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和‘客观’是现代人很喜欢用的两个名词。如果有人坚持己见,我们就会批评他太主观了,应该要客观一点。相对的,为了要表示自己对事或对人的看法不偏不倚,我们也会强调自己的看法是客观的。好像这两种角度,有优劣高下之分,其实,‘主观’和‘客观’是不相冲突的。

从字面上看,‘主观’是自己的看法,‘客观’是他人的看法;两者虽然是相对的,但却不是绝对,而是可以互补的。

‘主观’本身并不是坏事,重点是除了有自己的主观,同时还要考虑到其它人也有他自己的主观。尊重其它人的意见,让每一个人都愿意提供自己的发现和创见,然后集思广益,集合大家的意见,这便是‘客观’。这种客观从何而来呢?就是从很多的主观归纳出来的。

如果一个人,只容许有自己的意见,不容许其它人有意见,那表示他的主观意识很强,非常自私,人缘一定不好。如果他的能力很强,自信心也很强,可能就会成为一个独裁者。

现代社会中,因为特别强调个人主义,所以有很多主观意识非常强烈的人。他们总是相信自己想到的才是最好的,自己是最聪明的,自己的想法是绝对的真理,其它人都不如他。像在家庭里,有的太太很强悍,动不动就否定丈夫的意见;有的丈夫则是大男人主义者,完全不理会孩子和太太的想法,总是说:‘我说的就是对的,你们只要照着做就好了。’完全不让人说理由。类似的情形,在公司、团体之中,也经常看得到。

这种人,多半自信心很强,头脑反应快,处事精明能干,判断事情也蛮精准的,所以有时候会觉得自己这样做是对的。但是,判断正确并不表示你就可以否定其它的人,其它的人并不是你,你一个人的想法并不能代表所有人的想法。你可以提供自己的意见和方法,贡献智慧和能力,但是也要尊重其它人的意见,至少要获得他们的认同。

更何况任何人做事难免都会有盲点,常常自以为一切都考虑周全了,后来才发现原来还是有漏失的部分。过于坚持主观意识,虽然还是有可能成功,但做事的阻力会很大,会多走很多冤枉路。

既然我们并不是全能,其它人也并不是全然无能。征询不同的意见,对事情的规划一定有帮助。而且从佛法的观点来说,众生都是平等的。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一份福报和智慧。彼此虽然因为意见不同,可能会增加一些麻烦和不便;但这正是考验我们的机会,如果能够广纳意见,就能为我们增长更多的智慧,带来更多的福报。

不过对于别人的建议,也不是就要照单全收,而是经过评估之后,定出优先次第,再考量取舍,哪一个最急、最重要,就赶快去做,哪个可以慢慢来实施,就晚一点做;如果虽然立意很好,但是时机不恰当,那就保留着,等待适当的因缘再做。这样,既有了主观,也兼顾了客观。

如果我们能够尊重自己,也尊重所有的人,提供自我的主观,也能客观肯定他人,具备既主观又客观的修养,那就能集合大家的智慧与努力,完成彼此共同的事业。这样的话,不管是家庭也好,团体也好,我们的社会、国家,都会一天比一天更好,一天比一天更成长。

所以主观意识并不坏,问题是出在,过于坚持自己的主观意识,抹煞他人的贡献或意见,那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