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十九面,己二、善识对治除障。这一科我们先看它的科判,请大家翻到讲义二十三面,丁二、执持名号,这一科是讲到执持名号的内容,分两科:初、静中修;二、历缘对境修。静中修又分成三科:初、正示念佛方法;二、善识对治除障;三、回向。
这一科是属于静中修的第二科、善识对治除障。这个科判的大意是说,我们在念佛上,主要的方法就是:一句弥陀念诵听,心于佛号专一安住;心于佛号相续安住。但是在整个安住的过程当中,有时候是很顺利的,有时候会有障碍,我们应该要认识障碍生起的因缘,以及对治的方法。这当中有两科,第一科是属于内在的障碍;下一科是属于外在的障碍。先看内在的障碍, 内障的生起的因缘跟对治的方法, 我们看印光大师的开示,先把这个《文钞》念一遍,大家请合掌。
己二、善识对治除障
【修行之要,在于对治烦恼习气。习气少一分, 即工夫进一分。有修行愈力,习气愈发者,乃只知依事相修持,不知反照回光,克除己心中之妄情所致也。当于平时,预为提防,则遇境逢缘,自可不发。倘平时识得我此身心,全属幻妄,求一我之实体实性,了不可得。既无有我,何有因境因人而生烦恼之事,此乃根本上最切要之解决方法也。如不能谛了我空,当依如来所示「五停心观」,而为对治。所谓多贪众生不净观,多瞋众生慈悲观,多散众生数息观,愚痴众生因缘观,多障众生念佛观。】— 对治瞋恚等义 —
好,我们看它的内容,我们分成三科。先看
第一段,「修行之要,在于对治烦恼习气。习气少一分,即工夫进一分。」
这一段是讲出整个修行的内涵,修行的方法有很多的差别,譬如说拜佛、念佛、诵经、持咒等等,有很多差别的法门。但是主要它有一个共同的目的,什么目的呢,在于对治烦恼习气。换句话说,一切的法门,是以净心为要,净心,彻悟大师说:一切的行门,以净心为要。我们一切的修行,不管是哪一个宗派。我们所趣向的目标,就是在返妄归真,恢复我们的清净心,这是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要对治烦恼习气。
我们这样子不断的用功,每天用功加行,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我们怎么知道修行是不是有进步呢,这以下印光大师告诉我们一个判断方法,「习气少一分,即工夫进一分」,就是说我们有时候静下来检讨自己的身口意,我们的烦恼习气减少了一分,表示我们修行就进步一分;如果说烦恼习气都没有改变,这就是谈不上修行功夫了。这一段等于是印祖他标出的修行进步的一个标准。
再看第二段,我们的习气应该怎么对治呢?这以下就说出来了。
第二段、「有修行愈力,习气愈发者,乃只知依事相修持,不知反照回光,克除己心中之妄情所致也。」
有些人他修行愈力,愈精进,他能够在拜佛、持咒念佛当中,做很大的加行,但是,习气愈发者,他愈修行,结果我们跟他的生活一接触,发现他的烦恼,贪烦恼、瞋烦恼、我慢心比以前更重,比没有修行之前更严重。这件事是怎么回事呢?
印祖讲出一个他的因缘,「乃只知依事相修持,不知反照回光,克除己心中之妄情所致也」。这个是因为他在加行的过程当中,只知道依止外在的数目,他知道我今天把功课做完了,我今天已经拜了一千拜了,这件事情功课圆满,他内心只是注意整个外在的事项数目,不知道用佛法的道理来照,来观照这一念的烦恼,不知道用佛法的道理消化,来观照修正这个内心的烦恼,所以「不知反照回光,克除己心中之妄情」,妄想执着所造成的结果。
这就是他为什么会愈修行,烦恼愈重,就是这个样子,他根本就没有把这个法消归到内心上。
应该怎么办呢?
「当于平时,预为提防,则遇境逢缘,自可不发。」所以说,我们对于这个烦恼习气,在平常,就是在静中修的时候,你平常做定课的时候,就必须要去成就一种清净的善根,能够对治的一个善根,一个法宝出来,你在遇境逢缘的时候,你才能够不去发动过去的老毛病,就是你应该在静中先栽培这个善根。
应该怎么栽培呢,印祖就讲出了第三段,他的一个修行对治的方法。
第三段、「倘平时识得我此身心,全属幻妄,求一我之实体实性,了不可得。既无有我,何有因境因人而生烦恼之事,此乃根本上最切要之解决方法也。」
这个平时,就是我们把事情万缘放下的时候,我们在寂静处,要去思惟、观察。
思惟观察什么呢,识得,就是如实的能够觉悟我此身心。这个佛法的修观,你刚开始不适合去攀缘太广的法界,要先去观察你的身心,色受想行识,你这个果报体,因为整个生命体,是以正报为主的,你观察你现在这个人的五蕴,有色法、有受、想、行、识,这个五蕴的身心,「求一我之实体实性,了不可得」,这等于是修我空观的意思。
我们先解释这个「我」。这个我在唯识学上说,就是一个常一的主宰,就是我们认为,我们凡夫的思想认为,我们这个生命体,我得到这个人的果报,在整个生命体当中有一个常,就是它恒常住,它不是说有时候出现,有时候不出现,不是,它经常要出现,恒常住、经常在的。而且是一,这个一就是它不能有变化,它的相貌是不能变化的,你不能够说一下子欢喜;一下子痛苦,那就不是了,有变化性的就不是 一 ,恒常住不变异,它不能有变异性。而且它能够主宰,它有主宰性,我要得到快乐,就得到快乐;我要得到痛苦,就得到痛苦,他有这种主宰性。要满足这三个条件:常、一、主宰,名字为「我」。
这种我的实体实性,这个实就是一个真实,这个真实是面对于虚妄来说的。
譬如说,我们看到虚空的浮云,它会随风的因缘,一下子变出一条龙,一下子就变出一条狗,它这样子的相状,会随着风的因缘而改变,这个叫做虚妄,它就是生灭变异,它没有一个不变的自体叫虚妄。但是这个浮云所依止的虚空,它是没有变化性的,这个叫真实,佛法对这个真实跟虚妄是这样定义的。
我们看这个「我」,就是常一主宰,我们这一念心,真的有一个恒常住不变异的「我」的一个自体?这个我的自体就是说,我们的身心世界,是过去的业力所创造出来的,我们的外在的相状,现在的烦恼,各式各样的烦恼、各式各样的戒定慧的善根,这是怎么有呢,这是过去的造作业力。你怎么喜欢诵经呢,因为你过去栽培这方面的善根;你为什么贪烦恼很重呢,你过去在这个业力经常造作。换句话说,我们的整个身心世界,这剎那剎那的身心世界,它会在这个地方出现,就是过去有这个业力在支持,离开了过去的业力, 这个身心的果报就不存在,离开了过去的因缘业力,这个果报就不存在,这个就因缘所生法。
所以说,既然我们的身心世界是由因缘所变化的,那当然这件事情就是没有一个「常一主宰」,每一个法都是随着过去的业力,业力强的时候,这个法出现就是强;这个业力慢慢慢慢消失掉了,这个法就消失掉了。就是说这一切法,不管是色法、心法,都是随业力而有变化性的,在整个变化当中,我们找不到一个我的自体,找不到的。
《成唯识论》里,外道对佛法讲的这个无我的道理,非常的不同意,这个外道的思想就是强调有「我」,他对《成唯识论》的论主说:假设这个生命体没有一个常一不变的「我」,我们的生命怎么相续,你这个果报结束了,下一个果报如果没有一个我来摄持的话,这个果报是不是要失掉?换句话说,外道认为我们的生命体有一个造作者, 「我」去创造善业,创造一个善业以后,我这一期果报消失掉了,因缘业力结束就消失掉了,我应该依止我过去的善业,去得一个人天的果报。是谁去受用呢?是「我」在受用,如果生命体没有一个能造作者、所受用者,这个生命体就不能解释业果相续的,这业果就断灭了,外道提出这种问难。
唯识学的论主就回答说:其实不对?业果的相续,是因为由于过去烦恼的十二因缘,由于过去的无明,由这种虚妄的无明发动以后,创造一个业力,由业力去得果报。换句话说,我们整个生命的相续,就是一个惑业苦的相续。烦恼发动业力,由业力去得果报;在得果报的时候,又发动了另一期的烦恼,又去创造一个业力,这整个生命体,就是一个惑业苦的相续而已。
所以阿罗汉把这个生死的业力给息灭以后,他这个三界的生命就结束了。在生命结束以后,你就找不到这个「我」的存在。假设这个「我」有实体的话,阿罗汉把三界的生命消灭以后,他把五蕴的身心消灭以后,那个「我」应该出现,但事实上没有,阿罗汉进入灭尽定以后,那是一种清净的法身的境界,无我无我所,可见得这个「我」是不存在的,那是一种执着。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要我们去观察,在我们的身心世界,它完全是一种业力的显现,剎那剎那的显现,在这一整个的剎那变化当中,找一个恒常住不变异的一个我的一个自体是不可得的。
你这样子修「无我观」有什么好处呢?
「既无有我,何有因境因人,而生烦恼之事」。这个地方就说明了一切的烦恼,它有一个根本,就像是这个树,一棵大树有很多的枝叶花果,但是它们都依止树干才能够继续生长。我们的烦恼也是各式各样,贪瞋痴慢疑,这一切的烦恼,在唯识学上说,一定要依止这个「我」的执着才能够生起。
所以你能够修「我空观」的时候,你所有的烦恼都淡泊了。我空观把这个「人我执」的执着破坏一分,你所有的烦恼都削薄一分。所以印祖说, 「此乃根本上最切要之解决方法也」,这个是最切要、最彻底的把烦恼连根切断。
这个「我空观」,的确在修行当中是很重要的。就是说,我们去观察: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我们这一念明了的心性当中,没有一个恒常住不变异的自体叫做我,没有的。我们这一念心,它只是一种明了的功能,一种功能而已。我能够去诵经、去念佛,去创造种种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是的,能够造业,但是在整个造业当中,是无我无我所,它只是一种因缘的作用。随顺清净的因缘,我们随顺菩提心的因缘去自利利他,这只是一种随顺的因缘,这因缘当中没有一个「我」跟「我所」的存在。
你这样子观有什么好处呢?
你能够经常修行我空的智慧,当然我们的烦恼习气,那是一个很强大的势力, 贪烦恼、瞋烦恼、痴烦恼、我慢,不是马上能够对治的。但是你能够入我空观的时候,你经常修我空观,你会比没有修我空观的人,容易对治,你那个烦恼会淡泊一点,而且你修的时候,你进步会很快。你完全没有空正见,完全从事相上来对治,入道多辛苦。你能够修我空观,这个时候,你知道这些烦恼都是如梦如幻,我都不可得的,哪有依「我」生的烦恼;我是不可得,一切烦恼都是如梦如幻,这个时候,你在修行会比别人快,你进步会比别人快,而且你用功上,会比较轻松一点。你那个方法会比较圆顿一点。所以这个地方,印祖赞叹「我空观」,是一种根本上最切要的一个解决烦恼的方法,这个我空观是相当重要的。
再看第二段,这是一个对治法门。
「如不能谛了我空,当依如来所示 『五停心观』 ,而为对治。」如果我们不能够修我空观,我空的智慧,这种教理的抉择不够,善根不够那怎么办呢?第二个办法就是五停心观,这五停心观,在天台宗的《小止观》,它这五个是判作对治观法。什么叫对治观法?就是这一个法门,它只能够对治一种病。不净观就是对治贪,不净观不能对治瞋,不行!这个药只能够对治一种病,不像「我空观」是对治所有的病,它是一个根本,所以这个地方是讲对治的。这以下讲出了五帖药,对治五种病:第一个、多贪众生不净观;第二个、多瞋众生慈悲观;第三、多散众生数息观;第四、愚痴众生因缘观;第五、多障众生念佛观。
一、多贪众生不净观
先看第一个「多贪」。有些贪烦恼会重的人,就是过去他在五欲之间的享受比较重,这种等流习气。这种贪就是染着,内心对这种过去可爱的境界,内心就是住在这个境界,不愿意分开,被五欲的境界给系缚,这叫染着。那怎么办呢,不净观。这个不净观当然它有各式各样的,主要是观察我们的正报,因为我们所贪的境界,主要的是依止这个正式的果报,依止这个身心。虽然我们也贪财物,贪房子,但是主要的,最强大的势力还是对自己的正式果报,人的正式果报生起贪,这个是最主要的。所以我们在对治的时候,主要的是观察我们的色身。
「观身不净」这当中有三个方法:
第一个是约着我们生前,我们生命在的时候。龙树菩萨说:「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内,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物。」第一个是观察我们的内相不净,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内。我们把身体这个皮跟肉给拨开以后,观察我们身体的情况,有脓血屎尿种种的不净物,充满在我们身体里面。它还不断在身体里面流动。它还怎么样呢,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物,他经常从两个眼睛、鼻子、嘴巴、大便处、小便处流出,九孔流出不净物,讲一个譬喻:如漏囊盛物。像一个皮革,这个皮革破九个洞,这个皮革里面装很多的大小便等,经常从这九个洞里面,流出大便、小便、脓、血、屎、尿、鼻涕等等,是这种境界。其实我们要是心稍微细一点, 我们一天的作息, 吃饭、睡觉、上厕所,你用比较理性的智慧来观察这个色身,你应该能够知道,这个色身是不清净的,是的,是不清净!可见我们过去的思想是颠倒的,业力使令我们看不到这个色身的真实相,所以我们应该要经常去熏习佛法,来调整我们的颠倒,这个是一种生前的不净的观法。
第二个九想观。就是死了以后,观察我们这个色身,我们用很好的饮食,很好的滋养来滋养这个色身,但是总有一天这个色身它会死掉。然后躺在地上,然后青黑膨胀破裂。破裂以后流出脓血。流出臭秽的脓血以后呢,野干、秃鹰就飞到我们的尸体,把这个肉东一块、西一块,就把它给吃掉了,散的满地,最后就剩一堆白骨。这一堆白骨慢慢慢慢的业风一吹,这个白骨也分散了,连那个人的形状都不可得。就是我们把未来一定要发生的事情,提前在心中先把它看一遍。我们色身未来的境界,不管你多大的福报力,以后就是这九种次第,这个身体是一个老朽之物,这个能够对治的这个身见。
第三个就是白骨观。这个白骨观是通于生前、生后。我们观察这个色身,最容易起颠倒的,是因为这个肉跟外表这个皮,大部份我们会起颠倒,都是被我们色身上长的肉,这个人长的很胖很瘦,这个肉外面又长一层皮。所以我们在观察人的时候,佛陀告诉我们,你不要去看肉,也不要看皮,因为我们很容易随顺这个肉的皮起颠倒,那怎么办呢?你直接看他的骨头,佛陀是告诉这个意思。白骨观是先观察自己,你观察这个人是怎么回事呢,就是脚是一个脚掌骨、 小腿骨、大腿骨, 然后身体是一个脊椎骨,两边就是一些排骨,最后就是一个头,两个眼睛凹进去,一个鼻子也凹进去,牙齿就是露出来,这是一个骷髅头。你这个骷髅头能够从东边走到西边,从西边走到东边,能够做行住坐卧,就是这样。你就经常去忆念,你就是一个骨头走过来、走过去,能够拜佛、打坐、喝开水,就是这样。你这样子观察久了以后呢,你再把眼睛打开, 你看到每一个人, 也都是这样子,就是一个骨人,一个白骨的人走过来、走过去,这时候我们对这个色身的执着,就会调伏下去,这个是《俱舍论》所说的白骨观。这三种都是对治贪烦恼的,就是贪烦恼重,一定要用这种方法去修。
二、多瞋众生慈悲观
我们众生的烦恼,也是各式各样的,有些人贪烦恼重,有些人嗔烦恼重。这个嗔烦恼重,有些人是这样,他整个生命是完全放逸的,你只要不如他的意,他就发脾气,这种人我们就不谈,这种人当然就是处在完全放逸当中。但是我们修行人,有些人这个嗔是怎么回事呢,这个人多数还是精进的人,不管是持戒精进,做定课也精进。但是他这种精进很容易以他的标准,这两个眼睛打开看到别人:你们这些人都是懈怠放逸。他会把要求自己这种标准,两个眼睛往外一看,就会发出这个嗔恨心出来,所以这怎么办呢,就要修慈悲观了,不可以这样子。
这个「慈悲观」根据《菩提道次第略论》,它主要是有两个次第:
(一)平等舍
第一个是平等舍。观察一切法自性空的。就是说我们人跟人之间相处,这个生命的创造者就是因缘。过去的业力,我过去跟他因缘好一点,我看到他就欢喜,你说为什么?我讲不出个道理出来,但是看到他就欢喜,他对我有一点点不合理的事情,而我能够包容。有些人,这两个人一接触,你看我不顺眼、我看你不顺眼,稍微有一点点微细的动作,那就是起烦恼,这过去结恶因缘。那怎么办呢,平等舍,就是你观察这个怨家跟亲属都不决定的。他现在是你的亲属,但是这件事也不决定的,很快就会变成怨家,有时候一句话不合,就变成怨家了。今生是你的亲属可能上辈子是怨家;今生是怨家,也可能上辈子是亲属,我们这个生命的舞台,它是不断变化的,就是这个怨家跟亲属都不决定,怨家能够变为亲属,亲属也会变为怨家。你第一个要做这样子的观想,把你对怨家跟亲属的定义给破坏掉,没有这回事情,这件事情没有自性,没有一个真实的冤家,也没有一个真实的亲属,事情都是可以创造的,只要你内心肯努力,恶因缘一定能够变为善的因缘, 这是平等舍。你一定要有信心,你后面才能修的起来。你透过平等舍心以后,把你对这个怨家的这种执着给破坏掉。破坏掉以后怎么办呢?
(二)悦意慈
修「悦意慈」。就是我们慈悲心要生起来,你一定要跟他有好的关系。怎么办呢?就是知母、念恩、报恩。你观察这个众生,你在生死轮回当中,我也在生死轮回当中,我们两个在这一期生命会相遇,这件事情不是小因缘,无量无边的众生,有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得到人身又能够在同一个地球,又能够在同一个地方,这件事情不是今生才有的因缘,过去生生生世世都是有因缘的。这个生生世世有因缘,你决定有一生是做过我的母亲,知母,你如此的了知,这些众生都曾经做过我的母亲。
「做我的母亲」,她是怎么回事呢?他对我是很照顾的,她要是剩下一口饭,会把她的饭给我吃的,她用所有一切的资具来照顾我、养育我,我们忆念这个人对我有太大的恩德了。那怎么办呢?报恩,我应该要用这一生,报答她过去曾经对我的恩。怎么报答呢?我要报答她唯一的就是慈跟悲,她身心有痛苦,我应该为她拔除;她身心没有快乐,我应该给她快乐。当然给她快乐,不是给她五欲乐,给她三昧乐,还有佛法乐、寂静乐,告诉她怎么样修行,怎么样离苦得乐的办法。这个悦意就是去创造你跟他的一个好的因缘,透过我们的思惟,观察这个人过去曾经是我的母亲,对我有恩,所以我应该要报答他,就是先建立一个好的因缘,你对他这个好因缘,你才有可能对他拔苦与乐。
所以这个慈悲观就是两个内容:一个是平等舍;一个是悦意慈。 不过这件事情是这样子,你修慈悲观的次第,可以先找因缘比较好的修,你那个慈悲心很容易就能够生起来。然后你再找中庸的,你跟他没有好因缘,但是也没有坏因缘,你再对他修慈悲观,知母、念恩、报恩,慈心、悲心。然后你再面对你的怨家,对他修慈悲观,这是三个次第,这个就是对治瞋恨心。
我们在戒律里面,小乘的戒法,它的重点在治贪,很明显的,佛陀在声闻戒里面,对于一个比丘他的资具,你的钵要几个,你的衣服要怎么处理、你对女众要保持什么样的距离,非常严格的限制。但是在菩萨戒,它是非常注意瞋恨心,佛陀在菩萨戒里面,诃责菩萨的瞋恨心,诃责的非常厉害,这个十波罗夷里面,有几条就跟瞋有关系。你看到众生起瞋恨心,在菩萨戒里面都结很重的罪。他曾经对你不起,但是他向你忏悔了,你瞋心不受悔是菩萨波罗夷罪。为什么?因为菩萨的目的,就是要摄受众生,你一对他起瞋恨心,他看到你就不欢喜,你没办法摄受他。所以这个菩萨的角度,它对这个瞋心诃责很厉害的,这应该修慈悲观来对治。
三、多散众生数息观
这个心很容易散乱,没办法集中,就是用这个息,息就是一个地水火风的风大。这个息是怎么回事呢,这个息有两个:一个是入息;一个出息。什么叫入息呢,就是你把空气从鼻子吸到丹田。吸了以后,你不是马上吐出去,稍微停止一下,那个就是息,停止那个点叫息,唯识是这样定义的。然后再把肚子的空气吐出去,通过鼻孔叫出息。你要摄心,就是你注意你的呼吸,从鼻孔到肚脐,从肚脐到鼻孔,你的心就是注意那个气息的流动,注意那个流动,这个叫做数息观,知息入、知息出、知息长、知息短。
印光大师他老人家,他把这个数息观用在念佛,就是吸气的时候不要念佛,吸气的时候,专心吸气,吐气的时候,透过吐气的因缘,再把佛号给念出来,然后你注意那个佛号的声音,印祖是这个意思,就是三三四,十念计数法。因为在《中阴》上说,我们这个地水火风,主要是风大,你风一调,其它的地水火都调,你火也平顺、水大也平顺、地大也平顺。你气一不调,其它的三大都不调,所以调气是根本,风大是最重要的,这个地方讲多散众生数息观,它这个地方也有调气的意思,一方面调气,一方面摄心。
四、愚痴众生因缘观
佛法讲愚痴是说,你是一个世间人,你读到硕士、博士,但是你不知道这个生命是怎么回事,这就是愚痴。佛法讲生命,就是一个三世的因果,有过去的因缘、有现在因缘、有未来因缘。他今天为什么健康呢?这个有因缘的,有过去因缘;这个人为什么多病呢?有过去因缘;为什么这个人造善业努力主动积极,但是恶因缘特别多,他明明在造善业,但是恶因缘很多,这怎么回事呢?这个也是有因缘,就是他过去的恶业太重了,必须把这恶业先偿还,这些善业才能够得果报。外道持牛戒、持狗戒,他就是在禅定当中,看到牛生天、狗生天,他不知道这个因果是通三世的,他以为今生是做牛的因缘就生天,做狗的因缘就生天,这怎么办呢,向牛学习,向狗学习。这个佛法讲就是痴,不知道佛法的因缘,三世的因缘。这种愚痴的情况,我们必须修因缘观,就是有过去的因缘,有现在的因缘,有未来的因缘,这个因缘是恒常相续的,不常又不断的,这个就是对治愚痴。
五、多障众生念佛观
这里的障是指昏沉跟掉举。你打坐的时候,应该是明静不动,但是你昏沉、掉举了,这个时候念佛观。这里的念佛观,在天台宗的意思是观想跟观像,佛的像,把眼睛打开,看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来对治昏沉、掉举,这里的念佛不是指持名,以天台宗的藏教五停心,是观像、观想来对治昏沉、掉举。
这五个都是属于对治的方法,就是看你哪一个问题比较严重,你就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观法。「我空观」是一个根本。这是讲到我们对治烦恼习气的一个办法。
[师答] :悦意,悦是喜悦的悦,一个心字旁悦。意, 意乐的意, 第六意识的意。悦意慈就是这个慈心怎么会有呢?就是悦意,你要先创造一个跟他好的因缘。譬如说如果对方是我的母亲,她偶尔对我们有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我们能够包容她,为什么?因为我们看她欢喜,她看我也欢喜,好因缘,所以这个慈心要先建立跟他好因缘,叫悦意慈。
[师答] :愚痴跟邪见有什么差别?这个地方我刚好讲到唯识,这个是很微细的,愚痴跟邪见有什么差别?这的确要了解一下。
愚痴就是对事理的颠倒,颠倒染慧为性。这个邪见在唯识学叫颠倒推求,还加一个推求。我去查台中莲社,它出了一本《百法》,我上次去南普陀也讲到这个地方,我当时也发了一个问题,跟现在是一样,愚痴跟邪见有什么差别?我找到答案。
它说:愚痴这个人是什么境界,就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他出生以后干什么呢?就读书;读书为什么呢?就赚钱;为什么要赚钱呢?拿钱来享受。他的生命就是这样,就是做这种事情。他一生就是去读书,然后去工作,然后赚很多钱,最后造很多的业力,当然主要是恶业,就死掉了,这叫愚痴,这种人就是愚痴。他不知道生命有过去、有未来,他完全不知道。
那这个邪见呢,多数都是这个人已经有心要去追求宇宙间的真理,但是他遇到的不是佛法,他遇到的是一个恶知识,或者他自己在禅定当中,自己邪分别,他产生一种邪见,自己的一种邪分别,所以这个邪见,他是有推求,经过你去思惟,观察人生是怎么回事,然后你产生了一个理解叫邪见,这样懂吗?这个邪见,已经在他内心有一个知见了,已经有一个知见了。这个愚痴人,内心完全没有知见,对理上完全没有知见,他没有一个坚固的知见,没有推求,只是颠倒没有推求。这个邪见,他多少是有一点胜解,他对宇宙人生的观察,他自己也有一套理论,有一个胜解出来,这叫邪见,他已经产生一种见,一种知见。
这个污垢是无始劫来,在我们这一念清净心当中,因为数数的熏习,已经凝结成一种强大的势力。我们自己要老实一点,我们经常观察我们,的确在内心,我们这一念心,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是的,但是这个清净是就本性来说。在这个清净心当中,有很多的垃圾,如果我们都不去处理,这些垃圾是不会消失掉的,它是不会自动消失掉的。譬如说你贪烦恼很重,但是不修「不净观」,这怎么办呢,这烦恼它怎么会消失掉呢,就不会消失掉了,一天一天,这烦恼就永远保存在心中,就这样过去。就是说,这个烦恼你不处理,它是不会自己消失掉。我们一定要有这个观念,你不去处理烦恼,这个烦恼永远存在。这个教室里有一堆垃圾,你不去扫它,十年后它还是在那里,所以这个修观是很重要的。
「既从心起,还从心灭」。烦恼是我们这一念的无明,遇到恶因缘创造出来的;我们也只有依止我们这一念心,随顺佛法的因缘,修观,把它消灭掉。所有的佛菩萨,不能来到我们的心中把烦恼去掉,没有这回事,你自己要依止正法,把烦恼给对治掉,这个也要观念。所以你不吃药,你的病是不会好的,你整天就是抱病过活,一天过一天。这是讲我们在念佛的时候,有烦恼的障碍的对治的方法。
再看第二段,这一段是讲外障,前面是一个内心的障碍,这边是外障,我们先把《文钞》念一遍。
【二】念佛一法,约有四种。所谓持名、观像、观想、实相。就四法中,唯持名一法,摄机最普,下手最易,不致或起魔事。如欲作观,必须熟读《观经》,深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及「心净佛现,境非外来,唯心所现」,不生取着。既不取着,则境益深妙,心益精一。能如是,则观想之益,殊非小小。如观境不熟,理路不清,以躁妄心,急欲境现,此则全体是妄,与佛与心,皆不相应,即伏魔胎。因兹妄欲见境,心益躁妄,必致惹起多生怨家,现作境界。既最初因地不真,何能知其魔业所现,遂大生欢喜,情不自安。则魔即附体,丧心病狂。纵令活佛现身救度,亦未如之何矣!须自量根性,勿唯图高胜,以致求益反损也。善导和尚云:「末法众生,神识飞扬,心粗境细,观难成就。是以大圣悲怜,特劝专持名号。以称名易故,相续即生。」诚恐或有不善用心,致入魔境也,宜自详审。又志诚恳切,亦消除躁妄魔境之一妙法也。宜竭尽心力以行之,则幸甚!— 复吴悉真居士书 —
好!我们看它的内容,我们分成三段,先看
第一段,印祖先标出念佛的种类。「念佛一法,约有四种」,有四种的念佛。「所谓持名、观像、观想、实相。」
我们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有四个办法:
第一个是执持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一句弥陀念诵听,以阿弥陀佛的声相为所观境,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观像。这个地方的观当「观察」,就是你在前面很实际的安排一个佛像,或者是木雕的,或者是石头的,或者是纸的,你眼睛打开去取这个像。取了以后,把这个像看很清楚以后,再把眼睛给闭起来,然后把你刚刚取到的那个像的影像。在心中现出来。如果现的时候很模糊,再把眼睛打开,再去取像。一次一次的,取到你能够把那个像在心中分明的显现为止,这个就是念佛三昧,「如镜现像」,《观经》上说要显到像一个镜子,把这个像状现出来一样,完全是分明的,这个时候就是观像念佛成就,这是观像。
第三个「观想」。前面的「观像」,是有一个佛像在前面,这个是佛像不现前,所以这里的观当「思惟」,你是依止经文,经文怎么说, 你就随文入观, 去观察极乐世界这种琉璃地、 宝树、楼阁,乃自于正报的庄严、依报的庄严等等,这个是「观想」。当然这个都是依《观经》,你不能自己去想象,不可以。
第四个是「实相」。这个「实相」就是念法身佛,诸法的真实相,就是念佛的法身,我空、法空的真如,我不可得、法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去观察那个毕竟空的体性,这个是实相。前面的持名、观像、观想,主要的还是约应化身来观察的,这个实相的念佛,就是更深更高一点。
「就四法中,唯持名一法,摄机最普,下手最易,不致或起魔事。」在这个四法当中,印祖加以简别,就是以「执持名号」的方法「摄机最普」。这个根机利根的人,你的心力很强可以修;你一个钝根的人,烦恼粗重,乃至于你造了很多恶业,造了五逆、十恶的也可以修。
这个法门它的好处就是这样,利根的人修念佛,他这个佛号:一一理性,具足庄严;一一庄严,全体理性。它深者见深,他把教理读通了,这句佛号在心中一运转的时候,他也是跟真如相应,一一理性,真空的理性,现出佛号的庄严;一一的庄严,也不离开真空的理性。深者见深,浅者见浅。不知道一切法毕竟空,认为佛号有真实性的,也可以修。你认为这句佛号有真实的,没关系!我这一念苦恼心也是真实的,没关系。那怎么办呢。我就用我这个真实的苦恼心,依止这个佛号,这个佛号是大功德法聚,它能够救拔我,也可以。你完全是自性执,也可以,你也能够感应道交,你能够观察:能念所念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这一念心毕竟空,佛号也毕竟空,在毕竟空当中感应道交,也可以!所以这个法门的确是摄受上根的人,也摄受下根的人。
而且「下手最容易」,你不一定要开悟,也不一定要任何的时间地点,随时随处都可以修。所以我看这个意思,持名念佛在末法时代,应该是一个最有市场的一个法门,应该是这样子的,下手最易。而且「不致或起魔事」。念佛法门是在整个观想、观像、持名当中,最不容易起魔事的。这是它的特色,第一个、摄机最普;第二个、下手最易;第三个不致或起魔事。这是说明持名的殊胜。再看第二段:「如欲作观」。
假设我们有时候也想要以观想、观像来当助行,怎么办呢?这以下告诉你一个方法, 「必须熟读《观经》」,要把《观经》看一看,那有十六个观法,每一个观法,它是怎么的观法要了解。而且「深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及『心净佛现,境非外来,唯心所现』,不生取着」你要修观,在《观经》当中,它特别强调一个观念,就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句话我们解释一下。
这是说,这个世间上的事情,不管是杂染的、不管是清净的,杂染的一般来说是六凡法界,不管是清净的四圣法界,都是由因缘有,不是谁,哪一个人把它创造出来;也不是自然有,不是,这是有因缘的。而这个因缘当中,最主要的因缘,就是我们这一念心,它是主要因缘。
所以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地狱,是心是地狱」。这个十法界就是我们这一念心创造出来的,简单的观念就是这样,这是一个拢总的观念。
这句话怎么消文?是心,这个心,了别叫做心,简别色法的执爱,没有了别性。我们的生命体,有一个明了性的,你现在能够见闻觉知,听到法师的说法,能够分别法里面的义理,那个能分别的明了性就是心。就是你那一念心,打妄想的是它,念佛也是它,造恶业、造善业都是它,这叫心。
你这一念心干什么呢,「作佛」这个作就是造作,简别它不是寂静状态,它不是不动,它是有动作,就是造作。这个造作是造作什么呢?造作「佛」,就是你用这一念心,去观想阿弥陀佛,去观像阿弥陀佛,或者是执持阿弥陀佛的名号,内心当中去缘念「佛」的法界,这个就是在造因地。
你这一念心在佛的法界里面造作,这样子有什么好处呢,「是心是佛」你这一念明了心,它就起变化了,受熏了,你这样造作以后,你这一念杂染心当中,就能够生起佛的功德,这个「是」就是成就,它能够成就,念念能就成就极乐世界功德庄严。
当然这个意思也通于其它的杂染法界,「是心作地狱,是心是地狱」。你这一念心去创造地狱的因,你去思惟杀盗淫妄的境界,你这一念心也会起变化,你会增长恶业的势力,增长三恶道的恶业,三恶道的那个业力,就在你这一念分别的当中,邪分别当中,念念的成就三恶道的果报,在那个地方成就。
所以蕅益大师说:妙因妙果不离一心。
因地是你这一念心创造,果报也是你这一念心创造显现出来。
譬如说我们去思惟一件事情,万法唯是一心,的确我们很难去了解,因为我们凡夫的思想都是向外攀缘,我们认为这一切的色声香味触法,都是真实性的。
彻悟禅师告诉我们一个思惟方法:怎么会有凡夫呢?这个凡夫的生命是怎么来的?
就是「一念不觉」。
就是说,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在这宇宙万有当中,本来都是毕竟空体,没有正报的有情生命,也没有依报的无情,都没有的,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怎么开始会有生命产生呢?在《楞严经》说,就是一念不觉,就是最初的那一念清净本来的本性当中,动了一个念头。好!这个无始无明一动了以后,无明缘行,行缘识,就在这个地方,就从一切法毕竟空当中,就创造了一个生命出来,一开始是先累积了一个业力,从这个业力当中,就把这个虚妄的果报给创造出来。
这个虚妄的生命果报什么时候结束呢。它的生起是一念不觉,一直到你不断的修行,从外凡到内凡,然后到见道位。见道位以后,初地、二地、三地…十地,到等觉,等觉菩萨的时候,你最后坐在菩提树下,一念的相应慧,就在金刚喻定,你进入甚深禅定当中,生起我空观、法空观的时候,一念的相应,突然间把无始无明给破坏,这个时候,你整个有漏的生命完全消失掉,就是完全是清净法身,又恢复到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
彻悟禅师说,我们思惟在整个有漏的九法界,这样子流动,三大阿僧祇劫的生命当中,一下子做人、一下子做狗,慢慢慢慢到了圣位,到初地、二地、三地到等觉,这么一大段的九法界的生命之旅,前面是毕竟空,后面也是毕竟空。最初是一念不觉,最后是一念的相应慧,头尾都是一念。
那这个中间是什么,你最初就是那一念,最后也是那一念的觉悟。一开始是那一念的迷惑,把有情众生的生命创造出来,最后是学习佛法以后,一念的智能的光明,把整个九界的有漏生命完全息灭了。你头尾都是一念,当然这些中间的身心,都是你这个念头不断的变化,它剎那剎那变化,剎那剎那变现身心世界,就是这样,生命体就是这个念头的流动而已。
唯识学说:万法唯识。宇宙间一切的因果,就是建立在我们剎那剎那这个流动的心识当中,变现出来的,无我无我所。但是因为你心识的流动,不断的造业,不断的现果报出来,离开了现前的一念心,是无有少法可得,这个就是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若因若果,唯是一心,万法唯是一心。你要知道这个观念才可以修观,为什么呢?因为你知道万法唯是一心,你就知道心净佛现,你要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一定要心净,而境界不是从外面而来的,是你内心所变现的,所以你才能够不生取着。你知道你这一念心是毕竟空,无我无我所。毕竟空当中,它不是断灭,你一动,就是一个因缘;你念佛,它就创造一个如梦如幻的佛的功德;你念三恶道,就创造一个如梦如幻的三恶道法界出来。这一切的法界, 就是这一念心如是的造作、如是的显现, 都不离开这一念心。这是整个大乘的殊胜,万法唯是一心,这个是很重要的。
「能如是,则观想之益,殊非小小。」这样子,你知道在整个观想中,都是如梦如幻的,不管是欢喜的境界、逆境都如梦如幻。我们再看下段:
「如观境不熟,理路不清,以躁妄心,急欲境现,此则全体是妄,与佛与心,皆不相应,即伏魔胎。」这个地方要注意了!有些人对于观想的境界不熟,理论也不清楚,他也没有读诵大乘经典,不知道这一切的境界是一心所变现, 「以躁妄心,急欲境现」,他就是以这种有所得的躁妄心,念佛赶快要能够看到极乐世界,或者希望能够感应到,在现生看到佛陀,你这一念心向外攀缘有危险的。为什么呢?「此则全体是妄」你就依止妄想修行,你用你的攀缘有所得心来修行,这样子你的因地是杂染,你不可能去成就佛的功德,跟真心的功德,跟佛、跟真心都不相应,你这样子「因地不真」,已经伏下一个魔胎,要注意了。你一开始就想要见到什么,你就伏下魔胎了。
「因兹妄欲见境,心益躁妄,必致惹起多生怨家,现作境界。既最初因地不真,何能知其魔业所现,遂大生欢喜,情不自安。则魔即附体,丧心病狂。纵令活佛现身救度,亦未如之何矣!」我们刚开始的时候,不知道这一切法都如梦如幻,万法唯是一心,你「妄欲见境」,你希望能够赶快见到阿弥陀佛,当然这一件事是好事,但是你这种有所得的心,会使令你内心躁动,你心不寂静,这个修行的功德相是明了寂静;但是你的躁动,越念佛越躁动,怎么念了半天,阿弥陀佛还没有现身呢?这样子很容易引起多生的怨家。这个多生怨家,如果你跟他结的缘很深,你过去害他、杀他,而他现在刚好在鬼神道,你在人道,然后你在修行,这个时候就有问题,他在鬼神道,他就「现作境界」,他可能会现出恐怖的境界来恐怖你,也可能现出你贪爱的境界来迷惑你。
既然你最初的时候,你的内心就是有所得,你不知道这些如梦如幻,你的因地就是有这种取向的执着,你根本就不知道这是魔业所现,你看到这种境界就大生欢喜,内心就不安,就开始浮动,这个时候,你内心一攀缘,你内心就有空隙。
《楞严经》讲,你内心如果是不动,就算魔王来都不能干扰你,这个佛法讲感应道交。《楞严经》说魔王来干扰你,你内心不生取着,他拿你没办法,他无如之何,没办法,你自己要对他有取着心,才会感应道交。你如果「情不自安」,这个时候魔就附体了,他趁着你攀缘的那个隙缝,就进到你的身体,控制你这个心识,丧心病狂,这样子就算是「活佛现身救度」,也没办法了,这件事就很危险!着魔了,你整着善根都破坏掉了。所以这个地方的问题就是在于「妄欲见境」。
我们念佛,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我们念佛的目的,是要追求一心不乱,是要把佛号念的绵绵密密,明静而住。而不是念佛当中看到什么、看到什么,不是的!这个是一种副产品。但得本,不愁末,你念到一心不乱,你什么都有,你一开始就想要看到什么、看到什么,你迟早出毛病,所以这个地方要注意!这个着魔,都是我们自己有那个攀缘心,魔才有办法跟你感应到道交。
所以印祖很恳切的来劝勉我们修行人, 「须自量根性,勿唯图高胜,以致求益反损也。」修行要老老实实的,知道自己是业障凡夫的根性,不要只是表面上要求高超殊胜,结果本来是想要得到利益,反而受到损害。
以下就引净土宗的二祖善导大师说:
第三段、「末法众生,神识飞扬,心粗境细,观难成就。是以大圣悲怜,特劝专持名号。以称名易故,相续即生。」
末法众生的特性,「神识飞扬」,这个神识就是第六意识。我们第六意识,飞就是轻举,轻举不沉;扬就是浮动,轻举浮动。在这种情况之下「心粗境细」,能观的心太粗重了,这个昏沉、掉举太粗重了;而所观的境界太过于复杂微细,所以「观难成就」,很难相应。就是一个小孩子你要他拿一百公斤,他根本没办法;那么粗重的心,它没办法去观微细的境界。
那怎么办呢?是以大圣佛陀悲悯,在《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告诉我们专持名号,「以称名易故,相续即生」,就是称名的方法最简单,在临命终的时候,只要佛号能够保持相续,就能够往生。
「诚恐或有不善用心,致入魔境也,宜自详审。」这当中也有一个意思,不但是「称名易故,相续即生」,整个过程当中,也不容易着魔。
「又志诚恳切,亦消除躁妄魔境之一妙法也。」我们能够志诚恳切的专注一心,就是你有魔境,有时候我们的般若智慧不够,熏习不够,这种胜解力不够,我们明明知道它是虚妄,但是控制不住。怎么办呢?这个时候你不要去观它,你摄用归体,专心念佛。
古德说,如果说这个佛像的境界是真实的,是随顺于阿弥陀佛清净法界的时候,你继续念佛,这个佛像会更加的清楚分明;假设这个佛像是一种虚妄境界,它不随顺于阿弥陀佛的清净法界的时候,你专心念佛,它就应该消失掉,要消失掉。所以你要是般若智慧不够,你看到任何境界,赶快摄心,这个一定是你中间有打妄想,这个境界才会出现,你就不管它是什么境界了,你专心念你的佛号,如果会消失掉,这个佛像就是有问题,如果它继续存在而更加分明,那就对了。所以说你志诚恳切的专心念佛,也是一个办法。
最后,「宜竭尽心力以行之,则幸甚!」就是要身心力行。这个是讲到「善识对治」,调治,这一段是针对于外在的魔境。
[师答]:如果「是心是佛」摆在前面,那个是讲性德,「是心是佛」 ;你这一念心本来就是具足佛性, 但是怎么创造呢?「是心作佛」,要作出来。不过《观经》的本来意思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观经》的原文是这样,所以我们照《观经》解释。
我们内心当中,念佛会有境界,我看《观经妙宗钞》,它讲这个念佛有境界,虚妄境界不说,就是随顺于阿弥陀佛清净法界的那个境界有两个层次:
第一个是,净心能感他佛。
净心,清净的净,净心能够招感他佛。就是说,你念佛念的很专注,一句佛号念诵听,能够明了寂静的在心中相续的运转,明静而住。突然间跟阿弥陀佛的本愿感应道交,这个时候你会看到阿弥陀佛,或者看到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这个时候,你这一念心跟佛还是有能所的,净心能感他佛,这个他就是还有自他的分别,当然这也是一大段,从专注到成片、到事一心不乱,都是这种境界,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三昧能成己之果佛。
三昧能够成就自己的果佛,就是你念到你一心不乱的时候,你见到本性佛,你见到的佛,那个阿弥陀佛,你内心没有那个能所的分别,那个入理一心,你自己的自性弥陀跟阿弥陀佛,已经合为一体了,那是真的是:能念所念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就是那个本性佛显现出来的,就是见到法身佛,那是更高的境界了。但是不管是见到什么佛,都不能取着,当然你能够见到自己的法身佛,你不可能会有取着的,大部份都是在净心,能感他佛的时候,还有能所对待的时候,我们最容易取着。
有时候我们打佛七,有些主七和尚,他当然也是想要提高大家的信心,有时候会把一些修行比较得力的、有感应的人,现场报告出来。印光大师说这不好,打佛七当中有任何的境界,不管是好、 是坏,你一讲出来就不好。你很可能是念到净心能感他佛,你真的是跟弥陀感应道交了,真的。但是你一讲出来,你下一枝香就没有了,就失掉了。所以你有好境界,不要在大众中表达出来,绝对不要讲,要把它隐藏起来。但是你如果不知道这个境界到底是真实、是虚妄,是不是随顺于弥陀清净法界的时候,你倒是可以跟善知识讨论,私下可以,不要公开的表达出来。除非你真的是得到念佛三昧,你那个念佛三昧的力量,非常的坚固了,可以,经得起任何考验了,可以!如果你只是一时的感应道交,你讲出来很不好。
印光大师说:第一个,你讲出来,你看到一分,你说两分也不对, 说半分也不对, 说多、 说少都不好。说多的话就是有一点…就是不好,当然不一定说是大妄语,你要有欺诳心的时候,就是大妄语;你说少了也不好,多说、少说都不好。,所以有好境界我们自己知道就好,你继续的修行下去。这个是我们修行念佛要注意的事情!所以在根本上,我们要追求一心不乱,因为佛号能够念到一心不乱,什么功德都具足了,神通三昧都因为这种清净心,它就能够创造出来。所以你的因地发心要追求一心不乱,你刚开始的发心,不要是要见佛、见花、见光,不要有这种想要去向外、有所得的心,不要这样。修行的心一定是向内的,向那个寂静处、清净处去趣向,一定要趣向于寂静处,这个方向大家要清楚。
我把期中考要背的东西,跟大家讲一下,看到第六面,我们背的不要太多,因为大家已经背了很多,第六面第三段结劝的地方,:
「是知念佛一法,乃上圣下凡共修之道,若愚若智通行之法,下手易而成就高,用力少而得效速,乃至于…可谓最善形容者矣!」这一段等于是拢总的赞叹念佛的殊胜,这个地方你应该要知道的,要背起来。第二段是在第十八面, 赞叹净土法门的殊胜,这个讲到功德,这个地方是讲净土法门的修行方法。「此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这是一个总标,这以下别释, 「信则」,信是什么内涵、愿是什么内涵、行是什么内涵,这是一个大纲,一定要背起来,一个字都不能漏的把它背起来,信是怎么修、愿是怎么修、行是怎么修,其实整个印祖《文钞》就是在发明这三个主题,这是正行,这一段要全背起来,是背这两段就可以了。
最后还有几分钟,我再把念佛的一些关键,再强调一下。我们在念佛过程当中,你一定要扣住,就是:
第一个、把目标确认。我念佛的目的要成就一心不乱,并不是要见到什么、见到什么,这些都是属于枝叶花果,都是虚妄的。你的目标要确认是成就一心不乱,这是一个目标的确认。
第二个,你在过程当中,你怎么知道你现在念佛,是随顺于功德?还是随顺于一种损恼相?就是说,你念佛,越念,你这个明了跟寂静这两种相,更加的殊胜,更加的强烈,那就对!你这个方法对!你越念佛,佛号提起来,内心那个昏昧的相状降低了,内心那个寂静的力量增加了,就对。如果你念佛的时候,内心昏昧心越重,内心越浮躁,你方法有问题,要调整,这绝对不是随顺三昧相状。
就是要成就三昧一定是明了寂静,这个很容易看得出来。这整个过程当中,你佛号提起来的时候,一定是明了相、寂静相。如果是昏昧相、掉举相,那就是不对的,方法不对,你一定要检讨,这当中有问题出现,一定要把问题找出来,是你的烦恼太粗重应该对治?还是怎么回事?要把这个问题找出来,否则你永远没办法进步的。
所以我们在修行当中,你整个过程要很清楚,你在这个地方有障碍了,这个障碍是怎么回事?这个石头应该是要怎么搬开?是用推土机、或是用堆高机?你一定要把这个障碍的因缘找出来,再找出对治的方法。就是第一个,确认你的目标是要成就一心不乱,并不是求人天福报,也不是求感应神通,就是成就一心不乱,在整个过程当中,一定要保持明了寂静,这整个过程,这大家应该都要注意的!至于方法,我们都说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