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杰法师:童蒙止观

代序

蕅益大师说:“佛道以见性明心为指归,以信行、法行为方便。信行秉教,岂废观心;法行观心,岂容离教。是以西天诸祖,无不贯通三藏,深入诸禅。南岳天台弘通般若法华,亦未尝不以观心为要,目足并运,入清凉池。否则钻他故纸,终招说食数宝之讥。

冷坐蒲团,未免暗证无闻之祸……又教下之人罔思修证,宗乘之士多落险途,致令行果无成,教 道几熄。唯台岭一宗,始从智者章安,中历荆溪四明诸老,近复得妙峰、幽溪诸大师,相继而兴,教观双举,信法两被,故能超贤首慈恩诸教之观道寥寥,亦胜曹洞临济等宗之教 法贸贸。东南一丝,信可系佛法九鼎于不坠,末世津梁,舍此安从邪。”

第一节  为什么要修行

(一)光阴易过,命不长久

古人说:光阴迅速,时序更迁。人之生命刹那不住,荣华富贵岂能长久。从古到今,枉受生死之苦。已得人身,年华岂可虚度。当放下身心,急需寻找归元之路;应猛地回头,休得再受轮回之苦。又狮子峰祖师也说:“人生在世能有几何,石火电光眨眼便过。”趁此身体未老未病之前,抖擞精神,拔弃世事,得一日光阴,修一天功夫。祖师们悲心切切, 字字句句,彻入心扉,犹如当头棒喝,豁然而醒,使人不得不去修道。

又谚云:“人天是客居,三途是家乡。”“三途一报百千劫,复得人生何时期?”

《杂藏经》云:“此身无常,弹指不保,宛如朝露,日出即灭,王岂不见,世上一切,盛年华色,老所吞灭,目视不明,耳听不聪,手足不便,无所复堪……是身衰老,无能贪乐,唯有死迫”。

又云:“王岂不见,胎少幼壮,一切皆死,无一幸存,是身危脆,死贼追随, 身心火燃,但是苦聚。”身有寒热饥渴之患,心有贪痴嗔恨之苦,而我们贪着苦空无常脓血之身,不能觉悟,不思厌离,不自救拔,一旦命尽,谁能援手,国财妻子,皆非己有,死去之时,无一随身。人到最后,身且自弃,何况余物。

唉,举世之人,悉没五欲,迴流  生死,莫知出路。我等既已听闻佛法,已经觉悟此理,应当迅速远离世俗习气,专心修道,是为急务。所以西斋诗云:“渐看鬓发著霜痕,自省己非自讨论,一世竟成何事业,百年还有几朝昏,急须立志求安宅,休更甘心赴死门,乐国不遥归有路,莲台好去觐慈尊。”

又偈云:“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试问:眼前活计放不下,频临病残交迫时,才修吗?所以古人说:“壮时都为他人忙,谁人肯向死前修。”又云:“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世度此身。”我们岂能不醒悟呢?

(二)唯有修行能作依恃

当知聪明不能敌业报,富贵岂免轮回。势短世长,回顾时空,帝王将相今何在?世上一切成就,无常到来,一无所靠,唯有修行,能为恃怙。可惜世人能知者几何?知而能行又有几何?大丈夫生于世间,事事无不预为之计。唯有最根本的生死大事反多置之不问。直待报终命尽,随业轮转,一念心识投向异道,方知水月空花一场梦幻。

古德云:“委骸回视积如山,别泪翻成四海澜,世界到头终有坏,人生弹指究何欢,成男作女经千遍,戴角披毛历万端,不向此生生净土,投胎一错悔时难。”可知人生在世,唯有修道,才是真正、最重要的大事,唯有修道才能真正地利益自己。三界当中,财色名利,既然不可靠, 唯有修道可做依恃,所以应好好学修止观。

第二节 天台止观法门的殊胜

佛法中八万四千法门,门门皆能带领众生了生脱死,解脱轮回,证得无上菩提之果。但纵观所有的法门,末法时期,最适合现代人根性的莫过于天台止观法门。现就主要宗派(禅净律密教)作一比对分析。

禅宗

禅宗开创以来,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趣。妙则妙也,但只能接引上根之辈。中下之辈,穷年皓首,莫能入门。况末法时期,利根者又有几何?纵属利根人,禅堂参究,如果没有明眼人画龙点睛,终难成就。然善知识难寻,在此末法时期,若无福德因缘又去  何处找善知识呢?

和禅宗不同,天台止观依教修心,解行并进,无盲修瞎炼之偏,无走火入魔之失。上根者,一生成就,中下之人,依次修行,有路可进。日本关口真大博士认为佛法特质在禅,禅在中国佛教中发展为达摩禅和天台止观禅两大主流。达摩禅是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贯佛法的全体为宗旨。天台禅则是教学纵横,勿使盲目悟修为指归。所以说,处此末法时期,修天台止观禅最适合现代人的根性。如果有心于修道者,欲此生即要成就者,不可不修天台禅也。

净土宗

净土法门尤其殊胜,三根普被,无机不收,最直接最稳当。古德赞云:“不须三劫修福慧,但凭六字出乾坤。”诚为不可思议微妙法门。单以成就者数字来说,无论禅密二宗,无能出其右者。但在末法五浊恶世时期,人心险恶,福轻业重,纵使百闻即发真信,实为困难。

所以弥陀经中称此净土法门为稀有难信之法。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为纲要,如果有一丝不信与怀疑,纵然一句弥陀念的风吹不入,雨打不湿,西方岂能得生。又蕅益大师云:“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可知修净土者,若对世上财色名利亲眷子女等有一丝染着,执着不舍,生净土即成障碍,此生又将空过。

而修止观法门,纵然心存怀疑, 只要如法打坐,即可得定发禅,全无信根之人,仗此实证也能开发信心。又人之所贪无非五欲,天台五停心观正是对症之良药,所以求生净土有障碍者,不可不修天台止观。

律宗

戒律是修持之基础,是佛法之根本。《佛遗教经》中云:“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又云:“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稳功德住处。”

又《楞严经》云:“所谓因戒生定,因定发慧。”由此可知,持戒目的是在禅定的修证,修定的目的在于无漏智慧的开发。而天台智者大师一向所提倡的止观双运,正是律宗的目的,因为止是禅,观是慧。所以经上说:“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可见戒律是止观的基础,无须怀疑。

律宗的大成就者道宣律师在《高僧传合集》里赞叹天台宗智者大师曰:“博听经论,明闲慧戒,然后归神摄虑。凭准圣言,动则随戒策修,静则不忘前智,固当人法两镜,真俗四依,达智未知,宁存妄识。如斯习定,非智不禅。则衡岭台崖扇其风也”。可见道宣律师对天台止观是非常赞叹的,并对禅宗有严厉的批评:“倡言五住久顷,十地将满,法性早见,十智已明。相命禅宗,未闲禅字,如斯般辈,其量甚多”。意谓禅者们,动言五住烦恼已尽,十地已满而成佛了,其实连禅字都没认识。

天台禅的殊胜在于依戒修行。智者大师在天台止观中讲二十五方便,就特别强调持戒清净的重要性。由此可知,若能发扬光大止观法门,非但能契合佛祖之心意,更能扶持末法戒律之衰运。所以天台宗与律宗关系非常深厚,天台大师得法华三昧,以诸法实相建立禅观教律,摄受一切徒众。又写四分律疏,并疏梵网经等,后来宋朝灵芝律师完全依天台教义阐扬律宗,立圆顿戒体。律宗之前对戒体的解释多依法相,自此以后,则宗天台。

密宗

密宗修法,虽极殊胜,但稍一不慎,即会反害自己。因为密宗在历史上为了生存,曾经大量地吸收婆罗门教的修法,融合佛法理念的解释。如果没有很好的经论基础,即易堕落外道行。据密宗规定,需学十二年的经论基础,才可修四加行。三年后才可修本尊。为防止修行偏差不得不这样做。

但人命无常,朝夕难保。不如天台解行并进,即学即修,不需担心理念上和方法上的差错。密宗里边规定,若犯了三昧耶戒,即堕入金刚地狱,十方诸佛都无法相救,唯有自己的上师才可救拔。所以假如你跟随的上师只是一名凡夫,他又如何才能去地狱救你?又是否要等到上师成佛了之后才能得度呢?再如,如果上师自己也进了地狱,那岂不是更加的惨不忍睹。

如果修天台止观的话,智者大师引妙胜定经云:“若人犯重罪已,心生怖畏,欲求除灭,若除禅定,余无能灭。是人应当在空闲处,摄心常坐,及诵大乘经,一切重罪悉皆消灭,诸禅三昧自然现前。”而且修止观不需立坛供养,随时可修,不需千里求师,止观一本就是善知识了。我们能在末法时期尚能有缘遇到如此殊胜的法门,当生珍惜难遇想。

又根据太虚大师对台宗与密宗评价云:“密宗特色是即身成就,一生成佛之说。天台圆教也说,在凡夫地证诸佛如来三德密藏,顿超之法,可以说不相上下,但天台宗更善巧于密宗的有六即义的树立,密宗转身成佛之义,只是六而常即之义。不能即而常六,而天台非但六而常即,更能即而常六。此为略胜一筹于密宗,并可纠正密宗的此一缺点。”

教宗

教宗是指三论、唯识、华严等,依此之宗而成就者,据《高僧传》所记载并不是很多。

太虚大师说:在唐朝慧能大师以前,修禅观者大多依天台止观禅,到六祖慧能大兴禅宗,一直到宋朝,天台历代祖师弘扬的一心三观禅法与禅宗的祖师相对抗,特别是宋朝天台宗经典从朝鲜取回而中兴,而与禅宗平分秋色。到了元朝以后,天台祖师却大半流于净土,造成了天台禅法的衰落。由于天台祖师只注重教理的弘扬,而不注重止观,本来教观双美的天台宗被人误判为教下了。在唐朝之前修止观成就者《佛祖统记》中记载很多,此不繁述。

现在学唯识的很多,但法尊法师说:“唯识亦仿取天台……所立观法之名,而谈修唯识观。”唯识宗在唐后虽有玄奘法师翻译《瑜伽师地论》,但依此修行之人少之又少。现在人虽学过百法明门论、二十唯识颂、三十唯识颂、八识规矩颂等,却找不到修行的下手处。而天台立四教,说理清楚,分四种止观,层次分明,一学即可掌握,有立竿见影之效。

又三论宗、成实宗、华严宗者,法尊法师曰:“成实三论之宗派,亦由彼时而始立。唯其成实与三论,仍仅讲阐法相及破立之理论,至于学三论及成实者,应当如何依三论及成实而修行,乃至现在,曾未见有谁问之及谁释之。此是余见闻之狭小耶,抑中国佛法实如是耶?尚望三论诸师,有以教我也。”

又云:“贤首大师之华严,较之天台而尤晚,故所唱之高调,当然亦更玄之百倍。此宗学者,谈理则必十玄六相,判教则必圆明具德,境观必须事事无碍,周遍含融,如是方满私衷之欲望。若有教之以小始行位及观行,必急睁怒眼而怪之曰:汝欺我耶!汝岂知我非圆教之机乎?”

法尊法师也对天台宗批判说:“谈乎理也,惟恐自宗之不圆不顿,叙其行也,惟恐自宗之不越不包,故天台立境,则必曰一法三谛,明心则必曰一心三观,言行则曰圆教之十法成乘,更叙十法界中,各具十界,乃至百界而立千如,更加依正五蕴,转为三千,而云一念三千,三千一念,圆融无碍之旨,可谓极矣。其判教也,则以《阿含》《般若》为藏通二教,此固非我大乘根性之所须,即不共二乘独被菩萨之大乘教法及行位,亦望圆教之项背而不及,谁是狭心之士,甘在此别教而雌伏耶?故使吾国学子,人人皆生好高骛远之狂心者,此宗不能无责也。”

一花一叶一菩提

看上段对天台之评论,可知法尊法师并未深入对天台宗教理的研究,他所引之例子仅是圆教之片面内容。圆教是最利根者而修,当然法法圆融无法不包。殊不知圆教之修法举一乘无不同时修证三乘所有之内容。说三乘修法时,无不趋向于最高之一乘。大乘圆教行人并非舍三乘方法而独修一法,故而称之为一修一切修。开权显实,即三乘是一乘,并非离三乘而可修。显实开权,一乘为三乘之整体,因此一证一切证,证三乘之果德而趋无上圆满之菩提。

所以天台止观,针对大小根性不同而设立不同层次的修法。教理大小俱含,层次分明,修行止观,证悟清楚。有心之人只需学了蕅益大师的《教观纲宗》法本,就可以把握住所 有佛教的教理与修证的纲领了。台湾慧岳大师说:“中国佛教的教学思想中,三论宗、华  严宗、法相宗是精致于理论而贯穿哲学的极致,禅、律、密、净等,却独着重实践为指归!然在各宗中,能理论和观行兼备教观双美的宗派,那就要推让天台宗的教学”。

第三节 天台宗的思想渊源及史略

通过以上分析比较,可知天台止观的殊胜,若欲依止观修持不可不知天台宗的来龙去脉。

天台宗的思想渊源,理论体系远承印度龙树大士的思想而来,龙树大士的思想早在西元四世纪时,已播满了整个印度。且越过葱岭,经罗什的译传由我国的北齐慧文、南岳慧思承传及至智者大师,更为之发扬创立教观双美体系,集其成为天台教学的基础。

所谓天台宗,天台是山名,智者大师栖身在此,倡立一宗之教观,后世称为天台大师,名所立宗,曰天台宗。又名法华宗,因本宗依《法华经》以判一代时教,并且最尊崇《法华经》故。先是北齐有慧文禅师,读《大智度论》三智实在一心中得文,及中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偈,顿悟龙树即空即假即中之旨,立为三观,传之南岳慧思禅师,慧思传智者。

大师于陈宣帝建德七年入天台山为终身道场,开拓鸿业以名一家。曾经说:道有传行,亦必有说,于是约略五时,开张八教,总括群经,归宗法华,说《法华玄义》以判教相,用《法华文句》以解名义。

教理之说既然显明,又讲述摩诃止观,以资助观行。弟子章安听受随记,成三大部。章安后智威、慧威、玄朗继之,直至现在相续不断。查天台大师著作及大意,数出于龙树之书,确知天台学于龙树大师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故后世天台学者奉龙树为初祖。

第四节 修止观的利益

分五点:(一)现世利益、(二)来生利益、(三)究竟利益、(四)修止观一法即已修一切佛法、(五)能光大一切佛教教派。

(一)现世利益:

修止观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最好方法。它非但能治身病,也能医心理上的过患,可以说是身心一切疾病均能治疗。

身病者:如神经衰弱、消化不良、贫血体弱、失眠健忘、阴虚火盛、精力不足、伤风感冒、头晕眼花等。

心病者:如愤怒悲伤、忧郁烦闷、恐怖退缩、贪欲骄慢等。

若能学习打坐,持之以恒,不论上述什么毛病,都可以治疗。静坐还能预防未然,更能使皮肤润泽、美化颜面。又如工作辛劳、用神过度、形容憔悴、精神昏昧,只需如法打坐,便能恢复精力、面色光彩,而且心平气和、意志高昂。因此不论什么人均宜打坐修止观。

我们如能经常静坐会使心情平静,使血脉畅通,而疾病不易发生。相反的,若时常受愤怒、恐惧、悲伤、受情欲所干扰,心烦意躁,则必致气血不调,久而百病丛生。如人发脾气时肝火上升,由于肝开窍于目,故易生眼疾及肝胆病等。谚云:“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可知嗔火一发肝胆俱损了。

又情欲生则必肾气亢动,肾开窍于耳,所以易生耳病,总之对喜怒哀惧爱恶欲等七情六欲,不论哪一种发生,都会影响全身的机能变化。身是以心为主,心能控制各部机构。心情保持平和,则生理上也随之平衡。若妄生七情六欲,如水因有风,波浪即起,故修止观,能使人体阴阳平衡,百病皆遣。

若人年事已高,或体弱多病,冬天觉手脚冰冷,打坐后便会立觉手足发热。可见静坐能使气血畅通,无所不至。夏天气候炎热,修止观能令身体清凉。古人云:熄灭心头火,除热得清凉。又云:心静自然凉。均是此义。打坐不唯能御寒祛暑热,更能调整人的身心于最佳状态。

有人怀疑,如此呆坐不动,将使血气不通、消化不良。不错,如果身在端坐,而心在不停活动,如看书、写字或作其它的工作,则会影响气血流通,食量减少。但佛教的静坐,不仅要身体稳如磐石地坐着,同时也要心如静水地修止观,如此血液自然会循环。使血液循环有内外二种,外即运动锻炼等,内即静坐。若静坐修止观有功时,可能发觉腹部充实,似有一股真气于其中,每每从放谷气时将腹内一切积郁排出,血气如车辆,脉管如道路,若车辆有力,可将道路上的一切阻碍冲去。

故静坐既久,脉络通顺,血气充沛,由是上下运行,均无阻滞。中医学也说,心属于火,肾属于水。若人用心过度,心火上升,由于肾水不能上潮,导致水火不济,便会疾病百出,若心能宁静或系念丹田、或止于足部,心火若下沉,肾水便上潮,于是水火即济,则百病可以消除。譬

如人失眠,也多由水火不济所致。心火不能经常得到肾水润泽,便会幻想多端,无法控制,若心能将万缘放下,专心观想丹田或集中于两足之间约二十分钟,水火便可互相接应,此时便易入睡。修止观能修到降伏妄想后,便可发生轻安,一切宿病霍然而愈了。

(二)来生利益者:

修止观不但此生身体健康长寿快乐,乃至来生必生天上,不堕三途。三界天上,欲界天前两层修五戒十善即可,后四层天以及上二界天必有禅定功德才能得生故,生色界天必修止门中的四禅定,无色天必须修四空定等。

(三)究竟利益者:

谓依修天台止观法门必定能超出三界得证清净涅槃,此不繁述。

(四)修止观一法即已修一切佛法者:

智者大师说:“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宗喀巴大师说:“三乘之果,皆是止观之功。”由此可知一切出世法,皆是由止观而成,佛法三大总纲是戒定慧,止即定,观即慧,可知佛法若离止观将无存于世,也无佛法可言。

止观是佛法的根本,修习止观,就是修习一切佛法。无论一切显密修法,皆以止观为体故。一切出世圣人中,罗汉修四谛、缘觉修十二因缘、菩萨修六度,此三法当体即是止观。

先以四谛为例。四谛法门是以修十六行相为观修对象,先以止息妄想,后以观照四谛正理。十二因缘只是四谛的开合不同而已。

此止观即是六度者,真能放下身心,人法两忘,即是布施;由修止观内外光洁,一丝不染,真名持戒;由修止观,身心不动,见佛不喜,逢魔不惧,荣辱不惊,顺逆不着,真名忍辱;为修止观,初夜后夜不废,行住坐卧,历缘对境,无不在修止观中,是名精进;以修止故,发百千禅定法门,以修观故,生实相智慧。

所以一修止观,发大乘心者,直证菩萨果位,发小乘心者,即到罗汉境界,三乘之果包遗无漏。有心欲了生死者,不可不懂天台教,不可不修天台止观法。

(五)能光大一切教派者:

慧岳法师说,当知天台与各派之间有“存则同存,亡则同亡”之关系。下略举几宗来说明一下。

天台与禅宗:天台立宗时禅宗虽兴,但未十分隆盛,但天台思想的发源,实胚胎于北齐慧文,长养于南岳慧思,所以天台一心三观的印证,一境三谛的发挥,多出于禅观而得自证之境界。由此教论,可以辅助禅宗的暗证之失。所以宣扬天台教学,正可以使禅教并行,促使佛教正常地发展,如鸟两翼,不可偏废。蕅益大师说:“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殆。”可谓一针见血。

律宗:

智者大师在二十五方便中特别强调戒律清净对修止观起决定作用。所以对于四分律、梵网经等并皆有注疏。宋代之前对戒体的解释多依法相,及灵芝元照律师始以天台教义阐扬律仪立圆顿戒体,律学风气倏然一变。所以欲长养善根之人,急需重兴天台教学,以固身口之防。

净土:

天台宗虽宗法华,所归正是净土。《法华经》卷六中说:“若人闻是《法华经》经典,若说修行,其人临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所,生莲花中,诸大菩萨围绕其处”。故智者大师著《净土十疑论》,弘扬净土法门,劝人求生西方,提倡般舟三昧一心念佛。又净土经典之集大成者,是《净土十要》,若不懂天台教理,即读不懂此书。又印光大师《文钞》思想,皆依天台教义弘扬净土。故知天台之兴对净土实有大益。

密宗:

密宗之兴,虽在天台成立后,惟智者大师对于古来所传密咒皆能融摄无遗,所以其修持法多与密宗相倚。如《方等陀罗尼忏》等,吸收密咒作为忏罪之用,即是一个明显例子。又黄教名著,号称支撑藏地佛法五百年不倒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它的中心思想结构,是出离心、清净见、菩提心这三者为主,而天台的十乘观法,非但包含此三,并且更加详细。

例如天台藏教通教二教之十乘观法,第一即是观正因缘,即是指清净见。第二真正发心,即指出离心。别圆二教的十乘观法第二真正发心,即是发菩提心。《菩提道次第广论》要求,下士中士都要汇归于上士。这种思想与天台三乘同归于一乘是相同的。汉地佛学中的这种思想比藏地早了八、九百年。并且二宗在修持上都是提倡要求止观双运。又修加行时,《菩提道次第广论》强调,要修七支供法,即是天台的前方便五悔法。黄教思想继之于中观,而天台二、三祖是观《中论》和《大智度论》,而立一心三观之宗旨的。故知学了台宗,对于各种教理,就无所不含了。

又大圆满是红教的无上法,什么叫大圆满呢?某大德说:“尽此现实世界生死涅槃,一切诸法都在于明空觉了之中,圆满无缺,故名圆满。”此种理论早在智者大师著作中即已说到。一心性中具善恶诸法种子,故知弘扬天台,即是推广了红教同等理念。

如果以唐密来说,天台宗的玉泉系如一行禅师,疏解大日经时,多是依天台教义而发挥。又日本最澄大师,既传天台宗,復学密宗而建立台密。所以日本学天台者,必兼传密法。吾人欲修密宗以达到殊胜的增上境界,尤其应学习天台教法,方能显密圆融。

太虚大师曰:禅宗偏重于直觉的参悟,华严偏重于果地的发挥。天台则重于心观的推理和因地的实修。所以天台止观,最合适于我们凡夫初机要修行的人。

宋朝铠庵居士曰:“奇哉,救世明道之书,不图復行于今也。使王公大人,知有此书,必不致信谗以废毁;使搢绅先生,知有此书,必不致立论以诋排;使啟禅关者,能读此书,岂肯以教外别传自欺乎。(慧岳大师说:因为禅宗是专以锻炼精神集中,且以端身正坐,依自心的体验,强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为号召,遂有轻视戒律经教的倾向,致使养成晦昧不明的暗证禅师者不少。换言之,唯以日夜不休地端坐,虽得身心泰然的愉快安定,却不能了悟所证的阶段,容易变为增上慢,狂妄自大的暗证禅师,有无法自拔的危险,尤其只证初禅的境界,就认为已证出世大禅。如是错误,致使无法真正获得解脱。尚且一不小心就堕所谓“野狐禅”“邪伪禅”之类的弊害!但学修止观法门时,有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智、断、行、位,故铠庵居士有此语)使寻经论者,能读此书,岂肯以分别名相自困乎。”

所以光大天台宗止观法门,就可弥补各宗之短,使令各宗,教、理、行、证,更趋圆满,佛法由兹可兴。

第五节 总结语

某大德说:“佛教初传入我国最早的修证法则,如大德佛图澄等,皆以传授禅那止观为实证法门。一直到了陈隋之际,我国高僧如慧思、智者大师师徒则创建了天台一宗。独以修习止观为证果极则。明代密宗黄教初祖宗喀巴大师,亦以止观教人为修行之捷径。此外如唐代名士白居易、梁肃等,皆习天台止观之法,为学佛修持之基。

明代大儒袁了凡摄天台修持之要,著止观静坐之篇。清代名士如龚自珍著文力斥禅宗,独主天台止观之学,尤为愤激。近代名士如蒋维乔静坐法续篇之作,刘洙源观心之说,亦莫非渊源止观大要,或为纯粹止观的修证者,然而碌碌众中,言理者多,实证者少,系心一缘尚不可能,何况于止中寂运观慧,以证圣真者哉!倘至诚学佛之士,捨止观而不习抑为非愚即狂者欤。”

第二讲 本书之缘起

智者大师之兄陈針,当时为中军参将,到四十岁时,一天路上遇到仙人张果老说:“看你相貌阳寿已尽,期月必死。”陈针闻之悚然,就向智者大师请教方法,智者大师说:“照我之法修持,即可得免。”智者大师乃为兄陈针述此《童蒙止观》一书,令兄修之。陈针逾年又逢仙,

仙骇然曰:“汝之不死,岂食长生不死之药乎?”陈针答曰:“非也,吾弟智者大师教修止观法门,故获如是身”。张果老乃叹曰:“佛法之不可思议,能起死回生,可谓稀有。”后过数年,陈针于梦中见天上宫殿上书有“陈针之堂”四字,以及十五年之后生于此处。

后陈针果于十五年后与诸亲戚辞别,临终结跏趺座安详而逝。然修止观者为了生脱死,方是大师本怀。故此书第十章证果文中详细说明为究竟成佛之果,非为余事也。前言毕。

第三讲  五重玄义

谨按天台讲经芳规,谈五重玄义,以释题目。五重玄义者:释名、辩体、论用、明宗、判教相。此五重玄义是天台大师深证如来妙心,洞彻明达一切的经旨,所以在解释三藏之前,先用五重玄义以阐明经题,提示全经的大纲要,更于经中幽微难见的奥妙真理,分析阐释,使学者一见经典题目之名,就能知道文中之大意,所以现在讲解本书也依用五种释题来说明。

第一节  释 名

释是解释,名是题名。分三:

一)释立名:即指解释书题的立名之义,所以称为释立名。一切佛经所说的立名方法不出七种(单三、复三、具足一)

单三即指单人、单法、单喻。

单人:即指一部经书的题名以一人作为经书题名,如《维摩诘经》等。

单法:即指一部经书的题名以一法作为经书题名,如《般若经》等。

单喻:即指一部经书的题名以一喻作为经书题名,如《梵网经》等。

复三即指人法、人喻、法喻。

人法:即指一部经书的题名以人和法作为经书题名,如《文殊问般若经》等。文殊菩萨是人名,般若是法门。所以这部经称为人法立名。

人喻:即指一部经书的题名以人和喻作为经书题名,如《如来狮子吼经》等。如来是人名,狮子吼是比喻。所以这部经称为人喻立名。

法喻:即指一部经书的题名以法和喻作为经书题名,如《妙法莲花经》等。妙法是法名,莲花是比喻。所以这部经称为法喻立名。

具足一:即指人法喻都有。

如《大方广佛华严经》等,大方广是法、佛是人、华严是喻。所以这部经称为人法喻立名。

本书在七种立题属人法为名。童蒙是人,止观是法。所以此书是人法立题。

(二)解释题名意思分二:

1、童蒙

释童蒙分二:

(1)解释童蒙二字的本义

“童”指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的童子。

“蒙”指微昧暗弱之名。

“童蒙”即幼稚未开智的儿童。

(2)解释童蒙二字的引申义:

《童蒙止观》所讲的内容,是为指导刚修止观初机者而说的。并且是指,纵然能够通经达教之人,如果是刚修止观法门都称为童蒙之人。

2、止观

释止观分四:

(1).止观本义

止者梵语奢摩他,观者梵语毗钵舍那。此奢摩他和毗钵舍那这两种梵语,又译为定、慧、明、静等义。

止是停止义,停止于谛理而不动,这根据能止而得名。止又指止息义,就是指止息妄念之义,此就所止而得名。

观者观达义,就是指观智通达,契会真如之义,此就能观而得名。观又指贯穿之义,即指智慧的利用穿凿烦恼而殄灭之。上释本义竟。

(2).止观所属

依所修之方便而言:止属空门,即指真如门,此真如门系缘无为的真如法,而远离一切诸相。观属有门,即指生灭门,此生灭门系缘有为的事相,而开发智慧从而理解一切法。

依所修次第而言:止在前,先伏烦恼。观在后,断烦恼证真如。此二虽有止观之分,实则不二,真正的止必定是明静,所以止即是观,真正的观必定是寂然,所以观即是止。

(3).引诸经解释止观义以助理解

《维摩诘经》:系心于缘谓之止,分别深达谓之观。《起信论》:止谓止一切境界散乱相,观谓观分别因缘生灭相。《大乘义章》:止者守心住缘,离于散动名止。止心不乱故復名定,观者于法推求简择名观,观达称慧。

(4).止观的种类分三:

天台宗止有二类:方便三止和真实三止

方便三止分三:

系缘守境止:即是把心专注在鼻端、脐间等处,或身外的一物,令心不散乱,使心念不起。

制心止:就是在心念起处制止它,不让流动。修习系缘止稍稍纯熟后,即当修制心止。在此所谓的心,指的是胡思乱想的心,而不是指真心、观照心之心,所以要设法加以制止。

体真止:《童蒙止观》解释曰:“所谓随心所念一切诸法,悉知从因缘生,无有自性,则心不取,若心不取,则妄念心息,故名为止。”

真实三止分三:

体真止:全以空为体,因诸法由因缘而生,因缘假合之法体为空性。止息一切的攀缘妄想证得空理,谓之体真。空即事实之真相,是对于空观之止也。

方便随缘止:菩萨知空非空,而能停止于诸法幻化的理上,分别种种法药,认识种种惑病,对症下药,教化利益众生,是名方便随缘止。即知空非空,谓之方便。分别药病,随缘历境,利益众生,名随缘。安住停止在诸法幻化的假谛之理而不动,名止。是对假观之止。

息二边分别止:第一体真止偏重于真空之理,第二方便随缘止偏重于俗谛之理,这两种止都不能领会中道之理。现在知道真空非空,就令本体界的空边寂然,知道俗谛非俗,就令现象界的有边寂然,像这样的息灭空有二边而止于中谛,就称为息二边分别止。

已上三止,如果是前后次第的修证,是为别教三止。如果能做到三止即一止,一止即三止,三止和一止相即不二,是为圆教的三止。

二者观

观分四:藏教析空观、通教体空观、别教次第三观、圆教一心三观。

藏教析空观:谓分析诸法以入于空之观法。是“体空观”之对称。具体的称为析色入空观。又称析假入空观、析法入空观,或称析法观、生灭观、拙度观。

又《摩诃止观》卷三(下)云 “小者小乘也,智慧力弱,但堪修析法止观,析于色心。”即分析人乃由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要素所构成,分析色法至极微(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或分析心至一念(六十刹那),而依此分析之结果,观人、法二空之理,是为小乘之观法。

通教体空观:是指观一切万法皆是因缘和合,当体即空,以这样的观修就称为体空观。

别教次第三观:是指先修空观:空观能破见思惑,得一切智,证真谛理。次修假观:假观能破尘沙惑,得道种智,而知假谛恒沙法门。后修中观:中观能破无明惑,得一切种智,而证中道法。所以别教三观是次第而修证的。

圆教一心三观:空观者,观一切法并从缘生,缘生无主谓之空,无性而生谓之假,非空非假不出法性谓之中。本宗认为宇宙万有都具有空假中三种谛理。而三种谛理又互具互融。空就是假中,假就是空中,中就是空假。此三观实为一法上的德用差别,皆是诠显真理的不同面,所以三观能于一心中得,在一心中这样作观,便叫一心三观。古来惟天台一家立一心三观之旨,其它教绝无名目。

太虚大师评曰:“由一境三谛起一心三观,以一心三观之智,证一境三谛之理,可谓得佛法一大总持,及一切禅观法门之纲要者,为佛法中最普遍义,亦即为佛教的根本。”

三者一心三观的来源:

本书所诠释的正为一心三观之修法。一心三观又名圆融三观、不次第三观、不可思议三观等,为利根菩萨所修习之法。《大智度论》第27卷,文中自为问答说:“一心中得一切智和一切种智,断一切烦恼习。今云何言以一切智具足得一切种智,以一切种智断烦恼习。答曰:实一切智一时得,此中为令人信般若波罗蜜故,次第差别品说,欲令众生得清净心,是故如是说。”此文中内容是为第一依据。又《中论·观四谛品》中偈:“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此偈说一切法同时具含了空、假名、中道三义。天台二祖北齐慧文大师,读此文豁然而悟圆教之理,传授慧思,再传智者。智者大师依之证得一心三观、一境三谛的圆理,开立一宗之基。

(三)释异名:

1、《童蒙止观》又称《小止观》

又名小止观者:小者少也,宝静大师曰:言称小者,对汪洋浩瀚《摩诃止观》之大而言。非是小乘止观义名为小。名为小者是大部止观之梗概,为初机学人简略所说之小部止观,所以名小。天台四种止观皆是直缘中道实相,所以童蒙止观称为小止观,非是对大乘而言小,是小而无外之小,谓一切法趣此小,是趣不过。如《摩诃止观》称大止观,非是对小而言大,乃是绝待无外之谓言大。言小,小无小相,小即法界。言大,大无大相,大亦法界,小大咸是法界止观,大小相融,广略无异,皆归不思议之中道,不过对众生的机宜,所以有广略之不同而已。上释小止观之字义竟。

2、《童蒙止观》又称《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修习止观:“修”是指修治造作之意,“习”具有学习、练习等义。“修习”是指性善本来具足清净,但在迷中。现在为了开发本具之性善,而修菩提治烦恼,所以要学习止观,练习坐禅法要。这有两层意思:

第一从开发性善角度来说,所谓修习止观,宝静法师曰:要开显本具之性善,必仗智慧观行照了本性,依本性而修,故能契本觉之性。如是性修不二名为修习。如何性修不二?自性本无烦恼生死,如宝珠但被尘染,将光覆蔽,今欲显光,必加清洗,心性亦如是,用止观之修德,以显本性本具之光明。言修,修无别修,全性而起修,如黄金之戒指。言性,性无别性,因修而显性,如戒指即黄金。全性起修,全修显性,性修不二,如黄金戒指,金器不二,此名圆修止观。此从性修不二性善角度说。

第二从息灭修恶角度来说,所谓修习止观,“修”即修正,就指修治矫正之意。“习”即习性,指久习成性之意。此习性即修恶,指后天所起的各种恶习性。以止观修治矫正恶习性,故名修习止观,或修治矫正恶习性的止观坐禅法要。所以称为“修习止观”。

坐禅法要,永嘉大师云: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可知止观修禅,四威仪中均可进行。何以此处独称坐禅呢?六祖慧能大师云:“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此为上根者说,但初机人于坐中修习止观较易得益。智者大师为了提醒初机行人,故强调说: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法是法则,规持义。要即要道,关键义。谓此书为修习止观坐禅之法则,为修行之要道,证菩提之关键。所以称为《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总上释名所述,列表如下:

能杰法师:童蒙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