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篇 佛化家庭

过去佛教经常被误认为是消极、厌世、逃避现实的,甚至以为凡是学佛的人,都应该出家,就应该没有家庭;信仰佛教的人,就必须脱离人世。

其实,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在僧、俗、男、女四众的佛教徒中,只有少数人出家修梵行,绝大多数的佛弟子,都还是在家人。因此,佛法的观念与方法对家庭必定是有帮助的。基本上,佛教对于家庭的看法,是从净化婚姻,建立佛化家庭开始;而当家庭净化后,社会人间也就净化了。

净化人间,必定要净化社会

净化人间的目的是为了要净化社会,净化社会的目的是为了净化世界。佛教徒希望把佛教所说的净土,在人间落实建立起来。

净化人间的着力点,是从净化家庭开始

净化家庭要从净化婚姻开始。家庭的组成,是从男女结合的婚姻开始,所以近世以来,佛教界都在提倡佛化的婚礼。法鼓山除了推动佛化的联合婚礼,并且也编了一本小手册,叫作《佛化婚姻与佛化家庭》。

佛化的家庭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孝敬父母如同礼敬供养三世诸佛

佛教徒称呼父母为「老菩萨」,便是要把父母当成佛菩萨一样的恭敬、孝养。对于已婚的男女而言,各有两家的父母,男的有父母及岳父母,应当平等敬养,女的有父母及公婆,必须两者兼顾。

(二)夫妻是同修净业的菩萨伴侣

我们中国人说,夫妇应相敬如宾;对佛教徒而言,夫妻之间应彼此当成同修伴侣,互以「我家师兄」和「我家师姊」相称,把对方当作共创幸福的善知识来看,彼此相敬、相让、互助、互谅并互相关怀。

(三)对于子女要像母鸡带小鸡那样的呵护备至

中国人所说「养儿防老」的观念,佛教徒并不赞成。佛教徒对子女的爱护和教养,目的不是为了防老,乃是为了负责,毕竟每个人的福报与业报,各有因果,各有因缘。父母教导儿女建立孝敬父母的伦常观念,却不必指望儿女一定要奉养父母,否则当指望变成失望之时,便会衍生出无穷的烦恼。

家庭的成员当各尽其责任和义务

(一)对夫妻双方的家庭

现代人在婚后应该对于三个家庭,负起关怀的责任:

婚后由男女两人组成的小家庭,是夫妇两人自己的家庭。

对父母的家庭,包括父母以及和父母共同生活的兄弟姊妹的家庭。

对于岳父岳母的家庭,公公婆婆的家庭。

(二)对子女的教养

婚后的男女,如果计画养育下一代,就应负起做父母亲的责任和义务。做父母亲应该有三个条件:

若希望子女的身心健康,则在怀孕之前,夫妇两人都要保持身心的平衡与健康,否则对胎儿将造成不利的影响。

太太怀孕后,夫妇两人更应该经常保持身心的平衡和健康,否则会影响胎教。或许会有人认为:「丈夫大概不需要做胎教的工夫吧?」其实,丈夫如果对妻子发脾气,是会影响妊娠中太太的心情,间接也影响了小孩子;因此夫妻两人都应该共同担负起胎教的责任;乃至在子女出生之后,一直到子女成年为止,父母都必须为了儿女的教养,而经常保持心平气和的健康状态。

除了胎教外,佛教徒也特别重视对子女的管教,做父母的,除了自己要有平衡和健康的身心,更应该以身教、言教陪同子女一起成长。此外,佛教徒把子女称为「小菩萨」,是以迎接菩萨的心态来欢迎子女的出生,把他们当成是来成就自己修行的人,成就自己行菩萨道的人,所以要和他们一起成长。

佛化家庭应有的经济原则

(一)正命营生,不违五戒

用正当的方法,以自己的体力、技能、智能、资本、智慧来谋取生活的所需,但是要尽量避免从事与佛教五戒相违背的工作,那就是不可以从事杀生、偷盗、赌博、邪淫、妄语,乃至于买卖酒类等的行业。

(二)量入为出,妥善规画

经济的收入应该要量入为出,不做守财奴,只知赚钱而不用钱;用钱则可依:家庭的生活、营利的资本、资产的增加、储蓄生息、布施行善等五个方向来规画。

(三)孝养周济,布施行善

除了家庭、储蓄与经营所需之外,盈余的财产也应该用在孝养父母、救济帮助亲戚朋友,以及布施贫穷,供养三宝,做宗教慈善文化教育等公益事业。

总而言之,现代家庭应该要有宗教的生活,而佛化家庭的宗教生活,应该由佛化婚礼开始,然后用佛教化的观念和生活方式来教育子女,同时每天要有定时定数的修持恒课。(一九九四年九月三十日,讲于辅仁大学)

第九篇 日常生活中的佛法

什么是佛法?

顾名思义,佛法就是佛陀所说的法要。释迦牟尼佛在人间说法四十九年,他所说的法并不是要人把它当作一门知识学问去研究,而是教我们如何离苦得乐。因此,佛法本身就是具有实用价值的。

佛法的基本思想──知苦与离苦

佛法的基本思想,说的无非是知苦与离苦。知苦是生活的事实,离苦则是生活的目标。

曾经有一次我在演讲时,问听众说:「有谁结婚超过十年,而夫妻从来没有吵过架的?」结果,有位立法委员举手,他们夫妇两人都是三宝弟子,互以同修伴侣相待,所以不曾吵架。

要做到夫妻不吵架,看似困难,其实也很容易。只要想想,当对方找你吵架的时候,你已经觉得很不是滋味了,假如你再还以颜色,一定是雪上加霜,苦上加苦,自己受了苦,还要叫人家也受苦,彼此苦苦相逼,何苦来哉?

但是这个道理虽容易听懂,却不容易做到,即使是身为佛教徒,在境界来临的时候,往往也经不起考验。例如有些人就会说:「他害我这么苦!我也要叫他尝尝这个滋味,否则不就没有因果报应了吗?」

因果报应岂是这种讲法?因果是贯穿三世的,你现前所受的苦,就是果报,受了苦就等于还报一样,如果你不肯偿还,反而想要变本加厉,以牙还牙,彼此斗来斗去,冤冤相报,那就没完没了,永无尽期了。真正懂得因果的人,是能知苦、受苦,并且不再制造各种苦因。所以说,夫妻两个彼此为难,互相报复,不但不慈悲,也没有智慧。

离苦的方法

(一)正知见

佛法指出了苦的事实,目的是要我们远离诸苦。但是如何离苦呢?

佛法中的四圣谛──苦、集、灭、道,是转凡夫为圣贤的道路,苦谛是人生论,道谛是修道论。道谛的内容分为八项,称为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念、正定、正精进,只要修成八正道,便是离苦的解脱境界。

正确的知见非常重要,正确的知见是相信三世因果。有了正知正见后,就会相信自己这一生所受的苦,是肇因于过去无始劫以来所造的业。常有人说:「我这一生从来没害过人啊!为什么要受伤害呢?」要知道当前的果报正是过去生中所种的因。

我们从无始劫来,流浪生死,在这么多的一生又一生当中,不知道跟多少众生结了善缘及恶缘;结了善缘便能得善果,结了恶缘自然就会得到恶报。因此,果报不能只看现在这一生;许多人因为看不到现世报,就以为没有因果,事实上,今生所造的恶因,如果不在今世受报,来世一样逃不过因果律。

(二)不造诸恶,坦然受报

如何才能够离苦得乐?首先是停止一切恶因,亦即不造诸恶,然后是坦然受报,自己在受报受苦的同时,也要救苦救难。即使人家让我们受苦,非但不以为忤,反而要为他设想,替他谋福,这就是菩萨精神。如果能行菩萨道,虽然自己受苦、受委屈,也不会认为不公平。

我有一位在家弟子,出生不到三天就被父母卖掉。他年过半百后,为养父母送了终,此时生身父母也行将就木,照顾他们的担子又落到他的身上。别人为他抱不平,他却对我说:「师父啊!我真是很有福报,别人只有一对父母,我却有两对!」

他能这样想,心里就很平衡、愉快。相反地,如果他埋怨着说:「我的生父母真不是人!我生下来不到三天,就把我给卖了,现在老了,还要我来养他们,简直没有天理!」这就非常痛苦了。

像上述这种儿女比父母付出较多的例子,少之又少。多半都是父母付出的比较多,儿女付出的比较少,这算不算公平合理呢?没有什么不公平不合理的。只要自己心平气和,生活便能快乐一些。

现在的社会样样讲求公平,但是,真的有办法做到吗?例如为什么只有太太怀孕生产?男人却不会怀孕生产呢?所以,在某些事情上是根本无法公平的。公平的真义应该是:每个人站在各自的立场与角度,适切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就是合理公平。

尤其是具备了佛法的正知正见后,透过正确的因果观,会知道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福报、因缘和智慧,每一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懂得这层道理,便无所谓公平不公平,就能够心平气和,没有烦恼,眼中的敌人自然就少了。

佛法的作用

佛法的作用,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日常生活的应机接物,2.断除烦恼,3.圆满成佛。

从这三个层次来看,便知道我们不要好高骛远,冀求一步登天,应当老老实实,先从日常生活的起步点做起;而且不论在那个层次,都要靠自己努力,而不是一味仰赖佛菩萨的加持。

当然,外力的加持并非不可能,只是不可靠。我们中国人常说:「自助而人助,人助而天助。」如果自己没有半点工夫,一旦外援断绝,便会陷入苦难的深渊。例如说今天没有饭吃,别人也许可以暂时给你一片面包,但是下一餐呢?就算下一餐再给你一片面包,那么明天呢?即使有人可以天天给你一片面包,但如果有一天这个人出远门了,或者他自己也三餐不继了,那么你所仰赖的这个对象就靠不住了。或许有许多人愿意相信权威的神,寄望他给予一切而永恒的恩赐,可惜那仅是信仰,未必是事实。

但是要注意的是,虽然佛法告诉我们,自力更生最重要,但是否定别人,完全依靠自力也不对,那会变得刚愎自用;我们仍然需要别人来指导我们如何运用佛法,也相信诸佛菩萨及护法龙天的慈悲呵护。

在家居士应如何修行

曾经有一位信众对我说:「师父啊!我好羡慕那些没有家累的师兄们,他们可以专心修行,而且都好象很有道行的样子!」

他的弦外之音不外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只不知他家里那本难念的经,究竟是婆婆妈妈经,还是丈夫儿女经?总之,有家就有经。那么,如何让这部难念的经变得容易一些呢?其实,在浩瀚的佛经当中,是有一部《六方礼经》,专门指导在家居士,如何谨守自己的分际,如何修行。

(一)在家应知《六方礼经》

《六方礼经》全名叫作《尸迦罗越六方礼经》,这是一部指导在家居士如何持家和修行的经书。何谓六方呢?经中指出:父母为东方,师长为南方,夫妇为西方,亲党为北方,僮仆、执事为下方,沙门、婆罗门、诸高行者为上方,这六方实际上便包括了人生各方面的人际网。经文中把每一个人所应该扮演的角色,规画得非常清楚,例如做父母的应该为儿女尽什么责任,儿女又应该为父母尽什么责任;还有老师和学生之间,员工及老板之间,彼此所应尽的义务等。

针对夫妻相处之道,经中指出,丈夫对妻子应该注意五点:1.相待以礼,2.威严不[女*辟],3.衣食随喜,4.庄敬以时,5.委付内家。而妻子对丈夫也有五项要注意:1.先起,2.后坐,3.和言,4.敬顺,5.先承意旨。虽然由于时空背景的差异,未必适用于当前社会,但其所传达互敬、互信的原则,仍是值得遵守的。

这部经的内文相当丰富,可惜流通不广。不过,看不到这部经没有关系,法鼓山出版的《佛化家庭手册》、《佛化婚姻与佛化家庭》以及拙著《怎样做一位居士》这三本手册,内容就是告诉大家,如何做一位在家居士,非常实用。

(二)正常的生活作息

作为一名在家居士,要有正常的生活作息,不要暴饮暴食、狂嫖烂赌、酗酒吸毒。

(三)结交善知识

如果一个人所交往的尽是酒肉朋友,想拥有健康正常的生活态度也难。儒家主张:友直、友谅、友多闻。结交朋友要选择直心肠的人,不用心机盘算你的人;但是「直心」未必是「心直口快」的人,心直的人,口不一定快,口快的人常惹是非。友谅是结交能够谅解你的人,宽容你的人。友多闻是与有丰富知识学养的人做朋友。

佛教中有个名词叫「善知识」,释迦牟尼佛鼓励我们应该多亲近善知识而远离恶知识,等于儒家所说的「近君子而远小人」。但是谁是善知识呢?益友、诤友都是善知识。至于我们自己,即使现在尚不是善知识,也要学着做他人的善知识。

(四)但尽义务,不问权利

常听许多人彼此抱怨,说自己的太太不贤慧、先生不忠实、婆婆不体谅、媳妇不乖巧、儿女不孝顺……,究竟是谁不好呢?我认为,凡是抱怨的人都不好。其实只要把家里的人都当成菩萨看,善尽自己的责任,至少你已问心无愧了,又何必抱怨。

之所以会闹家务事,甚至闹家变的原因,都是当事人的内心有问题;不是把家人当作敌人看,就是把家人当作财产来支配。

曾经有一对男女来找我,一见面他们就说:「师父啊!我们准备要结婚了。」

我说:「恭喜!恭喜!」

他们说:「将来我们要是吵了架,要请师父来评理。」

我说:「请你们千万不要自找麻烦,还没有结婚,就准备吵架。」

听了我的话之后,男的就对女的说:「听到了吗?以后你要听我的话,不可以和我吵架!」

女的却对男的说:「不!是你要听我的话,不要和我争,这样子,我们才不必麻烦师父!」

事实上,这对青年男女还没有结婚,就已经开始吵架了。

人间就是这样,想要夫妻不吵架,真的很难。《六方礼经》还有前述的三本小书,就是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尽自己的义务,对家人应当要负什么责任,做父母的有什么义务?为人子女的又该如何?如果人人都知道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尽什么样的责任,彼此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抱怨了。

(五)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曾经有两位法鼓山的护法居士,因为公司不景气而被解雇了,我问其中的一位居士说:「你的工作怎么样了?」

他很平和地回答:「师父,您不必担心啦!」

其实我是关怀倒不是担心,而他是如此的心平气和,如果换作其他人,大概就免不了要抱怨一番了。

第二位居士的际遇更令人不平,他在被辞退前的连续几个月当中,老板不停的要他加班,因为他是一个部门的负责人,而加班又不给加班费。大家都以为他大概要升官了,没想到工作赶完了之后,就被解雇了。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大概会忿忿不平,气得七窍生烟,但是他一点也不生气,因为他认为自己已经得到学习和成长。反倒是许多人为他击鼓鸣冤,认为这位老板真是岂有此理。

这件事过了几个月,我问他:「你的工作有着落了吗?」

他答道:「师父,我已找到工作了!」

我说:「那是因为你心平气和,所以能够很快又找到工作了。」

像遇到这种情形,事实摆在眼前,光是生气也解决不了问题,那又何必生气?不如接受现况,勇于面对与改善,这个就是将佛法用在日常生活的好例子。(一九九五年五月十三日,讲于美国纽泽西州,游贞玲居士整理)

第十篇 人生为何

很多人问我:人生的本质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价值在那里?人生的目标是什么?

人生的意义是尽责、负责

人生的意义在于尽责任、负责任。每一个人从出生到老死的生命过程中,扮演着许多不同的角色:做儿女、然后做父母;做学生、然后做老师;做同事、做长官、做部属、做朋友。这些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是属于责任的范围。

如果没有尽到责任,所扮演的角色就叫「不伦不类」,通常我们形容很奇怪的样子叫不伦不类。如果从伦理的标准来看我们自己,常常会发现自己是不伦不类的,因为只要在某个角色上责任尽得不够的话,就是不伦不类。

人生的价值是奉献、贡献

什么是人生的价值?很多人认为一个人有名、有地位、有势力、有钱,就表示他的价值相当高。然而这些到底算不算有价值?可以算是,也可以说不算。那就得看他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有多少,如果没有贡献,只有地位、只有钱、只有名,那么他的价值就很有限了。

所谓奉献、贡献,也要从尽责任、负责任着手,并且从不同的角色来尽责、提出贡献。

在这个世界上,与我们有直接关系的人并不多,如果要你把从有记忆开始,与自己相关的人的名字一个个写出来,看看会有多少人?相信不会太多,恐怕很少人能够写出一千个与自己相关的人名吧。每人心里想到的亲友,转来转去就是那几个人而已,但若论到间接有关系的,那人数就很多了。

讲责任可能只要对某些事、少数特定对象负责,若讲贡献就不一样了,无论是否扮演尽责任的角色,在任何场合,对任何对象都有贡献的机会,无论你跟他是不是有直接关系,同样可以有贡献。

例如走在马路上,看到一个陌生的小孩子要过马路,你并没有责任必须去带他过马路,可是此时就是一个贡献的机会。也许很多人会这样想:「那个小孩子自己过马路,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我现在要赶路,没有时间。」可是,如果那个小孩子突然被车撞了,而一个举手之劳便可救人的机会就这样白白错失,岂不令人遗憾?

承担贡献的任务

所以贡献,不一定是在自己有直接关系的范围之内,而是可大可小、可近可远的。大可广被全世界,乃至对一切众生,我们都应该承担起奉献、贡献的任务来。虽然人生的意义是尽责、负责,只要把自己现在职务上的分内事做好就够了,但这仅是尽了本分,尚不能说有什么大贡献。

当我在日本留学期间,先师东初老人发现台北市有几个寺院发生争产争权的纠纷,便写了一封信给我说:「现在的佛教可怜极了,弘扬佛法的工作没有人来做,寺庙的产权倒有人争抢。」不仅仅是佛教徒本身在争抢,连政府也在抢庙,说这些庙是日据时代日本人建造的寺院,属于敌产,应该收归政府所有。不过,我的师父仍勉励我说:「现在大家只抢庙,而没有想到要抢救佛法,以佛法来抢救人心,我们应该要负起抢救佛法命运的责任。」

所以说,佛教界光抢救寺庙是无大用处的,努力培养弘法的人才,对社会有了贡献,才是根本的办法。例如今天的佛教,对台湾的社会已有显著的贡献,便表现出佛教有其存在的价值。就好象前一阵子贺伯台风过境,农禅寺也是受灾户之一,全寺在一公尺深度的水中淹了两天,损失很大。但我告诉法鼓山的四众弟子:「我们虽被水淹,还是要发动全省信众响应救灾工作。」最后大家总共捐出了新台币三百万元。这便是表现出法鼓山这个佛教团体,对社会具有正面的价值。

同样的,这几年我们法鼓山农禅寺举办了各式各样的营队,从小学生、国中生、大专生,也为中学教师、大专院校主管以及社会菁英,举办了各种梯次的禅修营,例如「教师禅修营」、「社会菁英禅修营」等等。

其中「大专院校主管禅修营」,参加人员包括各大专校长、院长、总务长、学务长、教务长以及系所主任。我们只想要付出,并没有想到要回收的,所以在活动结束的时候,有学员问我:「如何回馈法鼓山?」

我说:「愿你们把在禅修营中听到的、学到的,认为是有用的一些观念和调柔身心的方法,带回家、带回学校,分享给愿意接受的人,这就是回馈法鼓山了。」

其中有一位教授不解的问我:「如果仅是如此,长久下来,法鼓山不就要被吃垮了吗?法鼓山还能有钱建设吗?」

我说:「我们越有这种付出奉献的心,来护持我们的人就越多。」

我告诉他们:「你们来法鼓山参加禅修营,就像批发商来工厂的仓库进货,回去以后就可以替我们做中盘商及零售商。你们给社会的奉献就是代替我们对社会的贡献,也是我们的收获;也可说就是你们对法鼓山的回馈,显示法鼓山对今日台湾社会的价值。」

受报、还愿及发愿

人生的目标是来受报、还愿、发愿。

受报是在过去所做的,不管今生、前生、过去无量生,做了任何事,这一生之中只要因缘成熟,就要接受果报;做了好事受福报,做了坏事受苦报,一直到成佛为止都在受报,因为从无量劫以来跟众生的关系,恩恩怨怨纠缠不清。

可是,人在受福报的时候,认为一切是理所当然的,但在受苦报的时候,心里却不服气,总觉得自己这一生也没做过什么坏事,怎么会有恶报临到自己头上。

发起法鼓山举办大专院校主管禅修营的现任立法委员丁守中居士,在一次结营典礼上与我们分享他的经验,他说:「有一次我儿子到游泳池玩,正值游泳池在放水,他看见有一位同学的身体被放水的孔吸住了很痛苦,便下水抢救,结果他自己的一条腿,也被吸进去,受了重伤,差一点要截肢。我得知这个消息后,第一个念头就想:『奇怪,我这一生都很热心公益,是个好心人,为什么我儿子会这样子?』当时我心里很不服气,过了一阵子,忿忿不平的情绪才慢慢安定下来了,心里又想:『这大概是因果报应吧!可能是我过去世做了什么不好的事,害我儿子也跟着倒楣。』后来马上又转了一个念头:『这个孩子命中大概就有这次灾难,能够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样一想就不再懊恼了。」

他能这样想心情就很平静,而这就是「受报」的观念,成了他心平气和、面对灾难的力量。

此外,我们出生到人间,也是来还愿的。从过去到现在,不知已许了多少愿。诸位在小的时候可能就许了很多愿:「如果我长大了,我要……,如果我毕业了,我要……,如果我嫁了丈夫,我要……,如果我做了妈妈,我一定要……,如果我是老师的话,我会……。」大家在一生之中,所许的愿还真不少。

我年轻的时候喜欢读书,但那时候不容易找到书,当时一位军中的同事就说:「老兄啊!你喜欢读书,我以后要开书店,让你读个够。」

我说:「你开书店放不了几本书的,书架上的书是有限的,为什么不开图书馆呢?」

他说:「开书店还会有钱赚,还能维持生活啊!如果是开图书馆那我只有赔钱了,对我一点好处都没有。」

赚不赚钱这点我倒没想到,我只说:「我将来要办图书馆。」

他说:「那只好你去办了。」

我讲过以后,其实根本不知道有没有因缘实现;三、四十年过去,机会终于来了,我创办了中华佛学研究所,便有了图书馆,藏书好几万册,将来法鼓山的佛教专业图书馆更预计藏书二十万册,还有法鼓人文社会大学综合图书馆。所以我许的愿,已经在逐步兑现了。因此,许愿是一种动力,即然许了愿就要还,所以还愿也是一种人生的目标。

有人在参加我们的禅修营时,我也鼓励他们发愿。例如遇到腿痛难受时要发愿:「不听到引磬声,腿再痛也绝对不放腿。」不过发了这个愿以后,多半的人还是会中途放腿换坐姿的,因为腿实在是太痛了。有的人发过几次愿之后就不想再发了,因为觉得既然做不到的事,为什么要发愿。但是我还是鼓励大家一次又一次的发愿,慢慢的你会越来越能够坚持,愿也越来越能够兑现,如果你只发一次愿就不发了,那个愿力是不够强的。

佛教徒每天做早、晚课时都会唱诵「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许多人常常在发过愿以后,就跟家人或同事呕气、吵架,事后心里又觉得难过、后悔,心想才刚发愿要度众生、要断烦恼,现在又违背誓愿了。可是我都告诉他们,只要一次又一次的发愿、再发愿,情况就会渐渐改变,愿力就会日日增长起来。

发愿的层次

发愿又可称为发道心、发菩提心,从凡夫到成佛,可分为五个层次。

(一)人道

道心的「道」字,就像人生的旅程。生命的历程与方向,叫作人生之道。

人活在世界上,有自己应走的路,而且必须有近程、中程、远程的人生目标,学习从近处着手,远处着眼,所以上路的时候,一定是从跨出第一步开始,接下来步步踏实地往前走去。

由此可知,发道心是要从做人的立足点开始,尽到做一个人的责任,具备品格与品德。如果连做人的基本条件都不具备,不像人的行为、想法,就会有人骂这种人是「衣冠禽兽」。

为什么会这样呢?第一,他们真的很可怜,不知道该如何好好做人。第二,他们不能自主,受环境的诱惑、刺激、威胁,使得他们心不由己、身不由己。

法鼓山的理念是「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是从人的基础开始,希望大家把自己现在所具备的身分、所扮演的角色,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表现出来。也就是说,要发道心成佛的话,先要发愿把人做好。

(二)天道

行人道仅是尽人的本分、尽人的责任;修行天道,则当贡献自己、服务社会大众,把全世界所有的人都视为自己照顾、贡献、服务的范围。像这样的人,有这么大的心量,做那么多的好事,都是聚积上生天国的功德。

但是行天道的人只想到我们这个地球的人,尚未想到他方不同的世界,也没有想到其他的众生,而且尚有心存追求天福的念头。

(三)解脱道

再其次是解脱道。那是要放下四大、五蕴的身心世界,使恶业不起,烦恼不生,超越三界的生死苦海。

(四)菩萨道

行菩萨道,是人天善道加上解脱道的功德,不但能在人间广结善缘,更是以十方三世所有一切众生作为服务、贡献、关怀、照顾的对象,并且为善不是为求福报。大乘佛法向来鼓励人行菩萨道,行菩萨道,必定要从许愿、发愿、还愿开始。

(五)佛道

最后,最高的层次是佛道,就是发「无上菩提心」,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心经》、《金刚经》等许多经典,都鼓励我们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仅仅发成就人道、天道的心,还要发行解脱道的心,更当发菩萨心,而当菩萨心行究竟圆满之时,就是无上佛道的完成。(一九九六年八月十三日,讲于法鼓山农禅寺教师禅修联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