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七面,甲二、正宗分

前面序分是赞叹释迦牟尼佛,从最初的出生、出家、成道,乃至转法轮、入涅槃,把佛陀一生所成就自利与利他的功德,作一简略说明,这是赞叹说法主的功德。以下的正宗分正式说明佛陀的遗教,在正式解释佛陀遗教之前,先说明修学佛法的内涵中,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法门:深信业果,皈依三宝。

(一)深信业果:身为佛弟子,首先对于生命果报应该生起信心。一般人总是觉得生命果报只是一种偶然,整个生命就只有今生,没有过去生命,也没有未来生命。这种只有今生的生命观,引生了「及时行乐」的思考模式,对来生生命没有任何目标与期待,所以他自然不会断恶修善,完全凭着自己感觉来做事,这是颠倒的凡夫心。

我们对生命果报体相信「恒转如暴流」,生命是一个没有穷尽的水流,它有过去、今生,及来生的生命,这无量无边的水流在三界六道流转中,由自己身口意的业力,决定成就安乐果报,或成就痛苦果报。若创造善业,来生召感安乐果报,若造罪业,来生则召感痛苦果报,所谓「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果报是由业力所创造,这是初学佛法时的深信业果。从深信业果中,思惟无量劫来在三界的流转中,我们的生命累积了很多生死的业力,所以我们是业力凡夫,凭靠自己的力量并没有出离三界的因缘。其次,我们相信三宝有大威德力,它决定能救拔我们,所以从业果的思惟,带动我们真实皈依三宝,祈求三宝的救护。

(二)皈依三宝:皈依三宝在修学内涵上,有两种的不同:

(1)佛在世时:佛在世时,佛陀心中有根本智及后得智,佛陀我空法空的根本智,使佛陀安住在寂静安乐的涅槃中,这是自受用功德;佛陀的后得智能观察众生根机,开示众生适当的教法。所以佛在世时,皈依三宝是「以佛为师」,只要我们亲近佛陀,他就知道我们的根机适合修学何种法门,若遇到障碍,佛陀也知道如何引导我们解脱障碍,所以在三皈依中,佛在世时是以佛为师。

(2)佛灭度后:当佛陀入灭后,佛陀的色身已不存在,我们再也不能听闻佛陀的法音,这时的皈依三宝是「以法为师」,佛陀一生中所宣说的教理,经过弟子们结集而辗转流通于后世的戒定慧法门,就变成我们在像法与末法时代的皈依处。所以在佛陀将灭度,众生变成要「以法为师」,佛陀就必须在无量的戒定慧法门中,作一简单扼要的开示,标出重要处,使弟子们修行有标准,这是正宗分的佛陀遗教。

蕅益大师对正宗分分成两科:

乙一、明共世间法要。乙二、明不共世间法要。

首先要修共世间法要,所谓「共世间」是指共于世间君子所修的人天善法,这是依止持戒修福而成就人天安乐果报。其次,「不共世间法要」是世间法或外道所没有,只有佛法才有宣说,修此「不共世间法要」能成就出世的解脱功德,这是透过修学禅定与智慧而成就永恒的解脱。

在共世间的人天善法中分成三科:

丙一、对治邪业法要。丙二、对治止苦法要。丙三、对治灭烦恼法要。

先看丙一、对治邪业法要,邪业是指邪恶的业行,邪业会障碍修学圣道。对治邪业法要是指持戒,透过持戒以对治邪业。持戒又分成四科:

丁一、明根本清净戒。丁二、明方便远离清净戒。

丁三、明戒能生诸功德。丁四、说劝修戒利益。以下先看第一科明根本清净戒。

丁一、明根本清净戒

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闇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

首先佛陀在灭度之前先讲根本清净戒,根本清净戒有四条戒:不杀、不盗、不淫、不妄。佛陀在宣说所依止法门之前,招呼了「汝等比丘」,在后面的经文也处处谈到「汝等比丘」,蕅益大师说这有三层意义:

(一)示远离相:比丘是出世的声闻众,他有远离世间杂染相的功能,所以「汝等比丘」表示这是声闻众所修学的当体法门,声闻众是当机众。

(二)示摩诃衍方便道:摩诃衍就是大乘,佛陀讲「汝等比丘」,这也等于要求所有菩萨应该共同修学,因声闻法是大乘菩萨的前方便,菩萨若没有声闻法的自利作为基础,自然也没有清净的菩萨道,所以佛陀讲「汝等比丘」,这也表示是大乘佛法的前方便。

(三)示四众之首:佛陀的出家二众与在家二众的四众弟子中,比丘是四众之首,所以举其首以该四众,也就是说,即使你是人天乘的根机也应修学,因比丘是四众之首。

所以从义理上来说,佛陀招呼「汝等比丘」,以下经文所摄受的当体虽是声闻众,但它旁通菩萨众与人天众的根机,这表示五乘根机的众生都必须修学此佛陀的遗教。于我灭后,佛陀灭度以后,这以下的法门就是诸位要修行的法门。

「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波罗提木叉」是「别别解脱」,佛陀所制定的戒法,包括在家的五戒、八戒,乃至出家的比丘戒、比丘尼戒,如果能奉持这些戒法一分,就能得到一分的解脱,奉持十分,就能得到十分的解脱,故称为「别别解脱」。蕅益大师说,佛陀要我们尊重珍敬戒法,这有一层涵义:

佛陀有二身,一者色身,二者法身。佛在世时,弟子依止佛陀色身,跟佛陀共住,听闻佛陀的教诲以灭恶生善。但佛陀的色身也有生老病死,它是一种生灭之法,色身有生也就有灭,我们无法长久依止,只能暂时依止。现在佛陀即将灭度,他不要我们依止他的色身,而应依止佛陀的法身而住,佛的法身是无漏的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等五分法身。

譬如《阿含经》讲到舍利弗尊者即将灭度,阿难尊者非常悲痛,无法接受舍利弗尊者要入灭的事实,佛陀就找来阿难尊者说:「舍利弗的色身要灭度,他内心的戒身、定身、慧身是否有入灭?」阿难尊者答说:「否也,世尊。」这是说,身为佛弟子,佛陀是我们的皈依境,但佛陀的色身也有生老病死,所以弟子们面临佛陀的灭度非常悲痛,感到顿失依护。佛陀安慰弟子们,在佛陀灭度后,应依止他的法身而住,这法身包括戒定慧,这里先解释依止戒身而住。应该如何依止戒身而住呢?佛陀讲出两个方法:

(一)尊重:灵芝律师对这段经文解释说:「保持不失,谓之尊重。」既然依戒法而安住,首先要不断的忆念戒体。我们曾经在三宝面前发愿:「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许下修学佛法的目标之后,这时应不断的忆念,自己已不是过去的我,过去的我已全部死亡,现在是新生命的开始,自己已受戒法,内心许下誓愿断恶、修善、度众生,怎能起邪恶念头做错误行为呢?这就是我们不断的忆念戒体,我们这念心所产生的防非止恶的功能也会不断增加。能忆、能持、能防。这就是依止戒身而住的第一个方法:尊重。

(二)珍敬:灵芝律师说:「谨慎不慢,谓之珍敬。」对外在身口二业的行为,应谨慎护持戒行,不要对戒法生起轻慢之心,这是珍敬戒法。

佛陀在灭度之前告诉弟子们,应当尊重与珍敬佛陀所制定的戒法。为什么要如是依止戒法而住呢?佛陀接着说明依止戒法而住的功德:「如闇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弟子们虽面临佛陀色身的灭度,如果能如法的尊重珍敬戒法,我们的生命会有两种功德:

(1)如闇遇明:「闇」是指过去生中我们所累积的烦恼跟罪业,这譬喻为黑暗;戒法就像黑暗中的光明,若能尊重珍敬戒法,就能破除心中所累积的烦恼跟罪业,有这种破恶的功能,如法的持戒能灭除罪障。

(2)贫人得宝:贫人是指无量劫中,我们内心没有佛法的善根,缺乏佛法的「信、进、念、定、慧」的善根。如果能如法持戒,就能增长我们对三宝的信心,乃至于有精进心、智慧心等,所以持戒有生善的功能。

所以佛陀说:「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佛陀所制定的戒法,犹如我们殊胜的导师。如果我们生长于佛在世时,跟佛陀同住,他所能给我们的功能也是灭恶生善。即使佛陀已不在世,若尊重珍敬佛陀的戒法,我们也能产生灭恶生善的功能,所以如果能如法持戒,就跟佛陀同住无异,故说「若我住世,无异此也。」这是佛陀在临命终时的第一个交代,要我们善加受持四众戒法,以产生灭恶生善的功能。

《楞严经》也非常强调四众戒法,说四众戒法是三世诸佛的四种「清净明诲」。《楞严经》说,积集善业有两种情况:

(一)召感有漏的福报。

(二)成就清净的功德。

而清净功德生起的关键,就以四众戒法作为判定标准,所以说是四种清净明诲。《楞严经》以杀生为例,譬如你虽造善业,广泛的修布施、忍辱、精进、禅定等,这些善业很强,但你杀心也很重,来生会因善业的关系而堕落神道,如果福报大者为鬼王,福报小者为鬼兵鬼将等。中国历史上有些民族英雄或革命烈士,他们也是积集很大的善业,为公为众,但杀业重则很可能堕为鬼王的境界,因这四种清净明诲是判定成就尊贵果报或卑贱果报的标准,所以若积集善业却又广造杀业,容易堕为神道。

其次,若积集善业却犯偷盗,则容易堕为邪道,邪道是山精鬼怪,他们白天不敢现身,晚上才敢出来做些偷鸡摸狗的事情,偷盗的业力有这样的果报。

第三邪淫,邪淫的业力容易召感魔道,如今生善业强,则来生做为魔王,善业弱则为魔民与魔女,所以淫业是召感魔眷属的因缘。

第四妄语,妄语是邪曲之心,这使所修的善法都不能成就。

以上四种清净明诲是三世诸佛讲到因缘果报时,它是清净果报或杂染果报的判定标准。所以佛陀在临灭度时教诲说,修行人的首要之务是护持四众戒法以灭恶生善。

丁二、明方便远离清净戒

依本经的解释,持戒的功德有两种:

(一)成就功德。(二)成就安稳。

如果违犯根本戒法,则失去清净的功德,即使修种种布施、放生的善业,若违犯四众罪法,善业不能成就尊贵身,只能在卑贱身或畜生道享受福报,所以四众戒法影响了我们功德是否能成就。

以下「方便远离清净戒」是遮戒,若违犯以下的戒法,功德虽仍存在,但会受折损而变得不安稳。所以前一科的根本清净戒影响了功德的有无,以下这一科影响功德的安稳性。

持净戒者,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宅,畜养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种植,及诸财宝。皆当远离,如避火坑。不得斩伐草木,恳土掘地。

蕅益大师对方便远离清净戒的注解有三科,这一科是说明远离凡夫的增过,凡夫在以下的十一件事,容易增长过失,故要远离。

(一)不得贩:贩是方便求利,这是买贱卖贵,以低价买进,等高价卖出,这称为贩,这是假借买卖,求取利养。

(二)不得卖:卖是现前求利,这跟方便求利有何差别?贩是刚开始就有卖出的动机,把买卖当做职业。而「卖」在买时并没有想要卖出,但后来不需要了,就以高价卖出,这就形成卖,它是以现前因缘而成就利养。

(三)不得贸易:贩卖都是与金钱有关,都透过金钱的媒介。贸易则没有经由金钱,而是以物易物,以自己之物交换别人之物,由以物易物中获得价差,这也是求取利养。

以上三种贩、卖、贸易,容易增长我们的贪欲烦恼。依戒律的涵义,贩、卖、贸易这三件事可从两方面来说:

(1)如果出家众跟出家众间是可以以物易物,但不能有投机的价差,当初是什么价钱就以这个价钱跟对方交换。

(2)出家众跟居士当中,不能有任何的贩卖贸易。如果僧团有种植水果或其它东西要卖,应该通过居士作为代表,不能直接由出家众跟居士做贩卖贸易,只能开缘由居士跟居士做贩卖贸易。

(四)不得安置田宅:安置田宅是广泛购买田地屋宅,这有求多安稳的过失。求多安稳为什么是一种过失呢?依佛法之意,出家众对三界果报的心情是「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对三界果报要有无常、痛苦的感受,如是而启发精进追求圣道、精进皈依三宝的决心。如果广泛安置田宅,则出离三界之心就松懈了,而出离心是整个修行的动力,所以如果松懈了出离心,即使广泛的拜忏、念佛,这些善业变成没有方向,所以广泛的安置田宅,容易对三界果报产生执取,则临命终时,很可能对正念造成罣碍,所以佛陀劝我们不要安置田宅,当然如果是为了三宝的因缘是可以开缘的。

(五)不得畜养人民:这「人民」是指外眷属,内眷属是徒弟,对徒弟要以法以食教育他。外眷属是指不是佛教徒的工作者,他可能是水电工或土木工等,他本身不是佛教徒,而他的身口意有过失,既然不是同修梵行是不能共住的,他的行为会染污整个清净的僧团,所以佛陀要我们不能畜养人民,有事情请他来工作,工作完毕就请他回去。

(六)不得畜养奴婢:前面的人民是工作者,这里的奴婢是侍奉生活起居的仆从。出家众不能请印度尼西亚佣、菲律宾女佣等,为什么呢?因这有增长高慢心的过失。如果请奴婢为我们做事,时间久后,内心总觉得高人一等,这高人一等的心,会障碍修学佛法的进步,所谓「我慢山高,法水不入。」有高慢心就很难听从别人的劝谏,听不进别人的劝谏则很容易栽跟头,所以不能畜养奴婢。

(七)不得畜养畜生:蕅益大师解释畜养畜生有二:

(1)求利养而畜养畜生,如养鸡养鸭而贩卖,这容易造成杀生的助缘。

(2)不能畜养像猫、狗的畜生,因猫、狗会追杀老鼠等弱小动物,畜养牠们也可能造成杀生的因缘,所以要避免。

(八)不得一切种植:一切种植包括种菜、水果、树等,因这有多诸杂务的过失。人的精神体力有限,若将精神体力用在种植上,精神体力耗尽,修止观时就会打瞌睡,所以多诸杂务障碍修学圣道。

(九)不得集诸财宝:积集财宝会造成悭贪心。理论上,一个人财富愈多,就愈慷慨愈肯布施,但事实上刚好相反,财富累积愈多,会愈悭贪。有十万元时,目标就锁定一百万,等到有一百万时,就拟定目标为一千万,为什么这样呢?因贪欲是不可能满足的,欲望愈受刺激,它愈广大。佛陀的智慧告诉我们,多余的钱财要赶快布施出去。当然若为弘扬三宝的因缘而蓄存财宝,这是可以开缘,若为个人积蓄钱财则很容易造成悭贪心。

(十)皆当远离,如避火坑:对于前面九条的过失,自己心中没有生起想要远离之心,不把它当作火坑来避免,虽然自己没有造作,但内心不想远离,这是不觉悟的过失,也就是愚痴的过失。

(十一)不得斩伐草木,垦土掘地:为什么不能砍伐草木呢?这有两层意义:

(1)草木多数是畜生所依止的处所,很多畜生依止草木而住,故在砍伐的过程中,很容易伤害其身体,这有杀生害命的过失。

(2)高大过人头的树木,都是鬼神所依止的处所,称为鬼神村,若破坏其处所,他们容易起瞋心,所以在律上说,若要砍伐高大树木,先要跟鬼神沟通,烧香告诉他们说,今天这里有三宝的因缘,请他们搬离此处,一星期后的某天要砍掉这棵树,希望他们慈悲成就三宝的功德。在这一星期中,如果有出现异象,如他们托梦不想搬离,因有些鬼神很执着,他觉得住这里很好不想搬离。当有异相出现时,就不能砍伐这些树木,而要等待因缘。如果一星期没有出现异象,表示他们同意你的看法。

除了草木不可砍伐,土地也不可垦掘,因土地里有很多的畜生,如蚯蚓及蚂蚁等,牠们都依止土地而住,如果我们垦土掘地,会伤害牠们的生命。所以斩伐草木,垦土掘地有伤生害命的过失,戒律上是禁止的。

以上十一条戒法都是远离凡夫的增过,古德总结以上十一种情况有三种过失:

(一)增长烦恼:造作贩卖贸易,安置田宅,很容易引生贪、瞋烦恼。

(二)妨碍修道:在这十一种情况中,种种造作会耗损很多的精神体力,对修道会产生分心与障碍。

(三)乖违威仪:出家众与人做买卖,乃至种种的种植、砍草掘地,这些乖违威仪的事情,很容易被人讥嫌,造成众生对三宝退失信心。

因有以上三种过失,增长烦恼,妨碍修道,乖违威仪。所以佛陀在临灭度前,要修行人避免造作以上十一条的事情。