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烈老先生刚过了80岁生日不久。他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一生致力于哲学、佛学研究,虽深居京郊一隅,但对王菲等明星的信佛潮、对浮世种种信仰热,安然洞见。
楼老先生接受了环球人物杂志记者的专访,指出大部分佛教徒是盲目的,大量的信徒并非正信正修,很多人以为烧香拜佛就能升官发财,其实错了,佛教恰恰是看到了升官发财增加了人们的痛苦和烦恼,而要人们从升官发财中解脱出来,放下一切。
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做佛弟子
环球人物杂志:当今社会,一面是很多人感觉信仰缺失,一面又出现明星、名人的佛教热、上师热,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楼宇烈:信仰就是一种价值的追求,是人坚持活下去的动力。它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除了宗教信仰,还有制度信仰、理论信仰等。可以说没有一个人是没有信仰的,只不过有的人对自己的信仰是自觉的,有的不自觉。人是高级的生命形式,是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的结合体。所以精神追求是一种信仰,物质追求也是一种信仰。现在中国的信仰缺失主要是精神上的。随着物质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物质方面的需求,精神生命方面的需求就被淡化了,甚至消失了。
环球人物杂志:当前的佛教热是人们意识到了精神信仰的重要性,还是出于功利或跟风等比较盲目的目的?
楼宇烈:我看大部分都是盲目的。很多人在物质生活得以满足后并不感到愉快,虽然物质很丰富,但精神很空虚,所以他们就开始追求精神方面的意义,但这种行为并不一定是自觉的。
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把信仰宗教看作时尚,甚至是为了在交友中能取得话语权。因为看到人家都在谈论宗教,他不知道,所以也要去了解了解,以此获得和朋友交流的谈资。现在的国学热、佛教热和其他宗教热,都和人们的交友圈子有关系。
环球人物杂志:在信佛的人群中,娱乐明星由于受关注度高,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娱乐圈中出现学佛热潮,有没有特殊原因?
楼宇烈:现在信佛的主要有几个群体:娱乐圈的明星、企业界的精英和法律界的人士。娱乐圈的人给别人带来了很多快乐,但他们自身不一定快乐,可能还很纠结。再加上娱乐界的功利心特别强,潜规则又特别多,而他们内心的痛苦并没有人能慰藉,所以他们要追求一种寄托,去找宗教的信仰。
环球人物杂志:对明星拜师以及明星出家,您持什么样的态度?
楼宇烈:佛教提倡人不能有分别心。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做佛弟子,哪怕你是犯人,只要悔过,放下屠刀,就会被包容。对于拜师学佛的明星,我们也应该把他们当成普通人来看。如果明星要拜师,首先要放下明星的架子,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来拜。
出家完全是个人的选择。我们应该了解,选择出家是选择更大的担当。因为一旦出家,你就是一个主持佛法的人,就要去弘扬佛法,上求菩提,下化众生。同时,也不是说没有选择出家,就不是一个好的佛教徒。有一句话说得好,以出世心做入世事。如果他完全按照佛陀和佛经的教导,去规范自己的人生和事业,那也很好。
环球人物杂志:有的明星抄写经书、参加法会、出国拜访佛教大师,这可以作为其虔诚的一种表现吗?
楼宇烈:我想不能,这些只是形式上的东西。当然,明星们有可能通过这些行为来表达内心的虔诚,但最根本的还是要看他们在生活中怎样规范自己,怎样去担当社会的责任。一个艺术家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艺术创作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他们应该通过自己的言行和艺术作品,来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
宗教的传播离不开艺术
环球人物杂志:王菲是行为上比较虔诚的信佛者,但她生活中的绯闻又压过了她信佛的一面。王菲结过两次婚,现在又有绯闻传出,不少人觉得她既然信佛,就不该如此,您怎么看?
楼宇烈:佛教的清心寡欲并不等于禁欲。所谓清心寡欲就是要把欲望控制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不去追求过分的东西。我们说一个人贪,就是过分。如果一个人需要吃好的,需要穿好的,就不算是贪,如果超过了这个需要,就是贪了。
对于王菲来说,主要是看她的出发点和处理方式。不能说信佛的人就绝对不能有欲望的追求,要看王菲的几段感情是怎么产生的,又是怎么解决的。如果说她是合理地结婚,又是合理地分手,我想也不能去指责她。如果结婚是为了贪财、贪色,可能就有问题。
人物杂志:王菲录制了《心经》这首歌曲,《心经》也是佛家经典,这样的行为是否有积极意义?
楼宇烈:明星通过这些行为来传播宗教思想,让更多人了解佛教,应该是有积极意义的,客观效果可能不错。但这还要看他们这样做是否真心诚意,如果其主观的出发点不是弘扬佛教,而是沽名钓誉、炫耀自己,那么对其自身是有损害的。
环球人物杂志:这样的行为会把宗教娱乐化吗?
楼宇烈:宗教的传播离不开艺术。比如敦煌石窟里有很多变文,变文很多情况下和我们现在的说书差不多,就是用讲故事的方法传播佛法。歌唱、舞蹈、绘画、建筑,也都可以作为传播佛法的一种手段。所以蔡元培先生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就是这个意思。很多艺术形式,包括唱歌,也能起到净化人心、引导人心的作用。这主要还是看他的唱法,是净化心灵还是扰乱人心的,如果用摇滚音乐来唱佛经,那肯定不行,是搞笑的。
烧香越多功德越多是邪信
环球人物杂志:信佛要以一定的学识修养做基础吗?
楼宇烈:学佛有不同的层次。对一般人来讲,也很简单,就是不要做坏事。佛教经文里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意思就是不能做坏事,要做好事,要能够净化自己的心灵,这就是佛教。这不是很简单吗?一般老百姓都懂。有时候不识字的老百姓更明白佛教。识字的人,反而去琢磨这个,琢磨那个,理解得似是而非。
环球人物杂志:佛教中常说因果报应,这是一种消极思想吗?
楼宇烈:很多东西从消极的角度去讲,就是消极的,从积极的角度去讲,就是积极的。说到因果,消极地看,我种了这个因,已经没办法改变了,我就得受这个果。可是既然因是我造的,那么我可以去改变这个因,那不就改变了果吗?
很多人把佛教的因果思想看成是一种宿命论,命定论。错!那是婆罗门教。佛教很积极的意义在于,它不说前世今生,而是要超越轮回。那么我们怎么看报应的问题?过去、现在、未来,是相对的。我们的一生,有过去10年、现在10年、以后10年,有去年、今年、明年,也有昨天、今天、明天。比如,我现在落得这个下场是我前10年追名逐利的结果,如果我这10年踏踏实实做事,未来不就改变了吗?
环球人物杂志:佛教作为一种精神信仰,怎样帮助人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楼宇烈: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精神信仰和现实生活是密切结合的。这有其优点,即中国的宗教不搞神秘的东西,而是要人在现实生活中磨练自己。但另一方面,人们又总希望通过信仰来改变现实生活。这就使信仰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实用性。这是中国信仰,特别是宗教信仰中的一个大问题。
现在很多人信仰是为了自己,去烧香、磕头、拜佛,是为了自己能够得到更好的福报,希望佛祖能保佑自己升官、发财、延寿。不少官员去烧头香,觉得烧了头香,明年就可以升一级。还有人觉得香烧得越多,功德就越多,回报就越大。这都不是正信,而是邪信。不是信佛就能升官发财,佛教恰恰是看到了升官发财增加了人们的痛苦和烦恼,而要人们从升官发财中解脱出来,抛弃、放下一切。
环球人物杂志:那么信佛行善的目的应该是什么?
楼宇烈:佛教的一个核心理念是缘起,缘起论概括为4句话: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佛教不认为世界是佛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一个神创造的,而是各种因缘聚会而形成的。所以,不能靠一个救世主,而要靠大家的觉悟和智慧。把佛当成救世主,就有问题了。
如果说佛是救世主,那也应该是开启你智慧的救世主,最终还是靠自己的智慧使自己得到解脱。如果等着佛来救,自己不努力,那是婆罗门教,而不是佛教。我们信佛行善的主观愿望不是为了去求什么,而是你行善之后,整个社会的风气得以改变,整个社会清净了,大家都能受益,你也在其中受益。
佛教让人能够放下和奉献
环球人物杂志:什么是正确的宗教观?总体上如何认识佛教?
楼宇烈:任何的宗教信仰都要解决一个问题,即认识生命的起源、价值和意义。佛教让人能够放下和奉献,特别是大乘佛教强调慈悲,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净慧老和尚生前用两句话来诠释大乘佛教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这很符合时代的语言,用佛教的话来说就是悲智双运,悲是慈悲,智是智慧,运就是一起运作。人生难得,要珍稀人生的价值,慈悲为怀,既要觉悟人生,还要奉献人生。这两个是分不开的,只有觉悟人生才能奉献人生,只有在奉献人生中才更能觉悟人生。
环球人物杂志:宏观层面上,有什么途径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宗教观?
楼宇烈:避免盲目信仰,最根本的要从基础教育做起。基础教育里就应该有宗教学的内容,或者叫宗教常识。在小学就可以让学生了解有宗教这样一种文化,它属于一种信仰,让学生了解宗教有各种不同的形态。有了这样的基础,以后他们再接触宗教就不会走歪。
在整个社会上也应该多传播各种宗教的正确知识。一般的信众接触不到这些思想,他们看大家怎么做,就跟着做。比如现在流行放生,这本来是很好的事情,但是却走歪了,破坏了生态平衡,残害了生命,甚至有人攀比放生的多少。这种思想要纠正过来,甚至我们可以暂时先放一放放生这个概念,多提一提护生,因为护生才是更根本的。
环球人物杂志:在个人层面上,信佛之人如何更好地修炼自己?
楼宇烈:关键是净化自己的内心。一切的烦恼都来源于人心的不清净。人心有这个追求、那个追求,有这个恨、那个恨,有这个爱、那个爱,所以才产生了这个问题、那个问题。老子就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给我吃什么我都觉得好吃,给我穿什么衣服我都觉得好看,入乡随俗,就很好了。《黄帝内经》里又在后面加了一句话:高下不相慕,即不要攀比。现代人攀比问题很严重,高下一相慕,心就不静了。如果做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高下不相慕,你看你快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