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能得到利益与否,在于有没有信心

再有人就根据这个又提问了。这问题是:只要闻信阿弥陀佛的名号,能得诸佛护念,前面讲闻这个经能得护念,第二层次是这个闻信名号得护念,那么这两者同时具足得护念是没有关系的。如果我只具有其中一种呢?只是闻信弥陀名号但没有受持这部《阿弥陀经》呢?我能不能得护念呢?能不能不退转无上菩提佛果呢?比如我又没有文化,看字也不懂,即便有点文化,也莫名其妙看不懂,那么我受持不了这部经,能不能得到十方诸佛的护念而不退转于无上菩提?提出这么一个问题。

那么这个祖师啊,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都看出他关注众生破疑生信真是无微备至了。因为凡夫众生对这个念佛法门只要产生疑问,就会形成障碍。净土法门得到的利益与否,不在于你业障有多深,不在于你水平有多低下,就在于你有不有信心。怀疑就是这个法门的最大的罪恶根本。如果没有怀疑了,有坚定的信心了,那你顺风扬帆。所以,这个破疑是历代净宗祖师大德必须关注的问题。他提出的问题还是个疑问。

那么,蕅益大师就回答:你这个问题的意思要由两方面来看,一个是从狭义的层面,就是“局”来谈,一个是从广义的层面,圆通的角度来谈。狭义的层面,就是跟通途佛法的入相,从竖的一方面来谈。这个广义圆通的一面是从横的方面,从圆顿的方面来谈,是从净土本位来谈。那么这里首先就谈到,从局义狭义的地方来谈的话,就用了《占察善恶业报经》,这是地藏三经之一。在这部经典谈到:杂乱垢心,就是这种心很杂、散乱,散乱,垢就是还有见惑、思惑这种污染的心,这就是凡夫这种不清净的心。

以这凡夫具足烦恼不清净的心,虽然诵我的名号,他不叫“闻”,这个闻也是多层面的,有的是耳朵去闻,耳闻不能入心,有的是用心去闻,能够产生信心,这个闻能产生信心才叫闻慧。如果耳朵听到了,入不到心里去,左耳进右耳出,心里没有感觉,他就不构成闻慧,那么不构成闻慧这是什么?就是杂乱垢心那个层面太厚重,这个般若智慧的这个入不进去,入不进去也引发不了自己的般若智慧,所以,他就绝对产生不了信心和理解,以不能生决定信解,为什么不能生决定信解?就是没有智慧。为什么没有智慧?没有禅定,杂乱垢心。

所以,信解是属于智慧的范畴,他的那种杂乱垢心太重,他就生发不了这个智慧。那么虽然不能产生决定的信解,但他只要念佛的名号,念佛菩萨名号,哪怕他是杂乱垢心,他也能够得到利益。得到什么利益呢?世间的善报,世间的人天福报,不会下三恶道,能得天人的果报,但是他得不到广大深妙的利益。

广大深妙的利益就是通过这个诵佛菩萨的名号,开发自性的功德,了生脱死,圆成佛性,这样的深妙利益得不到。就像净土法门说的,往生佛的刹土,不退转于无上菩提,阿鞞跋致,这样深妙的利益得不到。如果能够念佛的名号,到达一行三昧,就是念佛三昧,那么念佛三昧无论是事一心还是理一心都能够,事一心得禅定,理一心开智慧,他都能够程度不同地开发自性广大微妙的心性的功德。那么,这就成就广大微妙行心,这就称为相似无生法忍。

相似无生法忍就是天台六即佛讲的相似即佛。相似即佛,理即佛、名字即佛、观行即佛、相似即佛。相似即佛相当于这个阿罗汉的水平,断见思惑。如果进一步到分证即佛,那就是破无明。所以,相似无生法忍,就是前面讲的事一心不乱。从通途“竖”的来看,你至少得到相似即佛,破见思的事一心不乱才能称为闻信十方佛名,才能得佛护念。

那么用这样的一个竖的通途狭义的来看,那透过这个来看这部《阿弥陀经》,他也是这样的,如果观照,那一定要你要通过闻信这部《阿弥陀经》,来执持名号,用功夫用到事一心不乱,破见思惑乃至于进一步得到理一心不乱,破无明,才叫闻诸佛名。破见思惑,得一切智,见应身佛,破无明,得道种智,见报身佛。这两个层面,都能,破见思惑得应化身佛的护念,破无明得报身佛的护念。那么这就是通途的教理来说,所以这就是叫局义,就是狭义的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