣慈。以万里调伏。恩大难酬。因誓舍此身。重整道场。为图报地。诸弟子辈。全不知有此事。无异聋瞽。予因选诸童蒙沙弥。教以习字。书写华严尊经。意将仗此大法因缘。以作金刚种子。果不数年间。发心书者。可期十人。堂主昂公。乃昔所延教师也。持来匡山。予见而叹曰。此即剖一微尘所出之经也。观其点画。皆从金刚心中流出。况有最小沙弥。愿刺血而书之者。斯即吾佛所说。无师智。自然智。现在前矣。予感激含涕。惜予不能为诸沙弥作究竟导师耳。虽然。惟此即予心血所洒。若自兹以往。见闻随喜。发心兴起。缘缘无尽。至未来际。将令曹溪弟子。人人入此法门。即尘说。刹说。众生说。炽然常转此法也。斯即舍那现在说法。六祖常住此间。即予死不朽矣。欣跃何如。敬书始起因缘。以示来者。为发心地。又为老人广长舌也。

题曹溪沙弥血书普贤行愿品

予往住曹溪。中兴祖道。作养诸沙弥冀不坠西来之业。不十年间。似有改观。众中沙弥某。发心刺血书写普贤行愿品。以为终身诵持。老人喟然而叹曰。沙弥识法者也。乃能刺血书写此经。行此难行之大事。盖法界缘起。不分迷悟。不属圣凡。但有弘为。皆归真际。所谓山河大地。共转根本法轮。鳞甲羽毛。普现色身三昧。况此身血。从法界流滴入此经。岂不称真法性者乎。沙弥苟以如是书写。如是持诵。尽命不懈。则心心不出普贤行海。步步不离华藏道场。但当谛信不疑。此外别无佛法。如是。则老人如法界而称叹。亦未能尽功德之量。如其自昧本心。动与法违。纵亲见愿王。犹然重增业识耳。

常住清规

大师入山自二十八年九月二十日到寺。

十月初七日始。至初九日止。三日在殿精选合寺大小僧行讽经读书。初九日设立法华堂。卯时鸣钟三通。齐赴 佛殿。摆设不许延迟。仍要褊衫整齐。各带法华经一部。少则二人共之。俱在一时完备。不许违误。十三日设立义学三处。

东廊馆十月十三日午时开
西廊馆十月十三日寅时开
延寿馆十月十三日巳时开
曹溪宝林禅堂十方常住清规

惟我六祖大师。说法曹溪。天下衲子归之。祖设安居。以容广众。此禅堂之设。最初之始也。至百丈大师。立律条以约多人。此清规创初。所由立也。自此凡天下丛林。皆有禅堂。以行清规。名为十方常住。虽千万指。如一人之身。头目手足之相须耳。惟曹溪禅堂。自 六祖之后。今千年矣。久而遂废。凡本寺僧徒。分烟散火。居止不一。而清规不行。即十方衲子。礼 祖而至者。茫然无归。虽有祖庭之设。无复清修之业。甚至不异编氓。岂禅源根本之地焉。老人蒙 圣恩度岭。承当道护法盛心。不忍 祖庭之零落。命寺僧延予。以整理之。予至则苦心一志。以中兴 祖道为心。除修殿宇乃清宝林旧址。僧房填塞。遂捐资别买空地。移僧房七所。辟成一区。复立内禅堂一座。以安常住僧众。立外堂一座。接纳十方往来。除常住香灯外。别捐己资。赎紫笋庄田。山园地土。以为供赡。名为十方常住。安居既就。四事既周。恐居是堂者。不能律身进道。及堂中主者。不谙古德清规。事有差舛。言行乖违。有坏法门。不唯有辜创立之心。实负龙天护法之意。凡日用事宜。略设条例如左。宾主各宜遵守。以图永久光扬祖道。庶使法门不坠。道业可成。老人仰续 六祖如线之脉。亦稍摅其本愿矣。凡我弟子。务宜守之。慎勿轻忽。

佛说常住有二种。一常住常住。即今之寺。立住持以主之。称曰长老。为一寺领袖。一十方常住。即今之禅堂。立堂主以主之。为十方领袖。故居是堂者。无论内外。皆称十方。以发心修行。志超方外。非世俗比也。其清规礼法。如住持例。但住持与众僧。有上下之分。若主禅堂法食均等者。则有师资之分。称曰堂头。如今之少林。若但掌禅堂事务。称曰堂主。与众有宾主之分。即今之诸方。凡在堂之僧。日用助道。四事因缘。皆实赖之。丛林一切大小事务。皆仗荷之。众皆拱手而已。非细事也。是须递相恭敬。内外和合。以道为怀。勿妄生议论。以求过端。所处礼法清规。自有定例。务安分守成。勿妄增减。
禅堂之设不轻。堂主之任甚重。以十方眼目。指瞩一人。直须言行端洁。以副众望。故居是任者。务秉慈悲心。广大心。软和心。忍辱心。谦下心。以菩萨修行心。如桥梁。如大地。方堪荷负众生。乃称妙行。故凡日用饮食。与众同甘苦。不得私自偏众。滴水茎菜。以众为心。不得专任己意。以取讥谤。众僧有过。当白堂中板首。婉言方便处之。不得遽出暴言粗语。任情呵责。不得苛刻佃民。以招怨谤。凡一应执事。务要斟酌贤否。不得妄用匪人。常住钱谷。当撙节浮费。不得过用。若系当用。宜与板首。预先商确可否。查书记簿。明开支销。不得专任己意。
堂中岁计。即常住租课。每年不足三分之一。所欠甚多。并无实法。但凭大众修行。以感龙天外护。俱在堂主一肩募化。万一不足。大众只宜同甘淡薄。不得过求丰美。妄贷债负。以累常住。
作务行人。苦心劳力。终岁辛勤。冬夏二季。必须量给单布。以助道心。但常住岁计不足。实难定规。是在堂主多方设处。否则不能以安行人。其堂中在单僧众。理宜均等。但力所不及。势难措办。贷则返累常住。难以持久。若就八月会中。缘难一定。抑恐预有借办。当即填还。今照所有施利。先除还所负。余则斟酌多寡。量散堂中。以助道缘。难为定例。若更有余者。存贮以实常住。不致空虚。庶可持久。傥有施主专意布施。随所发心。不属常例。
堂中岁计。全在八月会中。施主齐集。所有斋僧布施。米则入库。其有银两。当立柜一具。簿一扇。书记请公正一人同掌。其有折米银两。即当据实眼同登簿。不得移作本色干没。其办斋银两。亦登入簿储积。日逐当众支用。书记别登支销簿。以备稽查。堂主不得私自出入。其有念经拜忏银两。亦登入簿。以待会罢通融散众。堂中不得执为己有。以在道场内外一力。故不得专。若外有送茶果之资。系堂主者。堂主自收入己。有送堂中者。及榜疏佛事等顷。是在堂中专执。施主专心。则听公取。如越例而争者。准清规例。据其所争。照数倍罚。办斋一供。如不遵者。不共住。
堂中坐单僧众。俱系作养。本寺僧徒。离居不远。切近亲朋。但恐熟处难忘。不得时常托故回房。纵意妄为饮酒博奕。游荡嬉戏。或酣醉到堂。触秽神明。轻欺礼法。犯者堂主白板首。重者不共住。轻者当众罚跪香一炷。忏悔改过。若不遵者。亦不共住。
在堂僧众。皆老人作养。以光 祖道。唯以修行为心。各宜谨守戒法。调练三业。制伏过非。勿使造业。不得聚首妄生议论。蛊惑正人。以启事端。或勾引匪人。破坏常住。盗取什物。违者与犯者同坐。
堂中一切事务。及岁计周支。俱在堂主一力担荷。以一人而肩众事。诚难一一恰好。倘有差失。大众亦当体亮。念其劳苦。不得求全责备。妄指过端。以生别议。若果有过差。当会同板首。就方丈中茶话。款叙谏正。不得遽发粗言。以伤道体。
凡十方远到衲子。俱在外堂旦过寮安歇。必须入堂问讯。板首即当领众回礼叙谢。知宾款茶。不得坐慢。取罪十方。若是知识法师。及高贤衲子。即白堂主。当延入内堂寝室安居。或经冬夏。务尽心恭敬供养。大众朝夕咨请法要。不得轻慢。以增罪过。若在旦过寮。借歇三五日者。其斋食皆出内库。堂主务要时常经心检点。勿使缺乏。当立寮主。以司接纳。若内堂遇有办斋。次堂亦当普请。
禅堂事务至简。租课只就板首催取。或堂主亲征故执事不必多立。但知客一人。必不可少。以应答往来宾客。接待十方衲子。此职务在得人。如缺其人。即以堂中直日僧代管。客至必须款留待茶。若施主专至者。必白堂主礼待。勿退信心。若十方衲子。亦须辨白贤愚。勿轻去留。
丛林公务。有事不分内外。一例普请。此天下古今之通规也。今本山道粮则施主亲斋。庄租则佃民自送。打柴则行人入山。此外无多劳役。唯有溪边运柴。园中料理蔬菜而已。如遇普请堂中。止留直日一人看堂。其余齐赴。不得躲避。违者罚跪香一炷。
天下丛林。无论内外。法属同体。而在堂者。赖行人以助道业。行人施力用以资修行。其实劳者居多。非道心坚固者。不能久甘苦行。大段非世俗役使者比也。凡系常住公务。而禅堂板首。领众指点作为。一一皆听。不许抗违。若各人私事。非系熟情。不得私自驱用。即有务下行人丛杂。或致喧争。及过费食物。或偏众饮食。犯种种过者。先有典座。听其约束。如不和合。听堂主处分。照清规例。去留任理。堂中傥见有过者。亦当白堂主治之。不许径自粗言辱詈。以致诤论。以行人可否。皆堂主通达其情。非一偏可据。故其庄民。非公事不得擅用。
安务下行人。专在堂主检点。安留堂中。不得私情。强留亲友。恐有不法。破坏常住。以累举者。事发有犯连坐。
在堂皆系作养本寺僧徒。今见丛林有绪。规模可观。或有本寺后进之徒。素无德行。不服受业师长教训。希图安闲快意。假以入堂为名者。决不许入。或已入堂。不守清规戒律。任情狂为。不随众礼诵。专一养懒。或不时在外。仍行饮酒茹荤。全无惭愧。只托虚名。不务实行。搅群乱众者。堂中板首悦众。请堂主同白住持。头首。即遣出堂。不许久留。以伤众德。如不遵者。住持当以法治。慎勿狥情。养成后害。
天下丛林。自有百丈清规。永为成法。但本山禅堂。名虽十方。非诸方比也。以老人入山之初。切念 祖道衰微。僧失本业。老人志在中兴。以人材为本。故始捐束修。以教习沙弥。及披剃则建禅堂以教修行。捐衣资以置供赡。种种苦心作养。无非上为 六祖。以续道脉。下接十方。以光丛林。今奈老人薄德。不能以满本愿。中道弃置而去。则立十方堂主。以代老人之劳。但一应所用。欠缺尚多。堂主纵体老人之心愿。亦无老人之道力。恐有缺漏。不能周至。本寺头首执事。耆旧大众。各宜体亮。当念 祖庭。无禅堂。不足称道场。无堂主。不能接十方。保多众。若属本寺。未免狥俗。则不久而废。是故本山与堂主。有宾主之义。各当以道为怀。宾主各尽其礼。不得任意苛责。以伤和合。则有坏丛林。以负老人建立之意。获罪六祖。取谴 龙天。是当谨戒。

右上条件甚多。不能备悉。即此所列事宜。虽非古规。乃切救时弊。就此宝林道场。苟能一一遵而行之。则祖道之兴。在此举矣。幸勿视为寻常。轻而忽之。有负建立之心也。凡在堂者。各宜勉之。

万历四十一年。十一月。十二日。中兴曹溪宝林禅堂。憨山老人。德清。书于十方常住。

憨大师曹溪中兴录序

岁庚子。余备兵南韶。念曹溪末法之湮。而佛界之几为廛阓也。悉逐诸屠酤亡赖。及所畜雏豚雁鹜之属。戒僧徒永断酒肉。即客至啜茗。或饭蔬食。庶几称清净道场。以无为肉身菩萨。慁造累劫。阿鼻恶业。诸僧徒始而懔懔。既乃赞叹踊跃。若出汤火。而沃以清泠。语具余粤游草中。是时憨山大师。方演法五羊。远近缁素。仰若龙象。余将以入贺万寿。行虑诸僧徒业习难洗。末法且终就湮。就请大师来主是山。余从五羊面叩之。谓宝林一片地。千古一大事因缘。非师孰与肩任。师唯唯。送余及灵洲而别。迄今辛酉。余复以筹海之命。入粤过宝林。荏苒二十余年。真屈伸臂顷。而师之去宝林。且八年所矣。睹所更建。条布犁然肃穆。僧徒皆循循。披缁讽呗。视昔犊鼻荷锄酣饱。目不识之无字。已恍若夺胎蜕骨。在三生前者。其跂慕师而冀旦夕复来。不啻赤子之慕慈母。因索余数行。走匡庐。强要师。无何。余蒙 圣恩。召还陪都。归舟薄清溪。未及曹溪者三舍。寺僧以师尺一。并所纂曹溪实录来。发函而首以梦幻泡影语相质。盖深有感于尘世去来离合之无常也。及翻阅实录。则种种皆有为法。夫既云入妄想中。种种皆幻。则宝林曹溪亦幻。即梵宇遗蜕衣钵等。当无不幻焉。用此科条森列。米盐纤细。以烦僧徒。且实录中。不以常住法为僧徒律令乎。一切有为。皆常住法。而所云梦幻泡影。则不住法也。夫有常住而后可以不住。有不住而后可以常住常不住。有常住常不住。而后可以无住无不住。惟常住而诸梦幻空不碍有。惟常不住而后诸法有不碍空。诸僧徒由不敢侮法。入不泥法。斯于我师所纂实录。所谭梦幻。与所感去来离合空有。相摄而不相碍。是即佛祖本来之旨。亦古德无尽之旨。余且与师向梦幻泡影中权住几劫。更作商量。师其函为一转语报余。天启壬戌孟秋南京光禄寺少卿西浙祝以幽撰。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五十三

侍者福善 门人通炯 日录

海幢法裔今照今光 收藏

憨山老人自序年谱实录上

嘉靖二十五年丙午。

予姓蔡氏。父彦高。母洪氏。生平爱奉观音大士。初梦大士。携童子入门。母接而抱之。遂有娠。及诞。白衣重胞。是年十月己亥。十二日丙申。己丑时生也。

二十六年丁未。

予周岁。风疾作几死。母祷大士。遂许舍出家。寄名於邑之长寿寺。遂易乳名和尚。

二十七年戊申。

予三岁常独坐。不喜与儿戏。祖父常谓曰。此儿如木桩。

二十八年己酉。

二十九年庚戌。

三十年辛亥。

三十一年壬子。

予年七岁。叔父钟爱之。父母送予入社学。一日叔父死。停于床。予归。母绐之曰。汝叔睡。可呼起。乃呼数声。婶母感痛。乃哭曰。天耶。那里去也。予愕然疑之。问母曰。叔身在此。又往何处耶。母曰。汝叔死矣。予曰。死向甚么处去。遂切疑之。未几。次婶母举一子。母往视。予随之。见婴儿如许大。乃问母曰。此儿从何得入婶母腹中耶。母拍一掌云。痴子。你从何入你娘腹中耶。又切疑之。由是死去生来之疑。不能解于怀矣。

三十二年癸丑。

予八岁读书。寄食于隔河之亲家。母诫不许回。但经月。归一次。一日回。恋母不肯去。母怒鞭之。赶于河边。不肯登舟。母怒。提顶髻抛于河中。不顾而回。于时祖母见之。急呼救起。送至家。母曰。此不才儿。不渰杀留之何为。又打逐。略无留念。予是时。私谓母心狠。自是不思家。母常隔河流泪。祖母骂之。母曰。固当绝其爱。乃能读书耳。

三十三年甲寅。

予九岁。读书于寺中。闻僧念观音经。能救世间苦。心大喜。因问僧求其本。潜读之。即能诵。母奉观音大士。每烧香礼拜。予必随之。一日谓母曰。观音菩萨。有经一卷。母曰。不知也。予即为母诵一过。母大喜曰。汝何从得此耶。诵经声。亦似老和尚。

三十四年乙卯。

予十岁。母督课甚严。苦之。因问母曰。读书何为。母曰。做官。予曰。做何等官。母曰。从小做起。有能可至宰相。予曰。做了宰相却何如。母曰。罢。予曰可惜一生辛苦。到头罢了。做他何用。我想只该做个不罢的。母曰。似你不才子。只可做个挂搭僧耳。予曰。何为挂搭僧。有甚好处。母曰。僧是佛弟子。行遍天下。自由自在。随处有供。予曰。做这个恰好。母曰。只恐。汝无此福耳。予曰。何以要福。母曰。世上做状元常有。出家做佛祖。岂常有耶。予曰。我有此福。恐母不能舍耳。母曰。汝若有此福。我即能舍。私识之。

三十五年丙辰。

予十一岁。偶见行脚僧数人。肩担瓢笠而来。予问母此何人耶。母曰。搭搭僧也。予私喜。视之。僧至。放担倚树。乃问讯化斋。母曰请坐。急烹茶。具斋饭。甚恭敬。食罢。众僧起。即荷担。只手一举。母急避之。曰。勿谢。僧径去。予曰。僧何无礼。饭斋不谢。母曰。谢则无福矣。予私曰。是僧之所以高也。切念之。遂发出家之志。苦无方便路耳。

三十六年丁巳。

予年十二。读书通文义。乡族咸爱重之。居常不乐俗。父为定亲。立止之。一日。闻京僧言。报恩西林大和尚。有大德。予心即欲往从之。白父。父不听。白母。母曰。养子从其志。第听其成就耳。乃送之。是岁。十月至寺。太师翁。一见喜曰。此儿骨气不凡。若为一俗僧。可惜也。我第延师教读书。看其成就何如。时无极大师。初开讲于寺之三藏殿。祖翁携往谒。适赵大洲在。一见喜曰。此儿当为人天师也。乃抚之问曰。汝爱做官。要作佛。予应声曰。要作佛。赵公曰。此儿不可轻视。当善教之。及听讲。虽不知言何事。然心愤愤。若有知而不能达者。时雪浪恩兄。长予一岁。先一年。依大师出家。见予相视而嘻。时人以为同胞云。江南开讲佛法。自无极大师始。少年入佛法者。自雪浪始。

三十七年戊午。

予十三岁。初太师祖择诸孙有学行者。俊公。为予师。先授法华经。四月成诵。

三十八年己未。

予年十四。流通诸经。皆能诵。太师翁曰。此儿可教。不可误之也。遂延师能文者教之。

三十九年庚申。

予年十五。太师翁。乃请先生。教习举子业。初即试其可教。乃令四书一齐读。是年多病。

四十年辛酉。

予年十六。是岁四书完。背之。首尾不遗一字。

四十一年壬戌。

予年十七。是岁讲四书。读易。并时艺。及古文辞诗赋。即能诗述文。一时童子。推无过者。

四十二年癸亥。

予年十八。时督学使者。专讲道学。以童生为歌童。动随数十。逐队而歌。亦有因之而幸进者。予大耻之。遂欲弃所业。是岁以病。辞不入馆。

四十三年甲子。

予年十九。同会诸友。皆取捷。有劝予往试者。时云谷大师。正法眼也。住栖霞山中。太师翁久供养。往来必款留旬月。予执侍甚勤。适云大师出山。闻有劝予之言。恐有去意。大师力开示出世参禅。悟明心地之妙。历数传灯诸祖及高僧传。命予取看。予检书笥。得中峰广录。读之未终轴。乃大快。叹曰。此予心之所悦也。遂决志做出世事。即请祖翁披剃。尽焚弃所习。专意参究一事。未得其要。乃专心念佛。日夜不断。未几。一夕梦中见阿弥陀佛。现身立于空中。当日落处。睹其面目光相。了了分明。予接足礼。哀恋无已。复愿见观音势至二菩萨。即现半身。自此时时三圣。炳然在目。自信修行可办也。是年冬。本寺禅堂。建道场。请无极大师。讲华严玄谈。予即从受具戒。随听讲至十玄门。海印森罗常住处。恍然了悟。法界圆融无尽之旨。切慕清凉之为人。因自命其字曰。澄印。请正。大师曰。汝志入此法门耶。因见清凉山有冬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号清凉之语。自此行住冰雪之境。居然在目。矢志愿住其中。凡事无一可心者。离世之念。无刻忘之矣。

四十四年乙丑。

予年二十。是岁。正月十六日。太师翁入寂。师翁于前年除日。毕集诸眷属。曰。吾年八十有三。旦暮行矣。我度弟子八十余人。无一持我业者。乃抚予背曰。此子我望其成人。今不能矣。是虽年幼。有老成之见。我死后。房门大小事。皆取决之。勿以小而易之也。众唏嘘受命。新岁七日。师翁具衣遍巡寮。各辞别。众咸讶之。又三日。即属后事。示微疾。举药不肯进。乃曰。吾行矣。药奚为。乃集众念佛五昼夜。手提念珠。予拥于怀。端然而逝。以师翁生平。持金刚经。临终亦不辍也。太师翁为报恩官住。三十年。居方丈。及入灭。至三月十八日。而方丈火。众皆叹异。是年冬十月。云谷大师。建禅期于天界。集海内名德五十三人。开坐禅法门。大师极力扳予往从。少师翁听之。乃得预会。初不知用心之诀。甚苦之。乃拈香请益。大师开示。审实念佛公案。从此参究。一念不移。三月之内。如在梦中。了不见有大众。亦不知有日用事。一众皆以予为有志。初不数日。以用心太急。忽发背疽。红肿甚巨。大师甚难之。予搭袈裟。哀切恳祷于韦驮前曰。此必冤业索命债耳。愿诵华严经十部。告假三月以完禅期。后当偿之。至后夜。倦极。上禅床。则熟睡。开静亦不知。及起。则忘之矣。天明。大师问恙何如。予曰。无恙也。及视之。已平复矣。一众惊叹。是故得完一期。及出。亦如未离禅座时。即行市中。如不见一人。时皆以为异。江南从来不知禅。而开创禅道。自云谷大师始。少年僧之习禅者。独予一人。时寺僧服饰皆从俗。多艳色。予尽弃所习衣服。独觅一衲被之。见者以为怪。

四十五年丙寅。

予年二十一。自禅期出。是年二月十八日午时。大雨如倾盆。忽大雷自塔而下。火发于塔殿。不移时大殿焚。至申酉时。则各殿画廊。一百四十余间。悉为煨烬。时予少祖为住持。及奏闻。旨下法司。连逮同事者十八人。合寺僧恐株连。各各逃避。而寺执事僧。无可与计事者。予挺身力救。躬负盐菜。送狱中以供之。寺至刑部相去二十里。往来不倦者三月。且多方调护。诸在事者。竟免死。时与雪浪恩公。俱决兴复之志。且曰。此大事因缘。非具大福德智慧者未易也。你我当拌命修行。以待时可也。是时即发远游志。顷之少祖寻入灭。太祖之房门无支持者。先是太师翁入灭。无储畜。丧事皆取贷不资。故多欠负。即析居。知必不能保。予思太师翁遗命。乃设法尽偿其负贷。余者分诸弟子各执业。房门竟以存。是年冬从无极大师。听法华经于天界寺。因志远游。每察方僧。求可以为侣者。久之。竟未得。一日见后架精洁。思净头心非常人。乃访之。及见。特一黄肿病僧。每早起。事已悉办。不知何时洒埽也。予故不寐。窃经行廊下侦之。当众方放参时。即已收拾毕矣。又数日见不洁。乃不见其人。问之。执事曰。净头病于客房也。予往视其状不堪。问曰。师安否。曰。业障身病已难支。馋病更难当。予问何故。曰。每见行斋食。恨不俱放下。予笑曰。此久病思食耳。是知其人真。因料理果饼。袖往视之。问其号曰。妙峰。为蒲州人。予即相期结伴同游。后数日。再视之。则不见。予心知其人。恐以予累。故潜行耳。

隆庆改元丁卯。

予年二十二。特举虚谷忠公为寺住持。以救倾颓。比为回禄事。常住负贷将千金。皆经予手。众计无所处。予设法。定限三年。尽偿之。是年奉部檄本寺设义学。教僧徒。请予为教师。授业行童。一百五十余人。予因是复视左史。诸子古文辞。

二年戊辰。

予年二十三。是年谢馆事。复馆于高座。以房门之累然也。

三年己巳。

予年二十四。是年金山聘馆。居一年。

四年庚午。

予年二十五。是年仍应金山聘。

五年辛未。

予年二十六。予以本寺回禄。决兴复之志。将修行以养道待时。是年遂欲远游。始同雪浪恩兄游庐山。至南康。闻山多虎乱。不敢登。遂乘风至吉安。游青原。见寺废。僧皆蓄发。慨然有兴复之志。乃言于当道。选年四十以下者尽剃之。得四十余人。夏自青原归。料理本师业。安顿得宜。冬十一月。即一钵远游。将北行时。雪浪止予。恐不能禁苦寒。姑从吴越。多佳山水。可游目耳。予曰。吾人习气。恋恋软暖。必至不可施之地。乃易制也。若吴越枕席间耳。遂一钵长往。

六年壬申。

予年二十七。初至扬州。大雪阻之。且病作。久之。乞食于市。不能入门。自忖何故。急自省曰。以腰缠少有银二钱。可恃耳。乃见雪中僧道。行乞不得者。即尽邀于饮店。以银投之。一餐而毕。明日上街。入一二门。乃能呼。遂得食。因自喜曰。吾力足轻万钟矣。铭其钵曰。轻万钟之具。铭其衲曰。轻天下之具。乃为之铭曰。尔委我以形。我托尔以心。然一身固因之而足。万物实以之而轻。方将曳长风之袖。披白云之襟。其举也若鸿鹄之翼。其逸也若潜龙之鳞。逍遥宇宙。去住山林。又奚炫夫朱紫之丽。唯取尚乎霜雪之所不能侵。是年秋七月。至京师。无投足之地。行乞竟日。不能得。日暮。至西太平仓茶[竺-二+朋]。仅一餐。投宿河漕遗教寺。明日左司马汪公伯玉。知予至。乃邀之。以与次公仲淹为社友故耳。因得寓所。旬日。即谒摩诃忠法师。随往西山。听妙宗钞。有西山怀恩兄诗。期罢。摩诃留过冬。听法华唯识。请安法师为说。因明三支比量。十一月。妙峰师。访予至。师长须发。衣褐衣。先报云。有盐客相访。及入门。师即问还认得么。予熟视之。见师两目。忽记为昔天界病净头也。乃曰认得。师曰。改头换面了也。予曰。本来面目自在。相与一笑。不暇言其他。第问所寓。曰龙华明日过讯。夜坐。乃问其状。何以如此。师曰。以久住山。故发长未翦。适以檀越。山阴殿下。修一梵宇。命请内藏故来耳。问予状。乃曰。特来寻师。且以观光辇毂。一参知识。以绝他日妄想耳。师曰。别来无时不思念。将谓无缘。今幸来。某愿伴行乞。为前驱打狗耳。竟夕之谈。迟明一笑而别。即往参遍融大师。礼拜。乞和尚指示。师无语。唯直视之而已。参笑岩师。师问何处来。予曰。南方来。师曰。记得来时路否。曰。一过便休。师曰。子却来处分明。予作礼。侍立请益。师开示向上数语而别。

万历元年癸酉。

予年二十八。春正月。往游五台。先求清凉传。按迹游之。至北台见有憨山。因问其山何在。僧指之。果奇秀。默取为号。诗以志之。有遮莫从人去。聊将此息机之句。以不禁冰雪苦寒。遂不能留。复入京东游。行乞至盘山。于千象峪石室。见一僧。不语。予亦不问。即相与拾薪汲水行乞。汪司马以书访之。曰。恐公作东郊饿夫也。及秋。复入京。以岭南欧桢伯。先数年。未面寄书。今为国博。急欲见予。故归耳。

二年甲戌。

予年二十九。春。游京西山。当代名士。若二王。二汪。及南海欧桢伯。一时俱集都下。一日访王长公凤洲。相见。以予少年易之。予傲然宾主。公即谆。谆教以作诗法。予瞠目视之。竟无一言而别。公不怿。乃对次公麟洲言之。明日次公来访。一见即曰。夜来家兄。失却一只眼。予曰。公具只眼否。公拱曰。小子相见了也。相与大笑归。谓其兄曰。阿哥。输却维摩了也。因以诗赠予。有可知王逸少。名理让支公之句。一日。汪次公与予同居。看左传。因谓予曰。公天资特异。大有文章气概。家伯子当代文宗也。何不执业。以成一家之名乎。予笑而唾曰。留取老兄膝头。他日拜老僧。受西来意也。次公大不悦。归告司马公。公曰。信哉。予观印公道骨。他日当入大慧中峰之室。是肯以区区文字为哉。第恐浮游为误耳。见予与次公扇头诗。有身世蜩双翼。乾坤马一毛之句。乃示次公曰。此岂文字僧耶。他日特设斋请予。与妙师同坐。公谓予曰。禅门寥落大可忧。小子切念之。观公器度。将来成就不小。何以浪游为。予曰。贫道特为大事因缘。参访知识。今第游目当代人物。以了他日妄想耳。非浪游也。且将行矣。公曰。信然。予观方今无可为公之师者。若无妙峰。则无友矣。予曰。昔已物色于众中。曾结同参之盟。故北来相寻。不意偶遇于此。公曰。异哉。二公若果行。小子愿津之。时妙师取藏经回。司马公因送勘合二道。又为文以送予。一日公速予至。问曰。妙峰行矣。公何不见别。予曰。姑徐行。公曰。予知公不欲随人脚跟转耳。殊大不然。古人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但愿公他日做出法门一段光明事业。又何以区区较去就哉。予感而拜谢。遂决行。即往视妙师。已载乘矣。见予至。问曰。师行乎。曰。行矣。即登车。未别一人而去。秋八月。渡孟津见武王观兵处。有诗吊之曰。片石荒碑倚岸头。当年曾此会诸侯。王纲直使同天地。应共黄河不断流。过夷齐扣马地吊曰。弃国遗荣意已深。空余古庙柏森森。首阳山色清如许。犹是当年扣马心。遂入少林谒初祖。时大千润宗师。初入院。予访之。未遇。出山观洛阳古城焚经台白马寺。即追妙师。九月。至河东。会山阴至。遂留结冬。时太守陈公。延妙师及予。意甚勤。为刻肇论中吴集解。予校阅。向于不迁论旋岚偃岳之旨不明。窃怀疑久矣。今及之。犹罔然。至梵志自幼出家。白首而归。邻人见之曰。昔人犹在耶。志曰。吾似昔人。非昔人也。恍然了悟曰。信乎诸法本无去来也。即下禅床礼佛。则无起动相。揭廉立阶前。忽风吹庭树。飞叶满空。则了无动相。曰。此旋岚偃岳而长静也。至后出遗。则了无流相。曰。此江河竞注而不流也。于是去来生死之疑。从此冰释。乃有偈曰。死生昼夜。水流花谢。今日乃知。鼻孔向下。明日。妙师相见。喜曰。师何所得耶。予曰。夜来见河边两个铁牛相斗入水去也。至今绝消息。师笑曰。且喜有住山本钱矣。未几山阴请牛山法光禅师至。予久慕之。相见喜得坐参也。与语机相契。请益。开示以离心意识参。出凡圣路学。深得其旨。每见师谈论出声。如天鼓音。是时予知悟明心地者。出词吐气果别也。深服膺其人。一日袋中搜得予诗。读之。叹曰。此等佳句。何自而得耶。复笑曰。佳则佳矣。那一窍欠通在。予曰。和尚那一窍通否。师曰。三十年拿龙捉虎。今日草中走出兔子来。下一跳。予曰。和尚不是拿龙捉虎手。师拈拄杖才要打。予即把住。以手捋其须曰。说是兔子。恰是虾蟆。师一笑休去。师一日曰。公不必他往。愿同老伏牛。是所望也。予曰。观师佛法机辩。不减大慧。见居常似有风颠态。吟哦手口无停时谓何。师曰。此我禅病也。初发悟时。偈语如流。日夜不绝。自是不能止。遂成病耳。予曰。此病初发时。何以治之。师曰。此病一发。若自看不破。须得大手眼人痛打一顿。令其熟睡。觉时。则自然消灭矣。我初恨其无毒手耳。岁暮。师知予新正即往五台。乃以诗送之。有云中狮子骑来看。洞里潜龙放去休之句。问曰。公知否。予曰。不知。师曰。要公不可捉死蛇耳。予颔之。向来禅道。久无师匠。及见光师。始知有宗门作略。山阴国主问予二亲在。乃赠二百金为终养资。予谢曰。贫道初行脚。自救不了。又安敢累二亲乎。因让致光师。

三年乙亥。

予年三十。正月自河东同妙师上五台。过平阳。师之故乡也。师以少贫。值岁饥。父母死。葬无殓具。至是山阴与一二当道助之。予为卜高敞地为合葬。作墓志。师俗姓续。居平阳东郭。盖春秋续鞠居之后也。太守胡公号顺庵。东莱人。闻予至寓城外。欲一见不可得。及予行。公送邮符。予曰。道人行脚有草屦耳。焉用此。公益重。及予行。公后追之。至灵石。乃见。同至会城。留语数日。差役送至台山。于二月望日。寓塔院寺。大方主人为卜居北台之龙门。最幽峻处也。以三月三日。于雪堆中。拨出老屋数椽以居之。时见万山冰雪。俨然夙慕之境。身心洒然。如入极乐国。未几。妙峰往游夜台。予独住此。单提一念。人来不语。目之而已。久之视人如杌。直至一字不识之地。初以大风时作。万窍怒号。冰消涧水。冲激奔腾如雷。静中闻有声。如千军万马出兵之状。甚以为喧扰。因问妙师。师曰。境自心生。非从外来。闻古人云。三十年闻水声。不转意根。当证观音圆通。溪上有独木桥。予日日坐立其上。初则水声宛然。久之动念即闻。不动即不闻。一日坐桥上。忽然忘身。则音声寂然。自此众响皆寂。不复为扰矣。予日食麦麸和野菜。以合米为饮汤送之。初人送米三斗。半载尚有余。一日粥罢经行。忽立定。不见身心。唯一大光明藏。圆满湛寂。如大圆镜。山河大地。影现其中。及觉则朗然。自觅身心。了不可得。即说偈曰。瞥然一念狂心歇。内外根尘俱洞彻。翻身触破太虚空。万象森罗从起灭。自此内外湛然。无复音声色相为障碍。从前疑会。当下顿消。及视釜已生尘矣。以独一无侣。故不知久近耳。是年夏。雪浪兄北来看予。至台山。不禁其凄楚。信宿而别。冬结一板屋以居。

四年丙子。

予年三十一。春三月。莲池大师。游五台过访。留数日。夜对谈心甚契。是年予发悟后。无人请益。乃展楞伽印证。初未闻讲此经。全不解义。故今但以现量照之。少起心识。即不容思量。如是者八阅月。则全经旨趣。了然无疑。秋七月。平阳太守胡公。转雁平兵备。入山相访。静室中。唯餐燕麦[饥-几+屈][饥-几+畾]野菜齑耳。时下方正酷热。骖从到涧中敲冰嚼之。公见曰。别是一世界也。吾到此。世念如此冰耳。是年冬十月。塔院主人大方被诬讼。本道拟配递还俗。丛林几废。庐山彻空禅师来。与予同居。适见其事。大苦之。予曰。无伤也。遂躬谒胡公。冒大雪往。及见。胡公欣然曰。正思山中大雪难禁。已作书遣迎。师适来。诚所感也。然竟解释主人。道场以全。固留过冬。朝夕问道。为说绪言。开府高公。移镇代郡。闻予在署中。乃谓胡公云。家有园亭。多题咏。欲求高人一诗。胡公诺之。对予言。予曰。我胸中无一字。焉能为诗乎。力拒之。胡公乃取古今诗集。置几上发予诗思。予偶揭之。方构思。忽机一动。则诗句迅速不可遏捺。胡公出堂回。则已落笔二三十首矣。予忽觉之曰。此文字习气魔也。即止之。取一首以塞白。然机不可止。不觉从前所习诗书辞赋。凡曾入目者。一时现前。逼塞虚空。即通身是口。亦不能尽吐。更不知何为我之身心也。默之自视。将欲飞举之状。无奈之何。明日。胡公送高公去。予独坐思之曰。此正法光禅师。所谓禅病也。今在此中。谁能为我治之者。无已。独有熟睡可消。遂闭门强卧。初甚不能。久之坐忘如睡。童子敲门不开。椎之不应。胡公归。亟问之。乃令破窗入。见予拥衲端坐。呼之不应。撼之不动。先是书室中。设佛供案。有击子。胡公拈之问曰。此物何用。予曰。西域僧入定。不能觉。以此鸣之。即觉矣。公忽忆之。曰。师入定耶。疾取击子耳边鸣数十声。予始微微醒觉。开眼视之。则不知身在何处也。公曰。我行。师即闭门坐。今五日矣。予曰。不知也。第一息耳。言毕。默坐谛观。竟不知此是何所。亦不知从何入来。及回观山中。及一往行脚。一一皆梦中事耳。求之而不得。则向之遍空扰扰者。如雨散云收。长空若洗。皆寂然了无影像矣。心空境寂。其乐无喻。乃曰。静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佛语真不吾欺也。岁暮拟新正还山。乃为胡公言台山林木。苦被奸商砍伐。菩萨道场。将童童不毛矣。公为具疏题请大禁之。自后 国家修建诸刹。皆仗所禁之林木。否则无所取材矣。

五年丁丑。

予三十二岁。春。自雁门归。因思父母罔极之恩。且念于法多障。因见南岳思大师发愿文。遂发心刺血泥金。写大方广佛华严经一部。上结般若胜缘。下酬罔极之恩。以是年春创意。先是 慈圣圣母。以保 国选僧诵经。予僭列名。至是 上闻书经。即 赐金纸以助。明年。四月。书经起。彻空师。游匡山。有诗十首送之。

六年戊寅。

予年三十三。刻意书经。无论点画大小。每落一笔。念佛一声。游山僧俗至者。必令行者通说。予虽手不辍书。然不失应对。凡问讯者。必与谈数语。其高人故旧。必延坐禅床。对谈不失。亦不妨书。对本临之。亦不错落。每日如常。略无一毫动静之相。邻近诸老宿。窃以为异。率数众来验。故意搅扰。及书罢。读之良信。因问妙师曰。印师何能如此耶。妙师曰。吾友入此三昧纯熟耳。予自住山至书经。屡有嘉梦。初一夕。宿。入金刚窟。石门榜大般若寺。及入。则见广大如空。殿宇楼阁。庄严无比。正殿中唯大床座。见清凉大师。倚卧床上。妙师侍立于左。予急趋入。礼拜立右。闻大师开示。初入法界圆融观境。谓佛刹互入。主伴交参。往来不动之相。随说其境。即现睹于目前。自知身心交参涉入。示毕。妙师问曰。此何境界。大师笑曰。无境界境界。及觉后。自见心境融彻。无复疑碍。又一夕。梦自身履空上升。高高无极。落下则见十方迥无所有。唯地平如镜。琉璃莹彻。远望唯一广大楼阁。阁量如空。阁中尽世间所有人物事业。乃至最小市井鄙事。皆包其中。往来无外。阁中设一高座。紫赤焰色。予心谓金刚宝座。其阁庄严。妙严不可思议。予欢喜欲近。心中思惟。如何清净界中。有此杂秽耶。才作此念。其阁即远。寻复自思曰。净秽自我心生耳。其阁即近。顷之。见座前侍列众僧。身量高大。端严无比。忽有一少年比丘。从座后出。捧经一卷而下。授予曰。和尚即说此经。特命授汝。予接之。展视乃金书梵字不识也。遂怀之。因问和尚为谁。曰。弥勒。予喜。随比丘而上。至阁陛。瞑目敛念而立。忽闻磬声。开目视之。则见弥勒已登座矣。予即瞻礼。仰视其面。晃耀紫金色。世无可比者。礼毕。自念今者特为我说。则我为当机。遂长跪取卷展之。闻其说曰。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依识染。依智净。染有生死。净无诸佛。至此则身心忽然如梦。但闻空中音声历历。开明心地。不存一字。及觉。恍然言犹在耳也。自此识智之分。了然心目矣。且知所至。乃兜率天弥勒楼阁耳。又一夕。梦僧来报云。北台顶文殊菩萨设浴请赴。随至。则入一广大殿堂。香气充满。侍者皆梵僧。即引至浴室。解衣入浴。见有一人。先在池中。视之为女子也。予心恶不欲入。其池中人。故泛其形。则知为男也。乃入共浴。其人以手戽水浇予。从头而下。灌入五内。如洗肉桶。五脏一一荡涤无遗。止存一皮。如琉璃笼。洞然透彻。时则池中人呼茶。见一梵僧。擎髑髅半边如剖瓜状。视之脑髓淋漓。心甚厌之。其僧乃以手指剜取示予曰。此不净耶。即入口啖之。如是随取随啖。其甘如饴。脑已食尽。唯存血水。其池中人曰。可与之。僧乃授予。予接而饮之。其味如甘露也。饮而下透身毛孔一横流。饮毕。梵僧搓背。大拍一掌。予即觉。时则通身汗流如水。五内洞然。自此身心如洗。轻快无喻矣。如是者。吉兆居多。总之皆与诸圣酬酢。常闻佛言。常有是好梦。

七年己卯。

予年三十四。是年秋。京都建大慈寿寺完。初 圣母为荐 先帝保 圣躬。欲于五台修塔院寺舍利宝塔。 谕执政。以为台山去京窎远。遂卜附京吉地。建大慈寿寺。是年工完。覆奏 圣母。以为未满台山之愿。谕 皇上仍遣内官带夫匠三千人来山修造。是时 朝廷初作佛事。内官初遣于外。恐不能卒业。有伤法门。予力调护。始终无恙。

八年庚辰。

予年三十五。是年特 旨。天下清丈田粮。寸土不遗。台山从来。未入版额。该县奸人蒙蔽。欲飞额粮五百石于台山。屡行文查报地土。合山丛林静室。无一人可安者。自此台山为狐窟矣。诸山耆旧集。白予。予安之曰。诸师第无忧。缓图之。予于是宛转设法。具白当道。竟免清丈。未加升合。台山道场遂以全。

九年辛巳。

予年三十六。是年建无遮会。初妙师亦刺血书华严经。与予同愿。欲建一圆满道场。名无遮会。妙师募化。钱粮毕集。京中请大德僧五百众。其道场事宜俱备。适皇 上有旨祈 皇嗣。遣官于武当。 圣母遣官于五台。即于本寺。予以为沙门所作一切佛事。无非为 国祝厘。阴翊 皇度。今祈 皇储。乃为 国之本也。莫大于此者。愿将所营道场事宜一切。尽归并于求储一事。不可为区区一己之名也。妙师意不解。 上遣内使亦不解事。但以阿附为心。予大不然。乃力争忤之。竟从予议。顷之。江南妖人作难。忌者即欲借此中伤。以破道场。然以为 国求储之题目。竟保全。始终无虞。是年修塔成。予即以金书华严经。安置塔藏。有愿文一卷。予自募造华藏世界转轮藏成。为建道场于内。应用供具器物斋粮果品一切所需。妙师在京若罔知。皆予一力经营。九十昼夜。目不交睫。及十月临期。妙师率所请五百余僧。一日毕集。内外千人。其安居供具茶饭斋食。条然不失不乱。亦不知所从出。观者莫不骇然。初开启水陆佛事七昼夜。予七日之内。粒米不糁。但饮水而已。然应事不缺。供诸佛菩萨。每日换供五百卓。次第不失。不知所从来。观者以为神运。予亦自知佛力加被也。

十年壬午。

予三十七岁。是春三月。讲华严玄谈。百日之内。常住上牌一千众。十方云集僧俗。每日不下万众。一食如坐一堂。不杂不乱。不闻传呼剥啄之声。皆予一人指挥。余无措目者。智者不知所以然也。生平精力。盖竭于此。三月会罢。尽库内所余。一应钱粮。约可万计。尽行封付本寺主者。以为常住。予与妙师。一钵飘然长往矣。妙师往芦芽。予以疾往真定障石岩调养。作诗一首。有削壁插天应隘日。断崖无路只飞梯之句。是年八月 皇子生。予复之京西中峰寺。作重刻中峰广录序。结冬水斋于石室。

十一年癸未。

予年三十八。春正月。水斋毕。然以台山虚声。谓大名之下。难以久居。遂蹈东海之上。始易号憨山。时则不复知有澄印矣。始予为本寺回禄。志在兴复。故修行以约缘。然居台山八年。颇有机会。恐远失时。故隐居东海。此本心也。夏四月。八日。至牢山。初妙师别时。以予不能独行。乃命法属德宗为侍者。予初因阅华严疏菩萨住处品云。东海有处名那罗延窟。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清凉疏云。梵语那罗延。此云坚牢。即东海之牢山也。禹贡青州登莱之境。今有窟存焉。予因慕之。遂特访至牢山。果得其处。盖不可居。乃探山南之最深处。背负众山。面吞大海。极为奇绝。信非人间世也。地名观音庵。盖古刹也。唯废基存焉。考之。乃元初七真。出于东方。假世祖威福。多占佛寺。改为道院。及世祖西征回。僧奏闻。多命恢复。唯牢山僻居海上。故未及之耳。予喜其地幽僻。真逃人绝世之所。志愿居之。初掩片席于树下。七阅月。后得土人张大心居士。为诛茅结庐以居。入山期年。人无往来。心甚乐也。时即墨灵山寺。有桂峰法师。一方眼目也。喜得相与。

十二年甲申。

予年三十九。秋七月。 圣母以五台祈嗣之劳。访求主事三人。乃大方妙峰与予也。二师已至。受 赐。独访予不得。因力求之。乃命旧主人龙华寺住持瑞庵亲访之。公知予在海上。乃杖策而至。具宣 慈旨。某恳谢曰。倘蒙 圣恩容老山海。受 赐多矣。又何求其他。公覆报。 圣意不已。寻卜地建寺于西山。髓遣内使至。期以必往。予竟谢不就。中使回报以居山坚卧之志。 圣意怜之。问无房舍。即发三千金。仍遣前使送至。以修庵居。及至。予力止之曰。我茅屋数椽。有余乐矣。何用多为。使者强之。不敢覆 命。予曰。古人有矫诏济饥之事。今山东岁凶。何不广 圣慈于饥民乎。乃令僧领来使遍散各府之僧道孤老狱囚。各取所司印册缴报 圣情大悦。感叹不已。及后予罹难下镇抚。鞫予数用内帑金。予对以请查内库支籍 上查止此济饥一事。余无一毫 上意竟解。

十三年乙酉。

予年四十。东人从来不知僧。予居山中。则黄氏族最大。诸子渐渐亲近。方今所云外道罗清者。乃山下之城阳人。外道生长地。故其教遍行东方。绝不知有三宝。予居此。渐渐摄化。久之凡为彼师长者。率众来归。自此始知有佛法。乃予开创之始也。

十四年丙戌。

予年四十一。是年颁藏经。先 国初刻藏。有此方撰述诸经未入藏者 今上圣母命补入之。刻完 皇上敕颁十五藏。散施天下名山。首以四部施四边境。东海牢山。南海普陀。西蜀峨嵋。北边芦芽。时 圣母以台山因缘。且数召。予不知。赐亦不受。乃以藏经一部。首送东海。初未知也。及至牢山。无可安顿。抚按行所在有司供奉。予见有 敕命。乃诣京谢 恩。比蒙 圣慈。命合眷各出布施修寺安供。请 命名曰海印寺。予在京闻达观。禅师访予于海上。即趋归。兼程追之。值师出山。寻即同回。盘桓两旬。赠予诗。有闲来居海上。名误落山东之句。是年冬十一月。予自辛巳以来。率多劳动。未得宁止。故多疲倦。至今禅室初就。始得安居。身心放下。其乐无喻。一夕静坐夜起。见海湛空澄。雪月交光。忽然身心世界。当下平沉。如空华影落。洞然壹大光明藏。了无一物。即说偈曰。海湛空澄雪月光。此中凡圣绝行藏。金刚眼突空华落。大地都归寂灭场。即归室中。取楞严印正。开卷即见汝身汝心。外及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则全经观境。了然心目。随命笔述楞严悬镜一卷。烛才半枝。已就。时禅堂方开静。即唤维那入室。为予读之。自亦如闻梦语也。

十五年丁亥。

予年四十二。是年修造殿宇。始开堂为众说戒。自是四方衲子日益至。为居士作心经直说。是年秋。胡中丞公。请告归田。携其亲之子。送出家为侍者。命名福善。

十六年戊子。

予年四十三。时学人读予楞严悬镜。请曰。此经心观具明。第未全消文字。恐后学不易入。愿字字消归观心。则莫大之法施也。予始创意述通议。已立大旨。然犹未属稿。

十七年己丑。

予年四十四。是年阅藏。为众讲法华经起信论。予自别五台。时有省亲之心。且恐落世谛也。姑自验之。一夕静坐。忽开眼有偈曰。烟波日日浸寒空。鱼鸟同游一镜中。昨夜忽沈天外月。孤明应自混骊龙。乃急呼侍者曰。吾今可归故乡见二老矣。先是为报恩寺乞请大藏经一部。冬十月至京请藏 上即命送赍行。十一月至龙江本寺。宝塔放光连日。及迎经之日。塔光如桥。向北迎经。僧自光中行。及安经建道场。光相日日不绝。瞻礼者。曰万余人。以为希有之瑞。老母闻予至。先遣人候问何日到家。予曰。我为 朝廷事。非为家也。若老母能相见。欢喜如未别时。止可信宿。否则我不归矣。老母闻之曰。再生相见。欢喜不了。那更有悲。一面即可。况两宿耶。及予归。老母相见。欣然绝倒。予大以为异。及夜坐。族中长者。问从船来陆来。老母应声曰。何问从船来陆来。问者曰。从何处来。老母曰。从空中来。予惊曰。怪得当时老婆子能舍我也。因问老母曰。别后想我否。母曰安得不想。予曰母何以自遣。母曰。始而不知。既知尔在五台。因问师家。五台在何处。曰在北斗之下。即令郎住处也。我自此夜礼北斗。称菩萨名。则不复想矣。今谓你死。则不拜亦绝想矣。今见尔。乃化身来也。予明日祭祖茔为二亲卜得葬穴。时老父已八十。予戏曰。今日活埋老子。省他日又来也。予把钁斫地。老母夺之曰。老婆婆自埋。又何烦人。连斫数十下。三日告别。老母欢然如故。未尝蹙眉。予始知老母非寻常也。即墨有黄生纳善字子光者。乃今大司公之弟也。初予至海上时。年十九岁。即归依请益。授以楞严。二月成诵。从此斋素。虽父母责之。不异其心。切志参究。胁不至席。时予南归。光私念曰。吾生边地。长劫不闻三宝名。今幸遇大善知识。为不请友。倘不回。吾辈失依怙矣。乃对观音大士。破臂然灯供养。求大士保予早归。自后火疮发痛。日夜危坐。持观音大士名号。三月乃愈。愈时见疮痕结一大士像。眉目身衣。宛然如画。即其母妻亦未知也。恒求出家。予绝不听。乃曰。弟子打个筋斗来。师又何能止我乎。是知篾戾车地。未尝断佛种也。初予以重修本寺志居台山。事已有机。但以动至数十万计未易言。故待时于海上。至是机将熟。乃借送大藏因缘回南都。具得本寺始末回。覆命具奏 圣母。且云。工大费钜难轻举。愿乞 圣母日减膳羞百两。积之三年事可举。十年工可成 圣情大悦。即 命于是年十二月储积始。

十八年庚寅。

予年四十五。是年殿宇成。春为 圣母代书法华经。时有乡宦欲谋道场者。乃构方外黄冠。假称占彼道院。聚集多人讼于抚院。开府李公。先具悉其事。痛恨之。下送莱州府。穷治其状。予亲听理。力救之。无赖数百众作哄于府城。有匡人之围。时有随侍二人。予斥之他往。乃独徐行其中。为首一人。持铜牌。有利刃出其鞘。鼓舞予前。欲杀予。予笑视之曰。尔杀人何以自处。其人气索。即收牌刀。围行城外二里许。将分路。狂众疑彼为首者。有利于予。即欲殴之。予默计彼众一鼓。则其人危矣。奈何。乃踌躇将别。即拉住首者。同至寓处。闭门解衣磅礴。谈笑自若。取瓜果共啖之。时满市喧云。方士杀僧矣。太守闻之。即遣多役并捕之。彼众惶惧。皆叩首求解免。予曰。勿惧亦勿辩。第听予言何如耳。及至。太守问曰。狂徒杀僧耶。予曰。未也。来捕时。僧方与彼为首者同食瓜果耳。守曰。何以作哄。予曰。市暄耳太守欲枷彼。予曰将欲散之。枷则固拘之也。太守悟。乃令地方尽驱之。狂众不三日尽行解散。由是此事遂宁。是岁作观老庄影响论。

十九年辛卯。

予年四十六岁。是年 圣母造檀香毗卢佛像。建大殿。是年秋。门人黄子光坐脱。

二十年壬辰。

予年四十七。是年秋七月。予至京访达观禅师于上方。晋时有琬公。虑三灾坏劫无佛法。乃刻石经藏石室。其塔院为僧所卖。师赎之。欲得予作记。予适至。师大喜。及见。即同过石经山。乃为作琬公塔院记。及重藏舍利记。并前所作有海印稿。时与达师相对盘桓四十昼夜。为生平之奇。

二十一年癸巳。

予年四十八。是年山东大饥。死者载道。山中所储斋粮。尽分赈近山之民。不足。又乘便舟至辽东籴豆数百石以济之。由是边山。四社之民。无一饥死者。

二十二年甲午。

予年四十九。是年春三月。山东开府郑昆崖公。入山见访问法。为说方便语。冬十月。入贺 圣节。至京留过岁。请说戒于慈寿寺。时予以修本寺因缘。知 圣母储已厚。乃请举事。时 上以倭犯朝鲜。方议往讨。姑徐徐。乃寝。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五十四

侍者福善 门人通炯 日录

海幢法裔今照今光 收藏

  憨山老人自序年谱实录下

二十三年乙未。

予年五十。春正月予从京师回海上。即罹难。初为钦颁藏经。遣内使四送之。其人先至东海。先是 上惜财。素恶内使。以佛事请用太烦。时内庭偶以他故触 圣怒。将及 圣母。左右大臣危之。适内权责有忌送经使者。欲死之。因乘之以发难。遂假前方士流言。令东厂番役扮道士。击登闻鼓以进 上览之大怒下逮。以有送经因缘。故并及之。予闻报乃谓众曰。佛为一众生。不舍三途。今东海蔑戾车地。素不闻三宝名。今予教化十二年。三岁赤子。皆知念佛。至若舍邪归正者。比乡比户也。予愿足矣。死复何憾。第以重修本寺志未酬。可痛心耳。乃离即墨。城中士民老小。倾城而出。涕泣追送。足见人心之感化也。及至京。奉 旨下镇抚司打问。执事者先受 风旨。欲尽招追。向 圣母所出诸名山施资。不下数十万计。苦刑拷讯。予曰。某愧为僧。无以报 国恩。今安惜一死。以伤 皇上之大孝乎。即曲意妄招网利。奉 上意以损纲常。殊非臣子所以爱君之心也。其如青史何。以死力抵之。止招前众布施七百余金 上查内支簿。及前山东代赈之册籍 上意遂解。由是母子如初。乃拟上。蒙 圣恩矜察。坐以私创寺院。遣戍雷州。予以是年三月下狱。京城诸刹。皆为诵经礼忏保护。衲子中有然香炼臂。水斋持咒。以加护之者。安肃郑大司马。范溪公子。在金吾。素未相识。特设燕。会在朝缙绅请救。以至涕泣。诉其无妄。一时人心之为法如此。在狱八阅月。供馈者。唯侍者福善一人。冬十月。发遣南行。朝士大夫。多亵服策蹇相送以津济者。出都日。福善同衲子二三人随行。十一月至南京。江上别老母。作母子铭。携孤侄可久往。初与达观师。于石经山。因思禅门寥落。谓曹溪。禅源也。必源头壅阏。乃志同往以浚之。达师先往侯于匡山。予被难时。师正居天池。闻报大惊曰。憨公已矣。则曹溪之愿未了也。师遂先至曹溪。回至聊城。闻予将出。遂回金陵以待。予至。则相别于江中旅泊庵中。师意欲力为白其枉。予曰。君父之命。臣子之事无异也。况定业乎。师幸勿言。临岐把臂曰。在天池闻师难。即对佛许诵法华经百部。以保无虞。我之心。师之舌也。予唯唯谢别。师为作逐客说。

二十四年丙申。

予年五十一。春正月过文江。访邹南皋给谏。庐陵大行王性海。礼予江上。请注楞伽。二月度庾岭。至岭头。观惠明夺袈裟处。诗吊之。有翻思昔日宵行者。何似今朝度岭心。因见道路崎岖。行人汗血。乃属一行者。立舍茶庵于岭头。一道者劝修路。不数年为坦途。至韶阳入山礼祖。饮曹溪水。偈曰。曹溪滴水自灵源。流入沧溟浪拍天。多少鱼龙从变化。源头一脉尚泠然。见祖庭凋弊不堪言。遂凄然而去。抵五羊。囚服见大将军。将军为释缚。款斋食。寓海珠寺。大参周海门公。率门生数十人过访。坐间。周公举通乎昼夜之道而知发问。众中有一称老道长者。答云。人人知觉。日间应事时是如此知。夜间做梦时亦是此知。故曰。通乎昼夜之道而知。周公云。大众也都是这等说。我心中未必然。乃问予曰。老禅师请见教。予曰。此语出何典。公曰。易之系辞。公连念几句。予曰。此圣人指示人。要悟不属生死的一着。周公击节曰。直是老禅师。指示亲切。众皆罔然。再问。周公曰。死生者。昼夜之道也。通昼夜。则不属昼夜耳。一座叹服。先是诸护法者。以书通制府大司马陈公。遣邮符津济。三月十日抵雷州。着伍。寓城西之古寺。夏四月一日。即开手注楞伽。时岁大饥。疫疠横发。经年不雨。死伤不可言。予如坐尸陀林中。以法力加持。晏然也。时旱。井水枯凋。唯善侍者相从。每夜半。候得水一罐。以充一日。饥夫视之。得一滴。如天甘露也。城之内外。积骸暴露。秋七月。予与孝廉柯时复。劝众收拾。埋掩骴骼以万计。乃作济度道场。天即大雨。平地水三尺。自此厉气解。八月。镇府檄还五羊。宇演武场。时往来。作从军诗。二十首。初过电白之苦藤。岭盗之门户也。乃作铭。建舍茶庵。豫章丁大参右武。以诬谪广海至。素相慕。遂莫逆。

二十五年丁酉。

予年五十二。春正月。时会城死伤多。骸骨暴露。予令人收拾。埋掩亦数千计。乃建普济道场七昼夜。丁右武身为之佐。先是粤人不知佛。自此翕然知归。夏四月。楞伽笔记成。因诸士子有归依者。未入佛理。故着中庸直指以发之。初上下见予为罪僧。甚易之。军门陈大司马如冈。法极严。无敢私谒者。予未往见。即遣人侯之甚勤。是年九月。同右武往谒。及门投报。止之。是晚亲往拜予于舟。携茶盒坐谈。漏三下。人皆惊异。后对诸当道极称之曰。僧中麟凤也。即三司。亦谕往拜之。自是人皆知僧为重矣。

二十六年戊戌。

予年五十三。春正月。侍御樊公友轩。以建储议。谪戍雷州。初访予于五羊。时予较楞伽稿。公问予雷阳风景何如。予拈经卷示之曰。此雷阳风景也。公叹异。即为疏募刻。海门周公。任粤臬时。问道往来。因摄南韶。属修曹溪志。粤士子向不知佛。适周公阐阳明之学。乃集诸子。问道于予。有龙生璋者。闻予议论。心异之。归谓其友王生安舜。冯生昌历曰。闻北来禅师。说法甚奇。二子俱来请益。予开示以向上事。谛信不疑。切志参究。二生素有德业。相率归依。日益众。自是始知有佛法僧矣。此后法化大开。三生之力也。每忆达师许经之愿。其夏始构禅堂于垒壁间。将拟大慧冠巾说法。乃集远来法侣。并法性寺菩提树下诸弟子。通岸超逸通炯等数十人。诵法华经。为众讲之。至现宝塔品。恍悟佛意。要指。娑婆人人目前即华藏也。然须三变者。特为劣根。渐示一班耳。古人以后六品。率为流通。亦未见佛意耳。遂着法华击节。右武性急烈。负慷慨。知敬僧。而不知佛法。将归。予送之舟中。重下钳锤。公翻然大悟。乃字之曰。觉非居士。示之以铭。又作澄心铭以警之。

二十七年己亥。

予年五十四。春刻楞伽笔记成。为众讲一过。乃印百余部。遍致海内法门知识。并护法宰官。且令知予处患难中。未忘佛事耳。粤俗固好杀。遇中元。皆以杀生祭先。至时。市积牲如积薪。甚惨也。予因作盂兰盆会。讲孝衡钞。劝是日斋僧放生。用蔬祭。从者甚众。自后凡丧祭大事。父母寿日。或祈禳。皆拜忏放生斋素。未几。则放生会在在有之。为佛法转化之一机也。是年夏五月。制府大司马陈公。移镇会城。初下车。未拜一乡宦。乃先遣候予。顷之。命取食器。一百余件。俱最精者。门下皆不知何用。及设斋。请予特出新器。人人皆知其所重如此。未几。请告归。是年秋。搉使四出。地方自此日多事。惠州杨少宰复所公。往与予有法门深契。久以忧归。今秋乃访之。至之日。公已卒于茔所。诘朝将入山。公灵已至城矣。予即往视殓。为求棺椁。值潮阳道。观察任公陪。直指于惠阳。请游西湖。登东坡白鹤峰而归。归即欲掩关却埽矣。

二十八年庚子。

予年五十五。时榷使初出。狠戾暴横。官民不堪。地方震荡。加以倭警。人心惶惶。予即散诸弟子。闭关绝迹。粤人素苦闽海之白艚运。米恐腾贵也。时以为乱。新军门闽人也。公子舟次海上。适大将军请告将行。税使正畜意侵之。偶有白艚数只。即借口。以大将军为公子资行者。嗾市民大哄。顷刻聚数千人。投砖石。打公子舟几破。围帅府。持戈相向甚急。时三司府县。皆赴军门行节礼。会城无一正官。卒无解救者。势变在呼吸也。大将军危之。无已。乃命中军。诣予关前求解。予甚不可曰。无神术也。中军跪泣曰。师即不念宾主。岂不念地方生灵乎。予闻之惕然。遂破关往谒税使者。从容劝化。开晓其意。使者闻予言果悟。乃令自行招安。以散乱民。予先往。大言于众曰。诸君今所为。欲食贱米耳。今犯大法。当取死。即有贱米。谁食之耶。众闻之愕然。顷令至帅府。围即解。会城遂以宁。父老感予。欲尸祝之。时三司正在军门饭。闻报民作乱。皆投箸而起。及回。业已安堵。然皆知予之力也。观察任公闻之。乃以书抵予曰。憨师不出。其如地方何。憨师既出。其如憨师何。予亦自知此后无宁日矣。是年秋。南韶道祝公。延予入曹溪。予乘兴遂入山。为六祖奴郎。新制府戴公。知予安乱民。深德之。意欲一见。谕大将军。将予往谒。及见。礼遇甚优。留款斋饭。因辞往曹溪。公遂愿为护法。予是得安心焉。

二十九年辛丑。

予年五十六。春正月。予见曹溪。四方流棍。集于山门。开张屠沽。秽污之甚。积弊百余年矣。坟墓率占祖山。僧产多侵之。且勾合外棍。挟骗寺僧。无敢正视者。予叹曰。此心腹之疾也。苟不去。则六祖道场。终将化为狐窟。卒莫可救矣予纵居此何为哉。熟虑之无已。乃往白制台戴公。公曰。无难也。予试为公力行之。即下令本县坐守。限三日内。尽行驱逐。不留一人。铺居尽拆。不存片瓦。自此曹溪山门。积垢一旦如洗。公因留予。斋饭坐谈。公曰。六祖腥膻。予为公洗之矣。目前地方生灵涂炭。大菩萨。有何慈悲以救之乎。予曰。何为也。公曰。殊船千艘。率皆海上巨盗。今以钦采。资之以势。罢采之日不归。横行海上。劫掠无已。法不能禁。此其一也。地方开矿。采役暴横。掘人之墓。破人之产。在在百姓。受其毒害。甚于劫掠。由是民无安枕矣。为之柰何。予曰。此未易言也。姑徐图之。采使者李公。颇有信心。是年秋。至曹溪进香于六祖。留山中数日。闻法甚喜。予因劝为重兴祖庭布金檀越慨然力荷之。徐密启之曰。开采为害于地方甚矣。非 圣天子意也。采船急设约束。期往来过限以罪。矿罢开采。尽撤其差役。第令所司。岁额助解进。秋毫无扰于民。可乎。采使唯唯。力行之。由是山海地方。一旦遂以宁。公深感之。以书谢予曰。而今乃知佛祖慈悲之广大也。以此护法之心益切。予因是得以安心曹溪。是年秋。开辟祖庭。改风水道路。选僧受戒。立义学作养沙弥。设库司清规。查租课。赎僧产。归侵占。一岁之间。百废具举。

三十年壬寅。

予年五十七。是年重修祖殿。培后龙。改路径。以屠肆为十方旦过寮。辟神道。移僧居。拓禅堂。创立规制。

三十一年癸卯。

予年五十八。冬十一月。达观禅师。在京师。遭妖书之厄。逮下狱讯。以为予之故。因此又及之。予心知不克。安心以待。荷 圣恩宽之。京院有通行。是年侍者深光出家。

三十二年甲辰。

予年五十九。春正月。以达师之故。通行至按院。檄予还戍所。遂去曹溪。往雷州。因忆达师云。楞严说七趣因果。世书无对解者。予曰。春秋乃明明因果之书也。遂着春秋左氏心法。

三十三年乙巳。

予年六十。春三月。渡琼海。访东坡桄榔庵。白龙泉。求觉范禅师遗迹不可得。寓明昌塔院。作春秋左氏心法序。游名山。作琼海探奇记。金粟泉记。夜望郡城。索然若无人烟。唯城西郭。少有生气。予因谓诸士子曰。琼城将有灾。急禳之。人以为妄。及予渡海方半月。地大震。城东壁连门陷。城中官舍尽倾塌。明昌塔倒压。予所居楼尽碎。予行时。士大夫苦留之。予不肯止。若不行。则亦为灰粉矣。月夜渡海观琼之胜概。予以为仙都。乃十洲之一云。夏四月。制府檄予回五羊。秋七月至曹溪。去时祖殿已拆。修造工未止。归则完者十之六七。所负工料将千金。毫无出。予化两内使者施。尽偿之。是年。修五羊长春庵。为曹溪廨院。为六祖办供之所。冬十月。侍者广益广摄出家。

三十四年丙午。

予年六十一。春三月。度岭至南州。候丁右武。谢张相国洪阳公。以予在难时。公居亚相。知予之难。始末最详。相与一时力救之。予心感焉。故往谢公。欣然道故。请予斋于江上之间云楼。邀诸乡友陪坐。公曰。人皆知憨公。为僧中一大善知识。不知大有社稷阴功也。众闻之。悚然问公。公言其概。一座动色。回过文江。访邹给谏。留数日。至章贡陈二师。将军留署中。病期月。有卧病诗十二首归曹溪。秋八月 皇长孙生。有 恩赦。凡在戍老疾。及诖误者。俱听辩明释放。予在例。乃往告军门。准行勘复之。雷州道勘明应赦。按祭司类造。候题遂开。

三十五年丁未。

予年六十二。春三月。予告回籍。军门檄韶州。安置曹溪。予住山中时。得为诸弟子说法。是年注道德经成。予幼读老子。以文古意幽。切究其旨。有所得。俗弟子。请为之注。始于壬辰属意。每参究透彻。方落笔。苟一字有疑而不通者。决不轻放。因此用功十五年。携于行间。至今方完。

三十六年戊申。

予年六十三。议修曹溪大殿。春二月。冯元成公。任岭西道。因访予入山宿。夜梦大士现身有感。诘朝殿礼佛。至大士前见两栋摧朽。惊谓予曰。何不修此。予曰。工大费多。力不及耳。问费几何。予应以若干。公曰。无难也。吾试为之。归白制府戴公。公曰殆哉。见孺子将入井。必匍匐往救之。况佛菩萨。处此危地。不动心非人也。乃诘所费。即以予言告。公曰。犹未也。即属南韶道。往勘估计。且令请予面议。予往见之。公慨然欲独为鼎建。予告曰。若劳公家之费。恐不便。苟依法门故事。请以募众为之。公属岭西道。为疏十二簿。三司道府。各置一扇。随意施舍。总会于府。解归于一。无庸归僧。如此。则不劳而易集。公从之。不期月。而集将千金。予躬往西粤。采大木至端州。制府留修宝月台。乃别委官采办。冬宝月台成。予作记。材木俱积于端江之浒。次第运之。冬十一月初。安南贼破钦州。戴公请王师远讨。因核论罢。

三十七年己酉。

予年六十四。春二月。予自端江运木回。阻风于羚羊峡。游端溪。有梦游端溪记。木运至蒙江。予回寺。方集众经营。众中一二不肖者。遂作孽抵牾。因鼓众为乱如叛民。予见而叹曰。此予重违佛教。乃著相之过也。众方鼓噪。予独坐堂上。焚香诵金刚般若。以前但诵文。实不解义。至是恍然有悟。乃注金刚决疑。稿成。众寂然。不肖者不信。予心益危惧。遂讼于按院。准行司理。予是时即飘然出山听理。船居于芙蓉江上者二年。资斧已竭。别驾项公楚东。抱关于浛洸。邀予往。江行。遭风破舟。及至。复大病几死。公延医力救之。及回郡。乃卧病于旅邸。将期年。

三十八年庚戌。

予年六十五。是年卧病旅邸。秋七月。直指按部。至郡讯及予。司理闻之方为理。反坐予罪。直指大不然。驳之。云某有大功于六祖。向所舍为常住计者。今奸僧得利。而反罪之。是谓平等法门乎。复行本道严究之。由是本府亲诣山中。按僧之所开状。逐款审之。尽妄言无当。所诬侵常住八千余金。予初立常住库司清规。置有号票。凡一应钱谷收支。有监寺书记。秋毫出入。皆执号票为据。不妄发也。至是当官研核查算。以号票为准。无分毫及予者。时上下内外。方信予之不妄也。事乃白。当道重怒其僧。再三请予留住山中。予心已厌倦。力辞之。寓五羊之长春庵。

三十九年辛亥。

予年六十六。春三月。居端州鼎湖山养疴。初奉 赦。候 题。向无按院覆 命。故延至今。复奉重勘明。始注销听自便。时诸士子。相依请益。述大学决疑。

四十年壬子。

予年六十七。居长春庵。为弟子讲起信论。八识规矩。乃述百法直解。以法华击节文义。联络不分。学者难会。乃着品节。

四十一年癸丑。

予年六十八。居长春庵。夏为诸弟子。讲圆觉经方半。即发背疽。医不能治。几危。大将军汉冲王公。业为予治后事。粤人梁杏山者。酒人也。素以医疡名。偶至视之。曰甚矣。少迟则莫救矣。幸安心无伤也。乃纯采草药以敷之。随手奏效。犹如弄丸。刻期取效。至冬乃痊。予为文以谢之。此疽盖自初坐禅时所发。知是冤债。以诵华严经。告假者。每向于书写。读诵华严则窃发。随祷而止。即至粤中。已两举不成。患在身四十八年矣。初起时偶忘之。且不知为疽。遂成大疾。其冤业酬偿。盖以身试之不爽也。十月疾愈。初与衡阳曾仪部金简。有南岳休老之盟。书以十数。未能也。今以书来请。遂杖策而往。乃去粤。初予至粤时。法性弟子。相从者数十。久之渐零落。唯通炯。超逸。风波患难疾病相从。未离左右。今将行。皆不舍。愿从之。炯尚有羁。少迟之。担簦以从。是年十一月至湖东。先是弟子福善。携侍者深光。北归探亲。至是不数日。亦追至。

四十二年甲寅。

予年六十九。春正月。游德山礼祖。有诗四首。访冯元成公于武陵。会龙参知朱陵。受荣王斋。大善寺众僧请受戒。冯公与诸同道。各捐资修昙华精舍。夏四月还湖东。闻 圣母宾天。随建报恩道场。有 恩诏。乃对灵龛披剃谢恩。还僧服。因痛哭曰。悲哉。檀越往矣。本寺之愿已矣。岂待再来耶。楞严经。自东海立意着通议。久蕴于怀。未暇述。今夏五月方落笔。五十日稿遂成。十一月精舍成。有山居诗。度侍者慈力。

四十三年乙卯。

予年七十。春为众讲楞严通议。夏四月着法华通义。以虽有二节。全文尚未融贯。故重述之。五十日稿成。纂起信略疏。秋八月游南岳。中秋日登祝融。秋九日。冯公自武陵移守湖南。陪游方广寺回。巡道吴公生白。过访湖东。谈及楞严。吴公大喜。即与诸属捐资刻之。礼八十八祖道影。吴公大赞叹。乃命画士临小像册。请予各为传赞。冯公赴任未几。即请予游九疑。冬十月至零陵。留过冬于愚溪。

四十四年丙辰。

予年七十一。春正月。归自零陵。方遗民从宦游归。依于湖东。命名福心更。初达观禅师。入灭之次年。予弟子大义。请灵龛回南。缁白弟子。奉供于径山之寂照庵。今一纪矣。予难忘法门之义。向欲亲往一吊。故香亦未遣也。适闻葬。必欲一往。将行。华药寺众僧请斋。为续法系。游梅雪堂。吊逊庵宗师。夏四月离湖东。有去南岳解嘲诗。邝慕一。方遗民。何仲益。诸子。送至樟木市。五月至武昌。会段给谏幻然。礼大佛。游九峰。六月至浔阳。游东林。有怀古诗。登匡庐。吊彻空禅师。避暑于金竹坪。注肇论。因见其山幽胜。有归隐之意。遍览无可居者。七月游归宗。登金轮峰。礼舍利塔。有诗。有僧以五乳相送为静室。予登览观其地不广。而其境颇幽。遂受之。江州邢来慈居士。达师之弟子也。愿为布金檀越。故予有投老之意焉。浮梁陈大参赤石公。至山相访。闻予有意匡山。亦愿为护法。秋八月。出山至黄梅。礼四五祖。访汪司马公。入紫云山留旬日。汪公愿作匡山建造檀越。别去相城。访吴太史观我。吴中丞本如。欲建如意庵以留。游浮山。截江登九华。十月初抵金沙。于王合族。与东禅浪崖耀公迎之居。顷即之双径。石门颜生之居士。候迎于吴江。乃过其家。士备斋资以随行。长至月望至寂照。十九日。为达大师作茶毗佛事。先为文以祭之。预定是日无爽。识者异之。二十五日。手拾灵骨。藏于文殊台。弟子法铠随建塔。予为塔上之铭。以尽生平法门之义焉。遂留度岁。时为禅堂衲子小参。有参禅切要。铠公请益相宗。为述性相通说。诸请益者。各说有法语。作担板歌。粤弟子通岸先别。独超益同诸子福善。法孙深光广益广摄慈伴行。

四十五年丁巳。

予年七十二岁。春正月。下双径吊云栖。时缁白弟子千余人。久候于山中留二旬。每夜小参闻法。各各欢喜。发挥莲池大师生平密行。弟子闻之。至有涕泣。谓予发人所不知者。乃请作塔铭。回时。玄津法师壑公。同通郡宰官居士。金中丞。虞吏部。翁大参诸公。请留净慈之宗镜堂。日绕数千指。为说大戒。作宗镜堂记。诸山各路名德法师。俱集于湖上问法。各申诘难。时谓东南法会之最胜。昔所未见也。乃游灵隐三竺西山诸名胜。赞扬放生三池。乃行。城中宰官居士。具舟放生饯别于湖上。且具状请留云栖。乃有三年之约。遂行。凡一过所经诸作。玄津壑公谭生孟[火*旬]。汇为东游集四卷刻之。回至吴门。巢松一雨二法师。请入华山。游天池玄墓铁山诸胜。寒山赵凡夫。严天池。徐仲容。姚孟长。文文起。徐清之。诸居士。设供于山中。冯元成。申玄渚。二宰官斋于家。将行。弟子洞闻汉月久候。钱太史受之。亲迎至常熟。遂至虞山信宿。太史送至曲河。贺知忍父子侄。候于奔牛之三里庵。请留园中结夏。力辞之。送至京口。受三山缁白斋罢。即返匡山。五月一日。过白下江上一宿。见一二故人。即扬帆而西。五日至芜湖。刘缮部玉受款留。作异梦记说。崔吏部鹤楼。追晤江上。五月十六日。舟次星渚。抵归宗。寓居未几。时汪司马公。业先具资。为予修静室。六月十五日。弟子福善。经营五乳开土。于十月终始成一室。乃得安居。为众讲楞严起。弟子超逸。闭死关于金轮峰。

四十六年戊午。

予年七十三。是年修佛殿禅堂。三月浮梁陈赤石公入山。结中素鲍公。我斋夏公。为十友。助修造资。冬十二月殿堂成。

四十七年己未。

予年七十四。春正月。粤弟子通炯至。遂开堂启讽华严。长期为众讲法华。楞严。金刚。起信。唯识。诸经论。命炯首众。秋七月。以五乳为十方养老常住。八月望。予闭关谢事。效远公六时刻香代漏。专心净业。每念华严一宗将失传。清凉疏钞。皆惧其繁广。心智不及。故世多置之。但宗合论。因思清凉。乃此方撰述之祖。苟弃之则失其宗矣。志欲但明疏文。提挈大旨。使观者易了。题曰纲要。于关中批阅笔削始。冬于关中。为众讲楞伽起信。

四十八年庚申(即泰昌元年)。

予年七十五。春课余。侍者广益。请重述起信。圆觉。直解。庄子内七篇注。夏病足痛。前任分巡衡阳吴公。转粤臬。入曹溪礼祖。托山中弟子。寄乞诸祖传赞。予病中为纂传七十一首。各系以赞。亲为书之。初予去曹溪之南岳。住匡山业已八年。而曹溪众僧深思予归。堂主本昂等。往来问讯十数。欲请之而未能也。吴公赴任。便道入山。见予重兴之功。嗟叹久之。众僧因具白所以。思予归请不能之状。吴公欣然为作护法。即具书往请。合山大众。及本省乡缙绅居士。同具状。昂同二三耆旧。至匡山哀乞。予时以病谢。

天启元年辛酉。

予年七十六。春。弟子侍御王安舜。入山问讯。夏。为众请讲楞伽。时前任本道祝公。亦转粤海道。同吴公具书再至。予又以病谢。是年冬。又为众讲楞伽。肇论。起信。

天启二年壬戌。

予年七十七。春正月。粤弟子孝廉刘起相。陈迪祥陈迪纯。梁四相。入山问讯。起相与四相。相伴山中住半载。为讲楞严起信金刚。二月。东吴弟子方远随至。同作休老计。秋七月。王侍御复入山。亲请归曹溪不诺。时力提华严。名纲要。草就。吴公朝觐回。又遣书。意更切。韶阳太守张公。特书专堂主昂至。予情不获已。意必一往。于是年冬至月十日。出匡山。过螺江。会太史萧拙修。刘韶也。刘转华。马季房。曾尧臣。贺可上。邹端侯诸居士。过虔城江上。会宁都苏孝 魏 期诸君。斋于江上。有诗赠别。度岭过集龙庵。会刘敬一诸故人。十二月望入曹溪。合山僧众。罗列香华如获母。

天启三年癸亥。

师年七十八。居曹溪禅堂。春正月。郡守张公。入山问讯。三月。省城法性诸弟子至。师时专以法施为心。四月。为众说戒。讲楞严起信等经论。秋七月。又为众说戒。十月初四。萧宗伯玄圃公。应诏北上。入山见师。欣然留连。且为师卜寿穴。剧谈一日夜甚欢。出山师即示疾。初六日。侍者广益省城回。云来得恰好。韶阳太守张公。亲入山延医调治。初八。门人超逸至。云再两日。不得见汝了。师知幻缘将尽。药剂不服。十一日巳时。别张公。申时饮水沐浴。焚香示众曰。大众当念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一心端坐而逝。于时百鸟悲鸣。四众哀号不已。星夜毫光烛天。隔山之人。咸疑寺中火也。三日面色如生。发长唇红。鼻端微汗。手足如绵。萧公闻讣。悲恸久之。即移书南韶二郡公。为师建塔。及造影堂。先是师离匡山。留首座通炯于五乳。调理大众。至是三遣书促归。中有云。汝早来一日。便是一日来。老人余日无多力矣。炯得书。遂忙忙南还。十月朔日抵曹溪。师见之喜动颜色。且云来得好。迟时恐汝懊悔了。炯初不会其意。连日侍立。所闻所叮宁者。皆佛法大意。惓惓以法门无人为叹。提撕者。又极紧切语。□去期。已先露于炯未归之前矣。

大师年谱自序实录。向有手笔草藁。为大师首座。寄庵通炯所藏。炯师殁后。法孙今照今光。住海幢寺。华首和尚。从二僧取得此藁。缮写封寄。今遵依元藁付梓。天启三年癸亥。实录。乃大师入灭后。上首弟子福善等。续记附刻于后。以大师为中兴龙象。一言一行。关系人天眼目。文取足征。事贵传信。不敢扳缘葛藤。添附蛇足。以滋法门增益之谤。后有正眼。幸鉴别焉。戊戌孟夏。佛成道日。海印弟子钱谦益槃谈谨书。

憨山大师托生辨

湖南颛愚衡公。作曹溪中兴憨大师传。盛谈灵异。宿生为陈亚仙。殁后应现为萧公子。诸方颇疑其诞。天童木陈忞公。见闻杂记云。大师托生桐乡。为颜司理俊彦少儿。三岁不语。一日呼其父名曰。汝。我前身弟子也。司理登第授官广州。皆先知之。病痘不起。召魏学使浣初至榻前。执手道故。嘱撰铭。证明末后事。余读而心讶之。学使余里人也。大师东游。未尝抠衣礼足。安得有执手道故之事。司理屏居石门。驰书迬询其详。遂以崇祯二年七月。南华僧智融本昂。伸报文牒。及塔记石本寄余。僧牒曰。二公子。示现童真于菩萨家。能令眷属割世间恩爱。作茶毗佛事。火浴后。顶齿不坏。舍利无数。大者如弹丸。小者如菽。色如白玛瑙。扣之铿然有声。海众共观叹异。以是月二日酉时。安厝灵骨。建塔于先大师塔院之左。至人出生入死。游戏自在。岂先大师遗蜕返匡山。现此金锁。还镇祖庭。抑亦山中耆年。宿乘愿力。来住此道场耶。塔记则曰颜氏子。名祉。小字虎子。生于天启六年。丙寅二月。实大师示寂后三年生。四岁而殇。司理之官日。虎子私语家人。吾乘便得往曹溪矣。以此言证。知大师再来。若忞公所载。呼名叙昔云云。则未之前闻也。司理父子家业归心。信根牢固。生生居士。常梦护伽蓝神。趣迎宾头卢。越翼日。大师至止。慈容法筵。宛如昔梦。司理为书生。大师摩顶记莂。比为广理。申明大师规约。复其侵田。虎子以信心入胎。自求父母。良非偶然也。童真示现。各有所表。吴粤往来。表法界一地故。痘疹发香。表染净一如故。灵骨不损。表灵相具足故。四岁夭折。表已入鸠摩罗地故。归骨塔院。表依止大人故。此则积劫熏修。弹指幻化。不可以思惟测度也。若以是因缘证成。为大师再来。则窃谓不然。何也。古来佛祖应化入胎。人天转轮。事非聊尔。栽榕再世。遘浣衣以寄生。宣老六年。仗白云而勘辨。莫不付嘱相应。机感历然。而今无是也。吸引缘熟。啐啄时同。双峰之香烟犹指。五乳之真身有归。吾谓是子也。多生此世。必入大师室。着大师衣。受大师戒。遣来作使。告报异生。即事征理。无可疑者。呜呼。我大师人天之师。末法中第一龙象也。末后转轮。法门一大事因缘也。僧徒无识。萦心香火。指法城为首丘。认宝坊为华表。章句小儒。眼如针孔。景掠李源圆泽。身前身后剩语。缁白。邮传。寐言梦断。海形牛迹。不已辽乎。俗语不实。流为丹青。吾惧后之修僧史。撰佛录者。采猎异闻。而讹滥正信也。既属忞公门人。告于其师。请为刊正。而又书其说。诒南华僧。镵诸塔院。昭示后人俾勿惑。岁在庚子四月望日海印弟子虞山钱谦益槃谈谨述。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五十五

虞山私淑弟子 毛晋 编较

附录

大明庐山五乳峰法云禅寺前中兴曹溪嗣法憨山大师塔铭(有序)

余小子广沦宾之在中秘也。偕同参数子。请益牢山憨公于龙华精舍。萧宗伯玄圃。暨吾家司马体中与焉。所闻非帝网之十玄。则祖灯之五叶。而师特以体究念佛为露地两轮。后十年入粤。而皖江之素复我。又后二十年入吴。因体中而浮渡之鼓振我。于是余始能游师之籓。悉秘现涌没顺逆种种影事。又七年。玄圃径曹溪而北。及送师于悬崖。明年。而余得请幕府何公。克以师蜕还五乳也。又明年。上首福善莹石为楮。而奉师自着年谱。使余吐舌为笔。余受卒业者三。而龙华浮渡之会。俨然未散矣。师法讳德清。慕清凉法界之玄。故字澄印。别号憨山。乃选于五台之奇。以喻狂性之歇者也。系出金陵蔡氏。考讳彦高。妣洪氏梦观音抱送而孕。诞于嘉靖丙午孟冬之旬有二日。白衣重包。十年辞家。依报恩寺主西林和尚使法孙俊公为之师。十九礼栖霞云谷大师。剃发受具。二十六北游。出入燕晋。得自在三昧于台山。三十八遁迹东海之那罗延窟。久之得六种就。逾五十放于岭南。而以出家优婆塞。大振曹溪之铎。 覃恩洊逮。袈裟着身。而师年六十有九矣。又三年反自吴。营菟裘于庐山五乳峰下。刹曰法云。以养十方之老。居数岁。复如曹溪。当年之七十有八。腊之六十。是为天启癸亥。先于悬弧者一日而示寂焉。师丰仪慈满。神情凝定。望之似阿罗汉。初就外塾。而母督之严。徐而察焉。知非池中物也。从臾若翁以裂爱网。而师之酬罔极也。却十镒之供。于山阴藩邸。独拜 孝定皇后之赐。泥金和血。以涂杂华。摄二老于香幢光蕊。其省觐也。闲于报恩藏轮三宿子舍。有法喜而无情怛。君子曰。生之成之。是谓圣善。熏之变之。是谓洁白。世间慈孝。其海之一沤而已矣。北讲之涉天堑也。自无极之说华严玄谈昉也。南禅之反故鼎也。自云谷之付念佛公案昉也。两大士口光。交灌师顶。不惊不溢。身恒晏坐华藏道场。而清泰法王。若二法王子。入于净念猛心。如形斯鉴。其养之专也。乃至行于都市。不见一人。知其解者。以为密云尚往。他日更于肇公似昔人非昔人义。得未曾有。所谓旋岚常静。江河不流。证之目前。一一谛了。而七岁时生来死去之疑。涣然冰释。其偈曰。生死昼夜。水流花谢。今日乃知。鼻孔向下。得宗通之相一。卓锡台山。略杓岸头。闻机数反。久乃不闻吹万之諠。雪窟头陀。酬对以目。菜羹米汁。旬啖一升。念息尘忘。立而丧我者。不知几旦暮也。其偈曰。瞥然一念狂心歇。内外根尘俱洞彻。翻身触破太虚空。万象森罗从起灭。得宗通之相二。牢山之会心也。海天雪月。互影交光。三昧现前。无入无出。其偈曰。海湛空澄雪月光。此中凡圣绝行藏。金刚眼突空华落。大地都归寂灭场。得宗通之相三。又后三年。静中机发。不因心念。意在舌端。其偈曰。烟波日日浸寒空。鱼鸟同游一镜中。夜半忽沉天外月。孤明应自混骊龙。所谓月落后相见。是耶非耶。得宗通之相四。盖自是回真入俗。而有省觐之游。妙喜大悟十八。小悟无数。个中冷暖。惟师自知。意者菩萨根力。次第增上。明妙安乐。恒与王所相应。故华严之在笔端也。六字佛名。心手相得。即一点无空过者。而客主周旋。语不愆忘。文无亥豕。妙法莲华。回向 慈圣。亦若是则已矣。台山无遮之会。日更供具。席以半千。坐满万人。皆师阴为擘画。如时而给。剥啄无声。所与首事妙峰登公。了不知其来处。当事之严。不交睫者九旬。以水代餐者七日。其去以匝月息者也。借曰壮龄。则耄期而径余邑屋矣。云兴瓶泻。胁罕至席。不睹其倦于勤也。尝闲行海南。访子瞻寂音故迹。而望郡城生气。独据西隅。趣行北渡。而琼州地震。存毁具如师言。永嘉诠定。初曰引起。后曰办事。师其二之中乎。台山之悟。四顾无所咨决。而以现量寓目首楞严王。八阅月无用心处。其在那罗延窟。则楞严悬镜。半烛而成。亦无用心处。门人曰。盍使一一文句。消归观心。师颔之。楞严之有通议。自此昉也。尝以四法界观。说法华于岭南。至现宝塔品。喟然叹曰。佛意要指娑婆人人目前即华藏。然须三变净土者。曲为钝根渐示一班耳。从是法华之有击节。有品节。有通议。自此昉也。折芦孤唱。楞伽握符。栽松代兴。金刚司契。而师照以楞严之镜。则无门之门。无住之住。皆若有启其鐍者。以故楞伽笔记。和人目为流征之音。而金刚决疑。则虽空生再来。固当相视而笑。华严一宗。往往迷清凉之广。而耽方山之略。不知广之可以略也。五乳一关。三周寒暑。疏之纲要。其将与合论并珍。如是种种说通之相。布在方策。睹烟悟火。宗通历然。谁谓与不传者俱往。而法云之漏。刻之以香。课佛名日至数万。圆顿交参。禅土双妙。两大士最初结束。撩起便行。直向山眉海目。绕锡三周。作一宿觉。岂不真勇迈终古大丈夫哉。韦编珠笈。初以为前茅。中以为副乘。卒以为辅车。于是作中庸直指。大学决疑。着春秋左氏心法。道德南华内篇。为智度善巧。而鬼神情状表章。丘明曰。夫夫冥参鲁竺之心法也。东奥周参知。举大易通乎昼夜之道而知以质师。曰是吾宗所谓不属生死一着子也。参知跃然。更为诸弟子畅其玄义。而师以西伯为东诸侯主矣。盖西林翁尝钝置师以世谛使侍皋比。故于二酉多所渔猎。法书韵语。少作功力。美秀夙成。事辞之文。居然良史。而非满字庄严。一乘鼓吹。无述也。王大司徒弇州。属以慧业建[索-糸+((处-虍)/木)]。得其所谓夷然不屑。厥仲奉尝赠以晤言曰。可知王逸少。名理让支公。而汪左司马南溟。则悲五宗衰相。声挽力推。岌岌乎为径山中峰之室佹得之矣。伏牛法光和尚。师目之宗门香象。自庆小穴小友畜师。勉以离心意识参。出圣凡路学。而师时已得肇公意旨。北台□影师言庶几。独怪其吟哦不停以为魔着。闲而请焉。报言骤发悟机。而有物据我舌本。尔时恨不遭钳锤毒手痛棒。熟眠以至此耳。师心识焉。馆于胡臬宪顺庵之署。强可觅句。遂不得休。念光师之魔。且至寝不成寐。跏趺坐忘。起问居诸。而数盈于把矣。故终其身于无碍辩才而得自在。师之升闻于 慈圣也。为 圣躬祷也。其作无遮道场也。为 皇储祷也。居一年。 贞皇应河清之瑞而诞。唱导之侣。妙峰大方。咸被宠锡。而独师逃之海濵。求华严菩萨住处。所谓那罗延窟而谷隐焉。 慈圣多之。建宝坊于西山。以召而弗之敢往也。 赐金百五十镒。以缮阿兰。而弗之敢拜也。无已。请如汉汲黯矫制事。果山以东。缁黄鳏寡。囚系之腹。而有司者策书以报。 慈圣愈益多之。藏函 宝玺。有陨自天。以草昧故庋于他。已又 敕宫婇之胜任者。布金有差。而观音庵之废墟。 赐额尚方。称海印禅寺矣。于是有挟隆隆而耽视兹土者。号无赖黄冠百余辈。称引宋七真故宇。以为讼端。莱守有闻于李中丞。将致辟。而首难者。露刃逼师。谈笑道之立解。偕行数百武。其党疑与师购。将倒戈。师更与入市。啖以瓜果。一郡尽欢。谓方士杀僧矣。师乃明其不然。即渠魁无使灭耳。

第尽驱越境而已。其以德报怨类此。而往者报恩殿廊之烬也。师与雪浪恩公。矢以一期戮力。及奉 敕藏还寺。而舍利窣堵。出光明桥以迎贝[叠*毛]。师因入谢。请 慈圣日减膳馐。需隆栋。久之事有端矣。戒于岛夷。遂不果。而中贵人之与转藏轮者。尝以眦睚得过。 上左右众铄之。谓其监缘饰佛事。多壑帑金。而诈称黄冠。摭己事鸣登闻以讼。有 旨逮师。及中贵人对簿 诏狱。师内空其心。而外侃侃言事。请核内府。则赈饥之籍固在。而他无所得其漏卮。释憾于中贵人者。本不欲患师。更以所稔颠末具广贞状。 上意浸解。坐私建梵刹。戌之雷阳。而诸刹之蒙悉檀于 慈圣者。虽往来厉而亿无丧矣。故相张洪阳先生。称其难弃能弃。难忍能忍。以能幽赞 神庙之孝。为 社稷功。亮夫。师于般若香光。固是云谷老人。安上鼻孔。临岐逼拶。亦自不无妙峰恩公一臂。台山遂作。暮云春树。清风匝地。何之非早岁埙[壉-豕+巾]。而师所描邈于飞雪之炉。运风之斤。狎主之歃。亦不啻三铠甲龙。从涅槃起矣。紫柏大师。于世罕所许可。而独轻千里之驾于坚牢。晋琬公塔院之会。送难通理。一坐四旬于宇内。法喜无两。其示寂圆扉。虽魍魉辈毒于含沙。而本所怀来。固未尝不在雷阳棨戟之下也。双径之游虽微上首铠公。固当己事遄往。愆期有待。而适会紫柏。以舍利迁。爰及阇维。铭诸坚白。其斯以为方外素交。扬厉云栖。证知吾师莲祖。为法华地涌中人。而浮山朗目智公。亦以旋陀罗尼。与作点睛手。则予小子宾。窃负法垒蝥弧。渐腾而附青云上矣。师谓紫柏澜之浊矣。维泉之昧。及吾两人之未髦也。左提右挈。以为曹溪涤除。宗门其有兴乎。左股既夷。壮马是急。故紫柏自曹溪如燕。而师度岭已还。乃心罔不在祖窟。筮之以周臬宪海门。而曹溪志成。镇之以戴制台。而屠沽之肆一洒。狙狯虎冠。兵奴我苾刍。蚕食我疆里者。令不崇朝。乌散鬼匿。招提改观。于是乎范之以律仪。经之以出入。守之以典籍。润之以法流。育之以义学。如是者数年。宝坊轮奂。浸假若新。最后有事于大雄宝殿。而一二黠悍师蠹。恶其害己。歙张群噪。将以一矢加遗。而师方晏坐。诵金刚般若。深解义趣。愉愉如也。噪者心怍。已退而不释然。乃因制府之罢。诬师掠用常住物。愬御史台。流寓二年。司理锡之鞶带。直指弗是也。下郡征典守节符会之。秋毫无爽。乃褫讼者服以窜。而曹溪之蛊裕矣。师之少也。受遗西林翁。独以心计偿两世逋负缗至千。于无遮之会。而竣籍其羡。以[田/廾]塔院寺主大方赀至万。知以恬养。劳以谦牧。发机于所不得已。而藏用于所不可知。骥称其德。而力倍凡马无算矣。虽报恩之筹以师命辍。海印之绩以城社隳。南华之墉以裨贩圮。而师惟心之土。悲智妙严。岂复有乏少耶。贵珰之滥于榷也。薮盗丛奸。不可向迩。差幸有浮慕于福田。而师受戴制台请。与为婴儿。其应如响。于是税使者窘于至期。迫不得所欲。而黄白之冶。受成有司。民不知有履尾之咥。白艚遗粟食民而腾粤籴。邦人患之。而戴公胤子。将归温陵。其行也。与白艚会。于时榷使有憾于将军。则多族市井豪欢以媚灶。胄士之告急于师者再矣。师方安居。扉为之启。从容谕众。而欲得贱籴耶。今罪在大辟。籴虽贱。谁当食者。众怒少怠。而急白榷使者出令。宁反侧心。且明非胤子之过。匡圉阒然。盖师轻身以先持戟。使师莅大鉴宗盟。而师脱载鬼之弧。纳用缶之牖无烈侠气。有烈侠功。所谓动刀甚微。謋然已解。进乎技矣。师毗尼纯白。廉而不刿。门庭在云栖紫柏之间。德充之符。逅之而慢幢折。疑城颓。瞋剑堕。出要咨诹。不惜四楞着地。恻乎惟恐人之不有之也。踪迹半天下。所至登羯摩之坛。升白椎之座。以数十会计。东齐南越。法化久湮。佛种几断。而自其得师也。若醯鸡之睹天地。熏于二严。誓于九品。乃至盂兰放生。诸白净行。无冠笄童耄翕如也。别传之宗。时复为利根者贾勇而齿牙无畏。投芥于针。使清凉之区。乃得遵 累朝宪章。弛于任土。而大木终其天年。为官家佛法僧物。寺主取大邑人。无灾用脱桎梏。居然五天之郛一郏鄏矣。 今上毓于青宫。 诏戍士之老疾诖误者。陈情而宥。师有二焉。首尾核奏。凡六年。乃听自恣。而 慈圣之为 孝定也。临于湘东。大作佛事。然后免妙喜之冠。反栖贤之圉。而师初行脚时。所铭一钵一衲。虽丰城之与延津弗若矣。师所莫逆。海内贤豪。无虑百数。而天随风负。则北之胡。南之戴为尤。湖东练若以曾仪部金简。为三年淹。五乳十檀。则汪少司马静峰。执其牛耳。是时名刹之虚左者。桐乡之浮渡以堂。金沙之东禅以构。其曰麈尾是瞻。武陵云栖。则萃通国之欢。以请禅讲胜流。刳心[目*匿]就。美尽东南。而竟为庐阜之岑寂所扄。已复为曹溪之讴吟所吸。人以为疲于津梁。而师固未尝下台山之座也。纵其乐说无碍之辩。曲示单传。而镕入一尘法界。似圭峰。解脱于文字般若。而多得世间障难。似觉范。森罗万行。以宗一心。而严无生往生之土。又似永明。虽正令寂寥。稍似婆心太热。亦或观时逗根。不忍法堂前草深一丈耳。先甲曰辛。以革其面。后甲曰丙。以蔚其文。二十年以来。饮光之华。往往于吳楚间振其夕秀。瀹曹源者。岂曰无庸。师可报紫柏于净土矣。书华严时。梦与登公谒清凉国师于金刚之窟。而慈氏法王。亦乘率陀楼阁。影现梦心。锡以策文曰。分别是识。不分别是智。依识染。依智净。染有生死。净无诸佛。佩斯印也。以游世间。所谓善能分别一切法。于第一义而不动。盖师之所从来深远矣。年谱之笔。绝于癸亥。而专以法施为心。六字其末后句也。前化及之三旬。遍谢申警。若将远行。且各留楮墨为别众以师眷眷法云也。判袂玄圃。而小不豫矣。侍者以遗教请。至心念佛而外。无他嘱也。初度欲临。而张韶州奉紫叵罗衣为寿。清言浃日。欢若生平。日中而骊驹叱驭。日晡而白牛说驾矣。二时暖于顶。三日汗濡于鼻。睹貌如生。而遥烛其瑞相者。谓招提且火。最后供通曰。内外诸法。空洞一如。何去来之足问。然则参云谷时。所睹三圣。对现色身。沤灭空澄。了无所得。永明有言。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刹那际中。去齐而送者徙市。去越而慕者倾都。去震旦而哀者撼丘陵。荣者雕金石。如梦乍醒。不消一咄矣。缘熏习影。重重无尽。而出缠弟子曰。福善某某等。在缠弟子曰。即墨黄生纳善某某等。五羊冯生昌历某某等。服勤请事。助转法轮。皆其盛者也。于师台山愿文四摄众中。固是恒河沙一数。而黄生剜臂为灯。以蕲反锡。痂瘢作大悲形。衣发皆具。首楞严观。昼夜一蒲。勤勇坐脱。可谓奇中倍人。下逮余小子宾。啖法乳于名字之初。洒心血于窣堵之后。虽步趋未也。共相与力。倘亦有不可思议者焉。师瑰意奇行。著于年谱。不可殚书。所著复有心经直说。圆觉经解。起信疏略。起信直解。百法规矩直解。性相通说。肇论注。八十八祖传赞。方便语。参禅切要。观老庄影响论。憨山绪言。梦游集若干卷。并行于世。铭曰。 睹师舌相。渝三纪而不能挈其广长。摸师眉毛。亘三旬而不能知其在亡。听之以心兮。失颦呻之师子。游之以目兮。得回旋之象王。其语无声。其默孔扬。其形不疲。其神不伤。璞三刖而为玺。金百炼而弥刚。礼师塔也。皮相者以为化城之幻迹。而心服者以为宝所之慈航。 赐进士出身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读。菩萨戒弟子皖舒广瀹吴应宾顿首拜撰。

大明海印憨山大师庐山五乳峰塔铭

我 神宗显皇帝。握金轮以御世。推 慈圣皇太后之志。崇奉三宝。以隆顾养。 上春秋鼎盛。前星未耀。 慈圣以为忧。建祈储道场于五台山。妙峰登公。与憨山大师。实主其事。 光宗贞皇帝。遂应期而生。于是二公名闻九重。如优昙钵华。应现天际。妙峰不出王舍城。大作佛事。而大师有雷阳之行。其机缘所至。横见侧出。固非凡情之可得而测也。大师之迁化于曹溪也。大宗伯宣化萧公。亲见其异。为余道之。已而南海陈迪祥。以行状来谒余表塔。余曰。有吾师宣化公在。他日请为第二碑。又明年乙丑。其弟子居庐山者曰福善。奉全身。归五乳。而留爪发于曹溪。走书来告曰。大师东游。得子而喜曰。刹竿不忧倒却矣。灯炧月落。晤言亹亹。所以付嘱者甚至。塔前之铭。非子谁宜为。余何敢复辞。谨按师讳德清。族蔡氏。全椒人也。父彦高。母洪氏。梦大士抱送而生。七岁。叔父死。尸于床。问母从何处去。即抱死生去来之疑。九岁。能诵普门品。年十二。辞亲入报恩寺。依西林和尚。内江赵文肃公。摩其顶曰。儿他日人天师也。十九祝发。受具戒于无极某公。听讲华严玄谈。至十玄门。海印森罗常住处。悟法界圆融无尽之旨。慕清凉之为人。字曰澄印。从云谷会公缚禅于天界寺。发愤参究。疽发于背。祷护伽蓝神。愿诵华严十部。乞假三月以毕禅期。祷已熟寐。晨起而病良已。三月之内。恍在梦中。出行市中。俨如禅坐。不见市有一人也。雪浪恩公。长于师一岁。相依如无著天亲。嘉靖丙寅。寺毁于火。誓相与畜德俟时。以期兴复。师既岿然出世。而雪浪卒为大论师修治故塔。稍酬誓愿焉。师尝听讲于天界。厕溷清除。了无人迹。意主东净者。非常人也。访之。一黄面病僧。目光激射。遂与定参访之约。质明则已行矣。即妙峰登公也。师以江南习气软暖。宜入冬冰夏雪。苦寒不可耐之地。以痛自摩厉。遂飘然北迈。天大雪。乞食广陵市中曰。吾一钵足以轻万钟矣。抵京师。妙峰衣褐来访。须发鬖娑。如河朔估客。师望其眸子识之。相视一笑。参遍融贞公。融无语。惟张目直视。又参笑岩。岩问何方来。曰南方来。岩曰。记得来时路否。曰。一过便休。岩曰。子却来处分明。游盘山至千像峰石室。见不语僧。遂相与樵汲度夏。时万历元年癸酉也。明年。偕妙峰结冬蒲坂。阅物不迁论。至梵志出家。顿了旋岚偃岳之旨。作偈曰。死生昼夜。水流花谢。今日方知。鼻孔向下。峰一见遽问师何所得。师曰。夜来见河中两铁牛。相斗入水去。至今绝消息。峰曰。且喜有住山本钱矣。遇牛山法光禅师。坐参请益。法光发音如天鼓。师深契之。送师游五台诗云。雪中师子骑来看。洞里潜龙放去休。且曰。知此意否。要公不可捉死蛇耳。师居北台之龙门。老屋数椽。在万山冰雪中。春夏之交。流澌冲击。静中如万马驰骤之声。以问妙峰。峰举古人三十年闻水声。不转意根。当证观音圆通语。师然之。日寻缘溪横彴。危坐其上。初则水声宛然。久之忽然忘身。众籁阒寂。水声不复聒耳矣。一日粥罢经行。忽立定。光明如大圆镜。山河大地。影现其中。既觉。身心湛然。了不可得。说偈以颂之。游雁门。兵使胡君请赋诗。甫构思。诗句逼塞喉吻。从前记诵见闻。一瞬现前。浑身是口。不能尽吐。师曰。此法光所谓禅病也。惟睡熟可以消之。拥衲跏趺。一坐五昼夜。胡君撼之不动。鸣击子数声。乃出定。默坐却观。如出入息。住山行脚。皆梦中事。其乐无以喻也。还山。刺血书华严经。点笔念佛。不废应对。口诵手画。历然分明。邻僧异之。率徒众来相嬲。已皆赞叹而去。尝梦与妙峰夹侍清凉大师开示。初入法界圆融观境。随所演说。其境即现。又梦登弥勒楼阁闻说法。曰。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依识染。依智净。染有生死。净无诸佛。自此识智之分。了然心目也。师既建祈储道场。遂远遁东海之牢山。 慈圣命龙华寺僧瑞庵行求得之。遣使再征不能致。赐内帑三千金。复固辞。使者不敢复命。师曰。古有矫诏赈饥之事。山东岁凶。以此广 圣慈于饥民。不亦可乎。使者持赈籍还报。 慈圣感叹。率阖宫布金造寺。赐额曰海印。师诣京谢恩。为报恩寺请藏。 上命师赍送。因以便归省父母。寺塔放光累日。迎经之日。光如浮桥北度。经在塔光中行也。师还。以报恩本末具奏。曰。愿日减膳羞百金。十年工可举也 慈圣许之。岁乙未。而黄冠之难作。师住山十三年。方便说法。东海弥离车地。咸向三宝。而黄冠以侵占道院。飞章诬奏。有旨逮赴诏狱。先是 慈圣崇信佛乘。敕使四出。中人谗构。动以烦费为言。 上弗问也。而其语颇闻于外庭。所司遂以师为奇货。欲因以株连 慈圣左右。并按前后檀施。帑金以数十万计。拷掠备至。师一无所言。己乃从容仰对曰。公欲某诬服易耳。狱成。将置 圣母何地乎。公所按数十万在县官锱铢耳。 主上纯孝。度不以锱铢故。伤 圣母心。狱成之后。惧无以谢 圣母。公穷竟此狱。将安归乎。主者舌吐不能收。乃具狱上。所列惟赈饥三千金。有内库籍可考。 慈圣及 上皆大喜。坐私造寺院。遣戍雷州。非 上意也。达观可公。急师之难。将走都门。遇于江上。师曰。君命也。其可违乎。为师作逐客说而别。师度庾岭。入曹溪。抵五羊。赭衣见粤帅。就编伍于雷州。岁大疫。死者相枕籍。率众掩薶。作广荐法会。大雨平地三尺。疠气立解。参政周君。率学子来扣击。举通乎昼夜之道而知发问。师曰。此圣人指示人。要悟不属生死一着耳。周君怃然击节。粤之孝秀冯昌历辈。闻风来归。师拟大慧冠巾说法。构禅室于壁垒间。说法华。至宝塔示现。娑婆华藏。涌现目前。开悟者甚众。居粤五年。乃克住锡曹溪。归侵田。斥僦舍。屠门酒肆。蔚为宝坊。缁白坌集。摄折互用。大鉴之道。勃焉中兴。甲寅夏。师在湖东。 慈圣宾天。诏至恸哭。披剃返僧服。又二年。念达观法门死生之谊。赴葬于双径。为作茶毗佛事。箴吴越禅人之病。作担板歌。吊莲池宏公于云栖。发挥其密行。以示学者。自吴门返庐山。结庵五乳峰下。效远公六时刻漏。专修净业。居四年。复往曹溪。天启三年癸亥。宣化公赴召来访。剧谈信宿。公谓师色力不难百岁。更坐二十余夏。如弹指耳。师笑曰。老僧世缘将尽。幻身岂足把玩哉。别五日。果示微疾。韶阳守张君来问。师力辞医药。坐语如平时。既别。沐浴焚香。集众告别。危坐而逝。十月之十一日也。曹溪水忽涸。百鸟哀鸣。夜有光烛天。三日入龛。面颜发红。须发皆长。鼻端微汗。手足如绵。僧徒惊告。谓师复生。萧公语余衰老赴阙。跋涉二万里。何所为哉。天殆使为师作末后证明耳。呜呼知言哉。师长身魁硕。气宇堂堂。所至及物利生。机用善巧。如日晅雨润。加被而人不知。山东再饥。师尽发其囷。亲泛舟至辽东籴豆。以赈旁山之民。咸免捐瘠。税使与粤帅有隙。嗾市民以白艚作难。群噪围帅府。师缓颊谕税使解围。不动声色。会城以宁。珠船千艘。罢采不归。剽掠海上。而开矿之役。绎骚尤甚。采使谒曹溪。师以佛法摄受。徐为言开采利害。由是珠船罢采不入海。而矿额令有司岁解。制府戴公诒书谢曰。吾乃今知佛祖慈悲之广大也。师为余言居北台。大雪高于屋数丈。昏夜可鉴毛发。坚坐待尽。身心莹然。迟明塔院僧穴雪以入。相携行雪洞中里许乃出。当诏狱拷治时。忽入禅定。榜棰刺爇。若陷木石。逾年在雷阳。闻侍者趣呼。逮系毒楚卒发。几无完肤。此楞伽笔记所由作也。师东游至嘉兴楞严寺。万众围绕。有隶人如狂易状。搏颡不已。曰我寺西仲秀才也。身死尚在中阴。闻肉身菩萨出世附隶人身求解脱耳。师为说三归五戒。问解脱否。曰解脱竟。懵然而觉。师之树大法幢。为人天眼目。岂偶然哉。师世寿七十八。僧腊五十九。前后得度弟子甚众。从师于狱。职纳橐饘者。福善也。终始相依于粤者。善与通炯超逸通岸也。贵介子弟。剜臂然灯。以求师道。现大士像于疮痂中。而坐脱以去者。即墨黄纳善也。粤士归依者。冯昌历为上首。御史王安舜孝廉刘起相陈迪祥欧文起梁四相龙璋。皆昌历之徒也。师所著有楞伽笔记。华严纲要。楞严悬镜。法华击节。楞严法华通议起信唯识解若干卷。观老庄影响论。道德经解。大学中庸直指。春秋左氏心法。梦游集又若干卷。嗟乎。师于世间文字。岂必不逮古人。有不逮焉。亦糟粕耳。师于出世间义谛。岂必不合古人。有不合焉。亦皮毛耳。惟师夙乘愿轮。以大悲智。入烦恼海。以无畏力。处生死流。随缘现身。应机接物。末后一着。全体呈露。后五百年。使人知有一大事因缘。是岂可以语言情见。拟议其短长者哉。是故读师之书。不若听师之言。听师之言。又不若周旋瓶锡。夷考其生平。而有以知其愿力之所存也。谦益下劣钝根。荷师记莂。援据年谱行状。以书兹石。其词宁繁而不杀者。欲以示末法之仪的。启众生之正信也。铭曰。人生出没。五浊世间。生死之涂。屹立重关。重关峻复。谁不退堕。师子奋迅。一掷而过。济河焚舟。县车束马。一钵飞渡。谁我御者。冰山蛰伏。雪窖沉埋。冰解冻释。水流花开。光明四照。上彻帝阍。荣名利养。匪我思存。震霆赫怒。我性不迁。桁杨木索。说法炽然。觉范朱崖。妙喜梅州。雷阳万里。谓我何求。军持应器。横戈杖锡。毁形坏衣。古有遗则。大鉴重徽。灵照不昧。屈煦之衣。如施画缋。师之示现。如云出谷。触石肤寸。雨不待族。云归雨藏。山川自如。孰执景光。以窥太虚。福德巍峨。文句璀璨。视此肉身。等一真幻。匡山不来。曹溪不去。塔光炳然。长照觉路 天启七年丁卯九月朔常熟幅巾弟子钱谦益谨述。

憨山大师传

师讳德清。全椒人。姓蔡。母洪氏。梦大士携童子入门。抱之遂娠。及诞。白衣重胞。居常不乐俗。年十二。闻西林和尚有大德。欲往从之。父不听。母曰。养子从其志。乃送入寺。时无极讲经西林。雪浪长师一岁。先依无极。见师如夙契。十九从无极聆华严玄谈。至十玄门。海印森罗常住处。悟法界圆融无碍之旨。切慕清凉之为人。自字澄印。每于讲会。密察方僧可为侣者。一日见后架洁清。思净头必非常人。比见乃黄肿病僧。每早起事必办。不知何时洒埽也。故不寝以侦之。则当众方放参时。已粪除毕。数日净头病。师问安否。答曰。业障身病已难支。而馋病又难当。每见行斋食。恨不俱放下。师袖果饵亲之。问其号曰妙峰。蒲州人。因相期结伴为远游。既数日则已去矣。更六年。师至长安。有称盐客相访者。长须发。衣褐衣。入门即问认否。师视其两目。忽记昔天界病净头也。云为山阴王请 内藏来。师追妙师至河东。山阴王留结冬。订刻肇论。向于不迁论。未明旋岚偃岳之旨。忽阅梵志自幼出家。白首而归。邻人曰。昔人犹在耶。志曰。吾似昔人。非昔人也。豁然了悟。初师方七岁。叔死。叔母抚尸而哭。曰天耶。那里去也。师愕然。问叔身在此。又往何处。曰死矣。意死向何处去。疑之。未几次婶举子。随母往视见婴儿。问母何从入婶腹中。母拍一掌云。尔从何入尔母腹中耶。又切疑之。自此死去生来之故。耿耿于怀。至是如冰澌泮矣。明日妙师问所得。师曰。夜来见河边两个铁牛。相斗入水中去也。至今绝消息。妙师笑曰。且喜有住山本钱矣。时伏牛山法光禅师在王所。示以离心意识参。出凡圣路学。师深领其旨。每叹曰。光师谈论。如天鼓音。一日搜师诗读之。笑曰。何自得此佳句。复笑曰。佳则佳矣。那一窍欠通在。师问和尚通否。曰三十年来。拏龙捉虎。今日草里走出兔子来下一跳。师曰。和尚不是拏龙捉虎手。光拈拄杖作打势。师把住以手捋其须曰。说是兔子。恰是虾蟆。光笑休去。一日谓公不必他往。愿同老伏牛。是相望也。师同妙师登五台。光以诗送云。雪中狮子骑来看。洞里潜龙放去休。问其意曰。要公不捉死蛇耳。师言禅道久无师匠。比见光师。始知有宗门作略。大方主人为卜居北台之龙门。大风时作。万窍怒号。意喧之。问妙师。师曰。境自心生。非从外来。古人云。三十年闻水声。不转意根。当证观音耳根圆通。初师日坐溪桥。水声宛然。久之动念即闻。不动念即不闻。一日忽然忘身。音声俱寂。自此众响阒然。不复为扰矣。人饷师米三斗。日食麦麸和菜以合米为饮送之。半载有余粮。偶粥罢经行。忽入定。不见身心。唯一大光明藏。圆满湛寂。如大圆镜。山河大地。影现其中。及觉说偈曰。瞥然一念狂心歇。内外根尘俱洞彻。翻身触破太虚空。万象森罗从起灭。时年三十也。悟后无可请益。乃展印楞伽经既夙所未讲。但以现量照之。少起识心。即不容思量。如是者八阅月。全经旨趣。了然量中。一夕梦入金刚窟。石门榜大般若寺。见清凉大师。倚卧床上。妙师左侍。师趋入礼拜右立。大师开示初入法界圆融观境。谓佛刹互入。主伴交参。往来不动之相。才说其境。其境即现。自知身心交参涉入。妙师问曰。此何境界。大师笑曰。无境界境界。又梦履空上升。入广大楼阁。瞻礼弥勒。闻其说曰。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依识染。依智净。染有生死。净无诸佛。自此识智之分。了然心目。万历辛巳。 神宗皇帝遣官祈 皇嗣于武当。 皇太后遣官于五台。就本寺建道场。讫癸未。师以台山虚声难久居。遂蹈东海之上。易号憨山。寻清凉疏。所谓那罗延窟者。即东海牢山也。 圣母以五台祈嗣之劳。访求三人。大方妙峰俱至。命龙华寺住持至海上喻师寻建寺西山。期以必往。又发三千金为师建庵。师俱辞。丙戌。 敕颁十五藏经。散施天下名山。 慈圣以其一送东海牢山。无可供奉。命合宫布金修寺。 赐额曰海印。是冬禅室成静坐。夜起见海。忽身心世界。当下消落。偈曰。海湛空澄雪月光。此中凡圣绝行藏。金刚眼突空花落。大地都归寂灭场。入室取楞严证之。开卷。见汝身汝心。外及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全经观境。了然心目。述楞严悬镜一卷。丁亥开堂说戒。四方衲子日益至。作心经直说。以悬镜文简。学者不易入。始创意述楞严通议。己丑为报恩寺请藏。斋送至龙江。便道省亲。且欲重修本寺。师出家处也。乞 圣母日减膳羞百两。积之三年可举。 慈圣俞之。甲午冬。入贺 圣节。命说戒于慈寿寺。再请举修报恩寺。 上命徐俟明年。乙未逮师。先是 上数恶内使。以佛事请用太烦。偶以他故触 圣怒。有忌送经使者。因之发难。遂假前方士流言。击登闻鼓以进。下镇抚司狱。望风旨者。尽令疏向所出诸名山施资十数万计严讯之。师曰。愧为僧无以报 国恩。今安惜一死。以伤 皇上之大孝乎。即曲意妄承奉。非臣子所以爱君之心也。有死而已。止供前施七百余金。而前所辞建庵金。使者不敢复命。师曰。古人矫诏济饥。今岁凶何不广 圣慈饥民乎。令僧与使者遍散之。僧道孤老狱囚。各取所司印籍以复。至是请核内支籍。代赈之外无他。 上意解。时相国洪阳张公。暨诸当事。营救甚力。后张语人曰。人知憨公为大善知识。不知有社稷阴功也。众闻之悚然。出狱戍雷州。侍御樊公继谪。问雷阳风景何如。师方注楞伽经。拈卷示之曰。此雷阳风景也。督府命住曹溪。辟堂浚源。行化之外。普润枯瘠。癸卯达观在京师。适妖书发难。下 诏狱讯。以为师之故。檄还戍所。因忆达师云。楞严说七趣因果。世书无对解者。师云。春秋乃明明因果之书耳。遂着春秋左氏心法。乙巳渡琼海。夜望郡城气索然。遂行。谓众曰。琼城将有灾。行后。地大震。陷城东隅暨官民庐舍。仆明昌塔。压碎师所寓楼。先时郡士大夫竞留师。师不止故免。丙午遇赦。癸丑至衡阳。游南岳。礼八十八祖道影。丙辰登匡山。避暑金竹坪。注肇论。僧某以五乳贻。师喜其境幽。将投老焉。为达观茶毗。手拾灵骨。藏于文殊台。丁巳下山。吊云栖说法净慈之宗镜堂。日绕千指。归闭关谢众。效远公六时刻香代漏。专心净业。着华严纲要。重述圆觉起信直解。庄子内篇注。粤方伯吴公暨诸弟子。固请。复至曹溪者三。壬戌冬至为弟子戒期。讲楞严起信诸经论。晚参示众云。老人稳坐匡庐。今日逾河越岭。为着甚么。尔曹慎毋作容易想也。癸亥冬十月。示微疾。韶阳太守挟医问疾。师不御。侍者请垂一言。师曰。金口所演。尚成故纸。我又何为。自后不语。端坐而逝。初。外道罗清。以其教遍行东方。绝不知有佛法。师居东渐久。其长率众来归。开讲大化。遂遍东海。岭南佛法久废。海门周公摄南韶。集诸子问道于师。周鼎石问通乎昼夜之道而知。师答此圣人指人要悟。不属生死一着。公击节叹服。有龙璋者。闻师论心异之。归谓其友冯昌历曰。北来禅师。说法甚奇特。因共请益。师开示以向上事。谛信不疑。自是王侍御安舜欧文起梁四相等。相率归依。士人向慕。法化大行。虽上下崇礼。奉为法王。而有为之事。雀角至再。然当事有结轖。则必乞师解之。税使者恶大将军因粤苦闽艚运米。新督席闽人也。公子舟次白艚之旁。借口以大将军资。公子行。哄士民数千人。沉公子舟。持戈围帅府甚急。帅令中军诣关。涕泣求救。师遂破关往谒。从容开晓。使者悟。俾散乱民。师先往大言于众曰。诸君所为。欲食贱米耳。今犯大法。当取死。即有贱米。谁食之耶。围乃解。会城以宁复苏采珠之扰。其在东海。 敕赐殿成。势家冀夺道场。构方外黄冠。称侵其道院事。下菜州。无赖数百。喧竞合围。师令侍者他往。独。徐行其中。首一人舞铜牌利刃。出其鞘。拟杀师。师笑视之曰。尔杀人何以自处。其人气索。收牌刀。围行城外二里许。将东西行。师踌躇。请首者同至寓处。闭门解衣磅礴。谈笑自若。取瓜果共啖之。一市喧云。方士杀僧矣。太守遣多役捕之。彼众惶惧。皆叩首求解。师曰。尔勿惧。亦勿辩。第听吾言。太守问狂徒杀僧耶。师曰。未也。来捕时。僧方与彼同食瓜果耳。太守曰。何哄。曰。市哄耳。太守命三木。师曰。将欲散之。乃故拘之耶。太守悟。但令地方驱之。不三日尽解散。师于诗文天才骏发。少年入长安。王元美谆谆诲以诗法。师不答。瞠目视之。敬美一见笑曰。阿哥输却维摩了也。 论曰。庄生云。以圣人之学。教圣人之才。其亦庶乎其可矣。余以辛酉入五乳。访师者三。语甚洽。余谓师用世异才也。赠以诗曰。出世还应用世人。师不语。其意深自得。又谓师老矣。何不加意嗣人。答云。须其人精心求之。我求何益。初师在海上。即墨黄生纳善。年十九。参究坚切。胁不至席。对大士破臂然灯。保师速还。火发疮痛。日夜危坐。持观音大士名。三月乃愈。痂痕结大士像。眉目身衣。宛然如画。求随师出家。师不许。生乃曰。弟子打个觔斗来。师又何能止我乎。又明年。竟坐脱。此岂所谓其人耶。非耶。其在岭南则冯昌历。五乳之患难不二者为福善 赐进士出身广东等处提刑按察司按察使会稽陆梦龙君启撰。

憨山大师塔院碑记

岭南无佛。五祖所讥。而能大师出其无根之智。剖三光而刬五岳。扫轨易向。以师百世。何其盛也。玄风既衰。法地亦坠。积劫之因。是为辟始。师与达观涤源曹溪之盟。结想未纾。师乃被难。达观闻之惊曰。憨公已矣。此愿曷酬。而师以 主恩佛佑。流宥五刑。适赴其地。虽业累所缠。然亦因缘之愿力也。初至解纷上将督府德之。愿为护法。先时道场土宇。割裂侵并。流徒肆为屠沽。至是檄县。期以三日尽之。因谓师六祖腥膻。已为涤然。生灵涂炭。请师救济。其一珠船千艘。皆海上巨盗。资以 钦采之势。逾期不归。横掠海上。吏不能制。其一矿役暴横。掘墓破居。师乃徐动榷使。启诱信心。严约珠船。彻所遣役。归有司岁额解进。民自此安枕矣。遂辟祖庭。立义学。登坛说法。自宰官文士。下及[贝*古]贩。咸遂归依。改径拓产。归所侵田。以屠肆为十方旦过寮。设库司。清规井然。如官府法。岁大饥疫。劝施掩骼。作济渡道场。夫无著之机。弃绝圣智。有为之化。波润津梁。大小精粗。至人毕贯。所以君子契其精玄。小人怀其乐利。没而不忘。其在斯乎。玄圃萧先生北上入访。因游次谓曰。已为师觅一片福地。问何在。曰天时冈。师戏云。天时冈宰相定穴。非吾法王。孰能居之。既别即示微疾。数日而逝。甲子春。庐山弟子福善等至。请龛还庐。岭南弟子欧文起刘起相。暨山寺大众议留。乃阄卜之。三阄皆得留字。韶太守张三星为建塔院。即所指天时冈也。然龛卒归五乳。是为衣履之藏。铭曰。聪明圣智道不涉。焦金腐芥世丧裂。大师精神十方彻。挠挑风雷弄日月。波澜不荡光不灭。曹溪中流祖源遏。刊山涤源九州列。洪钟在函无扣歇。水逝风行非续绝。曹溪五乳无迹辙。与塔而三其巀嶪 天启七年六月 赐进士出身广东等处提刑按察司按察使会稽陆梦龙撰。

本师憨山大和尚灵龛还曹溪供奉始末

谨按本师以万历丙申。逆缘入粤。生平履历。备载于萧玄圃吴观我钱受之诸名公碑铭。亦既逗漏不少。今所纪者。自庐山迎灵龛。还曹溪。及开龛漆布始末也。吾师弘法。一生精神。半在曹溪。备载于中兴录。暮年归休于庐之五乳。天启壬戌。起相同堂主本昂等。坚请师南还。以癸亥冬。示寂于曹溪。五乳眷属。知微善公欲迎灵龛归庐。龛前拈阄。三拈皆得留字。于时宗伯萧公捐赀。会本道我斋夏公。韶府张公。暨远近缁白弟子。及十房僧道。崇建塔院。善公者。本从师于患难九死之余。孝诚笃挚。邀请吴越诸宰官。归依师门者。具书当道。何制台下令。强迎归庐。乙丑之春正月也。崇祯庚辰。起相承乏司李瑞州。入山扫塔。始知形家异议。既入塔。复启[歹*赞]卜地。因忆壬戌侍师于庐。师别诗云。一片远心溯流水。相期端为不传衣。又曾于众中授记云。尔他日为兵部权要之官。当为我修蔡家先坟。二十年来。一官拓落。既难提石上之衣。又罔效包土之力。尝怀内疚。忽猛省曰。师灵未妥。倘了此段公案。其于修坟。不既多乎。遂谋力任南迎之役。长男珵烨随任。因力赞之。癸未秋。楚寇震邻。兵燹是虞。嗣孙慈力广成等。用予言龛前拈阄。三阄皆顺。起相解任将南归。遣男珵烨代迎。有晏生日瑞者。曾物色之。两造中赏其胆智可任。渠亦坚请效劳。因命之往康郡粮馆亦留。都人难之曰。大师吾梓里也。彼能迎。我独不可留乎。相先托同乡康郡司李廖公文英。为东道主。值廖奉台檄。办事准安。已在舟中矣。为风所留。几八十日。晏生恳之。廖欣然许诺。一夕风转南。遣人趣晏曰。风利不泊。迟则自误。值晏痢病。动转不得业。扬帆北渡。晏生已夫望矣。是夕石尤风大作。又逆递廖舟还故处。晏生手额曰。大师之灵也。于是檄星子县署篆。宁公主其事。牌行山中。众莫敢抗。瑞郡守戎金国柱。康郡守戎胡宗圣。皆遣兵迎送。旗鼓导引出山。寇警日迫。河道梗涩。六舟南迈。途中值贼。客舟皆被邀截。独灵龛船得风扬帆径去。钩竿皆着手不得。如是屡经险阻。履险卒夷。川岳助顺。何莫非吾师之灵也。是年冬仲朔二日。灵龛到山。山中大众。欢声如雷。以为从天而下也。晏生及嗣孙慈力为余言龛灵异甚。初出山及度岭皆四人[田/廾]之。比到蒙里登岸。夫力倍之犹勉强。此何说也。予谓老人家显异。欲以肉身出现乎。择吉入塔。在甲申九月。而荒盗频仍。复值 燕都大变。崩心痛悼。欲先期入山省视未遑也。有宋总戎纪者。语僧远苍曰。大师名喧宇宙。岂同余人。金刚之体。保无缺漏。请开瞻礼。于四月廿八。集众拈阄许开。开则道骨如生。俨然端坐。不倾不倚。发甲皆长。衣服鲜洁。白绫坐褥。无半点瑕。数珠绒串若新。大众欢呼。归命顶礼。观者如堵。后数日。前吏部尚书李公日宣。韶府黄公锟者。入山随喜。共作证明。始信肉身大士。应缘度世。前有大鉴。今有本师。先是卓锡泉久竭。郡侯黄公。留心法门。百计搜剔。比灵龛既启泉则自涌。应若影响。岂偶然也。起相与余宗元紏。本府长春社中。缁白善信。设阖山大斋。以重阳日入山。廿五日斋僧。十月初十日。漆布升座。十房户长。长老耆旧。塔主堂主。及长春社。护法居士。具佥帖请嗣孙慈力等。守奉塔院香灯。宋公首捐五十金。漆布且请李公撰募疏。谓塔院襟眉未舒。为修创取香灯田产之费。制台沈公业题百金。此皆与本师夙值般若之缘。故能于末后一着。各出手眼。为千秋竖光明幢也。起相绵力。何幸躬逢其盛。爰识其始末如此 崇祯十七年十月吉日原任江西瑞州府推官顺德菩萨戒弟子刘起相顿首谨识。

奉挽 憨翁禅师圆寂  萧云举(少宰广西人)

鼓棹双林扣夕扉。故人把袂洽心期。一年契阔龙华会。万里音书雁断时。茅结牢山归北海。花开庾岭向南枝。衡阳地褊袈裟阔。匡岳云深杖锡移。台镜本空观自性。风幡忽动想能师。几回凉月倍清梦。一宿秋风对故知。隐几谈天收密义。挥毫见地扫群疑。久无粘缚心常定。空有慈悲首重垂。落叶秋深忘语倦。听钟夜半说心危。每嗟尘世心常苦。更到禅台路转岐。法语听来堪唯唯。客程催去故迟迟。老知湖海应难遇。会嘱机缘忽漫离。雁过寒山秋影尽。马嘶曹水去声悲。尺素传书人北面。阇黎闻讣泪交颐。法门摧栋材难得。觉海藏舟事莫追。睡蝶蘧蘧才入梦。犹龙矫矫欲何之。晤来已是经千劫。化去何烦赞一辞。忘我非贪无相好。观空莫诧有形奇。回看峰色林端寺。梦想潮音箧里诗。圆寂那曾分去住。庄严不改旧威仪。秪愁法侣应稀少。托钵传衣更属谁。

奉挽 憨翁大和尚(有叙) 吴中伟(左方伯海盐人)

憨山大师。禅宗龙象。余治兵湖南。获展参诣。庚申春。再承乏岭表。道经曹溪。顶礼南华。 祖像仅蔽风雨。虽巨材山积。而龟曝鹤飞。丹青剥落。徘徊久之。慨然太息。询厥所以。老比丘答言。此我 憨大师未竟业也。安禅七日。金地将完。谗构三途。法轮中辍。言罢掩抑。悲不自胜。予重怜其意。语之曰。若等真思大师。予当为若招之。比丘辈咸各欢喜无量。投地称谢。遂重趼千里。殷勤启请。始于比年某月。再入曹溪。则僧辈已三诣大师。而予亦三致书师矣。卓锡之日。法讯见贻。薄宦紏缚。未遑酬次。每念他日北归。庶几从容化城。仰参心谛。而法腊已满。遽登涅槃。俾予数年所怀。竟成虚想。夫金刚不坏。则大教常流。石电难延。则肉躯等尽。予悼宗风之永寂。哀玄义之将颓。感往多哀。伤今欲绝。揽笔成诛。情见乎词矣。

归尽天龙有大师。讲坛华雨落迟迟。厨中法膳慈宫出。岭表恩流 圣主知。鸥鸟宰官疑玩世。旃檀海藏有经时。是谁高足如迦叶。把撰遗疏痛所思。

曹溪滴滴泣南华。当日亲承坐具纱。心印独传无一字。地金重布有三车。林风月掩床头火。谷雨烟消定后茶。末法中兴还更堕。低徊双树独长嗟。

谶记南宗岁已千。道场重此更安禅。法流心在无穷悟。祖去衣藏不再传。泣断比丘黄叶下。灵埋锁子白云边。应留遗教经同佛。犹自中流得宝船。

满月当年一试参。归依初地忆湖南。衣从白[叠*毛]身常净。教演青莲舌再含。金版译穷经几部。银钩书就祖千函(予曾刻师楞严通议师亦为予手书祖像赞传)是谁檀越真师负。三度书招秪自惭。

过匡山奉吊憨山大师  王思任(山阴人)

七峰绝顶□开峦。萝葛穷时剩石攀。溪舌珑玲难翦截。教人犹自听憨山。

灵光作线一相牵。八里庄前二十年。今日拜师犹骨在。知师原是古金仙。

赐环炎海 主恩多。鳄浪蛇云伏几魔。遮莫灵山因道力。空余好相听弥陀。

治任千般为一龛。曹溪庐阜若何参。早知风月犹擎架。一火烧时没得担。

奉挽五乳大师   博山后学大舣

象王迹应瑞莲开。五乳峰前吼若雷。今日树烟何叆叇。紫云旋入白云推。

南华福地塔全身。脚底犹披五乳云。柱杖搅浑清世界。不知得法几多人。

哭五乳大师     弟子福能

忆断南华归去来。那堪已脱旧莲胎。人谁得髓应成笑。我未忘情自合哀。荷法从今皆弱质。论文视昔几雄才。可怜孤客余双眼。遥对青山泣草莱。

乍得归依双径山。师资可想鹫峰间。几堪玉树苍苔瘗。即使香台末路还。语对石泉分哽哽。涕当风叶堕澘澘。印心四卷楞伽在。掉臂何人已出关。

泣对缄书转不平。空于手泽诉归盟。相逢未惜悬千载。自弃须知负一生。推古但云携履去。临哀谁解作驴鸣。萧萧客舍残冬雪。点袂依人若有情。

泪洒天涯寄弟兄。先师遗嘱太分明。须眉五老堪摩拟。腰脊三梁自现成。红叶乡人双眼血。白云弟子一心旌。于兹领取拳拳意。何必高谈论死生。

寄憨大师曹溪法眷书

海印白衣弟子虞山钱谦益。致书于憨大师曹溪塔院住持诸上座师兄。恭惟甲申之岁。大师真身。自五乳归于曹溪。迄今十有三载矣。某洊经丧乱。万死一生。视息仅存。草土自屏。既不能幞被腰包。躬埽塔院。又不克斋心顶礼。遥致瓣香。仰负劬劳。俯辜记莂。局天蹐地。叹愧何已。唯是多生承事。毕世归依。布发未忘其宿因。失乳久思夫慈母。此则海墨难尽。劫火不灰。我大师固当于长寂光中。重加怜慜密为加被者也。粤自法幢倾倒。末劫凌夷。师子逝而野干鸣。龙象寝而妖狐炽。家家临济。个个德山。宗师如茨。付拂如苇。而又构造妄语。侮慢圣僧。谤紫柏则曰本无师承毁大师则曰但称义学。聚聋导瞽。惑世诬民。法门之败坏。未有甚于此时者也。举世饮狂井之药。而有一人不狂。举世怖晓镜之头。而有一人不怖。单撑孤立。风雪当门。此一人者。或者护世四王。密谛力士。假手是人。为如来使。使之屏除魔外。不断佛种而我大师慈心悲愍。普施无畏。亦岂无厚望于后人。与诸上座与。某缁白不同。同出大师之门。并受遗嘱。居今之世。随波逐流。坐视斯人。中风狂走。摇手闭目。不为拯救。亦何以称海印之真子与。魔强佛弱。俗重道轻。智眼无多。法城日倒。未上诸上座。能不河汉吾言否也。今所欲亟请于座右者。近代紫柏云栖。皆有全集行世。大师梦游集。嘉兴藏函。但是法语一种。其他书记序传之文。发明大法者。有其目而无其书。闻大师遗稿。藏贮曹溪。卷帙甚富。今特为启请。倒囊相付。当订其讹舛。削其繁芜。使斯世得窥全壁。不恨半珠。人天眼目。刹尘瞻仰。断不可辽缓后时。或贻湮没之悔也。又大师着春秋左氏心法。乃发明因果之书。常自言曹溪削稿时。灯前烛下。征求案断。魂魄可追。毛发皆竖。以今世时节因缘。正当开显此书。用以革顽止杀。捞拢劫浊。追思大师往昔付托。良非聊尔。流通之责。胡可逭也。伏祈诸上座合力搜罗。悉心采集。片纸只字。罔有阙遗。楗椎集众。招告大师真身之前。举授轺车。诏使郑重邮致。俾某得借手撰集。以告成事。此则法乘教海。千秋之耿光。非及门一人之私幸也。大师五乳塔院滥竽载笔。南海陈相公。曾为题识。勒石南华。甲申已后。归龛事迹。山门当有实录。不揆芜陋。愿考核作第二碑。以备僧史。某年七十有五。誓以西垂之岁。归命佛门。会台贤之异同。破性相之岐执。阐扬遗教。弘护真乘。庶几黾勉余生。不负大师摩顶付嘱至意。俟文集毕工。少有端绪。当为文一通。启告大师冥机密感。念兹在兹。而今固未遑及也。遥望双峰。焚香作礼。岭海迢然。如在床席。天寒夜冻。琢冰削牍。意满楮狭。不尽所云。岁在丙申十一月长至前三日某和南奉启。

右钱牧斋宗伯。访求憨山大师遗稿。书以托龚孝升中丞者。顷携至海幢。华首和尚观之。弹指赞礼。盖叹钱公能不负师。龚公能不负友。而两公皆能不负佛所付嘱也。使授诸梓。命今释跋其后。呜呼斯道凌夷。于今已极。良由信根轻鲜。忘法本而背佛恩。其视慧命断续之间。若越肥秦瘠。笑啼皆伪。起倒随人。请以此书正告天下万世之为法门后昆者。知钱公所以尽心于大师之心。与龚公所共弘护之心。与和尚所共流通之心。皆共出于三世诸佛大悲大愿之心。皮下有血。人触着便痛。不隔一丝。危涕既零。忘身非险。即生佛慧命。实嘉赖之。岂止为大师竖立光明法幢而已。时丁酉春正月谷日华首门下弟子比丘今释跋。

台谕憨大师全集。泰处署中。搜罗咨访。非力所及。适金道隐在此。知中丞传台札于海幢法侣。其堂头宗宝老人。欢喜赞叹。焚香设拜。属道隐题跋付梓。布告诸方。俾凡有收藏大师法语者。单辞片纸。皆来聚集。现在数种。附中丞行笥。此外更有所得。泰当为续上也。门人万泰顿首。

憨山大师全集旧序

余尝思维世圣贤。立身一代。或开创。或继述。或守成。或重兴。或救弊。其用心于制作之微。事无不周。义无不备。使千万世下。有能寻其旨趣。皆可因之而振起也。此非古今之大经大法哉。于是更进而思之。夫经世圣贤。尚能以身尽一代之事。以道开万世之心。况我佛祖出世为人。以超生死性命之法。而化凡圣迷悟之心。其示现普门。感应异类者。岂不能续三世之慧灯。传大千之种智乎。余于憨山大师见之矣。大师悟门。与教化之广大。已见于自己著述。与诸明眼传记赞铭之详。举世莫不知为再来肉身大士矣。余何能赞一辞。盖痛念法门而有感焉。大师当此宗门凋落之际。方与云栖达观二大师。相为鼎立。以悟宗门之人。不据宗门之位。是预知宗门将振。故为宗门大防。独虚此位。而尊此宗。使其狂妄僭窃之徒。自生畏惧。而不敢眇视轻贱。此其心又奚啻程婴杵臼哉。呜呼。有三大师如此光明赫奕于前。而后世尚有僭窃。不恤为大师之罪人者。宁不大可慨与。虽然。孔子作春秋。正万世名义。虽不能使万世之名义皆正。而有不能正名义者。亦何能逃春秋之诛。余昔年见大师赞予寿昌先祖及撰塔铭。即突出大好山。千里遥相见。之句。已知与先祖把手共游向上一路矣。至于平生说法著作。曲尽一代时教。始终本末。全体佛心。全行祖意。其提唱拈颂。及指示偈语。曾何减于古人。曾何让今人。天下后世。自知师实祖位之人。不居祖位。岂可以师不自居。即为非祖位人乎。师没后二十二年。而全身不坏。与曹溪六祖。开创重兴。无有二义。其进于维世大经大法。而能续法身慧命。诚无不周。无不备也。兹大师法孙坚如。欲募刻师全集。乃特请为序而赞成之。予嘉其为法忘躯之诚。因述余所仰慕感慨之思云尔。天界后学道盛和南题。

憨山大师口筏引

客岁龚中丞孝升入粤。虞山钱宗伯属收憨山大师遗文。维时华首老人。与鼎湖栖壑和尚。裒集法语及诸论述。附星轺以往珠海。牟尼光已照映吴山浙水间矣。余从友人黄秋闻又得遗言一则。乃师中兴曹溪祖庭时。与邓生敷说。所谓口筏者也。师信口说法。泚笔千言。文不加点。皆从不思议中流出。其示邓生言下指点。纵横穿漏。从来单提直指。未有如是之简捷透快者。师与云栖紫柏。同时称三大宗师。弘皆亲受记莂。云栖以低眉作佛事。师与紫柏。以努目作佛事。而其作略大都从五台水观中来。故其楮墨所宣。莫不有千峰积雪。万壑轰雷之雄概。此片纸亦具见一班矣。刻成仍寄宗伯。俾补入全集中。而敬书数语于后。丁酉蒲月中州曾弘合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