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备一切智德经卷第三

西晋月支三藏竺法护译

难胜住品第五

金刚藏曰:「又有佛子菩萨大士,已能备治第四之住;四住已成,转得前进第五住地,当行十意,乃得通达。何等为十?念于过去,诸佛之法;亦思将来诸佛之法;复惟现在诸佛之法;修戒清净;其心鲜明;消灭诸见六十二疑;晓了求道,亦行清净;所行圣慧,悉见清净;剖判一切三十七品上妙之法,亦复清净;开化众生,所行清净;是为十事。」

金刚藏曰:「又有佛子菩萨大士得第五住,然后乃成修善妙业,有行三十七品,心甚清净;道业益胜,所誓宽弘,因所愿力,亲近如来;慈愍群生,未曾忘舍,积功累德,合集圣慧;精进殷勤,而不懈废,善权方便,将导不逮,而常好乐,住妙晖曜;密喜如来所建立义,己意已入佛之势力;所念专惟不退转,如审解了是四圣谛,是为苦谛、习谛、尽谛、道谛;彼能究竟至诚名德,分别圣谛,达其原际;晓了诸相,真正圣谛;其无方便,随顺宣布,解了真正,分别是谛;因行圣谛也,剖判其事,所度圣谛;有复能行,悉解知事,正业圣谛。次复宣布,行道圣谛,敷演其意,尽无生谛,体解得入谛智道业,皆已普入诸菩萨住;成就逮近,乃至辩才,如来大慧,散去结恼,班宣圣谛。又复能化他心念,咸令可悦,晓了随时,究畅圣谛,已能得入一因道义,转便晓了,达斯源际真正圣谛也。觉解己相,则能晓解诸相圣谛,解知志性之所归趣,则达五阴诸种,众衰情盖,别处所生,因圣谛,度了兴身众恼之患。晓苦圣谛,更历周旋,缚结拘闭,然后乃解习诸谛源,一切永灭诸热焚烧,然后乃解诸尽圣谛也。初无二言,所宣如义,然后乃解道之圣慧,皆已觉了,至如来慧,然后乃解真习圣谛,信明慧力,晓诸不尽,令苦无余,彼若分别谛计,如是方便,降伏生死之源,解达一切所从生处。因由斯法,虚伪愚痴,所为不真,谛解本末,益愍众生,亲近大哀,在世兴发无极之慈,已能致此慧力道财,普护群生,好乐佛慧,观本昔来,生死所趣,察其始原,众生所从,致是无明,三处恩爱,漂生死流,阴盖所着,为之动转,增益苦阴。若能解达,无有众生,无我无人,无寿无命,已离吾我,皆悉了是,如过去事,当来现在,亦复如是。慕乐虚无愚痴之业,生死周游,而无断息,永无边际,无将护者,复无所知。彼无师友,虽有师友,不受道教,乃为无智,痴冥凡夫,眠盖所缚,不可称计。自灭诸我,方尽当尽,不复起身,亦无所生,不信佛道,转复长益。勤苦恼患,有为生死,所见漂流,不舍阴盖,不厌四大,不拔贡高,诸见疮病,不别淫怒,不消无明。窈冥之室,不竭爱欲渊池之难,不求十力导师之业,入在魔行,堕于生死反覆之海。无善之想,去于自在,如是苦患,不可称计。永而无护,无所归,无救济,无利义,一己身,无辈伴,当以修行,如是像业,积功累德,每生自克,因能修慧,已能逮解一切众生,究竟本净,乃成十力。畅无为慧,巍巍明曜,如是要慧,意已觉了,得道成就,所可造行。积功累德,皆为众生,而兴立护,愍伤群黎,普安众生,垂哀一切,欲度脱之。无娆害心,不诽谤之,劝化众生,靡不欢悦。为之导师,而令灭度,彼勤修已,住于第五难胜之地。

「由得自在,心无所忘,晓达善行处处之业,志意坚强,善分别慧,其意普至,解经次叙,章句之谊,意怀羞惭,彼我皆护,其意勇勐。将养禁戒,随无所犯,意中明了,宣布处处,所当正行,周入众圣,无所戴仰。往返智慧,以宣畅义,随时散布,得神通行。诘誳方便,而显道化,修行善权,随俗而导,积功累德,常不厌足,慕求道慧,未曾懈废,奉无极慈,合集愍哀,意不怠惓,求于道业。不以闲退,精进殷勤,务佛十力无所畏慧。诸佛之法十八不共,常以善行,思惟深入庄严佛土。立若干行,合集积累诸相种好,常行精进,志求如来庄严清净身口意行,修无极业,敬尊奉戒,顺诸菩萨,重众法师,无所危害。以诸菩萨善权方便,普游世间,夙夜一心,舍他之念,常以道法,勤化众生,能修如斯。以布施业,劝导众生,爱敬利言,大利济彼,等救群黎。乃复示现色身之形,为班宣法,因而遵行菩萨如来大业,以开化众,乃复覩见生死瑕秽,称扬诸佛圣慧功勳,能行如是。以大神足,变化感动,以若干种善权之谊,唱导众生,而教化之。已能精进,如是化者,入于佛慧,心性行道,以不退转,修众德本,勤求殊特正真法矣。愍伤众生,其有游行,处于世间,书疏经典,印绶众会,计校守府,诸身种大,所应疗治,医药众病,寒热羸瘦,鬼神所娆,中毒狂病,若有追逐,所在疗形,合偶伎术,跳越謿说,多所欢悦,郡国县邑,江河泉池,树木华实,所生药草。金银明月,珠玉水精,琉璃所现,众宝日月,陬邑村落,居家田地,地动眠寐,所梦怪应,所入一切众身形像所在。诸相所应,所当修治,谨慎遵行,财业货物,神通无色,以无放逸,四等心行,所造专精,而无危害。愍哀众生,因修永安,彼以此行,愍伤世间,稍渐立之,诸佛正法,能化立之。难胜菩萨,道地供养,奉事无央数亿百千兆载诸佛,衣被饼食,床褥卧具,病瘦医药。在如来所,弃舍家业,出为沙门,于诸如来,听受经典,成为法师。又复重闻,逮得总持无数亿姟百千劫中,兴显德本,究竟清净;又如佛子妙宝车璩,共合相近,转相照曜。菩萨如是住于难胜开士之地。

「以此德本,修善权慧,道义遂高,加大乘,应造功勳,所行无侣,犹如佛子村落之中,有夜光珠,普照田地如云风遍,吹浮游转诸天宫殿,菩萨如是得难胜住。以是德本善权智慧,心行普入,常处在世,无能乱者,是诸菩萨大士之业,第五住。菩萨住此,多所悦可,若为天王,降伏一切众邪异学,有兴立者,布施爱敬,饶益等利,见众生念,未曾心离诸佛行法。乃复普忆,思念诸圣一切智业,以何方便,蒙济众生,乃至巍巍无极道堂,发意之顷,须臾精进,一时之间,逮不可计亿千三昧,见众菩萨无数百千,眷属围旋,论经说谊,于彼得度,建立誓力,咸成菩萨殊特变化,无能称计限量其德,乃至如是亿百千劫,莫能谘嗟畅其功勳。」

时金刚藏菩萨大士,欲重散此经典之业,便说颂曰:

「第四晖曜住,  甚清净如是;
 其意已平等,  思惟三世事。
 斯心行业戒,  道德修清净;
 发意顷离结,  转入第五住。
 而意念诸根,  若闻不回转;
 以有四意止,  道御乐章句。
 已超游五力,  一切无所坏;
 则勇勐周旋,  因得第五住。
 惭愧为衣服,  清净禁戒香;
 觉意成华鬘,  禅思为涂薰。
 遵奉智慧业,  道尊自严容;
 总持为苑囿,  定意平等行。
 四神足游步,  意净为脑户;
 慈心愍哀眼,  殊妙见圣慧。
 摄持无吾我,  其意伏尘劳;
 便得入第五,  人中师子住。
 适得入第五,  特异之道地;
 道业以清净,  修行转复上。
 若能净志性,  辄求最胜谊;
 怜伤厌众患,  思惟离意念。
 积累功德本,  尊慧亦如是;
 兴发无数众,  照显行道地。
 为佛所建立,  念无慢圣意;
 晓了自然解,  不废正四谛。
 究畅真谛谊,  将养护众根;
 若分别真正,  转复度诸佛。
 如是消着意,  并及行道谛;
 等志而道明,  乃至无罣碍。
 以微真雅心,  修治若斯谛;
 智慧脱门尊,  不恼无阴盖。
 已修功勳本,  行慧甚广远;
 超度众因缘,  济一切群黎。
 其怀真实意,  成就如是谛;
 亲自畅解之,  达本净无安。
 慈愍无所得,  尔乃为安住;
 因众生劳患,  求众祐道慧。
 勤观其造始,  本源之所从;
 愚痴由闇冥,  闭在恩爱种。
 众生贪取阴,  便成苦恼身;
 已逮无吾我,  察之如草木。
 从劳尘致有,  数数往诸趣;
 犹轮转无际,  众苦患慼恼。
 呜呼亡失已,  众人可愍伤;
 愚戆之所憔,  生死流不返。
 五阴情犹牛,  诸种邪见疮;
 火然烧其心,  志贵于闇冥。
 堕于爱欲河,  方慕求明显;
 处在勤苦江,  明求最导师。
 以见如是难,  当修无放逸;
 诸所遵行业,  皆用度众生。
 志强性行安,  游步有气势;
 既勇怀惭愧,  晓了成智慧。
 积功德无厌,  圣尊行如是;
 清白法无惓,  力势是其意。
 是最胜福田,  宣音觉意相;
 所作无饱满,  精进哀众生。
 欲化众生故,  因往入工匠;
 或画师刻印,  计数人疗疾。
 像如鬼邪娆,  由以转除病;
 立之于经要,  解觉乐慈愍。
 合偶作赋颂,  若干种戏笑;
 流河及园囿,  浴池树华实。
 建立无数业,  以用安众生;
 现无量像色,  众珍宝若干。
 取地令动摇,  则覩日月光;
 众生之有相,  游诸国处所。
 无色财为胜,  神通不可量;
 欲以修愍哀,  普安于众生。
 于斯谓难胜,  殊妙智慧业;
 供养亿载佛,  同听受经典。
 彼等修性仁,  清白行遂显;
 犹紫金车璩,  磨治平明好。
 其宅众宝成,  宫殿转游行;
 此风转之前,  无有违护者。
 如行世俗法,  然悉为众生;
 游是觉朋侣,  譬莲华在水。
 于是处兴术,  所建造豪尊;
 违舍异学术,  覩修欢悦事。
 所行众善德,  皆由最胜慧;
 救护于群黎,  因致十种力。
 等尊逮威势,  精进为无上;
 见若干亿千,  安住天中天。
 得殊妙三昧,  观察亿国土;
 所愿差特故,  复过是功勳。
 是第五住地,  若干亿品术;
 御化众邪术,  显已曜众生。」

时诸佛子,闻班宣此诸菩萨行,从地踊上,住虚空中,欢喜雨华,明月珠宝,璎珞衣服,光明清净,供散佛上,口叹善哉。一切神明,处虚空中,百千之众,莫不踊跃。时诸天下殊妙杂宝,贡奉众祐,香华涂香,缯幡幢盖,诸魔眷属,自在天子,诸天俱来,在于其上,游步虚无,雨诸宝华,其心悦豫,供养最胜,意抱无量,口宣善哉。诸佛之子众神皆集,无数亿千,亦住于上,鼓众妓乐,其音清和,又一切妓,畅如斯音,佛响仁和,弃散恶尘,本净空寂,消众法想,犹如虚无,等无思念,行步清净,住立成就,不着于俗,永无放逸,无本平等,而悉真正,法无想念,若有晓了,诸法悉无,则成无本,无所有业,辄无所思,愍伤众生,精修救度,是为佛子法王诸子修布施行,皆舍相着,其戒坚固,心性恬怕,为众生忍,无尽法慧,授精进力,令诸法寂,入禅定门,净除众尘,察诸万物,信解空无,圣慧力成,为一切护。是诸佛子,高德除秽,如是声有百千,自然宣柔和音,最胜大圣。寻默然时诸天玉女,众如食息,还复天上,金刚藏叹志勇勐,化得行成第五住地,遂致究竟,莫能废哉。

渐备经目前住品第六

金刚藏曰:「诸佛子听!菩萨大士,以能修成第五住者,辄超进入第六住地,则行十法。何谓为十?了一切法皆无有想,而普平等;诸相平坦,永无形类;悉无所生,超绝无侣;皆无所起,故曰平等;为甚清净,调定真正;皆无放逸,不为驰骋;无应不应,无[雨/隻]无隻;寂寞坦然,而无伦匹;犹幻梦影,山中呼响,水月现像等亦如化;所行道业,而无二意;是为十法。从第五地,逮第六住,作是行已,自然观是一切诸法,计校思惟,反覆察之,不令错乱近第六住。自然目见,以逮成此,则得通利,柔顺法忍。不从迷惑,尚未逮近无所从生法忍,稍以近之能致自然,入于一切诸法处所,转能进前,致于大哀,为尊元首,显燿大哀,具无极悲。解世五趣,有无合散,以观如是,名第六住。乃畅世习所可由生,皆从倚已,吾我所致,以觉欲事。世无所有,怀愚意者,倚着吾我,因其无智,而成痴冥。慕乐生处,习不顺业,志务犇逸,反邪之行,积累若干,罪福兴衰。万物无常,由无益生,解是所行,心善自修,消除诸漏,至真本无;其发善德,故当还返,周游生死报应之地,所作是田,神识是种,无明之本,则是闇冥;爱是润泽,贡高自大是其志性,长养诸见罗网众结;使因得是,自生名色;转增名色,则成诸根;诸根已成,起若干种所更习事;习事以起,便有痛痒;从痛痒故,便有喜乐,则益所受;以益所受,辄成所有;发意合成以成发念,因成五阴五体之形;寻至五趣,渐稍生着,以至诸着;众猗悉备,由是发起恼热烧炙一切忧慼啼哭之苦。诸不善业,本空无形,不了得习,无乱别者;皆复自然,稍习无盖,故致得此;有解斯义,便无所慕。菩萨如是,乐于柔顺,观十二缘,则自思惟,以是至诚,是所生识。究竟无慧,无明之业,本为清净,成行报应。所行以成,神识在先,神识之侣,有受四阴,则致名色迷惑之事。诸衰六入,诸根境界,辄成神识。因为同伴,与诸漏更,更成痛痒,因爱适长,益于所受。以御所受,则成漏业,从所作生兴生身阴,斯生之内,因致老羸,身阴散坏,致于死亡。与愚冥俱,甚可恐畏。此从危害,至住结网,致口言辞,是生五根,苦起意根,从其忧愁,多所戚患,因成受有,以是缘故,退生苦树,造立所作,被自思察,由倚所作,用知所作,方当作者,计彼有作,则无所作,本末无相也,亦不可得。又复思惟,其三界者,心之所为,其计于斯十二缘起。五趣所归,如来至真之所解畅,又此一切一种一心,同时俱成。所以者何?若诸根等,心生贪欲,悉由神识生死之痴,因从无明,其名色者,心为伴侣,而立迷惑,从其名色,名色以成,为六衰入,从致所更,为痛痒侣,痛痒意爱,所以有爱,从不舍受,发起众难,由此缘合,而致所有,因倚致生,其兴罗网,誓愿老死,从神识中,因致此有,别知名色缘对;而其名色,各各有趣,六情衰入,已覩已界,能入寂寞,更习缘故;从其更习,意念致之,生痛痒缘;从痛痒故,便复作行,善恶好丑;从恩爱缘,致乐尘劳贪淫之事;从爱缘故,致结缚狱;从有缘故,致于他生,生现在处,不可解从;生缘因发,生五阴本,致老之缘,以致老耄,诸根便熟,则致死亡。以至死者,有十二事,发缘起处,其身阴坏,而不能断,未曾永绝。从无明缘,则致众行,名色六入,习更痛爱受有生老病死愁忧啼哭。无明缘故,无有断绝,不可究畅,如是有余。无明适消,众行便灭,由是有耳,如是有余。彼以无明恩爱所受,长益尘劳,无断绝时,及行所作,往返报应,报应展转,根无拔时,尽其余殃者,苦痛辄转,亦无休息,以无明矣。为去来今,见缚流布,宜当断绝,如是三转,三转无我,以离吾我,无明灭去,自然之业无有处所。犹如苇屋,若池清净,若苦众恼,无明之故,则有行矣,是为本宿,未曾诸痛,因其识故,乃致痛痒,是为现在之痛痒行也。从爱致有,是为将来痛痒之原,从此以上,则无所生。无明适消,众行便灭,亦为断绝,有苦三患,十二报应,从因缘起,彼从无明,致于六入,是能灭行。众行已灭,因是别致,众行如是,有余二事,自缚苦更痛痒。尚有余尽别离之苦,无明适消,诸行便灭,三苦永断。从无明故,致诸行矣,从作缘故,致众行耳,如是有余。无明适消,众行便灭,是为所有,一切诸行,有是余故。有无明行,以权方便,开解大缚,有是余故,而有轮转。彼当以故观十二缘起灭所趣,反覆察之,由从因有,勤勤倚着,御身口意,因自作缘,供养所致,无有生业,其三回转,使不复转,宿本无痛,习更三苦,修行报应诸缘起耳。假如有人,举其负债,而在解缚,观察无尽,无所有尽。彼观此缘,缘适起时,识当来事,悉当了之。无我无人,无寿无命,自然为空,寂然恬怕有所造作,因遭得报,遵空脱门。心性怀此,如是灭尽,以无有余,现在之处所也。思惟专志,无相脱门,以故知之,无所慕乐,唯志大哀,教授开化宿本众生,是为心抱无愿脱门,以能奉行,是三脱门,则以消除彼我之行及见作相,去于有无诸相之着,复加进抱,大哀为无,益便精进,化诸凡夫未成道者,使得究畅。以能成就,辄达法会,转通法会,不复退还。具备和同,以进仁和,成就不退。若覩如是,所生瞋结瑕秽之病,由此合会,适以合会致此众患,犹如江水流无休息,心自念言:『不用余行,永修寂然,开化众生。』如是佛子!若能行此,处在无恨,殃毒恶世,导御自然。观本净者,不起不灭,遵奉大哀,化顺众生,行智度无极,号无碍慧门,渐修熟志,学至照曜,合会道明,成慧如是。正道大业,道利应时,服食道义,不与邪业而俱合会。因佥观察,自然寂灭,亦不往彼道品具足,亲自覩解,目前道地,便入于空。惟解定意,其定意名入空自然空定,究竟空定,第一空定,为无极空定意,为合会空定意,所奉行空定意,真无念空定意,为等察空定意,离业无物空定意。如是比像,逮得一万三昧门,自然目前,无相无愿,亦复如是。

「转复进修,亲近逮至诸菩萨住,其心充满,性不可坏,心性了了,性行真正,其性深远,意不可转,意无休息,其意弘广,心思无限,意慕乐慧,其意集会,善权智慧,尔乃备悉。此菩萨性,遂致淳和,在如来道,永不回转,能化异学一切邪术等顺慧地,不堕弟子缘觉之地,专一增进,目见佛慧,而无等伦,舍尘劳行,得坚固志,住菩萨慧。而熟修奉空无相愿,遵承法教,随时应宜,善权智慧,不复毁散道品法行。彼住菩萨,目见道地,智度无极,益复超异,今日成就,通利应道,疾逮第三忍,名曰柔顺,是谓道法;转而顺从,彼以住此目见菩萨第六道地。见不可计亿百千姟兆载诸佛,寻时供养,下意奉事,进其衣食,床卧坐具,病瘦医药,在诸佛所,出家捐业,行作沙门,受听经典,如所闻之,奉行智慧,勤修圣达,所行求义,即能逮致,转修觉进如来法藏。逮大法明,在不可数亿百千劫兆载无限,成功德本,遂显巍巍,犹如佛子上宝琉璃,洗治发明,其光灼灼,菩萨如斯,住是目前菩萨道地,其德日增,行善权智,益加显发,以此德本,转增寂然,游步无侣,犹如佛子。其月大光,照众生心,使各坦然,其四大风,所御宫殿,独而无侣。

「菩萨如是,以住目前菩萨道地,德本日增,照除无数众生尘劳,拔爱欲瑕,总四魔径,独步无侣,是为佛子菩萨大士以近目前第六菩萨所逮道地。遵修住此,善能变化,设为天王,其四大者,覩之降息,独步三界而无畴匹,声闻、缘觉不敢谘问,所行德本,布施爱敬,利益等利,化众生心,不舍佛道至皆具足。念一切智,何所陈生,最第一愿,势力坚强,导御开化,成其普智,发意之顷,如是比像,无极精进,须臾之顷,逮致亿百千诸三昧定。开化无数亿百千姟诸菩萨众,覩诸眷属菩萨愿力,而有殊特,有所感动莫能称计行若干亿百千姟劫,不可为喻。」

时金刚藏菩萨大士,欲广解散此义所归,即说颂曰:

「以能具备悉,  第五之道地;
 因法为瑞应,  无相无所生。
 不起甚清净,  以为无放逸;
 奉行圣慧意,  便入第六住。
 诸法为寂寞,  静然无想念;
 自然犹幻化,  解脱于生死。
 以致柔顺忍,  法自无所乱;
 其慧转殊胜,  则勤修六住。
 聪达住柔顺,  频入明慧力;
 观察一切世,  从习而有报。
 由愚痴盲冥,  而有己人物;
 欲度脱斯等,  故兴修勤行。
 从选择因缘,  本末悉为空;
 所作缘报应,  和会致诤乱。
 犹若有所作,  便覩造所见;
 选择亲近众,  犹如蜂採华。
 假使慧察之,  本末为明冥;
 思想缘罪福,  得报以痴果。
 从思想已故,  名色为伴侣;
 如是致有难,  乃成五阴苦。
 因其我心所,  堕入在三界;
 又是诸所趣,  十二悉一心。
 从贪淫而生,  心行亦如之;
 有尽亦如斯,  复为心所误。
 由无明痴故,  造立十二苦;
 愚冥之因缘,  数施诸想念。
 如是之所致,  老病俱散身;
 又一切诸患,  由当尽冥坏。
 从痴无明缘,  因是无断绝;
 思想若消灭,  因缘则断除。
 以起愚恩爱,  而缘致尘劳;
 勤苦之恼患,  想念有余害。
 从诸入致痴,  故有生死苦;
 更乐及痛痒,  从苦复至苦。
 有复余受身,  展转复长苦;
 断除诸苦恼,  则乃无吾我。
 本无有痛痒,  亦无诸想念;
 其神识所更,  现在而往返。
 用当来受行,  故成诸苦恼;
 又所消灭者,  观之所永尽。
 由愚痴因缘,  自然成觉了;
 因其患厌故,  灭除诸因缘。
 因其因缘故,  于是断诸缘;
 观诸卑贱士,  自然为永空。
 柔顺及愚冥,  承其行业意;
 逮之乃尽痴,  蒙此皆断缘。
 深妙之因缘,  解之虚无相;
 察省十事分,  了其不可别。
 有计诸所趣,  罪福处未来;
 其财业三品,  从本来展转。
 剖判三苦行,  起灭之处所;
 无所有阴尽,  柔顺解因缘。
 因缘起如是,  所入畅平等;
 譬如现幻化,  爱欲业若斯。
 如梦之所覩,  形影亦如是;
 冥騃愚痴类,  自然犹野马。
 其解如是行,  彼智乃了空;
 诸缘为恍惚,  奉此无坚相。
 以能了如此,  亦无有志愿;
 唯欲愿愍伤,  一切众生类。
 其大志宽弘,  如是行脱门;
 心转加慈愍,  思乐佛功德。
 勤修忧众生,  实思察其元;
 无诸情慼患,  逮无量功勳。
 承空三昧具,  识本百千劫;
 勇勐士如是,  无相亦无愿。
 建立斯道业,  柔顺尊法忍;
 其慧应无为,  脱门为善宝。
 如是性宽弘,  供养于大圣;
 应寂然除愦,  志顺最胜命。
 逮成觉意定,  益增加清净;
 犹琉璃紫金,  彫治益光荣。
 以照众生意,  犹月之弘光;
 四品风游行,  独步无等伦。
 因越魔径路,  最胜光美妙;
 消灭众尘劳,  燋炙诸苦痛。
 天师大锭镣,  宣布此慧住;
 善化立道意,  变消心怀风。
 所可奉圣慧,  演章句所讲;
 勇士已超越,  声闻所不逮。
 发意须精进,  已逮安住业;
 宿世已获致,  亿百千三昧。
 须臾见无数,  十方诸现佛;
 其德照曜世,  犹日秋时月。
 微妙深难了,  胜声闻不及;
 众雄自由讲,  第六之道地。」

于时诸天,闻所说法,心中坦然,住虚空中,雨若干种,华香珍宝。称扬谘嗟,柔软妙音,口宣清净具足可敬功勳之声:「善哉上最思惟利义,累功积德,慧得自在,殊胜之行,为最巍巍。犹如莲华,愍伤群生,其行超绝,不可称量。」大神妙天,在虚空中,散雨殊妙众杂华香,消除麁细尘劳忧冥,颁宣琦异上好音响:「逮最清净第一之利。我等以闻所畅道地。」时诸伎乐,出悲音声,诸天玉女,心怀踊跃,于彼诸天,承佛圣旨,令诸门户皆自为开,除众闇冥,心解如日,奉最尊法。于是彼世无数之众,俗间贤人,皆超越世,显示方俗第一微妙,遥见其身,寂然恬怕,而现其形无身之身,自归于法,消灭调定,使无想念。有其音响,眼目大明,越无央数诸佛国土,供养诸佛,奉众导师,自察其身,忆如最胜,弃诸瑕秽,慧得自在,开化众生,无彼我想,奉精进行,应所行业。诸天玉女一切皆乐寂默之义,观人中尊,众会悦豫,启白众祐:「为供养佛,身自在已,愿说殊特正法言教,功勳如海,唯时宣之,显第七住。」

渐备经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