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义章卷第十一

远法师撰

净法聚因法中。此卷有十九门(一煗等四心义 二人四依义 三法四依义 四圣种义 五四亲近行义 六转业四行义 七四修定义 八四不坏净义 九四坚义 十四种道义 十一四种善法义 十二四种味义 十三四德处义 十四四种求知义 十五四陀罗尼义 十六四无量义 十七四无碍义 十八菩萨四无畏义 十九四摄义)。

一煗等四心。于中曲有六门分别(一释其名 二定体性 三辨其相 四开合广略 五长短分别 六就界分别)

第一释名。煗顶及忍并世第一法是其名也。所言煗者。就喻为名。无漏如火。此诸善根学为理观。得彼火相名之为煗。所言顶者。亦就喻名。如世山峯谓之为顶。此善为是在于煗上故名为顶。问曰。煗等四品善根一次第法顶非最极。何故名顶。释言。善根有动不动。前二是动。以可退故。后二不动。不可退故。顶者是其动中之极。如世山峯分流之处。故名为顶。问曰。何不不动之极说名为顶。彼所受其第一名故。问曰。大小德位相并。如龙树说。菩萨初地名之为顶。解行终心名为顶堕。将彼类小应苦忍去方名为顶。今何故说世间善根以为顶乎。释言。顶义上下无局。一切所行随分过前皆得名顶。以无局故。大小相类大乘世间亦有顶义。小乘出世亦有顶义。以俱有故。彼龙树论且就出世不退之位说名为顶。小乘就彼世间善中退穷名顶。所言忍者。当相为名。慧心安法。故名为忍。通论四种俱皆是忍。但此是其不动之始安住义显。故偏名忍。世第一者。显胜之目于世间中此善最上故云第一。然此四种毗婆沙中名别有四。一名达分。二名观谛。三名修治。四名善根。如彼论释。言达分者。出世圣慧观彻谛理。名之为达。此四善根是彼性分。故名达分。言观谛者。念处以前未观谛理。此煗等上以无常等十六行法观察四谛。故名观谛。言修治者。为求圣道及圣道果修治身器。如世农夫为求子实修治净田。故曰修治。言善根者。圣道是善。涅槃善果。煗等四种是彼初基。故名善根。又此四种调顺名善。能生圣道。故名根。名义如是。第二门中辨其体性。于中有二。一心法分别。依如毗昙此四善根由慧名体。于所观察四圣谛慧。若论眷属则五阴性。此慧相应受数为受。想数为想。心王为识。余数为行。定共之戒以为色阴。若依成实此四亦是智慧自性。前后眷属唯行阴摄。若说远缘亦五阴性。二就有漏无漏分别。依如毗昙一向有漏。但能伏结不永断故。又是圣慧方便道故。成实法中此四善根现见空理。性是无漏。以杂相故。亦名有漏。体性如是。

第三辨相。于中有四。一约境不同。二观心有别。三生解不等。四治障有异。言约境者。如毗婆沙说。观察五阴苦无常等。名之为煗。观三宝功德名之为顶。观四真谛名之为忍。唯观身苦名世第一法。理实此四同观四谛。为分四别且为言耳(此一门竟)。

言观别者。此之四种同观四谛观心差降。故有四别。是义云何。依如毗昙苦集灭道界行分别有三十二。界谓三界。行者所谓苦无常等十六圣行。欲界地中有十六行。上界亦然。上下通说有三十二。于一一行正能观察。说之为煗。观之未明名煗方便。观心分明名煗成就。煗法如是。于一一行心观来去以渐略之至一心观。名之为顶。一心观前名为方便。一心观后名为成就。此顶心中虽后渐略望于四谛及十六行犹名具观。不名为略。然此成处各一心观与后忍中初观相似。如增上忍似第一法。问曰。善根渐多应好。何故须略。释言。始观多心重缘犹不明了。观心后纯少缘即见。是以减之。顶法如是。次辨忍法。于彼上下三十二行各一心观。乃至于彼欲界苦下一行观来说之为忍。就此忍中具有三十二番观行。初第一番。于一一行各一心观先观欲界苦下四行。次观上苦。后观欲界集下四行。次上界集乃至观道。类亦同然。各四行观。次第二番。上界道下略去一行观察余者。次第三番。上界道下略去二行观察余者。如是渐去乃至最后唯观欲界苦下一行。或苦无常或空无我。从初乃至唯观欲界苦下二行名忍方便。唯观一行名忍成就。向前顶中直略观心。今此忍中心境俱略。问曰。谛法多观应好。何故须略毗婆沙云。譬如富人欲适他土财物广多不能持去。故以财易钱犹嫌钱多转以易金。犹患金多以金转买多价宝珠持去地土。行者如是。欲从世间入出世道。先舍有漏多相续心起于上忍。唯缘一行易入圣道。是以略之。忍法如是。次辨第一。增上忍后重起一心缘欲界苦。唯缘一行名世第一法。以一心故更无方便成就之别。毗昙如是成实论中直云。行者以无常行观察五阴生泥洹智。下名为煗。中名为顶。上名为忍。上上名为世第一法。不明四种观相差别。今且义释。初煗法中先以无常观察现在果报五阴智无定性。以此比知过未亦然。次观现集亦但生灭无有自性。过未同尔。次观现灭託待而立无有定性。过未亦然。后观现道无常生灭无有自性。过未齐尔。第二顶中先观苦谛因缘虚假无有自性。以此比知过未同然。集灭道观类亦同尔。向前观始以苦无常生灭法数分坏法体。今观转胜以其因缘虚假之理明法无性。第三忍中初先总观三世诸法虚假无性。集灭道观类亦同尔。向前观始三世别观。今观转胜三世总观。世第一中总观三世四谛虚假。以此总观与无相中总见法空方便故。观别如是(此二门竟)。

生解别者。如毗昙婆沙说。煗初缘谛能生下明。顶生中明。忍生上明。以此身中缘谛明故生世第一法(此三门竟)。

次明治障。如毗婆沙说。煗初缘谛能止上愚。顶止中愚忍止下愚。以止身中如是愚故生世第一法。显相如是(此四门竟)。

第四明其开合广略。此四善根总之唯一达分善根。或分为二。如毗婆娑说。一动善根。二者不动。前二是动。以可退故。又复杂起欲界善故。后二不动。不可退故。又不杂起欲界善故。或分为三。如毗婆娑说。谓下中上。煗名为下。顶名为中。忍及第一说以为上分。或分为四。煗名为下。顶名为中。忍名为上。世第一法名为上上。或分九种。如毗婆娑说。煗法有三。所谓下下.下中.下上。顶法有三。所谓中下.中中.中上。忍法有二。谓上下.上中。世第一法有其一种。所谓上上。又彼论中更有一说。煗法有二。所谓下下及与下中。顶法有三。所谓下上.中下.中中。忍法有三。所谓中上.上下.上中。世第一法有其一种。所谓上上。或分为十。前三各有上中下别。世第一中其唯一品通前十也。煗中三者。修彼四谛三十二行始观未见。名之为下。昧见为中。明见为上。顶中三者。于彼诸行多心观中初略一观。名之为下。略二已后及至于彼三十二行各三心观说之为中。各二心观说以为上。忍中三者。初于三十二行之中各一心观。名之为下。故毗婆娑云。观欲界苦行至上界道行三十二心是名下忍。于三十二行之中略一已后。乃至于彼欲界苦下。唯观二行是名中忍。此中忍中极多有其三十一心。极少二心欲界苦下唯缘一行。是名上忍。故毗婆娑云。复以一心观欲界苦名上忍也。世第一中唯有一心。更无多品。或分十八。如瞿沙说。前二善根名之为动。就此动中品别有九。始从下下乃至上上。此九品中煗有三品。顶中有六。后二善根名为不动。此不动中亦有九品。始从下下乃至上上。此九品中忍有八品。世第一法唯一上上。前后合说。故有十八。随义细分乃有无量。开合如是。

第五门中长短分别。如毗婆娑说。煗顶善根一向相续。忍法之中或是相续。或是一念。中下二忍多念相续。上品之忍局唯一念。世第一法局唯一念。若依成实。煗等四种并皆相续。一念之心不能具观四真谛故。长短如是。

第六门中就界分别。界谓三界。论者不同所说各异。若依尊者达摩多罗。煗等善根唯色界摄。以色界中有遍缘智能观上下四圣谛故。色界善中有动不动。动中下者说名为煗。上名为顶。不动中下说名为忍。上名第一。以何义故非欲界摄。故彼宗欲界一向无定。不得依之修习起故。以何义故非无色摄。无色界中无遍缘智。不能观下四圣谛故。彼心微弱。是故不遍。尊者瞿沙说。此煗等是其欲界及色界摄。非无色界。彼说。欲界亦有六禅定。可依修起。故欲界摄。色界可知。欲界摄者名之为动。动中下者说名为煗。上名为顶。色界摄者名为不动。不动中下说名为忍。上名第一。以何义故非无色摄。此如前释。僧祇部说。是三界摄。彼说。欲界有其禅定。依之修起故欲界摄。色界可知。无色上能具观四谛。故无色摄。如是说者依无色定上入见道。成实论家同此后说。煗等四心略之云尔。

人四依义五门分别(释名义一 开合辨相二 侍佛多少三 得义多少四 所化差别五)

人四依义出涅槃经。来世凭仗称之为依。依义不同。一门说四。四名是何。有人出世具烦恼性是其第一。须陀斯陀是其第二。阿那含人是其第三。阿罗汉人是其第四。有人出世具烦恼者。所谓地前种性解行内凡人也。如来灭后现化在时名为出世。于初地上所断二轮未能剪除名具烦恼。问曰。何知。此地前经自说言。是名凡夫非第八人。明在地前。何者第八。对之说非。依毗婆娑名须陀洹以为第八。对见道前七方便故。故彼论中问言。何者是第八人。所谓信坚及与法坚。钝根之人入见谛道名为信坚。利根之人入见谛道名为法坚。问曰。地持说种性人二障清净。何故涅槃说具烦恼。所望不同故说有异。地持约对声闻缘觉。种性菩萨五住齐断故名清净。涅槃约对初地已上所断二轮。地前未断名具烦恼。问曰。是中为辨依德应说无恼。何故说具。为别后故。须陀洹者此翻有三。一名修习无漏。二名逆生死流。三名觝债。圣解渐进名修无漏。三途苦报违而不顺名逆生死。拒而不受故云觝债。位在何处。分别有三。一者守果在初地终心。二者摄因从于初地始心已去通名须陀。三者进向上尽二地通名须陀。斯陀含者此名住薄。能薄修惑名斯陀含。如小乘中偏于欲界九品修惑能薄六品。大乘法中通于三界一切修惑齐能薄之。如地经说。位在何处。分别有三。一者守果在第三地。故经中宣说。三地一切欲缚色无色缚及无明缚皆悉微薄。以能薄故名斯陀含。二者摄因二地已上通名斯陀。三者进向上尽七地通名斯陀。以那含果未成就故。何故须陀斯陀之人合为一依。释有三义。一得义同故合之为一。如经中说。于一切义十六分中得十二分。十六分义后当更论。二功用同故合为一依。始从初地乃至七地所修诸行功用同故。三化用同故合为一依。始从初地乃至七地随所化生作意摄取。不能自然无分别化。是故合之。问曰。若尔八地已上同无功用。何故不合。得义别故。又复地位开合不定。各据一宜。不可定责。经说。此人未得第二第三住处。于四果中须陀洹人未得第二斯陀住处。斯陀含人未得第三那含住处。阿那含者此名不还。小乘法中更不还未欲界受身。名阿那含。又于二十五有之中随所过处不重受生名阿那含。大乘法中释有两义。一不重起爱拂烦恼故名不还。二不重受欲界地中分段残报故曰不还。故经说言。更不重受肉身虫身不净之身名阿那含。设更受生但是应化。位在何处。分别有三。一者守果在第八地。以八地中爱佛心断故名那含。又七地还欲界人天。分段残习犹故未尽故。大品中宣说。七地犹有肉身。八地已上毕竟永离名阿那含。二者摄因七地已上同名那含。修习顺忍向那含故。三者进向上尽九地同名那含。以阿罗汉果未成故判属前矣。若分四依于此三中守果进向说为那含。摄因一种判属斯陀。阿罗汉者此名不生。亦名无着。小乘法中于三界地不复受身。名为不生。大乘法中三界分段残报皆尽。故曰无生。设使受之但是应化。具六妙行不染六尘。故云无着。以实论之佛是罗汉。此第四依学中究竟高美同佛。是故说之为罗汉也。位在何处。分别有三。一者守果在第十地。故涅槃言。阿罗汉者住第十地。二者摄因九地已上同名罗汉。三者进向上尽金刚同名罗汉。若分四依于此三中守果进向是阿罗汉。摄因一种判属那含。问曰。何故第二依中须陀洹因摄之从后为第二依。此后二依分因属前。释言。向前第二依中须陀洹因与须陀果同是出世。得义相似。是故从后为第二依。后二依中那含之因与前斯陀同是功用。得义相似。故判属前。罗汉之因与前那含同非究竟。故判属前。不类在斯。此四种人能益世间犹如如来等无差别。问曰。此人何时为依。释言。依实无时不为。今随化相在佛灭后弘通正法为依也(此一门竟)。

次第二门开合辨相。开合不定。总为一依。或分为二。一凡二圣。地前名凡。地上名圣。或分为三。就此三中或开前合后。种性为一。解行为二。地上为三。或开后合前。地前为一。初地见道以为第二。二地已上修道为三。又复地上功用无功用亦得分二。或离为四。就此四中或开前合后。习种为一。性种为二。解行为三。地上为四。或开后合前。地前为一。见道为二。修道为三。无功为四。又如向说。地前为一。须陀斯陀以为第二。那含第三。罗汉第四。此亦开后以合前也。或前后俱开。种性为一。解行为二。出世间中见道为三。修道为四。又出世中功用为三。无功为四。亦是俱开。或分为五。就此五中或合前开后。如五忍说。地前为一。初二三地信忍为二。四五六地顺忍为三。七八九地无生为四。十地寂忍以为第五。或前后俱开。习种为一。性种为二。解行为三。初地见道以为第四。二地已上修道为五。又复地前种性为一。解行为二。见道为三。修道为四。无功为五。此五亦是前后俱开。或分为六。如地持说。种性为一。解行为二。净心为三。二地已上乃至七地行迹为四。八地九地决定为五。十地毕竟以为第六。如涅槃中言为六住。谓诸菩萨者谓此六也。或分为七。如地持说。于前六中开决定地。以之为二即为七地。彼论八地名决定地。九地名为决定行地。或分为八。就前七中习种性种各别为一。即是八也。或分为九。地前为一。出世间中四五六地合为正见。余各为一。通为九也。或分为十。就前九中种性解行分为二种。即是十也。或分十一。地前为一。十地为十。或分十二。地前种性解行为二。十地为十。或分十三。习种为一。性种为二。解行为三。十地为十。或分四十。所谓十住十行十回向及与十地。若分等觉有四十一。广则无量。此等开合各且是一宜。今据一门且分为四。开合如是(此二门竟)。

次第三门辨明四依侍佛多少。如涅槃说。第一依人于五恒河沙佛所发心。能持禁戒善解文义。能为他说。于恶世中不谤正法。故堪为依。第二依人于六恒河沙佛所发心。具修众善能持正法善为他说。于恶世中不谤正法。第三依人于七恒河沙佛所发心。德行纯熟能建正法广为他说。能于十方周旋往返济度众生。于恶世中不谤正法。第四依人于八恒河沙佛所发心。断诸烦恼舍于重担逮得己利所作已办。欲成佛道即能现成。随人所乐悉能现化。得自在智广为他说(此三门竟)。

次第四门辨明四依得义多少。如涅槃说。一切诸义统而摄之为十六分。如说一慈为十六分。如是等也。此十六中第一依人得八分义。第二依余八分中复得人四分。通前十二。第三依人余四分中复得两分。通前十四。第四依人具得十六。据实论之第四依人余二分中但得一分。通前十五。诸佛方得十六分义。以第四依位隣佛境高美同佛故。说具得十六分也。又第四依于佛所得第十六分虽未穷证观解相应。故说具得。问曰。四依初劣后胜。何故得义初多后少。释言。麁义浮浅易知。故初得多。细义难精。故后得少。又复麁义随诠相别少为多分。细义说实阶降相微多为少分。分数虽少其义实广。问曰。若言麁义易知初处得多。细义难精后得少者。何故经言初地菩萨得百三昧二地得千。乃至十地得十不可说百千万亿那由他佛世界微尘数三昧佛土广数三昧。释言。辨义汎有两门。一就摄义从诠门中明得多少。二就舍诠实门中明得多少。从诠门中细分有四。一约一诠始终别论。初得多义。后时得少。从诠之义具显文中。初得闻持成就之时依文具解。故初持得多。后设重思。委审而已无多异见。故后得少。故涅槃中初依菩萨得八分义。第二依人更得四分。乃至第四但得两分。二约一诠以终摄始。初时得少后时得多。故涅槃中初依但得八分之义。乃至第四得十六分。三约多诠始终别论。初得少义。闻教少故。终得多义。闻教多故。故第十地能受诸佛云雨说法依其所闻亦知多义。四约多诠以终摄始。初时得少后时得多义在可知。就其舍诠证实门中细分有二。一始终别论。初时得少。对教心多见理昧故。终时得多。以能舍诠见理明故。二以终摄始。初少后多义在可知。地经所说是其舍诠证实之义。故后得多。不同在斯(此四门竟)。

次第五门辨明四依所化差别。三乘之人是其所化。声闻人中所化有二。一化令入小。除阿罗汉余皆化之。彼阿罗汉得果满足不假化故。二化令入大。一切皆化。乃至罗汉亦凭四依入大乘故。缘觉人中所化亦二。一化入中乘。除缘觉果余皆化之。二化令入大。一切皆化。大乘人中所化有六。如涅槃说。一初发心在外凡地最初发意。第二已于熙连河沙佛所发心闻法初不谤。第三已于一恒河沙佛所发心。闻法爱乐不谤同前。第四已于二恒河沙佛所发心。闻法受持余德如上。第五已于三恒河沙佛所发心。随所闻法能为他说。余德如前。第六已于四恒河沙佛所发心。能解深义十六分中已得一分。余德如上。六中初一隣入善趣。后五在于善趣位中。四依如是。

法四依义五门分别(释名一 辨相二 次第三 对四无碍共相收摄四 约对人依辨明可依不可依义五)

第一释名。法为行託名之为依。依别不同。一门说四。四名是何。一依法不依人。二法依义不依语。三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四依智不依识。言依法者法有两义。一轨则名法。二自体名法。故论释言。法名自体。凭法起行故名为依。不依人者宰用名人。不依有二。一自未见法不依邪伪乖法之人名不依人。非谓不依正见之人。二自已见法一切不依言。依义者义有四种。一所以名义。二义用名义。三义利名义。四德义名义。依同前释。不依语者诠谈曰语。不依有二。一求义之始不依颠倒乖义之语。非谓不依如法之言。二得义舍诠一切不依。依了经者显法之诠名了义经。凭之趣实故名为依。不依不了经者。彰邪之言名不了义。弃而不从故曰不依。言依智者。解法决了名之为智。凭之取法故名为依。不依识者。闇心分别名之为识。舍而不从故曰不依。名义如是(此一门竟)。

次辨其相。依法不同差别有五。一教法名法。二者世谛自体名法。三者真谛自体名法。故涅槃言。法谓法性常恒不变。四因行自体名之为法。又复因中起行之轨亦名为法。所谓三十七道品等。五果德自体名之为法。故涅槃言。法者所谓大般涅槃。依义不同亦有五种。一对教法二谛名义。二谛并是教下所以故名为义。二对世谛法真谛名义。真谛是彼世法所以故名为义。三对真谛法世谛名义。世谛是彼真家义用故名为义。又复世谛显真谛所以亦名为义。故地经中知世无常显无我法名义无碍。四因行利人名之为义。故地持中名彼善法为义饶益。五果德名义。故地持中名得菩提以为得义。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者。分别有二。一就大小相对分别。或小乘名了大乘不了。小乘麁显故名为了。大乘秘密故名不了。或大乘名了小乘不了。大乘显实名之为了。小乘覆实名为不了。二约愚智相对分别。正智取法大小皆了。随法浅深当分了故。愚心取法大小所说一切不了。浅深相望互相违故。此之一门如地持说。故彼论云。于如来说除信清净于此法律不可破坏名了义经。于如来说作不决定法律可坏名为不了。所言依智不依识者。分别有四。一解惑分别。闻思修等三慧解心名之为智。惑心分别说以为识。二就解心明昧分别。三慧之中修慧深明名之为智。闻思闇昧说以为识。此之一门如地持说。故彼论言。用修慧智不以闻思识诸法义。名为依智不依识也。三大小分别。大乘三慧知法实相悉名为智。小乘三慧不见法实齐名为识。此之一门如涅槃说。故彼经云。若知如来即是法身。如是智慧所应依止。声闻不知如来功德。如是之识不应依止。四真妄分别。就大乘中真证名智。见实义故。妄修三慧悉名为识。此之一门如地论说。故彼论中宣说。地实唯智境界。闻思修报生识智非彼境界。以不同故。体相如是(此二门竟)。

第三门中辨其次第。经论不同凡有五种。一观入次第。如成实说。第一依法第二依于了义之经。第三依义。第四依智。此等据其闻思修等以辨观入。四中初二是其教法依成闻慧。但就闻中初先简去人以取其法。后就法中简去不了取其了义。始终虽思同成闻慧。第三依义。是其理法依成思慧。依闻起思。故次明之。第四依智。是其行法依成修慧。上人智慧为下倣习。说为行法。依思起修。故后说之。第二依体起用次第。如涅槃说。第一依法。谓大涅槃。涅槃果体是故先明。第二依义。所谓法身解脱般若。此是果德。依体有德故。次辨之。第三依智。所谓如来一切种智。此是果用。依德起用。是故次说。第四依于了义之经。谓佛所说大乘经典依智起说。是故后论。第三据果寻因次第。如涅槃说。第一依义。所谓法身解脱般若。第二依法。所谓法性常恒不变。第三依智。所谓僧是常无为不变不畜八种不净之物。第四依于了义之经。所谓一切大乘经典。就此四中前二是果。后二是因。就前果中义是果体是故先明。果依法成故次明法。就后因中智是因体。是故先明。因依法成故次明其了义之经。又义是果果是所求。是故先明。果依理成故次明法。此二一对。向前果德由因而起故次明智。向前理法藉教而显故后明其了义之经。第四据深寻浅次第。如维摩说。第一依义。义是理法。第二依智。智是理行。第三依于了义之经。经是显前理法之诠。第四依法。法是成前智行之轨。理是所诠故先明义。依义成慧故次明智。所求之义由诠故显。故次第三明了义经。所成之智依法而起。故次第四明其依法。第五摄法起修次第。如地持说第一依义。义者是理。第二依法。法者是教。第三依于了义之经。正解取法名为了义。第四依智修慧达义名之为智。四中前二摄法次第。后之两种起修次第。就摄法中义能成行。正是所求故先明义。义由教显故次明法。后起修中随义相别分初了义经依前教法起闻思解。解法无违名之为了。故论释言。深信佛说名了义经。后依智者依前理义起修慧行。故论释言。用修慧者智名为依智。通而论之了义经者依前法义起闻思解。言依智者依前法义起修慧行。次第如是(此三门竟)。

次第四门对四无碍共相收摄。随相分之初依法者是法无碍。第二依义是无碍。第三依于了义经者是辞无碍。第四依智善达物心起说自在为乐说无碍。以实论之初依法者。是法无碍方便之道。第二依义是义无碍方便之道。第三依于了义经者。是辞无碍乐说无碍方便之道。第四依智是其四种无碍正体。故地持中第四依智名为修慧。就修慧中开四无碍。于法章句修慧不谬名法无碍。于诸法相修慧不谬名义无碍。于法名字修慧不谬名辞名无碍。随顺世俗种种名字修慧不谬名乐说无碍(此四门竟)。

第五门中约对人依辨明可依不可依义。人依有四。如上所说人法相从二俱可依。人即法故。依法之者亦必依人。故涅槃云。如上四人应当依止。法即人故。依人之者亦必依法。人法别分互有可依不可依义。有肉眼者人为可依。法不可依。人能教诲乐道善恶故人可依。法相难辨。故法叵依。故涅槃云。我为肉眼诸众生等说人四依。终不为于有慧眼者。有慧眼者法为可依。人不可依。以有慧眼正见法故。法亲成行故。法可依。人是疎远不亲成行。故人叵依。法四依义辨之略尔。

四圣种义两门分别(辨相一 就人分别二)

第一辨相。四圣种者亦名四依。乞食等法能生圣道。与圣为种故名圣种。起行所凭故复名依。依别不同。一门说四。四名是何。一尽形乞食。二尽形寿着粪扫衣。三尽形寿树下常坐。四有病服陈弃药。为破比丘四种恶欲故说此四。一破比丘为食恶欲受乞食。二破比丘衣服恶欲受粪扫衣。三破比丘房舍卧具恶欲受树下坐。四破比丘汤药恶欲受陈弃药。初乞食中三门分别。一明乞仪。二明所为。三明食法。言乞仪者有十三种。一住正形乞。不自妄禅得上人法而行乞食。二正威仪乞。执持应器进止安祥被服齐整而行乞食。如戒经说。三住正命乞。终不谄曲执持威仪不现异相。不禅己善而行乞食。如是一切。四住正见乞。不取乞食以为真道。着取乞食为真道者是戒取摄。五依法乞。非法饮食生罪过者终不乞求。六依时乞。要在中前不得余时。故毗尼中迦留陀夷夜行乞食生世讥嫌。如来制之。七依处乞。若有学处僧先为作学家羯磨。又有恶人僧先为作覆钵羯磨。不得从乞。八依次乞。亦名等乞。不简贫富次第等乞。除有命难梵行难处。又观他人因己乞食而生罪过终不从乞。九离贪心乞。于所乞求不念美饎。及时早得。又于所乞受求以限不得过分。十离取着乞。如维摩说。于乞食时见色如盲。闻声如响。臭香如风。于所食味心无分别。受触如证。知法如幻。十一离瞋恼乞。如地持说。若得麁澁留难不时。或加打骂不生瞋恼。方于破所起怜愍心。十二不麁犷乞。软言乞食终不麁犷。亦不强乞。十三离慢心乞。于乞食时若见贫贱不起轻想。又亦不时乞食生慢。故遗教云。当自摩头。已舍饰好着坏色衣。执持应器以乞自活。自见如是。若起憍慢当自灭之。增长憍慢尚非世俗白衣所宜。何况出家入道之人为解脱故自降其身而行乞也。此十三中初四一分住四正乞。次四一分住依义乞。后五一分舍烦恼乞。乞仪如是。次明所为。所为有二。一为自己资身行道。二为众生令施得福。凡夫乞食但为自己设有为他少不足言。声闻缘觉多为自己少为他人。菩萨人中有始行者多为自身少为他人。次行之者多为他人少为自身。上行之流唯为众生。法身菩萨无所假故。佛亦如是。然佛为他有二十事。如转女身经说。一为示现相好之身令物覩见发菩提心。二令众生覩见佛身。盲者见色。聋者闻声。哑者能言。如是一切。三乞食故现受诸天龙鬼神等所奉供养。令人覩见发菩提心。四舍尊位出家乞食息物慢高发菩提心。五令大德诸天人等见佛慈心愍物乞食学佛为之。六有众生欲见如来以懈怠故不能往见佛。知其心现行乞食令彼覩见。七令众生见佛闻法远离愚痴渐增出世涅槃之因。八有众生系闭牢狱。或受楚毒。因见佛故即得解脱发菩提心。故行乞食。九有女人欲供养佛。而为父母亲戚所护不能奉献。佛为受之故行乞食。十如来钵四王所奉佛持乞食。若有众生欲少布施少物即满。欲多施者多物不满。欲休乃满令人覩见发菩提心。故行乞食。十一如来钵中所成之食施一切僧终无增减。令人覩见发菩提心。十二如来钵中成百千种食味。味味各别不相和杂犹如别器。令人覩见发菩提心。十三佛身一合之体。其内不空如实金刚。无生熟藏大小便利。虽现有食而无入者。令释梵等覩见发心。十四有人施佛。若多若少若麁若妙福皆无尽乃至涅槃。佛为是故现行乞食。十五如来常定现行乞食。令人覩见发菩提心。十六如来若常不行乞食有人学之。便常饥饿羸疲无力不能修得过人智慧。故行乞食。十七如来善摄四圣种。故现行乞食。十八佛若不乞未来不信诸长者等见比丘乞便作是言。汝家世尊不行乞食。汝何故乞。为破是言故行乞食。十九有诸豪贵随佛出家耻于乞食。故佛行乞食。令彼学之不生羞耻。二十如来为度根熟众生处处随逐。故行乞食。所为如是。次辨食法。随所乞得于自所食三分留一。所余着净处施与众生。随所欲食上奉诸佛次献贤圣下施众生。然后食之。故维摩言。供养一切及众贤圣然后可食。然于所食当坏贪想。如药涂疮饥世食子。不生味着复应生厌。为是食故多致苦恼。愿得法身维此食过食已念道报施主恩。食法如是。粪扫衣者。外国法。死人之衣火烧鼠齧如是等衣弃之巷野。事同粪扫名粪扫衣。问曰。何故饮食须乞。衣受粪扫。释言。饮食乞求易得无妨修道。故行乞食。衣乞难得惧妨修道。是以不乞。又外国法粪扫之衣求觅易得无妨修道。故受粪扫。食不如是。是以须乞。树下坐者。树能阴覆。事同半舍不须造作。省事修道是以依之。陈弃药者。所谓大便除病易得无妨修道。故病服之。辨相如是(此一门竟)。

次就人论。此四乃是出家人中上行所依。在家积聚不行此法。出家人中义别有三。一简小异大。此中唯是凡夫二乘之所依凭非佛菩萨。何故如是。凡夫二乘心行微劣依仗此四方能离过。诸佛菩萨知法如幻常处五欲而能不染不假如此。故转女身经云。如贫人病服苦澁等贱价之药得差病苦。声闻如是。行四圣种头陀之法方能离过。如帝王病服上味药仗药适心所患得除。菩萨如是。虽在五欲以其种种巧方便行得无众患不假四依。二简因异果。此四唯是凡夫二乘菩萨所行。出家菩萨亦依此四离诸过故。故地经中宣说。菩萨修习少欲头陀等也。以此四法名圣种故。局唯在因。诸佛如来圣果已满不假此四。三就实通论从凡至佛皆行此四。故转女身经云。如来善摄四圣种矣。四圣种义略之云尔。

四亲近行义

四亲行者如涅槃说。盖乃验人简友行也。附人捡练名亲近行。近行不同略有四种。一者共住。二者久处。三者智慧。四者观察。四中前二验其身行。后二验心。身心之中各有难知易觉之别。故有四种。故经说言。如奄罗菓生熟难分。人亦如是。善恶难别。或善外相内无诚实。或内贤良外现麁鄙。或俱相禅。如是等人远瞩难明。近鉴易晓。故须亲近验之得失。验法云何。有人意欲访德凭友。乍闻他人有善可依未可专信。直须共住捡其虚实。若易别者共住即知。若难识者加以久处乃知美恶。此前验身。内心善恶难以自覩。须以智慧观察验之。心虽难晓准言度意事亦可知。唯依如来三藏教法验言取意名为智慧。言扶行者此验即足言乖行者加以观察。不依圣教。直以道理测其得失名为观察。四亲之义略辨如是。

转业四行义

转业四行如涅槃说。何等为四。所谓修习身戒心慧。于中差别乃有八门。一一门中皆初辨过。后翻显德。第一门中不摄五情名不修身。不能受持七支净戒名不修戒。不善调心名不修心。不修圣行名不修慧。观谛圣慧名为圣行。翻此名修身戒心慧第二门中。不能具足清净戒体名不修身。受畜八种不净之物名不修戒。不能修习止举舍相名不修心。不修梵行名不修慧。四无量心名为梵行。不知修此名不修慧。又大无量用慧为体。故不修彼名不修慧。翻此名修身戒心慧。第三门中。不能观身身相身数。不能观色色相色数。非身色中生身色想贪着不舍名不修身。身根名身。长短大小好恶等根名为身相。眼耳鼻等名为身数。如想受等名为心数。色尘名色。方圆大小好恶等相名为色相。香味触等名为色数。如是一切。受持下戒边戒自戒名不修戒。受持声闻凡夫之戒名为下戒。苦身求度名为边戒。自为舍他名为自戒。若心散乱不守自境名不修心。自境界者谓四念处。他境界者谓五欲也。于恶业中不善护心名不修慧。翻此名修身戒心慧第四门中。不能观身无常灭坏。爱着不舍名不修身。此名无檀。不具尸罗名不修戒。不具禅那名不修心。不具般若名不修慧。翻此名修身戒心慧。第五门中。着我我所谓身常恒名不修身。着我我所是其身见。谓身常恒是其边见。作十恶业名不修戒。于十恶中不能修心名不修心。不能分别善恶等法名不修慧。翻此名修身戒心慧。第六门中。不断我见名不修身。不断戒取名不修戒。不断贪瞋名不修心。不断愚痴名不修慧。翻此名修身戒心慧。第七门中。不能观身犹如怨贼常须将护。不护害人名不修身。不能观戒是善梯撜根本道首名不修戒。不能观心轻躁动转难捉难调一切恶本名不修心。不观智慧有大势力名不修慧。翻此名修身戒心慧。第八门中。妄想分别一切身相名不修身。分别戒相名不修戒。分别心相名不修心。分别慧相名不修慧。翻此名修身戒心慧。于此诸行善修习者转重令轻。不善修者转轻令重。转业之行略辨如是。

四修定义

四修定义如成实论四修定品具广分别。四名是何。一现法乐。二为知见。三为慧分别。四为漏尽。现法乐者。依如毗昙初禅善法名现法乐。以初禅中创背欲乐故偏说为现法乐矣。成实法中二禅已上乃至非想名现法乐。以初禅中有其觉观散动心故不说现乐。问曰。二禅亦有喜动。何故说之。论言。一禅先灭觉观。摄心深故所以说矣。若依地持一切禅定通名现乐。问曰。亦有后世之乐。何故偏说现法乐乎成实释言。以近故说现乐。在近易知见故偏说之。又为破现五欲乐故说现法乐。又佛不赞后身乐故偏说现乐。又复世人谓。出家者现无乐。故佛说现乐。问曰。四修皆是现乐。何故偏说初为现乐。为别四门就初言耳。为知见者。依如毗昙观生死慧名为知见。成实法中修八除入十一切入等名之为知。五神通等说以为见。推求成故。慧分别者。依如毗昙得闻思修名慧分别。成实法中观五阴空名慧分别。不通闻思。为漏尽者。有论师说。依第四禅九无碍道得罗汉果名为漏尽。以第四禅尽漏胜故。毗昙法中依六地禅及三无色得罗汉果名为漏尽。成实法中一切圣人破坏假名证泥洹果名为漏尽。四修定义辨之麁尔。

四不坏净义两门分别(辨相一 就处分别二)

第一辨相。依如成实四不坏净亦得名为四不坏信。信心精纯离于疑浊故名为净。净信坚固不可倾动称曰不坏。是信不同一门说四。四名是何。一佛不坏净。二法不坏净。三僧不坏净。四戒不坏净。佛不坏者。于佛所得真实法中自证小分。仰类佛德知其殊胜名佛不坏净。故成实言。自得真智于佛决定知佛一切众生中尊名佛不坏净。法不坏者。自证真法于法决定名法不坏。又得真智信此真智殊胜微妙亦名信法。故成实言。信此真智即名信法。僧不坏者。自得真智类余圣众。知于一切诸众中胜名僧不坏。故成实言。信得真智者一切众中最为第一名信僧也。戒不坏者。如成实释。得圣所爱戒深心离恶。知因是戒能信三宝信戒大力名戒不坏。问曰三学常相随逐。以何义故偏说信戒不说信定及与信慧。释言。实通。就初为论偏言信戒。又复三学隐显论之。见谛道中治三涂恶戒行成就。修道之中断人天爱定行成就。无学道中永绝无明慧行成就。此三道中就始彰信。是故四中偏言信戒。以此四种皆是信故通名心净。若依毗昙此四正得名不坏净。不得说为四不坏信。何故如是。彼宗所立前三是信。后一是戒非是信故。唯依彼义信戒精纯名之为净。是二牢固称曰不坏。于此二中开信合戒。故有四种。佛不坏者。自见道故于佛所得尽无生智深信决定名佛不坏净。法不坏者。于四真谛证见决定名法不坏。就四谛中于苦集灭一切皆信名法不坏净。道谛之中深佛及僧无漏功德。信余菩萨及缘觉人无漏功德名法不坏净。僧不坏者。僧不坏净。戒不坏者。出世上人成就圣戒。名此圣戒为戒不坏净。问曰。云何知。毗昙中前三是信后一是戒。杂心释言。前三心净故知是信。第四一种名四大净。明知是戒。彼宗戒法四大所造。是故戒净名四大净。大乘所说多同毗昙。又说四信为不坏净。亦得无伤(此一门竟)。

次就处论。若说四谛义通上下。若当宣说四不坏净局在出世。依如毗昙从苦法忍至灭比智其唯成就二不坏净。谓法不坏及戒不坏。于苦集灭证信决定名法不坏。此忍智边所成圣戒名戒不坏净。从道法忍至道比智得具四种。彼宗佛僧是道谛摄故。见道时于佛及僧无漏功德深信决定即名信佛及与信僧。信余菩萨缘觉无漏名为信法。此忍智边所成圣戒名戒不坏净。修道已上当知亦具。若依成实无相位中于理决定得名信法。余三义有。良以是中心无异缘故隐不论。须陀果去方于佛等起心决定名为信佛乃至信戒。大乘初地始心已去一切皆具。以大乘中心普缘故。四不坏净辨之麁尔。

四坚义

四坚之义如成实说。牢固不坏称之为坚。坚别不同。一门说四。四名是何。一者说坚。二者定坚。三者见坚。四解脱坚。言说坚者。如论中释。宣说有为无常苦空涅槃寂灭。此言决定不可破坏名为说坚。于此正知名闻慧满。言定坚者。如论中释。因说得定名为定坚。是定成就名思慧满。言见坚者。论言。依定观有为法无常苦等名为见坚。是见成就名修慧满。解脱坚者。如论中释。三慧得果名解脱坚。名见谛上无漏圣德为解脱也。此即是证。问曰。何故不说戒坚。道理应论。以初行故略而不辨。又此为明闻思修证一次第行故不说戒。四坚如是。

四种道义(杂心八 第二法聚品)

四种道义出阿含经。毗昙成实具广分别。名字是何。一苦难行道。二苦易行道。三乐难行道。四乐易行道。此之四种论释不同。依如毗昙人有利钝。定有根本方便之别。以人依定故分四种。是义云何。如彼中释。利根之人所行名易。易成就故。钝根之人所行名难。难成就故。定中四禅是其根本。根本具支。作用自在名为乐道。未来中间是其方便。方便定中支因不具。用不自在名为苦道。钝人依于方便之定名苦难行。利人依于方便之定名苦易行。钝人依于四根本禅名乐难行。利人依于四根本禅名乐易行。成实法中难易如上。苦乐约就定慧以说。彼宗之中定名为苦。于照用中不自在故。慧名为乐。于照用中得自在故。钝人得定名苦难行。利人得定名苦易行。钝人得慧名乐难行。利人得慧名乐易行。四道如是。

四种善法义(第二四法品)

四种善法者。一是退分。二是住分。三胜进分。成实论中名为增分。四决定分。成实论中名为达分。依如成实此四通摄一切善法。如彼论释。离于禅定修施戒等名为退分。修习诸禅名为住分。见道已前起闻思修名为增分。见谛已上无漏圣道名为达分。毗昙法中此四唯就净禅以说。释有两义。一义释云。下品净定喜为下地烦恼所败。以可退故名为退分。非是已退。中品净定坚守自地。不为下地烦恼所退名为住分。上品净定微能厌伏自地之过。起求上定名胜进分。上上净定能学观法苦无常等。出生圣道名决定分。第二义者。下品净定喜为自地烦恼所陵名为退分。如彼欲界下品善心喜为欲界恶心所杂。彼亦如是。此退分禅虽为自地烦恼所杂而不失定。因地法故。中品净定坚守善心。不为自地烦恼所杂名为住分。上品净定能呵自地烦恼之过深心厌背名胜进分。上上净定能生圣道名决定分。问曰。此四局在净定。散善亦有。释言。亦有。如欲界中下品散善多为欲界不善所杂即名退分。坚守善心不为恶杂即是住分。渐习散善令转精纯名胜进分。求出世心起闻思慧修诸善行。远生圣道名决定分。四善如是。

四种味义(第二法聚品第一)

四种味者。如涅槃说。成实论中亦具分别。地持说为四无罪乐。神耳道法名之为味。以善适心名无罪乐。乐味名别其义不殊。名字是何。一出家味。二离欲味。三寂灭味。四者道味成实论中名正智味。信家非家出家学道解脱种种在家之难。受离欲戒得戒爱味名出家味。地持说此为出家乐。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得初禅行名离欲味。地持说此为远离乐。二禅已上乃至灭定觉观喜乐色想等灭名寂灭味。地持说此为寂灭乐。无漏圣道永断烦恼名为道味。道是正智。故成实中名正智味。地持说此为菩提乐。四中初一是其戒学。中二定学。后一慧学。四味如是。

四德处义三门分别(辨相一 约对四家会名分别二 就位分别三)

第一辨相。四德处义如成实说。德成分齐名为德处。处别不同。一门说四。四名是何。一慧德处。二实德处。三舍德处。四寂灭德处。如论中释闻法生慧名慧德处。依前慧故见真谛空名实德处。实犹谛也。此亦是慧。为别前门从境立称。故名实处。见谛空故舍离烦恼名舍德处。前实德处亦舍烦恼。此舍德处亦见谛实。为别前门隐显异名。舍烦恼故心得寂灭名寂灭德处。以离烦恼苦心灭故。论释如是(此一门竟)。

次就四家会名分别。此四德处十地论中名为四家。圣所依处名之为家。家与德处眼目之异。名字是何。一般若家。犹前第一慧德处也。二者谛家。犹前第二实德处也。三舍烦恼家。犹前第三舍德处也。四苦清净家。犹前第四寂灭德处。名虽变改其义不殊(此二门竟)。

次第三门就位分别。此四行实并通上下。于中分别非无差异。异相如何。初慧德处。在见道前。以见道前依于闻法起闻思修故。说慧亦即名为般若家也。实德处者。在见道中。以见道中初见谛理从境立称。故名实处。亦名谛家。舍德处者。在修道中。重缘谛理正能断除贪瞋等过名舍德处。亦即名为舍烦恼家。寂灭处者。在无学道。无学圣智永尽生死。故云寂灭。亦即名为苦清净家。大小齐然。四德处义略之云尔。

四种求知义两门分别(辨相一 对妄显治二)

第一辨相。四种求知出地持论。始观推寻谓之为求。终成悟实名如实知。求知不同。一门说四。言四求者。如论中说。一随名求。二随事求。三自性施设求。四差别施设求。四中前二名事别观。后二合观。故彼论言。彼名与事若离相观若合相观。别为名事。合为自性差别施设。言名求者。菩萨随彼名字分齐观以求实。故曰名求。言事求者。随色等事观以求实。名随事求。后二合中言施设者。依事施名依名施事。名事相施故曰施设。云何依名。施设彼事。废名求法法如幻化非有非无。无一定相可以自别。将名摄法法随名转。方有种种诸法相立。相立由名。故曰施设。又依名字造作诸事。如依瓶名造作瓶事依车乘名造车乘事。如是一切亦是依名施设事也。此施设中有体有相。体名自性。相名差别。于彼自性施设法中观以求实名自性施设求。于差别施设法中观以求实名差别施设求。四求如是。言四知者。如论中说。一随名求如实知。二随事求如实知。三随自性施设求如实知。四随差别施设求如实知。理实通论菩萨于彼一一门中皆悉具知一切种义。随相分别第一门中但知世谛。知法名字随世立故。第二门中知第一义。离名求事事体寂灭离言说故。第三门中知一实谛。知法体性非有无故。第四门中了知缘起差别法界。以知诸义同一体性互相成故。论言。随名如实知者。随前所求诸法名字。于中正知。知彼名为事故立为想为见为于流布。若不立名无有能知色等事者。是为随名如实知矣。言随事求如实知者。随前所求色等诸事。于中正知彼事寂灭离言离言求事事常寂故。自性施设如实知者。随前所求名事体性。于中正知。知此名事体非有无犹如幻化影响梦等。是义云何。菩萨深知诸法如幻。幻化之有有非定有。非定有故无法为有。无为有故无外无别有性可得。幻化之无无非定无。非定无故说彼幻化有法为无。有为无故有外无别有性可得。还即说彼幻化有无为非有无。有无之外无别非有非无可得。还即说此非有非无以为有无。非有无外无别有无自性可得。进退推求无一别性名一实观。此理渊极。故论说为甚深义处。差别施设如实知者。随前所求差别之相。于中正知论义同一性互相集成种种差别。以知诸义同一体故。论中说之为不二观。互相集成种种别故。论中说为有色无色有性无性可见不可见等无量差别。言有色者。世谛有色。言无色者。真谛无色。言有性者。真谛有性。言无性者。世谛无性。所言可见不可见者。若对色论世谛可见。真谛叵见。若对性论真谛可见世谛叵见。知如是等无量种法名随差别如实知矣。辨相如是(此一门竟)。

次对八妄明其对治。八妄想义前烦恼中已广分别。一自性妄想。取诸法体。二差别妄想。取有诸法差别之相。三者摄受积聚妄想。取有诸法和合业用。四我妄想。于前摄受积聚法中有内有外。彼内法中取立我人。五为我所妄想。于前积聚外法之中取为我所。六念妄想。于前所取我所法中取有顺情可念之事。七不念妄想。于前所取我所法中取有违情不可念事。八俱相违妄想。于前所取我所法中取有中容非违顺事。八妄如是。此八妄想四求四智能为对治。治有通别。通而论之八种妄想所取法中皆有名事。别求其名名随名求。别成其事名随事求。名事合观说为后二。求其体性名自性求。求其相别名差别求。通治如是。随相分别八妄想中偏对前二。前二妄中所取之法无出名事。名事别观说为前二。名事合观说为后二。自性施设观彼自性妄想所取。差别施设观彼差别妄想所取。此二是本。但破此二余六皆随。故无别治。经说破竹喻。况在斯。四求既然。四知同尔。四种求知略之然矣。

四陀罗尼七门分别(释名一 修德二 约闻思修证四义分别三 约对三昧辨其同异四 就位分别五 大小有无六 明因七)

第一释名。四陀罗尼出地持论。陀罗尼者。是中国语此翻名持。念法不失故名为持。持别不同。一门说四。四名是何。一法陀罗尼。二义陀罗尼。三咒术陀罗尼。四忍陀罗尼。教法名法。于佛教法闻持不忘名法陀罗尼。闻不忘故经中亦名闻陀罗尼。二谛名义。于诸法义总持不忘名义陀罗尼。菩萨依禅能起咒术为众除患。第一神验名咒术陀罗尼。菩萨依禅备起多用。随用别论即有无量陀罗尼门。良以咒术传益义多故偏论之。于法实相安住名忍。忍法不失名忍陀罗尼。忍行成时能入法界陀罗尼门成就法界陀罗尼德。如九地说。地持就本且说忍矣。名义如是(此一门竟)。

次辨修得。法陀罗尼得之云何。释有六种。一由先世业因缘得。故龙树言。有人先世业因缘故受生不忘。先世何业得此闻持。或因愿力或曾修习闻持之力所以得之。二因现在神咒力得故。龙树言。或复有人因神咒力故得不忘。三因药力。有人服药便得不忘。如诸仙等。四因现在修习力得。如龙树说。先于一门所知法中一心忆念令心增长。次复于余相似法中系心专念。复于一切所闻事中专心忆念皆使不忘。是为初学。初学成就三闻能持。心根转利二闻能持。究竟成时一闻能持。成有优劣。下者于彼小法之中一闻能持。中者于彼次多法中一闻能持。上者能于广多法中一闻能持。五因禅定得。如龙树说。有人依禅得其不忘。解脱力故能于一切言说之中乃至一句亦不忘失。六因实慧深入法界陀罗尼门故能不忘。闻持如是。第二义持得亦有六。与闻持同。唯于义中修学为异。第三咒术得有三种。一以现在修习力故能为咒术。二依禅定能为咒术。三以实智深入法界咒术法门能为咒术。第四忍持得有二种。一由先世久习力得。谓诸菩萨久修力故生。便能于一切法中不取不舍。二由现在修习力得。修之云何。如地持说。精勤不惰。託处寂静身不游行。口默少言不杂种食。常一坐食少睡多觉。思量如来所说之法知非有无。以其所知类通诸法皆悉善解。修得如是(此二门竟)。

次约闻思修证分别。四中初一是其闻慧。持教法故。第二义持是其思慧。第三咒术依禅而起。摄末从本是其修慧。一切禅定修慧摄故。第四忍持是其证行。证心住理说为忍故(此三门竟)。

次对三昧辨其同异。诸行同体互相集。成缘集相摄得言是同。随相别分非无差异。异有五种。一心法分不同。三昧多用定数为体。陀罗尼门念数为主。又言是慧。二约心辨异。如龙树说。一切三昧唯心相应。诸陀罗尼或心相应。或不相应作意念持名心相应。虽起瞋等不忘所持名不相应。相应据体言不相应。辨其势力。如留化通心虽灭尽而有化用。三始终分异。如龙树说。始修之时名为三昧。久习成就名陀罗尼。其犹习欲不改之时说名为性。此亦如是。四本末分异。如龙树说。三昧是本。三昧与彼实相和合出生功德名陀罗尼。其犹瓦瓶为火烧已方堪持水。功德如是。从实相出方堪能持。五失不失异。如龙树说。三昧转身容有退失。陀罗尼者转身不失。以是增上成就行故(此四门竟)。

次就位论如地持说。法义咒术度初僧祇入净心地。所成就者必定不动最胜最妙。中间所得或因愿力。或禅定力不定不住。忍陀罗尼起在解行。成在地上。若复通论种性已上亦能起之。住分如是(此五门竟)。

次明大小有无之义。通而论之小乘亦得。如阿难等闻持第一。于中别分唯在大乘。小乘中无。何故如是。如龙树言。如小家无金不足为问。声闻小人无大功德何足可怪。又彼论言。声闻但求戒定慧等出离生死不求一切诸大功德。为是不修陀罗尼门。故彼论复言。声闻之人唯求自度不欲持法授与众生。为是不修诸陀罗尼。又声闻人唯求早灭不欲久留住持佛法。为是不修陀罗尼矣。问曰。若言小乘无者经说阿难闻持第一。云何言无。释言。阿难于声闻中说有闻持。若望菩萨少故名无。如河少水名为无水。如食少盐名为无盐。所得少故名之为无。如小乘中说摩诃拘絺罗四无碍第一。如涅槃经说声闻人一向不得。此亦同彼。又阿难等虽现声闻实是菩萨故有闻持。龙树言无据实声闻。所以无过。有无如是(此六门竟)。

次辨其因。如地持说。具四功德。乃能得之。一不习爱欲。二不嫉彼胜。三一切所求等施无悔。四者乐法乐菩萨藏及摩德勒伽。前二离过。后二摄善。就中等施无悔摄功德因。五度皆是摄功德因。就初云施。乐法是其摄智慧因。闻思修等皆是慧因。就初以举偏云乐法。四陀罗尼略之云尔。

四无量义八门分别(释名辨性一 开合制立二 次第三 三缘分别四 体用分别五 修得之义六 就处分别七 大小无量差别八)

第一门中先释其名。后辨其性。四无量者化物心也。化心不同。一门说四。谓慈悲喜舍。爱怜名慈。恻怆曰悲。庆悦名喜。亡怀名舍。心无存着。故曰亡怀。经中名此以为无量。亦云四等。缘于无量诸众生起故名无量。等缘一切故复名等。名义如是。体性云何。于中略以四义分别。一就心体分别。二就心法分别。三就有漏无漏分别。四常无常分别。言心体者心有三种。一者事识谓六识心。二者妄识谓七识心。三者真识。凡夫二乘所修无量事识为体。就事识中意识为体。菩萨始修事识为体。次修转深妄识为体。见生唯妄念为妄缠。起怜愍心究竟终成真识为体。真为体故无相无缘等虚空界(此一门竟)。

次就心法辨其体性。法谓一切想受行等诸心心法。依如毗昙慈悲二行是无瞋性。喜者是其喜受自性。舍者是其无贪善性。对治淫贪。故杂心言。舍治淫贪。此言淫者。父母亲戚共相怜爱寻续不断说之为淫。如世俗中多日连风名曰淫风。多时连雨说为淫雨。此亦如是。亲情不断说之为淫。不同世人姦逸名淫。以于亲所偏爱不断故舍治之。问曰。舍心通舍一切贪瞋痴等。何故偏说为无贪性。释言。修时最后于亲舍离贪着。故就终成就说为无贪。理实通舍贪瞋痴等。成实法中四无量心用慧为体。故彼论言。四无量心体性是慧。盖乃从其根本为言。由慧分别四种生异而行四等。故名为慧。又慧分别怨亲等别而行四等。故名为慧。大乘法中四无量心有大有小。真行是大。妄修是小。小同毗昙。故涅槃中说慈与悲同无瞋性。大无量心体皆是慧。故地论中说为大慈大悲智慧。杂心亦云。大悲是慧。由慧证实。法门之力自然能益一切众生说为慈等。是故就本说为智慧。随用论之与小相似。若言诸行同体相成。一一门中备具法界一切行德(此二门竟)。

次就有漏无漏分别。毗昙法中四无量心一向有漏。众生缘故。成实法中义释不定。若言观空断于漏故名为无漏。四无量心齐是有漏。非是观空断结心故。若言所行不生漏故名无漏者。四无量心通漏无漏。凡夫所行一向有漏取性心中修此行故。学人所起或漏无漏。未断结处名为有漏。断处无漏。无学所起一向无漏。名用心中起此行故。大乘法中隐显互论。小无量心一向有漏。大无量心一向无漏。证真成故。随义通论大小皆有漏无漏义。小无量中众生缘者。是其有漏。法缘无缘是其无漏。大无量中众生缘者。用随世转相似漏故名之为漏。与经中说功德庄严有为有漏其义相似。法缘无缘德体寂灭。说为无漏(此三门竟)。

次就有常无常分别。小无量心一向无常。大无量心一向是常。大中义分用随世变名为无常。与经中说功德庄严有常非常其义相似。德体不变名之为常。故经中说慈即佛性常乐我净。悲喜舍心类亦同尔。

第二明其开合制立。先辨开合后明制立。开合不定。总之为一。如地持说。一切无量名为大悲。成就此者名哀愍菩萨。如四无量俱能拔苦。故通名悲。盖乃且据一门言耳。若以慈门统摄诸行亦皆成慈。喜舍亦尔。诸行同体互相成故。或分为二。二有两门。一对治说二。慈之与悲对治见行。以见行者多瞋恚故。喜之与舍对治爱行。以爱行者多嫉妬故。二化益分二。如地持说。前三无量名乐想摄。后一舍行名安想摄。通即义齐。隐显互彰。故为此判。等是隐显。何故前三偏名乐想舍名安想。释言。慈心能与物乐。悲喜佐助。故前三种通名乐想。云何佐助。悲拔物苦遣其乐障。喜离嫉妬能与胜乐。故曰佐助。后一舍心去怨离亲齐与善法令离危怖。故曰安想。又复前三是其有行。有行事益适情名乐。舍是空行。空理教授永绝危怖。故曰安想。或分为三。三如上辨。慈悲二行是无瞋性合为之一。喜以为二。舍以为三。或分为四。谓慈悲喜舍。无瞋中离重名慈。除轻曰悲。故分四矣。或分为五。如地持说。所谓五种净心说法。一者慈心于怨不瞋。二者安心于恶欲善。三哀愍心于苦欲拔。四不自赞毁他。除嫉行喜。五不着名利。离贪行舍。五中初一是慈无量。次二是悲。次一是喜。后一是舍。地论之中亦同此说。或分为六。如地经说。一慈。二安。此如前释。三怜愍心。于贫忆念。四者乐心。于苦欲益。五利润心。于乐放逸欲令住善。六摄饶益心。于善懈退欲令坚住。此六犹是慈悲差别。慈乐二心是慈无量。余皆是悲。或分为八。如地经说。一安隐心。二者乐心。三者慈心。此同前释。四者悲心。于苦欲拔。五怜愍心。乐放逸者愍其当苦。六利润心。外道众生欲令住正。七守护心。同法众生守令不退。八者我心。于大乘中已发愿者视之如己。此八亦是慈悲差别。乐心慈心守护我心慈中差别。余者皆是悲行差别。随义广分。数别难穷。今据一门且论四种。开合如是(此一门竟)。

次辨制立。以何义故说四无量不增不减。释有七义。一体性不同。二功能有异。三缘境有别。四治患不等。五行时有殊。六得果有异。七相资义别。体性别者。爱念是慈。哀伤是悲。庆悦是喜。等心是舍。舍行不同。汎释有七。一心平等。名之为舍。二舍怨亲故名为舍。三舍一切贪瞋痴等。因之为舍。四舍放众生故名为舍。五得空平等舍离众相。称之为舍。六自舍己乐施与众生。名之为舍。如涅槃说。七化众生舍离悕求故名为舍。如维摩说。故彼经云。有所福祐无所悕望名为舍矣。今初门中心等曰舍(此一门竟)。

功能别者。慈能与乐。悲能拔苦。喜能庆物。舍能齐益怨亲等故(此二门竟)。

对境别者。慈心多缘无乐众生。悲心多缘有苦众生。喜心多缘得乐众生。舍缘究竟解脱众生。以彼究竟得解脱故心即放舍。又舍多缘怨亲及中三品众生。舍此等故。以斯境别故分四种。故涅槃云。器若有慈即不得有悲喜舍心。余亦如是。故立四种(此三门竟)。

对患别者。如涅槃说。慈息贪欲。悲止瞋恚。经中亦云。悲止害觉喜除嫉妬。经中亦云。喜除不乐。以嫉妬故见他得利心不喜乐。故喜治之。舍除一切贪恚痴等。问曰。前说慈无瞋性。今云何说慈息贪欲。释言。不违。若贪五欲由惜资财便瞋众生不能与乐。由息贪故于他不瞋能与其乐。是故慈心性虽不瞋能息贪欲(此四门竟)。

行时别者。如涅槃说。以行分别故应立四。何者行别。修慈之时不得修余。余时亦尔。是为行别。以是别故建立四种(此五门竟)。

得果别者。如经中说。修慈极远生遍净。处遍净是其第三禅天。修悲极远生于空处。修喜极远生于识处。修舍极远生无所有。此义难解。若依毗昙喜无量心在初二禅。修之极远得二禅报。余三无量遍在四禅。修之齐得四禅之果。成实大乘四无量心具依八禅。修之齐得八禅之报。如来何故说修慈心极生遍净乃至修舍生无所有。毗昙释云。此非无量。是八禅定。世尊假作无量名说。何故假说。慈与物乐还得乐果。遍净天中乐报最胜相顺慈果。故说彼因为慈无量。悲拔物苦得无苦报。空处地中离色恼碍相顺悲果。故说彼因为悲无量。喜心庆物得多喜报。识处地中舍外空缘。多识适意相顺喜果。故说彼因为喜无量。舍心平等得寂静报。无所有处舍缘多识。内心寂静相顺舍果。故佛说彼无所有因为舍无量。理实非是。成实释云。四无量心理实具得八禅无之果。佛隐显说。故言修慈生遍净等。何义隐显。慈多与乐。故佛偏说生于遍净。以遍净中乐增上故。悲多拔苦。故佛偏说生于空处。以空处中离色恼故。善多庆物。故佛偏说生于识处。以识处中缘无边识多适意故。舍心寂静故佛偏说生无所有。以无所有舍多缘故。此虽隐显然其所说实是无量。龙树释云。佛不思议随应众生故如是说。以慈无量多与物乐求遍净易。悲多拔苦求空处易。喜多庆物求识处易。舍亡怨亲求无所有易。佛随易故如是偏说。又复论言。慈愿与乐多生遍净。悲愿除恼多生空处。喜愿众生一切法中心得自在多生识处。舍欲令人舍苦乐等多得生于无所有处。佛随多故如是偏说。以斯果别故立四种(此六门竟)。

相资别者。四行相资相顺难阙。故立四种。云何相资。先就慈悲明相资助。慈欲与乐无悲拔苦与乐不成。由悲拔苦与乐方熟。故悲资慈。悲欲拔苦无慈与乐苦终不去。由慈与乐苦方可离。故慈资悲。次用慈悲共喜相资。慈欲与乐悲欲拔苦。无喜除嫉与拔不成。由善除嫉与拔方熟。故用喜心资成慈悲。喜欲庆物若无慈悲拔苦与乐即无所庆。由慈与乐悲拔物苦方随庆喜。故用慈悲助成喜心。次以前三共舍相助。慈欲与乐悲欲拔苦喜欲庆物。若无舍心简别怨亲不能普利。由舍除碍方能齐与俱拔等庆。故用舍心资成前三。舍欲等利。若无前三与乐拔苦庆物随喜知何所等。由前三故就之说等。故将前三资成舍行。又复前三是其有行。舍是空行。若无空舍有成爱见。故用舍心资成前三。若无有行空成涕没。故以前三资成空舍。以此四行相资相顺。故须齐立。故涅槃云。伴侣相对故分四矣。制立如是。

第三门中明其次第。次第有二。一据修难易以辨次第。二化益始终以论次第。难易如何。慈缘佛乐玄欲与人。贳益易为。故先修之。悲拔今苦。交益难作。故在慈后次修悲心。悲苦易生。爱乐难发。故在悲后次修喜心。此云何知。如人见其怨家受苦亦起悲心。故知悲易。覩观得乐未必生喜。故知喜难。偏益易为。等利难作。故后修舍。又复前三其是有行。有行易生。故先修习。舍是空行。空行难发。故后为之。修入如是(此一门竟)。

次辨化益。如维摩说。谓以菩提起于慈心。以救众生起大悲心。以持正法起于喜心。以摄智慧行于舍心。此对一人化益始终以论次第。始缘佛乐玄欲与人。故先修慈。所益众生交在苦中。理须救拔故次行悲。所化众生依教受法。虽未得脱去脱不遥。故随生喜。彼人依法修成智慧心即放舍。不须爱故。譬如父母养子长大心即放舍。此亦如是。问曰。此舍舍益众生。何成利他。释有四义。一依龙树释。前三无量虽欲与乐拔苦庆物而未能得。故须修舍舍前三种所念众生。自修善法摄大菩提饶益于彼。故名利他。二有众生菩萨化之得少智慧未能究竟。菩萨舍之更修胜善摄大菩提究竟饶益。故名利他。三为究竟舍众生故。慈勤与乐悲勤拔苦喜勤庆之。进策前三。故名利化。四舍前所化更益余人。故名利他。次第如是。

第四门中明其三缘分别。言三缘者。一众生缘。二是法缘。三是无缘。地经论中名众生念法念无念。缘念一矣。辨此三缘略有三别。一依涅槃直就化益开分三种。于此门中缘诸众生欲与其乐名众生缘。缘诸众生所须之物名为法缘。缘如来者名曰无缘。简前二故。故彼经言。慈者多缘贫穷众生。如来大师永离贫穷受第一乐。若缘众生即不缘佛。法亦如是。是故缘佛名曰无缘。此明缘生欲与乐时不缘于佛。缘法欲与众生之时亦不缘佛。前二缘中并不缘佛。简别前二故曰无缘。非全不缘。既非不缘何义缘之。欲将佛乐与众生。故若将佛乐欲与众生便是法缘。何故言无。以佛是人非是法故。若佛是人即众生缘。何义言无。为别所化诸众生故。如慈既然。悲等亦尔。二依地论前二化益。后一观入开分三种。于此门中缘生与乐名众生缘。缘化生法名曰法缘。观诸法空说为无缘。慈行如是。悲等亦然。三依涅槃地持论等初一化益。后二观入离分三种。于此门中四义分别。一辨其相。二约人分定。三论通别。四明大小有具不具。言辨相者。缘诸众生欲与其乐。如缘父母妻子眷属名众生缘。缘诸众生但是五阴生灭法数无我无人名为法缘。问曰。法缘不见我人众生等相。云何行慈。释有两义。一由见无我。念诸众生妄为我人之所缠缚深可哀愍。所以生慈。二念为生说如斯法。是即真利乐。故名行慈。观五阴空名曰无缘。问曰。无缘云何行慈。还有两义。一由见法空。念诸众生妄为虚法之所缠缚。所以生慈。二念为生说如斯法。故名行慈故维摩言。自念我当为众生说如斯之法。是即名为真实慈也。第一义乐利众生故。问曰。彼此皆无我人。谁起自念为众生说。释言。经说幻化不真。所以名无。不无幻人。故经说言。譬如幻士为幻人说。当建是意而为说法。故得自念为其说也。如慈既然。悲等同然(此一门竟)。

次约人分定。如地持说。众生缘者。与外道共。外道亦依世俗净禅修四无量。彼缘众生欲与其乐。故众生缘与彼共也。法缘无量与二乘共。二乘亦见五阴法数无我人故。无缘无量不与声闻辟支佛共。二乘不能见法性相毕竟空故(此二门竟)。

次就慈等辨其通局。通而论之四无量中皆有三缘。缘诸众生与乐拔苦。庆喜等益是众生缘。但缘五阴而行四等是其法缘。知无阴法而行四等是其无缘。随义分别前三无量是其有行。唯众生缘故。后一空行。唯有法缘及与无缘。如此说者前三种中法缘无缘通摄为舍。舍有相故。舍中生缘摄属前三。与乐中等摄属慈门。拔苦中等摄属悲门。庆物中等摄属喜门。其犹六度。通即六中并含空有。别即前五唯是有行。后一空行。无量似此(此三门竟)。

次明大小有具不具。无量有二。一小。二大。六识七识分别缘修名之为小。第八识中无量等益名之为大。以分别心缘别彼此不能自然等益一切。故名为小。真心平等无简彼此。自然等益故称为大。大小相对义别有三。一简凡异圣。小无量心凡夫所修唯众生缘。大无量者贤圣所习破离人相及法相。故唯有法缘及与无缘。二简小异大。凡夫二乘同名为小。菩萨及佛说之为大。小无量心小人所修唯有生缘及与法缘。大无量心大人所习唯有无缘。以佛菩萨见法空故。三就实通论。大小就量并具三缘。小无量中分别之心缘诸众生欲为利益是众生缘。观察众生但是五阴是其法缘。观阴空寂名为无缘。此之无缘望前是大。对后真行犹名为小。故大智论十八空观名小慧门。真证般若名大慧门。此亦同尔。大无量中无心分别。而能普益一切众生名众生缘。故涅槃中慈益众生而言。我时实不往彼。慈善根力令诸众生见如是事。此即是其大无量中众生缘也。虽益众生而无爱见。故涅槃云。譬如母中行求水草。以爱念故若足不足忽然还归。诸佛世尊不如是也。又佛菩萨取舍心亡而能遍照一切法界名为法缘。神知交绝而能常照一切法如名为无缘。三缘如是。

第五门中义别有二。一体用分别。二主伴分别。言体用者。初一慈行是其德体。后三德用。如维摩说。慈是体故一慈门中统含法界一切行德。故彼经言。行寂灭慈无所生故。行不热慈无烦恼故。行等之慈等三世故。乃至修行六度慈等。良以真实如来藏中恒沙佛法同一体性互相成故。依之成德。德只如是。一一之中皆备一切。是以慈中得具法界一切行德。后三用故随人化益。故彼经言。何谓为悲。菩萨功德皆与一切众生共之。何谓为喜。有所饶益欢喜无悔。何谓为舍。有所福祐无所悕望。此等皆是对人用也。一相如是。理实四行齐得为体并得为用。互相依故(此一门竟)。

次论主伴。如龙树言。慈为如王。余三随从如民随王。慈心正是与乐之意。故说为主。无悲拔苦与乐不成故。悲随慈无喜除嫉。与乐不胜故喜随慈。无舍除碍。与乐不等故舍随慈。盖乃只据一门为论。理实四行皆得为主齐得为伴。互相随故。

第六明其修得之相。于中先就众生缘说。次就法缘。后就无缘。众生缘慈得有二种。一离欲得。二是修得。离欲得者。众生本来曾依诸禅修得无量。后还退失起下烦恼。后修禅定。离下欲时本所失者今还得之名离欲得。离欲虽得而不现前。要假方便。譬如有人财在他方。虽复属己不得现用要须方便。方便如何。先以观心分别众生以为七品。亲中分三。上中下别。怨中亦尔。通前为六。中人为一。合为七矣。良以中人无多阶异故合为一。毗婆娑论及涅槃经同为此判。人言分境以为九品当应谬耳。彼涅槃等就怨亲中分定所化。地持论中就苦乐等分定所化。彼苦乐等犹怨亲中。损己名苦犹是其怨。益己名乐犹是其亲。不损不益名不苦乐犹是中人。境别既然。次对起修。依如成实修慈悲喜。始缘上亲终缘上怨。上亲易益上怨之所难与利故。彼宗所说慈悲及喜究竟成时即名为舍。先别修习相状如何。如修慈心品别有七。其第一品先缘上亲欲与上乐。次缘中亲欲与中乐。后缘下亲欲与下乐。其第二品是缘中亲齐同上亲等与上乐。次缘下亲欲与中乐。后缘中人欲与下乐。如是次第乃至第七。缘彼上怨齐同上亲等与上乐。以心难调七品修习方能齐益。七中前六修慈方便。第七一品慈行成就。前六方便直名为慈。第七一品亦慈亦舍。与乐名慈。平等名舍。以慈对舍修之既然。悲喜对舍修之亦尔。唯有拔苦庆物为异。若依毗昙毗婆娑等修慈悲喜与成实同。然彼宗中至第七品唯名慈悲喜行成就。不名为舍。以此亲想非是中容亡怀心故。以第七品非是舍故。别须修习。彼法云何。于中亦有七品差别。其第一品先缘中人而修舍心。中品人所先无憎爱易行舍故。其第二品缘下品怨齐同中人。其第三品缘中品怨亦同中人。其第四品缘上品怨亦同中人。其第五品缘下品亲齐同中人。乃至第七缘上品亲齐同中人。此七品中前六方便。后一舍成。良以最后上亲处成故说舍心为无贪性。问曰。何故先舍三怨却舍三亲。怨相易除亲难舍故。问曰。慈等爱怜众生能为利益可须修习。舍心亡怀不能深益。何用修乎。释言。无舍彼慈悲喜虽复等益多先益亲。后方及怨。为除是患故须修舍。又若无舍慈悲及喜益亲心易。利怨心难。故须修舍。又若无舍彼慈悲喜便成爱见。故须修舍毗昙如是。大乘法中多同毗昙。故地持中慈悲喜外别修舍心众生缘行修得如是。次辨法缘。随义浅深略有七重。一观众生体是五阴事相之法无我无人。二观众生体是五阴生灭法故无我无人。三观众生体是五阴因缘假法如土禾城。但假因缘无我无人。四观众生体是五阴妄相之法如揵闼婆城。诳相似有无我无人。五观众生妄想有法如梦所见无我无人。六观众生体是真实集用五阴。如夜所见皆报心作如波水作。亦如有人见绳为蛇蛇是绳作。五阴如是无我无人。七观众生体是真实如来藏性缘起法界无我无人。如是观察名修法缘。次辨无缘。于中有四。一观五阴假有性无如土禾城缘假无性。二观五阴妄相本无如揵闼波城远观似有近观本无。非直无性亦无城相。三观五阴情有理无如梦所见。但出妄心心外无法。四观五阴真法所集。穷其本性体是真如。古今常湛不起不灭。如是观察名修无缘。修得如是。

第七门中就处分别。于中有四。一所依处。二所缘处。三修起处。四成就处。所依处者。四无量心依禅定起。论说不同。毗婆娑中有一论师说。四无量唯依四禅中间禅起。余皆不依。复有论师说。四无量依于四禅未来中间六地禅起。非四无色。就所依中初禅二禅无悲无量。悲与喜违。彼处有喜。是故无悲。未来中间三禅四禅无喜无量。彼处地法无喜受故。慈舍二行六地俱起。此前两家杂心论中举束对破。杂心所立亦说无量依六地禅。慈喜及舍与前所列第二家同。悲行有异。彼说悲行念众生心。喜者是其庆众生心。两不相返故。初二禅亦得起悲。何故不说依无色定。彼宗无量缘欲界生。无色不缘下有漏故。是以不依。成实法中四无量心具依八禅。故彼论言。是无量心三界皆有。问曰。喜心在初二禅。三禅已上云何得有。成实释言。我不说喜是喜根性。但为利生心。得清不浊说名为喜。故上有之。问曰。云何知依四空亦起无量。成释言。经说修悲生于空处。喜生识处。修舍生于无所有处。明知通依。问曰。经中不说无量生于非想。非想应无。释言。彼有微故不说。大乘所论凡夫二乘及小菩萨所修无量与毗昙同。佛大菩萨四无量心具依八禅。问曰。地论说慈心等欲色界中受正习果。非无色界。云何说言诸佛菩萨具依八禅。释言。彼依世间相说。所以无过。云何得知。如无色定如经中说。修习悲心生于空处。乃至修舍生无所有。不说余人。成实取此。非阿毗昙道理不应。所依如是(此一门竟)。

次辨缘处。无量缘于众生而起。依如毗昙四无量心唯依欲界众生而起。非上二界。以欲界中有苦须释故偏缘之。上界无苦所以不说。成实法中通缘三界。故彼论言。有论师说。无量但缘欲界众生。是事云何。答曰。何为不缘余者。佛说慈心普覆一切。岂独欲界。又色无色诸众生等亦有退没堕恶道等。何为不缘。然成实中虽说无量通缘三界止一三千不论十方。诸佛菩萨无量宽广尽众生界。悉皆普缘(此二门竟)。

次明起处。随身修起名为起处。依如毗昙身在欲界起四无量。非上二界。何故如是。杂心释言。慈治瞋恚。悲止害觉。喜除嫉妬。舍除贪恚。此皆欲界烦恼对治故欲界起。又慈欲与苦众生乐。余三随助。欲界有苦故欲界起。上界无苦是以不生。就欲界中三天下人能起无量。余皆不修。何故偏在三天下修非郁单越。由说起故。何故唯人非余四趣。人多方便故能修起。天多着乐不肯修习。三涂难处不能修起。故非余趣。成实三界皆得修起。彼问曰。有论师说。欲界现入。是事云何。答曰。不然。一切生处皆能现入。彼复问言。若在上界亦得修起。即上界死还上界生。报应无尽。释言。上界虽得修起亦有退失。故还生下。大乘亦说。三界俱起。菩萨所在常修习故(此三门竟)。

次辨成处。随身不失名为成处。依如毗昙四无量心性是有漏。在下成上。生上失下。以是义故依于初禅未来中间所修无量但未退失。大梵已还随身何处皆得成就。生上界失。依二禅者二禅已还一切处成。乃至依于四禅起者四禅已还一切处成。生上即失。成实法中有漏生上不失于下。上得寄起下地法故。以是义故依一切禅所修无量但未退失。于三界中随身何处皆得成就。故彼成实无量品云。于一切处有一切矣。大乘亦尔。菩萨所修随身何处常成就故。

第八门中明无量心大小不同。略有十二。一心体不同。小无量心六识七识以之为体。大无量心真识为体。二心法不同。小无量中慈之与悲是无瞋性。喜是受性。舍贪性。大无量心是智慧性。故杂心云。大悲是慧。一切无量皆大悲摄故。余三种亦是慧性。以慧证入法界门中化益法门说为慈等。故名为慧。随用义分与小相似。三漏无漏别。小无量心一向有漏妄为体故。大无量心一向无漏。真为体故。四常无常别。小无量心一向无常。妄为体故。大者是常。真为体故。五心缘不同。小无量心攀缘分别。大无量心心如虚空。无一分别而能普益一切众生。六行缘不同。如涅槃说。无量有四。一缘而非自在。普缘一切名之为缘。不能自在与其利乐名非自在。二自在而非缘。如缘父母妻子眷属与乐无碍名为自在。所益不广称曰非缘。三者非缘亦非自在。如声闻等缘小境界。故名非缘。不能与乐名不自在。若缘小境即非无量。何故经言有无量心而非缘乎。释言。此是无量中分亦名无量。如一比丘僧中分故亦名为僧。四亦缘亦自在。普缘一切名之为缘。与益无碍称曰自在。四中前三是小无量。后一是大。七依法不同。小无量心依世法成。大无量心依真谛成。故涅槃云。舍世谛慈得第一义慈。第一义慈即是佛性。故涅槃云。慈即佛性菩提涅槃常乐净等。八成德不同。小无量心一行一缘。大无量心德体圆通。一一门中旷备法界一切行德。如维摩说。九起行不同。小无量心出生小善。大无量心能生一切功德善根。故涅槃中说。慈能生一切诸行。地持亦尔。十功能不同。如杂心说。小无量心能缘不能度。大无量心能缘能度。又小无量能度小苦小恶众生。大无量心能度大苦大恶众生。十一位分不同。小无量心位在世间。大无量心位在出世。所谓无量初地已上。故涅槃云。因世无量得出世无量。是故出世名大无量。十二在人不同。如杂心说。小无量心与二乘共。大无量心不与声闻辟支佛共。四无量心辨之麁尔。

四无碍义七门分别(释名一 辨相二 随义具论三 相对辨四 大小有无五 大小不同六 对力无畏彰别本末七)

第一释名。四无碍者起说智也。说智不同。一门说四。四名是何。一法无碍。二义无碍。三辞无碍。四乐说无碍。所言法者。汎释有二。一轨则名法。二自体名法。知法无滞名法无碍。义无碍者。汎释有四。一所以名义。二义用名义。三义利名义。四德义名义。知义无滞名义无碍。辨法之言目之为辞。于辞自在名辞无碍。语称物情名为乐说。于乐自在名乐说无碍。此四经中亦名四辨。若别分之无碍是智。辨是口业。智于诸法知无滞碍。故名无碍。言辞辨了故称为辨。通即心口俱名无碍。齐称为辨。智于诸法知无滞碍。故名无碍。知法辨了故复名辨。口于诸法说无障碍名为无碍。言辞辨了故复称辨。名义如是(此一门竟)。

次辨其相。此四种中随相别分前二是智。后二是说。智中穷本唯一知法。就智法中上穷深故别分义。说中穷本其唯一辞。辞中善巧故复分乐。通而论之四俱是智。智之所照四俱是法。依智起言四俱是说。故地经言。四无碍智起言辞说。今先就法辨其四种。余类可知。辨法不同略有四门。一教法为法。二谛为义。依此法义随方言音辨宣之仪用之为辞。辞中差别能应物情名为乐说。二世谛为法。真谛为义。于世谛中色等诸法各有自体。故名为法。又复世谛显真之轨亦名为法。真谛之理有深所以。故号为义。一切教法名之为辞。随方言音辨宣之仪名为乐说。三真谛为法。世谛为义。真谛是其诸法自体故名为法。世谛是其显真所以。故说为义。又复义用亦名为义。辞乐如上。四历法分别一一法中皆具四种。如地经说。如一色中总相论色名之为法。色中差别目之为义。随方说仪称之为辞。辞中差别即名乐说。如是一切。上来所辨通皆是法。依法正知。悉皆是智。依此起言。四俱是说。辨相麁尔(此二门竟)。

次随门别具义论之。法无碍中具有五种。一知教法名法无碍。故地经中知修多罗名法无碍。如是一切。二知世谛名法无碍。故地经中知色等法名法无碍。三知第一义名法无碍。故地经中知法无性名法无碍。如是一切。四知因行名法无碍。故地经中知菩萨行名法无碍。五知果德名法无碍。故地经中知佛法身名法无碍。如是一切。义无碍中具亦有五。一知教中解释所以名义无碍。故地经中知解释相名义无碍。二知世谛名义无碍。故地经中知法生灭名义无碍。三知第一义名义无碍。故地经中知如实境名义无碍。四知因行名义无碍。故地经中善知十地义差别相名义无碍。五知果德名义无碍。故地经中知佛色身时事相等名义无碍。辞无碍中具义有五。一知名无尽起说自在名辞无碍。云何无尽。如华严经名号品说。四谛名字一世界中有四十亿那由他别。一切世界差别例然。如来名字一世界中有百亿万。一切世界差别类尔。以此类余诸法名字齐应无尽。二得解知一切众生语言三昧。随以何言起说自在名辞无碍。三得无碍法蠡声相起说自在名辞无碍。四得闻持持一切教起说自在名辞无碍。五得义持持一切义起说自在名辞无碍。乐说无碍差别有五。一知义不同称情乐说。二知教不同称情乐说。三知诸法名字不同称情乐说。四知方言不同称情乐说。五以无碍法蠡圆音称情乐说。具义如是(此三门竟)。

次就诸法相对辨异。法义相对略有十四。一就能诠所诠分异。知一切教名法无碍。知诸法义名义无碍。故地持云。于法章句修慧不谬名法无碍。法相不谬名义无碍。二就能说所说分异。如地经说。知力无畏不共佛法大悲智行转法轮德名法无碍。知所说法名义无碍。三就教中总别分异。如地经说。总知如来所转法轮名法无碍。知佛所说八万四千音声差别名义无碍。四就教中本末分异。如地经说。知修多罗名法无碍。知解释相名义无碍。五就二谛观入分异。如地经说。知世谛中色等诸法名法无碍。知真谛中如实智境名义无碍。六就二谛浅深分异。亦得名为体用分异。真谛名体。世谛名用。如地经说。知法无性名法无碍。知法生灭名义无碍。七就诸法总别分异。如地经说。总知一切诸法自相名法无碍。知法差别名义无碍。八就诸法约时分异。如地经说。知现在法名法无碍。知过未法名义无碍。以过未法显今所以。故说为义。九就诸法别智分异。如地经说。法智知法名法无碍。比智知法名义无碍。十就诸乘权实分异。如地经说。知实一乘名法无碍。知权说三名义无碍。涅槃经中知三乘别名法无碍。知实一乘名义无碍。十一通就诸乘浅深分异。知三乘人第一义智名法无碍。知三乘人世谛之智名义无碍。故地经说。知第一义无我慢相名法无碍。知世谛中无我慢相名义无碍。三乘上人证理之慧名第一义无我慢相。知阴界等名世谛中无我慢相。十二偏就大乘因中实相分异。知诸地实名法无碍。知诸地相名义无碍。故地经说。知菩萨行名法无碍。知说十地义差别相名义无碍。十三偏就大乘果中体德分异。知涅槃体名法无碍。知佛法身解脱般若三德差别名义无碍。故涅槃云。法者所谓大般涅槃。义谓法身解脱般若。十四偏就大乘果中体用分异。如地经说。知佛法身名法无碍。知佛色身时事相等名义无碍。法义相对实有无量。且论斯耳。就辞乐相对分异略有七种。一同体义分。以言显理名之为辞。辞中差别随人所好即名乐说。地经论中多依此门。二总别分异。总说名辞。别说名乐。故地经言。次第不断名为乐说。三多一分异。一名显法名之为辞。多名显法随人异乐名为乐说。故地经言。于假名法以假名说。名之为辞。不坏前名异假名说名为乐说。四麁妙分异。于恶众生麁言呵识唯得名辞。妙言说法令人爱好方名乐说。五所随分异。如地经说。随音异说名之为辞。随心异说名为乐说。六自他分异。诸佛菩萨随自意语名之为辞。随他意语说之为乐。是二种语如涅槃说。七约法分异亦得名为约智分异。如地经说。依于世谛正见说法名之为辞。依第一义不倒说法名为乐说。此据教授观入时语。亦得宣说真谛名辞说世称乐。辞乐之异理亦无量。且说斯耳(此四门竟)。

次明大小有无之义。通而论之大小皆有。小乘法中唯是利根阿罗汉得。余者皆无。大乘法中种性已上一切皆具。若复通论十信菩萨亦分得之。隐显别论大有小无。故涅槃云。声闻缘觉无四无碍。问曰。经说。摩诃[牛*句]絺罗四无碍第一。今云何言小乘中无。释有两义。一多少分别。小乘所得少故名无。如河少水名为无水。此亦如是。故经说言。声闻之人或有得一。或复得二。若具得者无有是处。以不具故宣说其无。大具得故说有无碍。二取舍分别。小乘之人于法取着。不能自然等照诸法。故无无碍。诸佛菩萨心无取着。自然等照一切诸法。故有无碍。故涅槃云。有取着者即无无碍。无取着乃有无碍。问曰。就通宣说大小齐得应好。何须就别言小不得。释言。为显四无碍智是上功德。小乘人中得之者尠。设有得者不具不胜。是故就别道其不得。问曰。无碍就别唯大不在小者戒定慧等亦如是不。释言。齐类理亦无伤。但戒定等是通行门。凡圣大小咸皆得之。四无碍智是上行门。上人方有。是故设通唯通小乘利根罗汉。彰胜隐劣唯在大乘。问曰。无碍是上功德得通声闻。力无畏等何不如是。释言。力等是上上门故小乘人一向不得。然德阶降相非一准。或有功德。唯佛有之。如地持说。谓断诸习及佛一切种妙智等。或有功德。佛菩萨有。余者皆无。谓首楞严定及不思议解脱门等。或有功德。唯佛菩萨利罗汉有。余人皆无。谓四无碍.无诤.愿智.边际智等。或有功德。唯佛菩萨声闻缘觉四人有之。谓三明等。或有功德。唯佛菩萨声闻缘觉那含人有。谓灭尽定。或有功德。唯是三乘贤圣有之。谓三无漏根。或有功德。凡圣皆行。谓戒定等。德门不同非可一类。不得相并(此五门竟)。

次明大小不同之义。不同有六。一体性不同。二依地不同。三缘境不同。四缘心不同。五开化不同。六起说不同。体不同者。小乘无碍十智为体。言十智者。谓四谛智.法智.比智.尽智.无生智.等智及他心智。如龙树说。辞法无碍唯等智性。以缘名故。乐说无碍具九智性。除一灭智。灭智缘无不缘众生根欲性等随乐说故。义无碍者。具十智性。十智所缘皆是义故。大乘法中莫不皆是一如实智。何者如实。如地持释。谓清净智一切智无碍智是如实智。何者是其依地不同。地谓九地。欲界八禅是其九也。如龙树说。小乘法中义及乐说在于九地。九地所知皆是义故。义无碍智在于九地。依九地心缘诸众生根欲性等为他说故。乐说无碍亦在九地。问曰。若言依四空定得缘众生根欲性等起乐说者。依彼得起他心通不。释言。不得。论说五通在于四禅不在余定。故依四空虽缘众生根欲性等起于乐说不能明见。故无他心通。法辞无碍缘名起故唯在欲界及初禅地。杂心所说在于欲界及四禅地。大乘法中诸佛菩萨起用自在。四无碍慧齐依九地。何者是其缘境不同。声闻之人但缘小乘十二部经名法无碍。缘阴界入四真谛等名义无碍。虽知阴等总相麁知不能深细。说小乘法名辞无碍。说小乘法应小乘心名乐说无碍。诸佛菩萨知一切法名法无碍。知一切义名义无碍。说一切法名辞无碍。说一切法应一切心名乐说无碍。此等如前第三门中具广分别。何者是其缘心不同。声闻之人于法义等分别攀缘名为无碍。诸佛菩萨深证实性舍离妄想。无念无缘而能普照一切法界名为无碍。何者是其开化不同。如地经说。菩萨或以一音说法。令众生解即得解了。言一音者。或随方言。或随法别。以论一也。或种种音说令一切大众生解即解了。言种种者。或随方言。或随法异。彰种种也。或放光说令生解了即得解了。或以一切风铃树等宣说法音。令人解了即得解了。何者是其起说不同。不同有六。一音声不同。诸佛菩萨有法蠡声无心分别。自然普应诸众生心而为说法。声闻不能。二方言不同。诸佛菩萨得解众语言三昧。能随一切差别为说。声闻不能三名字不同。诸佛菩萨知名无尽一一法中无量名说。声闻不能。四现说不同。诸佛菩萨或以口言而现说法。或于自身诸毛孔中而现说法。或但放光而现说法。或依一切风铃树等而现说法。声闻不能。五所说不同。如地经说。十方一一微尘之中。各有无量不可说界尘数法门。诸佛菩萨能具宣说。声闻不能。六广狭不同。诸佛菩萨身充法界一时等说。闻声不能。此六合为起说不同。大小不同差别如是(此六门竟)。

次以无碍对力无畏彰其本末次第之义。德实同体无有前后。随相起用非无本末次第之义。本末有二。一十力为本。依十力故起四无碍为众说法。依力无畏破诸外道说四无畏。依十力故起一切智漏尽无畏。依四无碍能说法故起后二种。能说彰道及尽苦无畏。二十力为本。依十力故起四无畏。以有力故于他不怯。依四无畏起四无碍。以不畏故能为他说。故龙树言。依十力故说四无所畏。以四无畏庄严十力。依四无畏说四无碍。以四无碍庄严无畏。四无碍义略辨麁尔。

菩萨四无畏义

菩萨无畏如大智论说。化心不怯名为无畏。无畏不同。一门说四。四名是何。一总持不忘说法无畏。二尽知法药。及知众生根欲性心说法无畏。三善能问答说法无畏。四能断物疑说法无畏。言总持者。略有二种。一者闻持能持教法。二者义持能持众义。以此二种不妄名义。故无所畏。言知法药及根性者。药有二种。一世间法。二出世法。世法有三。一欲界法。二色界法。三无色界法。出世亦三。一声闻乘法。二缘觉乘法。三大乘法。所知根性准法可知。于此具了故无所畏。能问答者。一切异见皆能摧破。一切正法悉能[言*恣]请。名为能问。无量众生一时问难。一一众生为无量问。菩萨一时悉能酬对名为能答。以有此能故得无畏。能断疑者。善解说义巧开物心名能断疑。以有此能故得无畏。四中初一依陀罗尼说法无畏。后三依智说法无畏。菩萨无畏辨之略尔。

四摄义五门分别(释名一 辨体二 约对六度共相收摄三 就位分别四 次第五)

第一释名。言四摄者。化他行也。化行不同。一门说四。四名是何。一布施摄。二爱语摄。三利行摄。四同利摄。言布施者。以己财事分布与他名之为布。辍己惠人目之为施。因其布施缘物从道名布施摄。问曰。此与檀度何别。释言。体一随心分异。异相如何。直尔与财说为檀度。因施授道名布施摄。此地持中名随摄方便。彼说爱语以为正摄。布施顺彼故名随摄。爱语摄者。美辞可翫令他爱乐名为爱语。因其爱言缘物从道名爱语摄。此地持中名摄方便。以此爱语正授善法名摄方便。利行摄者。经中亦名利益摄也。劝物起修名为利行。以道润彼故云利益。因利缘物名利行摄。此地持中名度方便。劝修可行度离生死故名为度。同利摄者。名字不定。或名同事。或云同行。或称同利。通释是一。于中别分同事最下。菩萨为化先同众生苦乐等事名为同事。同行为次。菩萨为化亦与众生同修诸善名为同行。同利最上。化物成德来同菩萨名为同利。因同缘物名同利摄。此地持中名随顺方便。巧随众生闻修所行故名随顺。名义如是(此一门竟)。

次辨体相。此四穷本莫不皆用巧慧为体。随别论之非无差参相。如何。布施摄中差别有四。一者财施。二者法施。三无畏施。四报恩施。菩萨思愿与无贪俱起身口业。舍所施物济慧贫乏名为财施。以法授与名为法施。济拔厄难名无畏施。菩萨先曾受他恩慧。今还以其财法无畏酬报彼恩名报恩施。用此四种为布施摄。爱语摄中论其语体离口四过。与众生语是爱语体。故地持云。可喜语真实语如法语义饶益语与众生语是爱语性。言可喜者。不恶口也。言真实者。不妄语也。言如法者。不倚语也。义饶益者。不两舌也。以此对人说法授益名与众生语。若就所说要唯二种。如地持说。一随世间语。所谓慰问咒愿赞叹。二正说法语。谓说一切德相应法。以此二种为爱语体。问曰。爱语所说之法与布施中法施何别。释言。相同随心分异。为令众生受法从道说为法施。为使众生乐其法言而受化者判为爱语。利行摄中就行有二。一离恶摄。二集善摄。随人有四。如地持说。一无德善人方便随顺。二有德善人称扬赞叹。三易调恶人呵责折伏令其改悔。四难调恶人神力降伏令其舍恶。此四人中对前二人集善摄取。对后二人离恶摄取。用此诸行为利行体。问曰。爱语说法授人利行亦尔。有何差别。释言。直尔说法授与是爱语摄。依所说法劝之起修名利行摄。同利摄中道义别分同事有二。一苦事同。二乐事同。此二具广如地持论。同行有二。一集善行同。二离恶行同。同利有二一自分德同。二胜进行同。故地持言。此义此善若等若胜。授与众生悉与己同是名同利。用此诸行为同利体。问曰。利行劝人起行。同行之中亦劝起行。有何差别。释言。直尔劝他起修名利行摄。自作劝他名为同行。体相如是(此二门竟)。

次对六度共相收摄。经论不同。地持论中就初檀度说布施摄。就中四种说同利摄。以己所行劝他修故。般若之中具足四摄。以慧方便起诸行故。依阿差未经布施摄中具一切诸度无极。以布施中具有财法无畏施故。财施摄檀。无畏施中摄戒摄忍。以此不害不恼他故。法施摄余精进禅慧。布施摄中具此三义。故摄诸度。爱语摄中摄戒摄忍。良以爱语离口四过戒分所收。故摄戒度。以爱语故不毁不骂。故摄忍度。利行摄中摄精进度。以彼利行勤化众生故摄精进。同利摄中摄禅摄慧。所成定慧与人同故。又更别分布施摄檀。如地持说。余三如向阿差末经说(此三门竟)。

次就位论。理实四摄遍通诸位。随义且分非无差异。异相如何。经经说不同。如地经中。菩萨初地布施爱语二摄增上。第二地中爱语增上。第三地中利行增上。第四地中同利增上。五地已上四摄齐等。何故初地布施爱语二摄增上。释言。初地檀行利他。彼能财施故施增上。彼修法施故爱语增上。何故二地爱语增上。彼地持戒离口四过。是爱语摄故。二地中爱语增上。何故三地利行增上。彼于众生修习十种救度之行。故三地中利行增上。何故四地同利增上。彼四地中不舍众生修行道品。故四地中同利增上。依阿差末经布施在放初地之中。爱语在于二地已上。利行在于八地已去。同利在于第十地中。故彼经言。布施摄者。名初发心。爱语摄者名已修行。利行摄者名不退转。同利摄者名一生补处。初地之中菩提心起名初发心。彼地檀胜故。布施摄在彼地中。二地已上所起修道名已修行。初修持戒离口四过说为爱语。故爱语摄在彼地中。八地已上法流水中趣佛无间名不退转。第八地中净土化生。第九地中辨才益物说为利行。故利行摄在彼地中。第十地中去财不遥名一生补处。彼地所得上同如来名为同利。又十地中与一切生同善根藏亦名同利。故同利摄在彼地中。位别如是(此四门竟)。

次明因起次第之义。德实同时。随人别化亦无次第。今且约就修入起用化益一人以论次第。于中略以三门分别。一修入次第。施除外悭。其行易为故先行施。爱语摄者离口四过。戒分所摄行故。次难作故布施后明修爱语。利行摄者。是集善行离恶易成集善难就。故爱语后明修利行。因前利行成就功德与他上地诸菩萨同。故利行后明其同利。故地持云。有菩萨同利。如是同利不示他。己所成德与他上地诸菩萨同。名有同利。不须显示己德化彼名不示他。二起用次第。先明同事。菩萨尊高众生卑下。彼我殊淳无由摄化。菩萨为化迀德从彼现与彼同。名为同事。故先明之。故地持言。有菩萨不同利示同利。菩萨实德不与彼同名不同利。现化同彼名示同利。于此门中先后不定。何故如是。所化之人有贫有恶。若对贫人先行布施济其贫苦。次行爱语授之以法。后明利行劝物起修。若对恶人先行爱语化令舍恶。次行布施随顺资养。后以利行劝令起修。地持论中多从后义以论次第。三摄益次第。此就一人以论摄受益。其中次第与初门同。先以布施摄取其身。次以爱语摄取其心令生信解。次以利行化之起行。因其利行化彼成德与菩萨同。故次第四明其同利。故地持言。有菩萨同利示同利。菩萨为他先与彼人同修所行名有同利。彼所化者。同修成德示同菩萨名示同利。四摄之义辨之麁尔。

大乘义章卷第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